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中国实用医刊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Medicine 중국실용의간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7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4-4756
  • 国内刊号: 11-5689/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36-23
  • 曾用名: 中原医刊;河南赤脚医生
  • 创刊时间: 197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实用医刊》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河南
  • 主编: 秦省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保守治疗玻璃体积血32例

    作者:李卉旭

    目的 探讨保守治疗玻璃体积血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对我院2005年至2007年采用保守疗法收治的32例(34眼)玻璃体积血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 32例(34眼)治疗后,治愈7眼,占20.59%;显效14眼,占41.18%;有效10眼,占29.41%;无效3眼,占8.82%.结论 保守疗法对早期、少量及视网膜静脉周围炎引起的玻璃体积血,具有显著的疗效;对中期玻璃体积血,效果尚好;对晚期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引起玻璃体积血,疗效较差.

  • 尿道镜钬激光内切开术治疗尿道狭窄26例

    作者:孙文淇;王继征

    目的 探讨钬激光内切开术治疗尿道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经尿道镜钬激光内切开术治疗尿道狭窄患者26例,术中留置F18~20双腔尿管,术后2~2.5个月拔除尿管.结果 术后随访22例,时间为6~24个月,19例治愈,治愈率82.6%.结论 尿道镜钬激光内切开术治疗尿道狭窄是一种疗效确切.安全微创的手术方法.

  • RF-Ⅱ系统内固定加椎间植骨融合治疗重度腰椎滑脱

    作者:魏一珉;王新苗;高兰智

    目的 探讨RF-Ⅱ系统内固定加椎间植骨融合治疗重度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RF-Ⅱ系统内固定加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患者18例,通过术前、术后、术后1年的影像学分析,观察滑脱复位及椎间融合的情况.结果 术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15例,15例得到解剖复位,15例椎体达到骨性融合,残余双下肢麻木不适2例;下肢疼痛1例,但症状均缓解,且内固定物位置良好,无松动及再移位,上下椎体融合良好,优良率达83%.结论 RF-Ⅱ系统内固定加椎间植骨融合术,固定可靠,疗效确切及并发症少,是治疗腰椎滑脱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43例

    作者:胡明伟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的发病因素与救治方法.方法 对近年收治的43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MODS病例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结果 肺、胃肠道发生率高且常先受累,死于MODS 34例.死亡率79.07%,死亡率随着功能衰竭的器官数量增多而增高,4个以上器官功能衰竭者100%死亡.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预后差,死亡率高.对MODs的早期识别、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有效降低其病死率、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 3例多发性肌炎误诊分析

    作者:郑艳华;庄甲军;周丽

    多发性肌炎并非临床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在临床表现不典型的情况下,容易漏诊或误诊.现将我院误诊的多发性肌炎3例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 鼻内镜下鼻骨骨折复位术

    作者:宋爱霞

    目的 研究分析鼻内镜下鼻骨复位术的可行性.方法 对32例鼻骨骨折患者行鼻内镜检查,内镜下行鼻骨塌陷部位的检查和鼻骨复位.结果 鼻内镜下32例均可观察到鼻骨塌陷移位,其中5例伴有鼻中隔骨折,3例伴有上颌骨骨折.内镜下准确复位并同时处理伴发骨折,精确复位.结论 鼻内镜下鼻骨复位术具有麻醉效果好,鼻腔损伤小,恢复鼻腔解剖生理功能等优点,可作为常规治疗方法.

  • 特殊部位异位妊娠19例临床分析

    作者:夏巧清;林碧芳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近年来发病逐年上升趋势,常见于输卵管,还包括卵巢妊娠、宫颈妊娠、腹腔妊娠、宫角妊娠、残角子宫妊娠及剖宫产子宫切口异位妊娠.其诊断依据主要是患者的临床表现、尿妊娠试验、超声检查、后穹窿穿刺及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相结合.因为其发病率高,误诊易导致患者死亡,故临床医生较重视.

  • 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入治疗胸腔积液40例

    作者:白忠义

    目的 利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入诊断、治疗胸腔积液,探求其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 通过胸腔穿刺,将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胸腔,抽取积液,排净液体,缓解症状,进行诊断或注入药物治疗.结果 胸腔置管全部一次成功,明显提高胸腔积液的病因诊断率,治疗40例症状均缓解,未见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内置入可作为治疗中到大量胸腔积液患者的有效辅助治疗手段,安全可靠,并可提高胸腔积液的病因诊断率.

