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中华医院感染学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Nosocomiology 중화의원감염학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影响因子: 1.8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82-747
  • 国内刊号: 1005-4529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82-74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樊秀平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分析

    作者:岳春江;程秀华;张忠元;孙琪;陈晓婷;闫娟

    目的:分析感染性心内膜炎(I E )的病原菌分布及其对各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医师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2年12月纳入的342例患者送样血液标本,有103例血培养结果阳性的I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血样中的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在IE患者血液标本检出的病原菌中,革兰阳性菌的比例高,共检出90株,占87.4%,革兰阴性菌检出9株,占8.7%,真菌检出4株,占3.9%;革兰阳性菌对红霉素和青霉素的耐药性较高,耐药率分别为44.9%和29.2%,而对万古霉素、利福平、呋喃妥因、亚胺培南的敏感度较高,耐药率分别为1.1%、2.2%、3.4%和5.6%;革兰阴性菌对头孢唑林、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头孢噻吩、头孢曲松的耐药性较高,耐药率分别为77.8%、66.7%、55.6%和55.6%,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的敏感度较高,耐药率均为11.1%。结论在IE患者血样的病原菌中,革兰阳性菌的比例高,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出现值得引起注意。

  • 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病原菌及药敏分析

    作者:高虎云;陈加;汪平凡;张永萍

    目的:了解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病原菌菌种及其耐药性,为治疗该病经验性抗菌药物选用提供指导。方法收集2010年1月1日-2012年11月31日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85例,均未用抗菌药物,入院后急诊行ERCP术引流获取的胆汁送检培养和药敏试验,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85例患者中分离105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67株占63.81%,革兰阳性菌35株占33.33%,真菌属3株占2.86%;引起胆道感染常见的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粪肠球菌、屎肠球菌及肺炎克雷伯菌,分别占39.97%、13.31%、10.46%及7.63%;革兰阴性菌对阿米卡星和亚胺培南耐药率低,耐药率为0;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和氯霉素耐药低,耐药率为0。结论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中的革兰阴性菌占主要地位,但革兰阳性菌也占有较大比重,常用的三代头孢菌素有较高的耐药,对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建议首选亚胺培南联合万古霉素抗感染治疗。

  • 宫颈分泌物支原体属与衣原体属感染的病原学分析及临床治疗

    作者:孟燕;孙丽芳;孙爱辉

    目的:了解宫颈分泌物支原体属和(或)衣原体属阳性患者的病原体种类及构成,了解阳性患者疾病分类,提高该类患者疾病治疗水平。方法分析2010年10月-2012年10月2684例女性行宫颈分泌物检测结果,统计支原体属和衣原体属检出率及耐药性,数据采用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684例受试者宫颈分泌物检出衣原体属684株,阳性率为25.48%,检出支原体属924株,阳性率为34.43%,支原体属和衣原体属均检出428株,阳性率为15.95%;924株支原体属中分离出单纯解脲脲支原体感染842株,占52.36%,单纯人支原体48株,占2.99%,解脲脲支原体和人支原体34株占2.11%。结论支原体属和衣原体属阳性受检者发生盆腔炎和宫颈炎的比例较高,同时,因为临床对支原体属和衣原体属分离鉴定及耐药性测试的局限性,导致临床对此类感染型疾病的治疗有滥用抗菌药物,使其耐药率不断增加,故临床对阳性受检者应作进一步检查是否发生生殖道感染,并根据耐药性测试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进行治疗,防止疾病恶化。

  • 多药耐药菌检出的分布与干预对策

    作者:薛菊兰;王向荣;艾彪;朱丽莎;李茂坤

    目的:了解多药耐药菌检出的种类与分布特点,为指导临床科学诊治、落实消毒隔离措施、做好职业防护和监测管理等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2011年1月-2012年12月医院检验科微生物实验室监测报告的多药耐药菌资料,细菌鉴定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 EK-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将数据录入Excel进行计算和分析。结果医院检验科微生物室共检出541株多药耐药菌,标本主要来源于患者尿液和痰液,分别占41.59%和41.04%;检出病原菌种类以革兰阴性菌居多,442株占81.70%,革兰阳性球菌次之,99株占18.30%;在不同来源标本中检出均居首位的病原菌为产ESBLs大肠埃希菌,共检出322株,占59.52%;不同科室呼吸道多药耐药菌感染的菌种分布有差异性。结论医院多药耐药菌感染以产ESBLs大肠埃希菌为主,但是不同科室、不同部位感染病原菌各有不同,科学合理的用药和防止多药耐药菌的医院感染暴发与流行依靠完善的监测报告制度、严格的消毒隔离与防护措施、及时的病原学送检和科学的管理与督导机制。

  • 鲍氏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胡蓉蓉;马小琴;张能华;王静

    目的:了解鲍氏不动杆菌在临床的分离率和病区分布及耐药性变迁,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08-2012年医院住院患者临床标本分离出的2412株鲍氏不动杆菌,了解其分布特点及耐药性,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判定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2010年版标准,采用WHONET 5.4和EXCEL软件分析细菌分布和耐药性。结果2412株鲍氏不动杆菌81.50%检自于痰标本,77.10%的标本来自IC U ;2008年分离率为5.13%,到2012年分离率增加至9.91%,该菌的分离率呈上升趋势;鲍氏不动杆菌对氨曲南、环丙沙星耐药率>90.00%,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从2008年13.9%、11.5%、8.6%升至2012年的55.3%、51.6%、48.3%,其对临床16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呈逐年上升趋势,部分表现出多药耐药性。结论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状况日益严重,应加强对多药耐药菌的监测和管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严格消毒隔离制度,防止医院感染,避免不必要的侵入性操作,提高患者免疫力,防止鲍氏不动杆菌的医院感染及暴发流行。

  • 苦参素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对患者自然杀伤细胞的影响分析

    作者:吴新娟;费迎明;童铭炯

    目的:探讨苦参素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自然杀伤细胞(N K )的影响,为临床资料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2008年5月-2011年6月医院住院的11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两组,一组44例为联合治疗组用苦参素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另一组66例为单纯治疗组用阿德福韦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NK细胞、IFN-γ和IFN-α的表达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结果联合治疗组在治疗3个月后其CD3+、CD4+和NK细胞的表达水平比单纯治疗组高,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后其NK分泌IFN-γ的量为(26.35±18.52) pmol/L ,而单纯治疗组其IFN-γ的水平为(22.44±13.52) pmol/L ,两组分泌IFN-γ的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4, P<0.05)。结论苦参素不仅能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NK数量,还能促进NK细胞分泌IFN-γ能力。

  • 5年万古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MIC值变化的研究

    作者:刘洪书;茆海丰

    目的:评价万古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低抑菌浓度(M IC )值是否存在漂移,并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医院2006-2011年从临床标本中分离的286株非重复金黄色葡萄球菌,琼脂稀释法测定万古霉素对菌株的M IC ,计算M IC50、M IC90、M IC几何均值,以苯唑西林对金黄色葡萄球菌M IC值确认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比较MRSA与对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万古霉素 MIC值的差异,应用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收集到的28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对万古霉素敏感;6年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M IC几何均值依次为1.116、1.118、1.042、1.109、1.109、1.086,未发现万古霉素M IC值上升趋势;2006-2011年检出 M RS A 株数依次为11、20、23、27、16、35株,检出率分别为40.7%、43.5%、46.0%、60.0%、29.6%、5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SA与MSSA对万古霉素MIC几何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医院2006-2011年临床分离株万古霉素M IC几何均值无逐年上升趋势,未发现万古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 IC值漂移。

  • 老年患者医院下呼吸道感染革兰阴性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彭红星;曾玉兰;杨荣时

    目的:了解老年患者医院下呼吸道感染革兰阴性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12年6月内科住院的2295例>65岁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培养革兰阴性菌阳性标本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ATB Expression细菌鉴定系统进行细菌鉴定,药敏试验用K-B法操作与判定,使用WHONET5.4软件对药敏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共分离出革兰阴性菌1390株,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占27.8%、大肠埃希菌占16.5%、肺炎克雷伯菌占15.2%;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阳性率分别为71.7%、55.9%;主要革兰阴性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其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低,均<15.3%,其次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对头孢噻肟、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耐药率较高,均>30.8%。结论老年患者医院下呼吸道感染革兰阴性病原菌多以铜绿假单胞菌、产ESBLs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等为主,耐药率高,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 急性脑卒中相关性肺炎的病原菌分布及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王岑立;康志浩;陈利斌;丁群力;陈季志;邓在春

    目的:探讨导致急性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并同时分析急性脑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以降低其感染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1日-2012年6月30日4所医院因急性脑卒中住院的患者,136例脑卒中后并发肺炎患者,根据痰培养结果分析病原菌分布,并采用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脑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结果送检合格痰标本201份,共检出病原菌97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61株占62.89%,革兰阳性菌21株占21.65%,真菌15株占15.46%;其中3例患者同时培养出革兰阴性菌与真菌;多因素 logistic相关分析发现病情严重程度、吞咽困难、老年(年龄>60岁)、男性、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脑卒中种类是肺部感染产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应依据病原菌分布特点针对性的抗感染用药,并对发生脑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

  • 不同病区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及mecA基因携带差异研究

    作者:贾方增;郑小涛;陈统献;吴先华

    目的:分析医院不同病区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及mecA基因携带差异,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预防控制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来自医院2008年6月-2012年5月350例患者送检的各种标本分离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251例为医院获得性感染,99例为社区获得性感染;采用Microscan Walkaway-96SI 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仪对不同病区送检的标本进行鉴定及药敏分析,对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药敏分析,采用PCR检测 mecA基因,比较不同病区分离菌株的耐药性差异及 mecA基因携带差异。结果共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354株,其中 IC U 检出率高,占31.92%,其次为神经内科和普外科,检出95株和64株,分别占26.83%、18.08%,急诊科分离到52株;IC U和神经内科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率显著高于其他病区,急诊科分离株耐药率低,均未发现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耐药菌株;对mecA基因检测发现阳性率高达57.63%,不同病区检出率有所不同,IC U和神经内科检出率高,分别占36.76%和30.88%,急诊科检出低,占11.77%。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医院常见的革兰阳性球菌之一,IC U和神经内科菌株耐药率高,其携带的 mecA基因也高,而急诊科 mecA基因检出低。

