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中国实用医刊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Medicine 중국실용의간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7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4-4756
  • 国内刊号: 11-5689/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36-23
  • 曾用名: 中原医刊;河南赤脚医生
  • 创刊时间: 197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实用医刊》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河南
  • 主编: 秦省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尿沉渣检查应用于肾脏疾病诊断和疗效判断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郭华;崔志明;姚才娥

    目的 探讨尿沉渣检查应用于肾脏疾病临床诊断及判断疗效等工作中的具体价值.方法 300例疑似肾脏疾病患者均接受尿沉渣、尿液干化学检查,记录相应检查结果并将其与病理检查或随访结果予以对比后行相应分析.结果 300例疑似肾脏疾病患者经尿液干化学、尿沉渣检查所得管型、白细胞、红细胞、结晶等指标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均>0.05);300例疑似肾脏疾病患者经病理或随访确诊293例,尿沉渣检查特异性(85.71%)高于尿液干化学检查(71.43%),P<0.05;两种方法检查敏感性(97.27%比96.25%)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沉渣检查应用于肾脏疾病诊断过程中具有重要价值,有利于提高肾脏疾病正确诊断率,对保障患者疗效及预后均具有积极意义.

  • 单发小肝癌的术式选择及免疫状态改善分析

    作者:高晋;刘建生;廉文瑞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单发小肝癌的近期肝功能恢复情况及其对患者免疫水平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择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100例单发小肝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接受开腹肝切除术,研究组50例实施腹腔镜肝切除术.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并观察手术前后肝功能指标[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胆红素(TBIL)]、细胞免疫水平变化.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术后拔管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12 h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住院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1、2周,研究组ALT、AST、TBIL水平呈降低趋势(P<0.05);术后2周时AST水平低于术前(P<0.05),ALT、TBIL水平恢复至术前(P>0.05).术后1周,研究组CD3+、CD4+、CD8+、NK恢复至术前(P>0.05),术后2周时上述指标优于术前(P<0.05).术后2周,研究组ALT、AST、TBIL水平及CD3+、CD4+、NK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0%)低于对照组(2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单发小肝癌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具有术后恢复快、疼痛轻、并发症少等优势,利于促进患者近期肝功能的恢复,改善细胞免疫,减轻创伤反应,缩短住院时间.

  • 血清Cys-C联合β2-MG检测对高血压肾病的早期诊断价值

    作者:刘博;李振飞

    目的 研究血清胱抑素(Cys-C)联合β2-微球蛋白(β2-MG)检测对高血压肾病早期的诊断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长治市第二人民医院2012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80例高血压肾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随机选取80例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投射比浊法检测研究组血清Cys-C和β2-MG水平.比较研究组治疗前后血压及心率、各级高血压肾病患者炎性因子的阳性检出率;观察研究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及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研究组各级患者Cys-C和β2-MG阳性检出率高于尿素氮(UREA)和肌酐(Cr)阳性检出率(P<0.05).研究组治疗前心率、舒张压和收缩压高于治疗后(P<0.05).治疗前,研究组Cys-C、β2-MG、UREA和Cr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Cys-C、β2-MG、UREA和Cr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ys-C联合β2-MG对高血压肾病早期诊断价值较高,可以有效判断患者高血压肾病的严重程度,为临床对该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强有力的证据,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Rigidfix横穿钉重建前交叉韧带股骨侧早期断钉原因分析

    作者:柳学武;潘风雨;徐宁;冯尚祥

    目的 探讨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固定针系统(Rigdfix)修复重建前交叉韧带股骨侧早期断钉发生的原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解放军第一〇七医院关节外科收治的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92例,所有患者均于膝关节镜下采用Rigdfix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术后随访观察股骨侧固定材料的稳定性,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随访12(8~18)个月,92例患者中发生Rigdfix横穿钉断裂2例(2.17%),发生断裂的时间1例为术后3个月,1例为术后5个月,原因均为急性扭伤.结论 腱骨愈合不良和外伤暴力是术后断钉的主要原因.

  • 异氟醚静吸复合麻醉在消化道恶性肿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作者:王满生;王海玉;靳永胜

    目的 探讨异氟醚静吸复合麻醉在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其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4月侯马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35).对照组采用丙泊酚静脉输注持续麻醉,观察组采用异氟醚静吸复合麻醉.采用普生血流测试仪测定两组麻醉前、后血液流变学水平,比较两组麻醉效果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麻醉后自主呼吸恢复、苏醒、拔管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后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中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红细胞压积、血浆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聚集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消化道恶性肿瘤手术患者采用异氟醚静吸复合麻醉效果理想,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值得推广应用.

