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hinese Archives of Otolaryngology-Head and Neck Surgery 중국이비인후두경외과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
  • 影响因子: 0.66
  • 审稿时间: 3-6个月
  • 国际刊号: 1672-7002
  • 国内刊号: 11-5175/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82-613
  • 曾用名: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 类 别: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期刊荣誉:
  • 口腔粘膜鳞癌组织中P53和nm23蛋白的表达分析

    作者:葛明华;王可敬;张谷

    目的:研究口腔粘膜鳞癌组织中P53和nm23蛋白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00例口腔粘膜鳞癌组织中P53和nm23蛋白的表达状况。结果:口腔粘膜鳞癌组织中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58.0%,nm2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40.0%(P<0.05)。颈淋巴结有转移者较无转移者P53蛋白阳性表达率高,而nm23蛋白阳性表达率低。结论:P53和nm23蛋白表达状况与口腔粘膜鳞癌颈淋巴结转移有关。

    关键词: 口腔肿瘤 基因
  • 改良性颈廓清术在声门上型喉癌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李振东;李树春;刘文中

    目的:为提高声门上型喉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总结颈廓清术中保留颈内静脉的临床经验。方法:88例声门上型喉癌患者中,在原发灶切除同时,共进行146侧(双侧116例,单侧30例)颈廓清术,其中改良颈廓清(MND)106侧,根治颈廓清(RND)40侧。双颈廓清术58例,其中同期双颈廓清32例,18例保留双侧颈内静脉,14例保留一侧颈内静脉;分期双颈廓清26例,第一次均为RND,第二次均为MND。30例行一侧颈廓清术,术中均保留颈内静脉。结果:患者3年生存率同期双颈廓清81.5%(22/27),分期双颈廓清60.9%(14/23),一侧颈廓清75%(15/20)。5年生存率同期双颈廓清61.5%(16/26),分期双颈廓清40.9%(9/22),一侧颈廓清70.6%(12/17)。MND大淋巴结直径≤3cm,术后复发率12.9%(11/85),>3cm者复发率为47.6%(10/21),总复发率为19.8%(21/106)。RND术后颈淋巴结复发率为22.5%(9/40)。结论:声门上型喉癌常有双颈淋巴结转移,需行双颈廓清术,并必须保留一侧颈内静脉。在淋巴结小于3cm,肉眼观与颈内静脉无粘连时保留颈内静脉,不增加淋巴结复发率,减少并发症,并提高生存质量。

  • 喉癌CT计算机三维重建及病理对照研究

    作者:房居高;魏秀春;郭守芳;王亚斌;陈增谦;田爱娟;李思忠;王超;陶阳

    目的: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将平面的CT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并将这种重建出的图像与病理切片的病变范围相对照,评价这种三维重建的准确性。材料与方法:对50例未经治疗的喉癌患者,手术前进行螺旋CT扫描,将CT图像中的肿瘤病变范围进行标示,计算机三维重建,并与手术后结果及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螺旋CT图像三维重建可得到喉的立体图像,观察肿瘤的立体形态,这种图像可被赋予不同的色彩或半透明化,可沿X、Y、Z三维轴任意旋转、倾斜、切割、透明化等,以便寻找诊断的佳视野。三维重建后T分期与手术后T分期的符合率为96%,手术安全缘保证率为98%。喉癌CT图像三维重建与病理对照显示了良好的相关性,对于手术前诊断,手术方案的设计都有一定的帮助。结论:喉癌CT图像三维重建与病理对照有良好的相关性,不仅可用于诊断,也可用于手术前的模拟手术和教学。

  • 舌扁桃体肥大34例临床分析

    作者:孙燕;徐文

    本文总结了1994年至2000年间我科收治的34例舌扁桃体肥大病例,对其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等相关问题进行探讨。认为舌扁桃体肥大可以引起咽部异物感,咽痛,发音改变,吞咽不畅,呼吸不畅,打鼾等一系列症状,并且成人急性复发性会厌炎与慢性舌扁桃体肥大有关。CO2激光手术切除舌扁桃体可以治愈或明显缓解上述症状。

  • 鼻咽癌患者β2-MG和Fn水平测定及意义

    作者:林钦;付芬兰;张国安

    目的:测定鼻咽癌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和纤维连接蛋白(Fn)水平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检测技术和琼脂扩散法检测60例鼻咽癌患者治疗前后血清β2-MG和Fn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鼻咽癌患者血清β2-MG含量明显升高,但Fn含量却明显降低,均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鼻咽癌患者β2-MG含量明显下降,而Fn含量显著升高。结论:血清β2-MG和Fn含量的测定对鼻咽癌的诊断和预后评估有一定的意义。

  • 61例喉癌CT检查与临床病理分期的对比分析

    作者:曾勇;王跃建;吴宏;朱新进

    目的:探讨CT检查在评价喉癌浸润范围上的作用。方法:对比观察我院1995~1999年间收治的61例喉癌病人的CT检查及临床病理分期。声门上癌11例(18.0%),声门癌47例(77.1%),跨声门癌3例(4.9%),其TNM分期Ⅰ、Ⅱ、Ⅲ、Ⅳ期分别为32、9、14、6。手术治疗56例,放射治疗5例。结果:CT诊断符合率为91.8%(56/61),临床分期符合率为73.8%(45/61),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T检查对判断喉癌的浸润范围准确可靠,对临床分期及制定手术治疗方案具有指导意义。

  • 小儿复发性呼吸道乳头状瘤病38例临床分析

    作者:任基浩;卢永德

    目的:探讨小儿复发性呼吸道乳头状瘤病(JORRP)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折1986年6月~2000年6月收治的JORRP 38例资料。结果:平均发病年龄2.9岁,首次诊断平均年龄3.5岁,平均手术3.45次,术后并发喉功能障碍8例(21.05%),气管切开19例(50.0%),6例气管造口有乳头状瘤传播(31.58%)。结论:JORRP是儿童常见的喉部肿瘤,由于易复发,常需多次手术;手术应注意保存喉部正常组织;气管切开要慎重,以防病变局部接种和邻近器官传播。

  • 咽旁间隙肿瘤24例诊治分析

    作者:段永良;韩少俊;杨继生

    对24例咽旁间隙肿瘤病人的临床表现、检查方法及手术前活检途径、诊治结果进行总结,提出以颈侧切开治疗咽旁间隙肿瘤为主的外科手术效果,并对手术后的并发症进行分析。

  • 涎腺腺样囊性癌中PCNA、P16和P27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李正江;唐平章;徐震纲;赵清正;周春晓;林冬梅;吕宁

