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中国实用医刊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Medicine 중국실용의간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7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4-4756
  • 国内刊号: 11-5689/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36-23
  • 曾用名: 中原医刊;河南赤脚医生
  • 创刊时间: 197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实用医刊》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河南
  • 主编: 秦省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硝普钠与酚妥拉明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对比

    作者:谷保琴

    目的:比较硝普钠与酚妥拉明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7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37例给予硝普钠治疗为硝普钠组,另37例给予酚妥拉明治疗为酚妥拉明组,比较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但硝普钠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硝普钠组总有效率为89.19%(33/37),高于酚妥拉明组的70.27%(26/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冠心病心力衰竭治疗中应用硝普钠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效果优于酚妥拉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美多巴联合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作者:秦丽娜

    目的:探讨美多巴与普拉克索联合用于帕金森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将78例帕金森病患者分为观察组(39例)与对照组(3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美多巴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普拉克索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9.74%,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13%;对照组患者经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1.79%,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51%,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的相关指标均明显较优,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帕金森病患者以美多巴+普拉克索进行联合治疗可实现治疗效果的进一步提升,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对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有着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滤过术后恶性青光眼的临床分析

    作者:段惠萍;郭志强

    目的:分析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滤过术后恶性青光眼的发病率,探讨其发病相关因素。方法对2012年6月至2014年10月行青光眼滤过术的240例(287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中发生恶性青光眼者的性别、年龄分布特点行单因素分析;将收集的患者按照是否发生恶性青光眼分两组,分别采用超声生物显微镜和眼A/ B 超检测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眼轴长度及相对晶状体位置(LOWE 系数)等发病相关参数。结果入选患者发生恶性青光眼19例(26眼),年龄(46.21±4.49)岁,术前眼压(4.58±0.77)kPa;未发生恶性青光眼221例(261眼),年龄(58.05±3.76)岁,术前眼压(3.11±0.49)kPa,发生恶性青光眼组与未发生组患者年龄、术前眼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发生青光眼组患者的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眼轴长度及 LOWE 系数均低于未发生组,其中 LOWE 系数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年龄、性别、术前眼压、眼轴长度等经单因素分析后,其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晶状体厚度、前房深度、LOWE 系数等因素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分析表明术后并发恶性青光眼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年龄及眼轴长度(P <0.05)。结论引起青光眼滤过术后恶性青光眼的发生存在内在相关性的因素有年龄、眼轴长度等,年轻、眼轴短者发生率更高。

  • 巩膜隧道切口和透明角膜切口对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患者术后泪膜的影响

    作者:谭楠

    目的:研究分析巩膜隧道切口和透明角膜切口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患者术后泪膜的影响。方法将80例(80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 组行透明角膜切口,B 组行巩膜隧道切口,分别于术前、术后1 d、7 d、30 d、90 d 行干眼主观症状评分(DES)、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IT)、角膜荧光素染色(CFS)等检查。结果术后1 d、7 d,两组 DES 评分增加、SIT 增加、BUT 缩短、CFS 增加,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至术后90 d,两组各项指标已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而两组比较,术后1 d、7 d,A 组 DES 评分高、SIT 改变大、BUT 缩短多,CFS 增加多,与 B 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他时间点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巩膜隧道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对术后早期患者泪膜影响明显小于透明角膜切口,术后晚期两种切口对泪膜的影响未见明显差异。

  • 七氟烷联合瑞芬太尼对麻醉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作者:王俊锋

    目的:探究七氟烷联合瑞芬太尼对麻醉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86例行疝修补术的患者,按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43例)与观察组(43例)。对照组患者使用瑞芬太尼进行麻醉,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麻醉基础上加用七氟烷,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苏醒情况以及在拔管后0.5 h、1 h、2 h 的认知功能评价。结果观察组的苏醒时间为(8.12±1.34)min,拔管时间为(10.20±1.47)min,OAA/ S 评分为(4.59±0.34)分;对照组的相应值分别为(15.62±1.36)min,(16.87±1.69)min,(3.61±0.28)分。观察组在拔管后0.5 h、1 h、2 h 的认知功能评分分别为(23.67±1.59)分,(26.33±1.41)分,(29.04±1.43)分;对照组的相应值分别为(20.30±1.47)分,(16.87±1.69)分,(26.15±1.87)分。观察组的苏醒情况优于对照组,在拔管后各个时间点的认知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七氟烷联合瑞芬太尼可有效提高疝修补术患者麻醉后的苏醒质量,促进其认知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飞秒激光制瓣和角膜板层刀制瓣 LASIK 手术临床效果比较

    作者:翟俊涛;段笃文

    目的:观察比较飞秒激光制瓣和角膜板层刀制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60例行 LASIK 手术矫正视力的近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制瓣方法将其分为两组,采用飞秒激光制瓣的8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角膜板层刀制瓣的8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各组临床治疗情况并比较疗效。结果两组术后1、3、6个月的裸眼视力和残留屈光度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但观察组术后佳矫正视力丢失、术后干眼症状发生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结论飞秒激光制瓣和角膜板层刀制瓣 LASIK 手术均可有效矫正近视患者视力,两种方法术后视力恢复均较好,但飞秒激光制瓣 LASIK 手术术后的稳定性更好,且术后干眼症状少,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 桂哌齐特联合西洛他唑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效果的探讨

