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中华医院感染学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Nosocomiology 중화의원감염학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影响因子: 1.8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82-747
  • 国内刊号: 1005-4529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82-74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樊秀平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产房医务人员血源性传播性疾病职业暴露风险调查与防护

    作者:刘文英;姜红;徐英

    产房医务人员在产妇分娩手术过程中发生针刺伤和其他锐器伤害概率比较高,发生职业暴露感染的概率也比较高,为了解本院产房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情况,采取安全防护措施.1 资料与方法调查对象为产房所有医务人员,共180名,包括医师(含麻醉师、进修、实习医师、助产士)120人,护士(含护生、护工)60人次.采用回顾性调查和问卷调查方式,现场发卷,每人填写自2007-2009年发生职业暴露次数、处理、感染情况、随访情况.共发问卷180份,回收180份,回收率100%.

  • 加强无菌物品管理控制医院感染

    作者:王艳华;胡静

    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是保障患者的安全,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的前提.无菌物品质量管理是医院无菌技术控制的基础,无菌物品是保障诊疗安全、满足医疗科研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管理过程中,通过强化人员的无菌意识,人人参与管理,在管理和环节上环环相扣,处处落实,才能保证无菌物品的质量管理和医疗安全.

  • 呼吸机管路不同清洗消毒方法的对比研究

    作者:曾庆菊;林琼;代俊;王琼华;侯秋华

    呼吸机螺纹管直接接触患者气管黏膜,呼吸机管路的细菌与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我院使用后的呼吸回路清洗方法经历了由科室清洗到消毒供应中心集中清洗消毒包装的过程,现对其不同的清洗消毒、干燥及保存方法与消毒效果进行对比研究,以求一种更为安全可靠的清洗消毒方法.

  • 加强消毒剂管理有效预防控制医院感染

    作者:胡玉华;童其荣

    消毒剂能有效地阻断细菌传播途径,降低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3年来,医院加强了对消毒剂的质量管理,并取得了显著效果.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2008年6月-2011年6月医院购进消毒剂共计122 435件/瓶,全院69个科室使用,总金额98.6万元.其用量排前6位的是“84”消毒液、活力碘、洁芙柔、乙醇、洛本清、戊二醛等.

  • 血透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潜在的危害与防护措施

    作者:马春苓;岳莉;王爱娟

    血透室护理人员长期从事琐碎而繁重的工作,经常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和分泌物,存在极大的职业暴露危险,所以有效防护至关重要.现将血透室护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和防护对策探讨如下.1 职业危险因素1.1 生物性危害因素 动静脉穿刺、静脉插管换药、抽血、输血、血液回输等和透析过程中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失衡综合征时,使护士可能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面临严重的生物性危害.

  • 加强护理人员感染意识控制医院感染

    作者:魏巍;刘春梅;纪慧茹;李严;张芳

    我科自2009年3月以来重视并加强科室护理人员对医院感染控制意识,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科室未发生一例医院感染.具体做法如下.1 增强护理人员医院感染意识每月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召开医院感染会议,做好护理人员对医院感染控制和管理工作的思想动员,增强全体护理人员对医院感染监测、控制、防护意识,使之积极、主动地参与医院感染控制和管理工作.

  • 一次性塑料薄膜包裹覆盖牙科灯柄防交叉感染

    作者:彭俊;何志红

    牙科医师在诊疗过程中常根据病情需要而随时调节牙科治疗椅上灯的角度,医务人员为了工作方便,常用被污染戴手套的手反复去触碰灯柄调节灯角度,容易导致医源性疾病传播及交叉感染.我院口腔科采用一次性塑料薄膜包裹覆盖灯柄,每例患者一用一更换,避免了交叉感染,取得了满意效果.

  • 加强氧气湿化瓶的消毒管理控制医院感染

    作者:林天华;林彬红

    在临床护理中,氧气湿化瓶是吸氧必备的医疗器材,如不采用有效的清洗消毒措施,将会成为医院感染又一传播途径.因此,加强氧气湿化瓶的清洗、消毒管理对预防医院感染十分重要.随着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的实施,我科对全院氧气湿化瓶采用集中管理取得了较好效果.

  • 消毒供应中心对外来手术器械的管理

    作者:姜雅玲;姜楠;周平

    医院外来手术器械是指医疗器械公司带到医院手术室临时使用的医疗器械.由于此类器械价格昂贵、专业性强,更新迅速,医院通常采用租用的方式.医疗器械公司通常为几所医院提供手术器械,流动性强,由此导致外来手术器械在清洗、消毒、灭菌管理过程中存在极大的隐患,为了保证患者的安全和利益,必须加强对此类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质量管理,严格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 干燥无菌持物镊在口腔科门诊的使用

    作者:易莉

    我院口腔科门诊应用干燥的持物镊,经过试用,效果良好.1前期准备1.1 物品准备 将干燥无菌持物镊的有效期设定为4h,使更换频率增加,消毒供应中心增加持物容器、镊的基数.1.2 人员培训 对口腔门诊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加强无菌观念,要求无菌操作是要先打开持物容器盖,将持物镊移至容器中央,镊端闭合垂直取出,应避免触及持物容器口缘,并随取随盖,绝不允许不打开盖子就直接将镊子从开口处拖出.

    关键词: 持物镊 口腔科 门诊
  • 不同洗手法对院内新生儿重点陪护人员手部清洁的影响

    作者:李利红;孟昕;杨金慧;牛会琴;王秀萍;刘保静

    2009年7月-2010年7月太钢总医院新生儿科通过对住院期间重点陪护人员的手进行日常洗手与健康宣教,采用六步洗手法后手采样进行细菌学监测,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对2009年7月-2010年7月将陪护新生儿的每日密切接触护理患儿>6 h设为重点陪护人员,对其手进行日常与六步洗手法后手采样的细菌学监测50人.所得数据经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内镜室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危害与对策

    作者:余菊玲

    了解分析内镜室工作人员职业危害因素并采取相对应的防护措施,对保护内镜室人员具有重要作用.1 职业危害1.1 生物因素 内镜室工作人员经常接触含有病原微生物的唾液、体液等分泌物及血液、肿瘤患者病理标本以及被污染的医疗物品和器械,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

  • 循证护理在预防儿科医院感染中的应用

    作者:戴建建

    我院儿科应用循证护理预防医院感染取得良好的效果,达到了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的目的.1 循证问题及相应护理干预措施1.1 患儿自身因素 患儿基础疾病较重,自身免疫系统尚不完善,抵抗力差,有些患儿年龄小,痰液不易咳出,为细菌的滋生提供有利条件,易发生坠积性肺炎.护理措施: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增进营养;采用超声雾化,促进患儿痰液排出,必要时吸痰.

  • 综合干预提高实习护士洗手依从性

    作者:姜先进

    为防止因实习护士手传播病原菌而引发医院感染,对实习护士做了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随机抽取100名陆续进入我科的实习护士,其中本科生30名,专科生70名.1.2 方法 对实习护士在入科和出科时各分发调查表,实习1周后集中做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和观看医院感染警示录,出科时行六步洗手法考试.

  • 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作者:徐力;陈文莉

    目的 了解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指导.方法 对2010年5月-2011年5月共201例住院患者中段尿培养阳性的病原菌分布及对抗菌药物敏感性进行分析.结果 引起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共222株,前3位依次为大肠埃希菌占38.7%、变形菌属占12.6%、屎肠球菌占9.5%;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的敏感率分别为98.7%、96.2%、96.2%、88.3%;变形菌属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敏感率分别为100.0%、100.0%、90.0%;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青霉素的敏感率均为92.3%.结论 依照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的培养及耐药检测结果,可指导临床上正确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尽量避免二重感染发生以及耐药菌株的产生.

  • 鲍氏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梅玉南;王凯

    目的 了解医院鲍氏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从2010年1月一2011年6月医院各感染标本中分离出的鲍氏不动杆菌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对细菌进行鉴定及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试验,用WHONET5.4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分离的474株鲍氏不动杆菌主要科室来源为ICU、呼吸内科等,标本主要来源于呼吸道感染的痰标本以及咽拭子;鲍氏不动杆菌对多黏菌素B的耐药率为0、妥布霉素为16.03%、阿米卡星为14.98%、米诺环素为51.69%,上述药物对鲍氏不动杆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而对四环素的耐药率为89.03%、氨曲南为87.55%、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为86.29%、替卡西林/克拉维酸为85.65%.结论 医院临床分离的鲍氏不动杆菌主要来源于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标本,耐药现象比较严重,加强耐药性监测,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控制医院感染.