  • 重度烧伤创面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耐药性分析

    作者:孟朝晖;钱小毛;王亚玲

    目的:了解重度烧伤患者创面金黄色葡萄球菌(SAU )感染的耐药性,为临床预防和治疗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共207株S A U均为2009年1月-2011年12月重度烧伤患者创面分离株;药敏试验采用 K-B法;MRSA检测采用头孢西丁纸片法;克林霉素诱导性耐药采用D试验。结果 SAU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加环素和呋喃妥因全部敏感,其他药物的耐药率:替考拉宁为1.4%,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为36.2%;对红霉素耐药而对克林霉素敏感的36株进行D试验,结果有19株阳性,阳性率52.8%;207株S A U共检出M RS A 134株,检出率64.7%;MRSA的耐药率明显高于MSSA。结论 SAU创面感染株的耐药性很高,临床应及时做病原菌检测,充分利用实验室所提供的细菌耐药趋势和有关耐药机制的信息,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积极处理烧伤创面,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有助于减少SAU感染,降低感染菌的耐药性。

  • 2型糖尿病患者泌尿系感染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分析

    作者:张雅杰;高海林;高晓林;穆金智

    目的:分析内分泌科2型糖尿病患者泌尿系感染大肠埃希菌的药敏率,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2月医院内分泌科389例2型糖尿病合并感染的患者临床资料,药敏试验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推荐的K-B法,采用WHONET5.4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处理。结果389例感染患者其中泌尿系感染235例占60.41%;呼吸道感染98例占24.67%;胆道感染31例占7.99%;糖尿病足感染11例占2.83%;皮肤软组织感染9例占2.31%;其他感染5例占1.29%;其中235例泌尿系感染分离的病原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176株占74.89%;大肠埃希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为0,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为1.14%、对喹诺酮耐药>80.0%、对氨苄西林耐药率>90.00%。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泌尿系感染的患者大肠埃希菌病原菌均具有较高的耐药性,应加强病原菌及耐药性监测,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 医院常见革兰阴性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巫艳彬;陈一强;孔晋亮;蔡双启;卢桦崧;陈泉芳

    目的:通过分析医院患者中常见革兰阴性杆菌的种类、分布及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1年12月临床分离的主要革兰阴性杆菌,采用常规方法或ATB-Expression半自动微生物系统及配套进行菌株鉴定与药物敏感性测定,用WHONET5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检出的2869株革兰阴性杆菌中,检出前5位的科室有成人重症监护病房、儿科、烧伤整形科、呼吸科及儿科重症监护病房,分别是487、278、230、194株及151株;常见的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对常用的喹诺酮类、氨曲南及头孢类耐药性较高,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均较敏感,耐药率均<10.0%。结论充分认识细菌耐药特点,动态监测医院常见革兰阴性菌分布及耐药性变迁情况,对医院各科正确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高疗效及减少耐药菌的产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植生克雷伯菌与肺炎克雷伯菌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研究

    作者:邓在春;马红映;王翎;汪丽;吕丹;孙士芳;舒丽华;王卫华

    目的:调查一组耐药克雷伯菌属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表达状况以及KPC型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与插入序列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医院2009年10月-2011年3月分离出的20株克雷伯菌属,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判断;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A、B、C、D等4类40种β-内酰胺酶基因,PCR法连锁检测KPC型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与插入序列,采用Chromas软件对PCR阳性产物测序结果进行读序,并对测序结果用Chromas直接作BLASTSearch比对。结果20株克雷伯菌属共检出5种A类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TEM、SHV、CTX-M-1群、LAP、KPC,1种C类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DHA,1种D类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OXA-1群,阳性检出率依次为SHV100.0%、TEM85.0%、DHA85.0%、CTX-M-1群55.0%、KPC45.0%、LAP10.0%和OXA-1群5%;9株KPC阳性菌株KPC-ISKpn6连锁检测均为阳性。结论产β-内酰胺酶是克雷伯菌属耐β-内酰胺类药物的重要成因之一,KPC型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由插入序列ISK-pn6介导。

  • 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吕玉林;林平;张美丽

    目的:了解老年患者医院内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种类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0年7月-2012年6月住院的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应用常规细菌培养方法检出病原菌;用单纸片扩散法检测药敏;以双纸片协同试验法确定ESBLs阳性菌株。结果老年患者医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62.68%,常见的依次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革兰阴性杆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头孢唑林、氨曲南的耐药性均>70.00%;产 ESBLs总检出率为36.00%,其中产ESBLs大肠埃希菌为31.75%、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为33.77%、产ESBLs铜绿假单胞菌为43.48%。结论老年患者医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而且耐药性较强,临床应积极避免易感因素,加强病原菌及其药敏监测,以指导临床科学使用抗菌药物,控制老年患者医院内下呼吸道感染。

  • ICU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流行及耐药性监测

    作者:吴少芳;李勇涛;刘艳红;吴丽丽

    目的:探析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金黄色葡萄球菌(SAU)的分布和流行情况,分析其耐药性,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细菌学培养和药物敏感性试验,对医院ICU2009-2011年中所分离的SAU及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SPSS11.5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耐药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3年共分离出SAU78株,其中2009-2011年分别检出17、25、36株,呈现出逐年递增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U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呋喃妥因的敏感性较高;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共检出54株,2009-2011年检出率分别占SAU的64.70%、68.00%和72.24%,虽呈现出逐年递增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菌。结论近3年医院ICUSAU呈现增张趋势,MRSA比例逐步增多,耐药性增加;应对感染病例及时检测、隔离和治疗,重视病原学检查及药敏检测,有助于SAU预防控制及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 泌尿系统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耐药性分析

    作者:范文;周慧;刘燕婕

    目的:了解泌尿系统感染患者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正确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2年6月医院门诊和住院部送检的标本共分离464株菌株,使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 ATB1525 Expression型细菌分析系统进行鉴定和产 ESBLs的测定,采用SAS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从泌尿系感染标本中共分离出404株大肠埃希菌,其中产ESBLs菌256株,检出率63.4%;分离出60株肺炎克雷伯菌,其中25株产 ESBLs菌,检出率41.7%;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头孢他啶、头孢噻肟的耐药率为98.4%、96.9%和96.5%,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头孢他啶、头孢噻肟的耐药率为100.0%、96.0%和84.0%,所有菌株均对亚胺培南敏感。结论产ESBLs菌引起的泌尿系统感染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较高,可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敏感的药物,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亚胺培南是治疗产ESBLs细菌感染的首选药物。

  • 2010-2011年解脲脲支原体感染的调查分析

    作者:毛雄英;吕婉飞;张媛媛;陈辉;马红映

    目的:了解解脲脲支原体(U u )感染的情况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珠海丽珠试剂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支原体属培养鉴定药敏试剂,对2010-2011年医院门诊妇产科、皮肤科及泌尿科30260例患者送检的标本进行培养和药敏试验,并回顾性分析 U u感染的阳性率、特征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采用SPSS17.0软件对结果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0260例患者送检标本检出U u阳性14224例,U u总感染率为47.0%,其中女性感染率为49.0%,男性感染率为38.9%,女性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2010年U u感染率为48.9%,2011年为45.2%,两年 U u感染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Uu对多西环素、米诺环素敏感性强,敏感率均>99.1%,其次为交沙霉素、克拉霉素;对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和司帕沙星耐药率高,均>44.7%;两年U u对多西环素、米诺环素敏感性稳定,对交沙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和司帕沙星的耐药率上升。结论 Uu感染率高,女性高于男性;对 Uu感染的治疗首选多西环素、米诺环素。

  • 骨科患者伤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王娜;李少侠;张莎莎;常世卿

    目的:了解骨科患者伤口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减少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2007年5月-2012年10月骨科患者伤口感染的临床现状,对感染患者送检的380份标本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细菌接种和培养,对检出的病原菌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 )的标准对培养结果进行判断。结果骨科感染患者送检的380份标本分离的185株病原菌,革兰阴性杆菌108株占58.4%,革兰阳性球菌70株占37.8%,真菌7株占3.8%;革兰阴性杆菌主要为假单胞菌属及克雷伯菌属等,革兰阳性球菌主要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多数细菌耐药性较高,假单胞菌属对头孢他啶及环丙沙星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16.3%、23.3%;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100.0%敏感,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50.0%。结论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使条件病原菌成为骨科患者伤口分离的重要病原菌,临床医师应根据骨科患者伤口感染的细菌学检查结果,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预防和控制感染。

  •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属感染及耐药性探讨

    作者:王浩;陈军平;黎小平;刘东华

    目的:探讨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支原体属感染模式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医师诊断疾病、选择抗菌药物治疗提供试验室参考依据。方法对2010年1月-2012年12月1488例生殖道感染或疑似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进行支原体属检测,培养、计数、鉴定及药敏试验采用上海奥普生物医药有限公司生产的支原体属药敏定量培养试剂盒进行,检测解脲脲支原体(Uu)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1488例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送检分泌物标本中分离出支原体属912株,阳性率为61.3%,其中U u分离率高,检出801株占87.8%;单一U u感染占77.0%;单一人支原体(Mh)感染占4.8%;Uu+Mh混合感染占18.2%;Uu对试剂盒中设定的米诺环素、多西环素、交沙霉素敏感率高,分别达到93.4%、91.5%、83.5%;对林可霉素、氧氟沙星、诺氟沙星耐药率高,分别达到100.0%、87.5%、89.9%;对红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耐药率处于40.0%~50.0%。结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属的感染率和耐药率不断增长,医院应将支原体属培养和药敏检查列为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的常规检查项目,以寻求科学的用药依据,对正确诊断和针对性用药治疗支原体属感染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老年脑卒中假性球麻痹致肺部感染的病原学特点

    作者:石际俊;章春园;曹勇军

    目的:探讨老年脑卒中假性球麻痹致肺部感染的病原学特点,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方法选择神经内科卒中单元病房2012年1月-2013年1月21例老年脑卒中假性球麻痹致肺部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数据采用SPSS 13.0进行处理。结果21例老年脑卒中假性球麻痹致肺部感染患者检出病原菌22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68.2%;前5位的病原菌为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鲍氏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占27.3%、13.6%、13.6%、9.1%、9.1%;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仅对亚胺培南、万古霉素较敏感,对其他抗菌药物100.0%耐药;21例患者经积极治疗后,19例患者的感染在5~8 d内得到控制,死亡2例,均死于脑卒中伴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9.52%。结论老年脑卒中假性球麻痹后容易并发肺部感染,针对感染病原菌,足量、早期、联合使用敏感抗菌药物,同时积极治疗原发病,加强多频振动排痰、营养支持、吞咽困难筛查和吞咽功能训练等是控制感染,降低病死率的有效方法。

  •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肺部感染患者营养不良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赵一文;陈灏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肺部感染患者营养不良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以降低营养不良的发生率。方法选取2009年12月-2012年12月在呼吸科治疗的13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肺部感染住院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肺部感染营养不良的诊断标准进行筛选,分析其临床特点并根据病情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130例患者中符合营养不良的为70例,发生率为53.8%;且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肺部感染营养不良以厌食、进行性体质量下降、肌肉组织萎缩等为主要临床表现;采用 logostic多因素进行危险因素分析,动脉氧分压、第1秒用力呼气容量/用力肺活量(FEV1/FVC )、厌食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肺部感染营养不良的高危险因素( P=0.005、0.016、0.021)。结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肺部感染与营养不良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临床应针对相应的危险因素,采取积极地预防对策。

