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中国实用医刊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Medicine 중국실용의간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7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4-4756
  • 国内刊号: 11-5689/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36-23
  • 曾用名: 中原医刊;河南赤脚医生
  • 创刊时间: 197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实用医刊》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河南
  • 主编: 秦省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肝移植术后门静脉病变的检测价值

    作者:王晓静;王岩青;郭朝锋;薛洁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肝移植术后门静脉病变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肝移植患者术后超声发现门静脉病变27例为并发症组,包括19例门静脉血栓,5例门静脉吻合口狭窄,3例门静脉主干闭塞患者;27例肝移植后排除任何术后严重并发症者为无并发症组;选择3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分别观察三组间肝动脉和肝静脉血流动力学差别,对所得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及无并发症组比较,并发症组肝动脉内径增宽,大流速增高,阻力指数降低(F =4.258、15.88、4.237,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并发症组肝动脉内径及血流动力学改变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肝静脉流速变化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波动指数逐渐增加(F=8.257,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动态、直观显示移植肝门脉异常,对检测肝移植术后门静脉病变有重要临床价值.

  • 普罗布考联合瑞舒伐他汀钙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脂代谢异常的临床效果

    作者:张战文;陈晖;王宝玉;邱春光

    目的 探讨普罗布考联合瑞舒伐他汀钙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将1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普罗布考组,50例)、瑞舒伐他汀钙组(50例)与联用组(普罗布考联用瑞舒伐他汀钙组,60例),三组分别给予相应治疗3个月,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三组患者血脂水平等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三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下降,联用组及瑞舒伐他汀钙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联用组低于他汀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升高(P<0.05).联用组不良反应略多,但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结论 普罗布考联合瑞舒伐他汀钙能明显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脂水平,未增加不良反应,是安全有效的.

  • Tp-e、Tp-ec、Tp-e/QT对变异型心绞痛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

    作者:吴莎;高传玉;王宪沛;杨朝宽

    目的 探讨变异型心绞痛(VAP)患者发作时Tp-e间期、校正Tp-e间期(Tp-ec)、Tp-e/QT对恶性心律失常事件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变异性心绞痛患者62例,变异型心绞痛发作时并发恶性心律失常为观察组,变异型心绞痛发作时未并发恶性心律失常为对照组,测算两组ST段抬高导联的Tp-e间期、校正的Tp-e、Tp-e/QT比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Tp-e、Tp-ec间期明显延长,Tp-e/QT值明显增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以Tp-e 115ms、Tp-ec 113ms、Tp-e/QT值0.28为节点,分析变异型心绞痛与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的相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p-e、Tp-ec、Tp-e/QT有望成为预测变异性心绞痛患者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心电学指标.

  • IGF-1、TNF-α在子宫腺肌病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封全灵;张钦山;张林东;刘弘扬;王智霆;刘慧云

    目的 研究子宫腺肌病患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子宫不同部位的表达情况,探讨IGF-1与TNF-α在子宫腺肌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3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作为实验组,30例正常妇女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子宫不同部位(包括子宫内膜层、子宫内膜-肌层交界区、外肌层)中IGF-1、TNF-α表达,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 IGF-1、TNF-α在实验组子宫内膜层、子宫内膜-肌层交界区、外肌层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实验组子宫内膜-肌层交界区的表达高于子宫内膜层、外肌层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照组表达差异性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实验组中IGF-1与TNF-α表达呈正相关(r=0.523,0.862,0.447,P均<0.05).结论 IGF-1、TNF-α可能通过改变子宫内膜-肌层交界区的结构和(或)功能促进子宫腺肌病的发生发展;IGF-1与TNF-α在子宫腺肌病发生发展中可能具有某种协同作用.

  •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手术对患者氧化应激及肿瘤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的影响评价

    作者:徐杰

    目的 分析子宫肌瘤腹腔镜手术对患者机体氧化应激及肿瘤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84例,其中42例接受开腹手术治疗(对照组),42例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对两组患者脂质氧化指标、抗氧化指标、蛋白及肿瘤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水平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肌瘤组织中MMP蛋白和mRNA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AOPP、MDA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可有效降低机体氧化应激反应程度和肿瘤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水平,有利于减小手术所造成机体损伤,对于患者术后恢复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 α-硫辛酸注射液治疗非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观察

    作者:韩辰宇;金海英;叶晓梅;张敏

    目的 观察α-硫辛酸注射液治疗非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的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2015年3月至2015年12月NPDR患者59例,采用分层随机法将其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降糖、降压、调脂等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试验组给予α-硫辛酸600 mg加入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避光静脉滴注(大速度为50 mg/min),每天1次,维持28 d(14 d为一疗程).比较经α-硫辛酸注射液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糖基化终产物受体片断(sRAGE)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经α-硫辛酸注射液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血清BDNF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23),血清HMGB1、sRAGE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45,P=0.017),两组血清MCP-1浓度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氧化剂α-硫辛酸可以降低NPDR患者血清HMGB1、sRAGE水平,减缓BDNF的下调,从而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早期的视网膜神经退行性变.

