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药学 > 中国中药杂志

中国中药

中国中药杂志

China Journal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중국중약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药通报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影响因子: 1.7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2272/R
  • 国内刊号: 李禾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cjcmm2006@188.com,
  • 曾用名: 中药通报
  • 创刊时间: 195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药学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国中药杂志编辑部
  • 类 别: 中药学
期刊荣誉:
  • 益母草的化学成分及其抗人白血病K562细胞活性研究

    作者:丛悦;郭敬功;王天晓;李勉;李克;王金辉;李钦

    目的:研究益母草的化学成分,评价益母草化学成分体外抗白血病K562细胞活性.方法:运用硅胶柱色谱、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聚酰胺柱色谱和大孔树脂等色谱方法对益母草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利用核磁共振技术鉴定了它们的化学结构.通过测试体外低抑制浓度评价有关物质的抗肿瘤活性.结果:分离、纯化并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槲皮素-3-O-洋槐双糖苷(quercetin 3-O-robinobioside,1),芦丁(rutin,2),异槲皮苷(isoquercitrin,3),金丝桃苷(hyperoside,4),槲皮素(quercetin,5),芹菜素(apigenin,6),芫花素(genkwanin,7)和苯甲酸(benzoic.acid,8).结论:化合物1,3,4,8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5-7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6,8显示出不同程度的抑制人白血病K562细胞活性.

  • 北重楼的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黄贤校;高文远;满淑丽;闫娟娟;王彦丽

    目的:研究北重楼Paris verticillata全草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溶剂法提取,利用正相硅胶色谱、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反相制备色谱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现代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醋酸乙酯层和正丁醇层中分离得到9个化学成分,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1),豆甾醇(2),胡萝卜苷(3),β-蜕皮激素(4),4-羟甲基-γ-丁内酯(5),薯蓣皂苷元-3-O-α-L-呋喃阿拉伯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6),偏诺皂苷元-3-O-α-L-吡喃鼠李糖基(1→4)-β-D-吡喃葡萄糖苷(7),偏诺皂苷元-3-O-α-L-呋喃阿拉伯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8),偏诺皂苷元-3-O-α-L-吡喃鼠李糖基(1→4)-a-L-吡喃鼠李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9).结论:化合物1-9都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3,5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药理实验表明,化合物6-9对小鼠肺腺癌细胞都显示出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6,8,9较为显著.

  • 滇重楼丛枝菌根的研究

    作者:周浓;夏从龙;姜北;白志川;刘光明;马晓匡

    目的:研究滇重楼根部丛枝菌根真菌(AMF)侵染情况及根际土中AMF孢子的种类与数量.方法:采用Phillips和Hayman染色法挑选滇重楼丛枝菌根.同时,采用Gendemann的湿筛倾析法获得AMF孢子,进行形态学鉴定.结果:丛枝菌根真菌能侵染滇重楼根系并形成典型的丛枝菌根(AM),侵染率在35.3%~98.6%,且侵染强度较强.从滇重楼根际采集的10个土样中共分离出24种AMF,Acaulospora属11种,Glomus属7种,Gigaspora属3种,Scutellospora属3种,分别是附柄无梗囊霉、双网无梗囊霉、凹坑无梗囊霉、孔窝无梗囊霉、浅窝无梗囊霉、光壁无梗囊霉、柯氏无梗囊霉、多果无梗囊霉、波兰无梗囊霉、瑞氏无梗囊霉、细凹无梗囊霉、白色球囊霉、双型球囊霉、沙荒球囊霉、草莓球囊霉、纯黄球囊霉、微丛球囊霉、凹坑球囊霉、微白巨孢囊霉、珠状巨孢囊霉、分支巨孢囊霉、美丽盾巨孢囊霉、透明盾巨孢囊霉、吉尔莫盾巨孢囊霉.其中,双网无梗囊霉是滇重楼的优势种.结论:AMF是滇重楼丰产栽培中的一种潜在应用价值的生物资源.

