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中华医院感染学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Nosocomiology 중화의원감염학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影响因子: 1.8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82-747
  • 国内刊号: 1005-4529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82-74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樊秀平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脑癌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集束化管理方案的应用

    作者:付艳枝;戴德兰

    中心静脉导管是脑癌放疗后行脱水治疗必要的静脉输液途径,但相关性感染(CVC-RI)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应用中心静脉导管集束化管理方案预防CVC-RI,其管理方案:(1)实行严格的准入制度,科内设立两名置管医师,3~4名维护护士,进行有关预防CR-BSI的培训和考核.(2)选用少管腔如单腔中心静脉导管,首选硅胶类或聚氨基甲酸乙酯材质的导管;优先选择锁骨下静脉及颈内静脉置管,避免易引起感染的股静脉置管.(3)置管时采用超声引导下置管技术,提高穿刺成功率;置管过程在指定区域如置管室进行.(4)操作者在执行无菌操作前后以及接触患者及其物品后均按照标准执行七步洗手法,有效切断致病菌入侵机体的途径.

  • 两种方法对医用橡胶洗耳球清洗效果的比较

    作者:虞海霞;刘建芳

    医院产科平产与剖宫产数量年近2000台,平产所用的产包与剖宫产所用的产包中,均需配置有医用橡胶洗耳球,作为胎儿娩出后吸引胎儿口腔中残留羊水的重要工具,但由于医用橡胶洗耳球是带微孔的球状物,存在难清洗难监测的的问题,为了保证清洗质量,做了一系列的改进.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手术室和产房使用后的医用橡胶洗耳球200件、超声清洗机、中性多酶、加盖整理箱、隐血试验检测试剂.1.2 方法 将回收的手术室和产房的洗耳球200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0件.两组的洗耳球污染程度和品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A组:在流动水下进行搓洗、抽吸,再浸泡在配有1∶270多酶溶液的整理箱中,洗耳球内灌满酶液浸泡5 min并进行反复挤压抽吸后,浸泡在500×10-6的有效氯溶液中1h,囊内充满含氯剂,浸泡前充分挤压出球囊内的水分,再用纯水漂洗.B组:方法同A组外,洗耳球内灌满酶液后,先空化5 min,再超声清洗5 min,停止超声后方法同A组.

  •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横断面调查分析

    作者:许也齐;朱晓全;张莹;杨超;叶高峰

    促进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是当前临床医务人员面临的一项紧迫而重要任务.现就2013年8月19日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横断面调查结果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对当日住院患者,包括当日出院、转科、死亡的患者,不包括当日新入院的患者.采用计算机调取各临床病区住院患者的医嘱单,对应用抗菌药物的患者采用床旁调查和电子阅览病历相结合调查方法,按统一格式制定的抗菌药物调查个案登记表填写内容.当日住院患者296例,除外5例空勤体检人员,实际调查291例.

  • 2009-2011年广州地区儿童流感病毒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作者:钟家禹;朱冰;肖密丝;陈翊;谢嘉慧;张莹莹;赵明奇;刘晓敏

    目的 了解2009-2011年广州地区儿童呼吸道感染的流感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特点,以达到呼吸道感染监控与预防目的.方法 采集2009年1月-2011年12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就诊的呼吸道感染患儿咽拭子等标本50 401份,荧光RT-PCR检测流感病毒A、B型,设计扩增流感病毒全基因组序列的引物,随机选取4株病毒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结果 3年检测流感A型标本共50 401份,阳性标本6838份,总检出率为13.56%;检测流感B标本共43 576份,阳性标本为2038份,总检出率为4.67%;4株流感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在PB2基因均出现的位点突变为:D195N、R293K、V344M、I354L、V731I.结论 2009年新甲型流感后2010年流感A型感染率明显降低,但2011年有所回升,而流感B型在2010年比2009年感染率明显上升,但2011年又下降,从2009年开始,新甲型流感成为主要流行株;PB2基因变异相对较大,这些氨基酸点突变均是新出现的突变.

  •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D-二聚体水平与肺炎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马晓蓉;王勇;张振宁;钱进;许亚丽;王亚梅;潘磊

    目的 探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血D-二聚体水平及与肺炎严重度指标的相关性,将D-二聚体作为预警指标,通过干预手段降低老年CAP患者的并发症及病死率.方法 选择2010年1-12月住院确诊CAP>60岁的老年患者197例,分别测定血浆D-二聚体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依据肺炎严重度指数(PSI)将患者分为Ⅱ~Ⅴ组,其中Ⅱ、Ⅲ组为低危组,Ⅳ组为中危组,Ⅴ组为高危组,并将患者分为脓毒症组和非脓毒症组;依据影像学改变将患者分为单叶肺炎组和多叶肺炎组.结果 Ⅱ、Ⅲ、Ⅳ3组与Ⅴ组间D-二聚体水平分别为(283.6±111.7)、(508.4±511.7)、(529.6±415.2)、(1014.0±858.7) mg/L,Ⅱ、Ⅲ、Ⅳ3组与Ⅴ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危组、中危组与高危组间D-二聚体水平分别为(438.8±440.7)、(529.6±415.2)、(1014.0±858.7)mg/L,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0岁组与60~79岁患者组D-二聚体水平分别为(489.2±484.9)、(529.6±415.2)m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组与非脓毒症组间D-二聚体水平分别为(668.6±651.3)、(478.9±486.6) m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叶肺炎组与多叶肺炎组D-二聚体为(366.6±214.5)、(821.2±429.8)m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二聚体与PSI呈正相关(r=0.524,P<0.01);有合并症患者D-二聚体与无合并症者D-二聚体水平分别为(676.6±612.9)、(336.4±232.7)m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患者D-二聚体为(1013.4±832.6)mg/L,较前两组水平显著增高(P<0.05).结论 老年CAP患者D-二聚体水平升高,随病情程度加重、年龄增加、肺炎面积扩大及存在合并症,D-二聚体水平明显增高,病死率亦增加.

  • 输尿管支架管细菌生物被膜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研究

    作者:王世平;翟艳慧;谢克亮

    目的 分析输尿管支架管表面细菌生物被膜的病原学分布特点,探讨细菌生物被膜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收集2008年10月-2012年1月281例患者放置输尿管支架管送检标本,每份标本分为肾盂内段,输尿管段及膀胱内段、并收集膀胱内尿液,用刚果红培养基筛选出每段支架管生物被膜菌株,对尿液进行细菌培养,对检出的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分析.结果 281例输尿管支架管患者标本中检出生物被膜菌220株,检出阳性率为78.3%;其中膀胱内段阳性率86.4%,输尿管段44.5%,肾盂内段66.4%,膀胱内尿液细菌培养阳性率33.6%;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在各段检出率均>50.0%,其次为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输尿管支架管生物被膜菌具有很高的耐药率.结论 输尿管支架管细菌生物被膜菌株检出率明显高于尿液细菌培养,细菌寄殖和生物被膜形成是泌尿系感染的重要发病因素,早期检测生物被膜菌具有重要意义.

  • 鲍氏不动杆菌耐药率与多位点序列分型研究

    作者:严正松;陈燕;叶宝东

    目的 研究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率与分子流行病学规律,明确其进化特征,为临床抗菌药物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2010年5月-2012年9月对187株鲍氏不动杆菌开展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与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研究.结果 MLST方案中选取的7个管家基因GC含量分布约40.00%;各等位基因数分布于1~8,gltA、gyrB的等位基因数只有1个,gpi的等位基因数有8个;rpoD、gpi的多态性位点多,分别为7个与9个;体外药物敏感性结果表明,187株鲍氏不动杆菌对8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分布于23.6%~53.2%;MLST结果显示,所有菌株共形成4个已知ST型,其中ST92有83株、ST75有57株、ST90有38株、ST137有8株,并发现1株新ST型;上述5个ST型均属于克隆复合体CC92.结论 鲍氏不动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呈多药耐药趋势;鲍氏不动杆菌的分子流行病学趋势相对比较集中,其进化速度较慢,目前需要重点监控以CC92为代表的鲍氏不动杆菌的流行情况,以防其在医院的大规模暴发与流行.

  • 克雷伯菌属基于管家基因及水平转移基因的菌株亲缘性分析

    作者:邓在春;马红映;王翎;汪丽;吕丹;孙士芳;舒丽华;王卫华

    目的 对多药耐药克雷伯菌属进行基于管家基因与水平转移基因的菌株亲缘性分析,有助于医院感染的监测.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对20株多药耐药克雷伯菌属分别检测与耐药相关的管家基因和水平转移基因,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样本聚类分析.结果 20株克雷伯菌属中2株植生克雷伯菌与18株肺炎克雷伯菌处在两个不同的簇群中,18株肺炎克雷伯菌可分为A与B两个簇群,10、12、15、17、18号株及6、8、20号菌株分别为同一克隆菌株.结论 耐药基因的样本聚类分析可识别出具有相同耐药特征的菌株,具有一定的流行病学意义,为追溯耐药菌传播途径提供方便.

  • 广州地区肠杆菌科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与AmpC酶的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劳小斌;刘晓强;邱春嫦;冼璐桦

    目的 探讨广州地区肠杆菌科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AmpC酶以及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情况,为降低耐药性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1年9月-2012年9月广州地区收集到的346例患者送检标本分离的全部病原菌均经过VITEK全自动细菌鉴定仪确定,对产ESBLs和AmpC酶进行表型的筛选,采用CLSI 2010年标准并结合纸片扩散法对菌株的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判断;对所得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耐药性分析采用x2检验.结果 共分离出肠杆菌科细菌346株,其中单产ESBLs菌有135株占39.0%,单产AmpC酶有59株占17.1%,同时产AmpC与ESBLs菌的有27株占7.8%,其中非产酶菌有125株占36.1%;非产酶株与产酶株在一~四代头孢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头孢吡肟、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性低,均<50.0%.结论 产ESBLs与AmpC酶菌株比非产酶菌株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高,临床上治疗产AmpC酶菌优先选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左氧氟沙星也可作为选用的抗菌药物之一.

  • NICU患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

    作者:吴俊超;梁娣;杨静清;刘军民;李玉萍;刘永兵;黄静;杨国华

    目的 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医院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研究其预防策略,为降低感染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2010-2012年入住NICU救治的6383例新生儿,以是否发生医院感染,各取486例分别作为病例组和对照组,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产程延长、低出生体重儿、小于胎龄儿、机械通气、抗菌药物使用>7 d、脐静脉置管、使用激素、胃肠外营养、危重程度<70分、反应低下、高胆红素血症、呼吸困难、窒息、羊膜早破、羊水粪染、早产、置胃管、PICC、住院>14 d等19个因素为相关危险因素,其中有9个因素是独立高危因素,Wald x2值>10及Exp(β)值位于前3位的是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和危重度<70分.结论 现阶段随着NICU标准化建设,医院感染主要危险因素趋向免疫功能低下的众多原发病,只有降低原发病易感性,才能进一步降低感染发生率.

