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中国实用医刊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Medicine 중국실용의간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7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4-4756
  • 国内刊号: 11-5689/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36-23
  • 曾用名: 中原医刊;河南赤脚医生
  • 创刊时间: 197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实用医刊》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河南
  • 主编: 秦省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急性前壁、下壁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临床分析

    作者:邹卫东

    急性心肌梗死后易并发各种心律失常,尤其恶性心律失常,对梗死后预后有很大影响,而且某一部位梗死出现的心律失常,对判断预后亦有一定帮助.我们回顾分析了近几年来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42例,对其前壁、下壁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报告如下.

  • 小儿呼吸道异物取出术的麻醉处理

    作者:余丽华

    目的 探讨小儿支气管镜检查及取异物术的全身麻醉安全性,减少相关并发症的有效方法.方法 肌肉注射氯胺酮5 mg/kg.入睡后保持呼吸道通畅,以咪唑安定0.1 mg/kg,芬太尼1~2 μg/kg,静脉诱导,术中间断静脉推注丙泊酚维持麻醉,以支气管镜筒作为通气管道,外接可控辅助呼吸装置,确保患儿术中生命安全.结果 手术时间(13.93±1.38)min,麻醉时间(120.94±10.62)min.术中生命体征变化:SBP(110.92±10.45)mm Hg,HR(136.9±7.35)次/min,氧饱和度(96±1.21)%,苏醒时间(136.27±10.33)min.结论 全麻下行支气管镜检查,不仅避免了患儿心理创伤,同时也降低了取异物的难度和手术并发症的发生,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是理想的麻醉方法.

  • 无痛人工流产术不同药物配伍麻醉的效果观察

    作者:刘芝建;赵素真;刘胜群

    目的 探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氯胺酮不同配伍麻醉在无痛人工流产(人流)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自愿择期人流手术病人320例,ASA Ⅰ~Ⅱ级,均无全身性疾病和全麻禁忌证,随机分成四组,每组80例.静脉注射阿托品0.5 mg后,1组缓慢静脉推注丙泊酚1.5~2 mg/kg诱导,2组缓慢静脉注射芬太尼0.05 mg后静注丙泊酚1~1.5 mg/kg诱导,3组同2 组给药,在静脉注射丙泊酚前静脉注射氯胺酮0.5 mg/kg,4组用药同2组,在静注丙泊酚前静脉注射氯胺酮1 mg/kg.各组术中必要时静脉追加丙泊酚.术中持续监测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呼吸、脉搏氧分压(SpO2),评定镇痛效果,记录清醒时间、离院时间、丙泊酚用量、术后宫缩痛和并发症.结果 1、2、3、4组病人的年龄、体重、孕期、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血压、心率、呼吸变化相似,四组中2、3、4组镇痛效果好,1组较差,1组与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丙泊酚用量1 组大,术后宫缩痛明显,与其余3组比较差别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丙泊酚复合芬太尼0.05 mg,氯胺酮0.5 mg/kg镇痛效果好,可减少丙泊酚用量,缓解术后宫缩痛,麻醉更平稳,加大氯胺酮用量不能增加麻醉效果,副作用有所增加.

  • 后天麻痹性斜视83例病因分析

    作者:张正梅;赵庆新;韩虹虹

    目的 探讨后天麻痹性斜视的病因特点.方法 采用三棱镜、同时机、Hess屏及红玻璃片等方法进行眼位、眼球运动和复像检查,辅以血液生化和影像学诊断.结果 15~50岁发病率高,35例,占42.17%,其病因以外伤和甲状腺相关眼病为主;50岁以上30例占36.14%,以血管性疾病为主;15岁以下18例占21.69%;以外伤和肌无力为主.结论 后天麻痹性斜视的病因复杂,应对病人进行详细的全身检查和眼部检查.麻痹性斜视可能是系统性疾病的先兆或症状的一部分.

  • 过敏性紫癜78例临床探讨

    作者:郭红;谢丹;牛庆玲;崔燕南

    过敏性紫癜(HSP)是儿科常见的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是广泛的无菌性血管炎为主的出血性疾病,临床上可累及多个脏器.我院2002年9月至2006年9月收治HSP患者78例,现将其资料分析如下.

