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中国康复医学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중국강복의학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康复医学会
  • 影响因子: 2.0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1242
  • 国内刊号: 11-2540/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www.rehabi.com.cn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编委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卓大宏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头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疗效研究

    作者:姜迎萍;王波;周益凡;唐述婷;孙云丰

    目的:探讨不同头针结合常规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将40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各10例,A组采用于氏双侧头针结合康复训练,B组采用传统焦氏单患侧头针结合康复训练,C组采用于氏单患侧头针结合康复训练,D组采用单纯康复训练.在干预15d前后利用Fugl-Meyer评分量表(FMA)及表面肌电仪进行疗效评估.结果:FMA评分组间比较,治疗后A组优于B组和C组(P<0.05);A组优于D组(P< 0.01);4组患肢胫前肌与腓肠肌表面肌电图均方根值(RMS)均较治疗前有所升高(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A组均优于其他3组(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B组与C组均优于D组(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于氏双侧头针结合常规康复训练可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胫前肌及腓肠肌肌力,进而改善踝背屈功能,其疗效优于其他3组,值得临床运用和推广.

  • 非流畅性失语症脑功能网络分析

    作者:林枫;江钟立;程少强;祁冬晴;吴婷;向伟华;高婧

    目的:为非流畅性失语症建立图片命名任务的脑功能活动网络模型并与健康对照比较,分析失语症患者的脑功能网络特征.方法:非流畅性失语症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各5例,接受图片命名任务下的脑磁图检测.以脑磁图的信号检测位点为节点,位点间的加权相延迟指数的去偏二乘估计值为连线权重,分别为命名任务的五个时间段构建脑网络.通过与基线水平进行比较,采用自举法重采样技术,在99%置信水平上进行检验,终确定需要保留的连线.网络模型建成后,对患者和对照组进行参数计算和可视化分析.结果:健康受试在显示与图片命名任务预期相符的双枕叶和左侧额颞叶网络结构以外,还在400-600ms的音声组构阶段呈现的右脑为主的同步活动.失语症在命名任务的各个时间段,都呈现节点地位的扁平化和模块度下降,并且存在中线附近的联系强化和反应模式的迟滞.结论:①右脑同步功能活动参与了常人的图片命名过程.②失语症患者的脑功能网络倾向于围绕中线部位发生重组.③以语言任务为基础的脑磁图网络建模方法可用于失语症脑功能重组研究.

  • 弹力带渐进抗阻训练对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作者:李琳;林坚;刘晓林;俞李羚;王丹丹

    目的:探讨弹力带渐进抗阻训练对单膝关节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7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分为渐进抗阻训练组(A组)和等张肌力训练组(B组),分别于研究开始(T0)、6周后(T1)、12周后(T2)采集患者单足支撑相患肢股外侧肌和股二头肌表面肌电信号(拮抗收缩指数,CCI),VAS,6MWT.对上述数据进行组间及组内比较.结果:经过6周的渐进抗阻训练,A组患者VAS、CCI明显降低(p<0.05),6MWT明显增加(P<0.05);在随后的6周训练后,A组患者VAS、CCI持续降低(P<0.05),6MWT继续增加(P<0.05).经过6周的等张肌力训练,B组患者6MWT、VAS、CCI均无明显变化;经过12周的等张肌力训练,B组患者VAS、CCI明显降低(P<0.05),6MWT明显增加(P<0.05)等张肌力训练组;但上述指标在T1与T2间无明显差异.经过12周的肌力训练,渐进抗阻训练组CCI、VAS明显低于(P<0.05),6MWT明显大于(P<0.05)等张肌力训练组.结论:抗阻肌力训练能有效改善TKA患者下肢肌肉协同收缩模式,缓解疼痛,提高功能活动能力.与等张抗阻训练相比,弹力带渐进抗阻训练在改善TKA术后下肢运动控制,缓解疼痛,提高活动能力方面更具优势.

