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中华医院感染学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Nosocomiology 중화의원감염학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影响因子: 1.8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82-747
  • 国内刊号: 1005-4529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82-74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樊秀平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呼吸内科住院患者肺部真菌感染分析与预防

    作者:秦瑞玲;董娟娟;成艳琴;张晓英;张景彦

    目的:探讨住院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类型及临床干预,为预防医院感染,降低病死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医院收治的94例呼吸内科住院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先后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患者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47例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数据采用SPSS 1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肺部感染真菌以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伪热带念珠菌为主,分别占45.74%、14.89%、9.57%;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观察组达91.49%、对照组为72.3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呼吸内科住院患者肺部真菌感染以念珠菌属为主,临床工作者要加强预防护理,减少高危因素,降低病死率,防止医院感染,同时指导患者合理用药,有利于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巨细胞病毒感染与炎症因子的关系研究

    作者:余波;艾芬;李维;付晓幸;白祥琰

    目的:探讨巨细胞病毒(CM V )感染与急性心肌梗死和相关炎症因子之间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12月医院收治的72例急性心肌梗死急性期患者为急性心梗组、72例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为恢复期心梗组、72例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为陈旧性心梗组以及70例非冠心病患者为非冠心病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测定4组患者的相关炎症因子水平,数据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急性心梗组、恢复期心梗组、陈旧性心梗组患者的白细胞介素(IL )‐6、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1)、可溶性CD14(sCD14)高于非冠心病组,并且急性心梗组IL‐6、sICAM‐1、sCD14高于恢复期心梗组、陈旧性心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影响因素后,CMV IgG与IL‐6、sICAM‐1、CRP、sCD14有较好的相关性。结论急性CM V感染与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及发展密切相关,可能通过引起或加重冠状动脉的炎症反应,而参与急性心肌梗死的病理生理过程。

  • 乳腺癌患者超声中心静脉导管引导置管感染的分析

    作者:刘洋;刘宁;郝振民;李红;孙霞

    目的:比较乳腺癌术后化疗经超声引导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及预防措施,为降低置管感染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医院2013年8月-2015年8月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00例;所有患者在手术后均接受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化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 ),研究组采用超声引导下行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比较两组患者总置管成功率及病原菌分布,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置管总成功率为94.0%,对照组患者置管总成功率为71.0%;研究组患者共检出6株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占50.0%;对照组患者共检出14株病原菌,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占50.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超声引导置管在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中应用,能增加置管成功率,降低感染率,应重视病原菌分布的检测,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 抗菌药物联用治疗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

    作者:李珏;马立;周宇晖;陈芬;李淼

    目的:探讨采用头孢地嗪与左氧氟沙星两种抗菌药物联合治疗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在医院就诊的74例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并发下呼吸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头孢地嗪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数据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均出现1例恶心,发生率为2.70%,经积极对症处理后恢复。结论采用头孢地嗪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相比单一用药能够明显提高疗效和恢复患者免疫功能,细菌清除率高,同时不会引起明显不良反应,用药安全可靠。

  • 晚期肺癌患者肺部感染病原菌与药敏分析

    作者:郭彩霞;石红梅;李飞;商玉立;于洪涛

    目的:探讨晚期肺癌患者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和药敏试验结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3月-2015年5月医院收治的174例晚期肺癌并发肺部感染患者临床资料,收集全部患者痰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分析感染病原菌类型分布和药敏结果,数据采用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培养出237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144株,占60.76%,其次真菌,共51株,占21.52%,革兰阳性菌共42株,占17.72%;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低,均<10.0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和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耐药率为25.00%。结论肺癌晚期患者肺部感染病原菌种类繁多,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 血液病患者感染治疗中应用替考拉宁效果分析

    作者:张镇;严丽芳;冯春;杨洁;廖佳

    目的:研究替考拉宁经验性治疗中性粒细胞缺乏症及细菌感染患者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40例医院中性粒细胞缺乏症患者,经验性给予替考拉宁治疗,评价其临床疗效,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替考拉宁治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症患者持续伴随有中性粒细胞数量<1000/μL有效治疗率为77.5%;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7.5%,为轻度不良反应,耐受性好;替考拉宁的每日剂量或持续时间会产生轻微的不良反应。结论替考拉宁有足够的临床疗效,是一种安全的治疗细菌感染的血液病及中性粒细胞缺乏症患者的理想药物。

  • 妊娠期HPV病毒感染和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金玉;金华;张同一;金丽;刘芳;赵静

    目的:探讨妊娠期 H PV感染与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风险及病理分级之间关联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3月在医院门诊就诊的2475名非妊娠妇女,将所有受试者调查期间分未孕随访组2380名,孕后随访组27名;分析HPV感染与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之间的关系,数据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共记录了95名妇女在随访期间怀孕,其中27名妇女在产后接受了随访,而另外68名妇女则拒绝妊娠后随访;在27名产后随访对象中,仅出现1例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瘤变;在未孕组和产后继续随访组的比较中,发现妊娠与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瘤变和任何等级鳞状上皮内瘤变都无任何关联。结论妊娠与HPV感染、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之间并无显著关联。

  • 肺结核患者治疗中免疫球蛋白E及血清细胞因子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福红;魏铁垒;刘丽莹;王英;张小静

    目的:探讨抗肺结核治疗检测免疫球蛋白E(IgE)和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8、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 N F‐α)水平变化,在肺结核治疗中的价值,以寻找更直观反应病情变化的指标。方法选择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肺结核患者79例,随肺结核治疗情况分为A、B组,A组34例为初次患病进展期肺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患者,B组45例为经治疗后复发患者,两组患者均给予短程抗结核治疗,观察入院时、治疗3个月不同痰检结果,T N F‐α、IL‐6、IL‐8、IL‐10、Ig E指标变化及治疗效果。结果 A组患者入院时IL‐6、IL‐8、IL‐10指标水平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NF‐α、IgE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3个月治疗,A组痰检阴性18例、阳性13例、强阳性3例,B组阴性15例、阳性20例、强阳性10例;A组阳性、强阳性患者IL‐6、IL‐8与同组阴性患者同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L‐10、T N F‐α及Ig E与同组阴性患者同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F‐α、IgE与B组同指标同痰检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B组患者为77.78%,两组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肺结核患者TNF‐α、IgE水平对临床指导治疗及肺结核感染程度均具有重要价值。

  • 老年肺结核患者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析

    作者:马龙;左凯;孙丽;曹建华;鲍晓玲

    目的:探讨老年肺结核患者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为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医院肺结核发生肺部感染的老年患者173例,分析其痰液标本分离培养出的病原菌及耐药性,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73例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共分离出215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143株占66.51%;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对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耐药率较高,均>70.00%;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溶血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率较高,均>85.00%;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对两性霉素 B、氟康唑、氟胞嘧啶的耐药率均为0。结论老年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的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真菌感染所占比重也呈明显上升趋势,因此临床用药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 肺结核患者医院感染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分析

    作者:姚艳红;田红;江国锋;史玉霞;林梅

    目的:探讨肺结核并发医院感染患者免疫球蛋白E(IgE)、转铁蛋白(TRF)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调查2012年1月-2014年12月于医院治疗的50例肺结核发生医院感染患者临床资料,检测患者治疗前后细胞因子水平及感染病原菌分布,数据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肺结核发生医院感染患者治疗后 TNF‐α、IgE、TRF分别为(101.25±35.53)ng/L、(381.35±69.40)IU/ml、(45.8±18.5)μmol/L ,明显优于治疗前,治疗前后 TNF‐α、IgE、TRF存在明显差异( P<0.05);共分离出病原菌72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42株占58.3%,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性低,均<10.0%。结论测定TNF‐α、TRF、LgE水平对肺结核患者的诊断与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可据此判断其医院医院感染程度,在临床治疗中,应根据抗药性的试验结果合理选择药物进行治疗。

  • 阿奇霉素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感染患儿T h1/T h2指标的影响研究

    作者:李晓品;李艳红;许凤勤;陈梦丽;史云菊

    目的:研究阿奇霉素在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及T h1/T h2指标的影响,为提高临床治愈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医院诊治的96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资料进行分析,将患儿根据随机数字方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红霉素治疗,试验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对T h1/T h2指标的影响。结果试验组治疗后 T h1/T h2、IFN‐γ以及IFN‐γ/IL‐4,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试验组治疗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9.17%( P<0.05)。结论与红霉素治疗相比,在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采用阿奇霉素治疗效果理想,能改善机体免疫,降低感染率,值得推广应用。

