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중국강복의학잡지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康复医学会
- 影响因子: 2.0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1242
- 国内刊号: 11-2540/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探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对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择经多导睡眠监测确诊的中重度OSAS患者96例,于CPAP治疗前行全血粘度及红细胞比容检测,然后进行CPAP治疗3个月,治疗后再次行睡眠呼吸监测,全血粘度及红细胞比容检测,判断CPAP治疗对中重度OSAS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有无影响.结果:OSAS患者经CPAP治疗后睡眠呼吸暂停指数显著降低,睡眠时平均及低血氧饱和度显著增高(P<0.01).OSAS患者经CPAP治疗后全血粘度及红细胞比容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结论:CPAP治疗可能通过改善OSAS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异常,因而可降低OSAS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
-
儿童舌系带延长术后异常语音矫治的研究
目的:探讨舌系带延长术后异常语音矫治的良好方法,为临床异常语音矫治提供方案.方法:将舌系带延长术后异常语音的儿童分为三个年龄组,每年龄组儿童均经筛查无智力异常和听力异常.同时,采用VS-99 3.0语音频谱工作站录音,对异常语音进行语音分析.结果:68例中舌系带延长术后异常语音多发生于舌尖后音,舌尖后音占74%、舌尖前音占58%、舌边音占69%、舌根音占57%,参与训练患儿平均语音清晰度从52.27%提高到98.52%.舌位变化与共振频率有关.结论:舌系带延长术后患儿虽不存在腭咽闭合问题,但改变其舌位替代音、建立正确的发音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
腹膜透析患者社会回归分级探讨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患者社会回归的分级.方法:应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表和现有的社会回归分级方法对270例接受腹膜透析治疗超过3个月的终末期肾病患者进行评定.结果:按原有的社会回归分级方式,虽然社会功能缺陷值在4级患者间总的差异具有显著性,但经两两比较统计学分析后发现,该分值在1与2级间差异并无显著性意义,其区分度尚不能令人满意;但对分级标准进行进一步改进后,社会功能缺陷值在任两个级别患者中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分级方法更有效.结论:腹膜透析的临床康复干预中现有的社会回归分级方法有待于改善,新的分级方法有很好的区分度,有推广的价值.
-
局部氧疗促进四肢感染创面愈合的作用
目的:观察局部氧疗促进四肢感染创面愈合的作用.方法:2000-2004年对178例四肢创面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9例,对照组对创面每天进行外科常规换药、根据细胞培养情况选用敏感抗生素;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对创面加用局部氧疗,通过创面愈合时间和组织病理学观察判断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组织病理学观察:治疗组白细胞增高时间提前,表皮再上皮化时间提前,伤口局部成纤维细胞数量和肉芽组织形成显著多于对照组.结论:局部氧疗可促进感染创面愈合.
-
三级康复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肌张力影响的动态分析
目的:明确脑卒中后三级康复干预对肌张力转归和肢体功能恢复的动态变化规律,为脑卒中康复训练和功能预测提供依据.方法:选择80例发病3周内的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康复组.采用改良Ashworth进行肌张力评定,Brunnstrom分级评定肢体功能恢复,分别在入组时、病程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时进行评定.结果:①肌张力变化:入组时,康复组肌张力改良Ashworth 0级的上肢、下肢在病程1个月时分别有69.2%、90.5%升高到1级或以上:但随病程延长至3、6个月时,呈现为向0级转归的趋势,至病程6个月时,上下肢肌张力1级或以上的比例分别降低到38.4%,42.9%;对照组在整个病程中由0级转归为1级或以上的比例呈持续增加趋势,至病程6个月时,上下肢分别升高到81.5%和90.5%.肌张力1级或以上的上肢、下肢在整个病程中向0级转归的比例持续增高,病程6个月时,上、下肢分别有64.3%和68.4%转归为0级.②肢体功能:康复组上、下肢Brunnstrom分级随病程延长不断提高(P<0.05),而对照组仅在病程1个月时有所提高,至病程3个月和6个月时,无明显提高(P>0.05);并且康复组在病程3、6个月时,较对照组相应病程明显增加(P<0.05).结论:三级康复干预的早期有助于诱发软瘫肌肉张力出现,持续康复干预则抑制肌张力增高,促使高肌张力转归为正常;并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无错性学习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康复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无错性学习的训练方法对卒中后患者认知障碍的康复效果及其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脑卒中后患者MMSE评分小学文化程度≤18分,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21分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组患者为62例,按小不平衡指数法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均进行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在内科治疗基础上,由专人进行无错性学习训练.结果:无错性学习训练组认知功能障碍的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无错性学习训练是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简便有效的康复方法之一.
