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中华医院感染学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Nosocomiology 중화의원감염학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影响因子: 1.8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82-747
  • 国内刊号: 1005-4529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82-74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樊秀平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酸化水消毒呼吸管道的效果观察

    作者:杨兴玉;侯秋华;陈春丽;谭家琼

    我科于2008年对全院呼吸管道实行集中回收管理,运用酸化水取代“84”消毒剂进行呼吸管道消毒,效果很好.1 方法1.1酶洗 将污染呼吸管道储水罐及湿化罐、管道小接头浸泡于1 ∶ 150手洗或1∶400机洗的多酶清洗液中2~10min.1.2 自来水冲洗 经含酶清洗液浸泡后的管道使用清洁的自来水冲洗,仔细检查管道内有无痰痂、血渍及其他污物残留后,使用毛刷彻底清洁干净,用自来水冲洗.1.3酸化水消毒 将清洗的所有管道及接头运用酸化水浸泡消毒15 min.

  • 基层医院发热门诊放射检查室医院感染控制

    作者:滕刚

    基层医院发热门诊建立之初,因疫情形势的紧迫,成立比较仓促,设施不够完善,房间结构不能完全适应传染病控制的需要.疫情过后又疏于进一步建设,特别是放射机房,空间狭小,机器设备只能简单配置,放射医师在操作过程中需要往返发热门诊与放射科之间,其防止医院感染自觉意识较差,消毒隔离操作不够规范,增加了职业感染的危险性.如何防范发热门诊放射医师医院感染发生,其控制措施:(1)强化放射医师医院感染管理意识,要求必须掌握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知识,熟练掌握消毒、灭菌、洗手、穿隔离衣等各种基本操作技能.(2)工作时须穿隔离衣、戴手套、口罩,处理每例患者前及时更换手套.

  • 急诊科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作者:杨建红

    为预防与控制急诊科医院感染的发生,加强急诊科医院感染的管理,我们对2008年1月-2010年8月,收治急诊科的创伤患者3605例进行了前瞻性监测和回顾分析.1 对象与方法我院急诊科2008年1月-2010年8月收治的3605例创伤患者进行了医院感染监测.2 结果2.1 医院感染发生率 本次调查3605例发生医院感染44例,感染发生率1.22%.2.2感染系统 44例感染系统分布及构成,其中,呼吸系统21例占47.73%,创面11例占25.00%,泌尿系统5例占11.36%,消化系统4例占9.09%,口鼻腔2例占4.55%,血液系统1例占2.27%.

  • 人性化管理在供应室应用体会

    作者:陈洁

    通过倡导人性化服务理念,注重人性化护理管理,营造人性化服务环境,以便更好地满足护理服务对象的需求,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提升供应室护理质量.作为护士长要具备良好的自身素质、道德修养、娴熟的技术水平及人性化的护理管理理念,才能充分发挥护理人员的主动性,为临床服务更加完善.现将人性化管理在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报道如下.

  • 条形码包外标签应用体会

    作者:任燕敏

    包外标签是医疗器械包装时包外必须要粘贴的标志,它不单是灭菌效果检测的重要标志,同时还记录品名、日期、打包者等一些重要信息.包外标签的优劣可以反应消毒供应中心(CSSD)的发展建设水平.目前CSSD应用的条形码包外标签有突出的优点:(1)条形码的可追溯作用:我们的外标签上设有条形码,每包器械进入CSSD后都有一个与其相匹配的条形码,根据条形码去实现对器械在清洗、包装、灭菌甚至到使用全过程的追踪.

  • 预防多药耐药菌感染

    作者:李小玲;马德华

    多药耐药菌是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随着抗菌药物和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创伤性诊疗方法的增多、耐药菌株不断出现造成人体菌群失调、免疫力下降,增加了医院感染的机会,加强对多药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管理,医院必须切实从源头抓起.

  • 护理人员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

    作者:陈晓芸

    医院护理人员每日需要接触和处理含有细菌、真菌、寄生虫等多种致病微生物的各种体液和分泌物,加之就医患者的增多和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增加医院感染发生的概率.现对护理人员在医院感染控制中所发挥作用,报道如下.

  • 交腿皮瓣移植术医院感染的预防措施

    作者:杨归兰;郑映娜

    交腿皮瓣移植术适用于因创伤和慢性骨髓炎导致的小腿软组织缺损、骨质外露,以健侧皮肤为供皮区,等待创面长出肉芽,然后游离植皮.我院72例交腿皮瓣移植术,修复良好,治疗效果满意.1 资料与方法为我院创伤骨科中心2006年1月-2011年6月72例交腿皮瓣手术患者,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72例患者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进行分析.

  • 规范供应室护士的操作方法

    作者:孙琳

    自2010年开始我科尝试制定供应室各项工作的操作步骤,依据管理规范将各种操作制定详细的操作要领和评分方法与标准,形成考试卷形式,便于护士对操作方法的掌握.现报道如下.1 资料供应室承担了全院各临床科室各类器械包的回收、清洗、包装、灭菌及无菌发放的全过程.每日高压灭菌两次,手工清洗器械50~100件次.现有护士7名,年龄29~48岁;本科1名,大专2名,中专4名;主管护师2名,护师4名,护士1名,工人4名.

  • 洗婴室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

    作者:徐凤莲

    洗婴室是新生儿沐浴、护理的主要场所,很容易引起医院感染.由于我院加强了洗婴室医院感染的预防及管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 健全管理体系与普及医院感染管理知识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消毒技术规范》我院制定了一系列制度,各科均成立了感染监控小组,并按照医院感染控制原则设置了工作流程,根据各科各专业特点分类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关键词: 医院感染 洗婴室
  • 黑热病1例的诊断

    作者:朱其荣

    患者,男,21岁,因发热1个多月入院.1月前患者因受凉后出现不规则发热,伴畏寒、寒颤,体温高40.5℃,咳嗽,咳少许泡沫痰,气促,活动后明显,鼻衄6次,每次量少,能自行停止,在当地按肺部感染治疗后效果不佳,仍反复发热.患者两年前在甘肃陇南打工1年,曾接触确诊为黑热病患者.查体:体温39.1℃,急性热病容,轻度贫血貌,皮肤黏膜无瘀点瘀斑,巩膜无黄染,左侧腋窝及双侧耳后可扪及数个大小不一淋巴结,约1.5 cm×1.0 cm,双侧鼻腔黏膜见糜烂、出血,心、肺均阴性,肝肋下4 cm、质中等,脾肋下8 cm、质中等.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2.36×109/L,红细胞3.48×1012/L,血红蛋白96 g/L,PLT 40×109/L;肝功:丙胺酸氨基转移酶32.6 U/L,天东氨酸基转移酶83.2 U/L,白蛋白26.9 g/L,白蛋白/球蛋白比值0.54.血沉66 mm/h.B超:肝肋下4.5 cm,脾肋下8.8 cm.骨髓涂片:增生像,未找到利杜体,黑热病抗体阳性.胸部CT提示:双肺纹理稍增多,其内见少许点状影.

    关键词: 黑热病 诊断 治疗
  • 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控制

    作者:吴慧杰;杨丽丽;尹建春

    为了有效控制医院感染发生,针对新生儿的易感因素,加强了医疗、护理管理措施,有效地预防了新生儿病房感染,现报道如下.1 易感因素新生儿免疫功能尚不成熟,使新生儿容易患感染性疾病;胎龄越小或出生体重越低,感染的发生率越高;新生儿病房内患儿病情危重、机体抵抗力差和侵入性操作多等为其共同特点,因而增加了医院感染的危险性;医护人员手是造成医院感染传播的重要媒介;抗菌药物及激素的滥用易导致菌群失调,增加了细菌的耐药性;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与患儿住院时间长短有关,住院时间越长,医院感染发生率越高,降低患儿平均住院日数可降低医院感染率;病房布局不合理、面积较小、床位多,也增加了新生儿医院感染的机会.

  • 乌司他丁对重度烧伤早期全身炎症反应的影响

    作者:董静

    乌司他丁是从人尿液中提取的一种蛋白酶抑制剂,可调控炎性介质的水平,减轻各种炎症介质对主要脏器功能的损害,避免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进一步向多脏器功能障碍发展.笔者选用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等作为检测指标,观察乌司他丁对严重烧伤早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治疗作用.

  • 新型隐球酵母菌性脑膜炎患者误诊死亡1例分析

    作者:李伟宏;白雪;丰佳;刘丽

    新型隐球酵母菌性脑膜炎是由于真菌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的脑膜炎病,起病隐匿、较缓的头痛及恶心呕吐,表现复杂,无特异性,病情进展快死亡率高.1 病例患者,男性,40岁,农民,中等体重,因3d前咳嗽、咳痰并伴头晕、头痛、恶心、呕吐于2010年3月31日入住我院神经内科.查体:无明显的周身麻木及明显的肢体运动障碍,无外伤史、出血热病史,辅助检查脑CT示颅骨陈旧性骨折.初步诊断:病毒性脑膜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颅骨陈旧性骨折.

