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中华医院感染学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Nosocomiology 중화의원감염학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影响因子: 1.8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82-747
  • 国内刊号: 1005-4529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82-74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樊秀平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采取有效措施应对超级细菌感染

    作者:严莲珍;鲁燕侠;刘华

    2010年超级细菌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NDM-1)曾让全球医学界陷入一场恐慌.此类细菌能够产生可水解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酶,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碳青霉烯类药物广泛耐药.在全球已发明使用的133种抗菌药物中,除多黏菌素、替加环素两种外,NDM-1几科使全球所有抗菌药物失效.全球已发现的7种超级细菌,中国就占5种,且发生率不低.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超级细菌感染.

    关键词: 超级细菌 感染 措施
  • 泌尿系医院感染的调查与分析

    作者:董冬梅

    近年来,在医院感染性疾病中,泌尿系统医院感染率逐年上升.笔者通过调查引起我院泌尿系统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及常见病原菌,探讨控制和降低我院泌尿系统医院感染发生的措施.

  • 加强下送物品的环节管理

    作者:韦秀佳

    我院按照卫生部关于消毒技术管理规范制度要求,对临床各科室使用器械物品由消毒供应中心集中收回、清洗、消毒、灭菌、下送供应.由于同一个人同时收取多个科室,使用同一副手套清点器械及收取各科室的领物单与发放的物品,均不同程度受到污染.为此,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 加强洗衣房管理预防医院感染

    作者:朱莹;马勇智;杨爱华;彭国华;丁小勇

    医院洗衣房承担者患者、工作人员、医疗用布类洗涤和消毒工作.为了更好地控制医院感染, 提高医疗质量, 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 加强洗衣房医院感染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千玉洁洗液用于重症患者会阴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作者:杨世梅

    为了减轻重症患者会阴护理时疼痛,采用千玉洁洗液进行会阴护理,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 观察2009年7月-2010年7月我院神经科ICU患者共71例,女性33例,男性38例.

  • 跟班督导提高消毒供应室质量

    作者:陈蓉美;张志萍

    为了解决消毒供应室质量管理方面的问题,落实<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医院感染科通过跟班督导对消毒供应中心进行管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 一次性工作帽在检验科采血室的应用

    作者:袁卫东

    检验科采血室是医院门诊患者集中进行采血的场所,其采血垫枕极易受到血液或体液污染.传统垫枕是用棉布做成,污染后不易清洗.根据<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要求,采血时要做到一人、一带、一巾,但在临床实施过程中往往因工作量大而忽视.为了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要求,避免医院感染的发生,笔者在临床经过反复实践发现,将一次性工作帽套在采血垫枕上可有效解决这一弊端,为临床工作带来便利.现将方法介绍如下:(1)材料:23 cm×15 cm×3 cm棉垫

  •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沟通中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

    作者:庄玲玲;许娟娟;肖长

    为了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供应室护士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熟练的协调沟通技巧,切实做好临床科室的后勤保障.

  • 加强新护士护理安全管理

    作者:王利华;甘惠贞

    护理安全管理是护理质量的第一生命和核心目标,是反映护理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是保证患者得到良好护理和优质服务的基础,也是护理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对维护医院正常工作程序和社会治安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确保新护士护理安全管理,消除各种不安全因素,建立完善的护理安全监控系统,对护理安全是十分重要的.

  • 2007-2009年儿科病原学送检与药敏分析

    作者:薛春萍

    根据我院病原学送检情况,笔者从2007-2009年对儿科感染病原菌送检阳性率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菌株来源 菌株来源于2007-2009年我院住院及门诊患儿各类送检标本 723例,包括痰液、咽拭子、尿液、分泌物、大便、血液、脑脊液、骨髓、体液(包括胸水、腹水、引流液)等培养分离的病原菌.

  • 局部外用抗感染药物治疗烧伤

    作者:张癸荣;鲁燕侠;吴芳

    由于深度烧伤局部血管阻塞,全身应用抗菌药物难以达到局部,控制创面的细菌繁殖单靠静脉应用疗效较差,因此全身只作为预防用药,而早期局部应用抑菌或杀菌制剂却是控制创面感染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措施.

  • 爱尔碘与常规消毒剂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比较

    作者:刘奕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碘酊、乙醇、聚维酮碘均为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规定使用的消毒剂,爱尔碘组采用山东利尔康消毒科技有限公司出品的爱尔碘皮肤消毒液,有效碘含量为0.23%,醋酸氯己定0.50%,乙醇65.00%.

  • 烧伤感染的临床分析

    作者:鲁启英;李冬

    感染是威胁烧伤患者生命的重要原因,在烧伤致死原因中居第2位,仅次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烧伤感染特别是烧伤败血症已成为严重烧伤的主要死亡原因,文献报道占总死亡率的66.7%.现总结潜江市中心医院2007年6月-2010年12月烧伤患者 226例,进行临床对比及统计分析.

    关键词: 烧伤 感染 临床分析
  •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后效应与合理用药

    作者:吕娟丽;闫赋琴;刘洋

    抗菌药物后效应是指细菌与抗菌药物短暂接触,当药物浓度下降低于低抑菌浓度(MIC)或消除后,细菌生长仍受到抑制的效应.抗菌药物后效应已成为评价抗菌药物药效学的重要参数.随着抗菌药物后效应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许多抗菌药物的抗菌活性与药物的峰浓度密切相关,即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其体内浓度不必始终维持在有效血药浓度之上.当血药浓度低于MIC和小杀菌浓度(MBC)时,由于高浓度产生的抗菌药物后效应使细菌的生长仍受到持续抑制.故我们可充分利用抗菌药物后效应的特点来指导更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

  • 管腔器械的清洗消毒管理

    作者:丰优华

    管腔器械是手术常用器械之一,其清洗消毒也是供应室难度大的工作之一,因此,加强管腔器械的管理,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有很大的重要性.我院于2009年1月实行集中式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 加强携带HBV孕产妇的管理预防传播

    作者:王立芳

    血液、体液传播和母婴传播是乙型肝炎病毒 (HBV) 传播的主要途径.为预防HBV在围生期的传播,我们对携带HBV的孕产妇采取以下管理措施.

  • 准分子激光净化手术室的环境监测与管理

    作者:周群英

    随着现代化医院的建设与发展,洁净手术室的建设已逐步普及,我院于2003年购进了美国博士伦公司生产的217型准分子激光手术系统,根据仪器及手术对环境的要求,安装了千级空气净化系统和恒温恒湿空气调节系统,经过严格管理,7年来激光系统性能发挥正常,LASIK手术患者无一例发生感染,介绍如下.

  • 重症监护病房常见病原菌调查分析

    作者:秦桂英;邱隆敏;杨泽敏;龙盛双;谢容

    目的 对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患者各类感染性标本病原菌分布和药物敏感性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减少耐药菌产生,及时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降低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提供指导依据.方法 对2009年4月-2010年3月ICU住院患者各类感染性标本分离的328株病原菌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ICU患者共送检标本1320份,阳性328份,阳性率24.85%,主要来源于痰液、尿液、血液,分别占81.40%、5.18%、5.18%;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71.95%,革兰阳性菌占16.16%,真菌占11.89%;大肠埃希菌中产ESBLs的菌株占78.95%,金黄色葡萄球菌中MRSA占97.67%.结论重症监护病房的病原菌以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并且对多种药物耐药,临床上要引起高度重视.

  • 2009年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对照研究

    作者:李倩;郝建峰;赵江花;张洪峰;王乐;尚大巍

    目的 探讨邯郸市中心医院2009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特点,并与唐山市工人医院相应数据进行比较.方法 对2009年分离的3889株病原菌分布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邯郸市中心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66.57%,其次为革兰阳性球菌,占23.38%,真菌占10.05%;与唐山市工人医院相应数据比较,革兰阴性杆菌和革兰阳性球菌构成比低于邯郸市中心医院,真菌构成比显著高于邯郸市中心医院.结论唐山市工人医院在控制革兰阴性杆菌和革兰阳性球菌医院感染方面好于邯郸市医院,在控制真菌医院感染方面邯郸市中心医院好于唐山市工人医院.

