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hinese Archives of Otolaryngology-Head and Neck Surgery 중국이비인후두경외과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
  • 影响因子: 0.66
  • 审稿时间: 3-6个月
  • 国际刊号: 1672-7002
  • 国内刊号: 11-5175/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82-613
  • 曾用名: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 类 别: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期刊荣誉:
  • 癌胚抗原和增殖细胞核抗原与中耳胆脂瘤上皮

    作者:苑铁军;仇沂洲;张凤英;刘清明;韩在文

    目的 观察癌胚抗原、增殖细胞核抗原在中耳胆脂瘤上皮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在胆脂瘤上皮增殖演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染色方法和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检测癌胚抗原、增殖细胞核抗原在32例胆脂瘤上皮和14例胆脂瘤患者外耳道皮肤中的表达情况,并做比较.结果 增殖细胞核抗原在胆脂瘤上皮各层细胞均存在较强表达,主要定位在胞核,染色由基底层向表皮层逐渐减弱,外耳道皮肤表达较弱,主要集中在基底层及基底上层;癌胚抗原主要在胆脂瘤上皮的颗粒细胞层及表皮层表达,少数在外耳道皮肤的基底层表达.各组间胆脂瘤上皮各指标阳性细胞率和光密度值均高于外耳道皮肤,和外耳道皮肤间的比较有高度差异性.皮下结缔组织伴随着大量的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与胆脂瘤上皮中的阳性率呈一致趋势.同一患者胆脂瘤上皮中癌胚抗原、增殖细胞核抗原高表达,利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存在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 癌胚抗原、增殖细胞核抗原在胆脂瘤上皮的表达从不同方面反映了胆脂瘤上皮的过度增生和角化,二者之间可能有协同作用,共同促进胆脂瘤上皮细胞增殖与分化;上皮下炎症反应可能是角化细胞过度增殖的一个原因,为胆脂瘤发病机制提供新的理论依据,便于指导临床.

    关键词: 免疫组织化学
  • 分化型甲状腺癌危险组的划分及其意义

    作者:李树春;董慧蕾;李振东

    目的 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各危险组的划分及其与治疗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514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借助于单和多变量分析确定有意义的预后因素,再根据这些因素将患者分成低、中和高三个危险组.应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出各危险组患者以及各预后因素所表现出来的生存曲线.结果 长期生存率在低、中和高危组分别为98.3%、83.6%和42.9%.在低危组和部分选择出来的中危组患者仅做腺叶及峡部切除,而在高危组及部分选择的中危组患者则做较广范围切除,术后再辅以内或外放射治疗.结论 将分化型甲状腺癌分成三个危险组并借以制订治疗措施和判断预后是十分正确的.

  • 幼年型复发性喉乳头状瘤细胞的原代培养

    作者:肖洋;王军;叶京英;韩德民

    目的 探讨幼年型复发性呼吸道乳头状瘤病的瘤细胞在体外原代培养的生物学特性和影响因素.方法 分别采用组织块法和酶消化法培养新鲜喉乳头状瘤组织,培养前PCR行HPV分型,四唑盐比色实验观察氢化可的松、胰岛素、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β-巯基乙醇四种生长因子对乳头状瘤细胞生长的影响,并用荧光定量PCR法分析培养后不同时期细胞内病毒含量的变化.结果 组织块法与酶消化法培养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乳头状瘤细胞体外生长缓慢且存活不超过2周,幼年型喉乳头状瘤的HPV感染率为100%,以11型和6型双重感染为主(81.25%),氢化可的松、胰岛素和β-巯基乙醇有促乳头状瘤细胞贴壁生长的作用,并且随着细胞培养时间的延长,细胞内病毒含量增高.结论 喉乳头状瘤细胞在体外可以生长,并受多种因素影响.

  • 抗人喉癌单克隆抗体轻链可变区基因的克隆

    作者:管国芳;孙丽丽;王安兆;王祥斌;石毅;孙立群;金春顺;李野;文连姬;黄华梁

    目的 分离抗人喉癌单克隆抗体LC9-G5轻链可变区(liht chain variable region,VL)基因,并测定分析其核苷酸序列.方法 使用PCR方法体外扩增抗人喉癌单克隆抗体LC9-G5 VL基因,将其克隆入PMD18-T载体,重组子测序,将其序列使用数据库NCBI和Kabat进行分析.结果 这段序列与小鼠卵巢癌抗体VL基因的同源性为99%,基因全长336 bp,属于小鼠免疫球蛋白轻链第Ⅱ亚类,该VL基因序列已被Gene Bank收录,收录号为U60463.结论 该基因为抗人喉癌单克隆抗体LC9-G5轻链可变区基因.

