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중국강복의학잡지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康复医学会
- 影响因子: 2.0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1242
- 国内刊号: 11-2540/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髋膝踝关节周围肌群肌力训练对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的肌力训练方案:术侧下肢髋、膝、踝关节周围肌力训练和单纯膝关节周围肌力训练,对老年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9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分为髋膝踝训练组(A组)和膝关节训练组(B组),分别于研究开始(T0)、6周后(T1)、12周后(T2)对所有受试者进行步态分析和坐站转换时间(sit-to-stand,STS)、改良步态效能评分(mGES),计算患足支撑时间百分比、标准化步幅、步频、STS和mGES.对所得数据进行组间和组内比较.结果:组内比较,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所有受试者单足支撑时间明显延长,步幅、步频均明显增加(P<0.05);A组受试者STS时间明显缩短(P<0.05),mGES评分明显升高(P<0.05).B组受试者STS时间仅在试验开始及结束时有差异(P<0.05),mGES变化不显著.组间比较,两组患者单足支撑时间、步幅、步频明显延长,但组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经过12周的渐进抗阻训练,A组患者STS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A组患者mGES评分明显高于B组.结论:术侧下肢渐进抗阻肌力训练能有效改善TKA患者步态.与单纯膝关节周围肌群肌力训练相比,增加髋关节和踝关节周围肌力训练可使患者在特殊环境下和自我效能感方面受益更多.
-
不同性别健康人群腰部深层多裂肌肌电差异的研究
目的:采用表面肌电(sEMG)分析系统结合丝电极探讨健康人群腰部深层多裂肌活动的EMG信号特征,分析不同性别健康人群多裂肌功能状态差异.方法:31例健康受试者(15男,16女)采用针头导入0.16mm钢丝电极线至L4水平深层多裂肌后完成改良BST动作,采集多裂肌大随意收缩时的EMG信号,比较不同性别健康受试者平均肌电值(AEMG)、均方根值(RMS)、中位频率(MF)、平均功率频率(MPF)和非线性指标LZ复杂度的差异性.结果:不同性别健康人群腰部深层多裂肌电信号时域指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男性多裂肌AEMG、RMS明显大于女性(P<0.05);两组间频域指标MF、MPF、MFs、MPFs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男性和女性中,双侧多裂肌电活动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sEMG系统结合丝电极能够可靠、灵敏地检测出腰部深层多裂肌的肌电活动,这是一种针对性地评估深层肌肉功能活动的有效方法,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同时不同性别健康人群深层多裂肌EMG的差异性为设置多裂肌正常肌电值提供了一定参考价值.
-
压力袖套辅助淋巴引流对乳腺癌术后患者上肢淋巴水肿的影响
目的:探讨压力袖套辅助淋巴引流对乳腺癌术后患者上肢淋巴水肿的影响.方法:选取68例乳腺癌根治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患者,随机分为压力衣辅助佩戴组(A组)和单纯淋巴引流组(B组).B组接受为期11天,每天45min的淋巴引流手法治疗.A组在每天45min淋巴引流手法后予以患肢压力袖套佩戴.两组患者分别于第1次淋巴引流前(T0)、第1次淋巴引流后(T1)、第2次引流前(T2)、第3次引流前(T3)、第6次引流前(T4)、第11次引流前(T5),第11次引流24h后(T6),测量患者上肢的生物电阻抗(BIS),输出L-Dex比值.并在T1、T6时间测量两组患者的健患侧定点臂围,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组间及组内比较.结果:①L-Dex值:第1次治疗后,A、B两组均明显降低(P<0.05);第2次治疗前均开始上升,A组上升幅度明显低于B组;A组持续降低(P<0.05),B组出现波动;经过11天的治疗后,两组均有下降,但A组明显低于B组(P<0.05).②臂围:11次治疗后健患侧臂围差变化A组明显大于B组(P<0.05).结论:单纯淋巴引流手法及淋巴引流手法结合压力袖套治疗均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而予淋巴引流手法治疗后联合压力袖套治疗,较单纯淋巴引流手法对淋巴水肿的治疗效果更明显.