  • 猪殃殃酚性成分研究

    作者:杨娟;蔡小梅;穆淑珍;杨小生

    目的:对猪殃殃Galium aparine var.tenerum全草中酚性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各种色谱法分离,运用多种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猪殃殃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鉴定了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对羟基苯乙酮(1),香草酸(2),3,4-二羟基苯甲酸(3),对羟基桂皮酸(4),没食子酸(5),4-羟基古柯间二酸(6).结论:化合物6为首次从天然产物中得到,并运用二维核磁共振波谱技术(~1H-~1H COSY,HMQC和HMBC)首次对其碳谱和氢谱数据进行了全归属,化合物1-5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得到.

  • 盾叶薯蓣航天诱变种子实生苗的生物学特性和有效成分测定

    作者:吴宝成;周义峰;杭悦宇

    目的:筛选优质盾叶薯蓣种质资源,探讨卫星搭载对盾叶薯蓣变异效应.方法:利用返回式卫星搭载盾叶薯蓣种子进行空间诱变处理,对空间诱变后的2个居群盾叶薯蓣的种子活力、植株生长、染色体以及薯蓣皂苷元含量进行研究.结果:空间诱变后种子表现为萌发提前,但对种子发芽率影响不明显,出现非整倍体和染色体加倍现象,二年生根状茎鲜重和薯蓣皂苷元含量显著高于对照,但三年生根状茎增重变缓,同时薯蓣皂苷元含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结论:卫星搭载对盾叶薯蓣的种子活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改变了染色体结构,二年生根状茎鲜重和薯蓣皂苷元含量显著高于对照,提供了良好的选育材料,但三年生的根状茎鲜重增长变缓,薯蓣皂苷元有下降趋势,有待进一步研究.

  • 红波罗花醋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卢龙海;杨明;林生;郑琴;张卫东

    目的:对紫葳科Bignoniaceae角蒿属植物红波罗花lncarvillea delavayi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和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方法进行分离;应用NMR和Ms等波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红波罗花醋酸乙酯部位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结构分别鉴定为leucoseceptoside A(1),角胡麻苷(2),棘木苷(3),edgeworthin(4),1,2,4-三甲氧基苯(5),原儿茶酸(6),异香草醛(7).结论:化合物3,4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2,5-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石杉碱甲胃膨胀片体外释放机制的初步研究

    作者:唐宇;周伟;贺福元;刘姹;杨大坚

    目的:探讨石杉碱甲胃膨胀片的释药机制及影响因素.方法:以PEO为骨架材料,PVA为助膨剂,MCC为填充剂,运用Ritger-Peppas方程释放指数n值,评价PEO,PVA,MCC等对释药速率的影响.结果:胃膨胀片的释药速率随PEO,PVA含量增高而变快,而MCC对释药速率没有明显影响.经处方筛选优化后制备的膨胀片,药物释放曲线符合Higuechi方程,释药机制是扩散和凝胶骨架溶蚀2种机制的协同作用结果的非Fick扩散.结论:PEO,PVA均可影响法石杉碱甲胃膨胀片中主药的释放,而MCC影响不明显.药物释药机制用Ritger-Peppas方程进行描述后,结论是释药机制符合非Fick扩散.

