中华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Surgery 중화외과잡지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6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529-5815
- 国内刊号: 11-2139/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皮片游离移植修复阴囊撕脱伤对精子生成影响的实验研究及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皮片游离移植修复全阴囊皮肤撕脱伤对睾丸生精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育龄期健康新西兰大白兔作为实验动物,雄性42只,雌性24只.将雄兔随机分为实验组(24只)及对照组(18只).将实验组动物双侧阴囊皮肤全层切除,采用腹部中厚皮片游离移植修复缺损.对照组未作处理.对照组及实验组造模后3周末、8周末时按随机数字表法各取6只动物采用温度计埋藏法测量睾丸表面温度,温度测量后取睾丸组织活检,常规HE染色.8周末将两组未采集活检的雄兔各12只分别与雌兔配对喂养半个月,观察对应母兔的生育情况.临床上对3例阴囊皮肤撕脱伤患者采用撕脱阴囊反取皮回植修复,并对其性生活情况及精液质量进行随访观察.结果 模型建立后3周末、8周末实验组的睾丸表面温度[(36.15±0.24)℃、(36.77±0.42)℃]与对照组的睾丸表面温度[(36.12±0.68)℃]接近,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HE染色曲细精管内见各级生精细胞,排列有序,管腔内见较多的成熟精子;实验组模型建立后第3周末的HE染色见曲细精管内生精细胞明显减少,排列紊乱,管腔未见精子,第8周末曲细精管内生精细胞增多,排列相对规整,部分管腔可见成熟的精子;配对喂养对照组雌兔受孕率12/12,平均生崽数(6.0±1.3)只;实验组雌兔受孕率8/12,平均生崽数(4.1±3.2)只,两组受孕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临床3例患者游离植皮修复之阴囊在术后1~2个月可见早期皮片挛缩征象,但1年后均出现松弛而下垂,阴囊外形较满意,修复2年后患者的精液质量均恢复至正常.结论皮片游离移植修复全阴囊皮肤缺损对睾丸的精子发生干扰较小,可保留青壮年患者生育能力.
-
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移植修复周围神经缺损临床安全性研究
目的 探讨化学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移植修复人体周围神经缺损的临床安全性.方法 从2002年3月至2011年1月,取成年遗体捐献者的周围神经,使用化学萃取法制备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将其消毒、储存,并用于临床治疗41例周围神经缺损患者.男性38例,女性3例,年龄10~55岁.受伤至神经修复时间10 h至9个月,平均4.1个月.受损神经包括臂丛神经10例,上臂桡神经3例,前臂尺神经4例,指(趾)神经12例,坐骨神经2例,胫神经3例,腓总神经5例,股神经2例.合并骨折12例,合并软组织损伤或缺损20例.神经桥接长度2~10 cm,平均6.1 cm.术后不使用免疫抑制药物.术后随访9~5l个月,平均20.2个月.通过手术部位物理检查及血生化和免疫检测以评价移植的安全性.结果 术后患者全部得到随访,39例伤口一期愈合,2例发生表浅感染,经换药后延迟愈合.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免疫排斥反应、过敏性反应、深部感染、肝肾毒副作用等不良反应.术后1、12周血生化检测均正常,特种蛋白、淋巴细胞亚群等免疫检测指标术前、术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上采用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移植修复人体周围神经缺损是安全的.
-
CC3/TIP30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HER-2/neu基因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分析CC3/TIP30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并探讨CC3/TIP30与HER-2/neu的mRNA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2004年1月至2005年1月手术治疗并病理证实的112例乳腺癌标本中CC3/TIP30、HER-2/neu蛋白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同时应用化学合成靶向敲除CC3/TIP30 mRNA的siRNA,并转染SK-BR-3细胞株48 h后,应用real-time PCR法测定CC3/TIP30、HER-2/neu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免疫组化显示CC3/TIP30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HER-2和分子分型相关(P=0.048、0.019、0.027、0.011),而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以及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表达状态无关.实时定量PCR结果示CC3/TIP30 siRNA转染导致CC3/TIP30 mRNA的表达下降,同时伴随着HER-2/neu基因mRNA水平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6.797,F=165.101;P均=0.000).分子分型为HER-2阳性型的乳腺癌患者中CC3/TIP30蛋白表达阳性、阴性组患者5年总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732,P=0.001).结论 CC3/TIP30蛋白表达缺失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提示乳腺癌患者早期发生转移复发可能,可作为HER-2阳性型乳腺癌亚组分型的指标之一.
