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중국강복의학잡지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康复医学会
- 影响因子: 2.0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1242
- 国内刊号: 11-2540/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药物对脊髓损伤的治疗和保护作用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SCI)是外科常见的创伤,损伤主要源于交通伤、坠落伤、工伤事故、暴力或运动损伤.SCI的治疗是现在医学界尚未解决的重大课题之一.目前,治疗方法很多,但尚无明显疗效的治疗手段.
-
力学理念在骨科康复中的应用与意义
两次世界大战所遗留的大量肢体伤残,促进了现代康复医学的形成和发展,因此骨科康复在现代康复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总体来说,骨科康复的理论基础为电生理及生物力学.我们对电生理已进行了较为深入、广泛的研究,其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也相当普及.
-
康复治疗在预防肌腱术后粘连中的作用
手部肌腱损伤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包括肌腱断裂和肌腱缺损,采取的治疗方法多是直接断端缝合和肌腱移植,但不论用何种方法,术后肌腱粘连是不可避免的,该问题成了当前制约手外科发展的障碍.随着康复技术的发展、缝合方法的改进,以及肌腱移植手段的进步,肌腱术后粘连引起的功能障碍逐渐得到改善.下面将康复理疗在预防肌腱术后粘连方面的文献作一综述.
-
积极提倡神经外科术后早期康复的介入
康复医学是由医学与残疾学、心理学、社会学、工程学等相互渗透而成的跨科性学科,它的具体任务是对残疾和功能障碍进行预防、评估诊断、治疗和处理.在大多数人,包括临床医生的心目中康复是治疗完成后的事.神经外科手术在切除病灶、治疗疾病和损伤的同时,也会给神经组织带来损害.
-
有中国特色卒中单元的建立
我国近年开始关注卒中单元(stroke unit,SU),但真正意义上的SU尚未形成.实践证明祖国医学在卒中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早日建立融入祖国医学的SU将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
慢性疼痛的机制和处理原则
疼痛是医学的重大难题,也是现代科学前沿之一.疼痛的发生具有两重性.它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适应机制,以一种症状的形式出现,警告机体及时采取行为来避免伤害、寻找病因、减轻病痛;它又可形成病理性的慢性疼痛综合征,给患者带来比疾病本身更严重的痛苦,可影响患者的进食、睡眠、活动等日常生活,造成焦虑、抑郁的情绪,使其受尽折磨、产生对药物的依赖性甚至痛不欲生11,4,11].
-
多频节段生物电阻抗分析法测量人体成分的信度研究
目的:了解多频节段生物电阻抗分析法测量人体成分的可信度.方法:对43例受试者应用多频节段生物电阻抗分析法,在相同条件下对人体各节段电阻进行两次测量,并依此计算人体成分,两次测量之间间隔3天,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测量所得的两次人体成分结果,其各个项目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0.结论:应用多频节段生物电阻抗分析法测量人体成分具有较高的可重复性.
-
重型脑损伤后昏迷患者昏迷干预程序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昏迷恢复量表(CRS)与昏迷干预程序(CIP)对重型脑损伤后昏迷患者实施的疗效.方法:15例重型脑损伤后昏迷患者,病情稳定后即接受CRS评估与CIP干预.CRS评估包括6项内容,每一项评估结果均有具体的干预方法(CIP)对应,CRS与CIP配套实施.结果:经过CIP干预,患者意识障碍得到明显改善、功能独立性显著提高(P<0.01);患者的年龄、病程、干预时间与疗效无相关性(P>0.05).结论:CRS与CIP对重型脑损伤后昏迷患者的评估与干预系统性好、分级细,实施中针对性强,便于操作.