    作者:区觉璋

    目的:分析桂哌齐特联合西洛他唑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单纯接受西洛他唑治疗,观察组接受桂哌齐特联合西洛他唑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6.77%)高于对照组(7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心率、平均动脉压(MAP)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的 ABI 指数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的治疗,采取桂哌齐特联合西洛他唑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EDTA 依赖性血小板计数假性偏低患者的临床分布与实验室研究

    作者:王润琴;韩兰芳;荣美桃

    目的:分析 EDTA 依赖性血小板计数假性偏低(EDP)患者的临床分布并探讨其实验室影响因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 EDP 患者的临床分布,并对其中20例 EDTA 抗凝管再次采血(方法1)、原分析标本37℃水浴15 min 震荡20 s 后(方法2),于室温下即刻、15 min、30 min 时血小板计数并作推片镜检复核,分别与未抗凝血即刻检测结果比较分析相关性及误差可否接受性。结果方法1室温下即刻、15 min 时,与未抗凝血即刻检测结果比较相关性好(r =0.999、0.976),推片镜检血小板未发生聚集;30 min 时相关性较差(r =0.508),推片镜检血小板聚集成团、成簇分布;即刻血小板计数误差可接受,15 min 时临床低水平下误差可接受、高水平下误差不可接受,30 min 时误差不可接受。方法2室温下三个时间点与未抗凝血即刻检测结果相关性均好(r =0.999、0.998、0.996)、推片镜检血小板均未发生聚集,误差均可接受。结论 EDP 患者原分析标本37℃水浴15 min 时震荡20 s 后再次血小板计数可作为报告依据。

  • 奥氮平联合托烷司琼在恶性肿瘤化疗引起恶心呕吐中的预防效果观察

    作者:赵可煜

    目的:对奥氮平与托烷司琼联合应用于恶性肿瘤化疗引起恶心呕吐中的预防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66例,将其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行 EP 化疗方案治疗。化疗前,对照组给予5 mg 托烷司琼静脉推注,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奥氮平口服。对比两组第1周期后的止吐效果。结果治疗组急性呕吐率与迟发呕吐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恶性肿瘤化疗前给予奥氮平和托烷司琼治疗能够有效降低化疗引起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效果较好。

  • 血清 N-末端脑钠肽前体检测对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价值

    作者:侯雨岩;王志方;刘志强;张芙成

    目的:探讨血清 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检测对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6月非瓣膜性心脏病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30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进行治疗的无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心血管疾病患者30例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两组患者的血清 NT-proBNP 水平,比较非瓣膜性心脏病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在复律前后血清 NT-proBNP 前体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血清NT-proBNP 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心房颤动复律成功者复律前血清 NT-proBNP 水平(426±94)ng/ L 低于复律失败者(481±106)ng/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复律成功者复律后血清 NT-proBNP 水平(192±49)ng/ L 低于复律前,也明显低于复律失败者复律后(449±102)ng/ 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清 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与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病情密切相关,可作为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临床诊断和预后治疗的一项重要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汞中毒患者肾脏损伤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陈新;赵凤玲;李洁雅;刘章锁;黄汉林

    目的:分析汞中毒患者肾脏损伤的危险因素,减少肾脏损伤程度、并发症及致残风险。方法收集93例汞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肾脏损伤入选标准分为肾脏损伤组和无肾脏损伤组,分析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接触汞时间、是否吸烟、是否高血压等指标,并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可以作为汞中毒患者肾脏损伤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性别(χ2=0.0304,P >0.05)、年龄(t =1.14,P >0.05)、体质量(F =1.86,P >0.05)、接触汞时间(F =2.961,P >0.05)等指标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高血压(χ2=6.928,P <0.05)、吸烟(χ2=5.690,P <0.05)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汞中毒患者同时伴有高血压或吸烟任一因素,易发生肾脏损伤。结论高血压、吸烟是汞中毒患者肾脏损伤的危险因素。

  • 脑脊液肿瘤坏死因子-α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检测对病毒性脑炎患儿病情及预后的评估作用

    作者:胡莹莹;班存芳;王丽;王松涛;张俊霞

    目的:探讨脑脊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检测对病毒性脑炎患儿病情及预后的评估作用。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4月病毒性脑炎患儿83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非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儿46例为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 Elisa 法测定 NSE,采用 Elisa 方法测定 TNF-α、白细胞介素-2(IL-2),分析组间、不同病情及不同结局患儿脑脊液指标的统计学差异及临床意义。结果观察组脑脊液IL-2、TNF-α和 NSE 水平[(4.46±2.15)、(13.64±6.78)、(10.16±4.18)ng/ ml]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4.14、8.34、4.31,P <0.05)。重型组脑脊液 IL-2水平高于中型组、轻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重型脑脊液 TNF-α、NSE 水平高于中型,中型脑脊液 TNF-α高于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病毒性脑炎患儿出院时死亡8例(死亡组),存活75例(存活组)。与入院1 d 比较,死亡组入院3、7 d 脑脊液 IL-2、TNF-α和 NSE 均显著升高(P <0.05)。存活组入院1、3、7 d 脑脊液 IL-2、TNF-α和 NSE 水平均低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病毒性脑炎患儿入院时 TNF-α与 NSE 呈正相关(P <0.05),IL-2与 TNF-α,IL-2与 NSE 未见相关性(P >0.05)。结论脑脊液 TNF-α和 NSE 的检测对病毒性脑炎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有评估作用。

  • 氧驱动给药对小儿支气管哮喘雾化吸入不良反应的影响

    作者:黄淑贤

    目的:研究氧驱动给药对小儿支气管哮喘雾化吸入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住院患儿30例,其中15例常规雾化吸入给药为对照组,15例氧驱动雾化吸入给药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12/15),观察组为93.3%(14/15)。雾化吸入治疗期间,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40.0%(6/15),观察组为13.3%(2/15)。结论氧驱动雾化吸入给药可降低不良反应率,利于患儿康复。