  • 食管癌术后肺部感染患者肺功能指标观察

    作者:李莲玉;谭小欣;李玉霞;王丽;李根闯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肺部感染患者肺功能相关指标的变化,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5年8月100例食管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术后肺部感染发生情况,并分析肺部感染对肺功能的影响。结果100例食管癌术后患者中,有18例发生肺部感染,感染率为18.0%;感染患者感染后肺功能指标FEVl为(72.78±10.23)%,V/Q为(0.82 ± 0.22),FEVl/FVC为(81.34±7.34)%,明显低于感染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感染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为11.1%,明显高于非感染患者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食管癌术后肺部感染发生可明显降低患者肺功能,并增加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临床对食管癌术后患者需定期检测肺功能,及时评估患者病情并给予相应的处理,有利于患者术后的康复。

  •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发病中CD8+T细胞的临床作用机制研究

    作者:润袁敏;饶绘;裴姣;江华;曹红;朱宇芳

    目的:研究CD8+ T细胞在乙型肝炎病毒(HBV )感染患者发病中的临床作用机制,为临床控制 HBV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5年5月于医院接受治疗126例乙型肝炎患者为试验组,同期选择32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受试者生化指标等,数据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化酶、γ‐谷氨酸转移肽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以及球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8+ T细胞是控制 HBV感染的关键,采取有效措施监测T细胞各种亚群及病毒载量,并开展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将有利于提高患者 HBV感染的治疗效果。

  • 急性脑出血全麻患者术后感染病原菌分析

    作者:陈洁;王光磊;王云;张智卿;白延仓

    目的:研究急性脑出血全麻患者术后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医院2012年9月-2014年9月诊治的170例急性脑出血全麻术后感染患者为感染组,分析病原菌分布;以医院同期17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急性脑出血全麻术后未感染患者170例设为未感染组,比较3组受试者认知功能及血清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结果170例感染患者中共分离病原菌170株,其中革兰阳性菌77株占45.3%,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8株占10.6%、腐生葡萄球菌12株占7.1%、粪肠球菌11株占6.5%;革兰阴性菌93株占54.7%,其中铜绿假单胞菌18株占10.6%、产气肠杆菌17株占10.0%、脑膜炎奈瑟菌16株占9.4%;感染患者MMSE评分明显降低,且血清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和未感染组,而丙二醛、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10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出血全麻患者容易并发病原菌感染,且感染明显影响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分。

  • 降钙素原预测血培养阳性的临床价值研究

    作者:郑玉芬;崔伟娇;颜海希;郑静;袁远;杜菊萍;吴春龙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 T )预测血培养阳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研究,以2012年12月-2014年12月同时进行PC T和血培养检测116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血培养结果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比较两组间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等实验室指标的差异。结果血培养阳性组PCT、CRP明显高于血培养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单因素 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PCT、CRP及体温均为菌血症预测因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 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校正年龄、抗菌药物预处理因素后,年龄、PCT、CRP是预测血培养阳性的独立预测因子;血清PCT预测血培养阳性ROC曲线下面积为0.800,当截断点为PCT>0.05 ng/ml时,PCT预测血培养阳性的敏感性高达96%,与其他临床实验室指标相比,PCT预测血培养阳性诊断价值高;在PCT<0.05 ng/ml时,菌血症发生风险低,而PCT>0.5 ng/ml时,菌血症发生风险高,有利于早期诊断和病情检查,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结论 PCT 预测血培养阳性是非常有意义的,比CRP、WBC计数和其他临床实验室指标均要好,而且血清PC T检测能够减少患者的血培养数量及医疗成本,实施更合理的卫生保健资源分配。

  • sTREM-1与PCT对围生期宫内感染合并肺炎新生儿肺出血的影响研究

    作者:杨祖钦;余坚;何笑笑;姜娜;肖秀漫;林振浪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髓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和降钙素原(PCT)对围生期宫内感染合并肺炎新生儿肺出血(N P H )的影响,为围生期宫内感染合并肺炎N P H的预防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12月-2015年9月医院收治围生期宫内感染合并肺炎的肺出血新生儿60例为观察组,以及非肺炎肺出血新生儿6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儿实施sTREM‐1和PCT检测,针对两组患儿的sTREM‐1、PCT 含量,sTREM‐1和PCT与母体围生期疾病的关系等指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sTREM‐1和PC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PH肺炎患儿sTREM‐1和 PCT 水平均高于NPH呼吸窘迫综合征、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生期母体原发病宫内感染NPH患儿sTREM‐1和 PCT水平高于围生期母体疾病妊高症、羊水早破、胎盘早剥、糖尿病、其他疾病 NPH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实施sTREM‐1和PCT监测,可以对围生期母体原发病宫内感染与患儿肺炎NPH的发生和发展进行有效预测,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抗菌药物与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老年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研究

    作者:董亭方;牛晓露;刘丽;贵永堃;张平

    目的:分析抗菌药物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老年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的安全性与临床疗效,为其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自医院2014年1月-12月的140例老年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根据住院时间,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70例;给与对照组70例患者常规抗菌药物实施抗感染治疗,试验组70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与每次20ml痰热清注射液静脉滴注,重症患者用量为40ml,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71%,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2.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与治疗后,对照组重度依赖26.14%,中度依赖39.57%,轻度依赖为34.29%;试验组分别为26.14%,39.57%及34.29%。结论抗菌药物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老年脑卒中合并肺炎,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缓解患者痛苦,用药安全性较高。

  • 原发性肺癌患者结核分枝杆菌L-型感染与耐药性分析

    作者:吕春儿;傅仲明;应华娟;顾霄;徐涛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癌患者结核分枝杆菌L‐型感染及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5年8月医院224例原发性肺癌患者肺组织标本,采用原位分子杂交技术对组织标本结核分枝杆菌L‐型感染进行检测,并对其进行药敏试验统计耐药率。结果224例肺癌患者术后有87例组织标本检测结果呈阳性,阳性率为38.84%;对其致病组织进行病原菌分离,共分离出结核分枝杆菌L‐型117株;其对一线和二线抗结核药物的耐药率分别为52.99%和47.01%;对耐多药(MDR)和广泛耐药(XDR)结核分枝杆菌L‐型的耐药性进行统计显示,MDR结核分枝杆菌L‐型的耐药率为35.04%,显著高于XDR结核分枝杆菌L‐型的耐药率16.2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结核分枝杆菌L‐型耐药性较高,分析其耐药性对结核分枝杆菌L‐型感染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心脏介入术后血清降钙素原及白介素-6与肺部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韩艳艳;李春燕;马亚飞;宋志斌;齐心红;贾晓英;张林波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 )与白介素‐6(IL‐6)与心脏介入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相关性,为诊治心脏介入手术后肺部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住院拟行心脏介入手术治疗的心脏疾病患者200例,行心脏介入手术治疗,对术前、术后3 d时血清PC T、IL‐6及白细胞计数(WBC )进行检测,观察术后肺部感染发生情况,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例心脏介入手术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者15例,感染率为7.50%;肺部感染患者术后3 d时PC T、IL‐6及WBC分别为(1.35±0.22)μg/L、(18.12±4.85)m g/L、(8.67±2.02) × 109/L ,明显高于未感染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心脏介入手术后患者血清PC T、IL‐6及WBC均有升高,术后并发肺部感染升高更为明显,术后检测PC T、IL‐6及WBC对心脏介入手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有监测作用。

  • 乳腺癌患者根治术后切口感染甲襞微循环与细胞因子变化观察

    作者:王灿;江华;郭琪;郭伟胜;洪文静

    目的:观察乳腺癌根治术切口感染患者甲襞微循环与细胞因子的变化情况,为乳腺手术患者术后感染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5年10月医院诊治的28例乳腺癌根治术切口感染患者为观察组,同期选取28例未发生感染的乳腺癌根治术患者为对照组,将两组患者甲襞微循环指标、白细胞介素、干扰素及肿瘤坏死因子水平进行比较,数据采用SAS 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的甲襞微循环指标中的白微栓率、红细胞聚集率、输入支管径及输出支管径分别为(2.05±0.32)%、(1.54±0.19)%、(5.04±0.60)μm及(6.17±0.64)μm ,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血清白细胞介素、干扰素及肿瘤坏死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根治术切口感染患者甲襞微循环与细胞因子的变化较大,且浅表感染和深部组织感染差异也较大,应针对感染情况给予针对性治疗。