  • 2004-2009年血培养标本中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

    作者:陈晨;隋娜;丁士芳;吴大玮;孙恩华;李文远

    目的 分析血流感染病原菌及其耐药性,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9年12月临床送检血培养标本所分离的病原菌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7153份血培养标本中共获得701株病原菌,革兰阳性菌占52.1%,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占首位,葡萄球菌属对苯唑西林的耐药率高,检出2株耐万古霉素肠球菌;革兰阴性菌占34.5%,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占15.1%、4.6%、2.7%,其中60.4%大肠埃希菌和36.8%肺炎克雷伯菌ESBLs阳性,两者均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性高;真菌占13.4%,以热带假丝酵母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对抗真菌药物敏感率均较高,其中ICU患者占分离真菌菌株的37.6%.结论5年血流感染呈逐年上升趋势,病原菌种属多样化,耐药率高;临床应加强对血培养中病原菌及耐药性的监测.

  • 鲍氏不动杆菌的感染特征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曾贤铭;邹燕萍;张婴嫱;李琳玲

    目的 总结分析鲍氏不动杆菌的感染特征及耐药性.方法 2007年1月-2010年6月,从住院患者的各类标本中共分离到113株鲍氏不动杆菌,分析其感染的特征及耐药性.结果 鲍氏不动杆菌临床标本主要来源于痰液,占67.3%,分泌物占21.2%;113株鲍氏不动杆菌的检出率以呼吸科高,达24.8%,其次为干部科检出率为19.5%、重症监护病房(ICU)检出率为17.7%;鲍氏不动杆菌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由高到低分别为头孢噻肟为73.5%、头孢曲松为69.9%、头孢他啶为54.0%、氨曲南为52.2%、庆大霉素为48.7%等,而对亚胺培南为12.4%、头孢哌酮/舒巴坦为8.0%,耐药率相对较低.结论鲍氏不动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临床抗感染治疗中选用抗菌药物,应尽可能根据药敏结果选用低耐药的药物,从而降低耐药率,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 重症监护病房环境病原菌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刘亮宝;张延斌;黄春蓉;朱华云;谌科;张勤

    目的 研究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环境中病原菌的种类及分布状况.方法 对3个ICU的医护人员、患者及其周围环境中的病原菌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中心ICU、胸外ICU和神外ICU环境病原菌检出率分别为34.6%、58.8%、79.1%;中心ICU、胸外ICU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阳性菌,神外ICU病原菌主要为真菌和革兰阴性菌;病原菌主要分布于患者手、鼻腔、办公用具及治疗仪器.结论有必要结合ICU环境病原菌情况,加强ICU环境清洁消毒工作,强化医护人员标准预防意识.

  • 多药耐药菌医院感染的动态分析研究

    作者:许青霞;潘军;肖伟强

    目的 动态观察并分析2006-2009年,多药耐药菌的检出率及耐药性,促进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方法 采用NCCLS推荐的纸片扩散确证法检测ESBLs和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MIC法做药敏试验,WHONET5.4分析软件对药敏试验进行统计.结果 4年来产ESBLs阳性大肠埃希菌从59.2%上升至72.0%;克雷伯菌属从20.0%上升至46.4%;奇异变形菌阳性率较低,产ESBLs株仅对碳青霉烯类、阿米卡星、β-内酰胺酶抑剂类的耐药率较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阳性率从53.3%下降至29.8%;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阳性率从55.0%降至56.5%;但MRS呈现多药耐药性,对MRS的治疗应首选糖肽类药物;多药耐药非发酵菌的检出率处于上升趋势.结论4年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ESBLs阳性率逐年升高;MRSA阳性率呈下降趋势,MRCNS阳性率变化不大;多药耐药非发酵菌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应引起关注.

  •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属的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张旭晶

    目的 了解冀中地区泌尿生殖道标本中解脲脲支原体(Uu)和人支原体(Mh)致病机制及药物敏感性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支原体属培养、鉴定、计数及药敏一体化测试盒对185例在医院性病门诊疑似非淋球菌尿道炎的就诊患者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185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属感染患者标本中,其中Uu对12种抗菌药物敏感性较高的是交沙霉素、克拉霉素、多西环素,敏感率分别为97.3%、96.4%、93.7%;Mh对12种抗菌药物敏感性较高的是多西环素、交沙霉素,敏感率分别为96.6%、93.2%;UU+ MH混合感染显示对药物的耐药率均比单纯UU感染耐药高.结论医院治疗支原体属感染首选交沙霉素、多西环素,为临床合理、有效治疗提供了试验数据.

  • 新生儿病区病原菌调查分析及预防感染对策

    作者:李伟中;林伟青;林佩贤;辜红妮

    目的 了解新生儿病区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为有效预防和控制新生儿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对新生儿病区2009年4月-2011年3月,临床标本分离培养的细菌及耐药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共检出病原菌290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74株占60.00%,革兰阴性菌106株占36.55%,真菌10株占3.45%,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分别为62.96%、38.89%,MRSA检出率为50.00%.结论通过病原学监测,了解细菌分布及其耐药趋势,对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控制耐药菌株产生,有效预防新生儿感染有重要意义.

  • 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学分析

    作者:岳伟;张雅静;李效兰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病原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调查2010年1-10月,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的体征及病原学情况.结果 脑卒中患者832例,医院感染75例,感染率为9.0%,医院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占54.7%,其次为泌尿道占21.3%,其中发生≥2个部位感染的有8例;细菌学检查分离出病原菌71株,其中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67.6%,革兰阳性菌占16.9%,真菌占15.5%.结论脑卒中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要病原菌.

  • 2004-2009年医院感染细菌分布及耐药性变迁

    作者:王德;曹玉妍;江婵娣;杨冬艳;梁振涛

    目的 分析医院2004-2009年临床分离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变迁,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临床送检的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并进行细菌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统计分析试验结果.结果 2004-2009年,临床分离主要革兰阴性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多,大肠埃希菌次之,肺炎克雷伯菌居第3位,所占比例分别为28.42%、28.41% 、19.00%;主要的革兰阳性球菌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多,占43.94%;在2004-2007年的4年中,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但是2008年以后出现下降趋势.结论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可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 168株医院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探讨

    作者:周坚;张亚衡

    目的 探讨医院感染铜绿假单胞菌(PAE)的耐药特性,为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细菌分离培养、鉴定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采用常规方法进行;采用CLSI推荐的K-B法进行药敏试验和判读结果.结果 医院168株PAE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100.0%敏感;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耐药率较低为10.1%~14.3%;耐药率高的是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为58.3%;耐药率>30.0%的抗菌药物是头孢噻肟、环丙沙星、庆大霉素、氨曲南.结论基层医院PAE也产生了较为严重的耐药性,应加强细菌耐药性的监测与控制.

  • 新疆乌鲁木齐市儿童头癣病原菌分析

    作者:张巧巧;帕丽达·阿布利孜;董潇阳;哈德丽亚;刘旭;周珊

    目的 了解新疆乌鲁木齐市儿童头癣病原菌的分布情况.方法 对2003年1月-2010年12月,诊断为头癣的141例患儿,年龄在4月龄~11岁,采集病发及鳞屑真菌镜检、培养,在形态学鉴定的基础上行核糖体DNA(rDNA)ITS区序列测定确切鉴定.结果 镜检和培养均为阳性86例占60.99%,镜检阳性、培养阴性46例为32.63%,镜检阴性、培养阳性9例为6.38%,95例培养阳性患儿中男58例、女37例,汉族54例、维吾尔族41例;菌种鉴定结果:犬小孢子菌45株,铁锈色小孢子菌23株,紫色毛癣菌12株,许兰毛癣菌8株,断发毛癣菌5株,疣状毛癣菌2株;不同性别及族别间儿童头癣的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族别间病原菌分布不同.结论犬小孢子菌为乌鲁木齐市汉族儿童头癣的主要致病菌,铁锈色小孢子菌为维吾尔族儿童头癣主要致病菌,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头癣病原菌分布亦有差异.