  • 亲缘外周血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复发难治急性白血病的临床分析

    作者:万鼎铭;陈诗彧;曹伟杰;郭荣;谢新生;张素平;陈晓娜;庞雨晴;孙琳琳;刘郁叶

    目的 观察亲缘外周血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复发难治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57例复发难治急性白血病行外周血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43例,急性髓系白血病14例(AML);外周血单倍体移植预处理方案采用改良的BU/CY+ ATG方案,均应用环孢素A+吗替酶酚酸酯+短程甲氨蝶呤±巴利昔单抗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结果 57例复发难治急性白血病移植患者中位随访时间32个月(2~65个月);其中粒细胞缺乏期感染率为84.2%(48/57);粒细胞植入率为98.2%(56/57),中位植入时间14 d(10~22 d),巨核系植入率为91.2%(52/57),中位植入时间20 d(10~90 d);GVHD累计发生率为61.4%(35/57),其中急性GVHD占26.3%(15/57),慢性GVHD占35.1%(20/57);出血性膀胱炎发生率为36.8%(21/57);移植后复发率为24.6%(14/57),2例出现移植后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PTLD);57例患者3年内非复发病死率为31.6%(18/57);3年总生存率为44%,3年无病生存率为40%.结论 在无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同胞相合及非血缘相合供者的情况下,亲缘外周血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复发难治急性白血病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

  • 经阴道与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术对良性卵巢囊肿患者阴道菌落的影响

    作者:孙丽

    目的 观察阴道术式与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术对良性卵巢囊肿患者阴道菌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2月良性卵巢囊肿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术,研究组给予阴道术式卵巢囊肿切除术,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及术后阴道菌落情况.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为(52.2±16.9) min,术后排气时间为(9.2±5.1)h,且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前后阴道细菌数未见明显变化,而对照组腹腔分泌物细菌培养均为阴性.结论 经阴道卵巢囊肿切除术操作简单,创伤小.两种术式对阴道菌落的影响差异不大.

  • 颅脑外伤开颅减压术后硬膜下积液的诊疗特点

    作者:李改峰

    目的 探讨颅脑外伤开颅减压术后硬膜下积液(pSE)形成的原因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至2015年5月90例颅脑外伤开颅减压术后pSE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CT分析pSE形成的相关因素对pSE形成部位进行分型,并总结各型治疗特点.结果 本组90例中脑膨出78例(86.7%),pSE 44例(56.4%);Ⅱ~Ⅳ级蛛网膜下腔出血(tSA H) 82例(91.1%),pSE 54例(65.8%).脑膨出及tSAH越重,pSE发生率越高.依据CT将pSE分为四型即骨窗型12例(13.3%),纵裂型19例(21.1%),对侧型27例(30.0%),混合型32例(35.6%).治疗方法对不同类型pSE治愈率影响较大,其中混合型pSE形成机制及治疗复杂,单一治疗方法疗效差,需要多种方法分步实施以提高治愈率.结论 pSE是脑脊液循环路径及动力学异常所致.术后脑膨出程度是骨窗型pSE形成的主要因素,术后tSAH程度是对侧型、纵裂型pSE形成的直接因素.骨窗越大、脑膨出及术后tSAH程度越重,形成混合型pSE的概率越高.依据pSE的不同类型制定相应治疗策略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 脑膜瘤部位与瘤周水肿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窦银聪;谢瑞刚

    目的 探讨脑膜瘤发生的瘤体部位与脑膜瘤瘤周水肿(MPE)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2015年4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膜瘤患者222例,其中男52例,女170例.所有222例脑膜瘤患者术前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检查.结果 不同部位脑膜瘤MPE的发生率不同,以大脑凸面、蝶骨嵴及嗅沟部位较高,鞍旁及侧脑室的脑膜瘤未见瘤周水肿.与颅底肿瘤相比,大脑凸面肿瘤瘤周水肿的发生率高(P<0.05).结论 脑膜瘤瘤体发生的部位与MPE有一定关系.