  • 麻黄碱与纳络酮促进脑缺血后神经功能的实验研究

    作者:陈玉霞;肖农;林丽云;刘玲

    目的:比较研究麻黄碱添加不同剂量纳洛酮后,干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神经可塑性变化,探讨麻黄碱配伍纳洛酮后能否产生协同作用,促进神经重塑的适比例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体重220~250 g SD大鼠192只,改良Koizumi线栓法建立左侧MCAO模型.随机分为8组:自然康复组(0.5 mL),麻黄碱治疗组(1.5mg·kg~(-1)·d~(-1)),小剂量纳洛酮治疗组(0.1 mg·kg~(-1)·d~(-1)),中剂量纳洛酮治疗组(0.2 mg·kg~(-1)·d~(-1)),高剂量纳洛酮治疗组(0.3 mg·kg~(-1)·d~(-1)),麻黄碱+小剂量纳洛酮治疗组(1.5 mg·kg~(-1)·d~(-1)),麻黄碱+中剂量纳洛酮治疗组(1.5 mg·kg~(-1)·d~(-1)),麻黄碱+高剂量纳洛酮治疗组(1.5 mg·kg~(-1)·d~(-1)),每天给药3次,腹腔注射.术后1,2,3,4周横木行走试验评定大鼠感觉运动整合功能恢复情况,免疫荧光方法检测缺血半球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表达,TUNEL法检测凋亡神经细胞数目.结果:横木行走试验,BDNF,TUNEL染色均显示纳络酮3个剂量组均无明显疗效,加上定量麻黄素后效果增加,且有量-效关系,其中麻黄碱+高剂量纳洛酮治疗组运动功能恢复快,BDNF表达好及缺血侧海马凋亡神经细胞少,缺血损伤轻,神经重塑进程明显加快.结论:麻黄碱和麻黄碱+纳洛酮各治疗组均能加速脑缺血损伤后大鼠运动功能的恢复速度,促进与神经重塑密切相关的BDNF表达,抑制缺血区神经细胞的凋亡;且随着纳洛酮添加剂量的增加,其作用更加明显,其机制可能与该剂量的纳洛酮能在脑缺血早期显著抑制缺血区神经细胞的凋亡,而与麻黄碱的正性作用形成协同作用而加速神经重塑有关.

  • 基于报告基因的化学预防剂细胞筛选模型的建立

    作者:徐海荣;卜平;李湘鸣

    目的:建立基于报告基因和抗氧化反应元件(anti-oxidative response element,ARE)的药物筛选细胞模型,为化学预防剂的筛选奠定基础.方法:构建重组报告基因表达载体p4ARE-TK-GFP/neo,并将其转入HepG_2细胞中,利用已知化学预防剂检测该细胞模型,并观察白藜芦醇、原儿茶醛、熊果酸和齐墩果酸4种中药单体不同浓度(0,12.5,25,50,100,200 μmol·L~(-1))对GFP报告基因表达活性的影响.结果:表达载体p4ARE-TK-GFP/neo中GFP的表达受ARE的调控,其表达水平高于对照载体且在一定范围内与化学预防剂的浓度呈剂量效应关系.4种中药单体中白藜芦醇有较好的诱导效果.结论:利用此模型通过测定GFP报告基因的诱导表达水平可筛选得到新结构的化学预防剂.

  • 不同产地板蓝根药材中clemastanin B的含量比较

    作者:安益强;贾晓斌;昌莉丽;施峰

    目的:建立板蓝根中抗病毒有效成分clemastanin B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测定不同产地板蓝根中clemastanin B的含量.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ZORBAX SB-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11:89;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25 nm,柱温为30℃.结果:clemastanin B在0.061 5~1.844 1μg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74%,RSD 1.4%;测得8批板蓝根中clemastanin B的质量分数为0.269~0.900 mg·g~(-1),其中以河北安国产板蓝根药材中clemastanin B含量高,安徽阜阳、河北承德和安徽亳州产的次之,其他几个产地的含量相对略低,甘肃岷县产的低.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板蓝根药材的测定.

