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中国实用医刊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Medicine 중국실용의간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7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4-4756
  • 国内刊号: 11-5689/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36-23
  • 曾用名: 中原医刊;河南赤脚医生
  • 创刊时间: 197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实用医刊》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河南
  • 主编: 秦省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血必净对腹部肿瘤术后脓毒症的治疗作用

    作者:张林浩

    目的:探讨血必净对腹部肿瘤术后脓毒症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我科收治的腹部肿瘤术后脓毒症患者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抗炎等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降钙素原( procalcitonin,PCT)水平,A-PACHEⅡ评分情况,以及28 d存活率。结果试验组PCT水平及APACHEⅡ评分下降幅度均高于对照组( P<0.05),试验组患者28 d存活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可以有效降低脓毒症患者PCT水平及APACHEⅡ评分,从而缩短总体病程,提高患者存活率。

  • 吸烟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的关系

    作者:王翠香

    目的:研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与吸烟的关系。方法研究分析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入治疗的231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等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将本组患者分成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感染组42例,非感染组189例。调查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分析吸烟与肺部感染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感染组患者吸烟率为64.3%,非感染组患者吸烟率为33.9%,则感染组患者的吸烟率明显高于非感染组(χ2=12.36,P<0.01);感染组患者在吸烟时间T≤3年、3<T≤6年、6<T≤9年、T>9年的四个时间段中,吸烟人数和比例均明显高于非感染组( P<0.05);单因素结果分析,吸烟是导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主要因素。结论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吸烟是诱发肺部感染的主要原因,吸烟能够大大提高其肺部感染率,同时患者的吸烟时间越久,肺感染风险越大,因此,有必要实行全民控烟。

  • 常规引流与负压引流在涎腺术后的应用效果

    作者:张增恩

    目的:探讨常规引流与负压引流在涎腺手术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霍州煤电集团总医院2011年7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行涎腺手术患者90例,将其随机平均分配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加压包扎引流,实验组患者采用负压引流,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引流管拆除后Ⅰ期愈合率为100%(45/45),对照组为82.2%(37/45),且实验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负压引流能够有效避免常规引流方法的不足之处,促进局部良好贴敷及创口愈合,防止术后涎瘘等并发症的发生,建议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肿瘤患者反复输血对交叉配血结果的影响分析

    作者:刘新君

    目的:研究肿瘤患者多次反复输血对交叉配血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安阳市肿瘤医院152例肿瘤患者和127例非肿瘤患者进行病例样本研究,分别设为肿瘤组与非肿瘤组,根据实际输血次数将肿瘤组患者分为2~5次输血组与6次以上多次输血组,配血结果通过微柱凝胶法及凝聚胺法进行分析。比较肿瘤组与非肿瘤组、2~5次输血及≥6次输血的交叉配血结果。结果肿瘤组凝聚胺法、微柱凝胶法测定相合率分别为90.13%、84.87%,不相合率分别为9.87%、18.11%,与非肿瘤组相合率(97.64%、94.85%)及不相合率(2.36%、3.1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输血2~5次患者凝聚胺法和微柱凝胶法检测相合率为94.12%、88.2%,不相合率为5.88%、11.76%,与≥6次患者相合率(89.55%、82.09%)、不相合率(10.45%、17.9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交叉配血检测方式比较,凝聚胺法高于微柱凝胶法,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患者较非肿瘤患者交叉配血符合率较低,而输血次数和输血量与配血符合率呈负相关,对此应加强高危患者的临床防范,并将微柱凝胶法设为优选方案。

  • 酚妥拉明治疗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高血压疗效分析

    作者:张灵献

    目的:探讨酚妥拉明治疗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嵩县人民医院2011年7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确诊为急性肾小球肾炎高血压患儿90例,将其随机平均分配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利血平进行治疗,实验组患儿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酚妥拉明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酚妥拉明治疗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高血压,能够有效促进患儿血压的快速平复,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建议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血清胱抑素C与血清肌酐在早期慢性肾功能衰竭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曹献芹

    目的:分析血清胱抑素C(cysC)与血清肌酐(Scr)在早期慢性肾功能衰竭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新乡市中心医院2012年5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6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为研究组,抽取同期行健康体检的50例正常人群为对照组,通过免疫比浊法、酶法分别对所有研究对象cysC、Scr进行测定,并比较分析测定结果。结果两组cysC[(4.18±1.65)mg/L vs (0.76±0.18)mg/L]、Scr[(537.90±305.90)μmol/L vs(76.24±20.70)μmo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不同肾脏疾病患者cysC、Scr(肾功能代偿期除外)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另外,cysC与Scr(68.33%vs 36.67%)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胱抑素C、血清肌酐在早期慢性肾功能衰竭诊断中均有一定的价值,且血清胱抑素C检出率更高,建议临床联合检测,以提高疾病检出率。

  • 产后康复治疗延伸服务对产褥期产妇产后康复的效果

    作者:左莉

    目的:观察产褥期产妇采取产后康复治疗延伸服务对产后康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10月接诊的产褥期产妇7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00例)与对照组(39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与产后康复治疗,而观察组在对照组处理基础上加用延伸服务处理。观察记录两组产妇产褥期泌乳情况、对护理治疗满意度情况,并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乳量多者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则大部分为乳量适中;观察组产妇对护理治疗满意率为95.00%,对照组则为82.0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产褥期产妇产后康复治疗并予以延伸服务,可以改善产褥期泌乳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借鉴。

  • 微粒子化学发光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 e抗原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涛;王兰兰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采用微粒子化学发光法(MCLIA)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310例乙型肝炎患者,分别用MCLIA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对HBeAg进行检测。结果 HBeAg 的S/CO为<1.00组、10.00~29.99组,≥30.00组三组标本时,应用MCLIA 法检验, MCLIA、ELISA法的符合率均>95%,S/CO为这组标本为1.00~9.99时,MCLIA法和ELISA法,仅50%符合率。对大三阳抗病毒治疗患者行回顾分析,治疗中有HBeAg+时,与治疗前相比,三者含量有可比性。结论 HBeAg采用MCLIA法检测,有较重要价值,与ELISA法比较,除灵敏度高外,在针对低含量HbeAg检测时,检出率也居较高水平,且可对HBeAg的变化动态、实时观察,使临床对抗病毒疗效可准确评估,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欣母沛联合宫腔填纱对剖宫产产后出血疗效及预后的影响