  • 顽固性鼻出血发病特征及临床分析

    作者:王丽;王丽华;周玉英;闫燕;张迎宏;朱丽;潘滔

    目的 探讨顽固性鼻出血的临床特征.方法 分析1998年1月~2004年12月期间收治的289份鼻出血病例资料,统计年龄、性别、发病季节、伴随疾病,记录出血部位和治疗方法.结果 顽固性鼻出血男女发病比例约为2.9∶1,高发年龄在40~69岁之间,高发季节为每年1 0月至次年3月,81.31%患者合并一种或多种全身疾病,33.91%患者合并高血压.出血部位以鼻中隔居多为118例,出血部位不明116例.结论 顽固性鼻出血是自身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治疗时应结合其临床特征,充分考虑各种相关因素.

  • 颅内段颈内动脉创伤的诊断及血管内治疗

    作者:詹晓东;谭玉林;王文忠;舒继红;王震寰

    目的 探讨颅内段颈内动脉创伤的诊断和血管内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11例颅内段颈内动脉病变的患者应用选择性全脑造影进行诊断,10例行颈内动脉栓塞治疗.所有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结果 3例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4例颈内动脉-海绵窦瘘,1例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伴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及1例巨大蛇形动脉行球囊颈内动脉完全性栓塞,1例颈内动脉-海绵窦瘘行电解可脱式弹簧圈保留颈内动脉栓塞,1例放弃治疗.随访4个月~7年,1 0例颈内动脉病变的患者痊愈.结论 选择性全脑造影是外伤性颈内动脉损伤首选诊断方法,血管内治疗安全有效.

  • 黏蛋白MUC5AC和MUC8在变应性鼻炎中的检测

    作者:肖玉丽;李冬影

    目的 探讨黏蛋白MUC5AC和MUC8在常年性变应性鼻炎黏液过度分泌中的基因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技术,检测了30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和20例正常人黏蛋白MUC5AC和MUC8在下鼻甲黏膜上皮的基因表达水平.结果 常年性变应性鼻炎中MUC5ACmRNA的表达量(1.43±0.27)较对照组(0.17±0.12)明显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年性变应性鼻炎中的MUC8mRNA表达量(1.13±0.34)较对照组(0.73±0.42)无明显增多,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黏蛋白MUC5AC在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黏液过度分泌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没有发现黏蛋白MUC8在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黏液过度分泌过程中起明显作用.

  • 听神经瘤的耳声发射观察

    作者:徐进;黄魏宁;刘鋋;周金梅;刘桂芳;高波

    目的 观察和分析听神经瘤的耳声发射特点,为评估听神经瘤患者的耳蜗功能和选择保护听力的术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例(22耳)听神经瘤患者行纯音听阈、阻抗、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诱发性耳声发射(evoked otoacoustic emissions,EOAE)测试及CT和(或)MRI扫描,能引出EOAE的瘤耳检测其自发性耳声发射(spontaneous otoacoustic emissions,SOAE)和传出抑制功能.结果 28.57%听神经瘤耳能引出EOAE,按其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istortion product otoacoustic emissions,DPOAE)特点分为三型:①"耳蜗型"3耳;②"非耳蜗型"2耳;③"混合型"1耳;"非耳蜗型"耳能引出强大的SOAE;能引出EOAE的6耳均有内侧橄榄耳蜗传出系统功能障碍.结论 EOAE可精确分析听神经瘤患者的耳蜗(外毛细胞)功能,部分听神经瘤病人存在"离断耳"现象.耳声发射(otoacousticemissions,OAE)在诊断重度感音神经性聋(包括听神经瘤病人)方面有一定潜能.

  • 头颈部坏死性筋膜炎

    作者:郑世信;姚利

    目的 探讨头颈部坏死性筋膜炎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1 994~2001年收治的6例头颈部坏死性筋膜炎的病例资料并复习文献.结果 全部病例均行积极的内科治疗和外科治疗,治愈3例,死亡3例.结论 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早期诊断、早期有效的治疗是成功的关键.