  • 宫颈鳞癌患者病变组织中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状况分析

    作者:杨东晓;田晓娜;李红娟;马金平;刘培培

    目的:探讨宫颈鳞癌患者病变组织中人乳头状瘤病毒(H PV )感染状况,分析其在宫颈癌鳞癌发病中所起的作用,为宫颈癌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医院2013年1月-2015年10月诊治的213例宫颈鳞癌患者临床资料,对宫颈病变组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 HPV基因型结果进行分析,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13例患者,HPV检测阳性者203例,HPV感染率为95.31%;HPV感染阳性患者,其中单一感染113例、二重感染49例、三重感染24例、四重感染12例、五重感染5例,构成比分别占55.67%、24.14%、11.82%、5.91%、2.46%;<40岁、40~49岁、50~59岁、≥60岁 H PV高危型感染率分别为55.17%、85.71%、93.67%、100.00%,不同年龄患者HPV高危型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鳞癌患者病变组织中 HPV感染率较高,以高危型16、18、58、53、33感染多见,高危型 HPV感染与年龄有关。

  • 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的临床分布与药敏及生物膜类型分析

    作者:商安全;吴健;潘红超;王微微;刘晓明;魏军

    目的:探讨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的临床分布与药敏率以及产膜能力,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5年8月住院患者标本分离出7612株真菌,真菌分离培养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全自动微生物VIT EK‐2 Compact分析仪鉴定到种,体外药敏试验采用纸片K‐B法,采用WHONET 5.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通过结晶紫染色法对白色假丝酵母菌进行生物膜定量分析。结果分离的真菌中白色假丝酵母菌1366株,占17.9%;白色假丝酵母菌主要分离自呼吸科389株及急诊科241株,分别占28.5%及17.6%;白色假丝酵母菌的标本来源主要以痰液多,其次为尿液及分泌物,分别占68.3%、10.5%及5.8%;白色假丝酵母菌对两性霉素B、伏立康唑、氟康唑、氟胞嘧啶、伊曲康唑的敏感率分别为100.0%、100.0%、99.9%、99.8%、98.0%;标准菌株SC5314为强产生物膜,临床分离的1366株白色假丝酵母菌中弱产生物膜325株、中等产生物膜243株、强产生物膜798株。结论白色假丝酵母菌对两性霉素B、伏立康唑、氟康唑、氟胞嘧啶、伊曲康唑依然保持较高的敏感性,白色假丝酵母菌的临床分布不同,临床治疗应合理选择抗真菌药物,同时加强对真菌耐药性的监测有助于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也推动了生物膜产生能力与白色假丝酵母菌的耐药机理及致病性之间关系的进一步研究。

  • 患者输血前感染性指标的临床检测价值分析

    作者:李洪兵;冉柏林;陈周;王纯;文玲

    目的:探讨输血前4项感染性指标临床检测价值,为降低临床输血感染率提供依据。方法分析2014年2月-2015年2月医院3568例需输血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于输血前采集静脉血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1/2)、苍白密螺旋体抗体(TP‐Ab)4项指标,对检测结果进行总结,并对其临床价值进行分析。结果 3568例患者中检出 HBsAg阳性302例,阳性率8.46%,抗‐HCV阳性38例,阳性率1.07%,TP‐Ab阳性31例,阳性率0.87%,抗‐HIV1/2阳性11例,二次确认检测阳性9例,阳性率0.25%;传染科、肿瘤科患者HBsAg阳性率、抗HCV阳性率显著高于总阳性率(P<0.05),内科、外科、传染科TP‐Ab阳性率显著高于总阳性率(P<0.05),传染科抗‐HIV1/2阳性率显著高于总阳性率(P<0.05)。结论临床患者输血前进行4项感染性指标检测可有效减少患者和医护人员医院感染发生,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 醋酸钠林格氏液对老年感染性休克手术麻醉患者血清电解质的影响分析

    作者:齐艳艳;杜献慧;姚翔燕;张贝贝;张辉

    目的:探讨醋酸钠林格氏液对老年感染性休克手术麻醉患者血清电解质的影响,为提高患者术后预后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2月120例于医院行感染性休克手术麻醉治疗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醋酸钠林格氏液,对照组患者给予乳酸钠林格氏液;于手术麻醉诱导前(T1)、术中开腹时(T2)和手术结束时(T3)对两组患者血清离子浓度和乳酸含量进行测定并进行对比,数据采用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T2时钠离子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对照组T3时血乳酸含量显著升高,且T3时观察组血乳酸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麻醉复苏时间和住院时间一定程度上略低于对照组,但统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醋酸钠林格氏液用于老年感染性休克麻醉手术患者可降低血乳酸水平,改善微循环、纠正酸中毒,安全性高,临床值得推广。

  • 替诺福韦与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系统评价

    作者:王述蓉;陈昆;江启蓉;黄毅岚;凌巧

    目的:系统评价替诺福韦与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theCochraneLibrary、EMbase、Wanfang、VIP和CNKI数据库,收集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关于替诺福韦与恩替卡韦比较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5年5月,由两名研究者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Man5.2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终纳入7个RCT,共1151例患者,荟萃分析结果显示,替诺福韦与恩替卡韦在HBV-DNA转阴率[RR=1.17,95%CI(1.06,1.31),P=0.003]、HBeAg血清学转换率[RR=1.57,95%CI(1.23,1.99),P=0.0002]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ALT复常率[RR=1.05,95%CI(0.94,1.18),P=0.35]、不良反应发生率[RR=1.27,95%CI(0.44,3.65),P=0.66]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替诺福韦在HBV‐DNA和HBeAg血清学转换率方面优于恩替卡韦,在ALT复常率和不良反应方面无明显差异。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与预防研究

    作者:韩永智;张友平;黄庚史;韩芳;刘广仁

    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及其预防措施,为其治疗提供研究资料。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1月-2015年2月医院收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分析感染率及危险因素,数据采用SPSS 18.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医院感染率为48.50%,感染发生的部位主要为呼吸道、泌尿系统、皮肤和黏膜、肠胃道、血液、软组织等部位;低C3血症、浆膜炎、低白蛋白血症、肾功能不全、免疫抑制剂的使用、住院时间、抗菌药物的使用、实验室检查指标中白细胞、血清白蛋白、C3、C‐反应蛋白、血沉异常、24 h尿蛋白定量等,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医院感染率较高,且其危险因素较多,需要针对危险因素加强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 炎性因子检测对颅内感染早期诊断的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张卫群;祖向阳;李闯;杨秀珍;武文杰;刘瑞丽

    目的:探讨炎性因子检测对颅内感染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为颅内感染早期诊断、减少患者并发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医院行开颅手术感染患者40例为试验组,同期选择术后未发生颅内感染40例患者做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一氧化氮(NO)表达水平分别为(41.38±4.23)mg/L、(5.69 ± 1.05)μg/L、(6.87±0.94)ng/L及(25.94±3.54)μmol/L ,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CT、CRP、TNF‐α及NO可特异性反应患者是否感染及感染程度,在颅内感染早期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 头孢哌酮联合舒巴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分析

    作者:孙慧敏;郑轶;张凡;杨晓正;李蔚荣

    目的:探讨头孢哌酮联合舒巴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1-12月在医院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180例,采取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头孢哌酮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头孢哌酮联合舒巴坦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对照组在临床体征方面明显不如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治疗有效率对照组为70.00%;观察组为9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经过头孢哌酮联合舒巴坦治疗后,其在平喘、咳嗽消失时间、肺部湿啰音被吸收时间及退热时间等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头孢哌酮联合舒巴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临床效果显著,临床用药安全性高,能快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患者痛苦,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白血病患者化疗后感染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作者:郑阳;陈良;刘旭华;杨国强;郑岩

    目的:探讨白血病患者化疗后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2015年8月医院收治的670例白血病患者临床资料,记录感染发生率及病原菌构成,采用纸片扩散法检测病原菌对抗菌药物耐药性,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70例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发生感染89例,感染率13.3%;感染部位主要以上呼吸道为主,共25例占28.1%;从89例感染患者中共分离出174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91株占52.3%;革兰阳性菌仅对万古霉素耐药率低,均<10.0%;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庆大霉素耐药率低,均<10.0%。结论白血病化疗后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庆大霉素耐药率较低,可以作为经验性抗菌治疗佳使用药物。