  • 头电针配合言语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失语的临床研究

    作者:杨玲;郭耀光

    目的:研究头电针配合言语训练对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语言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取语言康复训练配合头电针治疗,对照组仅采用言语训练治疗,言语训练采用Schuell刺激法对患者进行一对一的训练,对不同类型的失语症患者训练类型有所侧重.每次30min,每周5次,2周为1个疗程.针灸治疗选取头部穴位,运动性失语取运动区,感觉性失语取感觉区,完全性失语取语言三区,并且配合百会、风府、哑门等穴位.每周治疗5次,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语言功能评分采用《汉语失语成套测验》,就自发说话、语言理解、复述和命名四方面内容对患者治疗前后的评分进行比较.失语程度采用波士顿诊断性失语症检查法(Boston diagnostic aphasia examination,BDAE)分级标准进行评价,总疗效比较采用波士顿诊断性失语症检查法.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前后自发说话、言语理解、复述及命名的评分及失语程度评分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分别为0.01、0.03、0.02、0.02、0.02,P均<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自发说话、言语理解、复述及命名的评分及失语程度评分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分别为0.02、0.03、0.01、0.02、0.03,P均<0.05),且治疗后两组患者自发说话、言语理解、复述及命名的评分及失语程度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分别为0.03、0.03、0.03、0.02、0.03,P均<0.05).两组总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为0.03,P<0.05).结论:头电针配合言语训练能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自发说话、言语理解、复述及命名的评分及失语程度,疗效优于单纯言语训练.

  • 音乐运动疗法对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步行能力及心理的影响

    作者:赵秋云;林强;程凯;李雪萍

    目的:研究音乐运动疗法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步行能力及心理的影响.方法:32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入音乐运动疗法组和运动疗法组.运动疗法组接受为期3周的常规运动康复训练.音乐运动疗法组在接受常规运动康复训练的同时,配合聆听患者喜爱的音乐,共3周.分别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量表、Holden步行能力分级、Borg量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运动功能、步行能力、自觉疲劳程度和神经心理状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FMA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 0.05).音乐运动疗法组治疗前后FMA差值显著高于运动疗法组(P<0.05).音乐运动疗法组患者治疗后Holden步行能力分级显著高于运动疗法组(P< 0.05),步行200m之后的Borg评分显著低于运动疗法组(P<0.05).音乐运动疗法组患者治疗后SDS评分和SA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评分(P<0.05),也显著低于运动疗法组治疗后评分(P<0.05).结论:音乐运动疗法可提高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步行能力,减轻患者运动后的主观疲劳感觉,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症状.

  • 渐进性全身垂直振动治疗方案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早期患者下肢功能与平衡功能的影响

    作者:王盛;王翔;王彤;顾昭华

    目的:探讨一种渐进性全身振动治疗方案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早期患者下肢功能与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入组条件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垂直振动组.垂直振动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渐进性全身垂直振动治疗方案;对照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站在垂直振动平台,不开启振动治疗.一天1次,每次15min,每周5天,共3周.分别在治疗前后评估患侧下肢肌张力(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Fugl-Meyer下肢功能,Berg平衡量表.结果:治疗前垂直振动组与对照组比较各指标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ugl-Meyer下肢评分及Berg平衡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 0.05),下肢股四头肌及小腿三头肌肌张力均较治疗前增高(P<0.05).治疗前后差值比较,Fugl-Meyer下肢评分的差值无显著性意义(P>0.05),Berg平衡评分的差值有显著性意义(P<0.05),小腿三头肌肌张力差值变化有显著性意义(P< 0.05).结论:与常规康复治疗比较,3周全身垂直振动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早期患者的下肢功能无显著改善,但能提高患者的平衡功能.

  • 早期康复临床路径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影响的多中心、单盲、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任彩丽;付娟娟;王红星;夏楠;蔡德亮;伊文超;金娟;刘守国;陈伟;潘化平;苏敏;项洁;王德强;万春晓;冯玲;沈光宇;吴传军;励建安

    目的:明确早期康复临床路径联合康复方案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运动功能的影响,为脑卒中早期康复临床路径的优化和推广提供数据支持.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86例,随机分为临床路径组(n=143)和常规康复组(n=143).临床路径组入组后进入脑卒中早期康复临床路径及相应的康复治疗方案,常规康复组采取一般康复治疗,不进入临床路径,对康复治疗内容及时间不做要求.分别于入组前和临床路径介入后第三周末(即出院时)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ugl-Meyer motor assessment scale,FMA)评估两组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和运动功能.结果:临床路径组康复治疗前后的MBI差值、MBI改善程度((MBI后-MBI前)/(100-MBI前)×100%)均显著高于常规康复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康复治疗前后FMA差值及FMA改善程度[(FMA后-FMA前)/(100-FMA前)×100%]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临床路径结合规范化的康复方案能提高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的恢复.