  • 血管结扎术治疗颈部血管破裂

    作者:陈建超;陈飞;李彬;王朝晖;梁传余;王少新;陈锦;李超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侵犯颈总动脉、颈内动脉致动脉破裂后紧急行单纯血管结扎术的应用价值及并发症分析.方法 回顾分析1989年11月~2004年5月间病例共11例(发生破裂为13例次),其中喉咽癌1例,鼻咽癌1例,食管癌2例,喉癌4例(1例喉癌反复破裂3次),口颊癌1例,甲状腺癌2例;有放疗病史9例,大剂量130Gy;合并咽瘘7例.颈总动脉破裂10人次,颈内动脉破裂3人次.全部病例均是肿瘤复发患者,为动脉破裂后行紧急结扎止血.4例颈总动脉破裂者行术中残端血管测压.术后随访3个月~3.5年.结果 颈总动脉结扎10例次,颈内动脉结扎3例次;其中1例喉癌第1次颈总动脉结扎后无并发症,18天后远心残端破裂行颈内动脉结扎,术后6小时出现轻度偏瘫;其他均无偏瘫、失语、精神障碍、肢体运动障碍等并发症.4例行术中颈动脉残端测压者其残端血压与动脉压之比值均>50%.结论 ①恶性肿瘤侵犯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后由于血管长期受压,脑血流代偿多已形成,单纯结扎血管并发症少,是一可行紧急处理方案;②术中残端血管测压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有重要价值.

  • 鼻咽癌根治性放疗后颈淋巴结残留的手术治疗

    作者:项松洁;黄益灯;黄加云;陈波蓓;高金建

    目的 探讨鼻咽癌根治性放疗后单纯颈部淋巴结残留手术的适应证及疗效.方法 32例患者根据肿瘤的大小、残留淋巴结活动度及个数行局部肿瘤切除或颈淋巴结清扫术.用SPSS 11.0统计软件包Kaplan-Meier法分析生存率,Log-Rank法行差异显著性检验,Cox模型对影响生存率的有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3年和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56.3%和37.5%,单因素分析表明:残留淋巴结大小、淋巴结个数、活动度、放疗结束后3个月内肿瘤消退快慢、淋巴结包膜浸润、术后化疗明显影响预后(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残留淋巴结大小(≥2cm),残留淋巴结活动度,放疗结束后3个月内肿瘤消退快慢,淋巴结包膜浸润为影响总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P<0.001).结论 鼻咽癌根治性放疗后3个月单纯颈部淋巴结残留可首选手术治疗,术后患者总生存率明显提高.但需掌握手术适应证.残留淋巴结小、淋巴结活动、放疗后3个月内肿瘤消退快,则预后较好,淋巴结包膜浸润者,则术后预后差.

  • 鼓膜打孔及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

    作者:马丽晶;王军;叶京英;李秋珍;杨庆文;韩德民

    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SOM)是以中耳积液(包括浆液、黏液或浆-黏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炎性疾病,小儿发病率较高,是引起儿童听力下降的常见原因之一.腺样体肥大是导致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常见病因,我科近年来应用腺样体切割吸引器在鼻内镜直视下切除腺样体,配合CO2激光鼓膜打孔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告如下.

  • 高频通气延长管在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

    作者:韩鹰鹏;宋成君;宋桂兰;孙焕然

    气管及支气管异物多发生于10岁以下儿童,一些特殊类型气管异物(如:异物体积大、质地硬、不易钳夹等)手术失败率很高.自2001年以来,我们自行设计了高频通气延长管,并将其应用于气管及支气管异物取出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经上颌窦钻孔上颌窦囊肿摘除术

    作者:夏贵华;苏益波;朱宽龙

    上颌窦囊肿传统治疗方法为口内切口经犬齿窝进路行上颌窦根治术.自1993年以来我科采用在鼻内镜下行上颌窦双孔穿刺法摘除上颌窦囊肿38例(42侧),效果满意.

  • 鼻内镜手术治疗儿童鼻窦炎

    作者:董钏;王杰;刘国旗;杨德满;蔡艳;蒋振华

    我科总结1996年1月~2003年12月经鼻内镜手术治疗且资料完整的62例儿童慢性鼻窦炎,报告如下.