-
手术时机对重型脑室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脑室微创穿刺引流并脑脊液置换治疗重型脑室出血的手术时机对患者预后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不同的手术时机对重型脑室出血患者行脑室微创穿刺引流并脑脊液置换术,对照分析其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总有效率、基本痊愈率、病死率和住院天数.结果:A组(超早期)、B组(急性期)和C组(亚急性期)3组治疗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A、B两组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低于C组,A、B两组的基本痊愈率、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C组,而死亡率低于C组,A、B两组脑脊液恢复正常时间、住院天数较C组明显缩短,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而A、B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重型脑室出血患者在24h内行脑室微创血肿清除并脑脊液置换手术,同时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可以有效地降低病死率,提高治愈率,减轻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对患者的临床神经功能恢复有帮助.
-
烧伤患者早期康复的促进研究
目的:研究早期认知和行为康复训练对提高烧伤患者健康状况的效果,制定一套临床可行、有效的烧伤患者早期康复训练模式.方法:随机将120例烧伤患者分为干预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进行早期康复训练2个月后,比较两组烧伤患者健康状况水平.结果:经过训练后的实验组烧伤患者健康状况水平比对照组有显著提高.结论:早期认知和行为康复训练能有效提高烧伤患者的健康状况水平.
-
黄芪血清药理对HDF细胞p16mRNA表达及端粒长度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黄芪血清对人胚肺二倍成纤维(HDF)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p16mRNA表达及端粒长度影响.方法:以黄芪水煎剂灌胃家兔获得含药血清,以含黄芪血清的DMEM培养基培养HDF细胞,同时以不含黄芪的家兔血清作空白对照,比色法检测HDF细胞的SOD活性、RT-PCR检测p16mRNA表达及TRF-Southern blot法检测HDF细胞端粒长度变化.结果:含黄芪血清培养基培养的HDF细胞与空白血清培养的HDF细胞比较SOD活性增加,p16mRNA表达减少,端粒酶长度增加.结论:含黄芪血清的培养基通过增加HDF细胞SOD活性,减少p16mRNA表达,抑制端粒缩短而起到抗衰老作用.