  •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脂联素与尿白蛋白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李爱琴;匡霞;林立平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脂联素与尿白蛋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90例,根据尿微量白蛋白/肌酐(ACR)水平将患者分为三组,每组30例。正常对照组(A 组):ACR <30 mg/ g;微量白蛋白尿组(B 组):ACR 30~300 mg/ g;大量白蛋白尿组(C 组):ACR >300 mg/ g。采集血尿标本,尿脂联素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结果尿脂联素:C 组[(9.21±6.32)μg/ ml]高于 B 组[(5.72±3.21)μg/ ml]和 A 组[(0.38±0.31)μg/ ml],P 均<0.01;且 B 组高于 A 组(P <0.01)。糖化血红蛋白(HbA1c):C 组[(8.82±2.14)%)]及 B 组[(8.70±2.64)%)]高于 A 组[(7.55±1.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尿脂联素与 ACR、HbA1c 呈正相关(r =0.73、0.12,P 均<0.05)。结论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脂联素与 ACR、HbA1c 呈正相关。

  •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清 FGF-23、血钙及血磷水平对左心功能的影响

    作者:郭鹏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血钙及血磷水平对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148例,分为透析组88例和非透析组60例,比较两组间各生化指标及左心功能指标的差异,按四分位数法将所有患者血清 FGF-23水平分为4个等级,比较各等级间心功能指标的差异,分析血清 FGF-23与心功能间的相关性。结果透析组 FGF-23[(199.9±60.2)pg/ ml]、血钙[(2.2±0.2)mmol/ L]、血磷[(2.5±0.7)mmol/ L]与非透析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4个等级 CRF 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肌功能指数(MPI)、左室肥大(LVH)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并且 CRF 患者血清 FGF-23与 LVEF 呈负相关(r =-0.623,P <0.05),与 MPI 呈正相关(r =0.503,P <0.05)。结论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清 FGF-23、血钙及血磷水平对 LVEF、MPI 及 LVH 等指标影响明显,从而对左心功能具有显著影响。

  • 尿激酶在不同溶媒中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分析

    作者:丁语;王洛波;刘俊超;吴斐;安乾;王颖;王兵

    目的:探讨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进行溶栓时尿激酶在不同溶媒中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0月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200例,随机分为 A、B 两组,在滤器保护下用小剂量尿激酶在足背静脉滴注(A 组尿激酶溶于低分子右旋糖酐中,B 组尿激酶溶于氯化钠注射液中),同时联合低分子肝素和华法林治疗,疗程结束后必要时取出滤器。观察患肢周径、多普勒彩超推测治愈率和有效率。结果 A、B 两组治愈率和有效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6例发生了速发型变态反应。A、B 两组均无一例患者发生肺栓塞、大出血或重要脏器损害。结论为避免使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引起的速发型变态反应,临床上可使用氯化钠注射液作为尿激酶溶栓治疗的溶媒,简单、安全、有效。

  • 经皮内窥镜引导下胃造口术在重症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马振霆

    目的:总结2011年8月至2015年8月使用经皮内窥镜引导下胃造口术(PEG)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行 PEG 的患者,依据具体患者使用情况不同分为以下三类:1类为球麻痹吞咽困难患者23例,2类为脑外伤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15例,3类为食管、贲门癌中晚期饮食吞咽困难患者8例。结果分析以上三类患者的操作时间、留置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论在危重症患者中使用 PEG 建立长期胃肠营养通道具有微创、安全、并发症少、易于管理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手术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作者:李明

    目的:分析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60例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开腹巨结肠根治术的30例患儿为对照组,行经肛门 Soave 根治术的30例患儿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的手术情况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对患儿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比较两组预后。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进食时间、住院时间等手术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随访中两组均无失访者,随访成功率均为100%。根据随访统计数据,观察组饮食受限、交往障碍、影响学习等情况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与传统开腹根治术相比,经肛门 Soave 根治术缩短了手术时间、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减少了术中出血量,且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了预后,临床应用效果更好。

  • 人宫颈癌基因在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徐群芳

    目的:探讨人宫颈癌基因(HCCR)在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FQ-RT-PCR)技术检测60例原发性肝细胞癌和肝硬化、正常健康体检者血清中HCCR RNA 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肝癌患者 HCCR RNA的表达强度为0.515±0.092,肝硬化患者 HCCR RNA 的表达强度为0.348±0.064,而正常健康体检者 HCCR RNA无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FQ-RT-PCR 结果显示肝癌患者检出率高,达83.33%,其次是肝硬化组(8.33%),而健康人对照组检出率为0。肝癌患者检出率与甲胎蛋白(AFP)表达量、门静脉癌栓、肿瘤分化程度、临床 TNM 分期等临床参数密切相关(P <0.05)。结论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肝硬化患者 PBMC 中 HCCR mRNA表达明显增高,HCCR 基因可能参与了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发生与发展,其与原发性肝细胞癌的恶变演进有一定的相关性。