  • 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研究

    作者:柯耀棋;李向阳;杨帅;李黎;程清萍

    目的:研究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临床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5年5月诊治的64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对所选的患儿进行痰液细菌培养以及药敏试验,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4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送检痰液共培养出528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336株占63.6%,其次为革兰阳性菌,共140株占26.6%,真菌52株占9.8%;大肠埃希菌、不动杆菌属、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较低,均<20.0%;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率较高,均为100.0%。结论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对于存在严重感染的患儿可应用亚胺培南控制感染,并依据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重症感染引起急性肾损伤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杨素霞;贾宗岭;孙志强;陈芳;陈宝平

    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 )重症感染引起急性肾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对血清炎性介质的影响,为临床重症感染引起急性肾损伤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医院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重症感染引起急性肾损伤患者66例进行研究,随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CRRT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指标,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90 d后病死率及CRRT治疗依赖率分别为21.21%和6.06%,对照组分别为39.39%和15.1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4、IL‐6、IL‐10水平显著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但对照组治疗前后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RRT对重症感染引起急性肾损伤临床效果显著,且可清除患者体内炎性介质,调节机体内环境稳态。

  • 早产儿脑损伤感染的危险因素与磁共振成像的诊断分析

    作者:王玉;安娜;孙东明;姬静璐;柏金秀;杨小巍;李晨;李少华;李昉;殷小平

    目的:分析早产儿脑损伤合并感染的危险因素与磁共振成像的临床关系,为诊断早产儿脑损伤合并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2月200例医院脑损伤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其中46例患儿发生感染,分析感染危险因素,对脑损伤的患儿进行磁共振检查,观察早产儿脑损伤合并感染M RI特点,数据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例早产儿中,共46例发生脑损伤合并感染,感染率为23.0%;孕妇支原体感染、阴道分娩、早发型败血症、体质量较轻、复苏抢救等是导致早产儿出现脑损伤合并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结论早产儿由于妊娠期和分娩过程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容易出现脑损伤并且由于脑损伤早产儿抵抗力低下、生存能力差容易合并感染;而磁共振成像对于早产儿的脑损伤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对于有脑损伤感染危险因素的早产儿要进行尽早的诊断,能够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减少伤残率。

  •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后医院感染患者血浆游离氨基酸与肺功能的变化研究

    作者:汪砚雨;王绍欣;董平栓;刘相勇;赵飞龙

    目的:研究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后医院感染患者血浆游离氨基酸与肺功能的变化情况,为术后医院感染的治疗与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5年10月于医院进行治疗的46例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术后医院感染患者为观察组,同期选取46例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术后未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为对照组,将两组患者的血浆游离氨基酸与肺功能指标进行比较,数据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浆苏氨酸、异亮氨酸及亮氨酸分别为(401.56±62.34)μmol/L、(52.62±4.98)μmol/L 及(84.64±7.82)μmol/L ,均低于对照组,血浆丙氨酸水平为(315.94±30.87)μmol/L ,高于对照组的(282.12±27.63)μmol/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术后医院感染患者血浆游离氨基酸与肺功能处于相对较差的状态,而呼吸道感染对患者肺功能造成更大的不良影响,应引起重视。

  • 结核诊断中应用T细胞斑点试验的效果分析

    作者:李秀萍;王玉清;王玲;程国栋;韩连存

    目的:分析结核分枝杆菌T细胞斑点试验(T -SPOT .TB)技术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中的诊断效果,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5年5月在医院就诊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192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非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190例为对照组,对结核分枝杆菌早期分泌靶抗原6(ES A T -6)和(或)培养虑液蛋白10(CFP-10)致敏的T细胞,并与PPD皮内试验、腺苷脱氢酶(ADA )、胸水结核分枝杆菌聚合酶链反应(TB-DNA)进行比较,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ESAT‐6、CFP‐10、E/C阳性率分别为85.4%、75.0%,91.7%,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SPOT .TB(E/C)敏感度、约登指数、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T‐SPOT .TB(ESAT‐6)和 T‐SPOT .TB(CFP‐10);T‐SPOT .TB(E/C)诊断敏感度、特异度、约登指数及诊断准确率优于其他方法,经统计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核分枝杆菌T细胞斑点试验技术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较高。

  • 人感染 H7N9禽流感病毒病报道及文献复习

    作者:何苏苏;骆定海;林云;林玲;冯加喜;吴小脉

    目的:探讨人感染 H7N9禽流感病毒病临床表现及诊断和治疗,改善患者预后。方法分析1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和诊治过程,并检索2013-2014年两年的文献进行复习。结果该例为男性患者,43岁,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发病迅速,后进展为重症肺炎,予抗病毒、抗感染、机械通气等治疗后好转;文献检索到H7N9患者绝大部分为重症病例,该病从发病到入院、实验室确诊、出院、死亡的中位时间分别是4.5、8.3、41.7、11 d ,推荐NA抑制剂药物进行抗病毒治疗。结论绝大多数 H7N9患者病情危重,早期确诊及尽早使用奥司他韦等积极治疗对挽救患者生命、改善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 感染性休克患者应用依托咪酯对免疫与应激状态的影响研究

    作者:孙德月;李海中;杨丹丹;张青;徐国亭

    目的:研究依托咪酯对感染性休克患者免疫状态与应激状态的影响程度,为感染性休克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10月于医院进行诊治的56例感染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和观察组28例,对照组以丙泊酚、瑞芬太尼及维库溴铵维持麻醉,观察组则以依托咪酯、瑞芬太尼及维库溴铵维持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相关指标及应激激素水平,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前的细胞免疫、体液免疫相关指标及应激激素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术后12、24及48 h观察组的细胞免疫指标包括CD3+CD4+、CD3+及CD4+分均高于对照组;术后12、24及48 h观察组的体液免疫相关指标及应激激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托咪酯对感染性休克患者免疫状态与应激状态的影响更为积极,在此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相对更高。

  • ICU病原菌分布特点与耐药性研究

    作者:邓辉;熊雅;邓小春;魏大琼;邓雪娟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 U )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研究,为控制IC U的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医院ICU住院患者送检的712份标本进行细菌培养,采用BD公司Poenix 100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系统对病原菌进行鉴定以及药敏试验,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12份标本中有386份阳性,阳性率为54.21%;共检出480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354株,占73.75%,其次为真菌67株,占13.96%,革兰阳性菌59株,占12.29%;鲍氏不动杆菌对多黏菌素耐药率低为0,肠球菌属对利奈唑胺、替考拉宁和万古霉素耐药率低,均为0,检出的所有真菌对两性霉素B耐药率均为0。结论 IC U住院患者中非发酵菌和真菌的检出率高,且多种病原菌耐药性较其他科室严重,需加强IC U病原菌及耐药性的监测,根据药敏的结果合理、正确的使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感染的发生。

  • 恩替卡韦联合康莱特注射液治疗乙型肝炎患者晚期肝癌的临床观察

    作者:江明万;王晴雷;于双;李亮;陈平

    目的:分析恩替卡韦联合康莱特注射液治疗乙型肝炎患者晚期肝癌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11月医院收治76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晚期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对照和试验两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方法加康莱特注射液进行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恩替卡韦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及稳定率,数据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ALT、AST 、TBIL、ALB 4个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接受治疗后,试验组ALT、AST、TBIL降低幅度以及ALB升高幅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稳定率为92.11%,高于对照组的63.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恩替卡韦康莱特注射液联合治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晚期肝癌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 氧气雾化吸入预防气管插管患者咽喉炎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媛;王世禄;张娇;潘雅;衣晓卓

    目的:研究氧气雾化吸入在预防气管插管患者咽喉炎症感染的应用,为临床降低感染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6月于医院进行全身麻醉气管插管的患者400例,随即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00例;研究组患者进行氧气雾化吸入,对照组患者进行普通鼻导管吸氧,记录两组患者咽喉炎发生率;观察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咽喉炎发生率为14.00%,对照组为4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咽喉炎患者感染病原菌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对照组患者出现6例胸闷、2例呼吸困难、5例气促,研究组患者中出现3例胸闷,无呼吸困难和气促发生,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氧气雾化吸入能够显著降低气管插管患者咽喉炎发生率,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后医院感染的分析

