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肿瘤学 > 中华肿瘤杂志

中华肿瘤

中华肿瘤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Oncology 중화종류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9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253-3766
  • 国内刊号: 11-2152/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http://www.chinjoncol.com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7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肿瘤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赫捷
  • 类 别: 肿瘤学
期刊荣誉:
  • 原发性阴道恶性黑色素瘤26例临床分析

    作者:应晔

    阴道恶性黑色素瘤是来源于阴道黏膜基底层黑色素细胞的恶性肿瘤,恶性度极高,较为罕见.现将我院收治的26例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治及生存情况分析如下.

  • 磁共振成像和磁共振血管造影对颈动脉间隙肿瘤诊断价值分析

    作者:刘佩芳;李欣;鲍润贤;刘经祖;葛正津

    目的探讨无创性磁共振成像(MRI)和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对颈动脉间隙肿瘤的诊断价值,及其对术前制定手术方案的作用.方法对临床可疑或确诊为颈动脉间隙肿瘤的26例患者进行了术前颈部MRI和MRA检查,观察病变的形态、边界、内部信号,病变与颈动脉、分支动脉和颈内静脉的关系,以及颈总动脉分叉角度.结果在22例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的患者中,颈动脉体瘤14例(15个),颈动脉瘤4例,神经鞘瘤3例,转移性低分化鳞状细胞癌1例.另有4例经MRI和MRA检查及临床随访证实,3例为一侧较对侧明显增粗的颈总动脉,1例为迂曲走行的颈总动脉.MRI结合MRA检查对本组颈动脉体瘤和颈动脉瘤术前诊断均正确,并且MRI、MRA原始像及MRA三维重建像可提供准确的肿瘤与颈动脉及分支的关系.结论无创性MRI和MRA检查对颈动脉间隙肿瘤,特别对颈动脉体瘤和颈动脉瘤的诊断优于其他检查方法,可以替代以往所必须进行的有创性颈动脉造影.

  • 40例原发性气管癌治疗结果

    作者:吴开良;蒋国梁;付小龙;周允中

    目的回顾性分析原发性气管癌的临床资料和治疗结果.方法 40例原发性气管癌中,男性28例,女性12例,中位年龄47岁.从出现症状到确诊的中位时间为10个月(1~60个月).其中腺样囊性癌15例,鳞癌14例,腺癌8例,小细胞癌2例,黏液表皮样癌1例.采用手术加放射治疗32例,单纯放射治疗6例,单纯手术治疗2例.结果全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40个月,1,5,10年生存率分别为86%、59%和29%,局部控制率分别为84%、60%和50%,远处转移率分别为17%、51%和84%.结论手术加术后放射治疗是原发性气管癌较合理的治疗模式.虽然本病治疗后容易出现复发,但积极的再治疗能够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 82例进展期胃癌术后腹腔持续温热灌注联合静脉双途径化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左云;徐敏;沈冬;卢玮冬;陆景峰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术后行腹腔持续温热灌注联合静脉的双途径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82例Ⅱ~Ⅳ期胃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6例,腹腔持续温热灌注联合静脉的双途径化疗3次,常规静脉化疗3次;对照组36例,常规静脉化疗6次.两组化疗均采用LFAP方案(甲酰四氢叶酸钙+5-氟脲嘧啶+吡喃阿霉素或米托蒽醌+顺铂),并均于术后21~28 d开始化疗.结果治疗组1,3年生存率分别为97.8%(45/46)和82.6%(38/46),对照组分别为94.4%(34/36)和61.1%(22/36).两组1年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3年生存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Ⅱ度以上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7.0%和80.6%,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骨髓抑制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双途径化疗可延长Ⅱ~Ⅳ期胃癌术后患者的生存期,降低Ⅱ度以上胃肠道反应发生率.

