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중국강복의학잡지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康复医学会
- 影响因子: 2.0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1242
- 国内刊号: 11-2540/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平衡反馈训练仪用于脑损伤偏瘫患者静态平衡测试的信度与效度研究
目的:探讨Pro-Kine Line平衡反馈仪测试静态平衡的信度和效度,为临床应用提供客观依据.方法:24名健康人和24例脑损伤偏瘫患者,每位受试者分别在前后两天的同一时间使用Pro-Kine Line平衡反馈仪进行坐位和站立位平衡测试,检测压力中心前后及左右方向的摆动幅度标准差和摆动速度,以及压力中心的摆动长度和摆动面积.结果:①信度检验:坐位下,除压力中心前后方向摆动幅度标准差外,其他5个参数重测信度均较高(ICC=0.66-0.92);站立位下6个参数的重测信度也均较高(ICC=0.57-0.93).②区分效度检验:偏瘫组与对照组比较,各个测试指标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③标准效度检验:站立位下各测试指标与Berg量表之间呈良好的负相关(-0.41-0.64).结论:Pro-Kine Line平衡反馈训练仪在静态平衡功能的评定中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
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的腰椎前凸角、骶骨倾斜角的变化特征
目的:探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腰椎前凸角、骶骨倾斜角的变化特征.方法:85例腰背痛患者入选本项研究,选择39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为观察组,其中男性27例,女性12例,年龄大77岁,小50岁,平均年龄(62.35±6.57)岁.同期经检查骨量正常者46例为对照组,男性27例,女性19例,年龄大72岁,小53岁,平均年龄(61.56±6.24)岁,研究对象均接受腰椎X线摄片和双能X线骨密度(BMD)检查,测量其腰椎X线片的腰椎前凸角、腰骶椎间盘角、骶骨倾斜角,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腰椎前凸角(35.00±19.91)、腰骶椎间盘角(13.87士4.26)、骶骨倾斜角(27.56±7.13),分别与对照组腰椎前凸角(37.61±5.32)、腰骶椎间盘角(17.46±3.29)、骶骨倾斜角(30.07±5.28)相比均偏小,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腰椎BMD与腰椎前凸角、腰骶椎间盘角、骶骨倾斜角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腰椎BMD与腰椎前凸角、骶骨倾斜角存在相关性,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的腰椎前凸角、骶骨倾斜角呈减小趋势,提示原发性骨质疏松有较高的发生腰椎骨折及腰背痛的危险性.
-
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下肢H反射的特征表现
目的:通过研究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下肢H反射的特征表现及其与偏瘫下肢肢体功能评定的关系,探讨H反射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神经电生理评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40例,分别对患者双侧胫神经和腓总神经所支配的腓肠肌和胫骨前肌进行H反射检查,并对患侧下肢给予临床痉挛指数(CSI)评定.计算胫神经和腓总神经H反射的引出率,并对其所引出的H反射结果以及与CSI的相关性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患者双侧胫神经所支配的腓肠肌H反射引出率100%,胫骨前肌H反射引出率为10%.患侧胫神经H反射潜伏期平均为(30.09±1.87 )ms;非患侧胫神经H反射潜伏期平均为(31.99±2.31 )ms.患侧胫神经Hmax/Mmax比值均数中位数平均为0.476;非患侧胫神经Hmax/Mmax比值平均为0.189.患侧与非患侧相比,患侧H反射潜伏期缩短,Hmax/Mmax比值增大,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将患侧下肢胫神经H反射潜伏期分别与CSI进行Spearman 秩相关检验,结果显示患侧下肢胫神经H反射潜伏期与CSI不相关,而患侧下肢胫神经Hmax/Mmax比值与CSI存在秩相关关系.结论:用H反射来评价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患侧痉挛的存在和严重程度,比CSI量表更客观、量化.其中Hmax/Mmax 比值是评估下运动神经元兴奋性的较好指标.