  • 支气管肺泡灌洗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影响的研究

    作者:徐海英;万晓蓉;张彩云;杜国菊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机械通气患者常见的一种严重并发症.所以,采用相关的措施处理及预防VAP是当今临床上一个重要的课题.我科在控制和预防VAP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资料 选择2010年1-12月入住呼吸科行机械通气治疗患者35例为试验组,其中男26例,女9例,年龄(70.01±8.19)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6例,重症肺炎6例,肺癌3例.选择2009年1-12月入住呼吸科行机械通气治疗患者32例为对照组,其中男25例,女7例,年龄(73.23±6.32)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3例,重症肺炎5例,肺癌3例,有机磷中毒1例.两组均采用经鼻气管插管法建立人工气道,在年龄、性别、病种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 护理毕业实习生手卫生执行率分析

    作者:许瑛;沈慧珠;李君;陈芳;汤红鹰;周娟华;张兰君

    护理毕业生是医院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在实习期间,也是与患者接触多的医务工作者之一.笔者在2010-2011年招聘护理新员工,通过考核护理操作过程中现场观察的方法,记录护理毕业生手卫生的执行情况,现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对象 2010-2011年护理毕业生应聘人员1178名,其中本科936名,专科242名,应聘者分别来自浙江、江苏、安徽、武汉、上海、重庆、黑龙江、江西、北京、山东等省市高等护理院校.

  • 消毒供应中心卫生员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作者:韩玲;袁选英;徐丹

    我院消毒供应中心为了加强卫生员管理,使消毒隔离制度得到落实,对近年来消毒供应中心卫生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采取了相应的对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 存在的问题(1)卫生员文化程度低:缺乏医学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没有良好的卫生习惯.(2)缺乏消毒隔离知识:由于卫生员缺乏消毒隔离知识,常出现不戴口罩出入无菌区和不戴手套直接接触污物,处理污物后不摘手套和不清洗双手便接触清洁物品,致双手污染或被锐器刺伤等.(3)工作分工不明确:科室虽制定了规章制度及工作流程,但缺乏量化考核方案,工作不到位,自觉性差.(4)无完善的管理体制:因卫生员的工资福利待遇较低,科室无考核及奖惩制度加以约束,所以工作缺乏积极性.

  • 脉冲场电泳及脂肪酸气相色谱分析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同源性的比较

    作者:毛璞;吴松林;叶丹;单靖岚;林美仪;李常安;黎毅敏

    目的 分析脂肪酸气相色谱方法能否应用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同源性分析.方法 收集2008年1月-2009年12月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患者痰标本中分离的43株MRSA;分别运用脉冲场凝胶电泳和脂肪酸气相色谱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 脉冲场凝胶电泳结果表明,43株菌有8个克隆;脂肪酸气相色谱分析结果,43株菌存在6个克隆,符合率仅32.56%.结论 在菌株同源性判断的准确性上与脉冲场电泳分型还有差距;脂肪酸气相色谱应用于MRSA的同源性分析仍需严谨.

  • MMP-1基因1G/2G多态性在支气管结核狭窄中的作用

    作者:梁莉;乐军;刘丽蓉;韩敏;唐神结;肖和平

    目的 研究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基因1G/2G多态性在支气管结核人群中的分布及其与支气管结核狭窄的关系.方法 采用DNA测序方法,对114例支气管结核患者和110例单纯肺结核患者进行MMP-1基因1G/2G多态性的基因型分析,比较基因型分布和支气管结核组织浸润和治疗后狭窄指标的关系.结果 MMP-1基因1G/2G多态的1G/1G、1G/2G和2G/2G基因型在支气管结核患者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44.7%、38.6%、16.7%;1G/2G多态性基因型分布与支气管结核治疗后支气管狭窄显著相关(P=0.003);与2G/2G纯合子基因型相比,携带1G等位基因的支气管结核患者治疗后发生支气管狭窄情况更严重(P<0.05);1G/2G基因型分布与支气管结核患者的年龄、性别、支气管结核分型无明显相关.结论 MMP-1基因1G/2G多态性与治疗后支气管结核的狭窄性有关,携带1G等位基因可能是支气管结核治疗后支气管狭窄的危险因素.

  • ELISPOT及ELISA鉴别HBV感染免疫状态的研究

    作者:施理;许小珍;符健;林锋;贾杰;陈所贤;蔡笃运;王英

    目的 比较酶联免疫斑点法(ELISPO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鉴别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免疫状态.方法 临床诊断的慢性HBV感染者免疫清除期、免疫耐受期患者各16例,常规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体外用HBcAg或培养液刺激,分别用ELISPOT及ELISA方法,检测两组患者PBMC分泌的r-干扰素(INFr).结果 用ELISA方法,两组患者PBMC受HBcAg刺激分泌IFNr,分别为(655.25±3.80)、(578.37±7.73)ng/L,阳性率分别为68.81%、1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用ELISPOT方法,两组患者PBMC受HBcAg刺激分泌IFNr,阳性率分别为87.50%、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免疫清除期、免疫耐受期HBV感染者,PBMC对HBcAg刺激的免疫反应不同,鉴别二者,ELISPOT优于ELISA.

  •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基因诊断及多重PCR SCCmec基因分型方法的建立

    作者:程建平;曾浩;邹全明;毛旭虎;郭鹰;肖斌;丁红雷

    目的 建立对临床分离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基因诊断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染色体mec基因盒(SCCmec)基因分型的方法.方法 对临床分离的1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采用双重PCR(emA和mecA)鉴定,再将鉴定为MRSA的临床菌株和3株标准株用多重PCR方法在一个反应体系(针对MRSA的8个基因)中进行SCCmec基因分型.结果 临床分离株中有6株鉴定为MRSA,对其和MRSA标准株的多重PCR基因分型结果显示,两株临床株为SCCmecⅡ型,4株为Ⅲ型,标准株SA-w2为Ⅰ型,MRSA252为Ⅱ型.结论 该研究可以很好地对临床MRSA进行基因诊断和分型,对MRSA的诊断和分型、耐药研究以及分子流行病学有重要意义.

  • 联合检测幽门螺杆菌CagA、VacA、Ure、Hsp60及RdxA的临床价值

    作者:陈海潮;单平囡;许德顺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幽门螺杆菌细胞毒素相关蛋白(CagA)、空泡毒素相关蛋白(VacA)、尿素酶(Ure)、热休克蛋白60(Hsp60)和氮素还原酶(RdxA)在胃、十二指肠疾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486例患者以免疫斑点试验(蛋白芯片)检测幽门螺杆菌CagA、VacA、Ure、Hsp60及RdxA抗体,对照组106例为健康体检人员.结果 患者组中CagA、VacA、Ure、Hsp60的总阳性率分别为65.02%、52.67%、71.40%、11.7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CagA、VacA和Ure检测对萎缩性胃炎、胃癌的阳性率为80.00%~90.00%,对胃、十二指肠溃疡的阳性率为70.00%~78.00%,其余的阳性率均<74.00%,但VacA、Ure、Hsp60检测对胃癌的阳性率均为89.47%.结论 5种Hp抗体检测对表浅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及胃癌诊治有较高参考价值.

  • 微生物酵素预防治疗肠道细菌易位的实验研究

    作者:马伟立;侯垒;李宁;高居忠

    目的 探讨微生物酵素对他克莫司(FK506)作用下肠道细菌易位情况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Wistar大鼠84只,体重180~220 g,随机分为对照组、免疫抑制组和预防治疗组;比较3组间肝和肠系膜淋巴结细菌培养阳性率、肠黏膜病理分析.结果 免疫抑制组第5、7天脏器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28.57%、42.8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0(P<0.05);各时间点肠黏膜损伤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预防治疗组第7天脏器细菌培养阳性率为7.14%,显著低于免疫抑制组的0(P<0.05);第3、5、7天肠黏膜损伤评分均显著低于免疫抑制组(P<0.05).结论 FK506可以引起肠黏膜上皮损伤,肠道机械屏障功能破坏,肠黏膜通透性增高,发生肠道细菌易位;应用微生物酵素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轻FK506引起的肠黏膜上皮损害,保护肠黏膜机械屏障功能,降低肠黏膜通透性,减少肠道细菌易位的发生.

  • 产科门诊患者呼吸道感染危险因素分析与对策

    作者:杨仙芳

    目的 探讨产科门诊患者呼吸道感染的易患因素监测及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2011年10月医院妇产科进行治疗的240例孕产妇的资料,统计并比较产妇个人因素及环境因素所导致呼吸道感染的情况.结果 在所有孕产妇导致呼吸道感染的个人因素中,因自身免疫力低下所引起呼吸道感染率为65.00%,明显高于其他个人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所有孕产妇导致呼吸道感染的环境因素中,因季节因素所引起呼吸道感染的感染率为78.75%,明显高于其他环境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引起孕产妇呼吸道感染的主要个人因素是自身免疫力低下、季节变化的因素,所以应合理安排饮食、补充机体免疫力、完善医院产科 门诊的取暖设施,改善因季节变化对产妇产生的不良影响.

