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hinese Archives of Otolaryngology-Head and Neck Surgery 중국이비인후두경외과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
  • 影响因子: 0.66
  • 审稿时间: 3-6个月
  • 国际刊号: 1672-7002
  • 国内刊号: 11-5175/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82-613
  • 曾用名: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 类 别: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期刊荣誉:
  • 小鼠急性细菌性鼻及鼻窦炎模型

    作者:金明珠;曹志伟;郭根燕

    目的 建立小鼠急性细菌性鼻及鼻窦炎模型.方法 179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A、B组BALB/c小鼠右侧鼻腔中塞入棉条.A组,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 COL菌悬液浸润棉条;B组,以无菌生理盐水浸润棉条;C组,只在小鼠鼻腔中滴人MRSA COL菌悬液;D组,对照组.动物分别于1、4、7、14d处死.对鼻部组织做细菌培养和病理切片研究.死亡的3只小鼠(A组)未计人数据统计中.结果 A组小鼠全部诱导出急性细菌性鼻及鼻窦炎,B组小鼠可诱导出鼻腔炎症反应.炎症程度经统计学分析,A、B组有明显统计学差异.C、D组小鼠没有出现炎症反应.结论 以植入膨胀海绵并滴入菌液的方式成功建立小鼠急性细菌性鼻及鼻窦炎模型.

  • 低剂量水杨酸钠大鼠耳呜模型的建立

    作者:陈观印;冯立宁;刘志;孙永柱;崔鹏程

    目的 探讨低剂量水杨酸钠诱导耳鸣动物模型.方法 SD大鼠14只,随机分为实验组(条件反射消退期连续2d腹腔注射120 mg/kg水杨酸钠)和对照组(注射相同剂量生理盐水).在大鼠形成“声音出现-饮水开始,声音消失-饮水停止”的条件反射后,在条件反射消退期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大鼠的饮水抑制率(R)值、饮水量和注射水杨酸钠前后实验组大鼠听性脑干反应(ABR) Ⅲ波的阈值.结果 消退期前3d实验组大鼠R值均较对照组大鼠增高并有显著性差异(F=32.48,P<0.05;F=100.6,P< 0.05;F=16.06,P<0.05);两组大鼠的饮水量却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大鼠注射水杨酸钠前后ABRⅢ波的阈值并未改变.结论 剂量为120 mg/kg的水杨酸钠可以诱导大鼠产生持续3d的耳鸣.

  • 鼻咽癌治疗后鼻窦炎鼻内镜手术前后处理与疗效

    作者:何承诚;司勇锋;陈乾美;陶仲强

    目的 探讨提高鼻咽癌治疗后鼻窦炎鼻内镜手术前、后疗效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4月~2009年10月共36例鼻咽癌治疗后鼻窦炎患者,鼻内镜手术治疗情况和随访结果,分析其与疗效的关系.结果 随访10~36个月,28例治愈,治愈率77.8%;4例好转,好转率11.1%;4例无效,无效率11.1%.总有效率为88.9%.术后并发症主要为鼻腔粘连.结论 鼻咽癌治疗后鼻窦炎手术前、后合理用药,恰当的术后处理能提高疗效,有利于提高鼻咽癌患者放疗后的生活质量.

  • 高分辨CT检查面神经管与周围结构解剖关系

    作者:赵亮;李健东;陈孝柏

    目的 探讨高分辨CT (high resolution CT,HRCT)中面神经管与周围结构解剖关系,为进行手术操作提供可靠信息.方法 回顾2007年8月~2009年9月我院行颞骨HRCT检查且无颞骨病变的患者118例,其中男性65例,女性53例;在工作站上对轴位及重组出的矢状位、冠状位,观察各段面神经管周围重要结构的距离进行测量,比较不同侧别、性别上述测量值有无差异.结果 垂直段前缘距外耳道后壁距离成人为(4.23±0.73) mm,垂直段距乙状窦前壁距离(9.93±2.16) mm,垂直段距蜗窗距离(3.21±0.31) mm,垂直段距鼓岬外缘短距离(4.32±0.57) mm,砧骨短脚距面神经锥段距离(3.32±0.37)mm,水平段距蜗窗水平距离(2.28±0.48) mm,水平段距鼓岬外缘水平距离(2.23±0.18) mm,面隐窝宽度(5.12±0.31) mm.结论 HRCT是研究面神经管与周围结构影像解剖的优良方法,可为耳显微外科手术中避免面神经的意外伤害提供可靠信息.