  • 输尿管镜Ho:YAG激光治疗尿道下裂术后吻合口狭窄25例

    作者:尚亚峰;张艺;张寒;霍庆祥

    目的 探讨采用输尿管镜Ho:YAG激光治疗尿道下裂术后吻合口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 25例患者均采用输尿管镜下Ho:YAG激光内切开治疗.结果 25例均治愈,排尿呈直线;B超检查无残余尿,无并发症,成功率100%;随访12~24个月,未再发生狭窄.结论 输尿管镜Ho:YAG激光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的治疗尿道下裂术后吻合口狭窄的方法.

  • 钢丝环扎加张力带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

    作者:杨玉峰;张全玉;张君毅

    目的 探讨钢丝环扎加张力带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作者利用钢丝环扎加张力带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42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12例,年龄小20岁,大78岁,平均年龄45岁.本组选择的病例均是含横断型的星状和粉碎骨折.其中直接暴力致伤12例,间接暴力致伤30例.结果 42例病人均获得随访2个月至9个月,平均7个月,42例病人骨折全部愈合.采用髌骨骨折疗效评分标准(Bostman)进行功能评判,优秀38例,良好4例,优良率100%.结论 钢丝环扎加张力带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能够很好复位骨折及固定牢靠,操作简单,费用少.是基层医院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较佳选择.

  • 内镜鼻胆管引流术在胆管胰腺疾病中的应用

    作者:陈宏伟;李延伟;韩宏锋;赵建平;范银忠

    2005年6月至2008年5月,我院成功行治疗性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152例,其中73例术后行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 白色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技巧

    作者:朱海容

    目的 探讨白色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连续环形撕囊的几种技巧及核乳化时应注意的技术要点.方法 对258例(264眼)白色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手术,术中前房注入粘弹剂,撕囊镊做连续环形撕囊,若液化皮质溢出明显,冲吸净溢出皮质,再次注入粘弹剂,继续完成连续环行撕囊;或行螺旋状扩大方法完成连续环形撕囊;或用注射器针刺入囊袋抽取部分液化皮质,再行连续环形撕囊.根据白色白内障患者各自的具体情况行连续环形撕囊时灵活应用上述方法.对核进行快速劈裂,并使用高负压低能量超乳模式、"白星模式"完成超乳,吸净皮质,植入人工晶状体于囊袋.结果 264眼中成功完成连续环形撕囊245眼,8眼环形撕囊过程中出现一处放射状裂口,11眼术中改开罐式截囊,连续环形撕囊成功率达92.80%.术中后囊破裂7眼,其中与连续环形撕囊失败相关者4例,与连续环形撕囊失败相关的后囊破裂发生率占1.52%;术后角膜内皮明显水肿26眼.结论 白色白内障超乳术中的连续环形撕囊及对硬核的乳化是技术难点,但在通过灵活应用多种撕囊技巧提高连续环形撕囊成功率及解决好对大且硬的核的劈裂及乳化处理,白色白内障超乳手术是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的.

  • 严重颌面部外伤的紧急处理

    作者:伍声逵

    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事故、工伤等原因导致的颌面部外伤日渐增多,对于严重的伤者如不及时救治或救治不当,后果严重,甚至危及生命.为探讨严重颌面部外伤的救治方法,本文对100例严重颌面部外伤病例的临床资料做回顾性总结,分析如下:

  • 诺和锐30特充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作者:程勇;熊秋香;张素梅;郭向阳

    目的 探讨诺和锐30每日3次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40例患者随机分为诺和锐30(A组)加例和诺和灵R+N(B组)20例,A组诺和锐30特充三餐前5 min皮下注射,B组诺和灵R三餐前30 min皮下注射+睡前诺和灵N皮下注射.结果 两组经住院治疗2周后血糖均可达标,A组平均血糖达标时及2周时胰岛素平均每日总的用量较B组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周,A组胰岛索平均每日总的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较B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诺和锐30每日3次疗法为一种简便易行、疗效显著,可安全迅速纠正高糖毒性的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

  • 卡托普利对冠心病患者血清内皮衍生舒张因子及脂质过氧化物水平的影响

    作者:郭明春;李良玉;孟飞燕

    目的 探讨卡托普利对冠心病患者血清内皮衍生舒张因子及脂质过氧化物水平的影响.方法 对80例冠心病(CHD)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脂质过氧化终产物丙二醛(MDA)水平进行测定,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同时观察了卡托普利对CHD患者血清MDA及NO水平的影响.结果 ①CHD患者血清NO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血清MD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②CHD患者血清MDA水平与NO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58,P<0.01);③卡托普利可抑制CHD患者脂质过氧化反应,降低血清MDA水平,升高血清NO水平.结论 CHD患者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强,内皮功能失调,而卡托普利可以升高NO水平,对CHD的防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1,6-二磷酸果糖联用维生素C佐治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并发心肌损害的临床研究

    作者:张晓云

    目的 探讨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1,6-二磷酸果糖及维生素C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并发心肌损害的有效性.方法 将220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并发心肌损害的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10例,均予以常规治疗(更昔洛韦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加用1,6-二磷酸果糖及维生素C,疗程均为7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和肌酸激酶心型同工酶(CKMB)水平.结果 两组治疗前血清cTn-Ⅰ和CKM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疗程结束时,治疗组血清cTn-Ⅰ和CKMB水平与对照组及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晒).结论 1,6-二磷酸果糖联用维生素C可促进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心肌损害的痊愈.