  • 术前D-二聚体水平检测对卵巢癌预后判断的价值

    作者:王萍;刘楷东

    目的 探讨D-二聚体水平对卵巢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和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山西省肿瘤医院初治并接受手术治疗的384例卵巢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统计学方法选取D-二聚体水平截断值,并根据截断值将患者分组,分析D-二聚体水平与患者复发情况的相关性.结果 384例卵巢癌患者中,失访32例(8.33%).352例完成随访的患者中复发141例(40.1%),中位复发时间9(7,14)个月.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选取D-二聚体=366.5μg/L作为截断值.高D-二聚体组患者复发率高于低D-二聚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控制其他因素的前提下,D-二聚体高表达的卵巢癌患者易出现复发[95%CI=1.954(1.319~2.896)].结论 D-二聚体水平易获取,卵巢癌患者D-二聚体水平是影响卵巢癌复发的一个独立的预后因素,可作为临床预测卵巢癌患者预后的参考指标.

  • ABCD2评分联合颈动脉超声评价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周内进展为脑梗死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芳;马少燕;李莉;施晓瑜

    目的 探究ABCD2评分联合颈动脉超声用于评价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1周内进展为脑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在长治市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治疗并确诊的90例TI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ABCD2评分和颈动脉超声,及其联合运用评价TIA患者的1周内进展为脑梗死的概率.分析TIA患者进展为脑梗死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PPV)和阴性预测值(NPV).结果 90例TIA患者的ABCD2评分中,低危15例,中危34例,高危41例.1周内脑梗死发生情况:低危组1例,中危组12例,高危组2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不稳定斑块者44例中30例进展为脑梗死(68.18%),稳定斑块者25例中6例进展为脑梗死(24.00%),无斑块者21例中3例进展为脑梗死(1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290,P=0.00).ABCD2联合颈动脉超声评分预测TIA患者1周内脑梗死的敏感度为76.3%,特异度为80.4%,PPV为74.4%,NPV为82.0%,特异度和PPV高于单独评估方法.在预测1周内脑梗死的发生风险时,ABCD2评分联合颈动脉粥样硬化评分的曲线下面积为0.907,高于ABCD2评分的0.698和颈动脉粥样硬化评分的0.772.结论 ABCD2评分联合颈动脉超声能够通过检测颈动脉斑块及评定患者的风险等级,更好预测TIA患者早期发生脑梗死的风险,对控制TIA患者1周内进展为脑梗死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血浆Lp-PLA2及D-二聚体检测对肺癌患者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帆;朱明珍;赵长新;尚庆毅;吴丛山

    目的 探讨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D-二聚体(D-D)检测对肺癌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6年7月至2018年5月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肺癌患者,按照年龄分为A组(34~54岁,20例)与B组(55~84岁,100例);TNM分期:T2期46例,T3期74例.分别测量两组患者的血浆Lp-PLA2、D-D水平,采用Logistic分析结果与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结果 不同年龄阶段患者血浆Lp-PLA2、D-D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肺癌TNM分期患者血浆Lp-PLA2、D-D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肺癌患者的Lp-PLA2水平、D-D含量与年龄、TNM分期有关(P=0.009、0.002,95%CI:1.007~1.069、2.621~12.168).结论 检测血浆Lp-PLA2、D-D水平能够明确了解肺癌患者的病情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 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游离T4和总T3与心力衰竭再入院的相关性

    作者:单联斌;王超;刘晓红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与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水平与发生心力衰竭(HF)再入院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4年7月至2018年6月胶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46例AMI患者,根据患者是否发生HF分为HF组(n=58)与非HF组(n=588).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相关指标的阈值,采用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这些指标的诊断价值,采用kaplan-meier曲线比较组间累积生存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评价相关指标的预测价值.结果 ROC曲线分析表明,tT3诊断HF的AUC为0.764,cut-off值为81.2 ng/dl,灵敏度为85.6%,特异度为61.3%.tT3/fT4诊断HF的AUC为0.793,cut-off值为67.5 ng/dl,灵敏度为77.6%,特异度为72.3%.以上结果提示,tT3/fT4诊断HF的价值优于tT3.低tT3/fT4(tT3/fT4<67.5)组HF再入院患者比例高于高tT3/fT4(tT3/fT4≥67.5)组(13.0% 比1.4%,χ2=39.227,P<0.001).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表明,低左室射血分数(OR=0.802,95%CI:0.782~0.824,P=0.011)、低tT3/fT4(OR=0.977,95%CI:0.965~0.990,P=0.032)与高B型脑钠肽(OR=3.011,95%CI:1.913~5.679,P=0.025)是患者HF再入院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AMI患者tT3水平降低与患者HF再入院密切相关,tT3/fT4<67.5是预测患者HF再入院的良好指标.