  • 副肿瘤性周围神经病18例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黄宝和;是明启;邵春香

    目的:探讨副肿瘤性周围神经病(PPN)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005年3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18例 PPN 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研究患者发病年龄为(48.9±18.0)岁,男13例,女5例。5.6%的患者在发现肿瘤后才出现周围神经病症状,94.4%在出现周围神经症状后才发现肿瘤。诊断出 PPN 时,33.3%肿瘤已出现转移。从出现周围神经病症状至发现肿瘤时间为(16±7)个月,患者多为慢性隐袭或亚急性起病,症状进行性加重。结论 PPN 的临床症状可发生在肿瘤发现之前、之后或与之同时发生,PPN 的出现预示预后差。临床早期诊断对于及时发现和治疗癌肿至关重要。

  • 双源 CT 双能量技术在泌尿系结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高江晖;马洪宇;郭文伟;于庆康

    目的:探讨双源 CT 双能量技术在尿路结石组成分析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对30例泌尿系统结石患者行双源 CT 双能量扫描,对结石组成成份进行分析,将结果与红外光谱法分析的结石组成相比,计算双源 CT 分析尿酸盐结石、非尿酸盐结石的特异度与灵敏度,判断预测结石的准确性。结果30例泌尿系结石中尿酸盐类结石10例,非尿酸盐类结石20例,尿酸盐结石、非尿酸盐结石在140 kV 能量下 CT 值分别为(312.5±55.5)HU、(650.6±255.5)HU,在100 kV 能量下 CT 值分别为(328.5±50.5)HU、(960.8±180.5)HU,尿酸盐结石、非尿酸盐结石在两种能量下的差值分别为(16.5±5.1)HU、(310.2±26.7)HU,比值分别为(1.05±0.01)HU、(1.47±0.02) HU,尿酸盐结石差值、比值明显低于非尿酸盐结石(P <0.05),双源 CT 可切确辨别尿酸盐类结石与非尿酸盐类结石,其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0%、95%。结论双源 CT 双能量成像技术能在尿路结石治疗前对其组成进行分析,对认识结石的成因及预防结石形成有很大帮助。

  • 原发性纵隔肿瘤93例外科手术治疗效果的临床分析

    作者:李晓明

    目的:探讨不同外科手术方式对原发性纵隔肿瘤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3月至2013年5月93例原发性纵隔肿瘤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胸腔镜手术组(54例)与传统开胸手术组(39例)。观察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切口大小情况,记录患者拔管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使用镇痛药物情况,并通过随访了解术后6个月内患者发生并发症、病情复发和死亡情况。结果胸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切口大小分别为(70.63±24.12)ml、(1.52±0.37)h、(4.43±2.04)cm,均显著低于传统开胸组[(94.52±16.87)ml、(2.11±0.48)h、(6.11±1.86)cm](P <0.05);胸腔镜组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使用镇痛药物的例数分别为[(2.13±1.52)d、(5.17±2.41)d、9例],均显著低于传统开胸组[(3.56±2.07)d、(7.45±3.06)d、16例](P <0.05);胸腔镜组出现并发症、病情反复及死亡三种不良情况的总发生率仅为9.26%,显著低于传统开胸组(25.64%,P <0.05)。结论以胸腔镜手术治疗原发性纵隔肿瘤患者,可获得相对传统开胸手术更好的临床疗效,缩短患者康复时间,同时降低术后不良情况发生率,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 抑郁症与焦虑抑郁共病患者应激事件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的比较

    作者:高镇松;李宏伟;吴强;黄佩珊

    目的:探讨抑郁症与焦虑抑郁障碍共病患者的应激事件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功能和特点及与正常人的差异。方法对37例抑郁症患者(抑郁组)及36例焦虑抑郁共病患者(共病组)评定生活事件量表(LES),于治疗前及治疗4、8周末分别测定24 h 尿17-羟皮质醇、24 h 尿游离皮质酮和早晨8:00血浆皮质醇浓度,然后进行组间比较并与28名正常人(健康组)进行对照。结果抑郁组及共病组发生两种以上应激事件的比例、负性应激事件值和 LES 总值均显著高于健康组(P <0.05),抑郁组与共病组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抑郁组与共病组24 h 尿17-羟皮质醇和血浆皮质醇均显著高于健康组(P <0.05);治疗前共病组24 h 尿17-羟皮质醇和血浆皮质醇均显著高于抑郁组(P <0.05),治疗4周末和治疗8周末抑郁组与共病组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抑郁症与焦虑抑郁障碍共病患者有类似而不同于常人的应激事件经历,在 HPA轴释放功能方面存在差异,需加以关注。

  • 孕期服用抗甲状腺药物对新生儿甲状腺功能的影响分析

    作者:任秀芹

    目的:分析孕期服用抗甲状腺药物(ATDs)对新生儿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出生5~7 d,且新生儿母亲妊娠期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的106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母亲妊娠期甲状腺功能状态以及开始服用甲状腺药物的时间进行分组,分析新生儿甲状腺功能的异常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106例中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异常发生率为50.00%,其中甲状腺功能低下占47.17%,高甲状腺激素血症占30.19%,低甲状腺素血症占15.09%,中枢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占7.55%;妊娠期甲状腺功能亢进晚期母亲开始服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组的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异常发生率明显增加,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母亲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晚期可增加新生儿甲状腺异常发生率,因此应做到早期诊断与治疗,对减少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 新生儿黄疸高独立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尚丽