  • 股骨颈骨折的移位程度及手术方式对围术期失血量的影响

    作者:吕志强

    目的 探讨股骨颈骨折的移位程度及手术方式对围术期失血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符合研究标准的12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Garden分型标准将骨折移位程度分级,其中Garden Ⅰ~Ⅱ型41例(设为Garden Ⅰ ~Ⅱ型组),GardenⅢ~Ⅳ型79例(设为Garden Ⅲ~Ⅳ型组),采用统计学SPSS20.0软件对比两组术前隐性失血量及血红蛋白水平.根据各组手术方式的不同再次分组,Garden Ⅰ ~Ⅱ型组中采用空心螺钉固定手术者30例设为Garden Ⅰ ~Ⅱ型固定组,采用半髋关节置换术11例设为Garden Ⅰ ~Ⅱ型置换组;GardenⅢ~Ⅳ型组中采用空心螺钉固定手术者14例设为GardenⅢ~Ⅳ型固定组,采用半髋关节置换术65例设为GardenⅢ~Ⅳ型置换组;采用统计学SPSS 20.0软件对比四组患者围术期显性失血量以及术后总失血量、总隐性失血量、隐性失血量.结果 入院时,Garden Ⅰ~Ⅱ型组与GardenⅢ~Ⅳ型组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术前血红蛋白水平与入院时比较均有所下降,且Garden Ⅰ~Ⅱ型组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高于GardenⅢ~Ⅳ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隐性失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心螺钉固定术术后隐性失血量、总隐性失血量、显性失血量、总失血量均明显小于半髋关节置换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骨折移位程度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半髋关节置换术术后输血率及平均输血量均高于空心螺钉固定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折移位程度与术前隐性失血量有明显相关性,骨折移位程度越大,患者术前隐性失血量越多.患者围术期显性失血量以及术后总失血量、总隐性失血量、隐性失血量与手术方式有明显相关性,相较于空心螺纹内固定术,关节置换术治疗患者的失血量明显较多.

  • 放射性131I对甲亢TRAb、TSH及预后的影响

    作者:陈茹芬;叶伟坚;罗剑彬;刘苑红

    目的 探讨放射性131I对Graves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血清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促甲状腺激素(TSH)的影响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发生率.方法 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12月12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检测并分析治疗前后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TRAb的水平变化,探讨甲减患者TSH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 治疗后,患者三碘甲状腺氨酸(TT3)、血清总甲状腺素(TT4)、TRAb、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总甲状腺素(FT4)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TSH、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物酶抗体(TPOAb)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6个月内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44例(36.67%),以治疗后TSH水平为因变量,以治疗前TT3、TT4、TRAb、FT3、FT4、TGAb、TPOAb为自变量,结果发现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治疗后TSH水平与TT3、TT4、TRAb、FT3、FT4呈负相关(P<0.05),与TGAb、TPOAb呈正相关(P<0.05).结论 放射性131I治疗Graves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效果显著,但要警惕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发生.

  • 门冬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对其血糖指标、血清Cys C与Hcy水平的影响

    作者:常莉

    目的 探讨门冬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其血糖指标、血清胱抑素C(Cys C)与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 抽取2014年2月至2015年7月符合研究选取标准的GDM患者86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研究组(n=43)与对照组(n=43).对照组仅采用门冬胰岛素治疗,研究组联合采用门冬胰岛素及二甲双胍治疗.两组均于娩出胎儿后终止用药,对比治疗前后两组血糖相关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血清Cys C及Hcy水平变化情况及两组胎儿与新生儿情况,并统计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前FPG、2 hPG、HbAlc、Cys C、Hcy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且研究组FPG、2 h PG、HbAlc、CysC、Hcy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剖宫产、早产、羊水过多、妊娠期高血压病及新生儿黄疸、巨大儿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蛋白尿、低血糖及新生儿呼吸窘迫、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采用门冬胰岛素及二甲双胍治疗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疗效确切,可有效调控血清Cys C及Hcy和血糖相关指标水平,改善母婴结局,具有推广价值.

  • 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化疗对老年非小细胞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表型变化的影响

    作者:王纬久

    目的 探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化疗方案对老年非小细胞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表型变化的影响.方法 在2013年2月至2015年10月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选取50例,均接受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化疗治疗,治疗时间在2个疗程以上,对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CD3+、CD4+、CD8+、CD16+ 56+、CD19+细胞及CD4+/CD8+水平进行检测记录.结果 化疗前后CD8+、CD19+、CD3+比较并无明显变化,但CD4+、CD4+/CD8+、CD16+ 56+较化疗前均有显著上升(P<0.05).结论 采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重建和增强,有利于改善预后,特别是对于晚期患者,此种重建效果更为明显.

  • PMP22基因重复突变的腓骨肌萎缩症家系分析

    作者:陈祖芝;任志霞;梅文丽;时英英;徐长水;史晓红;张杰文;向莉

    目的 分析腓骨肌萎缩症(CMT)家系的临床表现及PMP22基因重复突变的特点.方法 收集CMT家系13名成员的临床资料,应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双酶切方法检测17p11.2-1 PMP22基因重复(即1 760 bp片段)序列的情况,同时选择40名健康人做为对照.结果 该家系中9名成员经等位基因特异性PCR-双酶切方法检测出PMP22基因大片重复(即1 760 bp片段)序列,其中出现临床症状3例(Ⅱ3、Ⅱ4、Ⅲ9),未出现临床症状但基因检测结果示PMP22基因重复突变为携带者6名(Ⅱ5、Ⅲ6、Ⅲ7、Ⅲ8、Ⅳ1、Ⅳ2),家系中余4名成员及健康对照的40人均未见重复条带.结论 基因检测对于明确诊断CMT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 高压氧用于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辅助治疗的价值

    作者:王大伟

    目的 探讨高压氧辅助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98例稳定期COPD患者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以高压氧进行辅助治疗.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气指标、肺功能及慢阻肺评分(CAT评分)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前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pH值、1秒用力呼吸气容积(FEV1)、1秒用力呼吸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肺活量(FVC)以及CAT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各项动脉血气指标、肺功能指标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变化幅度明显较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治疗的进行,两组CAT评分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发展,但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高压氧治疗,能够显著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的动脉血气及肺功能水平,气流受限得以解除,其肺通气功能明显提升,值得积极推广.