-
无滤器保护导管溶栓治疗早期左下肢深静脉血栓
目的 探讨无滤器保护导管溶栓治疗早期左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适应证、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2008年7月至2010年6月采用无滤器保护B超引导置管溶栓治疗早期左下肢深静脉血栓54例.男性25例,女性29例,平均年龄52.8岁.中央型3例,混合型51例.病程≤7 d者45例,8 ~30 d者9例.B超检测为完全性,无漂浮血栓,下腔静脉无血栓.经导管泵入尿激酶30万U/2 h,2次/d;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4000 U,2次/d;或持续泵入普通肝素18 U· kg-1 ·h-1.结果 技术成功率100%.溶栓疗程6~10d,溶栓前评分10.8±1.0,溶栓后评分4.6±2.1;溶栓率(58±18)%,病程≤7 d与8 ~30 d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2,P=0.34).治疗14 d后痊愈20.4%(11/54),显著好转64.8% (35/54),好转14.8% (8/54),总有效率100%.无症状性肺栓塞发生,溶栓前血氧饱和度(91.0±2.6)%,溶栓期间为(90.8±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03,P=0.05).无血尿及脑出血等并发症,导管感染率7.4%( 4/54),穿刺部位有少量出血20.4%(11/54).随访6 ~21个月,随访率66.7% (36/54);31例患者下肢肿胀完全消失或活动后轻度肿胀,2例患者活动后肿胀较明显,多普勒超声提示股静脉瓣膜功能不全,3例复发.结论 对于完全性、无漂浮血栓、下腔静脉无血栓的早期左下肢深静脉血栓,无滤器保护导管溶栓安全有效.
-
CYL脊柱内固定器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疗效评价
目的 评价CYL脊柱内固定器后路短节段内固定治疗无神经损伤的单节段胸腰段爆裂骨折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7年9月至2009年12月74例无神经损伤的单节段胸腰段爆裂骨折(Denis爆裂骨折A、B、C型)患者资料,男性53例,女性21例,年龄(18 ~64)岁,平均(39±15)岁.所有患者均行后路短节段内固定,未直接减压,亦未植骨融合.比较术前、术后、拔钉前及末次随访椎体前高压缩率、椎体楔形角、Cobb角、局部后凸角、腰椎疼痛及功能评分变化情况;记录切口感染、断钉、医源性脊髓损伤发生情况.结果 随访14~ 38个月,平均(20±11)个月.Cobb角矫正丢失明显,为9.8°±5.1°,局部后凸角矫正丢失为9.1°±4.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2.48和3.41,P<0.05);椎体前高压缩率、椎体楔形角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Cobb角≤20°与术前Cobb角>20°的患者比较,末次随访时疼痛较轻(优良率98.3%比86.7%,x2=4.16,P=0.04),功能更佳(优良率88.1%比66.7%,x2=24.34,P<0.01).手术切口感染1例,断钉1例,螺钉松动1例,无医源性脊髓损伤病例.结论 CYL脊柱内固定器后路短节段固定治疗无神经损伤的单节段胸腰段爆裂骨折,影像及临床结果满意,可作为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选择.
-
耐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基因多态性与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耐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 (ACP5)基因多态性与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易感性和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372例AIS患者(AIS组)和2005年3月至2006年8月239名健康青少年(正常对照组),所有AIS患者Cobb角均≥10°.结合汉族人单倍体型资料,选取rs2229531、rs2071484两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采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的方法对这两个位点进行基因分型.比较不同基因型在AIS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的分布差异,并分析基因多态性与Cobb角的相关性.结果 AIS组与正常对照组的rs2229531位点均未见多态性.AIS组ACP5基因rs2071484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336和1.438,P>0.05).rs2071484多态性位点AA、AG、GG基因型所对应的平均大Cobb角分别为38°±19°、34°±14°、38°±21°,三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157).结论 ACP5基因多态性可能与AIS的发生发展没有明显关系.