    目的:研究PCNA、P16、P27基因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55例涎腺腺样囊性癌中PCNA和P16、P27基因蛋白的表达,使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PCNA在所有病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其表达程度在组织类型、肿瘤部位和肿瘤分期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性(P<0.05),而在局部复发、转移和累积生存率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27基因阳性表达率为34.5%,其表达程度在肿瘤部位和肿瘤分期方面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组织类型、局部复发、转移和累积生存率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16基因阳性表达率为65.5%,其表达程度在所有变量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PCNA和P27基因作为评估该肿瘤预后的生物学指标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分析。

  • 头颈部原发性淋巴结外非霍奇金氏淋巴瘤临床和细胞免疫学表型分析

    作者:徐志文;谭颂华;蒋一强

    目的:报告原发于头颈部淋巴结外非霍奇金氏淋巴瘤的临床及细胞免疫学表型特点。方法:回顾近十年来经病理学确诊的,原发于头颈部淋巴结外的非霍奇金氏淋巴瘤115例,对其临床和细胞免疫学表型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本组头颈部淋巴结外非霍奇金氏淋巴瘤发病高峰年龄段为21~40岁,原发部位鼻腔多,其次为鼻咽、扁桃体和口腔,而口咽、下咽和喉较少。临床表现以原发器官症状为主,体征以结节状或菜花状肿块型多,其次为肿块伴溃烂型,单纯溃烂型较少。细胞免疫学表型结果显示,来源于T细胞者占51.2%,来源于B细胞者占48.8%。其中鼻腔以T细胞淋巴瘤为主,鼻咽则T、B细胞淋巴瘤约各占一半,扁桃体和口腔则以B细胞淋巴瘤为多。结论:头颈部淋巴结外非霍奇金氏淋巴瘤常原发于鼻腔,其次为鼻咽、扁桃体和口腔,临床表现缺乏特征性,易与原发器官的其他恶性肿瘤相混淆,易造成误诊,因此必须依据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染色进行鉴别和确诊。

  • 声带Reinke′s水肿的微创外科治疗

    作者:何援春;李正廷

    目的:介绍微创外科治疗Reinke′s水肿的经验。方法:全麻显微支撑喉镜下,行双侧声带微创剥脱术38例。结果:经随诊3个月~1年,27例获满意发音效果,只有6例发音低沉。结论:保留一侧声带前1/2粘膜的双侧声带微创剥脱术,未发生声带粘连,值得提倡。

    关键词: 喉水肿 声带 外科 手术
  • 64例下咽癌病人临床疗效的回顾分析

    作者:刘洪英;魏丽萍;许朝霞;张春丽

    目的:探讨下咽癌外科切除与修复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分析1989年1月~1995年9月64例下咽癌切除患者的手术方法、并发症、生存率等,其中保留喉功能的下咽癌切除患者26例,未保留喉功能的下咽癌切除患者38例。结果:64例下咽癌患者手术后全部恢复了吞咽功能,并发症发生率40.6%(26/64),以咽瘘常见。26例保留喉功能的下咽癌切除术后拔管率53.8%(14/26),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65.4%(17/26)和50%(13/26)。38例喉全切除下咽癌患者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52.6%(20/38)和44.7%(17/38)。保留喉功能和未保留喉功能两者3、5年生存率比较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保留喉功能下咽癌手术适用于T1、T2期的肿瘤及经过仔细选择部分T3期肿瘤患者,不影响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同时可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 咽肿瘤 外科 手术
  • 原发鼻腔上颌窦侵袭性脑膜瘤病例报告

    作者:王开仕

    患者女,44岁。右侧渐进性鼻塞、血涕3个月入院。患者无头痛、复视、面颊胀痛等症状。鼻腔检查发现右侧中鼻道有红色粗糙新生物,易出血;CT检查发现右鼻腔、上颌窦有实质性占位病变,上颌窦内侧壁骨质吸收破坏明显,筛窦呈阻塞性病变。行右上颌窦根治术加右鼻腔新生物摘除术,术中见右上颌窦及鼻腔有红色质脆组织及出血坏死样组织,易出血,上颌窦内侧壁后上区骨质缺损与中鼻道相通,开放筛窦,窦内为粘稠分泌物。术后病理检查发现大量出血坏死病灶中见脑膜瘤细胞浸润生长,并可见少许核分裂相,报告为侵袭性脑膜瘤。因患者拒绝进一步治疗,出院后密切随访半年无复发,目前仍在随访中。

  • 镍钛记忆合金支架治疗颈段气管狭窄1例

    作者:李庆端;林国武;王柏敏

    镍钛记忆合金支架,自国内研究生产近十年来,以其超弹性、耐疲劳、耐腐蚀、耐磨损、生物相容性好和无毒等优点,临床应用于各种管腔狭窄的治疗。耳鼻咽喉科已用于气管狭窄、食管狭窄、耳道狭窄等多方面。现报告治疗颈段气管狭窄1例。 患者男,32岁,车工,右臂被车床绞伤,颈部挤压伤,颈部及纵隔气肿。经胸外科手术及纵隔引流等治疗后,呼吸正常出院。但30天后因进行性呼吸困难,再次入胸外科。三维CT证实,喉声门下3cm起气管狭窄,管腔仅剩0.2~0.6cm,狭窄段长6cm,肺部尚无明显感染,拟行狭窄气管切除端端吻合术转入我科。考虑气管狭窄段已靠胸骨切迹,未行先期气管切开。经抗炎祛痰治疗4天后,在心电血氧监护下,基础加局部麻醉后,在气管狭窄段下端,行低位气管切开镍钛记忆合金支架置入术。因为气管切开位置低且深,术中曾出现发绀。气管切开吸出分泌物,呼吸平稳后,向上逆行插入棱状网格形无膜20×120mm的镍钛记忆合金支架,上方达环状软骨下缘,下方至气管切开口,狭窄段上下端各超出2.0cm。覆盖伤口,呼吸通畅,语言正常。缝合切口,平车送回病房。次日下床活动,复查颈侧位照片,支架位置适当,狭窄处已扩张80%。抗菌祛痰治疗7天后拆线,治愈出院。3月后完复查,已恢复工作。X线片见狭窄段镍钛记忆金属支架已完成扩张。支架位置无移动。随访1年除颈前屈80°时有轻咳外,其余正常。