    作者:刘淑允

    目的:观察欣母沛联合宫腔填纱对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及预后影响。方法选择商丘市妇幼保健院2005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30例产妇进行研究,分为两组。两组均行剖宫产术,对照组应用缩宫素联合宫腔填纱预防出血,观察组加用欣母沛,比较两组产妇产后2 h与24 h出血量、住院时间、离床活动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后2、24 h出血量分别为(184.3±26.7)、(263.3±35.4) ml,低于对照组;离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17.2±6.3)h、(5.2±1.4)d,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2%(6/65),对照组为7.7%(5/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欣母沛联合宫腔填纱可显著减少剖宫产产妇术后出血量,避免产后出血,同时缩短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促进产妇更快康复,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荐。

  • 腹腔镜与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效果对比

    作者:梁锋;徐霞

    目的:比较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LM)和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TVM)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子宫肌瘤患者分成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组( TVM组)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组( LM组),每组100例。术后分析比较两组的剔除肌瘤个数、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 LM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TVM组( P<0.05),手术剔除的子宫肌瘤个数LM组(4.4±3.0)多于TVM组(2.1±1.5)(P<0.05),而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结论 LM治疗子宫平滑肌瘤具有创伤小,术后粘连少、剔除子宫肌瘤数目多、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等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牡荆素对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和部分机制

    作者:王斌;王方

    目的:探讨牡荆素对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对其部分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将其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葛根素组和牡荆素组,对各组大鼠模型的心肌梗死面积和相关血清标志物进行测定,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药物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以牡荆素1.5 mg/kg组大鼠IS/AAR下降幅度大,抑制率为28.71%。结论牡荆素能够有效降低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心肌梗死面积,通过增强机体的抗氧化作用发挥其保护作用。

  • 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周期性瘫痪38例临床分析

    作者:徐磊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周期性瘫痪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对38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周期性瘫痪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内容包括发病诱因、临床表现、诊断结果、治疗方法、临床疗效等。结果饱餐是其发生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周期性瘫痪的主要诱因(42.11%);首诊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周期性瘫痪率仅为55.26%,误诊率高达44.74%(P>0.05);临床治疗总有效率(100.00%)与无效率(0.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临床医生应准确掌握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周期性瘫痪临床特征,发现疑似病例应及时给予各项临床检查确诊病情,给予积极的补钾及对症治疗,保障患者疗效,指导患者出院后遵医嘱连续用药治疗,提高其预后效果。

  • 小剂量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治疗效果

    作者:张佩

    目的:分析小剂量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子宫肌瘤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予以达那唑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米非司酮,对比分析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前后的血红蛋白与肌瘤体积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白带异常、阴道出血及腹部肿块等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血红蛋白与肌瘤体积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 P<0.05)。用药后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恶心、潮热及阴道分泌物减少,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子宫肌瘤行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效果显著,且未增加明显不良反应。

  • 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疗效观察

    作者:陈建丽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9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特布他林治疗组(对照组)48例及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组(观察组)50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为7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PaCO2)、pH值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均有改善;但观察组PaO2、PaCO2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pH值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具较高的安全性,对改善患者预后意义重大,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急性等容稀释性自体输血在孕妇围生期的安全性

    作者:李福照

    目的:研究孕妇围生期应用急性等容稀释性(ANH)自体输血的安全性。方法以新县人民医院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住院分娩的8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孕妇未行自体或异体输血,观察组孕妇则行急性等容稀释性自体输血,比较两组孕妇生产前后血红蛋白( Hb)、红细胞压积极( HCT)、红细胞计数( RBC)、血小板计数( PLT)指标及新生儿1、5 min Apgar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孕妇生产前后Hb、HCT、RBC、PLT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孕妇生产后Hb、HCT、RBC较生产前明显下降(P<0.05)。两组孕妇生产后Hb[(111.90±11.77) g/L vs(101.41±15.76) g/L]、HCT[(34.79±4.17)%vs(30.55±4.27)%]、RBC [(3.72±0.80)×1012/L vs(3.38±0.37)×1012/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两组孕妇分娩中出血量及新生儿1、5 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围生期行急性等容稀释性自体输血安全有效,值得临床研究应用。

  •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两种化疗方案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评价

    作者:王玮;翟玉峰;赵学红;张东峰

    目的:观察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同期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5-氟尿嘧啶联合顺铂两种化疗方案治疗中晚期食管癌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临汾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经临床病理证实,均行三维适形放疗,采用随机对照表将患者分为DC组和DF组,各43例,DC组为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方案,DF组为5-氟尿嘧啶联合顺铂化疗方案,观察两组缓解率、不良反应等,随访2年,观察患者的病死率。结果 DC组治疗有效率为81.40%,与DF组(76.74%)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 P>0.05)。 DC组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为69.77%,较DF组高,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为30.23%,较DF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DC组病死率为44.19%,较DF组低,但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两种化疗联合同步放疗方案近期疗效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但DC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相对较低,可提高患者的耐受性。

  • 影响结核病患者耐药的因素及护理对策

    作者:丁密;盛锡霞

    目的:探讨结核病患者耐药的影响因素,并对其护理措施进行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河南省胸科医院2012年3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结核病患者177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影响患者耐药性的相关因素提出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治疗方案是否合理、治疗是否中断、是否规则用药、既往治疗史和个人收入均是影响结核病患者耐药性的重要因素;54例耐药结核病患者经护理后42例好转出院,且患者家中均无人发生结核病感染。结论对影响结核病患者耐药性的因素进行分析并采用针对性护理措施,有助于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有效控制,对于减轻患者痛苦,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 法舒地尔在难治性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作者:常晋华

    目的:探讨难治性高血压采用法舒地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100例难治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降压治疗,观察组加用法舒地尔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相较对照组,观察组24 h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平均动脉压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压达标率为72%,明显高于对照组(46%,P<0.05)。观察组联合用药种类平均(4.01±0.72)种,少于对照组[(4.47±0.55)种,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难治性高血压采用法舒地尔治疗,可显著提高降压达标率,增强降压幅度,减少联合用药种类,且具较高安全性,在辅助治疗中作用重大,值得广泛推广应用,对保障患者预后,提高生存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老年骨科患者行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对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作者:刘宏伟

    目的:探讨老年骨科患者行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行骨科手术的102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全身麻醉组和硬膜外麻醉组,并比较不同时间点两组患者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应用MMSE对不同时间点时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相比,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在麻醉前、麻醉后24 h和48 h时MMSE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6 h和12 h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全身麻醉相比,硬膜外麻醉在12 h内对老年骨科患者认知功能影响较小,且可减轻老年患者骨科手术后认知障碍的发生。