  • 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黄先豹;卢玮;纪德香;宋兵;杨赣萍;张荣艳;黄瑞滨;陈国安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从发生医院感染进行研究,为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提供有效的措施与建议。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2年11月医院住院部收治的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211例,对其住院期间感染发生进行统计,详细记录感染患者的感染部位、住院时间、原发病种类、化疗类型以及抗菌药物使用等指标;采用单因素以及多因素对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分析总结,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211例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84例,医院感染率为39.8%,呼吸道感染26例占31.0%、泌尿系统感染8例占9.5%、口腔感染18例占21.4%、皮肤感染14例占16.7%、导管感染12例占14.3%、胃肠道感染6例占7.1%;医疗侵入性操作、住院时间、粒细胞减少为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因病情严重且复杂,临床治疗中出现感染的概率相对较高,为避免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增强治疗的效果需明确主要的危险影响因素,实施针对性的预防和干预,以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有效改善预后。

  • 不同途径中心静脉置管的感染率比较及预防对策

    作者:余威英;魏凌云;徐小娟;朱太平

    目的:研究不同途径中心静脉置管(CVC)的患者发生感染率比较,从而选择更好的静脉置管方式,降低医院感染率。方法选择手术室2012年行颈内静脉置管、颈外静脉置管、锁骨下静脉置管及股静脉置管的19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并给予相关性感染的预防措施。结果颈内静脉置管患者80例,感染4例,感染率为5.0%;颈外静脉置管患者26例,感染2例,感染率为7.7%;锁骨下静脉置管患者54例,感染2例,感染率为3.7%;股静脉置管患者20例,感染10例,感染率为50.0%;置管期间出现感染早是股静脉置管,且置管时间越长,置管感染率越高。结论不同途径中心静脉置管的患者发生感染率比较,锁骨下静脉置管发生感染率低,其次是颈内静脉置管,故而选择锁骨下静脉置管及颈内静脉置管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

  • 呼吸内科医院感染的控制与预防研究

    作者:林日武;胡克崇;孙鹏雷;罗汝斌

    目的:探讨呼吸内科医院感染的控制与预防感染效果,为其感染控制提供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2月医院住院的200例患者临床资料为对照组,总结其感染因素,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并随机选取2012年1-12月在医院住院的200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预防性措施实施前后呼吸内科感染的控制情况,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照组200例中有49例患者发生感染,感染率24.5%,患者的年龄、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服用抗菌药物及激素等均是感染的高危因素;采用预防性措施后,观察组的感染率降至8.50%,与预防性措施实施前比较有明显的改善。结论预防性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呼吸内科的感染率,值得临床推广。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

    作者:卢先本;江建军;米亚非;王宏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为感染的防治提供指导。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2年12月的202例急性A M I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随机从同期A M I患者中选择非感染患者202例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相关的临床资料,采用SPSS 17.0软件对研究中的统计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A M I患者感染类型为呼吸道感染153例占75.74%、泌尿道感染23例占11.39%、胃肠道感染21例占10.40%、皮肤感染5例占2.48%;两组患者在年龄、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住院时间、心力衰竭、应用抗菌药物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性别、吸烟、意识模糊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年龄较大、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住院时间较长、出现心力衰竭、应用抗菌药物等是急性AMI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在合并感染时一定做好预后的护理工作,提高患者免疫力,促进患者身体康复。

  • 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陈宝珍;罗建;楼炳恒;张伟文

    目的:探讨IC 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关处理对策,为临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2年12月医院IC U中心静脉置管的218例患者临床资料.对其中46例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置管时间和置管部位等进行分析,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结果送检的218例中心静脉导管尖端细菌培养的样本中,阳性46例,阳性率为21.10%;检出病原菌46株,其中革兰阳性菌29株占63.04%,真菌13株占28.26%,革兰阴性菌4株占8.70%;颈内静脉穿刺感染率高,为43.75%;其次是股静脉穿刺,为37.50%;锁骨下静脉低,为18.56%;置管时间>7 d的感染率为23.89%,显著高于置管时间≤7 d的7.89%。结论应加强人员教育培训、严格无菌操作、减少置管时间和建立严格预防体系对防止中心静脉导管感染有重要意义。

  • 糖尿病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作者:许能銮;陈愉生;李鸿茹;林明;谢宝松;岳文香;翁小军

    目的:探讨糖尿病住院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危险因素,以达到指导糖尿病患者防治肺部感染的目的。方法以某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2010-2011年2型糖尿病合并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100例为病例组,同时期入院的2型糖尿病未发生感染者为对照组,进行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条件 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1022例,共发现100例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感染率为9.8%;经单因素分析发现18个暴露因素是糖尿病住院患者获得性肺炎的关联因素;条件 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低血清白蛋白、餐后2 h血糖、促胃动力药是糖尿病住院患者获得性肺炎的主要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3.14、3.10、10.05,P<0.05)。结论糖尿病住院患者合并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影响因素较多,应密切注意患者的营养状况,纠正低血清白蛋白、控制血糖水平、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高患者自身抵抗力,从而降低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发生。

  • 急诊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黄英;赵琼霜;黄燕

    目的:调查分析急诊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以达到降低急诊医院感染的目的。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急诊科医院感染的300例住院患者临床资料,作为A组,同期非医院感染的住院患者300例作为B组,采用SPSS17.0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两组患者相关危险因素采用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A组死亡患者10例,病死率为3.3%,B组死亡患者3例,病死率为1.0%,A组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病房消毒每天(2.2±0.4)次、病房人员流量每天(3.6±0.6)人、护理监护每天(3.4±0.2)次、护理人员手卫生占76.0%,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提高护理人员医院感染预防意识和护理水平,改善护理环境,是降低急诊科住院患者,感染率的关键。

  • 隐匿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王威;陈泉芳;巫艳彬;李其斌;白玉龙;苌海华;黄锟

    目的:分析与总结隐匿性肺炎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2012年6月64例隐匿性肺炎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发病年龄、季节、首发症状、实验室检查、放射学检查以及治疗等特点,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 t表示;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流行病方面,男性39例占60.94%,女性25例占39.06%,年龄主要集中在中老年(>40岁)51例占87.89%,发病季节则集中在夏秋两季42例占65.63%,经统计分析,性别、年龄以及发病季节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临床表现方面,胸痛为常见的首发症状,35例占54.69%,血白细胞不增高者38例占59.38%,胸部C T检查阳性47例占73.44%,经统计分析,临床表现、血白细胞以及特殊检查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隐匿性肺炎的发病对象主要系中老年男性患者,发病季节集中在夏秋两季;胸痛为常见的首发症状;白细胞检查多不增高;胸部放射学检查CT明显优于X线,治疗上以针对革兰阴性杆菌的抗菌药物为主。

  • 脑卒中患者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综合护理干预

    作者:韩朝霞;王欣;曾率

    目的:调查分析脑卒中患者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情况,探讨对脑卒中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3年6月收治有脑血管病史的脑卒中且入院后发生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患者78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每组各39例,试验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对患者术后进行随访,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对医护人员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及两组患者护理质量,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患者感染率、病死率及护理差错发生率试验组分别为0、7.69%、5.13%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15.38%、25.64%、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对医护人员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脑卒中患者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后应用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患者病死率、感染率及护理差错发生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患者对医护人员护理工作均有较高的满意度评分。

  • 综合ICU医院感染临床分析

    作者:李国强;魏路清;孙亮

    目的:了解医院综合IC U患者的医院感染状况,为控制IC U医院感染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采取前瞻性监测的方法,对2010年10月-2012年9月入住医院综合IC U 762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762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19例,感染率为15.6%;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为主占59.7%,其次为泌尿道、胃肠道、血液;检出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64.6%,其次为革兰阳性球菌占22.6%,真菌占12.8%,且病原菌对多种抗菌药物存在不同程度耐药性,革兰阴性菌中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均为100.0%,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0;革兰阳性菌中表皮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和红霉素的耐药率均为100.0%,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的耐药率100.0%,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肺炎链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为0,表皮葡萄球菌和肺炎链球菌对替考拉宁的耐药率为0。结论医院IC U医院感染以呼吸系统为主,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药敏试验呈现多药耐药性,临床应引起足够重视,加强病原菌耐药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效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 健康教育在急性左心力衰竭合并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许惠娟;王根妹;王丽香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急性左心力衰竭并发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的应用,以便更好地观察病情变化,有针对性地为患者提供更优质护理服务。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2012年9月医院共收治149例急性左心力衰竭患者,根据不同护理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86例、对照组6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加强了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呼吸道感染发生率和健康教育知晓率,所得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86例患者中2例发生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为2.3%;对照组63例患者8例发生呼吸道感染,发生率1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掌握相关知识84例占97.7%,掌握应对技能83例占96.5%,遵医行为85例占98.8%,对照组分别为63.5%、50.87%、82.5%,3个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的加强可降低急性左心力衰竭患者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并认真贯彻实行。

  • 住院肺结核患者病情转归的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沈轶群;张艳;王新霞

    目的:对肺结核住院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对治疗方法和治疗后的病情转归进行归纳总结,为临床资料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08年1月-2011年12月683例肺结核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用药情况、合并症及随访1年的临床转归等,对患者抗结核药物耐药性、治疗后临床转归及相关因素,采用SPSS12.0进行分析。结果多药耐药是肺结核住院患者的特征表型,占9.22%;伴发糖尿病的肺结核患者,在抗结核给药相同前提下,胰岛素治疗组1个月内转阴率为87.50%,明显高于口服降糖药物组的53.27%,<20岁的青少年和>80岁的老年肺结核患者病死率高,分别为5.48%和14.06%,两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根据抗结核药物耐药测试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有助于降低住院肺结核患者抗结核药物耐药率,合并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影响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的临床转归及预后。

  • 肾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临床分析

    作者:林咸楚;韩君;董小平

    目的:对肾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进行临床分析,探讨患者感染率、病原菌分布,为临床资料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3年3月肾内科住院患者505例,对所有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肾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病原菌分布,所得数据采用SPSS 13.0进行分析。结果505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00例、108例次,感染率19.8%、例次感染率21.4%,其中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感染多,共32例感染率为32.0%,其次为肾病综合征患者感染率为27.0%;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多,共74例占68.5%;共培养出108株病原菌,革兰阴性菌74株占68.5%,革兰阳性菌31株占28.7%,真菌3株占2.8%。结论肾内科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主要是呼吸道感染,且病原菌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临床上应引起注意。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的相关性探讨

