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中华医院感染学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Nosocomiology 중화의원감염학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影响因子: 1.8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82-747
  • 国内刊号: 1005-4529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82-74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樊秀平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手卫生管理前移与扩展对降低医院感染的作用

    作者:王静

    笔者自2010年11月开始将手卫生管理前移至病房扩展到医院内所有接触患者的人员,取得良好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 对2009年11月-2011年11月出院并发生医院感染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将实施手卫生管理前移和扩展前、后两年出院患者分为两组,分析其医院感染发生率.同时,对同期各类人员手卫生效果检测结果进行分类、总结.

  • 婴儿暖箱的清洁与消毒

    作者:吴昊南

    婴儿暖箱是新生儿病房必不可少的医疗设备,它的清洁与消毒是预防医院感染重要措施之一.现将暖箱清洁与消毒方法介绍如下.1 出院患儿婴儿暖箱的清洁与消毒

    关键词: 婴儿暖箱 清洁 消毒
  • 供应室工作人员洗手与消毒手效果比较

    作者:刘敏;曹华;尹芳

    本调查的目的在于了解我院供应室不同洗手方法的效果,为今后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 随机选择本科护士、护工、消毒员、工人共计60名,进行手卫生的培训、洗手方法的指导,然后分别使用常规洗手法、试验洗手法,并均在工作人员手部涂有污染物.

  • 针灸针灭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郭海燕;曹力;杨立霞;张芳

    针灸疗法是中医理疗常用的治疗方法,患者在针灸治疗中共用针灸针,针灸针从不消毒灭菌或灭菌不规范是针灸疗法存在的大问题.我国携带乙型肝炎病毒的人数较多,针灸治疗中要将针刺入皮下组织,其属高度危险性医疗用品,应严格灭菌后使用.

  • 骨科手术铺治疗巾的误区

    作者:李运萍;董颖

    我院曾经有两名骨科植入物手术患者切口感染,在院感科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资料中,患者均无任何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同期洁净手术间监测合格,外来植入物由中心供应室接收后清洗、灭菌,灭菌器运行正常,生物指示剂合格.追溯术前准备、术中无菌操作和术后无菌操作环节,分析后发现手术铺巾中有一个传统的错误.

    关键词: 骨科 手术铺巾 误区
  • 隔离多药耐药菌感染患者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作者:李万兰;郭晨霞

    近年来,多药耐药菌已逐渐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医院内多药耐药菌感染患者隔离的重要性不亚于特殊传染性疾病患者的隔离.通过对各种多药耐药菌感染患者隔离措施的督导检查,发现存在的问题,制定管理对策.

  • 右肝叶部分切除术后腹腔脓肿迁延不愈1例报道

    作者:闫俊凤;刘波;苗仲艳

    1 病例患者,女性,29岁,车祸致气胸及肝脏破裂,当地医院行右侧胸腔闭式引流术及右肝叶部分切除术后,患者出现发热,体温高39.1℃,腹腔引流管引出脓性液约30 ml/d,抗炎治疗至术后第30天,仍有发热.以右肝部分切除术后腹腔感染收住我院.

    关键词: 腹腔感染 病原菌
  • X线与CT表现对慢性嗜酸细胞性肺炎的诊断

    作者:韩华;王静;范岩明

    笔者回顾性分析2011年我院3例慢性嗜酸细胞性肺炎的X线与CT表现,旨在提高对其诊断水平.1病例1.1 病例1患者,女性,56岁,哮喘病史30年,1个月前因感冒出现咳嗽、咳痰、胸痛、喘憋,抗炎治疗无缓解,近1周加重并高热入院.检查:胸片两肺下野中外带可见斑片状模糊影,胸部CT两肺下叶可见斑片状阴影,支气管血管束增粗,小叶间隔增厚.实验室检查:外周血嗜酸细胞增高,激素治疗好转.1周后复查CT两肺下叶病灶已吸收,同时右肺中上叶可见新的炎性病灶.病灶呈游走性分布特点,持续皮质激素治疗1个月后病灶吸收,患者痊愈出院.

  • 手术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与护理措施

    作者:王香兰

    我院针对医院感染已开展多项目标监测,在分析导致切口感染的手术室危险因素后,提出行之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减少和杜绝手术切口的感染.手术室导致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与应对措施:(1)手术室环境:层流手术间未严格按手术间级别安排相应的手术,专科手术间物品准备不充分,手术间卫生清洁不到位.

  • 供应室设备现状与配置建议

    作者:沈惠强

    为加强医疗机构消毒供应工作的管理,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医源性传播,保障医疗安全,2009年4月1日卫生部发布的3项强制性卫生行业标准,对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人员、建筑、设备设施、耗材、清洗消毒灭菌技术以及效果监测等做出了明确规定,2009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其中设备设施在供应室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 供应室 设备 建议
  • 影响心血管介入室护士健康的因素与防护对策

    作者:张雪梅;任凤英;张慧萍

    随着导管技术的发展,如何做好介入室护士的防护工作至关重要,结合我院工作中的实际,心血管介入室影响护士健康的因素与防护对策总结如下.1 影响因素1.1 生物因素 介入室护士在手术配合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术后整理器械台上的各种穿刺针、导丝、刀片等,工作人员极易发生职业暴露,引发血源性传播疾病的职业危险因素.

  • 重症医学科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

    作者:韩璐

    导管相关性感染不仅增加了患者的住院时间,而且还增加了住院费用,故导管相关性感染是目前全球面临的一个重要而急需要解决的问题.其相关预防措施:1 医护人员的教育教育和培训医护工作者如何置管与护理,有经验的医师能降低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

  • 门诊医院感染的风险管理

    作者:王子昱;沈桂英

    门诊是患者流动量大,病种复杂,极易造成患者之间、医患之间及其他健康人员之间的交叉感染,为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对门诊医院感染的风险进行评估,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 手术室职业暴露20例原因分析及对策

    作者:钱跃飞

    2010年1月-2011年10月我院手术室发生职业暴露20例,通过分析原因,提出了管理对策,旨在不断提高手术室医护人员职业防护的意识和能力,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

  • 不同采样方法对抗酸杆菌阳性患者呼吸机管道消毒效果的评价

    作者:葛莎莎;陈黎

    目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越来越多.针对抗酸杆菌阳性患者呼吸机管道的消毒已成为关注的焦点,笔者通过观察不同采样方法对抗酸杆菌阳性患者呼吸机管道消毒效果的更为可靠评价.

  • 氟氧头孢治疗神经外科医院感染的临床观察

    作者:孙继勇;罗晓云;耿跃然

    自2008年以来,对重型颅脑创伤和大型择期手术的住院患者应用氟氧头孢抗感染治疗248例,收到较满意效果,观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 2008年3月开始应用氟氧头孢治疗共248例,其中重型颅脑外伤135例,脑肿瘤89例,脑出血24例.

  • ATP检测法监测腹腔镜两种清洗方法的效果探讨

    作者:李淑玲;胡国风;黎云霞

    ATP生物荧光法是一种快速的检测方法,我院消毒供应中心于2010年10月,将ATP生物荧光法用于监测手工清洗和手工加超声酶洗腹腔镜器械的清洗效果,观察其相对光值,判断其清洁度,对两种清洗方法进行比较.1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ATP测试仪,腹腔镜器械,肽夹钳、左弯钳、双极电凝各100件.

  • 高危地区内科护士艾滋病职业暴露危险因素与对策

    作者:徐惠兰

    由于受地域、职业、专业、社会等因素的影响,我院内科护士发生艾滋病(AIDS)职业暴露的风险程度也相应增加,为了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内科护士发生艾滋病职业暴露的危险,笔者对内科护士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职业暴露危险因素进行了分析,采取了有效防护措施,取得较好的效果.1 危险因素1.1 社会环境因素 据相关部门调查,我市为HIV感染患者高发区,加上该病传染源的隐蔽性和保护性因素,导致护士艾滋病职业暴露危险因素相对增多.

  • 血液病房医院感染因素及其对策

    作者:徐伟;付金香;毕菁莉

    血液病是造血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由于其造血和免疫功能受到损害,故该病患者是医院感染暴露的高危人群.引起本病医院感染的原因很多,笔者将血液病房医院感染与护理工作相关因素及其对策报道如下.

  • 起搏器植入引起医院感染的调查分析

    作者:胡凤徐;郭瑞玲

    随着心脏起搏器植入技术的日益完善,起搏器的植入已成为预防心律失常所致的心脏性猝死惟一有效手段.术后感染作为一个严重的且较常见的并发症,给患者带来了痛苦,增加了经济负担,需要引起我们医务人员足够的重视.

  • 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现状及管理对策

    作者:戴攀

    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易发生耐药菌感染的暴发流行,如何加强抗菌药物应用管理是医院感染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1 医院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现状临床上滥用抗菌药物表现为无指征或指征不明用药、预防用药;术前用药过早或术后用药>24 h;抗菌药物超量使用,疗程过长;抗菌药物联合使用缺乏依据甚至三联、四联使用;盲目选用昂贵新品种或进口抗菌药物;超短期应用或频繁更换品种;不做病原学检查和药敏试验仅凭经验用药.

