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中华医院感染学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Nosocomiology 중화의원감염학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影响因子: 1.8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82-747
  • 国内刊号: 1005-4529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82-74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樊秀平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眼部抗感染药物的合理应用

    作者:鲁燕侠;王向党;韩青

    感染性眼病是眼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细菌常致眼组织不同程度的损害,有时后果严重,危害视力.现介绍眼部抗感染药物的使用原则与注意事项.

  • 皮肤科性病治疗室医院感染管理

    作者:邹艳芳

    笔者对皮肤科治疗室引起医院感染的因素进行分析,对预防医院感染的护理对策进行探讨,形成了有秩序的管理规范,收到了较满意的效果.1 治疗室潜在感染因素1.1 中央空调的使用由于门窗密闭使室内空气不能流动,而空气中含有大量的致病微生物,门诊皮肤科患者检查过程中涉及患者的分泌物、排泄物及血液、体液污染物,并可能携带大量致病因子,则极有可能成为传播疾病的因素.

  • ICU患者家属手卫生调查分析与对策

    作者:马朝霞;朱霞云;唐玉娟

    为进一步控制ICU的医院感染,我们随机对36名患者家属的手进行了细菌学采样监测,现将结果分析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资料随机对我院36名ICU患者家属的手进行采样,每人采取3份标本,分别在未洗手前、护士指导患者家属用肥皂流水方式洗第1、2遍手后取样.

    关键词: 家属 手卫生 调查
  • 医用器械润滑油对消毒供应室保养器械的效果

    作者:万党琴;熊翊

    为了提高医疗器械清洗后的质量,控制医院交叉感染,延长医疗器械的使用寿命,大量节省人力,消毒供应室于2008年2月开始采用医用器械润滑油浸泡清洗后的器械,仅需30 s即可在医疗器械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具有润滑、防锈、抑菌三重作用.现报道如下.

  • 医院感染耐药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朱英;陈兰

    目的 调查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率,分析医院感染病原菌耐药性.方法 收集2008年12月-2009年11月送检的1392份标本,采用API鉴定系统进行菌株鉴定,药敏试验采用琼脂扩散法敏感试验(K-B法),分析其耐药性.结果 共分离出376株病原菌,阳性率27.01%,医院感染患者主要病原菌为肺炎克雷伯菌(17.55%)、铜绿假单胞菌(15.69%)、大肠埃希菌(15.43%)等,耐药菌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及耐甲氧西林菌株的构成比均>50.00%,主要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及阿米卡星均有较高的敏感性,主要革兰阳性球菌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喹奴普汀/达福普汀和利福平高度敏感.结论 医院感染病原菌在不同类型标本中均以产ESBLs及耐甲氧西林病原菌为主,对常规抗菌药物耐药;因此控制医院感染耐药菌产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精神病医院耐药菌感染现状调查及控制措施

    作者:于云彩

    目的 对精神病专科医院耐药菌感染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探讨专科医院进行耐药菌感染预防和控制策略.方法 回顾分析2005-2009年所有标本中耐药菌的分离率.结果 分离出耐药菌株共60株,其中大肠埃希菌30株,占50.00%;MRSE 10株,占16.67%;MRSA 7株,占11.67%;人葡萄球菌5株,占8.33%;铜绿假单胞菌1株,占1.67%;其他7株,占11.67%;大肠埃希菌产ESBLs检出率86.67%,标本涉及痰、粪、小便及切口分泌物;其他均为耐甲氧西林菌株;革兰阳性耐药菌多发生在肺部感染和口腔感染病例中,而肠杆菌科耐药菌则多发生在泌尿道感染病例中.结论 精神病专科医院耐药菌感染病例院内播散的危险确实存在,多药耐药菌出现的频率增加;进一步加强耐药菌的监测,提高病原菌及药敏试验送检率,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可防止耐药菌感染病例的院内播散.

  • 医院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临床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作者:徐艳;杨怀;杨锦玲;罗湘蓉;陈京;李琦;刘玮;石春怀;张骥;汤璐瑜;王翀

    目的 分析医院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特点.方法 对2006-2008年住院患者各类标本中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目标性监测,同时采用前瞻性全面综合性和回顾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医院感染病例进行监测.结果 3年引起医院感染的金黄色葡萄球菌27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17株,主要来源于痰、分泌物;主要分布于烧伤外科、骨外科;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除了对呋喃妥因敏感性较高外,对磺胺甲嗯唑/甲氧苄啶、红霉素、莫西沙星等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均达100.00%.结论 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引起医院感染菌株检出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耐药现象更为严重;医务人员应认真执行标准预防和接触隔离预防措施,避免耐药菌株的传播.

  • 2007-2009年临床抗菌药物使用及鲍氏不动杆菌耐药变迁分析

    作者:姚彬;虞雪梅;汪涓;柳爱青;周宝鑫

    目的 调查近3年住院患者鲍氏不动杆菌的分布和耐药性,分析同期抗菌药物的使用趋势.方法 收集医院2007-2009年痰标本分离的革兰阴性菌2296株,其中鲍氏不动杆菌453株,按<全国检验技术操作规程>要求操作,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通过计算用药频度(DDDs)分析同期抗菌药物的使用趋势.结果 鲍氏不动杆菌对几乎所有半合成青霉素、头孢菌素、碳青酶烯类均具有较高水平的耐药性,对其他酶抑制剂复合制剂亦不敏感;但对阿米卡星耐药率为3.9%~6.9%,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为4.9%~10.6%,其余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70.0%.结论 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形势严峻,仅有头孢哌酮/舒巴坦和(或)阿米卡星敏感,有针对性地限制某些抗菌药物的使用,有望恢复其对鲍氏不动杆菌的敏感性.

  • 重症监护病房4例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肺部感染暴发

    作者:张亚英;姜亦虹;沈黎;李春红

    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病房鲍氏不动杆菌感染暴发的原因与经过,为预防与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对重症监护病房于2009年2月11-16日,陆续发生的4例鲍氏不动杆菌肺部感染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查找感染源与传播途径,并采取干预措施控制感染.结果 采取综合性干预措施,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感染患者集中隔离、停用自动清洗消毒机、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加强环境物体表面与医疗设备的清洁消毒等,有效地控制了感染.结论 自动清洗消毒机消毒不彻底、医护人员手卫生较差、环境物体表面与医疗设备物体表面污染严重,是造成该次鲍氏不动杆菌感染暴发发生的原因.