-
手法淋巴引流对脑卒中患者偏瘫上肢水肿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手法淋巴引流技术对脑卒中偏瘫侧上肢水肿及上肢运动功能的治疗效果.方法:将脑卒中后偏瘫上肢水肿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手法淋巴引流(manual lymphatic drainage,MLD)组,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包括神经肌肉促通、上肢被动和主动训练、物理因子治疗等多项措施;MLD组患者在常规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实施手法淋巴引流技术,比较两组患者疼痛、水肿程度及Fugl-Meyer量表得分治疗前后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疼痛、水肿程度均较治疗前减轻,Fugl-Meyer量表得分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MLD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水肿减轻程度及Fugl-Meyer量表得分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手法淋巴引流技术能够有效改善脑卒中后患者偏瘫上肢水肿、疼痛及运动功能,且方法操作简单、无创,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生物电阻抗早期监测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感性与特异性研究
目的:研究生物电阻抗监测相对于主观症状体征问卷调查对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早期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方法:筛选2016年10月-2017年3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静安分院确诊为乳腺癌并行根治术,符合研究标准的患者.给予受试者主观症状体征问卷调查、生物电阻抗分析设备(bioimpedance spectroscopy,BIS)监测和定点臂围测量,并记录其在术后2周及术后6个月的BIS监测结果及问卷调查、定点臂围测量结果.以患者的健侧与患侧臂围差值作为标准,计算BIS相对于主观症状体征问卷调查对上肢淋巴水肿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以患者的健侧与患侧臂围差值作为参考标准,对88例病例进行分析后,主观症状体征问卷调查诊断的敏感性为94.4%,特异性为96.1%;BIS监测淋巴水肿的敏感度为97.2%,特异性为80.8%.结果显示BIS监测相对于症状体征评定,诊断淋巴水肿敏感性高,特异性差(P<0.05).结论:BIS监测相对于主观症状体征问卷调查,更易诊断淋巴水肿及发现隐匿性淋巴水肿.
-
家庭环境对脑瘫患儿家长心理稳态影响的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比较脑瘫患儿及正常儿童家庭环境和家长心理稳态情况,分析家庭环境对家长心理稳态的影响.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家庭亲密度适应性量表、心理弹性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幸福指数量表对138例脑性瘫痪儿童家长和119例非脑性瘫痪对照组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CP患儿家庭独生子女比例、城市居住率、父母高学历比例、父母职业为知识分子或商人比例、家庭月收入水平、父亲年龄低于对照组(P<0.05),家庭年平均住院费用高于对照组(P<0.05).②CP组家庭理想和现实亲密度及适应性、心理弹性和幸福指数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CP组亲密度和适应性不满程度、焦虑、抑郁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③多元线性回归发现,年住院平均费用、父亲职业、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是家长心理稳态的主要影响因素;主要照顾者影响幸福指数和焦虑.结论:脑性瘫痪儿童家庭环境不良,影响主要照顾者心理状况.医务人员及社会有关部门需采取措施改善脑性瘫痪儿童家庭环境,提升家庭功能.
-
振动结合上肢任务导向性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振动结合上肢任务导向性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4例符合诊断标准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配为对照组,治疗组1(振动组),治疗组2(振动结合上肢任务导向性训练组).三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采用简化Fugl-Meyer评分量表(FMA)、Wolf运动功能测试(WMFT)、患侧手大握力及改良Ashworth量表(MAS)分别进行评定.结果:在训练后,治疗组1比对照组在FMA(44.38±15.29)、WMFT(43.88±14.50)、患侧手的大握力(21.50±11.68)及MAS(1.00±1.02)有显著改善,此外治疗组2比另外两组在FMA(48.92±13.60)、WMFT(52.92±13.74)、相关手的大握力(32.80±10.61)及MAS(0.62±0.65)有显著改善.结论:在脑卒中患者中,运用振动结合上肢任务导向性训练比单独运用上肢功能训练或振动训练,在上肢功能、痉挛及大握力的改善方面有更大的获益.
