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肿瘤学 > 中国肿瘤临床杂志

中国肿瘤临床

中国肿瘤临床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중국종류림상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抗癌协会
  • 影响因子: 1.3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0-8179
  • 国内刊号: 12-1099/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6-18
  • 曾用名: 天津医药杂志肿瘤学附刊;天津医药肿瘤学附刊;肿瘤临床
  • 创刊时间: 196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肿瘤临床》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天津
  • 主编: 郝希山
  • 类 别: 肿瘤学
期刊荣誉:
  • 保留乳房手术治疗老年乳腺癌112例

    作者:贾志龙;丛义滋;郑磊;魏丽娟;刘俊田

    目的:分析老年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预后,进而探讨腋淋巴结清扫术在老年乳腺癌中的意义.方法:对1986年12月~2006年1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保留乳房手术治疗的112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患者年龄均≥60岁,均接受乳腺癌局部广泛切除术,其中59例同时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即保乳手术.结果:51.8%(58/112)的患者合并其它疾病.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N.期患者中,30.6%(15/49)的患者累及腋窝,仅2.0%(1/49)的患者淋巴结转移数>3枚.中位随访31个月(7~288个月),保乳手术组与局部广泛切除术组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4.0%和82.8%(P=0.703);10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0.9%和55.0%(P=0.38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其中临床触诊腋淋巴结阴性患者中49例行保乳手术,36例行局部广泛切除术.术后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4.7%和84.9%(P=0.795),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保乳手术组与局部广泛切除术组5年复发率分别为3.7%和8.2%(P=0.258).结论:保留乳房手术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适用于老年乳腺癌患者.腋淋巴结清扫并未明显增加老年乳腺癌尤其是,临床触诊腋淋巴结阴性患者的生存率.

  • 胸腔镜辅助支气管肺动脉成形术治疗94例高龄肺癌

    作者:魏立;陈明耀;陈重;务森

    目的:评价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行支气管、肺动脉成形肿瘤切除并纵隔淋巴结清扫治疗高龄中央型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1年3月~2003年11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94例65岁以上手术前已确诊为中央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支气管、肺动脉成形肿瘤切除并行纵隔淋巴结清扫.与同期90例同年龄段的中央型非小细胞肺癌行常规开胸全肺切除并纵隔淋巴结清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94例惠者中1例死于手术后术侧脓胸,围术期死亡率1.1%.本组患者1年、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67.8%、52.6%和47.3%,3年和5年生存率与行常规开胸全肺切除并纵隔淋巴结清扫患者40.8%和30.9%相比,差异均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本组平均每例患者的纵隔淋巴结清扫数(11.61枚)同全肺切除术组(11.97枚)相比,差异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患者围术期肺部感染、心率失常、呼吸衰竭、肺栓塞和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18.1%、34.0%、7.4%、1.1%和1.1%,与常规全肺切除术组28.9%、70.0%、24.4%、3.3%和6.7%相比,差异均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行支气管、肺动脉成形肿瘤切除并纵隔淋巴结清扫术既达到了完整切除肿瘤和彻底清扫纵隔淋巴结的目的,又减少了手术创伤和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高龄患者手术后的生存质量.是一种符合高龄肺癌人群特点的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

  • 10例女性盆腔腹膜后肿瘤的治疗

    作者:张榑;李娜;赵桂玲

    盆腔腹膜后肿瘤是指发生在腹膜后间隙的肿瘤,临床上并不多见.由于腹膜后解剖部位的特殊性,该肿瘤往往在早期较少出现症状和体征,当瘤体较大时,对周围脏器产生压迫才出现症状,在妇科及超声检查时,女性盆腔腹膜后肿瘤较难与子宫或卵巢肿瘤鉴别,易造成误诊.

  • 肺癌伴肥大性骨关节病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

    作者:吴彩兰

    肥大性骨关节病义称马-斑(marie-bamberger)综合征,分为特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特发性有家族史,病因不明,与遗传有关.继发性者以肥大性肺性骨关节病(hypertrophic pulmonary osteoarthropathy,HPO)常见,常见于肺部肿瘤、慢性肺部、胸廓疾患.