    目的:探讨预测新生儿黄疸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诊断为新生儿黄疸的患儿462例作为实验组,均符合《实用新生儿学》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诊断标准,选取同期入院检查的健康儿童50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χ2检验、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确定新生儿黄疸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性别、体质量、牛初乳、出生时窒息、产妇年龄、孕妇职业类型及母亲职业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母乳喂养、母乳喂养开始时间、出生时头部异常、出生时损伤、产妇分娩次数、分娩前1周阴道出血、分娩前1周发烧、家庭人均收入、母亲文化程度、父亲文化程度及父亲职业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均>0.05)。将相关变量进行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男性(OR =2.59,95% CI =2.13~8.63,P =0.033)、体质量(OR =4.92,95% CI =2.55~17.92,P =0.004)、出生时窒息(OR =7.13,95% CI =1.62~7.81,P =0.041)、产妇年龄(OR =1.82,95% CI =1.87~13.49,P =0.021)和孕妇职业类型(OR =5.99,95% CI =1.91~9.80, P =0.014)是影响新生儿黄疸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本研究提示性别男、出生时体质量、出生时窒息、产妇年龄和孕妇职业类型是影响新生儿黄疸的独立危险因素。

  • 急性脊髓炎46例临床分析

    作者:邵文君;高慧丽

    目的:提高对急性脊髓炎的病因、临床特征、诊断、治疗、预后的认识。方法对收治的46例急性脊髓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6例急性脊髓炎患者中29例治愈,治愈率为63%;8例显效,显效率为17%;4例好转,好转率为9%;4例无效,无效率为9%,1例死亡,病死率为2%。结论急性脊髓炎大多为病毒感染引起,发病前常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病变累及以颈段及颈胸段为主,表现为病变脊髓节段水平以下的肢体运动、感觉障碍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且脊髓损害节段长度与脑脊液蛋白量呈正相关。治疗应以糖皮质激素为主的综合疗法,并积极预防并发症,预后差异明显,本病的预后与脊髓受损范围以及程度、脑脊液蛋白量及是否早期合理治疗有关。

  • 经皮肾镜碎石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64例

    作者:柳其中;田凯;王宜林;张跃曦;姚大强;郭冠飞

    目的:探讨经皮肾穿刺造瘘碎石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采用经皮肾穿刺造瘘碎石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男43例,女21例,年龄43.6岁,结石直径1.5~2.4 cm。结果64例输尿管结石均Ⅰ期手术成功碎石,结石清除率为100%,手术时间45 min,术中出血约40 ml,无输尿管穿孔、黏膜撕脱、严重出血等并发症发生,住院时间8 d。术后2~3个月复查彩超及腹部立位平片(KUB)+静脉肾盂造影(IVP),结石排净,肾脏积水明显减轻。结论微创经皮肾穿刺造瘘碎石是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

  • 早发败血症早产儿81例临床分析

    作者:盖建芳;冀湧;张勇

    目的:探讨早发败血症早产儿的防治措施。方法对81例早发败血症早产儿的临床资料、病原菌、高危因素及治疗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NICU 早产儿早发败血症发生率为3.82%,病原菌中革兰阳性菌占64.29%,以溶血葡萄球菌为主;革兰阴性菌占29.76%,以大肠埃希菌为主;真菌占6.17%,以白色念珠菌为主。早产、极低出生体质量、剖宫产、气管插管、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产前使用激素和母亲感染是早发败血症发生的高危因素。结论 NICU 早产儿早发败血症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应加强孕期管理,减少有创操作,严格无菌操作,产前合理使用激素及预防性抗真菌治疗,减少早发败血症及其并发症的发生率。

  •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结直肠癌致老年急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作者:黑涛;赵正国;杨伟龙

    目的:分析不同手术方法治疗结直肠癌致老年急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7月至2015年8月接受手术治疗的86例结直肠癌致急性肠梗阻老年患者,采用随机原则进行分组,将实行一期切除吻合术治疗的50例患者设为试验组,实行其他手术方式治疗的36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胃肠功能指标、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生存情况。结果试验组肛门排气、首次肠鸣音以及胃肠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治疗后1、3、5年的生存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一期切除吻合术可以有效提高结直肠癌致急性肠梗阻患者的疗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生存率。

  • 连续性与间歇性血液透析临床效果及生活质量改善效果对比

    作者:白敬恩;魏云彪;李宏

    目的:探讨肾功能衰竭患者使用连续性血液透析与间歇性血液透析临床效果及生活质量的不同,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124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按照血液透析方式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72例),观察组实施连续性血液透析,对照组实施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血肌酐、血气指标、并发症等临床观察指标,并运用 SF-36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心理健康、社会活动、日常活动、健康感知、疼痛、生理功能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观察组临床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观察组并发症率、转慢性肾衰竭率、住院天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结论连续性血液透析相比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肾功能衰竭临床效果更好,患者可以取得更好的生活质量。

  • 青年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炎症反应差异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高磊

    目的:探讨青年和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炎症因子的变化,并分析炎性因子与年龄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44例,其中青年患者70例,老年患者74例,于入院即刻取静脉血5 ml,通过生物化学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方法检测血浆超敏 C-反应蛋白(hs-CRP)、纤维蛋白原(Fib)、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丙二醛(MDA)的变化,并分析炎性因子水平与年龄的相关性。结果与青年组比较,老年组 AMI 患者高血压、糖尿病及陈旧性脑卒中比例及双支病变、3支病变高于青年组( P <0.05);血浆 hs-CRP、Fib、IL-6、TNF-α及 MDA 水平升高更显著( P <0.05)。结论血清炎症因子与 AMI 患者年龄相关。