  • 利脑心胶囊联合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偏头痛的临床分析

    作者:张卉田;刘娟

    目的:探讨利脑心胶囊联合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及预后影响。方法选取105例偏头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意愿分成联合组(A组,n=55)和对照组(B组,n=50)两组。 B组予以口服氟桂利嗪胶囊方案,A组同时联合利脑心胶囊。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记录其用药前后血浆5-羟色胺(5-HT)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变化差异。结果①A组总有效率为90.9%,明显高于B组的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②用药前,两组患者在5-HT及CGRP水平对比上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A组5-HF水平为(301.6±40.5)ng/L,明显高于B组的(277.8±39.8)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GRP水平为(14.4±4.1)ng/L,高于A组的(11.3±4.1)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5%,同B组的14.0%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偏头痛患者予以利脑心胶囊联合氟桂利嗪胶囊方案,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推广。

  • 闭合性腹部损伤肝破裂非手术治疗效果

    作者:张晋涛;陈志军

    目的:观察非手术方案应用于闭合性腹部损伤肝破裂症治疗的效果。方法对泽州县人民医我院收治的60例肝破裂症患者开展研究,所有患者的肝破裂均由于腹部发生闭合性损伤而造成。其中,20例为非手术治疗组,40例为手术治疗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资料,比较治疗效果。结果非手术组痊愈率为100.00%(20/20),手术组为92.50%(37/40),两组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非手术组0例死亡;1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5.00%。手术组3例死亡,病死率为7.50%;10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25.00%。结论医师为腹部闭合性损伤所致肝破裂的患者施治时,为病情较为稳定的患者行非手术疗法,为病情复杂且情况凶险的患者行手术治疗,可以在提升疗效的基础上,降低对患者的损伤,促进患者康复。

  • FLAG 方案治疗难治复发白血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谷月丽;陈淑霞;肖喜春

    目的:探讨采用FLAG方案对难治复发白血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2011年9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难治复发白血病患者90例,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MEA方案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FLAG方案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完全缓解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FLAG方案对难治复发白血病进行治疗,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建议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益气温阳汤联合西药治疗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对心功能的影响

    作者:杨政治

    目的:探讨益气温阳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心功能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14年6月在周口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6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行西药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益气温阳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情况与左室射血分数( 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LVDD)、每搏输出量( SV)相关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9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LVEF与对照组比较(68.64±6.92)%vs(55.45±4.61)%]、SV[(59.67±5.49)ml vs(52.24±5.36)ml]、LVDD[(42.31±3.64)mm v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温阳汤联合西药治疗在慢性心力衰竭中效果显著,优化心功能参数值,能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手足口病并神经系统损害的早期识别与干预对策

    作者:张喜芳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并神经系统损害的早期识别与干预对策。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手足口病患儿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观察护理,实验组入院后通过早期识别判断高危因素,并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合并神经系统损害2例,治愈60例;对照组合并神经系统损害5例,治愈57例,死亡3例。结论及早发现手足口病患儿神经系统损害征象并实施有效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保障患儿生命安全。

  • 妥洛特罗两种透皮贴剂和口服片剂的临床药动学特征及其对临床疗效的影响

    作者:鲍少华

    目的:分析妥洛特罗两种透皮贴剂和口服片剂的临床药动学特征及其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自愿参与研究的健康受试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A组、B组及C组,每组30例。 A组单次接受2 mg的妥洛特罗透皮贴剂A,B组单次接受2 mg的妥洛特罗透皮贴剂B,C组单次接受1 mg的盐酸妥洛特罗片剂。测量三组健康受试者不同时间点的血药浓度,同时统计并计算药动力学参数。结果 C组血药浓度达峰时间与A组、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45,P<0.05;t=6.78,P<0.05);B组血药峰浓度与A组、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2.45,P<0.05;t=2.31,P<0.05);A组药-时曲线下面积与B组、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44,P<0.05;t=4.01,P<0.05);A组AUC0.x与B组、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53,P<0.05;t=4.01,P<0.05);B组清除半衰期与A组、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98,P<0.05;t=5.46,P<0.05)。结论两种贴剂在药动学参数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推测其可能对临床疗效造成影响,其中以妥洛特罗贴剂A的临床疗效为突出。

  • 超声引导下心包置管引流在心脏介入术并发急性心包填塞诊治中的应用

    作者:王志刚

    目的:探讨心脏介入术并发急性心包填塞诊治中超声引导下心包置管引流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选取临颍县人民医院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心脏介入术并发急性心包填塞患者40例,采用超声引导下心包置管引流治疗,回顾分析临床资料。结果本研究患者均在超声引导下行抽吸术或置管引流术,均置管成功,摘出100~800 ml不凝固鲜红色血液,中心静脉导管行8~72 h留置。临床升压、静脉补液、输血等抢救治疗后,心包填塞出血停止39例,迅速缓解心脏压迫症状,另1例经诊断示为风湿性心瓣膜病,采用经皮左房室瓣球囊成形术,有急性心包填塞发生,实施紧急手术,成功置管后,因患者年龄大,出血量大,心功能差,抢救无效死亡。对痊愈患者随访,无心包肥厚和缩窄性心包炎发生。结论针对心脏介入术后有急性心包填塞并发的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心包置管引流,可发挥治疗、穿刺作用,风险低,损伤小,费用低,操作简便,在临床有较高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高频超声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梁淑英;乔菊样

    目的:研究高频超声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87例乳腺癌病例纳入本研究,分别采用X线钼靶以及高频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肿块,并进行鉴别诊断,对研究结果相关数据做统计学处理。结果与X线钼靶检测相比,高频超声检测技术敏感度更高,但二者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X线钼靶检测与高频超声检测技术用于乳腺癌临床诊断各有优势,临床应注意二者的互补性,做到有机结合,以确保乳腺癌诊断准确性。