  • 肛门括约肌肌电图对帕金森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作者:魏丽红;张燕;范云

    目的 探究肛门括约肌肌电图(EAS-EMG)对帕金森综合征(PS)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焦作市人民医院2013年2月至2018年2月确诊的PS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另选40例同期体检健康者作为健康组.对照组采用皮肤交感反射(SSR)进行检测,健康组与观察组采用EAS-EMG进行检测.比较两种检测方式的诊断检出率;比较观察组与健康组的EAS-EMG检测水平;采用自主神经症状量表(SCOPA-AUT)对两组进行评价,分别分析SSR、EAS-EMG与SCOPA-AUT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检出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组比较,观察组时限更短,多相波百分比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波幅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SCOPA-AUT评分与SSR潜伏期、波幅相关性均不大(r值分别为0.431、0.482),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COPA-AUT评分与EAS-EMG时限及多相波百分比有相关性(r值分别为0.592、0.6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COPA-AUT评分与EAS-EMG波幅相关性不大(r值为0.514),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AS-EMG可用于诊断PS,并可评估PS患者神经功能情况.

  • 重型颅脑损伤老年患者合并脑积水30例治疗体会

    作者:于海东;麻晓融;高麟

    目的 探讨脑室腹腔分流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老年患者合并脑积水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07年10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后并发脑积水老年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患者症状明显好转22例,好转5例,显效2例,无效1例,无死亡病例.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老年患者,若出现脑积水应及早诊断,及时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积极进行综合治疗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

  • 米非司酮分别配伍卡孕栓和米索前列醇片阴道给药用于大月份钳刮术前准备的临床效果

    作者:杨雪萍

    目的 比较米非司酮分别配伍卡孕栓和米索前列醇片阴道给药用于大月份(孕10~14周)钳刮术前准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长治市妇幼保健院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90例孕10~14周要求终止妊娠的孕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两组均给予米非司酮(25 mg/片)口服,早晚各1片,连用3d;对照组给予卡孕栓,观察组给予米索前列醇,比较两组宫颈扩张程度、宫颈软化时间、阴道出血量、给药次数、治疗费用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孕妇宫颈扩张程度、宫颈软化时间及阴道流血量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给药次数、用药费用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索前列醇联合米非司酮用于大月份钳刮术前准备中能够获得良好的疗效,宫颈软化效果较好,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 经导管介入封堵术治疗室间隔缺损的临床效果

    作者:李波;王晋旺;王雷;张振忠;高进;姚鹏

    目的 探讨经导管介入封堵术对室间隔缺损(VSD)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至2017年4月运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VSD患儿64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外科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经皮导管介入封堵术.治疗后比较两组治疗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入院时及治疗后第6、24、48小时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cTnI)水平.结果 ①研究组手术用时、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手术成功率(100.00%)与对照组(96.88%)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第6、24、48小时,两组血清CK-MB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间比较差异亦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后第6小时两组血清cTnI水平较治疗前增高(P<0.05),治疗后第24、48小时两组血清cTnI水平开始降低,与治疗后第6小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不同时间两组血清cTnI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④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9.38%)低于对照组(3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导管介入封堵术治疗室间隔缺损效果显著,治疗成功率较高,可减少术后康复时间,对血清CK-MB、cTnI水平影响较小,仅引起心肌可逆性微损伤,安全性较高.

  • 内科住院期间死亡的41例支气管扩张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作者:王彰晖;瞿跃进

    目的 分析内科住院期间死亡的41例支气管扩张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8年3月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科住院期间死亡的41例支气管扩张患者末次住院的临床资料.结果 41例患者均有呼吸道感染,39例患者行血气分析检查,其中呼吸衰竭37例.直接死于呼吸道感染和呼吸衰竭31例(75.6%),死于呼吸道感染和感染继发的其他脏器功能异常7例(17.1%).合并心力衰竭20例(48.8%),39例查心电图发现异常34例.87.8%的患者支气管扩张严重度指数(BSI)评分为重度,58.5%的患者肺功能及支气管扩张症严重程度(FACED)评分为重度.结论 呼吸道感染、呼吸衰竭是支气管扩张住院死亡的常见原因.心力衰竭和心电图异常常见,BSI评分和FACED评分可用于评估死亡风险.