  • 太极拳训练对帕金森患者平衡功能及害怕跌倒的影响

    作者:李博;钟清玲;余红;王丹;黄朝意;毕瑞雪

    目的:探讨太极拳训练对帕金森患者平衡能力和害怕跌倒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帕金森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12周的太极拳训练.采用修订版的跌倒效能量表(modified falls efficacy scale,MFES)、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和Fugl-Meyer平衡功能量表(Fugl-Meyer balance scale,FM-B)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MFES、BBS、FM-B得分无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MFES、BBS、FM-B得分有差异(P<0.05);干预前后自身对比,对照组无差异(P>0.05),干预组差异明显(P<0.05).干预前对照组害怕跌倒(fear offalling,FOF)的PD患者为14例(46.67%),干预组为12例(40%);12周后,对照组FOF的PD患者为11例(36.67%),干预组为6例(2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结论:太极拳训练可以提高帕金森患者的平衡能力和跌倒自我效能水平,对改善患者害怕跌倒的状况有积极的效果.

  • 头针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中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表达调控机制的动态研究

    作者:于学平;孙晓伟;邹伟;张鑫

    目的:动态观察头针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中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表达的影响,以探讨头针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SD雄性大鼠1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针刺组.采用改良的Zea Longa线栓法制作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针刺组选取百会透刺曲鬓穴进行手捻针治疗.应用免疫组化和免疫印迹检测方法,比较三组不同时点脑组织TIMP-1阳性表达与含量的变化.结果:针刺组各时间点TIMP-1较模型组均有升高趋势,再灌注4h、12h、24h、48h与模型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再灌注72h仍维持在较高水平,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早期头针治疗能够上调缺血侧脑组织TIMP-1的表达,并随针刺治疗时间的延长,其疗效更加显著.上调TIMP-1以抑制MMP-9活性或阻断MMP-9的合成,可能是头针拮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之一.

  • 正中神经电刺激脑外伤昏迷大鼠前额叶皮质5-HT 2A受体表达的实验研究

    作者:杜青;冯珍

    目的:研究正中神经电刺激对脑外伤昏迷大鼠前额叶皮质5-羟色胺(5-HT)2A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将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刺激组、刺激组和拮抗剂组共4组.采用经典的自由落体模型建立脑外伤昏迷模型及大鼠意识状态6级评定标准评估四组大鼠行为学变化,并于实验完成后6、12、24h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各组大鼠前额叶皮质组织的5-HT 2A受体表达.结果:刺激组13只大鼠(72.22%)出现翻正反射,拮抗剂组9只(50%)、假刺激组5只(27.78%)出现翻正反射.空白对照组意识状态分级秩均值为9.50级,假刺激组为52.75级,刺激组为37.61级,拮抗剂为46.14级,四组的意识状态分级呈“空<刺<拮<假”递增趋势,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组间比较前额叶5-HT 2A受体表达呈“空<假<拮<刺”递增趋势(P<0.05),组内比较呈“6h<24h<12h”趋势(P<0.05).结论:正中神经电刺激可作为脑外伤后昏迷的一种有效促醒手段,其机制可能与前额叶皮质5-HT 2A受体水平上调有关,且Orexin-A可能在其中发挥调节作用.