-
负荷控制的本体感觉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及下肢运动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负荷控制下的本体感觉训练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平衡功能及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61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Bobath技术为主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运用Pro-Kin训练系统进行控制负荷的本体感觉训练,两组患者均进行8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下肢运动功能评分(简式Fugl-Meyer评价量表,FMA-L)、平衡功能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10m大步行速度(MWS)及Barthel指数(BI)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经过8周康复训练后的两组患者,治疗组的FMA-L、BBS、MWS、BI,治疗前与治疗后分别为:20.9±4.9、28.0±3.3;33.4±6.9、52.1±3.2;32.4±22.7、71.7±42.4; 21.2±13.4、62.8±11.2;对照组的FMA-L、BBS、MWS、BI,治疗前与治疗后分别为:21.9±2.7、24.5±2.3;32.2±6.1、39.3±3.6; 31.2士23.4、58.5±39.6; 20.8±14.1、43.2±12.7;两组治疗前后的各项功能指标变化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负荷控制下的本体感觉训练对提高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平衡功能及下肢运动功能有积极作用,从而明显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
规范化三级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Broca失语患者言语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索规范化三级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Broca失语患者言语能力的影响.方法:把70例脑卒中后Broca失语患者随机分为连续康复组和对照组,连续康复组给予规范的三级康复治疗,对照组未给予规范的三级康复治疗,但两组的常规内科治疗和早期的言语康复治疗均相同.分别于入组时(V1)、人组后第2个月末(V2)和第5个月末(V3)采用西方失语症成套测验进行评定.结果:入组后5个月末连续康复组失语商的升高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规范化三级康复治疗可改善脑卒中后Broca失语患者的言语能力.
-
病程6周内脑卒中患者有氧耐力训练可行性的初步分析
目的:观察发病6周内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有氧耐力训练时的耐受情况和训练效果.方法:37例脑卒中早期偏瘫患者分为对照组、有氧训练15min组和有氧训练30min组.有氧训练组在踏车运动试验后进行每周3次,每次15min或30min,共6周的中低强度踏车有氧耐力训练,记录患者有氧耐力训练第一周时血压、心率和心电图.记录患者在训练前后的肌张力,Fugl-Meyer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结果:①有氧训练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所有训练,患者训练时血压、心率明显上升,患者在休息3min后血压、心率均明显恢复;②有氧训练两组训练后运动试验中耐受时间明显延长(P<0.05),对照组患者训练前后运动耐受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③三组患者训练前后肌张力无明显差异(P>0.05),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明显提高.训练后两个有氧训练组患者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脑卒中早期有氧耐力训练具有可行性.
-
动态姿态平衡仪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使用动态姿态平衡仪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进行平衡功能训练的效果.方法:选取2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10)和对照组(n=10).对照组进行传统的平衡功能训练,30min/d;治疗组根据动态姿态平衡仪评估结果采用内置的训练方案进行平衡功能训练,20min/d.两组训练时间均为5d/周,共2周.在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分别采用动态姿态平衡仪中的感觉整合能力试验(SOT)、Berg平衡量表(BBS)及“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T)进行定性、定量的评估.结果:两组受试对象的SOT指数、BBS和TUGT得分在治疗前后均有明显差异,但治疗组的改善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中SOT测试的闭眼、平台沿矢状面旋转(ECSS)、平台与视窗沿矢状面旋转(SVSS)程序下,治疗后的平衡指数与运动策略较对照组均有显著的改善(P<0.05).结论:利用动态姿态平衡仪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进行平衡功能训练比传统训练方法能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平衡功能.
-
理筋手法结合功能训练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步态特征研究
目的:对膝骨关节炎患者下肢步行能力进行步态分析评定,探讨理筋手法及功能训练的康复效果.方法:应用三维红外步态分析设备,分析了81例(男36例,女45例)膝骨关节炎患者在理筋手法和功能训练干预前后平衡能力和步行效率的变化情况.结果:理筋手法+功能训练组患者的步长、步速、双支撑相等指标疗后明显改善,与单纯理筋手法组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理筋手法+功能训练组与理筋组患者相比增加了肌肉的功能,在步长指标上得到明显改善.结论:被动与主动相结合的康复手段可以明显改善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和膝关节的稳定性,进一步改善膝骨关节炎患者的步行能力,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
犬脊髓损伤痉挛性膀胱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尿动力学分析
目的:探讨犬脊髓损伤后痉挛性膀胱模型的建立.方法:12只成熟雄性比格犬,在T10水平硬膜外夹闭脊髓,制作脊髓损伤模型.用尿动力学检测分析造模术前及术后每周的大膀胱容量、膀胱压力、膀胱顺应性和尿道压力,直到模型成功.结果:12只犬死亡2只,其余10只造模成功,造模成功时尿动力学指标如下:与术前相比大膀胱容量减少,膀胱顺应性下降,膀胱压力上升,其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尿道压力与术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造模成功时间为2-5周,其中5只为2周,1只为3周,2只为4周,2只为5周.结论:犬痉挛性膀胱模型符合骶上脊髓损伤后的膀胱表现,适用于痉挛性膀胱的研究.