  • 经后路伤椎椎弓根置钉内固定治疗下腰椎爆裂骨折临床观察

    作者:吴智辉

    目的:探讨经后路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下腰椎(第3~5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3例下腰椎爆裂骨折患者经后路伤椎椎弓根置钉内固定术治疗,评价其术后伤椎复位、脊柱矫形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后均获植骨融合,术后12~19个月经后路手术取出椎弓根螺钉。随访12~20个月,术后、末次随访时伤椎前高、后高及Cobb角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2周、末次随访时伤椎前高、后高及Cobb角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 P>0.05)。合并神经损伤者末次随访神经功能恢复均≥1级,无椎体塌陷、矫正度明显丢失、内固定物断裂、继发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经后路伤椎椎弓根置钉内固定术治疗下腰椎爆裂骨折可恢复脊柱前中柱高度,手术创伤较小,术后骨性融合率高,稳定性好,脊柱矫正度丢失不明显,临床疗效确切。

  • 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内科诊断及治疗的临床研究

    作者:雷龙生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内科的诊断和临床治疗的特点和效果。方法选取襄垣县人民医院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普通治疗组(对照组)和瑞替普酶组(试验组)。对照组20例患者应用常规药物诊治,试验组20例患者应用注射瑞替普酶治疗,治疗疗程为4个月,记录并观察两组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的变化,4个月后,将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并且根据治疗结果,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结果经过4个月的治疗观察,对照组和试验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60.00%和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左室舒张期内径对照组为(67.25±7.23)mm,试验组为(68.01±5.12)mm;左室收缩期内径对照组为(58.12±6.23)mm,试验组为(59.21±7.23) mm;左室后壁厚度对照组为(9.01±1.23) mm,试验组为(8.91±2.21)mm;C-反应蛋白对照组为(15.85±3.22)mg/L,试验组为(16.02±2.32)mg/L。两组数据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病例对照组为12例,试验组为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注射瑞替普酶治疗有很好的临床效果,较常规治疗方法有极高的疗效,有极佳的治疗作用。

  • 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与开放手术治疗肾肿瘤的手术疗效比较

    作者:吕栋

    目的:观察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与开放手术治疗肾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于开封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肾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n=35)与对照组(n=25),观察组接受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接受开放手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129.37±65.15)ml,血管阻断时间为(19.41±4.07)min,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2.36±0.95)d,住院时间(10.12±1.77)d,术后恢复时间(14.14±10.81)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肾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宜首选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方案,兼具疗效与安全性,且患者术中出血量少,血管阻断时间短,术后恢复速度快,值得推广。

  • PCT、IL-6、IL-8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关系

    作者:郭俊华;王红燕;智喜荷;黄志昂;李荟萍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等对危重症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AP)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行有创机械通气的危重症患者120例,其中发生VAP的60例为VAP组,未发生VAP的60例为N-VAP组,比较两组患者PCT、IL-6、IL-8、C-反应蛋白( CRP)、白细胞计数( WBC)检测值。结果 VAP组PCT、IL-6、IL-8、CRP、WBC、体温与N-VA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比较VAP组患者中康复组和恶化组,两组患者的PCT、IL-6、IL-8、WBC、CR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PCT、IL-6和IL-8对危重症患者VAP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成人与儿童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分析

    作者:邱明生

    目的:研究成人与儿童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预后情况。方法选择2011年7月至2014年7月80例HSPN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采用肾活检进行检查,并给予临床分型与分级,收集并总结两组患者发病诱因。给予对症治疗,对全部患者进行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的预后。结果成人疾病有明显诱发因素的占45.0%,儿童占15.0%,成人患者肉眼血尿患者明显高于儿童( P<0.05);成人高血压明显高于儿童患者( P<0.05);成人肾功能不全明显高于儿童(P<0.05);儿童腹痛明显高于成人(P<0.05);儿童浮肿显高于成人(P<0.05);儿童关节痛明显高于成人(P<0.05)。从临床分型与病理分级情况,儿童组患者Ⅱ级较多,Ⅴ~Ⅵ级相对较少,而成人患者Ⅴ~Ⅵ级占比较高;儿童组患者经治疗后,有效率为97.5%;成人患者有效率为90.0%,儿童高于成人,但有效性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HSPN患者有明显诱因的高于成人患者,从临床分型与病理分级来看,HSPN患者中,儿童患者病情相对成人要轻,因此,儿童HSPN患者预后要好于成人。

  • 钙拮抗剂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机制及不良反应

    作者:苏苗雪

    目的:探讨钙拮抗剂在心血管疾病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及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随机选取霍州煤电集团总医院2011年9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采用钙拮抗剂进行治疗的心血管疾病患者129例,对患者的病史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研究60例患者使用钙拮抗剂后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5%,其中以头痛发生率高(51.7%),其次为外周组织水肿和面部潮红。结论钙拮抗剂是常用的心血管疾病治疗药物,临床应用时,应根据患者具体病情,结合药物性质和个体差异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尽量避免长期大剂量用药,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丙泊酚复合七氟醚麻醉在小儿纤维支气管镜检术中的应用分析

    作者:宋淑敏

    目的:观察丙泊酚复合七氟醚麻醉在小儿纤维支气管镜检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于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接受纤维支气管镜检术治疗的9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全身麻醉,观察组给予丙泊酚复合七氟醚麻醉,观察两组患儿手术不同时机临床体征的变化情况,统计麻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声门关闭1例,呛咳2例,术中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苏醒时间为(10.1±3.4)min,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手术前至患儿苏醒后,血氧饱和度无明显变化,不同时间段对比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置镜后到退镜前血氧饱和度下降至(89.66±0.77)%,明显低于麻醉前(P<0.05)。结论在小儿纤维支气管镜检术中应用丙泊酚复合七氟醚麻醉,对患儿机体影响小,麻醉效果好,不良反应低,术后恢复速度快,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与单纯阴式子宫切除的效果对照

    作者:刘园园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与单纯阴式子宫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122例需子宫切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1例。对照组患者行单纯阴式子宫切除术,观察组患者在腹腔镜直视下行阴式子宫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以及阴道残端感染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以及阴道残端感染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比单纯阴式子宫切除术临床效果要明显,且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和恢复快等优点,该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不同手术时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对比分析

    作者:许新强;刘珂;马龙君;孟少华;李耀泽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时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129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照手术时机的不同分组,每组43例,其中超早期组手术时间≤6 h,早期组6~24 h,晚期组为≥24 h。均开展针对性手术,对比预后。结果超早期组临床优良率为72.09%,再出血率为25.58%;早期组分别为65.12%,11.63%;晚期组分别为48.84,2.33%。超早期组优于其他组别(P<0.05)。结论超早期与早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随着治疗时机的拖延治疗优良效果也在降低,需引起临床重视。