  • 姜黄素衍生物FM04体外抗淋菌的效果与机制

    作者:孙各琴;张秀明;朱涛;徐全中;卢兰芬;吴秀娟;冯雪琴;王结珍

    目的 探讨姜黄素衍生物FM04体外抗淋菌的效果与机制.方法 应用K-B法检测40株淋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煮沸法提取菌株DNA,随机抽取增其中22株PCR扩TEM、tetM、erm和mefA基因;采用滤纸片扩散法,初步判断FM04是否有抗菌作用,作用结果结合耐药表型和基因型分析FM04体外抗淋菌作用可能的机制.结果 淋菌的敏感性测定显示多药耐药现象明显;TEM、tetM的检出率均为77.3%,未检出erm和mefA 基因;FM04对8株淋菌的抑菌环直径均为10~13 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姜黄素衍生物FM04具有体外抗淋菌作用,有进一步开发研究的前景;未发现其作用机制与淋菌耐药表型及基因型有关系.

  • 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特点与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型分布

    作者:李林;赖小美;郭有能;方家

    目的 探讨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特点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基因型分布.方法 对2009年1月-2010年12月临床分离的231株大肠埃希菌进行耐药性统计和ESBLs基因分析.结果 尿液、痰液为主要标本来源,占43.29%、22.08%;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85.28%)等多数β-内酰胺类、环丙沙星(75.76%)等氟喹诺酮类、庆大霉素(52.38%)等氨基糖苷类耐药率较高,对美罗培南(4.33%)等碳青霉烯类、头孢哌酮/他唑巴坦(6.93%)等含他唑巴坦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率低;CTX-M型、TEM型、SHV型耐药基因均可见,CTX-M型多见,可见复合基因.结论 大肠埃希菌耐药率高,应根据药敏及耐药基因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 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机制及亲缘性研究

    作者:陈茶;林冬玲;张妮;袁慧;张伟铮;鄂顺梅;屈平华;肖倩;黄彬

    目的 探讨广东省中医院4所分院临床分离的72株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多药耐药性、主要耐药机制和亲缘性.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Ⅰ类整合子遗传标记intⅠ1,外膜通道蛋白基因oprD2,β-内酰胺酶GES、KPC、IMP-1、IMP-9 、VIM-1 、VIM-2、SIM、SPM、GIM、AIM、NDM、KHM、DHA、PDC、OXA-40、OXA-23等18种基因,并对所获得的结果进行多基因聚类分析.结果 72株铜绿假单胞菌中IMP-9、PDC、oprD2、intⅠ1基因阳性率较高,分别为70.8%、98.6%、86.1%、100.0%,KPC、IMP-1、VIM-2、DHA基因阳性率较低,分别为2.8%、9.7%、13.9%、18.1%,GES、VIM-1、SIM、SPM、GIM、AIM、NDM、KHM、OXA- 40、OXA- 23基因均为阴性;72株铜绿假单胞菌有52株产金属酶;多基因聚类分析结果显示,72株铜绿假单胞菌可分3群,每群均存在克隆传播.结论 产生金属酶是72株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的主要原因;多基因聚类分析法对临床治疗和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具有指导意义.

  • 褪色沙雷菌3-内酰胺酶检测及耐药机制研究

    作者:苏维奇;谢在海;朱元祺

    目的 了解褪色沙雷菌β-内酰胺酶的产生情况并探讨其耐药机制.方法 采用K-B纸片扩散法对临床分离的272株褪色沙雷菌进行药敏试验;用表型筛选及三维试验法进行ESBLs和AmpC酶检测;采用改良的Hodge试验,以厄他培南为指示药物进行碳青霉烯酶表型检测.结果 褪色沙雷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和哌拉西林的耐药率均>80.0%,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10.0%;272株褪色沙雷菌中产ESBLs菌30株,检出率为11.0%,产AmpC酶菌41株,检出率为15.1%,同时产ESBLs和AmpC酶15株,检出率为5.5%;Hodge试验结果,有15株为阳性.结论 褪色沙雷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耐药性的产生与细菌产AmpC酶、ESBLs以及碳青霉烯酶有关,实验室应加强检测和监控.

  • 脑出血术后意识障碍患者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

    作者:甘燕玲;王新莉;徐伟莉

    目的 探讨脑出血术后中、重度意识障碍患者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方法 统计320例脑出血术后中、重度意识障碍患者肺部感染的菌群构成,应用振动排痰机进行干预,观察其护理效果.结果 中度意识障碍患者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肺部感染率分别为16.25%和3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的病原菌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重度意识障碍患者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肺部感染率分别为28.75%和33.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感染的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结论 肺炎克雷伯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是中度及重度意识障碍肺部感染患者的常见病原菌,应用振动排痰机对中度意识障碍的患者具有较好的促进痰液排出和预防肺部感染的效果,而对重度意识障碍的患者仍不能有效地预防肺部感染的发生.

  • 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分析

    作者:陈靖;陈玉琴

    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探讨预防措施,减少ICU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 采取目标性监测方法,对2008年9月-2009年3月ICU收治的1262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1262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92例次,例次感染率为7.29%,日感染率为39.4‰,日感染率调整率为11.29‰;感染部位以肺部为主,占67.39%;分离的病原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及肺炎克雷伯菌,分别占20.76%、15.23%及12.46%.结论 ICU医院感染以肺部为主,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应加强病区消毒隔离制度,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加强气道管理,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为患者提供营养支持,从而有效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 ICU护士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非药物预防措施执行的依从性

    作者:陈玉平;李星;鲁玫;杨凤玲;李君;甘华秀

    目的 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护士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非药物预防措施的执行情况.方法 参照文献制定调查问卷,调查广东省6所二级以上医院的101名ICU护士,内容包括对预防措施的认知程度,非药物预防措施的执行情况,以及不执行的原因.结果 31.7%自觉VAP预防知识足够,95.0%认为预防措施有效;对VAP预防措施总的依从率是77.0%;工龄≥5年与<5年的护士依从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加强ICU护士VAP预防知识的培训和开展循证实践,补充ICU的人力配备,提升感染预防和控制理念,有效执行VAP预防措施.

  • 2008-2010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作者:王悦;史利克;张鲁涛;刘燕;王黎一

    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流行状况和病原菌的分布特点,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前瞻性与回顾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医院2008-2010年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8至2010年医院感染率为2.06%,医院感染发生率高的科室为重症监护病房,常见的感染部位为呼吸道感染,占80.14%;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71.88%.结论 针对流行规律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加强医院感染管理,降低医院感染率.

  • 支原体属感染与女性继发性不孕的相关性调查

    作者:钟汉威;凌勇;赵坚

    目的 探讨支原体属感染与女性继发性不孕的关系,进一步研究不同种属支原体与女性继发性不孕相关性差异.方法 随机选取2010年1月-2011年6月医院妇科病房收治的继发性不孕患者96例做为观察组;同期来医院行健康体检的103例女性作为对照组,就两组支原体属检出率及计数进行比较并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支原体属感染检测解脲脲支原体(Uu)、人支原体(Mh)、Uu+ Mh阳性率分别为64.6%、21.8%、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2.6%、8.7%、5.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Uu计数>104 CFU的为49例,与对照组的8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卵管性不孕组Uu阳性率高于非输卵管性不孕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卵管性不孕组和非输卵管性不孕组的Mh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支原体属感染与女性继发性不孕关系密切,Uu是女性继发性不孕主要致病支原体属.

  • 330例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监测对策

    作者:周晓平;罗腾达;谭林

    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相关因素,为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及其预防控制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对医院2010年1月-2011年3月的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及前瞻性调查,并对医院感染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2010年1月-2011年3月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330例、340例次,感染率为0.98%、例次感染率为1.01%;科室之间的医院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医院感染前3位的为下呼吸道、术后切口、上呼吸道,感染率分别为50.00%、14.71%、8.63%,医院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78.47%;住院时间<15 d与>15 d的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30例感染病例大部分接受侵入性操作和抗菌药物的使用.结论 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严格掌握侵入性操作适应证及操作规程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关键.

  • 术后椎间盘感染的治疗方法与临床分析

    作者:赵洪增;杨瑞民;程敬亮

    目的 探讨术后椎间盘感染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术后椎间盘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特点,对治疗方法加以总结.结果 18例术后椎间盘感染患者中,13例经保守抗炎治疗痊愈,5例行微创介入方法治疗取得较好效果;所有18例患者均经过>6个月随访,主要临床症状消失,白细胞总数及血沉恢复到正常水平,经过康复训练后逐渐恢复正常体力活动.结论 多数术后椎间盘感染经保守抗炎可治愈,对于难治性重度术后椎间盘感染,可优先考虑用微创方法治疗.

  • 不同漱口液对口腔白色假丝酵母菌的抑菌效果

    作者:王国权;徐丽丽;李丹;吴琼;何君;翟红岩;范静

    目的 探讨不同含漱液对肿瘤、血液病患者放(化)疗后的口腔护理效果.方法 以白色假丝酵母菌国际标准菌株ATCC 10231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分别采用0.5%聚维酮碘溶液、0.02%醋酸氯己定溶液、复方氯己定含漱液、0.1%西吡氯铵含漱液,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观察4种漱口液的抑菌效果.结果 不同漱口液对白色假丝酵母菌有不同的抑菌效果,0.5%聚维酮碘溶液的抑菌率为99.92%、0.02%醋酸氯己定溶液的抑菌率为97.41%、复方氯己定含漱液的抑菌率为99.91%、0.1%西吡氯铵含漱液抑菌率为80.38%,0.5%聚维酮碘溶液与复方氯己定含漱液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该两种漱口液分别与0.02%醋酸氯己定溶液、0.1%西吡氯铵含激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试验组4种漱口液对白色假丝酵母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0.5%聚维酮碘溶液、复方氯己定含漱液的抑菌效果明显;临床上行口腔护理时,必须有针对性地选择漱口液,正确掌握含漱的时间、方法及含漱的间隔时间是提高口腔护理质量的关键.