  • 老年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白色假丝酵母菌的临床干预

    作者:叶茂林;李玉

    目的 探讨控制老年患者下呼吸道白色假丝酵母菌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及干预措施.方法 将2006-2007年老年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2008-2009年老年住院患者作为干预组;应用SPSS 11.0统计软件,比较干预前后两组的感染率、抗菌药物使用率.结果 干预后白色假丝酵母菌医院感染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9,P<0.05);干预后抗菌药物使用率从68.27%降至55.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有效地控制老年患者下呼吸道白色假丝酵母菌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减少二重感染的关键.

  • 医院与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对比分析

    作者:王晓霞;王安清;邹连章;李文郎;曾妙弟

    目的 分析基层医院与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5年6月-2009年6月门诊及住院部送检痰标本进行细菌分离培养与鉴定,并对医院获得性肺炎与社区肺部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从社区获得性肺部感染患者标本分离培养出病原菌117株,分离的主要病原菌依次为肺炎链球菌(24.8%)、肺炎克雷伯菌(16.2%)、铜绿假单胞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均为12.0 %);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标本分离培养出病原菌208株,分离的主要病原菌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24.0%)、肺炎克雷伯菌(18.8%)、大肠埃希菌(11.1%),社区与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病原菌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革兰阳性菌对常规抗菌药物耐药率高.结论 临床在抗感染治疗中,应结合该地区及医院病原菌变化分布特点,实行优化性的经验性的治疗,结合实验室检测及药敏试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 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细菌耐药分析

    作者:瞿静华;汪瑞忠;丁爱民;沈孝峰

    目的 调查医院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医院获得性肺炎(HAP)感染情况,了解主要病原菌的构成与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8-2009年全院符合HAP的患者100例,进行细菌分布和临床特征的调查.结果 SICU HAP革兰阳性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42.5%),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占43.8%;革兰阴性菌中不动杆菌属(10.0%)、肺炎克雷伯菌(10.0%)占第1位.结论 SICU HAP主要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动杆菌属、肺炎克雷伯菌,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十分重要.

  • 病原菌监测与干预

    作者:江佳佳;秦国英;金琰

    目的 探讨监测病原菌实施感染控制措施的效果.方法 通过LIS系统对住院患者每日的病原菌发生情况进行监测,判断是否有暴发趋势;对住院>30 d的患者每月进行病原菌监测,查看是否有反复感染的发生;对多药耐药菌感染或定植患者实行接触隔离措施,并追踪与其接触过的其他患者感染情况;怀疑有暴发趋势时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 421例病原菌阳性报告中引起医院感染的58株,24株多药耐药菌,15例住院>30 d的患者发生反复感染;对24例多药耐药感染或定植患者实施接触隔离后未发生院内传播;ICU内共采集10份物体表面样本、13份手样本和13份鼻前庭样本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其中4名医务人员有MRSA定植,治疗后复查,未再检出病原菌;2009年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7%,比2008年下降了0.8%.结论 通过监测病原菌,实施针对性干预措施,可以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及时遏制感染暴发.

  • 血液科铜绿假单胞菌血流感染流行病学调查报道

    作者:左改珍;谢少清;范恒梅;张亮;王丽红;梅雪飞;张莉莉;荚恒敏

    目的 调查血液科铜绿假单胞菌血流感染流行病学的情况.方法 对血液内科病房3例白血病患者发生铜绿假单胞菌血流感染进行临床资料及危险因素调查,并行环境微生物监测、分子流行学调查.结果 环境微生物采样中48份标本共榆出3株铜绿假单胞菌,其中患者口腔溃疡面1株,治疗窒水龙头1株,拖把池排水口1株;对分离出的3株铜绿假单胞菌和1例患者的血培养铜绿假单胞菌(另两例患者的血培养标本未保留)进行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基因分型显示2株为Ⅰ型,Ⅱ、Ⅲ型各1株,1例患者口腔溃疡面和血培养标本铜绿假单胞菌基因型相同,而与拖把池排水口和治疗室水龙头的标本铜绿假单胞菌基因型都小相同.结论 该次血液科病房3例白血病患者发生铜绿假单胞菌血流感染,不能断定为医院感染暴发.

  • 多药耐药肠杆菌科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型研究

    作者:冯羡菊;张燕;罗予

    目的 研究医院感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的主要耐药基因型并进行序列分析.方法 收集临床住院患者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变形菌属,通过改良Hodge试验、EDTA双纸片增效试验、分别测定KPC、金属酶;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其耐药基因,分析PCR产物序列并在GenBank中比对分析,总结产ESBLs细菌同源性的和变异情况.结果 肺炎克雷伯菌中CTX型占85.0%,TEM型占77.0%,SHV型占15.0%;大肠埃希菌中3种基因型比较均衡,其中CTX占100.0%,SHV型和TEM型均为83.0%;变形菌属中TEM型占100.0%,CTX型占40.0%,未检出SHV型;同时还有携带金属酶和碳青酶烯酶的细菌检出.结论 医院多药耐药肠杆菌科细菌产ESBLs耐药基因主要以CTX和TEM为主.

  • 3种方法对供水系统嗜肺军团菌、阿米巴原虫及生物膜消毒效果的比较

    作者:周昭彦;胡必杰;于玲玲;陶黎黎;高晓东;黄声雷

    目的 评估嗜肺军团荫(LEP)在供水系统中的生长和定植,建立试水循环系统以模拟真实供水环境,比较不同消毒方法对LEP、阿米巴原虫和生物膜的清除作用.方法 中试水循环系统包括4套循环管道和盲端管道系统,试验中,对3套系统分别连续施加铜/银离子(0.4/0.04 mg/L)、二氧化氯(0.5 mg/L)和热力消毒(>55℃),持续75 d;第4套作为对照,采用培养、荧光原位杂交和LIVE/DEAD染色后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观察等技术监测浮游和生物膜内菌群变化.结果 干预前LEP高度污染中试系统(水:3.4×10 3/ml和生物膜:2.4×10 4/cm2),二氧化氯和热力消毒对生物群体(包括LEP)的消毒效果明显好于铜银离子;铜银离子对HPC的影响不明显,也不能清除生物膜,二氧化氯可有效清除盲端管内生物群体,但干预终止后LEP很快恢复至干预前水平;终止干预后2个月,热力消毒组的循环水和管壁生物膜内均未检出LEP,铜银离子组则再次出现低浓度LEP.结论 本研究中,连续加热处理是控制中试水循环系统中LEP有效的方法,一旦LEP定植于环境,将其清除非常困难.

