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肿瘤学 > 中国肿瘤临床杂志

中国肿瘤临床

中国肿瘤临床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중국종류림상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抗癌协会
  • 影响因子: 1.3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0-8179
  • 国内刊号: 12-1099/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6-18
  • 曾用名: 天津医药杂志肿瘤学附刊;天津医药肿瘤学附刊;肿瘤临床
  • 创刊时间: 196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肿瘤临床》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天津
  • 主编: 郝希山
  • 类 别: 肿瘤学
期刊荣誉:
  • 卵巢上皮性肿瘤雌、孕激素受体亚型的初步研究

    作者:王建六;张岫屏;魏丽惠

    目的:对上皮性卵巢癌雌激素受体α、β亚型和孕激素受体A、B亚型表达情况进行分析,以了解其在卵巢癌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985年1月~2000年5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科收治的51例卵巢上皮性癌,10例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患者的石蜡病理切片,用SP-ABC法测定ERα、ERβ和PR-AB、PR-B蛋白表达情况,并与临床病理特征进行比较.结果:1)ERα、ERβ阳性染色均位于细胞核内.卵巢上皮性癌中,ERα(+)54.9%(28/51),与良性肿瘤接近(60.0%).ERβ(+)90.2%(46/51),显著高于良性肿瘤(60.0%),ERβ阳性率在卵巢粘液癌、子宫内膜样癌以及中低分化癌中显著高于ERα(P<0.05).2)PR-AB和PR-B亦为细胞核表达.良性肿瘤中PR-AB及PR-B均阳性90.0%.51例恶性肿瘤中PR-AB阳性11例(21.6%),PR-B阳性9例(17.6%),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01).PR-AB和PR-B阳性表达在Ⅰ、Ⅱ期显著高于Ⅲ、Ⅳ期(P<0.01),在高分化者显著高于中、低分化者(P<0.05).结论:ERα、ERβ和PR-AB与PR-B均为核受体.原发性上皮性卵巢癌中ERβ阳性率显著增高,可能为卵巢癌发生过程中的一个标志,PR-AB和PR-B高表达与肿瘤期别较早、分化较好有关,可提示预后,并可能与内分泌治疗有关.

  • 原发性肝癌以外科为主的综合治疗(附425例报告)

    作者:梁安民;莫钦国;杨南武;赵荫农;袁卫平

    目的:探讨肝癌以外科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法:以外科为主综合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425例,其中直径≤5cm的小肝癌121例.行不规则性肝叶切除134例,局部切除95例,肝叶或肝段切除123例,半肝或半肝以上切除共56例,联合脏器切除17例;切缘注射无水酒精或用渗入无水酒精的明胶海绵包埋于瘤床共39例.结果:总的手术切除率69.8%,小肝癌手术切除率90.3%;手术死亡率1.2%;术后生存5年以上118例,10年以上24例.全组术后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57.2%(203/355)、51.3%(118/230)和35.3%(24/68);其中小肝癌术后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74.4%(64/86)、64.6%(42/65)和43.8%(14/32).结论:以外科为主的综合治疗是目前治疗肝癌有效的方法.不规则性肝切除、早期发现肝癌、综合治疗大肝癌缩小后二期切除等是提高手术切除率的主要手段;以个体化为原则的术后综合治疗可降低术后复发率,提高肝癌的治疗效果.

  • 1 554例胃癌的临床分析

    作者:许国强;倪晓莹;顾秀珍

    目的:研究探讨年龄、性别因素与胃癌的发病和临床病理学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1993年1月至2000年12月在本院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1 554例胃癌患者的术后病理学资料,比较分析不同性别、年龄段胃癌患者的分布状况及临床病理学差异.结果:胃癌的发病率男女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51~70岁为高峰年龄段(49%~61%);40岁以下女性发病多于男性,40岁以上则相反.40岁以下男女胃癌患者的组织学类型大多为分化较差的低、未分化腺癌或印戒细胞癌(85%~93%),40岁以上患者中中分化腺癌的比例逐渐增高,尤以男性明显;低分化腺癌和印戒细胞癌是各年龄段女性胃癌的主要组织学类型(61%~89%).不同性别、年龄段胃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状况相同.结论:不同性别、年龄段胃癌患者具有不同的发病状况和组织学类型,提示可能存在不同的发病机制和预后.