  • 超声引导髂筋膜间隙阻滞用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镇痛效果观察

    作者:陈小涛;刘凌燕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髂筋膜间隙阻滞用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12月拟择期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行股神经阻滞麻醉,观察组在超声引导下行髂筋膜间隙阻滞麻醉,比较两组阻滞后5、10、20、30 min股神经运动阻滞率,同时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表评价其镇痛效果及髋关节功能改善程度,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阻滞后5 min两组股神经运动阻滞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阻滞后10、20、30 min股神经运动阻滞率分别为2.33%、4.65%、9.30%,明显低于对照组(23.26%、27.91%、32.56%)(P<0.05);阻滞后30 min内观察组VAS评分[(1.27±0.16)分]低于对照组[(4.89±0.35)分,P <0.05],治疗后1年内观察组Harris评分[(92.47±2.1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83.14±1.22)分,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98%比13.95%)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髂筋膜间隙阻滞用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镇痛效果较好,且不良反应较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镇痛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两种方法治疗外生型剖宫产瘢痕妊娠的对比研究

    作者:王苗苗;李留霞

    目的 对比分析外生型剖宫产瘢痕妊娠(CSP)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68例外生型CSP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不同手术方式分为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UAE)联合宫腔镜下病灶切除术组(宫腔镜组)18例和UAE联合腹腔镜下妊娠病灶切除术组(腹腔镜组)50例.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下降至正常时间、病灶吸收时间、术后月经恢复时间等情况.结果 宫腔镜组中3例因病灶外凸明显,术中出血量大转行腹腔镜病灶切除术,2例因术后肌层妊娠处残留病灶行二次宫腔镜手术,另外12例均顺利完成手术,腹腔镜组41例手术均顺利完成.宫腔镜组手术时间低于腹腔镜组,血清β-HCG下降至正常时间长于腹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月经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病灶吸收时间宫腔镜组为(41±4)d,腹腔镜组因病灶已经完全剔除,故不涉及病灶吸收时间.结论 两种手术方式均可用于治疗外生型CSP,但对于病灶外凸明显、瘢痕处组织厚度菲薄患者经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优于宫腔镜组.

  • 彩超TEI指数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的评估价值

    作者:赵嘉;张瑞芳

    目的 探讨彩超心肌做功指数(TEI指数)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10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3例纳入观察组,同期体检的健康志愿者33例纳入对照组,均采取彩超及实验室检查,比较两组血清肌钙蛋白T(cTnT)、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心室TEI指数,并分析左室TEI指数与NT-proBNP、cTnT、LVEF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TEI指数(0.48±0.14)、NT-proBNP[(351.24±3.81) ng/L]、cTnT[(2.65±0.33) 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0.30±0.06、(100.06±4.26) ng/L、(0.32±0.17)μg/L,P<0.05],观察组LVEF[(48.19±1.06)%]低于对照组[(60.66±2.02)%,P<0.05];相关分析显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彩超TEI指数与NT-proBNP、cTnT呈正相关(γ=0.754,0.698,P均<0.05),与LVEF呈负相关(γ=-0.731,P<0.05),尚不能认为健康志愿者彩超TEI指数与NT-proBNP、cTnT、LVEF有相关性(γ=0.233,0.174,-0.128,P均>0.05).结论 彩超TEI指数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具有较高的评估价值,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腹腔镜改良胸乳晕径路与传统手术治疗良性甲状腺肿瘤的临床比较

    作者:韩志敏

    目的 比较腹腔镜改良胸乳晕径路与传统手术治疗良性甲状腺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8月74例良性甲状腺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改良胸乳晕径路手术,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疼痛指数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分别为(126.15±53.84) min、(75.26±30.45) ml,显著高于对照组[(89.36±42.45) min、(46.91±16.83) ml] (P <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7d疼痛指数、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8.69±8.11) ml、(2.37±1.01) cm、(2.15±1.09)分、10.8%,显著低于对照组[(37.72±12.48)ml、(7.59±1.86)cm、(2.92±1.32)分、29.7%](P<0.05).结论 腹腔镜改良胸乳晕径路手术治疗良性甲状腺肿瘤与传统手术比较,具有美容、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可以有效减少对患者的副损伤,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不同处理方式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作者:马志强;王文胜;师丙帅;赵爱国;李帅;张冠男;张双林