  • 26例糖尿病性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分析

    作者:李柏坚

    随着对糖尿病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糖尿病患者的寿命也逐渐延长.因此,老年性白内障在糖尿病患者中所占的比例也逐渐增多.糖尿病患者发生老年性白内障较同龄组非糖尿病病人较早,发病率较高[1].随着白内障手术技术的提高,糖尿病已不再是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禁忌证,我院自2000年至2006年共对26例(31眼)糖尿病伴白内障患者施行了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现总结如下:

  • 人工晶体缝扎固定联合穿透性角膜移植术

    作者:赵勇;王晓霞;杜进发

    目的 观察人工晶状体缝扎固定联合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治疗角膜混浊无晶状体眼的疗效.方法 角膜混浊无晶状体眼12例行人工晶状体缝扎固定于睫状沟后常规穿透角膜移植术,观察术后角膜植片和视力变化.结果 随访6~12个月,角膜植片透明,视力>0.8者1眼,0.5~0.8者3眼,0.3~0.5者6眼,0.1~0.3者2眼,无明显角膜排斥反应.结论 人工晶状体缝扎固定联合穿透性角膜移植治疗角膜混浊无晶状体眼效果良好.

  • 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中晚期鼻咽癌近期疗效观察

    作者:范向辉;段玉龙;解洪泉;肖秀兰;何宏涛;丁朝鹏

    目的 观察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中晚期鼻咽癌的疗效.方法 69例Ⅲ~Ⅳa期局部中晚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组,34例入选单纯放疗组(对照组),35例入选化疗加放疗治疗组(综合组).于放疗始用化疗方案:PF方案化疗DDP 25 mg/m2,d1~3,ivgtt,CF 100 mg,d1~5,ivgtt,5-Fu 500 mg/m2,d1~5,ivgtt,CF用后2 h静滴,3~4周重复,化疗2~3周期.放射治疗用6 MV-X线照射,以面颈联合野或耳前野为主野,面颈联合野照射DT 36Gy~40Gy/18F~20F后避开脊髓改双耳前野照射,或加鼻前野,颅底受侵者加颅底野,颈部为切线野和垂直野照射,鼻咽肿瘤区总剂量DT68~76Gy/34F~38F/7~8周,颈部淋巴结引流区剂量DT50Gy~60Gy/25F~30F/5~6周,有残存者追加剂量DT10Gy/5F/1周.结果 两组结果显示在短期内原发灶肿瘤消退综合组好于单纯放疗组(P<0.05),远处转移率、3年生存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放疗联合PF方案同步化疗可提高完全缓解率,降低局部复发率,未能观察到两组远处转移率、生存率方面的差异,可能与本组化疗周期较少有关.

  • 纱布填塞止血法治疗严重肝外伤11例

    作者:岑伟

    肝外伤发生率在国外占腹部外伤的首位,国内居第3位.严重肝外伤病死率高达46%~58%,为腹部外科中的重要课题之一.肝周纱布填塞止血作为控制严重肝损伤及大出血的有效措施,近年又被重新重视.1999年4月至2006年3月我院采用肝周纱布填塞治疗严重肝外伤11例,效果较好,结合临床资料和文献报告如下.

  • 多波长氪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评价

    作者:张五岳;王慧;刘爱琴

    目的 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多波长氪离子激光治疗的远期效果.方法 根据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结果及屈光间质情况,用多波长氪离子激光治疗机对135例(196眼)Ⅲ、Ⅳ期糖尿病人治疗.观察其术前、术后视力及FFA结果.结果 视力增进99只眼,占50.5%;视力无变化80只眼,占40.8%;无效17只眼,占8.7%.黄斑水肿消退及部分消退90.7%.结论 多波长氪离子激光可根据病变情况选择不同光进行有效光凝,扩大了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适应证.特别对于治疗黄斑水肿更具有优越性,对提高或保存患者的有用视力疗效肯定.