  • 18例眼眶静脉性血管瘤γ刀治疗疗效观察

    作者:刘东;徐德生;张志远;郑立高;宋国祥

    目的:总结评价18例眼眶静脉性血管瘤γ刀治疗的中长期疗效.方法:18例患者中位年龄15岁(2~54岁),其中男8例,女10例;12例(66.7%)系既往手术后复发患者;临床表现:眼球突出17例,双侧眼球突出度差距平均3.4mm(1~13mm),4例失明;肿瘤容积1.0~30.2cm3,平均7.3±3.5cm3;均行MRI定位扫描;边缘剂量15~20Gy,中心剂量30~40Gy;50%等剂量曲线包绕病灶;视神经平均受照剂量6.3±1.7Gy;等中心数7~16个,平均11个.全组患者均无放射治疗史.结果:随访30~120个月,中位时间56个月,复查MRI显示肿瘤全部缩小,其中13例肿瘤体积缩小超过50%,全组患者突眼症状消失,治疗后平均容积2.23±1.05cm3;治疗后视力提升11例(61.1%),无变化5例(27.8%),减退2例(11.1%),无γ刀治疗后失明患者;随访期内无1例出现肿瘤复发、肿瘤出血或导血管栓塞;4例曾出现一过性球结膜水肿.结论:γ刀治疗眼眶静脉性血管瘤可长期控制肿瘤生长,可保留部分视力,并发症较少,为术后残留或复发的患者提供了进一步治疗的方法,也可作为静脉性血管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

  • 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放疗放射性肺炎发生的多因素分析

    作者:王静;乔学英;曹彦坤;霍俊杰;刘欣;宋玉芝;高献书

    目的:探讨放射性肺炎发生相关的临床及剂量体积因素,指导非小细胞肺癌放疗计划的制定,减少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3月~2007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放疗科接受累及野照射的三维适形放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115例.在肺窗条件下勾画大体肿瘤体积GTV1和纵隔窗条件下短径≥10mm的淋巴结GTV2.临床靶体积(CTV)为GTV1外放8mm,及肿大淋巴结累及区.计划靶区(PTV)为CTV外放5~10mm.6MV-X线照射,1.8~2.0Gy/次,5次/周,PTV剂量达50~70Gy,中位剂量60Gy.其中42例单纯放疗,73例放、化疗结合治疗.记录临床因素与剂量体积(DVH)参数及放疗结束3个月内发生的≥2级放射性肺炎.放射性肺炎采用RTOG急性放射性损伤分级标准.统计分析使用SPSS 13.0软件包.结果:33例发生2级及以上RP.发生率为28.7%.中位发生时间为2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是否合并基础肺疾病、全肺体积、V5、V10、D50、D75与RP发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0.020、0.024、0.006、0.016、0.014、0.044).多因素分析显示合并基础肺疾病及V5是放射性肺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22、0.004).结论:DVH参数与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相关,其中V5是预测RP的剂量学指标,在制定治疗计划时还应考虑患者是否合并基础肺疾病以减少RP发生.

  • 食管癌高发区1.5万队列人群内镜筛查与食管癌胃癌死亡研究

    作者:陈志峰;宋国慧;侯俊;郭翠兰;靳国良;孟凡书;白文龙

    目的:磁县是我国北方食管癌高发区.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肿瘤研究所自2001年开展40~69岁为目标人群的内镜碘染色队列筛查,以期降低食管癌高发区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方法:2001年10月~2002年10月选择磁县4个乡,干预人群22016例,对照人群33410例,总覆盖人群5.5万,其中干预人群40~69岁中男性3 257例,女性3 339例,对照人群中男性4 299例,女性4 430例.干预人群采用内镜碘染色筛查,筛查率53.2%.内镜碘染色筛查食管鳞状上皮和贲门腺上皮原位癌及黏膜内癌97例,食管和贲门重度不典型增生102例;对照人群观察肿瘤自然发病率和死亡率.肿瘤发病死亡登记编码应用ICD-0-2.2008年6月~9月根据全县肿瘤发病死亡登记数据库,对该队列人群进行随访核实.结果:干预人群食管癌死亡133例,胃癌48例,对照组人群分别为259例和37例.男性食管癌死亡相对危险度RR=0.76,95%CI(0.59~0.98),P=0.038;女性RR=0.51,95%CI(0.35~0.75),P=0.000.男性胃癌死亡相对危险度RR=2.45,95%CI(1.4~4.29).P=0.010;女性RR=0.99,95%CI(0.47~1.99),P=0.906.结论:食管癌高发区内镜碘染色大人群队列筛查历经6年时间演变,男性和女性食管癌死亡危险度下降,有显著性差异,但内镜筛查对胃癌死亡危险未见到保护作用.