  • 颈部外伤致环咽肌失弛缓症1例

    作者:鄢斌成;刘炳松

    患者,男,58岁。因颈部外伤后吞咽困难20天于1999年6月入院。20天前,病员从2米高处跌下,颈部着地,当即出现颈部疼痛,无呼吸困难及声音嘶哑,但进食时呛咳和吞咽困难。经当地医院抗炎等治疗,吞咽困难无好转,不能吞咽任何食物。查体:全身消瘦明显,说话时似口中含物,流诞,试饮水有呛咳;心肺及其它重要脏器检查未见异常,神经系统检查正常。专科检查:双侧梨状窝有多量唾液堆积,声带活动正常,声门闭合佳,颈部扪诊未及异常。颈部、胸部CT扫描:未见异常;食管吞钡透视:喉咽部有钡剂滞留,并有少量钡剂吸入气管内。入院诊断:颈部外伤并发环咽肌失弛缓症。入院后,行常规法置胃管不成功;食管镜检查见:食管入口处环咽肌区有紧迫感,进入食管后见食管粘膜光滑、完整,通过顺利,在食管镜引导下置入胃管;经过鼻饲、静脉滴注能量合剂、补充电解质、心理治疗等处理;其后逐步进流食汁、半流汁、后进食普食并拔除胃管,行X线食管吞钡摄片,见钡剂通过顺利,无潴留;患者营养状态明显改善,住院治疗8天痊愈出院,随访8个月,进食正常。

  • 鼻腔恶性黑色素瘤1例

    作者:袁龙;张俊丽

    患者女,56岁。因左鼻腔间断流血1年余,加重伴鼻塞3月,于1998年4月30日收治我科。入院时查:T36.8℃,P82次/min,R18次/min,BP12/9kPa。血、尿常规,胸透,心电图,肝、肾功能均正常。全身各系统检查无异常。专科检查:左鼻腔充满灰白色、息肉样新生物,质脆,不活动,触之易出血,边界欠清,压迫鼻中隔向右侧呈同位偏曲。左面颊无隆起及触痛。眼球对称,活动好。CT检查示左鼻腔肿块,未见骨破坏。临床初步诊断:左鼻腔新生物(性质待定)。全麻下行左鼻侧切开术,向下延长切口绕鼻翼切开,咬除部分鼻骨,扩大梨状孔,暴露左鼻腔,见肿瘤原发于鼻腔外侧壁的中、下鼻甲,无包膜,未侵及筛窦及上颌窦,各窦壁完整。术中彻底摘除肿瘤,切除部分下鼻甲,碘仿纱条填塞术腔,逐层缝合皮肤。病检报告为恶性黑色素瘤。镜下见肿瘤细胞形态多样,有上皮样细胞型、梭形细胞型及混合型,且生长活跃。术后2周行放疗,总量为20Gg。随访2年,未见复发及转移。

  • 小儿误吸果冻布丁致死2例

    作者:刘峰;金洪林

    患者1,女,14个月。1999年10月10日晚其父口含1/2果冻布丁,由口送至其女婴口中时,患儿误吸,立即出现呼吸困难、紫绀,躁动,当即来我院急诊入院,呼吸已停止,心率40次/分,脉搏无力,急行气管内插管见果冻布丁堵塞喉部用右手食指抠出,取出果冻布丁的1/2大小,插管后呼吸机辅助呼吸,并给予呼吸奋剂、激素、肾上腺素药物治疗。经3小时抢救,终因窒息时间过长抢救无效死亡。 患者2,男,27个月。2000年8月20日因口中食有果冻布丁,其父逗其玩耍时,立即出现剧烈呛咳,声音嘶哑,并有吸气性呼吸困难,轻度发绀,由口中吐出大块果冻,立即来我院急诊入院,体检:呼吸28次/分,脉搏100次/分,咽喉部未见异物,给予5%葡萄糖100ml,先锋雷素V1.0g,地塞米松5.0mg静脉滴注,庆大霉素与氢化考的松,雾化吸入,症状逐渐减轻,呼吸渐趋平稳,无憋气,声嘶好转。3小时后患儿饮水时突然出现剧裂咳嗽,窒息。立即给予气管内插管,气管切开,于气管切口吸出小块不规则粉色果冻。经3小时的抢救无效,心跳、呼吸停止死亡。经死亡讨论认为气管内果冻布丁由咳嗽返回声门下区,引起声带痉挛或异物嵌在声门区窒息死亡。

  • 扁桃体周围脓肿(后下型)2例报告

    作者:王选胜

    扁桃体周围脓肿以前上型多见,后下型极为少见,笔者遇2例,报告如下。 例1,男,30岁。咽痛,发烧5天,经抗炎治疗不见好转来我院。查:张口无明显受限,双扁桃体无充血、无脓苔,双扁桃体外上方无膨隆、无波动。右扁桃体下极与咽腭弓间有膨隆,面积为1.0×1.0cm,有波动感,穿刺见有脓性分泌物约2ml,经抗炎治疗一周痊愈。 例2,男,45岁。咽痛10余天,吞咽时加剧,在外院治疗无好转来我院。查:咽略充血,悬雍垂略向左偏移,右扁桃体下极与咽腭弓间有膨隆,有波动,穿刺见有脓性分泌物约1ml,抗炎治疗5天痊愈。

  • 舌根异物(鱼刺)致会厌脓肿1例

    作者:刘峰;金洪林

    患者,男,38岁。2000年9月10日食鱼时自觉鱼刺扎入咽喉部,而引起咽喉部吞咽时刺痛感,自行馒头下咽,欲意将鱼刺带下,症状略有好转,但仍有咽喉异物感,疼痛。15天后喉部疼痛影响饮食,尤以空咽时喉痛为重,语言含糊不清如口中含物,Ⅰ度呼吸困难,畏寒。检查:T38.9℃。间接喉镜见会厌舌面偏左有一丘形隆起,隆起表面靠近会厌缘处粘膜糜烂,会厌抬举受限,舌根偏左有一白色异物。用1%地卡因液咽喉粘膜表面麻醉3次,用异物钳将其舌根异物取出,见其为鱼刺,已有些疏软,用声带息肉钳触之会厌舌面隆起处,囊性感;直接由息肉钳,钳破隆起粘膜,见有脓液流出,咳出。给予先锋霉素Ⅳ0.25g,地塞米松片1.5mg每日3次口服,用药3天,治愈。