  • Mondini畸形伴反复脑膜炎1例

    作者:段丙志;戴海江;高远

    1 临床资料 患儿,男,11岁.因反复脑膜炎发现右耳聋5年,于2004-12-04以右内耳畸形(Mondini型)入院.

  • 咳嗽为主要症状的颈动脉体瘤1例

    作者:陶兴罡;万夷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32岁.系"左颈扪及肿瘤四年,压迫时咳嗽"于2005-02-26入院.

  • 声嘶为首发症状的晚发型重症肌无力1例

    作者:殷鹏;阮晓敏;蒋志毅;司马国旗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yis,MG)是发生于青壮年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近60%的患者在20~40岁之间发病[1].50岁以后发病的情况少见.本文报告1例老年晚发型MG患者.

  • 双侧同时发生的面神经麻痹:病例报告与文献复习

    作者:梁建伟;周涛;朱国斌

    急性单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临床疾病,其年发生率10万人中约为15~30人[1].

  • 内镜下额窦手术策略

    作者:张罗;周兵;韩德民

    内镜下额窦手术前的准备工作分为术者和患者两个方面.术者自身的准备主要包括:①掌握额隐窝的局部解剖学和影像学理论;②根据手术病例的CT影像学表现制订手术策略;③根据手术策略选择相应的手术器械;④选择照明和显像质量较好的鼻内镜以及配套图像显示传输系统.针对患者的术前准备主要包括:①明确诊断,特别是考虑接受扩大额窦开放术的患者,必要时于术前行鼻腔肿瘤病理学检查;②(局部或全身)应用皮质类固醇和抗菌药等药物治疗,大限度地降低局部炎性反应程度;③注意血压、血小板、血色素、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和肝炎抗原抗体检查等可能影响术中出血量的指标.术中围绕准确精细操作这一核心目标的注意要点包括:①尽量减少局部黏膜渗血,保证术野洁净;②合理选择手术器械,轻柔操作;③采用全麻下控制性低血压.

  • 复发性额隐窝内翻性乳头状瘤经鼻内镜手术

    作者:周兵;张罗;刘华超;崔顺九;黄谦;刘铭;韩德民

    目的 探讨复发性额隐窝内翻性乳头状瘤(inve-rted papilloma,IP)再手术的方式及经鼻内镜手术的可行性和技术要点.方法 9例复发性额隐窝IP,术前接受鼻窦CT和MRI检查及鼻内镜检查.前期手术及术后组织病理检查明确诊断为IP.所有病例在全身麻醉下接受经鼻内镜下额窦手术,手术方式分别为Draf Ⅱ型和DrafⅢ型(经鼻改良Lothrop手术).随访时间13个月至55个月,平均23.1个月.结果 9例前期手术包括鼻侧切开1例(2次),前鼻镜下经鼻肿瘤摘除术1例,柯陆氏手术1例;经鼻内镜手术7例;所有病例接受一次手术8例,4次手术1例,包括2次鼻侧切开和2次鼻内镜手术.鼻窦CT提示累及双侧额窦3例,3例筛窦和上颌窦受累,4例骨质增生同时伴骨质吸收或破坏.术前持续鼻塞症状4例,4例脓涕,涕中带血2例,持续或间歇性头痛6例,2例无明显症状,均在鼻内镜随访时提示肿瘤复发.手术依据术中所见病灶侵犯范围采用Draf Ⅱ a型3例,Draf Ⅱb型手术4例,Draf Ⅲ型手术2例,3例同期行筛窦和上颌窦开放切除肿瘤.组织病理学检查1例伴恶变.术后6个月局灶性复发1例,随访中处理并用平阳霉素湿敷12周后随访至今未见复发.结论 复发性额隐窝伴/不伴额窦内侵犯IP,在技术熟练和严格适应证基础上,结合专用额窦手术器械,经鼻部分或全部切除额窦底扩大开放额窦,可彻底切除额窦内病灶.

  • 鼻内镜下筛泡前径路额窦开放手术

    作者:王秋萍;季俊峰;李泽卿;王天友;江满杰;石宇江

    目的 探讨经鼻内镜筛泡前径路额窦开放术的技术路线,讨论该术式在额窦开放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3例(36侧)确诊为慢性额窦炎的成人病例,采用经鼻内镜筛泡前径路术式开放额窦.术后随访观察评估其安全性及疗效.结果 20例经该径路开放成功,3例经额钉补充定位后开放成功.全部病例均无严重并发症出现,术后随访1 2~39个月,术前症状均消失,无复发.经鼻内镜检查额窦口开放良好.结论 经鼻内镜筛泡前径路额窦开放手术是一种解剖标志易辨认、技术路线安全、疗效肯定的术式.