  • 5年间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监测及耐药机制探讨

    作者:时东彦;魏宏莲

    目的 检测2004-2008年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性,并探讨其耐药机制.方法 采用K-B法检测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PCR方法检测碳青酶烯酶基因和外膜通道蛋白基因.结果 2004-2008年共分离铜绿假单胞菌1947株,耐亚胺堵南的菌株573株,耐药率29.4%;2006-2008年与2004-2005年相比耐亚胺培南的铜绿假单胞菌有上升趋势,从14.4%上升到31.8%;耐亚胺培南的铜绿假单胞菌中以阿米卡星敏感,其次为头孢他啶和头抱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敏感率下降明显;23株耐亚胺培南的铜绿假单胞菌IMP基因阳性4株(17.4%),VIM基因阳性4株(17.4%),OprD2缺失18株(79.3%).结论 耐亚胺堵南铜绿假单胞菌携带多种金属酶基因,但主要是由于外膜通道蛋白基因OprD2缺失引起,阿米卡星与头孢他啶或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是有效的治疗手段.

  • 重症监护病房鲍氏不动杆菌医院感染暴发及控制

    作者:谢少清;左改珍;范恒梅;王丽红;张亮;梅雪飞;张莉莉;荚恒敏

    目的 调查重症监护病房(ICU)鲍氏不动杆菌医院感染暴发原因,探讨控制措施的有效性.方法 对ICU7月1-29日12例下呼吸道鲍氏不动杆菌感染患者,进行危险因素调查及环境微生物监测,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并实施预防控制.结果 除病情危重、年龄大,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等危险因素外,还存在ICU环境污染,在环境微生物监测中物体表面和手共采集标本73份,有16份标本中分离到鲍氏不动杆菌,有13株DNA(RAPD)基因分型为同一型,采取综合措施后.使ICU下呼吸道痰标本中鲍氏不动杆菌的检出率逐渐下降,从7月份的30.0%下降至12月份的12.0%.结论 对ICU患者进行隔离,对病室环境及医疗器械特别是呼吸器具进行彻底消毒,优化护理流程,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是降低外源性感染、控制暴发流行的有效措施.

  • ICU环境中耐碳青酶烯类鲍氏不动杆菌污染的调查

    作者:鲍容;胡必杰;周昭彦;周春妹;谢红梅;黄声雷;高晓东;王文娟;任金兰;崔扬文;沈燕

    目的 调查耐碳青酶烯类鲍氏不动杆菌(CRAB)在ICU环境中的污染情况.方法 对上海市21所医院不同ICU环境进行采样,采用ChromID ESBLs筛选耐三代头孢菌素鲍氏不动杆菌,并用琼脂稀释法确认是否为CRAB.结果 共采集438份环境微生物标本,其中二级医院104份,三级医院334份;CRAB平均检出率为14.6%;三级医院CRAB检出率(17.7%)明显高于二级医院(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RAB高检出浓度达(1×10 7)CFU/cm2,呼吸机表面CRAB检出率明显高于心电监测仪(P=0.026)和输液泵表面(P=0.009).结论 上海市ICU环境中普遍存在CRAB污染,应加强ICU环境消毒和耐药菌监测,预防和控制CRAB感染.

  • 酸化水对消化内镜高水平消毒的可行性研究

    作者:吴仁培

    目的 探讨酸性氧化电位水在消化内镜高水平消毒中的应用可行性.方法 采用全管路注液采样方法,观察酸性氧化电位水在消化内镜全浸泡手工式洗消中的现场消毒效果.结果 在消化内镜全浸泡手工式洗消中,流动酸化水浸泡消毒>120 s可取得良好的杀菌效果,灭菌率达100%.结论 酸性氧化电位水符合消化内镜高水平消毒的要求.

  • 上海市10所医院麻醉机内部管路污染情况及消毒方法探讨

    作者:高晓东;胡必杰;王文娟;任金兰;崔扬文;沈燕;周晴

    目的 了解上海市大型综合性医院麻醉机内部管路的污染情况,评价麻醉机内部管路消毒机的消毒效果.方法 采集10所医院121台麻醉机内部管路的进口和出口内表面,了解其污染情况;对其中一所医院的12台麻醉机采用消毒机进行消毒,比较消毒前后的内部管路带菌量.结果 麻醉机内部管路进、出口端微生物污染率分别为34.7%和27.3%,部分污染严重,有4个标本染菌量>10 4CFU/cm2,12份标本中培养出丝状真菌;消毒机对麻醉机内部管路微生物的杀菌率为(94.3±9.3)%.结论 上海市部分麻醉机内部管路存在微生物污染的严重隐患,采用消毒机可以达到有效的消毒效果.

  • 洗手与卫生手消毒效果比较

    作者:张富玉;杨亚敏;龙莉;阚志超

    目的 了解普通洗手和使用速干手消毒剂两种不同手卫生处置方法的效果,为医务人员工作中手卫生处置提供便利、可靠的方法.方法 随机选择临床医务人员,手部无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污染;设洗手组30人,手消毒组30人;洗手组使用洗手液,手消毒组使用速干手消毒剂,均按六步洗手法进行揉搓,手卫生处置前、后用浸有洗脱液的无菌棉拭子采集标本,37℃温箱培养48 h后,进行细菌菌落计数.结果 洗手后细菌菌落数较洗手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消毒后细菌菌落数较手消毒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洗手效果与手消毒效果比较,手消毒效果优于洗手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洗手和手消毒均能有效减少手部细菌菌落,手消毒效果优于洗手效果.

  • 医院氧气湿化液与湿化瓶消毒效果目标性监测与分析

    作者:徐艳;田甜;杨怀;杨锦玲;石春怀;王翀;李琦

    目的 对医院氧气湿化液与湿化瓶消毒效果进行目标性监测,预防医院感染,确保医疗安全.方法 采用目标性监测方式,每季度到临床科室采样,随机抽取使用中氧气湿化液、备用氧气湿化液以及消毒后的湿化瓶进行细菌学检查.结果 2008年共监测备用湿化液66份,合格率45.45%,使用中湿化液110份,合格率34.55%,已消毒湿化瓶62份,合格率80.65%,各季度合格率比较,备用湿化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使用中湿化液,一季度与二季度、三季度与四季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合格率提高,已消毒湿化瓶,四季度有明显变化,合格率达100.00%;120份不合格标本细菌谱分析示,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构成比为83.33%,其中产碱杆菌属为67.00%、黄杆菌属为21.00%.结论 医院对氧气湿化液及湿化瓶进行目标性监测,每季度针对监测结果提出意见,不断整改,收到一定效果,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和加大监控管理力度是预防湿化液污染的有效措施.