  • 支气管罕见巨形异物1例

    作者:李宝源;刘金友

    患者,男,42岁。于1999年12月2日急症入院。4小时前某种原因将自己皮鞋底部钢板中间折断吞入咽喉部,一块进入气管内,另一块进入胃内。当时引起咽喉部疼痛及剧烈呛咳,伴有轻度呼吸困难。入院检查:呼吸每分钟34次,右肺呼吸音较左侧轻度减弱。本位改变时伴有呛咳。间接喉镜检查声门充血伴有轻度水肿。胸部X线摄片检查发现一约长6cm、宽1cm圆头向下金属异物,存留于右主支气管内,胃内存留另一块同样异物。诊断:右主支气管异物、胃内异物。当即在表麻下行气管镜下取异物,因声门充血伴有轻度水肿,气管镜无法通过声门,加之异物上部为直角出声门时可能会造成损伤,为防止喉痉挛改用气管切开下取异物。在常规气管切开下,用纤维气管镜从气管切开口处进入,检查可见有一条状下部为圆形上部为直角形生锈钢板,位于右主支气管内。用活检钳将异物夹住连同纤维气管镜一同退到气管切开口处,用止血钳将异物夹牢,先抽出纤维气管镜尔后再将异物取出,该异物长6.2cm宽1.2cm厚0.1cm,弧形生锈鞋底钢板。胃内另一段异物由外科手术取出。术后病人情况良好,7天拔管出院。

  • 鼻中隔孤立性骨囊肿1例报告

    作者:陈月婵

    患者男,53岁。左鼻阻,渐进性加重,流浓涕,前额和左侧头痛,午后加重。左眼胀痛,流泪,视物易倦,但视力尚佳。查:左侧鼻腔为表面光滑、红色新生物阻塞,触之硬,麻黄素收缩效不佳。中隔被推向右侧,右鼻腔明显狭窄,通气差。鼻咽顶部偏左侧见拇指大小,色红,质硬,表面光滑新生物,1989年7月26日以左鼻腔新生物收入院。X线检查:左上颌窦及鼻腔内见不规则膨胀性透亮区。鼻腔肿块穿刺有空腔感,并抽出咖啡色液体约4ml。涂片检查除红细胞外,余无特残发现。1989年8月6日在局麻下行左鼻腔肿块摘出术。术中鼻中隔后端靠左有约4cm×4cm×3.5cm椭圆形肿块。穿刺再次抽出约4ml咖啡色液体。肿块上达蝶窦底,外与筛窦、上颌窦内壁紧贴,下与鼻底相连,内为中隔粘膜,前达梨状孔,后至后鼻孔。剥离肿块时感觉如软骨样。取出肿块见鼻中隔后2/3缺失。左鼻腔为一光滑上皮化腔洞。病理检查:标本呈骨样约4cm×4cm×3.5cm。镜下见囊壁由纤维组织构成,厚薄不一,内有较多血管,骨组织和胆固醇结晶的针状裂隙。壁间有出血区域。囊内壁为鼻粘膜上皮,部分受压成扁平上皮状。病理诊断为“鼻中隔孤立性骨囊肿”。随访10年,除鼻腔干燥外,未见肿物复发。

  • Melkersson-Rosenthal综合征1例

    作者:张珉

    Melkersson-Rosenthal综合征,其表现为单侧或双侧面神经麻痹,慢性面唇部肿胀,舌部有皱裂为特征,本院近期发现1例。患者男,5岁,因左侧面瘫伴颊唇部肿胀近1个月来院,追询病史,患者足月顺产,常规计划免疫,无家族遗传病史,自幼身体状况良好,无其它病史。从1岁起至今4年内反复出现面瘫伴同侧颊唇部肿胀,左侧4次,右侧1次,到过多家三级医院就诊,均诊断为面神经麻痹,曾用中、西医结合多种药物及针灸、理疗等方法治疗,每次均需月余后面瘫及颊、唇部肿胀渐恢复,此次左侧发病已是第4次。体检:左侧面颊及唇部非凹陷性肿胀,左侧周围性面瘫,痛觉存在,左颊粘膜及舌部有皱裂,依其病史及体检诊断Melkersson-Rosenthal综合征。

  • 巨大甲状腺腺瘤1例

    作者:刘瑞清;杨永福;王艳萍

    患者男,34岁。因右侧颈部无痛性包块生长伴声嘶3月,于2000年5月2日入院。患者3月前无意中发现右侧颈部有一鸽蛋大小包块,呈渐进性生长,继之出现声嘶。入院时包块增至鸭蛋大小,声嘶症状加重,饮水时呛咳。查体:右侧甲状软骨水平至右胸锁乳突肌内缘触及7.5cm×5cm×4cm包块,质软有波动感,表面光滑,边界不清,无触痛,皮温正常,随吞咽动作上、下活动,气管左移。纤维喉镜检查:右侧声带内收、外展受限,声带闭合欠佳。B超探查甲状腺右叶内有7.5cm×4cm×4cm,囊性含液性包块。基础代谢测定正常,实验室检查,总T3 1.55μg/L,T4 100.15μg/L,rT3 0.78nmoI/L,TSH 3.50mIU/L,血常规WBC 9.5×109/L,RBC 5.47×1012/L,HGB 160g/L,PLT 270×109/L。入院诊断:①甲状腺腺瘤;②右侧喉返神经麻痹。于2000年5月9日在颈丛麻醉下行右侧甲状腺腺瘤摘除术,术中见瘤呈淡褐色,表面光滑,有完整的囊膜;上达舌骨下缘,下至胸骨上窝,前至甲状腺右叶内侧,后至颈椎横突,外至胸锁乳突肌内下方,内将气管、食管推向左侧,部分延伸至气管后。切断后胸锁乳突肌后沿其被膜完整摘除,间断分层缝合,消灭死腔,置橡皮引流条,加压包扎,摘除之瘤体组织为椭圆形7.5cm×5cm×4cm,重85g,内容物为咖啡色粘稠液体,病理检查报告为甲状腺含液性腺瘤,与临床诊断吻合。术后全身给广谱抗生素抗感染,48小时后抽除橡皮引流条,术后8天拆线,伤口Ⅰ期愈合,气管回复正位,无甲减症状出现,声嘶症稍减轻,纤维喉镜检查,右侧声带内收较术前略有改善,但闭合仍欠佳,复查血象回报正常,临床治愈出院。