  • 神经外科择期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分析

    作者:朱宏伟;师蔚;王占祥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择期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构成及其特征.方法 对2007年1月-2009年12月37例神经外科择期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和统计性分析.结果 神经外科择期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率为11.0%,脑积水分流术感染率为14.8%,居首位;前3位感染好发部位为肺部、颅内及切口,分别占40.5%、27.0%、21.1%,前3位病原菌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鲍氏不动杆菌.结论 神经外科择期手术患者医院感染以肺部、颅内及切口为主要部位,感染菌株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在革兰阳性球菌中以葡萄球菌属为主;抗菌药物的应用使得耐药菌株有日益增多趋势.

  • 脊柱外科患者医院感染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作者:闫桂虹;张培红;程慧玲;郭江雪

    目的 探讨脊柱外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制定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对策.方法 对2006年1月-2010年12月脊柱外科医院感染患者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057例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282例、314例次,医院感染率6.95%、例次感染率7.74%;不同原发疾病中骨折脱位、退行性改变的感染率为11.80%、5.22%;感染部位主要为下呼吸道、泌尿道、上呼吸道,分别占35.67%、30.57%、14.01%;医院感染与患者年龄、住院时间、截瘫程度、手术及侵入性操作有关(P<0.01).结论 针对引发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对策,加强基础护理,严格无菌操作及手卫生,减少医院感染.

  • 老年急性假性肠梗阻患者医院感染特点与危险因素

    作者:王丽敏;傅文安;张晓苹;秦月花;马阿火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假性肠梗阻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395例急性假性肠梗阻患者的病历资料,对其医院感染的特点及危险因素进行总结.结果 老年组154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45例,感染率为29.2%,非老年组241例,发生医院感染17例,感染率为7.1%,老年组的医院感染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P<0.05);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等;医院感染的发生危险因素与患者年龄、住院天数、合并基础疾病、侵入性操作、使用抗菌药物有关;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62.9%.结论 老年急性假性肠梗阻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高,医务人员应高度重视,控制危险,降低医院感染率.

  • 提高集束治疗依从性对ICU患者感染性休克预后的影响

    作者:周森

    目的 研究提高ICU患者感染性休克集束治疗依从性的方法,分析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ICU感染性休克集束治疗的患者分为培训前、后两组,比较培训前、后集束治疗24 h依从性的差异,包括早期目标导向治疗、红细胞压积、气道内平台压、血糖控制,比较不同依从性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证(MODS)发生率以及<1个月病死率.结果 培训后早期目标导向治疗、红细胞压积、气道内平台压及血糖控制的依从性分别为61.67%、73.33%、93.33%及80.00%,较培训前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依从性高提高后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缩短,分别为(110.4±59.4)h、(16.4±10.5)d,患者MODS发生率及<1个月病死率也明显减低,分别为30.00%、38.33%.结论 通过对医护人员的系统培训,提高ICU患者感染性休克集束治疗的依从性,同时降低ICU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病死率,改善其预后.

  • 聚氨酯水凝胶敷贴预防PICC所致机械性静脉炎的观察

    作者:周亚红;赵颜珍;赵丹;李谦

    目的 观察聚氨酯水凝胶敷贴在预防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所致机械性静脉炎中的作用.方法 将6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行PICC置管后不应用聚氨酯水凝胶,观察组行PICC置管后预防性使用聚氨酯水凝胶敷贴5~7 d.结果 观察组32例患者中,仅两例发生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为6.25%,而对照组为2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7,P<0.05);观察组两例患者均为Ⅰ级机械性静脉炎,对照组7例为Ⅱ级、1例为Ⅲ级,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00,P<0.01);观察组两例患者均为轻度疼痛;对照组1例为中度、7例为重度,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00,P<0.01).结论 PICC置管后预防性使用聚氨酯水凝胶敷贴可有效降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

  • 母婴同室医院感染易感因素的临床分析

    作者:董翠玲

    目的 分析母婴同室的产妇及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探讨降低母婴同室的产妇及新生儿医院感染率的预防对策.方法 回顾性调查分析2008-2010年母婴同室的产妇及新生儿医院感染监测资料.结果 母婴同室的产妇及新生儿医院感染率为1.26%,其中2008-2010年分别为1.75%、1.22%、0.77%;发生医院感染87例,以呼吸道感染居首位占59.77%,引起医院感染的病原菌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其次为眼部14.94%、切口9.19%、皮肤8.04%、胃肠道4.59%、脐部3.44%.结论 加强医院医护人员的感染知识的培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及手卫生制度,落实母婴同室的健康教育、空气消毒及医疗用品的消毒隔离措施,做好呼吸道护理及基础护理,可以降低母婴同室医院感染发病率.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赵明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脑梗死(CI)的相关性,寻求其预防治疗方法.方法 将医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18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CI组,与同期180例正常体检者(对照组)进行对比;两组均利用尿素14C呼气试验检测Hp感染情况,并利用颈动脉超声检查检测两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数目、性质及颈动脉内径、血脂及血黏度,将两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Hp检查阳性率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比较,CI组180例患者Hp阳性98例,阳性率为54.4%,颈动脉粥样斑块检出140例,检出率为77.8%;对照组180例患者Hp阳性45例,阳性率为25%,颈动脉粥样斑块检出58例,检出率32.2%;两组比较CI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两组颈动脉超声、血脂检查、血黏度比较,CI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脑梗死患者Hp感染率较高,Hp感染对动脉粥样硬化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目标性监测与分析

    作者:杨雅红;陆丽红;吴小芳

    目的 监测ICU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目标性监测的方法,监测2010年1-12月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感染情况,分析常见的危险因素和致病菌.结果 共监测符合条件的ICU住院患者141例,发生VAP 45例,感染率为31.9%,日感染发生率为24.9‰;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79.1%,真菌次之,占14.5%;革兰阳性菌占6.4%.结论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与多种危险因素有关,通过目标性监测,可以及时寻找感染的危险因素,降低VAP的发病率.

  • 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病原体耐药性分析

    作者:秦晓刚;邵军;王淑敏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的临床特征、病原体分布及耐药性.方法 收集2009年3月-2011年9月132例确诊为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患者(感染组)的临床资料,随机抽取未并发尿路感染的132例患者为对照组,分析两组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及病原体耐药性.结果 感染组与对照组临床特点不尽相同,感染组患者甘油三酯、尿素氮、血肌酐及治疗天数水平为(2.0212±0.1783) mmol/L、(6.5290±0.3739)mmol/L、(88.7300±5.2610) μmol/L、(15.7600±2.2520)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检出的264株病原体中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占58.3%,感染组真菌及支原体属感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感染组与对照组检出的病原体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不尽相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为66.7%,对亚胺培南、两性霉素B及制霉菌素较为敏感.结论 2型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患者具有独特的临床特征,尿路感染病原体分布特点不同,且病原体耐药率明显高于2型糖尿病未并发尿路感染患者.

  • 呼吸道感染合并肠炎与单纯肠炎轮状病毒分析

    作者:徐晓棠

    目的 对比分析呼吸道感染合并肠炎与单纯肠炎轮状病毒感染患者资料,探讨呼吸道感染合并肠炎轮状病毒感染率高于单纯肠炎轮状病毒感染率的发病机制.方法 收集2010年11月-2011年3月医院收治的3月龄~5岁腹泻婴幼儿病例782例,其中呼吸道感染合并肠炎153例,采用胶体金法进行(RV)轮状病毒抗原检测.结果 单纯肠炎轮状病毒感染率为39.9%,呼吸道感染合并肠炎轮状病毒感染率为49.0%;11月份单纯肠炎轮状病毒感染率、呼吸道感染合并肠炎轮状病毒感染率是11月至次年3月份中高的月份,分别为44.5%、54.5%;6月龄~1岁单纯肠炎轮状病毒感染率为44.6%,呼吸道感染合并肠炎轮状病毒感染率为63.2%,随着年龄的增长RV的感染率逐渐下降.结论 呼吸道感染合并肠炎轮状病毒感染率明显高于单纯肠炎轮状病毒感染率.

  • 呼吸内科患者多药耐药菌感染的分析及护理对策

    作者:张江平;董杰;刘燕;李月婵

    目的 调查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多药耐药菌(MDROs)感染情况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 对2010年10月-2011年10月呼吸内科住院部15例MDROs患者的一般资料、病原菌分布及标本种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例患者发生MDROs感染与年龄、住院时间、使用抗菌药物、侵入性操作等有关;共检出病原菌17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5株,占29.41%,大肠埃希菌5株,占29.41%,铜绿假单胞菌3株,占17.65%,肺炎克雷伯菌3株,占17.65%,鲍氏不动杆菌1株,占5.88%.结论 加强MDROs感染患者的监测,严格执行隔离措施、技术操作规程,加强手卫生及抗菌药物的合理有效应用,是预防MDROs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

  • 2007-2011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与分析

    作者:张红梅;李永军

    目的 评价2007-2011年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结果的变化趋势.方法 对5年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医院感染现患率由2007年的4.51%降至2011年的2.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日的抗菌药物使用率由2007年的56.47%降至2011年的47.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医院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 ICU患者合并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

    作者:吴先龙;李宁

    目的 探讨ICU患者合并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490例ICU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感染组与非感染组可能引起医院感染相关因素比较.结果 490例ICU患者发生医院感染50例,感染率为10.20%,其中医院内获得性肺炎30例、消化道感染10例、泌尿道感染6例、其他4例;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比较,感染组年龄大、创伤性诊疗操作多、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比例高、抑酸剂、激素应用时间及住院时间长,是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ICU患者医院感染率较高,应尽可能减少和避免危险因素的发生.