  • 脑卒中后抑郁者海马和前额叶皮质氢质子波谱分析研究

    作者:王存强;贺顺岭;顾韵泽;原子扬;王文娜;谭西英

    目的:探讨卒中后抑郁患者海马及前额叶皮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MRS)的特点。方法以32例卒中后抑郁患者为研究组,以30例脑卒中患者为病例对照组,以30名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三组均采用多体素MRS 检测双侧海马及前额叶皮质 N-乙酰基天门冬氨酸(NAA)、胆碱复合物(Cho)与肌酸复合物(Cr),完成 NAA/ Cr比值和 Cho/ Cr 比值的计算。主要采用 t 检验、q 检验和 Pearson 相关分析进行数据处理。结果研究组左右侧海马及前额叶皮质 NAA/ Cr 比值均低于病例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研究组左侧海马及前额叶皮质 Cho/ Cr 值均显著高于病例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右侧海马及前额叶皮质 Cho/ Cr 值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与病例对照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重度抑郁组左右侧海马及前额叶皮质 NAA/ Cr 值均显著低于轻度抑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不同抑郁程度的双侧海马及前额叶皮质 Cho/ Cr 值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 均>0.05);研究组双侧海马 NAA/ Cr 值与 HAMD 评分呈显著负相关(P 均<0.05)。结论海马及前额叶皮质神经元代谢的异常可能是卒中后抑郁的神经生物学基础,NAA/ Cr 值的变化作为一种客观定量的检测手段有可能用于 PSD 患者的筛查及风险评估。

  • 脑梗死综合康复疗效观察

    作者:刘会星;卢宏

    目的:观察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给予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照组给予一般自我康复锻炼,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4周对两组患者进行偏瘫肢体运动功能、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结果治疗2、4周后,治疗组偏瘫肢体运动功能、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梗死患者各项神经功能改善效果显著,且康复时间越久,疗效越明显。

  • 微型快速成型导向模板辅助经后路寰枢关节突螺钉置钉偏差分析

    作者:李国银;陈波;韦庆彪

    目的:验证微型快速成型导板辅助经后路寰枢关节突螺钉置钉的准确性及偏差分析。方法随机选择12例受试者寰、枢椎 CT 连续扫描数据,利用 Mimics 10.01重建后导入 UG 7.0设计偏差检测板及枢椎后表面互补基板。用桌面3D 打印机器制作颈椎及导板模型,利用导板、直径3 mm 克氏针在3D 颈椎模型模拟置钉。后利用游标卡尺在偏差检测导板上测量出钉点距 X 轴、Y 轴位移,克氏针置入长度,并与计算机测量数值进行比较。结果12例患者24枚螺钉均未穿过骨皮质,通过配对样本 t 检验,游标卡尺测量组与计算机测量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使用微型导板在减少设计和制造时间的同时能有效引导后路寰枢关节突螺钉置入,提高了该手术的安全性,同时为数字化导航手术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微型 导板 寰枢关节
  • 药物治疗与手术治疗对儿童慢性鼻窦炎的疗效比较

    作者:王英;翟素娜;吴玉瑛

    目的:比较内科药物治疗与手术治疗对儿童慢性鼻窦炎(CRS)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5年7月的80例门诊及住院 CRS 患儿的临床资料。分别采用药物治疗(药物组)和手术治疗(手术组)。结果药物组与手术组患者经过1个月治疗后,症状 VAS 平均得分及鼻内窥镜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 <0.05),但两组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经过3、6个月治疗后,两组症状平均得分及鼻内窥镜得分较治疗前下降,且手术组疗效明显优于药物组(P <0.05)。药物组停药后疗效呈下降趋势,鼻窦 CT 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 <0.05),并且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间1个月后有效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3、6个月后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①药物治疗为首选。药物治疗规范化、系统性有待进一步研究。②治疗儿童 CRS 的手术方式可以选择腺样体切除术、扁桃体切除术和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③术后随访与手术本身同等重要,掌握术腔情况可以及时调整术后治疗,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治愈率。

  • 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王会兵;刘锦峰;张旭东;马晓鹏;任建龙

    目的:探讨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经数字减影造影术(DSA)证实有颅内和(或)颅外动脉狭窄的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268例,根据血管病变部位进行分组,比较各组间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子的差别。结果268例入组患者中颅内狭窄组123例,占45.9%;颅外狭窄组80例,占29.9%;颅内合并颅外狭窄组65例,占24.2%。颅内狭窄组总胆固醇水平明显高于另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颅内血管闭塞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颅外血管;常见的受累血管为大脑前动脉与颈内动脉颅外段。结论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为常见,血脂水平均是影响颅内动脉狭窄的重要因素。

  • 胎儿唇裂11例超声诊断及相关性分析

    作者:单燕京;董志远;胡小林

    目的:回顾性分析胎儿唇裂的超声诊断,并进一步分析胎儿发生唇裂的原因。方法通过超声对6000例胎儿进行产前筛查,同时检测孕妇的风疹病毒 IgG 抗体、单纯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 IgG 抗体、甲胎蛋白及其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超声产前筛查共发现11例胎儿唇裂,超声诊断的胎儿唇裂经引产或出生证实,符合率为100%。其中风疹病毒 IgG 抗体、单纯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 IgG 抗体阳性者5例,甲胎蛋白值异常增高者3例,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者4例。结论在孕产妇有上述病毒感染,甲胎蛋白数值及甲状腺功能异常时,超声医生应警惕胎儿唇裂及腭裂的发生,对有原发病的孕产妇应积极治疗,降低畸形儿的发生率。