  • 局部化疗和内支架植入对肝癌并下腔静脉梗阻患者治疗作用的评价

    作者:严子才;李玉;商建彪;王宁;张海波;宋丽艳

    目的:评估肝癌并下腔静脉梗阻患者肝动脉局部化疗和下腔静脉内支架植入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肝癌并下腔静脉梗阻患者29例,18例行肝动脉灌注化疗药物或结合碘油栓塞(局部化疗组),11例除上述治疗外,还行下腔静脉支架植入(支架植入组),观察两组症状改善及随访生存期.结果:局部化疗组18例,术后1周下腔静脉梗阻症状无明显改善,部分病例甚至有所加重.6~10周内4例患者死亡,余14例中5例下腔静脉梗阻症状减轻.支架植入组11例中,9例支架植入后1周内下腔静脉梗阻症状消失,2例减轻,6~10周内无1例患者死亡,下腔静脉梗阻症状消失达10例.随访生存期,局部化疗组3.5±4.2个月,支架植入组8.3±5.9个月,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1)对伴有下腔静脉梗阻的中晚期肝癌,单纯灌注化疗药物作用甚微,肝动脉灌注化疗药物结合栓塞术可能部分改善下腔静脉梗阻症状;2)内支架植入能即刻改善下腔静脉梗阻症状,与局部化疗相结合,中期疗效确定,生存期延长.

  • 胃癌术后36例骨转移的分析

    作者:肖必文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骨转移的特点,从而得到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1996年11月至1999年11月在我科进行全身骨核素显像的254例胃癌术后患者中的36例有骨转移者,从病理、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否其它脏器转移、骨转移部位、胃癌术后距骨转移时间及骨转移后生存情况进行探讨和分析.结果:36例胃癌术后骨转移中以低分化腺癌为多,各站淋巴结转移无明显差异.凡有骨转移者几乎同时伴有其他脏器转移,骨转移部位以脊柱为多,多发骨转移者占骨转移的47.2%.胃癌术后发生骨转移的时间短2个月,长14年,平均38个月.36例胃癌骨转移中,27例均在发生骨转移后2个月至13个月死亡.结论:胃癌较少转移至骨,一旦发生骨转移,表明病变已属晚期.胃癌患者应定期进行骨核素显像,以早期发现骨转移,为早期治疗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 女性乳腺癌保留胸大肌术后Ⅰ期乳房再造

    作者:张学慧;尹健;张如明;宁连胜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同时行上蒂横行腹直肌带蒂肌皮瓣(TRAM)Ⅰ期乳房再造的可行性.方法: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Ⅰ期乳房再造7例,其中1例同时行乳头乳晕再造、1例行Ⅱ期乳头乳晕再造.结果:6例患者转移皮瓣全部成活,1例部分皮肤血运欠佳,经二次处理后痊愈.再造乳房术后外观评价:良6例,差1例.结论:此术式既达到了乳腺癌根治的目的又得到了乳房重建的效果,是治疗Ⅰ、Ⅱ期乳腺癌值得推荐的好方法.

  • ATRA对A549生物学特性及E-CD/catenins表达的影响

    作者:张庆玲;王志新;汤珣

    目的:探讨诱导分化剂全反维甲酸(ATRA)对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和E-CD/catenins复合物表达的影响.方法:用细胞生长率分析不同浓度ATRA处理不同时相的A549细胞的增殖特性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ATRA处理前后A549细胞的E-CD/catenins复合物各成分(E-CD、α-和β-catenin)的表达情况.结果:无ATRA处理组A549细胞增殖力强,而各处理组细胞增殖能力均有较大降低;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无ATRA处理组细胞基本不表达E-CD和α-catenin,而β-catenin主要呈膜表达阳性;处理后的A549细胞E-CD、α-和β-catenin表达水平均有明显增强,并且三者的表达形式均以细胞膜表达为主.结论:ATRA可抑制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增强E-CD/catemns复合物表达和膜定位.

