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中华医院感染学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Nosocomiology 중화의원감염학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影响因子: 1.8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82-747
  • 国内刊号: 1005-4529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82-74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樊秀平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脑卒中相关性肺炎多药耐药菌感染危险因素与药敏分析

    作者:张行丰;孙万飞;金龙学;曹国军;毛芳丽

    目的 探讨导致多药耐药菌感染卒中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并进行药敏分析.方法 选取医院2014年9月-2016年8月脑卒中相关性肺炎住院患者148例,对患者进行痰培养和药敏实验,分析多药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和耐药菌分布及耐药情况.结果 对患者的一般资料与多药耐药菌感染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可见,吸烟、饮酒、肺炎类型及意识状态与多药耐药菌的感染之间的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饮酒、晚发型肺炎及昏迷均为导致患者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对73例多药耐药菌感染的患者进行病原学分析共分离得到多药耐药菌83株,其中革兰阴性菌49株占59.04%,革兰阳性菌34株占40.96%,其中有10例患者合并两种以上的多药耐药菌感染.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多药耐药菌对临床上所使用的大部分常用的抗菌药物都具有较强的耐药性,仅少数抗菌药物能取得较好的抗菌效果.结论 临床上多药耐药菌感染的卒中相关性肺炎具有较高的发生率,且治疗较为困难.临床上应针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针对性的预防.对于已发生感染的患者,应及时使用一线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 术后伤口感染对后路脊柱内固定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

    作者:陈笑宇;蔡建华;颜海彬;李俊;李凤平

    目的 探讨分析后路脊柱内固定患者术后感染对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2014年10月医院行后路脊柱内固定手术1362例患者资料,将术后切口感染73例患者作为感染组,再随机抽取术后无切口感染159例作为未感染组,采用单因素分析以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后路脊柱内固定手术患者术后伤口感染危险因素,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分析伤口感染对患者术后远期伤椎前缘高度、脊柱后凸Cobb角度、椎体成角以及内固定失败率的影响.结果 1362例患者发生术后伤口感染73例,术后伤口感染率为5.36%,其中术后表浅切口感染19例占26.03%、术后深部切口感染54例占73.97%;对73例术后感染患者进行细菌培养,共分离细菌87株,其中革兰阴性菌株18株占20.69%、革兰阳性菌63株占72.41%;术前血糖值及术中出血量为影响患者术后伤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1年、2年,两组伤椎前缘高度与正常椎前缘高度比值、脊柱后凸Cobb角度以及椎体成角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患者术后随访内固定失败率为6.85%显著高于未感染组为1.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后伤口感染可明显影响患者术后伤椎的恢复及手术远期预后.

  • 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的影响

    作者:姜攀;万文华;孙倩;刘春华

    目的 研究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以期为临床老年下肢骨折患者选择佳麻醉方式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间行下肢骨折手术的老年患者264例,根据术前会诊、患者及家属意愿选定的麻醉方案实施麻醉术.其中气管插管全身麻醉74例(A组),硬膜外麻醉122例(B组),68例行腰硬联合麻醉(C组);观察三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及呼吸功能相关指标及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 三组患者在出血量、手术时间、疼痛评分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麻醉前,三组患者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速率(RR)、分钟通气量(MV)无显著差异,手术结束后A组与B组呼吸功能相关指标无显著差异,但C组与A组与B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A组术后肺部感染率8.11%,B组则为4.92%,C组则为2.94%.C组感染率显著低于A组与B组(P<0.05).结论 老年下肢骨折患者选择腰硬联合阻滞麻醉,有助于患者术后改善呼吸功能并显著降低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对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消化性胃溃疡的临床疗效研究

    作者:姚凡保;黄仕尧;唐志凌;陆勇文;马海生

    目的 分析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消化性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收诊的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消化性胃溃疡患者593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306例,联合治疗组287例,常规治疗组采用传统三联疗法,联合治疗组采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记录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胃液pH、静脉血降钙素原、白细胞介素8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变化,治疗后进行胃镜检查溃疡愈合情况并统计不良反应,再次进行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Hp根除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胃液pH、静脉血降钙素原、白细胞介素8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无显著差异,常规组治疗后胃液pH为(4.62±0.70),显著低于联合治疗组(6.37±0.95),静脉血降钙素原、白细胞介素8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分别为(43.57±14.17)mg/L、(49.29±16.74)μg/L和(38.22±22.06)ng/L显著高于联合治疗组(26.76±8.21)mg/L、(24.67±9.48)μg/L和(27.35±12.60)ng/L(P均<0.05);常规治疗组治愈率为35.62%显著低于联合治疗组60.98%(P<0.05);常规治疗组患者的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8%显著高于联合治疗组2.44%(P<0.05);常规治疗组的根除率为38.56%显著低于联合治疗组82.23%(P<0.05).结论 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Hp感染的消化性胃溃疡,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临床疗效和根除率明显优于传统的三联疗法.

  • 麻醉与镇痛方式对胃癌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影响

    作者:王建科;程林;程晓林;钱楚晖;田小霞

    目的 分析不同麻醉与镇痛方式对胃癌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2014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200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甲组54例、乙组54例、丙组46例、丁组46例,四组患者术前诱导麻醉方式均相同,术中麻醉与术后镇痛方式分别为:甲组术中吸入麻醉药维持全身麻醉+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VA);乙组术中吸入麻醉药维持全身麻醉+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丙组术中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VA);丁组术中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分析患者下呼吸道感染情况、镇痛效果及血气指标.结果 丁组下呼吸道感染率显著低于甲、乙、丙组,乙组及丙组感染率明显低于甲组(P<0.05),但乙组与丙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甲组与丙组、乙组与丁组VAS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乙、丁组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甲、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与乙组、丙组与丁组各项血气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丙、丁组与甲、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癌患者术中选择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方式以及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方式不仅能明显减少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同时减轻术后疼痛程度,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参考价值.

  • 开放性骨折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病原学特征与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邝继文;杨新;肖小燕;王蕊;韩健萍;梁一民

    目的 分析开放性骨折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细菌种类、耐药性及危险因素,为今后临床制定预防措施和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医院2013年3月-2016年12月间收治的开放性骨折患者98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出现院内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其感染部位、病原菌类型、耐药性及危险因素.结果 980例开放性骨折患者中共有51例出现院内感染,感染率5.20%,发生感染的主要部位为呼吸道感染、骨髓炎及泌尿系统感染;共分离出64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39株占60.94%;革兰阳性菌22例占34.38%;真菌3例占4.69%;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多数革兰阴性菌对青霉素、多西环素和磺胺类抗菌药物耐药率均>80%,对氨基糖苷类及碳青霉稀类敏感性较高;而多数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类、头孢类及喹诺酮类耐药率均>65%,对万古霉素敏感性较高.年龄≥60岁、损伤程度Ⅲ级、合并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卧床时间≥5d均为开放性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通过分析开放性骨折发生医院感染的病原学特征、耐药性及危险因素,为外科指导抗菌药物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为医院开展感染防治措施提供理论支持.

  • 康复早期介入对髋部骨折老年患者肺部感染的影响分析

    作者:葛国芬;俞霞;吴旦;陈艳;宋晴

    目的 探讨康复早期介入对老年髋部骨折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6月-2016年6月就诊的髋部骨折患者86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2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骨科康复训练,研究组采用康复早期介入,观察患者术后2周并发症发生情况,对肺部感染患者的痰、尿、血等进行细菌培养和鉴定,对术后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及活动能力进行评定,对两组患者的骨愈合程度进行判定.结果 研究组肺部感染12例,感染率2.78%,显著低于对照组37例感染率8.56%(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髋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54.23±6.54)分、(67.33±5.41)分、(81.04±5.65)分、(92.21±5.48)分,均高于对照组(40.84±5.44)分、(45.83±4.95)分、(60.40±6.40)分、(73.83±6.9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检测出104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59株占56.73%,革兰阳性菌39株占37.50%,真菌6株占5.77%;治疗前,两组患者生活活动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两组患者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显著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7.69%显著高于对照77.31%(P<0.05).结论 康复早期介入能够显著降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提高髋关节功能和生活活动能力,提高治疗有效率.

  • 失代偿期原发性肝硬化患者合并血流感染的临床研究

    作者:程秀莲;杨川杰;刘锟;韩利峰

    目的 探究失代偿期原发性肝硬化患者合并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特点.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6年5月于医院接受治疗的1043例失代偿期原发性肝硬化患者,回顾性调查患者的一般资料发病率及感染患者体征、病发相关因素,同时对患者感染血样进行培养,诊断其病原菌,调查患者中性粒细胞以及白细胞数目及预后情况.结果 失代偿期肝硬化合并血流感染患者112例,感染率为10.73%,有发热36~38℃29例占27.35%,发热>38℃43例占40.57%,畏寒56例占52.83%.住院次数和曾接受侵袭性操作与血流感染有相关性(P<0.05);培养病原菌共110株,其中革兰阴性菌69株占62.73%,以大肠埃希菌为主;革兰阳性菌41株占37.27%,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两种及两种以上病原菌感染14例占13.21%;失代偿期肝硬化合并血流感染患者中性粒细胞数目比例>0.75有87例占82.08%,白细胞数目(10.96±2.12)×109/L,普通肝硬化患者中性粒细胞数目比例>0.75有123例占13.21%,白细胞数目(7.89±2.38)×109/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疗效中,失代偿期肝硬化合并血流感染患者有效59.43%,无效40.56%,死亡率11.32%.结论 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合并血流感染发病率高,预后效果差,且发病特征不明显;减少住院次数和侵袭性操作,保证手术无菌环境有利于预防血流感染;以中性粒、白细胞进行初期检验比血样培养结果耗时短,能尽早进行初期预后,配合血样培养的准确结果,有助于提早诊断时间.