  • 泌尿生殖道感染解脲脲支原体耐药性分析

    作者:周细坤;汤海燕

    目的 调查泌尿生殖道感染解脲脲支原体(Uu)耐药性现状,为临床医师选择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Mycoplasma IST2支原体试剂盒对1347例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进行Uu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 Uu检测阳性率为52.7%,Uu对普那霉素、多西环素、交沙霉素敏感率很高,分别为100.0%、98.3%、96.8%;对红霉素、四环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敏感率较高,为59.5%~92.0%;而对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环丙沙星、氧氟沙星敏感率仅11.0%和23.5%.结论目前Uu对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率很高,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尤其要慎用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才能提高Uu感染的临床治愈率.

  • 伤口分泌物病原菌培养及药敏分析

    作者:凌丽燕;张冬青

    目的 了解引起骨科术后伤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分析2007年1月-2009年12月送检的224份骨科伤口分泌物标本.结果 共送检标本224份,培养阳性124份,阳性率55.3%;病原菌共检出156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80株占51.3%,革兰阴性杆菌65株占41.7%,真菌11株占7.0%;检出前5位的病原菌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54株,大肠埃希菌22株,肺炎克雷伯菌14株,铜绿假单胞菌12株,假丝酵母菌属11株.结论对骨科伤口感染提倡针对药敏试验结果实行用药个体化.

  • 21例肝肾移植术后脓毒败血症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万齐全;马颖;明英姿;周建党

    目的 了解肝肾移植术后脓毒败血症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特征,以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方法 2008年1月-2010年4月医院肝肾移植术后经血培养证实的脓毒败血症病例21例,检出菌株24株,以BD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药敏试验了解其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结果 病原菌构成革兰阴性杆菌处于优势,占62.4%,革兰阳性球菌次之,占37.6%,未培养出真菌;对革兰阴性杆菌为敏感药物为碳青霉烯类和喹诺酮类,耐药性高的为单环β-内酰胺类和磺胺类,其次是一、二、三代头孢菌素;对革兰阳性球菌耐药性低的为糖肽类及恶唑烷酮类.结论近两年该院肝肾移植术后脓毒败血症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病原菌对抗菌药物有较高的耐药性.

  • 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病原菌的表型检测分析

    作者:邹桂玲;杜雪飞;孙哲;孟晓玉;陈国玉

    目的 了解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病原菌的耐药机制,更合理地指导临床应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降低多药耐药率.方法 采用改良Hodge试验方法,同时采用双纸片法进行ESBLs酶检测.结果 145株多药耐药菌中44株(不动杆菌属40株,克雷伯菌属4株)产KPC型碳青霉烯酶.结论产KPC型碳青霉烯酶克雷伯菌属同时产ESBLs酶,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不动杆菌属产KPC型检出率较高.

  • 156株弗氏柠檬酸杆菌感染的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作者:刘广义

    目的 了解医院临床标本分离的弗氏柠檬酸杆菌(CFR)检出分布规律及耐药性特点,为临床医师合理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5月,住院患者送检标本中分离的156株CFR,计算其构成比、科室分离率,鉴定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CLSI推荐的K-B法.结果 分离的156株CFR中,呼吸内科检出占39.1%,神经内科占15.4%,综合ICU占12.2%;主要标本来源于痰液、脓液、尿液,分别占总数的60.3%、21.2%、7.1%;病原菌检出447株,检出CFR 156株,占34.9%;CFR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的耐药性较强,耐药率分别为100.0%、91.0%,可引起多部位感染.结论应重视对多药耐药CFR的监控与控制,预防医院感染暴发流行.

  • 老年患者下呼吸道酵母样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作者:范晓云;汪浩;王聪慧;武晓兰;谭红霞;沈继录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酵母样真菌社区与医院感染临床特点.方法 对288例老年住院患者下呼吸道酵母样真菌感染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社区和医院感染均以白色假丝酵母菌多见,社区感染愈后较好;医院感染多伴有发热和侵入性操作,住院时间较长,与性别、年龄、抗菌药物使用、白细胞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种真菌对多种抗真菌药物敏感率较高,社区感染的光滑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和伊曲康唑的敏感性高于医院感染.结论认识老年患者下呼吸道真菌社区与医院感染特点,有助于指导临床.

  • 大肠埃希菌Ⅰ类整合子与多药耐药的相关性探讨

    作者:黄永茂;吴志鹃;陈枫;王旭;钟利;向成玉;陈庄;邹永胜

    目的 探讨临床分离多药耐药大肠埃希菌(ECO)的Ⅰ类整合子流行分布及与多药耐药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方法 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检测71株大肠埃希菌对3类4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药敏率;PCR方法检测Ⅰ类整合子3个不同部位的基因.结果 71株大肠埃希菌耐庆大霉素47株为66.20%、耐左氧氟沙星45株为63.38%、耐头孢噻肟42株为59.15%、耐头孢他啶13株为18.31%,多药耐药率为32.39%;Ⅰ类整合子的总检出率为88.73%,整合子阳性与阴性株对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头孢噻肟的药敏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药耐药菌株中Ⅰ类整合子基因的阳性率为100.0%,耐多药菌株与全敏感菌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肠埃希菌的Ⅰ类整合子的检出率高,且与其多药耐药性密切相关.

  • 深圳市男男性行为人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流行株的聚集性分析

    作者:王晓辉;鲍毅;何太平;陈琳;程锦泉

    目的 研究深圳市男男性行为(MSM)人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HIV-1)亚型的聚集性,为艾滋病的预防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RT-PCR巢式扩增深圳市MSM人群HIV-1病毒的gag基因和env基因,结合HIV数据库和MEGA4.02软件分析测序结果,确定亚型;建立进化树,比较各亚型的组内基因离散率.结果 深圳市MSM人群中HIV-1流行株以CRF01-AE为主,占53.0%,与CRF07-BC、CRF08-BC、B、C共同存在,各个亚型均形成了簇集(cluster);B亚型cluster的基因离散率大(gag区:9.5%,env区:16.1%),CRF01-AE形成了3个独立的cluster.结论深圳市MSM人群中流行的HIV-1毒株是复杂的,并且不同亚型的毒株也有各自的变异,以CRF01-AE和B亚型为典型,病毒基因的变异对病毒的表型,疾病的进程及耐药性的影响尚待进一步研究.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及肝组织HBV-DNA含量与肝损害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吴昊;吴博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及肝组织HBV-DNA含量与肝损害的相关性研究.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7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及肝组织HBV-DNA水平.结果 HBeAg阳性组肝组织HBV-DNA(12.56±3.38)×107拷贝/ml,和血清HBV-DNA(9.13±2.97)×107拷贝/ml定量,均明显高于HBeAg阴性组(1.25±0.61)×107拷贝/ml和(0.98±0.52)×107拷贝/m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组织炎症G2-4组肝组织HBV-DNA定量(8.09±2.98)×107拷贝/ml,明显高于G0-1(5.32±2.24)×107拷贝/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组织纤维化S2-4组(7.78±2.87)×107拷贝/ml,肝组织HBV-DNA定量明显高于G0-1(6.13±2.39)×107拷贝/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HBV-DNA定量,在肝组织炎症程度G0-1与G2-4之间,肝组织纤维程度S0-1与S2-4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肝组织和血清HBV-DNA与HBeAg的表达密切相关,肝组织HBV-DNA载量与肝脏损伤程度呈明显相关,能够客观反映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程度;而血清HBV-DNA定量与肝组织炎症和脏纤维化程度无明显关系.

  • 产CTX-M酶肠杆菌科细菌耐药性及其相关耐药基因研究

    作者:姚杰;徐元宏;贾建安;陶勇

    目的 了解产CTX-M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肠杆菌科细菌的阳性率、耐药性以及基因型分布.方法 采用纸片扩散法检测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18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相关耐药基因并用DNA序列分析确认基因亚型.结果 检测菌株中ESBLs阳性56株,阳性率为44.4%;检测菌株对亚胺培南全部敏感,质粒接合试验证实,CTX-M型ESBLs介导的耐药可以水平转移;产ESBLs阳性菌株中有48株扩增到CTX-M型耐药基因,其中CTX-M-3型11株,CTX-M-9型7株,CTX-M-14型25株.结论产CTX-M型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较高,以CTX-M-14型为多;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是目前治疗产ESBLs细菌有效药物.