  • 呋喃西林涂层尿管的制作方法及药物缓释效果研究

    作者:朱元元

    目的 研制可预防尿路感染的呋喃西林洗脱可降解涂层硅橡胶导尿管(新型尿管).方法 以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为载体,呋喃西林为抗菌物质,使用浸涂提拉法制造尿管涂层;采用改良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呋喃西林浓度,评估新型尿管的药物缓释效果.结果 以374 nm为紫外检测波长,测得浓度为8.00、24.00、40.00、56.00、80.00 μg/ml呋喃西林溶液的色谱峰面积分别为3.6621×106、10.8524×106、18.3275×106、26.9443×106和36.6285×106,回归方程为:A=4.6464×105C-4.5961×104,r=0.9990,线性关系良好;以该法测得新型尿管涂层连续释放7d的色谱峰面积分别为29.673×105、23.562×105、16.851×10 5、14.524×105、9.562×105、7.395×105和4.231×105,药物释放曲线符合2阶多项式:y=38320×X2-720661×X+4×106,r=0.9969,药物释放的色谱峰面积及相对药物保留浓度都随时间的延长而减少.结论 以14d为界设计的尿管药物涂层缓释效果理想,有望用于预防短期留置尿管感染.

  • SHEL模式在检验科血源性感染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王焱

    目的 采用SHEL(S软件部分,H硬件部分,E临床环境,L当事人及他人)事故分析法分析检验科血源性感染发生的原因,为医院管理层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防护措施及应急处理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查阅近年来医院检验科职业危害相关统计资料,采用SHEL模式进行系统分析;根据分析结果,着力从提高工作人员血源性感染方面的认知、改善检验科结构布局、加强和完善血源性感染管理制度、当事人个体原因4个方面实施防范措施.结果 2001年1月-2008年1月检验科血源性感染发生率为8.5%,实施针对性防范措施后,感染率为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SHEL模式分析医院感染发生的原因,并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对减少检验科血源性感染的发生有着积极的意义.

  •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分析

    作者:张勤;朱华云;刘亮宝;谌科;黄春蓉

    目的 分析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情况,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医务人员填报的职业暴露登记表,分析191名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情况.结果 共报告222人次职业暴露,其中护士150人次,医师47人次;暴露方式主要为锐器伤,占86.0%;暴露地点主要为手术室,占23.4%;78.5%的医务人员在锐器伤发生后能正确进行局部处理.结论 应加强医务人员,特别是护士、手术室工作人员的职业暴露教育,提高医务人员职业安全意识,督促医务人员认真执行标准预防.

  • 医院感染管理信息系统在提升多药耐药菌管理质量中的作用

    作者:梅卫玲;傅政;杨永丰

    目的 提高多药耐药菌管理质量.方法 建立了医院感染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多药耐药菌信息查询、数据统计分析、信息反馈、交流功能.结果 2009年病原学送检率为65.04%,2010年为85.05%;2009年多药耐药菌隔离情况全院检查平均得分为75分、2010年为92分.结论 提高病原学送检率是做好多药耐药菌管理的前提;实时、动态进行多药耐药菌的目标性监测能为切实落实各项隔离措施提供保障;加强多药耐药管理可使抗菌药物治疗更规范.

  • 基于PDCA循环的门诊手术室感染管理

    作者:王海沙

    PDCA循环法是一套广泛用于质量管理的标准化、科学化循环体系.即通过遵循P(plan计划)、D (do实施)、C(check检查)、A(action总结)的一套工作程序.我院门诊手术室从2009年6月开始采用PDCA循环法加强门诊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加强输血安全预防医院感染

    作者:刘芳

    血液在采集、成分制备或保存过程中若被细菌污染可以引起菌血症、败血症等严重的感染,甚至会导致死亡.为了保证输血安全,应加强输血管理,科学合理用血,减少输血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 输血 预防 医院感染
  • 医疗废物全过程管理在医院手术室的实施

    作者:高建萍;周秀娟;李冉

    目的 加强手术室医疗废物全过程管理,控制医院感染.方法 以国务院《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军队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为准则,建立全程无盲区管理方式,规范手术室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运送和暂时贮存的工作流程和要求,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结果 手术室医疗废物的管理质量得到提高,各级人员环保意识加强,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结论 实施手术室医疗废物全过程管理,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途径.

  • 手术室护士血源性传播疾病的职业暴露调查及防护对策

    作者:童丽娟;陈坚

    目的 调查手术室血源性传播疾病职业暴露对手术室护士造成危害的主要原因及防护对策.方法 对医院2007-2009年手术室护士血源性传播疾病职业暴露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50名手术室护士中37人发生过职业暴露,发生率为74.0%;共发生职业暴露315人次,主要原因有锐器刺伤,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污染;低职称、低学历、低工作年限护士职业暴露发生率较高职称、高学历、高工作年限护士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室护士职业暴露防护意识淡薄,应加强全面性防护教育,建立并执行全面性防护措施,将职业暴露风险降到低限度.

  • 加强医护人员手卫生干预对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影响

    作者:程莉莉;张秀月;臧彬;李国福;于晓江;赵鹤;张丹晔

    目的 评估ICU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改进对医院感染率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0年8月-2011年4月527例入住成人ICU患者的医院感染相关数据,采用渐进式的手卫生干预措施,具体包括对医护人员手卫生行为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告知、提醒、督导,并将监测结果进行反馈.结果 干预期间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有明显的提高;干预期间的医院感染率为18.3%,低于干预前的22.0%及干预后的22.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前后,尿道插管相关性尿路感染发生率及动静脉插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变化均不显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下降明显(x2=9.267,P=0.010);干预期间鲍氏不动杆菌及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下降明显,鲍氏不动杆菌引起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时的插管天数较干预前后有所延长(t=-2.808,P=0.013).结论 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改进可以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但干预效果的持续性较差,在今后手卫生干预研究中,仍有待于探索长效的多模式手卫生干预措施.

  • 二级护士站应用于针刺伤防护的可行性研究

    作者:韩艳萍;姚红梅;周红波;石兆玲

    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以针刺伤为常见,在发生的部门中以普通病房多,发生的人群分布中,护士所占的比例高,发生的主要环节为拔针及拔针后放置不当.本研究旨在为普通病区护士针刺伤防护提供可操作性的条件、工具和方法,确保用物及时分类处置,减少针刺伤.

  • 医务人员锐器伤调查分析及控制策略

    作者:陈敏;郑艳;王文爱;刘君;苗勤

    目的 了解医务人员锐器伤的发生人群、时间以及操作环节,探讨有效的控制策略.方法 依据医疗锐器伤发生后登记上报的69例案例发生情况,进行监测追踪,对锐器伤的发生原因、锐器种类、操作环节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护士及低年资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率高,占62.32%、55.07%;周一、五及上午时段锐器伤发生率高;病室内发生锐器伤占37.68%,手术室占33.33%;发生锐器伤的锐器主要是注射器针头,其次是输液器针头及缝合针,分别占26.09%、21.74%、17.39%;处理使用过的锐器(28.99%)、手术(27.54%)、经皮拔针(23.19%)等环节容易发生锐器伤;有63.77%的医务人员发生锐器伤时未戴手套.结论 护士、低年资医务人员是锐器伤的高危人群,操作不规范、防护不当是锐器伤发生的主要原因;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教育,规范安全操作行为,是减少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的有效控制措施.

  • 口腔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监测分析及防护对策

    作者:陈艳红;郝慧敏;刘颖

    目的 探讨口腔科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原因及防护措施.方法 通过咨询、查询医院感染上报登记资料的方式,分析2010年1-12月口腔科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原因、方式、暴露后处理措施及防护措施.结果 口腔科医务人员共计36人,发生职业暴露26人,发生率为72.22%;其中护士5人占19.23%,医师4人占15.38%,实习学生10人占38.46,技工6人占23.08%,保洁员1人占3.85%;工作年限<2年的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人数多,占69.23%;26人中有23人(88.46%)为针刺伤和锐器伤,3人(11.54%)为黏膜接触;所有人暴露后均能够正确处理伤口,医院感染管理科均进行跟踪随访,无1例感染发生.结论 应制定并健全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管理制度,按照标准预防的原则,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加强对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的培训,增强安全防护的意识,保障医务人员的自身安全.

  • 机采血小板过程中常见护理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

    作者:张杰;周倩

    机采血小板护理风险是指采血护士从献血者招募登记、血液采集、到献血后服务的整个环节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护理危险.机采血小板护理风险或隐患一旦发展成为事故,给献血者带来损失,而采血护士也将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甚至承担法律责任.笔者通过对中心2007年1月-2010年12月采用血细胞分离机单采血小板的过程中出现的机采异常情况进行归纳和分析,找出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修订和完善机采血小板过程管理制度和细则提供依据.

  • 纤维支气管镜活检钳两种消毒灭菌效果的比较

    作者:王霞云;吴铁英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活检钳的消毒灭菌方法.方法 对环氧乙烷灭菌法和2%碱性戊二醛浸泡灭菌法两种纤维支气管镜活检钳灭菌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两种方法灭菌后活检钳均未检出细菌,合格率为100.0%,均达到灭菌效果;2%碱性戊二醛浸泡灭菌后的活检钳在取用和使用时污染率为30.00%,独立纸塑包装低温环氧乙烷灭菌未发生污染,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3,P<0.05).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活检钳应首选独立纸塑包装低温环氧乙烷灭菌法灭菌;对于未配备环氧乙烷灭菌器且活检钳不耐高温则可选用2%碱性戊二醛浸泡灭菌法.