  • 食管动脉介入导管灌注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22例临床分析

    作者:冯涛聚;王炜;刘汉青

    目的:分析中晚期食管癌患者采取食管动脉介入导管灌注化疗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2月至2014年7月接诊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22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他们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皆采取食管动脉介入导管灌注化疗治疗,观察记录化疗前、后患者进食情况及食管病灶变化情况,并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前患者进普食率为0,治疗后则为86.36%(19/22),治疗后进普食率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患者食管病灶均值为(3.95±0.64) cm,治疗后则为(1.57±0.36) cm,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中晚期食管癌患者采取食管动脉介入导管灌注化疗治疗可取得比较良好的效果,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值得借鉴。

  • 40例不典型泌尿系统结核临床诊治分析

    作者:朱丽霞

    目的:探讨不典型泌尿系统结核患者的临床诊治体验。方法选取安阳市结核病防治所2011年4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40例不典型泌尿系统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归入研究组( A组),将同一时间入院体检的40例健康志愿者也纳入研究范围并归入对照组( B组)。均对两组患者予以静脉肾盂造影( IVP)、B超、X线平片、CT等检测方案,对比其临床诊断敏感性与特异性差异。根据患者临床指征及治疗适应证等差异选择不同治疗方案,记录其临床疗效。结果①CT和IVP检查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97.5%、97.5%和95.0%、97.5%,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 P>0.05);其次为B超,该检测方案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87.5%和82.5%,X线检测准确度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②两种治疗方案均获得理想疗效,总有效率均超过90.0%,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不典型泌尿系统结核患者予以IVP、CT、X线等联合诊断方案,可有效提高其临床诊断准确性,规避误诊或漏诊风险;患者需根据其具体病情、发展阶段及自身耐受性差异等选择佳治疗方案。

  • 五项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肺癌的诊断价值

    作者:张盟;王宗兰;潘士虎;田新村;杨东昌

    目的:通过对五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结果分析,探讨其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肺癌组142例,肺良性疾病组86例,正常对照组60例,对其血清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比较分析。结果五种肿瘤标志物的水平肺癌组均高于良性疾病组及正常对照组(P<0.05);五种血清肿瘤标志物在不同病理类型肺癌中阳性率不同,CA125在腺癌中阳性率高为78.5%,CYFRA21-1在鳞癌中阳性率高为76.9%,NSE在小细胞癌中阳性率高为76.0%;联合检测时对肺癌诊断的敏感度为99.3%,高于各单项检查( P<0.05);准确度为82.6%,部分提高。结论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YFRA21-1、NSE、CA125和CA--19-9联合检测可以提高肺癌诊断的敏感度和准确率,达到对肺癌早期诊断的目的。

  • 重症脑功能损伤的脑电图分级标准

    作者:罗洪英

    目的:探讨重症脑功能损伤的脑电图分级标准。方法144例重症脑功能损伤患者均给予动态脑电图监测,记录患者治疗结局并分析与Lavizzari、Synek分级情况相关性。结果 Lavizzari分级结果中I级与Synek分级对比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 P>0.05),Ⅱ级、Ⅲ级人数显著高于Synek分级,而Ⅳ级、Ⅴ级均较Synek分级显著减少(P<0.05);Lavizzari分级预测生存准确率与Synek分级对比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而Lavizzari分级预测死亡准确率仅为84.55%,显著低于Synek分级预测死亡准确率(95.91%,P<0.05)。结论重症脑功能损伤患者经动态脑电图监测后,给予Synek分级较Lavizzari分级结果更为准确,临床医生应掌握此类患者脑电图及分级特点,给予准确分级后评估患者实际情况并实施针对性的治疗方法,保障患者疗效及预后。

  • CerbB2、ER、PR、Ki67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付勇先;范瑞;郑香玉;高峰;孙征;孙冉

    目的:分析CerbB2、ER、PR、Ki67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抽取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经临床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90例作为乳腺癌组,取同期乳腺良性病者87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行免疫组化检查,并记录CerbB2、ER、PR、Ki67表达。结果乳腺癌组CerbB2、ER、PR、Ki67基因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0%、48.89%、55.56%、72.2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腋窝淋巴转移患者的CerbB2、PR、Ki67阳性率为50.98%、33.33%、90.2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浸润性导管癌患者CerbB2、Ki67阳性率分别为21.05%、47.37%,显著低于浸润性小叶癌、髓样癌, ER、PR阳性率分别为89.47%、78.95%,显著高于浸润性小叶癌、髓样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CerbB2、ER、PR、Ki67表达对乳腺癌诊断、治疗具有指导意义,可作为预后评估指标。

  • 腹腔镜联合不同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对比分析

    作者:何红瑞

    目的:观察腹腔镜分别与米非司酮、孕三烯酮联合应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的疗效差异。方法选择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6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作两组,每组30例,Ⅰ组给予米非司酮,Ⅱ组给予孕三烯酮,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的显效率、有效率、复发率、术后妊娠率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1/30),Ⅱ组为26.67%(8/30),Ⅰ组明显低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腹腔镜术与米非司酮联合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可有效改善子宫内膜异位症,促进患者妊娠,且不良反应较少,有利于保护患者安全。

  • 宫颈上皮细胞 DNA定量分析在宫颈癌早期筛查的应用

    作者:刘玉瑰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细胞DNA定量分析技术在宫颈癌早期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妇产科行妇检的妇女900例,均行宫颈上皮细胞DNA定量分析、杂交捕获HPV、液基细胞学检查三种方法的检测,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宫颈上皮细胞DNA定量分析方法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3.80%、61.28%、67.53%,杂交捕获HPV检查分别为90.20%、86.32%、92.20%,液基细胞学检查分别为60.56%、77.94%、62.32%。结论宫颈上皮细胞DNA定量分析方法需与杂交捕获HPV检查及液基细胞学检查联合应用,可提高宫颈癌诊断率,尽早发现与治疗宫颈癌,提升疗效。

  •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行厄贝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复发的影响

    作者:方如民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PAF)采用厄贝沙坦与阿托伐他汀联用对复发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AMI合并PAF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厄贝沙坦与阿托伐他汀规律联用,对照组未规律用药,上述两种药物总应用时间均<8周,比较两组对复发影响。结果两组血压水平,总胆固醇( TC)、三酰甘油( 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C反应蛋白、左心房内径治疗前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左心房内径、收缩压均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C反应蛋白、TC、LDL-C、TG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PAF复发率为10%,5%患者转为永久或持续性心房颤动,对照组复发率为45%,40%患者转为永久或持续性心房颤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AMI合并PAF患者,采用厄贝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可使心房颤动率明显降低,具有协同作用,两种药为AMI基础的二级预防药物,药师需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坚持用药率,使心房颤动复发率减少,促使患者预后改善,大程度保障生存质量。同时,需加大样本量的研究,以为临床应用提供更科学、准确的依据。