  • 外排泵acra/acrb基因与多药耐药大肠埃希菌关系的探讨

    作者:王旭;吴志鹃;陈枫;黄永茂;钟利;向成玉;陈庄

    目的 了解大肠埃希菌(ECO)对3类6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以及外排泵acra/acrb基因在临床分离株中的存在,探讨acra/acrb与大肠埃希菌多药耐药性间的相关性.方法 药物敏感试验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推荐的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6种抗菌药物的药物敏感性检测;PCR技术检测大肠埃希菌携带acra/acrb基因的情况.结果 耐药模式中以多药耐药为主占52.11%,其表型以 CTX+G+S+CIP+LEV为主,8株,占11.27%;acra/acrb阳性率在多耐药株与双耐药株、单耐药株、全敏感株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肠埃希菌对3类6种抗菌药物普遍耐药,并且存在明显的多药耐药和交叉耐药现象;外排泵基因acra/acrb是大肠埃希菌多药耐药的重要原因之一.

  • 甲型H1N1流感病毒快速诊断核酸试纸条的研制及应用

    作者:张永乐;厉小玉;潘克女;钟华燕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核酸试纸条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方法 根据2009年公布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基因组序列设计合理的引物建立环介导恒温扩增体系,并在体系中加入含生物素的标记探针;在恒温下扩增45 min后产物与醋酸纤维棉片结合进行胶体金免疫试纸条显色反应,利用该方法检测76例确诊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患者的咽部分泌物,同时采用卫生部公布的合格试剂盒进行对比试验.结果 76例确诊患者咽部分泌物经核酸试纸条检测全阳性,经对比试剂盒检测103拷贝/ml的标本进行10倍稀释后采用核酸试纸条检测结果仍能测出.结论核酸试纸条法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具有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特点更适合于临床快速诊断.

  •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作者:师志云;赵志军;贾伟;李刚;杨晓燕;张楠;魏军

    目的 研究某院临床分离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分子流行病学特点,为临床预防、MRSA流行监测,制定防治方案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药敏纸片法和PCR技术对从住院患者、医务人员及环境分离的MRSA进行表型、基因型鉴定,检测其杀白细胞毒素(pvl)基因,并进一步对mecA基因阳性标本进行SCCmec基因分型.结果 从1352份标本中分离出10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为54株,主要分离于烧伤科占77.78%;根据SCCmec基因分型结果,54株MRSA以Ⅲ型为主,占68.52%,pvl基因均为阴性.结论某院MRSA临床检出率与2008年监测的数据相仿,流行情况以Ⅲ型SCCmec基因型为主,提示医院MRSA临床株与环境株之间MRSA可能具有同源性,临床必须采取严格措施加以控制.

  • 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外固定架相关感染的临床研究

    作者:侯占江;杨硕

    目的 探讨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外固定架针眼相关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谱,为临床和医院感染管理提供资料.方法 回顾性调查77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外固定架固定后针眼相关感染患者,术后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结果 培养出病原菌52株,病原菌分布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褪色沙雷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产ESBLs13株,占62.21%,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3株,占45.53%,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2株,占53.09%,万古霉素和亚胺培南仍具有较好的抗菌作用.结论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外固定架针眼相关感染问题值得高度重视,对耐药菌株应严密监测与控制.

  • 新生儿医院感染趋势及预防控制措施

    作者:郑桂爱

    目的 探讨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发展趋势和预防控制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2010年,新生儿病区医院感染发生情况,每2年作比较,分析其发展趋势,并针对原因提出重点预防控制措施.结果 新生儿医院感染发展趋势是感染率逐年下降,分别是4.14%、2.49%、2.02%,93例医院感染患儿中,早产儿占多数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分别是57.14%、60.00%、64.28%;血行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逐年有所增加.结论不断加强新生儿病房管理,医务人员管理,重点加强新生儿基础护理,血行感染管理和呼吸道感染管理,能有效降低新生儿医院感染率.

  •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

    作者:张彩萍;李时敏;白晓兰;李爱玉

    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现患率,评价医院感染日常监测资料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横断面调查方法,对调查日0∶00-24∶00的所有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填写统一的个案调查表,并对调查当日处于医院感染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9年4月21日及11月4日连续两次共调查住院患者1243例,实查率为99.68%;医院感染现患率分别为2.30%和1.86%,医院感染高发科室为神经内科;医院感染部位以上呼吸道为主,其次为下呼吸道和胃肠道.结论针对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的科室进行重点监测及干预,加强感染病例标本送检,规范手术科室抗菌药物使用,降低使用率.

  • 协助腹部手术后患者有效咳痰方法的改进及效果观察

    作者:芦芳;周敏新;张爱萍;吕少诚;张金颖;朱焕改;史宪杰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后患者咳痰方法的改进.方法 选择行腹部手术患者63例,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护士分别使用常规方法与改进后方法协助患者进行咳痰,比较两种方法的成功率及对患者舒适度的影响.结果 使用改进后的方法协助患者咳痰的有效率为87.3%,明显高于常规方法(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进后的方法舒适度显著优于常规方法(P<0.05).结论对腹部手术患者采用改进后方法协助咳痰,能够明显提高咳痰的成功率、减轻患者的不适.

    关键词: 腹部手术 咳痰 护理
  • 大剂量静脉用丙种球蛋白治疗病毒性脑炎130例分析

    作者:李波

    目的 观察应用大剂量静脉用丙种球蛋白( IV IG),对病毒性脑膜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收治的269例病毒性脑膜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130例和对照组139例,对照组给予降颅压、对症支持治疗和病毒唑、干扰素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静脉注射IV IG 200~400 mg/(kg·d)3 d,比较2组7、10、15 d治愈率及症状的恢复时间.结果 治疗组7、10 d治愈率分别为48.5%、91.5%,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15 d治愈率为98.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大剂量静脉注射IV IG治疗病毒性脑膜炎效果明显.

  • 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调查分析

    作者:王文玉;叶芳

    目的 调查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668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中并发医院感染的8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医院感染率年龄60~69岁为5.23%、70~79岁为10.12%、≥80岁为44.19%;住院时间<1个月为9.76%、≥1个月为15.98%;病程<10年为9.49%、≥10年13.73%;伴有并发症为14.40%、无并发症为9.45%;有侵入性操作为25.32%、无侵入性操作为10.36%,说明以上因素与应用感染率成正比,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及消化道感染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并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应加强对这些因子的监控,以尽量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 脊髓损伤患者医院感染常见部位分析及护理干预

    作者:吕卫华;卫金歧;赵君

    目的 分析脊髓损伤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常见部位,并提出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对2007年10月-2010年10月,骨科107例脊髓损伤患者中的49例医院感染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泌尿道、下呼吸道、泌尿道合并下呼吸道以及其他部位医院感染发生率分别为48.98%、26.53%、14.29%、10.20%.结论脊髓损伤患者医院感染常见部位为泌尿道及下呼吸道.应加强脊髓损伤患者的护理,尤其要重视泌尿道和呼吸道的护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防止交叉感染,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高患者机体抵抗力,减少脊髓损伤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

  • 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与p16蛋白表达在宫颈鳞癌中的意义

    作者:张玉阳;郑飞云;赵红琴;周凯;韩义香

    目的 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与p16蛋白表达在宫颈鳞癌中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 收集2008年12月-2010年12月,72例宫颈鳞癌标本、32例上皮肉瘤变标本和28例正常宫颈组织标本,分别采用原位杂交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标本中HPV 16/18和p16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HPV16/18在宫颈鳞癌中的阳性率为59.7%,明显高于正常宫颈上皮的阳性率(7.1%)和宫颈上皮肉瘤变的阳性率(12.5%),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16蛋白在宫颈鳞癌中的阳性率为79.2%,明显高于正常宫颈上皮的阳性率(7.1%)和宫颈上皮肉瘤变的阳性率(3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2例宫颈鳞癌组织中HPV16/18的表达与FIGO分期密切相关(P=0.038),而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细胞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无关;p16蛋白的表达与FIGO分期、肿瘤大小及细胞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及淋巴结转移无关.结论HPV16/18和p16蛋白在宫颈鳞癌中表达明显升高,并且与宫颈鳞癌的临床病理资料密切相关,说明其在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梗阻性黄疸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临床分析