  • 山区医院大肠埃希菌临床株的耐药性调查分析

    作者:彭兰;陈孝进;张莉;张娥

    目的 探讨医院大肠埃希菌(ECO)的感染现状和耐药性,为临床医师治疗感染性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大肠埃希菌培养鉴定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采用常规方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采用K-B法进行,结果判读按照CLSI新折点标准进行,数据处理采用WHONET软件.结果 139株大肠埃希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均产生了较为严重的耐药性,ECO对氨苄西林耐药率高,达93.5%;对亚胺培南敏感率高,达到100.0%;大肠埃希菌耐药率>50.0%的抗菌药物有头孢唑林、头孢呋辛、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等;耐药率在40.0%~50.0%的抗菌药物有环丙沙星、头孢吡肟、头孢噻肟等.结论 建议临床医师按照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控制细菌耐药性的快速增长.

  • 胆道感染细菌学检验与耐药性分析

    作者:张庆;王向群;诸云华

    目的 了解胆道感染病原菌的种类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调查医院2009年9月-2011年9月收治的170例胆道感染患者,所有患者均通过抽取病变胆囊内胆汁4~6 ml进行细菌培养以及药敏试验.结果 170例患者共培养出病原菌120株,检出率为70.6%;其中革兰阳性菌42株占35.0%;革兰阴性菌78株占65.0%;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类和喹喏酮类敏感率均>80.0%,对万古霉素敏感率为100.0%;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的敏感率为100.0%.结论 胆道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普通感染可选用喹喏酮类或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中、重度感染可选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或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严重感染可选用亚胺培南.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侵袭性曲霉菌感染的临床研究

    作者:朱丹;陈慧;赵建平;卜黎红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病(IPA)的临床特点、高危因素、治疗及转归.方法 对医院2006年1月-2011年1月29例COPD合并IPA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9例曲霉菌属感染的病例中,拟诊11例、临床诊断16例、确诊.2例;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加重25例占86.2%、哮鸣音增多21例占72.4%、发热15例占51.7%等,影像学表现为肺部的炎性渗出、实变、结节、空洞等,但都无特异性;高龄、低蛋白血症、广谱抗菌药物及激素的使用等是肺曲霉菌属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缺乏特异性,早期诊断及早期有效合理的治疗,是改善预后的有效手段.

  • 2010年医院细菌耐药性监测

    作者:俞北伟;章丽琴;徐娇君;金美珠;应华永

    目的 了解医院2010年临床分离菌对各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检测临床分离菌对各类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临床分离1541株细菌中革兰阴性菌占73.5%,革兰阳性菌占26.5%,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株分别占78.7%和86.2%,其耐药率显著高于甲氧西林敏感株,但仍有61.9%的MRSA对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敏感,87.0%的MRCNS对利福平敏感;肠球菌属中屎肠球菌的检出率为52.1%,首次高于粪肠球菌检出率的25.5%,未发现耐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属细菌中产ESBLs株检出率分别为53.8%和43.1%,产ESBLs株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株,未发现碳青霉烯类耐药株,不动杆菌属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较敏感,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52.4%、60.2%;铜绿假单胞菌对两者的耐药率分别为9.6%、9.1%;米诺环素对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有良好的抗菌活性,敏感率均>95.0%;出现7株泛耐药的铜绿单胞菌和5株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结论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甲氧西林耐药株的检出率高,不动杆菌属对两种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率均>50.0%,并出现部分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应引起重视,及早采取预防控制措施.

  • 盆腔炎患者沙眼衣原体及解脲脲支原体感染的分析

    作者:金玲丽;施月春;邵桂芳;吴群

    目的 探讨盆腔炎患者的感染因素及解脲脲支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感染情况.方法 选取158例盆腔炎患者和158例正常体检者,采集宫颈分泌物分别检测Uu、Ct,同时分析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盆腔炎患者患有性传播疾病(STD)、流产≥3次、性伴侣≥3个者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盆腔炎组患者Uu、Ct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u、Ct感染为盆腔炎的重要致病因素,对于盆腔炎患者应重视对Uu、Ct的检测.

  • 木糖氧化产碱杆菌的临床分布与耐药性研究

    作者:王斌;朴信爱;蒋捍东

    目的 调查木糖氧化产碱杆菌在临床的分布及耐药性.方法 回顾性调查85株木糖氧化产碱杆菌的医院感染分布,采用K-B法分析细菌敏感性.结果 木糖氧化产碱杆菌多来自痰标本,占95.29%,少数来自于伤口及角膜炎分泌物标本中,后者均来自免疫力低下患者;感染主要分布于呼吸科和重症监护病房(ICU),分别占43.53%和25.88%,其次是脑外科占10.59%、神经内科占7.06%、内分泌科占5.88%、骨科占3.53%、肿瘤科占2.35%及眼科占1.18%;该菌对氨曲南、氨基糖苷类耐药率为78.82%~87.06%,属严重耐药;对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吡肟、哌拉西林、环丙沙星、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耐药率依次为58.82%、63.53%、62.35%、52.94%、63.53%、62.35%;对碳青酶烯类、含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头孢他啶等敏感,耐药率为0~18.82%.结论 木糖氧化产碱杆菌感染以呼吸系统为主,应加强医院环境管理,严格消毒管理制度,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减少医院感染.

  • 妇产科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的菌种分布及耐药性

    作者:叶湘;张真;王群兴;吴晓玲

    目的 了解妇产科患者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的菌种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择抗真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严格按照卫生部《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用萨布罗培养基分离真菌,采用常规方法鉴定假丝酵母菌属;药敏试验采用K-B法进行.结果 自387例阴道炎患者的阴道分泌物中检出6种假丝酵母菌,以白色假丝酵母菌分离率高,为291株占75.2%,其次为热带假丝酵母菌39株占10.1%;6种假丝酵母菌对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的敏感率均为100.0%,对氟康唑、克霉唑、伊曲康唑等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率在6.2%~33.3%.结论 检出真菌已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且不同真菌耐药性具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应重视真菌的检测及药敏试验,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 2008-2010年ICU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分析

    作者:林德;毛剑锋;陈丽芬

    目的 了解ICU铜绿假单胞菌(PAE)的耐药性,为指导临床用药及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调查2008年1月-2010年12月ICU PAE感染的临床情况,对571株PAE的药敏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年分离的571株PAE主要来自呼吸道标本,占75.7%;测定的多数抗菌药物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010年有9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40.0%,2010年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较2009年降低8.0%和1.2%.结论 PAE的耐药性已十分严重,应定期监测ICU PAE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同时加强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

  • 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危华玲;杨青;张林丽

    目的 研究中心静脉导管引起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2010年8月中心静脉导管送检标本培养出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结果 送检的532份样本中,中心静脉导管培养阳性83份,阳性率为15.6%;检出病原菌中革兰阳性球菌48株占57.8%,革兰阴性杆菌24株占28.9%,真菌11株占13.3%;对革兰阳性球菌敏感性较高的药物有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敏感率分别为100.0%、92.31%~100.00%;对革兰阴性杆菌中鲍氏不动杆菌的敏感性较高的药物有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率为58.3%.结论 革兰阳性球菌是静脉导管感染常见的病原菌,且耐药严重,应加强细菌检测,有效控制静脉导管感染.

  • 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曾萍;杨荣霞;程明琨;牛珊珊;王丽丽

    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特点,为预防和治疗肺部感染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选取医院ICU的患者258例,所有患者均行气管切开术,术后取患者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对培养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痰培养阳性86例,感染率为33.3%;共分离出104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81株,占77.9%,主要为鲍氏不动杆菌28株、铜绿假单胞菌17株、肺炎克雷伯菌16株;革兰阳性菌19株占18.3%,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9株;真菌4株占3.9%;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均较高.结论 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病原菌主要包括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及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为常见;对肺部感染患者要及时诊断并合理选择抗菌药物进行有效治疗,从而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患者死亡率.

  • 解脲脲支原体感染对男性不育的影响

    作者:陈冠培;周亚青;李红伟

    目的 探讨解脲脲支原体(Uu)感染对男性不育患者的影响.方法 采用培养法对98例男性不育症患者进行Uu检测,分析Uu感染对精子质量和形态的影响.结果 Uu阳性组患者精液液化时间、pH值、精子畸形率显著高于Uu阴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u阳性组精子活动力和精子活动率显著低于Uu阴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u阳性组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低于Uu阴性组;Uu阳性组异常形态精子百分率高于Uu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Uu感染是男性不育患者精液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预防和及时治疗Uu感染,对防治不育症有重要意义.