  • 急诊ICU患者感染病原菌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陈仕军;林明强;黄大海;吕有凯;王日兴;冯奇桃;林芳崇

    目的 探讨急诊ICU患者感染病原菌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于2015年2月-2016年9月医院ICU内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感染患者相应部位取样进行病原学分析和药敏试验,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导致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180例患者共出现感染58例,感染率为32.22%,共分离致病菌75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1株占41.33%,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革兰阳性菌44株占58.67%,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率75.00%、磺胺甲噁唑耐药率83.33%等具有较强的耐药性,而对替考拉宁、万古霉素等具有较强的敏感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率100.00%、阿奇霉素耐药率52.17%等具有较强耐药性,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等具有较强敏感性.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唑林耐药率均为100.00%、阿莫西林耐药率均为100.00%等具有较强耐药性,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美罗培南耐等具有较强敏感性.复合外伤、昏迷、格林巴利综合征、重症肌无力、泌尿道插管、动静脉插管、呼吸机使用为导致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急诊ICU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较高,且多为多药耐药菌感染,临床治疗困难性较大,引起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应采取有效措施尽量减少ICU内患者感染的发生.

  • 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湖北襄阳分离株获得性耐药元件研究

    作者:宋涛;史莉;徐雪梅;翁幸鐾

    目的 调查一组泛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获得性耐药元件基因的携带情况及菌株间的亲缘关系.方法 收集2015年1-12月医院住院患者痰液标本分离到的20株泛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采用K-B法测定9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序列分析的方法分析35种β-内酰胺类获得性耐药基因与膜孔蛋白oprD2基因、21种氨基糖苷类获得性耐药基因和9种可移动遗传元件遗传标记.阳性耐药基因测序后直接作BLAST比对,对57种获得性耐药元件基因与膜孔蛋白oprD2基因检测结果作样本聚类分析(UPGMA法).结果 20株铜绿假单胞菌为泛耐药菌.20株菌有19株分别检出1~3种β-内酰胺酶基因,仅1株未检出β-内酰胺酶基因且膜孔蛋白oprD2基因缺失.20株菌均检出氨基糖苷类药物获得性耐药基因和可移动遗传元件遗传标记基因.样本聚类分析提示20株菌有聚集性且可分成A、B群.其中A群中有4个克隆播散,B群中有2个克隆播散.结论 20株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同时携带了β-内酰胺类药物获得性耐药基因、氨基糖苷类药物获得性耐药基因和可移动遗传元件遗传标记,是对β-内酰胺类和氨基糖苷类产生耐药的重要原因.本组菌检出的6个克隆高度疑似医院感染,同一克隆菌株携带相同基因.

  • 72 h内动态监测降钙素原在急性脑卒中并发感染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刘福英;罗勇;冯飞;李静;杨灿;宫敏敏

    目的 探讨72h内动态监测血清降钙素原(PCT)在急性脑卒中并发感染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在2012年3月-2017年2月医院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103例,根据微生物学检查结果分为感染组42例与非感染组61例,比较观察两组患者在24h、36h、72h的血清降钙素原(PCT)变化在病理因素中的差异及对病情的影响.结果 103例脑卒中患者中有42例患者并发感染,感染率为40.78%,其中两组患者的年龄、合并症种类、病灶体积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有显著差异(P均<0.05);感染组患者的PCT在24h、36h、72h的检测结果分别为(1.447±0.083)μg/L、(4.926±0.376)μg/L、(9.238±1.652)μg/L明显高于非感染组(0.354±0.027)μg/L、(3.071±0.238)μg/L、(5.636±0.794)μg/L(P均<0.05);NIHSS中度和重度的感染组患者在72h内各时间点的PCT检测数值与非感染组患者之间存在差异(P均<0.05),而评分轻度患者组间PCT检查结果未见明显差异;感染组患者的死亡率为26.19%明显高于非感染组的3.28%(P均<0.05).结论 急性脑卒中并发感染患者的PCT数值显著升高,指标水平越高反映病情越重,在72h内动态检测PCT对脑卒中患者的诊断和预后都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血培养标本中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周婷婷;茆海丰;姜山;金丹婷;彭云飞

    目的 分析医院血流感染主要病原菌种类及耐药性情况.方法 对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送检标本的培养分离和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统计致病菌的分布和药物敏感性.结果 2014年1月-2016年12月医院共送检21085份标本,阳性标本1661份,阳性率7.88%,共分离病原菌1448株,其中革兰阳性菌796株占54.97%,革兰阴性菌611株占42.20%,真菌41株占2.83%;儿科病原菌所占比例高占37.15%,其他依次为ICU占13.12%、感染性疾病科占7.60%、血液病科占4.70%;检出率较高的病原菌依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占35.64%、大肠埃希菌占16.85%、肺炎克雷伯菌占8.77%,未检出耐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达托霉素的葡萄球菌,但对青霉素和红霉素高度耐药,大肠埃希菌对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高于60.00%,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耐药率低于5.00%,肺炎克雷伯菌对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高于40.00%,有高于10.00%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结论 医院血流感染病原菌检出率低,病原菌构成多变,普遍存在耐药情况.因此了解血培养病原菌的分布及药敏情况,对临床合理用药有重要意义.

  • 老年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的肺功能及肺部感染状况分析

    作者:王琰;张品;党萌;李正凯;吕东东

    目的 分析老年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的肺功能及肺部感染状况.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医院行腹部手术患者114例,随机分为全麻组57例,采用静脉全麻疗法,联合组57例,采用静脉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疗法.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术后1d、3d及拔管后肺功能指标及肺部感染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在麻醉前均无显著差异;联合组患者的肺功能每分钟大通气量(MVV)/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指标,在术后1d下降为(76.80±8.30)%,在术后3d上升为(77.40±8.50)%,而全麻组患者均有较大下降(P均<0.01).另外,联合组患者的肺功能残气量(RV)/肺总量(TLC)指标,在术后1d上升为(36.30±3.30)%,术后3d下降为(33.50±3.10)%,而全麻组患者均有较大上升(P均<0.01).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在麻醉前均无显著差异;拔管后,联合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呼吸频率(RR)为(21.33±6.42)次/min,血氧饱和度(SpO2)为(94.57±1.45)%,分钟通气量(MV)为(7.68±0.89)L均显著优于全麻组患者(P<0.05).术后,联合组患者苏醒时间(15.80±3.20)min,拔管时间(21.40±8.70)min都明显小于全麻组患者(P均<0.01).联合组患者出现3例感染者,感染率为5.26%显著低于全麻组17.54%(P<0.05).结论 老年腹部手术采用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术治疗,术后对患者肺功能影响较小,且肺部感染率低,疗效突出.

  • ICU气管切开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学特点及恒温湿化系统的预防效果分析

    作者:郑叶平;沈杰;徐少毅;王敏;董叶丽

    目的 分析ICU气管切开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学特点及对恒温湿化系统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10月于医院ICU行气管切开治疗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微量注射泵持续湿化法干预,观察组给予恒温湿化系统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率、痰痂形成例数、治疗前后平均吸痰次数,并对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多药耐药菌感染构成比及病原菌种类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痰液黏稠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干预后,两组患者Ⅰ度和Ⅲ度患者减少,Ⅱ度患者增加,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痰痂形成率为2.33%,明显低于对照组18.60%(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平均吸痰次数无明显差异,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平均吸痰次数(5.10±1.36)次低于对照组(7.78±1.84)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率为23.26%,显著低于对照组44.18%(P<0.05);共检出6种多药耐药菌72株,观察组患者多药耐药菌感染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恒温湿化系统可明显降低ICU气管切开患者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且该类患者的感染病原菌较多,需加强护理,降低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

  • 医院重症监护室环境分离鲍氏不动杆菌携带耐药相关基因研究

    作者:葛忆琳;陈越火;徐春华;王致;沈伟

    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室(ICU)环境分离鲍氏不动杆菌株携带多种耐药基因的相关性,探索鲍氏不动杆菌耐药机制及传播耐药基因的途径.方法 采用基因扩增技术与药敏试验微量稀释法进行研究.结果 选取2013年1-12月ICU环境标本分离鲍氏不动杆菌109株,其中多药耐药的菌株47株占43.12%,对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阿米卡星)耐药率高达62.39%;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为53.21%~55.96%;对头孢菌素类的耐药率为53.21%~55.04%;所有菌株对多粘菌素B敏感;外排泵基因adeB基因的表达与A类、C类、D类β-内酰胺酶Tem基因、ADC基因、OXA-23群OXA-51,66群基因、膜孔蛋白CarO基因、氨基糖苷类基因aph(3′)-Ι具有相关性,qacE⊿1-sul1基因的表达与氨基糖苷类基因aph(3′)-Ι、C类β-内酰胺酶ADC具有相关性,CarO基因的表达与D类β-内酰胺酶OXA-23群基因、氨基糖苷类基因aph(3′)-Ι、aac(6′)-Ⅰb、回旋拓普酶gyrA基因具有相关性.结论 环境分离鲍氏不动杆菌携带多药耐药基因相关性分析显示鲍氏不动杆菌多药耐药基因传播途径外排泵介导可对常用抗菌药物产生多药耐药性,产生耐消毒剂基因,膜孔蛋白CarO高表达,也加速多药耐药的积累和播散.提示加强病区环境消毒与管理,是有效阻断医院ICU多药耐药不动杆菌传播的重要措施.