-
血清炎性标志物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相关研究
目的 研究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炎性标志物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稳定性之间的相关性,评估各血清炎性标志物对易损性颈动脉斑块的识别能力.方法 选取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65例存在颈动脉斑块的患者,根据斑块的MRI影像学特征分为稳定斑块组(21例)和不稳定斑块组(44例).不稳定斑块组根据纤维帽是否破裂又分为未破裂斑块组(29例)和破裂斑块组(15例).应用ELISA法测定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sCD40L)、基质金属蛋白酶-9( MMP-9)、妊娠相关血浆蛋白(PAPP-A)水平.结果 不稳定斑块组、未破裂斑块组和破裂斑块组患者血清sCD40L、MMP-9水平均高于稳定斑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sCD40L:x2=6.45、12.04和16.23,P<0.01;MMP-9:F=2.55、5.10和4.69,P<0.05).不稳定斑块组和破裂斑块组患者血清PAPP-A浓度水平均高于稳定斑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1.71和13.55,P<0.05),破裂斑块组患者血清PAPP-A浓度水平高于未破裂斑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3.19,P=0.000).sCD40L≥673.22 ng/L(OR=22.47,95% CI:2.11~239.81,P=0.01)、MMP-9≥84.09 μg/L( OR=10.01,95% CI:1.74~57.78,P=0.01)、PAPP-A≥0.101 μg/L(OR=14.29,95% CI:2.69 ~ 75.90,P =0.002)与颈动脉斑块的易损性相关.结论 血清sCD40L、MMP-9、PAPP-A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相关,较高的血清sCD40L、MMP-9、PAPP-A水平可能提示斑块易损或破裂.
-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33例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临床病理特点、免疫组化特征、生物学行为及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5月至2010年7月收治的33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其中男性7例,女性26例;年龄13 ~ 66岁,平均34.3岁.结果 肿瘤位于胰头10例,胰颈部5例,胰体尾部18例.8例行单纯胰腺肿瘤切除,6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3例行胰腺肿物切除加胰肠吻合,1例行胰腺肿物切除加胰胃吻合,11例行胰腺体尾切除,4例行胰腺体尾切除加脾切除(其中1例因合并肝转移加行肝中叶切除);其中16例为经腹腔镜手术.3例证实有胰腺和血管浸润,其中1例合并肝转移.免疫组化显示α1抗胰蛋白酶、α1抗胰凝乳蛋白酶、β-连环蛋白、CD56、CD10和波形蛋白均阳性;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阳性3例,突触素阳性6例,嗜铬粒素A阳性4例,孕激素受体阳性28例,雌激素受体阳性3例,S-100阳性6例.33例均获随访,中位随访时间49个月,肿瘤无复发.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多发生在年轻女性,肿瘤可位于胰腺任何部位,免疫组化对诊断和鉴别诊断有比较重要的价值,选择适当患者行胰腺远端切除或肿瘤切除安全、可行.
-
弥散加权磁共振联合经直肠超声定位的前列腺穿刺活检诊断前列腺癌的价值
目的 探讨DWI在前列腺穿刺活检中的运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行常规经直肠超声(TRUS)定位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A组)的410例患者和DWI联合TRUS定位下行前列腺穿刺(B组)的141例患者资料,按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10μg/L、10 μg/L≤PSA <20 μg/L、20 μg/L≤PSA <50 μg/L和PSA≥50 μg/L将A、B两组各分为4个亚组,分别比较DWI联合TRUS定位与单纯TRUS定位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的诊断率.结果 A组PSA< 10 μg/L、10μg/L≤PSA <20 μg/L、20 μg/L≤PSA< 50 μg/L和PSA≥50 μg/L的患者穿刺诊断率分别为12.1%、31.1%、48.0%和91.2%,B组中对应的患者穿刺诊断率分别为23.7%、35.5%、66.7%和96.3%,两种穿刺方法的诊断率在PSA< 10 μg/L的患者中有统计学差异(x2=4.405,P<0.05).结论 对于PSA< 10 μg/L的可疑患者,建议行DWI及TRUS联合定位的可疑病灶加系统穿刺法,从而提高前列腺穿刺的诊断率.