  • 胃肠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监测与分析

    作者:王向群;张庆;陈金敏;罗俊华

    目的 分析胃肠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病源菌及药敏分析.方法 选择2003年6月-2011年6月医院收治的223例胃肠恶性肿瘤患者,其中男98例,女125例,年龄25~78岁,平均(44.5±5.2)岁,回顾性分析胃肠肿瘤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及药敏结果.结果 223例患者手术后病原学检测有45例出现切口感染,感染率为20.2%;共检出病原菌71株,其中革兰阳性菌20株,占28.2%,主要为粪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占18.3%、9.9%,革兰阴性菌51株,占71.8%,主要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产气肠杆菌、阴沟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占23.9%、16.9%、15.5%、8.5%、7.0%;切口感染的病原菌中对常用的抗菌药物耐药性较高;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和喹喏酮类较敏感,敏感率高的是万古霉素,为100.0%,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为敏感,敏感率为100.0%.结论 胃肠肿瘤患者术后切口感染主要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粪肠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上切口感染较轻时,可选用氨基糖苷类或喹诺酮类,若切口感染呈中重度,则可选用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严重感染时可选用亚胺培南.

  • 手卫生整合管理对手术切口感染率的影响

    作者:郭月琼;许琍文;熊欢

    目的 了解针对手术人员实施手卫生整合管理后,对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自2009年1月起对手术医护人员实施以手术间内实行手消毒剂干洗手法、外科手消毒揉搓、无触式戴无菌手套方法及戴双层手套等为主要措施的规范化手卫生整合管理,并回顾性分析实施前后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的变化情况.结果 通过对参加手术人员手卫生进行整合管理方法后,手术人员的手卫生清洁消毒合格率和洗手依从性得到提高,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由2007-2008年的0.87%降至2009-2010年的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463,P<0.01).结论 规范的手卫生整合管理措施有利于提高消毒隔离质量,减少外源性接触感染,对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率具有重要意义.

  • 深静脉置管术后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

    作者:田洪忆

    目的 探讨深静脉置管术后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深静脉置管术后感染提供参考.方法 方法对医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247例危重症深静脉置管患者的诊治资料进行分析,将深静脉置管术后患者分为感染组与未感染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医疗差异,分析深静脉置管术后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感染组与未感染组患者的年龄(63.5±11.7)、(53.2±18.3)岁,股静脉置管19、25例,颈内静脉置管11、28例,外周静脉置管7、157例,置管次数(2.2±1.2)、(1.3±1.0)次,置管留置时间(33.4±2.7)、(21.4±3.1)d,人均激素使用(4.5±2.6)、(2.3±1.7)例次,单间病房使用4、49例,责任护士年资>5年7、82例,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龄、采用股静脉置管、置管留置时间长、置管次数多、激素频繁使用、病房环境差、护理人员经验不足是深静脉置管术后发生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临床在对深静脉置管患者护理时,应根据患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做好医院感染控制的规范管理,降低深静脉置管术术后感染发生率.

  • 医院工作人员HBV感染状况分析

    作者:聂新乾;徐敏

    目的 分析医院工作人员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情况,加强医院工作人员的自我防护,防止和减少HBV的感染.方法对医院工作人员进行乙型肝炎五项标志物检测;并统计不同职业、年龄医院工作人员的感染率.结果 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全阴占52.3%,乙型肝炎主要感染模式为抗-HBs合并抗-HBc阳性占6.0%,抗-HBs合并抗-HBe、抗-HBc阳性占2.9%,HBsAg合并抗-HBe、抗-HBc阳性占1.7%;医院不同职务HBV感染率明显不同,全院821名职工被检血清中,其中护士感染率为12.1%,医师感染率为18.3%,医技人员感染率为12.6%,行政人员感染率为4.7%,后勤人员感染率为4.6%;总感染率为11.3%,医院临床一线医务人员感染率明显高于机关、后勤人员(x2=15.043,P<0.01);医院工作人员中HBV感染率随着年龄增加而上升,40~59岁感染率高,达16.0%,各年龄组HBV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7,P<0.05).结论 医院工作人员尤其是医务人员HBV感染率较高,应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健康教育,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感染.

  • 联机在线血液透析仪滤过透析液与置换液的检测结果

    作者:沈霞;周晓玲;汤兵;俞青松;叶红;杨俊伟

    目的 预警干预联机在线血液透析滤过(On-line HDF)机器透析液、置换液细菌培养和内毒素检测的结果.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2月25台On-line HDF机器,对内毒素滤过器更换后不同时间抽检的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透析液、置换液内毒素滤过器更换30 d后细菌菌落数为(0.4000±0.8700)CFU/ml,内毒素数量为0 EU/ml,A组与B、C、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透析液、置换液内毒素过滤器在更换60 d即使用120次必须更换;On-line HDF治疗的微生物学质量合格,医院感染控制要高度重视.

  • 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护理措施

    作者:孔双红

    目的 探讨颅脑外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病原菌的耐药性及预防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调查78例医院颅脑外伤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患者的病历资料,并制定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护理措施.结果 78例患者肺部感染性标本中培养出105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占68.6%;革兰阳性球菌占25.7%,真菌占5.7%;病原菌均为耐药细菌:包括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等.结论 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和护理部应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修定护理制度,完善护理程序,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与暴发流行.

  • 护理干预对白血病化疗后深部真菌感染效果的临床研究

    作者:滕玉琴;施鹏飞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发生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效果,探讨其临床价值,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收集在医院确诊的90例化疗后发生深部真菌感染的患者,留取口腔、痰、尿、血液等,进行真菌培养;依患者的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45例)与对照组(4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特定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干预后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焦虑的影响.结果 90例感染患者中,常见的真菌为白色假丝酵母菌,占50.00%,其次为热带假丝酵母菌,占27.78%;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的临床缓解率为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9048,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焦虑评分为(36.67±3.4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9.70±4.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3,P<0.05).结论 白血病化疗后深部真菌感染主要致病菌为白色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和曲霉菌属;特定的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病情,减轻焦虑情况,对治疗有重要促进作用.

  • 医院尿路感染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作者:吕艳;全晖

    目的 分析医院内住院患者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为预防和控制尿路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5例住院患者医院内尿路感染的临床资料,并用logistic回归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 205例尿路感染患者中,共检出196株病原菌,革兰阴性杆菌97株,占49.49%,革兰阳性杆菌61株,占31.12%,真菌38株,占19.39%;经logistic回归分析后认为与尿路感染显著关联的因素有:年龄、留置导尿管时间、侵入性操作和白细胞数.结论 及时明确医院内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并合理控制,加强消毒隔离制度的执行,对降低尿路感染率有重要意义.

  • 26例慢性重症脓胸的诊治分析

    作者:李红晨;汪卫平;卢斌;韩连奎

    目的 总结慢性重症脓胸的临床特点及诊疗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2011年4月共26例慢性重症脓胸的临床表现和治疗过程,其中12例采用胸膜纤维板剥脱术,8例采用胸廓成形术,6例采用胸膜肺切除.结果 所有病例均临床治愈,术后康复时间14~68 d、平均28.7 d、脓腔全部清除,空洞消除、瘘口闭合,肺功能改善明显,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肺功能测定大肺活量为(38.8±4.87)%,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为(1.48±0.21)L,大通气量为(37.6±5.29)%,出院前上述3项值分别为(77.2±7.41)%、(2.62±0.47)L、(71.9±6.88)%.结论 对慢性重症脓胸要积极手术治疗.

  • 两种评分对NICU医院感染风险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海英;李淑娟;杨楠;秦伟;张晓丹;胡文立

    目的 探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与急性生理功能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用于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医院感染风险预警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的对216例NICU患者进行入院<24 h GCS评分和APACHEⅡ评分,依据评分结果将患者分组,研究组间医院感染率、平均住院日及器械使用日的统计差异性.结果 按照APACHEⅡ评分分组的高、中及低危组患者的医院感染率分别为28.6%、19.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的平均住院H和器械使用日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CS与APACHEⅡ评分不仅可用于NICU患者医院感染风险预警,还可用于患者住院日和器械使用H的初步预测.

  • 骨伤患者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现状及管理措施

    作者:裴卫国;李妙芳

    目的 掌握骨伤患者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原始资料,对其感染管理工作进行探讨.方法 对2007-2010年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进行持续监测,并对所得实验室监测数据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骨伤患者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以伤口感染为主,临床送检标本主要是伤口分泌物,占89.6%;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呈现出增高趋势,新监测数据显示,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哌酮耐药率低,为12.3%,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在12.3%~100.0%.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对个别种类抗菌药物耐药率3年内持续>40.0%,对这类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应是今后感染管理工作的重点.

  •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干预措施

    作者:陈金明;毛泽军

    目的 分析普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 回顾性调查与前瞻性监测普外科2009年1-12月手术患者2436例,以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为依据.结果 2436例普外科手术中发生手术部位感染82例,感染率为3.37%;患者个体状况、合并基础疾病、手术类型、手术时间、急诊手术、术前感染、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无菌观念不强等均是普通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通过手术室感染控制、严格无菌技术操作、缩短住院时间及手术时间、规范操作技术、彻底冲洗伤口、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加强医护人员手卫生及术后切口的观察,可有效降低普外科手术部位的感染.