    作者:郭云霞;王郁杰;朱莹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发生的相关性,为胃癌的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100例胃癌患者为胃癌组和100例非胃癌上消化道疾病患者为非胃癌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13 C呼气试验结果和胃镜病理活检结果,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发生的相关性,胃癌诊断标准符合卫生部发布的《胃癌诊断标准》,采用统计软件SPSS 17.0进行数据处理。结果胃癌组患者13 C呼气试验检查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78例,阳性率为78.0%,高于非胃癌组的45.0%;胃癌组患者胃镜检查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67例,阳性率为67.0%,高于非胃癌组的34.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胃癌组和非胃癌组13 C呼气试验检查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率均高于胃镜检查,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胃癌及胃黏膜癌前病变的发生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存在一定关系,13 C呼气试验可作为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筛查方法,早起发现幽门螺杆菌并根治,有助于防止胃癌的发生。

  • 化疗患者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引起血流感染的分析

    作者:陶风英;李革;赵日敏

    目的:分析化疗患者使用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 )引起的血流感染相关因素,旨在为临床优化护理及预防感染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调查2012年9月-2013年4月170例接受化疗并行PICC的肿瘤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 logistic分析,找出导致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170例患者中共有20例发生血流感染,感染率11.76%;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缺少操作经验(β=0.769,OR=2.312)、应用化疗药物(β=1.002,OR=4.117)、留置导管时间过长(β=1.131,OR=4.165)、高龄患者(β=1.146,OR=5.162)是发生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PICC引起的血流感染发生率较高,对于此类患者提高穿刺技巧、严格无菌操作、增强机体免疫力,以减少血流感染的发生。

  • 肺癌患者肺部感染的易感因素与病原菌分析

    作者:叶建明;方兴;谭海栋

    目的:通过对收治的肺癌患者的病例调查研究,对其肺部感染的易感因素、病原菌及其耐药性进行研究分析,为肺癌患者肺部感染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医院2011年7月-2013年6月收治的肺癌且发生肺部感染的患者共62例,在住院后第2天,采集患者的痰液送至实验室进行细菌、真菌的培养,采用K-B法分离的菌株进行耐药性分析,数据均由Excel软件以及SPSS13.0软件进行处理。结果对62例患者采取的151份符合标准的痰液进行微生物培养,共检测出74株病原菌,真菌占43.24%,革兰阳性菌占9.46%,革兰阴性菌占47.30%,革兰阴性菌中肺炎克雷伯菌比例高,真菌中的白色假丝酵母菌比例高,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为100.0%,对环丙沙星无耐药性;阴沟肠杆菌对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唑林的耐药率均为100.0%;鲍氏不动杆菌对头孢唑林的耐药率为100.0%,对头孢他啶无耐药性;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的耐药率均为100.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为100.0%。结论对肺癌患者肺部感染进行积极的预防和控制,加强对引起肺癌患者肺部感染病原菌的监测,为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治疗、使用抗菌药物时提供参考依据,降低肺癌患者肺部感染率,提高治疗效果。

  • ICU患者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沈彩芳;占利

    目的:对IC U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为临床资料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医院2010-2012年IC U行机械通气228例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其基本资料、护理方式、治疗方案等,分析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采用SPSS15.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及分析。结果228例患者中共有121例发生肺部感染,感染率53.07%,患者的性别、年龄≥60岁、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时间≥1周、抗菌药物使用、接受雾化吸入、留置胃管、未住单间IC U以及吸烟史>5年与肺部感染关系密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ICU患者经机械通气后肺部感染受多种危险因素影响,在护理过程中应有针对性的避免可能导致感染的因素,有效预防控制肺部感染的发生。

  • 2型糖尿病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分析及综合干预研究

    作者:黄敏;刘慧玲;余贻汉;汪毅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临床特点,建立有效的综合干预模式,以控制 Hp感染和降低血糖。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1年6月医院内分泌科146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临床资料;采用13 C呼气试验测定146例患者的 H p感染情况,对检测表明2型糖尿病H p感染患者111例随机分为综合干预组(57例)和治疗对照组(54例),两组患者原药物治疗不变前提下,对综合干预组进行6个月的生活、运动和健康教育干预;治疗4周和6个月后,分别检查13 C呼气试验、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的 Hp阳性率为76.02%,Hp感染患者上消化道症状发生率、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分别为61.44%、(16.01±1.03) mmol/L、(9.37±0.77)%,均显著高于无 Hp感染患者的38.28%、(12.23±1.24) mmol/L、(8.05±0.56)%;治疗4周后:Hp治疗有效率为84.68%,但治疗对照组和综合干预组的治疗有效率、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6个月后:综合干预组无 Hp复发病例,治疗对照组 Hp复发率为4.40%;且综合干预组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分别为(8.04±0.61) mmol/L、(6.15±0.46)%,显著低于治疗对照组的(9.76±0.74) mmol/L、(7.99±0.52)%。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 Hp感染率高、合并 Hp感染者上消化道症状明显且长期血糖水平控制欠佳,使用药物治疗联合建立综合干预模式,有利于控制血糖和防治 Hp感染。

  • ICU感染性休克患者病死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李忠勇;包新月;廖培军

    目的:探讨IC U 感染性休克病死的相关影响因素,对临床IC U 患者的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3年1月IC U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9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的治疗结局将患者分为死亡组54例、存活组42例,对两组患者的各因素进行比较,数据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死亡组和存活组患者在年龄、APACHE Ⅱ评分、MODS数目、SIRS数目、平均动脉压、免疫功能、是否接受有创检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ODS数目、APACHE Ⅱ评分以及SIRS数目进入回归模型(P<0.05),是ICU感染性休克病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APACHE Ⅱ评分、MODS及SIRS数目是ICU感染性休克病死的独立危险因素,采取积极的综合治疗措施、调控患者的炎症反应并及早给予患者支持疗法以保护其器官功能,是降低IC U感染性休克病死率的有效措施。

  •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

    作者:林澜溪;杨永洁;余金泉;黄美清;刘大钺

    目的:了解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状及存在问题,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规范抗菌药物使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2012年12月20日所有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计数资料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现患率调查住院患者应查1857例,实查1856例,实查率99.95%,医院感染现患率为7.17%,例次感染率为8.24%;科室感染率高的为重症医学科、血液科和心血管儿科,分别为36.07%、27.27%和24.66%;下呼吸道感染是医院感染的主要部位;133例医院感染病例中送检率为77.44%,检出病原菌以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各占12.0%;医院感染病例易感因素排前3位的依次为泌尿道插管、肿瘤、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2.76%,其中治疗用药占62.09%,预防性用药占33.88%。结论应继续加强重点部门的监测,减少侵入性操作,严格实施隔离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 三腔管负压持续灌洗引流减少胃肠术后腹腔内感染的效果评价

    作者:曾和英;何建群;谢乐天;沈建国

    目的:探讨三腔管负压持续灌洗引流减少胃肠术后腹腔内感染的效果,为胃肠术后腹腔内感染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5月医院胃肠手术后行腹腔引流患者72例,按其引流方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橡胶引流,观察组采用硅胶三腔管负压持续灌洗引流,对两组患者腹腔内感染、细菌分布、引流量、引流时间以及引流管堵塞情况进行观察比较,数据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72例患者细菌培养阳性21例,其中观察组6例,阳性率为16.67%,对照组15例,阳性率为41.67%,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腹腔感染送检标本检出病原菌23株,观察组检出8株、对照组检出15株;观察组与对照组检出病原菌均以葡萄球菌属为主,分别占37.50%与60.00%,观察组引流液变清时间、引流管拔管时间、总置管时间、日均引流量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肠手术患者于术后行三腔管负压持续引灌洗引流,能提高引流效果、缩短引流时间、减少腹腔内感染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 乳腺癌患者术后感染临床分析

    作者:谢祥红;杨长琼;周建丽;唐雅兰

    目的:分析导致乳腺癌患者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降低乳腺癌术后感染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医院2011年10月-2012年10月乳腺癌手术患者108例,收集其一般资料以及手术相关因素,并与乳腺癌患者术后感染的相关性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分析,其相关性采用χ2检验。结果年龄、体质量指数、文化程度、进行手术的季节、手术持续时间和是否合并基础疾病等均与患者术后感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方式和引流量的区别对于患者是否术后感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化疗的患者术后感染率显著高于未接受化疗的患者(χ2=7.224,P=0.007),骨髓抑制的患者术后感染率显著高于未骨髓抑制的患者(χ2=11.542,P=0.001),引流时间与输血方式也对术后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598、P<0.01,χ2=11.331、P<0.01)。结论临床对于化疗、骨髓抑制、引流天数≥10 d以及接受输血的乳腺癌患者应给予特别的注意,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不良反应,以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率。

  • 骨科植入术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措施

    作者:王海兰;秦毅;霍长瑜

    目的:对骨科植入术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措施进行评价总结,为控制手术室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年10月-2011年12月在医院行骨科植入术243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手术室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制定手术室骨科植入术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措施。结果加强手术室环境及手术物品、器械的管理,提高手术人员的无菌操作技术,掌握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及备皮时机,能够预防骨科植入术手术部位感染,243例行骨科植入术患者无一例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结论手术室护理工作与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有重要关系,掌握相关的理论与技术,制定严格的制度,采取严密的预防措施,做好手术室医院感染监控,使手术室骨科植入术手术部位感染得到有效控制。

  • 论著·骨科感染患者心理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作者:周玉萍;牛晓锋;李志建;皮艳青

    目的:对骨科感染患者的心理进行调查评分,探讨临床干预对骨科感染患者心理的影响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将2010年6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04例骨科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方案进行治疗,试验组执行针对性干预措施进行治疗,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情况进行评价,数据采用SPSS14.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骨科患者发生感染后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负性心理,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试验组SCL-90总评分为(1.30±0.28)分,对照组总评分为(1.46±0.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在干预后焦虑、抑郁、恐怖、偏执、躯体化及人际关系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对照组仅抑郁、焦虑得分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试验组在焦虑、抑郁、敌对、恐怖、偏执、躯体化及人际关系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科患者发生感染后易出现负性心理,严重者会影响正常生活,因此,对骨科感染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临床干预可以缓解负性情绪,减少患者负性心理带来的不良影响,促进患者恢复健康。

  • 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的病原菌感染因素分析

    作者:朱建敬;蒋国祯;汪海;占利

    目的:探讨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 )的病原菌及其易感因素,为临床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用药指导。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AOSC患者共29例作为观察组,对其胆汁进行病原学培养鉴定,再选择同期收治的经B超以及C T证实为胆道梗阻但未见脓性胆汁的患者26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数据采用SPSS16.0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29例患者中分离出病原菌共5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8株占64.4%,革兰阳性菌19株32.2%,真菌2株3.4%;两组患者易感因素比较中,在既往胆道手术、良性梗阻、恶性梗阻3个因素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多因素 logisic回归分析,既往胆道手术史、良性梗阻以及恶性梗阻为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AOSC的病原菌主要有大肠埃希菌、粪肠球菌、肺炎克雷伯菌等构成,既往胆道手术史、良性肿瘤为AOSC的易感因素。