  • 上海市71所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用品消耗量分析

    作者:沈燕;胡必杰;高晓东;陶黎黎

    目的 通过手卫生用品消耗量的分析,科学评价目前上海市二、三级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方法 收集2008-2009年各医院不同时间和不同部门医务人员手卫生用品消耗量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ICU每床每日皂液和快速手消毒液消耗量分别达36.91 ml和17.37 ml,是普通病区的5倍;2009年平均每床每日手卫生用品消耗量为(6.74±2.56)ml,较2008年(5.93±2.55)ml略高;二级医院ICU快速手消毒液消耗量平均为19.21 ml,明显高于三级医院ICU(15.26 ml).结论 手卫生的依从性仍有待提高,只有良好的手卫生才能更好地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 改良式体位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的关系

    作者:顾月群;金伟娟;殷雅琴;沈琴芳

    目的 探讨改良式体位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的关系.方法 将155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体位(即以患者舒适为依据,有仰卧位,侧卧位或床头抬高角度<30度的不规范半卧位),试验组采用改良式体位,比较两组VAP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50.68%)明显高于试验组(28.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改良式体位是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有效方法.

  •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前瞻性监测与分析

    作者:陆燕;张群;殷瑾

    目的 探讨前瞻性监测在重症监护病房(ICU)的实施效果.方法 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于2005年1月-2009年12月入住ICU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监测,同时对使用呼吸机、深静脉置管、留置尿管侵入性操作的使用率及相关感染率进行分析.结果 经过有效干预,2009年四季度与2008年一季度相比手消毒剂、液体皂液消耗量分别上升了 21.8 ml/每床日数和43.2 ml/每床日数;各种导管留置总天数由2008年的20 131 d下降至2009年的18 264 d,深静脉置管、留置尿管、人工气道天数分别下降了12.0、1680.5、174.5 d;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与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分别下降了 0.2‰、0.3‰.结论 开展ICU前瞻性监测,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缩短导管留置天数等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ICU医院感染率.

  • 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20例分析

    作者:于玲玲;胡必杰

    目的 总结分析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ABPA)的临床特点,做到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中山医院2006-2009年住院的ABPA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ABPA患者共20例,确诊ABPA之前误诊为肺结核、普通肺炎各6例;比较常见的症状为咳嗽(100.0%)、咳痰(90.0%)、喘息(70.0%)、发热(55.0%)、咳痰栓(40.0%);胸部CT检查常见的病变为斑片状渗出影(95.0%),中心型支气管扩张(65.0%),黏液栓(25.0%),条索影和结节影(25.0%),肺门纵膈淋巴结肿大(25.0%).结论 ABPA临床表现缺乏明显的特异性,极易被误诊和漏诊;提高对ABPA的认识,对可疑患者早期进行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数、血清总IgE、烟曲霉菌抗原皮内试验,烟曲霉菌特异性IgE、支气管镜检查等以确诊.

  • 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干预措施探讨

    作者:徐丽英;季俏

    目的 探讨干预措施在降低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发病率中的有效性.方法 2008年6-12月ICU 222例患者进行常规目标性监测;2009年1-12月ICU 381例患者,通过建立有效的干预措施后进行监测,干预措施包括严格消毒、大手术铺巾、选用锁骨下静脉置管、延长导管在皮下潜行距离、每天评估是否可拔除导管、固定导管、采用专用的小包装棉签消毒穿刺部位和采用透气性能好的敷贴或多层纱布覆盖等,同时统计分析两个阶段的CRBSI发病率.结果 采取改进干预措施前CRBSI发病率为7.6 %,采取改进干预措施后CRBSI发病率逐步下降,总发病率2.7%,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改进预防控制干预措施能显著降低CRBSI发病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10所医院手术部位感染横断面调查

    作者:邓小华;张玲;刘竹;马林;窦丰满

    目的 调查分析成都市医院手术部位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为进一步研究手术部位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及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成都市10所二甲及以上医院术后住院患者进行24 h现患率调查,分析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与分布,明确主要病原菌和围手术期用药情况.结果 共调查1088例外科术后患者,手术1107例次,发生手术部位感染25例、26例次,手术部位感染率2.3%、例次感染率2.35%;26例次手术部位感染中,表浅切口感染占76.92%,深部切口感染占19.23%,器官/腔隙感染占3.85%;手术部位感染与切口、手术类型、术前感染情况密切相关(P<0.01);手术部位感染主要集中在泌尿外科、烧伤科、骨科和普外科,肠杆菌科是主要病原菌,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不规范,Ⅰ类切口手术前使用率为58.50%,术后使用率>99.34%.结论 初步揭示了该地区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的一般规律和存在的问题,为预防和控制手术部位感染提供了参考依据.

  •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分析与控制对策

    作者:郭金凤;孙强;吴燕;王娟;秦启玲

    目的 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发病特点,针对性地采取控制措施.方法 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对某院2009年1-12月5个ICU患者医院感染发病情况进行监测,并用患者平均病情严重程度调整感染发病率,同时对3种侵入性操作相关感染进行分析,提出具体的预防控制措施.结果 呼吸机,导尿管和血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病率高者分别为综合科ICU 7.5%、神经外科ICU 4.8%、内科3.8%、急诊科ICU 3.5%.结论 根据各ICU医院感染发生的特点针对性地进行干预以降低感染率.

  • 综合性ICU导管相关性医院感染及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管军;张群;林兆奋

    目的 了解综合性ICU中导管相关性医院感染的发病率及相关因素.方法 参照美国医院感染监测系统的标准,前瞻性收集2008年1月-2009年7月入住急救科ICU患者的医院感染及相关数据.结果 从2008年1月-2009年7月共收治384例ICU患者,平均住ICU(16.8±38.8)d,平均动静脉置管(11.3±30.3)d,平均机械通气(11.4±39.1)d,平均留置导尿(12.6±33.3)d;共有66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19.0%;肺部、尿路和血流是常见的医院感染部位,占医院感染例次的62.7%,均为导管相关性医院感染;患者的动静脉置管、机械通气、导尿管使用分别为68、68、75 d,留置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和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5.1‰、7.8‰、5.8‰,革兰阴性菌仍是医院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占68.8%,假丝酵母菌属占14.3%.结论 我国导管相关性医院感染的状况明显好于发展中国家的同类ICU,却明显比不上美国的同类ICU水平;仍需切实加强医院感染的监控,医护人员仍应加强对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指南的依从性.

  • 新生儿医院感染病例分析与干预措施

    作者:吕婕;陈峰;是俊凤;李蕾

    目的 探讨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原因、部位、病原体种类及干预措施,从而有效地降低新生儿医院感染.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对2009年1-12月所有新生儿病房收治的1739例患儿进行医院感染监测.结果 2009年新生儿共发生医院感染46例次,感染率2.6%,其中早产儿8例次,占医院感染数的17.4%,占早产儿总数的3.1%;医院感染部位以消化道感染为主,占73.9%;其次为肺部感染,占19.5%,其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占77.8%;病原体以轮状病毒为主,占71.1%,其次为鲍氏不动杆菌,占13.3%.结论 消化道和呼吸道是新生儿医院感染主要部位,应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其发生率.