  • 武汉地区冬春季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原学研究

    作者:艾洪武;孙红;陈莎;余小红

    目的 了解武汉地区冬春季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不同病原体的检出率、构成等相关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对6348例于2010年10月-2011年3月到医院就诊,诊断为呼吸道感染的儿童,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9种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结果 病原体总阳性检出率为34.40%,9种病原体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肺炎支原体占21.88%、腺病毒占10.41%、乙型流感病毒占10.03%、呼吸道合胞病毒占7.36%、副流感病毒占5.01%、肺炎军团菌血清1型占1.02%、甲型流感病毒占0.72%、Q热立克次体占0.09%、肺炎衣原体0.02%;肺炎支原体在整个冬春季其间检出率均较高,腺病毒在10月份检出率较低,但在随后月份中其检出率均比较高,乙型流感病毒在2011年1月呈暴发态势,阳性病例数和检出率上升5倍,呼吸道合胞病毒阳性检出率在2010年12月份达到高.结论 引起武汉地区冬春季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主要病原体为肺炎支原体、腺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且乙型流感病毒在2011年1月有暴发流行的趋势.

  • 2008-2010年县级医院肠杆菌科细菌耐药性监测

    作者:肖志龙;张才仕;秦声远

    目的 了解某县级医院临床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API系统进行菌株鉴定;采用K-B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2008年1月-2010年12月医院临床共分离455株肠杆菌科细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224株占49.2%,其次为克雷伯菌属87株占19.1%;肠杆菌科细菌除对亚胺培南敏感率为100.0%外,对其他大多数抗菌药物表现为高度耐药;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属检出率分别为65.6%、54.0%.结论 某县级医院临床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应加强监测与控制.

  • 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烧伤创面分离株的耐药性分析

    作者:陈娣;王亚玲;钱小毛;金海勇

    目的 了解烧伤创面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株的耐药性.方法 药敏试验采用K-B法,ESBLs检测采用纸片协同确证法.结果 158株大肠埃希菌共检出产ESBLs菌51株,检出率为32.3%;53株肺炎克雷伯菌共检出产ESBLs菌21株,检出率为39.6%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药敏结果相仿,对氨苄西林和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耐药率高达75.3%~83.0%,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率为41.5%~47.2%,三代头孢耐药率为39.9%~50.9%;未发现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株,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处较低水平;产酶株的耐药率高于非产酶株.结论 烧伤创面感染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严重,临床应提高标本送检率,根据细菌培养、药敏试验和ESBLs检测的结果,合理选用或调整治疗用药,控制耐药菌的产生和播散.

  • 老年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药敏分析

    作者:周玉;李晓霞;龚美亮;徐雅萍;周和平

    目的 研究老年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CRI)的病原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486例老年患者导管培养结果,对确诊病例阳性结果的菌群分布和主要病原菌的药物敏感性进行分析.结果 81例患者确诊为CRI,其中近平滑假丝酵母菌、表皮葡萄球菌、鲍氏不动杆菌在病原菌中分离率分别为21.4%、15.5%、11,9%;表皮葡萄球菌中92.3%为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鲍氏不动杆菌均为泛耐药株.结论 老年患者CRI的主要病原菌为真菌、表皮葡萄球菌、鲍氏不动杆菌,且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

  • 医院感染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种类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吴一鹏;常勇杰

    目的 探讨医院感染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的种类及耐药性,为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细菌培养鉴定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采用常规方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采用CLSI推荐的K-B法进行.结果 167株CNS中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检出率为43.1%,甲氧西林敏感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SCNS)检出率为56.9%;MRCNS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MSCNS,所有CNS对糖肽类抗菌药物100.0%敏感.结论 临床医师应规范使用抗菌药物,以延缓细菌耐药性增长趋势,控制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

  • 宫颈糜烂患者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状况分析

    作者:吴如英

    目的 研究超薄液基细胞学技术检测(TCT)结果正常的宫颈糜烂患者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的感染情况.方法 选取2009年2月-2011年2月TCT结果正常的宫颈糜烂患者243例,对其进行HPV基因分型检测.结果 重度糜烂比轻度糜烂和中度糜烂组的HPV感染率高;乳突型宫颈糜烂比较单纯型宫颈糜烂、颗粒型宫颈糜烂组的HPV的感染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PV感染的100例患者中,单一型感染的患者73例;多重感染27例,其HPV感染亚型高者为HPV 16型.结论 对TCT正常的宫颈糜烂患者,仍然存在较高的HPV感染率,应对其进行严密的检测,预防宫颈癌的发生.

  • 大肠埃希菌尿路感染合并革兰阴性杆菌性败血症调查

    作者:陈玉莲;徐涛;翁杏华;李磊邦;马碧蓝

    目的 调查大肠埃希菌所致的革兰阴性杆菌性败血症主要标本来源.方法 按照卫生部《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的方法采集尿培养、血培养;血培养用美国BD9050全自动血培养仪;鉴定和药敏试验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ATBExpression自动细菌鉴定仪.结果 2010年7月-2011年7月322份血培养阳性,其中90株大肠埃希菌有60株来自尿路感染,占66.7%.结论 尿路感染是革兰阴性杆菌侵入血流的主要途径之一;血培养、尿培养同时做,有利于查找败血症感染灶.

  • 鲍氏不动杆菌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

    作者:张和平;张红娟;颉幡;刘子筠;陈凯;吴正霞

    目的 探讨下呼吸道感染鲍氏不动杆菌(ABA)临床分布特征及耐药性.方法 对2009年1月-2010年12月医院感染患者下呼吸道标本分离的ABA进行菌株鉴定和药敏试验,分析菌株分布特征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 151株ABA主要分布在呼吸内科,占33.1%,其中62株为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MDRAB),占分离菌株的41.0%,与2009年相比,2010年ABA的分离率、耐药率及多药耐药率均有所提高(P<0.05).结论 ABA主要分布于呼吸科,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高,且多药耐药率高,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仍是医院治疗ABA感染敏感的抗菌药物.

  • 呼吸内科下呼吸道医院感染主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分析

    作者:陈月萍;董叶青;吴苏柳

    目的 分析呼吸内科下呼吸道医院感染主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2010年呼吸内科下呼吸道医院感染患者痰培养分离的病原菌鉴定和药敏结果.结果 共检出病原菌1024株,阳性率为36.9%,其中革兰阴性菌684株占66.8%,以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革兰阳性菌46株占4.5%,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真菌294株占28.7%,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鲍氏不动杆菌耐药十分严重.结论 革兰阴性菌为呼吸科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应加强临床细菌学的检测,根据药敏结果合理用药.

  • 2010年厦门地区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分析

    作者:张玲;欧阳玲;尚碧莲;孙光伟;邸玥莹;王厚照

    目的 了解厦门地区2010年临床标本中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性,为临床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统计分析256株鲍氏不动杆菌的标本来源及耐药率.结果 鲍氏不动杆菌常出现在痰液标本中;鲍氏不动杆菌耐药现象比较严重,除头孢哌酮/舒巴坦和亚胺培南,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均>40.0%.结论 厦门地区2010年分离的鲍氏不动杆菌耐药严重,临床要重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加强预防标准,控制其引发的医院感染.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的变化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何建新;斯小水;吴荣辉;季明霞;朱健峰;黄静;郑文娟

    目的 分析医院重症医学科、呼吸科、脑外科、神经内科等科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病原菌的变化及耐药性趋势,为临床治疗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医院2009-2010年住院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标本,分析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性.结果 4464份呼吸道标本中分离出病原菌2451株,占54.9%,其中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67.3%,位列前5位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革兰阳性菌占13.2%,位居前2位是缓症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真菌占19.5%,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碳青霉烯类、头孢哌酮/舒巴坦等抗菌药物对革兰阴性杆菌作用强;对非发酵菌头孢哌酮/舒巴坦等更有优势;万古霉素对革兰阳性球菌高度敏感,其他抗菌药物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 革兰阴性杆菌是VIP的主要致病菌,且病原菌的种类和耐药性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应根据微生物实验室检测合理用药,以抑制细菌耐药性的发展并提高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效果.

  • 大肠埃希菌对氟喹诺酮类的耐药性及其机制研究

    作者:陈枫;梁海军;钟利;林雁;唐小平;陈庄;黄永茂

    目的 探讨大肠埃希菌(ECO)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及耐药机制.方法 K-B法测定100株ECO对5种氟喹诺酮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试管稀释法测定耐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低抑菌浓度(MIC);错配PCR技术检测耐环丙沙星ECO gyrA基因和parC基因的突变.结果 100株ECO中耐环丙沙星有65株;环丙沙星MIC50、MIC90分别是32、128 μg/ml,左氧氟沙星MIC50、MIC90是16、64 μg/ml;基因位点结果显示,耐环丙沙星的65株中,有60株发生gyrA、parC一个或多个基因位点的突变,有5株未发生突变.结论 gyrA、parC基因突变是该地区ECO,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的重要机制,且基因突变位点越多其耐药程度越高.