  • Tribbles相关蛋白3及磷酸化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在舌体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张晶;孙传政;文浩杰;郭朱明;曾木圣;蒋玉娥;何晓光

    目的 研究Tribbles相关蛋白3(tribbles related protein 3,TRB3)及磷酸化丝氨酸/苏氨酸激酶(phospho-AKT,p-AKT)在人舌体鳞状细胞癌(oral tongue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TSC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18例OTSCC及对应癌旁黏膜组织中TRB3及p-AKT的表达,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28例OTSCC及30例癌旁黏膜石蜡标本中TRB3及p-AKT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OTSCC预后的关系.结果 RT-PCR显示TRB3 mRNA在15例OTSCC组织表达较癌旁黏膜组织中升高(83.3%,15/18);Western blot显示TRB3蛋白及p-AKT蛋白在13例OTSCC组织中的表达均较癌旁黏膜组织中升高(72.2%,13/18);免疫组化显示128例OTSCC标本中,TRB3蛋白高表达率为49.2%(63/128),p-AKT蛋白高表达率为68.8% (88/128),均较癌旁黏膜表达增高(P均≤0.001),且均与OTSCC的T分级、N分级及复发相关,p-AKT蛋白及TRB3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r=-0.27,P<0.01).结论 TRB3及p-AKT在OTSCC中高表达并且与肿瘤预后相关.

  • 筛泡前气房CT三维重组的影像特征及手术技巧

    作者:王旻;袁晓培;袁飞;刘燕;韩琳;秦楠;邢志敏

    目的 筛泡前气房可严重阻碍额窦引流,但却常被忽视,本文通过CT三维重组技术分析筛泡前气房的影像特点及其同额窦引流通道的关系,探讨手术去除筛泡前气房、开放额窦的技巧.方法 对鼻及鼻窦炎患者术前轴位薄层螺旋CT扫描,冠状位、矢状位重组,明确筛泡前气房的存在,在鼻内镜下确认,分析它同额隐窝引流通道的关系.结果 筛泡前气房在矢状位和轴位CT均表现为额窦区域后上方的气房,从额隐窝沿着颅底进入额窦;手术中沿着筛泡前气房的前壁可顺利找到额窦口.结论 CT三维重组对明确筛泡前气房和额窦引流通道的关系有重要意义,筛泡前气房是筛泡过度气化形成从颅底越过额窦口延伸至额窦内影响额窦引流,手术中去除筛泡前气房,可明显扩大额窦口,改善额窦引流.

  • 血清淀粉样蛋白A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

    作者:丁明虹;刘文龙;郭洁波;徐睿;夏文彤;史剑波;李华斌

    目的 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 (serum amyloid A,SAA)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15例鼻息肉患者和9例正常对照者,分别采用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stry,IHC)、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鼻息肉和对照鼻甲组织中SAA的定位、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鼻息肉组织中SAA呈现广泛的阳性染色,而对照组织仅有轻微阳性染色.鼻息肉SAA mRNA相对含量和蛋白浓度比对照组织中增高,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鼻息肉SAA表达与鼻息肉大小相关.结论 SAA在鼻息肉表达增高提示SAA可能参与了鼻息肉的发病过程.

  • 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中自细胞介素17和白细胞介素27水平分析及临床意义

    作者:王悦;徐艳萍;冯青杰;朱文会;刘敩;夏轶男;孟粹达;杨欣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7 (interleukin-17,IL-17)和IL-27在变应性鼻炎(AR)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AR患者外周血中IL-17和IL-27蛋白水平,并分析其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持续性AR患者IL-17蛋白水平升高(t=-5.654,P<0.01),IL-27蛋白水平降低(Z=-4.944,P<0.01),IL-27蛋白水平在对照组、轻度持续性AR组、中重度持续性AR组比较,P均<0.05.IL-17与IL-27在持续性AR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呈负相关(r=-0.405,P=0.022).结论 IL-17、IL-27在AR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一定的作用,其免疫治疗可能成为AR临床治疗的新靶点.