  • 某地区儿童手足口病的病原学特征分析

    作者:朱振坤;俞晓春;薛静俊;徐亚丽;胡荣盛;谢蕾

    目的 分析本地区儿童手足口病的病原学特征,为临床诊治和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临床诊断手足口病患儿316例,采集鼻咽拭子样本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肠道病毒通用型、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结果 316例鼻咽拭子样本中共检出肠道病毒164例占51.90%,CoxA1638例占12.03%,EV7147例占14.87%,其他肠道病毒79例占25.00%,各型检出率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5-2016年肠道病毒、CoxA16、EV71和其他肠道病毒检出率分别为47.12%、3.14%、22.51%、21.47%和59.20%、25.60%、3.20%、30.40%,除其他肠道病毒各型在年度间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型在性别间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手口病主要集中在1、2和3岁组,共占70.25%,肠道病毒核酸阳性也集中在1、2、和3岁组.结论 监控传染源,保护易感人群,选取合适标本类型和加强其他肠道病毒分型是手足口病的诊治和防控重点工作.

  • 恶性淋巴瘤医院感染患者病原学特点及感染因素分析

    作者:许惠丽;张晓丽;李楠;吴剑涛;庞晓丽

    目的 探讨恶性淋巴瘤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病原菌构成情况及感染因素分析.方法 选取医院2014年1月-2016年9月接诊的恶性淋巴瘤患者178例,将恶性淋巴瘤伴医院感染的52例患者为感染组,其余126例为未感染组,对感染者进行病原菌和药敏分析,分析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构成,并做出相应的抗菌药物耐药性分析,对其感染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 恶性淋巴瘤医院感染52例,感染率29.21%,主要感染部位为呼吸道和口腔;共检测出84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47株占55.95%,以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及大肠埃希菌为主;革兰阳性菌22株占26.19%,真菌15株占17.86%.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耐药性强93.75%,对头孢他啶耐药性弱37.50%,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耐药性强91.67%,对头孢呋辛的耐药性弱33.33%,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哌酮耐药性强90.91%,对头孢西丁耐药性弱36.36%.多因素结果显示,侵入性治疗、住院天数、合并其他疾病、抗菌药物和年龄是恶性淋巴瘤伴医院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恶性淋巴瘤医院感染主要感染部位为呼吸道及口腔,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临床应结合感染的独立因素加强防范,根据患者病情、耐药性合理用药.

  • 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并发血流感染病原学特点及预后探究

    作者:韦玲;谢会忠;翁敬飚;易文轶;符仲标;刘正金

    目的 研究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并发血流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预后.方法 选取于2010年2月-2016年8月医院收治的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血流感染的患者89例作为观察组,提取患者血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对结果进行病原学分析和药敏实验分析;另选取同期的肝硬化失代偿期无感染患者89例作为对照组,通过肝功能检测,对两组患者的预后进行对比.结果 89例观察组患者的血液标本中,共分离出致病菌15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60株占39.47%;革兰氏阳性菌92株占60.53%;药敏结果显示,表皮葡萄球菌对红霉素、青霉素等具有较强的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阿奇霉素等具有较强耐药性,均对替考拉林、万古霉素等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对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阿莫西林等具有较强耐药性,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派拉西林他唑巴坦等具有较强敏感性;肝功能检测结果显示,观察组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白蛋白分别为(103.3±53.4)μmol/L、(21.9±9.4)s、(27.6±10.8)g/L.对照组为(81.3±54.4)μmol/L、(16.8±10.2)s、(33.8±10.7)g/L,两组的各项数据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对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其合并血流感染具有交叉耐药和多药耐药的特点;相比于无感染的患者,并发血流感染的患者预后更差.

  • 血清PCT与sICAM-1和sVCAM-1在慢性肾炎患者细菌感染中的应用

    作者:陈有维;唐娟;何乐愚;陈杰;方华伟;蒋阳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在慢性肾炎合并细菌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12月在医院住院治疗的慢性肾炎合并细菌感染为感染组与未合并细菌感染患者为无感染组,各50例,对感染部位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检测两组血清sICAM-1、sVCAM-1,PCT.结果 50例患者共培养出病原菌5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4株占58.62%,革兰阳性菌24株占41.38%,感染病原菌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组入院时血清PCT、sICAM-1、sVCAM-1分别为(1.07±0.30)ng/ml、(336.97±56.92)ng/ml、(548.78±82.57)ng/ml,无感染组分别为(0.04±0.01)ng/ml、(246.81±63.05)ng/ml、(432.10±77.52)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感染控制后血清PCT、sICAM-1、sVCAM-1水平分别为(0.07±0.02)ng/ml、(260.12±60.11)ng/ml、(438.22±72.31)ng/ml低于感染控制前(1.07±0.30)ng/ml、(336.97±56.92)ng/ml、(548.78±82.57)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肾炎合并细菌感染后血清PCT、sICAM-1、sVCAM-1水平会出现升高,感染控制后以上指标水平会随之下降,检测血清PCT、sICAM-1、sVCAM-1用于慢性肾炎合并细菌感染的诊断及治疗疗效观察有一定临床价值.

  • 呼吸道感染患儿MP与INFB水平的诊断价值分析

    作者:周建生;王燕玲;张秋丽;王洪波;蔡娟

    目的 探究儿童呼吸道感染患者的肺炎支原体(MP)、乙型流感病毒(INFB)阳性检出情况,为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医院2015年4月-2016年8月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300例儿童呼吸道感染患者的血清样本进行MP、INFB、Q热立克抗体(COX)、嗜肺军团菌1型(LP1)、肺炎衣原体(CP)、腺病毒(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甲型流感病毒(INFA)、副流感病毒(PIVs,1型、2型、3型)共计9种病原体的IgM抗体检测,对呼吸道感染患儿单一病原体感染和多种病原体混合感染情况进行观察分析,并从季节、患儿年龄分段入手,对比不同季节、不同年龄段患儿单一MP感染、单一INFB感染及MP+INFB感染的发生比例.结果 30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当中共检出病原体阳性感染136例,阳性率45.33%;检出病原体以MP、INFB为主,其中MP阳性有104例,阳性率为34.67%,占总阳性例数的76.47%;INFB阳性有47例,阳性率为15.67%,占总阳性例数的34.56%;混合感染共计45例,其中以MP+INFB感染为常见,占阳性病例的17.65%;患儿在春冬季出现单一MP感染、单一INFB感染以及MP+INFB混合感染的比例明显大于夏秋季,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婴儿组患儿出现单一MP感染、单一INFB感染以及MP+INFB混合感染的比例分别为22.03%、10.53%、12.50%,其感染构成比与幼儿组、儿童组两组患儿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幼儿组、儿童组两组之间比较并无明显差异.结论 儿童呼吸道感染以MP、INFB感染为主要病原体,MP容易与其他病原体发生混合感染;MP、INFB感染的发病年龄多见于1岁以上,且与季节密切相关,以春冬季为高发季节;通过检测呼吸道常见9种病原体能够明确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病原体感染情况,为临床合理诊治提供参考.

  • 重症医学科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患者流行病学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尹德荣;苏海萍;赵凤琴;尤晶;季娟;年清萍

    目的 分析重症医学科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患者流行病学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医院重症监护室47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相关感染(CRBSI)患者13例,随机选取非CRBSI患者26例为对照组,研究CRBSI患者流行病学特点及危险因素.结果 共有动静脉插管398例,使用率为84.14%,13例发生CRBSI,感染率为2.75%;其中,两组患者的死亡数、平均年龄及糖尿病肾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动静脉置管,泌尿道置管等病因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空腹血糖升高>6.1mmol/L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RBSI患者导管留置时间(14.24±2.12)d,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22.30±5.40)分,CD4+细胞(187.00±70.00)个/μl,体质量指数(BMI)(21.40±3.20)kg/m2,平均动脉压(MAP)(82.10±21.50)mmHg,ICU住院时间(10.30±2.50)d等指标都明显比非CRBSI患者差,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导管留置时间,APACHE评分,CD4+细胞,MAP等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这些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重症医学科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患者,提高患者免疫力,缩短留置导管时间,降低MAP与APACHEⅡ评分及提升CD4+细胞数量,可有效降低感染率.

  • 思维导图在一期翻修术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患者围术期的应用

    作者:邓莹;潘卫宇;左珊珊;袁梅梅;寇晓平

    目的 探究思维导图在一期翻修术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6年6月于医院接受治疗的201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患者,按照采用思维导图的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2013年6月-2014年12月的104例患者为对照组,2015年1月-2016年6月的97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围术期干预方法,观察组患者使用医院新式的思维导图干预方法,统计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评分(KSS)、生活质量,抽查围术期医护人员操作规范程度、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患者感染处进行血样培养,统计患者感染病原菌数量,观察患者治疗依从度,术后随访六个月,调查患者满意度及患者术后复发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KSS及围术期医护人员操作规范程度评分,分别为(81.24±12.08)分及(96.22±6.74)分,均优于对照组(71.59±11.27)分及(85.98±8.3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样培养结果显示,患者感染病原菌以表皮葡萄球菌感染为主,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照组患者治疗依从率为83.66%,满意率为75.96%;观察组治疗依从率为88.66%,满意率为90.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复发12例占11.54%,发生并发症7例占6.73%,观察组术后复发6例占6.19%,发生并发症4例占4.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思维导图在一期翻修术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高于仅使用常规干预方式,有利于减少治疗过程的不良事件,提高疗效,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减少复发.

