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中华医院感染学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Nosocomiology 중화의원감염학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影响因子: 1.8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82-747
  • 国内刊号: 1005-4529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82-74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樊秀平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一次性PE保鲜膜在下送物品中的应用

    作者:陈丹;田桂登;侯秋华;王琼华;罗智慧;喻之玲;郑钰

    临床科室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常需急下送无菌物品,如敷料、各种手术盒等无菌物品.我科采用一次性PE保险膜及小型整理箱的应用,保证了无菌物品的质量,使临床科室工作顺利开展,获科室的广泛认可.1方法由无菌室工作人员将临床所需物品如小包装切口纱布、棉球、静脉切开包等,经检查为合格灭菌物品,装入经过环氧乙烷灭菌后的一次性PE保鲜膜,用封口机封好.贴上标签,标签上注明物品名称、数量、有效期、备注等,备注栏内可填写有无注射器、手套的数量,再放入经过1000 mg/L有效氯消毒液擦拭及紫外线照射60 min,2次/d的小型整理箱,由下送人员送入临床科室.

  • 住院输血患者HIV抗体检测分析

    作者:王振芳

    艾滋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传染病和免疫缺陷性疾病,输入血液及血液制品,亦为该病重要传播途径.为防止医院感染,确保输血安全,我院严格按卫生部有关规定对住院患者输血前均进行HIV抗体检测.现将2001年1月-2011年12月住院患者输血前标本HIV抗体检测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标本来源 2001年1月-2011年12月本院住院输血患者17652例,静脉采集血液3~5 ml/例.

  • 规范儿科雾化装置的消毒管理预防医院感染

    作者:王茜

    雾化吸入治疗是儿科常见的一种治疗方法,其药物微粒可以进入呼吸道和肺内,达到局部治疗解痉、消炎、祛痰的目的,但雾化装置及其部件的消毒管理问题容易被忽视.由于患儿多、抵抗力差,医护人员忙于治疗,雾化装置及其部件没有进行有效地消毒处理便直接给患儿使用,易造成微生物的污染,引发医院感染.1管理措施(1)加强培训:组织科室护士认真学习《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使工作人员充分认识雾化装置消毒管理的必要性,建立相关消毒管理制度,严格技术操作规范.加强洗手技术培训,使工作人员充分了解手污染带来的危害和清洁洗手的重要性,医务人员在雾化配药、安装雾化器前,必须进行手卫生处理,洗手或用手快消擦拭,抽药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药液污染.

  • 消毒供应中心在医院感染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谢萍;唐云;詹月卉

    目前我院消毒供应中心配置大型设备有脉动真空灭菌器、等离子低温灭菌器、超声波清洗机、快速清洗消毒机等.为控制医院感染起到重要作用.1 消毒供应中心在医院中承担的责任消毒供应中心主要承担的是为医院的各种无菌器械、敷料及其他诊疗物品的清洗、消毒、灭菌和保存、发放的重要科室.其中对于再生医疗器械使用的无菌器械是从消毒、清洗、分检、打包至灭菌,每一步骤都在规章制度和要求下严格完成.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到医院感染和交叉感染.因此医院加强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的管理,强化护理人员业务学习,督促护理人员学习基础护理知识和专科知识、熟练各种技术操作、规范操作流程.

  • 消毒供应中心与手术室配合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梁萍

    加强消毒供应中心与手术室的配合工作,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寻找原因与对策.1存在的问题1.1对器械功能未完全掌握 手术室器械种类繁多、结构复杂,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对其性状和功能不能完全掌握,在器械清洗过程中,无法做到能拆卸的部位全部拆卸,留下清洗死角,造成器械清洗的不彻底,影响灭菌效果.1.2污染器械的交接制度不全使用后的常规手术器械与腔镜器械混放,特别是镜头、脑科显微剪等贵重、精密器械在转运途中缺乏相应的保护措施,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极易造成器械的损坏.1.3使用后各种物品处理不当 手术过程中使用后的刀片、一次性无菌注射器针头、缝合针、克氏针等利器未及时放入锐器盒内,易造成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利器伤.

  • 一次性吸氧管在尖锐器械纸塑封装中的应用

    作者:张军

    消毒供应中心有需要纸塑封装灭菌的器械中,有一部分是尖锐器械,如克氏针、手术剪等尖锐器械在灭菌及运送、保存过程中容易将纸塑袋扎穿,造成器械污染需要重新灭菌,如果未及时发现纸塑袋完整性而使用器械更容易造成感染.因此我们将未用过的一次性吸氧管或一次性输液器上不同直径的管路剪成1~2 cm长短作为保护套套在尖锐器械以封装灭菌.优点:不影响灭菌效果,透过封装袋可以清晰观察袋内物品,防止锐器将纸塑袋扎穿,成本低,方便操作,一次性使用以免污染,塑料管有一定弹性可使保护套稳固.

  • 白内障术后并发虹睫炎的原因及干预措施

    作者:王春莲;沈瑞芳

    为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探讨发生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并采取干预措施.我院2010-2011年共做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370例,其中术后并发虹睫炎7例,感染率为1.89%.患糖尿病4例、肾功能不全1例、慢性泪囊炎2例,年龄61~83岁,平均73岁.1发生感染原因从资料显示,高龄伴慢性病,患者平均年龄为73岁,伴有糖尿病术后发病有4例,占发病率57.1%;肾功能不全1例,占发病率14.3%;老年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抵抗力下降,若多病共存易发生感染;术眼术前准备欠佳,原有眼疾未得到根治导致合并感染;手术操作间存在危险因素,白内障一般是连台手术,易造成手术室空气污染而导致感染;部分医护人员未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

  • 加强眼科门诊的感染控制与管理

    作者:昌明

    眼科门诊人流量大,患者接受检查、治疗操作较多.而眼科许多的检查、治疗项目为侵入性,加强眼科门诊的感染管理极为重要.其管理措施:(1)环境的清洁消毒:保持诊室、治疗室、暗室的整洁,空气新鲜,定时通风换气;每日用紫外线进行空气消毒1次,每次1h.物体表面用500mg/L含氯消毒液进行擦拭,地面进行湿式清扫.(2)加强医疗器械的消毒:对于耐湿热的诊疗器械,尽量采用高压蒸汽灭菌,而不耐高压、高热的物品采用化学消毒剂浸泡消毒时,一定要注意消毒剂的有效浓度并保证消毒时间.消毒前要对器械进行彻底清洗,其中感染患者使用过的医疗器械执行消毒-冲洗-消毒或灭菌的双消毒方法,手术器械及物品必须做到一人一用一灭菌.对于不能用高压或浸泡消毒的物品如眼底镜、压陷式眼压计、遮眼板等每次使用后用75%的乙醇棉球擦拭,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

  • 脑梗死的感染与炎症介质变化

    作者:闫红;冯国强

    泌尿系感染或肺炎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常见及严重的并发症,任何部位的感染均能引起神经学上的持续恶化,许多的临床研究说明住院患者发生感染预示着患者预后差.1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现免疫抑制而引起感染脑卒中患者出现相关感染与年龄、吞咽困难及误吸有关,临床研究表明,脑卒中患者出现低水平的炎性标志物如肿瘤坏死因子和高水平的抗炎因子如白细胞介素10预示着将会出现感染.在急性脑缺血患者中,单核细胞及T细胞出现活性下降,Hug的试验说明单核细胞及T细胞出现活性下降的程度与脑梗死的面积有关.有些研究表明,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出现免疫系统低下,故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更易出现感染.

  • 临床实习生岗前医院感染知识培训的紧迫性及对策

    作者:周爱萍

    随着医护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增加,每年进入临床的实习生较多,因医学院校尚未将医院感染学纳入医学教育课程,导致实习生医院感染基础知识匮乏,致使医院感染风险显著加大.现根据临床实习现状,针对实习生岗前医院感染基础知识培训的紧迫性进行探析,以采取相应对策,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目的.1 实习生临床实习现状1.1 医院感染基础理论知识匮乏 据有关资料显示,实习生医院感染知识知晓率平均为41.06%,了解得少的是职业暴露防护(34.92%)和医疗废物的分类及处理(23.81%),原因是学校未开设医院感染学课程,只在流行病学课程中提及,仅占3~4个学时,因此,明显存在着岗前医院感染基础知识培训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 乳腺癌切口感染3例分析

    作者:张浩;段睿

    Ⅰ类切口非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后我院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126例,其中有3例术后并发切口感染,现报道如下.1病例1.1病例1女性,58岁,以右乳肿块两年入院.右乳外上限质硬肿块,大小约3 cm×3 cm,腋窝及锁骨上下未触及肿大淋巴结,空心针穿刺提示右乳浸润性癌.右乳癌改良根治术后第9天腋窝24 h引流液量为40 ml,出现引流管周皮肤水肿伴全身低热,第10天出现高热,皮瓣红肿,血常规提示白细胞12.5×109/L、中性85%.行引流管拔除,切开引流,头孢呋辛抗感染治疗3d后患者体温恢复正常,6d后痊愈出院.引流物细菌培养提示表皮葡萄球菌感染,对头孢类抗菌药物敏感.

  • 临床与环境分离肠球菌属的耐药性及同源性分析

    作者:陆庭嫣;杨晓青;沈俐;吕焱;唐振华

    目的 利用分子分型方法,调查住院患者各类标本中分离到的肠球菌属与环境中肠球菌属分离株之间的同源性,探寻肠球菌属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及潜在高危环节.方法 收集于同时期医院医疗环境及临床标本的51株粪肠球菌和16株屎肠球菌作为研究对象,用VITEK-32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系统进行菌种鉴定和药敏;利用Diversilab基因分型系统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 肠球菌属分离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株,同时为耐高水平氨基糖苷类粪肠球菌9.8%、屎肠球菌12.5%;Diversilab基因分型系统将51株粪肠球菌分成5组流行克隆和17株散发克隆,16株屎肠球菌分成3组流行克隆和4株散发克隆.结论 粪肠球菌对一般所选抗菌药物敏感性高,屎肠球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粪肠球菌;肠球菌属的医院感染形式有交叉感染、自身感染、母婴垂直感染,其中以粪肠球菌G1组克隆的产科交叉感染为主要存在感染形式,此外环境中感染菌定植也是医院感染播散的重要环节.