  • 盐酸坦索罗辛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

    作者:段予民;永城

    目的 评价盐酸坦索罗辛在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输尿管下段结石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复方新诺明片治疗;治疗组给予复方新诺明片+盐酸坦索罗辛,每组患者治疗观察期不超过2周.观察结石排出率、结石排出时间、镇痛治疗使用率.结果 2周内结石排出率,对照组15例(37.5%),治疗组31例(7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排出时间对照组、治疗组分别为11 d、5 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周内肾绞痛发作而需镇痛治疗者分别为8例(20%)、2例(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周内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无因不能耐受而退出者.结论 盐酸坦索罗辛在输尿管下段结石的辅助排石方面有效、安全,可明显提高结石的排出率.

  • 低分子右旋糖酐夜间持续静滴防治进展性脑梗死

    作者:王光;王代第;永城

    目的 探讨夜间持续静滴低分子右旋糖苷对进展性脑梗死的防治作用.方法 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84例)和对照组(7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夜间持续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液体,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对照组进展脑梗死发生率为15.0%,治疗组发生率为2.4%.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夜间持续静滴低分子右旋糖酐可以有效防治进展性脑梗死.

  • 抗菌药物在阑尾炎围手术期的应用

    作者:傅岩

    目的 了解阑尾炎围手术期抗茵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 回顾性调查并分析120例阑尾炎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茵药物使用类型、用药频度、联合用药情况及使用时间.结果 120例阑尾炎手术患者抗茵药物应用率为100%.结论 临床用药基本合理,但仍然存在着选药不当、疗程偏长的问题,说明还要加强合理用药的督导.

  • 氯吡格雷联合肠溶阿司匹林及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作者:郭环宇;于建;杨雨旺;于天明;张乐影

    目的 探讨小剂量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和肠溶阿司匹林联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诊断明确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肠溶阿司匹林及抗心绞痛药物,治疗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观察两组时心绞痛的疗效,监测出、凝血指标并评价其安全性.结果 治疗组能明显减少心绞痛发作频率(尸<0.05),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对改善心电图缺血性S-T段压低明显优于时照组,且对出、凝血指标影响不大(P>0.05).结论 小剂量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和阿司匹林联合应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肯定且安全,并优于低分子肝素加阿司匹林组.

  • 儿科丙戊酸钠、卡马西平血药浓度监测结果

    作者:王媛

    目的 了解我院儿科丙戊酸钠、卡马西平的血液浓度监测情况.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法进行结果测定,并用回顾性方法分析了监测.结果 在有效浓度范围的丙戊酸钠、卡马西平分别为57%和60.5%,不在有效浓度范围分别为43.0%和39.5%.结论 治疗药物监测为我院儿科抗癫痫治疗提供了重要参考.

  • 痰热清治疗儿童急性肺炎60例

    作者:兰丙欣

    痰热清注射液是由北京继发堂中药研究所与河南新谊医业集团共同研制开发,由熊胆粉、山羊角、金银花、黄芩、连翘等组成的中药二类新药,具有抗菌、抗病毒、解热和抗惊等作用,本文观察治疗120例儿童急性肺炎,并与双黄莲注射液进行对照,结果报告如下:

  •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颈总动脉血管壁弹性关系探讨

    作者:范永省;鲁豫;鲁平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颈总动脉血管壁弹性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关系.方法 应用超声血管回声跟踪技术(ET)检测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在正常范围的、经眼底荧光造影检查确诊为DR的T2DM患者的颈总动脉血管壁的各弹性参数,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颈总动脉血管壁弹性参数β、Ep、AI测值越高,DR的发生率越高,程度越重.结论 T2DM患者颈总动脉血管壁弹性参数的改变与DR的发生密切相关.

  • 血清抗核小体抗体检测诊治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价值

    作者:全壮志;张华;王新华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抗核小体抗体(AnuA)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其血清学检测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用第二代Anu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USA)检测86例SLE门诊患者和87例对照组的AnuA水平.结果 AnuA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60.47%、94.25%,在SLE组,AnuA灵敏度显著高于抗Sm抗体和抗ds-DNA抗体(P<0.05,三者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nuA在抗Sm抗体和抗ds-DNA抗体阴性的sLE患者中仍有较高的检出率.疾病活动组AnuA阳性率显著高于痰病稳定组(P<0.05).AnuA的水平与SLEDAI评分高低呈显著正相关(rs=0.651,P<0.05).结论 AnuA是诊断SLE的血清免疫学标志物之一,并且与SLEDAI评分显著相关性,可作为SLE患者预后的评价指标.