  • 喉神经纤维瘤1例

    作者:彭洪;昌红;刘朝蓉

    患者男,61岁。因声嘶,说话费力半年,于2000年5月24日以“左声带肿物性质待查”入院。半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声嘶,无咽疼,咳嗽及痰中带血,呼吸顺畅。曾自服抗生素治疗,无效。且声嘶越来越重,伴有气短,说话费力、漏气之感。间接喉镜及纤维喉镜检查见左声带前半部隆起,表面光滑,无充血、糜烂,与对侧声带相贴,影响声带闭合,声门裂仅能开放后半部,约0.3cm宽。双侧喉室、室带、披裂无异常,活动好。患者全身情况良好,皮肤未发现结状肿块。胸透及腹部“B”超正常。入院后,于2000年5月26日在全麻高频通气下经支撑喉镜行左声带肿物切除术。术中见肿物位于左声带前半部之粘膜下,基底宽,质硬,灰白色,椭圆形,约0.6cm×0.3cm×0.3cm大小,与周围组织无粘连。镜下切开左声带前半部粘膜,分离肿物,将其完整剥离后摘除。左声带缘恢复平直。摘除之肿物送病检,病理组织学显示:肿瘤由均匀一致,排列成束状,部分区域排列成波浪样的纤维状细胞组成,富于胶原纤维和无定形的淡兰色粘液样间质,未发现癌细胞。免疫组化结果:S-100(+),NSE(+),Vim(+),OES(-)。病理诊断:喉神经纤维瘤。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当日说话即仅轻度嘶哑,底气足,无憋气之感。经雾化吸入及对症治疗1周后,症状完全消失。检查,双侧声带无红肿,活动好,声带缘光滑平直,声门裂宽敞,发音时闭合良好。痊愈出院。随访10个月,病情无复发。

  • 医源性支气管异物1例报告

    作者:孙东涛;王军

    患者女,41岁。因在外院全麻行腹腔镜术,气管插管过程中造成金属管芯(铜制)脱落,伴咳嗽,胸闷4天入院。入院后检查:一般状态尚好,生命体征平稳,双肺听诊:左肺下部呼吸音略弱,无明显干湿性罗音,心脏正常,腹平软,无压痛,四肢活动正常,胸部正侧位片示:左肺下叶金属异物一枚长约4cm左右,直径约3cm左右,铜质(根据残余管芯所知)在当地医院于纤维支气管镜下试取二次均未成功。入院后给予抗炎治疗3天,于1999年12月10日全麻下行左支气管异物取出术,术中经口顺利导入6.5号气管镜,检查气管隆突及左支气管粘膜轻度损伤,在气管内窥镜下见左肺下叶外侧底段距口端2cm处有异物,周围有少许分泌物,吸出分泌物后,遂用抱钳顺利从气管镜中取出异物,无粘膜损伤,术后抗炎治疗2天痊愈出院。

  • 下颌外旋切除咽部巨大神经鞘膜瘤1例

    作者:孟黎平;宋昌湘

    患者女,28岁。以“发现左侧咽部无痛性肿块2年,进食梗阻感4月伴说话食管音”为主诉于1998年9月21日入院。1997年曾在外院行双扁桃体摘除术。检查:左软鄂及咽侧壁隆起,咽腔缩小1/2,左颌下角后方肿大,触之与咽腔肿块相连,质软、无压痛。CT扫描提示:左咽旁间隙巨大软组织肿块(5.2cm×5.9cm×6.0cm)上达颅底,下达舌骨水平,左颞骨、茎突向外推移。诊断:左侧咽旁间隙新生物。9月24日在全麻下行“下颌外旋咽部新生物摘除术”。自乳突尖斜向前下至舌骨水平,继水平向前,而后向前上至颏下中点作皮肤切口,切开皮下组织,颈阔肌,暴露下颌腺,二腹肌前后腱,在平舌骨水平分离胸锁乳突后向外牵拉,显露颈动脉鞘,找出颈内静脉、颈总动脉,向上分离颈内、外动脉至二腹肌深处,于舌动脉与甲状腺上动脉之间结扎颈外动脉。自下唇中线作皮肤切口达颏下与颈部切口相交,切开龈、唇侧粘膜,向两侧分别翻起颏部骨膜约2cm,于两内切齿间用线锯切开下颌骨,分离颌下腺,剪断二腹肌后腹、茎突舌骨肌、茎突舌骨肌韧带及部分颏下肌,于口内将舌拉向对侧,自双颌下腺管口间向后切开同侧口底粘膜至舌腭弓。因颌下腺影响视野予摘除,游离下颌骨向外牵拉,清楚暴露肿瘤。于左侧咽部隆起处纵形切开粘膜肌层,沿肿瘤包膜钝性分离,探查肿瘤底位于颈内动脉与颈外动脉分叉上,顶位于颅底,后达颈锥前,内近咽腔中部,外达茎突,游离颈内动脉向内牵拉,当游离肿瘤包膜分离至外上后方时,出现心跳急骤下降,血压下降为“0”,停止手术后1分钟心跳血压恢复正常。于是打开包膜,将包膜内肿瘤分次取出,上后方活动性出血处用明胶海绵压迫止血,包膜缝扎,如此操作心跳血压无异常变化。缝合咽部、口底粘膜,于下颌骨离断处钻孔,对位钢丝结扎,逐层缝合咽部切口,置负压引流,加压包扎。术后病理学诊断为:神经鞘瘤。术后发生声嘶,饮水呛咳,伤口感染,1个月后完全恢复。随访1年未见复发。

  • 声门下赘生性喉癌单纯肿物切除1例

    作者:冯顺治;张鑫;赵海涛

    患者男性,78岁。因声音嘶哑2年,伴呼吸困难1月,于1996年2月12日以“声门下息肉”收住院。入院查体:一般情况良好,呼吸急促,伴吸气期喉鸣。纤维喉镜检查见声门下约花生米大小灰褐色肿物,随呼吸气流上下活动,声带活动良好,颈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功能正常,B超检查肝脏无异常,CT检查提示声门下区占位性病变。临床诊断为声门下赘生物。于2月17日在局麻下先行气管切开术,后行气管造口插管全麻,行喉裂开肿物切除术。术中见一约2cm×1.5cm×1cm大小灰褐色肿物,质脆,用组织钳夹出肿物后见左侧声门下粘膜直径约3mm大小创面,少量渗血,周围粘膜无浸润,即用高频电刀烧灼创面,彻底冲洗声门下区,依次解剖对位缝合。术后病检为高分化鳞癌(附图见附3页),经抗炎观察15天痊愈出院。随访3年无复发。