  • 中药腹腔灌洗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冯刚;戚仕均;谢立江;方泉

    目的 研究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中应用中药腹腔灌洗,以达到替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方法 将胆囊良性病变93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1例,全麻下行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按组别分别给予中药灌洗(A组)、抗菌药物静脉滴注加盐水灌洗(B组)和单纯盐水灌洗(C组)治疗,观察3组患者术后体温、感染发生率、肝功能变化、医疗费用等.结果 中药灌洗组与抗菌药物静脉滴注加盐水灌洗组术后感染率分别为9.7%和6.5%,低于单纯盐水灌洗组(P<0.05);中药灌洗组和单纯盐水灌洗组医疗费用分别为(7.9±0.5)千元和(7.7±0.3)千元,低于抗菌药物静脉滴注加盐水灌洗组(9.1±0.5)千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灌洗组术后未观察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可以用中药腹腔灌洗替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而术后感染率和并发症均无明显增加,且医疗费用较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连续性血液滤过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因素分析及对策

    作者:王擂;刘淑丽;马莉;姜翠华

    目的 分析连续性血液滤过患者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感染发病率、相关因素以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2月2012年4月130例行连续性血液滤过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原因,制定预防措施.结果 130例患者中锁骨下静脉置管109例、颈内静脉置管15例、股静脉置管6例;其发生感染导管相关感染21例,感染率16.15%,其中置管出口部位感染12例占9.23%,导管相关血流感染9例占6,92%;给予积极处理后均好转.结论 导管留置时间过长、无菌操作不严格、置管部位护理不当以及患者基础疾病是导致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重要原因;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缩短导管留置时间、加强导管护理、及时对症处理是减少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关键.

  • 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毛伟;崔恩海;张炜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发生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预防与控制对策,为控制呼吸科医院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09年7月-2011年7月收治的741例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导致真菌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发生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741例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中,发生呼吸道真菌感染76例,感染率为10.26%;经logistic回归分析后显示,年龄(β=0.751,OR=2.123)、抗菌药物应用(β=1.543,OR=4.665)、糖尿病史(β=1.677,OR=5.314)、激素应用(β=1.784,OR=5.934)、侵入性操作(β=1.595,OR=4.901)与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发生有密切关系,而高血压史、性别、氧疗与真菌感染无显著关联.结论 在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中,对于有高龄、抗菌药物过度应用、糖尿病史、激素应用、侵入性操作和通气治疗等高危因素的患者应给予更密切观察及预防性处理,减少患者康复期医院感染的风险.

  • 老年精神科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张丽英;陈斌华;汤剑平;练亚芬

    目的 分析老年精神科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及探讨相应的对策,以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 选取某精神病三级甲等专科医院2012年所有老年精神科病区发生的医院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并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 调查2824例患者中,176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6.23%;年龄≥80岁、住院时间≥30 d、有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医院感染率分别为10.5%、8.1%、8.1%,与其他年龄段、住院时间、诊断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占50.6%;共检出病原菌89株,其中大肠埃希菌检出多38株,占42.7%,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32株占36.0%.结论 老年精神科医院感染与患者高龄、住院时间长、阿尔茨海默病等多种因素有关,护理人员需做好针对性措施,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 胆汁反流性胃炎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郑忠法;舒正方;余文宇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在胆汁反流性胃炎发病中的作用,旨在明确胆汁反流性胃炎发病机制,以指导临床治疗工作.方法 对2010年1月-2012年8月接受胃镜检测患者,采用病理组织学检查、快速尿素酶试验及14C-尿素呼气试验对172例胆汁反流性胃炎及120例慢性胃炎患者进行Hp检测,将胆汁反流性胃炎合并Hp感染62例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1例,分别给予常规治疗和根除Hp治疗,研究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结果 慢性胃炎组172例患者中Hp阳性86例,阳性率71.7%,胆汁反流性胃炎组172例患者中Hp阳性62例,阳性率36.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胆汁反流性胃炎组Hp阳性62例患者,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Hp根除率分别达到83.9%、87.1%,对照组分别为41.9%、25.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p感染是引起胆汁反流性胃炎的致病因素之一,胆汁反流性胃炎合并Hp感染应首选根除Hp疗法.

  • 妇科肿瘤手术患者化疗后淋巴囊肿感染预防及治疗

    作者:徐律;柯晓慧;黄一统

    目的 探讨妇科肿瘤手术患者化疗后淋巴囊肿感染预防及治疗方法,以降低淋巴囊肿感染的发生.方法 将184例妇科肿瘤术后化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9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盆腔淋巴结切除术及CEF方案化疗,术后常规抗感染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治疗,比较患者淋巴囊肿发生及感染.结果 化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淋巴囊肿的发生率分别为33.7%、3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淋巴囊肿的感染率16.1%,显著低于对照组4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42,P<0.05);治疗组患者的发热时间、中性粒细胞>1.5×109/L的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结论 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辅以G-CSF治疗,可有效降低妇科肿瘤患者术后化疗期间盆腔淋巴囊肿的感染率,改善患者预后.

  • 胃肠外科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作者:王荣土;蓝宏锦;吾红光

    目的 分析胃肠外科医院感染的发病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探讨有效的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措施,以降低医院感染率.方法 对胃肠外科2010年1月-2012年6月全部住院患者采取前瞻性和回顾性方法进行调查.结果 1673例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101例、128例次,感染率为6.04%、例次感染率为7.65%,其中手术部位和下呼吸道感染例次占全部感染病例的74.22%;病原菌分布中细菌占85.84%,真菌占14.16%,大多为皮肤和肠道正常菌种;坏疽性阑尾炎伴穿孔和消化道穿孔感染比例较高,分别达13.43%和11.22%,其次为肠梗阻和消化道恶性肿瘤,胃肠外科发生多重感染比例高达16.83%.结论 胃肠外科感染以手术部位和下呼吸道感染为主,控制手术部位和下呼吸道感染,可有效降低胃肠外科医院感染率.

  • 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应用胰岛素泵的临床疗效

    作者:陈彩翠;黄东标

    目的 探讨胰岛素泵应用于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以提高临床疗效.方法 将48例2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4例,对照组为多次皮下注射给药及常规护理,观察组为胰岛素泵皮下连续注射给药及相关护理,观察和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患者满意度、低血糖发生频率,以及平均住院天数.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100.0%、患者满意度70.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41.7%;低血糖发生频率(0.8±0.5)例次、平均住院天数(8.5±2.0)d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胰岛素泵给药及相关护理干预,显著提高了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褪色沙雷菌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多元回归分析

    作者:苏维奇;李莉;邓乃梅;朱元祺

    目的 了解褪色沙雷菌医院感染与危险因素的相关性,为有效控制和预防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褪色沙雷菌引起的医院感染164份病历资料,对可能影响医院感染的相关变量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褪色沙雷菌的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道,占70.7%,其次为泌尿道和手术部位,分别占12.9%和10.4%;相关变量因素显示,年龄、基础疾病、免疫力低下、侵入性操作等是影响褪色沙雷菌引起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侵入性操作、基础疾病是褪色沙雷菌引起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8.011和8.519.结论 多种因素可以影响褪色沙雷菌引起医院感染,其中,侵入性操作、基础疾病是褪色沙雷菌引起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加强对易感因素的预防和控制,以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 喉癌手术后气管切开下呼吸道感染的护理干预

    作者:韩瑞玲;周燕苓;吕梦颖

    目的 探讨喉癌手术后气管切开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及护理干预措施,以降低其感染的发生,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使患者尽快康复.方法 将2010年1月-2012年10月收治的喉癌术后气管切开的3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喉癌术后气管切开的2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患者发生下呼吸道感染2例,感染率7.14%,观察组未发生感染病例,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针对性地开展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8.40±1.84)%与对照组(81.37±1.39)%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可降低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是保证手术后无呼吸道感染发生的关键环节,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肝癌患者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蔡轶伦;张庆红;姚咏明

    目的 分析肝癌患者术后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为更好的防治手术切口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157例2009年3月-2013年1月在医院治疗的肝癌手术患者,根据其术后是否发生手术切口感染将其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单因素分析采用x2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患者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切口感染在术后<3 d者1例占0.6%、3~7 d 6例占3.8%、>7 d者10例占6.4%;病例组手术时间长、出血量大、肝门阻断,发生切口感染率高;高龄(OR=1.782,95%CI=1.194~2.660)、术前患有糖尿病(OR=1.301,95 %CI=1.095~1.546)、低蛋白血症(OR=1.829,95%CI=1.427~2.344)、肝硬化(OR=2.011,95%CI=1.095~3.693)、术中出血量>800ml(OR=1.071,95%CI=1.024~1.120)、手术时间>240min(OR=1.829,95 %CI=1.427~2.344)、肝门阻断(OR=1.765,95%CI=1.024~3.042)是导致患者术后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高龄、术前患有糖尿病、低蛋白血症、肝硬化、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大是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应采取有效措施监护高危患者,改善患者预后.

  •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

    作者:吴惠兰;汪建伟

    目的 探讨引起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相关因素以及临床预防对策,以降低其发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9月-2012年5月170例呼吸机治疗的新生儿临床资料,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作为观察组,无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儿作为对照组,对可能引起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新生儿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23.53%,单因素分析结果发现,早产儿、低体重、APACHEⅡ评分低、白蛋白水平低、应用鼻胃管、应用抗酸剂、预防应用抗菌药物、胃内容物反流、呼吸机应用时间9个因素,两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为:早产儿(OR=3.57)、呼吸机应用时间长(OR=3.09)、白蛋白水平低(OR=2.95)、预防应用抗菌药物(OR=2.67).结论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较高,与多种因素相关,应对上述相关危险因素采取相应措施,减少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 ICU医院感染目标监测分析

    作者:任君

    目的 通过目标性监测,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的感染率及病原菌分布,为探讨控制医院感染相关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目标性监测法,对ICU患者发生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用ASIS法调整感染率,分析侵入性操作与医院感染的相关性,并对病原菌种类进行分析.结果 通过目标性监测,ASIS调整后日感染调整率为6.88‰、使用呼吸机调整日感染率为11.63‰、留置尿管调整日感染率为1.57‰、深静脉插管调整日感染率为1.18‰;共分离出97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78株占80.41%、革兰阳性菌5株占5.15%、真菌14株占14.44%.结论 ICU是医院感染的高发部门,目标性监测可以准确及时的获取医院感染信息,便于制定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措施,值得临床推广.

  • 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作者:王霞飞;吕忠民;黄坚

    目的 总结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发生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并分析其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降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 将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150例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发生医院感染90例(感染组),未发生医院感染60例(非感染组),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发生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150例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90例,感染率为60.0%,感染部位为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导管感染及其他分别占44.5%、23.4%、16.0%及16.1%;感染组年龄、血红蛋白、血白蛋白、血清肌酐及尿素清除指数分别为(66.7±10.4)岁、(76.5±11.4)g/L、(25.2±11.3)g/L、(1.5±0.4)mmol/L、(1021±101) μmol/L及1.44±0.11,非感染组分别为(53.4±9.8)岁、(89.2±13.5)g/L、(36.3±10.6)g/L、(1.6±0.6)mmol/L、(1103±105)μmol/L及1.51±0.09;两组年龄、血红蛋白、血白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单人病房、责任护士执业>5年比例、住院时间及抗菌药物应用分别为11.1%、13.7%、(26.2±10.6)d及(88.3±4.5)次,非感染组分别为65.0%、81.7%、(14.3±9.3)d及(23.1±9.7)次;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发生医院感染以呼吸、消化系统及导管感染为主,患者的年龄、Hb、ALB及医疗护理相关因素为其危险因素.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

    作者:梅珏;陈士芳;王笑颜;王友庆;陶渊璆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发生医院感染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为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2年12月106例SLE患者临床资料,将其按照有无感染分为感染组与非感染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06例SLE患者发生感染者34例、43例次,感染率32.08%、例次感染率40.57%,其中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皮肤软组织、中枢神经系统、败血症及消化系统感染分别占47.06%、26.47%、17.65%、2.94%、2.94%、2.94%;43例次感染中检出病原体43株,其中细菌、真菌、病毒、支原体属分别占72.09%、11.63%、9.30%、4.65%;感染组与非感染组在年龄、病程疾病活动性、住院时间、白细胞、血清白蛋白、C3、C-反应蛋白、血沉、24 h尿蛋白定量、使用环磷酰胺累积量及使用泼尼松日剂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住院>14 d、C3降低、24 h尿蛋白定量升高、疾病活动性、泼尼松日剂量大、环磷酰胺累积量大是引起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SLE患者容易发生感染,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系统感染,感染病原体以细菌为主,住院时间长、C3降低、24h尿蛋白定量升高、疾病活动性、泼尼松日剂量大、环磷酰胺累积量大是引起SLE患者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临床应进行干预,以降低感染的发生.