    作者:俸永红;蒙漫史;王茹;李太严;郑晓莹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后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危险因素,为制定相应的预防策略、降低医院感染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医院收治的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1784例,分析其感染率及危险因素,数据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784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102例,感染率5.72%;感染部位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共57例,占55.88%;共检出102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69株,占67.6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0岁、住院时间≥1月、心功能≥Ⅲ级、PPG>7.8 mmol/L、GLU>6 mmol/L、Cr≥116 umol/L 是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后发生医院感染率较高,发生医院感染影响因素多,临床应采取相应防治措施,切实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 胃癌患者幽门螺杆菌的感染与预后的关系

    作者:牟海军;陈小燕;化伟利;周元昆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幽门螺杆菌(Hp)的感染与预后的关系,为胃癌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9年10月-2010年10月间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59例胃癌患者的组织切片及30例癌旁组织切片中H p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9例胃癌组织中 H p临床平均感染量为(9.03±3.15),30例癌旁组织中 H p临床平均感染量为(4.35±1.17);胃癌患者胃癌组织中 H p临床相对感染量为(11.85±3.51),显著高于其癌旁组织中Hp临床相对感染量水平(4.01 ± 1.2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患者中浸润深度处于 T3和T4期患者的 HP临床相对感染量显著高于T1和T2组,出现淋巴转移的胃癌患者 HP临床相对感染量水平显著高于无淋巴转移患者,处于Ⅲ期和Ⅳ期的胃癌患者 HP感染量均显著高于Ⅱ期和Ⅰ期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临床实际生存与 HP临床相对感染量之间呈负相关性。结论临床中,对于胃癌患者而言,Hp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均存在较为紧密的联系,可将其作为评估胃癌进展和预后的一个潜在性标志。

  • 肝功能异常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孕妇母婴结局的影响

    作者:赵书杰;李宛玲;吴祖辉;张桂萍;王莉

    目的:分析探讨肝功能异常对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孕妇母婴结局的影响,进一步为临床降低感染率提供相关的理论指导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2月于医院产科收治的55例妊娠期感染 HBV (血清检测HBsAg呈阳性)孕妇为研究对象,根据孕妇谷丙转氨酶(ALT )和谷草转氨酶(AST )水平,将其分为肝功能正常组26例和肝功能异常组29例,同期选取于医院产检肝功能正常且血清检测 HBsAg阴性的孕妇50例为对照组,比较3组孕妇指标及婴儿生存状况。结果肝功能异常组孕妇在产后出血、妊娠期高血压、胎膜早破、早产及胎儿窘迫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异常组出现低体重儿、死胎及新生儿窒息的概率高,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合并 HBV感染易增加孕妇妊娠及分娩其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易导致新生儿肺炎、胎儿窘迫、低体重儿等的发生率,特别是肝功能异常孕妇对母婴的危害更为严重,需引起注意。

  • 脓毒血症患者炎症因子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分析

    作者:信淑珍;王爱芹;李燕燕;郑文涛;朱建波

    目的:探讨脓毒血症患者降钙素原(PCT )、C‐反应蛋白(CRP)和内毒素等炎症因子与其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医院2011年1月-2015年12月IC U收治的脓毒血症患者160例,分析病原菌分布与炎症因子水平,数据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60例患者共检出160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114株占71.25%;所有患者的CRP、PCT 及LPS均与APACHE II评分呈现明显的相关性(P<0.05),其中,在革兰阴性菌感染患者中PCT相关性高;患者PCT、CRP和LPS水平均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脓毒血症患者炎症因子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为评价患者的病情,评估患者的可能感染类型及早期诊断提供临床参考。

  • 整合子介导变形菌属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研究

    作者:张永标;朱键;杨晓燕;梁彩倩;符永玫

    目的:了解变形菌属临床分离株中整合子的流行状况及其介导的耐药性,为加强临床对该菌属耐药性的监测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3年12月临床分离的无重复变形菌属114株,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PCR mapping和序列分析方法检测Ⅰ、Ⅱ、Ⅲ类整合子整合酶基因(intI1、intI2、intI3)和整合子可变区基因,应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菌株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114株变形菌属中奇异变形菌109株、普通变形菌5株;109株奇异变形菌中 intI1、intI2、intI3检出率分别为56.9%、48.6%、0,5株普通变形菌中 intI1、intI2、intI3均未检出;dfr和aad基因阳性株对甲氧苄啶和氨基糖苷类的耐药率分别高于dfr和aad基因阴性株(P<0.05)。结论 Ⅰ、Ⅱ类整合子在临床分离奇异变形菌中广泛流行,其基因盒上携带的耐药基因与相应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密切相关,临床上宜重视其耐药性监测;首次在奇异变形菌Ⅰ类整合子中发现基因盒 aadB‐or f 1‐cmlA 5和基因盒 aadA23。

  • 降钙素原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比值对心内科住院患者病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研究

    作者:杨芳;段洪涛;李建华;张明君;党金凤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 )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对心内科住院患者病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效果,为其临床研究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共纳入2012年1月-2015年6月500例医院心内科怀疑病原菌感染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空腹抽取静脉血检测PCT及NLR值,分析PCT及NLR单独与联合对病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00例怀疑病原菌感染的患者中,病原菌培养阳性356例,占71.2%;病原菌阳性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NLR及 PCT均高于病原菌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内科住院患者病原菌感染采用PCT联合NLR检测有较好的敏感度与特异度,且并联检验可以更好的提高病原菌感染的诊断符合率,可以作为病原菌感染合理的血清学感染指标组合模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阿奇霉素与左氧氟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疗效对比观察

    作者:黄汉琮;杨晓蕊;曾林祥;陈乾华;张美彤

    目的:研究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采用阿奇霉素及左氧氟沙星治疗的临床效果,为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5年5月诊治的176例急性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将其均分为对照组88例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88例采用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数据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有效率为95.5%、对照组为81.8%,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退热、咳嗽、咳痰、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明显比对照组快;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8%、对照组为20.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急性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采用阿奇霉素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围手术期规范使用抗菌药物对老年患者Ⅰ类切口感染影响的研究

    作者:吕俊超;吴小忠;杨民;徐峰;强济华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规范使用抗菌药物对普通外科老年患者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SSIs)的影响,以控制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降低I类切口SSI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普外科2011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217例>60岁、行Ⅰ类切口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临床资料,以临床开始严格规范使用抗菌药物(2013年7月)为时间点,将在此时间点之前,经验性使用抗菌药物的老年手术患者85例为对照组,在时间点之后严格规范使用抗菌药物的老年手术患者132例为试验组,比较两组患者SSI发生率、抗菌药物使用率的差异。结果试验组SSI发生率为1.5%,低于对照组的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围手术期预防用药使用率分别为1.5%、4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围手术期规范使用抗菌药物可降低老年患者预防用药;针对Ⅰ类切口手术规范用药观念的推广使临床医师提高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意识,对感染管理部门在预防与控制手术部位切口感染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ICU气管切开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与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田露萍;潘金波;戚国青;陈晔;周逸丹

    目的:探讨IC U气管切开患者伴发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与相关影响因素,为IC U感染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医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382例IC U气管切开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感染率,并对感染患者分泌物进行病原菌培养并对医院感染的常见病原菌进行分析,分析其感染因素,数据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382例 IC U 气管切开患者中,共有153例患者发生下呼吸道感染,感染率为40.05%;共检出172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125株占72.67%;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住IC U时间、呼吸衰竭、肺气肿、侵入性操作、使用抗菌药物种类数、年龄、气道开放时间、雾气吸入是C U气管切开患者伴发下呼吸道感染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应针对易感染病原菌和危险因素制定相对应的措施,加强预防与控制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降低该病的发生率。

  • 乳腺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与术后切口感染关系

    作者:何贵省;吴煌福;韩华;张亚珍

    目的:探讨乳腺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与乳腺术后伤口感染关系,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6月医院收治非感染性乳腺手术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术前给予抗菌药物预防切口感染,观察组术前未给予抗菌药物,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切口感染率、术后体温及白细胞计数情况,数据采用 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围手术期切口感染率为2.0%,对照组为1.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体温、WBC计数围手术期各时间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分别为(7.75±1.25)d、(10263.5±138.25)元,对照组为(7.25±1.5)d、(11358±162.56)元,两组比较住院费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乳腺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与乳腺术后切口感染无关,是一种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措施,且增加了患者住院费用。