-
Caspase-3抑制剂Z-DEVD-FMK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观察Caspase-3抑制剂Z-DEVD-FMK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36只SD大鼠以改良Allen法制作大鼠急性脊髓损伤(SCI)模型(脊髓中度损伤),分为对照组(单纯损伤A组18只,按时间段又分为A1,A2,A3),治疗组(应用Z-DEVD-FMK治疗B组18只,按时间段又分为B1,B2,B3).损伤后6h,3d,8d对脊髓损伤区进行组织学HE染色,细胞凋亡TUNEL标记,Fas凋亡因子检测,免疫组化检测Caspase-3的表达变化,同时采用BBB评分方法和斜板试验观察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均见TUNEL阳性的凋亡细胞和Caspase-3表达.Z-DEVD-FMK治疗组神经细胞的凋亡数减少,Caspase-3表达降低,神经功能增强,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Caspase-3抑制剂Z-DEVD-FMK能减少继发性脊髓损伤细胞凋亡和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
成骨细胞培养上清液对大鼠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作用
目的:研究成骨细胞培养上清液对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作用.方法:36只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大鼠随机分为成骨细胞培养上清液组(A组)、原始培养液组(B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12只.A组每周2次肌肉注射成骨细胞培养上清液,每次0.5ml/kg;B组每周2次肌肉注射原始培养液0.5ml/kg;C组每周2次肌肉注射生理盐水,每次0.5ml/kg.8周后对各组大鼠的第3腰椎行骨密度测量及左股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分析.结果:A组第3腰椎骨密度值明显高于B组(P<0.01)和C组(P<0.01),B组和C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左股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分析结果显示:A组的骨体积、类骨质表面、类骨质宽度和成骨表面均比B组(P<0.01)和C组显著增高(P<0.01).骨吸收表面三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成骨细胞培养上清液可有效治疗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
-
督脉电针与NSCs移植联合应用对大鼠脊髓全横断损伤组织NT-3含量及受体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督脉电针与神经干细胞(NSCs)联合应用对大鼠脊髓全横断损伤组织神经营养素-3(NT-3)含量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0只成年大鼠分为对照14d组、督脉电针14d组(电针14d组)、神经干细胞移植14d组(NSCs 14d组)、督脉电针+神经干细胞移植14d组(电针NSCs 14d组)、神经干细胞移植30d组(NSCs 30d组)和督脉电针+神经干细胞移植30d组(电针NSCs 30d组)6组,所有动物均实施T10段脊髓全横断手术,其中电针组和电针NSCs组于术后5d进行电针治疗.结果:①电针NSCs14d组受损伤的脊髓组织含有较高水平的NT-3,其次是电针14d组和NSCs14d组,对照14d组受损伤的脊髓组织含有较低水平的NT-3.②NSCs30d组和电针NSCs30d组脊髓全横断处的移植神经干细胞均有TrkC表达.结论:督脉电针与神经干细胞移植联合应用能够明显增高大鼠脊髓全横断损伤处邻近组织的NT-3水平;在大鼠脊髓损伤处及邻近组织有些移植神经干细胞表达TrkC.
-
脊髓损伤继发骨质疏松大鼠骨髓基质细胞OPG、RANKL基因表达特点
目的:了解脊髓损伤继发骨质疏松大鼠骨髓基质细胞成骨能力及其OPG、RANKL基因表达的特点,以探索脊髓损伤继发骨质疏松发病机制.方法:60只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6组,对20只采用脊髓横断法在T10处横断脊髓制作完全性SCI模型,分为SCI 6周和12周组;20只在同水平处切断棘突、椎板制作假手术对照组(sham),分为Sham 6周和12周组;另20只分为正常6周和12周对照组.分别在SCI后6周和12周时取材,行骨髓基质细胞培养,并检测其成骨能力及OPG、RANKL基因表达.结果:脊髓损伤6周、12周时,大鼠骨髓基质细胞成骨能力无明显变化,其OPG基因表达无明显改变;脊髓损伤6周时,其RANKL基因表达和RANKL/OPG明显升高.结论:骨髓基质细胞RANKL基因表达和RANKL/OPG升高可能是脊髓损伤后早期大鼠发生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
-
运动对高蛋氨酸饮食大鼠血浆t-PA、PAI含量和t-PA/PAI系统的影响
目的:探讨8周游泳运动对高蛋氨酸饮食大鼠血浆t-PA、PAI和t-PA/PAI含量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为正常饮食安静组(C组)、高蛋氨酸饮食组(M组)和运动+高蛋氨酸饮食组(T组).T组和M组喂饲含蛋氨酸为3%的高蛋氨酸饲料,T组每日同时进行90min无负重游泳运动,C组喂饲普通饲料,共8周.运动训练后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含量、t-PA和PAI含量.结果:M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含量显著高于C组(P<0.01),是正常安静饮食组的两倍以上,表明M组大鼠诱发高半胱氨酸血症;与M组相比,T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显著性下降(P<0.01),且与C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表明适宜的运动可以降低高蛋氨酸饮食大鼠血浆Hcy水平,预防高半胱氨酸血症形成.与C组相比,M组大鼠血浆t-PA显著下降,PAI含量显著提高(P<0.01),t-PA/PAI比值显著下降,表明高蛋氨酸饮食大鼠血浆t-PMPAI失衡,诱发纤溶功能紊乱;与M组相比,T组大鼠血浆t-PA含量显著提高,PAI含量显著下降(P<0.05),t-PA/PAI比值显著提高(P<0.01),且与C组相比上述各项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结论:适宜运动能明显通过改善高蛋氨酸饮食大鼠血浆t-PA/PAI平衡,纠正纤溶系统功能紊乱,预防动脉硬化及其相关血栓性并发症发生.