  • 白英的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杨丽;冯锋;高源

    目的:研究茄科茄属植物白英Solanum lyratum全草的化学成分,探讨白英中部分甾体类化合物的抗肿瘤作用.方法:采用柱色谱以及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多种波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并对3个甾体类化合物进行体外抑制人体肝癌细胞Hep G2试验.结果:确定了12个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薯蓣皂苷元(diosgenin,1),替告皂苷元(tigogenin,2),替告皂苷元酮(tigogenone,3),薯蓣皂苷元-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醛酸甲酯(diosgenin 3-O-α-L-rhamnopyranosyl-(1→2)-β-D-glucuroniduronic acid methyl ester,4),4-甲基胆甾-7-烯-3β-醇(4-methyl-cholesta-7-ene-3β-ol,5),刺槐素-7-O-芸香糖苷(acacetin 7-O-rutinoside,6),1,5-二羟基-3-甲氧基-7-甲基-蒽醌(1,5-dihydroxy-3-methoxy-7-methyl-anthraquinone,7),1,3,5-三羟基-7-甲基-蒽醌(1,3,5-trihydroxy-7-methyl-anthraquinone,8),大黄素甲醚-8-O-β-D-葡萄糖苷(physcion-8-O-β-D-glucopyranoside,9),大豆脑苷I(soya-cerebroside I,10),异香草醛(isovanitlin,11),阿魏酸二十二酯(docosylferulate,12).低浓度下化合物2~4对Hep G 2无明显抑制作用,随浓度增加,对其生长抑制率增强.结论:化合物2,3,5~1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4对人体肝癌细胞Hep G2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 海龙及其常见伪品的RAPD鉴别

    作者:吴艳;刘佳;王梦月;鞠培俊;李晓波

    目的:提供一种鉴别中药材海龙及其伪品的方法.方法:采用随机引物扩增DNA技术,对拟海龙、刁海龙、尖海龙、粗吻海龙、海蠋鱼、宝珈海龙进行基于Nei &Li's相似系数的UPGMA聚类分析,并构建其鉴别模式.结果:从18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到LJ04,LJ09,LJ16,LJ19 4条引物能扩增出稳定可靠的条带.基于以上4条随机引物构建的聚类图能较好的从属水平区分各海龙样品,且与样品外观分析结果一致.基于LJ09,LJ19 2条引物的扩增结果构建的6种海龙的鉴别模式可以将海龙正品逐一鉴别出来.结论:随机引物扩增DNA技术能较好地鉴别海龙及其伪品.

    关键词: 海龙 伪品 RAPD
  • 多指标正交试验优选仙灵骨葆胶囊中丹参、补骨脂提取工艺

    作者:陈雯;杜守颖;陆洋

    目的:优选仙灵骨葆胶囊中丹参、补骨脂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以丹参中丹酚酸B、丹参酮Ⅱ_A、补骨脂中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的含量为指标,多指标综合评分法处理数据,优化提取工艺中乙醇浓度、溶剂倍数、提取时间、提取次数4个因素.结果:丹参、补骨脂佳合提工艺为加入8倍量70%乙醇,提取2次,每次1.5 h.结论:优选的丹参、补骨脂提取工艺稳定可行.

  • 超临界CO_2萃取灵芝子实体中麦角甾醇的实验研究

    作者:宋师花;贾晓斌;陈彦;王丽静;封亮

    目的:探讨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灵芝子实体中麦角甾醇的可行性.方法:用HPLC测定麦角甾醇的含量,采用正交试验优化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灵芝子实体中麦角甾醇的工艺条件.结果: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麦角甾醇的佳工艺条件:萃取压力20 MPa,萃取温度45℃,夹带剂(95%乙醇)用量为1.0 mL·g~(-1),萃取时间1.5 h.结论:超临界CO_2流体具有极性可调的优势,可有效萃取灵芝中的麦角甾醇.

  • 促透剂对良肤乳膏中丹皮酚、白鲜碱、梣酮和甘草次酸的体外透皮吸收及皮肤滞留量的影响

    作者:王森;朱卫丰;欧水平;管咏梅;陈丽华;杨明

    目的:研究不同促透剂对良肤乳膏中有效成分体外透皮吸收及皮肤滞留量的影响,筛选有效的促透剂.方法:选择氮酮、油酸、卡必醇、肉豆蔻酸异丙酯4种促透剂,采用改良的Franz扩散池法,以离体小鼠皮肤为透皮屏障,采用HPLC同时测定接受液和皮肤中有效成分的含量,考察不同促透剂对良肤乳膏中丹皮酚、白鲜碱、梣酮及甘草次酸的累积透过量、透皮吸收速率、时滞及皮肤滞留量的影响.结果:3% IPM对良肤乳膏中有效成分的促透效果较其他促透剂好,对丹皮酚、白鲜碱、梣酮、甘草次酸的促透倍数依次为1.52,1.24,1.73,3.21倍(P<0.05),并且对甘草次酸的皮肤滞留量增加倍数为1.96倍(P<0.05),对其他成分的滞留量影响不显著.结论:不同促透剂对良肤乳膏中不同有效成分的透皮吸收和皮肤滞留量的影响有差异,其中3% IPM既能促进良肤乳膏中4种有效成分的体外透皮吸收,又能增加甘草次酸的皮肤滞留量,可作为良肤乳膏的促透剂.