  • 医务人员锐器损伤调查分析及管理机制探讨

    作者:任秋惠;刘晓红;辛敏

    目的 了解医务人员锐器损伤的相关因素,探讨有效的职业防护管理模式.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医务人员进行锐器损伤相关因素调查分析.结果 医务人员锐器损伤率66.67%,其中护理人员、工龄≤3年和初级职称的医务人员锐器伤的发生率分别为75.41%、78.26%、78.95%;发生锐器损伤的物品种类以各种穿刺针为多见(50.51%);发生锐器损伤的环节主要为配药或加药(30.37%)、整理用物或清洗器械(20.82%)、回套针头帽(13.65%)、采血或穿刺(12.63%)等;锐器损伤后的紧急处理措施正确率为91.91%;损伤锐器被血液、体液及其他传染性物质污染的占损伤总例次的57.34%,损伤时79.86%的医务人员未戴手套.结论 应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教育培训力度,建立健全职业暴露规范化管理体系,大限度地减少医务人员锐器损伤的发生.

  • 外科ICU实施导管相关感染预防控制措施效果研究

    作者:傅小芳;陆峰;沈瑞红;顾崎

    目的 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实施导管相关感染干预措施后的效果.方法 对2006年1月-2009年12月入住外科ICU的患者,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对医院感染发病情况进行监测,并用患者平均病情严重程度(ASIS)调整法调整医院感染发病率,同时对导管相关医院感染进行分析.结果 经ASIS调整后的日感染例次发病率由原来的7.49‰下降至4.45‰,导管相关感染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呼吸机相关性肺部感染率由10.53‰下降至4.79‰.结论 ICU采取导管相关感染预防控制措施能明显降低感染率.

  •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陈红平;魏红记;延莹婷;刘小平

    目的 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特点、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变化特征.分析危险因素,为制定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对2008年9月1日-2009年12月31日365例入住ICU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监测,并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所有数据应用SPSS13.0软件处理.结果 ICU医院感染发病率11.23%;感染部位前3位为呼吸道、手术切口和皮肤软组织、呼吸道感染高,占50.00%;其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占呼吸道感染的56.67%;医院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堵南、美罗培南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保持有高的敏感性,而对其他抗菌药物则有不同程度的耐药;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急诊手术、气管切开、深静脉导管、住ICU、机械通气时间和入ICU的病情是ICU感染的相关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机械通气时间和住ICU时间为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冈素.结论 ICU医院感染的发病率高于普通病房,ICU医院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应积极采取多项措施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应掌握ICU病原菌变化规律,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作指导.

  • 老年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的分析

    作者:张贤莉;吴小瑜;林群力;陈丽芬

    目的 探讨运用目标性监测方法对控制降低老年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率的作用及资料进行分析.方法 根据医院2006年1月-2007年12月全面综合性监测资料,与2008年1月-2009年12月有针对性采用目标性监测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采用目标性监测老年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为7.83%与全面综合性监测13.78%比较下降了5.95个百分点,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采用目标性监测能及时反映和了解感染控制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使医院感染管理更有针对性和前瞻性,有利于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 出院后随访对普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率的影响

    作者:茅一萍;韩方正;周宏;康海全;郑伟

    目的 了解普通外科手术部位感染(SSI)实际发生情况,探讨出院后随访对手术部位感染率的影响.方法 对某三级甲等教学医院2008年3月1日-9月30日普通外科1589例次住院手术患者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对其医院感染发生情况进行监测;并对手术患者建立出院后追踪档案,出院30 d时电话随访患者切口愈合情况.结果 1589例次手术患者中发生SSI 155例次,例次感染率为9.75%,其中住院期间发生99例次(63.87%),出院后发生56例次(36.13%);出院患者实际回访率达95.78%,随访感染主要发生在Ⅰ、Ⅱ类手术切口类型,占随访感染的87.50%,出院后56例次SSI主要发生在乳腺、阑尾、胆道手术,占随访感染的51.79%.结论 在进行SSI目标性监测研究时,应使用标准的监控方法,加强对手术患者出院后的追踪随访,才能获得更有效的监测数据,有助于获得SSI的真实情况.

  • 上海市70所医院医务人员锐器伤情况分析

    作者:高晓东;胡必杰;王文娟;任金兰;崔扬文;沈燕;周晴

    目的 了解上海市医务人员锐器伤害的人群、部门分布及危险因素.方法 建立在线锐器伤登记系统,要求二甲以上70所医院的医务人员发生的职业暴露均须在24 h内填写报表,并录入在线登记系统.结果 2009年7月-2010年3月共登记380人锐器伤的数据,人群分布以护士为主,占总数的60.8%;发生部门以普通病房(53.7%)和手术室(20.5%)为主;近60.0%发生在锐器使用后处理前和器械使用中;55.0%的锐器伤人员未戴手套.结论 上海市医务人员对锐器伤报告的重视程度不足,亟需通过加强宣传和督查等综合措施,提高医务人员对锐器伤的正确认识,建立健全锐器伤报告、登记制度,并通过制定相关措施降低锐器伤的发生率.

  • 2009年上海市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分析

    作者:崔扬文;胡必杰;高晓东;陶黎黎;周晴;何礼贤

    目的 了解上海市二、三级医院的医院感染现况.方法 按照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采取床旁调查和查阅住院病历相结合的方法,对2009年10月份上海市二甲以上70所医院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 实际调查49 458例,实查率99.58%,发现医院感染1962例,感染率3.97%,2193例次感染,例次感染率4.43%,调查当天有19 451例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39.32%;感染部位前5位依次为下呼吸道(45.46%)、泌尿道(15.96%)、上呼吸道(10.44%)、手术部位(6.38%)、腹腔内组织(4.79%);检出病原菌1569株,大多为革兰阴性杆菌(57.55%),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230株(14.66%)、鲍氏不动杆菌157株(10.01%)、大肠埃希菌147株(9.37%),检出MRSA 116株(7.39%)、真菌277株(17.66%);多因素分析显示,男性、老年患者(≥65岁)、过长的住院时间(≥30 d)、入住ICU,是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上海市常见的医院感染为下呼吸道感染,应加强对医院重点科室的目标性监测和下呼吸道感染的干预措施.

  • 基层医务人员锐器伤的调查与改进

    作者:张淑会;王晓兰;李改兰;李真祥;郭演平;马忠科

    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面临着锐器刺伤的职业危害,被各种污染的锐器刺伤可导致经血液传播疾病,其中艾滋病、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等感染是职业危害的主要疾病.本次医务人员锐器伤调查,是卫生部调研项目之一,我院有幸参加此项工作.通过调查分析,我们认为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对锐器伤危害性的认识,加强医务人员的自身防护与感染管理很有现实意义.