  • 呼吸危重症患者下呼吸道多药耐药菌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侯太辉;王雷;马春敏;李静;陈璐;刘攀

    目的 分析呼吸危重症监护(RICU)患者下呼吸道多药耐药菌(MDRO)感染病原学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2013年2月-2016年1月RICU收治的528例患者,统计发生下呼吸道MDRO感染患者和未发生下呼吸道MDRO感染患者的一般情况,采用单因素分析患者发生下呼吸道MDRO感染的相关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发生下呼吸道MDRO感染的危险因素,对下呼吸道MDRO感染的患者的病原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28例呼吸危重症监护患者共发生下呼吸道MDRO感染48例,感染率9.09%;29例患者为单一MDRO感染,19例患者为混合MDRO感染;MRSA对头孢类抗菌药物、青霉素类、氟喹诺酮类耐药,对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类相对敏感,MDR/PDR-PA对头孢类、青霉素类较为敏感,对氟喹诺酮类耐药,对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类耐药率较高,NDM-1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类抗菌药物、青霉素类、氨基糖甙类耐药性高,对氟喹诺酮类耐药、碳青霉烯类药物较为敏感;原发疾病、入住RICU>2周、年龄>65岁、免疫功能低下、更换抗菌药物次数>3次、多人病房为RICU患者并发下呼吸道MDRO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临床应尽可能采用多种快速病原菌分析手段,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提高抗菌药物应用合理性,降低抗菌药物更换频次,提高RICU患者治疗的针对性,严格执行各项预防感染措施,避免病原菌产生多药耐药性.

  • 江浙沪地区EV71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

    作者:王磊;崔大伟;戴玉柱;徐莉;杨先知;谢国良;郑书发;陈瑜

    目的 研究江浙沪地区EV71-VP1遗传变异特征,了解江浙沪地区EV71病毒基因突变及抗原变异规律,为EV71的预防、治疗提供帮助.方法 从GenBank上下载了江浙沪地区2009-2014年共79株EV71的VP1区段序列与各亚型参考株序列,用MEGA7.0软件构建进化树,分析江浙沪地区EV71-VP1分子流行病学特征;用疫苗株FY23株做为参考株比较江浙沪地区EV71毒株的氨基酸变异情况.结果 通过进化树与序列同源分析,发现79株毒株均为C4a亚型,江浙沪地区EV71毒株可分为两个大簇与数个小簇,两个大簇间没有发现明显的序列差异,江浙沪三个地区的毒株在进化树上的分布不存在明显的差异.79株毒株共存在34个氨基酸位点突变,其中与病毒致病及疫苗接种效果相关的98、145、289位点发生多株突变,7株发生了病毒与受体结合相关的E145G/Q突变,7株发生了位于病毒表面BC环内的E98K突变,5株发生了与临床症状表现相关的A289T/V突变,未发现2009-2014年有明显的EV71毒株氨基酸变异差异.结论 虽然2009-2014年江浙沪地区的EV71毒株流行亚型没有改变,也不存在明显地区间的流行差异,但是病毒的基因及氨基酸突变较为多见,仍应关注该地区的病毒基因及抗原变异,以便更好的预防EV71疫情.

  • 急性肾小球肾炎合并尿路感染患儿病原学及实验室指标的研究

    作者:王玉红;李盼;彭睿;谢晓炜;杨小芳

    目的 分析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合并尿路感染患者的病原学特点和相关实验室指标变化.方法 选取医院2014年10月-2016年5月收治的254例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病例,根据是否合并尿路感染分为尿路感染组130例和单纯肾炎组124例,比较两组在实验室检测指标上的差异,并对尿路感染组进行病原菌鉴定,分析病原菌的分布情况.结果 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合并尿路感染130例,感染率51.18%,尿路感染组患儿年龄、性别、高血压、下肢浮肿、血尿、尿蛋白水平、红细胞形态、颗粒管型与单纯肾炎患儿相比无统计学差异,尿路感染组患儿尿频74.62%、尿急76.15%、尿痛79.23%、肾区疼痛44.62%、小腹疼痛45.38%、高烧46.92%、白细胞计数升高81.54%、细胞管型54.62%显著高于单纯肾炎组(P<0.05);急性肾小球肾炎合并尿路感染患儿共检测出病原菌174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20株占68.97%,以大肠埃希菌为主;革兰阳性菌48株占27.59%,以屎肠球菌、粪肠球菌为主;真菌6株占3.45%.结论 急性肾小球肾炎合并尿路感染并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早期进行实验室指标联合检测极为重要,且急性肾小球肾炎合并尿路感染主要病菌分布广泛,以革兰阴性杆菌感染为主.

  • GustiloⅢ型开放性骨折术后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疗效评价

    作者:贾丙申;于鹏;周立义;李君;纪志华

    目的 分析GustiloⅢ型开放性骨折术后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探究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对该术后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6年6月在医院治疗的1020例GustiloⅢ型开放性骨折术后患者,回顾分析临床资料,对术后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另选择同期1020例GustiloⅢ型开放性骨折术后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实验组583例、对照组437例,实验组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换药治疗,比较两组创面愈合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3月内创面细菌转阴率及愈合率.结果 1020例患者院内感染20例,感染率为1.96%;多因素logistic结果显示:年龄>60岁、损伤程度为ⅢB或ⅢC、治疗间隔>6h、手术时长>2.5h、住院时间>10d、术前使用抗菌药物或激素、术中采用全身麻醉方式及术后未使用负压封闭引流等是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实验组创面愈合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10.93±10.88)d、(211.32±18.03)d和(15.96±2.43)d均短于对照组(19.07±1.69)d、(263.42±20.49)d和(24.01±3.1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月内细菌转阴率及创面愈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负压封闭引流术具有缩短愈合时间、加速创口愈合、降低医院感染率等特点,治疗效果优良.

  • 血清降钙素原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诊断研究

    作者:陈太碧;文英旭;邢柏;李会东;林妍丽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对急性左心衰竭并发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从2014年1月-2017年2月到医院就诊的急性左心衰竭的患者中选择106例,其中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者56例,未合并肺炎者50例,并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动态血清PCT、C-反应蛋白(CRP)变化,血清PCT浓度水平与肺炎严重程度、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住院时间的关系,并将研究组分为细菌感染组29例和非细菌感染组27例,观察两组患者之间血清PCT浓度水平.结果 研究组不同时间段血清PCT浓度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血清PCT>0.05μg/L为阳性标准诊断急性左心衰竭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敏感性为91.07%,特异性为88.00%;患者血清PCT浓度水平与患者肺炎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抗菌药物运用时间和住院时间也随血清PCT浓度水平增长而延长;以血清PCT>2.0μg/L为阳性标准诊断急性左心衰竭合并肺部细菌感染的敏感性为75.86%,特异性为70.37%.结论 血清PCT在诊断急性左心衰竭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和判断患者肺炎严重程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可以估计患者肺部感染的病原体类型.

  • 骨科医院感染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变化的研究

    作者:王炜;陈石玉;罗建光;戚春潮;汪玮;徐大波;吴永平

    目的 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在骨科医院感染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医院收治的50例骨科医院感染患者作为感染组,另选取同期在医院进行治疗的50例骨科非感染患者作为非感染组,分析骨科医院感染患者病原菌种类及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情况和细胞因子变化情况.结果 50例骨科医院感染患者共检出病原菌4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8株占57.14%,以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革兰阳性菌20株占40.82%,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真菌1株占2.04%.感染组T淋巴细胞亚群CD3+(55.28±3.35)%、CD4+(34.01±6.32)%、CD4+/CD8+(1.52±0.21)水平较非感染组CD3+(60.21±2.03)%、CD4+(40.18±7.05)%、CD4+/CD8+(1.74±0.25)均明显降低(P<0.05);感染组细胞因子IL-4(2.40±0.23)%、IL-6(3.11±0.35)%较非感染组(2.12±0.27)%、(2.64±0.30)%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两组CD8+,IL-17,IFN-γ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骨科医院感染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CD3+和CD4+水平,细胞因子IL-4、IL-6、IL-17和IFN-γ水平的监测,对患者术后感染情况的评估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外周血中细胞因子表达水平与孕妇胎膜早破及新生儿围产期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徐晓英;牛建丽;谢志平;陈丽珍;忽平;张玲

    目的 分析外周血细胞因子在胎膜早破(PROM)、新生儿围产期感染中表达特点以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7月在医院确诊为足月胎膜早破并成功分娩的132例孕妇作为胎膜早破组,选取同期足月正常分娩的130名孕妇作为正常对照组,孕妇在分娩前、分娩后24h内空腹抽取外周静脉血,新生儿在出生后24h内抽取外周静脉血,应用免疫学方法检测血清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SCD14)、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干扰素-γ(IFN-γ)以及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同时统计新生儿围产期感染情况,对比分析正常孕妇与胎膜早破孕妇、围产期感染新生儿与健康新生儿之间外周血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差异性.结果 胎膜早破组分娩后SCD14(46.34±8.35)ng/ml、PCT(52.36±8.23)pg/ml、CRP(4.78±1.24)mg/ml、IFN-γ(75.24±9.23)pg/ml、IL-10(6.59±1.25)pg/ml显著下降,两组孕妇外周血清SCD14、PCT、CRP、IFN-γ、IL-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膜早破组新生儿外周SCD14(56.35±8.25)ng/ml、PCT(55.32±10.24)pg/ml、CRP(6.01±1.69)mg/ml、IFN-γ(62.21±9.25)pg/ml、新生儿感染率15.15%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IL-10(5.26±1.02)pg/ml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ROM组感染新生儿外周血SCD14(63.52±9.25)ng/ml、PCT(61.32±1.24)pg/ml、CRP(7.26±1.75)mg/ml、IFN-γ(96.73±11.26)pg/ml显著高于未感染新生儿,而IL-10(4.03±2.01)pg/ml显著低于未感染新生儿(P<0.05).结论 胎膜早破孕妇和新生儿围产期感染患儿的外周血炎性细胞因子表达水平显著升高,积极进行外周血炎性因子表达检测有利于早期预测胎膜早破和新生儿围产期感染.