-
可调式“A”字架矫形器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步态的影响
目的:研究可调式“A”字架矫形器对脑瘫患儿下肢肌肉挛缩及步态的影响.方法:对32例5-8岁双下肢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6例,在进行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试验组夜间佩戴可调式“A”字架矫形器,对照组夜间佩戴踝足矫形器(AFO).可调式“A”字架矫形器是在双侧膝踝足矫形器(KAFO)的内侧胫骨平台水平处连接一个可调节长度的横杆,通过调节“A”字架矫形器中间的横杆来调整患儿股内收角的角度,每次均调至大髋外展角度.在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测量双侧被动髋外展角度,并进行简易步态分析.结果:佩戴可调式“A”字架矫形器脑瘫患儿双侧髋被动髋外展角度之和由63.23°±4.21°增加至113.16°±5.47°(P<0.05),佩戴AFO组脑瘫患儿双侧被动髋外展角度之和由62.84°±5.37°增加至87.25°±4.83°(P>0.05).佩戴可调式“A”字架矫形器脑瘫患儿步幅由21.38±6.53cm增加至35.56±9.54cm(P<0.05),步速由12.67±2.52cm/s增加至19.79±5.59cm/s(P<0.05),步长偏差由6.38±3.61cm减少至3.44±2.56cm(P<0.05),均较佩戴AFO的脑瘫患儿改善显著.结论:可调式“A”字架矫形器能有效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异常步态,其效果优于AFO.
-
肩关节周围炎疗效评估量表的改良与临床应用
目的:探索肩关节周围炎疗效评估量表的改良与评价,为肩关节周围炎患者的诊疗效果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肩关节周围炎疗效评定量表》的结构内容增减调整、评分逻辑的重新设定,构建《肩关节周围炎疗效评估量表》.然后通过实证数据采集,分析改良后量表的适用效果.结果:本研究所构建的《肩关节周围炎疗效评估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76,KMO值为0.900,信效度均较好,结论:改良量表适用于肩关节周围炎患者的症状评估与诊疗效果评价,但在实际应用上仍需逐步优化与改进.
-
动作观察疗法对恢复期脑梗死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运动诱发电位的影响
目的:探讨基于镜像神经元理论的动作观察疗法对恢复期脑梗死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及运动诱发电位的影响.方法:将53例恢复期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观看不同的几何图案及数字符号,然后模仿特定动作;观察组则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动作观察疗法,每周6次,每次20min,共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对2组患者采用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Wolf运动功能测试(WMFT)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测量以评定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诱发电位仪分别刺激患侧大脑皮质M1区、第7颈椎棘突刺激,在拇短展肌记录运动诱发电位(MEP).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各项评价指标评定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FMA评分(42.32±12.56)、WMFT评分(51.57±11.45)、MBI评分(73.57±10.17),MEP的潜伏期(22.69±2.11)ms、波幅(1.25±0.38)mV、中枢运动传导时间(10.12±1.46)ms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显著(P<0.05).结论:基于镜像神经元理论的运动观察疗法可改善恢复期脑梗死后中枢神经运动传导功能,改善上肢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跑笼训练与技巧性取食训练对脑梗死恢复期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比较脑梗死恢复期进行跑笼训练与技巧性取食训练对短暂性大脑中动脉闭塞(tMCAO)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50只雄性SD大鼠经利手筛选及技巧性取食预训练后,根据tMCAO术后神经功能评分将大鼠分为四组:技巧性取食组(n=7)、跑笼组(n=8)、对照组(n=6)、假手术组(n=6),于术后第1、14、28、42、56天进行改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mNSS),于术后第56天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从第28天起技巧性取食组与跑笼组的mNSS均低于对照组(P<0.001),且技巧性取食组低于跑笼组(P<0.05).水迷宫实验第1天、第2天和第4天跑笼组和对照组平均游泳路径长度较假手术组长(P<0.05),第1天和第4天技巧性取食组的平均游泳路径长度较跑笼组和对照组短(P<0.05);tMCAO各组穿越平台次数较假手术组少(P<0.05),技巧性取食组及跑笼组穿越平台次数较对照组多(P<0.05),且技巧性取食组较跑笼组多(P<0.05).结论:运动训练能够改善脑梗死恢复期大鼠的认知功能,且技巧性取食训练比跑笼训练效果更佳.