  • 两种胆囊结石术后胆道感染的对比分析

    作者:李建海;孙可望;孙国强;刘庭华;徐文卓;程林军

    目的 对比并分析胆囊结石腹腔镜切除及保胆取石术后胆道感染率.方法 2010年6月-2011年11月医院收治胆囊结石患者120例,将其分为胆囊结石腹腔镜切除组和保胆取石组,观察术后胆道感染的情况,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胆囊结石腹腔镜切除术无1例发生术后胆道感染(胆管炎),感染率为0;保胆取石手术55例患者中,6例发生胆道感染,感染率为10.91%,与腹腔镜切除术患者的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胆囊结石腹腔镜切除在减少甚至避免术后感染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 肿瘤患者肝炎病毒感染分析

    作者:李晓阳;王金英;李致远;郑燕蓉

    目的 以2070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乙型肝炎(HBV)及丙型肝炎(HCV)感染率,研究HBV及HCV感染与恶性肿瘤的关系.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按肿瘤类别、年龄和性别进行分组,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肝癌的HBV、HCV及混合感染的感染率高,分别为82.87%、6.71%和4.86%;45~55岁年龄段HBV及HCV单项感染率高,为22.26%、3.71%;而55~65岁年龄段HBV及HCV混合感染率高,为2.91%;肝癌及胃癌HBV和HCV单项感染率男性高于女性,而肺癌及结肠癌HBV及HCV单项感染率男性低于女性,肝癌及结肠癌的HBV及HCV混合感染率男性高于女性,肺癌及胃癌则男性低于女性.结论 肝癌的HBV、HCV及混合感染的感染率高;在HBV及HCV单项感染情况下,45~55岁年龄段感染率高并且男性高于女性.

  • 误诊为肺部感染的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小血管炎的CT表现

    作者:汤丽珠;瞿华;崔凤

    目的 探讨以肺部症状为首发的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误诊为肺部感染的CT表现,旨在提高对该炎疾病的肺部影像学认识,减少误诊率.方法 回顾10例经穿刺活检及临床证实的以肺部症状为首发的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误诊为肺部感染的CT表现,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在10例以肺部症状为首发的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中,肺内弥漫性磨玻璃影两例,占20.0%,弥漫粟粒影1例,占10.0%;间质性改变3例,占30.0%,其中网格状2例,蜂窝状1例,小叶间隔增厚两例;多发斑片及片状影4例,占40.0%,边缘模糊,密度不均,其中充气支气管征3例、伴多发结节3例、形成空洞两例;伴有纵隔淋巴结肿大3例、胸腔积液3例、心包积液1例;误诊为普通间质性肺炎3例、细菌性肺炎3例、粟粒型肺结核、浸润型肺结核、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及真菌性肺炎各1例.结论 以肺部症状为首发的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肺部CT表现复杂多样,易误诊为感染性病变,应结合临床实验室及病理检查作出正确诊断.

  • 疱疹病毒感染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研究

    作者:顾大东;魏莉;杨越;周劲建;赵轲

    目的 研究单纯性疱疹病毒(HSV)感染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 4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编入研究组,另选取50例同期医院健康门诊体检者列入对照组,取两组研究对象血液进行抗体检测和结果判定,分别测量和记录两组HSV-1 IgM和HSV-2 IgM抗体滴度OD值,并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HSV-1 IgM抗体滴度OD值为0.30±0.09,对照组为0.29±1.0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HSV 2 IgM抗体滴度OD值为0.08±0.0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01±0.00,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SV-2组的感染与缺血性脑卒中有密切相关性.

  • 普通胸外科术后感染分析

    作者:黄日胜;金良达;叶文胜;林志毅

    目的 了解医院普通胸外科术后感染的相关因素,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医院2006年1月1日-2011年8月31日普通胸外科术后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共获得病历718份.结果 718例患者中,手术后发生感染30例,感染率为4.18%,其中男性412例,感染17例,感染率为4.13%,女性306例,感染13例,感染率为4.25%,男、女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医院普通胸外科术后感染呼吸系统疾病占36.67%,泌尿系统疾病占30.00%,消化系统疾病占23.33%,其他系统疾病等占10.00%;普通胸外科术后感染影响因素是感染并发部位、手术持续时间、住院时间、抗菌药物使用种类等.结论 患者的手术持续时间、手术部位、住院时间以及手术后抗菌药物使用种类等是造成普通胸外科术后感染的主要因素;手术室医护人员应严格按时间、程序洗手,并加强手术室空气消毒管理.

  • 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置管的感染因素分析及对策

    作者:吕忠民

    目的 分析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置管的感染因素分析及对策.方法 医院2009年7月-2011年6月共行中心静脉置管术112例,对其发生感染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112例行中心静脉置管术患者中,22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19.6%;股静脉感染率为21.9%,稍高于颈内静脉的17.1%及锁骨下静脉的15.4%,然而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置管<10 d患者的感染率为11.5%,低于置管10~20、>20 d患者的17.4%及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感染率为31.6%,显著高于其他基础疾病(P<0.05);中心静脉置管血流通畅患者感染率为17.9%,血流不通畅感染率为2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为减少感染发生,首选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置管应作为中心静脉置管的部位,尽可能缩短导管留置时间;要严格无菌操作,提高护理质量能有效预防感染发生.

  • 肿瘤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作者:马晓燕;高玉芳;魏丽丽;张宏岩;陈伟芬;房芳;池小锋;黄倩

    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影响因素,分析病原菌种类,为预防感染及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前瞻性追踪373例留置PICC肿瘤患者,分析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影响因素,并进行细菌学培养.结果 373例留置PICC肿瘤患者的总导管留置时间为40 547导管日,发生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46例,感染率1.13/1000导管口;季节、导管维护护周期、导管移动、机体免疫功能为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导管穿刺技术为保护因素:感染病原菌分别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清酒假丝酵母菌、沃氏葡萄球菌.结论 使用赛丁格穿刺技术,提高夏季导管维护频次,导管维护标准化及增强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可以降低肿瘤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

  • 血液病房医院真菌感染的特征与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封蔚莹;高建红;钟永根;傅佳萍;罗洪强;刘忠民

    目的 研究血液病房住院患者医院真菌感染特征及危险因素,探讨真菌感染的预防控制措施.方法 回顾性调查2006-2010年收治的4243例血液病患者,对其真菌感染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4243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401例次,例次感染率为33.0%,其中真菌感染478例次,例次感染率为11.3%,真菌感染发病率逐年升高;基础疾病以急性白血病为主,占61.1%;真菌感染部位以口咽部居首,占 59.2%,其次为肺部,占18.2%;以肺部及血液真菌感染治疗费用高;粒细胞缺乏、长期住院(≥14 d),长期应用广谱抗菌药物(≥7 d)、原发疾病未缓解是医院真菌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血液病患者医院真菌感染发病率升高,危险因素多,治疗费用高,需采取综合措施有效降低真菌感染的发病率.

  • NICU重症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危险因素分析与预防控制措施

    作者:付艳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相关因素及预防控制措施.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NICU 368例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医院NICU重症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生率10.33%,其危险因素与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神智状态、住院时间、床单位使用面积、气管切开等侵入性操作有密切关系.结论 减少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危险因素是降低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生行之有效的控制措施.

  • 80例胸外科术后患者医院感染原因分析与预防

    作者:雷国荣;谭黎杰

    目的 探讨胸外科术后患者医院发生感染的原因及预防方法.方法 对医院2008年8月-2011年9月收治的80例胸外科手术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共57例,占71.2%,其中下呼吸道31例,占38.7%,上呼吸道26例,占32.5%,其次为胃肠道感染11例,占13.7%;患者的年龄>60岁、手术时间>3 h以及住院时间>14 d是胸外科术后患者易发生医院感染的因素.结论 胸外科术后患者医院感染以呼吸道感染多,其次是胃肠道;患者的年龄、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是胸外科手术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外科医师在临床中应充分的给予重视,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要采取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在术后要缩短住院时间以及加强对患者的呼吸道管理等措施,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 放射介入手术室医院感染的原因与对策

    作者:田荣华;马芬;王艳;肖刚;戴一菲

    目的 分析医院放射介入手术室医院感染现状和感染因素,针对性提出相应预防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2006年2月-2010年2月放射介入手术医院感染病例168例;对采取预防控制干预措施前(2006年1月-2008年1月)、后(2008年2月-2010年2月)医院感染情况进行比较分析;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 干预前放射介入手术室发生106例医院感染,感染率为19.4%,其原因主要与工作人员对医院感染认知不足有关,占44.4%,其次为医院感染监测及管理制度缺陷,占33.0%、22.6%与手术室布局不合理有关;干预后感染率为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介入手术室是医院感染高发区域;介入手术室布局、医院感染监测与管理制度的执行、工作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良好认识、感染控制措施的认真落实是控制放射介入手术医院感染的关键因素.

  • 1999-2010年临床应用改良备皮法降低医院感染的效果观察

    作者:申屠敏姣;王菊吾;刘亚新

    目的 探讨改进术前备皮方法的必要性.方法 总结1999~2010年医院普外科、胸外科、骨科、泌尿外科及妇产科临床应用改良备皮法降低医院感染率的效果.结果 应用改良备皮法即术前皮肤准备只彻底清洁而不剃除体毛的方法,术后切口愈合情况更好,Ⅰ类切口感染率平均<0.50%.结论 改良备皮法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可行性和临床推广的必要性,但必须重视术前皮肤的清洁度,术中要避免环境污染.