  • 紫红曲代谢产物中的甾体成分

    作者:尚小雅;王若兰;尹素琴;李金杰;金宗濂

    目的:研究药食两用紫红曲Monascuspurpureus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各种色谱技术分离纯化,用Ms和NMR分析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紫红曲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部分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豆甾-4-烯-3-酮(1),3-oxo-24-methyl-enecycloarane(2),豆甾醇(3),7β-羟基豆甾醇(4),3β-羟基豆甾-5烯-7-酮(5),3β-羟基豆甾-5,22-二烯-7-酮(6),5a,8α-过氧麦角甾-6,22-二烯-3β-醇(7),β-谷甾醇(8).结论:以上8个化合物除化合物3和7外,其余均为首次从红曲菌属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

  • 栀子提取物中栀子苷油水分配系数及大鼠肠吸收动力学研究

    作者:张倩怡;杜守颖;陆洋;饶秀丽

    目的:以栀子苷为指标成分测定栀子提取物油水分配系数,研究栀子提取物肠吸收动力学.方法:采用经典摇瓶法测定栀子提取物中栀子苷的油水分配系数;采用大鼠在体肠吸收模型研究栀子提取物中栀子苷的肠吸收情况,考察其在小肠各段的吸收情况及药物浓度对吸收的影响.结果:栀子提取物中栀子苷的油水分配系数P=0.1077,logP=-0.967 8;质量浓度为0.2,0.8,2 g·L~(-1)的栀子提取物(分别含栀子苷0.078,0.311,0.780 g·L~(-1))吸收速率常数分别为(0.125±0.012)h,(0.058±0.004)h,(0.034±0.008)h.药物浓度不同时吸收速率常数有显著性差异(P<0.01);栀子苷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中的吸收速率常数分别为(0.019±0.003),(0.015±0.002),(0.012±0.002)h,不同肠段吸收速率常数有显著性差异(P<0.02).结论:栀子苷在正辛醇一水两相体系中的logp为负值,根据经典理论推测为吸收较差物质;栀子苷在大鼠小肠的吸收速率随浓度的增加而减小,提示药物的吸收机制除了被动扩散外,可能有主动转运和易化扩散因素;栀子苷在大鼠整段小肠内均有吸收,在十二指肠中吸收速率较大.

  • 大粒车前子中苯乙醇苷类化合物对树突状细胞的调控研究

    作者:黄丹菲;聂少平;唐永富;万茵;陈一晴;谢明勇

    目的:探讨大粒车前子中苯乙醇苷类化合物对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DCs)功能调节的影响,为进一步阐明大粒车前子的免疫调节活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细胞因子诱导法,从Balb/cj小鼠骨髓细胞贴壁分离获得单核细胞,加入含10%胎牛血清、10μg·L~(-1)重组小鼠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mGM-CSF)及重组小鼠白细胞介素_4(rmIL-4)的RPMI1640完全培养基培养,在培养第6天,实验组加入车前子苯乙醇苷类化合物(10,50,100 mg·L(-1)),对照组加入RPMI 1640或LPS(1mg·L~(-1)),流式细胞仪检测DCs表面分子CD11c,CD86,MHC Ⅱ和CD80的表达以及各组DCs吞噬功能的变化.结果:车前子毛蕊花苷和异毛蕊花苷能够提高DCs表面分子CD11c,CD86,MHC Ⅱ和CD80的表达;空白组DCs的吞噬功能很强(45.39%),车前子毛蕊花苷和异毛蕊花苷组DCs吞噬功能都明显下降(分别为37.27%,30.40%,33.45%和40.15%,37.59%,31.07%).结论:车前子苯乙醇苷类化合物能促进小鼠骨髓来源的DCs表型及功能的成熟.