  • 骨科患者泌尿道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谢海萍;陶芳芳;张玉琴;徐丽丽

    目的 分析骨科患者泌尿道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为其医院感染的预防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3年3月2680例骨科住院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x2检验统计分析骨科患者泌尿道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2680例骨科住院患者中共发生泌尿道医院感染76例,其感染率为2.8%;76例骨科住院泌尿道感染患者中共培养出合格病原菌62株,阳性率为81.6%,其中革兰阴性菌40株占64.5%,革兰阳性菌15株占24.2%,真菌7株占11.3%;革兰阴性菌主要以大肠埃希菌、肠杆菌属和克雷伯菌属为主,分别占45.2%、12.9%和6.5%;革兰阳性菌以肠球菌属和葡萄球菌属为主,分别占14.5%和9.7%;单因素x2检验显示,女性、年龄>50岁,留置尿管、尿管留置时间>7 d的患者具有较高的泌尿道医院感染发生率(P<0.05).结论 骨科泌尿道医院感染的致病菌主要是革兰阴性菌,女性、年龄>50岁,留置尿管、尿管留置时间>7 d是骨科患者泌尿道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积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可降低其感染发生率.

  • 老年病房暴发疥疮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与控制对策

    作者:王继东;曹玲珍;赵徐萍

    目的 通过老年病房暴发疥疮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和总结控制对策,为有效预防和控制专科医院封闭式集中管理的老年病房皮肤感染提供依据和措施.方法 于2012年2月一例自外院转来的老年患者住院一周后出现皮肤感染症状,经皮肤科会诊后,诊断疥疮,于3月先后出现多例患者及护工发生疥疮感染,对该次暴发疥疮感染事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制定控制对策.结果 感染患者17例、护工3人,皮肤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1例,其余未检出致病菌;经治疗2周后,17例患者症状控制,皮疹消褪,5例合并湿疹患者4周后完全恢复,无新发患者.结论 该次疥疮感染为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护工是主要传播者,护工手感染是造成该次暴发流行的主要传播途径,及时治疗和有效的隔离是控制疥疮流行的有效措施.

  • 眼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及预防对策

    作者:甘亚平;陈玲

    目的 探讨眼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及预防对策,为临床提供借鉴,以减少眼科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 回顾性调查2012年1-9月眼科住院的458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医院感染的发生及影响因素,并制定相应的预防对策.结果 458例眼科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19例,感染率4.1%,其中急性结膜炎发生率高,为47.3%;年龄≥60岁、进行接触性眼科检查、白内障、住院时间≥20 d的患者医院感染率分别为6.5%、10.7%、8.2%、7.4%,明显高于年龄<60岁、未进行接触性眼科检查、其他疾病、住院时间<20 d的患者(P<0.05).结论 临床医护人员应了解眼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循证预防采取措施,以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医疗质量.

  • 2012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与分析

    作者:郑映娜;杨归兰

    目的 了解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及感染病原菌,为制定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床旁调查与查阅病历的方法,对2012年9月25日所有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将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应查459例,实查459例,实查率100.00%;发生医院感染7例、8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1.53%、例次感染率为1.74%;感染部位有下呼吸道、皮肤软组织、上呼吸道、泌尿道、血液系统,分别占37.50%、25.00%、12.50%、12.50%、12.50%;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4.27%;检出病原菌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5株,革兰阳性菌1株.结论 加强重点科室、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的医院感染管理与监控,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降低医院感染率.

  • 循证护理在降低剖宫产的产妇术后感染效果分析

    作者:王彤;刘玉梅

    目的 在降低剖宫产术后感染及改善产妇生存质量中实施循证护理模式,以缓解产妇术后疼痛,并降低术后感染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从而改善产妇的生存质量.方法 选取自2008年2月-2012年2月在妇产科住院行剖宫产术分娩的268例产妇,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观察两组产妇的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术后感染率、术后疼痛情况、产妇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41%、感染率为1.49%,对照组分别为23.13%、4.48%(P<0.05);观察组产妇疼痛缓解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循证护理模式可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术后感染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缓解术后疼痛,改善产妇的生存质量,提高产妇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感染控制的管理

    作者:邢少玲;刘维维

    目的 探讨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感染控制的管理要点,减少手术感染率.方法 2008年8月-2010年12月对17例颈动脉狭窄经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采用护理管理方法,对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及术中配合,分析其管理效果.结果 17例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患者,术中应用有效的护理管理,术后均达到理想的护理效果,提高术中发生突发状况的应对能力,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在围手术期达到满意的护理效果.结论 预防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感染需要充分的术前准备和熟练的术中配合,术中全程监控手术器械及仪器无菌状态,对术中出现的出血等突发状况时,能迅速作出有效的护理对策,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感染因素.

  • 胃切除术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作者:高平;冯萍萍;王玉宗;王爱玲;童宝燕

    目的 探讨胃大部分切除术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临床分析及诊治对策,以降低感染发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2013年行胃大部分切除术的20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该类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并提出临床诊治对策.结果 207例患者中,Hp阳性检出84例,阳性检出率为40.58%;男性Hp阳性60例,阳性检出率为40.54%,女性Hp阳性24例,阳性检出率为40.68%,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0岁患者检出阳性31例,阳性检出率为29.52%,>40岁检出阳性53例,阳性检出率为51.9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毕罗Ⅰ式检出阳性68例,阳性检出率为51.52%,毕罗Ⅱ式检出阳性26例,阳性检出率为3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大部切除术后,年龄偏高、采用毕罗Ⅰ式手术方式治疗的患者人群,是Hp的易感人群,对该类患者应加强Hp感染监控,一旦发生感染,立即采用三、四联疗法加以治疗.

  • 血液风湿科患者医院感染率的变化分析

    作者:覃凌;黄艳平;汪利娥;刘远金

    目的 分析血液风湿病科患者医院感染情况,探讨医院搬迁后通过改善消毒隔离措施对医院感染率的影响,为降低血液风湿科医院感染率提供依据.方法 对医院2007-2008年搬迁前两年1163例及2009-2010年搬迁后两年1563例血液风湿病科住院患者的感染部位及医院感染率进行回顾性调查,记录感染部位、感染例次,统计感染率.结果 搬迁前两年收治的血液风湿性疾病共832例,占71.54%,非血液风湿病为331例,占28.46%,其医院感染率为9.90%;搬迁后两年收治的血液风湿性疾病共1169例,占74.79%,非血液风湿病为394例,占25.21%,其医院感染率为7.06%;搬迁后血液风湿科患者的医院感染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55,P<0.01);搬迁前后患者主要感染部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呼吸道感染多,在感染部位构成中占65.00%,其次为口腔及胃肠道感染,但搬迁后呼吸道及胃肠道感染均较搬迁前明显下降.结论 医院搬迁后通过改善执行手卫生的条件、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提高病房空气质量,合理配置病床等措施可显著降低血液风湿患者的医院感染率.

  • 神经外科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

    作者:李妍;曾萍

    目的 分析神经外科病房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其医院感染的管理及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神经外科病房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728例患者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364例神经外科住院患者中共有68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9.4%;其医院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和泌尿道为主,分别占60.3%和23.5%,其次为颅内和胃肠道,分别占8.8%和4.4%;单因素x2检验显示,年龄>40岁、住院时间>30 d、有意识障碍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P<0.05);医院感染患者侵入性操作(5.44±1.71)次,显著高于非感染患者的(2.53±1.21)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外科患者医院感染主要部位是呼吸道和泌尿道,年龄、住院时间、意识障碍和侵入性操作是其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积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有利于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 老年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陈敏;陈锐;刘丹;熊晓华

    目的 探讨老年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 对肿瘤科386例PICC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美国凤凰BACTEC9120120XL全自动血培养仅及100PhothixTM100全自动细菌鉴定分析仪进行PICC相关性感染的细菌培养及鉴定.结果 386例PICC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23例,发生率为5.96%,留置时间<60 d、穿刺部位为贵要静脉、未进行营养液输注的患者其PICC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较低,分别为3.72%、3.92%、3.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CC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在不同年龄、性别及使用单腔或者双腔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3例感染者中共分离出病原菌37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多为12株,其次为表皮葡萄球菌、白色假丝酵母菌,分别检出11、7株.结论 留置时间长、穿刺部位为非贵要静脉、进行营养液输注是PICC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通过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包括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建立统一的PICC操作及维护制度、提高患者免疫力等,以降低感染的发生率.

  • 老年患者细菌性阴道炎的治疗效果研究

    作者:高珊珊;姚慕崑;金美媛;庞玉良

    目的 探讨柏洁洗剂联合结合性雌激素软膏治疗老年细菌性阴道炎的效果,为提高老年性细菌阴道炎的疗效提供依据.方法 2011年8月-2012年4月将120例老年性细菌阴道炎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结合性雌激素软膏治疗,仅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柏洁洗剂冲洗阴道;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治疗前阴道健康状况、阴道炎性症状评分及常规治疗指标;数据采用Windows SPSS 13.0软件进行分析,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计数统计采用x2检测.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6.67%,对照组为的83.3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止治疗6个月后的复发率观察组为5.00%,低于对照组的18.33% (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的阴道健康状况、阴道炎性症状评分及常规治疗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白带增多、阴道灼热、阴道疼痛、阴道瘙痒和阴道黏膜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15.00%、13.33%、11.67%、8.33%和6.67%,均低于对照组的31.67%、30.00n、26.67%、23.33%和2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柏洁洗剂联合结合性雌激素软膏治疗老年性细菌阴道炎的效果较好,提高治疗有效率并改善阴道健康状况和炎性症状,降低停药后复发率,安全性较好.