  • 信息化系统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李超;闫洪泉;袁崇光;刘苏颖

    目的 改革传统医院感染管理的模式,建立信息化的医院感染监控方法.方法 利用医院信息化平台,建立医院感染信息网上直报、抗菌药物监测管理、病原菌及药敏信息监测、目标性监测、信息反馈功能为一体医院感染控制管理信息系统.结果 实时、准确的医院感染信息,提高了感染控制的时效性,2009年医院感染管理信息监控实施前平均漏报率为40.40%,2010年实施后平均漏报率为6.53%,漏报病例明显减少,医院感染报告、管理和控制的时效性、防控性增强,现患率调查的效率明显提高,有效地提高抗菌药物合理的使用.结论 通过信息化管理方式,实现了全员、全方位的管理,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和效率.

  • 循证医学应用于门诊医院感染预防流程的管理

    作者:姒怡冰;朱会耕;叶婷;冯蔚如;秦越翠;李光辉

    目的 探讨循征医学应用于门诊医院感染控制流程建立及实施效果评价.方法 通过采用循证医学的方法,对门诊医院感染管理流程、医务人员培训流程、预检流程、操作流程、重点部门监测流程、医疗废弃物处理流程进行系统评价、整合证据、优化流程、应用实施,建立了一套完整、系统、质量持续改进的门诊医院感染控制管理流程.结果 流程管理实施前医院感染预防知识知晓率、手卫生依从性、标准预防执行率分别为78.9%、51.1%、77.8%,实施后为88.6%、87.2%、9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程管理实施后明显改善了消毒隔离质量管理及废弃物处理管理.结论 循证医学向医院管理者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基于此基础的流程管理,使门诊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更具科学性与实用性,并实现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化、常态化.

  • 集中管理模式下消毒供应中心在医院感染预防控制中的作用

    作者:张萍;郭卫华;梁卓

    目的 探讨集中管理模式下消毒供应中心在医院感染预防控制中的作用,从而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 2009年8月消毒供应中心对全院重复使用医疗器械、清洁医疗护理用具进行集中清洗消毒灭菌,拓展消毒供应中心为临床的服务内容、服务范围、服务频次,并分析存在的医院感染问题,制定改进措施.结果 集中管理模式下的消毒供应中心不仅为临床提供有质量保障的无菌物品、清洁用具,实现无菌物品的信息追踪,而且降低污染器械对诊疗环境的污染,降低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结论 集中管理模式的消毒供应中心在为全院提供无菌物品、清洁物品的同时,还可以充分发挥在医院感染预防控制中的作用.

  • 社区医护人员医院感染认知与管理的调查分析

    作者:章奇珍;郑敏芳;朱莲凤

    目的 调查社区医护人员医院感染的认知状况并分析,了解社区医院感染管理的现状.方法 随机抽样调查社区医院在职医护人员.结果 部分医护人员已经具备了医院感染的基本知识,在工作中积极进行了预防和控制,但在一些具体概念及操作方面仍存在问题,对职业防护及手卫生知识知晓率偏低,护士、医师、医技人员的知晓率分别为42.8%、43.8%、27.5%;大多数社区医院建立了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机构并建立了部分规章制度,但管理力度仍不够.结论 社区医院感染管理者需要进一步加强对社区医护人员医院感染知识的宣传、培训工作,并加大社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力度.

  • 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

    作者:林燕

    目的 探讨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问题及预防对策.方法 选择2010年1-12月出院病历、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及临床科室医务人员采用现场检查、提问以及发放医院感染知识问卷,调查医院感染知识掌握情况、抗菌药物使用、医院感染管理部门人员构成等内容.结果 医院感染管理部门人员构成,对医院感染认识不足14名,占28.0%,15名医务人员无菌观念不强,占30.0%;240份出院病历中,医院感染病例迟报、漏报12例,有210例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使用率达87.5%;3名医院感染管理人员原为护理人员,其中两人的学历为大专及以下.结论 医院感染病例管理存在问题较多,应加强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学习、开展前瞻性监测,加强各部门间的协作性、加强抗菌药物使用及医疗废物的管理,提高医院感染管理人员的素质.

  • 爱护佳洗手液在外科手消毒中应用前景的研究

    作者:宋勤;王美女;方艳飞;方燕姿

    目的 比较爱护佳手消毒液与传统的聚维酮碘在外科术前洗手消毒的效果.方法 受试医务人员随机分为两组,即聚维酮碘组(对照组)和爱护佳组(观察组),比较两组的手感染率差异、两组洗手时间的差异,在不同时间点(消毒后即刻、30、60、120min)的手部检出细菌数量的差异;另选择Ⅰ、Ⅱ、Ⅲ三类不同切口的患者,分别使用两种消毒剂消毒,比较它们对三类切口感染率的差异.结果 聚维酮碘组和爱护佳组的手部带菌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洗手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爱护佳组时间较短;两组间消毒后<120min手部细菌检出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Ⅰ、Ⅱ、Ⅲ3类切口患者分别使用两种消毒剂消毒后,切口感染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爱护佳手消液是一种新型的良好的外科洗手消毒液.

    关键词: 手消毒 爱护佳 应用
  • 再生医疗器械不同清洗方法的对比研究

    作者:安海芹;孙金秀

    目的 探索一种高效、快速、安全、实用的清洗方法,以保证再生器械的灭菌质量.方法 将临床手术科室使用≥2h的污染器械600件随机分为A、B、C3个组,每组各200件;A组手工清洗;B组自动清洗机清洗;C组机洗前预浸泡;比较不同方法清洗后器械的洁净度和残留血的污染情况.结果 A组器械洁净度为87.0%,隐血阳性率为3.0%;B组器械洁净度为88.0%,隐血阳性率为4.0%;C组器械洁净度为99.0%,隐血阳性率为1.0%.结论 在使用全自动喷淋式清洗消毒机前进行多酶预浸泡,能提高再生性医疗器械的清洗效果.

  • T-DOC系统在实行清洗质量可追溯下的应用

    作者:戴小丫;章敏青

    中心供应室承担着全院重复使用器械的集中管理,负责门诊、病房、外科手术和一些专科手术器械和用品的消毒工作,还承担着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的计划申领、出库、入库管理,以及物品发放、下送工作,主要任务就是保证供应临床科室合格的无菌物品.在以往对应留存清洗消毒器运行参数打印资料或记录我院均使用手工记录.2008年我院率先引入器械追溯与资产管理(T-DOC)系统,应用于清洗消毒质量的可追溯管理,在实际操作中不断完善对清洗消毒管理全程质量监控,效果满意.

  • 基层医院手工清洗复用器械的管理

    作者:徐国凤;吕宝丽;周海林;李娜

    目的 对器械的清洗进行质量控制及规范化管理,降低医院的综合成本和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方法 对复用器械经过清洗前的预处理,多酶清洗剂浸泡后流水下手工清洗,用毛刷或洁布去除黏附在器械上的污物,使用除锈剂,经过漂洗、终未漂洗、上光养护.结果 通过肉眼目测法检测器械清洁、光亮、无污渍、功能完好,报废率由5.9%降至2.0%,器械使用寿命延长;复用器械规范化清洗后,使用科室满意度由50.0%升至99.0%.结论 复用器械规范化清洗能降低器械报废率,提高使用科室满意度;专业清洗复用器械管理具有不可估量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 百级层流手术室动态条件下空气细菌数量的调查

    作者:张亚莉;于芳;周浩;姚翠军;汪能平;孙树梅

    目的 探讨医院百级层流手术室在进行手术状态下,空气中沉降细菌数量监测结果,了解影响其因素和探讨改进层流手术室洁净度的措施.方法 测定百级层流手术室在进行手术状态下(即动态条件下)不同时段空气中沉降细菌菌落数.结果 静态条件下不同手术室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动态条件下不同手术室之间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一手术室动态条件下第一台手术开始时与结束前比较,1、3室沉降菌数量随手术时间延长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手术室内5~10人时,空气沉降菌数量为(10.978±7.275)CFU/平板,11~16人时,沉降菌数量为(23.399±17.334)CFU/平板,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即手术室动态条件下空气沉降菌数量与手术室人数呈正相关.结论 人员是层流手术室空气污染的主要因素,应严格限制手术室内人数,是保障手术中空气清净度的一项关键措施.

  • 循环风持续消毒对烧伤病房空气质量的影响

    作者:金汉宏;郑建美;何燕芬

    目的 探讨换药时循环风消毒对烧伤病房空气质量的影响.方法 设计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烧伤病房换药同时用循环风消毒机对空气进行现场试验,对换药前、后的病房空气进行细菌采样;对照组换药时,不进行循环风消毒,空气采样同试验组,分析两组菌落数变化.结果 两组换药前菌落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换药后试验组菌落数为(111.0±42.9)CFU/m3,明显少于对照组的(997.4±220.0)CFU/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消毒后菌落数少于消毒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换药后菌落数高于换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烧伤病房换药时循环风持续消毒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

  • 利奈唑胺对EICU内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顾益萍

    目的 观察利奈唑胺治疗EICU内耐甲氧西株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56例MRSA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外,对照组给予万古霉素、观察组给予利奈唑胺治疗;14 d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利奈唑胺组总有效率为82.1%,明显优于万古霉素组的5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奈唑胺组的细菌清除率为78.6%,明显优于万古霉素组的4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白细胞均明显下降,但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利奈唑胺治疗EICU内MRSA肺部感染的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值得在临床推广.