    作者:刘文艺

    目的 探讨梗阻性黄疸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82例梗阻性黄疸患者,按照是否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分为肾衰竭组及无肾衰竭组,比较2组年龄、术前肾功能、肝功能、手术时间、出血量、有无胆道感染;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探讨梗阻性黄疸术后,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相关性因素.结果 82例梗阻性黄疸患者,有7例术后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生率为8.54%,2组患者术前肾功能均在相同水平;肾衰竭组患者谷氨酰基转肽酶(55.4±23.7)mmol/L、总胆红素(313.2±48.2)mmol/L、手术时间(5.6±0.9)h、出血量(800.5±100.7)ml、术前胆道感染6例,均高于无肾衰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年龄、谷氨酰基转肽酶、总胆红素、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前有无胆道感染,与患者急性肾功能衰竭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年龄、术前肝功能、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前有无胆道感染,是梗阻性黄疸术后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的重要影响因素.

  • 14所医院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管理调查分析

    作者:程桂芬

    目的 了解14所医院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管理现状,提出管理对策.方法 根据<医疗机构血透室管理规范>等进行现场调查.结果 57.1%医院血液透析室布局流程不合理,35.7%医院隔离透析区管理不规范,78.6%医院B液配制设备消毒不符合要求,57.1%医院透析机内部消毒方法不正确,71.4%医院职能部门督查不力,71.4%医院未开展血液透析相关感染病例监控.结论行政主管部门依法督查,医院给予资金支持,开展前瞻性监控是预防感染的关键.

  • 高龄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分析及对策

    作者:王颖莹;刘冰;朱焕改;高媛;张伟

    目的 探讨高龄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的致病因素及防治对策.方法 对医院近3年来入院治疗的高龄恶性肿瘤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感染部位、致病因素和病原菌分布等进行分析,并对如何控制医院感染总结经验、提出对策.结果 518例入院治疗的高龄恶性肿瘤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108例,发生感染多的是胰腺癌、食道癌,>40.0%;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首位占69.4%,其次为呼吸道与泌尿道的合并感染占21.3%;革兰阴性菌为主要病原菌占56.7%,其次为真菌占30.9%,革兰阳性菌占10.1%.结论老年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概率较高,其主要诱因包括肿瘤、放疗、化疗、手术、高龄、并发症等导致的免疫力低下、菌群失调、长期住院等;应从多方面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 腰椎管狭窄症术后感染及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杨林;海涌;周君琳;曲铁兵

    目的 分析腰椎管狭窄症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前瞻性监测和回顾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2009年1月-2010年12月入住骨科的206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腰椎管狭窄症术后感染发生率为3.4%,其中上呼吸道感染占42.9%,肺部感染占57.1%,伴有伤口局部感染占42.9%;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57.1%,其次是革兰阳性菌,占42.9%,且对多种抗菌药物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结论认真施行无菌操作,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熟练进行手术操作,尽可能缩短手术时间,加强环境管理和感染监控,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对降低腰椎管狭窄症术后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 耐碳青霉烯类鲍氏不动杆菌医院获得性肺炎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王玲;杨连松;王清华;王剑利

    目的 探讨耐碳青霉烯类鲍氏不动杆菌(CRAB)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05年1月-2010年12月鲍氏不动杆菌(ABA)引起的医院获得性肺炎92例,分为CRAB 医院获得性肺炎组30例和碳青霉烯类敏感鲍氏不动杆菌(CSAB)医院获得性肺炎组62例;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发现,APACHEⅡ评分≥16分、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机械通气、分离出ABA前<2周曾应用过亚胺培南或美罗培南、≥2种抗菌药物联合应用与CRAB感染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APACHEⅡ≥16分(OR=4.144,95%Cl 1.346~12.761,P=0.013)及分离出CRAB前<2周曾应用过亚胺培南或美罗培南(OR=3.236,95%Cl 1.128~9.282,P=0.029)是独立危险因素;CRAB组死亡11例,CSAB组死亡19例,2组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PACHEⅡ≥16分及分离出CRAB前<2周曾应用过亚胺培南或美罗培南,是CRAB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

  • 310例患儿医院感染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胡祥英;王秀灵;李庆忠

    目的 了解儿科住院患儿发生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对2007-2010年在儿科住院的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医院感染发生率4.57%,发生例次率4.82%,感染部位以上呼吸道多,占51.29%,其次为消化道,占29.68%;1-3月份和10-12月份以消化系统为主,4-6月份和7-9月份以呼吸系统为主,住院时间长和病情危重患儿有较高的医院感染.结论加强医护人员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针对<3岁患儿医院感染高的特点,根据疾病流行的特征,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降低医院感染.

  • 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高危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作者:徐绍莲;周云华

    目的 分析综合ICU神经外科危重患者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寻求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ICU 2007-2009年收治的547例住院时间>7 d患者病例资料、化验检查报告、影像学检查报告、生物学检查报告等,并以神经外科危重患者246例作为观察组,以同期收治的其他科室危重患者321例为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神经外科危重患者发生医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89例,占36.0%;痰培养结果共分离菌株127株,革兰阴性杆菌91株,占71.7%,革兰阳性球菌14株,占11.0%,真菌15株,占11.8%,其他7株,占5.5%;对照组患者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31例,占9.7%,痰培养结果共分离菌株47株,革兰阴性杆菌31株,占65.9%,革兰阳性球菌6株,占12.8%,真菌7株,占14.9%,其他3株,占6.4%.结论综合ICU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1),两组患者痰细菌培养结果及药敏试验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2010年中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与分析

    作者:吴小燕;钟旗

    目的 了解中医院医院感染的基本情况,为改进监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10年8月10日0∶00-24∶00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床旁调查和查阅住院病历相结合,填写统一的个案调查表,对调查日处于医院感染状态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应查689例,实查678例,实查率为98.96%,发生医院感染22例,现患率为3.24%;医院感染高的科室是综合ICU,其次为心脑病科;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居首位,占所有感染部位的31.82%,其次为泌尿道感染,占22.73%;全院治疗性细菌培养送检率为40.91%,检出医院感染病原菌5株,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等,抗菌药物的日使用率为28.17%.结论通过对医院现患率的调查,将加强对综合ICU、心脑病科及脑病外科等重点科室、重点环节的监控,降低医院感染率,提高病原菌送检率,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 早期肠内营养在食管癌术后感染预防中的效果研究

    作者:王雷;武玉清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在食管癌术后感染预防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06年10月-2010年10月,行手术治疗的150例食管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全肠外营养组75例,观察组:早期肠内营养组75例,将2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吻合口瘘发生率及术后1、3、7 d的血清hs-CRP、清蛋白、前清蛋白、淋巴细胞计数、E-SLT、sCD14水平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感染发生率、吻合口瘘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1 d两组血清hs-CRP、清蛋白、前清蛋白、淋巴细胞计数、E-SLT、sCD14水平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 d及7 d的观察组血清hs-CRP、淋巴细胞计数、E-SLT、sCD14水平低于对照组,清蛋白、前清蛋白高于对照组(均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对于预防食管癌术后感染有较大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乙型肝炎病毒敏感性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熊英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前S1抗原(PreS1)、HBV-DNA、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及PreS1与病毒复制的关系.方法 对583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标本,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前S1抗原和乙型肝炎两对半(HBV-M),荧光PCR探针检测HBV-DNA.结果 在190例HBsAg、HBeAg阳性的标本中,前S1抗原阳性为166例,HBV-DNA阳性为173例,阳性率分别为87.36%和91.05%,两种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93例HBsAg阳性、HBeAg阴性的标本中,前S1抗原阳性为195例,HBV-DNA阳性为212例.阳性率分别为49.62%和53.94%,两种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与HBV-DNA有较高的符合率,可作为判断乙型肝炎病毒早期感染、复制的敏感性指标;三者联合检测互相补充,更有助于临床疾病的诊治.