  • 2011-2012年综合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

    作者:毛惠珍;李晓琴;鞠光亚;徐淑兰

    目的 了解综合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状,为制定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11年8月30日、2012年8月8日0∶ 00-24∶00采用床旁调查和查阅住院病历相结合的方法,对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调查,包括当天出院、转科、死亡的患者,不包括当天新入院的患者.结果 2011年调查407例患者,15例发生医院感染,现患率3.69%,2012年调查509例患者,16例发生医院感染,现患率为3.14%,感染率高的是重症监护病房占50.00%,感染的高发部位是上呼吸道及下呼吸道,两年分别占53.33%、43.75%及40.00%、12.50%,感染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为多,两年分别占33.33%、37.50%;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62.41%、41.85%;以单联用药为主,分别占74.02%、81.69%;感染标本送检率分别为33.33%、43.94%;调查显示,感染主要危险因素为男性高于女性,高龄、住院时间长、侵入性操作、化疗、使用激素、抗菌药物等.结论 通过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查找医院感染管理的薄弱环节,及时采取预防控制措施,有针对性地对高危人群、高发科室进行目标性监测,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 曲霉菌属肺部感染的临床分析

    作者:陈玉玲;左丽娜;张文辉;卞宏;乔月华

    目的 分析曲霉菌属肺部感染和肺部定植的异同以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提高鉴别及预防控制肺曲霉菌感染手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6月痰培养曲霉菌属阳性的住院患者,分为呼吸道曲霉菌属定植和侵袭性肺曲霉病(IPA)两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181例呼吸道分泌物培养曲霉菌属阳性,其中68例符合临床IPA诊断,发生率37.6%,83例符合呼吸道曲霉菌属定植,定植率为45.8%;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血液病和糖尿病均是肺部曲霉菌属感染和定植的高危人群,而肺癌和支气管扩张肺部曲霉菌属定植率更高;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化疗、低蛋白血症及粒细胞减少是发生肺曲霉菌病的高危因素(P<0.05);与定植相比,肺曲霉菌属感染时发热、肺部双侧病变、低氧血症多见,白细胞总数增高显著(P<0.05);IPA病死率高于呼吸道曲霉菌属定植组(P<0.05),及时充分的抗曲霉菌属治疗,是影响预后IPA的重要因素.结论 肺曲霉菌属感染和定植发生的主要基础疾病一致,在高危人群中减少高危因素、预防曲霉菌属感染与及时鉴别、诊治肺曲霉菌属感染同样重要.

  • 艾滋病患者卡氏肺孢子菌肺炎的多排螺旋CT表现及鉴别诊断

    作者:谢正平;戴峰

    目的 探讨艾滋病(AIDS)患者卡氏肺孢子菌肺炎的多排螺旋CT(MSCT)表现特征及并发症的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和实验室证实的65例艾滋病患者卡氏肺孢子菌肺炎(PCP)及其并发症的MSCT表现.结果 磨玻璃影65例、炎性实变影40例,分别占100.0%、61.5%;肺间质性改变:肺纹理增粗、紊乱34例占52.3%,网格状影30例、胸膜下弧线影18例、星芒状或结节状影29例,分别占46.2%、27.7%、44.6%,粟粒结节影7例、絮团状或团块影13例,分别占10.8%、20.0%;蜂窝肺11例、肺大泡5例,分别占16.9%、7.7%,肺气囊性改变9例占13.8%;空洞13例占20.0%.结论 MSCT能更好地显示AIDS患者卡氏肺孢子菌肺炎及其并发症的形态、细微结构及发展变化,对病变进行分析和鉴别有利于指导和评估临床治疗及效果.

  • ICU重型颅脑损伤后颅内感染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刘伟;亓慧娟;于永强;薛岩;王东海

    目的 调查重症监护病房(ICU)重型颅脑损伤后颅内感染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以及危险因素,以制定预防治疗对策,降低感染率.方法 选取2007年4月-2012年6月入住ICU180例重型颅脑损伤后颅内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其一般资料如年龄、性别等及病例特征如住院时间、抗菌药物、使用呼吸机、气管切开、创伤前有休克、多发损伤、合并基础疾病及病原学检查等,采用单因素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筛选采用Step-wise法;评价影响ICU中重型颅脑损伤后颅内感染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较大(OR=1.769,95% CI:1.420~2.115)、住院时间长(OR=6.447,95%CI:1.826~22.769)、使用呼吸机(OR=1.863,95%CI:1.709~2.051)、气管切开(OR=1.539,95%CI:1.042~2.635)、创伤前有休克(OR=3.640,95%CI:2.169~6.193)以及基础疾病(OR=4.632,95%CI:2.357~6.103)为重型颅脑损伤后颅内感染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57株占63.3%,革兰阳性菌23株占25.6%,真菌10株占11.1%.结论 导致重型颅脑损伤后颅内感染患者肺部感染的主要因素有年龄、住院时间、气管切开、休克、基础病变等,其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其次为革兰阳性菌、真菌,随时间延后,细菌耐药性增强.

  • 益生菌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小儿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分析

    作者:杨映;黄建亭;邵山鹰

    目的 探讨益生菌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小儿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86例HP感染患儿随机分为A组(93例)和B组(93例),A组采用标准三联疗法: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克拉霉素+阿莫西林胶囊,B组在A组基础上加用益生菌治疗,疗程均为2周;观察两组患者症状改善、HP根除率、1年复发率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1、2周后,B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6.0%和94.6%,显著高于A组74.2%和84.9%(P<o.05);B组患儿HP根除率为84.9%,显著高于A组71.0%,且B组HP根治患儿1年复发率也较A组明显降低(P<0.05);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7%,显著低于A组25.8% (P<0.05).结论 益生菌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小儿HP感染,可明显提高HP的根治率,降低复发率及胃肠道的不良反应.

  • 大面积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全身感染临床分析及综合治疗观察

    作者:胡毕亿;李鸿翔;金文平

    目的 探讨大面积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全身感染的临床特征,评价其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9月-2012年9月住院的200例大面积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提出综合治疗的方案,对病例资料及临床疗效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统计数据采用x2检验,统计资料采用t检验.结果 200例患者中出现全身感染42例,感染率21.0%; 42例全身感染患者均出现菌血症,其中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微球菌属、硝酸盐杆菌、大肠埃希菌感染等;轻、中、重度吸入性损伤病死率感染患者分别为47.62%、85.71%、78.57%,未感染患者分别为4.55%、18.75%、34.21%,全身感染与吸入性损伤程度呈显著的相关性(P<0.01);吸入性损伤并发休克组的感染率为39.39%,明显高于无休克组的12.69%(P<0.01);治疗后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优于治疗前(P<0.01).结论 感染是大面积烧伤患者合并吸入性损伤的主要致死原因,针对诱发感染发病的有关因素,采取综合性的治疗对策,能够有效地降低全身感染的发生率及病死率.

  • 玻璃体切割围术期的医院感染特点及预防治疗对策

    作者:陈玲;甘亚平

    目的 探讨玻璃体切割围术期的医院感染特点及预防治疗对策,以降低玻璃体切割围术期的感染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2年10月进行玻璃体切割术的298例患者临床资料,统计围术期感染发生率,对患者的医院感染特点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有效的预防治疗对策.结果 298例患者发生围术期医院感染14例,感染发生率为4.7%,其中呼吸道感染6例、胃肠道感染2例、感染性眼内炎2例、其他4例,分别占42.8%、14.3%、14.3%、28.6%;患者年龄≥60岁、有基础疾病、有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2周以及无菌意识不合格是围手术期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医师应了解并掌握玻璃体切割围术期的感染特点及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地预防治疗措施,减少围术期感染的发生.

  • 2011年与2012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监测分析

    作者:汤剑平;张丽英;王旭华;吴怀能

    目的 了解精神病院医院感染的现状及分布特点,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分别对2011年1-6月和2012年1-6月出院的7671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病例进行调查监测.结果 2011年1-6月发生医院感染104例,感染率为2.86%、漏报率为11.54%,2012年1-6月发生医院感染102例,感染率为2.53%、漏报率为7.84%;感染率和漏报率均较2011年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科室之间医院感染发生率有所不同,以老年精神科为高发科室;感染部位常见为下呼吸道感染88例占42.72%,其次为上呼吸道感染64例占31.07%;病原学检查190例,病原学送检率为92.23%,阳性率为21.18%.结论 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管理,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降低呼吸道感染,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 真菌诱发医院感染的检验诊断与临床意义

    作者:滕远勇;应方方;章武战;贾献荣

    目的 探讨医院感染的诱发因素,研究真菌引起的医院感染的检验诊断并探讨其临床意义,以达到临床合理用药提高患者治愈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由真菌诱发医院感染的148例患者资料,根据其在治疗时是否立即进行真菌检测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进行针对性使用抗菌药物分为观察组(86例)和对照组(62例),观察组为针对性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根据临床经验选择广谱抗菌药物治疗;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后的体温恢复时间、痰液咳出、住院时间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患者治疗后体温恢复时间观察组为(3.2±1.1)d、对照组为(5.5士1.7)d;住院时间观察组为(7.5±2.1)d、对照组为(11.9±2.6)d;治疗后无痰率观察组为91.9%,对照组为69.4%,治愈率观察组为89.5%、对照组为75.8%,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对于真菌引起的医院感染患者尽早进行真菌检测并根据药敏分析结果针对性用药,有助于提高感染患者的治愈率,使患者早日康复.

  • 妊娠期生殖道支原体属感染与胎膜早破相关性分析

    作者:赵荷兰;林干;杨幼林;狄军平;陈怡

    目的 探讨妊娠期生殖道支原体属感染与胎膜早破的相关性,为预防胎膜早破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医院收治的胎膜早破孕妇20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分娩的无胎膜早破孕妇10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孕妇支原体属感染阳性率,早产、低出生体重儿、胎盘绒毛膜羊膜炎比例.结果 观察组孕妇支原体属感染阳性率7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0.0%;同时胎膜早破孕妇的支原体属阳性者早产50.0%、低出生体重儿的35.3%、胎盘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9.6%,明显高于支原体属阴性者22.7%、9.1%、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生殖道支原体属感染与胎膜早破的关系密切,对妊娠结局造成不良影响.

  • 血液净化治疗中深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预防

    作者:胡彩会;孟舒静;陈贵琴

    目的 探讨血液净化治疗中深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预防,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方法 收集2011年5月-2012年5月接受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60例,均给予深静脉置管治疗,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消毒预防感染,观察组在常规消毒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感染的发生及病原菌检出.结果 观察组患者深静脉导管感染率为3.33%,对照组为46.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检出1株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照组检出病原菌为溶血性链球菌5株、表皮葡萄球菌4株、革兰阴性菌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2株.结论 在常规消毒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预防深静脉导管相关感染,降低感染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分类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王顺;王永涛;贾征夫

    目的 研究入住医院的222例肝硬化患者的医院感染好发部位、病原菌种类及耐药性,为临床用药治疗感染提供参考指南.方法 调查统计肝硬化继发医院感染的222例患者临床资料;感染性标本采集、细菌培养与菌种鉴定均严格按照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的常规程序进行操作;药敏试验采用WHO指定的纸片扩散法(K-B法),抑菌圈直径测量及敏感、中介、耐药数据的读取依据CLSI 2009-2012年新折点分析;药敏数据处理采用WHO-NET 5.5软件进行.结果 222例肝硬化患者发生医院感染265例次,其感染类型主要为腹腔、下呼吸道、尿路感染,分别占25.2%、20.0%、19.2%;222例肝硬化合并医院感染患者标本中分离出297株病原菌,主要病原菌有大肠埃希菌占22.0%、肺炎克雷伯菌占10.8%、铜绿假单胞菌占14.8%、鲍氏不动杆菌占11.8%、金黄色葡萄球菌占13.8%、粪肠球菌占6.1%等,病原菌多为多药耐药细菌;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氏不动杆菌检出率分别为25.0%、28.6%;产ESBLs细菌检出率为51.9%;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检出率为60.9%.结论 对肝硬化患者应减少有创性医疗操作,实施综合性干预,力图降低医院感染现患率.