  • 急性肾损伤患者血清Klotho和FGF-23水平与肾功能转归及预后的关系

    作者:郭红萍;高洁;李海端

    目的 探讨急性肾损伤患者血清Klotho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水平与肾功能转归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6年9月至2018年3月临汾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08例急性肾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其血清Klotho、FGF-23水平及其他相关因素和肾功能恢复的相关性.结果 208例患者出院时肾功能恢复156例(恢复组),未恢复52例(未恢复组).恢复组Klotho水平高于未恢复组,FGF-23水平低于未恢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恢复组和未恢复组患者糖尿病、血糖、血钾、血钙等指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年龄、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患者来源、急性肾损伤分期、少尿、肾外器官衰竭、收缩压、舒张压、机械通气、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血肌酐、血尿素氮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FGF-23>467.2 pg/dl、急性肾损伤分期3期、肾外器官衰竭是影响急性肾损伤患者肾功能未恢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清白蛋白>35 g/L、Klotho>1.23μg/L是急性肾损伤患者肾功能未恢复的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 Klotho和FGF-23水平对急性肾功能损伤的预后具有预测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

  • 生物瓣膜置换术治疗老年心脏瓣膜病的临床研究

    作者:黄思纳;欧斌;刘治元;张剑彬;徐崇斐

    目的 观察生物瓣膜置换术治疗老年心脏瓣膜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7年10月至2014年12月梅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老年心脏瓣膜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6例.研究组行生物瓣膜置换术治疗,对照组行机械瓣膜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疗效、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心功能等级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手术成功率为86.96%,高于对照组的67.39%,研究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82.19±18.76)min、(8.25±1.82)d]短于对照组[(116.72±26.32)min、(10.27±2.7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心功能等级(1.25±0.17、2.16±0.35)均低于治疗前(3.36±0.77、3.32±0.80),且研究组下降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6.52%)低于对照组(2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生物瓣膜置换术治疗老年心脏瓣膜病疗效确切,同时还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促进患者身体康复,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颅底凹陷症患者齿状突复位效果的中期随访研究

    作者:张浩平;李鹏;李军伟

    目的 评价哈罗氏架牵引结合术中复位齿状突治疗颅底凹陷症的中期随访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53例颅底凹陷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行术前哈罗氏架牵引结合术中复位齿状突,并行枕颈固定融合手术.分别于牵引前、牵引后、术后及随访时行影像学检查并测量以下指标:寰齿间距、齿状突顶端距麦氏线距离、颅颈交界区的椎管宽度、延髓颈髓角、第2~7颈椎前凸角、枕骨~第2颈椎前凸角.按视觉疼痛量表评分和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系统进行功能评分,记录分析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所有患者的齿状突均得到良好复位.齿状突水平复位率为84%,矢状面复位率为95%.患者视觉疼痛评分显著改善.JOA功能评分由初的9.24分恢复至15.56分.12例出现并发症,经过治疗均得到良好恢复.术后骨融合率为100%.结论 术前牵引结合术中复位齿状突是治疗复杂颅颈交界畸形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 血必净在辅助肺栓塞溶栓治疗中对炎症反应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作者:高宇;郑峰;叶宏伟;汪易岚

    目的 探讨血必净在辅助肺栓塞溶栓治疗中对炎症反应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肺栓塞患者4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1例.两组均使用阿替普酶进行溶栓治疗,阿替普酶治疗结束后使用普通肝素钠继续抗凝,使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值稳定在60~80 s,疗程为1周.观察组在此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静脉滴注,100 ml/次,2次/d,共7 d.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3、5、7天的氧合指数、肺动脉收缩压、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2、血小板计数、APTT、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D-D)、激活凝血时间(ACT)、血栓率(CR)、血小板功能等指标的变化,以及两组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 两组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在不同时间窗下,观察组炎症因子水平、氧合指数、肺动脉收缩压、APTT、TT、D-D、ACT、CR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血必净能更进一步降低肺栓塞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减轻肺病理改变,改善肺动脉收缩压及氧合指数.同时能延长凝血功能,协助增强抗凝效果,且不增加出血风险.

  • 微创内固定系统及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效果比较

    作者:臧新;孙海钰;刘鹏

    目的 探讨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及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Lcp)在胫骨骨折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2012年4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胫骨骨折患者6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取Lcp,研究组采取Liss,术后随访3~18个月.统计两组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手术用时、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开始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治愈率、关节功能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手术用时、住院时间、开始负重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愈率(93.75%)高于对照组(75.00%),P<0.05;研究组关节功能优良率(90.63%)高于对照组(68.75%),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6.25%)低于对照组(25.00%),P<0.05.结论 采取Liss治疗胫骨骨折的治愈率高于Lcp,且创伤小、术后恢复较快,关节功能优良率较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具有安全性.