-
压应力下兔软骨细胞的凋亡和IL-1β、TNF-α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观察持续及间歇压应力下关节软骨的组织学变化、软骨细胞的凋亡并测定关节液中细胞因子(IL-1β、TNF-α),探讨压应力下软骨细胞凋亡和关节软骨退变的相互关系及压应力下软骨细胞凋亡的相关机制.方法:在活体新西兰大白兔左后肢的髌股关节间造成持续及间歇的不同压应力模型,6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7组:A组,对照组;B组,持续伸直位;C组,持续屈曲80°位;D组,持续屈曲140°位;B1组,间歇伸直位;C1,间歇屈曲80°位;D1组,间歇屈曲140°位.持续组于1周、2周、4周、6周、8周,间歇组于4周、8周、12周先进行髌股关节间压应力测试,然后取材利用HE染色、甲苯胺蓝染色、TUNEL法等方法观察关节软骨细胞及关节软骨的组织学变化,并采用酶联免疫检测方法测定关节液中细胞因子的含量.结果:关节间持续及间歇的较高压应力可以引起关节软骨细胞凋亡并伴有关节软骨退变,并同时伴有关节液中细胞因子含量的升高;持续的压应力引起的变化大于间歇的压应力;较长时间的关节制动也可以引起上述变化.结论:关节间持续及间歇的较高压应力可以引起软骨细胞凋亡,并继而出现软骨退变,IL-1β和TNF-α在软骨细胞凋亡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
甲泼尼龙抑制神经干细胞并诱导其凋亡的研究
目的:研究甲泼尼龙对体外培养的神经干细胞的直接作用,为有效的结合这两种治疗方法提供依据和指导.方法:体外培养神经干细胞,加入MP培养12h、24h和48h后,用细胞活性检测试剂CCK-8,检测其对神经干细胞活性的影响,用Hoechst 33258染色观察细胞凋亡,用Annexin V/PI双染色法检测神经干细胞凋亡比率.结果:甲泼尼龙对体外培养的活性有抑制作用,而且可以诱导体外培养的神经干细胞的发生凋亡.结论:甲泼尼龙不利于神经干细胞的生长,不宜在进行甲泼尼龙冲击疗法的同时进行神经干细胞移植.
-
肌电诱发的神经肌肉电刺激在偏瘫康复治疗中的作用
脑血管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据报道,在美国每年有70万人新患脑血管疾病,其中75%存在上肢功能障碍[1].众所周知,脑血管病偏瘫的患者腕手不能背伸是比较常见的,丧失这一功能也是手功能恢复的首要障碍,通常训练腕手的背伸功能是训练手抓握功能的第一步.临床工作中,在传统的PT、OT训练方法的基础上不断有新的治疗方法产生.如应用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生物反馈技术等,这些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均取得了明显的疗效.
-
精细触觉与平衡功能关系的研究进展
1 概述平衡(balance)是指人体处在的一种姿势或稳定状态下,以及不论处于何种位置时,当运动或受到外力作用时,控制其身体重心在身体支撑面上以保持身体直立姿势不至于跌倒的一种能力.长期以来的研究认为,人体平衡感觉输入包括3个方面:前庭(vestibular)、视觉(visual)和本体感觉(proprioceptive)系统.人们很早就认识到前庭输入对于平衡维持、听觉、视觉刺激定位的重要性.