-
兔骨骼肌运动点与运动终板的形态学研究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索运动点的本质是终末神经纤维密集区,还是运动终板密集区,给化学神经阻断技术的定位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成年新西兰兔9只,靶肌肉为双侧肱二头肌及双侧腘绳肌.每块肌肉选择2个研究点,共计72个点分为3组:小神经密集区(N组):通过小电刺激引起大收缩的部位;运动终板密集区(P组):肌电图显示终板电活动活跃的部位;非密集区对照组(C组):以强电流诱发弱靶肌肉收缩,且连接肌电图后未出现终板电活动的部位;在以上部位注入染料定位.分别记录三组的电刺激强度.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和乙酰胆碱酯酶染色,应用图文报告分析软件观察运动终板及神经纤维数量,将3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电刺激强度比较:C组大(0.73±0.05)mA,P组次之(0.39±0.04)mA,N组小(0.10±0.01)mA,3组间两两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神经纤维数量比较:N组多,P组次之,C组少.N组与P组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但N组与C组,P组与C组之间差异显著(P<0.01).运动终板数量比较:P组多,N组次之,C组少,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终末神经纤维密集区和运动终板密集区十分接近,但是“运动点”概念不同.临床上可以使用电刺激技术作为肉毒毒素肌肉注射的定位技术.
-
微波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脊髓内生长相关蛋白-43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微波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脊髓内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表达的影响,探讨微波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成年雄性SD大鼠64只,制成右侧坐骨神经钳夹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微波治疗组和非治疗对照组,各32只,每组又分为3d、7d、14d、28d四个时间段各8只.治疗组于造模24h后取俯卧位,双腿伸直固定于实验台上,采用2450MHz微波辐射治疗,输出功率为6W,6min欣,5次/周,休息2d,直到取材的前一天.对照组于治疗组治疗同时予6min空白对照.于相应时间行大鼠一般状态观察,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测定及免疫组化染色观察GAP-43的表达.结果:微波治疗组术后大鼠一般状态优于对照组,治疗组SFI指数在术后第14天即出现明显升高,对照组则在术后第21天才开始明显升高,并且术后第14、21、28天治疗组SFI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免疫组化染色示坐骨神经损伤后脊髓内GAP-43表达增强,在术后第3、7、14天治疗组GAP-4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周围神经损伤后早期应用微波辐射治疗能增加GAP-43的表达,促进损伤神经再生及功能恢复.
-
经皮电刺激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胶质酸性蛋白和神经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经皮电刺激(TES)对大鼠脊髓损伤(SCI)后神经胶质酸性蛋白(GFAP)和神经生长因子(NGF)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成年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A组)、TES组(B组)和模型组(C组).A组8只,B、C组各32只.用Allen法,复制T9脊髓不完全损伤动物模型.B组损伤后给予损伤部位上2cm位置的皮肤及右下肢小腿位置的皮肤TES治疗7d.BBB评分后,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蛋白质印迹来检测GFAP、NGF的表达变化.结果:BBB评分显示,B组与C组相比,评分增加幅度大(P<0.05),SCI各组BBB评分均明显小于A组(P<0.05).免疫组化和Western印迹检测结果显示在实验观察的7d中,B组与C组相比,GFAP的表达减少,在第5天达到低值(P<0.05);NGF的表达一直在增加(P<0.05).结论:在SCI后1-7d内,TES能抑制GFAP的表达,促进内源性NGF的合成,可能创造有利于神经再生的微环境,减少胶质瘢痕的形成.
-
水中活动平板训练对脊髓损伤大鼠体感、运动诱发电位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水中平板训练对脊髓损伤(SCI)大鼠体感诱发电位(SEP)、运动诱发电位(MEP)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成年雄性SD大鼠25只,随机分为假模组、模型对照组、水疗训练组、减重平板训练组和水中平板训练组.采用改良Allen's打击法制作T10-11 SCI模型,采用BBB评分、爬网格实验、SEP及MEP评定肢体功能及训练效果.结果:BBB评分及爬网格实验显示,水中平板训练组的大鼠后肢运动功能较其他组明显改善(P<0.05).SEP、MEP的潜伏期,三组训练组较模型对照组均有显著缩短(P<0.05);但三组训练组之间MEP潜伏期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水中平板训练组较减重平板训练组SEP、MEP波幅明显增大,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三组训练对脊髓损伤大鼠SEP、MEP及运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恢复作用,其中水中平板训练为显著.