  • 妇产科专科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

    作者:谢丽吉;唐一鸣

    目的 了解妇产科专科医院医院感染发病特点,为修订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由专职人员、临床监控医师和信息员组成调查组,对2009年9月23日560例住院患者进行现患率调查.结果 实查率98.25%;医院感染率1.43%;医院感染率高科室为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6.90%;感染部位以胃肠道居首,占37.50%;抗菌药物使用率56.07%;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前病原学送检率为94.03%.结论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简单、可靠,基本反映专科医院医院感染现状;需加强对重点科室医院感染和规范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

  • 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调查与干预措施

    作者:常芳

    目的 分析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 回顾性调查与前瞻性监测普外科2007年1月-2009年12月手术患者3776例,以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为依据.结果 在3776例普外科手术中发生切口感染95例,感染率为2.52%,占外科系统手术切口感染的70.00%.结论 通过手术室感染控制、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加强病区管理、缩短住院时间、规范操作技术、彻底冲洗伤口、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加强医护人员手卫生及术后切口的观察和护理等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 医护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措施的前瞻性监测研究

    作者:周宏;郑伟;韩方正;茅一平;康海全

    目的 探讨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的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为临床医护人员正确执行防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前瞻性调查的方法,监测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发生情况.结果 2004-2009年共有129名医护人员报告职业暴露,其中护理人员96名,占74.42%;职业暴露以针刺伤为主,拔针,拔针后放置不当及针头用后处置是针刺伤的高危环节;暴露后未出现医护人员感染现象,防护有效率100.00%.结论 护理人员是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医护人员重视自身防护和暴露后的处置,是降低职业性感染的有效方法.

  • 脑血管意外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余虹

    目的 分析脑血管意外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降低脑血管意外患者的医院感染率.方法 对医院2009年住院的脑血管意外患者进行目标性监测,统计分析医院感染数据及危险因素相关性.结果 共调查脑血管意外患者485例,发生医院感染55例,医院感染率为11.34%;感染61例次,例次感染率为12.58%;感染部位依次为下呼吸道感染占65.57%、上呼吸道感染占22.95%、泌尿系感染占11.48%;住院时间≥14 d,意识不清、合并基础疾病、颅内血肿清除术、留置导尿、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是脑血管意外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脑血管意外患者需要采取多种措施,才能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

  • 血液透析相关血源性疾病感染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作者:刘荣辉

    1999年美国血液透析中心达3483家,慢性血液透析患者达19万人[1];2010年我国开展血液透析的医疗机构亦>3000所(卫生部未公布的数据).由于血液透析的特殊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源性疾病感染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美国2001年有27.7%的血液透析中心至少有1例血液透析患者有急性或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1];1999年有8.9%的血液透析患者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CV),有些血液透析中心甚至>40.0%.

  • 医院洁净手术部感染管理研究进展

    作者:余向华;徐毅;倪朝荣

    洁净手术部是应用空气洁净技术和原理建市起来的达到一定环境标准和空气洁净级别的手术室和辅助用房组成的功能区域.洁净手术室不仅要求洁净的宅气,而且能控制气流流向,并提供适宜的温、湿度和压力环境来防止手术感染.

  • 白内障晶体植入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调查

    作者:雷小航

    目的 调查眼科清洁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现状.为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眼科2008年归档病历进行围术期用药调查,采用表格形式进行统计.结果 1963例进行白内障晶体植入手术,其中1946例(99.1%)预防性使用了抗菌药物,无感染病例发生;首次给药时间为术前30 min~2 h221例,占11.4%,术前24 h 114例,占5.9%,术后当日1611例,占82.8%;预防性用药病例术后1~3 d停药428例,占22.5%,4~6 d停药1235例,占63.5%,≥7 d停药283例,占14.5%;使用青霉素类293例(15.1%),喹诺酮类325例(16.7%),头孢三代939例(48.3%);头孢四代112例(5.8%).结论 白内障晶体植入手术属清洁手术,围术期存在抗菌药物滥用和用药时间过长问题,提示眼科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管理亟待加强和干预.

  • 妇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量化管理

    作者:杨小华;华凯;周萍;王秀娟

    目的 规范执行妇科清洁手术常规不应用抗菌药物与清洁-污染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方案及选用推荐用药.方法 选择2008年1月-2009年6月该院所有妇科清洁手术病例及4、10月份清洁-污染手术病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制定量化管考核方案,组织培训、指导,落实随访、考核,定期统计、分析、反馈、执行并督导整改.结果 1291例妇科清洁手术病例中未应用抗菌药物的为70.33%,297例清洁-污染手术病例中执行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方案的为45.12%,680例使用抗菌药物病例中选用推荐用药的为62.21%,而手术部位感染率清洁手术为0.77‰,清洁-污染手术为1.68%.结论 对妇科清洁手术不常规使用抗菌药物,清洁-污染手术执行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方案以及围手术期选用推荐用药等进行量化管理是必需的,也是行之有效的.

  • 政策干预对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影响

    作者:夏文松;胡必杰;高晓东;任金兰;王文娟;何礼贤

    目的 探讨医院感染控制政策干预在改善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PAP)中的作用.方法 上海市医院感染质量控制中心(SICC)于2002年开始对监测网70所二甲以上医院PAP情况进行督奁,规定PAP≤3 d;2004年开始要求PAP带人手术室,SICC每年对监测网医院PAP情况评分,未达要求者被扣分、点名批评、责令限期整改等;汇总2002-2007年SICC抽查及监测网医院自查数据,统计分析PAP手术室带入率及PAP>3 d比例逐年变化情况.结果 PAP手术室带入率逐年增高,从2004年的平均44.9%升至2007年的平均90.3%,PAP>3 d的比例逐年降低,从2002-2003年的80.8%降至2007年的43.0%,平均使用天数从6.9 d减少至4.0 d,平均减少2.9 d.结论 SICC的医院感染控制政策干预能有效促使PAP带人手术室,缩短预防性应用天数,促进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急性卒中相关性肺炎临床分析

    作者:陈季志;孙建法;李冰;邓在春

    目的 研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急性卒中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83例因急性卒中而并发经病原学证实的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组和头孢他啶对照组,疗程均为14 d,治疗后复查痰培养.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0.48%、92.86%和70.73%、75.61%,两组临床有效率与细菌清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急性卒中相关性肺炎效果好,可作为治疗急性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的经验用药.