  • 芪苈强心胶囊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伴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观察

    作者:李亚宁

    目的 探讨芪苈强心胶囊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伴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大同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联合组6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芪苈强心胶囊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肺动脉收缩压(PASP)、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右室舒张末期内径(RVd)及血液酸碱度(pH)、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83.33%)高于对照组(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心功能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RVEF水平高于治疗前,PASP、RVd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pH、PaO2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aCO2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采用芪苈强心胶囊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及血气指标,为临床治疗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伴Ⅱ型呼吸衰竭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 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黄斑水肿的临床观察

    作者:闫媛媛;刘平;高彦

    目的 观察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各种病因引起的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郑州人民医院收治并确诊为黄斑水肿患者35例(36眼),均行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药物手术.观察术前及术后3 d、1个月、6个月佳矫正视力、裂隙灯、眼底、眼压、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的变化,分析手术前后患者佳矫正视力及黄斑中心区视网膜厚度(CMT)的变化.结果 随访6个月,玻璃体腔注药后3 d、1个月、6个月患者佳矫正视力均较术前提高(P均<0.05),CMT值低于术前(P<0.05).随访期间所有患者眼压均正常,均未出现与注射或药物相关眼部或全身并发症.结论 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黄斑水肿,可有效改善患者视功能,且无明显并发症发生,高效安全.

  • 经皮椎间孔镜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观察

    作者:胡德亚;薛晨辉

    目的 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诊治的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6例,根据患者意愿选择手术方式,并将其分为椎间孔镜组(n=48)和椎板开窗组(n=48),其中椎间孔镜组使用经皮椎间孔镜术治疗,椎板开窗组使用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观察两组围术期指标,术前及术后6个月腿疼、腰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和腰椎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及其改善率,并记录相关不良反应.结果 椎间孔镜组术中出血量、首次下床时间及出院时间明显少于椎板开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间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椎板开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6个月,两组腿疼、腰痛VAS评分,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腿疼、腰痛VAS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6个月,两组腰椎JOA评分及改善率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腰椎JOA评分较术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使用经皮椎间孔镜术治疗,其治疗效果与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相当,但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卧床及住院时间.

  •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12例超声征象分析

    作者:刘琰;王雁;丁全全;王帅羊;刘昱含;翟渊鹏;王成增

    目的 探讨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的超声征象,以提高超声医师对该病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3月在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经活检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为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PTL)12例患者的超声声像图,结合ACR-TIRADS指南,对病变的形态、结构、边缘、内回声水平、局灶性强回声、彩色多普勒血流、后方回声水平、颈部淋巴结回声特征等超声征象进行分析.结果 二维超声结果显示,PTL大多表现为甲状腺双侧叶弥漫性体积增大或单侧叶体积增大,其中双侧叶病变3例(25.0%),单侧叶病变9例(75.0%);结节纵横比值<1者12例(100.0%);声像图中结构呈实性者9例(75.0%),混合性者3例(25.0%);边缘征象光滑者5例(41.7%),模糊者7例(58.3%);内回声呈低回声者12例(100.0%);内可见局灶性强回声者1例(8.3%),内未见局灶性强回声者11例(91.7%);结节内血流丰富者10例(83.3%),可见血流信号者2例(16.7%);所有结节后方回声均增强;其中有9例伴有颈部肿大淋巴结.结论 PTL声像图有一定的特征,超声医师在检查中遇到较典型的超声征象时,应考虑到甲状腺淋巴瘤的可能.

  • 输卵管插管通液在不孕不育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作者:杨秋兰;杨朝霞

    目的 分析输卵管插管通液在不孕不育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运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不孕不育患者12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3例.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行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随访1年后两组患者的妊娠率和妊娠结局.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为74.60%,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2.22%)高于观察组(4.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结局:观察组早产儿、巨大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肺炎等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对不孕不育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

  • 结肠癌术后医院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病原学分析

    作者:许驾云;车红英;王征新

    目的 探讨结肠癌术后医院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病原学情况.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五四一总医院收治的结肠癌手术患者60例,鉴定患者的手术切口细菌感染情况,进行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以及病原学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腹腔镜手术、手术时间长以及行手术造瘘的女性患者的切口感染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时间长、合并糖尿病、术后造瘘、腹腔镜手术、性别等是直肠癌患者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原学分析结果显示,感染患者共检出25株病原菌,其中数量多的是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粪肠球菌.结论 结肠癌患者术后切口感染为常见的病原菌是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粪肠球菌.手术时间长、合并糖尿病、术后造瘘、腹腔镜手术、性别等是直肠癌患者切口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

  • miR-27a在心肌梗死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在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作者:房艳红;李新