-
脊髓损伤早期骨代谢指标变化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豚鼠脊髓损伤的实验模型,并与正常对照组豚鼠比较其骨代谢生化指标、BMD及骨量、形态学变化.方法:将23只豚鼠分为实验组10只(A组),正常对照组13只(B组).A组人工脊髓损伤后,养2周后测BMD,采取尿、血及骨标本后测尿pyd/Cr,Ca/Cr,BALP,制备胫骨骺病理切片及测胫骨干重,灰重.结果:脊髓损伤组中,可见骨吸收明显增加,尿pyd/Cr增加(P<0.01),尿Ca/Cr增加(P<0.05),BALP减少(P<0.01),灰重减少(P<0.01).病理切片实验组的骨小梁排列紊乱,骨小梁断裂连接性差,BMD及干重无明显的变化(P>0.05).结论:脊髓损伤后骨质吸收明显增加,故脊髓损伤早期用生化指标来检测骨质疏松的潜在危险性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
功能性磁刺激治疗膀胱排尿功能障碍
目的:观察功能性磁刺激(functional magnetic stimulation,FMS)治疗膀胱排尿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采用经S3神经根和膀胱区的FMS治疗排尿功能障碍患者8例,通过患者因排尿的症状而影响生活质量的评分和国际下尿路综合征(1ower urinary tract syndrome,LUTS)症状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7例难治性尿频尿急综合征患者症状有显著改善,日排尿次数显著减少,平均排尿量增加,尿急程度减轻,其中3例达到完全康复,1例患者无效.结论:FMS可以显著地改善部分患者膀胱排尿功能障碍.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针灸配合功能训练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比较针灸治疗与针灸配合功能训练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远、近期疗效.方法:99例患者随机分成针灸治疗组和综合治疗组,针灸治疗组仅接受针灸治疗,综合治疗组接受针灸治疗及功能训练.每组患者接受3-4个疗程的治疗,参照Lequesne的评估法对每位患者的临床指标进行疗前、疗后评分;3个月后随访,登记症状复发的阳性率,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膝关节症状及日常生活能力均比各自治疗前明显改善,积分值减少(P<0.05),疗后两组积分比无明显差异(P>0.05),3个月后随访两组的症状复发的阳性率比,综合治疗组低于针灸治疗组(P<0.05).结论:针灸治疗对OA有肯定的疗效,如果配合功能训练,其疗效更加稳定,不易反复.
-
脑血管病后肩手综合征康复治疗的探讨
目的:探讨脑血管病后肩手综合征的康复治疗方法及对其症状、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分别利用冰水浸泡法、冷热水交替浸泡法、压迫性向心缠绕法对54例脑血管病后肩手综合征进行治疗,治疗前后评定上肢疼痛、水肿、掌指关节活动范围、皮肤颜色、肩部症状及上肢功能以判断其疗效.结果:①治疗前后冰水浸泡法组、冷热水交替浸泡法组、压迫性向心缠绕法组肩手综合征的症状及上肢功能均有显著改善(P<0.01);②皮肤颜色的改善冰水浸泡法和冷热水交替浸泡法优于压迫性向心缠绕法(P<0.01和P<0.05);③上肢疼痛的改善冷热水交替浸泡法优于压迫性向心缠绕法(P<0.05).结论:本工作采用的治疗方法对脑血管病后肩手综合征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
入静意念对脑电地形图的影响
目的:借助脑电地形图研究入静意念的客观作用.方法:选15名站桩练习者采取同一"三圆"站桩姿势,先后进行单纯站桩(不用入静意念)及入静站桩(用入静意念诱导入静),各30min.比较两种站桩前后脑电地形图各脑区α1、α2、β1、β2、δ、θ波的功率变化差异,从而判断入静意念这一大脑行为修正对脑电地形图的影响.结果:在入静站桩30rain后,受试者α2波功率在各脑区、α1波功率在部分脑区均较安静时显著增加(P<0.05-0.01),且大多数脑区的α1、α2波功率显著高于单纯站桩30min水平.单纯站桩30min后部分脑区β1波功率升高,个别脑区α1波功率降低,α2波功率升高,β2、δ、θ波功率入静与单纯站桩无显著差异.结论:入静意念可使脑电α波功率显著升高.