  • 颈切割伤致椎动脉断裂合并臂丛神经损伤救治成功1例

    作者:邓素雅;韩晓宪;冯亚高

    患者男,29岁。因刀砍伤左侧颈部,致伤口出血不止、左上肢活动受限,在当地填塞纱布止血4小时来我院。查体:面色苍白,神志尚清,血压10/6kPa,左侧颈部有一斜形伤口,有活动性出血,肩关节不能上举、外展,肘关节不能屈曲,伸肘正常,腕关节及手指活动正常,颈5、6支配区刺痛消失,上肢其他部位感觉正常,Horner征阴性,左侧膈肌活动明显减弱。诊断:①椎动脉损伤;②臂丛上干损伤;③左侧膈神经损伤。入院后即行输血补液抗休克治疗,急诊在全麻下行清创探查术:沿左侧颈部切口,游离两侧皮瓣,牵开,取出填塞纱布,伤口呈喷射状出血,继续压迫止血,向两侧扩大伤口,见胸锁乳突肌,前、中斜角肌、肩胛舌骨肌断裂,沿断裂的肌间隙充分显露创底、伤口深及骨质,冲洗伤口,在持续吸引下,发现C5、C6左横突孔处出血,椎动脉在C6横突孔处断裂,C5、C6神经根于根干移行处断裂。用咬骨钳咬除部分横突显露椎动脉,多次用止血钳钳夹横突孔处并缝扎,出血仍不止。用明胶海绵填塞横突孔处仍无效果。后用异体松质骨骨块0.5cm×0.5cm×0.3cm(山西医用组织库),填塞C6横突孔处,使椎动脉近断端止血;远断端用止血钳夹后缝扎止血。充分显露C5、C6神经根与上干,向两断端游离,修剪断端后缺损达1.2cm,于头偏位,用8/0无损伤缝合线将断裂的C5、C6神经根与上干部对端缝合,术中未找到腔神经近端。术毕于头偏左侧位头胸石膏固定,术后给予抗炎及神经营养药物治疗。伤口一期愈合,3周后折除石膏。经随访8个月,三角肌肌力3级,屈肘功能恢复,臂外侧皮肤痛觉恢复,肘关节以下运动感觉功能均正常。

  • 颌下腺导管内先天性动物羽毛样畸形1例

    作者:王雪峰;齐风杰

    颌下腺导管内常见由无机盐和一些有机质钙化沉积而引起的涎石,动物羽毛样罕见,作者发现1例,现报告如下。 患者男,28岁。因右颌下肿块4个月于1999年4月13日来诊。该患于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进食时右颌下肿胀、疼痛,次日,有浓性分泌物自口腔排出。上述症状常反复发作,右颌下肿块逐渐增大变硬,并伴有吞咽痛。体检:右颌下区隆起,颌下腺增大变硬,活动性良好,双手触诊未触及导管内涎石,颌下腺侧位片未见有阳性涎石。于1999年4月15日在局麻下行右颌下腺切除术,术中切除导管时见内有一完整的动物羽毛样,灰色,长约2.0cm。术后一周痊愈出院,病理诊断为纤维化性颌下腺。

  • 带蒂肌皮瓣用于颈部恶性肿瘤切除后皮肤缺损的修复

    作者:李明月;刘海涛;秦中平;许子娟

    颈部原发皮肤恶性肿瘤或颈部淋巴结转移癌,在侵犯皮肤面积不大时,切除后可直接拉拢缝合,但如侵犯范围较大时,切除后可遗留皮肤缺损,甚至暴露颈部大血管,需要修复。我们自1995年~1999年应用带蒂肌皮瓣修复缺损区,共完成5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男4例,女1例。年龄分别为20岁、34岁、55岁、64岁、65岁,发病距就诊时间1~3年。①右颈根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外院两次手术后复发,侵犯皮肤面积约8cm×8cm,来院后先行放射治疗,放疗剂量至30Gy时,中央部皮肤破溃,遂行局部广泛切除,缺损处应用胸大肌肌皮瓣修复。瓣面积7cm×6cm,愈合良好。②右侧颈动脉三角区皮肤鳞癌1例:为菜花状肿物,范围约为8cm×10cm,未累及深层组织,颈部淋巴结无肿大。行肿物扩大切除及功能性颈清扫术,术中显露并保护颈横血管,用斜方肌肌皮瓣修复,供区植全厚皮片,愈合良好,术后未放疗。③右侧梨状窝癌并右颈淋巴结转移1例:颈淋巴结转移灶呈结节状,不规则,侵犯皮肤面积约6cm×8cm,中央部破溃,渗污血,肿块仍活动,增强CT扫描示肿块与颈动脉界线尚清。行全喉加部分下咽切除术,同侧根治性颈清扫术,肤皮缺损用胸大肌肌皮瓣修复,皮瓣面积为6cm×7cm,愈合良好,术后3周行放射治疗,剂量为50Gy。④左甲状腺乳头状腺癌1例:同侧颈淋巴结转移,累及皮肤面积为7cm×9cm,粘连,无破溃,肿块活动度尚可。行甲状腺左叶全切,右叶部分切除,同侧根治性颈清扫术。皮肤缺损用胸大肌肌皮瓣修复,供区拉拢缝合,愈合好,术后应用甲状腺素片治疗。⑤另1例亦为甲状腺乳头状腺癌:在外院行甲状腺右叶全切及同侧功能性颈清扫术,术后辅助放射治疗,剂量45Gy,致右颈部皮肤瘢痕形成,影响头部活动。2年后,同侧颈淋巴转移复发,来院再次手术切除,松解瘢痕,遗留皮肤缺损,应用胸大肌肌皮瓣修复,愈合良好。瓣面积6cm×4cm。头部活动明显好转。全部病例随访至今1~5年,均无瘤生存。

  • 89例HIV阳性青年人咽部临床观察

    作者:李瑞玉;林吉生;江淑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导致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它使人体免疫功能产生缺陷,丧失对微生物的抵御能力,是一种致死性疾病。AIDS及HIV感染可在咽部出现各种临床症状、体征、微生物及病理学改变。在非洲博茨瓦纳Princess Marina医院和Nyangangwe医院我们对89例HIV感染的青年人进行咽部临床观察,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 HIV阳性患者89例中,男40例,女49例,年龄18岁~36岁,平均年龄27岁。发病至确诊时间1个月~4年。均为博茨瓦纳本地人,黑色人种。本组病例全部经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出HIV阳性,再经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确诊,符合WHO/CDC艾滋病临床诊断标准。