  • 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作者:郭洪涛;王桂香;张冠丽

    目的 评价同步放化疗对不能手术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生存率和毒性反应.方法 1998年1月至2001年12月共53例晚期NSCLC病人,随机分为化放组(28例)和放疗组(25例).化放组在放疗的同时接受DP方案和ND方案.具体化放结合的方法是:先行1周期化疗,结束后开始放疗,剂量达40 Gy时放疗不停而进行第2周期化疗,直至放疗结束然后进行第3周期和第4周期化疗.放疗组予单纯放疗.两组放疗方法相同.均接受60~64 Gy/6~7周的放疗.结果 化放组和放疗组总缓解率分别是53.6%和40%,化放组的三年生存率17.9%,毒副反应化放组较放疗组重,但均为可逆性.结论 化放组较放疗组生存率、缓解率均有明显提高.

  • 心包置管心包腔内灌注白细胞介素-2及卡铂治疗恶性心包积液21例疗效观察

    作者:曹旸;孔天东;张鹏

    目的 观察心包腔内灌注卡铂联合白细胞介素-2治疗恶性肿瘤心包积液的疗效.方法 21例均采用中心静脉穿刺导管行心包穿刺引流术,穿刺部位选剑突下或心尖部,埋管深度2~10 cm,在尽量引流干净心包积液后,由留置导管注入卡铂200 mg,地塞米松10 mg,白细胞介素-2 100万U,加生理盐水20 ml稀释后注入,d1,8,21为一个周期.结果 21例患者达到完全缓解(CR)8例(38.1%)、部分缓解(PR)10例(47.6%)、无变化(NC)1例(14.3%),总有效率(CR+PR)85.7%.治疗后Karnofsky评分升高10~40分,平均升高30分.治疗中有两例出现一过性低热,未经处理自行恢复,Ⅰ、Ⅱ度白细胞减少4例(19%),Ⅰ、Ⅱ度胃肠道反应7例(33.3%),SGPT升高1例(19%),心电图检查与治疗前对比无明显变化.结论 心包置管心包腔内灌注白细胞介素-2及卡铂治疗恶性心包积液疗效好,生活质量提高明显,病人痛苦小,值得推广应用.

  • 药物流产时追加米索前列醇的临床观察

    作者:黄建邕;蒋晓莉

    目的 探讨提高药物流产的完全流产率,缩短流产后阴道流血时间.方法 将药物流产病例按孕囊直径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用药第1、2天分别口服米非司酮75 mg,第3天顿服用米索前列醇600 μg后3 h追加服米索列醇600 μg;对照组第1天、第2天用药同观察组,第3天顿服米索前列醇600 μg,观察两组的完全流产率、阴道流血时间、阴道流血量、转经时间、尿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2周转阴率.结果 孕囊直径>2.0 cm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完全流产率提高,阴道流血时间缩短(P<0.05).结论 追加米索前列醇600 μg的药物流产方案可提高孕囊直径>2.0 cm病例的完全流产率.

  • 29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作者:徐艳明

    目的 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综合征(ICP)对母婴影响及治疗要点.方法 对29例妊娠合并肝内胆汁淤积综合征住院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其临床表现、发病情况及临床结局分析母婴影响及危害.结果 29例中,早产12例,足月分娩3例,剖宫产6例,中期妊娠引产2例,死胎引产6例;所有出生的新生儿中,颅内出血抢救成活2例,其中1例为早产儿,1例为剖宫产出生新生儿.结论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征(ICP)可导致早产、胎儿宫内窘迫及胎儿突然死于宫腔内,对新生儿的影响也是存在的,还可产生神经系统方面的损害.故对ICP患者应早诊断,早治疗,密切监护,改善妊娠结局,确保母儿平安.

  • 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治疗

    作者:田新;王忠振;申幸伟

    目的 介绍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治疗体会,探讨术后不良并发症的防治及合理保肛方法.方法 对36例患者治疗过程及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无骶前静脉丛出血,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各2例,术后有便急、便频、便意不尽感22例,术后尿潴留2例,肝转移2例,1年内局部复发2例.结论 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不良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高,合理保肛、减少术后不良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探讨.