  • 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细胞因子信号传导因子的mRNA表达及意义

    作者:王晓峰;付荣泉;丁继光;孙庆丰;吴金国;洪亮

    目的 探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细胞因子信号抑制因子表达及意义,为促使机体产生细胞免疫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0年6月-2012年3月就诊于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的5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为慢性丙型肝炎组,同时选取38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者组,抽取丙型肝炎患者和正常人的静脉血,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细胞因子IL-2、IFN-γ的水平;RT-PCR法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内SOCS1、SOCS3的mRNA表达.结果 慢性丙型肝炎组PBMC内的SOCS1和SOCS3的表达较对照组高(P<0.05);外周血血清中IL-2和IFN-γ的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结论 丙型肝炎病毒上调PBMC内SOCS1和SOCS3水平可能使病毒逃避机体抗病毒反应.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中信号通路中效应蛋白及反式激活活性蛋白表达的关系

    作者:饶远权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胃癌中信号通路中效应蛋白(Shh)和反式激活活性蛋白(C-myc)表达的关系,可作为胃上皮组织发生肿瘤化的重要指示基因.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对100例胃癌组织及46例正常胃上皮组织中的Shh及C-myc进行检测,然后采用快速尿素酶试验及组织病理学检测两种临床检测方法对Hp进行检测,以了解Shh与C-myc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Hp感染之间的关系.结果 胃癌组织中Shh的平均染色得分为(4.02±2.31)分,明显高于正常胃上皮的染色总得分(1.19±0.87)分(P<0.05);胃癌组织中C-myc的平均染色得分为(4.59±2.58)分,明显高于正常胃上皮的染色总得分(2.11±1.77)分(P<0.05);Hp感染呈阳性与阴性胃癌中,Shh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23.68%与69.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Hp感染呈阳性与阴性胃癌中,C-myc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54.76%、74.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胃癌组织中的Shh及C-myc两种基因的表达与Hp感染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可作为胃上皮组织发生肿瘤化的重要指示基因.

  • 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临床动物模型的制作

    作者:黄亚平;胡克;雷琳;何家富

    目的 建立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动物模型,为临床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用光化学诱导法制备34只血栓性脑梗死小鼠模型,采用Longa 5分法进行模型成功的评价,取其中4只脑组织行病理切片,另30只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小鼠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滴鼻方式滴入50μ1细菌液体,B组滴入PBS液体,感染后1d通过CT检测肺部的变化,并对肺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 30只小鼠脑梗死模型均成功,成功率100.0%,平均Longa评分(2.4±0.3)分;A组小鼠在滴入细菌液体后活动减少,体重逐渐下降(16.3±1.9)g,而B组小鼠一般状态较好,体重基本维持不变,稍有上升(19.8±1.5)g,两组小鼠体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检测比较显示,A组小鼠白细胞(10.8士0.7)×109/L明显高于B组小鼠的(7.7±0.6)×109/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小鼠均未出现死亡发生,A组小鼠肺部CT检查示,双侧肺部均有多发的斑片状阴影及胸膜增厚,A组小鼠肺组织HE染色后可见炎性细胞浸润,且肺泡壁结构破坏,可见红细胞;B组小鼠肺组织HE染色后结构完整、肺泡壁光滑.结论 光化学诱导法制备血栓性脑梗死结合经鼻注入细菌可以成功制作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小鼠模型,该模型的成功建立,不仅可以用于药物的临床疗效评估,而且可以对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的发病机制、病原性特征及治疗方法等提供可使用的动物模型.

  • 异质性万古霉素中介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子特征研究

    作者:许宏涛;陈东科;赖惠英;胡云建;肖飞

    目的 对医院临床出现的异质性万古霉素中介金黄色葡萄球菌(hVISA)进行检测,并对其分子特征进行研究,为进一步对耐药机制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收集医院2008-2010年临床标本中出现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180株,采用BHIV4、BHIV6、BHIT5及MET法筛选hVISA,并以PAP-AUC法作为金标准确证hVISA;采用PCR和测序技术对确证的hVISA进行SCCmec、agr、MLST分型及pvl毒性基因检测.结果 在180株MRSA中共检出hVISA15株,检出率8.3%,其中14株为SCCmecⅢ型;agr分型中14株为agr1型;MLST分型有14株菌为ST239;pvl毒性基因阳性hVISA1株.结论 不同地区hVISA的分子进化存在一定差异,应重视hVISA的临床检出和分子耐药机制研究.

  • 小鼠皮肤无绿藻感染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

    作者:曾义斌;章强强

    目的 利用基因表达谱芯片筛选小鼠感染无绿藻皮肤组织的差异表达基因,探讨基因在皮肤无绿藻病中的作用,从而对皮肤无绿藻病有更新的认识.方法 12只6~8周龄雄性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皮肤无绿藻感染组)和对照组(生理盐水组)各6只;分别提取免疫抑制小鼠感染无绿藻的皮肤组织和对照组皮肤组织,抽提总RNA,反转录成cDNA同时进行单色标记,和小鼠全基因表达谱芯片杂交,经过芯片扫描和数据处理,分析出差异表达的基因,并对部分差异基因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进行验证.结果 感染无绿藻的小鼠皮肤组织中表达差异>2倍的基因共有9902个,其中表达上调的基因4974个,表达下调的基因4928个;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差异基因功能主要涉及炎症反应、免疫应答、信号转导、细胞黏附等多个生物学过程;另外还发现了一些有意义的信号通路如趋化因子信号通路、Jak-STAT信号传导途径、Toll样受体信号传导途径等;差异基因的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与基因芯片的结果趋势一致.结论 皮肤无绿藻病的发生涉及众多基因表达的改变,芯片技术可以有效地筛选出皮肤无绿藻感染小鼠的差异表达基因,对进一步探索皮肤无绿藻病的发病机制,有效干预或治疗皮肤无绿藻病具有重要意义.

  • 棒杆菌属细菌药敏试验方法学评价及对喹诺酮类药物主要耐药机制的研究

    作者:杨雪静;曹俊敏;张伟珍;王原

    目的 筛选适合临床常规使用的检测棒杆菌属药敏试验的方法,分析棒杆菌属的耐药状态,为临床合理使用相关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探讨gyrA、parC基因的改变与棒杆菌属耐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关系.方法 采用K-B纸片扩散法、琼脂稀释法、E-test、VITEK-AMS、微量稀释法等5种方法测试纹带棒杆菌及假结核棒杆菌对16种抗菌药物的药物敏感性;PCR扩增检测gyrA和parC基因喹诺酮类耐药决定区相关片段并测序,在GenBank中进行Blast及BlastX分析并观察氨基酸突变点,用NcoI酶进行PCR-RFLP.结果 5种方法在检测万古霉素药物敏感性无差异,K-B纸片扩散法有极重大误差及重大误差,经Bowker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在AST-GP67卡片中未充分生长;37株纹带棒杆菌对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均为94.6%,30株菌发生双突变(87位Ser突变为phe,91位Asp突变为Ala),5株菌单点突变(87位Ser突变为phe);PCR-RFLP经NcoI酶切后显示,敏感株和耐药株均产生3个条带.结论 棒杆菌属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对万古霉素全部敏感;VITEK-2 Compact仪器法、K-B纸片扩散法不适用于棒杆菌属药敏试验,E-test、琼脂稀释法可采纳,但红霉素除外;纹带棒杆菌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机制主要是gyrA基因突变引起,尤以双突变占优势,纹带棒杆菌不携带parC基因,不编码拓扑异构酶Ⅳ.

  • 衢州地区宫颈病变女性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作者:余晓;夏利花;徐小敏;周燕

    目的 分析衢州地区1280例宫颈病变女性中人乳头状瘤病毒(HPV) 21种基因型的分子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对衢州地区1280例宫颈病变的女性进行21种HPV基因型分型检测,比较不同基因型的流行病学特点.结果 1280例宫颈病变病例中HPV感染708例,感染率为55.31%,其中高危型HPV感染率为38.83%,低危型HPV感染率为16.48%,高危型常见类型为HPV16、58、52,低危型常见类型为HPV6、11;31~40岁组HPV总感染率及高危型感染率高,分别占67.39%和50.58%,其次为21~30岁组,分别占61.75%和45.78%,不同年龄段感染HPV及感染高危型HPV的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该研究提供了衢州地区宫颈病变女性的21种HPV基因型分子流行病学资料,为该地区宫颈癌的临床防治工作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对今后疫苗的开发、应用也具有重要价值.

  • 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后肺部感染的免疫及炎性因子变化研究

    作者:姬卫国;张明智;王祥麒;张旭东

    目的 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后肺部感染患者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及炎性因子的变化规律,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6月医院治疗的24例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后肺部感染患者为观察组,同期未发生肺部感染的24例患者为对照组,将两组患者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及炎性因子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IgA、IgG及IgM分别为(1.13±0.14)g/L、(8.05±1.07)g/L及(1.08±0.10)g/L,均低于对照组,CD3+、Cn+及CD4/CD8比值分别为(66.24士3.78)%、(39.25±2.86)%及0.92±0.19,均低于对照组,CD8+为(42.15±3.81)%.高于对照组,血清IL-6、IL-8、IL-10、CRP及TNF-α分别为(77.35±7.21)pg/ml、(30.39±2.93)pg/ml、(228.63±21.48)pg/ml、(8.14士0.97)mg/L及(75.46±6.93)pg/ml,均高于对照组,且重度感染患者变化幅度大于轻度及中度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后肺部感染患者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均处于较差的状态,而炎性因子处于较高的状态.

  • 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与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检测研究

    作者:屠涌涛;肖美英;糜祖煌

    目的 研究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氨基糖苷类的耐药机制,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降低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方法 收集2010年1-12月浙江绍兴第二医院住院患者痰液标本中分离到的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共20株,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序列分析的方法分析14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与7种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结果 20株铜绿假单胞菌均检测到aac(6′)-Ⅱ及rmt基因,检出率100.0%;17株检测到aac(6′)-1 b,检出率85.0%;18株检测到ant(2")-Ⅰ,检出率90.0%;2株检测到ant(3″)-Ⅰ,检出率10.0%.结论 aac(6′)-Ⅱ型氨基糖苷类修饰酶与rmtB型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流行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氨基糖苷类耐药的重要原因.

  •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与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研究

    作者:李文兵;丁继光;孙庆丰;洪亮;付荣泉

    目的 比较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阿德福韦酯单药治疗及两药联合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方法 采用开放、随机、对照临床试验,60例HBsAg阳性入选病例分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组(A组)21例,阿德福韦酯组(B组)22例和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加阿德福韦酯组(C组)17例,分别在治疗24周和48周进行疗效评估,应答疗效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病毒学应答HBV-DNA转换率在A组为9例、B组11例、C组14例,以C组疗效为佳,C组与A、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eAg血清学转换在A组为7例、B组3例、C组9例,C组疗效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组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与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在48周时的病毒学应答均优于两药单独治疗时的效果.

  • COPD患者肺功能易感性与感染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朱健峰

    目的 检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与感染易感性和感染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并探讨其相关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医院呼吸内科2008年4月-2012年10月诊治的COPD患者7645例,根据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将患者分为3组:轻度(2642例)、中度(2684例)、重度(2319例)肺功能损伤组;细菌培养检测细菌的感染,ELISA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炎症因子的表达变化.结果 7645例COPD患者中共检出细菌感染3984例,细菌感染率为52.1%,肺功能轻度、中度和重度组患者的感染率分别为37.9%、53.7%和66.4%,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轻度组显著低于中度组(P<0.05),中度组又显著低于重度组(P<0.05);TNF-α和IL-6表达水平在3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轻度组显著低于中度组(P<0.05),中度组又显著低于重度组(P<0.05).结论 COPD患者肺功能与细菌感染率和感染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细菌感染所引发的呼吸道炎症反应可能是引起患者肺功能减低的主要原因.