    目的 比较腋窝成型联合负压引流与胸带加压包扎联合负压引流对乳腺癌根治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方法 收集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行乳腺癌根治手术患者203例,根据术后处理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104例为腋窝成型联合负压引流,对照组99例为胸带加压包扎联合负压引流,综合评估两种方法的预后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后皮瓣不完全坏死3例(2.9%),皮下积液15例(14.4%);对照组皮瓣不完全坏死2例(2.0%),皮下积液12例(14.1%).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腋窝成型联合负压引流患者疼痛评分明显下降,舒适度明显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 冠状动脉非梗阻性狭窄患者与冠心病患者血压变异性比较分析

    作者:李泊宁;赵洛沙;杨帆

    目的 比较冠状动脉非梗阻性狭窄患者与冠心病患者的血压变异性特点.方法 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示冠状动脉血管狭窄均<50%的52例患者为冠状动脉非梗阻性狭窄组,至少一支冠状动脉血管狭窄≥50%的53例患者为冠心病组,并在相同条件下行动态血压监测,同时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包括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史、血脂、糖化血红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吸烟史,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变异性及各临床指标.结果 冠状动脉非梗阻性狭窄组患者的全天收缩压变异性、全天舒张压变异性、白天收缩压变异性、白天舒张压变异性、夜间收缩压变异性及夜间舒张压变异性均低于冠心病组,其中全天收缩压变异性及夜间舒张压变异性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压变异性是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一项重要预测指标,与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相关.

  • CEA、NSE和SCC-Ag在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和评估近期疗效的价值

    作者:刘继明;丁甜;康改玲;张瑞;何双双;李思奇

    目的 研究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特异性神经元烯醇化酶(NSE)、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对诊断及近期疗效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作为研究组,良性胸腔积液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对两组血清及胸水中的CEA、NSE、SCC-Ag水平进行检测,同时观察化疗后研究组血清CEA、NSE、SCC-Ag水平.结果 研究组血清及胸水CEA、NSE、SCC-A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有效亚组治疗后血清CEA、NSE、SCC-Ag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而化疗失败亚组治疗后血清CEA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血清NSE、SCC-Ag水平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 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患者CEA、NSE、SCC-Ag水平对诊断具有指导性意义,且CEA水平能指导近期化疗效果的判断.

  •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抗病毒治疗肝细胞癌的疗效及对患者生存率的影响

    作者:吴菊意

    目的 探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抗病毒治疗肝细胞癌的疗效及其对Child-Pugh评分与患者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符合研究标准的72例肝细胞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研究组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基础上实施抗病毒治疗.统计两组临床疗效及不同随访时间(第3、6、12个月)生存率,并对比治疗前及治疗后不同时间两组Child-Pugh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研究组稳定率(86.11%)及有效率(44.44%)与对照组(83.33%、38.88%)对比,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时两组Child-Pugh评分对比,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12个月时研究组Child-Pugh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3、6个月时研究组生存率(77.78%、63.89%)与对照组(80.56%、55.56%)对比,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第12个月时研究组生存率(44.44%)明显高于对照组(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基础上对肝细胞癌患者实施抗病毒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抑制乙肝病毒复制,改善患者肝功能,提高远期生存率,具有推广价值.

  • 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在珠海市产前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潘丽;苏文;林道彬

    目的 评估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在珠海地区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 585例无创产前基因检测的结果,阳性者进一步行羊穿、脐穿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2 585例中检出高风险35例,其中21三体高风险18例,18三体高风险5例,13三体高风险1例,性染色体异常高风险11例.经羊水、脐静脉血细胞培养核型分析验证,21三体高风险中17例与核型分析相符,1例假阳性(准确率94.4%).18三体高风险中5例均与核型分析相符(准确率100%).13三体高风险1例与核型分析相符(准确率100%).性染色体异常高风险中7例与核型分析相符,4例假阳性(准确率63.6%).结论 无创产前基因检测作为一种产前筛查方法,在21三体、18三体、13三体检测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产前筛查方法,可作为产前诊断金标准染色体核型分析的有益补充.

  • 美托洛尔联合苯那普利对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QT离散度的影响

    作者:畅君毅

    目的 探讨美托洛尔联合苯那普利对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QT离散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98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内科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苯那普利治疗,观察组在应用苯那普利治疗的同时加用美托洛尔.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与心功能指标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QT离散度明显低于对照组,QT间期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应用美托洛尔与苯那普利有助于增强临床疗效,降低QT离散度,促进心功能改善,值得推广.

  • 华法林与阿司匹林防治改良腹腔镜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

    作者:晁宏伟

    目的 探讨华法林与阿司匹林防治改良腹腔镜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6月符合研究选取标准的62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1例.研究组采用华法林治疗,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对比两组术后不同时间段(术后1周、1个月、3个月)门静脉系统血栓发生率,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段(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变化情况、术后不同时间段(术后1、3、5d)血小板计数(PLT)与凝血酶原时间(PT)变化情况及术后第7天门静脉血流速度.结果 研究组术后1周门静脉系统血栓发生率(29.03%)与对照组(32.26%)对比,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及3个月研究组门静脉系统血栓发生率(16.13%、9.68%)明显低于对照组(38.71%、35.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INR对比,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1个月、3个月时研究组INR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5d两组PLT与PT水平及术后第7天两组门静脉低流速、门静脉高流速、门静脉平均流速对比,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华法林与阿司匹林防治改良腹腔镜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疗效确切,可有效抑制凝血酶原和其他凝血因子生成,降低门静脉系统血栓发生率,具有推广价值.