    目的 研究miR-27a在心肌梗死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模式并探讨其在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链试反应(RT-qPCR)检测miR-27a在外周血及细胞中的表达.构建人心肌细胞(HCM)缺氧和缺氧复氧模型,并检测miR-27a的表达水平.用脂质体介导的瞬时转染法将miR-27a模拟体和对照序列转入HCM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在线软件(targetscan、pictar2、mirwalk)预测miR-27a的靶基因,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miR-27a靶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miR-27a在心肌梗死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明显上升.随着心肌梗死患者Killip评分的上升,miR-27a表达水平呈增高趋势.miR-27a在缺氧HCM细胞中的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细胞,复氧后miR-27a表达水平有所下降.在HCM细胞中过表达miR-27a可促进细胞凋亡.软件预测,Bcl-2是miR-27a的一个靶基因,过表达miR-27a可使Bcl-2 mRNA和蛋白表达下降.结论 miR-27a在心肌梗死患者外周血及缺氧HCM心肌细胞中表达增加.miR-27a可通过抑制Bcl-2的表达水平,促进心肌细胞凋亡.

  •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时机与手术方式的选择及疗效观察

    作者:张红岗;吴坚;杨跃争

    目的 探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时机、手术方式的选择及治疗效果.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抽取北京积水潭医院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时间将其分为两组,每组26例.对照组(手术时间为伤后8 d以上)接受膝前外侧单切口单钢板法治疗,观察组(手术时间为伤后6~8 d)接受膝前正中切口双钢板法治疗.分析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150.49±25.14)min]、术中出血量[(305.71±25.68)ml]、住院时间[(10.27±2.31)d]、骨折愈合时间[(119.32±18.54)d]、Harris评分[(86.10±2.95)分]均优于对照组[(268.02±21.56)min、(297.31±24.15)ml、(15.84±3.25)d、(157.96±20.36)d、(72.35±5.7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1.5%)低于对照组(4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应于伤后6~8 d接受手术治疗,膝前正中切口双钢板法治疗的效果优于膝前外侧单切口单钢板法,患者切口愈合、感染、皮肤坏死等软组织情况均佳,可作为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临床治疗的首选方案.

  • 中医辨证结合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观察

    作者:赖敏

    目的 探讨中医辨证结合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2月至2018年3月阳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序号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40例实施常规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辨证结合静脉溶栓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后相关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7.50%)高于对照组(8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arthel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辨证结合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良好,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情况,提高治疗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儿童疱疹性咽峡炎166例临床分析

    作者:李岩;高丽;郭松伟;殷晓静;王艳;杨柳;范宏业;齐晖;冯杰

    目的 总结疱疹性咽峡炎的热程、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特点及抗生素治疗效果.方法 对河南省人民医院2018年5月至6月夜间就诊的166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6月份儿科夜间急诊共收治3092例患儿,其中疱疹性咽峡炎患儿166例,占5.37%;有明确接触史者81例(48.8%);166例患儿中男89例(53.6%),女77例(46.4%);年龄5个月~9岁;有发热表现者165例,1例仅咽痛;热程(1.96±0.85)d;166例中有完整血常规+CRP检查结果者97例(58.4%),其中白细胞升高73例(75.3%),中性粒细胞计数增高83例(85.6%);淋巴细胞计数增高39例(40.2%);单核细胞计数增高83例(85.6%);CRP增高60例(61.9%),其值为(26.86±14.29)mg/L;应用抗生素治疗者85例(51.2%);166例中合并肺炎1例,水痘1例,均治愈,无重症患儿.应用抗生素组与未用抗生素组热程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CRP增高组与CRP正常组热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5、6月份为疱疹性咽峡炎高发期,近一半患儿有接触史,传染性强.血常规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计数增高较常见;CRP增高亦较常见,热程较CRP正常组长;应用抗生素后热程变化不大,提示抗生素治疗无效.

  • 克氏针临时髓内固定联合锁定解剖钢板微创治疗青年锁骨骨折的临床疗效

    作者:王存华;曹家敏;齐涵;杨广涛

    目的 探讨克氏针临时髓内固定联合锁定解剖钢板微创治疗青年锁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接诊的青年锁骨骨折患者80例,按内固定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行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LCP)治疗,观察组45例行克氏针临时髓内固定联合锁定解剖钢板微创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肩关节功能、焦虑和抑郁情绪、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切口长度、手术用时、骨折愈合时间、疼痛程度、术区感觉障碍面积均小于或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肩关节Neer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与观察组相比,对照组术前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SDS评分、SAS评分与术前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7.14%(6/35),观察组术后无并发症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年锁骨骨折患者实施克氏针临时髓内固定联合锁定解剖钢板微创治疗可减少对患者的创伤、缩短手术用时和术后恢复时间,减轻疼痛程度、焦虑和抑郁情绪,安全性较高,应用效果更优.