  • 窄带成像内镜在鼻咽癌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倪晓光;程荣荣;高黎;赖少清;张蕾;贺舜;张月明;王贵齐

    目的 探讨窄带成像(narrow band imaging,NBI)内镜在鼻咽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自2009年1月~2010年3月对怀疑有鼻咽部占位的240例患者使用具有NBI观察模式的电子内镜进行鼻咽部的检查.观察NBI模式下鼻咽部不同性质病变的黏膜表面微血管形态学特点.结果 鼻咽癌在NBI模式下可见病变表面出现细树枝状或扭曲线条状的新生血管,血管线条清晰明显,呈棕褐色.NBI内镜对鼻咽癌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0.6%、91.7%、96.7%和61.1%.结论 NBI内镜通过识别黏膜表面微细血管的形态变化提高内镜在鼻咽癌早期诊断中的作用.

  • 潜山县0~6岁儿童听力残疾现况调查

    作者:胡向阳;陈振声;龙墨;邢亚静;韩睿;樊亚平

    目的 开展潜山县0~6岁儿童听力普查,了解潜山县0~6岁儿童听力残疾发生及康复情况,为在农村地区规范开展听力语言康复工作奠定基础.方法 依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标准,采用主观、客观测听方法对调查对象进行听力筛查和诊断,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了解确诊对象的康复状况.结果 筛查儿童19342名,确诊听力残疾儿童32例,潜山县0~6岁儿童听力残疾现患率为1.65‰,55.17%的听力残疾儿童未接受康复干预.结论 农村地区听力残疾预防与康复工作亟待加强.

  • 鼓室注射曲安奈德治疗突发性聋疗效分析

    作者:王家顺;杨萍丽

    突发性聋(sudden deafness,SD)是一种病因复杂且不完全清楚的感音神经性聋,在数小时或几天内听力下降至低点,发病率很高,是耳科急症之一.SD的治疗方法较多,类固醇激素的治疗作用已经得到认可,基本上成为一种常规用药.我科对45耳患者应用鼓室注射曲安奈德治疗突发性聋,取得良好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2009年1月~2010年12月因突然听力下降或同时伴耳鸣,或同时伴有眩晕来我科就诊的患者,经病史采集,一般临床检查,神经科、眼科及影像学检查,排除蜗窗破裂及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按照1997年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会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制定的"SD诊断依据和疗效分级"[1]诊断为SD.共87例(92耳),其中男45例(48耳),女42例(44耳);年龄17~72岁.将87例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试验组43例(45耳)和对照组44例(47耳),病程2 h~45 d.治疗前纯音听力测试0.25、0.50、1.00、2.00、4.00 kHz的气导平均听阈为60~100 dB HL.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年龄、发病时间、平均听阈、听力曲线及伴发眩晕例数的分布基本一致,组间呈均衡分布,条件基本相同.

  • 腮腺肿块手术诊治分析

    作者:司马国旗;蒋志毅;殷鹏;岳利华;盛成;张亚军

    腮腺肿块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诊治的常见疾病之一,临床实践不断探讨如何进一步规范各类腮腺肿块的诊治.2005年1月~2010年7月,我科共收治78例腮腺良性肿块,现报道如下.1 资料方法男性47例,女性31例,年龄17~70岁,平均41岁.自发现肿块到就诊时间1周~6年,平均1.5年.其中左侧33例,右侧45例.术前常规肿块B超及颈部增强CT检查,5例行增强MRI检查,常规术中冷冻并术后石蜡切片病理检查.所有病例均在全麻下手术,术式选择:浅叶部分切除伴(或不伴)面神经解剖术57例,浅叶切除伴面神经解剖术18例(直径>3 cm的肿瘤9例、血管瘤3例、错构瘤2例,多发肿瘤、复发肿瘤、腺内多发淋巴结炎及囊肿各1例),腮腺全切伴面神经解剖术3例(深叶3例).