  • 3种消毒方法对石膏模型表面硬度的影响

    作者:曹明国;吴世莲;陆林侦;查光玉

    目的 研究3种消毒方法对口腔石膏模型表面硬度的影响.方法 制作圆柱体金属模具,硅橡胶取模,分别灌注熟石膏、硬石膏和超硬石膏模型,分别用3种消毒方法对其消毒,包括微波加热、高温高压及紫外线照射,消毒后测定其表面硬度,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微波加热及紫外线照射对3种石膏模型消毒后,表面硬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温高压消毒处理后的熟石膏组、硬石膏组、超硬石膏组的表面硬度分别为(3.70±0.25)、(4.46±0.30)、(4.93±0.85)Pa,均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 微波加热及紫外线照射对石膏模型消毒后,在表面硬度方面对模型无明显影响.

  • 轴节类医疗器械清洗方法的探讨

    作者:王洪梅;张秋英;柳国芳;孙迎娟

    目的 探讨和改进轴节器械清洗方法,提高医疗器械灭菌质量,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方法 按照随机原则,将回收的1298件污染轴节器械随机分为试验组(使用自制的关节撑开架)和对照组(常规清洗法),对两种清洗效果进行试验观察.结果 试验组清洗合格率为98.9%;对照组清洗合格率为77.8%,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1.14,P<0.01).结论 使用关节撑开架清洗轴节器械,提高了医疗器械的清洗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 卡泊芬净经验性治疗白血病并发真菌感染的临床疗效分析与评价

    作者:于文征;王学霞;孙建荣;陈绍水

    目的 评估卡泊芬净经验性治疗白血病并发真菌感染的疗效分析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0月医院白血病并发真菌感染的50例患者,分为卡泊芬净及伊曲康唑两组,每组25例,卡泊芬净组给予卡泊芬净经验性治疗,伊曲康唑组给予伊曲康唑抗真菌治疗,两组治疗时间均持续至体温恢复正常后5d或疗程达14 d或连续痰涂片阴性后3d;对两种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和评价.结果 卡泊芬净和伊曲康唑在治疗白血病并发真菌感染中,总有效率分别为88.0%和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比较后发现,卡泊芬净较伊曲康唑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结论 在白血病并发真菌感染的治疗中,卡泊芬净较伊曲康唑疗效更好,不良反应更少,患者耐受性更好,是治疗白血病并发真菌感染安全有效的药物.

  • 替加环素与米诺环素对多药耐药及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分析

    作者:褚少朋;曹金德;徐耀忠;顾阳生

    目的 通过检测替加环素和米诺环素对多药耐药(MDR)及泛耐药(PDR)鲍氏不动杆菌(ABA)的低抑菌浓度(MIC),探讨两种抗菌药物对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MDRAB)及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PDRAB)的体外抗菌活性,从而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收集2010年7月-2011年6月临床分离的60株MDRAB和67株PDRAB,用E-test法测定替加环素和米诺环素对其体外抗菌活性及其MIC值分布.结果 127株鲍氏不动杆菌对替加环素和米诺环素的敏感率分别为40.9%、30.7%,对替加环素的中介率为14.2%,略高于米诺环素的7.1%;60株MDRAB对替加环素的敏感率为51.7%,对米诺环素敏感率为41.7%,两种药的MIC50为2、8 μg/ml,MIC90为16、64 μg/ml;31株耐头孢哌酮/舒巴坦MDRAB对替加环素和米诺环素的敏感率为35.5%、29.0%,其MIC50为4、24 μg/ml,MIC90为32、96 μg/ml;67株PDRAB对替加环素敏感率为31.3%,对米诺环素敏感率为20.9%,MIC50为8、32 μg/ml,MIC90为48、96 μg/ml.结论 替加环素对多药耐药及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的抗菌活性稍强于米诺环素,该地区两药的敏感率均不高,应引起临床重视.

  • 阿德福韦酯序贯治疗HBV-DNA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

    作者:万学发;吕青青;王莉;万秭新;毛卫华;叶平胜;张黎明

    目的 观察阿德福韦酯序贯治疗HBV-DNA阴性(拉米夫定治疗后)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经拉米夫定治疗后HBV-DNA转阴性慢乙型肝炎患者60例,分为A组30例(继续拉米夫定治疗)、B组30例(改用阿德福韦酯治疗);动态观查患者血清HBV-DNA、HBeAg/HBeAb、肝功能和病毒变异.结果 A组HBV-DNA 阴性率在48、96、144周时分别为90.0%、83.3%、73.3%;B组分别为93.3%、86.7%、76.7%,但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两组HBeAg阴转率或(和)HBeAg/HBeAb血清学转换率相似,ALT复常率也相似;A组有4例出现YMDD变异,B组无YMDD变异,仅有1例针对ADF耐药的基因位点变异.结论 对于拉米夫定治疗后HBV-DNA转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继续使用拉米夫定或用阿德福韦酯序贯治疗均有相似的治疗效果.

  • 清洁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与分析

    作者:陈炜;葛孟华;屠传建;蒋晓霞;金玲玲;罗佳

    目的 探讨清洁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方法 回顾性调查医院2011年1-3月564份清洁切口手术患者的出院病历,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按事先设计的表格进行检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有431例、451例次患者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6.4%,例次使用率为80.0%,平均用药时间3.5d;术后<24 h停药32例,占7.4%;切开皮肤前30 min~2 h给药的351例,占81.4%;使用青霉素类196例次,占43.4%,第一、二代头孢菌素147例次,占32.6%,三代头孢菌素的21例次,占4.7%;单一用药421例,占97.6%.结论 清洁切口手术围术期用药在抗菌药物适应证、药物选择、用药疗程均存在不合理现象,提示清洁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规范化使用有待进一步提高.

  • 伏立康唑治疗非移植血液系统疾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作者:黄蓓晖;李娟;李滢;商京晶;刘俊茹;陈媚

    目的 观察伏立康唑治疗非移植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2005年1月-2010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首次使用伏立康唑单药治疗IFI的156例血液病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8例患者(94.9%)为单一部位感染,以肺部(77.7%)为常见,另有8例患者为播散性真菌感染;76.9%的患者存在≥2个高危因素;确诊4例(2.6%),临床诊断45例(28.8%),拟诊107例(68.6%);临床诊断和确诊患者有效率为59.2%;拟诊患者中治疗成功率为78.5%;开始治疗后6周生存率为85.9%,12周生存率为80.8%;停药率为3.2%.结论 伏立康唑治疗血液系统疾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有效率高,耐受性良好.

  • 妇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调查分析

    作者:雷东兰;李慧柳;卫奕荣

    目的 调查分析基层医院妇科围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促进预防抗菌药物使用和管理.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医院2010年1-12月妇科702例手术患者使用抗菌药物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全部手术患者均应用抗菌药物,平均用药时间3.6d,其中用药>3d者占94.3%,抗菌药物使用前3位是头孢噻肟、替硝唑、阿米卡星;单一、二联用药分别占63.5%、35.5%,无三联用药.结论 基层医院妇科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存在起点高、选药不恰当、使用频率高、术后用药时间长、联合用药不合理等现象,亟待解决.

  • 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的临床观察

    作者:孙广信;赵美英;翟建霞

    目的 观察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78例脑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改善脑循环、营养脑细胞、化痰、扩张气道及营养支持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头孢他啶,治疗组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两组疗程均为7~14 d.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头孢哌酮/舒巴坦组炎症指标白细胞计数分别为(7.72±2.68)×109/L、(11.52±2.85)×109/L(t=6.0689),C-反应蛋白分别为(25.49±6.81)、(41.75±7.65)mg/L(t=9.9263),降钙素原分别为(0.56±0.24)、(0.87±0.32)ng/ml (t=4.856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细菌总清除率达90.9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74%,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71.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1085,P<0.05).结论 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可以作为临床推荐用药.

  • 伏立康唑治疗骨科手术切口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作者:陈丰;郭智

    目的 观察伏立康唑治疗骨科手术切口真菌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分析两所医院2008年1月-2011年1月使用伏立康唑治疗骨科手术切口真菌感染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 全部12例患者切口分泌物均培养出真菌,主要为假丝酵母菌属,占83.3%,包括白色假丝酵母菌5株、克柔假丝酵母菌及光滑假丝酵母菌各2株、热带假丝酵母菌1株,曲霉菌属占16.7%;伏立康唑治疗后总有效率为100.0%,有效时间为3~14 d,用药清除率达100.0%;共7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3%,不良反应为眼部不适3例、皮疹和消化道反应各2例,全部患者均能够耐受.结论 伏立康唑是治疗骨科手术患者切口真菌感染安全有效的药物.

  • 骨科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与细菌耐药率的变化趋势研究

    作者:戴滨;房德敏;王捷;吕鹏;周淼;乔红;王学民

    目的 研究骨科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与临床常见致病菌耐药率的变化趋势.方法 采用能够准确反映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DDD/(100人·d)对2006-2009年医院骨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了统计,并分析同期常见致病菌耐药的变化趋势.结果 头孢地嗪的使用强度2006-2009年分别为7.81、7.66、2.92和0.84,呈下降趋势,大肠埃希菌、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头孢地嗪的耐药率也出现了相应的下降;头孢哌酮/舒巴坦的使用强度分别为3.92、3.55、3.40和0.90,2009年下降幅度较大,2009年大肠埃希菌、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头孢他啶和左氧氟沙星的使用强度变化趋势与大肠埃希菌、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对其耐药率的变化相一致;头孢呋辛和头孢曲松作为主要预防性抗菌药物,其使用强度的变化趋势与主要致病菌对其耐药率的变化无一致性.结论 细菌耐药趋势与部分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变化有一定关系.