  • 剖宫产切口感染因素分析及干预对策

    作者:冯宪凌

    目的 探讨导致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因素及干预措施,降低感染率.方法 对1999年2月-2012年4月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发生切口感染的23例产妇作为感染组,选取同期未发生术后切口感染的100例产妇作为非感染组,分析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 单因素检验显示,年龄、体重指数、手术季节为夏季、合并有基础疾病、备皮至手术时间、急诊手术、主刀医师年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阴道指诊次数均是导致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有基础疾病、备皮至手术时间长、切口长度长、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多、阴道指诊次数多等因素是导致术后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导致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因素较多,是多因素综合作用所致,应针对以上危险因素进行护理干预,以控制和减少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

  • 临床肺部感染评分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作者:马建永

    目的 研究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为指导ARDS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将医院ICU收治的132例ARDS患者根据病情分为A组30例、B组61例、C组41例;同时根据患者1周内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50例和死亡组82例,比较分析各组患者CPIS评分、住院时间、MODS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 CPIS评分A组(4.15±0.73)分、B组(7.59±1.71)分,两组比较,B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53,P<0.05),B组与C组比较,CPIS评分C组(10.02±2.51)分,C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2,P<0.05);随着ARDS病情的加重,患者病死率依次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20,P<0.05);入院第1、3天,两组患者CP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入院第5、7天,死亡组CPIS评分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ICU住院时间明显延长,总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死亡组MODS发生率为64.0%,显著高于存活组19.5% (P<0.05).结论 CPIS评分可作为评定其病情危重程度和预测死亡风险的重要指标.

  • 急性非等容量血液稀释对妇科肿瘤手术患者围术期免疫功能与术后感染的影响

    作者:吴林飞;吴艳琴;董小秋

    目的 研究急性非等容量血液稀释(ANIH)对妇科肿瘤手术患者围术期细胞免疫功能以及术后感染的影响,以探讨临床应用ANIH的安全性.方法 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30例ASA Ⅰ~Ⅱ级的择期妇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NIH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5例,ANIN组采用6%羟乙基淀粉液行急性非等容量血液稀释,对照组采用常规补充输液量;分别于ANIH前(T1)、ANIH后(T2)、术毕即刻(T3)和术后1 d(T4)、7 d(T5)用流式细胞术测定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水平,并统计术后7d的感染率.结果 两组在T1时间点的CD3+、CD4+、CD8+细胞水平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HH组T2、T3时间点的CD3+ [T2(60.6士3.7)%;T3(58.8±3.1)%]、CD4+[T2(37.2±5.0)%;T3(36.4±3.8)%]细胞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4、T5时间点的CD3+[T4(59.2±3.4)%;T5(61.2±4.3)%]、CD4+ [T4(36.8±4.2)%;T5 (37.5±4.9)%]细胞水平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7d内30例患者中有7例并发感染,其中,ANIH组3例,感染率为20.0%;对照组4例,感染率为26.7%,ANIH组的术后感染率低于对照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术前采用6%羟乙基淀粉液进行ANIH可以改善患者围术期的免疫抑制状态,有利于降低术后感染危险性.

  • 天疱疮患者医院感染特征分析

    作者:付梦珠;蒋亦秀;胡湛歆;吕香花;黄池清;刘冬梅;许功军

    目的 探讨天疱疮患者的医院感染特征,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与前瞻性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对医院2002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125例天疱疮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感染部位和感染病原菌及相关因素等进行分析.结果 天疱疮患者发生医院感染24例,感染率19.20%,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居多占41.67%,其次为泌尿道感染占20.83%,皮肤软组织感染占16.66%,上呼吸道感染占8.33%;检出病原菌20株,检出率为83.33%,其中,革兰阳性菌8株占40.0%,革兰阴性菌9株占45.0%,真菌3株占15.0%;通过对医院感染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其中年龄、住院时间、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和侵入性操作等是导致天疱疮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天疱疮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高,应当针对相关因素采取合理措施,以有效预防其医院感染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反复呼吸道感染与小儿支气管哮喘发作相关性分析

    作者:李增清;陈永新;邹有群;陈琳;谭玉玉

    目的 分析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与反复呼吸道感染之间的关系,以期对支气管哮喘预防治疗提供支持依据.方法 选择53例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观察组)及68例哮喘缓解期患儿(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常规进行深部痰培养和病原学检查,并对各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有12例患儿合并有反复呼吸道感染,占22.64%,对照组合并呼吸道反复感染患儿3例,占4.4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儿发生呼吸道感染47例,感染率为88.68%,检出革兰阴性菌占59.57%,革兰阳性菌占40.43%,对照组发生感染13例,感染率为19.11%,检出革兰阴性菌占53.85%,革兰阳性菌占46.1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革兰阴性菌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占21.27%,流感嗜血菌17.02%,对照组革兰阴性菌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15.39%、流感嗜血菌15.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革兰阳性菌主要为肺炎链球菌占19.15%、金黄色葡萄球菌17.02%,对照组革兰阳性菌主要为肺炎链球菌23.07%、金黄色葡萄球菌15.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哮喘急性发作与反复呼吸道感染关系密切,呼吸道细菌感染可能是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重要诱因.

  • 上腹部全身麻醉术后下呼吸道感染危险因素的干预

    作者:陈杰;程向阳;徐利平;曹高健;孙广正

    目的 探讨上腹部全身麻醉手术后下呼吸道感染危险因素的干预,以预防及减少手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09年12月上腹部全身麻醉术后下呼吸道感染患者125例临床资料.结果 125例上腹部全身麻醉术后患者发生下呼吸道感染24例,感染率为19.2%,病原菌检出率54.2%,以多药耐药细菌、真菌为主;未发生下呼吸道感染101例与发生下呼吸道感染24例中年龄≥60岁分别为44、17例,肿瘤7、8例,存在并发症35、16例,血清白蛋白为(36.73士6.92)、(31.83±7.08) mmol/L,手术时间为(2.52±1.39)、(3.19±1.41)h,留置胃管时间为(2.1±2.1)、(4.5±6.1)d,入住ICU4、10例,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上腹部全身麻醉术后下呼吸道感染危险因素较多,病原菌以多药耐药细菌、真菌为主,干预危险因素是预防及减少上腹部全身麻醉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措施.

  • 肿瘤患者留置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研究

    作者:张伟

    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留置PICC导管相关血流性感染的影响因素,为优化护理措施及实施预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60例留置PICC导管的肿瘤患者,根据是否发生感染分为病例组9例、对照组51例,进行临床观察和细菌培养,对患者年龄、留置部位、留置时间、置管长度和化疗方法5个感染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60例患者治疗结束后正常拔管,细菌培养阳性9例,感染率为15.0%,PICC置管化疗患者导管感染5种因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ICC专业小组规范化操作,能提高PICC置管的护理质量;针对性地健康教育,可以有效降低化学治疗等因素对于导管相关感染的影响.

  • 乳腺癌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治疗及临床分析

    作者:蒋一玲;陈占红;方红明;黄健;顾枫琳;王晓稼

    目的 分析医院乳腺癌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184例住院治疗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乳腺癌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184例乳腺癌患者中共有26例发生肺部真菌感染,感染率为14.1%;致病真菌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占65.4%;单因素检验显示,肿瘤分期、白细胞计数、抗菌药物应用时间是影响乳腺癌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P<0.05);伊曲康唑治疗乳腺癌肺部真菌感染患者显效8例,有效12例,无效6例,有效率为76.9%.结论 肿瘤分期差、白细胞计数低、抗菌药物应用时间长是乳腺癌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伊曲康唑是治疗乳腺癌肺部真菌感染的有效方法.

  • 关节镜下清理术加持续冲洗术在感染致膝关节炎中的应用

    作者:王磊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清理术加持续冲洗术在感染致膝关节炎中的应用,以达到膝关节功能改善效果.方法 将医院收治的40例感染致化脓性膝关节炎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为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关节切开引流术,对关节进行反复穿刺、置管冲洗,运用全身性抗菌药物等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通过关节镜行关节清理术、持续冲洗引流术,同时使用全身性抗菌药物加术后康复训练进行综合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后的生存质量.结果 观察组1周轻度肿胀占60.0%、2周占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0%、2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后膝关节功能总得分为(76.62±3.97)分,明显低于观察组(91.28±5.6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早期关节镜下清理术加持续冲洗术在感染致化脓性膝关节炎治疗中创口小、方法简单、疗效好、恢复快,能够迅速控制患者病情,使患者的生存质量进一步提高.

  • 生殖道支原体属感染与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王优君;顾红红

    目的 分析生殖道支原体属感染与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的关系,总结减少产褥感染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1年12月在医院行剖宫产术后发生产褥感染的162例患者临床资料,随机选择121例进行支原体属培养,41例进行细菌培养,分析产妇的感染情况,根据感染不同情况给予相应的治疗.结果 支原体属培养阳性率为52.1%,细菌培养结果阳性率为39.0%,支原体属培养中解脲脲支原体占47.6%,人支原体占52.4%,细菌培养中表皮葡萄球菌多,占43.8%,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菌、肠球菌属、不动杆菌属分别占31.2%、12.5%、6.3%、6.3%.结论 孕期生殖道支原体属培养阳性是产妇剖宫产术后易发生产褥感染的高危因素,应加强孕前阴道炎的检查和治疗,减少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的发生.

  • 不同麻醉方式对急性腹膜炎伴感染性休克患者围麻醉期的影响

    作者:吴风罡

    目的 探讨气管内插管静吸复合全麻与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两种不同麻醉方式对急性腹膜炎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围麻醉期的影响.方法 选择急性腹膜炎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37例,随机分为气管内插管静吸复合全麻组(静吸组)17例、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组(阻滞组)20例,分别观察两组在各个麻醉时期循环系数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入室时两组心率、动脉平均压(MAP)及血氧饱和度(SpO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进入麻醉诱导期,两组心率明显下降,SpO2仍能维持于99%;拔管时,静吸组心率高于阻滞组(P<0.05);在麻醉的各时期,静吸组MAP均高于阻滞组;阻滞组有着更好的麻醉效果及更少的不良反应.结论 硬膜外阻滞加复合全麻在急性腹膜炎合并感染性休克的急诊手术中麻醉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 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

    作者:鲍哲;陈春青;柯赛赛;王天荣;李建秋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的原因及危险因素,总结预防对策,为控制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降低其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1年1-12月在医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寻找预防对策.结果 920例糖尿病患者发生肺部感染65例,发生率为7.07%;65例并发感染的患者痰菌培养阳性36例,阳性率为55.38%,检出前3位病原菌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11株、大肠埃希菌8株、肺炎链球菌7株,分别占30.56%、22.2z%、19.44%;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年龄、病程、住院时间、血糖值、抗菌药物的使用、糖尿病并发症等.结论 缩短住院时间、控制血糖、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效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的并发症、无菌操作等可有效预防糖尿病肺部感染的发生.