  • 颅底骨折合并重症鼻腔、鼻咽、口咽大出血的救治

    作者:徐世翔;徐文俊

    颅底骨折合并重症鼻腔、鼻咽、口咽大出血患者病情凶险,短时间内可引起窒息、呼吸循环衰竭,如救治不当,可致残甚至死亡.回顾性分析我院1989年8月~2010年7月间收治颅底骨折致重症鼻腔、鼻咽、口咽大出血患者115例救治经过,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共计115例,男78例,女37例;年龄12~78岁,平均年龄38.6岁.车祸伤98例,高空坠落伤1 1例,机械冲击伤6例.其中从现场送本院92例,外院转送23例(转送来前均未予有效止血).115例患者中,107例受伤后即出现鼻腔、鼻咽、口咽大出血;发生在入院7d内4例,入院7~10d 2例,入院10~15d 2例.出血量约800~3800 ml,平均1800 ml.1.2 治疗方法.①保持呼吸道通畅: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颅底骨折合并鼻腔、鼻咽、口咽大出血患者,很容易由于气道阻塞而致窒息死亡,应立即予气管插管.②抗休克治疗:立即建立多条有效的输液通道,输血输液快速补充血容量.

  • 以耳鼻咽喉科疾病住院治疗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临床分析

    作者:王桂芳;严守俊;耿美香;黄观辉;王庭良;林勇

    云南省是全国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的高发省份,本院地处云南边陲,收治整个滇南地区患者,其中收治HIV感染患者几率大于他处.我科自2009年1月~2011年4月共收治31例HIV感染者,现将其临床情况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情况.31例患者中,男21例,女1 0例,年龄23~79岁,平均39.3岁.4例在入院前已确诊HIV感染,人院后再次确认.所有病例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和金标法复查均为HIV抗体阳性的血清判断为HIV阳性,同时送开远市疾控中心进行HIV确诊,实验为HIV阳性患者确诊为HIV感染者.

  • 鼻用止血气囊在鼻内镜术后止血中的应用

    作者:赵玉祥;王建清;屈丽萍;郑茜玲

    因鼻腔鼻窦解剖的特殊性,经鼻内镜术后术腔需填塞止血.目前主流止血材料以凡士林纱条和高分子止血海绵等为主,各有优缺点[1].我科自2007年8月~2009年8月使用自制鼻用止血气囊用于经鼻内镜术后止血120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选取2007年8月~2009年8月入住我科的双侧慢性鼻及鼻窦炎患者共120例,其中男66例,女54例,年龄18~71岁,中位年龄37岁.全部病例按海口标准分型分期[2],其中1型29例,2型73例,3型18例.全部病例经鼻内镜手术,同时行鼻中隔矫正手术36例,下鼻甲部分切除手术21例.1.2 方法与材料.采用奇偶数半随机法分为A、B两组.A组手术后左侧鼻腔、窦腔填塞凡士林纱条,右侧填塞自制鼻用止血气囊;B组左侧填塞高分子止血海绵,右侧填塞自制止血气囊.于术中、术后评价止血效果、不适程度、取出时疼痛程度和出血.止血气囊组根据术后渗血及不适情况分别于术后当晚、第2天各调整一次囊内填塞压力.

  • 穿刺抽液囊内注射曲安奈德治耳廓假性囊肿

    作者:黄开怀;张祖天;陈汝德

    耳廓假性囊肿是指耳廓软骨夹层内的非化脓性浆液性囊肿,男性多于女性,多发于20~50岁的成年人.该病治疗方法多样,效果不一,多年来,我科应用了多种方法进行耳廓假性囊肿的治疗,经对比认为应用穿刺抽液曲安奈德囊内注药临床治疗效果良好,对患者刺激及不良反应小,可作为治疗耳廓假性囊肿的首选或初选.现将自2001年来我科应用穿刺抽液曲安奈德囊内注药治疗耳廓假性囊肿112例病例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耳廓假性囊肿患者112例,男78例,女34例,均为单耳患病,年龄为25~54岁,平均年龄43岁,病程1周~3个月.病变均位于耳廓腹侧面,呈局部半球形隆起,直径平均14.1 mm,界限清楚,皮肤色泽正常,有波动感,无触痛.