  • 糖肽类抗菌药物应用合理性调查分析

    作者:钱春艳;许建平;陈荣

    目的 了解医院临床使用糖肽类抗菌药物的合理性,提高临床用药水平.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查阅2010年1-12月医院使用糖肽类抗菌药物的687例次住院患者病历,分析研究患者病情、药物联用、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等,评价临床用药合理性.结果 687例次中使用去甲万古霉素278例次、万古霉素283例次、替考拉宁126例次;其中109例次患者培养出细菌,根据药敏结果用药105例次占15.3%,经验用药占87.4%;用药合理197例次,占28.7%,用药基本合理269例次,占39.1%,用药不合理221例次,占32.2%;不合理用药中无适应证用药问题突出,有91例次,占不合理用药数的41.2%.结论 应规范应用糖肽类抗菌药物,以避免出现难以控制的耐药局面.

  • 耐氨基糖苷类鲍氏不动杆菌的多药耐药性分析

    作者:刘振茹;凌保东

    目的 探讨耐氨基糖苷类鲍氏不动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多药耐药性.方法 收集110株不重复鲍氏不动杆菌,采用琼脂稀释法对鲍氏不动杆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并分析多药耐药谱.结果 鲍氏不动杆菌对氨基糖苷类的耐药率为58.2%~83.8%,且MIC值多>512 μg/ml;对多黏菌素B敏感率为100.0%,其余药物耐药率为43.6%~93.6%;耐氨基糖苷类鲍氏不动杆菌多药耐药率高达97.8%,泛耐药率为10.9%.结论 临床分离的鲍氏不动杆菌对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耐药性严重,耐氨基糖苷类鲍氏不动杆菌多为多药耐药菌株.

  • 伏立康唑在急性髓系白血病真菌感染二级预防中的应用

    作者:赵邢力;李巍;林冬;刘兵城;周春林;王津雨;宫本法;刘凯奇;魏述宁;张广吉;秘营昌;王建祥

    目的 评价伏立康唑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化疗中真菌感染二级预防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收集医院2009年6月-2011年8月的38例既往侵袭性肺真菌感染的AML患者,再次化疗后应用伏立康唑片进行二级预防,按照开始预防时间分为中性粒细胞>1×109/L和中性粒细胞<1×109/L两组,总结分析预防用药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应用伏立康唑片进行真菌感染的二级预防,未发现严重的不良反应,整体预防失败的比例为10.5%,中性粒细胞>1×109/L开始预防的患者无预防失败发生,中性粒细胞<1×109/L开始预防的患者,预防失败者占18.2%.结论 应用伏立康唑片进行真菌感染的二级预防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并有可能降低真菌感染的复发,在中性粒细胞>1×109/L开始二级预防,可以提高二级预防的成功率.

  • 2010年河南省中原地区临床分离菌耐药监测分析

    作者:陆建福;戴启宇;邢志广;冯真真;李华信;王海霞;李璇

    目的 了解2010年河南省中原地区临床分离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或自动化仪器法对2010年河南省中原地区7所医院临床分离菌株进行药敏试验及ESBLs的检测,按CLSI 2008年标准判定药敏结果,并用WHONET 5.4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7所医院共分离病原菌5014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3402株占67.9%,革兰阳性菌1612株占32.1%;大肠埃希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SAU)、克雷伯菌属为常见临床分离菌,分别占20.6%、16.2%、11.4%、9.2%、9.2%;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和奇异变形菌中ESBLs的检出率分别为48.7%、36.2%和18.1%;葡萄球菌属中MRSA和MRSCN的检出率分别为67.4%和81.4%;SAU和CNS对青霉素、大环内酯类、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等高度耐药,对呋喃妥因、利福平耐药率较低,未见耐万古霉素葡萄球菌;肠球菌属对万古霉素、呋喃妥因、氨苄西林、青霉素耐药率依次为0.9%、27.0%、36.0%和41.4%,庆大霉素高耐药株已达67.6%.结论 该地区细菌耐药性仍呈上升趋势,定期对该地区细菌耐药性进行监测,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和流行有重要价值.

  • 恩替卡韦对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改善的作用研究

    作者:侯山平;周鑫;金成益

    目的 探讨恩替卡韦对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1年4月医院进行治疗的60例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和观察组(加用恩替卡韦组)各30例,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2、24周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质(TB)水平及Child-Pugh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12周血清ALT、AST、TB水平及Child-Pugh评分分别为(202.S±31.4)U/L、(1984±32.5)U/L、(78.7±12.1)μmol/L、(7.2±1.2)分,治疗后24周血清ALT、AST、TB水平及Child- Pugh评分分别为(50.3±12.5)U/L、(52.3±11.9)U/L、(35.7±6.1)μmol/L、(6.1±1.1)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恩替卡韦对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的改善作用显著,可用于此类患者的治疗.

  • 2009-2010年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目标性监测与分析

    作者:黄冠新;廖丹;莫云

    目的 了解使用抗菌药物的具体情况,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管理依据,方法 选择2009-2010年出院病例,每月随机抽查各科室当月约10.0%的出院病历,对抗菌药物应用及治疗用药病原学检查情况进行监测.结果 两年共监测出院病历5782份,使用抗菌药物4347例,抗菌药物使用率75.2%,联合用药:单用3497例,占80.5%,二联用药804例,占18.5%,≥三联用药44例,占1.0%,特殊用药92例,使用率为2.1%;4347例使用抗菌药物的病历中,治疗用药1873例,占43.1%,预防用药1893例,占43.5%,治疗+预防例581例,占13.4%;治疗用药病原学检查1331例,送检率为54.2%,特殊用药92例,特殊用药病原学检查90例,送检率为97.8%.结论 抗菌药物使用率处于较高的水平,治疗用药病原学检查得到进一步改善;应加强管理力度,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 外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分析

    作者:张勤;朱华云;刘亮宝;黄春蓉;谌科

    目的 了解医院外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评价其合理性.方法 回顾性调查分析医院2011年3、4月份出院的121例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 121例外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0.0%;术前30 min给药116例,占95.9%;抗菌药物使用前5名的分别是:头孢曲松、头孢孟多、头孢西丁、头孢替安、头孢呋辛;单一、二联用药分别占91.7%、8.3%.结论 医院外科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主要表现在预防使用率过高、用药级别过高、用药时间过长、更换药物频繁等,应加强监管,促进临床医师合理用药.

  • 主动外排泵系统介导鲍氏不动杆菌多药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杨凤春;任爱民

    鲍氏不动杆菌广泛分布于水、土壤、医院环境和人体的皮肤黏膜表面,已成为医院获得性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主要引起医院获得性肺炎,尤其是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菌血症、尿路感染、继发性脑膜炎等.通过DNA杂交技术,不动杆菌属被分为32个基因种,其中7个已命名[1],其中临床样本中分离到多的是鲍氏不动杆菌.随着广谱抗菌药物的的广泛应用,多药耐药及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日趋增多,2000年来自SENTRY的调查显示[2],该菌对-线药物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从2.0%上升至46.0%~54.0%.这一事件成为全球性的标志事件.多药耐药甚至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的出现,给医院感染控制及临床治疗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被称为21世纪革兰阴性菌中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近年来有关主动外排作用的研究逐渐增多,笔者就鲍氏不动杆菌的主动外排泵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C-反应蛋白检测在小儿细菌性肺炎及支原体肺炎中的应用

    作者:贺箭飞

    目的 对比分析C反应蛋白检测在小儿细菌性肺炎和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148例肺炎患儿及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150例健康小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受试者进行C-反应蛋白、肺炎支原体、血常规检测,对148例肺炎患儿治疗前后进行C-反应蛋白水平检测,比较健康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细菌性肺炎患儿的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细菌性肺炎患儿与支原体肺炎患儿治疗前后的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C-反应蛋白对不同类型肺炎患儿的阳性检测率,综合评价C-反应蛋白在肺炎患儿诊断鉴别中的价值.结果 健康患儿、肺炎支原体患儿、细菌性肺炎患儿的C反应蛋白分别为(3.58±0.79)、(14.82±3.69)、(68.54±28.31)mg/L;组间比较,肺炎组患儿明显高于健康组患儿(P<0.05),而细菌性肺炎组患儿明显高于支原体肺炎组患儿(P<0.05);细菌性肺炎患儿C-反应蛋白的阳性率为93.3%、支原体肺炎患儿为45.6%,患儿经治疗后,C-反应蛋白均明显下降,上述指标组间比较及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反应蛋白检测可作为鉴别细菌性肺炎和支原体肺炎的有效手段,有助于临床医师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及早治疗患儿,以免耽误病情.