  • 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

    作者:樊晓霞

    目的:探讨采用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太原市太航医院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确诊为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胺碘酮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律失常症状,改善心功能,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建议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低场强核磁在诊断脑部肿瘤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国红

    目的:探讨低场强增强核磁在诊断脑部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在安阳市肿瘤医院检查的72例疑似脑部肿瘤患者,分析低场强核磁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差异性,计算其阳性率、误诊率、漏诊率、确诊率、特异度等指标。结果72例疑似脑肿瘤患者,经病理确诊66例,其中经低场强核磁脑肿瘤阳性61例,其中1例误诊,误诊率为1.6%;6例漏诊,漏诊率为9.1%;60例确诊,确诊率为90.9%;特异度为91.7%。60例确诊患者中,星形细胞瘤18例,髓母细胞瘤12例,血管母细胞瘤11例,转移瘤3例,脑膜瘤5例,室管膜瘤11例;漏诊6例,星形细胞瘤误诊例数1例,血管母细胞瘤漏诊1例,转移瘤漏诊2例,脑膜瘤漏诊2例。不同类型肿瘤中的敏感度与特异性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经低场强核磁诊断脑部肿瘤有较高准确率,缩短检测时间,提高患者的检测安全性,有较高临床推广意义。

  • 康妇消炎栓联合盆腔炎治疗仪治疗盆腔炎所致慢性疼痛疗效观察

    作者:孙鲁芳;杜仕秀;贺秀华

    目的:探讨康妇消炎栓联合盆腔炎治疗仪在盆腔炎所致慢性疼痛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对照组给予康妇消炎栓治疗;研究组给予康妇消炎栓联合盆腔炎治疗仪治疗,记录两组盆腔炎所致慢性疼痛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1.11%,显著高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7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78%,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56%,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盆腔炎所致慢性疼痛患者给予康妇消炎栓联合盆腔炎治疗仪治疗后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有利于保障患者生活质量。

  • 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临床分析

    作者:曹常松;吴卫新;李琳;朱军方

    目的:探讨采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郑州市骨科医院下肢骨科2012年9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58例,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行股骨头置换术,实验组患者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等明显优于实验组患者( 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Harri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 P<0.05)。结论髋关节置换术是一种理想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术式,临床治疗时应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选取合适的髋关节置换方案。

  • 肛周坏死性筋膜炎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李雪芹

    目的:探讨肛周坏死性筋膜炎的诊断、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2月至2014年5月7例肛周急性坏死性筋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确诊后给予尽早彻底清创、挂线引流、敏感抗生素应用及支持对症等治疗。结果7例患者术后创面基本愈合,1例行二期皮瓣成形术,无行二次清创手术者,住院时间24~57 d,平均33 d,均痊愈出院。出院随访6~18个月,7例患者均未见复发,肛周无明显缺损,肛门功能基本正常。结论肛周坏死性筋膜炎一旦确诊即应尽早手术,早期诊断与手术治疗为提高患者存活率之关键,采用挂线引流有利于病灶坏死组织清除、引流畅通以及创面修复。

  •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高龄患者骨质疏松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

    作者:程立军;杜海峡;肖文庆;姜瑞;秦延杰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高龄骨质疏松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70岁以上骨质疏松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26例,均采用PFNA固定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26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14个月,平均6个月,功能按Harris评分,优18例,良6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92.3%。结论 PFNA治疗高龄骨质疏松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满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并发症少。

  • 舒芬太尼用于心血管手术的麻醉效果

    作者:江进红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在心血管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与心瓣膜置换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芬太尼组40例与舒芬太尼组40例,对比两组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但芬太尼组诱导浓度、麻醉总量高于舒芬太尼组。麻醉诱导前,两组CVP(中心静脉压)、MAP(平均动脉压)、HR(心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后,两组CVP、MAP、H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血管手术患者采用舒芬太尼麻醉,安全有效,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放化疗配合保肛术治疗低位中晚期直肠癌的疗效

    作者:赵瑞琴

    目的:探讨放化疗配合保肛术治疗低位中晚期直肠癌的疗效与远期复发率。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7月中晚期直肠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行放化疗联合保肛治疗,对照组40例行Mi-les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和2年随访指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导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排气时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15.0%、12.5%,病死率为25.0%、30.0%,两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放化疗配合保肛术治疗低位中晚期直肠癌的疗效可靠,可改善患者后期生活质量。

  • 手术治疗踝关节复杂骨折合并脱位

    作者:孙文武

    目的:研究手术治疗踝关节复杂骨折合并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西峡县人民医院收治的48例踝关节复杂骨折合并脱位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法进行治疗。结果本研究显效38例,有效7例,无效3例,治疗有效率为93.8%。结论采用手术治疗踝关节复杂骨折合并脱位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在治疗患者骨折解剖复位的同时,关注其周围软组织损伤情况并进行相应的修复工作对患者的病情痊愈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

    作者:方艳平;罗晋武

    目的:探讨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4年4月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绞痛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并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57.25%、93.7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 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

    作者:郭山岭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胺碘酮。记录两组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治疗前后生命体征变化情况、房颤复律情况、死亡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经不同方法治疗后两组心率、血压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研究组改善效果更为理想;研究组复律率(90.48%)显著高于对照组(71.43%),而其死亡率则仅为4.76%,显著低于对照组21.43%,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胺碘酮可显著提高患者疗效及预后,有效降低死亡率,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 急性肠梗阻治疗中不同手术时机的疗效分析

    作者:吕文成

    目的:探究急性肠梗阻治疗中不同手术时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响水县人民医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66例急性肠梗阻手术治疗患者,根据患者的不同手术时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其中甲组患者为病发48 h内实施手术治疗,乙组患者为病发48 h后实施手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出院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病情况。结果甲组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出现肠坏死1例,占3.03%,病死1例,病死率为3.03%,乙组患者出现肠坏死4例,占12.12%,病死3例,病死率为9.09%,甲组患者的肠坏死率和病死率明显低于乙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甲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94%,乙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8.79%,甲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乙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肠梗阻在病发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可有效减少患者肠坏死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纳洛酮对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