  • 2008-2011年儿科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章爱莲;吴鸣;张旭;吴晓燕

    目的 探讨儿科感染常见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8年1月-2011年12月儿科住院患儿感染的病原菌及耐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各部位标本共培养出病原菌3788株,其中呼吸道、血液、尿液、粪便、伤口分泌物、其他标本中细菌构成比分别为54.6%、11.9%、11.3%、8.5%、7.7%和6.0%;革兰阳性菌1515株,占40.0%;革兰阴性菌1962株,占51.8%;真菌311株,占8.2%;前10位的病原菌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鲍氏不动杆菌、白色假丝酵母菌、表皮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流感嗜血菌、溶血性葡萄球菌,分别占21.1%、13.4%、9.6%、8.3%、8.0%、6.1%、3.7%、3.5%、3.3%和2.7%;葡萄球菌属对青霉素的耐药率达>93.0%,对红霉素的耐药率在>69.0%,而对其他药物均有不同程度耐药,未发现耐万古霉素葡萄球菌;革兰阴性杆菌对氨苄西林普遍耐药,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哌酮/舒巴坦、喹诺酮类和氨基糖苷类耐药率较低,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对革兰阴性杆菌保持非常高的敏感性.结论 革兰阴性杆菌是儿科病房细菌感染主要的病原菌,儿科病房感染常见致病菌耐药较严重,加强耐药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非常重要.

    关键词: 儿科 病原菌 耐药性
  • 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性研究

    作者:张国;贾连海;李兴华;吴再辉;田会宾

    目的 了解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构成及其药物敏感性,为临床外科预防控制切口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唐山市某医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91例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的患者,对其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切口感染患者诊断标准按照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进行,细菌培养及鉴定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应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全自动细菌鉴定形API鉴定条对细菌菌种进行鉴定,采用K-B法对分离株进行药敏试验,按NCCLS 1999年推荐的标准进行操作和结果判读.结果 91例外科手术并发切口感染的患者中,男性患者63例,女性患者28例,共发生感染103例次;共分离出病原菌103株,主要为革兰阴性杆菌占68.93%,其中,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占15.53%、14.56%、10.68%;革兰阳性菌占23.30%,其中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占11.65%;真菌占7.77%,主要为白色假丝酵母菌占4.85%;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吡肟、亚胺培南、阿米卡星、替考拉宁敏感,敏感率为75.00%、93.75%、75.00%、93.75%,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吡肟、亚胺培南、替考拉宁敏感,敏感率为73.33%、100.00%、93.33%,肺炎克雷伯菌对左氧氟沙星、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吡肟、亚胺培南、阿米卡星、替考拉宁敏感,敏感率均>80.00%;革兰阳性球菌主要对替考拉宁敏感,敏感率为100.00%,而真菌对大多数抗真菌药物均比较敏感.结论 严格控制外科切口感染,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使用原则,避免抗菌药物的滥用.

  • 腹泻患儿的病原菌构成及药敏结果分析

    作者:曹雅红;钟磊;孙美兰;陈小惠

    目的 监测2009-2012年本地区腹泻患儿的构成和药敏率,以指导临床对腹泻患儿治疗,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采集腹泻患儿粪便标本进行分离培养,对分离菌做生物化学鉴定、血清学分型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1452例腹泻患儿中分离肠道致病菌243株,其中大肠埃希菌占17.95%,沙门菌属占22.65%,肺炎克雷伯菌占13.68%,志贺菌属占19.66%,白色假丝酵母菌占13.68%;血清凝集试验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主要以血清型O126:K71为主,占50.00%,沙门菌属主要以鼠伤寒沙门菌为主,占62.26%,志贺菌属以福氏志贺菌为主,占84.78%;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及鼠伤寒沙门菌对亚胺培南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敏感性高,对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的敏感性次之,而对三代头孢菌素、妥布霉素等敏感性低.结论 儿童感染性腹泻的病原菌以致病菌为主,条件致病菌有上升趋势,具备不同于成人的独特特点,治疗患儿腹泻的抗菌药物使用应以药敏结果为指导.

  • 截瘫患者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王娜;刘尚才;常世卿;李少侠;张莎莎

    目的 探讨截瘫患者医院感染铜绿假单胞菌(PAE)的标本分布及药敏率,为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调查医院截瘫患者2005年1月-2011年12月PAE感染的临床现状,对150株PAE的药敏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医院截瘫患者PAE主要来源于呼吸道标本,占58.7%;PAE对氨曲南、头孢曲松、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均>50.0%,对其他抗菌药物也产生了不同的耐药性;对阿米卡星、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头孢哌酮和哌拉西林的敏感性均>50.0%.结论 临床医师应根据截瘫患者细菌学检查的结果,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预防和控制PAE感染.

  • 下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分析

    作者:李远眺;李梦薇;韦柳华;徐筱婧

    目的 了解下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为临床预防下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药敏试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MIC法),判断标准为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2011年版,WHONET 5.4软件分析药敏结果.结果 下呼吸道标本共分离出病原菌2328株,其中分离出铜绿假单胞菌368株,分离率15.8%,对头孢菌素类头孢唑林耐药率高为98.1%,头孢他啶低为14.7%;对喹诺酮类耐药率均<18.0%,环丙沙星15.2%,左氧氟沙星17.8%;β-内酰胺酶/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耐药率高为93.3%,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低为13.0%;氨基糖苷类耐药率均<10.0%;亚胺培南耐药率为12.2%.结论 下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耐药形势较严峻,应做好相应的医院感染管理,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用药,以大限度地减少医院感染.

  • 2008-2011年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魏妙华;林慧萍;彭根英;丁汀;王华富;吴益佳

    目的 掌握医院感染病原菌构成变化及耐药趋势,为指导临床用药及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8年1月-2011年12月临床送检的各类标本中分离的病原菌及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细菌分布动态分析表明,革兰阴性菌是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其中以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为常见;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等常见肠杆菌科细菌对阿莫西林耐药率高,为68.1%~100.0%;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低,为0~7.1%;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等常见非发酵菌对氨曲南耐药率高,为86.4%~100.0%;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低,为9.4%~24.8%;葡萄球菌属对青霉素耐药率较高,为96.9%~99.1%;对万古霉素敏感,未发现耐药菌株.结论 医院主要病原菌的耐药性日趋严重,应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预防和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 儿童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王艳海;段宝生;赵娜;张文涛

    目的 了解医院2008年1月-2012年10月儿童血培养标本的病原菌构成比、分布特点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血培养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BACT/ALERT 3D全自动血培养仪对血标本进行培养,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药物敏感性结果统计采用WHO-NET5.4软件.结果 2019份血培养标本中共检测出病原菌197株,检测阳性率为9.75%;其中革兰阳性菌147株占74.62%,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占55.33%;革兰阴性菌46株占23.35%,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占7.61%;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苯唑西林和红霉素的耐药率为92.66%、82.57%、80.73%,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均敏感;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头孢吡肟的耐药率分别为100.00%和100.00%、80.00%和87.50%、53.33%和75.00%,主要革兰阴性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高度敏感.结论 儿童血培养的病原菌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耐药性较强,提示临床应做好血培养,以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 屎肠球菌与粪肠球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王桂明;包键;张开刚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的屎肠球菌与粪肠球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以提高疗效.方法 用WalkAway自动化微生物仪PC20检测板进行菌株鉴定和药敏试验,应用Whonet 5.6软件统计粪肠球菌、屎肠球菌的分布和耐药率.结果 101株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呋喃妥因、氯霉素、利福平、链霉素(高浓度)、庆大霉素(高浓度)、四环素、左氧氟沙星、红霉素、环丙沙星、氨苄西林和青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0、1.0%、28.7%、46.5%、66.3%、75.2%、79.2%、85.0%、92.1%、94.1%、96.0%、96.0%和97.2%;81株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氨苄西林、青霉素、呋喃妥因、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利福平、氯霉素、链霉素(高)、庆大霉素(高)、四环素和红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1.2%、1.2%、12.3%、13.6%、14.8%、37.0%、40.7%、52.0%、53.1%、59.3%、60.5%、80.2%和87.7%;屎肠球菌(47.5%)和粪肠球菌(31.7%)主要来源于尿液,其次来源于分泌物和痰液.结论 临床已出现耐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的肠球菌,屎肠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显著高于粪肠球菌,主要引起泌尿系感染.

  • ICU与非ICU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耐药性分析

    作者:谢朝云;熊芸;白瑶;孙静;胡阳;宋晓霞

    目的 比较重症监护病房(ICU)与非ICU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了解临床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药敏变化,分析ICU与非ICU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差异及原因,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1年1月-2012年6月临床标本中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129株进行比较分析,用VITEK-32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病原菌鉴定,药敏试验K-B纸片法,应用SPSS19.0对临床分离细菌的药敏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分离出肺炎克雷伯菌129株,其中ICU分离24株占23.40%,非ICU分离105株占76.60%;ICU中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ICU,ICU对头孢呋肟、头孢克洛、氨苄西林耐药率均为100.0%,而非ICU分别为49.52%、35.24%、96.19%.结论 ICU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对9种抗菌药物耐药率明显高于非ICU,应用抗菌药物治疗该菌感染时,应注意加强监测临床感染菌的药敏变化,有针对性地选用敏感性强的抗菌药物,有效控制和减缓细菌耐药性的发生.

  • 住院患儿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现状分析

    作者:王文娟;徐润琳;罗万军;许渝

    目的 分析医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感染分布及危险因素,为有效预防与控制MRSA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1年1月1日-12月31日住院患儿送检标本中分离的1007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了MRSA感染监测,并对临床感染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住院患儿送检标本中共分离出MRSA 115株,分离率为11.42%; MRSA标本来源于下呼吸道68株、外科伤口41株,分别占59.13%、35.65%;MRSA感染患儿主要分布在新生儿外科、新生儿内科、重症医学科,分别占13.04%、11.30%、11.30%.结论 免疫功能低下、皮肤受损、接受手术、使用侵入性操作、住院时间长以及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是发生MRSA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加强高危科室、高危人群、重点部位的监测,减少危险因素的发生,可预防和减少MRSA的产生,控制医院感染.

  • 尿路感染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黄志卓;蒋利君;韦柳华;彭华;莫善颖;李梦薇

    目的 了解医院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MicroSCAN4 AutoSCAN鉴定药敏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药敏结果使用WHO提供的WHONET5.4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处理.结果 2007年1月-2011年12月共收集病原菌1808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289株占71.3%,革兰阳性球菌316株占17.5%,真菌203株占11.2%;分离率高的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953株占52.7%,其次为肠球菌属246株占13.6%;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为44.1%,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头孢西丁、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和阿米卡星仍具有较高的抗菌活性,其耐药率<10.0%;铜绿假单胞菌对多数药物的耐药率<20.0%,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率为12.3%;检出5株耐万古霉素肠球菌;耐高浓度庆大霉素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检出率分别为58.5%和70.5%.结论 泌尿系统感染的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各菌种多药耐药性较为严重,临床应在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的指导下,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以减少耐药菌的发生.

  • 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调查分析

    作者:黄健云;王前;陈光辉;芮勇宇;林俊;张莉红;黄秀华;莫和国

    目的 为了解医院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及耐药性和评价“创三甲”及“优质护理服务”对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控制效果,以降低多药耐药菌的检出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2011年10月960株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及耐药性特点,并对医院管理改革前后的比较分析.结果 医院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371株,检出率为38.6%,其中有84.1%分离自呼吸道标本,科室分布以重症监护病房(ICU)为多34.2%;按年份分组比较分析显示,执行新医院管理措施后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率由46.1%降至2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铜绿假单胞菌对常见7种抗菌药物头孢吡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庆大霉素、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敏感性显著提高(P<0.01).结论 医院管理改革是有效降低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率和提高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主要因素,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加强.