  • 4种结核分枝杆菌检测方法的比较

    作者:王华钧;孙小军;金法祥;诸雪萍

    目的 建立更快速、准确的痰结核分枝杆菌检测方法.方法 收集83份肺结核病患者的痰标本,分别采用涂片抗酸染色、荧光染色法、罗氏培养和DNA环介导恒温扩增(LAMP)试验对结核分枝杆菌进行检测,并对其阳性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 LAMP试验结核分枝杆菌检出率为72.6%,高于罗氏培养法的57.8%(x2=11.4,P<0.01),同样高于荧光染色的59.8%(x2=8.6,P<0.01),显微镜下抗酸染色法的检出率低,为51.8%,明显低于LAMP法(x2=22.2,P<0.01);荧光染色法与萋尼染色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LAMP试验检测痰结核分枝杆菌具有快速、敏感、简便、特异等优点,在肺结核患者的早期诊断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 菌血症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血培养阳性报警时间分析

    作者:许健波;朱以军;单小云

    目的 探讨分析菌血症患者菌种的分布和阳性报警时间( TTP)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血培养阳性的461株病原菌进行菌种分布和TTP的比较分析.结果 菌血症的菌种分布以肠杆菌科细菌和葡萄球菌属为主,两者之和>80.0%;各菌种TTP以肠杆菌科细菌较短、肠球菌属次之,假丝酵母菌属长;除假丝酵母菌属和3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外,所有细菌的TTP均<72 h.结论 肠杆菌科细菌、葡萄球菌属是菌血症的重要病原菌;TTP对于判断菌种具有重要意义;对于非苛养菌的血培养报告时间建议缩短至72h.

  • 2008-2010年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变迁

    作者:张正银;窦蓉;周强华;孙晴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SAU)的感染特征及耐药性变迁,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对医院2008-2010年临床标本中分离的SAU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获得1198株SAU,其中来源于呼吸道943株,占78.7%,分泌物149株,占12.4%,尿液56株,占4.7%;SAU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2008-2010年检出率分别84.1%、84.7%、84.0%;对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及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均较高,均>75.0%,对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部分敏感,耐药率<50.0%;对利福平较敏感,耐药率8.9%~16.9%,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无耐药.结论 SAU耐药严重,应加大监控力度,预防MRSA感染的发生、传播及流行.

  • 口腔感染的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卢萌

    目的 了解口腔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以便于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对医院2008-2011年收治的230例口腔感染患者的分泌物进行病原菌培养及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30例口腔感染患者检出细菌522株,其中厌氧菌344株,占65.9%,需氧菌178株,占34.1%;在厌氧菌中,主要检出的黑色素普氏菌127株,中间普氏菌88株,口腔链球菌34株,牙龈卟啉单胞菌29株,二氧化碳嗜纤维菌22株,核梭杆菌16株,韦荣球菌14株,共生放线杆菌9株,福赛类杆菌5株;药敏试验表明,厌氧菌株对万古霉素、四环素、头孢曲松高度敏感,敏感率均>90.0%.结论 口腔感染患者病原体以厌氧菌为主,可选用万古霉素、四环素、头孢曲松等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 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李上淼;李绍锦;丁振尧;郭爱红

    目的 了解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选择在医院治疗的32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年龄2d~12岁,其中男172例,女148例;对所有患者的痰液进行细菌培养以及药敏试验.结果 320例患者中共培养出264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168株,占63.6%,分布在前几位的是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以及不动杆菌属等,革兰阳性菌70株,占26.6%,其中以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真菌26株,占9.8%,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药敏试验表明,革兰阴性菌耐药性低为亚胺培南,而对于革兰阳性菌的耐药性高为头孢一代,低为万古霉素.结论 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严重感染可选用亚胺培南.

  • 血液透析长期留置导管出口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

    作者:王晓梅;潘恬;许晓妹;何慧芬;程亚菲;葛玉英;费晓

    目的 分析血液透析长期留置导管出口处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特点,以便掌握其动态,制定相应防治措施.方法 收集2009年1月-2011年6月医院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留置导管出口处分泌物培养阳性者,进行病原菌分布及药敏结果分析.结果 共分离出76株病原菌,革兰阳性菌70株占92.1%,主要为表皮葡萄球菌、棒杆菌属,占48.7%、31.6%,革兰阴性菌5株占6.6%,真菌1株占1.3%;37株表皮葡萄球菌中,28株为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检出率为75.7%;检出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结论 引起出口处感染的多为条件致病菌,感染患者多为免疫力低下人群;建立分泌物细菌监测机制,必要时开展主动筛查,对于早期发现和诊断多药耐药菌感染或定植,防止耐药菌株的传播有重要意义.

  • 慢性创面的病原菌调查分析

    作者:张凯;朱家源;唐冰;陈斌;郭栋;胡志成;李晓卉;朱斌

    目的 了解慢性创面中感染的发生率及病原菌分布.方法 采取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医院2010年8月-2011年10月收治的慢性创面感染患者创面病原学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在收治的117例患者中,有86例患者送检174份标本行创面病原菌培养,其中141份病原学检测阳性,阳性率为81.03%,141份阳性标本中,126份为单纯细菌感染,占89.36%,7份为单纯真菌感染,占5.56%,8份为合并细菌、真菌感染,占5.68%;共检出134株细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分别检出24、18、18、13株,各占17.91%、13.43%、13.43%、9.70%,共检出16株真菌,主要为白色假丝酵母菌,占50.00%.结论 细菌、真菌感染在慢性创面中的发生率极高,及时准确了解创面病原菌分布,利于有效控制感染,促进创面愈合.

  • 泌尿生殖道患者支原体属感染特点及耐药性

    作者:余昊微;姚银霜;王智毅

    目的 了解医院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属感染发生特点及耐药性.方法 对2010年6月-2011年10月在医院全科及妇科门诊检查的200例患者生殖道分泌物进行支原体属检测,并同时选择10种抗菌药物进行药敏试验,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0例受检的标本检出支原体属阳性108例,感染率为54.00%,其中男性感染率为32.10%,女性感染率为68.91%,以解脲脲支原体(Uu)感染为主,男性与女性感染率分别为23.46%、52.94%,支原体总感染率与Uu感染率在不同性别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Uu对多西环素、米诺环素、交沙霉素敏感率较高,为94.44%、90.28%、93.06%,对环丙沙星、壮观霉素耐药率较高.为90.28%、77.78%;人支原体(Mh)对多西环素、米诺环素、交沙霉素敏感率均为100.00%,对罗红霉素、阿奇霉素耐药率均为100.00%;Uu+Mh对多西环素、交沙霉素敏感率高,为77.78%、72.22%,对环丙沙星、阿奇霉素耐药率较高,为94.44%、88.89%.结论 泌尿生殖道患者支原体属感染率相对较为多见,其中以Uu感染为主,女性高于男性,临床一线常用药物均耐药.

  • 肛周脓肿细菌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

    作者:何琳

    目的 了解肛周脓肿细菌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以便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医院2009-2011年收治82例肛周脓肿患者,对其脓液进行病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82例患者临床共分离病原菌143株,其中厌氧菌80株占55.9%,需氧菌63株占44.1%,革兰阴性菌125株占87.4%,革兰阳性菌18株占12.6%,检出株数居首位的为脆弱拟杆菌,检出63株占44.0%,其次为大肠埃希菌占28.0% ;82例肛周脓肿患者中,单纯厌氧菌感染26例占31.7%,单纯需氧菌感染2例占2.4%,混合感染54例占65.9%;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的敏感率高,达100.0%,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的敏感率高,达99.2%.结论 肛周脓肿多为内源性细菌感染,是以革兰阴性杆菌和厌氧菌感染为主的混合性感染,治疗时应首选抗革兰阴性杆菌药物治疗.

  • 140例肛周脓肿患者的病原菌培养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康振华;许向锋

    目的 了解肛周脓肿常见病原菌及其耐药性.方法 应用纸片扩散法(K-B)检测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双纸片扩散确诊试验检测ESBLs.结果 从肛周脓肿中共分离出122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87株,占71.31%,革兰阳性菌32株,占26.23%,真菌3株,占2.46%;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检出19株,检出率为32.76%,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6株,检出率为33.33%,未发现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结论 病原菌耐药性问题是抗感染治疗的主要威胁,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降低耐药性和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其传播是非常重要的.

  • 老年住院患者产金属酶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监测

    作者:陈键

    目的 分析老年住院患者感染产金属酶的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现状,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API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对医院2008-2010年,老年病房住院患者的各类临床标本进行细菌分离,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检测;用双纸片协同法检测铜绿假单胞菌产金属酶.结果 分离的1056株铜绿假单胞菌中耐亚胺培南的菌株有205株,检出率为19.4%,其中产金属酶的有57株,阳性率为27.8%;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主要分布于老年重症病房、老年呼吸内科、老年神经内科,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与亚胺培南敏感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有明显差异.结论 加强金属β-内酰胺酶检测,按照药敏试验选择治疗药物,以防止菌株扩散是非常重要的.

  • 烧伤患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蔡海军

    目的 了解烧伤患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以便于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对医院2001年2月-2011年9月390例烧伤患者创面培养出的病原菌及药敏结果进行调查.结果 共检出病原菌546株,革兰阴性杆菌352株占64.47%,以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鲍氏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为主,革兰阳性球菌175株占32.05%,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属为主,分别占12.45%、10.62%,真菌19株占3.48%,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占1.83%;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耐药率低,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低,革兰阳性菌及革兰阴性菌对头孢一代耐药性均高.结论 烧伤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严重感染可选用亚胺培南治疗.