  • 早期肠内营养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发生感染的影响分析

    作者:李勇;周林;谭群亚;赵凯;严斌;胡魁

    目的 探讨早期应用肠内营养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发生感染的影响效果,以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方法 选取2008年8月-2012年8月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52例,其中术后行肠内营养组与行肠外营养组各26例,肠内营养组术后第1天应用葡萄糖注射液,第2天开始应用肠内营养液,并逐渐增加营养液的量;肠外营养组术中即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后1d开始利用静脉营养混合液进行肠外营养支持,直至患者恢复口腔进食;分别于术后第1、3、8天检测患者肝功能情况,术后第1、8天检测患者血中内毒素及(1-3)-β-D葡聚糖浓度水平.结果 术后第8天患者肝功能状况较术前明显恢复,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肠内营养组患者术后第8天与术前比较,血中内毒素和(1-3)-β-D葡聚糖浓度水平无明显变化,而肠外营养组患者此两者浓度术后第8天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肠内营养组的腹腔内感染及腹腔外感染率分别为3.84%和7.69%明显低于肠外营养组的19.23%和46.15% (P<0.05),两组间发生肺部感染及切口感染的概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早期采用肠内营养能明显提高患者的全身营养状况,保持患者肠道的正常结构和生理功能,有效减少腹腔内外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能明显改善患者预后,安全经济,值得临床推广.

  • 非ICU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临床分析

    作者:王韧韬;何娓娓;王慧霜;佘丹阳

    目的 了解呼吸科非ICU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临床特点,为临床经验性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2010年9月呼吸科普通病区(非ICU)确诊HAP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发病率、危险因素、病原学特点及治疗3d、治疗终点(EOT)治疗反应、30 d死亡率.结果 呼吸科(非ICU)出院患者共3229例,HAP发病39例,HAP发病率为1.21%,基础疾病以恶性实体肿瘤为多见,病原学以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为多见,治疗3d临床好转24例次,EOT治愈好转22例次,30 d归因死亡6例.结论 非ICU-HAP患者以多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多见,治疗难度大,死亡率高.

  • 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后合并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张波;陈保富;金将;叶中瑞;马德华;叶敏华;王春国;孔敏;张健

    目的 分析研究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微创根治术后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降低术后肺部感染率.方法 以2007年7月-2012年5月行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微创根治术治疗的153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与患者临床特征、外科手术参数、术后并发症等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 153例腔镜联合食管癌手术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18例,感染率为11.8%;肺部感染率≥60岁高龄患者为16.5%,合并基础疾病者为24.4%,长期吸烟史者16.7%,术前接受放疗者为23.1%,手术持续时间≥4h者为17.1%,术中出血≥500ml患者为25.0%,纵隔食管床重建途径者为15.2%,术后出现喉返神经损伤者为36.4%,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患者年龄、合并基础疾病、吸烟史、术前放疗、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上消化道重建途径、是否存在喉返神经损伤等是腔镜联合食管癌微创根治术后肺部感染危险因素,了解并重视这些因素,发挥腔镜技术优势,食管癌术后肺部感染率将能得到明显降低.

  • ICU人工气道相关下呼吸道感染目标性监测分析

    作者:钟志越;申捷

    目的 分析ICU人工气道相关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医院感染及时有效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目标性监测法对2010年6月-2012年5月ICU人工气道患者下呼吸道感染发病率、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 423例ICU人工气道患者中发生下呼吸道感染80例,医院感染率为18.91%;共分离出病原菌160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12株占70.00%,革兰阳性菌40株占25.00%,真菌8株占5.00%;革兰阴性菌主要为鲍氏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革兰阳性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阴性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均敏感.结论 通过目标性监测,能及时准确获得ICU人工气道患者下呼吸道感染动态变化信息,制定有效干预措施,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 手术后护理在预防消化道手术切口感染中的应用

    作者:贾旭芳

    目的 观察手术后护理在预防消化道手术术后切口感染中的作用效果,为提高护理效果降低术后切口感染提供指导.方法 选取医院2009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消化道择期手术患者520例作为研究资料,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切口甲级愈合率、切口感染率及愈合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切口情况及满意度比较,观察组260例,切口甲级愈合223例,切口感染15例,感染率5.8%,愈合时间(7.3±2.5)d,患者满意度95.0%;对照组切口甲级愈合182例,切口感染39例,感染率15.0%,愈合时间(9.6±3.6)d,患者满意度80.0%,两组比较,观察组手术切口愈合率及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切口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护理过程中,提高患者全身状况、做好肠道准备、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同时严密护理切口,对减轻患者的不良心理、提高愈合效果、降低术后感染发生有重要作用.

  • 经皮中心静脉插管血液透析导致患者感染的护理对策分析

    作者:吴文燕

    目的 分析经皮中心静脉插管血液透析导致感染的护理对策,为慢性肾衰竭患者感染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将82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41例,A组实施常规护理,B组实施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A、B组感染率分别为39.02%、2.44%;A组导管阻塞、滑脱发生率为19.51%,B组无1例出现导管阻塞、滑脱;A、B组置管时间分别为(101.5±8.4)d、(142.5±10.2)d,B组感染率、导管阻塞及滑脱发生率均低于A组(P<0.01).结论 肾功能衰竭患者因自身机体免疫力下降及经皮中心静脉插管等原因容易受到病原菌感染,临床应加强护理,积极预防感染,延长置管时间,减少患者痛苦,改善预后.

  • CT在肺部真菌感染中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李竞;王晶晶;冯凯琳;袁飞

    目的 分析肺部真菌感染CT影像学表现的特征,为该病的早期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2年6月在医院收治的肺部真菌感染患者39例,所有患者均行X线胸部正侧位检查和胸部CT平扫,观察患者肺内病灶的形态影像学特征,并比较分析其与病原学检查结果.结果 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中通过X线检查的阳性率为10.26%,CT检出率为74.36%,CT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检出率,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原菌检查结果分别为肺隐球酵母菌病9例,占23.08%,肺曲霉菌病16例,占41.03%,假丝酵母菌病11例,占28.21%,胸部CT影像学表现为结节或肿块影14例占35.90%;晕征9例占23.08%,空洞13例占33.33%,其中洞内球征4例占10.26%,新月征7例占17.95%,渗出性病变8例占20.51%,肺气腔实变4例占10.26%.结论 肺真菌感染表现多种多样,CT检查的特征性表现对提示和尽早治疗肺部真菌感染具有良好的临床参考价值.

  • 肝胆外科手术后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陈浩然

    目的 分析肝胆外科手术后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及其耐药性,以指导临床有效治疗术后感染.方法 选取肝胆外科56例术后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将送检标本进行分离培养,然后进行药敏试验分析病原菌的耐药率.结果 分离出68株病原菌,标本来源构成以胆汁、血液、脓液及分泌物为主,分别占23.53%、20.59%、14.70%、10.29%,其中革兰阳性菌24株占35.29%,革兰阴性菌44株占64.71%;主要革兰阳性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分别占14.71%、10.29%、5.88%,主要革兰阴性菌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阴沟肠杆菌,分别占20.59%、17.65%、16.18%、10.29%;革兰阳性菌对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的耐药率较低,革兰阴性菌对妥布霉素、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较低.结论 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应严格无菌操作,一旦感染应选择耐药率低的抗菌药物及时治疗.

  • 急性白血病下呼吸道感染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王文松;钱美华;王曼玲;杨天新;王晓刚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并分析造成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87例急性白血病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痰液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与药敏试验;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白血病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发生下呼吸道感染共40例,检出革兰阴性菌占67.21%,革兰阳性菌占24.59%,真菌占8.20%,菌种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及鲍氏不动杆菌;检出病原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及美罗培南敏感,耐药率分别为18.75%以及12.5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及替考拉宁敏感,耐药率均为0;而白色假丝酵母菌对两性霉素B敏感,耐药率为0;研究终确定急性白血病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为血红蛋白≤50 g/L、血小板计数≤30×109/L、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以及使用糖皮质激素.结论 对急性白血病发生下呼吸道感染治疗时可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干预,感染发生后,应选用敏感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 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学分析

    作者:艾克拜尔·加马力;关玉华;曹莹莹

    目的 分析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相关因素,为预防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收治的200例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患者的感染率、感染部位、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结果 入选的200例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32例,感染率为16.00%,男性18例,感染率为16.07%;女性14例,感染率为15.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46.88%,其次为泌尿道、皮肤软组织、胃肠道和五官,分别占18.75%、15.62%、12.50%和6.25%;采集的42份标本中阳性标本34份,阳性率为80.95%;分离出39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24株占61.54%,革兰阳性菌12株占30.77%,真菌3株占7.69%,前5位病原菌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分别占30.77%、17.95%、15.38%、15.38%、12.82%;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敏感,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敏感,真菌对氟康唑敏感.结论 针对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应及时做好药敏试验,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的抗菌药物,并提供相应的治疗及护理.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防治策略

    作者:孙小华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和防治措施,以减少术后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 选取2005年1月-2011年12月1294例在医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资料,对出现医院感染患者的影响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94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中共有42例患者出现医院感染,感染率为3.25%,腹腔内感染高,16例占38.1%;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医院感染与年龄、性别、住院时间、胆囊病变类型及术中失血量无关,而与患者是否合并基础疾病、手术时间、胆囊破裂与否、脂肪厚度显著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手术期加强患者基础疾病的控制,术中熟练操作缩短手术时间,积极控制胆囊急性炎症及选择更为合适的手术时机可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 心力衰竭产妇继发肺部感染与心功能变化的关系分析

    作者:赵华

    目的 分析心力衰竭产妇继发肺部感染与心功能变化的关系,为肺部感染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对42例心力衰竭继发肺部感染产妇作为研究组,并将38例单纯心力衰竭产妇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检测并比较血管加压素、血浆脑钠肽水平.结果 研究组血管加压素水平为(235.4±50.7) pg/300μl,对照组为(197.8±33.2)pg/300 μl;研究组血浆脑钠肽水平为(324.6±22.3)ng/L,对照组为(96.5±7.8)ng/L;研究组血管加压素及血浆脑钠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患者随着心功能下降其血浆脑钠肽水平及血管加压素水平不断升高(P<0.01).结论 心力衰竭产妇继发肺部感染可通过影响产妇机体血管加压素、血浆脑钠肽水平而影响心功能,加重心功能不全,临床对于心力衰竭产妇应积极控制肺部感染.