  •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分析

    作者:李海英;翟志诚;张梓晗

    目的 了解医院2009-2011年分离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变化,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常规培养分离细菌,采用美国DADE BEHRING MicroScan分析系统鉴定菌种,K-B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446株产ESBLs大肠埃希菌占同期分离大肠埃希菌的48.4%,其中尿液190株占42.6%,痰液109株占24.4%,分泌物45株占10.1%;主要分布在儿科、肾内科和泌外科等科室;产ESBLs菌株对亚胺培南以外的其余19种抗菌药物耐药率高于非产ESBLs大肠埃希菌;446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对亚胺培南均敏感,对阿米卡星、头霉素类和β-内酰胺酶复合抑制剂的耐药率维持在9.0%~13.7%的较低水平.结论 产ESBLs大肠埃希菌检出率较高且显示多药耐药,治疗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感染可经验选用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及头霉素类药物,并可联合阿米卡星,重症感染可选用碳青酶烯类药物.

  • 2007-2009年骨折患者创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监测

    作者:王燕;刘文良;王春娟

    目的 了解骨折患者创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用美国BD公司Phoenix100微生物全自动鉴定系统,对创伤骨科门诊及住院骨折患者分离阳性标本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并使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7-2009年骨折患者伤口分泌物检出阳性率分别为60.3%、62.1%、66.7%;革兰阳性菌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居多,3年分别占17.6%、15.4%、14.0%和12.4%、13.8%、15.2%;革兰阴性菌中以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居多,3年分别占14.3%、14.8%、13.3%和11.7%、13.0%、15.4%;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对替考拉宁、万古霉素敏感率100.0%,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高度敏感,敏感率100.0%,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3年分别为14.1%、17.0%、20.7%和15.6%、13.8%、12.4%.结论 临床医师在治疗骨科伤口感染时应根据细菌检验报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避免盲目的经验用药,减少或减缓细菌耐药的产生.

  •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医院感染临床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作者:顾萍;袁咏梅;邵苏吉;许波银

    目的 探讨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的临床分布特征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和及早预防及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统计2007年1月-2009年12月分离的产ESBLs大肠埃希菌临床资料,进行医院感染临床分布与耐药性分析.结果 3年中共检出大肠埃希菌178株,其中产ESBLs菌株119株,3年分离率分别为53.19%、69.35%、73.91%,呈逐年增长趋势;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34.45%,其次为泌尿道占32.77%;科室的分布以ICU高占21.01%,其次为神经内科占18.49%;产ESBLs大肠埃希菌株对20种抗菌药物呈现多药耐药,除对青霉素类的阿莫西林、哌拉西林、替卡西林及大部分头孢菌素100.00%耐药外,对环丙沙星耐药率为90.75%;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庆大霉素、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妥布霉素、替卡西林/克拉维酸耐药率约68.00%~86.55%;对头孢西丁、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有较好的敏感性,耐药率均<40.00%,未发现耐美罗培南、亚胺培南菌株.结论 通过研究发现,产ESBLs大肠埃希菌耐药状况较严重,应采取有效的综合措施,预防和控制产ESBLs菌医院感染.

  • 产ESBLs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监测

    作者:阮慧白;谢锦荣;周壮丽;陈陪玉

    目的 防止高耐药菌株的流行和传播,分析诸暨市各医院临床分离的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0-2011年诸暨市各医院临床感染类标本分离的1585株大肠埃希菌和1084株肺炎克雷伯菌的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0-2011年临床标本中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分别为68.83%和56.09%,产ESBLs菌株对碳青霉烯类、阿米卡星及部分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剂的耐药率为0.92%~23.03%,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为30.43%~100.00%.结论 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对各类抗菌药物呈现不同程度耐药,并具多药耐药特点,碳青霉烯类仍是敏感的药物,临床医师应重视药敏结果,严格用药指征,延缓病原菌耐药.

  •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医院感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变迁

    作者:徐琦;李进;王燕;孙磊;宋文

    目的 探讨11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住院患者,医院获得性肺部感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和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对医院2010年1月-2012年4月神经外科11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肺部感染的各类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分离,并将临床分离出175株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MRSA主要分布于痰液、血液标本中,占81.7%和8.6%;MRSA对青霉素、庆大霉素和红霉素耐药率100.0%,对环丙沙星、利福平、四环素、克林霉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亚胺培南、莫西沙星耐药率均>72.0%,未发现对万古霉素的耐药菌株.结论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肺部感染患者MRSA多药耐药严重,结合药敏试验结果,正确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 心血管外科术后肺炎病原菌及耐药性变化规律分析

    作者:刘楠;贾士杰;袁文

    目的 研究心血管外科术后肺炎患者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的演变规律,分析影响肺炎转归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心血管外科术后肺炎患者68例,记录并分析痰培养和药敏结果、肺炎发生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转归等.结果 共分离出80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45株占56.2%,革兰阳性球菌26株占32.5%,真菌9株占11.3%;术后1周内患者革兰阳性球菌检出多26株,耐药菌株少,术后2~3周革兰阴性杆菌检出多31株,耐药率升高;第4~6周革兰阳性球菌检出13株、革兰阴性杆菌检出19株,两种菌检出比例相当,耐药菌的混合感染为主,经抗感染及全身治疗后59例治愈,9例死亡.结论 在术后不同阶段肺炎病原菌及耐药性呈规律性变化,与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相关.

  • ICU痰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变迁分析

    作者:曾慧;陈淼;陈红艳;张燕艳;王勇;王清

    目的 分析ICU患者痰培养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迁,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降低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方法 回顾性调查分析2008-2011年ICU痰培养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的变迁.结果 2008-2011年ICU痰培养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112株,其检出率2008年居第3位,2009年居第2位,2010年居第4位,2011年居第2位;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4年耐药率均为100.0%,对庆大霉素和四环素4年耐药率≥92.3%,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氟喹诺酮类、头孢类、苯唑西林和阿莫西林4年耐药率≥84.6%,对克林霉素、红霉素和利福平4年耐药率≥65.5%,对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和氯霉素4年耐药率≤25.5%,对万古霉素敏感率均为100.0%;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2008年检出率为100.0%,2009年检出率为88.5%,2010年检出率为100.0%,2011年检出率为90.9%.结论 目前ICU金黄色葡萄球菌及MRSA检出率越来越高,并且耐药情况严重,应采取必要措施,减少细菌耐药的发生.

  • 2型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

    作者:李超林;赵璐杰

    目的 了解2型糖尿病(T2DM)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病原菌分布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对内分泌科2009年1月-2011年12月住院52例T2DM患者医院感染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2例医院感染患者感染部位主要为泌尿系(25例)、呼吸道(18例)、肝脓肿(4例)、皮肤软组织(3例)及未发现明确感染部位(2例);检出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多见,其中大肠埃希菌26株、肺炎克雷伯菌16株、弗氏柠檬酸杆菌1株、葡萄球菌属7株、其他革兰阳性球菌2株;药敏试验中对革兰阴性杆菌敏感性较高的抗菌药物是亚胺培南及美罗培南,敏感率均为100.00%,其次是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及阿米卡星,敏感率分别为95.8%、90.5%和88.0%,对革兰阳性球菌敏感抗菌药物多为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呋喃妥因,敏感率分别为100.0%、85.7%和85.7%.结论 T2DM合并败血症病原菌仍以革兰阴性杆菌多见,主要为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临床上早期诊断,积极抗感染治疗,同时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利于改善患者预后,临床宜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抗菌药物并合理使用,加强病原菌检测及耐药性监测.

  • ICU相关性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

    作者:杨晓丽;张丽;马健生;刘淑娟;赵颖贤

    目的 探讨ICU相关性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并分析其病原菌的耐药性.方法 选择住院的ICU相关性肺部感染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的支气管灌洗液、呼吸道分泌物及痰液标本,对分离出的病原菌进行统计,并对主要病原菌行药敏试验.结果 共分离出病原菌112株,其中肺炎克雷伯菌29株占25.9%,明显高于其他病原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克雷伯菌对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耐药性高为75.9%,显著高于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P<0.05);大肠埃希菌对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耐药性高为86.7%,显著高于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P<0.05).结论 ICU相关性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以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为主,该两种病原菌均对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有很高的耐药性,治疗过程中应及时行病原菌培养及动态监测病原菌的耐药性,提高抗感染治疗的成功率,根据病原菌的药敏结果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泌尿生殖道炎症患者支原体属感染特点及药敏分析

    作者:张美;童华诚;王蓓;张晓明

    目的 探讨医院泌尿生殖道炎症患者支原体属感染特点及药物敏感现状,为临床抗菌药物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解脲脲支原体(Uu)和人支原体(Mh)培养鉴定药敏试剂盒,对948例患者进行支原体属检测和药物敏感性分析.结果 支原体属培养总阳性率为64.9%,其中单纯Uu感染率为66.3%,Uu合并Mh感染率为28.5%,单纯Mh感染率为5.2%;单纯Uu感染时,女性感染率46.0%与男性的25.4%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Uu、Mh感染及混合感染对多西环素、交沙霉素和米诺环素3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强,敏感率均>68.6%;单纯Uu感染与Uu、Mh混合感染相比,前者对克拉霉素和阿奇霉素的敏感率分别为90.0%、92.2%,明显强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后者对乙酰螺旋霉素、罗红霉素、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克拉霉素、阿奇霉素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60.0%,则明显强于前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医院泌尿生殖道炎症患者以Uu感染为主,女性单纯Uu感染阳性率明显高于男性;治疗Uu、Mh及二者合并感染时应首选多西环素、交沙霉素和米诺环素,对单纯Uu感染还可考虑使用克拉霉素和阿奇霉素;为提高治疗效果及降低耐药性,应参考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 2005-2012年肠杆菌科细菌分布及耐药性变迁

    作者:张丽;朱学海;张小兵;张丽华;郭主声;罗燕萍;杨继勇

    目的 观察和监测临床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对抗菌药物耐药变化,为指导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连续监测2005-2012年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性,用纸片扩散法检测临床分离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参照2012版CLSI标准判断结果,并用WHONET 5.5统计分析.结果 8年来共检出肠杆菌科细菌5323株,分离前5位的病原菌分别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奇异变形菌和产气肠杆菌,分别占51.0%、26.3%、6.6%、4.4%、2.8%;敏感性高的抗菌药物为碳青霉烯类药物,阿米卡星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肠杆菌科细菌亦保持较好的抗菌活性,耐药率为2.4%~10.1%.结论 肠杆菌科细菌对各类抗菌药物呈现不同程度耐药,并具多药耐药特点;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耐药率呈现逐年增高趋势;碳青霉烯类仍是肠杆菌科细菌敏感的药物,但已出现碳青霉烯耐药菌,应引起重视.

  • 内科住院患者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刘桑

    目的 分析内科住院患者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体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06年6月-2011年11月在住院的457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病原体分布及耐药性.结果 在457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病原体检出中,检出86株肺炎链球菌,检出率为18.8%,明显高于其他病原菌;71株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耐药率为82.6%,28株嗜血菌属对环丙沙星,耐药率为77.8%,均明显高于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社区获得性肺炎中,肺炎链球菌是主要的病原菌;在非典型病原体中,肺炎支原体是主要的病原体.

  • 腹腔感染病原菌耐药性监测

    作者:孙兰菊;房杰;陈明慧;李忠廉

    目的 监测2009年1月-2011年12月腹腔感染患者病原菌菌谱及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VITEK-32微生物自动分析仪鉴定细菌,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非重复临床分离的2501株病原菌中,需氧/兼性厌氧菌占96.76%;位于前3位的革兰阴性杆菌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分别占25.31%、12.00%、10.95%;前3位革兰阳性菌为屎肠球菌、粪肠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占10.43%、6.08%、4.76%;厌氧菌占1.12%,其中拟杆菌占首位;真菌占2.12%,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检出率分别为52.61%和39.33%;各种肠杆菌科细菌对亚胺培南仍高度敏感,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率已达>40.00%;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对高浓度庆大霉素耐药率分别为62.07%和44.74%;MRSA检出率为67.23%,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株.结论 腹腔感染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已出现泛耐药的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临床构成威胁.