  • 夹心式32磷-玻璃微球经肝动脉介入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观察(附27例报告)

    作者:李万浪;李伟强;陈秀强;何伟民;邹建明

    目的:探讨32磷-玻璃微球经肝动脉介入治疗肝癌的疗效.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将导管选择性地插到肝固有动脉或肝左、右动脉,按夹心式给药方法注入32磷-玻璃微球碘油混悬液和化疗药.结果:治疗中晚期肝癌27例,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改善,3、6、12个月生存率分别为96.3%、71.1%、63.0%,中位生存期13个月;而对照组分别为77.8%、37.0%、18.5%和4个月.结论:32磷-玻璃微球是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一种有效的内照射核素和末梢栓塞剂.

  • MAG E-3/CEA(HLA-A2/A24+)肽疫苗诱导消化道肿瘤患者CTL的研究

    作者:刘虹;邵莹;任秀宝;张澎;张乃宁;郝希山

    目的:研究肿瘤患者树突状细胞经MAGE-3/CEA(HLA-A2/A24+)肽疫苗冲击后诱导特异性CTL的杀伤活性.方法:选择MAGE-3-HLA-A2/A24+或CEA-HLA-A24肿瘤患者,收集PBMNC中的贴壁细胞在含有rhGM-CSF、rhIL-4的1640中培养诱导DC细胞,第7日加入HLA-A2-MAGE-3,HLA-A24-MAGE-3、HLA-A24-CEA肽中击.以肽中击后的DC与未经纯化的T细胞混合培养诱导的CTL作为效应细胞,Mel 526,803,Raji,K562作为靶细胞,以LDH法检测特异性CTL的杀伤力.结果:未纯化的T细胞及肽冲击后的DC与该T细胞混合培养后的细胞表型变化表明CD3、CD4、CD25、CD1/CD56均无显著性差异,表达的CD8、CD86、CD…CD.RO/CD8、HLA-DR有显著性差异.T-IL-2细胞与T-DC-P细胞对Raii和K562细胞株的杀伤活性无显著性差异.T-IL-2细胞与T-DC-P细胞对Mel 526和803细胞株的杀伤活性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肽疫苗可以诱导MAGE、CEA特异性的CTL应答.DC为基础的疫苗是肿瘤免疫治疗的重要的新方法,因其简便、快速的特点,具有良好的前景.

  • 急性白血病错配修复基因hMSH2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作者:孙玲;丁一;马保根;孙慧;朱晓燕;刘林湘;张钦宪

    目的:探讨错配修复基因hMSH2与急性白血病(AL)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组和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组及相应对照组进行DNA斑点印迹杂交;应用岛津薄层扫描仪对上述实验结果进行扫描;扫描值采用SPSS10.0系统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LL组与相应对照组hMSH2斑点印迹扫描结果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ANLL组与相应对照组比较,P>0.05无明显相关性;ALL组与ANLL组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错配修复基因hMSH2异常可能与ALL的发病有关,而在ANLL发病过程中不起关键作用.

  • 胃肠道癌患者外周血和骨髓中微转移检测的意义

    作者:邬宇飞;夏加增;李辉;尹浩然;林言箴

    目的:探讨胃道肠癌患者外周血和骨髓中微转移的检测及其意义.方法:以CK19作指标,用巢式RT-PCR方法检测75例胃、结肠癌患者术前外周血中癌细胞,同时对其中33例患者骨髓进行检测.结果:75例中,24例(32.0%)外周血中检测出CK19mRNA的表达,其中60例胃癌患者的检出率为30.0%(18/60),15例结肠癌的检出率为40.0%(6/15).外周血阳性率随着肿瘤分期的增加而增加.其中33例的骨髓阳性率为48.5%,高于这些患者的血液中阳性率(33.3%).结论:检测外周血和骨髓中微转移可提高胃结肠癌患者临床分期的准确性,帮助判断患者的预后.