  • 综合性医院骨科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杨心怡;朱会英;索继江;李艳春;王艳;杜明梅;贾宁;刘伯伟;谢丽君;罗爱武;刘运喜

    目的:分析综合性医院骨科医院感染状况及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提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骨科住院患者17561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感染221例,分析其感染因素,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7561例患者中,有221例患者发生感染,感染率为1.26%;发生感染258例次中,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共71例次占27.5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住院天数及使用中心静脉插管是骨科医院发生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性别为保护性因素。结论骨科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较多,应积极治疗基础疾病、缩短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和术前住院时间、减少侵入性操作及改善环境等,加强预防和控制,以降低医院感染率,提高医疗质量。

  • acrAB外排泵对肺炎克雷伯菌耐环丙沙星作用的研究

    作者:赵金云;许文芳;金法祥;张文莉;张凤民

    目的:研究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中外排泵基因表达及其对环丙沙星耐药性的影响,明确外排泵在肺炎克雷伯菌对环丙沙星耐药中的作用。方法收集医院2014年9月-2015年2月临床标本中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36株,采用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进行鉴定;K‐B纸片扩散法对抗菌药物进行敏感性测定;用PCR方法检测菌株中的外排泵基因;用微量稀释法检测抗菌药物的低抑菌浓度(M IC )以及泵抑制剂羰基氰氯苯腙(CCCP)存在情况下,肺炎克雷伯菌对环丙沙星MIC值的变化。结果36株肺炎克雷伯菌中,有16株对环丙沙星耐药,耐药率为44.44%;采用PCR技术对16株耐药菌的外排泵 acrA B基因进行检测,其中只有9株耐药菌株的检测结果为阳性,acrA B基因的检出率为56.25%;加入CCCP后,acrA B基因阳性株中,有5株(55.56%)M IC值下降4~16倍,2株(22.22%)M IC值下降两倍,还有2株(22.22%)M IC值未下降。结论 ac‐rA B外排系统是肺炎克雷伯菌耐环丙沙星的一个重要机制,泵抑制剂CCCP可有效抑制 acrA B基因的外排作用。

  • APL2008方案用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儿合并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作者:白峰岩;房佰俊;王刚;夏天;郑丽

    目的:探讨A PL 2008方案用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儿合并感染治疗效果,为患儿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3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86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合并感染患儿作研究对象,根据采取的方案进行分组,观察组患者43例,给予观察组A PL 2008方案,应用全反式维甲酸(A T‐RA)、三氧化二砷(ATO)和柔红霉素(DNR)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43例,应用 ATRA联合ATO ,观察分析患儿的治疗效果,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照组感染治愈率为34.88%,观察组感染治愈率为72.09%;观察组复发率为11.63%,对照组复发率为37.21%,观察组的复发率比对照组要低,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A L P 2008治疗方案能有效提高治愈率,降低早期病死率,治疗的预后较理想,APL 2008是一类有效治疗患儿ALP的方法。

  • 黄芪注射液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循环血miR及胶原指标的影响研究

    作者:温小凤;王显;刘军利;杨清成;申娟

    目的:研究黄芪注射液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循环血miR及胶原指标的影响程度,以了解黄芪注射液在应用价值,为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9月医院收治的5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病毒性心肌炎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采用黄芪注射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1、4周时的循环血miR及胶原指标进行比较,数据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循环血miR及胶原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治疗后1周及4周时观察组的循环血miR‐155为(1.38±0.19)和(1.15±0.15),其低于对照组的(2.05±0.24)和(1.59±0.20),循环血miR‐1及miR‐133分别为(2.81±0.25)、(3.15±0.28)及(2.91±0.29)、(3.56±0.34),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血清胶原及其相关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可更为有效地改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循环血miR及胶原指标表达情况,对于本病的治疗效果较好。

  • 多药耐药大肠埃希菌携带CTX-M-14与CTX-M-15酶基因的研究

    作者:罗瑜;黄勇;陈枫;林雁;黄永茂;钟利;向成玉;陈庄

    目的:了解多药耐药大肠埃希菌携带质粒介导的CTX‐M‐14与CTX‐M‐15酶基因分布及其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7年7月-2008年7月感染患者送检标本中分离出的大肠埃希菌71株,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对其中多耐30株、双耐19株及单耐16株大肠埃希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提取质粒DNA ,以此为模板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对 CTX‐M‐14与 CTX‐M‐15酶基因进行扩增,PCR产物送上海生工进行基因测序。结果71株大肠埃希菌耐药模式为多耐30株、双耐19株、单耐16株、全敏6株,分别占42.2%、26.8、22.5%、8.5%;56株多药耐药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的耐药率较低,<15.0%,对头孢噻肟、氨曲南、庆大霉素等的耐药率均>50.0%;56株多药耐药大肠埃希菌中,44株检出 C T X‐M‐14酶基因,28株检出 C T X‐M‐15酶基因,检出率分别为78.6%和50.0%;携带C T X‐M‐14与C T X‐M‐15酶基因的多药耐药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噻肟、头孢他啶的耐药率分别81.8%、52.2%和96.4%、60.7%,两者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多药耐药大肠埃希菌中,含 CTX‐M‐14与CTX‐M‐15酶基因菌株是常见的,携带CTX‐M‐14与CTX‐M‐15酶基因的多药耐药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噻肟耐药率高于头孢他啶。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患者胃黏膜病理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祁旦巳;张旭彤;高宝辉;周玲玲;张大贵

    目的:分析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患者胃黏膜病理变化的相关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5年4月在医院接受门诊或者住院治疗的慢性胃炎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胃镜检查情况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6例为非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试验组54例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比较两组患者阳性率,并分析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病理变化的相关性,数据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试验组阳性率为72.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随着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率的升高,慢性胃炎的炎症程度、肠化程度及活动性逐渐提升。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患者胃黏膜的病理变化有密切关系,可反映慢性胃炎炎症程度及萎缩程度。

  • 乳腺癌术后皮瓣下积液伴感染的临床治疗分析

    作者:赵萍;谢立江;张建宇;张澍漾;支飞虎

    目的:分析乳腺癌患者术后出现皮瓣下积液伴感染的治疗效果,为其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4年7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乳腺癌术后出现皮瓣下积液伴感染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中心负压引流,试验组采用硅胶负压引流球引流,比较两组患者皮瓣下积液各项指标及有效率。结果试验组平均每日引流量、伤口愈合时间及体内置管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总治愈率均达100.0%,但试验组治疗过程中换药次数为6次,克林霉素总用量为4.2克,庆大霉素总使用量为1900万单位,患者治愈时间为7 d;对照组治疗过程中换药次数为21次,克林霉素总用量为9.6克,庆大霉素总使用量为4300万单位,患者治愈时间为19 d。结论通过硅胶负压引流球引流方法及抗菌药物等综合治疗能改善乳腺癌术后出现皮瓣下积液伴感染患者治疗效果及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 不同营养支持治疗对颅内感染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

    作者:王丽杰;张宁;张今今;罗茜;牛青

    目的:探讨不同营养支持方式对颅内感染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为颅内感染提供合适的营养支持方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医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120例颅内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营养支持方式不同分为3组,即肠外组、肠内组、联合组,各40例;肠外组给予肠外营养支持,肠内组给予肠内营养支持,联合组给予肠外与肠内联合营养支持方式,观察3组的应用效果及患者的免疫功能变化,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IgA、IgG、IgM、CD3+、CD4+、CD4+/CD8+较治疗前具有明显的改善,且联合组改善程度优于肠内组和肠外组,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感染持续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肠内组和肠外组,3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内感染患者早期给予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支持效果显著,较单纯肠内营养或肠外营养支持能更好地提高患者免疫功能,缩短感染持续时间,值得临床中应用推广。

  • 直肠癌患者术后感染与手术方式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张天明;杜金林;钟志风;戴志慧;王庆华;戴剑

    目的:分析不同手术方式对直肠癌术后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与免疫因子水平的影响,为制定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120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开腹手术组58例和腹腔镜手术组62例,对两组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手术前、后免疫因子水平进行观察和比较,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开腹手术组患者共分离出病原菌53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32株占60.4%;腹腔镜手术组患者共分离出病原菌42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25株占59.5%;两组患者术后的血清γ‐干扰素(IFN‐γ)、白介素‐2(IL‐2)水平均较手术治疗前显著升高,血清IL‐10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手术前、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直肠癌手术中,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的感染部位和病原菌分布均具有一定的特征,两种术式均可改善患者的免疫因子表达水平,但腹腔镜手术可降低患者的术后感染率,临床医师应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选择应用。