  • 骨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与预防对策

    作者:杨群英;杨园园;陶树平;陈红卫

    目的:调查分析骨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主要影响因素,为骨科临床降低手术后感染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2年12月在医院骨科进行手术治疗的1816例患者,对其手术相关因素及术后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分析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根据危险因素探讨防治切口感染的措施,采用SPSS 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816例骨科手术患者中有16例发生切口感染,感染率为1.54%;老年患者、Ⅲ类手术切口、手术部位在腰腹以下、手术耗时长等因素可导致骨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较多,医护人员在对患者给予骨科手术治疗时,应综合评估患者自身情况、医院感染控制管理规范给予预防性的干预措施,尽可能减少骨科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

  • 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医院感染因素分析

    作者:牛文强;苏莉;黄诚刚

    目的:探讨分析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为医院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2012年8月医院收治的52例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作为感染组,同期住院的52例术后未发生感染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单因素和非条件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导致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肿瘤的病理分型、肿瘤发生转移的情况、住院时间、术前使用抗菌药物及气管切开情况的差异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条件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β=1.369,OR=3.391)、低分化癌(β=1.431,OR=4.108)、长时间住院(β=1.594,OR=4.923)、术前未使用抗菌药物(β=1.157,OR=3.180)、气管切开(β=1.639,OR=5.150)是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发生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对存在易感染因素的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应加强规范化护理操作,合理用药,降低感染的发生。

  • 急诊下肢动脉栓塞切开取栓术患者切口感染相关因素调查

    作者:刘苏健;银彩霞;申庆民;吴继东

    目的:探讨急诊下肢动脉栓塞切开取栓术后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2月医院血管外科收治65例下肢动脉急性栓塞患者的手术时机、手术时间和抗菌药物应用与切口感染特点,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结果65例下肢动脉栓塞患者均行急诊下肢动脉切开取栓术,术后切口感染4例次,感染率6.15%,分别为大肠埃希菌感染4例36.4%,奇异变形菌感染2例18.1%,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3例27.3%,副流感嗜血菌感染1例9.1%,阴沟肠杆菌感染1例9.1%;急诊手术、高龄、体质量指数高、患有糖尿病、合并其他脏器疾病为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结论完善术前准备、严格无菌操作、术后使用抗凝药物、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预防下肢动脉栓塞切开取栓术后手术切口感染的重要措施。

  •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糜丽梅;吴姗;张毓洁;涂成华;陈玲

    目的:分析影响膝骨关节炎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医院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治疗的骨关节炎患者318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资料分析,所有患者根据年龄、性别、手术方式、术中出血量、术后置管时间、ASA分级、麻醉方式以及吸烟情况等进行单因素分析,根据单因素分析的结果,相关性大的因素再进行 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数据采用SPSS13.0进行分析。结果术后感染发生率较高的是吸烟患者、ASA分级为3~4级以及双侧置换手术患者,分别为17.4%、23.4%、20.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SA分级、吸烟状态、手术方式、术中出血量、术后置管引流时间以及手术时间等因素可能与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有关,将以上因素进行 logistic回归分析方程中,结果证明手术时间、手术方式、术中出血量、术后置管时间以及吸烟状态是影响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忌烟以及减少术后置管时间等措施可以降低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

  • 脑外伤患者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程国玲;孙爱华;占利

    目的:探讨脑外伤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以及针对危险因素提出护理对策,为临床资料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0年3月-2013年3月接受治疗的脑外伤患者168例,统计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并对发生肺部感染患者给予护理干预,比较各相关因素感染率及护理干预后患者格拉斯哥评分,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168例患者中有48例发生肺部感染,感染率为28.57%;脑外伤患者发生肺部感染与患者性别、体质量、是否置尿管无关,年龄越大、格拉斯哥评分低、使用抗菌药物及激素、气管切开、留置胃管、有吸烟史、血糖不正常患者肺部感染率较高( P<0.05),护理5 d后,格拉斯哥评分为(6.43±1.63)分,护理9 d后,评分为(7.64±2.09)分,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表明护理干预方法对患者脑外伤具有很好疗效,从而降低感染概率。结论脑外伤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率较高,危险因素繁多,因而平时应该给予一定的护理干预以降低患者感染率,对于感染后的患者进行积极护理,从而提高预后效果。

  • 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分析

    作者:吴琛;冯薇;乔美珍;刘月秀;吴旭琴;金美娟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探讨预防控制对策以降低医院感染率。方法目标性监测2011年5月-2012年11月神经外科住院择期和急诊的脑肿瘤、脑积水、颅骨修补、脊髓疾病等疾病1862例实施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分析结果反馈临床,提出干预对策,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神经外科1862例手术患者发生医院感染222例、249例次,感染率11.32%、例次感染率13.37%;其中脑肿瘤术后感染率15.83%,脑积水分流术后感染率11.83%;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42.97%,其次为颅内占41.37%、泌尿道12.45%;分离出病原菌149株,前3位为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占18.79%、14.77%、10.74%;单因素分析和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手术时间、手术类型、伤口清洁度、术前外周白细胞数、气管切开、颅内置管、植入物、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和住院时间是主要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神经外科手术后医院感染率较高,应尽量缩短住院天数和手术时间,加强急诊手术和无菌物品管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加强手术患者的全程管理。

  • 降低骨肿瘤患者外周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管理

    作者:杨明玉;于丽;徐静;范维;赵丹;王林;王景佳

    目的:分析骨肿瘤患者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 )置管术后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探讨有效的预防对策,降低PICC置管术后感染发生率。方法选择2012年11月-2013年7月骨科骨肿瘤化疗使用PICC导管的患者218例,根据感染与否将其分为感染组与对照组,其中感染组14例,对照组204例;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引起PICC感染的原因,制定预防对策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护理方法,所有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18例患者有14例发生PICC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为6.4%,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年龄、置管时间、换膜频次、居住地、依从性、护士年资均是引起P IC C置管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加强宣教力度与护理人员PICC维护操作培训,加强环境管理,提高患者健康教育依从性,降低了 PICC置管患者术后感染率,同时提高了护理质量,为患者减轻了痛苦。

  • 腹部切口感染手术室环境因素分析与预防措施

    作者:吴亚林;王航平;许爱珍;何金奎

    目的:分析发生腹腔手术后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并探讨相关预防措施,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2月住院接受腹部外科手术治疗的3022例患者临床资料,普通无菌手术室内进行的手术有1592台,层流手术室内进行的手术有1430台;将参观手术的人数分为≤3人及>3人,对手术室内空气的细菌含量进行测定并提出相关预防措施,采用SPSS 17.0数据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普通无菌手术室内进行手术患者感染30例,感染率1.53%,层流手术室手术患者感染2例,感染率0.14%;参观手术≤3人的手术,其手术患者术后感染率为0.12%,参观手术>3人的术后感染率2.21%,参观手术≤3人术后感染率显著低于参观手术>3人的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发生感染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3.69±1.03)h、手术室空气的平均含菌量(123.26±57.72)CFU/m3,及术前平均住院天数为(4.83±1.76)d ,均明显多于未发生感染的患者的相应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手术室感染风险因素分析总结,并对每一个手术室感染风险因素进行严格的控制,能够有效减少腹部手术患者手术后切口发生感染的概率,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提高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

  • 胫骨开放性骨折骨外露感染的治疗研究

    作者:陆红日;何文全;苏进益;林伯夫

    目的:探讨皮瓣转移和灌洗治疗胫骨开放性骨折骨外露伴感染临床效果,以期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4月90例胫骨开放性骨折骨外露伴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成两组,对照组45例予以皮瓣转移并烤灯持续照射,观察组45例采用皮瓣转移并灌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的临床效果,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两组在创面愈合时间(>35 d除外)、住院天数、治疗费用、生活质量评分、细菌消除时间、皮瓣成活时间、满意度、依从性比较差异有均统计学意义(P<0.05);而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并发症发生率对照组为28.89%、观察组为4.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皮瓣转移和灌洗治疗胫骨开放性骨折骨外露伴感染临床效果满意。

  • 腹部外科患者手术部位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周傅祥;吕永峰;王晓年

    目的:分析发生腹腔手术后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并探讨相关预防措施,为临床治疗提供数据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2月在医院普通外科病房住院并行腹部手术的883例患者,将术后发生手术部位感染(SSI)30例患者分为感染组,未发生SSI 583例患者分为非感染组,研究其术后SSI发生率,对可能影响SSI的因素先进行单因素分析后,再进行非条件 los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883例患者术后发生手术部位感染30例,感染率为3.4%;单因素分析发现10个与SSI有关的因素,los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大、BMI指数高、手术时间长、合并基础疾病、急诊手术、Ⅱ、Ⅲ类切口是发生SSI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腹部外科患者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率高,与患者自身及手术方面的多个因素相关,应针对相关危险因素预防与控制手术部位感染。

  • 综合ICU胸外伤患者肺部感染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丁彦光;金炜;肖祥之;袁军;张胜超

    目的:探讨综合IC U重症胸外伤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防治措施,为预防和控制医院肺部感染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2年1月综合IC U收治的135例重症胸外伤患者临床资料,统计医院肺部感染率并分析其相关因素,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对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 t检验。结果 IC U重症胸外伤患者共计135例,发生医院肺部感染39例,发生率为28.9%,其发生率与患者的年龄、IC U入住时间、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时间、胸部手术、胸腔闭式引流、留置胃管、颅脑外伤、躯干四肢骨折和腹部外伤因素相关(P<0.05)。结论在临床实际工作中,要注重ICU重症胸外伤患者医院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降低医院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 腹泻患儿轮状病毒感染分析

    作者:龙聪;祝成亮;杨章元;雷鸿斌;明亮

    目的:回顾性分析儿科住院腹泻患儿轮状病毒(RV )感染的好发季节、年龄分布、性别差异,以了解RV的感染现状,为预防和控制婴幼儿腹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0年3月-2012年3月共收集2400例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对其进行粪便常规及RV抗原检测,并比较检测结果,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阳性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2400例腹泻患儿粪便标本中有1239例A种RV结果阳性,阳性率为51.6%,男、女性阳性率分别53.6%和49.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6、6~12、12~24、24~36、36~60月龄的腹泻患儿A种RV阳性率分别为26.2%、68.1%、60.5%、40.9%、28.7%,其中6~12龄月和12~24月龄组腹泻患儿A种RV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各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A种RV感染季节分布明显,以每年10、11、12及1月份为发病高峰,其阳性率分别为64.8%、69.5%、69.4%、64.9%;腹泻患儿A种RV感染的粪便性状以蛋花样及黄色水样便为主,分别占41.3%、31.9%。结论轮状病毒是腹泻患儿的主要病原体,6~24月婴幼儿是其易感人群,并以秋、冬季好发,粪便性状多为蛋花样或黄色水样便。