  • 改良大鼠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方式建立血管性痴呆模型的评价研究

    作者:谭洁;韩国栋;张泓;黎帅;卢锦华;潘爱环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造模方法建立的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在学习记忆能力、术后死亡率、海马组织学检查等方面变化,探讨改良颈部小切口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双重结扎血管性痴呆模型建立的可行性,为建立操作简单、死亡率低的血管性痴呆模型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将经水迷宫筛选的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小切口双重永久性结扎模型组及分期永久性结扎模型对照组,每组各12只.小切口双重永久性结扎模型组在麻醉下一次性结扎后剪断大鼠双侧颈总动脉;分期永久性结扎模型对照组在麻醉下先分离结扎大鼠一侧颈总动脉,1周后再次在麻醉下行另一侧颈总动脉结扎;假手术组操作基本同模型组,但分离颈总动脉后不予以结扎.在术后48h及30d内记录各组大鼠死亡率,30d后对各组大鼠行水迷宫测试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水迷宫测试结束后处死大鼠,观察大鼠脑海马组织的形态学变化.结果:小切口双重永久性结扎模型组与分期永久性结扎模型对照组术后48h内死亡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前者大鼠死亡数量较后者少;术后30d内小切口双重永久性结扎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死亡率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种模型组大鼠与假手术组比较,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两种模型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两种模型组大鼠大脑海马组织较假手术组大鼠均发生明显病理形态学改变.结论:小切口双重永久性结扎方法可以较好地复制大鼠大脑永久性慢性灌注不足引起的血管性痴呆模型,引起与记忆相关的大鼠脑海马组织损害;小切口双重永久性结扎方法与分期永久性结扎方法在造模效果上没有本质的区别,但大鼠的死亡率却显著性降低.

  • 基于功能性磁共振成像评价针刺对缺血性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中枢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汪军;陈笛;裴建

    针灸作为一种补充或替代治疗,受到世界各国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普遍应用[1].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的新调查显示,中医针灸已在全世界183个国家应用.WHO面向全世界推荐了64种针灸适应汪[2].尽管针刺治疗有很高的接受度和显著的临床疗效,但针刺的作用机制仍然没有完全阐明[3].国内外研究人员在实验的基础上,对针刺的作用机制提出了各种假说[4],针刺在病理生理和生物活性的基因表达、蛋白质相互作用等方面均产生重要的影响,对脑脊液、血清、组织和器官也产生分子生物的针刺效应.近年来,功能神经影像技术的发展为进一步阐明针刺机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野.

    关键词:
  • 运动预防骨质疏松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玲莉;孙忠广;邹军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以骨量下降和骨组织微结构退变为特点,导致骨脆性增加及容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疾病.主要分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指由于年龄增加或妇女绝经后骨组织发生的一种生理性变化,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Ⅰ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Ⅱ型)和特发性骨质疏松(包括青少年型).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是指由于某些疾病或原因诱发而成的骨质疏松,如航天员的废用性骨质疏松.

    关键词:
  •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的应用进展

    作者:柏广涛;王强;姜亮;李江;孟萍萍

    失语症是脑部器质性病变所致大脑语言区域及相关区域受到损害,而造成的一种语言障碍综合征[1].失语症的表现形式取决于脑损害的部位,根据失语症表现形式大体上可分为两种类型:即运动性失语症和感觉性失语症,分别涉及言语生成和言语理解两方面,常出现听、说、读、写、计算等方面的障碍.

    关键词:
  • 电刺激用于偏瘫肩痛治疗的临床应用进展

    作者:张婷;路微波

    偏瘫肩痛(hemiplegia shoulder pain,HSP)是脑卒中常见并发症之一,通常发生在脑卒中后2周-2个月,以30%至80%的高发病率引起临床关注[1-2].目前HSP的病因尚未明确,涉及电刺激的临床应用可能与肩关节半脱位、软组织损伤、肌张力异常、周围神经损伤和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有关.HSP阻碍了偏瘫侧肢体运动功能恢复,延长了康复治疗住院时间,同时疼痛也会影响患者睡眠和生活,甚至产生焦虑和抑郁情绪.因此,对于HSP的早期预防、及时发现、合理治疗就尤为重要[3].目前对HSP干预方法有许多,电刺激应用较普遍,治疗过程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价格低廉,但种类繁多,治疗效果不一.本文主要对临床上偏瘫肩痛的电刺激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比较不同电刺激技术的临床疗效,从而为偏瘫肩痛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 镜像疗法对脑卒中后肢体功能康复的研究进展