  • 降钙素原对开颅术感染患者的致病菌型别的诊断评价

    作者:刘睿;李钦涛;张旖旎;付浩;史进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 T )在开颅术后合并颅内感染病原菌种类中的诊断价值及对预后评估的作用。方法回顾性研究医院神经外科2013年10月-2015年10收治的开颅手术患者500例,其中合并颅内感染患者35例,根据合并感染的病原学诊断标准和临床诊断标准分为革兰阴性菌组10例、革兰阳性菌组10例和非细菌性组15例,比较其预后关系,数据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同病原菌引起的开颅术感染的PC T浓度不同,即革兰阴性菌组PC T浓度大于革兰阳性菌组,革兰阳性菌组 PC T 浓度大于非细菌性组。而C‐反应蛋白(CRP)值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T>5 ng/mL患者病死率显著高于PCT<5ng/mL ,前者预后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开颅术后合并感染的病原菌种类与 PCT 水平有一定相关性,监测PC T水平对临床判断感染病原菌种类有重要应用价值,且对预后评估有指导意义。

  • 神经外科动脉瘤术后颅内感染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及防范措施

    作者:王东宝;周稳;曹培成;李爱军;刘琦;刘维生

    目的:探讨分析影响神经外科动脉瘤术后颅内感染危险因素,并制定针对性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2015年10月医院129例神经外科动脉瘤手术患者临床资料,统计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率,对其感染患者进行因素分析,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29例患者中,有14例发生颅内感染,发生率为10.8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时间≥4 h、术中动脉瘤破裂、合并糖尿病、术中脑脊液漏、术后留置引流管、术中出血量≥100 m l、IC U住院时间≥1周、气管切开、术后应用激素和年龄≥60岁是手术发生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影响神经外科动脉瘤术后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临床上应依据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防范措施以降低颅内感染发生率。

  • 急性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董洪婧;彭庆峰;张奎;俞媛媛;甘甜

    目的:分析急性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提高治疗效果及改善预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于医院接受治疗的急性白血病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式调查其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数据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6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34例,医院感染率为32.07%;共分离出56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32株占57.14%,以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为主,革兰阳性菌21株占37.50%,真菌3株占5.36%;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龄、住院季节、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的使用、激素的使用、化疗周期、白细胞计数、住院时间等因素是急性白血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临床应尽量减少急性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以降低医院感染率,提高治疗效果并改善预后。

  •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在HPV感染导致宫颈癌发展中的作用

    作者:祖恩慧;梁杰;袁蕾;赵剑;尧良清

    目的:分析和探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在由HPV感染而发生宫颈癌患者表达情况,进一步对临床治疗宫颈癌疾病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在医院接受治疗60例由 H PV感染而发生宫颈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正常宫颈上皮细胞作为对照组,宫颈癌变细胞作为观察组,各60份;比较两组患者MPC‐1的表达情况,数据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MCP表达为阳性的标本所占比例是71.67%,对照组M C P表达为阳性所占比例是35.00%;观察组患者中强阳性和阳性所占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宫颈癌细胞中,MCP‐1的表达率明显高于其他组织细胞,MCP‐1在HPV感染导致的宫颈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MCP‐1给合临床早期诊断宫颈癌提供帮助。

  • 树突状细胞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感染中对T细胞的调控作用

    作者:顾延会;符丹丹;饶习敏;欧阳瑶;赵勇

    目的:观察树突状细胞(DCs)、辅助T细胞17(Th17)和调节性T细胞(Treg)在不同严重程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AECOPD)并肺部感染患者外周血中的变化,以探讨其在AECOP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医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16名为研究对象,分为正常组8名及吸烟组8名;医院呼吸科住院治疗的32例AECOPD患者分为AECOPD A、B、C、D 4组,每组各8例,统计当天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及PCT含量。结果与正常组及吸烟组相比,AECOPD各组中CPIS评分和PCT含量均有所升高(P<0.05),CD11a、Th17在吸烟组及AECOPD各组中均高与正常组(P<0.05),AECOPD4组内比较显示,CPIS评分、PCT含量及CD11a、Th17C组和D组均高于A组和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ECOPD患者病情进行性加重可能与T h17/T reg平衡失调有关,导致mDCs和 T h17增多、T reg减少,T h17/T reg平衡失调加重,COPD病情进展,且不可逆。

  •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真菌感染特征分析

    作者:张明刚;段军;陶永康;杨华元;杜时雨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并发真菌感染的菌群分布特点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5年1月医院确诊的S A P患者364例,采集患者感染分泌物进行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观察感染部位及菌落分布特征,并分析其耐药性,数据采用WHONET 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64例S A P患者中有63例发生真菌感染,感染率17.31%;感染部位分布在全身各处,共96例次,以肺部感染为主,共34例次占35.42%;在并发真菌感染的63例S A P患者中,分离培养出真菌96株,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共52株占54.17%;热带念珠菌、克柔念珠菌、光滑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对伏立康唑敏感率高,均为100.00%。结论 S A P患者并发真菌感染主要是以白色念珠菌为主,肺部易感染,临床可采用伏立康唑进行抗感染治疗。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感染肺炎支原体的免疫状态变化研究

    作者:王蕾;冯笑山;毛毅敏;张剑青;孙瑜霞;张英民;吴丹;戴路明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支原体肺炎患者免疫状态变化,为COPD合并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8月于医院诊治的单纯COPD患者(非感染组)、COPD合并支原体肺炎患者(感染组)各50例,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 IgG、IgA、IgM 水平,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感染组患者IgA、IgM分别为(2.47±0.92)(1.54±0.61)g/L ,水平高于非感染组(2.21±0.87)(1.30±0.54)g/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Ig G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患者FVC、PEF、FEV1分别为(1.54±0.17)L、(2.95 ± 0.27)L/s、(1.42 ± 0.30)L ,水平低于非感染组(1.63 ± 0.20)L、(3.10±0.32)L/s、(1.55 ± 0.25)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合并支原体肺炎患者免疫状态明显存在异常,感染肺炎支原体可加重免疫功能紊乱及引起肺功能下降。

  • 糖尿病患者胱抑素C和视黄醇结合蛋白与肺部感染相关性研究

    作者:周玉森;方朝晖;李新杰;武玮;孔艳华;张允

    目的:研究胱抑素C、视黄醇结合蛋白与糖尿病患者肺部感染的关系,为糖尿病患者肺部感染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5年9月医院收治的50例糖尿病并发肺部感染患者为A组,选取同期的50例糖尿病无肺部感染患者为B组,50例单纯肺部感染患者为C组,比较3组患者临床指标,分析与糖尿病并发肺部感染的关系。结果 A 组的血清胱抑素 C、血清及尿液视黄醇结合蛋白水平分别为(2.75±0.42)mg/L、(80.33±6.74)mg/L及(0.31 ± 0.06)mg/L ,其均高于B组及C ,而A组与B组中不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A组与C组不同肺部感染程度者的检测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 logistic分析显示,上述血清及尿液指标均与糖尿病并发肺部感染有密切的关系(P<0.05)。结论胱抑素C、视黄醇结合蛋白与糖尿病并发肺部感染有密切的关系,对于本病具有积极的临床检测价值。

  • 慢性肝病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白细胞介素水平测定的临床研究

    作者:朱俊;袁玉林;陈敏;方文敏;潘登;饶少锋

    目的:探讨慢性肝病幽门螺杆菌(Hp)感染患者白细胞介素‐12(IL‐12)、IL‐18水平测定的临床意义,为临床慢性肝病诊治提供理论指导与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5年9月于医院接受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炎肝硬化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根据疾病轻重程度可分为C H‐Ⅰ组(45例)、C H‐Ⅱ组(58例)、C H‐Ⅲ组(32例)及肝硬化组(25例),选择同期医院体检的健康人群30名为对照组,应用14 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各组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数据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慢性肝病感染Hp患者IL‐12、IL‐18水平明显高于未感染H p的患者,且随着患者肝脏炎症的加重其IL‐12、IL‐18值也逐渐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Hp感染与慢性肝病有密切关系,可促进患者肝脏炎症的反应过程;慢性肝病 Hp感染的患者其IL‐12、IL‐18水平可反应肝脏炎症的严重程度。