  • 2008-2011年ICU医院感染目标监测细菌检出及药敏分析

    作者:吴晓燕;陈松劲;倪侃翔

    目的 了解2008-2011年来源于ICU患者主要目标监测菌的检出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变迁,为有效预防与控制ICU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近4年对ICU医院感染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耐碳青烯类肠杆菌(CRE)等主要目标监测菌的检出及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6129株菌主要来源于痰液、尿液、血液,分别占56.32%、21.94%、10.74%;4年中金黄色葡萄球菌中MRSA检出率分别为78.99%、46.67%、52.17%、54.17%;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MRCNS的发生率为94.12%、88.89%、81.25%、75.00%;金黄色葡萄球菌与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利福平、四环素、红霉素、氨苄西林/舒巴坦、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的敏感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VRE检出率4年差异不明显;肠杆菌科产ESBLs的检出率为43.05%,对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类、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西丁均有较好的敏感性;鲍氏不动杆菌对多黏菌素的敏感率高为100.00%,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PDRAB)平均检出率为36.81%;铜绿假单胞菌对多黏菌素的不敏感率低,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敏感率由67.9%下降至36.2%;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PDRPA)检出率平均为8.09%,耐碳青酶烯类肠杆菌(CRE)共检出5株,其改良Hodge试验阳性及NDM-1表型初筛试验为阴性.结论 4年ICU主要目标菌检出率及耐药性比较严重,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上升较快,连续监测主要目标菌的耐药变迁,及时进行医院控制干预,对临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的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作者:涂斌;胡四海

    目的 监测二级医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及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流行及耐药现状,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减缓葡萄球菌属多药耐药菌株的产生.方法 对医院从2010年7月-2012年6月的感染标本中分离的180株葡萄球菌属用HX-21型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分析,纸片扩散法(K-B法)对药敏试验进行补充,数据采用MicroScan Labpr02.4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分离出葡萄球菌属180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55株占30.56%,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25株占69.44%;180株葡萄球菌属中108株为耐甲氧西林株占60.00%,MRSA与MRCNS分别占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40.00%和76.80%;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和甲氧西林敏感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SC-NS)分别占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60.00%和23.20%;MRSA与MRCNS均为多药耐药菌株,均未发现耐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菌株.结论 二级医院MRSA与MRCNS的流行严重,二者多药耐药菌株呈上升趋势.

  • 阴道与宫颈分泌物细菌培养及药敏分析

    作者:查则瑾;陈林龙;裘珍珍;周建康

    目的 通过对阴道病患者阴道、宫颈分泌物的培养,了解各种阴道病的微生物感染趋势,以真菌为主,其次是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方法 对2011年7月1日-2012年6月30日来医院就诊828例阴道炎和宫颈炎患者取阴道、宫颈分泌物新鲜标本直接接种血平板、淋菌平板和假丝酵母菌显色平板,观察菌落形态,革兰染色,做菌种鉴定和药敏.结果 828例阴道、宫颈分泌物培养阳性396例,阳性率为47.8%,共检出病原菌431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16株,革兰阴性菌113株,真菌202株,分别占26.9%、26.2%、46.9%;第三季度(7-9月)检出比率明显高于其他3个季度;主要检出的菌种包括白假丝酵母菌149株占34.6%、大肠埃希菌61株占14.2%、表皮葡萄球菌52株占12.1%、光滑假丝酵母菌46株占10.7%等.结论 对于阴道病的治疗要根据感染菌种不同,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 脑外科患者医院感染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分析

    作者:董明驹;史莉;童伟

    目的 探讨医院脑外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鲍氏不动杆菌(ABA)的耐药现状,为临床医师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无菌方法采集脑外科患者感染性标本立即送检;ABA培养和鉴定按照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的常规操作方法进行;药敏试验采用CLSI规定的纸片扩散法(K-B法),抑菌圈测量和敏感、中介、耐药的判断依据CLSI的新折点分析,药敏数据统计运用WHONET 5.5版本软件处理.结果 脑外科分离的323株ABA在呼吸道标本中分布多共213株,占66.0%;ABA对临床常用的抗菌药物均产生了严重的耐药性,其中对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耐药率高,达74.9%,对阿米卡星耐药率低,为20.4%;检出泛耐药ABA 66株,检出率为20.4%;检出耐碳青霉烯类ABA 83株,检出率为25.7%.结论 全院必须全面执行卫生部颁布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重视脑外科医院感染管理和细菌耐药性监测,提高临床医师抗菌药物处方水平,改变细菌耐药性不断增长的危险倾向.

  • ICU下呼吸道感染革兰阴性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研究

    作者:王舜尧;赵依侬;李小青;林建清

    目的 研究下呼吸道感染革兰阴性杆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预防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ICU于2009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230例医院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结果 共检出革兰阴性杆菌256株,其中肺炎克雷伯菌80株占31.3%,铜绿假单胞菌54株占21.1%,洋葱伯克霍尔德菌30株占11.7%,大肠埃希菌28株占10.9%,居前4位;革兰阴性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亚胺培南耐药率较低<30.0%,对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噻肟、氨苄西林、呋喃妥因、四环素等药物的耐药率100.0%.结论 ICU的下呼吸道感染革兰阴性杆菌的病原菌分布较集中,且耐药性较为严重,临床上应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治疗,防止耐药菌的传播.

  • 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部位及病原菌分布

    作者:张家俊;冯光辉;梁洁华

    目的 分析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部位分布及病原菌谱,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呼吸内科住院后出现医院感染的14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感染部位及病原菌谱.结果 143例感染患者中,113例为呼吸道感染,占79.0%,明显高于其他部位感染;共分离出172株病原菌,其中铜绿假单胞菌45株占33.1%,明显高于其他病原菌所占比例;分离出真菌36株,其中白色假丝酵母菌24株占66.7%,明显高于其他真菌所占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呼吸科医院感染以呼吸道感染为主,感染的真菌主要为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的革兰阴性菌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及鲍氏不动杆菌.

  • 幽门螺杆菌细胞毒素相关蛋白及空泡毒素研究进展

    作者:黄玉玲;易勇;崔彦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定植在人胃黏膜上的一种革兰阴性杆菌,多在儿童时期通过胃-口途径传播[1].有学者在慢性胃炎或胃溃疡患者的口腔和胃黏膜活组织中同时发现了空泡毒素(vacuolating cytotoxin A,VacA)的s1m1或s1m2基因型,证明唾液可能是Hp传播及重复感染的载体[2].大多数Hp感染者无临床症状,约10.0%~15.0%的感染者则发展成为严重的胃部疾病.Hp还可导致胃外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胆管癌,以及影响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等[3-5].研究发现,Hp感染及其临床后果是细菌和宿主复杂的相互作用的后果,致病相关因素包括致病岛、多种细胞毒素相关蛋白和酶及黏附因子等[6],其中细胞毒素相关基因蛋白(cytotoxin associated gene A,CagA)和VacA是主要的致病相关因素,现就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主动外排系统介导阴沟肠杆菌耐药机制新进展

    作者:陈玉娇;任爱民;王红;张淑文

    阴沟肠杆菌(ECL)是存在于人和动物肠道内的正常菌群,由阴沟肠杆菌导致的感染多与严重的基础疾病,以及长期应用广谱抗菌药物和免疫抑制剂等因素有关,已成为院内获得性感染越来越重要的病原菌.近年来,由于长期和不合理使用广谱抗菌药物,使细菌产生多药耐药性(MDR)[1]成为全球医疗难题.李博等[2]分离医院常见的革兰阴性肠杆菌显示阴沟肠杆菌占第3位.主动外排泵对于细菌多药耐药有重要作用,笔者结合近几年国内外相关研究,就主动外排泵的分类、结构及调控机制的新进展进行综述.1 阴沟肠杆菌的生物学特性及耐药机制

  • ATP生物荧光检测法在医院感染突发事件中的应用

    作者:徐润琳;罗万军;王文娟;许渝;张多

    目的 探讨ATP生物荧光检测法应用于医院感染突发事件中的可行性,为医院感染专业人员快速处理突发事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1起医院感染突发事件为例,运用ATP生物荧光检测法与微生物检测法平行采 样,并对检测的RLU值的对数值与CFU的对数值进行相关性分析及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通过统计分析,手持式ATP生物荧光检测法检测的RLU值对数值与微生物检测法检测的CFU值对数值(P<0.05);台式ATP生物荧光检测法检测的RLU值对数值与微生物检测法检测的CFU值对数值(P<0.05)均呈现线性关系,运用ATP生物荧光检测法及微生物检测法各检测29件,合格率分别为68.97%、75.86%,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合两种检测法发现携带病菌的复苏气囊及工作人员的手为此次事件的传播媒介,及时采取措施切断传播途径,迅速控制事态发展.结论 ATP生物荧光检测法与微生物检测法检测结果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是主动监控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发生发展的有效方法,与微生物检测法结合使用能加快控制速度及效率.

  •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属感染肺炎的疗效与安全性观察

    作者:吴晓霞;沈珏;张玉平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属感染肺炎的疗效,并评价其用药安全性.方法 将92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平均分为阿奇霉素组和红霉素组,每组各46例;在给予降温、止咳等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阿奇霉素组患儿给予9 mg/(kg·d)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每天1次;红霉素组患儿给予30mg/(kg·d)红霉素静脉滴注,每天1次,两组均治疗7d,比较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发热、咳嗽及肺部体征变化,密切观察患儿的不良反应,并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儿年龄、性别比、体质量及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阿奇霉素组患儿平均体温下降时间较红霉素组短,咳嗽消失时间及肺部湿性啰音消失亦均较红霉素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奇霉素组患儿的临床痊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63.04%、93.48%,均显著高于红霉素组的39.13%和67.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P<0.05);阿奇霉素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52%,显著低于红霉素组的39.13% (P<0.05).结论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属感染肺炎可获得较好的疗效,临床用药安全、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医院感染现状与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分析

    作者:江明君;罗建平

    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现状及抗菌药物应用,归纳总结1年医院用药规律及其发展趋势,为以后更深入和系统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床旁调查与查看病历相结合,对2011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医院感染患者情况与抗菌药物使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调查住院患者43 783例,实查41 879例,实查率95.65%,发生医院感染887例、1002例次,感染率2.12%、例次感染率为2.39%;感染率高的科室为ICU;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为首,占26.45%;医院感染病原菌前3位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占25.59%、大肠埃希菌占20.08%、肺炎克雷伯菌占16.14%;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4.14%;临床经验初始治疗与药敏相符率为46.62%.结论 强化医院感染控制,提高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检验科室应与临床各科室进行良好协作,建立实时沟通机制,根据临床用药的发展逐步完善药敏检测项目,以更好的指导临床治疗,为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及治疗提供依据.