  • 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耐药性分析

    作者:万莉萍;史浩

    目的 调查医院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耐药状况.方法 对2008-2010年呼吸内科患者送检痰标本分离培养用VITEK-2 Compact微生物鉴定系统鉴定菌种和药敏试验,采用WHONET5.4版本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分离病原菌1150株,革兰阴性杆菌664株,占57.7%,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克雷伯菌属、大肠埃希菌;革兰阳性球菌270株占23.5%,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216株,占18.8%;真菌主要为白色假丝酵母菌.结论 呼吸内科感染病原菌耐药性较为严重,应不断加强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 老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分析

    作者:吴丽丽;王丽君;胡勤辛;沈世恩;于小妹

    目的 研究老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铜绿假单胞菌(PAE)感染及耐药特征,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对256例使用呼吸机治疗的老年住院患者进行目标监测,对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并对抗菌药物耐药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3株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低,为23.81%,其次为庆大霉素、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左氧氟沙星,耐药率为34.92%~53.97%,对其余8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为55.56%~100.00%;共检出34株耐亚胺培南PAE,3株泛耐药菌株.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呈多药耐药;VAP感染已十分严重,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治疗应选择科学的联合用药方案;首选药物为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美罗培南.

  • ICU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感染现状及耐药性

    作者:马步青;杨莹;潘金波;吴都

    目的 探讨医院重症医学科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感染现状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必要的病原学依据.方法 对医院ICU2008年1月-2011年2月医院感染的38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MRSA检出357株,检出率为92.8%;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产生了不同的耐药性,其中对青霉素G耐药率高,达98.6%,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敏感率高,为100.0%.结论 重症医学科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感染及耐药问题日益严重,需要加强ICU耐药菌监控,预防医院感染暴发流行.

  • 危重患者下呼吸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李明晖;沈巨信;阮永春

    目的 探讨危重病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非发酵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以指导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绍兴市人民医院349例危重病患者分离的病原菌及非发酵菌的耐药性.结果 445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343株,占77.1%,革兰阳性菌40株,占9.0%,真菌62株,占13.9%;常见病原菌分别为鲍氏不动杆菌129株,占28.9%,铜绿假单胞菌56株,占12.6%,白色假丝酵母菌54株,占12.1%,洋葱伯克翟尔德菌42株,占9.4%,嗜麦芽寡养单胞菌39株,占8.8%;在几种主要非发酵菌中,鲍氏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左氧氟沙星及含酶抑制剂的抗菌药物敏感;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等敏感性较高;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性较高,嗜麦芽寡养单胞菌仅对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较为敏感.结论 非发酵菌为危重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致病菌,抗菌治疗应以病原学及耐药性监测结果为依据.

  • 机械通气致下呼吸道黄杆菌属感染的临床研究

    作者:孙健龙;张素梅;管晓芸;张仁仙;宋秀琴

    目的 研究机械通气导致下呼吸道黄杆菌属感染的临床特点、黄杆菌属对抗菌药的敏感性,探讨预防措施.方法 对医院加强医疗室2001-2010年30例行机械通气发生下呼吸道黄杆菌属感染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30例机械通气发生下呼吸道黄杆菌属感染的病例均有基础疾病、长期应用多种抗菌药史;共分离出30株黄杆菌属,主要为脑膜脓毒金黄杆菌,占33.33%;黄杆菌属对红霉素、环丙沙星、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克林霉素、万古霉素、利福平较敏感;30例患者死亡2例,死亡率为6.7%.结论 黄杆菌属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多发生在老年、有基础疾病、应用广谱抗菌药、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黄杆菌属耐药率较高;严格落实清洁、消毒、隔离措施、无菌操作规程,可以预防黄杆菌属的感染.

  • 172株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的检出率与耐药性分析

    作者:李佳俊;何江;李国钢;蒋丽娅

    目的 对医院检出的127株洋葱伯克霍尔德菌(BCE)进行分析,从而指导临床预防及用药.方法 对2007-2010年医院检出的127株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的标本来源与分布进行分析并做药敏统计.结果 172株BCE中,103株来自ICU,占59.9%,161株为痰液中分离出的,占93.6%;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大多数药物耐药.结论 应加强医院感染预防控制,临床感染应及早进行病原学检查,治疗上应根据药敏选用抗菌药物.

  • 老年男性尿路感染病原菌生物膜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余祖辉

    目的 探讨老年男性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以及产生物膜阴性及阳性病原菌在耐药性上的差异,为临床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对358例老年男性尿路感染患者中段尿进行培养,对培养出的致病菌进行鉴定、药敏试验以及生物膜检测,并对产生物膜阴性及阳性病原菌的药敏结果进行对比统计.结果 共分离出362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69.89%,革兰阳性球菌次之,占20.44%,真菌和其他病原菌占9.67%,革兰阳性球菌生物膜的检出率为40.54%,革兰阴性杆菌生物膜的检出率为41.11%,分离的主要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和变形菌属,分别占53.87%、15.75%、7.74%,其生物膜检出率分别为41.03%、45.61%、39.29%;生物膜检出阳性病原菌的耐药率高于生物膜检出阴性的病原菌,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引起老年男性尿路感染的本研究以大肠埃希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和变形菌属为主;耐药率较高的抗菌药物为氨苄西林、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头孢呋辛以及青霉素;生物膜检出阳性病原菌的耐药率高于生物膜检出阴性的病原菌.

  • 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姚慕崑;刘玮;高珊珊

    目的 分析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的发病情况及耐药性.方法 选取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患者535例,取阴道分泌物进行接种培养,并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535例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患者共感染6种真菌,其中白色假丝酵母菌324株,占60.56%,热带假丝酵母菌108株,占20.19%,啤酒假丝酵母菌42株,占7.85%,克柔假丝酵母菌36株,占6.73%;另有光滑假丝酵母菌18株及近平滑假丝酵母菌7株;535株假丝酵母菌属对制霉菌素、两性霉素B以及伊曲康唑耐药性较高,分别为95.51%、94.39%以及81.87%.结论 调查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患者的发病情况,分析感染菌株及其耐药性,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减少耐药菌株产生、取得良好治疗效果有积极意义.

  • 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谱变迁

    作者:周勇;杨乐和;林雪峰;李云雷;郑隆;方超;李继法;徐显;余方友;王良兴

    目的 调查2006年1月-2011年9月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谱的变迁,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临床标本中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利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多种抗菌药物呈普遍耐药,对青霉素和氨苄西林的耐药率>90.0%;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对W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克林霉素类及利福平的耐药率显著高于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 MS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分离株对万古霉素和呋喃妥因均敏感,对替考拉宁、夫西地酸和喹奴普汀/达福普汀的耐药率均<10.0%;MRSA分离率呈下降趋势;大部分测试药物在6年内耐药率变化不大,但少数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所有增加,如利福平、红霉素等.结论 6年内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率保持在较高水平,但MRSA的分离率有下降趋势;MRSA呈多药耐药,但对万古霉素、呋喃妥因、替考拉宁、夫西地酸及喹奴普汀/达福普汀仍保持较高敏感性.

  • 医院与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分析

    作者:朱锦宏;王瑶瑶;金小珍

    目的 分析医院内获得性肺炎患者与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分离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及其耐药谱的变化,为临床预防感染以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调查医院2008年6月-2011年12月获得性肺炎患者痰标本,对分离大肠埃希菌的药敏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医院获得性肺炎与社区肺部感染患者分离的病原菌及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 从351份标本中分离出大肠埃希菌73株,分离率为20.80%,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的体外抗菌性好,敏感率为100.00%;医院内获得性肺炎患者分离大肠埃希菌对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分别为45.65%、50.00%、26.09%,而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分离大肠埃希菌对阿米卡星、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妥布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7.41%、14.81%、22.22%、18.52%;医院内获得性肺炎患者分离大肠埃希菌产ESBLs检出率为73.91%,显著高于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25.93% (P<0.01).结论 大肠埃希菌在肺炎患者中的分离率及耐药率较高,其中医院内获得性肺炎患者分离菌株的耐药性严重;对多药耐药菌的感染应以预防为主,建立耐药监控体系,加强耐药性监测,合理选用抗菌药物,以减少耐药菌株的出现.

  • 血管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分析

    作者:王晓峰;蔡福景;孙庆丰;吴杨荷;李克诚;丁继光

    目的 分析血管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指导血管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治疗.方法 对医院确诊为血管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35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结果 35例患者共检出41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占56.10%,以葡萄球菌属为主,占43.90%,革兰阴性菌占39.02%,以不动杆菌属、克雷伯菌属为主,均占12.20%,真菌占4.88%;革兰阳性菌对替考拉宁、万古霉素耐药率均为0,对利福平、四环素耐药率为18.18%、13.64%;革兰阴性菌对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均为25.00%;未发现对氟康唑、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耐药的真菌.结论 了解血管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有助于指导血管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治疗.

中华医院感染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3 04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