  • 气管插管间歇性气囊上方吸引对呼吸机相关性肺部感染的影响分析

    作者:谭颜华;孙凤娥;谭蕾;孟风英;付立平

    目的:比较传统的气管切开插管与带有气囊上方吸引的气管切开插管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为临床选择佳气管插管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5月医院行气管插管的1067例脑血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气管插管方案的不同,将其中行传统气管切开插管的516例患者列为传统组,另行带有气囊上方吸引气管切开插管的551例患者列为气囊组,比较两组患者V A P的发生率及治疗后的疗效,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气囊组 VAP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组,其中气囊组迟发型VAP发生率则明显降低(P<0.05);气囊组患者插管时间和ICU住院时间均较传统组患者明显缩短(P<0.05);与传统组相比,气囊组患者单一病原菌感染患者较多,而两种病原菌感染和≥3种病原菌感染患者则明显减少(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传统组患者气管插管后2 min气道峰压和气道平台压均比插管前明显增加,而肺顺应性则较插管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有气囊上方吸引的气管切开插管,能减少病原菌的感染,有效降低VAP的发生率,并缩短患者的插管时间和ICU住院时间。

  • 干扰素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对拉米夫定耐药的乙型肝炎患者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郭英君;郝晶;黄雪梅;闫蕾;丁荣华;李京涛

    目的:探讨干扰素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对拉米夫定耐药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效果提供理论指导与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3年2月于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对拉米夫定耐药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阿德福韦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干扰素联合阿德福韦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2个月后的临床指标,数据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HBV -DNA与观察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的HBsAg和 HBeAg 阴转率分别为0和42.86%,观察组患者的 HBsAg 和 HBeAg 阴转率分别为9.38%和91.67%,观察组患者的阴转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两组治疗方法对患者均起到了治疗的作用,联合治疗比单使用阿德福韦酯治疗的效果更好,能更好、更快提高患者 HBeAg和 HBsAg的阴转率。

  • 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及对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作者:时俊霞;秦文婧;徐欣;王芳;梁宇

    目的:观察研究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对降钙素原(PC T )、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水平的影响,以了解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该类老年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9月医院收治的70例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率及炎性因子水平,数据采用SAS 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治疗后3、7、14 d观察组的血清PCT、CRP及WB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哌酮/舒巴坦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中的临床疗效较好,且可有效控制患者的PCT、CRP及WBC表达水平,因此认为其在治疗该类老年患者较高的应用价值。

  • 2014年某三级甲等军队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

    作者:王思淼;李佳佳;金鑫;蒋伟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的分布、发生和相关危险因素,为研究和制定针对性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2014年11月24日0:00-24:00的住院患者进行床旁调查和病历调查相结合的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日住院患者共1930人,医院感染125例、134例次,医院感染率为6.4%;例次感染率为6.9%,社区感染208例、216例次,感染率为10.7%、例次感染率为11.2%。医院感染部位列前4位的是下呼吸道感染52.0%、上呼吸道感染13.6%,泌尿道感染8.0%、腹腔感染7.2%;发生医院感染患者的标本送检率为76.0%,检出的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调查日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6.61%,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为45.81%。多因素分析表明,使用呼吸机、泌尿道插管、气管切开、动静脉导管为医院感染的高危险因素。结论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对医院感染管理具有指导意义,感染管理科应与多部门沟通合作,加强重点科室的目标性监测,提高抗菌药物治疗前微生物送检率,及时进行风险评估,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 重庆部分基层医院的手术器械消毒现状调查

    作者:胥树平;周璞;陈芳芳;罗萍;袁翠兰

    目的:调查分析重庆地区部分基层医院手术器械清洗后的消毒现状和存在不合理、不规范的现象,为实施改进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从2005年3月开始,以重庆地区部分区县46家一、二级医院为调查对象,了解其消毒供应中心(室)和手术室的手术器械清洗后消毒设施配置情况和消毒实施情况,并评估是否达到“规范”的要求。结果21家二级医院中有11家配置了全自动清洗消毒器或煮沸消毒器等专业化热力消毒设备,另有2家配备酸性氧化电位水设备,而25家一级医院都未配备专业化消毒设备;19家一级医院和10家二级医院的手术器械清洗后未消毒或消毒不规范,分别占调查一级医院数、二级医院数的76.0%和47.6%。结论基层医院特别是一级医院的手术器械清洗后消毒普遍存在较大缺陷,需要加强从业人员技能培训、加大消毒设施投入和管理者的重视、指导、督促,才能保证手术器械清洗后的消毒质量。

  • 不同方法清洗医疗器械与消毒的效果对比

    作者:张宁风;项秀芹;简丽娟;候平英;郭淑玲;李秀峰

    目的:了解不同方法清洗医疗器械和不同清洗剂清洗后进行消毒的效果,以确定更好的器械清洗方法。方法对污染器械分别使用多酶清洗液(Ⅰ组)、含氯医疗器械清洗液(Ⅱ组)和无菌水(Ⅲ组)3种方法进行浸泡后清洗,采用目测法和五倍光源放大镜观察法对清洗效果进行评价,清洗后使用戊二醛进行浸泡消毒,清洗后参照2002年版《消毒技术规范》4.7.4.1.3的检测方法对器材进行采样,比较检测结果。结果使用多酶清洗液清洗合格率,Ⅰ组目测与五倍光源放大镜观察均为100.0%;使用含氯消毒剂清洗浸泡的Ⅱ组目测率为100.0%,五倍光源放大镜观察为97.5%;使用水洗的Ⅲ组目测合格率为90.0%、五倍光源放大镜观察为75.0%;经过戊二醛清洗后酶洗组的消毒效果好,含氯消毒剂清洗组次之,水洗组效果差,水洗组所用戊二醛消毒液连续使用天数短。结论使用多酶清洗剂清洗医疗器械较其他两种清洗方法优势明显。

  • ICU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危险因素分析与干预

    作者:蒋志华;廖喻;王桥生;全慧君;符晖

    目的:探讨IC U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干预措施,为降低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率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入住医院IC U的133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对发生感染患者进行因素分析,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共发生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60例,千日感染率为3.39‰;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传统解剖定位法血液透析置管方式、股静脉置管、导管留置时间是ICU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液透析置管方式、股静脉置管、导管留置时间为导致IC U患者血液透析导管血流感染高风险因素,需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降低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

  • 妇产科患者术后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预防

    作者:顾劲松;赵邵杰;唐艳;袁华;杭晨

    目的:分析妇产科患者术后感染的相关因素和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为妇产科控制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12月医院接收治疗的1564例妇产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患者的感染部位,分析患者术后感染的相关因素,探讨其防治措施,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564例患者中,66例发生感染,感染率为4.22%;高龄、体重指数超标、合并其他基础疾病、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较大、留置导尿管是术后感染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妇产科手术患者术后感染相关因素较多,应针对发生感染的相关原因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 肺曲霉菌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马丽;陈杭薇;李雪辉;仲光;李长伟

    肺曲霉菌病是由曲霉菌侵入肺组织所引起的深部真菌感染性疾病,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肺真菌病,近年来,随着广谱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恶性肿瘤的增加、器官移植及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及各种导管侵入性操作的开展,该病成为临床常见的感染性疾病,肺曲霉菌病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确诊依赖病理检查,早期诊断困难,治疗效果差,病死率高;该研究主要介绍了肺部曲霉菌感染的主要3种亚型: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肺曲霉菌球及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简述了这3种肺曲霉菌病的诊断、治疗原则、药物选择及疗程。

  • 医务人员锐器伤现状及风险因素研究进展

    作者:曹玲丽;金云玉;于颖;雷雪雪;刘丽

    锐器伤是医疗护理行业中常见的职业性损伤,也是医务人员感染职业性血源性传染病的主要途径,近年来对锐器伤的研究日趋热门,但发生率仍居高不下,锐器伤的频发以及所带来的伤害已经成为医务人员防护的一个主要问题;本文简述了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概况,并从医务人员特征、工龄、操作涉及的器械和场所及环节、时间、血缘暴露情况、医务人员对锐器伤的风险感知程度、医院环境等,分析了其与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的关系,提出了锐器伤发生的高危风险因素及发生率居高不下的原因,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对医务人员锐器伤医院管理的完善及今后研究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中华医院感染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3 04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