  • 多药耐药菌感染监测与预防控制策略

    作者:黄冠新;廖丹;黎小金;黄维真;岑雪梅;曾尚娟;黄丝妮

    目的 监测多药耐药菌(MDROs)感染情况,为临床有效控制MDROs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2009-2010年医院微生物室检测到的MDROs,采取前瞻性监测方法,隔离MDROs感染患者,控制MDROs的蔓延.结果 2010年MDROs感染例数较2009年升高,由311例上升至435例,增加124例;MDROs感染率较2009年升高,由1.70%上升至2.14%(x2=9.95,P=0.00);MDROs社区感染率较2009年增高,由1.47%上升至1.91%(x2=11.18,P=0.00),两年MDROs医院感染率一致,均为0.23%(x2=0.00,P=0.97);两年医院感染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前瞻性监测不能降低MDROs医院感染率,需制定更科学的预防控制措施.

  • 伏立康唑治疗血液病合并深部真菌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作者:刘彦琴;白颖;王吉刚;刘景华;周凡

    近年来,恶性血液病患者合并真菌感染逐渐增多,病死率较高.我院应用伏立康唑治疗血液病合并深部真菌感染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2006年6月-2010年12月在我院住院患者13例,其中男4例,女9例;年龄41~64岁.1.2诊断标准根据中国侵袭性真菌感染工作组制定的诊断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确诊、临床诊断和拟诊.

  • 临床药师对甲状腺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干预研究

    作者:隋忠国;赵晖;毕晓林;于良生;赵振寰

    目的 评价临床药师干预普外科甲状腺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效果.方法 分别抽取干预前(2010年1-6月)、干预后(2010年7-12月)医院普外科甲状腺手术患者病历各80份(甲状腺癌和结节性甲状腺肿各占50.00%),对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临床药师干预,甲状腺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合理性明显改善,药物选择合理率由干预前的11.25%提高至83.75%,用法用量正确率由58.75%提高至72.5%,给药时机正确率由0提高至51.76%,术后用药时间合理率由18.75%提高至75.00%.结论 临床药师对甲状腺手术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干预是可行和有效的,合理的干预可以对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用药的合理、有效、安全、经济起到积极的作用.

  • 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研究

    作者:黄晨;诸林俏

    目的 调查普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分析、评价其用药合理性.方法 随机抽取2010年6-12月出院的外科手术患者病历268份,对抗菌药物的种类、用法用量、手术时间、用药频度、药物利用及药物联用等进行统计与分析,计算用药频度,评价其合理性.结果 全部手术患者均应用抗菌药物,其中单用159例占59.33%,二联102例占38.06%,三联7例占2.61%,无>3种抗菌药物联用现象;前10位抗菌药物中主要品种是头孢菌素类;普外科围手术期存在用药疗程偏长、选药起点偏高等不合理用药情况.结论 普外科围手术期用药基本能达到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目的,但还需要加深临床医师合理应用抗菌药的意识,加强外科围手术期合理使用抗菌药的教育与管理.

  • 清洁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干预效果

    作者:雷晓婷;胡钢;林红;吴荣华

    目的 对普外科清洁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PAP)进行干预,比较干预措施的实施效果.方法 2010年普外科采取临床药师监督检查、临床医师配合改进的方式对PAP进行干预;设计调查表,对2009年4月、2011年4月普外科出院的清洁切口手术患者PAP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调查数据.结果 干预前组入选患者55例,干预后组61例,两组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均为100.0%;干预前组术前<2h使用抗菌药物者仅为1.82%,而干预后组为26.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780,P<0.01);干预前组术后使用抗菌药物>3d者占94.55%,而干预后组占44.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3.664,P<0.01);无使用喹诺酮类及β-内酰胺酶复合制剂患者.结论 临床药师监督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与临床医师配合管理的方式是加强PAP 管理的一种有效方法.

  • 2010年感染科抗菌药物应用调查分析

    作者:赵学群;王萍

    目的 分析临床应用抗菌药物的现状及合理性,为抗菌药物的干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随机抽取医院2010年1月1日-12月31日感染科病历93份,其中符合入选标准的有88份;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患者感染所患疾病主要是肺炎,占72.73%,其次是气管、支气管炎,占4.55%;抗菌药物使用费用占西药费用的59.62%,平均每例患者的日均抗菌药物费用为479.43元;254例次有用药指征,占100.00%;调查共涉及抗菌药物13类43种,使用较多的前3类为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和喹诺酮类,使用频次前5种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美罗培南;254例次应用抗菌药物病例中,符合用药指南的有201例次,符合率为79.13%;有相应的病原学检查的有145例次,送检率为57.09%;联合用药为58.27%;药物不良反应有4例次.结论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感染科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应用基本合理,但仍然存在不规范的现象,主要表现在用法用量、频繁换药、药敏试验等方面,应加强抗菌药物的管理,发挥临床药师的作用,提高临床医师的用药水平.

  • 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老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分析

    作者:赵丽敏;马利军;吴纪珍

    目的 观察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老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2010年12月医院老年临床医学部呼吸内科诊断为VAP并接受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的老年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40例老年VAP患者检出病原菌40株,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及大肠埃希菌,各分离出17、8、8株,分别占42.5%、20.0%、20.0%;40例患者中,痊愈11例、显效15例、进步1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65.0%;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与头孢哌酮/舒巴坦有关的不良反应.结论 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老年VAP患者有效且安全.

  • 艰难梭菌感染治疗进展

    作者:李真

    艰难梭菌感染(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CDI)是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ntibiotic-associated diarrhea,AAD)的常见原因.由于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AAD发病有日益增多的趋势,已引起了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高度重视.艰难梭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约占正常人肠道菌的3.0%,为革兰阳性厌氧杆菌,其致病因子是艰难梭菌毒素A和B,确诊需要检测粪便中细胞毒素.

  • 慢性骨髓炎感染预防与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付慕勇;李海波

    20世纪80年代以前慢性骨髓炎(chronic osteomyelitis)在我国多数为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多因治疗不及时或处理不当而造成;80年代以后,源于开放性损伤者逐年增多,其原因主要为:(1)开放性创伤:尤以高能量创伤增加,除骨折外,多合并软组织损伤,易形成骨内感染.(2)医源性感染:金属物插入骨内,如人工关节置换术等,从而引起骨内感染.

  •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在检测儿童EB病毒感染中的应用

    作者:汪光蓉;王强;凡瞿明;何兰;杜琴;蔡艳娟;毛明;张国元

    目的 探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EB病毒抗体在儿童临床EB病毒(EBV)感染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228例符合EB病毒感染诊断标准的患儿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浆样本中VCA-IgM、EA-IgG、EBNA-IgG、VCA-IgG含量.结果 血浆VCA-IgM、EA-IgG、EBNA-IgG、VCA-IgG的检出率分别为84.65%、20.61%、25.88%、76.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种抗体以不同组合方式出现VCA-IgM阳性分类中,以VCA-IgM+VCA-IgG组合模式为多见,VCA-IgM阴性分类中,则以VCA-IgG+EBNA-IgG组合模式为多见;不同年龄段儿童VCA-IgM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次感染的年龄段主要集中在0~3岁.结论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EB病毒抗体对儿童EB病毒感染的明确具有早期、全面、快速等优点,适合临床检测.

  • 女性尿液中阴道加德纳菌的实验室研究

    作者:陈建江;陈国英;单平囡;寿叶女;金月美;于捷敏;甄国栋;王丽萍;许德顺

    目的 检测女性患者尿液中分离的加德纳菌(GVA)耐药性,探讨女性尿路GVA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采用人血平皿对门诊及住院的女性尿路感染(UTIs)患者(A组)、非特异细菌性阴道病(BV)患者(B组)和体检女性(C组),3组共432份尿液标本进行K-B纸片琼脂扩散药敏试验.结果 A组263份尿液中,GVA阳性为11例,阳性率为4.18%,与C组比,OR值为1.67,B组BV阳性的129例中,GVA阳性24例,阳性率为18.60%,与C组比OR值为3.65;哌拉西林、头孢曲松及万古霉素系全敏感;较少耐药的有氨苄西林、头孢噻肟、头孢唑林.结论 BV阳性是女性尿路GVA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青霉素类或第一代头孢菌素可作为经验性常规用药,可以有效控制GVA的尿路感染的流行.

  • 直接免疫荧光法对住院患儿肺炎衣原体的诊断意义

    作者:胡芙蓉;郭燕君;苗正友;徐营

    目的 探讨一种快速诊断住院患儿呼吸道肺炎衣原体感染的方法.方法 应用直接免疫荧光法,对因呼吸道感染而住院的婴幼儿鼻咽部分泌物肺炎衣原体抗原进行检测.结果 1022例婴幼儿中有82例肺炎衣原体检测阳性,阳性率为8.02%,其中男62例,阳性率为9.23%,女20例,阳性率为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5,P<0.05);从年龄分布情况看,12~24月的婴幼儿感染率高,达14.77%;4-6月为肺炎衣原体的高发季节,检出阳性率为12.74%.结论 肺炎衣原体是婴幼儿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之一,应用直接免疫荧光法可以直接、快速对其进行诊断.