  • 质控督查对提高血培养双套送检率的影响

    作者:周春妹;胡必杰;谢红梅;高晓东;王文娟;任金兰;陶黎黎

    目的 评价质控督查对提高住院患者血培养双套送检率的影响.方法 上海市医院感染质控中心从2007年起肘血培养双套送榆率实施质控督查,包括制定督查的项目和评分标准、宣传培训和现场督查;市质控专家到各医院微生物实验室选取某一特定时间之前连续50例患者的血培养送检信息.结果 2006年69所医院血培养双套送检率为14.8%,通过宣传教育和质控督查,双套送检率明显上升,2007年为81.6%、2009年达9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培养双套送检合格的医院比率也从4.3%升至86.9%.结论 质控督查可使血培养正确送检率明显改善,对指导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和提高重危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血培养 双套 质控 督查
  • 医院感染管理发展不平衡值得关注

    作者:张鉴

    目的 了解我国目前医院感染管理现状,探讨有效的管理办法,促进医院感染管理的科学、有序发展.方法 在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SIFIC"对SIFIC会员进行的随机调查资料汇总分析.结果 论坛会员中三级医院、二级医院占77.78%,医院感染专职人员占82.02%,护理专业的人员占43.88%,有机会肯定会离开感染管理科占31.82%,可能会离开感染管理科占42.56%,两项合计占74.38%.结论 在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方面狠下功夫,将医院感染管理考核纳入医院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医院感染职称晋升序列,加大医院感染管理的资金投入,确保医院感染管理队伍的稳定性,提高私营医院、个体诊所的准入机制和退出机制,确保公众医疗安全.

  • 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建立智能化医院感染监控平台

    作者:赵岚;吴洁人;凌枫;孔灿红;康明骏;项玉玮

    目的 在医院综合管理平台上建立医院感染监控平台,实现在线全院综合性监测和目标性监测及医院感染与临床的在线反馈.方法 依据国家法规标准和医院感染监测工作流程,使用数据挖掘技术,将医院各系统中的数据集成到医院感染监控平台内,并对数据进行存储和整理分析.结果 临床可以通过该平台进行无纸化报告医院感染病例,实现在线前瞻性调查,可自动化或导入生成大量的监测记录,结果可由系统统计并在线反馈于临床.结论 使用医院感染监控平台可以以标准化的监测流程,以智能化的监测技术,提升医院的医院感染管理水平.

  • 血液净化中心医院感染的管理对策

    作者:范桂华;樊春凤

    目的 探讨血液净化中心医院感染管理对策,预防医院感染.方法 通过对血液净化中心的环境进行合理布局、流程进行合理设置,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及各项制度,加强各层次相关人员的医院感染知识教育培训,做好职业防护,加强一次性物品的管理等相关措施,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结果 通过强化血液净化中心的医院感染管理,有效的防止了医院感染的发生,血液净化中心自成立以来共透析患者数约7万例次,未发生一例医源性感染.结论 思想上重视,组织制度健全且控制措施落实,培训到位,是保证医疗安全预防医院感染的关键所在.

  • 基层医疗废物管理现状的研究

    作者:于志臻;顾翔宇;曹敏华;许培荣

    目的 为加强新时期内医疗废物科学规范化管理,提出相应对策.方法 对医疗机构内医疗废物管理现状进行了全面分析,并对医疗废物的全程管理和环境无害化处理进行了深入探讨.结果 目前现状与<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宗旨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有差距.结论 以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制定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管理法规,并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确实行之有效的具体实施细则,定能达到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宗旨.

    关键词: 医疗废物 管理
  • 手卫生依从性的干预措施

    作者:叶丽兰;高晓玲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医院感染在医院管理中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一系列消毒隔离措施中手的清洗与消毒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因此,保持手卫生成为防止医院感染基本的因素;提高医护人员洗手效果,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 条码技术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的作用

    作者:王剑云;顾海燕

    条码技术是把计算机所需的数据用一种条码来表示,它通过专门的输入设备将数据读入到计算机中,转换成计算机可识别的数据,从计算机的数据库中读取这种条码包括的信息,然后根据需要进行数据的操作.

  • 以"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管理

    作者:陈京;杨怀;邬卫东;李勇兰;史明惠;杨先礼

    目的 为提升医院感染质量管理水平,探索促使医院感染管理持续改进的途径,达到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的目的 .方法 采取以卫生部组织的各种督察为契机,使用卫生部统一标准进行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核的方法,经过反馈与持续改进,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结果 通过领导的参与活动,充分发挥医院感染管理者在感染控制领域的作用得到充分认可,进一步有效开展医院感染质量管理的持续改进,使医院感染管理水平上升了一个台阶,医护人员医院感染防控意识整体提高,明显减少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 坚持依照质量管理持续改进的良性循环延伸下去,可以达到不断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驾护航的终日的.

  • 加强医院感染在职教育预防医院感染

    作者:殷群芳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是医院各类人员在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意识,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我院感染管理科近几年来,制定了科学的培训计划,采取分层次、多样化的培训方法,积极开展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 传染病医院医院感染的控制与管理

    作者:解满霞

    目的 探讨传染病医院医院感染的控制与管理.方法 健全组织、完善制度、强化培训、抓住重点并严格执行实施.结果 通过强化网络管理和过程控制,严格执行各项制度;通过强化培训和全员参与,严格把好每个重要环节,使传染病医院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结论 加强传染病医院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可有效地降低传染病的医源性感染.

  • 探讨消毒隔离质控团队在持续质量改进的作用

    作者:杨梅;吴云雁

    目的 组建消毒隔离质控团队,加强消毒隔离工作监控管理,对存在问题进行持续质量改进,以减少安全隐患,确保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方法 发挥消毒隔离质控团队的作用,制定质控标准,定期巡查科室,针对存在的共性问题制定流程指引,指导临床工作,对个性问题给予必要指导,限期整改.结果 发现906个问题,其中共性问题561个,个性问题345个,质控团队采取有效整改措施,规范了无菌物品、无菌技术、手卫生、职业防护等方面的管理,整改802个问题,整改率88.52%,其中共性问题520个,整改率92.69%;个性问题整改282个,整改率81.74%.结论 消毒隔离质控团队在督导落实消毒隔离工作持续改进发挥重要作用;团队成员参与工作检查,能学习到相关知识,有利于做好本科室的消毒隔离工作.