  • DSA对缺血性卒中并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任志军;李孟修;王丹;王艳竹

    目的 探究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缺血性卒中并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BD)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3月至2018年5月于江门市人民医院治疗的100例缺血性脑卒中并VB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DSA检查,观察并记录缺血性卒中并VBD患者的检查结果.结果 100例缺血性卒中并VBD患者经DSA检查椎基底动脉显影良好,呈明显迂曲扩张,椎基底动脉管径为4.5~18.0 mm,椎动脉长度为20.0~35.0 mm,基底动脉长度25.0~50.0 mm,椎基底动脉偏移距离3.0~18.0 mm.34例单纯基底动脉病变,66例椎动脉与基底动脉联合病变,其中17例合并动脉瘤;73例患者基底动脉流速缓慢,其中22例为局部对比剂滞留原因所致,4例合并囊性动脉瘤,4例合并血管夹层.结论 对缺血性卒中并VBD患者采用DSA检查,可清晰显示椎基底动脉病变形态与走向,观察变异血管内血流动力学变化,提高疾病检出率,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可靠依据.

  • 小肠内置管排列术在新生儿胎粪性腹膜炎治疗中的作用

    作者:谷雅川;黄华;陈琦

    目的 探讨小肠内置管排列术在新生儿胎粪性腹膜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2016年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21例采用小肠内置管排列术治疗新生儿胎粪性腹膜炎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21例患儿中,15例术后顺利康复;肠瘘1例,经保守治疗后痊愈;切口裂开2例,再次手术缝合切口后痊愈;死亡3例.18例患儿经1个月~8年随访,均未出现粘连性肠梗阻.结论 对于新生儿胎粪性腹膜炎患儿,小肠内置管排列术是一种可靠、有效的术式.

  • 三种方法治疗儿童鼻出血的效果比较

    作者:张锐宁

    目的 对比分析凡士林纱条填塞、可吸收止血膜、微波治疗儿童鼻出血的应用效果,探索安全、有效且耐受性好的儿童鼻出血临床治疗手段.方法 选取运城市中心医院2012年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276例儿童鼻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A、B、C三组.A组90例,采用前鼻孔凡士林纱条填塞治疗;B组94例,采用可吸收止血膜治疗;C组92例,采用微波治疗.比较分析三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耐受性及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组治疗有效56例(62%),耐受68例(76%);治疗期间74例有强烈异物感,34例出现鼻部胀痛、头痛等不良反应.B组治疗有效86例(91%),耐受82例(87%);治疗期间10例有强烈异物感.C组治疗有效84例(91%),耐受54例(59%);治疗期间无不良反应.结论 前鼻凡士林纱条填塞治疗儿童鼻出血治疗费用低、操作简单,但治疗效果一般,不良反应明显;微波治疗有效率较高,但低龄患儿治疗过程耐受性较差,建议6岁以上患儿使用;可吸收止血膜治疗儿童鼻出血耐受性较好,治疗有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儿童 鼻出血 疗效
  • 改良髂筋膜间隙联合腘窝坐骨神经阻滞在单侧大隐静脉曲张手术中的麻醉效果

    作者:白巨军

    目的 分析改良髂筋膜间隙联合腘窝坐骨神经阻滞在单侧大隐静脉曲张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3月至2017年11月于阳泉煤业集团第三医院行单侧大隐静脉曲张手术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行硬膜外阻滞,观察组行改良髂筋膜间隙联合腘窝坐骨神经阻滞,比较两组麻醉效果、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完成时间、手术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感觉阻滞完成时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更短(P<0.05);观察组临床麻醉优良率为98.00%,对照组为100.00%,两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χ2=1.0101,P>0.05);两组头痛、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尿潴留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24%(P<0.05).结论 单侧大隐静脉曲张手术中应用改良髂筋膜间隙联合腘窝坐骨神经阻滞,其麻醉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丙戊酸镁缓释片与盐酸多奈哌齐胶囊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障碍的效果观察

    作者:张子盈

    目的 探讨丙戊酸镁缓释片联合盐酸多奈哌齐胶囊对老年痴呆疾病的治疗效果,并分析其对患者精神行为障碍的影响.方法 选取粤北人民医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老年痴呆伴精神行为障碍患者30例,按治疗方式分为参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5例.参照组给予盐酸多奈哌齐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丙戊酸镁缓释片与盐酸多奈哌齐胶囊联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精神行为障碍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MMSE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71,P<0.05);观察组BEHAVE-AD评分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87,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参照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χ2=1.622,P>0.05).结论 丙戊酸镁缓释片联合盐酸多奈哌齐胶囊治疗老年痴呆伴精神行为障碍,效果明显,且能缓解其精神行为障碍,值得临床推广.