  • 血小板参数及活化标志物与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

    作者:李改卿;苏志贤;谢慧兰;张祖平

    目的:探讨血小板参数及活化标志物与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共195例,根据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分为无病变组60例、CIMT 增厚组50例及斑块组85例,测定三组患者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 PDW)、血小板容积(PCT)、空腹血糖(GLU)、总胆固醇(TC)等指标及尿液11-脱氢血栓素 B2(11-DH-TXB2)的含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斑块组患者病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MPV、PDW、11-DH-TXB2水平高于无病变组及 CIMT增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②CIMT 增厚组患者病程、LDL-C、MPV、PDW、11-DH-TXB2水平高于无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③Spearman 相关分析显示,CIMT 与年龄、病程、BMI、GLU、糖化血红蛋白(GHbA1c)、LDL-C、MPV、PDW 及11-DH-TXB2水平呈正相关,与 HDL-C、PLT 水平呈负相关(P <0.05);④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MPV、PDW 和11-DH-TXB2是2型糖尿病患者 CIMT 异常的危险因素。结论血小板参数(MPV、PDW)及活化标志物(尿11-DH-TXB2)与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具有相关性。

  • 还原型谷胱甘肽辅助治疗80例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效果

    作者:李继玲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辅助治疗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80例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以还原型谷胱甘肽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变化情况。结果①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为7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②治疗前,两组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24 h 尿蛋白定量和尿红细胞排泄率等各项实验室指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辅助治疗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能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治疗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血红蛋白变异性与血液透析患者并发血栓性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陈红艳;杨君

    目的:研究血红蛋白变异性与终末期肾病(ESRD)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血栓性疾病的关系。方法以2013年2月至2013年7月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172例 ESRD 患者为观察对象,以是否并发血栓性疾病将患者分为血栓组与非血栓组,分别进行血红蛋白变异性、血红蛋白振幅、血红蛋白变异度等资料的比较。结果两组血红蛋白值基于线性回归的参数:截距、斜率、剩余标准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连续测量个体血红蛋白的变化水平及其标准差更大,个体血红蛋白振幅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红蛋白变异性与 ESRD 患者血栓性疾病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

  • AZD8055对耐照射胰腺癌细胞逆转作用的研究

    作者:王艳瑛;任红亮;张水军

    目的:将 AZD8055作用于耐照射胰腺癌细胞,研究其对耐照射胰腺癌细胞的逆转作用。方法通过梯度照射方法培养耐照射 Panc-1胰腺癌细胞株,检测其亲本细胞株及耐照射细胞株的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 蛋白)和 S6K1蛋白的表达情况。经过 AZD8055作用,再次行 X 线照射检测其被杀伤情况。结果成功建立耐照射胰腺癌细胞株,其 mTOR 蛋白和 S6K1蛋白表达均较亲本细胞株增强,经过 AZD8055处理的细胞株,其mTOR 蛋白和 S6K1蛋白表达降低,表现出对 X 线照射敏感性恢复。细胞凋亡增加,其细胞凋亡率与 mTOR 蛋白和S6K1蛋白表达呈现负相关,与 AZD8055作用时间呈正相关,而 mTOR 蛋白和 S6K1蛋白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AZD8055处理可逆转耐照射胰腺癌细胞的耐照射性,与 AZD8055抑制 mTOR 蛋白表达相关联,考虑作为mTOR 下游基因,S6K1与其协同参与胰腺癌照射抵抗的发生。

  • 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不全损伤的重建

    作者:周宇;邹士平;陈成亮

    目的:探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不全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2012年3月至2014年10月对16例患者行关节镜下 ACL 的损伤部分进行重建,根据临床检查,镜下确认,可诊断膝 ACL 不全损伤,以半腱肌或股薄肌的双束对 ACL 的单束损伤进行重建。平均随访16(13~28)个月。结果16例中优10例,良5例,可1例,优良率为93.75%。结论有症状的膝关节 ACL 不全损伤要重建,对损伤的叉韧带单束重建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 术前经口肠内营养支持对长期吸烟食管癌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作者:王超;蒋毅

    目的:探讨术前经口肠内营养支持对长期吸烟食管癌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共80例有长期吸烟史的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术前口服短肽型肠内营养剂予以营养支持2周,对照组常规日常饮食,然后行外科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前1 d 及术后7 d 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7 d 淋巴细胞计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及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术前经口肠内营养支持治疗长期吸烟的食管癌患者,不仅能改善患者术前的营养状况、维持良好的免疫功能,还能减少术后肺部感染、缩短住院时间,从而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改善预后。

  • 超声造影技术对颈动脉硬化病变的诊断价值

    作者:李效寅;任辉;申纪锐;张云华;李敬府

    目的:探讨应用超声造影技术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超声造影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80例,分别观察造影剂增强及血管充盈情况,并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照。超声造影观察斑块内增强并将斑块增强分为0~3级。结果颈动脉超声造影可清晰显示动脉内-中膜厚度,发现37个造影前未发现的斑块,勾勒出动脉斑块大小及形态。与 DSA 对照,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超声造影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所致颈部动脉闭塞的敏感性分别为72.5%、80.5%,特异性分别为90.8%、96.2%,准确率分别为89.6%、93.5%。结论超声造影提高了颈动脉斑块的显示率,有助于颈动脉狭窄程度判断,另外,通过超声造影增强分级可有效评估颈动脉斑块稳定性。