-
推拿疗法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1 对循环系统的作用机制1.1 推拿疗法可增强心肌收缩力及其功能冯金升等[1]认为推拿可使冠心病患者左心室收缩力增强,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冠状动脉缺血、缺氧状况而缓解心绞痛,同时恢复迷走神经及交感神经的功能,以达到调节心律的作用.张素芳[2]以活血化瘀手法治疗30例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观察活血化瘀手法对心功能的影响,发现治疗4个疗程后患者心电图ST段由治疗前压低1.18mm升为压低0.37mm;T波高度由0.7mm升为2.07mm,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心功能检测表明推拿后Q-S2明显延长,左心室喷血时间延长(P<0.01).
-
如何提高COPD患者肺康复的训练效果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主要表现为程度不等的呼吸困难、咳嗽、活动耐力差,这些症状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COPD患病人数多,病死率高,在全世界当前死因中居第4位.肺康复是一针对COPD患者及其家庭的、结合多学科知识的锻炼和教育项目.对COPD患者进行肺康复治疗能改善其呼吸困难症状,提高运动耐力和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减少卫生资源的消耗,因此肺康复已成为治疗COPD患者的主要措施之一.国内外的研究表明,采取相关措施减轻肺康复训练时的呼吸困难、焦虑、恐惧等症状,能提高肺康复训练的强度,从而提高训练效果.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康复下肢运动处方的制订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目前常见的高患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的主要疾病之一,占据了相当大的社会医疗资源.其自然病程较难逆转,大部分中重度患者劳动和生活活动能力受限,出现心理障碍及社会适应力降低.长期以来,COPD的治疗以急性发作期药物治疗为主.近年来,在北美和欧洲部分地区,肺康复计划广泛应用于COPD患者.
-
每日操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的运动治疗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但是康复训练不是一过性的,它是较长时间的再学习过程.我院康复科经过多年的摸索,并结合老年高干患者的特点,编排了系列康复训练操,让患者在空余的时间里,在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主动地运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
中频电治疗骶髂关节周围软组织劳损的疗效观察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科门诊收治骶髂关节周围软组织劳损患者62例,诊断标准符合"临床疾病诊断标准"[1].主要表现为骶髂部疼痛,向臀部或大腿后放散,并伴有活动困难,骶髂关节周围有压痛.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1例,男17例,女14例;年龄20-67岁,平均47.6±5.1岁;病程0.5-4.5年,平均1.8±1.3年.对照组31例,男16例,女15例;年龄21-65岁,平均45.9±4.3岁;病程1-5年,平均2.0±1.4年.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及病情表现,进行χ2检验,P值均>0.05,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具有可比性.
-
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焦虑和抑郁障碍的影响因素分析
焦虑或抑郁障碍均是创伤性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患者的常见并发症.
-
神经肌肉电刺激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重型颅脑损伤在我国不仅发病率逐年增加,而且后遗症多[1],表现为不同程度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认知功能等障碍.给社会、家庭及患者本人带来极大的痛苦和负担.本研究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结合常规康复对2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早期治疗,与常规康复组20例治疗结果对比分析,探讨其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
-
小儿中枢性协调障碍早期治疗的疗效观察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1年1月-2005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中枢性协调障碍(zenetrale koordination storung[德],ZKS)小儿1 33例,年龄0-12个月.按年龄分为4组:0-3个月龄28例,4-6个月龄33例,7-9个月龄46例,10-12个月龄26例,平均住院时间3.6个月.ZKS诊断标准[1]:7种Voita反射中至少有4种姿势异常,伴或不伴有肌张力异常,均有一定脑瘫高危因素,如:窒息、早产、高胆红素血症、缺血缺氧性脑病、病理性妊娠等.