  •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应用生理氯化钠溶液联合布地纳德进行鼻腔冲洗的疗效观察

    作者:王伟;管强

    目的 评价生理氯化钠溶液联合布地奈德冲洗鼻腔治疗慢性鼻-鼻窦炎(CRS)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在胶州市人民医院治疗的CRS患者204例,根据随机数值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102例.对照组给予10 ml生理氯化钠溶液行鼻腔冲洗治疗,治疗组给予生理氯化钠溶液联合布地奈德行鼻腔冲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鼻窦CT评分与患侧鼻腔Lund-Kennedy评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与白细胞介素-6(IL-6)等炎性指标差异.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4.1%)高于对照组(71.6%),χ2=18.244,P<0.01.治疗后,两组鼻窦CT评分与患侧鼻腔Lund-Kennedy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治疗组鼻窦CT评分与患侧鼻腔Lund-Kennedy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TNF-α、IL-8与IL-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治疗组TNF-α、IL-8与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CRS患者应用生理氯化钠溶液联合布地奈德进行鼻腔冲洗治疗后,鼻腔炎症反应得到显著缓解,鼻腔肿胀、充血显著改善,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非布索坦联合洛索洛芬钠片治疗痛风伴高尿酸血症36例临床观察

    作者:祝杰

    目的 探讨非布索坦联合洛索洛芬钠片治疗痛风伴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西山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职工总医院收治的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72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6)与对照组(n=36).对照组给予非布索坦治疗,观察组给予非布索坦+洛索洛芬钠片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2周,期间严禁高嘌呤饮食,每日饮水量>2000 ml.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疼痛评分、血尿酸水平及生活质量评分,统计比较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显效率为77.78%(28/36),高于对照组的55.56%(20/36),P<0.05.两组治疗前血尿酸水平及疼痛分值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尿酸水平及疼痛分值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如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肝功能异常、恶心/呕吐、腹痛、胃部不适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布索坦联合洛索洛芬钠片治疗痛风伴高尿酸血症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疼痛,降低血尿酸水平,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性高.

  • 血脂康对老年患者高血压及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

    作者:李春霞

    目的 探讨血脂康对老年患者高血压及颈部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山西大医院老年医学科收治的185例老年颈部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对照组62例给予降压治疗,他汀组62例给予降压药联合他汀治疗,血脂康组61例应用降压药联合血脂康治疗.比较三组血压、血脂、颈动脉斑块、肝酶及肌酸激酶水平的差异.结果 治疗后,他汀组和血脂康组血压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但他汀组与血脂康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血脂康组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斑块大小与对照组和他汀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血脂康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及肌酸激酶高于对照组和他汀组(P<0.05).结论 血脂康治疗老年颈部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可调节其血脂水平,延缓颈动脉斑块发展,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应用.

  • 华法林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极高危病例84例临床观察

    作者:张靖;徐亦农;季猛;孙吉林;张闻闻;张发

    目的 观察华法林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极高危病例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0年12月至2018年3月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应用华法林治疗的84例ASCVD相关的极高危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4例患者均未发生新的缺血性事件,病情均得到改善和控制;华法林的抗凝作用、以及可能的解除血管痉挛和影响血流动力学的作用,对脑小血管病是有益的.结论 门诊华法林抗凝治疗ASCVD极高危病例是安全有效的.

  • 急性有机磷中毒相关低血压二例报告

    作者:孙康;祝巍

    例1 ,女,34岁,入院前4 h口服敌敌畏150 ml后出现口吐白沫、意识丧失,40 min后送至当地医院,予紧急洗胃(约20000 ml )及阿托品18 mg 后转至我院.入院查体:体温 37. 0 ℃,脉搏 118 次 /min,呼吸20 次/min,血压93/63 mmHg(1 mmHg=0. 133 kPa),浅昏迷状态,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 5 mm,对光反射迟钝,双肺满布湿啰音. 心电图:窦性心律,频发室性早搏,ST段异常;血中有机磷浓度0. 47 μmol/L,血胆碱酯酶2120 U/L,全血胆碱酯酶活力35%,给予特效解毒剂应用、血液灌流以及对症支持治疗. 次日患者意识清楚,血压70/46 mmHg,给予多巴胺微量泵维持血压90~100/50~70 mmHg,心率、氧饱和度大致正常,复查血有机磷浓度0. 19 mg/L,全血胆碱酯酶活力17%,血胆碱酯酶3200 U/L. 1周后患者精神明显好转,开始进食,无明显心慌、胸闷等不适,心率、氧饱和度大致正常,血压仍需多巴胺维持,加强补液、代血浆扩容、营养心肌等对症治疗,嘱患者多饮水,增加饮食含盐量. 2周后逐渐减少多巴胺至停用,血压稳定在90~110/50~80 mmHg.

    关键词:
中国实用医刊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