  • 原发性腹膜癌1 5例临床诊治分析

    作者:李洪君;吴令英;刘丽影;章文华;张容;李晓光;石素胜

    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癌的临床特点,诊断标准,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对本院收治的15例原发性腹膜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腹胀、腹水、食欲不振、消瘦为首发症状(100%).15例均行肿瘤减灭术,病理为盆腹腔腹膜广泛种植的中、低分化浆液性乳头状腺癌,12例伴砂粒体,2例卵巢浅表受侵.术后给予CAP(顺铂、阿霉素、环磷酰胺)或TP(紫杉醇、顺铂)化疗,平均8.4个疗程结果:随访<2年4例,均无瘤生存.>2年11例,仅1例死于癌,2年生存率90.9%(10/11),3年生存率54 5%(6/11),5年生存率1 8.2%(2/11).Ⅲ和Ⅳ期3年生存率各为83.3%(5/6)和25.0%(1/4),5年生存率各为33.3%(2/6)和0.残存肿瘤<2cm和>2cm,3年生存率各为50.0%(3/6)和33.3%(3/9),5年生存率各为33.3%(2/6)和0结论:临床应警惕腹胀、腹水患者的卵巢外腹膜浆液性乳头状癌(EPSPC)的诊断积极减瘤术和术后辅助顺铂为基础的化疗,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主要因素.

  • 影响小肝癌术后无瘤生存期的相关因素及治疗对策

    作者:赵文和;马志敏;周杏仁

    目的:探讨影响小肝癌术后无瘤生存的相关因素及治疗对策.方法:1983年1月~2000年12月,经手术切除单个结节大直径≤5cm或两个结节大直径之和≤5cm的小肝癌105例,采用SPSS 8.0 for windows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全组病例分为侵袭特征组(肿瘤伴卫星结节、门静脉癌栓、侵犯周围脏器、双结节之任一项或几项)及无侵袭特征组.结果:手术死亡3例.随访100例,术后总的1、3、5、7、10年生存率为95.8%、64.8%、48.8%、39.4%、34.3%:根治术后1、3、5、7、10年无瘤生存率为80.3%、46.8%、40.6%、37.3%、26.7%.影响小肝癌术后无瘤生存期的因素有肿瘤大小、有否卫星结节、肿瘤是否侵犯血管、手术切缘、UICC分期及肿瘤数目.具有侵袭特征组无瘤生存期明显低于无侵袭特征组.根治性切除后复发51例,复发后行手术切除17例,再次术后1、3、5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82.4%、51.3%、34.2%;明显高于行TAE治疗(18例)及未治或化疗组(16例).结论:影响小肝癌术后无瘤生存率的因素集中在肿瘤早期发现、有否肿瘤的侵袭性特征及手术切缘.复发后积极的治疗,尤其是再次手术切除安全有效并可使5年生存率提高10.0%以上.将小肝癌分为侵袭特征组及无侵袭特征组,有一定的临床意义.选择具有侵袭特征的小肝癌患者,术后积极防治复发将是延长术后无瘤生存期的重点.

  • 胃癌侵出浆膜及其预后

    作者:张高嘉;蒋萍;吴德泰

    胃癌的早期诊断、合理手术,其疗效是可期待的.迄今为止仍有众多学者认为胃癌手术愈广泛,疗效愈好.据目前国内外可鉴之临床资料,有关预后手术根治度是重要因素之一,然而更为重要的监控,应强调肿瘤的生物学行为.诸如肿瘤浸润与否,浸润深度,广度,侵出浆膜与否,其面积大小,盆底Dougla's窝瘤细胞阳性、阴性,术中腹腔内是否注入化疗药物等,均与之密切相关,继而影响术后生存期[1].