  • 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调查分析及管理对策

    作者:叶茂林

    目的 调查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探讨有效的管理对策.方法 对医院9个临床科室随机抽取部分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及手卫生依从性调查.结果 医务人员手卫生相关知识知晓率为46.0%,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为35.5%;随科室岗位不同而异,新生儿病房高(65.1%),其次为妇产科(45.6%),ICU低(19.6%);医务人员操作前(26.7%)后(42.6%)手卫生依从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低,相关因素较多,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

  • 构建医院感染付费机制的探讨

    作者:王炳花;房爱武;薛华

    目的 从医学伦理学的角度审视构建医院感染付费机制的可行性、必要性,旨在完善医院感染管理机制,突破医院感染管理的困局,提高医院感染管理绩效.方法 通过检索感染管理及伦理学文献,用医学伦理学的理论对感染管理的现象进行考量及判断,理性分析及透视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本质.结果 造成医院感染现状的主要根源之一缺乏付费机制,是制约感染管理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医院感染付费机制缺乏是一种制度缺陷,违反了医学伦理学原则.结论 构建医院感染付费机制是感染管理自身专业属性及发展的需要及医改深入推行及构建医院感染文化的需要.

  • 5.12汶川大地震对都江堰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的影响与对策

    作者:邓小华;朱仁义;何建邯;李观翠;朱万任

    目的 了解5.12汶川大地震对都江堰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的影响,为地震后的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提供依据和对策.方法 采用表格和现场调查形式,对汶川大地震后恢复阶段初期都江堰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与消毒灭菌现况进行调查.结果 全市医疗机构的医疗工作条件、医疗功能开展、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消毒灭菌方法与效果监测、职业防护、医疗废物处理等方面均因地震受到严重影响,对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提出了严峻挑战.结论 改善医疗条件、规范布局流程、加强医院感染监控管理和培训、强化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抓好重点环节和重点部门的感染控制等方面工作,是预防医院感染发生的关键环节.

  • 持续质量改进在血液透析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方小芳

    一年来,我们将持续质量改进引入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管理中,针对存在问题,加强血液透析过程监控,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 医院感染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应用

    作者:江敏;孙薇;祝有杰

    目的 实现与HIS系统全面接轨,对信息资料实施自动采集、储存和统计功能,实现医院感染网络化监控和管理.方法 采用ORACLE数据库、PB及VISUAL STUDIO开发平台,支持WINDOWS XP/LINUX和ICD-10/CM 3等操作系统,与HIS系统全面整合的网络版信息化系统.结果 实现了信息的采集、储存与传输应用手段的自动化,信息综合分类与加工处理方式的集约化,解决了单机系统资料不能共享的问题.结论 为获取医院感染相关信息提供了直接而完整的数据,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提高了感染管理层次,增加了管理深度,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

  • 健康教育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樊春凤;范桂华;陈兰英

    医院感染管理是现代医院管理和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医疗质量和保障医院人群安全的基础.我们通过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普及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新理念、新知识,提高医院人群对医院感染管理的责任意识、防范意识,增强参与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 血液透析中心管理工作现状及监控策略

    作者:嵇菊珍;梅英

    目的 为了提高血液透析中心(室)管理内涵质量,降低血液透析患者血源性疾病感染率.方法 寻找医院血液透析中心(室)安全隐患,总结血液透析中心(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切实有效的管理策略.结果 医院血液透析中心(室)在布局、工作流程、一次性使用透析用具、患者管理等存在一系列安全隐患.结论 通过问题思考现行管理模式是否合适,及时查漏补缺,不断完善血液透析中心(室)管理,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确保医疗安全.

  • 持续质量改进在精神病专科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于云彩

    持续质量管理是一种以追求更好的效果和更高的效率为目标的持续活动,持续改进的基本活动包括:测量分析现状、建立目标、寻找解决办法、实施解决办法、测量实施结果.现将对医院感染管理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的应用体会报道如下.

  • 手卫生设施现状调查与改进对策

    作者:黄新华

    手卫生设施配置的合理、合格,是手卫生执行的前提和保证,手卫生设施是用于洗手与手消毒的设施,包括洗手池、水龙头、流动水、清洁剂等.为保证手卫生的有效执行,提高手卫生依从性,笔者于2008年9-10月对全院现有洗手池的手卫生设施的配备进行调查.

  • 新生儿病室医院感染管理现状及对策

    作者:李玉;蒋梅英

    目的 提高新生儿病室医院感染管理意识,控制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率.方法 对15所二级以上医院新生儿病室医院感染管理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找出存在问题,提出管理对策.结果 新生儿病室医院感染管理普遍存在各级人员重视程度不够,建筑布局及功能流程与医院感染管理要求不相符,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知识陈旧,手卫生意识淡薄,消毒隔离意识不强,规章制度流于形式无可操作性,三级网络不健全或作用未发挥.结论 完善新生儿病室布局流程,加强培训,发挥三级网络作用,结合医院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消毒隔离措施并加以落实与管理等,对新生儿病室医院感染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 内镜医院感染管理与持续改进

    作者:杨怀;李红灵;徐艳;雷玉萍

    目的 探讨综合性教学医院消化内镜医院感染管理与持续改进经验,预防和减少厌院感染的发生.方法 按照<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年版要求,结合医院特点,将内镜医院感染管理考核指标进行量化,纳入全院医疗质量检查管理体系,定期检查考评和反馈.结果 3年来未发生医院感染暴发流行,2007-2009年内镜科医院感染管理质量从86.0分升至98.0分,实现了持续质量改进.结论 搞好内镜医院感染管理,院领导重视和支持是关键,定期监测和检查是落实制度实现持续改进的有效手段和措施.

  • 消毒供应室质量管理与控制

    作者:郑冬梅

    目的 提高消毒供应室的质量管理内涵,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 通过消毒供应室标准化建设、建立科学的质量控制体系、人员素质培训,供应室工作过程质量管理等方面,提高消毒供应室的质量管理内涵,有效地控制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结果 医院自2006年以来在基础和终末质量管理基础上加强对供应室工作各环节的过程质量监控,保证了无菌物品的质量,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在等级妇幼保健院评审中,得到评审专家的好评.结论 消毒供应室的每个工作流程紧密联结,医疗器械在工作流程中循环反复处理和使用,标准化的工作流程不仅能保证质量安全,还能不断地提高工作效率,只有全面提高供应室的质量管理,严把消毒供应关,才能有效控制医院感染.

  • 教学医院血源性病原体职业防护管理探讨

    作者:徐世兰

    目的 研究总结某大学教学医院血源性病原体职业防护管理措施.方法 建立、健全血源防护管理体系;制定工作制度;确立管理职能部门职责;解决血源防护的具体问题;提出新的工作目标与方向.结果 通过以上措施的落实,达到健全、完善和加强医院血源防护管理及保障医院工作人员健康与安全.结论 领导重视、部门合作、专业协作和综合管理是作好血源防护管理的关键.

中华医院感染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3 04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