  • 改良FOLFOX方案用于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疗的近期疗效

    作者:薛强;王晓娜;梁寒;潘源;张汝鹏

    目的:新辅助化疗可以提高进展期胃癌的手术切除率及根治率.本研究旨在评估进展期胃癌行新辅助化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6年9月~2008年9月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治疗进展期胃癌患者共80例,分为常规手术组和新辅助化疗+手术组,每组40例.新辅助化疗+手术组患者化疗2个周期,具体方案:奥沙利铂(乐沙定)100mg/m2 iv d1(2h),亚叶酸钙400mg/m2 iv d1(2h).5-Fu 2 400mg/m2 civ d1(46h).每2周为1个周期,共化疗2个周期.化疗后复查CT,了解肿瘤变化后行手术治疗.结果:新辅助化疗十手术组化疗临床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52.5%(21例),疾病稳定37.5%(15例),疾病进展10.0%(4例).手术总切除率92.5%(37/40),获得根治性切除率77.5%(31/40),剖腹探查率7.5%(3/40).常规手术组手术总切除率75.0%(30/40),获得根治性切除率52.5%(21/40),剖腹探查率22.5%(9/40).两组均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进展期胃癌患者采用改良FOLFOX方案行新辅助化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并且可以提高手术切除率及根治率以及改善部分患者的临床症状.

  • 多效蛋白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钟立松;张仟仕;曾传蓉;黄晓英;邓建;何淼;辜艳

    近年开展的榆测血清多效蛋白(PTN)的研究,对提高肺癌患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我们对2008年3月至12月我院健康体检104例及63例肺癌患者进行PTN测定.

  • 原发性胃淋巴瘤的诊断和治疗新策略

    作者:周德俊;刘贤明

    原发性恶性胃淋巴瘤(primary malignant gastric lymphoma,PMGL)是仅次于胃癌的高发胃肿瘤,胃原发性淋巴瘤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了.PMGL发病初期常无症状,随着疾病的发展,逐渐出现一些非特异性的消化道症状和体征,与消化道的良性疾病或消化道癌的表现难以区别.PMGL的分类可参照WHO的B细胞及T细胞淋巴瘤的分类标准.由于胃恶性淋巴瘤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因此其术前诊断率不高.胃镜检查是术前诊断的主要手段,镜下常表现为胃腔内巨大隆起性黏膜下肿块或表浅的溃疡,与良性淋巴细胞增生和分化差的胃癌较难鉴别.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国外报道EUS作为评价胃淋巴瘤浸润范围、组织类型及对治疗的反应有重要价值.目前,对于胃原发性淋巴瘤尚无统一和公认的佳治疗方案,但其总体趋势是向综合治疗发展,尽量进行胃保留的手术治疗,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为治疗目的.

  • 软组织肉瘤的化疗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郑瑾;刘尧;刘文超

    软组织肉瘤(STS)因其发病部位、病理类型多样给治疗带来很大难度.手术及局部放疗是针对患者原发部位的主要治疗手段,远处转移、局部进展及无法切除的患者5年生存率低于10%.多模式化疗(诱导、辅助、新辅助及特殊途径)使疗效有所提高.本文将对一些化疗药物的作用及毒性进行总结.阿霉素和异环磷酰胺仍是有效单药,持续给予而非一次大剂量给予阿霉素能减轻其毒副反应,其总有效率为15%~35%.在阿霉素治疗失败后给予异环磷酰胺及美司那仍可获得25%~30%的有效率,异环磷酰胺应一次大剂量给予副作用较小.STS的有效药物有限,联合化疗ADIC和CYVADIC方案是较好选择,研究表明CYVADIC中加入长春新碱(VCR)后总有效率提高.本研究给予G-CSF或造血干细胞支持减轻大剂量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阿霉素及异环磷酰胺的剂量与药效的线性关系成为可能.研究显示术前的病灶局部新辅助化疗可提高生存期,术后的辅助化疗对肢体STS有效.针对腹膜及内脏转移的STS患者给予新辅助化疗结合热疗及放疗提高了肿瘤的局部控制力并延长了生存期.一些新药对于某些病理类型具有突出疗效:如吉西他滨针对平滑肌肉瘤;紫杉醇对血管肉瘤有较好效果,提示研究STS应针对不同病理分型而定.近的分子靶向治疗进展在将来会使得STS的综合治疗取得突破.对这些药物的评价还需要进一步的Ⅲ期临床验证.