    作者:彭娟;胥方元

    传统的康复治疗方法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治疗作用有限,大部分患者仍遗留有重度的运动功能障碍,多种康复措施已成为众多学者研究探索的对象.近年来,镜像神经元(mirror neurons,MN)的发现和基于镜像神经元系统(mirror neurons system,MNS)的神经康复新方法的不断发展创新,为这一难题带来了希望,其中镜像疗法(mirror therapy,MT)成为近来国外学者研究的热点.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镜像疗法在提高卒中后偏瘫肢体运动功能方面疗效较好,加之成本低廉,操作简单,尤其是适用于患者的自主练习,值得临床推广.本文将镜像疗法对脑卒中后肢体功能康复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关键词:
  • 帕金森病姿势控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马玲玲;姚新苗;王健;徐守宇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以静止性震颤、动作迟缓、肌强直、姿势障碍等症状为主要临床特点.姿势控制能力的下降使帕金森病患者身体摇摆增加、姿势不稳、协调能力下降,其中姿势不稳是一个高度致残的症状并随着帕金森病的进展变得越来越严重[1],已被确定为跌倒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2-3].帕金森病患者跌倒的风险是一般健康人群的2倍,约64%的帕金森病患者有跌倒的风险[4].跌倒可带来一系列严重的后果如髋部骨折、脑部损伤等,因惧怕跌倒使帕金森病患者的活动受到严重限制从而严重影响了帕金森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国内帕金森病姿势控制的研究较少,且姿势控制在临床康复治疗上的重视程度不够高,现将对帕金森病中姿势控制的病理机制、影响因素、临床评估方式及康复治疗做一综述.

    关键词:
  • 重复经颅磁刺激调控皮质兴奋性的影响因素及机制

    作者:柳华;韩肖华;黄晓琳

    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技术从1985年发明至今有三十余年历史,属于一种无创的脑刺激技术,广泛应用于神经功能的诊断和治疗[1].其机制与磁场在颅内形成内生电流有关.该电流不仅引起局部神经元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LTP)、长时程抑制(long-term depression,LTD)变化,还可整体激活神经网络产生作用[2].在临床应用上,rTMS可显著改善抑郁症、疼痛、脑卒中等患者的运动和认知功能,但是其具体的作用机制目前并没有统一的解释.因此,本文从临床试验、动物实验、细胞实验分别阐述rTMS研究进展,以期为今后rTMS的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思路.

    关键词:
  • 手法调整枕寰枢椎治疗短暂性儿童抽动障碍的疗效观察

    作者:龚树辉;杨继文;秦春;白慧敏;高珊;张丹;李通宪

    儿童抽动障碍(tic disorders,TD)是儿童期常见的运动障碍,以不自主的、反复的、快速的一个或多个部位肌肉抽动或发声抽动为基本特征.临床可分为3种类型:短暂性TD、慢性运动或发声TD、Tourette综合征(Tourette syndrome,TS)即发声与多种运动联合TD.国外调查发现学龄期儿童TS的患病率在4%‰-8‰[1].目前有关儿童TD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仍不完全清楚.我们在以往的研究中发现,颈椎损伤是儿童TD的主要原因之一,在颈椎X线片上颈段关节位置异常,特别是枕寰枢关节位置异常[2-31.本研究主要通过手法矫正枕寰枢不稳治疗短暂性TD患儿,报告如下.

    关键词:
  • 充气式与普通型肩吊带对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的疗效比较

    作者:衣春娜;毕朝晖;王青芳;宁耀超;王红星

    肩关节半脱位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功能恢复[1]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肩关节半脱位往往在脑卒中早期即可出现.由于冈上肌、三角肌等肩部肌肉张力降低、关节囊松弛,无法抵抗坐或站立时上肢重力而引发肱骨头下滑而脱离关节盂,造成肩关节半脱位[2-3].研究报道,脑卒中患者肩关节半脱位发生率在17%-81%且超过20%的患者伴有肩痛、肩手综合征以及废用肩等并发症,甚至继发腋神经损害[4-5].因此,脑卒中早期肩关节半脱位预防及康复治疗对降低脑卒中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肩吊带作为脑卒中肩关节半脱位的常规治疗手段[6],其疗效并不理想.近年来充气式肩吊带的临床应用逐步增加,但对其疗效尚缺乏有效研究.为此,本研究对充气式肩吊带和普通型肩吊带在脑卒中肩关节半脱位预防中的疗效进行了比较分析.