    关键词: 轮状病毒 腹泻 儿童
  • C-反应蛋白与白细胞检测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应用的评价

    作者:毛中美;龚敏;诸葛小寅

    目的:分析研究C-反应蛋白(CRP)与白细胞(WBC)联合检验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旨在为儿科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借鉴。方法选取医院在2011年6月-2013年6月所诊治的136例患儿为病毒感染组,112例患儿为细菌感染组,同时再选取124名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3组的CPR与WBC ,并做好记录,后根据测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儿中CRP>10 mg/L病毒感染组有13例阳性率9.56%,细菌感染组患儿有89例阳性率79.46%,而对照组儿童未检出。结论 CRP与WBC联合检验的方法对于医师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有利于实现个性化治疗的要求,同时,还可以避免使用一些不必要的抗菌药物,保证患儿的健康恢复。

  • 急性哮喘患儿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冯佩君;沈秋娣;陆菲

    目的:分析急性哮喘患儿肺部感染的临床高危因素,探讨合理的护理对策,以提高临床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急性哮喘患儿200例临床资料,记录患儿的一般资料、对可能导致急性哮喘患儿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再对所有因素综合进行 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数据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结果共有55例急性哮喘患儿合并肺部感染,感染率为27.5%;单因素分析显示,急性哮喘发作次数、合并鼻炎或鼻息肉、肺炎支原体感染情况、血清免疫球蛋白、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平喘药物的应用等均为急性哮喘患儿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肺炎支原体感染、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平喘药物的应用、合并鼻炎或鼻息肉为急性哮喘患儿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小儿急性哮喘合并肺部感染病情复杂,肺炎支原体感染、滥用抗菌药物、平喘药糖皮质激素或氨茶碱的应用及合并鼻炎或鼻息肉是急性哮喘患儿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尽早明确诊断,实施针对性的治疗,采用科学的综合护理措施,对于急性哮喘患儿肺部感染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 妇产科患者泌尿系感染的预防措施

    作者:黄李芸;饶红超;罗梅莲

    目的:探讨妇产科手术患者泌尿系感染的预防措施和护理对策,以降低泌尿系感染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0月医院妇产科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将2011年12月-2012年10月手术患者563例作为观察组,2011年1-11月手术患者498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加强了泌尿系统感染的预防措施和护理对策,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泌尿系统的感染率,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有79例发生泌尿系感染,感染率15.86%,观察组有9例发生泌尿系感染,感染率1.60%;护理满意度对照组的患者为82.53%、观察组为99.4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泌尿系感染的预防措施和护理对策的加强比传统的护理方法有明显的优势,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泌尿系感染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幽门螺杆菌感染患儿微量元素检查结果分析

    作者:潘峰;元君辉;周君芬

    目的:调查幽门螺杆菌(H p )感染对儿童机体微量元素的影响,为临床资料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3月-2013年3月138例住院患儿,经检测分为两组,感染H p的51例患儿为试验组,未出现H p感染的87例患儿为对照组,采用特定的仪器检测两组患儿的微量元素含量及确实情况,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138例住院患儿发生 H p感染51例,感染率37.0%;两组患儿微量元素检测结果显示,试验组微量元素铁和锌的含量分别为(381.4±15.2)mg/ml、(3.6±0.7)mg/ml,对照组铁和锌的含量分别为(413.3±15.4)mg/ml、(5.1±0.8) mg/ml ,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微量元素缺失率铁、锌分别31.3%、23.5%,对照组分别为11.5%、9.2%,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儿钙、镁、铜的缺乏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童感染 Hp后,很易出现微量元素铁、锌等的缺乏,因此,当出现 Hp感染后,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注意观察患儿的机体变化,要进行动态监测,此项研究对于临床治疗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臭氧液阴道冲洗治疗假丝酵母菌病的疗效观察

    作者:罗翠华;陈晓燕;李伟妙;罗建华

    目的:观察单纯臭氧灭菌液配合改良阴道冲洗和臭氧液直接阴道内冲洗配合阴道给药两种不同方法的临床疗效,为进一步改进假丝酵母菌病的治疗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将2008年6月-2012年10月200例确诊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100例采用单纯臭氧灭菌液配合改良阴道冲洗治疗,每天1次,疗程3 d;对照组100例采用臭氧液直接阴道内冲洗配合达克宁栓阴道给药,每天1次,疗程3 d ,每次冲洗前进行临床、真菌学疗效分析,比较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3 d后,观察组痊愈率达到91.0%,总有效率达98.0%;对照组痊愈率达57.0%,总有效率达81.0%;观察组症状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臭氧灭菌液配合改良阴道冲洗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疗效好,并且操作简单安全、不良反应少,患者容易接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肥胖产妇剖宫产术后泌尿道及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

    作者:施望琼;马平都;潘雅珍

    目的:研究剖宫产对体质量指数(BM I)≥30 kg/m2肥胖妇女与BM I<30 kg/m2正常妇女相比在泌尿道以及手术切口感染率的影响,并观察肥胖产妇与正常产妇新生儿的状况,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8年2月-2012年7月进行剖宫产的肥胖产妇观察记录134例为肥胖组与161名正常产妇为正常组;在使用剖宫产生产后直至出院时的切口感染以及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同时,监测上述所有产妇生产后新生儿的身体状况,使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数据的比较采用 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与正常产妇相比,肥胖产妇在剖宫产术后的感染率均明显升高;肥胖产妇在剖宫产后出现泌尿道和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23.7%和13.7%,显著高于正常产妇的10.6%和3.7%;其中高度肥胖(BM I≥35 kg/m2)产妇泌尿道和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36.2%和25.5%,肥胖产妇生产巨体婴儿的概率也高于正常产妇( P<0.05)。结论肥胖产妇随着肥胖程度的增加在剖宫产术后出现切口感染和尿路感染的发生率会更高,并且会增加巨大儿的出生概率,在临床护理中应予以重视。

  • 2012年某妇女儿童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

    作者:赵丹洋;郭巧芝;司徒敏雄;张穗平

    目的:调查妇女儿童专科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针对医院特点采取相应的预防与控制措施,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调查2012年8月16日所有在院病例,采用SPSS12.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1461例患儿,其中医院感染37例、39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2.53%、例次感染率2.67%;感染部位依次为血液、下呼吸道、上呼吸道,分别占33.34%、25.65%、17.95%;感染高发科室依次为儿童IC U、血液科、心脏IC U、神经科;医院感染病原学送检率为76.92%,共检出医院感染病原体27株,主要为大肠埃希菌4株占14.81%,肺炎克雷伯菌4株占14.81%,铜绿假单胞菌3株占11.11%,粪肠球菌3株占11.11%,多药耐药菌株9株占33.33%;调查当日使用抗菌药物434例使用率为29.71%,276例送细菌学培养,使用抗菌药物患者病原学送检率63.59%。结论根据现患率调查结果,制定有针对性的感染控制措施,可以有效的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保护患者安全。

  • 孕期生殖道B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莉钦;吴兰芬;韦云龙

    目的:了解孕妇生殖道B族溶血性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 ,GBS )的带菌率,并探讨其对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2011年1月-2012年10月850例孕妇纳入研究,在孕30~35周时取阴道分泌物行GBS培养;按培养结果分为阳性组104例和阴性组746例,比较两组孕妇一般情况、妊娠结局及新生儿出生后6周内的健康状况差异;数据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GBS阳性组农村户籍30.8%、经产妇19.2%和有流产史15.4%,孕妇比例均显著高于GBS阴性组的10.7%、5.1%和2.6%;GBS阳性组早产22.1%、胎膜早破33.7%,发生率显著高于GBS阴性组的6.2%和19.0%;GBS阳性组新生儿窒息6.7%、新生儿上呼吸道感染9.6%及新生儿肺炎14.4%,均高于GBS阴性组的2.4%、4.4%和6.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晚期孕妇生殖道GBS感染对妊娠结局和新生儿健康造成不良影响,有必要对孕妇常规行GBS筛查。

  • 外周血超敏 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细胞免疫状况与儿童肺部感染的关系研究

    作者:郑志辉;陈嗣源;林红霞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的儿童肺部感染外周血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 )以及T 淋巴细胞亚群水平,通过与正常儿童的比较,以了解其与患儿发生肺炎的关系,为临床资料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选择2010年8月-2013年8月诊断为肺炎的患儿103例,按照不同的类型分为病毒感染性肺炎41例、细菌感染性肺炎33例及支原体属感染性肺炎29例,同时选择同期查体的健康儿童48名作为对照组,比较4组患者各观察指标的差异,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细菌感染患儿的PCT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P<0.05),支原体属和病毒感染性肺炎患儿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细菌感染和支原体属感染性肺炎患儿的hs-CRP高于病毒感染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3组肺炎感染组患儿的CD3+、CD4+、CD4+/CD8+、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较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各感染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细菌感染性肺炎和支原体感染性肺炎CD8+淋巴细胞水平高于其余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3个指标对于儿童肺部感染诊断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尤其是PC T可以作为早期诊断细菌性感染的灵敏指标。

  • ICU空气监测结果与患者医院感染的关系

    作者:赵娜;袁欣;赵丽艳;张宁;尹桂妥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 U )空气监测结果与医院感染之间的关系,以探讨合理、有效的IC U空气净化方法。方法分别对使用自然通风进行空气净化的胸外科IC U、使用紫外线空气消毒器的神经外科IC U、使用静电吸附式空气消毒器的呼吸内科IC U在2012年1-12月进行空气环境微生物学监测和医院感染目标监测,根据统计结果分析空气净化结果与下呼吸道感染之间的关系,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ICU采用3个不同净化方法的空气细菌监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机械通气情况将3个ICU内的患者分为无机械通气、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3级,3个级别的下呼吸道感染率分别为1.71%、20.37%、58.93%,三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6.9,P<0.05);在无机械通气和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级别中,3个科室的感染率无显著差异;在创呼吸机辅助通气级别中,3个科室的下呼吸道感染率分别为26.67%、100%、94.44%,三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858,P<0.05)。结论 IC U 空气环境的净化效果不同,可以影响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