  • 三维螺旋CT成像技术在进展期胃癌中的应用

    作者:朱强;沈琳;李洁;单军;宋朝晖;杨伯琴;金懋林

    目的评价三维螺旋CT(3DCT)在进展期胃癌(AGC)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999年6月至2000年12月连续检查54例AGC患者.3DCT采用容积重建技术,选用3种方法,即仿真内窥镜(VE)、剪辑体积块(CVB)、总和投射(RS),并行螺旋CT增强扫描(2DCT).分析评价病变显示情况、显示病变形态的能力、Borrman分型、伪影和滞留液.结果 (1)病变显示情况:以CVB较佳,完整显示达88.9%,与VE(50.0%)和RS(38.9%)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2)显示病变形态的能力(准确性):除VE评价溃疡为87.5%、RS评价黏膜和溃疡分别为84.4%和81.6%外,3DCT的3种方法和2DCT在各项均>90.0%,VE评估2DCT难以连续和正斜面显示的黏膜面异常可达95.8%.仅在评价溃疡方面,CVB与RS、2DCT与RS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3)Borrman分型:VE符合率为83.3%,CVB为79.6%,RS为72.2%,2DCT为 88.9%. 2DCT与RS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综合3DCT的3种方法(85.2%)与2DCT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4)伪影和滞留液:呼吸伪影仅见于3DCT,RS少见,VE和CVB较多,RS与后二者间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3DCT可见少量滞留液,但不影响诊断.结论 3DCT能够增加对AGC的诊断信息,显示病变以CVB为首选,观察黏膜面以VE为佳.

  •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淋巴细胞亚群的初步研究

    作者:王水;范萍;武正炎

    目的研究乳腺癌发生转移和未发生转移时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的免疫功能.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乳腺癌患者SLN中免疫细胞CD3+T、CD4+T、CD8+T、CD16+NK和CD19+B的改变,并与非SLN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肿瘤未发生转移时,SLN的CD3+T、CD4+T、CD8+T、CD16+NK、CD19+B数量与非SLN差异无显著性.当肿瘤发生转移时,SLN的CD4+T、CD8+T发生显著性改变,由正常的以CD4+T(69.07±5.02)细胞为主,转变为以CD8+T细胞(66.15±5.97)为主;而CD3+T、CD16+NK、CD19+B与肿瘤未发生转移的SLN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SLN免疫细胞数量与非SLN相比,差异无显著性.但肿瘤细胞转移后,改变了淋巴结的微环境,使淋巴结内CD4+T、CD8+T免疫细胞比例发生改变.

  • 多排CT对肝细胞癌动门脉分流诊断能力研究

    作者:罗明月;单鸿;姜在波;李露芳;黄惠卿;张建生

    目的评价多排CT(MDCT)技术诊断肝细胞癌(HCC)合并动门脉分流(APS)的能力. 方法 282例HCC接受MDCT肝动脉早期、晚期和门脉期薄层增强扫描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APS的诊断标准:(1)门脉主干和(或)1级分支增强早于肠系膜上静脉或脾静脉,或门脉主干和(或)1级分支显影密度大于肠系膜上静脉或脾静脉; (2)门脉2级及以下分支增强早于门脉主干,或门脉2级及以下分支显影密度大于门脉主干.采用双盲法分析、比较MDCT和DSA显示APS的结果.结果全组有56例HCC合并APS.MDCT显示中央型APS 48例,其中重度41例,中度7例,有 1例HCC病灶巨大,DSA未能显示合并的中度分流;轻度周围型APS 7例,有2例因分流量小DSA未能显示.1例中度混合型APS MDCT和DSA均显示.结论 MDCT是一种简便、有效、非侵入性诊断HCC合并APS的新技术.

  • 胸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和预后

    作者:李鉴;张德超;汪良骏;张大为;张汝刚

    目的分析胸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探讨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整理54例胸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生存资料, 按Masaoka标准分期.其中根治切除18例(其中类癌9例),姑息切除17例,探查10例.运用寿命表法计算累积生存率,采用Log rank检验和Cox多因素分析模型进行回顾性预后研究.结果全组术后5年生存率为44.4%.肿瘤位于前纵隔和无钙化是其特点,在鉴别诊断中起重要作用.肿瘤大小、病理类型、手术方式、是否外侵和术后复发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类癌与其他胸腺癌相比,病变较早,切除率较高,预后较好.结论肿瘤大小、病理类型、手术方式、是否外侵和术后复发是影响胸腺癌预后的主要因素,分期指标的选择应参照该结果.胸腺癌的治疗应首先考虑完整切除,并根据病理类型辅以放化疗.