-
桥式皮瓣联合游离植皮负压封闭引流修复下肢大面积环形软组织缺损
目的 探讨健侧胫后血管皮瓣桥携带游离皮瓣的桥式皮瓣联合游离植皮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下肢严重创伤后大面积环形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应用桥式皮瓣联合游离植皮VSD治疗11例患者,年龄15~52岁,平均32.5岁,男性7例,女性4例,均为下肢严重创伤后深部组织裸露或坏死感染的大面积环形软组织缺损,6例同时合并骨折.经彻底清创后,对不稳定骨折行外固定支架固定或简便内固定,然后采用VSD治疗1 ~2次,每次5~7d.待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较新鲜后,采用桥式皮瓣移植修复患侧骨及深部组织裸露的创面,皮瓣周围残留的创面采用游离植皮VSD覆盖修复.术后对皮瓣移植区及皮片植皮区的存活情况和愈合质量进行随访.结果 11例患者经清创负压封闭引流5~14 d后,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再次清创后应用桥式皮瓣移植联合游离植皮VSD覆盖治疗,皮瓣移植区组织全部成活且质地、外观满意,感染控制良好,未形成窦道.6例游离植皮区由于面积较大术后遗留部分散在创面,4例经再次植皮,2例经积极换药后均完全消灭创面,游离皮瓣移植成功率100%.术后随访5~ 24个月,平均10.6个月,皮瓣质地柔软,外形良好,患肢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对于严重创伤后深部组织裸露的下肢大面积环形软组织缺损,VSD覆盖技术可有效修复创面,大限度地恢复患肢的功能.
-
Omi/HtrA2预测肝细胞癌预后中的作用及其与缺氧诱导因子-1α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Omi/HtrA2的表达水平在预测肝细胞癌预后中的作用及其与缺氧诱导因子(HIF)-1α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3例原发肝癌组织标本中Omi/HtrA2和HIF-1α的表达水平,并结合随访资料进行分析.将重组质粒pTRE-HIF-1α转染到HepG2Tet-on细胞,以含0、0.02、0.20、1.00、2.00、5.00 mg/L浓度强力霉素的培养液体外培养已转染pTRE-HIF-1α的HepG2Tet-on细胞,应用RT-PCR法检测不同表达水平HIF-1α对Omi/HtrA2表达的影响.结果 Omi/HtrA2表达与肝细胞癌肝门淋巴结转移和术后2年内肝内复发相关.Omi/HtrA2表达阳性患者肝癌切除术后1、2、3、4、5年累积生存率明显高于Omi/HtrA2表达阴性患者(x2=6.13,P=0.013).HIF-1α和Omi/HtrA2在免疫组化染色的同一切片中,HIF-1 α表达阴性或者弱阳性标本中Omi/HtrA2多表达为阳性或强阳性,HIF-1α表达阳性或者强阳性标本中Omi/HtrA2多表达为阴性或弱阳性.RT-PCR方法检测结果显示,随着HIF-1α表达水平的增加,Omi/HtrA2基因的表达强度逐渐降低(F=106.766,P<0.01).结论 Omi/HtrA2可能成为预测肝细胞癌预后的一个重要分子标记.肝癌组织中Omi/HtrA2与HIF -1α表达水平呈负相关,在Omi/HtrA2参与肝癌细胞凋亡过程中,HIF-1α可能参与调控了Omi/HtrA2的表达.
-
陈旧结核性脊柱后凸的后路手术治疗
目的 观察后路截骨矫形手术治疗陈旧结核性脊柱后凸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2004年6月至2008年12月采用后路截骨矫形固定手术治疗31例陈旧结核性脊柱后凸患者,其中男性12例,女性19例,年龄13 ~56岁,平均33.4岁.手术方式包括后路经后凸顶点(椎弓根或椎间隙)截骨+闭合矫形或前方撑开-后方闭合矫形和后凸融合节段切除截骨,双轴旋转矫形和前柱重建.观察手术前后的后凸角度、腰椎前凸角和脊柱矢状位的平衡状况.同时于术前和随访时应用Frankel分级评定下肢神经功能,应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患者生活质量.用患者满意指数(PSI)评价手术满意度.结果 术前平均后凸角度为94°±27°,平均腰椎前凸角为71°±20°,脊柱矢状位力线平均为(-15 ±44)mm.术后1周平均后凸角度改善为26°±11°,平均改善率为71.4%.术后平均随访22.5个月,末次随访时平均后凸角度为28°±12°,平均改善率为70.0%;平均腰椎前凸角为46°±11°,平均改善率为35.1%.术后后凸角度和腰椎前凸角与术前相比,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6.3和8.1,P<0.05).脊柱矢状位力线平均为(-4 ±22)mm,平均改善率为73.4%.术前患者Frankel分级为E级13例,D级13例,C级5例;末次随访时E级增加至20例,D级8例,C级3例.术前ODI评分平均为(13±12)分,末次随访时改善为(7±8)分,平均改善率为45.2%.PSI显示总满意率为90.3%.结论 根据陈旧结核性脊柱后凸畸形的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截骨矫形方式,可以获得较好的手术效果.