  • 冠心病患者医院感染因素分析及预防

    作者:吕冰

    目的 了解冠心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构成因素,以便采取有效预防措施.方法 对2009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2346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有96例医院感染患者,感染率为4.1%;患者中≥60岁的占76.04%,<60岁占23.96%,与年龄、有无侵入性操作和住院时间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占59.17%,其次为泌尿道占19.17%;共分离出病原菌7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70.8%,革兰阳性菌占18.0%,真菌占11.2%,前3位病原菌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肠球菌属,分别占26.4%、11.1%、9.7%.结论 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缩短住院时间、避免侵入性操作、加强护理、做好消毒隔离等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 妇产科术后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

    作者:胡京辉;王鑫炎;蒋珊珊;李丽洁

    目的 探讨妇产科患者发生术后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和相关对策,为控制和预防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09年1月-2011年12月在妇产科行手术治疗的7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对感染相关危险因素行单因素分析后进入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786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43例,感染率5.47%,感染部位以泌尿道为主,占27.91%,其次为腹部切口、阴道、呼吸道、皮肤黏膜,分别占23.26%、16.28%、13.95%、11.63%;单因素分析发现医院感染与年龄、手术时间、合并基础疾病、侵入性操作、术后留置导管时间、手术方式、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等因素有相关性(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年龄((OR=3.812,P=0.037)、侵入性操作(OR=2.547,P=0.012)、手术时间(OR=2.804,P=0.041)和合并基础疾病(OR=3.758,P=0.023)是医院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妇产科术后医院感染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发生率较高,应根据相应的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诊疗措施,密切监测高龄患者,减少侵入性操作,严格无菌操作,预防和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 骶3神经电针预防脊髓损伤后尿路感染的临床研究

    作者:徐智慧;王彦彬;诸靖宇;黄邦高

    目的 探究骶3神经电针预防脊髓损伤后尿路感染情况,并研究分析在不同的电针刺激强度对患者效果,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选取医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脊髓损伤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取电针刺激骶3神经的方式预防脊髓损伤后产生的尿路感染,根据不同的患者调节适当电针刺激强度,对照组未使用电针刺激骶3神经,通过是否使用电针刺激骶3神经及电针刺激强度观察患者尿路感染,并在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尿路感染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结果显示尿路感染的例数均呈减少的趋势,治疗组患者在经电针刺激骶3神经后尿路感染的例数较对照组患者明显减少,特别是在1、2个疗程后较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电针刺激骶3神经预防脊髓损伤的患者尿路感染有明显疗效,且无不良反应.

  • 肿瘤化疗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应对措施

    作者:郦荣林

    目的 分析肿瘤化疗感染的危险因素,制定相关应对措施,以减少肿瘤化疗患者感染发生.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收治的1122例肿瘤化疗患者临床资料,对肿瘤化疗后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危险因素采取应对措施.结果 共有169例肿瘤化疗患者发生感染,感染率为15.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β=1.417,OR=2.027)、住院天数(β=1.562,OR=3.997)、侵入性操作(β=1.544,OR=2.455)、合并糖尿病(β=1.718,OR=4.397)、伴皮肤或黏膜型溃疡(β=1.699,OR=2.701)是肿瘤化疗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医院肿瘤化疗感染患者的危险因素多数是非人为因素,甚至是不可避免的治疗行为导致的,针对可人为改善的因素加强管理,使患者的生命健康得到大化的保证,针对危险因素做好预防措施,以减少感染的发生.

  • 前列腺增生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体会

    作者:忻玲

    目的 探讨前列腺切除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总结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706例前列腺切除术患者,统计患者年龄、手术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及感染部位,分析相关因素.结果 706例患者中发生感染24例,感染率3.42%;手术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以及是否患有基础疾病为感染的危险因素;术后感染部位以泌尿道感染为主,14例占58.33%.结论 应加强围术期护理干预,规范手术操作以降低术后感染.

  • 中心型肺癌并发阻塞性肺炎的感染特点及介入治疗效果

    作者:林毅;李博;罗祖炎;俞文强;胡庭杨;毛颖民;周兵;杨广宇

    目的 探讨肺癌并发阻塞性肺炎病原菌种类、耐药性等感染特点,并对介入治疗疗效进行观察,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选择134例中心型肺癌并发阻塞性肺炎患者,收集患者痰液标本进行痰培养,检测病原菌并进行药敏试验,以观察病原菌抗菌药物耐药性;按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单纯支气管灌注治疗(BAI),而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同时采用敏感抗菌药物进行灌注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分离病原菌329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90株占57.75%,革兰阳性球菌81株占24.62%,真菌58株占17.63%;排前5位的病原菌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假丝酵母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分别占22.94%、18.84%、11.55%、11.25%、9.73%;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及美罗培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及呋喃妥因敏感,敏感率均达100.00%;而白色假丝酵母菌对两性霉素B敏感,敏感率为100.00%;治疗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AI治疗同时灌注抗肿瘤药物与敏感抗菌药物,是治疗中心型肺癌合并阻塞性肺炎的理想治疗方法.

  • 中晚期痴呆患者院内获得性肺炎的高发因素及应对策略

    作者:杨永秀;徐小杰;施剑飞

    目的 探讨中晚期痴呆患者院内获得性肺炎的高发因素,为痴呆患者临床康复提供应对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436例中晚期痴呆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院内获得性肺炎的发生率和病原菌特征,采用x2检验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436例痴呆患者发生肺部感染75例,感染率为17.20%;共分离出88株病原菌,革兰阴性菌59株占67.05%,革兰阳性菌22株占25.00%,真菌7株占7.95%;排名前5位的病原菌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分别占29.55%、17.05%、13.64%、10.23%和9.09%;肺部感染与年龄、病程、住院时间、合并疾病情况、吞咽困难、侵入性操作、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和抗精神药物使用时间有关(P<0.05).结论 中晚期痴呆患者院内获得性肺炎的感染率较高,应针对其高发因素,采用相应的应对策略,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 超声心动图诊断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赘生物的价值

    作者:赵中洪;周余旺

    目的 探究并分析超声心动图在诊断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SBE)赘生物中的价值,为临床诊治提供有效的依据.方法 选取1995年10月-2012年8月收治的SBE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48例患者术前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将其诊断结果与手术诊断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超声心动图检查出的心内膜赘生物患者有46例,阳性率为95.83%,其中赘生物附着于主动脉瓣的患者有12例、二尖瓣9例、三尖瓣8例、肺动脉瓣10例、主动脉瓣合并二尖瓣7例;超声心动图检查出的赘生物大小在2~15 mm的患者例数多,占67.39%;赘生物数量为2个的患者例数多,占56.52%;超声心动图诊断出的瓣膜赘生物附着部位及赘生物大小和数量与手术诊断结果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超声心动图能够准确检查出赘生物的附着部位和赘生物的大小、数量,对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具有很大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 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相关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

    作者:王介营;李芹;王洪辉;王玉虎

    目的 研究影响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诸多因素,讨论临床上应对感染的防治措施,为防治阑尾炎术后感染奠定临床基础.方法 随机选取2009年7月-2012年2月在医院进行检查且进行急性阑尾炎手术的患者共350例,其中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设为研究组,共50例,其余的300例未感染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可能造成切口感染的因素,并根据其影响因素的结果制定临床的防治措施.结果 研究组的体重指数(BMI)为25.1±1.8,对照组患者BMI为23.2±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病程≥24h的患者占7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4.7%;研究组手术时间<1 h的患者占7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7%;研究组未进行切口保护的患者占8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7.7%;研究组切除方法为逆行者占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0%,研究组引流出口为原切口者占7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0%;研究组病理类型为化脓性占70.0%,单纯性占6.0%,坏疽穿孔性占24.0%与对照组的51.0%、16.7%和32.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导致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因素众多,临床应进行积极有效地防治,减轻患者痛苦.

  • 临床护理路径在产褥感染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作者:汪素琴

    目的 分析临床护理路径(CNP)对产褥感染患者临床护理质量的影响,建立产褥感染患者的佳护理模式.方法 将96例产褥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56例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指导的护理模式,对照组40例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出院时满意度试验组患者为92.9%、对照组为75.0%,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住院天数为(6.5±5.0)d、住院费用为(2520±520)元,对照组为(9.6士4.5)d、(3715±320)元,试验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无护理差错发生,对照组发生2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指导的护理模式有助于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优于传统的护理模式.

  • 鼻内镜手术术后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侯丽达

    目的 探讨分析鼻内镜手术术后发生感染的相关因素与抗感染药物疗效,为预防和治疗手术部位感染提供临床试验数据支持.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鼻内镜手术治疗患者5185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发生感染的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鼻内镜术后手术部位发生感染51例,感染率为0.98%;鼻部肿瘤患者、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鼻息肉患者、鼻中隔偏曲患者术后感染率分别为4.20%、2.00%、0.54%、0.40%,鼻部肿瘤患者感染率明显高于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鼻息肉患者、鼻中隔偏曲患者;手术时间≥2h患者的感染率为2.42%,明显高于<2 h患者的0.47%;血糖(Glu)>11.0 mmol/L患者术后感染率为3.29%,高于<7.0 mol/L患者的0.21%、7.0~11.0 mmol/L患者的1.24%;年龄≥60岁、吸烟、每日吸烟>20支、体重指数(BMI)> 28患者的感染率分别为1.99%、1.72%、2.32%、1.44%,明显高于年龄<60岁、不吸烟、每日吸烟>20支、BMI≤28患者的0.42%、0.55%、1.01%、0.6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内镜手术术后感染与围手术期的因素密切相关,控制血糖水平、劝导患者戒烟、熟练地操作缩短手术时间以及合理的应用抗菌药物预防,可有效地降低医院感染发生,促进手术部位的愈合,减轻患者的痛苦.

  • 整形外科手术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刘尊敏

    目的 研究整形外科手术感染患者的细菌分布及病原菌的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对2006-2011年外科手术整形感染患者进行分析,检测病原菌的来源、种类构成以及主要病原菌的耐药性.结果 共检出病原菌626株,主要来自血液标本,占20.82%,其次为患者分泌物占16.92%,感染部位的脓液占13.66%,尿液占12.36%,引流液占10.20%;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粪肠杆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及阴沟肠杆菌为主要的病原菌;主要革兰阳性菌对克拉霉素和利奈唑胺的耐药率极低,<1.00%;主要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较低,<18.00%.结论 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择使用抗菌药物,避免引起细菌的耐药性.

  • 80例抑郁症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特征分析

    作者:陈斌华;齐若兵;杨永秀;金红阳

    目的 分析80例抑郁症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为临床防治提供指导和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80例抑郁症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 感染部位主要集中于下呼吸道、上呼吸道和胃肠道,分别占47.50%、26.25%和22.50%;共分离出84株病原菌,革兰阴性菌62株占73.81%、革兰阳性菌19株占22.62%和真菌3株占3.57%;前4位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占26.19%、20.24%、19.05%和16.67%;单纯西药组HAMD评分由治疗前的(23.4±3.2)分降为(10.6士4.8)分,而联合中药治疗组HAMD评分由治疗前的(23.7±3.0)分降至(6.8±3.3)分,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两组比较,联合中药治疗组其HAMD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抑郁症住院患者的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道和消化道,且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应针对上述因素做好防治工作.

  • 肝硬化合并感染患者的临床研究及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童秀萍;洪小飞;吴深宝;朱旭星

    目的 研究肝硬化合并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其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肝硬化合并感染患者80例为感染组,同期治疗无合并感染的患者80例为非感染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肝硬化合并感染患者的危险因素.结果 感染组中院内感染有36例,占45.00%,社区感染44例,占55.0%;采集的细菌学检测标本中,17份呈阳性,检出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占88.24%;自发性腹膜炎为多发的感染类型,45例占56.25%,其次是肠道感染,16例占20.00%和肺部感染13例占16.25%;感染组患者的近期死亡率为21.25%,明显高于非感染组的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住院天数及白蛋白水平是肝硬化合并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在临床治疗中,缩短患者住院天数、提高其血清白蛋白水平有助于降低感染的发生.