-
超短波对急性脊髓损伤大鼠神经功能及BDNF-TrkB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无热量超短波对急性脊髓损伤大鼠神经功能恢复和BDNF-TrkB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成年雌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Sham组(24只)、SCI组(24只)和USW组(24只).应用改良Allen法制备大鼠脊髓损伤模型.Sham组仅行椎板切除术暴露硬脊膜,不予打击,直接缝合,术后不给予任何治疗.USW组在脊髓损伤造模后24h给予受损部位无热量超短波治疗(大输出功率40W,实际输出功率11.58W),10min/次,1次/d,至取材前.SCI组造模后不给予任何治疗.在造模后1d、7d、14d和21d用BBB评分、体感诱发电位(SEPs)和运动诱发电位(MEPs)评定脊髓损伤后后肢功能恢复情况并获取损伤段脊髓标本,术后4周取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SCI组和USW组脊髓在损伤后不同时段BDNF及TrkB的表达,并行阳性细胞计数.结果:BBB评分结果提示,USW组大鼠7d、14d、21d时的运动功能恢复较SCI组明显提高(P<0.01);SEPs和MEPs结果显示,USW组大鼠7d、14d、21d时的神经功能较SCI组明显改善(P<0.05);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提示,与SCI组相比,USW组在一定时间段能上调损伤脊髓区BDNF-TrkB的表达(P<0.05).结论:无热量超短波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损伤脊髓的神经功能恢复,其机制可能与超短波上调损伤区脊髓BDNF-TrkB的表达有关.
-
电针通过AKT/mTOR/P70S6K通路促进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大脑缺血皮质区血管再生的研究
目的:观察电针对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大脑缺血皮质区p-AKT、p-mTOR、p-P70S6K表达及CD34+微血管密度变化的影响,探讨电针促进大脑缺血皮质区血管再生的机制.方法:1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模型+电针组(电针组)、模型+电针+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特异性抑制剂雷帕霉素(Rapamycin,RAPA)组(抑制剂组);采用线栓法制备SD大鼠右侧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2h后将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和抑制剂组各分为再灌注12h、24h、48h、72h、7d五个亚组;取大鼠“百会”穴(GV 20)及左侧“四关”穴(合谷LI 4/太冲LR 3)为电针刺激穴位,刺激时间30min/次,每日1次,长持续7d;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脑缺血皮质区磷酸化的蛋白激酶B(p-pro-tein kinase B,p-AKT)、磷酸化的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p-mTOR)、磷酸化的核糖体蛋白S6乳激酶(p-ribosomal protein S6 kinase,p-P70S6K)蛋白的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大脑缺血皮质区VEGFR2蛋白、CD34+微血管血管的表达;Longa法检测神经功能.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p-AKT蛋白的表达在24h、48h和72h增加(P<0.05),模型组p-mTOR和p-P70S6K的蛋白表达在48h、72h和7d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较,电针组各个时间点p-AKT、p-mTOR和p-P70S6K蛋白的表达均显著增加(P<0.01),在RAPA的作用下,抑制剂组中各个时间点p-AKT、p-mTOR和p-P70S6K蛋白的表达明显低于电针组(P<0.05);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再灌注72h和7d大脑缺血皮质区VEGFR2蛋白、CD34+微血管的表达明显增多(P<0.01),与电针组相比,抑制剂组再灌注72h和7d大脑缺血皮质区VEGFR2蛋白、CD34+血管减少(P<0.05);与模型组和抑制剂组相比,电针组再灌注72h、7d神经功能评分明显改善(P<0.05).结论:电针可提高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大脑缺血皮质区p-AKT、p-mTOR和p-P70S6K的表达,可能通过AKT/mTOR/P70S6K通路促进大鼠大脑缺血皮质区血管的再生和神经功能的恢复.
-
基于慢性肾病运动康复训练的研究进展
慢性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定义为一种不低于3个月的肾脏结构损伤或功能异常,伴有或不伴有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下降,或近期GFR<60ml/min/1.73m2持续超过3个月而影响人体多脏器和多系统的一种复合病.据The Lancet 2012年发表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成年人群中CKD的总患病率约为10.8%[1].以往对CKD患者进行运动的必要性和安全性存在争议,随着对慢性肾病康复研究的深入和临床实践,CKD患者缺乏有效的运动康复训练会加重慢性肾病的恶化程度,可出现多种并发症.对CKD患者采取正确的运动康复训练,如有氧、抗阻以及两者结合的运动训练,将成为该类患者提高生活、生命质量、延缓疾病发展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
社会参与概念的研究进展
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国际残损、残疾和残障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Impairments,Disabilities and Handicaps,ICIDH)进行修订后,正式出版了《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Disability and Health,简称ICF)[1],ICF强调个体康复结局指标的评价应该从身体、心理、社会三个层面进行,并将“社会参与(participation)”一词代替ICIDH中“残障(handicap)”一词.ICF的出版体现了康复医学界医学模式的转变,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相契合.从此,社会参与作为社会层面的康复结局指标逐渐受到各国学者的关注[2].