    作者:蓝羚榕;莫杏鸾

    目的:探讨研究应用纳洛酮干预治疗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9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措施,包括抗生素预防应用,降低颅内压,持续吸氧、营养支持及脑循环改善等;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纳洛酮静脉泵注。将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评分对比,同时将两组患儿的意识恢复时间、原始反射与肌张力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对比。结果两组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治疗前临床症状评分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时间段评分均低于治疗前,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患儿的意识恢复、原始反射与肌张力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纳洛酮可改善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的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 免疫性抗体对女性不孕不育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高邹芹

    目的:探讨免疫性抗体对女性不孕不育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不孕不育患者56例设为观察组,随机抽取56例生育正常女性作为对照组。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血清中抗精子抗体和抗心磷脂抗体情况。结果观察组抗精子抗体总阳性率(39.3%)高于对照组(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抗心磷脂抗体总阳性率(32.1%)高于对照组(3.6%),两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免疫性抗体检测对女性不孕不育有重要临床意义。

  • 疼痛科微创介入术后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作者:高辉

    目的:分析疼痛科微创介入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并探讨有效预防措施。方法对69例疼痛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内容包括原发疾病类型、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将所得资料给予统计学分析后探讨疼痛科微创介入手术后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预防对策。结果69例疼痛科微创介入术后发生不良反应患者治疗方法以臭氧消融术居多(34.78%),其他还包括射频消融术、胶原蛋白酶溶解术、激光气化减压术、椎间盘内电热疗法等,对比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临床医生应准确掌握疼痛科各类微创介入术适应证,针对术后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给予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显著降低疼痛科患者经微创介入术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保障其疗效及生活质量。

  • 低剂量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干粉剂治疗成人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

    作者:陈建攸;李廷天;郝月琴;黄淑娟

    目的:探讨低剂量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干粉剂(舒利迭)吸入治疗成人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及药物安全性。方法将12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成人患者随机均分两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给予吸入低剂舒利迭治疗,对照组给予吸入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药物安全性进行综合比较。结果研究组在治疗第1、2、3周时的咳嗽症状消失率分别为61.67%、81.67%、96.67%,而同期对照组分别为43.33%、63.33%、81.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治疗前及治疗第4周的晨间呼吸峰流速(PEF)分别为(459±77)、(571±90)L/min,对照组分别为(450±83)、(511±87)L/min,两组PEF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经有效治疗4周后,研究组晨间PEF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药物不良反应情况发生,治疗期间无一例因药物不良反应退出治疗。结论吸入低剂量舒利迭治疗成人咳嗽变异性哮喘能明显缓解患者咳嗽症状,改善肺功能,安全性高。

  • 儿童眼病筛查法在群体儿童眼保健中的应用

    作者:苏剑

    目的:探讨儿童眼病筛查法在群体儿童眼保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9月行常规眼科保健、体检的156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行眼病筛查检查及常规观察,比较两种筛查方法假阳性率、漏诊率、特异度及敏感性。结果156例儿童确诊正常124例,异常32例,PR-2000假阳性率为12.5%,漏诊率为3.1%,常规观察无假阳性,漏诊率为7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PR-2000特异性及敏感性分别为97.6%及96.9%,常规观察为100%及28.1%,PR-2000敏感性明显高于常规观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儿童眼病筛查敏感度高、漏诊率低,是一种有效眼病筛查方法,有助于群体儿童眼保健。

  •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超敏 C-反应蛋白及血脂检测对脑梗死的诊断意义

    作者:况磊;陆菁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脂检测在诊断脑梗死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脑梗死患者36例(梗死组)及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对照组),比较两组相关指标检测结果,比较脑梗死组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患者间血清Hcy及hs-CRP水平。结果梗死组血清神经功能缺损患者、hs-CRP、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中、重型较轻型者血清 Hcy、hs-CRP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血清Hcy、hs-CRP及血脂水平变化与脑梗死发生及发展密切相关,联合检测有助于脑梗死的预防及诊断。

  • 两种手术对胆囊息肉的疗效对比

    作者:陈敏胜

    目的:对比分析微创保胆取息肉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囊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胆囊息肉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采用微创保胆取息肉术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远期并发症率及复发率分别为6.67%、3.33%,对照组远期并发症率及复发率分别为23.3%、26.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微创保胆取息肉术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 肿瘤坏死因子-α及胰岛素抵抗检测在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价值

    作者:刘洁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及胰岛素抵抗检测在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妊娠期糖尿病患者50例为糖尿病组,另选取同期住院治疗的50例正常妊娠产妇正常组,比较两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及胰岛素抵抗程度,分析其在妊娠糖尿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结果妊娠糖尿病患者肿妊娠糖尿病患者的肿瘤坏死因子系统相关指标水平高于正常妊娠组,妊娠糖尿病组胰岛素抵抗指数、β细胞功能指数水平均高于正常妊娠组,李氏β细胞功能指数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妊娠组,胰岛素抵抗作用明显强于正常妊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妊娠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作用明显增强,患者体内肿瘤坏死因子系统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妊娠产妇。因此,早期肿瘤坏死因子系统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测定对于妊娠糖尿病的防治均有重要意义,建议在实际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 切开复位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踝部骨折的疗效

    作者:戴四海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可吸收钉内固定治疗踝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踝部骨折患者5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6例。对照组给予闭合复位固定,观察组采用切开复位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足部功能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术后足部功能评分优13例,良8例,优良率为84.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显效16例,有效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切开复位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踝部骨折,术后功能恢复良好,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胰腺囊实性乳头状上皮性肿瘤的 CT及 MRI诊断

    作者:崔效广

    目的:探讨胰腺囊实性乳头状上皮性肿瘤(SCPEN)的CT、MRI诊断给予。方法随机选取驻马店市中心医院2004年2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胰腺囊实性乳头状上皮性肿瘤患者12例,应用CT、MRI对患者给予诊断,分析患者的病理结果。结果与手术结果相比,CT、MRI诊断结果一样,诊断的准确率都达到100%,12例患者中,患有单纯性SCPEN者8例,合并胰管轻度扩张者4例,采用CT与MRI进行诊断的时间分别为(27.8±5.9)min和(19.8±3.6)min,对两组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SCPEN的治疗,CT、MRI诊断都具有各自的特点,诊断的准确率都比较高,但是比较两者的诊断时间,MRI诊断的时间要短一些,在临床诊断中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诊断方法。