  • 吗替麦考酚酯对比环磷酰胺治疗儿童紫癜性肾炎的Meta分析

    作者:贾东华;张建江;史佩佩;窦文杰;陈莹华;张花婷

    目的 评价吗替麦考酚酯(MMF)与环磷酰胺(CTX)治疗儿童紫癜肾炎(HSPN)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检索CNKI、PubMed、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万方及中国维普等数据库,检索文献均从建库至2016年7月1日截止,收集关于吗替麦考酚酯与环磷酰胺治疗儿童紫癜性肾炎疗效及安全性比较的文献.2名研究人员对符合标准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5篇RCTs入选,纳入患儿248例.结果显示,MMF组治疗儿童紫癜性肾炎的完全缓解率[OR =2.18,95% CI(1.25 ~3.81),P=0.006]及总缓解率[OR=2.98,95% CI(1.48 ~ 5.99),P=0.002]均高于CTX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MF组不良反应发生率[OR =0.1,95% CI(O.05 ~0.19),P<0.01]低于CTX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感染率[OR=1.44,95% CI(0.39~5.32),P=0.59 >0.05]、肝损伤率[OR=0.64,95%CI(0.26 ~1.59),P=0.34 >0.05]与CTX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但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OR =0.15,95%CI(0.07 ~0.33),P<0.01]、骨髓抑制率[OR=0.15,95% CI(0.04,0.62),P=0.008]低于CTX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CTX比较,MMF治疗儿童HSPN疗效好,且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及性腺损害、脱发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更高.

  • 经皮与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段骨折对比研究

    作者:魏健;梁春;莱安平

    目的 探讨经皮与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段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5月72例无神经损伤胸腰段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行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研究组行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比两组手术情况、伤椎高度及Cobb角恢复与丢失情况、手术前后两组腰痛程度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MRI炎性区域体积变化情况,并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伤椎高度及Cobb角恢复值(率)与丢失值(率)对比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VAS及Barthel指数评分对比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两组各指标评分均较术前改善(P<0.05);术前两组MRI炎性区域体积对比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均为2.78%,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经皮与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段骨折患者均对提高患者生活活动能力、缓解疼痛具有重要意义,但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手术相关指标优于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且引起的局部炎性反应较轻,具有推广价值.

  • 髓外浆细胞瘤38例临床分析

    作者:郭守娟;王宪莉;王宝红;易善永;李红飞;李国文

    目的 探讨髓外浆细胞瘤(EMP)的临床特点,并对其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 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38例EMP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随访,应用Kaplan-Meier法对其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因素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中位随访12个月(0~55个月),临床治愈20例,部分缓解7例,失访4例,复发1例,死亡5例,1例进展为多发性骨髓瘤(MM)2个月后死亡.38例EMP患者年龄5~87(58.1±2.4)岁,中位年龄59.5岁,男女比1.1∶1.38例EMP患者组与同期收治的168例MM患者组,Log-rank检验显示两条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x2=1.245,P=0.265).结论 EMP组与MM组近期生存率无差别;EMP好发于中老年男性,部分可转化为MM.

  • 伤椎置钉技术对胸腰椎骨折患者伤椎前缘高度比值、矢状面Cobb角及预后的影响

    作者:马春杰;郑爽爽

    目的 研究伤椎置钉技术对胸腰椎骨折患者伤椎前缘高度比值、矢状面Cobb角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2月至2015年8月7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观察组采用伤椎置钉技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前入路手术,比较两组术后骨折恢复情况、疼痛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术后伤椎前缘高度比值为(92.47±7.3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95±9.02)%(P<0.05),观察组术后的矢状面Cobb角、术后3个月V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38±1.26)°、(1.43±0.71)分、7.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06±1.94)°、(2.54±1.23)分、26.3% (P<0.05).结论 伤椎置钉技术对胸腰椎骨折患者具有良好的复位作用,可以稳定脊柱序列,恢复椎管容积,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理想手术方案.

  • 盐酸利托君对先兆早产患者心脏储备功能及外周血Treg细胞表达的影响

    作者:王川红

    目的 探讨盐酸利托君对先兆早产患者心脏储备功能及外周血Treg细胞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符合研究选取标准的74例先兆早产孕妇,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采用硫酸镁注射液,研究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盐酸利托君.对比治疗前后两组外周血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 (IL-10)水平变化情况,Treg细胞表达水平变化情况,心脏储备功能[舒张压(DBP)、收缩压(SBP)、第1心音幅值/第2心音幅值(S1/S2)、舒张期时限/收缩期时限(D/S)]变化情况,心功能相关指标[射血分数(EF)、心输出量(C0)、等容舒张时间(IVRT)]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IL-8、IL-10水平,Treg细胞占外周CD4+T细胞百分比及占外周血总淋巴细胞百分比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各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DBP、SBP、S1/S2、D/S、EF、CO、IVRT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各指标水平明显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盐酸利托君治疗先兆早产孕妇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IL-8、IL-10及Treg细胞表达水平,但易对患者心脏储备功能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需在治疗期间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及时调整给药速度,大限度减轻其对患者心功能的损害.