  • 胃肠相关急腹症患者发生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伟;李中国;衣云峰;魏传飞;薛宏威

    目的 探讨胃肠相关急腹症并发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09年5月-2014年12月医院就诊的胃肠相关性急腹症并发感染性休克的患者82例,观察感染性休克的临床表现、体征;病原菌类型与感染性休克严重程度的关系;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预后情况;发生感染性休克危险因素.结果 胃肠相关急腹症并发感染性休克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表情淡漠、烦躁不安、四肢苍白厥冷,体征主要为低血压、心率慢、尿量少,体温不是判断感染性休克的主要标准;革兰阴性菌感染占64.63%,革兰阳性菌感染患者中轻度感染性休克的比例65.52%,革兰阴性菌感染患者中轻度感染性休克的比例15.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革兰阳性菌感染患者中重度感染性休克的比例13.79%,革兰阴性菌感染患者中重度感染性休克的比例6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治疗总治愈率85.29%,保守治疗总治愈率3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原发病类型、病程时长、合并器官衰竭个数、慢性病史、治疗时机为引起感染性休克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诊治胃肠相关性急腹症并发感染性休克时应当关注相关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和体征,一经确诊应当早期抗休克、手术和抗感染治疗.

  • 老年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病原学及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陶红;江枫林;朱珍;张晓静;邹朝君

    目的 探讨分析老年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病原学特点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12月医院收治的986例老年脑卒中患者临床资料及其临床标本病原菌检测结果,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老年脑卒中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结果 986例老年脑卒中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患者191例,医院感染率19.37%;191例发生医院感染的老年脑卒中患者,共分离菌株259株,其中从痰液中分离菌株141株占54.44%;革兰阴性菌199株占76.83%,革兰阳性菌55株占21.24%,真菌5株占1.9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住院时间、脑卒中类型、意识障碍、吞咽障碍、侵入性操作、低蛋白血症、糖尿病以及多脏器衰竭与老年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糖尿病以及多脏器衰竭进入回归模型,为医院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老年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较高,主要以呼吸道感染为主,检测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糖尿病以及意识障碍为老年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 乳腺癌患者术后感染及危险因素探讨

    作者:薛会朝;王雷;白宾;董良鹏;刘胜;秦双

    目的 探究乳腺癌患者在手术治疗后的临床感染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医院2013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1080例乳腺癌手术治疗患者治疗情况,分析患者在术后的临床感染情况,病原菌的分布及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080例患者中,出现感染的患者为37例,感染率3.43%,37例患者送检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49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8株占36.73%,革兰阴性菌为23株占46.94%,真菌为8株占16.33%,37例感染患者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对革兰阳性菌进行耐药实验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溶血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性低,均为0,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性较低,对革兰阴性菌进行耐药实验显示,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他啶及美罗培南耐药率低,为0,鲍氏不动杆菌对氨苄西林及美罗培南耐药率低为0,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环丙沙星及美罗培南耐药率低为0,肺炎克雷伯菌对美罗培南耐药率低,为0,患者年龄、住院时间、是否联合放化疗等因素均是患者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乳腺癌患者术后感染主要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并且多数的病原菌均存在各种程度的耐药性,在对患者治疗的过程中应远离可能造成患者感染的各种危险因素.

  • 心脏术后患者医院感染病原学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赵顺英;陈甬安;胡晓燕;蔡捷;张丽萍;严赖莎

    目的 研究心脏术后医院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5年12月在医院接受心脏及大血管手术的573例患者,对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病原学特点及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患者发生院内感染例数为74例,感染率为12.91%,其中呼吸道感染为常见.共检测出病原菌15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为80株占50.63%,革兰阳性菌为48占30.38%,真菌30株占18.99%.革兰阳性菌对红霉素、青霉素、庆大霉素等药物耐药性较高,其中青霉素、庆大霉素耐药率为100%,对利奈唑胺、替考拉宁及万古霉素高度敏感,耐药率为0.革兰阴性菌对头孢丙烯、阿米卡星、头孢呋辛等药物耐药率较高,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及环丙沙星有很高的敏感,有些耐药率为0.通过对感染因素分析,患者的年龄、糖尿病、手术时间、术后二次手术、呼吸机使用时间、深静脉留置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术后24h输血浆量、术后24h输少浆血量等因素差异,是引发患者出现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医院应针对危险因素及患者病原学特点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促进患者预后.

  • 妊娠晚期孕妇B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对孕产妇凝血功能及母婴结局的影响

    作者:林开婷;管翠;陈坚;潘翠笠;陈宏胜

    目的 探究妊娠晚期孕妇B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对孕产妇凝血功能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2月-2015年10月在医院产检的孕妇320例,均经B超检查进行确认、核对,依据孕妇是否存在B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将其划分为B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阳性组29例,阴性组58例(依据其就诊时ID号码,从291例B族溶血性链球菌阴性的产妇中随机选择58例),观察凝血功能及母婴结局.结果 320例孕妇中检测出B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阳性患者29例,阳性率为9.06%;阳性组除血浆凝血酶时间(TT)外,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9.67±1.13)s、国际标准化比率(INR)(0.95±0.07)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25.69±3.65)s与阴性组比较均明显缩短,而纤维蛋白原(Fbg)(3.89±1.68)g/L与阴性组比较明显增高(P<0.05);29例感染阳性孕妇中2例发生胎膜早破,发生率6.90%,58例阴性孕妇中3例发生胎膜早破,发生率5.17%,两组无统计学差异;阳性组孕妇剖宫产率和胎儿窘迫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和病理学黄疸发生率,明显高于阴性组(P<0.05).结论 密切观察B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孕妇的凝血功能情况,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出血性疾病,同时对妊娠晚期孕妇给予适量抗菌药物,对于降低妊娠孕妇和新生儿相关并发症,保证孕妇和新生儿的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 呼吸功能锻炼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汤玉梅;李芳芳;王丽;王景;银芳芳;郑莹;张超

    目的 探讨呼吸功能锻炼在老年腹部手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于医院行腹部手术的100例老年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老年腹部手术患者采用手术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老年腹部手术患者则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之上给予呼吸功能锻炼的强化干预,并分别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情况,肺功能变化情况,免疫细胞因子变化情况,T细胞亚群变化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肺部感染率为6.00%显著低于对照组20.00%(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用力肺活量(FVC)(3.15±0.18)L,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率(FEV1)(2.80±0.51)L,大呼气流量(PEF)(4.89±0.90)L/S较对照组(2.84±0.21)L,(2.35±0.45)L和(4.15±0.83)L/S明显提高;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免疫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为(203.17±35.37)ng/L,IL-8(27.16±2.04)ng/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13.02±1.15)ng/L较对照组(260.84±37.53)ng/L,(32.57±2.81)ng/L和(19.34±1.62)ng/L明显降低;治疗后研究组患者T细胞亚群CD4+(40.74±5.02)%,CD4+/CD8+(1.54±0.32)较对照组CD4+(29.50±4.13)%,CD4+/CD8+(1.04±0.21)明显提高,而CD8+(25.42±4.10)%较对照组CD8+(28.35±4.42)%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均<0.05).结论 呼吸功能锻炼对于改善老年腹部手术患者肺功能,降低肺部感染率及提高免疫功能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 不同负压封闭引流方案在骨及软组织慢性感染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陈磊;彭方亮;于洪涛;邵辉;李刚;史晨辉

    目的 探究不同负压封闭引流方案在对骨及软组织慢性感染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于医院接受治疗的骨感染和软组织感染患者117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8例,实验组5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负压封闭引流方案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改良的负压封闭引流装置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感染患者的术后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创面清洁所需时间、创伤部位细菌培养情况、两组方案的有效率及患者的再次感染率.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感染患者症状改善时间分别为(2.1±0.4)h、(3.75±0.8)h;实验组与对照组感染患者住院时间分别为(6.4±0.7)d、(8.1±0.3)d;实验组创面清洁时间1h患者13例,多于对照组的9例,且实验组创面清洁所需时间>4h的患者数量为0,对照组34例,2~3h实验组患者45例,对照组患者15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主要细菌中大肠埃希菌11株、铜绿假单胞菌1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16株,对照组大肠埃希菌25株、铜绿假单胞菌2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30株、白假丝酵母14株;实验组患者治愈率为84.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1.72%(P<0.05);实验组再次感染率为16.9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59%(P<0.05).结论 改良的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治疗骨及软组织感染方面比传统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效果好.