  •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血浆sHLA-G及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检测

    作者:王慧燕;田可港;浮苗;郑晓群

    目的 通过检测EB病毒(EBV)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的血浆可溶性HLA-G (sHLA-G)水平及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分析EBV感染IM患儿血浆sHLA-G水平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了51例EBV感染IM患儿及146例正常对照儿童血浆sHLA-G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了86例EBV感染IM患儿及30例正常对照儿童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结果 EBV感染IM组血浆sHLA-G水平130.30(77.28~217.23)U/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9.82(6.39~44.90) U/ml,经Mann-Whitney U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9.472,P<0.01);EBV感染IM组外周血CD3+、CD8+淋巴细胞百分率较对照组明显上升、而CD4+、CD4 +/CD8+、CD16+56+、CD19+淋巴细胞百分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EBV感染IM组血浆sHLA-G水平与CD3+、CD4+、CD8+、CD4 +/CD8+、CD16+56+以及CD19+细胞表达率间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EBV感染IM患儿血浆sHLA-G水平明显升高,并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血浆sHLA-G水平可作为EBV感染IM的辅助诊断指标,其升高的机制还有待于更深入的研究.

  •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SCCmec基因分型及耐药谱分析

    作者:陈洁;李岩;王晶;韩丽霞;肖晓光;林琳

    目的 研究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SCCmec基因分型情况,并对其耐药谱进行分析.方法 收集从临床标本分离出的MRSA 91株,应用多重PCR法对MRSA进行SCCmec基因分型,采用MicroScanWalk-Away-4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仪进行细菌的鉴定及药敏试验,部分药敏试验采用K-B法.结果 91株MRSA中SCCmecⅡ型72株,占79.1%,SCCmecⅢ型16株,占17.6%,未分型3株,占3.3%,未见SCCmec Ⅰ型及SCCmecⅣ型;ICU中MRSA所占比例多,为SCCmecⅡ型51.4%、SCCmecⅢ型37.5%,2种SCCmec基因型的MRSA对万古霉素、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利奈唑胺、喹奴普汀/达福普汀的耐药率为0,对氯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11.1%和12.5%,对利福平的耐药率分别为8.3%和37.5%,其余均呈高水平耐药,2种SCCmec基因型的MRSA均表现为多药耐药.结论 临床分离的MRSA以SCCmecⅡ型为主,且对抗菌药物呈多药耐药.

  • 降钙素原在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作者:马晓薇;罗永艾

    目的 评价血清降钙素原(PCT)在侵袭性真菌感染(IFI)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有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表现、临床感染、标本培养结果阳性的患者,同时半定量免疫色谱法测定PCT.结果 当PCT<0.5 ng/ml,真菌感染组36例占73.47%,细菌感染组5例占9.62%;当PCT≥0.5 ng/ml时,诊断细菌感染的敏感度为90.38%,特异度为73.47%,阳性预测值78.33%,阴性预测值87.8%,PCT<0.5 ng/ml可高度提示真菌感染.结论 对于有临床感染征像的患者,PCT<0.5 ng/ml时,高度提示真菌感染;PCT可以作为真菌与细菌鉴别的一个有效的临床辅助诊断指标.

  • 耐氨基苷类高水平肠球菌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氨基糖苷类耐药相关基因研究

    作者:范建中;周田美;董晓勤;王贤军

    目的 了解耐氨基糖苷类高水平肠球菌(HLAR)的耐药性和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研究HLAR氨基糖苷类耐药相关基因类型分布.方法 采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VITEK-AMS对857株肠球菌属进行鉴定及抗菌药物敏感性检测;PCR法检测HLAR氨基糖苷类耐药相关基因,并对PCR结果进行测序分析.结果 肠球菌属中HLAR占50.4%,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对HLAR的抗菌作用好,但有3株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耐药,粪肠球菌对氯霉素和四环素的耐药率高于屎肠球菌,而屎肠球菌对其他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粪肠球菌,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的耐药谱明显不同,aac(6')-Ie-aph(2〃)-Ia基因为耐庆大霉素高水平肠球菌(HLGR)的主要耐药基因,占HLGR的88.0%,严重的基础疾病、侵入性操作和头孢三代抗菌药物和激素的应用是肠球菌属医院感染的常见危险因素.结论 HLAR已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耐药菌,HLGR产生的主要机制是aac(6')-Ie-aph(2〃)-Ia基因介导对庆大霉素高水平耐药,控制常见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可减少HLAR医院感染的发生.

  • 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的合酶链反应分析

    作者:蔡挺;安军;张顺;李巧云

    目的 了解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基因,并通过测序确定耐药基因的碱基序列.方法 36株菌株进行MIC测定,筛选耐碳青霉烯类的多药耐药细菌;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耐碳青霉烯类菌株的基因,以确定基因的种类.结果 8株大肠埃希菌中4株有KPC基因,阳性率为50.0%;28株肺炎克雷伯菌中26株出现阳性菌株,阳性率为92.8%;36株中未发现VIM和IMP基因.结论 宁波地区这几所医院中,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主要是KPC基因,但是不能排除VIM和IMP基因.

  • 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获得性耐药相关基因与可移动遗传元件检测的指标聚类分析

    作者:姜如金;朱健铭;吴康乐

    目的 了解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获得性耐药相关基因和可移动遗传元件携带状况,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08年11月-2009年12月住院患者送检标本中分离的鲍氏不动杆菌共30株,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的方法,分析48种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获得性耐药相关基因和13种可移动遗传元件遗传标记,并对检测结果作指标聚类分析.结果 30株鲍氏不动杆菌共检出3种获得性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5种获得性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1种抗菌制剂外排泵基因,6种可移动遗传元件的遗传标记;其余46种基因未检出.结论 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指标聚类分析显示,ADC型β-内酰胺酶基因和抗菌制剂外排泵基因adeB与tnpU、tnp513、IS26、ISaba9、intⅠ 1等可移动遗传元件遗传标记高度相关.

  • p53基因多态性及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与食管癌发生关系研究

    作者:周兴辉;颜妙红;季伟星

    目的 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和p53基因多态性与食管癌的关系.方法 收集温岭市食管癌患者204例与健康对照组102例,取活组织标本提取基因组,对提取的DNA样品,用PCR方法检测HPV,PCR-RFLP方法分析p53基因第72密码子多态性,对照分析其与食管癌发生率的关系.结果 PCR检测结果显示,食管癌组和对照组患者HPV16检出率分别为59.3%及11.8%,食管癌患者和正常对照组p53基因72密码子Arg/Ar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51.5%及19.6%,两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食管癌患者中,p53 Arg/Arg基因型在HPV16阳性组中占66.9%,在阴性组中占28.9%,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Arg/Pro和Pro/Pro基因型在HPV16阳性中占33.1%,在HPV16阴性中占7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危型HPV16感染可能是温岭市食管癌高发区的危险因素,Arg/Arg基因型可能是该地区食管癌患者的易感基因型,个体携带p53 Arg/Arg基因型更容易发生HPV相关的食管癌.

  •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与HBV-DNA水平及血清标志物关系的探讨

    作者:李彩东;吴斌;段正军;田鹏飞

    目的 探讨HBV基因型与HBV-DNA水平及血清标志物的相关性,分析不同基因型的临床表现.方法 对532例HBV-DNA阳性感染者分别检测HBV病毒基因型、HBV-DNA、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及肝功能.结果 532例慢性HBV感染者中HBV基因型以C型为主60.2%,其次为B型31.6%,B、C混合型6.0%,未分型2.3%例;C基因型HBV-DNA水平和HBeAg阳性率分别为6.41±1.15和91.3%,明显高于B型5.88±1.30和83.3%,P<0.01 ;C基因型患者的ALT、AST及TBIL均高于B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基因型ALB 28.68±4.32显著低于B基因型30.55±5.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该地区HBV基因型以C型为主,B型次之,C基因型HBV-DNA水平显著高于B基因型,C基因型HBeAg阳性率较B基因型高,C基因型对肝脏损害较B基因型重,并与HBV载量及HBeAg系统具有相关性.

  • 初级职称护理人员职业安全防护认知现状及培训需求调查

    作者:唐静萍;皮红英;王社芬

    目的 了解初级职称护理人员职业安全防护认知现状及培训需求,为职业安全防护培训提供有效的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对100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初级职称护理人员职业安全防护意识不强,在职业暴露损伤后未上报的主要原因是不知道具体的上报流程,需求率高的培训方法是经验交流占80.0%,需求率高的培训内容是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应急处理及流程占70.0%.结论 加强对初级职称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培训,提高其自身防护能力及安全防护意识,从而减少职业暴露的危害.