-
髋关节置换术中及术后股骨干骨折使用捆绑带固定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及术后股骨干骨折使用捆绑带固定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8月至2007年9月由同一术者连续进行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包括翻修手术)2186例,发生术中及术后股骨干骨折22例,其中术中骨折12例,术后外伤骨折10例.男性10例,女性12例,初次置换术9例,翻修术13例.Vancouver骨折分型为B1型骨折15例,B2型骨折7例,并且均为斜形骨折.处理方法为切开骨折复位,根据骨折长度和范围采用2~5根钛制捆绑带环形捆扎,其中13例选用2根,7例选用3根,1例选用4根,1例选用5根.同时根据术中原假体稳定性决定是否更换,其中15例B1型骨折和1例B2型骨折患者术中未予更换股骨柄假体,另外6例B2型骨折患者因股骨假体松动给予更换同类型的加长柄假体.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平均18周(12~ 20周)时X线片显示骨折愈合.术后随访4~11年(平均6.5年),髋关节Harris评分80~ 95分(平均90分),髋关节活动度105°~135°(平均120°).股骨假体固定良好,无下沉,无明显透亮线及松动迹象.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及术后发生股骨干斜形骨折时可采用捆绑带固定,如果股骨柄假体稳定及分型为B1型骨折时不更换原假体,如果假体柄不稳定分型为B2型时直接更换同类型的加长柄假体,可获得骨折处的坚强固定和股骨柄假体良好的初始稳定性,中长期随访临床效果满意.
-
腰椎微创极外侧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的生物力学评价
目的 通过生物力学测试比较腰椎微创极外侧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E-TLIF)与传统术式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 采用正常猪脊柱运动节段标本24副,随机进行不同处理后分为正常对照组(CG组)、单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组(SG组)、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术(TLIF)组、E-TLIF组;分别测试不同载荷时各组在轴向压缩、前屈、后伸、左侧屈时的应变、位移变化及左侧扭转稳定性等生物力学指标,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E-TLIF组的载荷-应变和位移、大载荷下轴向稳定性、扭转稳定性等生物力学指标与TLIF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左侧屈活动中,E-TLIF组[线性位移(3.40 ±0.09)mm,角位移2.57°±0.12°]稳定性优于TLIF组[线性位移(3.98 ±0.22)mm,角位移3.03°±0.18°](t=2.61,P<0.05),E-TLIF组和TLIF组在轴向(前屈、后伸)、侧屈、旋转方向上的力学稳定性均高于SG组(t=4.17 ~4.53,P<0.01).结论 E-TLIF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式.
-
MDM4基因rs1563828与乳腺癌发病风险及发病年龄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murine double minute 4(MDM4)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rs1563828(C>T)在早发性乳腺癌人群中的分布、与乳腺癌发病风险的关联性及其与发病年龄的潜在关系.方法 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采用飞行时间质谱分析法对124例早发性乳腺癌患者(发病年龄≤35岁)和101名健康对照者进行MDM4基因rs1563828(C>T)基因型鉴定.采用x2检验比较基因型分布和发病风险的关系,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危险度,两组发病年龄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对照组MDM4基因rs1563828基因型的分布频率为CC 43.6% (44/101)、CT 42.6% (43/101)、TT13.9%(14/101),病例组则依次为42.7%(53/124)、46.0%(57/124)、11.3%(14/124);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49,P=0.799).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在早发性乳腺癌人群中,以rs1563828的CC野生基因型为参照,含T基因型(CT,TT)并未改变乳腺癌的发病危险(OR=1.024,95% CI:0.581~1.806,P=0.934).在乳腺癌人群中,TT基因型携带者的发病年龄低于CT/CC基因型携带者[(30±4)岁比(32±3)岁,P=0.028].结论 MDM4基因rs1563828(C>T)多态性可能与早发性乳腺癌人群的遗传易感性关联微弱,尚需进一步明确;其TT基因型可能是发病年龄提前的危险因素.