  • 颅内动脉瘤切除手术前短期使用抗菌药物预防院内感染的应用价值

    作者:金延飞;范静静;纪德峰

    目的 观察颅内动脉瘤切除手术前短期使用抗菌药物预防院内感染的疗效.方法 试验分为二期进行,2006年至2009年(A期)对颅内动脉瘤手术(ICAAS)术后患者术前未采用抗生素预防性用药,患者术后出现感染后开始行抗感染治疗;2009年至2013年(B期),当发现术后院内感染率偏高的问题后,采用短期使用抗菌药物预防ICAAS患者的院内感染.比较两期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和抗生素使用量.结果 通过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ICAAS患者院内感染发病率由78.4%降至29.8% (P<0.01).抗菌药物使用剂量由100.4 DDD/100床日降至85.4 DDD/100床日.结论 神经外科是多数医院感染的高发病区,为了有效控制院内感染,对于重大手术,在术前应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 成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骨髓巨核细胞数变化与治疗效果的关系

    作者:刘慧卿

    目的 探讨成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骨髓巨核细胞数变化与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 选择2009年1月至2013年6月成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14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治疗前均行骨髓巨核细胞涂片检查,巨核细胞数<7个/4.5 cm2者为Ⅰ组,巨核细胞数7 ~ 35个/cm2者为Ⅱ组,巨核细胞数> 35个/cm2者为Ⅲ组,三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方案进行治疗,对比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Ⅰ、Ⅱ、Ⅲ组总有效率分别为25.00%,76.47%,93.33%,Ⅰ组与Ⅱ组、Ⅰ组与Ⅲ组、Ⅱ组与Ⅲ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9.961、40.279、5.424,P<0.01或0.05).结论 成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骨髓巨核细胞数变化对治疗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其中骨髓巨核细胞数增殖有利于治疗.

  • 应用ROC曲线评价NLR联合PLR对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的诊断价值

    作者:陈凯玲;丁全全;王帅羊;秦芸芸;梁凯;林彬;王成增

    目的 应用ROC曲线评价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tt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tt值(PLR)对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瓣膜狭窄程度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657例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和250例健康体检者的临床资料、超声及血常规结果,计算NLR、PLR.应用ROC曲线分别评价PLR、NLP的诊断效能.结果 轻、中、重度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CAS)组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LR均高于对照组(P<0.05);中、重度CAS组血小板计数、PLR高于对照组(P<0.05),轻度CAS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CAS组淋巴细胞绝对值低于对照组(P<0.05),轻、中度CAS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辅助CAS的诊断中,NLR比PLR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

  • 七氟醚麻醉对心脏手术者心肌功能的保护作用

    作者:龚清安;李莹;司小萌

    目的 探讨七氟醚麻醉对心脏手术者心肌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心脏外科2014年3月2016年3月择期心脏手术患者60例,依据麻醉方式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体外循环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七氟醚麻醉,比较两组心肌功能保护效果.结果 观察组体外循环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多巴胺用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复跳率[60.0% (18/30)]高于观察组[20.0% (1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七氟醚麻醉用于心脏手术可有效保护患者心肌功能.

  • Focus超声刀甲状腺手术对甲状旁腺功能及术后血钙水平的影响

    作者:贺亮

    目的 探讨Focus超声刀甲状腺手术对甲状旁腺功能及术后血钙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1月择期手术甲状腺疾病患者102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每组51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手术,观察组通过Focus超声刀实施甲状腺手术.比较两组甲状旁腺功能受损情况及手术前后两组血清指标变化.结果 观察组甲状旁腺功能受损发生率为5.88% (3/51),对照组为23.53%(12/5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ocus超声刀甲状腺手术可有效保护甲状旁腺功能,维持血钙等水平稳定.

  • 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在胸腰椎骨折中的应用

    作者:王军;钟裕权;赖兵;黄健;武兴国;郭伟康;蒋煜青

    目的 分析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在胸腰椎骨折患者中的临床使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胸腰椎骨折患者5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微创组和开放组,每组25例.微创组使用经皮微创推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开放组使用开放固定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多项手术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在术前及术后1周、6个月、12个月分别测量伤椎椎体的前缘高度、伤椎矢状面Cobb角;在术前及术后1周、6个月时分别进行VAS疼痛评分.结果 开放组切口长度、住院时长以及出血量三项指标均大于微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椎体前缘高度及术后Cobb角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术后1周及6个月VAS疼痛评分低于开放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对患者损伤更小,更加安全,能明显降低患者的疼痛感.该方法与开放固定术在治疗中可以起到同样的固定效果和复位疗效.两种方法均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广泛推广.