  • 液基细胞学检查对宫颈感染病变的临床应用

    作者:朱明范;陈慧;何红;许仰;吴丽萍;曾讯

    目的 探讨Auto Cyte PREP(LCT)液基细胞学对宫颈癌筛查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3198例体检妇女的宫颈脱落细胞作液基薄片细胞学检查,细胞学诊断采用2001年TBS诊断标准,阳性诊断包括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鳞状细胞癌(SCC).结果 3198例受检者中,2283例检出感染性病变,检出率为71.39%;特异性炎症中,感染假丝酵母菌76例,感染率为2.38%,滴虫感染15例,感染率为0.47%,疱疹病毒感染5例,感染率为占0.16%,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98例,感染率为3.06%,尖锐湿疣15例,感染率为占0.47%;轻、中度炎症、假丝酵母菌属、人乳头状瘤病毒的感染在30~39岁的人群高,其次是40~49岁的人群,重度宫颈炎则是40~49岁的人群高,其次是30~39岁的人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SCUS、LSIL、HSIL的检出率在40~49岁的人群高,其次是30~39岁的人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SCC检出8例,检出率为0.25%.结论 宫颈感染病及宫颈上皮内病变多集中在30~49岁的人群;LCT检查对于宫颈病变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具有积极预防的作用.

  • 大肠埃希菌感染的临床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作者:张淑青;王贺永;李宏芬;张树春

    目的 分析大肠埃希菌感染的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常规方法分离大肠埃希菌,全自动细菌鉴定仪VITEK-2 Compact进行细菌的鉴定,纸片扩散法(K-B法)做药敏试验,用WHONET 5.4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分离的775株大肠埃希菌,来自临床送检的各类标本,主要以痰液、尿液及脓液标本为主,分别占43.1%、28.8%及11.5%;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出率为63.7%;药敏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敏感率为100.0%,对头孢替坦、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呋喃妥因耐药率较低,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及氨曲南耐药率均>60.0%,产ESBLs菌株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大部分高于非产ESBLs菌株.结论 大肠埃希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严重,应加强耐药性监测.

  •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流行情况调查

    作者:田艳生;王文爱;崔幸琨;李红光;杨宝财;张卫;王江勇

    目的 了解医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流行和耐药现状.方法 用苯唑西林和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对2008年1月-2011年5月华北石油总医院住院患者送检的26743份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250 株凝固酶阳性葡萄球菌,进行甲氧西林耐药性测定.结果 25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分离自脓液、血液及尿液,分别占51.2%、31.6%、10.8%;主要来自烧伤科及儿科,占30.0%、22.4%;共检测出MRSA 115株,检出率为46.0%,烧伤科MRSA检出32株,检出率为42.7%,占总MRSA检出株数的27.8%;其中有73.0%为多药耐药菌,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菌株.结论 医院MRSA流行和耐药情况较为严重,定期对MRSA进行调查和监控,有助于了解医院MRSA流行及耐药性.

  • 皮肤感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田淑梅;张淑静;韩爽

    目的 了解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皮肤感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检出率及其耐药性,并分析耐药菌株对皮肤感染患者抗菌治疗的影响.方法 对2009-2011年皮肤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的40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用黑马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2009-2011年MRSA分别检出52、61、88株,检出率为45.2%、50.4%、53.7%,MRSA对青霉素的耐药率为100.0%,对红霉素、庆大霉素、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左氧氟沙星、克林霉素和四环素的耐药率均>50.0%;耐药率在10.0%~50.0%的抗菌药物为哌拉西林/舒巴坦、阿米卡星、头孢唑林、头孢曲松、头孢哌酮,对替考拉宁耐药率非常低,仅2.0%;未出现耐万古霉素菌株.结论 皮肤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呈多药耐药状态,及时进行病原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根据药敏结果采取措施,是控制感染的关键.

  • 呼吸道感染患儿肺炎支原体的检出率分析

    作者:陈俊;楼跃民;余斐斐;傅爱清

    目的 对呼吸道感染者进行肺炎支原体(MP)抗体检测,调查该地区肺炎支原体感染与患儿性别、年龄和季节的关系.方法 采用MP抗体检测试剂,对2010年3月-2011年2月在医院就诊的2139例呼吸道感染者进行肺炎支原体IgM抗体的检测.结果 在2139例患儿中,检出MP抗体阳性637例,阳性率为29.78%;男性阳性率为27.46%,女性为34.52%,全年均可发病,但以春夏季节为高,4个季节阳性率依次为40.21%、37.54%、21.45%、14.94%;各年龄组间,以<1岁组低,为5.52%,1~3岁和4~6岁组高,分别为40.65%和43.14%;对呼吸道感染者进行MP抗体检测,支气管炎MP感染阳性率高,达35.24%,肺炎MP感染阳性率其次,占28.35%.结论 该地区呼吸道感染患者中MP感染率较高,性别间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年龄组均有感染,以1~3岁和4~6岁组感染率高;季节以春夏季感染率高;支气管炎MP感染阳性率高.

  • 2009-2010年常见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性分析

    作者:张琳;童小东

    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常见革兰阴性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方法 所有标本严格依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Walkaway-40全自动细菌鉴定系统,NC31复合板完成.结果 2009-2010年分离革兰阴性杆菌2942株,主要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检出率分别为22.7%、11.7%、15.8%、14.9%;前3种细菌对亚胺培南仍保持较高的敏感性,后者对该药耐药率>65.0%.结论 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呈上升趋势,鲍氏不动杆菌耐药性高且耐药性严重;应加强耐药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 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的病原菌监测与分析

    作者:赵文英;王琴

    目的 通过监测,统计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主要病原菌的分布,为临床治疗和有效做好感染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统计2010年4月-2011年4月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病例,对送检标本中分离到的主要病原菌进行调查分析与统计.结果 从医院感染病例中共分离出病原菌527株,前5位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白色假丝酵母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及铜绿色假单胞菌,分别占16.69%、11.39%、10.63%、7.21%及7.02%;病原菌与感染部位分布中,下呼吸道分离出437株,占82.92%,其次为泌尿道分离出32株,占6.07%.结论 加强危重患者管理,进行科学监测,对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有积极作用.

  • 恶性腹水患者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徐峰

    目的 分析恶性腹水患者中铜绿假单胞菌(PAE)感染情况及耐药性.方法 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培养和鉴定PAE,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205株PAE主要分离自痰液标本、腹水标本;其中痰液占42.44%,腹水占20.49%;PAE泛耐药株检出12株,检出率为5.85%;PAE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有较好的敏感性,敏感率为81.45%~93.66%,而PAE对庆大霉素、头孢唑林显示出很高的耐药性,耐药率为52.68%~96.58%.结论 临床医师应根据PAE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有效控制PAE感染,避免耐药菌株的产生,并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预防诊疗操作过程中出现医源性感染.

  • 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

    作者:石岚;杨媛

    目的 了解医院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常规培养方法分离病原菌,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API鉴定系统及K-B琼脂扩散法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应用WHONET5.5软件分析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结果 930株尿路感染主要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574株占61.7%,革兰阳性球菌234株占25.2%,真菌122株占13.1%;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及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检出率分别为8.5%、10.3%;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出率为19.8%、14.7%.结论 大肠埃希菌是尿路感染的主要病原菌,真菌感染及细菌多药耐药是医院面临的重要问题,临床上应根据体外药敏结果选择抗菌药物,控制耐药菌株的产生.

  • 2006-2010年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测定与耐药性变迁

    作者:韩清

    目的 了解2006-2010年医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检出率与耐药性变迁.方法 采用VITEK-60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对菌株进行鉴定及药敏检测,药敏结果使用WHONET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共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867株,45.4%来自于脓液/创面,其次是呼吸道标本占22.6%;2006-2010年MRSA检出率分别为28.7%、31.5%、39.2%、53.6%、44.6%;MRSA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的敏感率为100.0%.结论 临床医师在治疗由MRSA引起的感染时首选利奈唑胺、万古霉素,严格要求医护人员在为患者治疗前后手卫生,一旦检测到MRSA应加强隔离预防,控制在医院内的扩散.

  • 2003-2010年临床分离病原菌的分布及变迁

    作者:尹辛大;马爽;国承杰;徐培军;王世富;张汝敏

    目的 探讨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变迁.方法 采用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及配套试剂进行菌种鉴定及药敏试验,应用WHONET5.4软件完成统计分析.结果 医院2003-2010年共分离出病原菌6684株,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真菌分别占60.5%、20.9%、18.6%;医院感染的高发部位为下呼吸道;8年间病原菌总排名前7位分别是铜绿假单胞菌、真菌、不动杆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糖非发酵菌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其在总病原菌的构成比例及种类均呈上升趋势;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来源于痰标本,占70.82%,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主要来源于生殖道、血液、痰,分别占27.85%、24.48%、24.24%;医院侵袭性真菌感染仍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非白色假丝酵母菌所占比例呈逐年升高趋势.结论 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高发部位为下呼吸道,条件致病菌(非发酵菌、真菌)成为主要病原菌,应加强监测,预防暴发流行.

    关键词: 病原菌 分布 变迁
  • 骨科患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胡冰

    目的 了解骨科常见的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10年12月430例骨科感染患者的资料,对其标本中分离出的病原菌级对抗菌药物的敏感试验结果进行统计,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ATB Expression系统进行鉴定.结果 430份送检标本中分离出212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球菌占37.73%,革兰阴性杆菌占56.13%,真菌占6.13%;居前4位的病原菌分别是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鲍氏不动杆菌,分别占20.28%、18.87%、13.2%、9.91%;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21株,检出率52.5%;葡萄球菌属是骨科患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各类抗菌药物包括碳青酶烯类均有较高的耐药率.结论 由于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细菌谱发生了改变,且对大部分常用抗菌药物产生了耐药性;临床使用抗菌药物前应常规进行培养,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择和调整用药,提高治疗效果.