  • 降钙素原检测在化脓性脑膜炎患儿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李祥丽;易雪岚;唐宝兴;谢闯;王秋月;秦海燕

    目的 观察降钙素原(PCT)检测在儿童化脓性脑膜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5年3月医院化脓性脑膜炎患儿29例、病毒性脑膜炎患儿45例及健康体检儿童20名,于入院当天检测三组血常规、PCT水平及化脓性脑膜炎儿童、病毒性脑膜炎儿童行脑脊液常规、生化、病原学检查和头颅影像学、脑电图检查,且于治疗后3天、5天和7天检测三组PCT水平.建立ROC曲线,明确PCT诊断儿童化脓性脑膜炎灵敏度、特异性,计算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 入院当天化脓性脑膜炎PCT水平高于病毒性脑膜炎、健康体检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性脑膜炎与健康体检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第3、5天化脓性脑膜炎患者PCT水平分别为(3.105±2.041)ng/ml、(1.006±0.890)ng/ml高于病毒性脑膜炎患者(0.117±0.076)ng/ml、(0.115±0.082)ng/ml及健康体检者的(0.160±0.331)ng/ml、(0.160±0.331)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第7天与病毒性脑膜炎和健康体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脑脊液白细胞计数>500×16/L与≤500×106/L者PC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脑脊液蛋白升高与正常者比较、细菌培养阴性与培养阳性者比较、普通病情与重症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脑脊液葡萄糖含量降低患者PCT水平(3.65±0.76)ng/mL显著高于正常者(1.87±0.98)ng/ml(P<0.05).PCT≥2ng/ml及≥10.0ng/ml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高于PCT≥0.5ng/ml.结论 PCT水平检测有助于儿童化脓性脑膜炎早期诊断、病情评估与临床指导,且能避免单一指标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类型的误诊,效果值得肯定.

  • 乌司他丁注射液在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李华敏;王成存;李才忠;陈海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注射液治疗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的实际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9月-2016年9月于医院接受治疗的86例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平均分成2组,其中43例患者接受常规治疗方案为对照组,其余43例患者在常规治疗方案基础上添加乌司他丁注射液为观察组,对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血清检测,观察患者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CRP)及促炎性细胞因子(IL-18)水平,采用改良患者疗效评价量表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对两组患者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进行记录,记录患者从出现不良反应到不良反应恢复的平均时间,并且记录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显效例数共26例占60.47%,较对照组的9例占20.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无效率46.51%较观察组4.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5%,对照组53.49%;两组患者总不良反应例数对比无较大差异,观察组患者总不良反应率为41.86%,而对照组为39.53%;此外,患者出现了不良情况后,观察组患者不良情况恢复时间为(5.68±1.20)天,住院时间为(12.68±3.21)天,对照组患者恢复时间为(9.35±2.15)天,住院时间为(19.51±3.54)天,则说明患者不良情况恢复较好.结论 乌司他丁注射液治疗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中有显著效果,且无发现并发症等严重病症,患者出现较少不良反应,且出现不良反应后患者恢复速度较快、住院时间较短.

  • 恶性肿瘤患者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期感染相关因素及血清炎症因子变化的研究

    作者:王明芳;张文剑;冷丽云;许继映;王瑞利

    目的 了解恶性肿瘤患者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期的感染情况、导致患者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感染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肿瘤科、心胸外科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期恶性肿瘤患者286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置管术后感染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对感染患者和非感染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调查和统计,并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期的感染的危险因素,对感染的患者的致病菌进行检测,对感染患者和非感染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进行观察.结果 286例患者中感染患者28例,感染率为9.79%;糖尿病、操作人员经验、本次穿刺次数和导管留置时间是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期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28例感染患者共计检测病原菌55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5株占63.64%、革兰阳性菌15株占27.27%、真菌5株占9.09%;感染患者的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2(IL-12)、IL-18、IL-6和IL-8分别为(24.31±7.61)ng/L、(134.51±43.43)ng/L、(253.31±50.32)ng/L、(99.31±38.43)ng/L和(96.31±40.33)ng/L均高于非感染患者的(16.14±6.81)ng/L、(96.31±35.41)ng/L、(185.21±48.31)ng/L、(66.21±32.31)ng/L和(67.21±43.21)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操作人员经验、本次穿刺次数和导管留置时间是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期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革兰阴性菌是主要的临床致病菌,感染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会显著升高.

  • 改良TT增菌液对沙门菌属和志贺菌属的分离效果研究

    作者:马新建;高立玲;郭明;杨奉华;薛永亮

    目的 探讨改良硫代硫酸钠碳酸钙(TT)增菌液对肠道感染菌种沙门菌属和志贺菌属的分离效果.方法 收集2015年3月-2016年9月288例因急性腹泻住院患者的粪便作为研究样本,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44例,采用常规接种法接种于麦康凯琼脂培养基(MAC)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琼脂培养基(SS),另外加种改良TT增菌液进行增菌培养,同时使用改良TT增菌液、革兰阴性(GN)增菌液、亚硒酸盐胱氨酸(SC)增菌液分别对外购的沙门菌属和志贺菌属进行培养,比较不同增菌液对肠道感染菌种沙门菌属和志贺菌属的分离效果.结果 对照组采用直接接种培养基的方法检测出沙门菌属15株,志贺菌属4株,检出率分别为10.42%和2.78%;观察组采用改良TT增菌液培养后接种方法检测出沙门菌属43株,志贺菌属12株,检出率分别为29.86%和8.33%;观察组沙门菌属与志贺菌属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改良TT增菌液对沙门菌属的增菌效力与SC增菌液相当,其中对鼠伤寒沙门菌属增菌效果高达到10-8,优于SC增菌液10-7,改良TT增菌液对志贺菌属的增菌效力与GN增菌液相似,两种志贺菌属的大增菌效果均达到10-7.结论 改良TT增菌液对沙门菌属和志贺菌属的增菌效果与SC、GN增菌液相当,不仅可以有效促进沙门菌属和志贺菌属的增殖,提高病原菌分离效果,还能简化工作流程,提高实验室工作效率.

  • 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预防干预研究

    作者:邓丽萍;李雪一;龚龙飞;肖菲娜;王粤峰

    目的 研究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对其相关预防措施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2013年3月-2015年9月医院收治的5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详细记录患者临床资料,其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分析感染病原菌.结果 5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发生医院感染72例,感染率12.86%,感染96例次,例次感染率为17.14%,而例次感染中主要以下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以及颅内感染为主;患者年龄偏大、存在侵入性操作、GCS评分低、未给予经验性使用抗菌药物、白细胞计数升高、合并相关基础疾病及血清中白蛋白过低是影响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96例次感染的患者共分离出病原菌112株,革兰阴性菌74株占66.07%,革兰阳性菌28株占25.00%,真菌10株占8.93%.结论 依据相关危险因素在给予术后医院感染预防上一定要严格无菌操作、做好术前术后抗菌药物的使用及加强患者营养状态,对于降低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术后医院感染概率的发生有着重要作用.

  • 恶性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肺部CT影像学特征及对预后的评估

    作者:黄菁慧;李传资;郭萍;唐文才;赵光堂

    目的 探究恶性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的肺部CT表现及对预后的评估.方法 选取2012年2月-2016年2月来本院诊治恶性血液病患者252例,将发生院内真菌感染(HFI)的70例为研究对象作为真菌组,广谱抗菌药物有效患者85例作为细菌组.分析患者病原菌的分布及变迁情况,研究患者发生真菌感染时的临床症状、体征、感染器官的影像学特征及其功能变化、抗真菌药的疗效.结果 252例恶性血液病患者,有70例发生HFI,感染率为27.78%,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肺部阳性发生率为35.71%;HFI患者肺CT表现磨玻璃密度影发生率为41.43%低于细菌组62.35%(P<0.05),同时,大结节直径>1cm、空洞、晕征、毛刺征、高密度团块影与新月征均出现在真菌组,而细菌组无出现,差异显著(P<0.05);单一用药有效率73.33%低于联合用药的7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时各联合用药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治疗过程中,发现真菌组肺CT表现加重率为21.43%显著高于细菌组5.88%(P<0.01).结论 对于恶性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积极根据患者的肺部CT表现可以有效提高医院真菌感染诊断率,并改善预后情况.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eAg与抗-HBe双阳性的原因与临床意义

    作者:段梦夕;谷娅楠;于淼琛;刘牟林;朱鸿

    目的 检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中血清标志物e抗原(HBeAg)与e抗体(抗-HBe)双阳性患者的S/CO区间分布、病毒载量、肝功能状况,并探讨此类模式的产生原因与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5年1月-2016年10月医院慢性乙肝患者血清标本,检测HBV血清标志物,从中筛选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HBeAg与抗-HBe同时阳性患者的血清标本112例为实验组,HBsAg与HBeAg阳性而抗-HBe为阴性的血清标本60例为对照组1,HBsAg阳性而HBeAg阴性的标本60例为对照组2.分别检测三组标本的HBV-DNA含量,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及肝功能状况.结果 三组比较,实验组HBeAg的S/CO值明显低于对照组1(P<0.01),主要位于1.0~10.0COI区间内,占62.50%;抗-HBe的S/CO值,以0.5~1.0COI为主,占61.61%;各组HBV-DNA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位于1×E+4~1×E+7拷贝/ml之间;实验组人群ALT和AFP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AFP异常率高达31.25%.结论 此类血清标志物模式,HBeAg和抗-HBe定量处于中、低水平区间,体内存在动态平衡中的"血清转换";HBV-DNA处于中、低水平复制阶段,传染性降低;然而,肝功能指标和AFP异常率普遍较高,提示肝脏的慢性损伤,应密切关注抗原转换、变异及病毒的复燃,引起相应的重视.