    关键词:
  • 早期颈部康复训练对用零切迹椎间融合器行颈前路融合术患者疗效的影响

    作者:严晓云;李玉伟;温艳;郑艳红;王启松

    零切迹椎间融合内固定系统(zero profile anterior cervical interbody fusion system,Zero-P),是一种置人颈椎间隙的内固定融合装置,与食管无接触、对相邻椎间盘无影响[1],固定强度及稳定性在侧屈和旋转方面强于颈前路锁定钢板固定,而在屈伸活动方面与颈前路锁定钢板固定没有差异性[2-3].见图1.Zero-P于2008年2月被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批准应用于临床治疗颈椎退行性疾病,国内2010年以后引进应用于临床,我院2010年9月开始应用Zero-P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因该手术属新技术,术后康复训练没有统一的标准或指南,为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此种颈椎融合术的作用及影响,是否会干扰椎间融合效果,经院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术后康复训练前瞻性随机化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所有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意使用所有相关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关键词:
  • 颅脑创伤患者早期康复护理指南的构建

    作者:张小珍;丁慧;周君桂;庞灵;刘承梅;蔡文智

    目的:制定科学实用的《颅脑创伤患者早期康复护理指南》.方法:通过文献分析,结合专家意见初步编制颅脑创伤患者早期康复护理指南指标体系框架,采用德尔菲法,第一轮向全国28位专家发送问卷调查,第二轮向全国15位专家发送问卷调查.结果:制定出《颅脑创伤患者早期康复护理指南》的管理流程、功能障碍及常见并发症的处理策略、常用康复护理评定及技术的应用指南.专家的积极系数是90.32%和100%,权威系数为0.81,大纲包括91个条目,各条目的重要性赋值都>7.0,变异系数都<0.25.结论:专家的积极水平及专业水平均较高,分布地区广,具有一定代表性,专家对指标意见的集中程度与协调程度较高.所形成的条目为临床护士提供了一个标准化的指导,具有实用性和普及推广性.

  • 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法在运动性失语症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吴鸣;孙业桓;倪朝民;冯虹;黄丽虹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在运动性失语症临床理论与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度在安徽省立医院康复医学科实习轮转的康复治疗学本、专科学生设为对照组(n=50),采用传统的理论结合实践教学方式进行运动性失语症的临床教学;2015年度实习轮转的康复治疗学本、专科实习生作为试验组(n=50),采用PBL教学方式开展运动性失语症的临床教学.两组教学时间均为4周.教学结束后采用笔试、技能考核及问卷调查的方式,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两组学生在教学前、后笔试及技能考核成绩均有显著差异(P<0.01);教学后考核结果示,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患者对学生的评价显示,试验组在工作责任心、医患交流等方面优于对照组(P<0.01).学生对试验组带教老师的理论及操作指导更为满意(P<0.01).结论:PBL教学在运动性失语症理论与实践临床教学较传统教学法效果具有显著优势.

  • 线上线下互动平台在社区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作者:贾书磊;方小群;冯琼;刘萌

    目的: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为社区脑卒中患者设计并开发康复服务线上线下互动平台(以下简称“O2O平台”),观察平台对社区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将140例社区脑卒中患者分为试验组(n=70)和对照组(n=70).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社区康复,试验组利用O2O平台进行康复,即线上得到医护人员的康复指导并预订社区康复服务,线下医学院志愿者在社区为患者提供专业的康复服务.在康复前和1年后采用改良的Barthel指数(MBI)、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WHO生存质量量表(WHOQO-100)评估两组患者的ADL能力、心理状态和生存质量.结果:随访1年后,相比于对照组在各心理水平项目上均无明显改善(P>0.05),试验组在各项目上均有明显改善(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的ADL能力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且两组ADL能力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试验组生存质量总方面评分显著提高,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该平台具有结构简单、易于维护、便于拓展等特点,平台积累的大量患者康复数据为康复医学的科研及教学工作提供了基础数据,有利于推动脑卒中患者社区康复的发展.