-
重症监护病房的康复医学治疗进展
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是医院集中监护和救治危重患者的医疗单元,是对因创伤或疾病而导致危及生命或处于危险状态,并且有一种或多个器官衰竭的患者,进行多学科,多功能监护医疗的领域.由于康复医学常被相关学科的医生误解为是解决疾病后期功能障碍问题的学科,因此普遍的想法是对于尚处于生命体征相对不稳定的ICU患者来讲,康复的介入似乎言之过早.近些年来ICU在全世界医疗体系中得到迅速发展,其救治不再局限于专科病患,更多患者由于其复杂综合病症涉及多个学科,对于二级医院以上的综合ICU的大部分危重患者而言,康复医学可以参与的工作范围及内容也正在不断开拓.
-
心脏干细胞移植与心脏康复
心肌缺血和心肌细胞损害导致心力衰竭是各种晚期心脏病的共性问题[1].从临床与康复的角度,改善心肌缺血和修复心肌是治疗心脏疾病的重要目标.1994年,Soonpaa[2]首次发现将小鼠胚胎干细胞移植到成年小鼠发生梗死的心肌中,能够存活并能限制瘢痕发展,预防梗死后心衰的发生.2001年,德国杜赛尔大学医学院[3]首次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自体骨髓干细胞(bone marrow stem cells,BMSC)移植,10周后心功能得到明显改善.2003年,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批准BMSC实验性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国际上干细胞移植已经进入心肌梗死、扩张型心肌病等疾病的临床研究,给心脏疾病的治疗与康复带来了新的希望[4-5].本文综述目前干细胞移植研究的焦点问题.
-
脑缺血大鼠康复干预方法的研究进展
脑缺血是发病率、致残率和致死率高的常见神经系统疾病,存活下来的患者大都存在肢体功能障碍,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能力.随着人们对康复认识不断提高,越来越多康复方法应用到临床,有关各种康复方法的疗效及机制的动物实验研究逐渐增多.本文对当前动物实验中所采用的康复方法进行了综述和分析,以期为脑缺血动物实验的康复干预方法的选择和制定提供参考.
-
踝足康复牵引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踝关节活动范围及步行能力的影响
许多脑卒中患者遗留有踝关节挛缩、足内翻、下肢运动功能障碍,从而导致其步行能力低下.脑卒中偏瘫康复的基本内容和目标是恢复步行能力,这对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改善社会交往意义重大.生存下来的脑卒中偏瘫患者,首要的康复目标就是恢复其步行能力[1].本文选择自行设计研制的踝足康复牵引器配合常规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综合训练,来研究踝足康复牵引器对患者踝关节活动范围及步行能力的影响.
-
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结合股四头肌训练用于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在全球范围内是常见的一种关节慢性退行性病变;其中又以膝关节发生率高.对于骨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仍然不是清楚,现在一般认为与机体衰老退变和生物力学的改变有关,其中关节软骨的退变是骨性关节炎的直接原因[1-2].目前骨关节炎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其疗效亦各不相同.我们通过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结合股四头肌训练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
基于运动控制的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后平衡共济失调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医学的发展,脑卒中病死率降低,但50%-80%存活者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平衡共济失调是其中的主要障碍之一[1],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负担.脑卒中后平衡共济失调的治疗较为棘手,目前国内外对治疗脑卒中后平衡共济失调的相关研究略有报道,但治疗手段较单一,疗效不确切,我们对47例脑卒中后平衡共济失调患者采用基于运动控制的运动疗法,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
地震后伤员的功能损伤与早期康复的疗效分析
根据江苏省卫生厅、省残联联合成立的国家康复医疗队江苏分队编写的《江苏省地震伤员康复档案》,对江苏省9个省辖市接收的地震伤员,开展康复医疗工作.根据ICF分类,从结构与功能、活动、参与三个层面对伤员进行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生存质量指数的评估和心理健康问卷(self-reporting questionaire 20,SRQ-20)调查,建立康复档案1196份.分析康复档案和心理健康问卷调查表,旨在为政府决策应对突发重大灾害时做好预案,更加合理配置资源提供依据,为伤员制定有效的康复目标,预防并发症,降低残疾水平,也为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医疗康复事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
肢体智能反馈训练系统在颈段脊髓损伤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致残性疾病,损伤平面以下运动感觉障碍,大小便失禁,目前难以治愈,同时还常合并有骨质疏松、痉挛、肌肉萎缩、压疮、尿路感染等并发症,丧失生活自理能力,严重影响其生存质量.国内外学者对于脊髓损伤的康复治疗取得了较显著的进步,尤其是康复工程技术的介入,如截瘫步行矫形器,减重步行训练系统等提高了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疗效及生存质量[1-3],但由于脊髓损伤患者损伤平面较高,体位性低血压等并发症多,限制了上述技术的应用,我科根据脊髓损伤患者的特点,自2008年以来将肢体智能反馈训练系统应用于颈段脊髓损伤患者,肢体智能反馈训练系统是一种结合了倾斜床和数控步态机制的新型设备,并配有彩色触摸屏的人机界面,实时跟踪患者的治疗及受力情况,并将信息通过屏幕反馈给患者和医生,随时调整参数及方案.