  •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技术在感染性休克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黄庆生;李燕;方明星;郭建英;张华伟;王智勇;张丽霞

    目的 探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技术(PICCO)在感染性休克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11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86例感染性休克合并ARDS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应用传统液体管理模式管理,观察组采用PICCO指导液体管理.对患者病原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监测液体复苏相关指标和疗效指标.结果 86例感染性休克合并ARDS患者共检出78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64株占82.05%,革兰阳性菌11株占14.10%,真菌3株占3.85%.鲍曼不动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氯霉素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等耐药率较低.观察组液体复苏24h液体入量PaO2/FiO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LAC水平,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用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GEDVI)、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全身血管阻力指数(SVRI)、心指数(C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肺血管阻力指数(PVRI)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力衰竭和肺水肿发生率、28d病死率和机械通气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PICCO指导感染性休克合并ARDS患者液体管理,有利于改善有效血容量、机体氧合状态,同时减少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 应用GeneXpert MTB/RIF对耐多药MTB及RIF耐药性的快速检测

    作者:赵金云;金法祥;许文芳;许鹏;薛巧玲

    目的 探讨利福平耐药实时荧光定量PCR(GeneXpert)结核分枝杆菌(MTB)/利福平(RIF)技术在检测MTB、耐多药MTB(MDR-TB)及RIF耐药性方面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7月在医院就诊的520例疑似肺结核病患者,对其痰标本分别进行金胺"O"荧光染色镜检、液体培养及药敏试验、罗氏培养及比例法药敏试验和Xpert法检测.结果 520例疑似肺结核患者中,共确诊387例肺结核,其中男性确诊率77.14%,女性确诊率68.82%;除痰涂片镜检外,其他三种方法检测MTB的敏感性均高于40.00%,四种方法的特异性均高于90.00%;其中,Xpert检测的敏感性明显高于痰涂片镜检(P<0.01),而与罗氏培养和MGIT培养均无统计学差异(两者敏感性分别为41.86%和45.22%);RIF耐药性试验显示,肺结核分枝杆菌对RIF的耐药率低于10.00%;GeneXpert MTB/RIF检测RIF的耐药率与比例法和液体药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比例法为金标准,检测出31株MDR-TB,GeneXpert MTB/RIF对MDR-TB的检出率达到86.11%.结论 Xpert法适用于MTB及其对RIF耐药性的快速筛查;同时可作为检测MDR-TB的一种指标.

  • 清热祛痰推拿法联合西药治疗大叶性肺炎患儿的临床分析

    作者:孙波;黄磊;徐乃翠;江呈暘;汪芳俊

    目的 观察分析清热祛痰推拿法联合西药治疗大叶性肺炎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 全部病例选自医院2015年1月-2016年5月收治的痰热闭肺型大叶性肺炎患儿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清热祛痰推拿法+西药)与对照组(西药),各43例,治疗7天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相关体征改善情况,评价患儿肺功能情况:包括达峰容积比(VPTEF/VE)达峰时间比(TPTEF/TE);并记录与治疗及用药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02%显著高于对照组72.09%(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咳嗽持续时间、退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肺部体征消失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患儿TPTEF/TE及VPTEF/VE比值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儿TPTEF/TE为(33.03±4.25)、VPTEF/VE为(35.37±6.21)均高于对照组(30.35±4.64)、(29.92±6.98)(P<0.05),两组治疗后TPTEF/TE及VPTEF/VE表达均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9.30%显著低于对照组30.23%.结论 清热祛痰推拿法联合西药治疗儿童大叶性肺炎临床疗效确切,能缩短发热及咳嗽持续时间,改善患儿肺功能,且能够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 北京一所教学医院艰难梭菌感染分析

    作者:李曙光;张菲菲;刘井波;陈宏斌;彭秋生;王占伟;李荷楠;王辉

    目的 研究2014-2016年医院艰难梭菌感染情况.方法 2014年6月-2016年5月,临床标本的毒素检测采用酶联免疫法(EIA);随机选择69例非重复住院患者的毒素送检粪便同时进行EIA、GeneXpert PCR和艰难梭菌培养并比较,结合病历回顾研究培养和/或毒素阳性患者的感染及治疗.结果 艰难梭菌培养和毒素检测同时送检的非重复患者640例,85例培养或/和毒素阳性,培养阳性率为8.91%,毒素阳性率为7.97%;培养阳性率>10%的科室有胃肠外科、肾内科、风湿免疫内科、消化内科;毒素阳性率>10%的科室有肾内科、骨肿瘤科、风湿免疫内科、胃肠外科、消化内科.标本送检占比56.88%的血液科,其培养、毒素阳性率仅分别为8.24%、5.49%;随机选择的69例非重复患者标本,有9例属于艰难梭菌感染,阳性率为13.04%,培养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66.67%、98.33%;EIA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44.44%、93.33%;PCR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100%、95.00%;相关因素分析,"腹泻时长≥48h"、"每日腹泻≥3次"在艰难梭菌感染组与非感染组中具有显著性差异;培养阳性或毒素阳性均有阳性提示意义,若伴随腹泻症状,应重点考虑艰难梭菌感染并予以万古霉素、甲硝唑和/或肠道菌群调节药物.结论 应规范送检标本,选择合适检验方法,重视艰难梭菌感染,避免其成为我国的公共健康威胁.

  • 35例埃博拉病毒病排查病例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及防控措施探讨

    作者:黄煌;潘越峻;蔡水江;刘莹;邓西龙

    目的 探讨埃博拉病毒病疫区以外国家对埃博拉病毒病的排查方案及具体防控措施.方法 对医院2014年8月-2016年5月收治的35例埃博拉病毒病排查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通过WHO疫情通报收集非洲以外国家埃博拉确诊病例信息,对其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35例患者均被排除埃博拉病毒病,皆非医务人员,无明确埃博拉病毒接触史,其中30例患者在21天内疫区居住及旅行史,5例患者来自非疫区国家,7例后确诊为疟疾,经治疗后6例痊愈,1例死亡;非洲以外国家确诊埃博拉病毒病7例,其中6例为医务人员,所有病例皆有明确的接触史,其中输入性病例4例,二代病例3例,死亡1例.结论 有明确埃博拉病毒接触史的医护人员是埃博拉病毒病的高危人群,可通过航空途径在潜伏期输入至疫区外国家,潜伏期传播风险低;对来自非洲的患者更应重视疟疾的诊断和经验性治疗;疑似病例应尽早完善各项基础检查,并进行早期基础治疗以降低死亡率.

  • 桥本氏甲状腺炎伴Hp感染患儿血清IL-17与APN水平及TLR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方洁;陈佳音;郝雯颖;张萍萍;干冬梅

    目的 研究与观察桥本氏甲状腺炎伴幽门螺杆菌(Hp)感染患儿的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脂联素(APN)水平及Toll样受体(TLR)蛋白表达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6年10月医院收治的69例桥本氏甲状腺炎伴Hp感染患儿为A组,69例桥本氏甲状腺炎患儿为B组,69例Hp感染患儿为C组,69名健康儿童为D组,将四组血清IL-17、APN水平及TLR蛋白指标进行比较,同时比较A、B组中不同桥本氏甲状腺炎分期患儿,A、C组中不同Hp分型患儿的上述指标检测结果.结果 A组的血清IL-17、APN水平及TLR蛋白指标(TLR2及TLR9)分别为(10.25±1.34)ng/L、(11.15±1.36)mg/L、(5.86±0.64)ng/ml及(19.84±2.68)ng/ml,均高于B组(7.91±0.95)ng/L、(8.90±0.93)mg/L、(3.91±0.34)ng/ml、(11.02±1.93)ng/ml,C组的(7.80±0.93)ng/L、(8.87±0.90)mg/L、(3.78±0.31)ng/ml、(10.84±1.89)ng/ml及D组的(5.76±0.45)ng/L、(6.95±0.73)mg/L、(2.02±0.23)ng/ml、(5.56±0.60)ng/ml,B组及C组均高于D组,且A、B两组中不同桥本氏甲状腺炎分期患儿的血清IL-17、APN水平及TLR蛋白指标表达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A、C两组中不同Hp分型患儿的上述指标检测结果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 桥本氏甲状腺炎伴Hp感染患儿的血清IL-17、APN水平及TLR蛋白指标表达呈现明显异常状态,且桥本氏甲状腺炎分期与Hp分型均对其表达有较大的影响,应重视对上述指标的监测与改善.

  •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儿的临床特征与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孙丽霞;王现明;苏庆元;钟零珠;苏文利

    目的 分析儿童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临床特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感染预防和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2月的儿童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儿100例,对所有患儿感染部位、感染来源等临床特征进行观察和分析,对脓液标本中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 患儿感染部位以咀嚼肌间隙、颊间隙、舌下间隙为主,分别占31.00%、24.00%和14.00%,感染来源以腺源性感染为主,占73.00%;分离出143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76株占53.15%,革兰阴性菌62株占43.36%,真菌占5株占3.50%,金黄色葡萄球菌、普雷沃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要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等的耐药率较高,对亚胺培南等的耐药率较低,普雷沃菌、拟杆菌、梭杆菌对氯霉素等的耐药率较高,对甲硝唑、亚胺培南等的耐药率较低.结论 儿童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部位、感染来源、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均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临床医务人员应对其给予高度的重视和有效的治疗,选取敏感抗菌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以提高救治成功率,改善患儿预后.