  • 鲍氏不动杆菌及铜绿假单胞菌肺炎患者死亡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王飞;姚贝;张捷;贺蓓

    目的 回顾性研究鲍氏不动杆菌(ABA)和铜绿假单胞菌(PAE)肺炎的死亡率及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探讨针对ABA尤其是多药耐药ABA(MDRAB)感染的不同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对临床预后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医院自2012年1-8月合格的呼吸道标本细菌培养为ABA和(或)PAE阳性的病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将诊断为肺炎者纳入研究,收集患者的临床和细菌学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死亡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79例肺炎患者纳入研究,包括ABA肺炎46例和PAE肺炎33例,死亡29例,死亡率36.7%;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呼吸频率、血尿素氮、合并脓毒症、血白蛋白水平是预测ABA和PAE肺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此外,ABA与PAE肺炎所致死亡率分别为50.0%和18.8% (P=0.004),ABA感染是死亡率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OR=4.33,P=0.007);调查病例中MDRAB占ABA中的97.8%,对治疗方案的分析显示,除初始治疗选择单独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增加患者死亡风险外,其他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对死亡率均无显著影响.结论 感染的严重程度是ABA和PAE肺炎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素,ABA感染尤其是MDRAB感染的死亡率高,如果临床考虑有ABA或耐药菌感染可能,应选择联合治疗或含有舒巴坦的复合制剂作为经验性治疗.

  • 解脲脲支原体感染与胎膜早破及早产关系

    作者:张绪东;陈飞

    目的 探讨宫颈解脲脲支原体与早产及胎膜早破的关系,为胎膜早破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方法 选取就诊的100例胎膜早破孕妇为A组,120例早产孕妇为B组,并且选择同期进行分娩的200例正常孕妇为C组,检测3组孕妇宫颈分泌物、胎膜、胎盘解脲脲支原体感染率.结果 胎膜、胎盘解脲脲支原体感染率A组为80.00%,B组为69.17%,C组为23.00%,C组感染率明显低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剖宫产率为72.00%,产褥感染率为15.00%,新生儿肺炎率为11.00%,明显高于C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加强对孕期妇女的生殖健康教育,并进行孕期健康检查,减少解脲脲支原体感染造成的不良妊娠预后.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程震锋;韦凡平;陆玉良;袁高辉;张川;周德震;卢孔杰;李利芳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医院感染的原因及分析危险因素,并总结预防对策,以减少急性心肌梗死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方法 对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医院治疗的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医院感染调查,分析其危险因素,并总结预防对策.结果 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4例,感染率为11.67%;主要感染部位为呼吸道、泌尿系统、消化道,分别占42.86%、21.43%、21.43%;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年龄、就诊时间、心脏左室功能不全、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及慢性支气管炎、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等.结论 抗菌药物的预防使用并不能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避免侵入性操作等可有效预防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医院感染原因分析

    作者:李卫东;谢巧庆;迟春昕;简赵芳;王文祥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原因,以便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 对医院新生儿科2008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156例HIE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6例HIE中发生医院感染42例,感染率为26.92%,其中轻度HIE 84例,发生医院感染20例,感染率为23.81%,中度HIE 53例,发生医院感染的12例,感染率为22.64%;重度HIE 19例,发生医院感染10例,感染率为52.63%,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是轻度HIE的2倍.结论 HIE医院感染发生率比新生儿患儿总的医院感染率高,皮肤黏膜感染是其常见的感染原因,重度HIE易发生医院感染,HIE临床佳治疗时间为6h.

  • 复方甘草酸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妊娠患者疗效及对新生儿联合免疫的影响

    作者:陈威;高悠婷;孙庆丰;吴杨荷;周青青;蔡福景;丁继光

    目的 评估复方甘草酸注射液(SNMC)治疗晚期妊娠乙型肝炎患者及新生儿的疗效、安全性及对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疫苗(HBVac)、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联合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 收集100例医院妊娠晚期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复方甘草酸注射液治疗组(试验组)和腺苷蛋氨酸注射液治疗组(对照组),4周为1疗程,定期检测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两组孕妇新生儿出生时测量体重、身长,计算Apgar评分,新生儿出生后12 h、1、6个月分别给予HBVac 20、10、10μg肌内注射,同时于出生后12 h及1个月肌内注射HBIG 200 IU;1周岁时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滴度以评估对新生儿联合免疫的影响.结果 两组孕妇年龄、孕周及新生儿体重、身长、Apgar评分,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LT的复常率,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分别为82.0%和60.0% (P<0.05);AST的复常率,试验组亦优于对照组,分别为88.0%和68.0%(P<0.05);两组治疗前后TBil的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与对照组1周岁婴儿抗-HBs阳性率分别为92.0%和9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与对照组平均抗-HBs滴度为(553.9±72.35)mIU/ml和(537.6士53.54) mIU/ml,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新生儿联合免疫效果相仿.结论 复方甘草酸注射液能改善患慢性乙型肝炎的晚期妊娠患者的肝功能,且不影响新生儿联合免疫.

  • 44例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措施

    作者:陈秋霞;李小红;魏虹

    目的 分析糖尿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以采取有针对性诊疗护理措施,为有效防治糖尿病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医院895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其医院感染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所有糖尿病患者有44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发生率为4.92%;糖尿病发生医院感染的常见部位呼吸道17例占38.64%、泌尿道12例占27.27%、皮肤7例占15.91%和胃肠道6例占13.64%;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杆菌36株占81.82%,革兰阳性球菌4株占9.09%,真菌3株占6.82%;单因素X2检验分析,医院感染与年龄、糖尿病病程、血糖控制水平、侵入性操作、住院时间、抗菌药物种类有相关性,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年龄、血糖控制水平、侵入性操作和抗菌药物种类是医院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影响其发生的因素多样,应根据相应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诊疗护理措施,密切监测高龄患者,减少侵入性操作,控制血糖水平,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 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眼内感染的临床观察

    作者:沈莉

    目的 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眼内炎的有效预防和治疗方法,以提高手术治愈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2012年2781例(3984眼)患者临床资料,其中仅3例(3眼)患者术后并发眼内感染,对该3眼行细菌学培养和药敏试验,抗菌药物冲洗前房及玻璃体腔,全身应用万古霉素联合头孢类,必要时切除受累玻璃体,随访6个月.结果 3例发生眼内感染患者检出细菌分别为表皮葡萄球菌2株、大肠埃希菌1株;其中2例患者经药物治疗1周后眼内炎得到有效控制,1例表皮葡萄球菌感染患者药物治疗效果较差,行受累玻璃体切除后患眼炎症得到控制,随访复查治疗效果较好.结论 眼内炎早期应用抗菌药物可得到有效控制,严重者可采用玻璃体切除术.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

    作者:吕亮;王福生;卢敏;黄鑫

    目的 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为早期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9年1月-2012年12月住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发生感染者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期未发生感染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对照组,统计两组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血红蛋白含量、血清白蛋白、手术时间、输血量等因素,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所有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共有21例发生术后感染,感染发生率在8.86%;检出病原菌前3位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6株占28.57%、大肠埃希菌5株占23.81%、铜绿假单胞菌3株占14.29%;长期应用激素史在感染组与对照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在年龄、血清白蛋白、手术时间、引流时间、术前血红蛋白含量、血糖和基础疾病史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性别、出血量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感染发生是多因素所致,应当根据危险因素的发生,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有效预防.

  • 集中供应手术器械清洗程序有效性的评估

    作者:吴佳伟;张鹏;张俊明;徐丽丽;王国权

    目的 利用ATP荧光法比较手工清洗、超声和淋洗3种方式对开腹手术包内器械的清洗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12个开腹手术包,分别采用手工清洗、超声波清洗和喷淋清洗方式各清洗4包,检测清洗前、预洗后和清洗器械表面清洁度.结果 钳类相对荧光(RLU)值远远高于药杯、巾钳、治疗碗、腹膜钳和弯盘等器械;手工清洗的器械RLU值低于喷淋和超声的RLU值;喷淋清洗和超声清洗针对不同器械的预洗效果不同.结论 具有关节、缝隙的器械较难清洗;在3种清洗方式中手工清洗效果差,喷淋和超声针对不同器械清洗效果不同.

  • 温州民营医院感染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作者:吴红梅;徐子琴;高胜春;陈身贤;夏优秀;徐玉燕

    目的 探讨民营医院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提高民营医院医疗服务质量.方法 依据浙江省基层医院感染管理检查统一评分标准,对温州市卫生局所辖的40所民营医院于2010-2012年进行了连续3年的质控检查并归纳分析总结.结果 35所民营医院得分在<90分,均不同程度地存在医院感染管理组织不健全、感染监测缺乏、科室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但将2012年的检查结果与历年相比,有明显提高,如供应室布局不合理率已由2010年的87.5%下降至2011年的70.0%,终降至2012年的37.5%;灭菌器监测不规范率由2010年的45.0%降至2012年的25.0%;手术室布局流程不合理率由2010年的22.5%降至2012年的10.0%;无菌包包装不规范率由2010年的35.0%降至2012年的22.5%等.结论 民营医院由于人员编制、管理与医疗质量基础的限制使其与国营医院有较大距离,但卫生行政部门通过加大监督管理处罚力度,并辅以不间断地质控检查和持续不断的整改,可获得明显管理成效.

  • 加强配置中心护士手卫生依从性的持续质量改进

    作者:张萍;蒋林静

    目的 加强配置中心护士手卫生依从性的持续质量改进,以降低医院感染率.方法 对120名护士在持续质量改进前(对照组)和持续质量改进后(观察组)的手卫生执行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改进前执行率、合格率分别为55.0%、66.0%,改进后执行率、合格率分别为95.0%、96.0%,在运用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后对于配置中心护士手卫生执行率、合格率明显提高.结论 运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能够有效监督和管理医护人员手卫生的落实,值得在临床推广.

  • RICU医院感染的管理及预防

    作者:侯金兰;郭艳茹

    目的 研究医院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RICU)的管理情况,为预防RICU医院感染提供指导.方法 以医院呼吸科2010年1月-2012年2月40例RICU医院感染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的感染原因、下呼吸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结果 铜绿假单胞菌及鲍氏不动杆菌为主要病原菌,患者感染率高达100.0%,葡萄球菌属、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肠球菌属患者感染率分别为7.5%、7.5%、42.5%、50.0%、12.5%;患者主要为革兰阴性菌感染,鲍氏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呈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均表现不同水平耐药;40例重症呼吸监护患者有13例死亡.结论 完善ICU制度管理,加强对患者预防隔离及医务人员的无菌操作观念,合理用药,对减少RICU医院感染有重要意义.