-
脑卒中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0年1月-2002年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首次发病脑卒中患者80例,所有病例均符合全届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并全部经头颅CT确诊,其中脑出血38例,脑梗死42例;男47例,女33例;年龄41-82岁,平均54.2岁:全部患者哥拉斯格昏迷量表(GCS)评分>8分.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早期干预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缺氧和脑血流量减少而导致的新生儿的脑损伤,脑组织以水肿、软化、坏死和出血为主要病变,重者常有后遗症,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为了减少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中枢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我院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进行早期干预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改良森田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残留型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改良森田疗法对民政系统精神病院中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残留型患者的康复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双盲对照方法,将符合慢性精神分裂症残留型的80例患者按单双号随机分成森田组和对照组,森田组给予改良森田治疗,对照组给予一般治疗.并于治疗前、治疗中第3周末和治疗后,分别用IPROS、SANS和自知力量表对每例患者进行评定,并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森田组于治疗后其康复效果、阴性症状和自知力的改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临床观察森田组患者在注意力、能力、情绪、主动性和认识等方面发生改变.结论:改良森田疗法适用于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残留型患者的康复期治疗,其作用优于单纯康复治疗.
-
SARS患者康复期间心理症状影响因素路径分析
目的:研究SARS患者康复期间心理症状影响因素的路径关系.方法:应用路径分析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症状自评量表、生活事件量表等评定患者的心理症状及相关情况.结果:生活事件对心理症状总作用为0.405,心理干预、后遗症、职业、应对等因素直接或间接对心理症状产生较大作用,总作用分别为-0.412,0.536,0.312,-0.298.结论:生活事件对心理症状起到"扳机"作用,"后遗症"是导致康复期患者产生心理症状直接主要原因,心理干预对患者的心理症状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应对方式、职业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心理症状的严重程度,多种相关因素整合在一起对患者的心理症状起作用.
-
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行为及相关因素的研究
目的:了解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人户问卷调查法调查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205例.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行为与饮食控制自我效能呈正相关(r=0.630,P<0.001),随着饮食控制自我效能水平的提高,饮食控制行为水平也在提高(r=0.565,P<0.01);饮食控制行为与文化程度、在职与非在职有关(P<0.05);饮食控制行为水平与饮食知识掌握程度有关.结论:饮食控制自我效能中高效能的患者139例,占67.8%,中效能60例,占29.3%,低效能6例,占2.9%.执行饮食控制严格的患者占47.3%,控制情况一般的患者占37.1%,15.6%的患者执行情况很差.
-
人-机接口技术在残疾人功能辅助方面的开发与应用
目的:解决人和计算机的接口问题,为辅助上肢残疾者操纵计算机提供适宜技术.方法:比较分析国内外利用脑电和肌电生理电信号检测技术,在进行残疾人功能辅助研究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虚拟现实和电磁跟踪技术相结合实现人-机接口.结果:提出了一种新的应用于上肢残缺者操纵计算机的人-机接口技术.结论:该技术在计算机辅助残疾人功能重建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固定式踝足矫形器对下肢的影响
目的:通过正常人体模拟穿戴矫形器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探讨固定式踝足矫形器的使用范围.方法:采用塑料制固定式踝足矫形器,通过12名正常女性穿戴矫形器和没有穿戴矫形器行走于10m长的步态分析试验平台上,采集受测试者身上相应的标志点和测力平台数据.结果:计算得出受测试者在穿戴矫形器和没有穿戴矫形器时相关的下肢运动角度和关节力矩等数据,并进行相应的对比分析.结论:只有充分考虑了患者各个关节的情况,才能制作出适合该患者的固定式踝足矫形器.
年 | 期数 |
2019 | 01 02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
2001 | 01 02 03 04 05 06 |
2000 | 01 02 03 04 05 06 |
1999 | 01 02 03 04 05 06 |
1998 | 01 02 03 04 05 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