  • 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前路术后并发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护理

    作者:王姝南;黄颖;张淋淋;沈研

    目的 探讨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前路术后并发铜绿假单胞菌感染、食管瘘、肺栓塞的护理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前路术后并发铜绿假单胞菌感染、食管瘘、肺栓塞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经过两次手术病灶清除、修补、伤口持续灌注冲洗抗感染治疗与护理,瘘口愈合良好,住院365 d痊愈出院.结论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前路术后并发铜绿假单胞菌感染、食管瘘发生的原因复杂,术后做好消毒隔离,预防交叉感染至关重要;认真做好心理护理,有效的伤口灌注冲洗、环境的管理是防治的有效措施.

  • 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并医院感染的临床分析

    作者:林坤花;黄建丽;谢源福;林凤村;陈伟霖;卓延红;陈贵平;林艺娜;陈丽民;江少娜;李艺江

    目的 调查分析局部晚期鼻咽癌行同步放化疗患者医院感染情况,探讨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55例行同步放化疗鼻咽癌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病原体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55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38例,感染率为69.01%;医院感染出现的时间为放疗开始后10~49 d,中位时间为29.5 d;感染部位为口咽及鼻咽部黏膜36例,占94.73%,肺部1 例,占2.63%,败血症1例,占2.63%;共分离病原菌47株及带状疱疹病毒1株,以革兰阴性菌多见,共27株,占56.25%,其次为真菌,共18株,占37.50%;革兰阳性菌2株,占4.17%;革兰阴性菌耐药现象多见,主要对青霉素类、第一二代头孢类抗菌药物耐药;医院感染高危因素为口咽黏膜炎、白细胞减少、激素不合理使用.结论同期放化疗医院感染以革兰阴性菌口咽黏膜感染发生率高,重视咽拭子培养及药敏检测,加强口腔护理、预防白细胞下降、合理应用糖皮质激素.

  • 血液透析液细菌超标调查与分析

    作者:李晓红;杨俐;尹俊辉

    目的 查找血液透析器出入口液、B液细菌含量超标原因,制定整改措施,使其符合国家评价标准.方法 对不合格者采取综合控制措施后再次监测.结果 血液透析器出入口液、B液细菌菌落数分别由整改前(2152.95±826.45)、(1234.59±523.45)、(267.33±103.18)CFU/ml降至整改后(10.53±5.09)、(5.56±15.76)、0 CFU/ml;经χ2检验,透析器出入口液整改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41、7.63,P<0.01),A、B浓缩液、AB干粉、反渗水无菌生长.结论血液透析液细菌污染主要来源于B浓缩液;B浓缩液配制过程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做到现配现用.

  • 连续3年医院感染现患率的调查与分析

    作者:毕东杰;王永梅

    目的 分析3年医院感染的变化趋势,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医院2008年5月15日、2009年5月15日、2010年5月18日0∶00-24∶00的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统一标准填写调查表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3年共调查住院患者1025例,实查率均为100.00%,各年医院感染现患率分别为3.33%、3.21%、2.91%,连续3年的医院感染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调查显示呼吸道感染发病率高居首位,抗菌药物使用率低于国家卫生部的要求,但2010年与2008、2009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今后工作的重点就是加强呼吸道感染监测和预防,落实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规章制度,降低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比率.

  • 妇科手术后医院感染原因分析及相应对策

    作者:李雅琴;张景美

    目的 探讨妇科手术后医院感染的原因及相应对策.方法 对2006年6月-2010年12月,妇科手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11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患者的年龄分布、医院感染发生部位及手术方式的关系.结果 110例患者中,>60岁的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构成比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腹部伤口的发生率为27.3%,与其他部位感染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开腹手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为54.6%明显高于其他手术方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应加强医院感染的管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从多环节入手,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关键词: 妇科 医院感染 护理
  • 皮下引流管对预防腹部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临床研究

    作者:崔健;彭健;张阳德;肖维

    目的 探讨皮下引流管对于减少腹部外科手术术后切口感染的作用.方法 比较腹部外科手术后,放置皮下引流管组及未放置组之间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切口二期清创缝合率.结果 皮下引流管组切口感染率为2.48%,较未放置皮下引流管组切口感染率为8.25%,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切口感染患者的二期清创缝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放置皮下引流管可以降低腹部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 工作状态下环境卫生学监测及护理行为分析

    作者:刘莉萍

    目的 探讨医院工作状态下环境卫生学监测情况以及与护理行为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09年12月不同状态下的环境卫生学监测资料.结果 空气在静态下(紫外线灯消毒后无人状态) 采样合格率98.64%,动态下(治疗操作中)采样合格率75.10%;物体表面在清洁或消毒物体表面后采样合格率96.10%,治疗操作中随机采样合格率84.15%;护理人员手在洗手或卫生手消毒后采样合格率93.04%,治疗操作中随机采样合格率79.67%;不同状态下环境卫生学监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操作过程中存在很大的医院感染隐患,规范护理行为能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 手术部位医院感染干预的临床研究

    作者:孙健龙;管晓芸;张仁仙;张素梅

    目的 控制手术部位的医院感染,减少医源性感染的发生,提高医疗质量.方法 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建立手术部位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并予督查,实施目标性监测,干预手术部位医院感染的发生;手术医师确立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理念,落实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结果 通过对医院感染的干预和预防,减少了手术部位的医院感染的发生率,2005-2009年Ⅰ类手术切口感染率依次为0.48%、0.36%、0.24%、0.21%、0.19%,Ⅱ类手术切口感染率依次为0.51%、0.41%、0.27%、0.22%、0.22%,Ⅲ类手术切口感染率依次为1.62%、1.20%、0.99%、0.49%、0.43%.结论多途径加强围术期医院感染管理,是手术安全的可靠保证.

  • 加强输血科医院感染规范化管理

    作者:高华;王新莎;严世平

    目的 探讨输血科血液感染的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预防对策,防止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安全.方法 从科室生物和个人安全防护两个方面,减少免疫性输血风险和输血感染性风险,确定输血科在医院感染方面的关键环节.结果 输血科达到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操作常规,规范管理医疗废物,提高工作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强化输血科对医院感染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健全管理制度,加强监督力度,可以有效预防与控制输血科医院感染的发生.

  • JCI标准运用于控制深静脉置管相关性感染的临床护理研究

    作者:倪英;尉晨;李光辉

    目的 探讨JCI标准运用于控制老年病房深静脉置管相关感染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运用JCI标准的先进管理理念,建立一套完整的、系统的、持续改进的护理工作流程,并进行护理质量监测.结果 通过将JCI标准导入深静脉置管护理之中,建立以JCI为标准的护理操作流程,降低了相关感染的发生率;延长了导管留置时间;降低了医疗护理成本;增加了医患满意率.结论JCI标准运用深静脉置管护理之中,是一种安全、有效、持续改进的科学方法.

  • 临床化学检验室间质量评价结果分析

    作者:杨燕;邵耀明;贺建

    目的 分析参加卫生部临床化学检验室间质量评价的结果,控制实验的准确度,减少系统误差,提高检验质量.方法 根据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量评价活动评价标准:能力比对检验(PT)总平均成绩≥80%为合格,<80%为不合格;变异指数得分(VIS)总平均成绩≤80分为优秀,80150分为不合格;对医院检验科8年参加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量评价活动共100批次的质量控制血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通过参加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量评价活动,生化检验质量成绩逐年提高.结论参加室间质量评价活动对提高检验科的检验质量和管理水平有重大作用.