-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结合静态平衡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躯干控制及平衡能力的影响
脑卒中患者多合并有偏瘫等肢体功能障碍,对患者的转移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造成极大影响,使患者生存质量下降.步行能力是脑卒中患者及家属为关注的功能,强化躯干控制训练对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平衡、下肢运动能力及ADL功能均有确切疗效[1-4],常规康复治疗强化躯干控制侧重于患侧肢体的主动参与,脑卒中患者早期肢体自主运动不充分,部分患者合并有本体感觉障碍,患侧主动参与能力差,治疗效果不理想,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PNF)的扩散、阻力等技术对早期患侧肢体功能促进有显著疗效,对本体感觉障碍者效果明显.
-
以学生为主讲的教学方法在作业治疗实验课中的运用
康复治疗学专业办学目标在于培养从事康复医学的临床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高素质的康复治疗技术人才[1],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要求掌握熟练的康复治疗技术,应用于临床工作中,同时也要求其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尤其对于高等院校本科生,基本教学能力成为其一项相当重要的素质,2008年第二学期的作业治疗实验课采用以学生为主讲的教学法,经过实践,收到较满意的效果.
-
社会认知交互训练对精神分裂症的早期康复作用
社会功能的损害是精神分裂症标志性特征之一,而且在精神分裂症中,这些损害比其他精神障碍更加显著.社会功能的核心就是社会认知,社会认知是个人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作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1].可以说,社会认知与社会功能恢复联系比神经认知更密切.它不仅作为精神分裂症预后的直接的预测因子,也可作为预后的调节因子[2].因此,如何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认知功能,成了精神分裂症认知康复的研究前沿.
-
指套结合康复治疗降低脑卒中后手指痉挛1例报告
近年来,康复医学的发展很快,康复治疗技术日益完善,逐渐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治疗体系,但仍有一些顽固性问题困扰着康复从业人员,其中痉挛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康复过程中棘手的难题之一.肌痉挛是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后脊髓反射活动增高引起的以速度依赖性的牵张反射为特征的肌肉张力异常[1],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肌痉挛可见于不同的上运动神经元损伤病中,其中脑卒中后痉挛的发病率在3个月和1年以上时分别估计为19%和38%[2-3].
-
在综合医院建立“强化康复单元”的思路
针对重症患者的临床康复,是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面临的日益重要的一项工作.对此,我们提出了“强化康复单元”的概念,并对其必要性、命名、设施、人员配备及收治对象进行了讨论.1 设置强化康复单元的必要性监护是随着医疗护理专业的发展、新型医疗设备的诞生和医院管理体制的改进而出现的一种集现代化医疗护理技术为一体的医疗组织管理形式,重症监护单元( intensive care unit,ICU)在中小医院是一个单元,大医院是一个特别科室,把危重患者集中起来,在人力、物力和技术上给予佳保障,以期得到良好的救治效果;重症患者的早期康复介入是临床康复医学随着重症医学与急救医学发展而发展的必然趋势.
-
关于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处理的几个问题
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致残性损伤,而且有着较高的发病率.全球脊髓损伤的年发生率约为15-40例/百万[1].随着我国交通和工业经济的发展,脊髓损伤患者明显增加.脊髓损伤除了造成躯体瘫痪外,还会导致其他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其中神经源性膀胱就是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于绝大多数脊髓损伤患者[2].在一项美国标准脊髓损伤系统的研究中,伤后1年81%的患者报告有一定程度的膀胱功能受损.
年 | 期数 |
2019 | 01 02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
2001 | 01 02 03 04 05 06 |
2000 | 01 02 03 04 05 06 |
1999 | 01 02 03 04 05 06 |
1998 | 01 02 03 04 05 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