  • 重症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的精准康复

    作者:吴毅

    1颅脑损伤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是外界暴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头部所造成的损伤,是世界上年轻人致死致残的首要因素[u,尤其在发展中国家,由于交通事故增多,TBI的发生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2].而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因跌倒和其他意外事故导致TBI的老年人也逐渐成为新的患者群体[3].我国是TBI的高发地区,就中国颅脑损伤资料库初步统计结果显示,中国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率>20%,致残率>50%[4].TBI已经被公认是尚未解决的严重世界卫生问题之一,目前对TBI的研究和治疗指南基本上都集中于危重患者的抢救管理(早期:以减少死亡率为目的)[5]和功能康复(后期:以改善运动、认知和生活能力为目的)[6],但是对于重症TBI患者中的意识障碍患者,目前还缺少明显有效的治疗方法和指南.因此,意识障碍是重症颅脑损伤后康复诊治方面为棘手的问题之一,也是现代神经康复的主要探索方向之一.

    关键词:
  • 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meta分析

    作者:叶涛;来路文;唐强王

    目的:系统评价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对比单纯针刺或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明确针刺、康复结合的疗效优于二者的单独运用.方法:电子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重庆维普、万方数据六个数据库,同时追溯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收集2006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期间关于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RCT;按照系统评价方法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质量评价后,采用SAS 9.3和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30个RCT,含2453名患者.除WU PING的研究外,其余文献质量均不高.所有研究均进行描述性分析;23个RCT进行Meta分析:①显效率[OR=2.60,95%CI (2.04,3.33),P<0.001];②改良Ashworth痉挛分级[OR=2.47,95%CI(2.02,3.02),P<0.001];③改良Ashworth评分[WMD=-1.01,95%CI(-1.47,-0.54),P<0.001].结论:针刺结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疗效优于单纯的针刺或康复治疗,后续仍需开展大样本、高质量的RCT加以验证.

  • 老年肿瘤患者治疗与康复需求国内多中心调查结果

    作者:薛冬;蒋姗彤;张培彤;陈俊强;李苏宜;杨宇飞;孙涛;孙红;张伟;李萍萍

    目的:了解老年肿瘤患者治疗常见症状与康复需求的情况,为老年肿瘤患者提供恰当的康复指导方法.方法:国内共6家三甲医院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纳入年龄65岁及以上的经病理学诊断明确的恶性肿瘤的老年患者.通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ctivities of daily life,ADL),查尔森并发症指数(Charlson comorbidity index,CCI),安德森(MD Anderson)症状问卷-中医版(MDASI-TCM)及康复需求调查问卷等形式调查患者的康复需求情况.结果:共收回有效问卷637份.637例老年肿瘤患者中男性340例(53.4%),女性297例(46.6%),患者中位年龄71岁(65-92岁).ADL评分>60分占95.5%.采用MDASI-TCM肿瘤常见症状问卷对常见症状进行调查,困扰患者前十位的症状为:乏力77.5%,健忘62.0%,睡眠不安60.6%,口干56.4%,苦恼51.8%,胃口差51.7%,疼痛51.7%,咳嗽50.1%,气短49.9%和怕冷49.0%.绝大多数患者(283/637,44.4%)认为对生活质量影响大的痛苦是没有控制的症状,其次为心情不好(82/637,12.9%).在影响生活质量的大痛苦症状方面,乏力(149/637,23.4%),疼痛(119/637,18.7%),失眠(58/637,9.1%),纳差(56/637,8.8%)和咳嗽(50/637,7.8%).与MDSIA-TCM症状结果基本一致.有超过一半的患者(334/637,52.4%)了解康复相关知识,且无论是否了解康复相关知识,83.7%(533/637)的患者愿意接受康复指导.康复需求具体包括:希望得到康复指导(372/637,58.4%)肿瘤知识咨询(323/637,50.7%),营养指导(293/637,46.0%)和心理辅导(137/637,21.5%).有81.0%的患者愿意接受中医康复,并希望能够达到增加免疫(461/637,72.4%),身体调节(390/637,61.2%),减轻症状(381/637,59.8%)和改善体力(339/637,53.2%)等目的.结论:由老年肿瘤患者自诉的不适症状与MDASI-TCM症状量表所得到的症状分布情况基本一致,说明MDASI-TCM量表适用于老年肿瘤患者的症状评估;老年肿瘤患者的治疗目的和康复需求基本一致,减少痛苦症状应得到高度重视,老年肿瘤患者康复过程中对中医中药有极大的需求.

中国康复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