  • 肝癌患者乙型肝炎病毒全基因组结构分析

    作者:林旭;徐晓;郑大利;林建银

    目的研究肝细胞癌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全基因组的结构及特点.方法 PCR扩增并克隆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肝癌患者血清中HBV全基因组DNA,测序并进行基因结构分析.结果获得不同肝癌患者来源的22株HBV全基因组DNA,均属于C或B基因型和adr或adw2血清型.与标准株相比,肝癌患者来源的HBV在表面抗原、核心抗原的B/T细胞表位、X蛋白的反式激活区及增强子Ⅱ、核心启动子区发生了一些有意义的共有变异.结论HBV的基因型与基因变异可能与HBV相关性肝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 人白血病不同致瘤潜能细胞系的基因表达差异分析

    作者:吕书晴;许小平;夏放;王健民

    目的探索人白血病细胞系在裸鼠体内致瘤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应用DNA芯片技术,检测K562和K562-n细胞的基因表达差异.结果 K562和K562-n细胞表达差异显著的基因有139条,其中在K562-n细胞中表达上调的有42条,表达下调的有97条.在这139条基因中,有85条已在GeneBank中登录,54条为新序列.这些基因可以划分为5个主要的功能群:(1)肿瘤相关基因,包括原癌基因和肿瘤抑制基因;(2)与转录调节、细胞周期、凋亡相关的基因; (3)与细胞骨架和细胞动力学相关的基因; (4)与物质代谢和转运相关的基因; (5)与免疫功能相关的基因.另外还有一些功能混杂的基因和功能未知基因的表达变化.结论 K562和K562-n细胞存在多方面基因的表达差异,人白血病细胞系K562-n在裸鼠体内的高致瘤性与其特异的基因表达谱有关.

  • 碘油栓塞致大鼠肝肿瘤细胞凋亡和动态病理观察

    作者:蒋飚;楼琦;丁信法;萨晓婴;陈丽荣;俞少勇;晁明

    目的研究经肝动脉碘油灌注栓塞后大鼠肝肿瘤病理学表现,观察肿瘤细胞凋亡情况.方法 41 只Walker-256大鼠肝癌模型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6只大鼠经胃十二指肠肝动脉灌注76%泛影葡胺0.2~0.3 ml;实验组肝动脉灌注栓塞超液态碘油0.5 ml/kg与泛影葡胺乳剂(1∶1),按碘油栓塞后0,1,3,5,10 d分为5组,每组7只.光镜和透射电镜分别观察大鼠肝肿瘤组织病理,检测凋亡细胞.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大鼠的肿瘤增长率(GR)受到抑制,栓塞3 d组GR为28%,对照组为133%.3~10 d组肿瘤坏死程度加重 (P<0.01 ),10 d组有1例完全坏死,栓塞后早期炎症反应明显,后期出现纤维包裹和分隔.1~10 d组有17例大鼠的凋亡细胞计数为阳性,主要位于肿瘤周边,呈典型细胞凋亡形态学特征.结论经肝动脉单纯灌注栓塞碘油可引起大鼠肝肿瘤不同程度坏死,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可能是其另一种重要作用机制.

  • 尼美舒利抑制胃癌细胞蛋白激酶B活性的研究

    作者:胡国勇;余保平;于皆平;冉宗学;罗和生

    目的观察选择性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尼美舒利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增殖、端粒酶活性和蛋白激酶(PKB)的影响,以探讨其抗肿瘤作用机制.方法尼美舒利作用胃癌细胞株SGC7901不同时间后,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和PCR-ELISA半定量法检测细胞的生存率和端粒酶活性,PKB活性的检测采用非放射性蛋白激酶活性分析法.结果尼美舒利抑制SGC7901细胞的生长呈时间-剂量依赖性,同时它也显著抑制SGC7901细胞的端粒酶和PKB活性,且端粒酶活性的降低与PKB活性的抑制有关.结论选择性COX-2抑制剂能抑制胃癌细胞株的端粒酶活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阻碍PKB的活性有关,这可能是选择性COX-2抑制剂抗肿瘤的又一新的机制.