-
腹腔镜辅助手术治疗胃间质瘤致胃扭转一例
患者 男性,60岁,因"突发上腹部阵发性绞痛伴非胆汁性呕吐,无法进食固体食物1 d"于2009年6月3日至上海市微创外科临床医学中心就诊.上消化道钡餐X线(UGI)检查提示胃腔内双气泡影,十二指肠未见显影剂(图1),考虑为不完全性网膜轴型胃扭转伴幽门梗阻.胃镜检查证实诊断,以"α圈套法"缓解胃扭转.抽吸尽胃内容物后见胃体后壁处粗大卷曲的黏膜突入幽门部,无法进镜至十二指肠(图2).第2天行超声检查提示右上腹实质性肿瘤伴部分囊性变可能,肿瘤大小7.8 cm×4.8 cm,疑为胃腔外肿瘤,与胃关系密切(图3).予以胃肠减压、补液支持治疗后患者上腹部疼痛无缓解并出现频繁干呕,入院2 d后行腹腔镜探查术.术中探查见胃扭转好转,胃壁无缺血、水肿、坏死、穿孔,但仍可见延肠系膜轴的扭转带,扭转带远端的胃窦部呈剧烈蠕动表现(图4).
-
男性低度恶性导管周围间质肉瘤一例
患者男性,33岁.因"发现右侧乳头下伴压痛肿块近1个月,近日逐渐增大"于2011年3月20日入院治疗.1个月前发现乳头下肿块,B超检查后考虑男性乳腺发育,未予治疗.体格检查:乳头无溢液与凹陷.B超检查:可见乳腺同回声肿物,体积3.0 cm×1.1 cm(1个月前体积为2.7 cm×0.8 cm).多普勒超声无异常血流信号.遂门诊进行单纯肿物切除术.切除物为椭圆形组织,体积5.5 cm×3.5 cm×1.0cm,中央可见一个无包膜的肿物,体积3.0 cm × 1.0 cm×1.0 cm,切面灰白(图1).
-
硬膜外静脉曲张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一例
患者女性,57岁,主因"腰痛伴右下肢放射痛5年,间歇性跛行2年"于2011年4月25日来我院就诊.患者经长期保守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体检:腰椎活动受限,L4-5棘突旁压痛,右下肢直腿抬高试验60°,双下肢肌力、感觉、肌张力均未见明显异常.跟腱反射++,膝跳反射++.术前MRI示L4-5椎间盘髓核脱出,黄韧带肥厚,L4-5平面椎管狭窄(图1,2).CT检查示L4-5椎间盘向周围延伸,L5椎体后缘局部骨质受压吸收,硬膜囊受压(图3,4).初步诊断为L4-5椎间盘突出症伴椎管狭窄.患者于2011年5月2 日俯卧麻醉后.取L5为中心切开皮肤长约4 cm,剥离双侧椎旁肌,C臂机定位于两侧L4-5椎间开窗,见侧隐窝狭窄,扩大减压后,松解神经根,探查L4-5椎体后壁,未见影像学上的脱出髓核组织.
-
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17例临床分析
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primary thyroid malignant lymphoma,PTML)少见,占全部甲状腺恶性肿瘤的1%~5%,占全部结外淋巴瘤的1%~2%[1].该病术前诊断困难,治疗方案和预后因素尚存在争议.本文对我院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17例PTML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其临床特点、治疗方案及预后因素.
-
成人寰枢椎旋转脱位的治疗策略
寰枢椎旋转脱位是以斜颈、头颈疼痛、僵直与旋转受限为临床表现,以寰枢关节相对应关系变化为特征的一种病变[1].1968年Wortzman将其命名为寰枢关节旋转脱位和固定,1977年Fielding和Hawkins将其分为4型[2].该病多发生于儿童,与感染、轻微外伤和畸形等相关;成人罕见,多数由外伤引起,故常发生误诊、漏诊、延误治疗,目前对治疗方法也尚无一致意见.我科于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共收治成人寰枢椎旋转脱位12例,现将治疗经验报告如下.