  •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继发胰腺感染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杨卫军;杜吉义;吴正阳;刘春晓;苏丹;吴玉珠;尹家俊;王亚东

    目的 探讨重症胰腺炎患者继发胰腺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感染特点.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医院收治的18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并分别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继发胰腺感染患者的性别、年龄、APACEⅡ评分、低氧血症、机械通气、应用抗菌药物、禁食时间、外科手术等因素及病原菌分布、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88例SAP患者中继发胰腺感染81例,感染率为43.09%.共检出病原菌9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60株占60.61%,革兰阳性菌39株占39.39%.药敏结果显示,主要革兰阴性菌对头孢曲松、美洛西林、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均呈现较高的耐药性,且耐药率均处于50%以上;对头孢噻肟均呈现较低的耐药性,且耐药率均处于15%以下.主要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阿奇霉素、苯唑西林、头孢唑林均呈现较高的耐药性,其耐药率均处于50%以上;对克林霉素均呈现较低的耐药性,且耐药率均处于15%以下.APACEⅡ评分、应用抗菌药物及机械通气是SAP继发胰腺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继发胰腺感染与年龄,APACEⅡ评分,低氧血症,机械通气,应用抗菌药物,禁食时间,外科手术等因素相关;临床上应根据其耐药情况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 不同气管切开时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的疗效研究

    作者:符树强;麦兴进;余鹏飞;吴益敏;苏保寿

    目的 探究不同气管切开时机对救治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疗效影响,为更好的救治患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3年8月-2016年8月于医院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的68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不同气管切开时机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29例,观察组患者实行早期气管切开,对照组患者实行晚期气管切开,对两组患者感染的病原菌进行分析,在手术前后检测两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血氧饱和度(SaO2),对两组患者进行格拉斯哥昏迷指数评估(GCS评分)并比较,同时检查两组患者肺部感染改善情况,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患者肺部感染病原菌多为革兰阴性菌,主要感染病原菌为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占26.47%、23.54%;术前两组患者PaO2、PaCO2和SaO2数据及格拉斯哥昏迷评估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改善有效率为82.05%,对照组有效率为65.52%;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例数也少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救治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过程中,应掌握好气管切开时机.

  • 急性脑血管疾病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研究

    作者:许丽娜;贾龙斌;郭嘉英;毕志霞;梁素琴

    目的 探讨急性脑血管疾病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0月医院收治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并发肺部感染患者68例为感染组,另选择同期住院治疗的急性脑血管疾病非肺部感染患者68例为非感染组,统计患者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是否接受过侵入性操作、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病史、合并症等,并对感染组患者进行病原菌检测.结果 感染组患者应用脱水剂、侵入性操作、应用制酸剂、卧床时间、NIHSS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GCS评分、既往肺病史和合并糖尿病均显著高于非感染组患者(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侵入性操作、NIHSS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GCS评分、既往肺病史和合并糖尿病是急性脑血管疾病并发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68例急性脑血管疾病并发肺部感染患者共检出72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46株占63.89%,以肺炎克雷伯杆菌和大肠埃希菌为主;革兰阳性菌18株占25.00%,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链球菌为主;真菌8株占11.11%.结论 急性脑血管疾病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病情较重,昏迷较重,合并既往肺病史和合并糖尿病比例高,侵入性操作多,革兰阴性菌是其主要感染病原菌.

  • 血清TNF-α与Npt和G-CSF对胎膜早破合并羊膜腔感染的诊断分析

    作者:周斌;梁菁苹;丁仁波;王甜甜;刘冬霞;郭书焕;车艳红

    目的 探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新喋呤(Npt)、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用于胎膜早破合并羊膜腔感染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3年6月-2016年5月期间的68例胎膜早破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70例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血清TNF-α、Npt、G-CSF水平;根据是否合并羊膜腔感染将68例胎膜早破患者分为羊膜腔感染组36例与非羊膜腔感染组32例,对比两组患者血清TNF-α、Npt、G-CSF水平;对比羊膜腔感染患者不同严重程度患者的血清TNF-α、Npt、G-CSF水平.结果 观察组血清TNF-α、Npt、G-CSF水平分别为(776.82±89.61)ng/L、(16.91±4.11)mmol/L、(109.33±21.7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78.53±90.10)ng/L、(7.24±4.02)mmol/L、(82.32±21.67)(P<0.01);合并羊膜腔感染组血清TNF-α、Npt、G-CSF水平分别为(784.82±85.10)ng/L、(18.74±1.51)mmol/L、(115.36±22.01)显著高于无羊膜腔感染组(492.61±84.98)ng/L、(9.82±1.48)mmol/L、(93.22±21.89)(P<0.01);胎膜早破合并羊膜腔感染患者中,血清TNF-α、Npt、G-CSF水平随羊膜腔感染程度的加重表现出显著增高趋势(P<0.01).结论 胎膜早破合并羊膜腔感染患者血清TNF-α、Npt、G-CSF水平明显增高,且随羊膜腔感染严重程度的加重而显著上升,可在一定程度上对胎膜早破合并羊膜腔感染起到有效的预测和早期诊断作用.

  • 高龄产妇术后尿道及切口感染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黄海桃;蒙莉萍;周玉华;陈姗娜;朱宏锐

    目的 研究高龄产妇术后尿道和切口感染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预防对策.方法 选择2012年8月-2015年12月在医院行剖宫产的高龄产妇460例,对于出现感染的高龄产妇进行病原菌和药敏分析,同时详细记录4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相关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 从51例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84株,革兰阴性菌53株占63.10%,革兰阳性菌31株占36.90%;主要为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属;病原菌对于目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均存在一定的耐药性,其革兰阴性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性高达78.00%以上,其次为头孢类抗菌药物;而革兰阳性菌对于青霉素和氨苄西林有着较高的耐药性,耐药性在18.18%~73.30%之间,对于苯唑西林和替考拉宁有着较高的敏感性,耐药性为0;合并基础疾病、阴道检查次数、孕期并发症及手术时间是导致患者发生术后尿道和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一方面严格各项无菌操作流程,同时还应对已出现感染的产妇做好病原菌和药敏试验的监测,同时还应针对高龄产妇发生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

  • 感控专职小组对妇产科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

    作者:陆春红;陈珠;马云霄;龙海燕;林凛然;邓莉

    目的 探讨感控专职小组对妇产科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方法 将2014年7月-2015年12月为感控专职小组实施阶段,医院妇产科共收治4568例手术患者为干预组,2013年1月-2014年6月为感控专职小组未实施阶段,医院妇产科共收治3982例手术患者为对照组,统计两组发生医院感染情况,并对发生医院感染患者分别取样进行菌株鉴定,感控专职小组实施前后,对比分析消毒隔离质量和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结果 干预组4568例手术患者共发生手术部位感染46例,感染率为1.01%,对照组3982例手术患者共发生手术部位感染154例,感染率为3.87%,干预组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感染患者共检出176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114株占64.77%,革兰阳性菌36株占20.45%,真菌26株占14.77%,干预组感染患者共检出62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42株占67.74%,革兰阳性菌12株占19.35%,真菌8株占12.90%;干预组医务人员管理、工作环境管理、医疗器械及用品管理和消毒隔离总质量月平均问题数显著降低,月平均分数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手卫生知识知晓、医院感染知识知晓、环境卫生抽查监测、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和无菌操作合格率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感控专职小组有助于提高消毒隔离质量和医院感染管理质量,从而降低妇产科手术部位感染率.

  • 石家庄市15所医院环氧乙烷低温灭菌器灭菌质量与影响因素调查

    作者:孙敬;陈彦丽;张玲玲;雷雪;宋亚茹

    目的 调查石家庄市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环氧乙烷灭菌状况,并分析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对医院感染控制的作用,为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6年8月13日-9月12日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河北省石家庄市15所省、市、区级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并于调查后对灭菌参数进行规范,优化管理环节.结果 省、市、区级医院环氧乙烷灭菌设备类型与其诊疗量密切相关,且不同级别医院设备的管理和操作人员水平有明显差异;环氧乙烷灭菌总合格率为80.30%,通过改进后,灭菌总合格率为9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河北省不同级别医院的消毒供应中心环氧乙烷灭菌水平差异较大,通过优化环节管理、规范灭菌参数,保证质量控制,可以控制和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 实验室检测在直接抗病毒药物治疗慢性丙型肝炎中的作用

    作者:范志娟;刘军锋;刘爽;田亚琼;刘树业

    本研究主要讨论在直接抗病毒药物(DAA)联合治疗慢性丙型肝炎(CHC)过程中涉及的实验室诊断,从病毒因素和宿主因素两方面进行阐述,病毒因素包括HCV基因型和病毒载量及耐药基因检测,在DAA类药物治疗之前检测丙型肝炎病毒(HCV)的原因,主要是确诊慢性HCV感染和确定治疗方案和佳疗程,还要考虑患者对DAA的抵抗及基线HCV病毒载量,在DAA治疗HCV感染之前评估宿主状态也很重要,宿主因素主要从基因多态性与干扰素类治疗的关系、合并病毒感染、肝纤维化实验室分期、安全监测等方面来讲述.

中华医院感染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3 04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