  • 消化内镜医院感染的预防

    作者:吴利红

    目的 研究预防消化内镜医院感染的方法及消化内镜感染的护理措施,以完善消化内镜的诊治工作.方法 选取医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进行消毒内镜诊疗的300例患者为研究组,给予新型预防消毒内镜医院感染的方法及消毒内镜感染的护理措施;将2009年1-10月100例患者为对照组,给予传统的预防消毒内镜医院感染的方法及消毒内镜感染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诊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呛咳躁动率、恶心率、患者术后不适率分别为1.7%、2.0%、1.0%,对照组分别为15.0%、21.0%、11.0%,研究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研究组的病原菌检出率为8.0%,对照组检出率为3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败血症.结论 新型消毒内镜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护理管理效果良好,避免了医院交叉感染.

  • 如何正确选择灭菌过程批量放行装置

    作者:黄桂桂;许和凤

    随着新《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操作规范》实行,灭菌过程批量放行装置在灭菌过程中开始大范围使用,如何正确选择一款合适的灭菌过程批量放行装置困扰我们.笔者结合医院的实际使用情况,对灭菌过程批量放行装置进行分析,对医院如何选择一款合适的灭菌过程验证装置提供指导意见.1材料与方法1.1材料新华牌压力蒸汽灭菌过程化学验证装置(山东新华医疗器械);新华牌压力蒸汽灭菌化学测试包(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自制纯棉布巾标准测试包,按照《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要求,取16块新洗好纯棉布巾,每块布巾40 cm×65 cm,体积23cm×23 cm×15 cm;新华牌压力蒸汽灭菌爬行式化学指示卡;新华牌压力蒸汽灭菌生物指示剂;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

    关键词: 灭菌 装置 批量放行
  • 低温等离子灭菌器在内镜灭菌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周完英;支彩英;汪巧萍

    目的 研究低温等离子灭菌器在内镜消毒中的效果,选择佳的内镜消毒方法,提高内镜灭菌效果.方法 通过对该技术的研究和使用,确定它的适用范围,并结合手术室340个灭菌结果的记录找出灭菌失败的原因.结果 在340个低温灭菌使用中,332个灭菌合格,合格率为97.64%;8个灭菌循环终止,其中3个物品潮湿,3个物品包装不合格,1个有机物残留,1个舱内物品摆放不准确,经过处理,重新灭菌均达标.结论 严格按照低温等离子灭菌器的操作规范,由专业人员操作,保证灭菌前物品干燥及正确灭菌舱内物品的摆放和包装,就能保证灭菌程序的顺利完成及内镜灭菌效果,从而保证患者的健康及预防医院感染.

  •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中的阻力原因分析及对策

    作者:廖声静

    目的 分析医院护士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阻力原因,提高护士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规范管理.方法 对医院98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总结分析护士在抗菌药物应用管理中的阻力原因,并在全院进行整改.结果 护士对抗菌药物相关知识掌握不足,其中严重的是护士不知晓抗菌药物的使用范围,占调查人数的43.88%,整改后其知晓率降至17.35%,其他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结论 医院通过培训护士的抗菌药物相关知识、宣传抗菌药物规范使用的重要性及措施、严格管理医师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等措施可以有效解决护士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中的阻力,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

  • 克霉唑与制霉菌素栓治疗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作者:吴熊军

    目的 观察比较克霉唑与制霉菌素栓治疗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疗效以及安全性,为治疗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提供临床参考.方法 选取2008年6月-2012年3月患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妊娠期妇女1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2例;观察组给予克霉唑治疗,对照组给予制霉菌素栓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和用药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VVC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愈率为59.6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0%(P<0.05);观察组的无效率为1.6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45% (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7.1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03% (P<0.05).结论 克霉唑治疗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疗效优于制霉菌素栓,两种药物均安全性良好.

  • 2009-2011年神经外科常见细菌分布与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作者:甘燕玲;吴建娟

    目的 分析2009-2011年神经外科感染细菌分布及耐药性变化,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2011年神经外科感染细菌分布及耐药性,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9-2011年神经外科医院感染发生率分别为5.22%、4.69%及3.63%,明显高于全院同期的平均感染率;神经外科医院感染发生部位以颅内和下呼吸道常见;2009年和2010年感染细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2011年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未检出葡萄球菌属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的耐药菌株;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加酶抑制剂较敏感;鲍氏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敏感性不高.结论 坚持神经外科细菌耐药性监测,及时反馈给临床,对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积极控制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 一起食物中毒患者粪便与可疑食品中副溶血性弧菌血清分型与毒力基因检测分析

    作者:张少华;沈飚;王忠发

    目的 进一步了解副溶血弧菌性食物中毒患者粪便与可疑食物中的副溶血弧菌血清型和毒力基因分布.方法 细菌分离改用L棒推涂其余参照GB/T4789.7-2003方法,对鉴定为副溶血性弧菌菌株做血清分型和毒力基因(tdh和trh)检测.结果 从4份粪便样品和2份从可疑食品中共检出副溶血弧菌28株可分15个血清型,来源于粪便样本的17株副溶血弧菌tdh阳性、trh阴性,来源于可疑食品中的11株副溶血弧菌tdh与trh均阴性.结论 该次食物中毒是由一组携带tdh毒力基因多种血清型混合的副溶血弧菌污染引起.

  •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血清学指标检测及临床价值

    作者:吴斌;高国娟

    目的 探讨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的血清学指标检测的临床价值,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51例典型症状患者、78例无症状可疑患者、63例健康查体者HSV-2 IgM/IgG.结果 典型症状者、无症状可疑者和健康查体者IgM阳性率分别为90.8%、32.1%和3.2%,IgG阳性率分别为97.6%、35.9%和4.8%;典型症状者IgM、IgG阳性率明显高于无症状可疑者和健康查体者(P<0.05);无症状可疑者IgM、IgG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查体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HSV抗体不仅在典型症状者升高,而且能检出无症状的感染者,可为临床HSV感染的诊断及流行病学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 贲门癌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常廷民;李建生;李秀敏

    目的 分析贲门癌发生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120例贲门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另选取100例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的上消化道非肿瘤疾病的患者为对照组,通过上消化道内镜对贲门不同位点组织进行病理活检,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结果 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率为55.26%,肠上皮化生患者为57.14%,腺上皮萎缩患者为58.82%,不典型增生患者为60.00%,均高于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18.7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率为65.0%,高于对照组(51.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贲门区12点位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率为55.83%,分别高于3点位(35.0%)、6点位(34.17%)、9点位(31.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贲门区不同位点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贲门癌及贲门区黏膜癌前病变的发生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存在一定关系.

  • 2011年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分析

    作者:诸军权;蒋银

    目的 了解医院2011年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并采用Etest法测定万古霉素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低抑菌浓度(MIC),以CLSI 2010年标准判断结果,WHONET5.6软件分析数据.结果 全年共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255株,其中MRSA检出率为51.4%,以神经外科、ICU检出率高,分别为85.4%、80.1%,门诊患者低为15.2%;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对青霉素高度耐药,对红霉素耐药率为41.7%,对其余抗菌药物均高度敏感,敏感率> 70.0%;MRSA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MSSA,MRSA除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敏感率100.0%外,对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利福平敏感率分别为92.0%、80.4%;Etest结果显示MRSA对万古霉素MIC50和MIC90分别为1.0、2.0 μg/ml,MIC> 1.0 μg/ml菌株所占比例为44.3%,未发现有万古霉素非敏感株.结论 神经外科和ICU是MRSA感染的高危部门,MRSA对抗菌药物耐药性高,应重视MRSA万古霉素MIC的监测.

  • 革兰阳性球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监测分析

    作者:李艳芳;喻莉;詹燏;张远超;龙鼎;杨军辉

    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革兰阳性球菌分布构成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按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对2009-2011年医院感染革兰阳性球菌进行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分离出革兰阳性球菌1741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属分别占42.96%、31.59%、23.21%;67.51%金黄色葡萄球菌和48.00%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来源于下呼吸道,72.03%肠球菌属来源于尿道;会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克林霉素、青霉素等呈高耐药性,对替考拉宁耐药率低,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100.0%敏感;肠球菌属对青霉素、庆大霉素等呈高耐药性,而对利奈唑胺100.0%敏感.结论 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属居革兰阳性球菌感染前3位,耐药率高且与临床选择有关,对指导临床用药有重要意义.

  • 医院感染肺炎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刘丹平

    目的 探讨医院感染肺炎病原菌的种类分布及耐药性,为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指导.方法 对2008年12月-2011年12月115例医院感染肺炎患者的临床痰液标本进行病原菌分离及菌种鉴定,用K-B法做药敏试验,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分离到的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占70.6%,革兰阳性菌占18.8%,真菌占10.6%;分离率前4位的病原菌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占29.4%、17.5%、13.1%和11.9%;革兰阴性杆菌对哌拉西林、四环素、喹诺酮类及三代头孢菌素等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革兰阳性菌对阿奇霉素、红霉素、氨苄西林等药物耐药性较严重.结论 医院感染肺炎的主要病原菌群为革兰阴性菌,各病原菌群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均较严重,应加强病原菌耐药性的检测,合理选择抗菌药物,以提高医院感染肺炎的治愈率,并降低死亡率.

  • 19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王若飞;丁天鹏;李定宪;龚英英;周志虹;夏云昆

    目的 分析近3年医院住院患者金黄色葡萄球菌(SAU)分离株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为指导临床治疗SAU感染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帮助.方法 对196株SAU的分布及耐药性进行调查分析,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SAU培养与鉴定,采用CLSI推荐的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196株SAU中,48.5%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51.5%为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在95株MRSA中,ICU、呼吸科、神经内科检出率较高,儿科检出率相对较低;SAU对多种常用抗菌药物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MRSA的耐药率均高于MSSA.结论 SAU引起的耐药现象严重,加强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非常重要.

  • 绍兴地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属感染及其耐药性研究

    作者:陆明钢;刘琪;王颖

    目的 分析绍兴地区泌尿生殖道解脲脲支原体(Uu)及人支原体(Mh)感染及其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的Mycoplasma IST2支原体鉴定及药敏试剂盒进行检测.结果 683份标本中支原体属培养阳性374份,总阳性率54.76%,检出Uu 270株占72.19%,Mh 56株占14.97%,Uu+Mh48株占12.84%;男、女患者感染阳性率分别为28.57%和70.7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主要集中在20~40岁年龄段;不同类型支原体药物敏感性不同,Uu对普那霉素敏感率高为99.26%,对多西环素、四环素、交沙霉素、克拉霉素敏感率分别为97.04%、91.85%、85.93%、69.26%;Mh、Uu+Mh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要高于Uu.结论 泌尿生殖道感染以Uu为主,女性感染率明显高于男性,支原体属对各种抗菌药物已产生一定的耐药性,对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应及时进行支原体属培养及药敏试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以有效提高治愈率和控制耐药菌株的产生.