  • 幼儿心包胚胎性横纹肌肉瘤1例

    作者:程海兵;崔海宁;范长玲

    关键词: 幼儿 心包
  • 腹腔内纤维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2例

    作者:郭炯炯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液外引流方式56例临床分析

    作者:王毅军;杜智;聂福华;杜斌;袁强

    近年来随着外科手术技术的提高,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的死亡率明显下降[1,2],但胰腺空肠吻合口瘘仍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可能死亡的主要原因.我院自1996年1月至1999年12月共进行72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其中56例行胰管置管胰液外引流,以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发生,报告如下.

  • 鼻咽癌近距离放疗剂量参考点的设置

    作者:李智华;李瑞英;赵春艳

    高剂量近距离治疗鼻咽癌的疗效已得到肯定.而剂量参考点的不同设置对剂量分布有很大影响,剂量参考点设置不适当,将造成靶区剂量不足和邻近正常组织的剂量过高,从而导致肿瘤局部未控和并发症的发生.本文介绍鼻咽癌近距离放疗中不同剂量参考点的设置方法对剂量分布影响的体会.

  • 原发性腹膜癌7例临床诊治分析

    作者:刘姝华

    随着临床与病理研究的深入,临床表现酷似卵巢癌的另一种癌"原发性腹膜癌"逐渐引起众多学者的重视.国外学者Sweralow 1959年首先报道.国内自1988年卞宏度等[1]报道了6例,1992年天津市肿瘤医院张燮良等[2]报道6例,1996年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报道11例[3],四川省肿瘤医院5例[4],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2例[5],现将我院收治7例,报道如下.

  • p27蛋白在卵巢浆液性囊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生秀杰;方素云;李慧;张梅英

    真核生物的细胞周期受一系列调控因子的调节与控制,其正常与否和细胞以及个体的生长、分化、衰老和癌变密切相关.参与细胞周期调控的主要分子有:细胞周期蛋白(cyclin),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yclin dependent kinases,CDKs)和CDK抑制蛋白(cyclin dependent kinase inhibitors,CDKI) .其中CDKI通过与cyclin,CDK或cyclin-CDK复合物的结合,抑制CDK的活性,导致细胞周期的停滞,阻断细胞的增殖过程.p27蛋白是Polyak等[1]于1994年发现的一种分子量为27KD的热稳定蛋白质.近年来研究表明,p27是一种非特异细胞周期抑制蛋白(CDKI),主要与Cyclin E-CDK2、Cyclin A-CDK2和Cyclin D1-CDK4紧密结合,并抑制其活性,从而抑制细胞由G1至S期转化2.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组织中p27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的关系.

  • 男性乳腺癌预后因素分析

    作者:孟旭莉;谢尚闹

    男性乳腺癌临床少见,我院自1975年1月~1995年1月共收治经手术治疗的男性乳腺癌48例,占同期乳腺癌的1.22%(48/3 939).本文就影响男性乳腺癌的预后因素进行探讨.

  • 金龙胶囊合并放射治疗鼻咽癌的临床观察

    作者:杨光伟;高时荣;覃强

    鼻咽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放射治疗是治疗本病的首选方法.目前治疗后总5年生存率约50%左右[1].为提高肿瘤的放疗疗效,在放疗过程中联合使用抗肿瘤制剂,是临床常用的放疗增敏方法[2-4].金龙胶囊是国家药监总局批准上市的第一个鲜动物药制剂,主要成分为守宫和金钱白花蛇.由中国癌症研究基金会北京鲜药研制中心,以鲜动物整体为原料,运用低温冷冻干燥和生化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精制而成的中药复方制剂.初步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提示金龙胶囊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抑制肿瘤生长、转移、复发、减轻放化疗不良反应等多种作用[5~7];本文通过随机对照试验,旨在总结该药的作用特点,探索提高鼻咽癌放疗疗效的新途径.