    关键词: 职业安全 防护 培训
  • 腰大池置管引流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预防颅内感染的作用

    作者:陆川;陈献东;孙军

    目的 探讨腰大池置管引流,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预防颅内感染的作用.方法 选取2007年4月-2010年10月于医院住院治疗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腰大池置管引流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颅内感染发生率.结果 经治疗,观察组患者32例无颅内感染发生,对照组32例有4例发生颅内感染,占12.5%,两组颅内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大池置管引流,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预防颅内感染作用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 脑血管科患者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结果的分析

    作者:张燕平;王从杰;孟昭英

    目的 目标性监测脑血管科医院感染情况,了解医院感染的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以便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有利于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 制定目标监测方案,对2009年4月-2010年3月住脑血管科>48 h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监测.结果 住院患者505例,医院感染率为2.18%,例次感染率为3.17%;比未开展目标监测前同期脑血管科平均医院感染率的3.80%相比明显下降.结论 通过目标性监测,及时分析脑血管科医院感染的动态,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有效降低了医院感染发生率.

  • 儿科病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控制对策

    作者:葛年春

    目的 探讨儿科病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制定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措施.方法 调查分析儿科病房医院感染的隐患,制定针对性预防医院感染的干预措施.结果 儿科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尚不够规范,在职工医院感染的理念意识、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执行、医护人员和保沽人员的培训和考核监督机制、无菌操作、洗手依从性、医疗废弃物处理等方面存在医院感染的诸多危险因素.结论 必须采取综合性干预措施,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化、医护人员培训上岗、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加强医护人员洗手依从性等,才能达到预防与控制儿科病房医院感染的目的.

  • 剖宫产手术部位感染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金丽君

    目的 探讨剖宫产手术部位感染(SSI)临床特点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剖宫产245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观察病原菌分布、SSI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临床结果.结果 2450例剖宫产产妇合并SSI共80例,占3.26%;检出病原菌52株,革兰阴性杆菌40株,革兰阳性球菌12株,SSI组年龄大、检查和治疗次数多、体质量指数高、术前身体状况分级低、试产时间长、瘢痕子宫比例高、手术时间长,是SSI的危险因素,SSI经过治疗均痊愈,住院时间(7.12±2.56)d,长于非SSI组的(5.22±2.1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术发生SSI发生率较高,虽然愈合良好,但延长住院时间,应采用合理方法预防SSI,做好产前检查保健工作、提高手术水平、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 老年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感染因素分析及预防控制措施

    作者:金莉;高建萍;刘玉红

    目的 分析老年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感染因素,以利于采取预防控制措施.方法 回顾性总结手术室完成的380例老年白内障手术,针对其围手术期感染因素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 科学的围手术期感染管理制度及较高的手术人员医院感染意识,有效预防及控制了老年白内障手术后感染的发生.结论 制定有效的手术室感染管理制度和措施,严格白内障手术围手术期无菌操作,是预防及控制白内障手术后感染发生的关键.

  • 妇产科综合病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作者:俞小萍

    目的 分析妇产科综合病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2010年2月一2011年5月妇产科综合病房医院感染情况,并针对引起感染的危险因素给予相关护理措施.结果 妇产科患者3120例,其中妇科1916例,产科1204例,共发生医院感染65例,其中妇科48例,感染率为2.5%;产科17例,感染率为1.4%;妇科医院感染主要以呼吸道、消化道为主;产科以呼吸道、手术切口为主;妇科感染因素中留置导尿、年龄>50岁、住院时间>9 d、化疗者均为感染因素;产科医院感染因素包括留置导尿、妊娠合并症、住院时间长.结论 在妇产科护理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针对易感因素采取相应措施,能够预防和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 CT表现对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贾策;杨文鹃

    目的 探讨CT影像学表现对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06年1月-2011年9月医院肺部真菌感染病例48例,所有患者均行胸部常规仰卧位CT平扫,对所有患者肺内病灶的形态及分型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分析不同基础疾病与CT分型的关系.结果 48例患者CT影像表现主要分为弥散型、曲菌球型、实变型和结节型,其中弥散型19例,占39.6%;曲菌球型13例,占27.1%;实变型12例,占25.0%;结节型4例,占8.3%;另外,对于肺结核患者,CT影像主要为弥散型占63.6%;对于慢性支气管扩张患者,CT影像主要为曲菌球型72.7%;对于糖尿病患者,CT影像主要为实变型占66.7%和结节型占33.3%;对于肺癌患者,CT影像主要为弥散型占75.0%;对于艾滋病病毒感染患者,CT影像主要为弥散型占50.0%和实变型占50.0%;而无基础病的患者,CT影像分型较分散.结论 肺部真菌感染患者CT影像具有一定的特点,对临床诊断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老年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作者:胡慧英;李志刚

    目的 分析老年脑卒中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778例脑卒中患者,对其中并发医院感染的82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82例,感染率为10.5%,其中年龄60~69岁为5.0%、70~79岁为8.6%、≥80岁为32.8%;住院时间<1个月为8.9%、≥1个月为12.8%;有侵入性操作为18.3%、无侵入性操作为9.3%;有糖尿病合并症为14.5%、无糖尿病合并症为8.8%,有多脏器功能衰竭者为72.3%、无多脏器功能衰竭者为3.2%;医院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占56.1%,其次为泌尿道,占23.2%;细菌学检查分离出病原菌84株,其中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58.3%,革兰阳性菌占29.8%,真菌占11.9%.结论 老年脑卒中并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要病原菌.

  • 136例小儿支原体肺炎肺部影像学改变的临床分析

    作者:张沧桑

    目的 探讨小儿支原体肺炎的肺部影像学改变,为临床小儿支原体肺炎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09年10月-2010年2月在医院就诊的136例支原体肺炎患儿及同期体检的100名健康儿童作为研究对象,136例支原体肺炎患儿设为患儿组,100名健康体检儿童设为健康组,所有入组患儿及健康儿童均行胸部正位X线检查,比较患儿组治疗前与健康组儿童的胸部正位片结果、患儿组治疗前及治疗后胸部正位片结果,总结支原体肺炎儿童的肺部影像学改变特点.结果 支原体肺炎患儿的X线影像学较健康儿童有明显的特异性,肺部均出现阴影,78.7%的患儿表现为单侧下叶肺部阴影,45.6%患儿肺部纹理增多,根据病程的不同,阴影形状亦不同;健康组儿童肺部仅7.0%出现阴影,且都具有支原体肺炎史,患儿治疗前的肺部阴影发生率为100.0%,治疗后肺部阴影发生率为25.0%,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支原体肺炎早期临床症状较易和病毒性、细菌性肺炎混淆,但支原体肺炎患儿X线胸片显示,其肺部有明显的影像学特征,可作为诊断的重要证据之一.

  •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马慧娟

    目的 探讨分析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医院2008年5月-2010年5月收治的335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设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普通病房收治的呼吸道感染患儿335例设为对照组;采集所有患儿的静脉血5 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EB病毒(EBV)-IgM,采用间接血球凝集法测定肺炎支原体(MP)-IgM,采用中生金域诊断技术有限公司小儿佝偻病诊断人骨碱性磷酸酶(BALP)试剂盒,测定BALP,所有操作严格按试剂盒说明进行,判定标准以试剂盒要求标准为准,每一种测定方法均由固定检验员在同一操作条件下完成.结果 观察组患儿中28.4%、对照组患儿中有11.0%血清中检测出EBV-IgM;观察组患儿中37.0%、对照组患儿中有13.4%血清检测MP-IgM呈阳性;观察组患儿中32.8%、对照组患儿中有6.0%血清检测BALP呈阳性,两组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EBV、MP病毒感染和维生素D缺乏,是造成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重要因素,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应注意EBV、MP感染及维生素D缺乏的诊治,防止继发疾病的发生.

  • 脑转移瘤患者医院感染分析

    作者:丁维军;杨伟芳;于长辉

    目的 探讨脑转移瘤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510例脑转移瘤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 78例患者并发医院感染,感染率为15.3%;其中呼吸道感染53例,占67.9%.结论 脑转移瘤患者年龄大、血糖增高、留置导尿易导致医院感染,必须加强医院感染的管理,积极控制血糖,减少留置导尿,规范抗菌药物的应用,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治疗分析

    作者:刘捷

    目的 探讨序贯疗法以及两种三联疗法治疗儿童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临床疗效,寻找一种根除率高、不良反应少,更经济的幽门螺杆菌根除方法.方法 选择经Hp相关检查均符合Hp感染诊断标准的患儿129例,随机分为A组:10 d序贯疗法44例,B组:7 d三联疗法组43例和C组:14 d三联疗法组42例;A组前5d应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每日早晚2次口服;后5d应用奥美拉唑+克拉霉素+甲硝唑,每日早晚2次口服;B组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克拉霉素和奥美拉唑,每日早晚2次口服,疗程1周;C组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和奥美拉唑,每日早晚2次口服,疗程2周.结果 A、B、C组Hp根除率分别为86.5%、79.1%和64.3%,A组与B组Hp根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与C组Hp根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0d序贯疗法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克拉霉素和奥美拉唑疗程1周的三联疗法,是治疗儿童HP感染简单、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且前者不良反应更少,依从性更好.