  • 伊托必利联合复方阿嗪米特及黛力新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分析

    作者:杨娟;周世昌;卞孝平

    目的:观察盐酸伊托必利联合复方阿嗪米特及黛力新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远期疗效。方法符合罗马III诊断标准的FD患者180例随机分为三组,伊托必利联合复方阿嗪米特及黛力新(观察A组)、复方阿嗪米特联合黛力新组(对照B组)、伊托必利联合黛力新组(对照C组)各60例,A组服用伊托必利片50 mg,每天3次,复方阿嗪米特2片/次,三餐后服用;黛力新2片/d,早、中餐后各1片;B组服用复方阿嗪米特2片/次,三餐后服用;黛力新2片/d,早、中餐后各1片;C组服用伊托必利片50 mg,每天3次,黛力新2片/d,早、中餐后各1片。治疗4周,治疗结束后观察症状消失情况并做对比分析。结果175例完成随访计划,A组58例,症状消失52例,有效率为89.7%;B组59例,症状消失35例,有效率为59.3%;C组57例,症状消失46例,有效率为80.7%,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伊托必利联合复方阿嗪米特及黛力新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及安全性均较好,且伊托必利在功能消化不良的治疗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 妈富隆与妇康片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效果对比

    作者:冀淑英

    目的:探讨妈富隆与妇康片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到2014年8月104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50例行妇康片进行止血治疗,观察组54例行妈富隆止血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控制出血时间、完全止血时间。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出血量均得到有效控制,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控制出血时间分别为(25.48±4.98)h和(37.87±5.02)h,完全止血时间为(8.54±3.55)d和(13.39±4.6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4%,显著低于对照组为1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相比妇康片,妈富隆在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止血效果显著,有效控制病情,不良反应率低,减轻患者痛苦,有临床推广价值。

  • 多层螺旋 CT薄层扫描和后处理重建在眼外伤致眼眶壁骨折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崔福生;籍玉青;李永才;高凤霄

    目的:探讨眼外伤致眼眶壁骨折采用多层螺旋CT薄层扫功和后处理重建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眼外伤致眼眶骨折患者40例,均为邢台市人民医院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应用东芝Aquilion64排螺旋CT机完成薄层扫描,并通过vitrea工作站行三维后处理重建。结果本次选取患者40例,直接骨折12例,爆裂骨折18例,复合骨折10例。共有骨折50处,其中视神经管及眶尖骨折3处,眶内侧壁23处,眶外侧壁7处,眶上壁10处,眶下壁7例。骨折范围:单壁18例,双壁12例,三壁7例,四壁3例;领近骨折:合并颧弓骨折9例,额骨眶板骨折5例,鼻骨骨折10例,筛板骨折4例,面骨骨折14例,鼻突骨骨折28例,蝶骨小翼骨折3例。观察眼眶周围软组织和球后肌、视神经、眼外肌等情况,眼外肌移位增粗17例,眼睑及颜面眶周肿胀34例,筛窦积血20例,泪滴征9例,在眶内积气9例,球后挫伤8例,球内异物1例,眼球皮裂3例。结论眼眶骨折目前诊断方法中,螺旋CT重建技术为理想手段,应用多层螺旋CT后处理重建,可使诊断眼眶骨折的水平提高,对三维立体空间中眼眶壁骨折的实际形态、位置、大小,与周围解剖关系或直观了解,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依据,以促使预后改善,并可用作司法鉴定。

  • 胆囊切除术后胆汁反流性胃炎临床分析

    作者:杨瑞东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后胆汁反流性胃炎临床特点。方法任意抽选2013年4月至2014年5月接受切除胆囊手术患者90例,所有患者在手术完成后均出现胆汁反流性胃炎。依据病人的年龄段,>60岁为高龄组,40~60岁为中年组。对两组的临床特点进行比较。结果不同组别患者因胆汁反流引起的胃炎症状特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年龄接受胆囊切除的患者在发生反流性胃炎病症后会呈现不同的特征,所以应该针对不同年龄患者的胃炎特点采取妥当的处理措施。

  • 冰毯亚低温在重型脑外伤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张峰

    目的:分析和探讨临床上对重型脑外伤患者采用冰毯亚低温进行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104例重型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表方法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冰毯亚低温进行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经过为期30 d的治疗,观察组死亡1例,恢复良好32例;对照组死亡4例,恢复良好28例。观察组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恢复优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临床脑外科对于重型脑外伤患者在传统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采用冰毯亚低温方法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糖尿病足截肢前后血管内介入治疗临床分析

    作者:朱培欣;卢占兴;陈锦州;王闯胜;李陆鹏

    目的:研究糖尿病足截肢前后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必要性。方法选取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诊治的糖尿病足截肢患者16例,其中截肢前血管内治疗的11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截肢后治疗的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100%,两组总有效率均较高,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9%,对照组为40.0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讲,在截肢前后进行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均较为显著,且截肢前治疗的不良反应更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脑血栓治疗中奥扎格雷钠联合降栓酶的应用效果

    作者:李小红;蔡娜

    目的:探讨脑血栓治疗过程中奥扎格雷钠联合降栓酶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奥扎格雷钠;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奥扎格雷钠联合降栓酶,记录两组脑血栓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两组脑血栓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84.09%)显著高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63.64%),P<0.05,提示两组总有效率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脑血栓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奥扎格雷钠联合降栓酶可显著提高患者疗效及预后,有利于降低致残率及致死率,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李海燕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与治疗体会。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92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辛伐他汀及美托洛尔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6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6.71%明显比对照组15.49%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过程中对辛伐他汀、美托洛尔及阿司匹林肠溶片进行联合用药,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且用药简便,是有效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方法。

  • 高敏 C-反应蛋白与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对比剂肾病的相关性

    作者:金培印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对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对比剂肾病(CIN)的评价作用。方法将择期行冠状动脉造影或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172例患者随机平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172例患者于介入术前后行常规水化疗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治疗。检测及记录介入术前后hs-CRP、血清肌酐( Scr)以及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变化。结果治疗组CIN 3例(3.49%),对照组CIN 9例(10.4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CIN患者hs-CRP浓度(3.12±4.08) mg/dl,无CIN患者hs-CRP浓度(6.12±4.66)mg/d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血清hs-CRP早期检测有利于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CIN发生风险评估。瑞舒伐他汀能有效降低CIN发生率。

中国实用医刊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