  • 大肠癌术后辅助化疗并用高聚生的临床观察

    作者:谭永忠;李忠友

    大肠癌术后辅助化疗有助于减少肿瘤的复发与转移,改善患者的预后,延长生存期[1].辅助化疗的方案有多种,多以5-FU为基础,辅以其他抗癌药物或非细胞毒药物.尚有不少患者因药物不良反应,如消化道反应、白细胞减少和肝功能损害等而暂停或终止用药.高聚生(HAS)系新型抗肿瘤生物反应调节剂,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2],与大肠癌术后辅助化疗合用是否具有协同作用,能否降低化疗的不良反应,知之甚少.我院自1998年8月至2001年9月观察了47例大肠癌术后辅助化疗合用HAS的近期疗效,现报告如下.

  • 耐药性小鼠乳腺癌细胞的超微结构及形态计量研究

    作者:于学宽;郭小红;赵刚;曾嘉;沈伟;杨海贤;白景文

    目的:探讨小鼠乳腺癌经化疗后存活的耐药性癌细胞的超微结构和形态计量特征以及这类癌细胞的种类.方法:对TAⅡ小鼠乳腺癌联合化疗,进行光镜、电镜观察,用图像分析系统进行细胞及细胞器的形态计量分析.结果:坏死癌组织的碎屑中有残留的癌细胞存在.从超微结构上分析,这些癌细胞仍存活.残留癌细胞体积小,具有低分化细胞的形态特征.结论:化疗后残留的小鼠乳腺癌细胞可能是具有特殊的超微结构及形态计量特征的异质性癌细胞群,对多种化疗药物具有强大的抵抗力,它们可能是肿瘤局部复发的潜在因素.

  • 肝素和氢化可的松对人肺癌抑瘤作用的体内实验研究

    作者:张鹏

    目的:研究肝素和氢化可的松的联合应用对人肺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抑制作用和对肿瘤血管生成、肿瘤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探讨肝素和氢化可的松联合应用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可能性.方法:建立人肺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通过观察瘤体生长情况、免疫组化法测定微血管密度计数和肿瘤组织的增殖情况、电镜观察肿瘤组织凋亡情况和原位细胞凋亡检测,研究肝素和氢化可的松联合应用的抗血管生成和抑瘤作用.结果:肝素和氢化可的松治疗组瘤体生长较对照组明显受抑,且肿瘤组织微血管生成减少、增殖降低、凋亡增多.结论:肝素和氢化可的松联合应用具有明显的抗血管生成和抑瘤作用.

  • 多瑞吉镇痛效果上市后的临床观察

    作者:孙燕;张海春;吴一龙;于世英;刘淑俊;谢广茹;王瑞芝;许德凤;陈嘉;王杰军;程训俪

    目的:多瑞吉是强阿片类镇痛药芬太尼的控释透皮贴剂,具有使用方便,镇痛效果稳定持久和不良反应较轻等优点.本项研究目的是观察大样本多瑞吉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统计了上市后3 791例患者(男性2 494例,女性1 297例;年龄6~94岁,平均年龄56.84岁)的临床资料.结果:无论轻、中、重度疼痛均缓解良好,疗效和剂量相关,起效时间为3~6天,在6、9、15、30天时镇痛作用持续而稳定.对患者用药前后生活质量进行统计,治疗后有明显提高,说明多瑞吉的镇痛给患者带来了实际的裨益.不良反应中头晕、恶心、便秘和嗜睡比较常见,少数患者局部有轻度过敏.呼吸抑制为0.32%(12/3 791),未发现精神依赖和其他罕见不良反应.结论:多瑞吉大样本观察疗效稳定,不良反应相对较轻微.

中国肿瘤临床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