  • 抗抑郁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伴抑郁症患者左心功能的影响

    作者:罗康华;陈国珍

    心力衰竭(CHF)是各种器质性心脏病的终末阶段,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症,由于心力衰竭长期迁延不愈,躯体及心理的双重压力使患者容易出现精神障碍.我们对住院的慢性心衰伴抑郁症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抗抑郁治疗,并进行临床对比研究,旨在观察抗抑郁治疗对心功能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 早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特征

    作者:蒋辉;曹长安

    目的 研究早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征,为临床提前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将同期初诊2型糖尿病按标准分为早发组和晚发组,比较FPG、2 hPG、HbA1C、TG、TC、HDL-C、LDL-C、FC-P及BMI、肥胖程度、SBP、DBP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早发2型糖尿病有高HbA1C 、TG、FC-P、LDL-C、BMI及较高的家族发病倾向.结论 早发2型糖尿病有以下特征:①较高的发病率;②更显著的家族性倾向;③发生、发展与胰岛素抵抗(IR)有关;④存在更严重的代谢紊乱.

  • 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继发性肝脓肿疗效观察

    作者:张保峰;刘章锁

    目的 探讨肝破裂修补术后继发性肝脓肿新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12例肝破裂修补术后继发性肝脓肿,应用中心静脉导管在B超定位下行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术,术后配合抗菌药物等治疗.结果 本组12例患者穿刺置管均一次成功,术后引流通畅,脓腔迅速缩小闭合.结论 对于肝破裂修补术后继发性肝脓肿患者,在B超定位下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术,具有创伤小、费用低、治疗效果确切等优点.

  • 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215例临床观察

    作者:张培华

    目的 评价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疗效和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有完整临床资料、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215例(391侧).按照微创手术原则,针对每个病例的不同情况采取个性化的处理措施,对其分型、分期、手术疗效及并发症进行总结.结果 全部 215例患者均经过3~6个月随访观察,治愈188例(87.4%),好转24例(11.2%), 无效3例(1.4%),总有效率98.6%.术后鼻窦出血5例,中鼻甲与鼻中隔粘连9例,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创伤小、疗效好,熟练精细的手术操作和正确的术后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 中小量高血压性脑出血院前急救应用甘露醇探讨

    作者:郭华;卢宏

    目的 探讨中小量高血压性脑出血在院前急救过程中是否应用甘露醇及如何正确使用甘露醇.方法 对初诊时高度怀疑高血压性脑出血,发病6 h内,意识障碍较轻,无脑疝表现,采用1995年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0~35分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立即应用20%甘露醇250 ml,B组立即应用20%甘露醇125 ml,C组不应用甘露醇.返院后立即做头颅CT,选取幕上性非丘脑出血,且出血量小于50 ml者,A组35例,B组47例,C组60例,48 h复查头颅CT,血肿增大33%为早期血肿扩大.分析出血早期应用甘露醇对血肿扩大及病情的影响.结果 A组早期血肿扩大 23例,B组早期血肿扩大22例,C组早期血肿扩大11例,A、B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8 h复查CT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A、B组与C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小量高血压性脑出血院前急救中不适当应用甘露醇有可能加重病情.

  • 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作者:罗晓菡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及其量效关系.方法 UAP患者79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阿托伐他汀组,治疗6周,治疗前后查患者血脂及hs-CRP.结果 阿托伐他汀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血脂及hs-CRP水平明显降低:对照组治疗后较治疗前血脂及hs-CRP水平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阿托伐他汀具有调脂及降低hs-CRP水平,提高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改善预后.

  • 大蒜素治疗小儿腹泻病的疗效观察

    作者:沐永俊;王春茹;毛纬

    目的 研究大蒜素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法将136例腹泻患儿予大蒜素注射液或氨苄西林注射液治疗并进行临床观察.结果 两组病人在治疗1个疗程后,两组显效率,有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出现不良反应3例,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14例.结论 大蒜素治疗小儿腹泻效果好,特别是对迁延性和慢性腹泻效果好,不良反应少.