  • 外伤性陈旧鼻中隔偏曲手术矫正90例体会

    作者:张文龙;彭亚利;解娅莉

    自1995年9月~2000年1月对90例外伤性陈旧性鼻中隔偏曲病人进行了手术矫正,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90例中,男77例,女13例;年龄11岁~59岁,平均年龄27.8岁。皆因外伤所致,受伤时间6个月~20年不等。90例病例中,伴有下鼻甲肥大者25例,慢性鼻窦炎者14例,鼻息肉者6例,鼻骨塌陷者3例,歪鼻者2例,鼻中隔穿孔及鼻腔粘连者各2例。 手术方法。手术一般在表麻和局麻下进行,对于年龄小及手术耐受性较差者术中采用静脉复合麻醉。按常规鼻中隔手术方法分离粘-软骨膜及粘-骨膜;切除偏曲的软骨,高位偏曲者可划痕骨折,纠正其偏曲;骨棘或骨嵴均应凿除;同期处理鼻甲、鼻窦病变及矫正鼻外形和修补鼻中隔穿孔。术后应用抗生素,72h后分次抽取鼻内填塞物。

  • 人工皮肤贴补治疗鼓膜穿孔37例

    作者:王世华

    探讨人工皮肤贴片,贴补术治疗鼓膜穿孔的方法。本组37例鼓膜穿孔患者为1998年2月~2000年6月我科门诊病例。11例为中耳炎后遗症鼓膜穿孔,26例外伤性鼓膜穿孔。男性23例,女性14例,年龄12岁~69岁,平均年龄41岁。外伤性鼓膜穿孔时间2小时~60天。鼓膜穿孔部位,19例前下象限,6例脐部,12例后下象限。穿孔直径大小19例<3mm,13例3~4mm,5例>5mm。 方法。对于中耳炎后遗症鼓膜穿孔者,用75%酒精消毒患耳外耳及外耳道,用2%的卡因表面麻醉,可在显微镜下,用鼓膜剥离刀剥离鼓膜上皮组织,沿鼓膜穿孔游离缘,向周边外扩,形成新鲜创面,其范围一般在2~3mm宽,特别应将穿孔游离缘部上皮组织剥除。上述操作完毕后,取人工皮(山东省海洋生物制品公司生产)用眼科弯剪剪成圆形,其直径大小与相应患耳鼓膜一致的贴片,再用枪状镊将其贴补于鼓膜表面,将浸有2%酚甘油纱条填充其外耳道内,加以固定。每5日更换一次纱条。术后20日取出贴片。外伤性鼓膜穿孔直径小于3mm,穿孔时间少5日的,穿孔部位可不做任何处理。将患耳外耳道消毒后,可于直接将人工皮肤贴片补于鼓膜表面,并将浸有2%酚甘油纱条填充外耳道内。如果鼓膜穿孔时间超过5日,且穿孔直径大于3mm,应对穿孔游离缘上皮组织剥除,再行上述贴补以后5日更换一次纱条,术后10日取出贴片。

  • 162例舌下腺囊肿的临床分析

    作者:李铮;尹明平;沈志浩

    舌下腺囊肿是口腔颌面外科的常见病,由于临床表现上的多样性常造成误诊和治疗后复发。本文对162例病人的诊断治疗效果进行了分析,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诊治的成功率。1 材料与方法 本文共收集我科1989年1月至1999年4月舌下腺囊肿162例,其病例均符合:①临床表现和病理检查,均证实为舌下腺囊肿者;②经手术摘除舌下腺;③病例资料完整;④随访1年以上者。162例患者中男性74例,女性88例,男:女=1:0.85。年龄大者68岁,小者6个月,平均年龄34.25岁,其中30例为潜突型或混合型占18.5%,2例为先天性。典型病例如下:

  • 石油勘探船上人员喉外伤19例救治体会

    作者:李宝源;刘金友

    喉外伤早期救治的临床报告多强调喉功能保护的重要性,因早期处理不当遗留喉狭窄等功能障碍者时有发生。我院自1986~2000年对发生在石油堪探船上喉外伤病人19例,经船上临时处理后转陆上医院治疗,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船上喉外伤病人19例,男16例,女3例,年龄20~45岁,平均年龄23岁。开放性喉外伤8例,其中刀割伤2例,欧斗伤4例,自伤2例;闭合性喉外伤11例,其中钢丝绳弹击伤3例,床上活动床头撞击伤3例,金属异物伤2例,暴力挤压伤2例,高压水枪冲击性喉损伤1例。临床资料见附表。

  • 甲状腺病变误诊为咽炎病因探讨

    作者:王宗贵;陈鸥;金春顺;王银玉

    我们于1999年1月~2000年12月,以咽异物感、咽痛及吞咽困难就诊,既往被诊断为咽炎或急性扁桃体炎的1 982例中,发现其中有104例甲状腺病变(其中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2例,亚急性甲状腺炎42例,桥本甲状腺炎33例,甲状腺腺瘤或伴出血坏死27例)被误诊为咽炎、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喉炎,误诊率5.2%。故总结其相关临床表现,旨在引起耳鼻喉科医生对此类疾病的认识,使这类病人得到更为及时正确的诊治。 1 982病例中,男650例,女1 332例,年龄20~65岁,平均38岁。终诊断为甲状腺疾病而非咽炎或急性扁桃体炎的104例,其中男23例,女81例。典型病例报告如下。

  • 上颌窦腺样囊性癌30例临床分析

    作者:史克骏

    我院于1978~2000年共收治上颌窦癌416例,其中鳞状上皮细胞癌328例(78.84%);腺样囊性癌30例(7.21%)。现就30例腺样囊性癌病人的治疗结果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30例腺样囊性癌男13例,女17例;年龄23~70岁。其中单纯放疗5例(T3N0 1例,T4N0 3例,T4N1 1例);单纯手术治疗13例(T3NO 6例,T4N0 5例,T4N1 1例,T4N2 1例);手术+放疗11例(T2N0 2例,T3N0 2例,T4N0 5例,T4N2b 2例);放疗后手术1例(T4N0 1例)。30例病人全部随访,其5年存活率见附表。