  • 影响医护人员手卫生合格率的因素分析

    作者:杜兵;薛艳波

    目的 了解影响医护人员手卫生合格率的因素.方法 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与护理部,对80名医护人员诊疗操作后手卫生过程进行观察、采样培养.结果 医护人员手卫生合格率为45.0%,其中32名医护人员使用肥皂洗手,合格率为12.5%,48名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合格率为66.7%;手卫生合格率受手卫生方式的影响,速干手消毒与肥皂洗手的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师与护士手卫生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造成手卫生合格率低的原因为揉擦时间不够、洗手后干手方式或洗手肥皂不符合要求.结论医护人员日常临床工作中,手卫生状况有待进一步加强.

  • 医院临床科室输血应注重环节管理

    作者:朱晨光

    目的 规范临床科室输血工作程序,避免相关环节差错发生.方法 把握临床科室输血科学评估内容、指征和知情告询杠杆,临床科室输血文书信息质量,输血技术操作标准及输血网络化管理,监测通报(通讯)和院、科、个人培训机制控制点.结果 注重临床科室输血环节控制,可帮助临床科室医务人员重温(或更新)输血知识,熟知法律(规)、标准,规范文书信息质量和操作标准行为,提升科学合理、循征输血理念,促进输血管理和技术要素优化,减少临床输血反应、事故和纠纷发生.结论临床科室输血是临床输血工作的关键环节之一,其质量控制程度好坏是输血科学合理、安全有效根本保证.

  • 无菌医用耗材的质控管理

    作者:徐雅萍;徐燕;仝青英;郑莉莉;刘兴杰;陈希霞;曲育红

    目的 加强无菌医用耗材的质控管理,优质服务于临床,降低医疗事故风险.方法 依据国家卫生部法规文件,制定一系列管理措施及消毒处理程序的规范化管理.结果 通过落实一系列质量控制管理措施和规范消毒处理程序,医疗耗材的工作流程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轨道.结论确保医疗安全,使无菌医用耗材的使用风险降至零,从而降低了医疗事故的发生.

  • 应用持续质量改进减少外科护士锐器伤的发生率

    作者:余儒;黄爱微;谢少华;李艳艳;赵秀芬;陈丽芬

    目的 通过持续质量改进的实施与效果评价,减少外科护士锐器伤的发生率.方法 应用PDCA循环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强调预防为主,注重过程管理,设定并执行减少外科护士锐器伤发生率的流程.结果 经过1年的实践,护士发生安瓿破裂致伤所占总人数比例由92.9%降至60.7%;护士发生锐器伤(除外安瓿裂伤)人均次数由2.3次降至1.5次.结论应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采取预防为主、注重过程管理,能减少护士锐器伤的发生率从而减少了职业感染的机会及降低血源性传播疾病的发生率.

  • 外来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处置规范化管理初探

    作者:刘启华;王玉玲;韩玉芳;孙秀杰

    外来手术器械主要是指由外单位(厂家)带入手术室临时使用的手术器械,其品种繁多,在不同医院传递、流动性大,其潜在的医院感染隐患不容忽视.于2007年3月试行将外来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进行标准化清洗、消毒、灭菌、监测、发放的规范化管理,已取得良好效果.

  • 两种多酶清洗剂对外来再生医疗器械清洗效果分析

    作者:朱凤溪

    目的 比较两种多酶清洗剂清洗外来再生医疗器械的质量.方法 取外来再生医疗器械800件,随机分为试验A组和对照B组,每组400件;A组使用鲁沃夫传统型酶洗剂+超声机洗,B组使用万福金安多酶清洗剂+超声机洗;比较2组器械清洗后的目测洁净合格率和2%联苯胺冰醋酸隐血显色合格率.结果 试验组清洗后器械目测洁净合格率和隐血显色合格率分别为98%和97%,对照组清洗后器械目测洁净合格率和隐血显色合格率分别为95%和91%,以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鲁沃夫传统型酶洗剂清洗外来再生医疗器械提高了清洗质量,确保了灭菌效果,是外来再生医疗器械清洗的理想清洗剂.

  • 管道清洗消毒器在呼吸机管道消毒中的应用

    作者:陈超;郭莹;于鹏;关健

    目的 探讨管道清洗消毒器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 对36例患者撤下的呼吸机管道、储水罐、Y型管,用咽拭子棉签擦拭其内壁送细菌培养,获得消毒前108份样本;然后用管道清洗消毒器对上述管道等器械进行清洗消毒;消毒后取同样标本送细菌培养,获得消毒后108份样本.结果 消毒前送检108份样本的病原菌阳性检出率为63.0%,共检出病原菌11种84株,多为耐药菌;消毒后送检108例样本的病原菌阳性检出率为0,病原菌的杀灭率为100.0%.结论使用管道清洗消毒器的消毒方法是一种新型的消毒方法,此方法方便高效、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推广.

  • 造血干细胞移植病房终末空气消毒方法的研究

    作者:彭昳;郑春荣;刘淑芹

    目的 寻求一种简便易行且对医务人员伤害小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层流病房终末空气消毒方法.方法 将经过氧乙酸熏蒸终末消毒处理的病房列为对照组,擦拭、空气层流消毒处理的病房列为试验组,分别比较空气沉降菌落培养计数及同期入住该病房患者的发热时间.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中心区及周边区空气培养菌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期入住病房行ATG治疗的患者在发热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擦拭与空气层流即可以完成病房的终末处理达到净化标准,其方法简便易行,值得临床推广.

  • 内镜管腔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及其清洗效果的研究

    作者:陆烨;陆龙喜;胡国庆;王笑笑

    目的 研究内镜管腔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的形成和清洗效果.方法 采用持续灌流培养技术、模拟清洗试验以及扫描电镜观察内镜管腔,人工培养生物膜形成及其对不同清洗方法的清洗效果.结果 体外连续培养5~7 d模拟内镜管腔的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形成稳定,不易冲洗脱落,膜中细菌浓度达(106~107)CFU/cm2;不含刷洗的内镜清洗程序的无菌水、低浓度多酶清洗液、无酶清洗液、高浓度多酶清洗液对生物膜细菌的清除对数值为0.12、0.42、2.11、1.54,正常内镜清洗程序4种清洗对生物膜经过人工刷洗后对生物膜细菌的对数值为0.23、0.67、2.67、1.95.结论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能在管腔类器械中形成,采用正确的内镜清洗方法和清洗液是将其去除的关键.

  • 2006-2010年医院抗菌药物使用调查分析

    作者:冯立新;赵文新;赵言玲

    目的 调查医院近5年临床科室抗菌药物使用和细菌学检查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为医院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6年1月-2010年6月所有临床科室出院病历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和细菌学检查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结果 5年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3.8%,治疗用病原学送检率31.4%,其中,内科系统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1.9%,治疗用病原学送检率为42.6%,外科系统抗菌药物使用率为82.3%,治疗用病原学送检率为20.4%;在使用抗菌药物患者中,单用的30 879例,占80.3%,二联6940例,占18.0%,≥三联646例,占1.7%.结论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率较高,细菌标本送检率较低,因此应采取综合措施,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特别是需要关注外科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 替考拉宁与去甲万古霉素在医院获得性MRSA肺炎老年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小波;亓占中;甘庆;李光清;王馨平;陈秋伶;张琼;李红

    目的 观察比较国产替考拉宁与国产盐酸去甲万古霉素治疗老年MRSA肺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对医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62例医院获得性MRSA肺炎老年患者,分别给予国产替考拉宁及国产去甲万古霉素治疗:替考拉宁为试验组32例;去甲万古霉素为对照组30例,药物剂量与用法遵照药品说明常规进行.结果 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6.25%和83.33%;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38%、10.00%,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住院时间及痰菌清除时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替考拉宁治疗老年医院获得性MRSA肺炎,治疗效果及安全性与国产盐酸去甲万古霉素无区别,但能更快控制病情,缩短住院时间.