  • 阿乐治疗冠心病50例疗效观察

    作者:白桂红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工作压力日趋加大,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提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其发生的病理基础,脂质代谢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产生的主要因素,故降脂治疗对该病的愈后非常重要.我科2005年1月至2006年1月对冠心病患者采用阿乐治疗,取得良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 小剂量阿糖胞苷联合α-干扰素治疗28例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作者:焦长林;郑义强;马磊;姚传山;贺利民

    目的 探索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案,以期能够延缓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急变,延长患者生存期.方法 应用小剂量阿糖胞苷(LDAra-C)20 mg/(m2·d),肌注,每月用10 d,联合干扰素(IFNα-2b)300万U/d,皮下注射,每日1次或隔日1次连用3~6个月.治疗慢粒白血病慢性期28例,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28例中17例获血液学完全缓解,6例获得部分缓解,有效率82.1%.其中获得细胞遗传学完全缓解4例,部分细胞遗传学反应7例,微小细胞遗传学反应11例.不良反应主要为短暂发热、乏力、轻微恶心.结论 小剂量阿糖胞苷联合干扰素(IFNα-2b)为治疗CML慢性期的有效方案,对部分患者可延长其生存期.该方案不良反应轻微,较易耐受.

  • 维持量地高辛引起中毒的原因

    作者:韩玉琴

    维持量地高辛疗法主要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心房纤颤、心房扑动、阵发性心动过速等.病情控制后维持量地高辛是降低洋地黄中毒发生率和死亡的较佳方法,但在一些诱发因素的影响下仍可能发生中毒.笔者将近年遇到的102例此类病例报告如下.

  • 短程三联疗法OFA方案根除幽门螺杆菌临床观察

    作者:张志贤

    目的 评价以奥美拉唑(0.2 mg)为基础的含呋喃唑酮(F,100 mg)或甲硝唑(M,400 mg)同时加阿莫西林(A,1000 mg)或克拉霉素(C,250 mg)的2种短程(1周)三联疗法的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方法 223例非活动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和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UD)Hp阳性患者随机分为2个治疗组:OMC组、OFA组每日服药2次,疗程均为1周.治疗结束后4~8周做13C-尿素呼气实验判断Hp根除的效果.结果 实际完成治疗222例,2种方案的Hp根除率分别为OFA组86.6%、OMC组65.9%,OFA疗法对DU患者Hp的根除率为(90.2%)高于NUD患者(83.5%),2种疗法副作用均较轻微,患者依从性良好.结论 OFA疗法对Hp具有相当高的根除率,是目前根除Hp行之有效的方案.

  • 胸腺肽注射液治疗复发性口疮的临床疗效评价

    作者:屈莉;吴斐

    复发性口疮是口腔黏膜的一种慢性疾病[1],我们应用胸腺肽注射液治疗60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以三维B片和维生素C联合治疗为对照,结果表明胸腺肽注射液治疗复发性口疮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维生素组.现报告如下.

  • 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朱自军;邹卫东

    目的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观察用药后的疗效.方法 选择CHF患者13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强心、利尿、扩血管及ACEI),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观察其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两组对比,治疗组的心功能有明显改善,再住院率及病死率有明显下降.结论 美托洛尔可明显改善CHF患者的心功能及远期预后.

  • 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病的临床观察

    作者:梁桂玲;徐潇静

    目的 观察思密达保留灌肠的疗效.方法 将84例急性小儿腹泻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3例,给予常规治疗和思密达口服及保留灌肠.对照组41例,给予常规治疗和思密达口服.结果 观察组显效30例,有效11例,显效率69.8%,总有效率95.3%.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22例,显效率24.4%,总有效率78%.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思密达保留灌肠能有效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病.