  • 硬质灭菌盒在精密贵重器械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周琴;江小红;汪红

    目的:探讨硬质灭菌盒在精密贵重手术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为确保无菌物品的包装质量和器械的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将2012年1月-2013年1月精密贵重手术器械60套随机平分为两组,试验组采取硬质灭菌盒包装,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双层全棉包布包装,比较两种包装材料器械的灭菌效果、手术医师及手术室护士的满意度、包装成本效益,数据采用SPSS 16.0进行分析。结果两组包装器械经压力蒸汽灭菌后灭菌效果均符合标准要求,硬质灭菌盒有效期长达6个月;精密、贵重手术器械维修次数由14次下降至4次,随机抽取手术医师及手术室护士80名,医护满意度由使用前90.6%上升到使用后98.8%;硬质灭菌盒包装成本明显低于全棉包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硬质灭菌盒进行精密贵重器械包装灭菌可靠、操作简单方便,提高了精密贵重手术器械的安全性,成本明显降低。

  • 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提高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的效果评价

    作者:谢多希;李志平

    目的:评价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干预措施对降低传染病漏报率,提高传染病报告准确率、完整率、诊断符合率的效果。方法2010-2012年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 IS )中传染病患者疫情监测上报共16279例,比较实施干预措施后医院传染病的漏报率、准确率、完整率、诊断符合率,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共监测上报传染病16279例,上报率100.00%,报告及时率100.00%;住院患者传染病漏报率由2010年的2.38%下降至2012年的0.69%,报卡完整率由2010年的75.44%上升至2012年的97.87%,报卡准确率由2010年的87.72%上升至2012年的100.00%,诊断符合率由2011年的57.45%上升至2012年的98.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医院传染病疫情管理质量中存在的不足,采取连续有效的实时改进措施,能有效提高传染病疫情管理质量。

  • 胆道镜低温等离子灭菌失败原因分析

    作者:沈晓红;祝惠琴;朱莉莉;钟征翔

    目的:对应用低温等离子灭菌系统灭菌胆道镜运行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失败原因及对策,以期提高胆道镜一次通过灭菌程序的成功率,提高胆道镜使用率。方法对手术室2010年10月-2012年9月325次使用低温等离子灭菌系统灭菌胆道镜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对循环终止发生的时段、类型、频率等进行分析,查找失败的原因。结果325次灭菌胆道镜中303次灭菌成功,成功率93.2%,失败22次,失败率6.8%,失败原因与胆道镜的清洗不彻底、潮湿、包装和装载不符、等离子灭菌器机械故障等有关。结论通过采取严格规范清洗、高压气枪汽化干燥、加强包装、装裁、仪器保养和维护等相应的管理对策,可以提高低温等离子灭菌器用于灭菌胆道镜的成功率。

  • 输血科生物安全与医院感染隐患及预防控制

    作者:高岭;郑伦和;段秋林

    目的:了解目前医院输血科存在的生物安全、医院感染隐患和亟待整改的弊病,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条例与预防控制对策,尽量杜绝以输血科为源头所引发的生物安全事故和医院感染。方法从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输血科的设计与布局、工作区域的划分与标识、安全设施的设备与配置、工作人员的继续教育、医院感染意识认知、卫生习惯规范与否、洗手依从性的执行现状等多方面进行深入调查,总结医院输血科存在的生物安全和医院感染隐患,从细节入手,制定各个环节的管理、防控措施等,特别要以人为本,招聘新职工时引进高学历人才,同时提高原有的工作人员学历、职称结构,以适应现代输血专业的需要,规范实验操作,提高输血技术水平。结果医院输血科在生物安全和医院感染管理方面存在着很多弊端和薄弱环节:如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生物安全条例执行力不够、工作人员医院感染认知模糊滞后、工作区域布局不规范、污染分区不够明晰、洗手依从性未整体达标、医疗废弃物管理力度不足等。结论输血科务必建立健全规范的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加强行政管理和制度的执行力,切实杜绝血源性医院感染,确保受血者输血安全。

  • 消毒供应中心护士岗位培训效果调查

    作者:武文会;郑秀萍;周晶亮;李玉;杜钰红;李辉

    目的:进一步贯彻落实卫生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提高消毒供应专业人员整体水平,确保医疗护理质量和患者安全。方法收集2012年7月和12月消毒供应专业委员会分两次对来自运城市共69所医院从事消毒供应工作的护理人员培训资料,使用图表、柏拉图等形式对培训人员的进行分析。结果共培训100名护理人员,二级医院培训人数多占64.00%;在69所医院中未采取集中管理模式的占81.16%;参加培训人员主管护师37名,占37.00%;民营医院手术台数12台,乡镇卫生院5台;从已培训的人数相比,二级医院所占比例较大,占58.49%;符合《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要求的5.80%。结论通过消毒供应中心护士岗位培训,提高了各级医院消毒供应专业人员对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规范和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等3项强制性标准的理解,提高了消毒供应人员整体专业水平,确保医疗护理质量和患者安全,保证为临床提供合格安全的医疗用品。

  • 环节质量控制在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高海娥;王丽萍;肖秀丽

    目的:探讨环节质量控制在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地跟踪和改进,以便将血液透析室的医院感染控制在低水平。方法2011年1月-2013年2月医院共收治血液透析患者340例作为观察组,2010年1-12月医院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31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对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环节质量控制,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发生率和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所得数据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对照组满意度为78.80%、感染率为5.38%,观察组满意度为98.82%、感染率为0.29%,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加强环节质量控制比常规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护理有明显的优势,能够有效降低血液透析室的医院感染,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妇科患者术前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的调查

    作者:陈丽萍;能丽佳;陈莎莎;龚进毅

    目的:调查分析妇科手术患者抗菌药物术前预防性使用情况,为妇科临床提供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建议与参考。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0年12月在妇科进行手术治疗的1167例患者,对其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术前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时机、持续时间及药物选择等数据,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合理化探讨。结果术前按规定在2 h内使用或不用抗菌药物的患者为898例,占76.95%;术前>2 h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为269例,占23.05%;抗菌药物使用持续时间在3 d内的患者为1039例,占89.03%;超期使用抗菌药物的占10.97%;使用率排在前几位的抗菌药物分别是抗厌氧菌药物、第二代和第三代头孢菌素。结论目前临床上对于妇科手术患者抗菌药物术前的预防性使用仍存在不规范的情况,主要体现在使用时机不合理和使用持续时间过长等方面,值得引起临床重视。

  • 综合与专科 ICU 病原菌耐药及抗菌药应用比较

    作者:高流芳;陈菁;蔡晓扬;陈金龙;陈柱;张民伟

    目的:分析医院综合IC U与专科IC U病原菌构成、耐药水平及抗菌药应用差异,为IC U 感染控制及抗菌药物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医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综合IC U 962例与各专科IC U 1173例住院患者的病原菌药敏资料,并计算平均每日抗菌药物应用强度(DDDs),分类汇总后比较综合ICU与专科ICU的菌谱构成、耐药水平及抗菌药物应用差异,两样本率的比较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χ2检验。结果综合ICU的病原菌来源以呼吸道与腹腔为主,专科IC U 以呼吸道与血液为主;综合 IC U 与专科IC U 均以非发酵菌检出率高,分别占50.73%、37.43%;葡萄球菌属在专科IC U检出28.30%,明显高于综合IC U的14.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综合IC U以鲍氏不动杆菌为主,占27.23%,而专科IC U则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居首位,占22.68%;鲍氏不动杆菌在综合IC U的多药耐药菌检出率高达85.9%,远高于专科IC U 的56.7%。结论综合IC U与专科IC U菌谱构成及抗菌药物应用均有差异,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耐药形势严峻,应加强抗菌药物应用管理及医院感染控制措施。

  • 综合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日使用变化趋势

    作者:黄瑞娟;魏明;蒋乾坤;李线明;叶白雪

    目的:分析综合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日使用的变化趋势,评价抗菌药物管理临床应用综合整治效果。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调查2008-2012年每年某一天在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调查内容包括患者一般情况、是否使用抗菌药物、用药目的、具体药物名称及用法用量、病原学培养等。结果2008-2012年分别调查701、700、759、737和861例,使用抗菌药物的例数分别为333、350、303、257和278例,使用率分别为47.50%、50.92%、39.92%、34.87%和32.29%,呈下降趋势;外科系统使用率由2008年65.75%下降至2012年36.02%,治疗性用药比例由41.15%上升至52.98%,预防性用药由52.08%下降至37.32%,用单药比例67.67%上升至83.58%,治疗性用药病原学送检率由20.65%上升至33.33%。结论该综合性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综合整治取得明显效果,预防性用药更趋合理。

  • 甲状腺癌根治术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临床研究

    作者:尹凌雪;石增霞;王茜

    目的:观察抗菌药物预防甲状腺癌根治术围术期感染的效果,总结预防甲状腺癌根治术围术期感染的护理干预措施,以降低甲状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感染发生率。方法选取医院2012年1月-2013年8月收治的150例甲状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观察组,均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规定于围术期使用抗菌药物;2010年1月-2011年12月行甲状腺癌根治术的164例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发生围术期感染的情况及抗菌药物的应用进行比较,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感染率为2.67%,对照组患者感染率为3.05%,两组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应用抗菌药物费用观察组(1123±237)元,对照组(1623±237)元,两组抗菌药物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应通过加强患者围术期的护理质量,达到降低甲状腺癌根治颈清扫术围术期感染的目的,而不是依赖过度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

  • 2011年 ICU 多药耐药菌感染临床特点及转归分析

    作者:李海兰;孙树梅;周宏珍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多药耐药菌(MDROs)感染与非MDROs感染患者的构成特点及其在病情、住院费用和转归等方面的差异,为临床资料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调查2011年入住IC U 535例患者临床资料,将目标监测菌感染62例患者为MDROs感染组,目标监测菌感染以外的其他患者473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ICU内平均住院日、平均总住院费用及病死率的差异,并进行分析;采用SSP17.0软件进行统计。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和疾病危重程度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ROs感染菌主要为泛耐药/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占50.98%;感染部位以肺部感染为主,占66.67%;两组患者IC U 平均住院日、人均总费用和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MDROs组ICU平均住院日是其3.72倍,人均总住院费用是其2.37倍,病死率是其3.18倍;MDROs感染组>40岁患者占82.26%,其中>60岁患者所占比例高,达45.16%。结论 MDROs感染明显增加了ICU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及病死率,中老年患者感染MDROs的比例相对较高。

  • 利奈唑胺治疗败血症患者致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与肾功能关系的研究

    作者:程惠平;孙佩玉;费哲红;周月红

    目的:为探讨医院败血症患者利奈唑胺使用后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情况及其与患者肾功能之间的关系,以合理指导临床医师对利奈唑胺的合理使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09-2012年3年间采用利奈唑胺治疗的败血症患者152例发生相关血小板减少症的情况,并对所有使用利奈唑胺治疗患者的肾功能结果进行分析,应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使用利奈唑胺治疗的败血症患者共152例,血小板减少患者58例,占38.2%,其中13例出现明显血小板减少;利奈唑胺相关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中肾功能不全的共38例,发生率为65.5%,而未发生血小板减少的患者肾功能不全的为23例,发生率为2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43,P<0.05);此外血小板明显减少的患者肾功能不全的为12例,发生率高达92.3%;38例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血小板减少值为(74±43)×109/L ,而20例肾功能正常患者的血小板减少值为(25±16)×109/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利奈唑胺相关血小板减少症在败血症患者中发生比例较高,对肾功能不全患者在使用利奈唑胺治疗期间应严格监测血小板计数的变化。