  • 水分胁迫对夏枯草营养期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作者:郭巧生;周黎君;张志远;冼伟彦;韩碧群

    目的:以夏枯草植株为材料,研究不同水分处理(95%~100%,80%~85%,65%~70%,50%~55%,35%~40%)对其营养期生长与生理的影响.方法:采用每天定时定量称重法处理夏枯草植株,测定相关指标,结合统计方法进行分析比较.结果:随水分胁迫处理时间的延长,植株以SY_2,SY_3增长快,生长好,保护酶与调节物质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相同处理时间下,随水分胁迫梯度不同,保护酶与渗透调节物质基本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并以SY_2,SY_3含量低.结论:夏枯草保护酶与渗透调节物质是一个整体,共同对植株作用;营养期夏枯草生长所需水分以65%~80%为佳.超过此范围不利于夏枯草生长.

  • 代谢组学评价黄连对大鼠药理作用的初步研究

    作者:徐国良;马晓雪;张启云;李冰涛;黄丽萍;余日跃;刘红宁

    目的:利用HPLC-MS/MS的代谢组学分析方法研究黄连给药大鼠尿液的代谢物变化,寻找可能的生物标记物.方法:SD大鼠灌胃给予7 g·kg~(-1)黄连水提液,连续30 d,采集尿样样品,进行HPLC-MS/MS分析,利用PCA分析数据,从中找出生物标记物.结果:给药22 d,黄连组与对照组大鼠尿样代谢组有较大差异,发现了169个生物标记物,其中可能的化合物为草酰乙酸、苹果酸、2-酮戊二酸、去甲肾上腺素、花生四烯酸、5-羟吲哚乙酸等物质,这与黄连抗炎、阻止儿茶酚胺的生物合成、抑制中枢神经、降低能量代谢的药理作用相一致.结论:代谢组学可用于评价药物的药理作用.

  • 丹参毛状根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王岚;吕冬梅;梁日欣;黄璐琦;袁媛

    目的:观察丹参毛状根对离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恒压灌流方法,以0.5 mL·min~(-1)的灌流速度,生药质量浓度分别为14,28,56 mg·L~(-1)的丹参毛状根,与k-H灌流液同时灌流心脏10min,然后全心停灌30 min,复灌60 min.结果:离体实验发现,丹参毛状根能够增加冠脉流量,不但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而且推迟心律失常的发生时间,缩短持续时间和恢复时间,减低LDH,MDA的释放,增加SOD活性.结论:丹参毛状根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与丹参药材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 长春碱纳米粒对C6神经胶质瘤细胞生长和凋亡的影响

    作者:刘玉梅;欧阳五庆;张自强;杨雪峰;马淑燕

    目的:比较长春碱(vinblastine,VLB)纳米粒(nanoparticles,NPS)和VLB生理盐水溶液对神经胶质瘤细胞C6生长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的神经胶质瘤细胞C6分别用500μg·L~(-1)的VLB NPs和VLB生理盐水溶液孵育,通过测定7 d内的细胞数量和2周后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比较VLB NPS和VLB生理盐水溶液对神经胶质瘤细胞C6生长的抑制作用;在药物孵育48 h后,通过普通倒置显微镜和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VLB NPS和VLB生理盐水溶液对神经胶质瘤细胞C6形态的影响,比较二者诱导神经胶质瘤细胞C6凋亡的能力.结果:VLB NPS与相同剂量的VLB生理盐水溶液相比,2~7 d时细胞数量显著下降;VLB生理盐水溶液组细胞的克隆形成率是VLB NPS溶液组的1.3倍,差异显著(P<0.05);形态学观察表明,VLB NPS溶液组的凋亡细胞数量明显多于VLB生理盐水溶液组,大部分细胞处于凋亡中、末期,失去结构完整性.结论:VLB NPS比相同剂量下的VLB生理盐水溶液抑制神经胶质瘤细胞C6生长和诱导其凋亡的能力更显著.