  • 17689例术前、产前、输血前血源性疾病指标检测分析

    作者:苏芳;马洪亮;孙俊

    为减少医源性感染引起的医疗纠纷,避免和预防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感染.本院对术前、产前及输血前患者的病毒感染标志物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抗-HCV、抗-HIV、梅毒抗体进行检测,现将结果分析并报告如下:

  • 超声造影对门静脉血栓及瘤栓的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郑兰兰;吕彦利;李远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对门静脉血栓及瘤栓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20例门静脉栓子的病人进行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及超声造影检查,了解门静脉栓子形态、管壁回声及栓子内血供情况,并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栓子的造影表现,综合几方面结果对门静脉栓子进行分析、鉴别,从而得出血栓、癌栓的诊断.结果 门静脉癌栓的病例,门静脉管壁不平整,连续性中断,回声强弱不均,部分与病灶分界不清,CDFI于其内可检出点状及条状的血流信号,并可见高阻的动脉频谱.超声造影门静脉瘤栓的表现为动脉期的快速增强,回声高于肝实质,门静脉期及实质期快速廓清呈低回声的造影模式,而门静脉血栓的超声造影表现为从动脉期到实质期始终无增强的模式.结论 超声造影对门静脉血栓及瘤栓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

  • 影响实验室标本质量的因素

    作者:韩春滔

    随着检验医学的快速发展,临床检验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也得到迅速发展,检验医学的地位和作用正在日益提高,对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认识疾病的演变和预后以及预防疾病等的作用也显得更加重要,这就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为了使得实验室检查结果更加准确,实验室有必要建立一个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其中,标本的质量是实验室检查结果质量保证的重要前提.医护人员必须了解各种检验标本的采集、运送、保存、处理及各种不同的生理状况等多种非疾病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从而,在分析检验结果的过程中能根据患者的自身特点和其他非疾病因素的影响正确评价检验结果,对患者的病情作出正确的判断和估计.

  • 超声引导下无水酒精注射硬化治疗肾囊肿的价值与体会

    作者:夏洪波;李传林;周慰玺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无水酒精注射硬化治疗肾囊肿的价值和体会.方法 对42例肾囊肿患者,48个病灶行超声引导下肾囊肿穿刺无水酒精硬化治疗.结果 12个月后随访一次性治愈率87.5%.结论 超声引导下无水酒精注射硬化治疗肾囊肿方法简便、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孕妇产前IgG抗-A(B)抗原的不同效价与新生儿高胆线红素血症的发病关系

    作者:张秋菊;孟云;袁恩武;杨丽珍

    新生儿ABO血型溶血病(HDN)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病因之一.发病机制是新生儿的红细胞被母亲的IgG抗体包被,并在婴儿的网状内皮系统受到免疫性破环.测定孕妇血清中IgG抗-A(B)滴度是预测和判断新生儿溶血病发生的重要依据[1].为探讨O 型孕妇产前血液中IgG抗A(B)抗原的不同效价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关系,笔者对本院3年中587例夫妻ABO血型不合的妊娠37周以上O型孕妇IgG抗-A(B)抗原效价,和出生后A或B型健康新生儿脐血进行血型血清学检测及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的探讨,现报告如下:

  • 85例滑动性食管裂孔疝X线造影分析

    作者:郭文伟;马洪宇;朱红赤;袁方

    目的 观察分析X线常规方法造影与特定方法造影对滑动性食管裂孔疝的诊断效果.方法 通过常规方法造影+特定方法造影,确诊滑动性食管裂孔疝85例,并分析这两种造影的诊断效果及造影表现.结果 常规立位造影确诊滑动性食管裂孔疝24例,确诊率为28%;常规立位造影+常规卧位造影确诊滑动性食管裂孔疝39例,确诊率为46%;常规立位造影+特定方法造影确诊滑动性食管裂孔疝85例,确诊率为100%.主要造影表现:膈上疝囊83例,贲门以上管道黏膜增粗81例,出现A环76例,出现B环60例.结论 特定方法造影对诊断滑动性食管裂孔疝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对临床疑有滑动性食管裂孔疝的患者及常规立位造影提示滑动性食管裂孔疝主要或次要征象者,必须加用特定方法造影.

  • 从第一个"世界肾脏日"看慢性肾脏病早期诊断和防治的重要性

    作者:楚修林

    近,国际肾脏病学会(ISN)和国际肾脏基金会联盟(IFKF)联合倡议,将每年3月份的第2个星期四定为"世界肾脏日",第一个"世界肾脏日"是2006年的3月9日.开展"世界肾脏日"活动,目的是为了促使各国政府、医务人员和广大人民充分重视慢性肾脏病(CKD),了解其危害,加强防治.

中国实用医刊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