  • 医院2009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分析

    作者:华国栋;何婷;张彦丽

    目的 分析总结医院2009年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2638份抗菌药物药品的出库资料和相关病历资料.结果 共涉及8大类51个药品种类,以β-内酰胺类占58.3%、大环内酯类占14.0%、氨基糖苷类占12.7%为主;数量多的前10位为头孢呋辛酯占13.3%、头孢哌酮/舒巴坦占11.8%、依替米星占8.8%、头孢唑肟占6.8%、左氧氟沙星占5.9%、克拉霉素占5.0%、阿莫西林占4.2%、头孢呋辛占3.2%、头孢西丁占2.8%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占2.5%;使用抗菌药物多的3个科室为呼吸科占16.1%、ICU占14.9%和普外科占9.4%,临床用途主要是抗感染治疗占53.1%、预防感染占29.2%和预防+治疗占17.7%.结论加强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管理,对提高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 228例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的调查分析

    作者:闫赋琴;吕娟丽;孙慧萍;刘鹰

    目的 调查医院疝气修补术、甲状腺及乳腺3种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应用,并评价其合理性.方法 回顾性调查2009年11月-2010年10月3种Ⅰ类切口手术住院患者228例,对患者的基本资料、疾病诊断、手术情况、用药时间、药物名称、用法用量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率达100.0%,使用抗菌药物频度居前3位的为二代头孢87例次、一代头孢42例次、三代头孢40例次;108例术前30 min~2 h给予首剂药,占43.4%,35例首剂用药时间>术前24 h,术后平均用药时间3.5 d;单一用药占69.3%,二联用药占22.4%,≥三联用药占8.3%.结论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仍需加强管理,药物的选择及用药时间应遵守相关的指导原则.

  • 54种常用抗菌药物与转化糖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研究

    作者:王建平;段广民

    目的 观察54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在转化糖输液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 测量54种常用抗菌药物在室温下与转化糖注射液配伍后8 h内不同时间的溶液外观性状及pH值变化.结果 除外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外,其余53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产品与转化糖输液配伍后外观无明显变化,溶液pH值变化范围≤0.3.结论除外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外,其余53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在常温下与转化糖输液配伍稳定,宜于8 h内使用.

  • 2005-2007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分析

    作者:刘祖德;陈丽;王玮;董一颖;鲁燕侠

    目的 了解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特点及发展趋势.方法 对2005-2007年抗菌药物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住院患者3年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分别为15 167 532.71、16 997 671.72元和19 689 860.04元,呈现逐年增长趋势;但其占药物总销售金额的比例比较恒定,分别为18.84%、17.40%和18.61%,低于国内同类医院的平均水平;各年度销售金额排前10位的抗菌药物,主要是头孢菌素类或者头孢菌素类加酶抑制剂;销售金额排序与DDDs排序比值≥1的抗菌药物约占50.0%.结论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相对合理,安全、有效、价格适中的抗菌药物占主导地位.

  • 替考拉宁联合关节镜清理和关节腔灌洗治疗膝关节感染的疗效观察

    作者:魏民;王琪;李众利;王志刚;刘玉杰

    目的 探究替考拉宁联合关节镜清理、关节腔灌洗治疗革兰阳性菌所致膝关节感染的疗效.方法 2007年9月-2010年6月静脉应用替考拉宁联合关节镜清理、关节腔灌洗治疗28例患者革兰阳性菌所致的膝关节感染,观察其药物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期间未发现药物不良反应和其他与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记录,治疗有效率为100.0%;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4~37个月,随访期间28例患者无复发感染症状.结论替考拉宁联合关节镜清理、关节腔灌洗是治疗革兰阳性菌所致膝关节感染的有效方法.

  • 抗菌药物临床干预对常见医院感染病原菌耐药的影响

    作者:郑玉龙;万玉峰;周黎阳;刘淑;徐跃

    目的 探讨抗菌药物的临床干预措施对医院常见医院感染病原菌耐药的影响.方法 将2007-2008年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作为对照组,2009-2010年医院感染患者作为干预组;应用SPSS 11.0统计软件,比较干预前后两组的抗菌药物使用量、抗菌药物使用率以及细菌耐药率的变化.结果 干预后,部分三线药物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以及头孢吡肟等使用量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的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0.7%、联合用药率为35.2%、手术预防使用率为59.7%,较前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25.5%,对头孢吡肟的耐药率为14.7%,鲍氏不动杆菌对头孢吡肟的耐药率为35.2%,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为24.7%,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为33.6%,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为24.2%,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23.2%,以上耐药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于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经过干预后,MSSA对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耐药率明显下降,耐药率分别为12.0%、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医院抗菌药物使用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测,严格掌握用药原则,对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有重要意义.

  •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病原微生物检测应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苗杰;夏涵;黄庆;府伟灵

    病原微生物的检测广泛用于食品工业、水质环境质量监控和临床疾病的诊断等诸多领域.近年来,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传统标准的检测主要依赖于病原菌的分离、培养和表型的鉴定,其整个检测周期需要数天才能完成,且操作步骤繁琐,容易受标本环境等各种因素影响而降低了检测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尤其是2003年的SARS以及去年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暴发,使病原微生物快速可靠的检测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迄今,以PCR技术、生物芯片和传感器为代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微生物诊断中不断发展,这些方法具有快速、简便、特异、敏感且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能够满足现在临床对于病原微生物检测的需求.笔者就近年来病原微生物分子生物学的主要的检测技术进展作一综述.

  • 联合检测痰及血清SP-A水平对肺结核诊断价值的研究

    作者:胡华;鞠云飞;徐勇;迟晶宇;杨燕;李学政;侯宝青

    目的 研究肺结核患者痰及血清中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SP-A)的表达,探讨痰及血清SP-A在肺结核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将101例肺结核患者、85名健康人、3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分别分为肺结核组、健康组及COPD组,采用ELISA方法检测各组痰及血清中SP-A的表达.结果 肺结核组患者血清中SP-A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及COP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肺结核组痰SP-A表达与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根据检测结果绘制ROC曲线,确定痰SP-A的Cutoff值为0.12(OD值),以此进行肺结核病的诊断,敏感性为40.60%,特异性88.00%,诊断准确率为62.37%;根据检测结果绘制ROC曲线,确定血清SP-A的Cutoff值为0.66(OD值),血清SP-A在肺结核病诊断中的敏感性为70.30%,特异性80.00%,诊断准确率为74.73%;联合检测痰及血清SP-A进行肺结核病的诊断,敏感性为92.08%,特异性68.24%、诊断准确率为81.18%;菌阳肺结核组痰SP-A与痰排菌量具有相关性,其相关系数为0.30.结论联合检测痰及血清SP-A的表达可提高肺结核的诊断率;SP-A有可能成为诊断肺结核的一种新的辅助诊断指标.

  • 反向线点杂交技术检测宫颈腺癌组织中人乳头状瘤病毒分型

    作者:王倩;郭毅;李威

    目的 检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在宫颈腺癌组织中的感染程度和病毒分型.方法 采用PCR反向线点杂交和测序方法检测67例宫颈腺癌组织中HPV分型.结果 宫颈腺癌和腺鳞癌组织中HPV-DNA的总阳性率为86.9%;HPV16、HPV18和HPV31是较常见高危型,构成比分别占32.3%、16.1%和16.1%,各类型HPV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PV阳性宫颈腺癌中,单一类型HPV感染占77.4%,多重HPV感染占2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645,P<0.01).结论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腺癌发生相关,单一类型HPV感染较多重感染常见;虽然HPV16和HPV18型占大多数,但未发现某一型别HPV在宫颈腺癌组织中占主导地位.

  • 细菌性感染PCR诊断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研究

    作者:张宁;孟欣;惠凌云;邓凯

    目的 通过通用引物PCR,为建立一种实用、快速可靠细菌感染PCR检测方法奠定基础.方法 收集100例疑似血流感染患者的血液进行细菌培养,同时检测细菌16S rRNA基因,测定和分析所得DNA序列,对培养结果与PCR结果进行比较;采用倍比稀释法进行PCR灵敏度检测.结果 100份血液标本中细菌培养8份阳性,阳性率为8.0%;PCR法19份阳性,阳性率为19.0%,细菌培养与PCR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9,P<0.05);测序结果显示DNA序列与GenBank公布的基因序列同源性很高,PCR可检测范围至1.5×102 CFU/ml.结论只要严格控制污染,通过16S rRNA基因PCR技术对疑似血流感染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中华医院感染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3 04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