  • 607例血液肿瘤科医院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崔庆;王化芬;许会彬;陈国敏

    目的 分析血液肿瘤科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现状.方法 收集2009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标本分离病原菌,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结果 5678例出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607例、692例次,感染率为10.69%、例次感染率为12.19%;感染部位呼吸道、胃肠道、泌尿道为前3位,占全部医院感染的86.13%;两年共分离401株细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98株,占49.38%,革兰阳性球菌57株,占14.21%,真菌146株,占36.41%;铜绿假单胞菌对6种抗菌药物耐药率>50.00%,而鲍氏不动杆菌虽然检出株数少,但耐药率较高,除美罗培南外,对所检测的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均≥50.00%,未检出耐万古霉素革兰阳性球菌.结论 医院感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真菌呈上升趋势,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定期对细菌耐药性监测,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控制医院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 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侯利剑;梁毅

    目的 了解医院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应用纸片琼脂扩散试验对153株鲍氏不动杆菌进行药敏分析.结果 2010年1月-2011年6月医院住院患者共中分离鲍氏不动杆菌153株,主要来自痰标本,占88.89%,主要引起重症监护病房和神经外科患者的下呼吸道感染;该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率高,达72.55%,对米诺环素敏感率为60.78%,对阿米卡星、哌拉西林/舒巴坦和亚胺培南敏感率分别为45.10%、37.25%和33.99%;而对哌拉西林、氨曲南、头孢吡肟、左氧氟沙星的敏感率均<20.00%.结论 鲍氏不动杆菌感染以重症监护病房和神经外科常见;该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率高.

  • 洛阳市儿童医院多药耐药菌感染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方柯南;李蜀蓉

    目的 分析多药耐药菌分布、耐药性及易感因素,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对2010年度监测到的全院多药耐药菌及药敏结果进行分析,同时追踪其易感因素.结果 共分离出病原菌1033株,其中多药耐药菌461株,检出率为44.6%;分离到的多药耐药菌主要为产ESBLs大肠埃希菌及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分别占42.5%、26.2%;多药耐药菌对大多数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结论 结合医院药物敏感试验,婴幼儿革兰阴性多药耐药菌感染宜选用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革兰阳性多药耐药菌感染宜选用夫西地酸、替考拉宁、万古霉素.

  • 革兰阴性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监测

    作者:王丽;马杰

    目的 了解2010年医院住院患者感染性标本中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的构成比及耐药特征,为临床选择抗菌药物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 病原菌培养及鉴定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采用常规方法进行;药敏试验采用CLSI推荐的K-B法.结果 683株革兰阴性杆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占前5位,分别占38.8%、19.8%、17.4%、6.0%、4.1%;革兰阴性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大多数呈现多药耐药趋势,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氏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达22.6%~51.2%.结论 临床医师应注重病原菌耐药性的监测,根据病原菌类型及耐药特征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 金黄色葡萄球菌医院感染的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作者:李耀军;王莉

    目的 调查金黄色葡萄球菌(SAU)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120株SAU的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 临床送检的痰液(咽拭子)、脓液(分泌物)标本分离的SAU占全部的87.5%,其中呼吸道标本分离出的菌株数多,占49.2%;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分离率为46.7%;MRSA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MRSA 对青霉素、苯唑西林、头孢唑林、头孢呋辛、头孢曲松的耐药率均为100.0%,而MSSA除对青霉素的耐药率为93.8%外,对其他4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4.0%;SAU对万古霉素的敏感度为100.0%.结论 加强细菌耐药性的监测与控制,是预防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 海岛地区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作者:陈芬;沈忠海;洪开听

    目的 了解医院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方法 临床标本经24 h分离培养,采用BD公司Phoenix-TM100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及配套的鉴定板,对菌株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142株铜绿假单胞菌中96株来源于痰液,占67.6%;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他啶耐药率分别98.6%、100.0%、76.8%,对其他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如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哌拉西林耐药率分别为73.3%、78.9%、80.3%,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32.4%,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低,为10.6%.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是医院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之一,其耐药机制复杂;临床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时,应选用耐药率低的药物,避免诱导铜绿假单胞菌产生β-内酰胺酶而广泛耐药.

  • 西安地区2010年度病原菌耐药性监测分析

    作者:徐修礼;陈潇;周珊;孙怡群;郝晓柯;张利霞;雷金娥;耿燕;朱建伟;晋新;孙明德

    目的 总结西安市2010年度临床分离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特征,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方法 常规方法培养分离医院感染病原菌,并应用半自动或全自动细菌鉴定分析仪鉴定到种,药敏试验方法按CLSI规定的标准进行;采用WHONET5.4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西安市7所三级甲等医院共分离出病原菌株10713株,其中革兰阴性菌7383株,占68.92%,革兰阳性菌2857株,占26.67%;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检出率为67.95%和43.27%;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为68.34%,未发现耐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的葡萄球菌属;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率为0.5%和1.0%.结论 西安市临床分离病原菌耐药现象较为普遍,耐药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MRSA、产ESBLs肠杆菌科细菌、多药耐药非发酵菌仍然是耐药监测值得关注的病原菌.

  • 泌尿生殖道患者支原体属感染的鉴定及药敏分析

    作者:易爱玲;刘建华

    目的 了解泌尿生殖道患者解脲脲支原体(Uu)、人支原体(Mh)感染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试验数椐.方法 对557例泌尿生殖道患者进行支原体属培养鉴定及14种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557例患者中,支原体属阳性350例,阳性率为62.84%;Uu、Mh及Uu+ Mh混合感染的阳性率分别为58.53%、2.87%及1.44%,男性感染率为43.17%,女性感染率为76.36%;支原体属对14种抗菌药物敏感性较高的是多西环素、米诺环素、加替沙星、甲砜霉素、交沙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培氟沙星;药物敏感性较低的是头孢哌酮/舒巴坦、克林霉素、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地红霉素和环丙沙星.结论 支原体属药敏结果各地均不完全相同,对于支原体属感染应尽量做培养及药敏试验,为临床提供帮助.

  •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

    作者:戴昆琦;陈群英;奕利娟

    目的 了解妇科手术患者留置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CAUTI)的病原菌谱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对2009年1月-2010年12月留置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89例妇科患者进行尿液细菌学培养,菌株鉴定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VITEK-60分析仪,药敏试验采用K-B法.结果 89例患者尿液中分离出病原菌103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64.08%;革兰阳性菌占 30.10%,真菌占5.82%,其中大肠埃希菌多见,占38.84%,其次为粪肠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分别占15.54%、10.68%;大部分细菌对青霉素及第一、二代头孢菌素产生耐药性.结论 妇科患者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尽量减少留置导尿管时间.

  • 2008-2010年ICU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尚福泰;章向成;臧奎;蒋梅英

    目的 调查医院ICU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的分布与耐药现状,为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医院ICU2008-2010年临床送检标本中分离出的铜绿假单胞菌及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2010年分离率分别为14.6%、10.0%、7.9%,分离率有所下降;125株铜绿假单胞菌在呼吸道标本中分离率高,占74.4%;其次是血液感染,占8.0%;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40.0%的抗菌药物有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耐药率>80.0%的有头孢呋辛、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哌拉西林、庆大霉素、妥布霉素、氯霉素,多药耐药菌株检出率达63.2%.结论 ICU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比较严重,且具有多药耐药性,应加强监测与控制.

  • 下呼吸道感染非发酵菌的分布与耐药性

    作者:赵燕;赵俊平;刘剑俐;武春燕;付小蕾;刘志芳

    目的 了解下呼吸道感染非发酵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上海复星佰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BioFosun仪对2010年临床各科送检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分离的革兰阴性非发酵菌进行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应用WHONET5.5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2010年共分离出下呼吸道非发酵菌433株,检出率为54.4%;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居首位,占41.6%,其次为鲍氏不动杆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分别占30.5%、22.9%、2.3%;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20.6%、19.4%、14.4%、18.3%;鲍氏不动杆菌除对左氧氟沙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米诺环素、头孢吡肟外,其余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50.0%;对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耐药性较低的药物依次为米诺环素、左氧氟沙星,耐药率为10.1%、12.1%;左氧氟沙星和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对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显示较强的抗菌活性,耐药率为10.0%、20.0%.结论 临床医师在选择抗菌药物前应重视病原学培养,根据药敏试验选择用药,同时要严格执行医院感染控制的有关规定,尽量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 普通外科患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李爽;于晓园;李秋实;韩鲁浙;刘晓珑

    目的 实时监测和回顾性分析普外科患者感染细菌的种类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率,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应用VITEK AMS系统对2006年1月-2010年12月医院普外病区患者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年共检出412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79.85%,革兰阳性球菌占20.15%,大肠埃希菌居首位,占35.92%;肺炎克雷伯菌次之,占13.59%,其后为奇异变形菌、丙二酸盐阴性柠檬酸杆菌、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溶血葡萄球菌、粪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表皮葡萄球菌等;产ESBLs 大肠埃希菌检出69株,检出率为46.62%,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检出14株,检出率为25.00%;大肠埃希菌对8种抗菌药物敏感率>50.00%.结论 长期监测普外科病区病原菌种类及对抗菌药物的药敏率的变化,从而指导临床合理选择应用抗菌药物是非常重要的.

中华医院感染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3 04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