  • VPA和SAHA对内膜癌细胞凋亡和E-cad基因表达影响

    作者:伊铁忠;陈星;于红丽;糜若然;郑建华

    目的:观察组蛋白脱乙酰基酶抑制剂(HDACIs)丙戊酸(VPA)和软木酰苯胺氧肟酸(SAHA)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RL-952和HEC-1-B增殖过程中,细胞周期和凋亡情况以及E-cad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以VPA和SAHA作用于内膜癌细胞,应用噻唑蓝(MTT)比色法对细胞增殖进行检测.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周期变化和凋亡诱导作用,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凋亡形态.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观察药物作用后细胞内E-cadmRNA表达的情况.结果:VPA和SAHA作用HEC-1-B和RL-952细胞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生长抑制率明显增加,VPA为6.77%~93.25%和3.24%~89.25%.SAHA为5.61%~97-36%和2.56%~87.85%(P<0.01);随着VPA和SAHA作用时间的延长(24~96h).HEC-1-B和RL-952细胞生长抑制率明显增加,VPA为42.41%~82.74%和36.17%~71.05%,SAHA为43.15%~82.09%和40.38%~85.93%(P<0.01).RL-952和HEC-1-B细胞在VPA和SAHA作用后能增加在G0/G1期比例(60.24%/65.23%和64.46%/67.36%,P<0.01),诱导肿瘤细胞凋亡(26.83%/15.86%和16.02%,11.48%,P<0.01),出现特征性凋亡形态特征.VPA和SAHA作用后RL-952和HEC-1-B细胞E-cad mRNA表达增加,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VPA和SAHA可有效地抑制内膜癌RL-952和HEC-1-B细胞增殖,有细胞周期阻滞和诱导凋亡作用,对E-cad基因有明显的上调作用.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VPA SAHA E-Cad
  • Askin瘤1例

    作者:张宏英;陈力舟;林敏

    患者,男性,17岁,左胸痛,发热2天于2009年4月入院.入院查体未发现阳性体征.检查:WBC 9.1×109、L,NEU 71%;CRP 22mg/ml;CEA 3.2ng/mL,NSE阴性;PPD试验10mm×13mm;

  • 腮腺Kimura病合并肾病综合征1例

    作者:张小凤;孙铸兴;王凉;祁真

    患者,男性,46岁,因耳前肿块1年,眼睑浮肿1周于2009年3月入院.患者1年前发现右耳前肿块,瘙痒,半年前行肿块切除,病理诊断为有侧腮腺木村病,末进一步治疗.入院前1周出现眼睑水肿、泡沫尿.

  • 管胃和全胃重建食管的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彭林;韩泳涛;谢天鹏;方强;李强;肖文光;陈利华

    目的:探讨管胃和全胃在食管癌切除术后重建食管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2006年7月至2008年10月选取四川省肿瘤医院随机分组采用管胃和全胃各120例重建食管行食管癌切除术,胸中段和胸下段癌经上腹右胸后外切口径路(Ivor Lewis),胸上段癌经右胸上腹左颈三切口径路.从胃底沿胃小弯至胃窦部距大弯侧4~5cm用切割缝合器缝合切除贲门和胃小弯后制作成管胃,术中测量全胃和管胃的长度.,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输血量、术后胃液引流量、胸液引流量;观察肺炎、吻合口狭窄、胃痿、吻合口瘘、反流性食管炎,胃排空障碍等并发症,观察进食后的饱胀感和每天的食量,多普勒超声测定胃排空时间.结果:管胃组胃平均延长5~7cm,手术时间、出血和输血未增加,吻合口瘘无明显增加,胃排空障碍、反流性食管炎比全胃组明显减少,彩色多普勒测定的结果表明管胃比全胃通过率快,未出现胃潴留的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每天的食量,管胃组0.8kg,全胃组0.6kg,进食后早期管胃组消化道舒适,全胃组气紧.结论:管胃重建食管癌切除术符合生理解剖要求,未增加吻合口瘘,管胃比全胃通过率快,每天的进食量增加,减少了胸胃综合征和反流,进食后早期管胃组消化道舒适.无胸闷气紧;可以切除胃小弯淋巴组织,减少肿瘤残留和复发,管胃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比全胃组少,特别是胃排空障碍和反流发生率比全胃移植低,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 胸壁肺肝及皮下组织多发骨化性肿块

    作者:谢红旗;赵年贵;柯明耀;林亚乐;徐朝斌

    患者咳嗽、胸痛20天,发热气促5天住院,12年前左手拇指疼痛性结节,病理活检示"骨旁骨肉瘤".多次手术切除未能治愈.2年后行左上肢前臂下1/3截肢术后治愈.2008年9月12日入院胸部、腹部CT平扫示右侧胸腔大量积液,胸壁、肺、肠壁、皮下组织、肝多发骨化性肿块,电子胸腔镜示右侧胸腔大量血性脓水,右肺不张,胸膜广泛粘连,壁层胸膜大小不等的结节及肿块.病理活检为间叶组织来源的恶性肿瘤.结合组织免疫诊断为皮质旁骨肉瘤.皮质旁骨肉瘤为一种低度恶性肿瘤,原发肿瘤手术切除后治愈,12年后复发少见,全身多发骨化肿块,易与淋巴瘤、结核混淆,复发原因可能与去分化为高度恶性肿瘤有关,去分化皮质旁骨肉瘤预后差,化疗无效.

中国肿瘤临床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