  • 周围型小肺癌CT诊断

    作者:范荣;岳玲

    周围型肺癌较中心型肺癌多见,且临床症状不典型,生化指标不明确,直径<3cm的周围型小肺癌诊断更困难,易误诊.cT在肺部孤立性结节及周围型小肺癌诊断及鉴别诊断方面显示出其突出的优点1.现将本院cT诊断周围型小肺癌并得到病理证实的2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 脊柱损伤的MRI诊断与临床应用

    作者:曹一维;王文献;刘园园

    目的 探讨脊柱损伤的MRI表现及其临床应用.方法 对资料完整的126例脊柱损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MRI表现特点,并与X线平片、CT对比.结果 本组126例中,椎体损伤95例共136个椎体,附件损伤23例42个附件,无骨折脱位8例,其中同时损伤椎体及附件21例.按损伤类型分,骨挫伤41个,局部撕脱骨折6个,附件骨折42个,椎体压缩骨折63个,椎体爆裂骨折26个,骨折伴脱位20个,无骨折脱位8个.多椎体损伤23例;椎管狭窄52例;椎间盘损伤91个;韧带损伤98例;椎管内血肿10例.脊髓损伤中,水肿13例,出血6例,挫伤36例,横断8例,受压19例,空洞2例.结论 MRI有多方位成像和软组织对比分辨力高的优点,能清晰反映脊柱及脊髓损伤的程度和病理改变,对脊髓、椎间盘、韧带及其他软组织损伤作出准确判断,是评价脊椎损伤、指导临床治疗及预后判断的佳检查方法;特别是对X线平片、CT不能发现的骨挫伤具要重要诊断意义.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部动脉斑块的临床应用

    作者:贾琳;孙力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时颈动脉斑块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448例心脑血管疾病及糖尿病患者的颈部血管形态、血管壁内中膜厚度(IMT)、有无斑块、管腔狭窄或闭塞及血流动力学改变进行观察.结果 颈动脉斑块附着率94%以上,左>右,斑块多发于颈总动脉分叉处,其次是颈内动脉起始部及颈总动脉主干.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动脉斑块的早期诊断、预防及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 盆底痉挛综合征的X线分析

    作者:王金周;焦俊;熊建国;杜霞;王瑞芝

    目的 探讨盆底痉挛综合征患者的排粪造影x线表现.并分析其便秘的原因.方法 对109例便秘患者及55例非便秘患者进行排粪造影检查,测量其肛直角大小.结果 便秘患者组盆底痉挛综合征出现率高于非便秘患者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09例便秘患者组中,盆底痉挛综合征出现率男性组(15/29)高于女性组(11/80),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排粪造影检查是诊断盆底痉挛综合征的有效的方法,盆底痉挛综合征是患者便秘的原因之一,特别多见于男性患者.

  • 精神心理因素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影响

    作者:赵静;杨洁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nal dyspepsia,FD)是指由胃和十二指肠功能紊乱引起的症状,经检查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主要症状包括上腹痛、上腹灼热感、餐后饱胀和早饱之一种或多种.系统评价[1]显示,未经检查的消化不良患病率为10%~40%;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病率为11.5%~14.7%;排除烧心或返酸后,FD患病率为5%~12%.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饮食结构的改变,FD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已成为影响现代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 急性心肌梗死误诊为浅表性胃炎死亡1例

    作者:马建春;马国鹏;张国飞

    患者,男,48岁.以早餐后突感上腹部困痛、恶心呕吐为主诉到当地卫生院求诊,当时患者无呼吸困难、咳嗽、胸痛等心脏症状,当地卫生院按浅表性胃炎给予抗菌消炎及H2受体阻滞剂等药物对症处理,2d后恶心呕吐消失,上腹部困痛不适,食欲不振无明显改善.

  • 隧道式小切121晶状体异物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1例

    作者:付珂

    患者,男,19岁,因1周前电焊时异物溅入左眼就诊.左眼视力眼前指数、光定位及辨色力均可,结膜充血,角膜约7点旁中央细条状瘢痕,虹膜完整,前房深度可,房水尚清,瞳孔对光反射稍迟钝,晶状体不均匀混浊,11点位可见一棕黑色异物嵌入晶状体皮质,眼后段无法窥清,眼压正常.查右眼视力1.0,余(-).

中国实用医刊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