  • 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分析

    作者:白遵光;王昭辉;雷振华;代睿欣;朱首伦;谢旻君;胡萍;林高

    目的:分析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情况,为泌尿外科清洁手术患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37例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是否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将其分为抗菌药物组74例和非抗菌药物组63例,调查两组住院天数、血白细胞计数、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率以及住院费用等方面资料,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两组间在术后血常规白细胞、住院天数、切口感染率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住院费用抗菌药物组较非抗菌药物组相对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腹腔镜下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患者、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除及肾上腺手术患者在术后血常规白细胞总数、住院天数、切口感染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住院费用抗菌药物组较非抗菌药物组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采用综合措施,不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在泌尿外科腹腔镜清洁手术中可行,不会增加住院天数及伤口感染机会,且可以减少患者住院费用。

  • 不同的抗菌方案对起搏器植入术后预防感染的影响

    作者:唐欧杉;成银宏;周浩亮;陈丽娜;吕进

    目的:评估起搏手术围手术期不同预防性抗菌方案对术后感染的影响,寻求较好的预防性抗菌方案。方法2010年6月-2013年6月入选医院择期安装的单、双腔起搏病例270例,入选患者预防性抗菌药物均为头孢三代抗菌药物联合甲硝唑或联合克林霉素;根据抗菌方案不同分为3组,其中A组:110例,B组:110例,C组:81例,3组均在术前30 min~2 h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术后使用抗菌药物A组持续1周、B组72 h内、C组未使用;观察3组的术后发热病例数、白细胞计数及CRP升高例数,切口血肿及感染例数。结果3组患者中术后发热发生率:A组5例为5.6%、B组6例为6.7%、C组3例为3.3%;术后白细胞及CRP升高1倍发生率:A组13例为14.4%、B组15例为16.7%、C组11例为12.2%;术后血肿发生率:A组4例为4.5%、B组3例为3.3%、C组2例为2.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入选的270例患者中,仅1例出现急性起搏囊袋感染;3组患者抗菌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9例为10.0%、B组6例为6.2%、C组1例为1.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11,P<0.05)。结论起搏器经规范消毒处理,给予起搏器植入术患者围手术期适当的护理和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可有效减少术后感染的发生,制定适当的预防性抗菌药物的使用时间,可有效遏制术后感染,并能有效减少抗菌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

  • 抗菌药物应用与医院感染的相关性调查分析

    作者:龚小明;范利红;王莉;苗彩云

    目的:调查医院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并探讨其与医院感染的相关性,为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指导依据。方法对2010-2012年医院6147例住院患者临床资料的抗菌药物使用及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统计与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及相关性检验分析。结果6147例患者应用抗菌药物5496例,抗菌药物使用率为89.41%,发生医院感染154例,感染率为2.51%;2010-2012年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92.74%、91.27%、84.93%,2010-2012年医院感染率分别为2.74%、2.63%、2.19%,二者呈显著正相关性( r=0.9999,P<0.05);儿科的抗菌药物使用率和医院感染率均为高,分别是93.87%、4.23%;抗菌药物使用中预防用药、治疗用药、预防+治疗使用率分别为61.59%、36.57%、1.84%,相应的医院感染率分别为1.83%、3.88%、1.98%;一、二、三联使用率分别为55.42%、43.50%、1.07%,相应的医院感染率分别为1.67%、3.47%、13.56%。结论抗菌药物应用是医院感染发生的重要相关因素,应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降低医院感染率。

  • 巨细胞病毒 IgG 抗体亲和力检测试剂盒的临床应用评估

    作者:周光;毛小琴;张樱;胡琳琳;陈刚;罗燕萍

    目的:对巨细胞病毒(CMV)IgG抗体亲和力检测试剂进行临床应用评估,为临床资料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医院364例CMVIgG阳性标本,同时用被考核试剂(罗氏公司生产)和参考试剂[意大利索灵诊断医疗设备(上海)有限公司生产]进行CMVIgM和IgG抗体亲和力检测,计算被考核试剂IgG抗体亲和力检测的相对灵敏度、相对特异度、相对总符合率。结果参考试剂检测为高亲和力抗体的350例、低亲和力抗体11例、灰区3例,即被考核试剂的相对灵敏度为90.90%、相对特异度为98.25%、相对总符合率为98.02%。结论罗氏公司的巨细胞病毒(CMV)IgG抗体亲和力检测试剂盒的灵敏度、特异性均高(>90.00%),具有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及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 脓毒症患者血浆内毒素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作者:梁秀云;莫诚航;蒙春华

    目的:探讨疑似革兰阴性菌引发的脓毒症患者血浆内毒素检测的临床意义,为早期准备诊断脓毒症和后期评价治疗效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2月-2012年2月住院期间疑似革兰阴性菌感染引发脓毒症的患者63例,将其分为确诊组38例和排除组25例,同时选择同时期34名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免疫比浊法动态检测3组患者的血浆内毒素水平,并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确诊组患者治疗前血浆内毒素水平为(108.46±27.38)pg/m l ,显著高于排除组的(15.32±7.41)pg/m l及对照组的(3.57±1.24)pg/m l;且治疗后各时间点血浆内毒素水平明显高于排除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排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4 h内血浆内毒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此后血浆内毒素水平迅速降至正常。结论血浆内毒素测定具有快速、敏感的特点,动态检测血浆内毒素水平有助于早期诊断革兰阴性菌引发的脓毒症,同时可以评价抗感染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普及。

  • 氧化蛋白产物在临床脓毒症中的应用

    作者:罗毅;刘明祥;黄振宇;刘路培;毛文雄;黄善华;龙春萍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血清氧化蛋白产物水平(AOPPs)和炎症因子水平(TNF-α、IL-Ⅰ、IL-6)与脓毒症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入住医院IC U的70例脓毒症患者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脓毒症组23例、严重脓毒症组38例和脓毒症休克组9例与12名健康对照者一起作为试验对象;分别采用光谱分析和ELISA法对受试对象血清进行AOPPs和炎症因子测定,并采用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对患者病情程度进行评分。结果随着病情程度的加重,AOPPs 水平升高明显,健康对照组数值为31.24μmol/L ,脓毒症休克时高达67.83μmol/L ,超过了健康对照组的两倍,各组之间测量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脓毒症组T N F-α和IL-6水平高,分别有40.19 ng/L和27.03 ng/L ,脓毒症休克组IL-Ⅰ测量值高达29.33 ng/L。结论脓毒症时AOPPs水平升高,体内存在严重的氧化应激状态;脓毒症患者AOPPs水平可反应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

  • 开颅术后患者降钙素原对颅内感染的诊断分析

    作者:戴晶;高杰善;董江涛;王刚刚;朱立仓;王业忠

    目的:探讨开颅患者术后降钙素原(PC T )对颅内感染的诊断的准确性,使患者得到及时治疗。方法根据医院颅内感染诊断标准,选择2011年5月-2013年5月开颅手术后颅内感染患者30例作为颅内感染组;另选择2011年5月-2013年5月开颅手术后无颅内感染患者30例作为非颅内感染组,采集每例患者的血液和脑脊液送检,检测血液白细胞数、PCT和脑脊液蛋白、白细胞数、PCT ,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颅内感染组血液PC T、脑脊液蛋白、脑脊液白细胞数、脑脊液PC T含量均明显升高,与非颅内感染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血液白细胞数以10×109/L为阳性阈值,此时敏感性为72.46%、特异性为62.13%、准确性为69.90%;血液PC T以100 ng/L为阳性阈值,此时敏感性为67.55%、特异性为83.19%、准确性为79.59%。结论脑脊液PC T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在开颅手术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诊断中有很高的诊断准确性。

  • ATP 生物荧光技术检测不同类型清洁剂对胃镜清洗效果的对照研究

    作者:刘坤;高颖新;林金兰;张雨雨;郝建宇

    目的:对比不同类型清洁剂对胃镜的清洗效果,探讨实用可靠的评价胃镜清洗质量的方法,为规范胃镜清洗提供依据。方法将使用后的胃镜根据选择清洁剂种类的不同分为A、B、C 3组,清洁剂清洗前后采用ATP生物荧光技术检测胃镜活检孔的ATP含量,对比不同类型清洁剂清洗胃镜的效果。结果 A、B、C 3组胃镜清洗前后的RL U值差值均数分别为38658.97、50550.67、21085.93,清洗后均低于清洗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不同类型的清洁剂,B组清洗效果好,A组与C组之间无差异。结论使用清洁剂可以有效提高胃镜的清洗质量,但不同类型清洁剂的清洗效果存在一定差异,应根据器械的特点选择有针对性的适宜的清洁剂;ATP生物荧光技术可以作为评价胃镜清洗质量的一种方法。

  • 医院水源性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作者:周昭彦;高晓东;胡必杰

    尽管采取手卫生、接触隔离、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等感染控制措施,医院感染仍时有发生,原因在于某些感染源和感染控制环节被忽视。水广泛用于医疗和患者护理,但水易滋生病原体,在自来水管道、医疗设备的水管道、甚至生活用具如淋浴喷头中形成难以清除的生物膜,对住院患者构成潜在感染威胁。在国外,医院水源性感染已成为医院感染方面较为独立的一个研究领域,并积累了不少研究成果。我国水源污染严重、医院感染控制理念和技术相对落后、流行病原学数据不同于发达国家,因此,在国内进行医院水源性感染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综述简要介绍医院水源性感染相关概念、预防控制措施、医院水源性感染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我国现状和展望。

  • 抗病毒药物在实体瘤化疗预防乙型肝炎再激活的应用进展

    作者:张贝贝;宋正波;何春晓;张沂平

    我国是乙型肝炎大国,发生率可达7.18%[1],而在肿瘤患者中乙型肝炎携带患率高达15.00%~22.00%[2]。在肿瘤治疗过程中,由于肿瘤类型,治疗药物的使用可使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从而导致部分患者的抗肿瘤治疗因肝炎或肝衰竭而中断,影响患者的预后。因此对于肿瘤患者治疗前应进行乙型肝炎常规筛查,从而对乙型肝炎再激活高危人群进行预防性使用抗病毒药物。本综述主要针对实体肿瘤乙型肝炎携带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乙型肝炎再激活的发病率,不同种类化疗药物对乙型肝炎再激活的作用及抗病毒药物预防性使用对肿瘤乙型肝炎携带者预后的影响。

中华医院感染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3 04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