  • HPLC测定藏药手掌参旺拉中4种有效成分的含量

    作者:杨蓓蓓;李帅;张瑞萍;王琰;石建功

    目的:建立HPLC同时测定旺拉中4种促智类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并对不同产地的旺拉进行含量测定,以建立旺拉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C_(18)反相色谱柱,甲醇-水梯度洗脱,0 min 15%~10 min 20%~20 min 45%~35 min70%,流速0.7mL·min~(-1),在222 nm波长处检测dactylorhin B,loroglossin,dactylorhin A,militarine的含量.正交实验优化药材提取方法并测定24个不同产地样品的含量.结果:建立了藏药旺拉HPLC分析方法,dacctylorhin B,loroglossin,dactylorhin A,militarine在测定的范围内均表现出良好的线性(r=0.9999);方法的回收率在99.00%~99.52%,RSD<1.0%.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能简便快速的测定旺拉中有效成分的含量,鉴别不同产地药材质量优劣,为全面控制藏药旺拉提供了依据.

  • 基于色彩色差计和电子鼻的槟榔炒制火候判别及其指标量化研究

    作者:黄学思;李文敏;张小琳;贾晶;张慧慧;吴纯洁

    目的:引进色彩色差计和电子鼻,将经验指标数据化,实现槟榔炒制"火候"判别的客观数量化,为研究中药炮制共性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及思路.方法:以槟榔为研究对象,在全国范围内采集槟榔及炮制品,应用色彩色差计和电子鼻采集其颜色特征参数和气味特征参数,通过统计分析总结炮制经验,建立"火候"判别的数学预测模型和90%参考值范围.结果:建立了基于L*a*b*色度空间的槟榔炒制火候判断的数学判别模型,其判别符合率为100%,双侧90%参考值范围分别为生品:L*(50.07~55.03),a*(4.136~6.906),b*(6.65~8.82);炒品:L*(43.874~47.998),a*(3.816~6.732),6*(3.786~6.558);焦品:L*(38.744~40.616),a*(1.11~3.01),b*(-1.434~0.538);电子鼻采集不同炮制品的气味数据,通过线性判别分析(LAD)和主成分分析(PCA),证明不同炮制程度的槟榔气味存在显著区别,建立了数学判别模型.结论:通过实验证明色彩色差计和电子鼻均可区分不同炮制程度的槟榔样品,采用色彩色差计和电子鼻判别中药炮制的"火候",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对深入研究中药传统理论提供了参考.

  • 黄花杜鹃油滴丸中苄基丙酮的含量测定

    作者:秦战勇;周玉新;杜树山;贾贝西;李志军

    目的:建立黄花杜鹃油滴丸中苄基丙酮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以DB-5毛细管色谱柱(0.25mm×30 m,0.25μm),进样口温度250℃,检测器温度280℃.结果:苄基丙酮在1.03-16.4 g·L~(-1)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该方法平均回收率为101.8%,RSD 2.3%;结论:本方法简单、稳定易行,可控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黄花杜鹃油滴丸中苄基丙酮的含量测定.