  • 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诊疗方法及疗效分析

    作者:熊颖;袁琨

    目的 探讨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手术疗效,旨在为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83例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表现、鼻内镜检查和CT扫描的病变特征以及鼻内镜下手术治疗的效果.结果 83例患者均采用鼻内镜下手术治疗,术中及术后未出现并发症;所有患者术后均未服用抗真菌药物治疗,术后随诊3~12个月,76例经鼻内镜复查发现预后良好,提示鼻内镜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疗效较好;在术后4个月和6个月各有7例复发,再次行鼻内镜手术治疗,随访未见复发.结论 鼻内镜检查和CT扫描对诊断有较高诊断价值,鼻内镜手术疗效确切,术后鼻内镜复查、鼻腔冲洗可有效预防疾病复发,术后是否采用抗真菌药物治疗尚待探讨.

  • 神经外科医院感染干预的临床研究

    作者:叶惠燕;沈波;丁晔

    目的 针对神经外科医院感染发生的高危因素,探讨干预医院感染的方法,减少神经外科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 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建立神经外科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并予督查,实施目标性监测,干预医院感染的发生.结果 通过对神经外科医院感染的干预,医院感染率由2008年的12.7%降低至2010年的9.7%.结论 多途径加强神经外科医院感染管理,是提高医疗质量、确保神经外科患者安全的可靠保证.

  • 胸大肌肌皮瓣坏死感染原因分析

    作者:张存宝;王新木;何晓清;王海英

    目的 回顾性分析胸大肌肌皮瓣坏死原因,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 回顾性分析68例口腔癌同期行胸大肌肌皮瓣转移修复术的病例,对其皮瓣坏死的原因进行多元化分析.结果 68例病例中,12例出现坏死,其中3例完全坏死,9例部分坏死.结论 肌皮瓣坏死是由于患者全身情况、皮瓣制取方法、供受区情况及术中、术后处理措施等多因素的影响,应对的关键在于保护肌皮瓣的血运,充分的术中止血、术后引流及良好的口腔护理.

  • 4263例妇科术后医院感染的调查与分析

    作者:吕祥林

    目的 分析妇科术后感染危险因素,为控制和预防医院妇科术后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3年6月-2011年6月对妇科手术426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感染危险因素.结果 妇科术后感染患者危险因素是年龄、患慢性病、手术部位,手术、住院、留置导尿管时间过长,手术种类等.结论 妇科术后感染是多因素所致,所以要根据危险因素,尽可能控制和预防感染的出现,要严格执行安全、卫生规范,重视各环节的质量控制,可降低妇科患者医院感染率.

  • NSICU空气环境的微生物学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于垚;元小冬;许亚茹;王淑娟;元艺;刘顺莉;王小玲;郑秀芬

    目的 分析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NSICU)空气环境的微生物学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从而为医院感染的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空气采样的方法,监测某三甲医院NSICU空气环境微生物分布特征,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大病房各月份空气环境平均细菌数量,均高于小病房相应各月份空气环境平均细菌数量;在大房间中,秋季空气细菌数量明显高于冬、春、夏三季,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冬、春、夏季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小房间中,各季节细菌数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NSICU空气环境中细菌数量受患者数量的影响,且以革兰阳性菌为主,也有少量革兰阴性杆菌和真菌等重要条件致病菌,因此设立≤2张床位的小单元管理模式,强化NSICU空气中革兰阴性杆菌和真菌的消毒灭菌措施,是防控NICU发生医院感染的重要举措.

  • 妇科腹腔镜术后感染及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作者:吴芳

    目的 针对妇科腹腔镜术后并发症进行观察并进行积极有效护理,以提高护理水平.方法 对医院2010年5月-2011年6月56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严密观察,并进行积极有效护理.结果 56例患者腹腔镜手术后出现并发症9例,占16.1%;其中出现穿刺孔出血2例、腹胀3例、肩背酸胀1例、胃肠道不适2例、呼吸道感染1例;经过采取有效护理措施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 妇科腹腔镜术后易出现各种并发症,针对并发症引起因素进行积极有效的预防及护理,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因素临床分析

    作者:诸景辉

    目的 探讨引起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40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医院感染组及无医院感染组患者年龄、性别、肝功能分级、门静脉内径、肝硬化并发症、侵入性操作措施、应用抗菌药物、住院时间等差异.结果 240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60例,感染率25.00%,医院感染组患者年龄大、肝功能分级差、门静脉内径宽、肝硬化并发症多、侵入性操作措施比例高、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多、住院时间长(P<0.05)等是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结论 引起失代偿期肝硬化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较多,应从多个方面采取防措施.

  • 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

    作者:蒋晓艳

    目的 探讨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及护理预防措施.方法 选择2005年1月-2011年4月医院骨科手术患者1760例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切口感染组与无切口感染患者,可能影响切口感染因素的差异.结果 发生切口感染50例,感染率2.8%,感染组年龄(55.7±15.1)岁、体质量指数(BMI)为24.8±1.1、营养不良占34.0%、开放性骨折占74.0%、手术时间(11.6±4.2)h、卧床时间(14.3±3.1)d,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非感染组年龄(43.5±13.9)岁、BMI 23.1±0.9、营养不良占20.6%、开放性骨折占35.3%、手术时间(2.2±0.7)h、卧床时间(10.2±3.3)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切口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骨科手术切口感染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应针对危险因素采用针对性预防护理对策.

  • 放疗并发呼吸道感染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变化研究

    作者:陈永朝

    目的 探讨放疗并发呼吸道感染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规律.方法 选取2008年1月-2011年6月在医院进行放疗并发呼吸道感染的2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设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进行放疗无感染并发症存在的28例患者为对照组,将两组患者的血清CRP、IL-2、IL-6、IL-8及TNF-α水平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血清CRP(15.58±2.41) mg/L、IL-6(405.41±31.02)pg/ml、IL-8(193.65±20.26)ng/ml及TNF-α(256.41±23.16)ng/ml水平高于对照组,而IL-2(1.14±0.39)ng/ml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放疗并发呼吸道感染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波动幅度较大,可以反映感染的存在.

  • 上消化道疾病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分析

    作者:周文斌;李志英

    目的 分析上消化道疾病患者幽门螺杆菌(Hp)的感染情况,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医院2011年3月-2011年6月1280例上消化道疾病患者的检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280例患者Hp感染744例,感染率为58.1%;各年龄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慢性浅表性胃炎Hp阳性率为43.9%、慢性萎缩性胃炎为63.8%、慢性胃炎为48.4%、十二指肠溃疡为94.7%、胃溃疡为72.1%、复合性溃疡为100.0%、消化性溃疡为86.1%、胃癌Hp为60.7%,其中消化性溃疡Hp感染高,慢性胃炎低.结论 上消化道疾病与Hp感染有密切关系,临床应注意进行积极防治.

  • 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因素分析

    作者:徐红伟;陆惠根;张中伟;龚遂良

    目的 了解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相关因素,为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调查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基本情况,分析几种因素与医院感染之间的关系,将所要分析的因素进行量化,将各种分析因素进入logistic回归方程,将医院感染患者送检各种标本进行培养,做药敏试验.结果 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因素是感染部位与病原菌种类,监测150例患者中送检各种标本138份,检出病原菌61株,标本阳性检出率为44.2%.结论 加强对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医院感染监测,增强临床医师合理正确使用抗菌药物的意识,规范抗菌药物使用行为,是控制医院感染病原菌耐药性、提高医疗质量,减轻患者负担的有效途径.