关键词: -
肺康复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运用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很高,尤其在老年人群体中的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对患者的生存质量产生了严重的影响.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cuteexacerbatio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住院、死亡的主要原因.该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预计到2020年,COPD将成为全球第三大常见死因,并成为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的调查结果显示,40岁以上人群COPD患病率为8.2%,已经成为严重影响我国人群健康的常见慢性疾病之一,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近年来肺康复治疗(pulmonary rehabilitation,PR)在COPD患者中取得了一定疗效,受到了广泛关注,但因老年人群的活动能力受限、社会适应能力降低及常合并其他疾病,目前对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肺康复还没有统一的方案.目前国内对肺康复的相关研究和临床运用与国外差距较大,现就将应用于老年COPD患者的特殊性及各肺康复方案综述如下.
关键词: -
虚拟现实技术在卒中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卒中是全球范围内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1].卒中可引起包括感觉、运动和认知功能受损在内的多种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社会生活参与能力.很多卒中患者都存在长期的残疾和生存质量的降低.虚拟现实是近期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康复技术,可以模拟各种功能性任务,而且与传统康复手段相比可以获得更高的训练强度.近年来,虚拟现实技术逐渐应用于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之中.
关键词: -
心血管电子器械植入术围术期评估和康复随访
近年来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cardiovascular implantable electronic devices,CIED)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主要包括心脏起搏器(cardiac pacemaker)、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ICD)和心脏再同步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其对于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快速型恶性心律失常和严重心力衰竭等心血管危、急、重症等治疗,尤其是在常规药物治疗无效或禁忌的情况下,发挥巨大的临床作用[1-4].与此相应,CIED的围术期评估、术后康复和临床随访等问题也日益受到重视.
关键词: -
肌内效贴扎技术在髂胫束综合征康复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髂胫束综合征(iliotibial band syndrome,ITBS)是膝关节外侧痛的主因,影响近22%的长跑运动员,占据自行车手过劳损伤中的15%[1-2],随着运动观念的普及,越来越多运动爱好者受此困扰.髂胫束在屈膝30°时刚好绷紧于股骨外侧髁[3],是为步态过程中痛一点.ITBS的治疗目的是控制疼痛、改善肌肉及关节的结构形态、减轻局部炎症反应、促进早日回归正常运动[4-5].除去少部分重度患者,大多数患者适宜的非手术治疗包括:药物、理疗、神经肌肉再训练、康复辅具等[6],都是公认较为有效的康复手段.
关键词: -
阶段性康复视频操在乳腺癌术后功能锻炼中的应用
乳腺癌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年轻化趋势明显[1].在我国占全身恶性肿瘤的7%-10%[2].外科手术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手段,而手术的损伤均对患肢造成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总发生率为36%-65%,术后患侧肩关节活动度下降一直被认为是乳腺癌患者术后存在的主要康复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我科在原有的一套乳腺癌术后康复视频操的基础上,于2015年4月,我们根据手术后患肢功能恢复情况及所处的时间段自编、自导、自演、自制了4套乳腺癌术后康复视频操.此康复操在改善肢体功能的同时,有效提高了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关键词: -
基于镜像疗法的康复护理方案对断指再植患者手部感觉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基于镜像疗法的康复护理方案对断指再植患者手部感觉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61名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分为试验组(n=31)和对照组(n=30).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试验组在此基础上镜像治疗.评价患者断指的感觉功能和手功能的主观状态.结果:术后3个月、6个月两组患者术后再植指感觉功能恢复情况,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第6个月再植指两点辨别觉平均距离小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出院3个月,试验组MHQ总分、手部总体功能、日常活动情况、工作情况、外观及满意情况5个维度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疼痛维度的得分较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基于镜像疗法的康复护理方案便于临床应用,有利于改善断指再植患者手感觉功能的康复,有利于提高断指再植患者的手部功能主观满意度.