-
抑肽酶和白细胞介素-1β抗体预防术后腹腔粘连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抑肽酶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抗体预防小鼠术后腹腔粘连的能力.方法:以BAB/c小鼠为动物模型,140只BALB/c小鼠随机分成四组:生理盐水对照组,抑肽酶治疗组,IL-1β抗体治疗组,抑肽酶联合IL-1β抗体治疗组,经过同一标准的腹膜损伤手术后,分别在关腹前腹腔内灌注生理盐水及抑肽酶和相应抗体.术后20d将小鼠处死,观察腹腔内粘连的情况,通过对粘连的程度、位置以及粘连类型的综合评价得出粘连分数.结果:抑肽酶联合IL-1β抗体治疗组的平均粘连分数和2-3级粘连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无一例小鼠出现腹壁切口疝.结论:抑肽酶和IL-1β抗体能够预防术后腹腔粘连形成,有利于病人的早日康复.
-
电针治疗轻中型颅脑损伤记忆及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电针对轻中型颅脑损伤患者记忆、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作用.方法:将40例轻中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电针组,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记忆商(MQ)和简明智力状态检查(MMSE)评估记忆和认知功能.结果:电针组和常规组治疗后,记忆、认知功能均有明显改善.电针组记忆功能改善较常规组显著(P<0.05).两组MMSE评定结果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电针可改善轻中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记忆功能.
-
等速训练在脑外伤康复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等速训练对颅脑损伤住院病人综合康复治疗的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对住院的56例颅脑损伤病人进行等速训练等综合康复治疗,采用日常生活能力(ADL)、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等评定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等速训练等综合康复治疗后患者ADL评分由治疗前的47.93±32.22,升至治疗后的62.86±37.29;MMSE由治疗前9.21±8.10,升至治疗后15.41±11.02;治疗前后比较P<0.01,而且恢复程度与GCS评分及康复治疗时间呈显著正相关,GCS评分高、接受训练的时间长、效果好.结论:等速训练是颅脑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一种有效而相对安全的治疗手段.
-
慢性腰痛患者在脊柱突然失衡时多裂肌的肌电表现
目的:研究多裂肌在维持腰椎稳定中的作用及其与慢性腰痛的关系.方法:腰痛组为慢性腰痛病人15例,男8例,女7例,平均年龄33.53岁.正常组为无腰痛病史的健康志愿者15例,年龄、性别与腰痛组相匹配.运用表面电极记录上肢快速前屈、外展、后伸时多裂肌、长肌、腰髂肋肌及三角肌的肌电信号,对各椎旁肌收缩的潜伏期与三角肌收缩的潜伏期之差值作比较.结果:正常组多裂肌在上肢三个方向的运动中收缩均早于长肌、腰髂肋肌;腰痛组各椎旁肌几乎同时收缩,多裂肌在上肢三个方向的运动中均较正常人收缩延迟.结论:椎旁肌群中多裂肌在腰椎稳定中发挥重要作用,慢性腰痛病人多裂肌功能减退.
-
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相关指标的测定和预防
重型颅脑损伤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应激性溃疡出血,其源于颅脑损伤或颅内病变引起的急性上消化道粘膜病变--Cushing's溃疡所致.重型颅脑损伤出现应激性溃疡出血者死亡率高达30%-50%[1],该并发症影响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治疗的正常进行,严重地影响患者的预后及疾病的康复.如何预防和治疗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生是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救治成功的重要步骤之一.
-
内镜微波组织凝固治疗消化道疾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我国为食道癌高发区,其发病率居世界之首,大量统计资料证明,在我国高发区中高发病率达48.87/10万,而欧美国家,尤其是美国高发病率仅为5/10万,我国每年约有14万-15万人死于本病.
-
子宫切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妇产科手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早期溶栓治疗效果佳,但临床上下肢深静脉形成的早期症状隐匿,不易被病人注意,当下肢明显肿胀、疼痛,甚至浅静脉曲张时方被发现.因此,延误了佳溶栓治疗时机,给病人造成不必要的痛苦.现就我院1992年3月-2002年3月子宫切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2例进行临床分析.