  • 胸腰椎体暴裂骨折合并截瘫早期内固定治疗及尿路感染控制

    作者:闫桂虹;谢菲;王虹;程慧玲;陈娟娟

    目的 评价早期后路三柱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段椎体暴裂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尿路感染控制策略,在预防尿路感染中的作用.方法 对38例胸腰段不稳定骨折伴截瘫患者采用单纯后侧入路切除部分椎体植入钛网,并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提供三柱固定;术后做好留置尿管的护理,有效进行尿路感染监控.结果 38例患者术后发生尿路感染6例,感染率为15.8%;女性5例,感染率为55.56%,男性1例,感染率为3.45%,男女性尿路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年龄≥60岁发生尿路感染5例,感染率为45.45%;<60岁发生尿路感染1例,感染率为3.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早期行后路三柱固定治疗胸腰椎体暴裂骨折,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损伤程度;对女性和老年患者加强护理,可降低尿路感染发生率,促进膀胱功能恢复.

  • 2011年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分析

    作者:刘卫平;闫志刚;邢慧敏;苏日娜;杨旭

    目的 了解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基本情况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提高医院感染监测能力.方法 采用床旁调查与病历调查相结合,填写“横断面调查个案调查表”,然后进行资料汇总及整理分析.结果 医院感染现患率为3.45%,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和泌尿道为主,分别为44.62%和15.38%,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6.48%;以一联用药为主,占85.95%.结论 制定切实可行的感染控制措施,加强医务人员培训,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可以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 医院清洁工职业暴露的调查及防护措施

    作者:倪淑红;马丽霞

    目的 了解医院清洁工锐器损伤情况及对职业防护相关知识掌握程度,采取有效措施,避免防护不当危害健康.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到科室询问、实地检查了解清洁工职业防护掌握情况;加强清洁工自身防护教育,加强医务人员对医疗废弃物知识培训,正确采取防锐器伤措施;规范洗手,配备劳动防护用品,保护清洁工合法权益,建立健康档案.结果 通过上述各项预防措施,大限度控制了清洁工的职业伤害,保障了清洁工的安全和身体健康.结论 加强清洁工职业防护意识,强化医疗废弃物源头管理,正确执行手卫生,加强检查监督,可以有效避免清洁工的职业伤害.

  • 162例开胸手术后胸腔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阮文珍;胡华蓉

    目的 调查开胸手术后患者胸腔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方法 对162例开胸手术后患者的胸水或胸腔引流管前端2 cm进行细菌培养,并对其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 162例开胸手术后患者胸腔感染的发生率为12.96%,感染与手术时间、术后污染、肺部病灶蔓延、胸管留置时间有显著相关性;与患者年龄、性别、胸管类型等因素无关;检出病原菌19株,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占26.31%,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占21.05%.结论 开胸手术后患者胸腔感染与手术时间、术后污染、肺部病灶蔓延、胸管留置时间密切相关,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开胸手术后患者胸腔感染的发生率.

  • 内眼手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

    作者:杨敏;钱小佳

    目的 探讨内眼手术后发生感染性眼内炎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方法 对2006年1月-2010年12月行内眼手术后发生感染性眼内炎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887例内眼手术,术后发生感染性眼内炎15例,感染率为0.4%;其中行球内异物取出术后的多12例,占80.0%,玻璃体切割手术后1例占6.7%,青光眼小梁手术后1例占6.7%,白内障手术后1例占6.7%;经积极抗感染球内注药及手术治疗后视力不同程度提高者12例占80.0%,视力无改善者1例占6.7%.结论 球内异物后行内眼手术,是感染性眼内炎主要的致病因素,早期诊断、早期检测病原体确定敏感药物,早期实施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玻璃体腔注药术,是治疗的关键,提高医务人员对内眼手术后发生感染性眼内炎重要性的认识、对内眼手术患者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强化眼部消毒处理、严格无菌操作,能防范感染性眼内炎的发生.

  • 脐血巨细胞病毒抗体阳性患儿尿中巨细胞病毒DNA水平调查

    作者:卢立党;郭爱红;李绍锦

    目的 调查脐血巨细胞病毒(CMV)抗体IgG、IgM阳性的发生率,并进一步研究阳性患儿尿巨细胞病毒DNA(CMV-DNA)水平,为临床对高危患儿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调查2010年10月-2011年3月在医院分娩的350例新生儿脐血CMV抗体IgG和IgM的阳性例数,并进一步检测2组抗体阳性的患儿在0、1、3月时的CMV-DNA水平,分析其排毒情况.结果 350例新生几中,共检测出CMV抗体IgG阳性例数212例占60.6%,IgM阳性例数17例占4.9%,IgG阳性组患儿在0、1、3月龄时的CMV-DNA水平>上限的分别为:41、33、40例;IgM阳性组患儿在0、1、3月龄时的CMV-DNA水平>上限的分别为:8、4、3例.结论 脐血巨细胞病毒抗体阳性患儿,尿巨细胞病毒DNA检出率较高,体内CMV复制活跃,应加强其防治措施.

  • 运用PDCA模式管理手术室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作者:蔡珺

    目的 探讨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管理模式,提高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的质量.方法 导入PDCA循环原则,加强全员教育,对重点环节实施标准化、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管理.结果 导入PDCA循环后,加强了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重点环节的督导和监控,使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明显提高.结论 导入PDCA循环,促进各项工作严格执行标准化、规范化及科学化管理,是提高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 膀胱镜检查室医院感染的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

    作者:蒋代萍

    目的 提高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减少医院感染率,使膀胱镜更好地服务于临床.方法 找出膀胱镜检查室存在的安全隐患,制定相应的对策及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结果 完善了膀胱镜检查室控制医院感染的管理制度,以及标准化消毒管理程序,减少了医院感染.结论 加强规范化、标准化的监测管理体系建设,消除膀胱镜检查室的安全隐患.

  • 激励机制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运用

    作者:张小娟;仇婷凤

    目的 为提高医院感染三级管理网络的管理效能,实现人人参与医院感染管理控制工作.方法 制定医院感染管理奖罚规定,细化奖罚标准,使每项、逐条切实可行,采用大会表彰的方式进行表彰奖励,以肯定受表彰人员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的成绩.结果 显著提高了医院各部门、各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结论 运用激励机制能够促进成效,在每名医务人员心中,均能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时刻关注自身所处环境中的医院感染控制工作.

  • 多切口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感染控制及管理

    作者:卢姗;高建萍

    目的 探讨多个手术部位患者围手术期预防感染的有效方法,以控制多切口手术的感染率,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采用合理的人员配备,加强手术切口、器械及一次性物品的分管专用制度,严格污染手术处理流程.结果 多切口手术围手术期管理得到规范和提高,有效预防和控制手术感染率.结论 对多切口手术围手术期进行科学化管理,是控制感染的重要途径.

  • 加强医院消毒供应室集中管理与效果评价

    作者:江燕琼

    目的 加强消毒供应室集中式管理,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方法 消毒供应室对医院可复用的医疗器械进行统一回收、清洗消毒、检查包装、灭菌与发放的集中管理.结果 通过实施消毒供应室集中管理,器械清洗消毒、检查包装与灭菌有统一的操作流程,既保证质量,又节能降耗.结论 消毒供应室集中管理保证了可复用医疗器械的安全有效地使用,达到了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护理水平的目的.

  • 洁净手术室控制感染的有效措施

    作者:孙利珍;支彩英

    目的 探讨洁净手术室感染控制的有效措施.方法 结合医院自2003年引入洁净手术室的实践,对洁净手术室的合理布局、感染控制的具体措施及效果进行阐述,采用合理的布局,从制度、人员、物品、监测、环境运行多方面加强对洁净手术室的使用管理.结果 通过每月对手术间及内走廊空气,采用自然沉降法和空气悬浮法采样、培养,均符合一类空气净化要求,有效控制了手术室的污染源,保证了手术室消毒隔离质量,减少了手术切口的感染率,使手术室护理质量有了明显提升.结论 建立布局合理的洁净手术室,通过采用一系列有效措施,实现全过程的感染控制是现代化医院必备的条件.

  • 腔镜器械清洗效果监测采样方法的研究

    作者:林秋霞;林爱惜;谢碧娴

    目的 探索腔镜器械清洗效果监测佳的采样方法.方法 采用直接涂擦法和咬合法,分别对50批次清洗后经目测合格的腔镜器械进行采样,样本采集后做细菌培养和残留血试验.结果 用涂擦法和咬合法进行采样,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0和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残留血试验阳性率分别为2.86%、14.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咬合采样法能更有效地捕获到清洗后残留于腔镜器械的残余物,使腔镜器械清洗效果监测结果更准确、合理.