  • 纤维喉镜下咽鼓管、中耳注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作者:庞文英;王媛;银兴贵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鼓室积液、鼓膜完整和听力下降为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临床上常采用综合方法治疗,疗效报道不一.我科对2009年6月~2011年6月以来61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行纤维喉镜下咽鼓管、中耳注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取得良好疗效.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61例,74耳.男34例,女27例,年龄23~63岁,平均43.5岁,左耳23例,右耳25例,双耳1 3例(26耳).病程3个月~2年;74耳均有耳闷胀感,不同程度的听力下降,部分伴低调性耳鸣和耳内水泡音.检查见鼓膜内陷,表现为光锥变短、分散或消失,锤骨短突明显外突,锤骨柄变水平,前后皱襞夹角变小,鼓膜呈粉红色、黄色或琥珀色、灰白色,活动度降低.34耳可看到液平面或气泡.纯音听力测试48耳为传导性聋,26耳为混合性聋.声导抗测试鼓室曲线B型51耳,C型23耳.鼓室冲洗出黄色黏稠液14耳,淡黄色稀薄液38耳,白色黏液18耳,无明显黏液4耳.

  • 皮肌炎合并鼻咽癌1例

    作者:高松;张国民;陈清华

    1 临床资料女,39岁,因头痛3个月颈部包块1个月,于2009年10月入院.患者自2006年11月面、颈及四肢部皮肤开始出现散在片状红色斑疹,外院就诊考虑皮肤过敏,给予抗过敏药物(具体药物不详),症状无改善,即就诊我院皮肤科,诊断为皮肌炎,予激素治疗有效,但仍反复发作.2009年7月开始出现头痛症状,2009年9月患者双侧上颈部开始出现包块并逐渐增大.查体:左、右上颈部均可触及肿大淋巴结,大小分别约3 cm×3 cm、1 cm×1 cm,质硬、固定、无压痛、边界不清、表面皮肤不红.右鼓膜内陷,呈蜡黄色,标志不清,左鼓膜未见异常.鼻内镜检查示鼻咽部充满新生物,堵塞后鼻孔(图1A).鼻咽部SCT检查:鼻咽顶部不规则软组织影,颅底骨质见片状破坏(图1B).蝶窦腔内见液性密度影充填.颈动脉鞘周围及上颈部多发肿大淋巴结.行鼻咽部新生物活检示:非角化性分化型癌(图1C).予同步放、化疗,放射治疗采用医用直线加速器6MV X线照射,1次/d,5次/周,鼻咽部剂量70 Gy/35次,颈部预防照射50 Gy/25次,局部补量16 Gy/8次.放疗同时予化疗(顺铂40 mg/m2,1次/周,共7个周期).

  • 真菌性上颌窦炎的手术进路选择

    作者:叶星;郭光良;彭勇新

    真菌性鼻窦炎的病变多发生在上颌窦,手术治疗是首选的治疗方法.随着鼻内镜手术技术的日益成熟,对上颔窦病变的处理,鼻内镜手术已基本取代经典的柯-陆手术(Caldwell-Luc)[1],但单纯用鼻内镜下上颔窦窦口开放处理真菌性上颌窦炎存在病变清除不彻底,术后窦口封闭等可能,需再次手术治疗.因此,我们以微创和彻底清除病变减少复发为目的优化手术进路,现将我院1999~2010年采用3种手术进路治疗的54例真菌性上颌窦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复发.1 资资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共54例,男性14例,女性40例,年龄38~72岁,平均年龄65岁.临床症状:鼻塞、涕中带血22例,鼻腔异味或恶臭分泌物17例,无特殊症状体检发现6例.鼻窦CT,病变累及单侧上颌窦54例,双侧4例,共计58例.术后均经病理证实为真菌感染,或涂片、细菌培养为真菌感染.

  • 耳科主治医师培养思考

    作者:李永新;王杰;郝欣平

    耳科主治医师是耳科病房工作主力军,是耳科发展的动力.耳科主治医师的培养属于继续教育,无既定教科书.耳科学的发展,医疗模式的转变,对耳科主治医师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对耳科医师的培养旨在通过临床技能的提高,提高他们对疾病处置能力,增强他们与患者交流能力,塑造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职业素养,进而构建耳科学未来.

  • 听觉中潜伏期诱发电位与人工耳蜗植入

    作者:王斌;曹克利

    人工耳蜗植入后听力及言语能力恢复与中枢听皮质功能密切相关,听觉中潜伏期诱发电位可反映中枢初级听觉皮层的功能状态.本文综述了听觉中潜伏期诱发电位的起源,声刺激和电刺激,测试方法,影响因素以及临床意义,并讨论其与人工耳蜗植入的相关关系.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5 06
1998 01 02 05 06 z1
1997 02 03
1996 01 03 04
1994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