  • 2010-2011年临床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性文献分析

    作者:吴小玲;姜晨辉;何欢;刘俊

    目的 调查临床革兰阴性杆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性、细菌耐药性为关键词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2010-2011年文献,选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中的检测方法相同、检测标准相同、统计方法相同的文献共108篇,统计分析革兰阴性杆菌分布及耐药率.结果 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所占比例为67.1%,居前6位的依次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于肠杆菌科细菌,敏感性高的抗菌药物为碳青霉烯类,耐药率在0.6%~4.5%,敏感性低的抗菌药物为氨苄西林,耐药率在65.1%~93.0%;而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中,鲍氏不动杆菌对所调查的19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普遍较高,耐药率>50.0%有14种.结论 肠杆菌科细菌对抗菌药物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是活性高的药物;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性十分严重,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 剖宫产术后抗菌药物预防产褥感染的用药方案研究

    作者:孙玲玲;袁贵红;黄玲;邓伟燕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抗菌药物预防产褥感染的更佳用药方案,为临床提供借鉴资料,减少产褥感染发生率.方法 选择医院2011年12月-2012年5月进行剖宫产术的41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用药方案分为A、B、C3组,A组140例采用头孢硫脒治疗,B组124例采用头孢美唑治疗,C组148例采用头孢替唑治疗,比较3组用药方案的临床效果.结果 B组的产褥感染发生率为11.3%,明显高于A、C组的2.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3组的术后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的体温恢复时间明显短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的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的治疗费用排序为A组<C组<B组.结论 临床工作者应根据剖宫产患者情况,选择经济、有效的抗菌药物预防术后产褥感染,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 甲状腺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合理应用分析

    作者:叶萍;王焕根;方孙阳

    目的 探讨择期甲状腺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相关情况,并分析其合理性.方法 采取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选取医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甲状腺手术患者390例,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分析围术期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结果 手术切口甲级愈合388例、乙级愈合2例,39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围术期应用抗菌药物共160例;围术期不合理无指征用药、选药不当、术后持续用药≥48 h、联合用药、给药次数不当、剂量过大,不合理率分别为29.38%、38.75%、23.75%、15.00%、14.38%、7.50%.结论甲状腺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可以预防术后手术部位感染,但需要严格选择抗菌药物,注意用药时间及剂量,及时停用预防性用药,避免过度依赖抗菌药物而忽视其他预防感染的相关措施.

  • 眼科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的调查分析

    作者:刘美欣;郭嫒;黄婷婷;陈曦;王雁

    目的 了解眼科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和存在问题,为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按照《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规定的指标统计2011年抗菌药物应用各项数据(DDD,DDDs,AUD: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等),随机抽取眼科医院2011年出院患者病历120份,对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数分布占1.88%,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4.10%,Ⅰ类切口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48.21%,住院治疗性应用抗菌药物患者病原学检查率为57.15%.结论 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预防用药不规范,应在重点科室严格控制Ⅰ类切口预防使用抗菌药物,自2011年下半年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指标趋于合理.

  • 剖宫产术后严重感染经验治疗的调查

    作者:庞晓军;陈英

    目的 探讨了解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联合米诺环素治疗剖宫产术后严重感染的效果,以提高治疗成功率.方法 选取施行剖宫产术后确诊严重感染患者65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根据临床药师建议采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4.5g,静脉滴注,8h1次联合米诺环素片首剂0.2g,随后0.1g鼻饲给予,12h1次,同时采用血必净注射液50 ml,静脉滴注,12h1次抑制炎症级联反应改善局部循环,主管医师皆接受会诊意见,对照组33例采用头孢西丁2 g,静脉滴注,8h1次联合多西环素片首剂0.2g,随后0.1g鼻饲给予,12 h1次;两组用药期间禁止母乳喂养,并在停药4d后方可行母乳喂养.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100.00%、对照组为75.76%,炎症指标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药师应根据病原菌流行病学资料和耐药模式以及病情选择治疗药物,可提高剖宫产术后严重感染的治疗成功率.

  • 护士针刺伤发生的原因与干预措施

    作者:马静玲;侯秋秀;梁小艳

    目的 分析护士针刺伤发生的主要原因,探讨降低针刺伤发生率的有效干预措施,以降低针刺伤发生率.方法 对2012年4-6月护士发生针刺伤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以技能培训为主的干预措施,于2012年7-9月对护士进行干预,记录干预前后针刺伤发生率,及护士对预防针刺伤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 干预前后针刺伤发生率分别为11.42%和2.86%(x2=3.92,P<0.05);针刺伤相关知识成绩干预后为(78.24±3.61)分,干预前(85.24±5.84)分,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3,P<0:05).结论 针对性地制定相应工作制度和流程,开展技能培训等质量持续改进措施可有效降低针刺伤发生率.

  • 医院感染多系统网络信息化交互性管理的实践与实效

    作者:佟青;张一兵;白璐

    目的 评价多系统网络信息化平台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作用,以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效率.方法 采用蓝蜻蜓医院感染管理系统、LIS、HIS、OA办公系统,进行传染病、医院感染病例、多药耐药菌、职业暴露、抗菌药物、医院感染暴发、医院感染知识培训等多方面的监测与管理.结果 应用多系统网络信息化管理后,传染病、医院感染病例、多药耐药菌的迟报率由0.5%、6.0%、15.o%分别降低至0,其漏报率由13.0%、21.0%、35.0%降低至0;职业暴露迟报率由50.0%降低至8.0%,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干预时间由30 d减少至7d;清洁切口手术用药比例97.5%降低至42.3%,用药时机、用药疗程合理率由32.7%、12.9%分别提高至75.0%、53.4%;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千日感染率由11.53‰、9.85‰、12.26‰降低至8.96‰、6.75%、7.89‰;多药耐药菌医院感染病例检出构成比由55.1%降低至33.8%;全员培训参学率由82.9%上升至98.1‰.结论 多系统网络信息化交互性医院感染管理,提高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效率与实效.

  • 护理职业暴露管理降低血源性疾病感染的效果研究

    作者:潘瑞红

    目的 分析导致护理人员血源性疾病感染的暴露因素及加强护理职业暴露管理的措施,降低护理人员的血源性疾病感染发生率.方法 调查2005-2010年及2011-2012年两个阶段577名医院护理人员,分析护理人员发生血源性疾病感染原因,总结降低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管理的经验.结果 2005-2010年医院护理人员共发生血源性感染77人,发生率为13.34%;通过加强护理职业暴露管理后,2011-2012年发生护理人员血源性感染共11人,发生率1.91%,其中护理暴露主要因素为操作不当7人,占63.64%.结论 定期分析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导致的血源性疾病感染原因,采取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可有效降低护理人员的血源性疾病感染的发生.

  • 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分析与对策

    作者:罗光英;李凌竹;王敏;黄冰;程永素;冷应蓉;查筑红

    目的 了解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探讨有效防范措施,以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方法 回顾性调查2010年1月-2011年12月血源性职业暴露医务人员,对其职业、科室分布、暴露方式、暴露源病原体、暴露后的处理等进行分析.结果 共发生职业暴露109人,其中护士占41.28%,医师占29.36%;发生频率高的科室是手术室43人;暴露方式主要是锐器伤,占82.57%,多发生于术中缝合、穿刺及注射操作时;有明确血源性传播疾病的职业暴露占77.98%;87.16%暴露者局部处理正确,未发现因职业暴露而感染血源性疾病.结论 加强培训、提高防护意识、规范操作流程、严格实施标准预防、暴露后及时正确地处理与干预是保护医务人员职业安全的有效措施.

  • 传染科病房医院感染管理控制措施与干预

    作者:陈佳佳

    目的 探讨传染科病房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根据危险因素采取控制措施,以降低感染率.方法 选取2008年11月-2012年12月230例传染科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先进行单因素分析,再将单因素中具有差异性的单因素进行二分类logo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 传染科的医院感染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2012年高达12.8%;且78例医院感染形成的原因中,以手卫生消毒不达标明显占29.5%,与其他因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多因素分析显示,手卫生不达标与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是传染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P=0.025、0.008).结论 通过规范化感染控制措施的实施,有效提高感染的管理水平,促使医院感染管理趋于规范和完善.

  • 医务人员锐器伤调查与对策

    作者:杨小佳

    目的 调查医务人员锐器伤的发生率,寻找锐器伤的相关危险因素,探讨锐器伤所致的职业暴露预防控制措施及管理对策,使医务人员树立正确的职业安全防范意识,规范各种医疗操作,减少医务人员锐器损伤的发生率.方法 根据广东省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监测系统,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培训,采用问卷形式,于2011年7月对医务人员锐器伤进行调查,共调查671人,针对发生锐器伤人员的工龄、类别、发生时机、地点、工作量及暴露源分布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发生锐器伤28人、29人次,发生率4.17%,锐器伤的不同工种依次为护士、医师、医技人员、药剂人员、工勤人员,分别占44.83%、27.59%、17.24%、6.90%、3.44%;不同器具锐器伤的发生次数分别为一次性注射器、手术缝针、头皮钢针,分别占37.93%、17.24%、17.24%;不同工种发生锐器伤场所为护士发生在门、急诊各占20.69%,手术室占17.24%,检验科占13.79%,护士在补液室占10.34%,护士在普通病房占10.34%,药剂人员在药房占6.96%.结论 针对调查的高危因素、高危人群,高危操作,暴露源的分布,加强全员的职业暴露知识培训,完善职业暴露监测系统,加强预防控制措施落实.

  • ICU质量核查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作者:赵旭明;朱建军;张明霞;刘励军

    目的 探讨使用ICU每日质量核查单强化医疗质量管理,对ICU患者医院感染的影响,为预防ICU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将综合ICU患者分为两组,使用每日质量核查单的2012年1-11月患者591例作为干预组,未使用检查单的2011年1-11月患者553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及预后的变化.结果 干预前后两组间性别、年龄及APACHEII评分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导尿管相关感染发生率及每千导管日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感染率及每千导管日感染率由15.55%、24.14‰降至干预后的9.98%、16.35‰(x2 =8.00、98.13,P<0.05);虽然两组间28 d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ICU住院时间由干预前平均15.6d降至干预后平均12.2 d(P<0.05).结论 通过实行每日质量核查,可有效减少综合ICU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同时减少ICU住院时间.

  • 基层妇幼保健院保洁员现状分析与对策

    作者:梁娣;李艳;王琼;赵平;杨静清;吴俊超

    目的 分析基层妇幼保健院医院感染控制中保洁员工作的不良现状和突出问题,提出针对性对策,为提高医院感染预防控制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1年随州市妇幼保健院清洁保洁工作进行系统的调查分析,作出科学客观的评价.结果 保洁员职数严重不足、年龄大、学历低、再教育难度高、待遇低下、队伍不稳,工作质量不达标;通过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强化培训,严格工作纪律,提高薪酬等办法,保洁员医院感染知识普及率>86.00%,消毒隔离技术达标率100.00%,清洁保洁工作质量显著提高.结论 建立健全保洁员管理规章,规范工作流程及手卫生制度,调动工作积极性,可有效提高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综合能力.

  • 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上报率低的原因分析

    作者:陈静;范丽娟;张曼;俞洁行

    目的 探讨医务人员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后低报告的原因和提高上报率的对策,减轻职业暴露对医务人员的伤害.方法 通过主动登记资料和回顾性问卷方式,调查2011年1-6月在临床工作的医务人员中发生职业暴露而未上报的相关因素.结果 接受回顾性问卷医务人员共437人,其中发生职业暴露35人次,发生率8.0%,而主动上报登记仅16人次,上报率45.7%,未上报个案与源患者病种、发生的医务人员工种、发生场所有相关性.结论 加强对医务人员职业安全及防护知识的培训,实施完善的职业暴露报告和反馈体系是降低职业感染的有效方法.

中华医院感染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3 04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