-
针刺结合Bobath疗法对偏瘫痉挛状态的影响
随着脑卒中发病率的升高,对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因痉挛而致的废用综合征的治疗日益引起康复医学界的重视.我们采用针刺结合Bobath疗法治疗脑卒中后痉挛34例,并与单纯针刺治疗的31例做对照,报告如下.
-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是否可解释中枢性瘫痪的肩痛?--附7例报道
在脑血管意外、脑外伤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肩痛是极为常见的主诉.此前肩痛的原因曾被判断为盂肱关节下方半脱位、肩袖损伤、肩周炎、挛缩或肩手综合征等,而针对这些判断所施行的治疗,常为本体促进技术、ROM练习、物理因子治疗、支具或是止痛药物等.
-
简化太极拳运动对肩关节反力和三角肌力的影响作用
太极拳是我国传统的医疗体育项目,可作为骨折后续治疗的一种选择[1],但未涉及肩的生物力学机理.本文以简化分离体方法分析简化太极拳(简称"太极拳")运动中,上肢肩盂肱(简称"肩")关节反力和三角肌力的变化,为上肢骨折后续太极拳治疗的临床实践提供肩生物力学方面的依据.
-
老年抑郁状态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999年-2002年在我院康复科门诊及住院的病人,以SDS量表评分,标准分>50分、年龄在60岁以上的病人被列为观察对象[2].躯体症状有:①顽固性睡眠障碍:一段时间反复出现早醒、入睡困难、多梦、易醒等难以纠正的睡眠障碍.
-
预防脑血管疾病的旋转健身床的研制
人类自猿向人进化的过程中,由四肢的攀爬学会了直立行走,这种运动姿态的改变,解放了双手,除促进了人类双手劳动改造世界外,也为人类自身带来了一些弊端.如脑血管易硬化,引起脑血管疾病.
-
被动后伸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生物力学分析
腰腿痛患者,经MRI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对其采用充气囊升降式脊柱治疗仪CI型(杭州琴伦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治疗每日早晚两次,每次20min,治疗1年半后,疗效显著,症状基本消失,经MRI复查,显示突出物明显回纳,该诊疗法已经临床验证,疗效确切[1].本文拟探讨其生物力学原理.
-
加强专业合作,发展脑外伤的临床康复
在各类外伤中,颅脑损伤,无论平时或战时,皆占全身各部位损伤的20%,发生率仅次于四肢伤,占第二位,而死亡率居首位(见:Delisa JA.ed.Rehabilitation Medicine:Principles and Practice.Philadelphia.New York:Lippincott-Raven,1998.1193).重型损伤幸存者往往留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这是康复医疗需解决的问题.因此脑外伤康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
脑外伤后的认知康复及其理论基础(一)
1基本概念一般认为,脑外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是由于外力所致的脑损伤,伤者可出现意识变化、认知或身体功能障碍[1].认知通常被定义为"认识和知晓事物的过程"[2],它包括感知、辨别、记忆、学习、注意、理解、推理和判断方面的能力.认知障碍是认识过程一方面或多方面的损害,导致上述过程效率的降低或功能的受损.一般而言,脑损伤后的认知障碍通常包括6个方面.
-
《中国康复医学》(第二版)面世
关键词: 中国 -
关于"小针刀"应用的讨论--摘自"中国康复医学会网站"之"中国传统康复技术"版块
-
康复医学新型服务模式的建立
1疾病谱的改变及疾病的慢性化早期的疾病到今天已经有很大的改变,在发达国家,随着人口寿命的增长,一些随年龄而发生的慢性疾病逐渐占居了疾病发病率的前几位.
-
"入世"与中国康复医学事业的发展
加入WTO即世界贸易组织(简称"入世")对我国的康复医学事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但总体来说,有利于我国康复医学事业的发展和提高.
年 | 期数 |
2019 | 01 02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
2001 | 01 02 03 04 05 06 |
2000 | 01 02 03 04 05 06 |
1999 | 01 02 03 04 05 06 |
1998 | 01 02 03 04 05 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