  • 老年患者医院感染产ESBLs及AmpC酶肺炎克雷伯菌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郑素君

    目的 了解老年住院患者在医院感染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及AmpC酶的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1年高龄住院患者进行病例剖析,整理出各类标本中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单产ESBLs、AmpC酶和同产ESBLs及AmpC酶菌株的检出率及耐药性.结果 从老年住院患者各类标本中共分离到肺炎克雷伯菌97株,单产ESBLs 29株,占29.9%,单产AmpC酶16株,占16.5%,同产ESBLs及AmpC酶8株,占8.3%;产酶与非产酶菌株除对亚胺培南敏感率100.0%外,对其余(p-)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头孢菌素类呈高度耐药,产酶菌株耐药率高于非产酶菌株,同产ESBLs及AmpC酶菌株耐药率要高于单产ESBLs和AmpC酶菌株.结论 老年住院患者感染的肺炎克雷伯菌单产ESBLs、AmpC酶及同产ESBLs及AmpC酶菌株检出率较高,并且产酶菌株对多种抗菌药物呈耐药状态.

  • 尿路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新趋势

    作者:甘龙杰;杨滨;欧启水;陈守涛;林宇岚

    目的 研究福州地区尿路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新趋势,为临床抗菌药物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0年1月-2011年12月2493株尿路感染病原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2493株病原菌中前3位依次为大肠埃希菌占33.2%、屎肠球菌占8.8%、肺炎克雷伯菌占7.1%;对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高的抗菌药物均为氨苄西林;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的耐药率明显低于氨苄西林的耐药率(P<0.05);两者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也明显低于庆大霉素(P<0.05);屎肠球菌的耐药性比较严重,尤其是青霉素类和氟喹诺酮类的耐药率均>90.0%.结论 大肠埃希菌仍是尿路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但肠球菌属、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等常见病原菌的比例有所上升,其耐药性呈上升趋势,部分出现多药耐药,应根据病原菌药敏结果使用抗菌药物.

  • 476例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药敏分析

    作者:黄辉

    目的 探讨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率,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8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分离菌进行培养鉴定,药敏试验采用K-B法,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要求的药敏质控标准执行.结果 共分离出病原菌204株,阳性率为42.86%,革兰阴性菌139株占68.14%,革兰阳性菌65株占31.86%,前5位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链球菌,分别占26.47%、16.18%、15.69%、10.29%、10.29%;药敏试验发现多数菌株为多药耐药,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对革兰阴性菌敏感率较高,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福平对革兰阳性菌敏感率较高.结论 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中尤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多见,不同菌株对抗菌药物药物敏感性不同,临床应加强病原菌培养及药敏监测,根据药敏试验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治疗.

  • 65例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支原体属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

    作者:陈海敏

    目的 了解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患者支原体属感染及耐药性,为临床诊疗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0年1月-2011年12月医院收治的65例NGU患者进行解脲脲支原体(Uu)、人支原体(Mh)培养鉴定,并对阳性标本进行9种抗菌药物药敏试验.结果 65例NGU患者支原体属培养阳性46例,阳性率为70.77%,其中Uu阳性率40.00%,Mh阳性率6.15%,Uu+ Mh阳性率24.62%;女性Uu阳性率和Uu+ Mh阳性率分别为46.15%、33.33%,均显著高于男性30.77%、11.54% (P<0.05);支原体属对9种抗菌药物敏感性较强的是交沙霉素、克拉霉素及普那霉素,敏感率分别为93.48%、86.95%、84.78%,而对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及红霉素的耐药率较高,耐药率分别为93.48%、82.61%及78.26%.结论 NGU患者支原体属感染以Uu和Uu+ Mh混合感染为主,且耐药性严重,临床中对NGU的治疗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 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血培养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分析

    作者:陆曹杰

    目的 分析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病原菌的构成及其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选取临床140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经血液培养分离得到病原菌,并利用药敏试验对病原菌的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 病原菌中主要革兰阳性菌为酿脓链球菌72株占49.7%、金黄色葡萄球菌14株占9.7%、表皮葡萄球菌11株占7.6%、肠球菌属7株占4.8%、溶血性葡萄球菌6株占4.1%;主要革兰阴性菌为嗜麦芽寡养单胞菌16株占11.0%、大肠埃希菌11株占7.6%;革兰阳性菌对克拉霉素和利奈唑胺的耐药率较低,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和美罗培南的耐药性较低.结论 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临床应依据病原菌的类型合理选择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以减低耐药菌的产生.

  • 幽门螺杆菌感染对结直肠癌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姜国胜;张庚;任维聃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结直肠癌发生的相关因素,为预防结直肠癌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将选取的60只清洁级雄性Wistar幼年大鼠随机分为4组,第1组为单纯Hp组,用Hp菌灌胃法定植Hp;第2组单纯N-甲基亚硝基脲(MNU)组用Hp菌液等量布氏肉汤灌喂,10周后用MNU灌肠诱发结直肠癌形成;第3组采用Hp+ MNU联合处理定植Hp基础上,10周后用MNU灌肠诱发结直肠癌形成;第4组用与Hp菌液等量布氏肉汤灌喂基础上用MNU等量去离子水经肛门灌肠,定期处死大鼠后提取标本,检测Hp,同时做病理切片标本,观察有无肠壁增厚、肠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溃疡及结节发生.结果 Hp组及Hp+ MNU组大鼠较MNU组、第4组胃黏膜明显偏薄,以胃窦部较为明显,且可见肠上皮化生;Hp组及Hp+ MNU组共定植28只小鼠,尿素酶染色阳性21只,培养阳性17只,Giemsa染色阳性达23只,两项阳性大鼠共有25只,占总定指数89.3%.结论 长期的Hp感染可能会增加大鼠结直肠癌对致癌剂的敏感性,促进结直肠癌病变形成,而血胃泌素在结直肠癌的发生过程中是诱导机制之一.

  • 血培养分离344株病原菌的耐药性分析

    作者:陆国健

    目的 了解临床实验室血培养中分离出病原菌的菌种构成比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 对3623份患者的血液标本进行血培养,将分离出的344株细菌进行菌种鉴定,并进行药敏性分析.结果 共分离病原菌344株,阳性率为9.5%,革兰阳性球菌占41.9%,常见的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革兰阴性杆菌占53.8%,常见的是大肠埃希菌,真菌占4.3%;病原菌科室分布ICU占25.9%,大外科占22.7%,神经内科占16.6%,呼吸内科占8.4%,血液内科占4.6%,儿科占4.2%,其他科室占17.7%;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占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64.7%,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41.4%;MRCNS的耐药率显著高于甲氧西林敏感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SCNS),MRSA的耐药率显著高于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所有葡萄球菌均对万古霉素敏感;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ESBLs的菌株分别占23.9%、38.8%;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对的敏感性高,无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菌株发现;产ESBLs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其他抗菌药物体现出耐药性.结论 对于血液感染疾病的临床诊治,应加强实验室血培养的检测工作,了解其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制定有效的抗菌治疗方案,提高治愈率.

  • 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的菌种分类及耐药性监测

    作者:彭文清;谢志强

    目的 调查了解医院收治的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患者的感染性真菌的菌种分类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医师治疗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选择有效抗真菌药物提供实验室参考依据.方法 严格按照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颁发的《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无菌手法采集女性患者阴道分泌物立即送检;采用临床常规方法进行真菌分离培养、鉴定假丝酵母菌菌种;采用丹麦Rosco纸片扩散法进行真菌药物敏感试验和判断结果,同时进行室内质控.结果 223例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患者的生殖道分泌物中培养出231株假丝酵母菌属,包括5个菌种,其中白色假丝酵母菌检出率占第1位,占75.1%,第2位热带假丝酵母菌占9.1%,第3位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占5.6%,光滑假丝酵母菌和克柔假丝酵母菌分别占5.2%、6.5%;5种假丝酵母菌对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均保持了100.0%的敏感率;对氟康唑、克霉唑、伊曲康唑等常用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率分别达到5.4%、22.3%、5.4%.结论 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的致病性真菌除对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100.0%敏感以外,对其他3种常用抗真菌药物已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应重视假丝酵母菌属耐药性监测工作,以指导临床医师正确选择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

  • 连续18年的鲍氏不动杆菌耐药变迁及不同来源分布

    作者:张樱;杨继勇;叶丽艳;赵强;郭玲;陈荣;罗燕萍

    目的 调查18年中临床分离的鲍氏不动杆菌耐药性变迁和来源分布,为临床治疗鲍氏不动杆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细菌鉴定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VITEK-6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结果判定按照CLSI标准,数据分析采用WHONET5.6和EXCEL软件处理.结果 18年中共分离到鲍氏不动杆菌4140株,分离菌株数和分离率呈不断增加趋势,从1994年37株升至2011年的534株,主要来源于呼吸道标本,占77.6%;鲍氏不动杆菌对17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呈逐年增加趋势,上升明显的是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率从0上升至>80.0%;不同标本来源的鲍氏不动杆菌对17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略有不同,其中导管标本对17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耐药率从61.0%~96.0%,而尿标本对17种抗菌药物有较高的敏感性,耐药率为31.6%~82.6%,不同标本对庆大霉素、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米诺环素、四环素有较高的敏感性.结论 连续监测鲍氏不动杆菌的来源分布和耐药变迁,对临床感染控制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 2011年多药耐药非发酵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监测

    作者:熊燕;张虹;陈炎添;容永璋

    目的 分析2011年多药耐药非发酵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为临床控制多药耐药菌感染提供有效依据.方法 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ATB鉴定仪进行病原菌鉴定,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736株非发酵菌中检出多药耐药非发酵菌113株,检出率为15.4%;其中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MDRAB) 70株,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43株,分别占61.9%、38.1%,两者均出现泛耐药菌株;以呼吸道标本为主,占74.3%,主要分布于ICU,占54.0%;多药耐药非发酵菌除对多黏菌素B 100.0%敏感,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保持较大活性,耐药率<20.0%外,对其他14种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介于65.0%~100.0%.结论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加强消毒和隔离措施是降低和控制医院感染有效的方法.

  • 幽门螺杆菌感染对结石性胆囊炎术后基因表达及并发症的影响

    作者:胡正华

    目的 分析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结石性胆囊炎的关系,探讨其对结石性胆囊炎术后基因表达及并发症的影响,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行胆囊切除术结石性胆囊炎患者176例与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80例,比较两组术后病理检验结果.结果 结石性胆囊炎组患者胆汁Hp DNA阳性率为33.52%,胆囊黏膜HpDNA为37.50%,对照组分别为20.00%、22.50%,结石性胆囊炎组患者Hp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阳性组患者胆汁、胆囊黏膜PLA2活性、CCK-A受体mRNA基因表达相对量分别为(426.2±135.5)U/L、(195.2士62.0)U/L、(2.3士1.1)%,Hp阴性组患者分别为(280.6±86.7)U/L、(159.5士55.4)U/L、(9.5士3.6)%,Hp阳性组患者胆汁、胆囊黏膜PLA2活性显著高于Hp阴性组,胆囊壁CCK-A受体mRNA基因表达相对量则显著低于Hp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术后并发症患者36例,发生率为20.5%,包括胆汁反流10例和术后综合征26例,Hp感染阳性率显著高于无并发症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感染可能是导致结石性胆囊炎及术后综合征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关注研究.

中华医院感染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3 04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