  • 三七总皂苷合用黄芪总皂苷对MCAO再灌注大鼠脑组织NF-κB表达的抑制作用

    作者:任周新;孙建宁;罗永明;赵辉;钟静;王斌

    目的:研究三七总皂苷(PNS)合用黄芪总皂苷(TSA)对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MCAO)脑组织NF-κB,I-κBα表达的影响.方法:制作MCAO再灌注大鼠模型,分别在缺血2 h、再灌注14 h腹腔注射三七总皂苷(PNS)80 mg·kg~(-1),PNS-TSA 56 mg·kg~(-1)和112 mg·kg~(-1),再灌注22 h,Western blot半定量检测缺血脑组织中I-κBα,p-I-κBα,免疫组化法检测NF-κB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缺血区皮层NF-κB免疫反应阳性颗粒在细胞中大量表达,在细胞核中也表达广泛,阳性表达面积、累积吸光度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PNS-TSA 56,112 mg·kg~(-1)组和PNS组NF-κB免疫反应阳性表达物多在胞浆,阳性表达面积、累积吸光度明显降低(P<0.01).PNS-TSA 56 mg·kg~(-1)组与PNS组比较,阳性表达面积、累积吸光度明显降低(P<0.05或0.01).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脑组织中p-IκBa蛋白表达量显著增加(P<0.01),IκBα蛋白表达量显著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PNS-TSA 56,112 mg·kg~(-1)组和PNS组p-IkBα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0.01),而IκBa蛋白表达量显著增加(P<0.01).结论:PNS能抑制缺血再灌注脑组织中NF-κB的活化,该作用与其抑制IκBα的磷酸化有关;PNS合用TSA后,抑制NF-κB活化的作用增强.

  • 省沽油嫩芽及花蕾的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方成武;纪开明;刘守金;张传标;林彬彬

    目的:研究省沽油嫩芽及花蕾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色谱技术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正十八烷酸正十八烷醇酯(octacosanol hexadecanoic acid ester,1),正二十四烷醇(tetracosanol,2),β-谷甾醇(β-sitosterol,3),正十六烷酸(bexaclecanoic acid,4),熊果酸(ursolic acid,5),正二十六烷醇(hexacosanol,6),胡萝卜苷(daucosterol,7).结论:化合物1~7均为首次从省沽油嫩芽及花蕾中分离得到,且均为首次从省沽油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 HPLC-ELSD法测定痰热清注射液中黄芩苷、熊去氧胆酸、鹅去氧胆酸3种成分的含量

    作者:娄玉霞;聂桂华;刘乃强

    目的:建立痰热清注射液中黄芩苷、熊去氧胆酸和鹅去氧胆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ELsD,色谱柱zorhax SB-C_(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0.5%三氟乙酸水溶液(A)-乙腈(B),线性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5 mL·min~(-1);检测器载气流量2.5 L·min~(-1),漂移管温度95℃.结果:黄芩苷、熊去氧胆酸和鹅去氧胆酸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61~4.27,0.93~6.51,0.15~1.05μg.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2%,101.0%,98.7%.结论:此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以用于痰热清注射液的质量控制.

  • 近红外光谱技术及其在中药道地性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郭兰萍;黄璐琦;Christian W Huck

    作者在介绍了近红外光谱化学原理、光学原理、信息学原理及化学计量学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近红外光谱分析的特点及道地性研究和道地药材鉴别的难点,进而指出近红外光谱的全息性特征,使其在道地性研究中具有极大优势.重点以道地药材的近红外鉴别和道地性研究为目标,借鉴农牧业、食品、烟酒等其他行业的研究成果,分析并阐明了近红外光谱在道地药材鉴别和评价,道地药材生境研究及评价,道地药材遗传特异性研究方面应用的现实性.并讨论了模型的可靠性、适用性和可推广性几个近红外光谱在道地药材研究应用中的关键问题,为道地性现代诠释及道地药材鉴别提出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 参麦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尤桂英;陈文;唐立宏;徐菲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心肌收缩功能和(或)舒张功能不全的一种临床综合征~([1]).中医病机是以心气虚为基础,多由劳累、体弱而诱发,气虚日久累及心阳,致阳虚寒凝血液运行不畅,脉络不通,轻则心阳虚衰,重则阳虚水泛,心阳虚脱,症见心悸而痛、胸闷、气短、自汗,动则更甚;神倦、怯寒,面色咣白,四肢欠温、肿胀等一系列症状的疾病.是威胁中老年人生命健康的重要心系病症之一.

  • 通心络胶囊对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

    作者:张铁须;周建中

    急性冠脉综合症(ACS)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症,是威胁人民健康重要的疾病之一.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确切~([1]),在临床已广泛应用,但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大量研究提示炎症反应的激活与ACS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作者观察通心络胶囊对ACS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从而研究其治疗ACS的药理作用机制.

中国中药分期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