  • 正常额窦引流通道的三维CT研究

    作者:葛文彤;张罗;周兵;倪鑫;鲜军舫;韩德民

    目的 研究正常额窦引流通道的三维CT影像解剖学特征.方法 对51例健康成人(102侧),采用16排螺旋CT扫描,层距0.300 mm,层厚0.625 mm,使用三维重建技术,观察额窦引流通道毗邻气房分布、钩突附着情况、测量额窦引流通道不同径线.结果 1~4型额气房、1型额气房、眶上筛房、泡状中甲的出现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额窦中隔气房、终末隐窝的出现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双侧额窦引流通道各径线,除额隐窝左-右径有统计学差异外(P<0.05),其余各组间差异均没有显著性(P>0.05).钩突顶端同时附着于眶纸板和中鼻甲(垂直板)的为82.35%,同时附着于中鼻甲(垂直板)和颅底的为17.65%.钩突的顶端与中鼻甲之间总有骨性连接,钩突与中鼻甲(垂直板)之间有第二骨性连接的达55.88%.钩突的顶端与眶纸板之间骨性连接有0~4个不等,分别占0.98%、7.84%、68.63%、21.57%、1.96%.当钩突的顶端与眶纸板之间骨性连接的个数≤1个的时候,观察不到鼻丘气房的存在.结论 以三维影像解剖为基础,构建额窦引流通道毗邻空间立体构象,正确的认识额窦引流通道,有助于个性化地选择鼻内镜下额窦开放术式,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 经鼻内镜额窦开放术

    作者:史剑波;杨钦泰;文卫平;许庚

    额窦手术是目前鼻内镜手术的热点和难点,主要是因为额隐窝的解剖复杂和变异大,手术操作困难,局部黏膜容易损伤和术后用药不到位.目前国内外鼻内镜下额窦手术的主要手术方式和理论依据分别为Draf法、Wormald法、Friedman法、Stammberger法、改良Lothrop法,以及根据额隐窝不同的病理状态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术前仔细阅读CT,分析额隐窝的病理特征和解剖变异,保护额隐窝的可逆性黏膜,术后规范用药等是获得良好的手术疗效的重要保证.

  • 内镜下的额窦手术

    作者:韩德民

    采用外科手术技术治疗额窦疾病的历史已有100多年[1].伴随着鼻内镜外科技术和高分辨率CT扫描及显像技术的进步,内镜额窦外科技术也有了长足进步.Kennedy等[2]于1 989年早报告在鼻内镜下治疗额窦黏液囊肿.Schaefer和Close [3]于1990年报告在鼻内镜下行36例额窦开放手术的经验,早将去除鼻丘气房前壁做为额窦开放手术的起始步骤.由于经鼻内镜额窦手术具有精细、微创、高效和不遗留颜面瘢痕等优点,使鼻内径路额窦手术在过去1 5年间,沿精细化和扩大化两个方向迅速发展.

  • 鼻内镜手术治疗额窦内翻性乳头状瘤

    作者:王德辉;顾瑜蓉;李厚勇;郑春泉;张重华

    目的 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侵及额窦的内翻性乳头状瘤(inverted papilloma,IP)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过去5年内所完成的127例鼻内镜手术治疗的IP病例,共有11例IP侵及额窦,其中有6例肿瘤基底部位于前筛内,采用Draf Ⅰ型手术治疗;5例IP的基底部位于额窦口及额窦内,3例采用Draf Ⅱ型手术,另外2例肿瘤广泛波及额隐窝、额窦,并且突破额窦间隔突入对侧额窦,采用Draf Ⅲ型手术(改良Lothrop术).结果 术后随访1.5~5.5年,平均2.5年,有2例复发.结论 鼻内镜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处理额窦内IP的方法,认真选择适应证,肿瘤基底部位的仔细处理和密切的术后随访对治疗成功至关重要.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5 06
1998 01 02 05 06 z1
1997 02 03
1996 01 03 04
1994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