  • 高压氧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脑水肿与神经功能的影响

    作者:王晶

    目的 探讨研究高压氧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脑水肿与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抽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2月符合研究标准的78例急性脑出血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措施,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采用高压氧治疗.通过SPSS19.0软件对两组治疗前后BDNF水平变化情况、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情况、脑水肿相对体积与绝对体积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治疗前两组BDNF水平、神经功能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脑水肿相对体积及脑水肿绝对体积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可有效改善急性脑缺血患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缩小脑水肿体积,提高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具有推广价值.

  • 小剂量环孢素A联合小剂量波尼松治疗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分析

    作者:廖柳华;林俊荣;卢莉敏

    目的 探讨分析小剂量环孢素A联合小剂量波尼松治疗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80例患儿,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两组均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常规剂量波尼松,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小剂量环孢素A联合小剂量波尼松治疗.结果 治疗后两组24 h尿蛋白定量明显好转(P<0.05),观察组24 h尿蛋白定量、总蛋白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尿素氮、肌酐等血清实验室指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期应用小剂量环孢素A联合波尼松治疗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腰丛神经阻滞复合浅全身麻醉在老年单侧髋关节置换术中的麻醉效果及血流动力学观察

    作者:罗兢聪;杜杰强;陈海铭;邹夏禹;林毅麟;刘晓捷

    目的 观察分析腰丛神经阻滞复合喉罩浅全身麻醉在老年单侧髋关节置换术中的麻醉效果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总结麻醉应用经验.方法 选择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择期行单侧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78例,随机分成三组,A组26例采取腰丛神经阻滞复合浅全身麻醉,B组26例采取全身麻醉,C组26例采取腰-硬膜外麻醉,观察对比三组患者的麻醉效果,麻醉前后各时间节点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结果 A组麻醉优良率为96.2%,B组为100.0%,C组为96.2%,三组麻醉优良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切皮前1 min(T1)、麻醉后10 min(T2)、麻醉后60 min(T3)、术毕(T4)时间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与麻醉前(T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T1、T2、T3、T4时间点中心静脉压(CVP)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B组T4时间点MAP与A、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T1、T2、T3、T4时间点HR与A、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T1、T2、T3、T4时间点心输出量(CO)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A、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组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丛神经阻滞复合浅全身麻醉在老年单侧髋关节置换术中的麻醉效果理想,且生命体征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基本平稳,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合理推广.

  • 抗结核方案联合薄芝糖肽注射液治疗艾滋病合并继发性肺结核疗效观察

    作者:李洪智;张翰明;武艳霞

    目的 观察薄芝糖肽注射液联合抗结核方案治疗艾滋病合并继发性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艾滋病合并继发性肺结核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0例,均采用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方法对两组患者的艾滋病进行治疗,对照组肺结核实施2HRZE/4HR方案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薄芝糖肽注射液治疗肺结核,对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有效率、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进行比较,并对两组患者的痰菌转阴、胸片吸收及发热和咳嗽好转情况进行观察记录.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低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病毒载量、白细胞计数、胸片吸收率、痰菌转阴率和发热咳嗽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薄芝糖肽注射液应用到治疗艾滋病合并继发性肺结核感染中具有显著效果,结核治疗的有效率能够得到有效提高,患者的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 通心络胶囊对心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孙有宝

    目的 探讨通心络胶囊治疗心脑血管病的疗效.方法 将310例冠心病并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60例和对照组150例.治疗组在对照组西药治疗基础上口服通心络胶囊,疗程均为60 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心绞痛的显效率(47.5%)高于对照组(3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降低NIHSS的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心络胶囊对心脑血管疾病有较理想的疗效.

  • 综合干预治疗植物日光性皮炎12例分析

    作者:李敏;郑颖娜;张守民;李振鲁

    植物日光性皮炎(phytophotodermatitis)是指患者接触或食用某些蔬菜、野菜等光感性植物,经日光照射后引起的急性皮肤炎性反应,发病率较低[1].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可能与植物、日光和体质三者密切相关[2].现对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12例植物日光性皮炎患者的综合干预治疗情况进行分析.

    关键词:
  • 三拗片在康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马玉民;乔奎红

    目的 研究三拗片在康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三拗片口服,采用COPD评估测试问卷,对患者的咳嗽、咳痰、外出信心及CAT总体评分进行测评;对患者的气血进行分析,包括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分压(PaO2);测定患者的肺功能,主要包括用力肺活量(FVC)、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测定患者的FEV1/FVC.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CAT评分、6 min步行距离、SGRQ-C评分及主要症状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PaCO2水平低于对照组,PaO2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FEV1、FVC、FEV1/FVC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对照组出现1例恶心、1例腹泻、1例心悸,不良反应率为5%,研究组出现2例恶心、1例心慌、1例消化道反应,不良反应率为6.67%,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三拗片治疗康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气血分析和临床症状,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中国实用医刊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