  • 三半规管阻塞与迷路切除术后前庭功能动态变化

    作者:殷善开;张英;黄艳艳;张茂椿;李漫娜

    目的:比较豚鼠三半规管阻塞与迷路切除术后前庭功能代偿的异同。材料与方法:将15只健康豚鼠分为2组,其中8只豚鼠行右侧三半规管阻塞术(triple semicircular canal occlusion,TCO),7只豚鼠行右侧迷路切除术(labyrinthectomy,LE),于术后一个月内观察豚鼠行为学及眼震电图(ENG)的动态变化。结果:发现术后第1天两组均出现自发性眼震,正弦摆动刺激术侧时未引出诱发性眼震,头向右侧偏斜并沿地面垂直轴向术侧旋转;LE组却出现翻滚现象。术后第3、5、10、15、30天正弦摆动眼震试验,两组豚鼠术侧眼震均随时间的推移逐渐恢复,TCO组于15天左右向眼震基本恢复对称,而LE组至术后30天仅摆动幅度120°、150°、180°左右向眼震基本对称,摆动幅度为60°、90°双向眼震反应差异仍有显著性意义(P<0.05);另外,LE组有3只豚鼠仍存在头偏。结论:TCO组要比LE组动物恢复快,建立代偿和失平衡时间短。

  • bcl-xs增加鼻咽癌细胞对喜树碱诱导凋亡敏感性的实验研究

    作者:张月飞;陈扬超;周克元;梁统

    目的:研究bcl-xs基因对喜树碱(CPT)诱导鼻咽癌CNE-2Z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利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将含有人bcl-xs基因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xs导入人鼻咽癌低分化上皮细胞株CNE-2Z,G418筛选培养后,经Western blot检测bcl-xs的表达。以不含有bcl-xs基因的pcDNA3质粒转染CNE-2Z作为对照细胞。喜树碱处理两种细胞一定时间后,通过激光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细胞百分比。结果:Western blot检测证实获得稳定表达bcl-xs的细胞,经过0.5μmol/L,1.0μmol/L CPT处理24小时后,激光流式细胞仪检测的凋亡峰值均高于对照细胞。结论:bcl-xs能显著增加鼻咽癌CNE-2Z细胞对喜树碱诱导凋亡的敏感性。

  • 影响突发性耳聋治疗效果因素的分析(摘要)

    作者:何明

    94例突发性耳聋病人诊断均符合1997年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会和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委会发表的突发性耳聋诊断标准,全部病例均为单侧患病,都排除耳噪声受伤史及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内科疾病史。同时排除了伴有眩晕症状患者,94例病人发病前都无明显诱发因素。其中14岁~39岁为35例,40岁~68岁为59例,发病至就诊治疗时间为6小时~3周,94例病人治疗前均进行纯音测听检查,所测得治疗前听力损害程度根据1986年我国听力残疾标准,轻中度聋18例,中重度聋55例,重度极重度聋21例。 全部病例在入院后立即进行如下治疗:复方丹参20ml+低分子右旋糖酐50ml每天静脉点滴,共10天;5%葡萄糖盐水中加入地塞米松10mg静滴,7天后减量,总共用10天;同时补液中加入CoA100u,ATP20mg,也共用10天;东菱克栓酶总剂量20Bu,每次5Bu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滴,隔日一次,首日剂量加倍为10Bu,疗程结束后第二天进行测听检查,治疗效果按照1996年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会和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委会疗效分级标准分痊愈、显效、有效和无效,其中有效率是指前三者总和占总病例数的比例。痊愈率指痊愈病人占总病人数的比例。根据病人性别、年龄(以40岁为界限)、发病至就诊时间(以一周为界限)以及治疗前听力损害程度进行分组。

  • 咽后壁脓肿的影像学检查结果(摘要)

    作者:高殿欣;王洪智;赵增波;李福松;贺云霞;焦瑞宁

    自1990年开始我们通过30例拟诊为咽后壁脓肿病人的颈部B超、X线摄片及CT扫描的影像学表现,与手术所见进行对比观察。旨在评价筛选临床影像学,尤其是B超对本病的诊断价值。男18例,女12例。年龄4个月~7岁。均为单侧发病,左右无明显差别。病程短4天,长10天,平均6天。全部病例均行颈部X线摄片,B超检查。其中19例行CT检查。检查完毕后,经麻醉喉镜行咽后壁穿刺诊断,若抽吸有脓则给予切开引流。30例中经口腔切开排脓26例。脓液多达40ml,少为6ml。有4例穿刺未见脓液,其中1例临床检查咽后壁肿胀隆起,以上4例考虑咽后间隙感染,应用大剂量抗生素和适量激素治愈。

  • 鼻窦内窥镜下微波治疗鼻出血54例(摘要)

    作者:金峰;李丽伟

    我科于1998年1月至2000年3月对门诊及住院的54例鼻出血患者行鼻窦内窥镜下微波止血,报告如下。 54例中男38例,女16例,年龄17~68岁,平均年龄45年。出血部位:鼻中隔中后部19例,中鼻甲6例,下鼻甲中后端14例,Woddruff静脉丛15例。治疗方法:用1%地卡因和1%麻黄素棉片充分收缩麻醉鼻粘膜,边吸引边行鼻窦内窥镜检查,寻找出血部位,确定出血部位后,用微波探头先在出血点周围环形烧灼,再烧灼出血部位的血管,封闭血管。术后无需鼻腔填塞。结果,一次治疗止血者50例,治愈率92.59%。另4例因血流急,出血量多,改用前后鼻孔填塞法止血。该法治疗无效者2例经再次鼻窦内窥镜下微波治疗血止。对治愈的53例病人观察二个月未再出血。

  • 外伤性外耳道前壁骨折的诊治(摘要)

    作者:许建峰;王英;陈军

    外伤性外耳道前壁骨折临床较为少见,自1988年至1998年我们共收治5例(7耳),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5例中男4例,女1例;年龄18~48岁,平均32岁;其中单耳3例,双耳2例,左耳2例,右耳5例;病程0.5小时~30天;3例来诊前在当地医院诊断为颅底骨折,分别于伤后第8天、20天和30天因耳聋、耳溢液来诊。5例均为头面部外伤所致,均有耳内出血、耳痛及听力下降病史。检查见下颌部均有皮肤挫伤及伤口(或疤痕),耳道内有鲜血或血块,耳道狭窄,3例有肉芽生长伴有少量渗液或脓性分泌物。眼、鼻、鼻咽、咽喉部及全身检查未见异常,颅脑CT或平片未见异常。

  • 喉癌诱导化疗的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夏良平;曾宗渊

    喉癌综合治疗成为一种趋势,诱导化疗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喉癌的各种诱导化疗方案的缓解率、生存率、喉功能保存率、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毒性反应等几个方面进行综述,发现其治疗效果好、毒性反应低。

    关键词: 喉肿瘤 化疗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5 06
1998 01 02 05 06 z1
1997 02 03
1996 01 03 04
1994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