-
胰腺转移癌的研究进展
胰腺转移癌( pancreatic metastases,PM)比较罕见,不足胰腺恶性肿瘤的2%[1].尸检中,其发生率占广泛转移患者的1.6%~11.0%,多数PM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所见与胰腺原发肿瘤相似,术前误诊率可达30%[2].绝大多数PM患者不适合手术治疗.目前PM手术和非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尚无法比较,行转移瘤手术切除治疗的文献报道也较少.本文就PM及其外科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重度脊柱侧凸围手术期处理的研究进展
重度脊柱侧凸的定义目前仍存在分歧,一般认为冠状面Cobb角>80°即为重度脊柱侧凸,如果同时合并凸侧Bending像上柔韧性<30%则为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凸[1-2].重度脊柱侧凸的治疗一直是脊柱外科的难点,由于其侧凸严重、僵硬,脊髓对牵拉耐受能力差,患者多合并心肺功能障碍,同时术中神经损伤、假关节形成、脊柱失平衡风险高,手术时间长、失血大,均增加了矫治的难度和风险[3].因此,为降低重度脊柱侧凸的手术风险和并发症发生率,围手术期的处理就显得非常重要.现拟从术前评估、手术方式的选择、并发症的预防等方面对重度脊柱侧凸围手术期处理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胰管出血的诊治进展
胰管出血是罕见的上消化道出血原因之一,约占上消化道出血的1/1500[1];也被称为"wirsungorrhagies"或"pseudohemobilia",由Lower和Farrell于1931年首次报道,并由Sandblom[2]于1970年终定义为胰管出血.该病误诊率极高.胰管出血多见于男性,可能与男性吸烟、饮酒、不良饮食习惯等不良嗜好有关.至今,关于胰管出血的报道较少,有时很难明确出血部位,以致延误治疗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本文重点从病因、诊断、治疗三方面对该病进行综述.
-
采用废弃的指浅屈肌腱交叉腱及掌长肌腱重建指屈肌腱腱鞘第2环状滑车效果分析
指屈肌腱腱鞘包含5个环状滑车和4个交叉滑车,约束指屈肌腱紧贴指骨掌面及指间关节屈伸运动轴滑动,确保手指关节能充分屈曲.其中第2环状滑车(简称A2滑车)的作用突出1,我们于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采用废弃的指浅屈肌腱交叉腱重建A2滑车8例(9指),以及掌长肌腱缠绕法重建A2滑车9例(11指),观察两种手术方法的疗效,报告如下.
-
肝癌转移复发的分子机制与预测:从组学研究到临床应用
肿瘤转移是一个涉及癌细胞本身、癌细胞与癌周微环境及宿主免疫状态的相互作用等的复杂过程,许多因素参与调节.既往的单因素研究难以反映转移过程的本质,难以准确预测临床过程.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顺利实施,比较基因组杂交( comparative genomic hybridization,CGH)、基因作图、cDNA微阵列等高通量新技术的发展,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单个基因研究模式,使我们能从全基因组水平分析相关基因表达水平及其结构的改变,以及其相互作用网络、途径及调控机制等.这些技术已成为功能基因组研究的重要手段,也使研究肿瘤转移过程中多基因改变的模式及其调控机制成为可能.
-
膝下动脉缺血性病变腔内治疗技术的进展
膝下动脉缺血性病变主要包括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非糖尿病动脉硬化闭塞症和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其中以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为多见,处理也更棘手.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发病率快速增长.目前我国成人糖尿病患者已占总人口的9.6%[1],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造成的下肢缺血也越来越多.我国有学者研究发现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占2型糖尿病患者的20%~50% [2-3].因此,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造成的下肢缺血已经成为老年人的常见病,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国内外多项研究[4-6]均表明糖尿病下肢缺血与非糖尿病动脉硬化相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更为常见,(2)发病年龄更小,(3)无性别差异,(4)多个节段发生病变,(5)病变发生在更远端.这些特点导致了糖尿病下肢缺血治疗的难度和复杂性.
-
谈谈我对2011中国外科周理念的理解
2011年中国外科周于2011年9月7-10日在北京隆重召开,出席会议的外科医生达万人之多,可谓盛况空前.我们有幸出席了本次会议,感受、感悟、感慨良多,收获颇丰.兴奋之余也有许多思考,愿就2011中国外科周的理念——"传承、创新、规范、提高",结合工作实践,谈一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与大家共同探讨.
-
一个需要关注和重视的领域——急诊外科
急诊医学是医学大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跨专业的独立学科.急诊医学的发展状况往往标志着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医疗预防水平.目前,我国各级医院基本上都建立了急诊科,但是各级医院急诊科的情况有诸多差异.有些医院的急诊科往往只是"急诊内科",而急诊外科则常常被忽视,对创伤患者仅限于分诊和临时处理,造成"急诊不急,救而不治"的局面.这严重限制了急诊医学的发展和急诊科功能的充分发挥,因此,加强急诊外科的建设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