  • 4种低温灭菌法在内镜灭菌中的效果探讨

    作者:叶桂美;张琼

    目的 探讨高效、安全、快速、经济实用的内镜灭菌方式,以满足临床的需求.方法 对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法、过氧乙酸医用灭菌器灭菌法、2.0%戊二醛溶液浸泡灭菌法、戊二醛气体熏蒸灭菌法进行内镜器械消毒,并对4种方式进行比较.结果 4种灭菌方法均达到无菌要求,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法,灭菌时间为55 min,保存期3~6个月;过氧乙酸医用灭菌器,灭菌时间30 min,保存期4 h;戊二醛气体.熏蒸柜,灭菌时间155 min,戊二醛溶液浸泡,灭菌时间10 h,两者保存期均为4h.结论 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过氧乙酸医用无菌器,两种方式均对内镜损伤小、周期短,对人及环境无害,是内镜灭菌的首选方式;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适用于平诊手术或多台连台手术,过氧乙酸医用灭菌器适用于单台或急诊手术,两者联合应用可提高器械的循环周转率,满足临床的需求.

  • 3种不同手卫生方法效果观察

    作者:张志萍;陈蓉美

    目的 观察3种不同手卫生处置方法的效果,为医务人员提供便利、可靠的手卫生方法.方法 选择临床医护人员90名,随机分为3组,设肥皂洗手组30人,卫生手消毒组30人,先洗手后卫生手消毒组30人;洗手组使用肥皂,卫生手消毒组使用速干手消毒剂,先洗手后卫生手消毒组是先用肥皂再用速干手消毒剂洗手,干后立即用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的无菌棉拭子采样双手标本送检,37℃培养48 h,观察3组人员手部细菌菌落数.结果 肥皂洗手、卫生手消毒、先洗手后卫生手消毒合格率分别为76.7%、93.3%、100.0%,均未检出致病菌;肥皂洗手与卫生手消毒比较、卫生手消毒与先洗手后卫生手消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肥皂洗手与先洗手后卫生手消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种手卫生方法均可用于临床医务人员的手部清洗除菌,先洗手后卫生手消毒效果佳,卫生手消毒效果优于肥皂洗手.

  • 屎肠球菌耐药特性及其对万古霉素MIC值的变迁

    作者:周翠;吕美艳;徐琦煜;李超;刘媚娜;周铁丽

    目的 了解屎肠球菌的临床感染特点和耐药特性,监测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MIC值的变迁,为指导临床用药,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VITEK-60型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检测屎肠球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E-test法检测160株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的MIC值.结果 2005-2008年屎肠球菌对青霉素、左氧氟沙星和高浓度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均>50.0%,四环素的耐药率较低,历年均有万古霉素耐药菌株检出,4年间分离株对万古霉素MIC值均数分别为1.88、1.69、1.70、1.82 μg/ml,结果变化不大,对其中一株耐万古霉素屎肠球菌进行基因型检测,证实为vanA型.结论 屎肠球菌耐药情况严重,并有一定比例的万古霉素耐药菌株检出,但万古霉素敏感株历年的MIC值变化不明显.

  • 卡泊芬净治疗耐氟康唑深部真菌感染疗效分析

    作者:倪坚军;徐颖颖

    目的 研究卡泊芬净对氟康唑无效的ICU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效果,并评价药物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51例真菌感染的ICU患者,其中明确诊断16例,临床诊断19例,拟诊16例,全部病例均使用过氟康唑无效后给予卡泊芬净注射液治疗.结果 51例患者经卡泊芬净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45.1%;确诊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和拟诊病例的有效率分别为50.0%、47.4%和37.5%;临床治疗有效时间为3~17 d,中位有效时间为5.5d.结论 卡泊芬净对氟康唑无效的重症监护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疗效确切,同时在使用过程中需密切关注药物的不良反应.

  •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调查分析

    作者:张令;黄建

    目的 观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临床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从2009年10月-2010年12月96例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患者,按不同配方制剂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以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4∶1治疗,5.0g静脉滴注,2次/d;对照组以哌拉西林/他唑巴坦8∶1治疗,6.75 g静脉滴注,2~3次/d,疗程均为7~12 d,疗程结束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3.8%和91.7%,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3.3%和78.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4∶1具有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8∶1对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患者相似的治疗作用,可作为早期痰培养加药敏试验检查结果之前的经验性治疗用药.

  •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的目标性监测与分析

    作者:郑金鼎;徐艳;牟霞;杨怀;罗湘蓉;袁军;陈京

    目的 了解临床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的分离和耐药性,探索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感染病例的监控措施.方法 对2010年医院临床分离的病原菌进行目标性监测,统计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的株数以及耐药性,并对临床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感染病例实施监控.结果 共分离出肠球菌属582株,其中耐万古霉素肠球菌占2.20%,对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全院未发生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的暴发和流行.结论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分离株数较多,耐药率较高,应该加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对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感染病例实施监控,预防和减少多药耐药菌的产生,控制医院感染.

  • 门诊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作者:蒋正立;朱萍

    目的 了解医院门诊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金额排序法和频度分析法,对2008-2010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近3年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呈逐年增长,用药频度呈逐年递减,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均排在首位的是青霉素类,单品种药物平均销售金额排在首位的是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平均DDDs排在首位的是氨苄西林/舒巴坦.结论 调查该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

  • 中性粒细胞新参数NEUT-X、NEUT-Y在细菌感染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作者:胡型忠;徐克;林晓;毛义建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新参数NEUT-X、NEUT-Y在细菌感染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用Sysmex-21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112例细菌感染患者、98例非细菌感染发热患者与10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外周血标本,统计分析白细胞总数(WBC)、中性粒细胞(NE)、中性粒细胞NEUT-X和NEUT-Y等参数结果,将细菌感染组根据WBC、NE、细菌革兰染色各自分组.结果 细菌感染组的中性粒细胞NEUT-X、NEUT-Y参数分别为1383.2±44.6、452.1±50.1;非细菌感染发热患者组分别为1312.2±31.4、446.7±31.6,对照组分别为1341.8±22.5、420.0±16.0;NEUT-X参数;WBC>10×109组NEUT-X、NEUT-Y参数分别为1402.3±52.8、470.2±73.2,WBC≤10×109组分别为1373.7±35.9、442.7±27.9;NE>75%组NEUT-X、NEUT-Y参数分别为1398.3±46.8、468.5±61.5,NE≤75%组分别为1367.6±36.4、435.4.±25.9;革兰阴性菌感染组NEUT-X参数为1387.8±45.6,革兰阳性菌感染组分别为1365.4±36.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细菌感染诊断中,当NEUT-X、NEUT-Y的临界值(cut-off值)取1356.5、425.5时,敏感度分别为71.4%、73.2%,特异度分别为74.0%、66.0%.结论 细菌感染时NEUT-X和NEUT-Y参数明显升高,可作为细菌感染诊断辅助指标之一.

  •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EV71肠道病毒在不同类型样本中检测率的分析

    作者:贾力

    目的 探讨肠道病毒71型(EV 71)检测方法和样本收集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采集疑拟患者鼻咽拭子和大便样本,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结果 结果EV71型肠道病毒大便检出率为46.2%,鼻咽拭子为5.61%,大便的检出率明显高于鼻咽拭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1.51>x20.01.1,P<0.01).结论 对HFMD的诊断建议首选采集粪便标本,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检测,可减少漏诊率,提高灵敏度.

  • 箭羽糖康片微生物限度检查的方法学验证研究

    作者:白林;郝爱真;高翠萍

    目的 建立箭羽糖康片的微生物限度检验方法.方法 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规定,分别采用常规法、培养基稀释法对样品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根据5株阳性对照菌的试验组、菌液组、供试品对照组的结果进行其方法学验证试验研究.结果 箭羽糖康片具有抑菌活性,常规法枯草芽胞杆菌黑色变种芽胞的回收率为58.2%,培养基稀释法能有效去除其抑菌活性.结论 用该法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可以客观地反映药物中微生物的污染状况,以达到检测目的.

  • VITEK-2 Compact仪器法检测葡萄球菌属克林霉素诱导性耐药的评价

    作者:曹俊敏;葛荣跃;杨雪静

    目的 评价VITEK-2 Compact仪器法检测葡萄球菌属克林霉素诱导性耐药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别采用VITEK-2 Compact仪器法和D试验检测8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52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属的诱导性克林霉素耐药,两种方法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同时以“D试验”为金标准,计算VITEK-2 Compact仪器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假阳性率、假阴性率.结果 经卡方检验,两种方法在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克林霉素诱导性耐药方面具有很好的一致性,特异性为100.0%,敏感性为95.8%,kappa值为0.97,假阴性率为4.2%;两种方法在检测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方面结果一致性较好,特异性、敏感性分别为83.3%、100.0%,kappa值为0.435,假阳性率为16.7%.结论VITEK-2 Compact仪器法在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诱导性克林霉素耐药方面与D试验有很好的一致性,但存在假阴性可能;在检测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属细菌方面,与D试验有较好的一致性,存在一定的假阳性.

中华医院感染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3 04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