  • 二尖瓣置换术治疗风心病的疗效及术后脑钠尿肽水平的动态分析

    作者:韩舟

    目的:研究二尖瓣置换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RHD)的疗效,并分析术后脑钠尿肽(BNP)水平的动态变化。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7月48例 RHD 患者,均在中低温、体外循环下行二尖瓣置换术治疗,通过三维超声成像比较手术前后右心功能指标[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RVEDV)、右心室收缩末期容积(RVESV)、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的变化;观察并分析 BNP 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结果手术后6个月时 RVEDV [(34.2±12.7)ml]、RVESV[(13.1±8.9)ml]较术前[(41.3±17.4)ml、(18.5±13.2)ml]明显降低,RVEF [(60.7±12.6)%]较术前[(52.6±11.3)%]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术后2 d 的血浆 BNP 浓度[(1826.5±313.5)pg/ ml]明显高于术后12 h、术后1周,但术后2 d BNP 开始下降,术后1周末次检测显示 BNP 为(1135.7±276.4)pg/ ml,明显低于术后12 h、术后3 d。结论二尖瓣置换术能较好地改善 RHD 患者右心功能,且未出现明显并发症,可作为临床治疗 RHD 的安全有效疗法;BNP 浓度值和心功能强弱呈负相关,二尖瓣置换术后患者 BNP 呈上升-下降的变化趋势,于术后2 d 达到较大值并逐步下降,提示 RHD 患者术后心功能短暂衰退后逐步得到恢复,因此 BNP 浓度动态变化可作为 RHD 患者病情监测、疗效评估和预后观察的重要参考指标。

  • 腔内覆膜支架修复术治疗Standford B型主动脉夹层49例临床分析

    作者:安兆峰;刘清泉;张东坡

    目的:探讨腔内覆膜支架修复术(TEVAR)治疗 Standford B 型主动脉夹层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58例 Standford B 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其中49例行 TEVAR,术前通过主动脉 CT血管成像(CTA)明确诊断并评估病情,通过腔内覆膜支架植入封堵原发破口治疗夹层。结果49例 TEVAR 术均成功,围术期无死亡病例,2例失访,随访率为95.9%,2例在术后半年内突发心脑血管意外死亡,其余患者均存活,复查 CTA 显示支架无移位和内漏,移植人工血管通畅。结论 TEVAR 是治疗 Standford B 型主动脉夹层的有效方法,创伤小,并发症少,安全性较高,治疗效果确切,短中期随访结果满意。

  •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对眼角膜上皮细胞损伤的修复作用研究

    作者:贺瑞龙

    目的:研究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RhIL-1ra)对眼角膜上皮细胞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五组:对照组、模型组和 RhIL-1ra(10、50、100μg/ ml 三组)治疗组,在显微镜下用角膜环钻刻痕,以虹膜铲刮除角膜上皮,术后 RhIL-1ra 治疗组给予 RhIL-1ra(10、50、100μg/ ml)治疗,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治疗结束后在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角膜的损伤情况、HE 染色观察角膜损伤程度和炎性细胞浸润情况。结果在裂隙灯显微镜下 RhIL-1ra 50μg/ ml 及 RhIL-1ra 100μg/ ml 治疗组着色区域较小,结膜充血、角膜水肿、房水混浊及虹膜表面新生血管等情况逐渐改善,其中以100μg/ ml 治疗组效果为明显,且缺损面积得到一定修复。HE 染色结果也表明,RhIL-1ra 治疗组可见细胞的排列以及形态等逐渐恢复,角膜损伤减轻,炎性细胞浸润也减少等现象。结论 RhIL-1ra 对损伤的眼角膜上皮细胞有恢复作用,可望成为治疗眼部炎症的新方法。

  • 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超敏 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介素-6水平的影响

    作者:牛保松;刘青;卢家彬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炎症因子超敏 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治疗并接受急诊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2例,给予抗栓、扩张冠状动脉等治疗,将其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口服20 mg 阿托伐他汀,另一组口服40 mg 阿托伐他汀,入院即刻、用药1周、用药2周抽取静脉血,检测 hs-CRP、IL-6、心肌酶等,进行组内及组间比较 hs-CRP、IL-6动态变化。结果组内比较:1周后40 mg 组 hs-CRP、IL-6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0 mg组 hs-CRP 和 IL-6较基线增高,但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2周后,40 mg 组和20 mg 组 hs-CRP、IL-6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组间比较:1周后40 mg 组 hs-CRP 差值、IL-6差值较20 mg 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2周后两组 hs-CRP 差值、IL-6差值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结论40 mg阿托伐他汀较20 mg 阿托他汀能抑制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发病1周时)炎症反应。

  • 冠心病合并痛风患者的药学监护一例

    作者:高艳丽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痛风患者的药学监护。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冠心病合并痛风患者的治疗全过程,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协助医生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给予用药建议,提醒用药的注意事项,关注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对患者进行安全用药教育,监护患者用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患者痛风未发作,冠心病症状减轻,好转出院。结论临床药师可向医师提供个体化的用药建议,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为患者安全用药提供保障。

  •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降压药物治疗分析

    作者:张玉林

    目的:观察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降压药物治疗情况及效果,为临床合理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住院患者中≥60岁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80例,统计分析降压药使用及治疗情况。结果80例患者药物使用率:单一用药(23.75%)、二联用药(31.25%)、三联用药(33.75%)、四联用药(11.25%),单一用药中 ARB、CCB 用药频次较高;52.5%患者收缩压得到有效控制,舒张压控制率显著高于收缩压控制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75%,病程<10年的患者服药依从率为14.71%,病程≥10年的患者服药依从率为34.78%。结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降压治疗以 ARB、CCB 药物为主,多需要联合降压治疗,临床需结合患者实际情况,监测不良反应,提高降压方案临床效果。

中国实用医刊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