-
柔顺外骨骼康复机械手的研究现状
据统计,我国现有40岁以上脑卒中患者已达到1036万人,每年新发病在200万人以上[1].脑卒中是常见的致残疾病之一,其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以及中枢神经的损伤,其中70%-85%的患者会伴有偏瘫.脑卒中偏瘫患者可通过康复训练进行一定程度的功能恢复以及神经系统的重塑,在偏瘫患者的康复治疗中,手因其动作精细程度高、神经控制复杂等因素,导致了手功能康复治疗为困难[2].
关键词: -
规范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诊治流程
乳腺癌术后相关水肿(breast cancer-related lymphedema,BCRL)是乳腺癌根治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据调查其发生率可高达16.6%(95%置信区间为13.6%-20.2%)[1],其引起的病理改变一般是不可逆的,带来的危害包括:①患肢肿胀增粗、组织纤维化和脂肪沉积,导致肢体畸形,晚期可致残;②易发淋巴管及周围组织炎症(丹毒和蜂窝组织炎),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③合并静脉疾病的淋巴水肿,晚期可能形成难以治疗的溃疡;④长期慢性淋巴水肿可能导致恶性病变,如淋巴管/血管内皮肉瘤[2].淋巴水肿是进行性发展的疾病,初发生时充分休息后可自行消退,疾病随着病程延长而难以得到理想的疗效,所以积极预防和早期诊断、治疗是关键.
关键词: -
八段锦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康复效果影响的meta分析
目的:探讨八段锦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系统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Ovid、EBSCO、Elsevier、Embase英文数据库以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VIP)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收集八段锦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康复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RCTs),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6年8月.由2名评价员单独对纳入的文献进行数据提取及质量评价,如遇分歧,则通过讨论由研究小组集体仲裁解决.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共纳入文献12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八段锦运动明显提高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MD=0.25,95%CI(0.12,0.38),P<0.00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百分比水平[MD=6.71,95%CI(4.25,9.18),P<0.001]、用力肺活量[MD=0.16,95%CI(0.01,0.31),P=0.04]、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水平[MD=4.90,95%CI(2.43,7.38),P<0.001]、6min步行距离水平[MD=41.59,95%CI(5.82,77.37),P=0.02],提高患者生存质量[MD=-1.84,95%CI(-3.50,-0.19),P<0.05].结论:八段锦运动提高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功能和运动耐力,改善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存质量.
-
应用互联网智慧残联系统分析残疾人康复需求的调查研究
残疾人一直以来都是社会的弱势群体,无论是政府还是学者,都在思考如何帮助残疾人在经济飞速发展的社会中获得大的权益.据2016年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统计,目前我国拥有各类残疾人总数8502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为6.3%[1-2].如何提高其生活品质,一直是康复人关注的焦点.近十几年,互联网的兴起,电脑、手机的逐渐普及,促使互联网+模式的提出[3-4].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智慧残联系是借助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网络终端如电脑、手机等,依托残联大数据云平台,开发及建设的新型服务模式,为调查及满足残疾人群体的需求提供了一条全新高效的途径.本文通过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智慧残联系统对深圳市残疾人的基本情况及康复需求现状进行相关的调查统计分析,了解深圳对残疾人的服务上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方案,使残疾人以一种更好的姿态融入当今社会.
关键词: -
脑卒中合并稳定性冠心病运动康复专家共识
脑卒中后多数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肢体运动功能障碍,61.9%的非致死性卒中后患者冠脉造影有冠脉斑块[1],卒中后心肌梗死发病率为2.2%[2],由于偏瘫患者大部分倾向于坐位生活方式,其运动耐量(包括心肺耐力和肌耐力)下降,同时肢体肌力、肌张力、运动模式、运动灵活性、技巧性异常,故其步行活动的能量消耗大于肢体功能正常的人[3],因此心脏负荷增加,从而可能增加运动相关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运动康复是心血管康复的核心措施之一,是指在综合评定的基础上,通过运动处方和运动指导的方式,采用适当的机体运动来帮助患者恢复生活能力,促进心身健康的一种康复手段[4].脑卒中合并冠心病患者运动康复应控制脑卒中与冠心病共同的危险因素(高血压病、血脂异常、高血糖、超重和肥胖),降低卒中和冠心病事件的发生风险[5-6],提高患者的运动耐量和功能性活动能力.
关键词:
年 | 期数 |
2019 | 01 02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
2001 | 01 02 03 04 05 06 |
2000 | 01 02 03 04 05 06 |
1999 | 01 02 03 04 05 06 |
1998 | 01 02 03 04 05 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