  • 有丝分裂阻滞缺陷蛋白2选择性剪接体MAD2β在胃癌细胞多药耐药机制中的作用

    作者:尹芳;胡文华;乔泰东;樊代明

    目的观察有丝分裂阻滞缺陷蛋白2(mitotic arrest deficient protein 2, MAD2)基因的选择性剪接体MAD2β在人胃癌多药耐药性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从耐阿霉素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ADR中提取总RNA,通过RT-PCR获得MAD2β全长编码cDNA,并克隆至pUCm-T载体,正向亚克隆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以脂质体介导pcDNA3.1/MAD2β真核表达载体转染胃腺癌细胞SGC7901.以体外药敏试验检测转染MAD2β的胃癌细胞及其对照组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MAD2β基因转染组和对照组胃癌细胞在细胞周期中的分布和细胞内阿霉素的荧光强度.结果 RT-PCR扩增获得约0.53 kb片段,DNA序列测定证实为MAD2的一种选择性剪接形式,命名为MAD2β.重组正义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MAD2β瞬时转染SGC7901细胞,经MTT法证实,转染细胞SGC7901/MAD2β对化疗药物阿霉素、长春新碱和丝裂霉素的耐药性增强.与SGC7901/pcDNA3.1比较,阿霉素大剂量短期作用后,SGC7901/MAD2β细胞内的平均荧光强度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 MAD2β基因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人亲本胃癌细胞SGC7901对化疗药物的耐受性,其可能的机制为肿瘤细胞在化疗药物作用下,有丝分裂出现异常,耐药细胞通过调控MAD2基因产生不同的选择性剪接形式, 降低MAD2的活性或改变其功能,以通过纺锤体检测点并继续存活.

  • 妊娠期黑痣恶变一例

    作者:苏学英;江映红;李俸媛;廖殿英

    患者女,31岁.因反复腹胀1个多月,于2003年1月10日入院.查体发现,患者腹部脐上2 cm处可见一条长3 cm的疤痕,腹部膨隆,移浊阳性.B超示腹部大量液性暗区,腹部疤痕下方可见约3 cm×3 cm的弱回声团,肝侧壁探及多个稍强实质回声团,大1.2 cm×0.9 cm.患者自幼于腹部脐上2 cm处有一黑痣,逐渐长大至直径0.5 cm.

    关键词: 妊娠 黑色素瘤
  • Peutz-Jeghers综合征合并不完全肠梗阻胰腺癌二例

    作者:李莉;吴克雄;冀红红;常丽

    例1 患者男,58岁.21岁时,因便血发现多发性直肠息肉,行直肠息肉切除术.46岁时,因腹痛、便血就诊,查体见口唇、颜面部、手脚、口腔颊黏模色素沉着,家族中其父亲有类似病史.胃镜、结肠镜及消化道钡餐检查显示,胃肠道多发息肉.病理:腺瘤样息肉、大便潜血(+++),Peutz-Jeghers综合征.止血对症治疗后症状好转,此后反复因上述症状住院治疗.58岁时,因消化道出血、腹胀等不适住院,CT显示:胰头癌、腹水、不完全肠梗阻.肝功能异常,胆红素增高.抽取腹水检测为渗出液,脱落细胞学检查可见癌细胞.终因各脏器衰竭死亡.

  • 乳腺癌FDG-PET的临床应用与评价

    作者:于金明;孙晓蓉

    近年来,乳腺癌发病率在我国呈现上升趋势.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FDG-PET)作为一种新型的影像学技术,在国外已经开展了较长时间,其在乳腺癌的诊断、分期、疗效监测以及指导治疗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尽管在应用研究中还存在一些争议,但随着PET显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在国内的逐步推广,必将为我国乳腺癌诊断治疗水平的提高作出一定贡献.

  • 单克隆抗体检测痰液脱落细胞的诊断学意义

    作者:许秀芳;沈毅;龚非力;杨东玲;阎锡蕴

    随着全球环境的恶化和吸烟对人们的影响,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我国沿海城市肺癌发病率在男性中已占首位,在女性中居第二或第三位[1].因此,肺癌的早期诊断是提高其治愈率和减少死亡率的重要环节.目前,肺癌诊断通常是采用仪器显像技术(如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等)、荧光支气管镜[2]、病理检查、痰液脱落细胞学检查及血清学检查等方法的综合应用.为发现肺癌诊断和治疗的新途径,国内外科研工作者都在努力寻找肺癌细胞特异标志分子以及识别这些标志分子的特异抗体[3,4],如抗hnRNP-A2/B1单克隆抗体[5]、抗14-3-3蛋白的单克隆抗体[6]、抗Lewis X蛋白单克隆抗体[7]以及抗其他生物大分子[8]和糖分子[9]的单克隆抗体.

中华肿瘤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6
1998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