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精神病学 >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国际脑血管病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국제뇌혈관병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海军总医院
  • 影响因子: 0.85
  • 审稿时间: 3-6个月
  • 国际刊号: 1673-4165
  • 国内刊号: 11-5541/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8-211
  • 曾用名: 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
  • 创刊时间: 199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江苏
  • 主编: 田增民
  • 类 别: 精神病学
期刊荣誉:
  •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15年征订启事

    作者: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原刊名:《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是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是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核心期刊),并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版。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办刊方针,反映国际脑血管病临床和科研工作的新进展,促进脑血管病领域的学术交流。报道脑血管病各方面的临床和研究新成果、新技术、新方法、新进展和新动向,包括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神经病理学、神经流行病学、神经化学、神经免疫学、神经影像学、血管外科、神经康复、神经重症医疗、神经心理学和言语障碍等。设置“专家论坛”、“评述”、“标准与指南”、“论著”、“综述”、“病例报道”、“国际会议动态”、“学术争鸣”、“医学简讯”等栏目。注重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的结合,立足临床工作的热点、难点和疑点。主要读者对象为从事脑血管病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诊治工作的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神经影像科、神经介入科、神经康复科、神经急诊科医生和其他感兴趣的专业人员,不但适合于从事脑血管病防治及相关学科的中、高级神经内外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者,也适合于广大基层医院内、外科医生阅读和参考。

  • 远程卒中医疗的研究进展和应用现状

    作者:金巍;时芳芳;董文帅;陈静;任传成;顾勇

    尽管循证医学证据表明,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能有效开通闭塞血管,但由于其治疗时间窗短和存在出血风险,目前的溶栓率普遍较低。临床研究表明,远程卒中医疗能有效缩短患者就诊时间、提高溶栓率、降低出血风险和改善患者转归。尽管目前远程卒中医疗的应用受到技术、政策和资金等多方面的限制,但随着相关技术的日趋成熟,远程卒中医疗将会在卒中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植物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与动脉粥样硬化

    作者:周衍德;张艳林;谢莹;刘春风

    植物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ectin-likeoxidizedlow-densitylipoprotein receptor-1, LOX-1)是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s, oxLDL)的主要受体之一。近年来的研究表明,LOX-1不仅可以结合、中和以及降解oxLDL,还能与一些非氧化脂蛋白和凋亡的血细胞结合,通过激活血小板、诱导炎症反应、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等多种途径参与动脉粥样硬化进程。文章从LOX-1的结构、功能及其与脂质代谢、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间的关系等方面,对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与缺血性卒中

    作者:那里;陈晓虹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ubclinicalhypothyroidism,SCH)可能与颈动脉粥样硬化、血脂异常、高血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冠心病之间存在关联,而这些因素常被视为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 SCH与卒中发病风险之间的相关性目前尚不清楚,SCH可增高卒中风险的假设未能得到证实,甚至有研究表明SCH可能对卒中预后产生有利影响。文章对SCH与卒中危险因素、卒中风险和预后的关系进行了综述。

  • 睡眠障碍性呼吸与卒中

    作者:张炎;蔡思洁;沈芳;盛祺;潘胜桂;马召玺;王万华

    睡眠障碍性呼吸与缺血性卒中关系密切。睡眠障碍性呼吸包括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和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研究表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是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卒中又可增高睡眠障碍性呼吸的发生率。文章就睡眠障碍性呼吸和卒中的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内皮祖细胞在缺血性卒中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张贺敏;陈晓虹;何秋;毕国荣

    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progenitorcel,EPC)是血管内皮细胞的多能干细胞,具有自我分化和增殖能力。大量动物实验和初步临床研究均显示,EPC在治疗缺血性疾病方面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文章对EPC的研究现状及其在缺血性卒中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 动态血压监测在卒中预防中的应用

    作者:席小红

    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bloodpressuremonitoring,ABPM)可提供较临床偶测血压更广泛的临床信息,可有效识别白大衣高血压和隐蔽性高血压,而且在预测卒中风险方面优于临床偶测血压。日间和夜间收缩压均是卒中发病的独立预测因素,且夜间收缩压的预测价值更高。此外, ABPM还可用来评价卒中一级和二级预防时的血压反应和控制情况。文章对ABPM在卒中预防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 坏死性凋亡与脑缺血

    作者:朱新永;卢志伟;徐恩

    坏死性凋亡是新近发现的一种细胞死亡方式,与感染、肿瘤、心脏疾病、神经变性疾病以及脑血管病等多种疾病相关。坏死性凋亡参与了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和发展。因此,深入研究脑缺血时坏死性凋亡的诱导、调节和阻断机制,不仅有利于加深对脑细胞死亡方式的理解,也有利于针对脑缺血治疗的新靶点研发新的药物。

  • 动态血压监测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转归预测中的作用

    作者:张震翼;陈艳;陈玲;吴春玲;关春红;张谷

    近年来,一些心血管病指南逐渐将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bloodpressuremonitoring, ABPM )引入作为更好地诊断和治疗高血压患者的必不可少的手段。 ABPM 可比较全面地提供具有潜在临床价值的3类信息:评估真实或平均血压水平、血压昼夜节律以及血压变异性。文章对ABPM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转归评估中的作用进行了综述。

  • 合并颅内动脉瘤的烟雾病:临床特征、出血危险因素和治疗转归

    作者:杨怀滔;张正善;段炼

    目的:探讨合并颅内动脉瘤的烟雾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出血危险因素和治疗转归。方法对合并动脉瘤的烟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动脉瘤位置和大小、治疗情况以及长期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纳入34例合并动脉瘤的烟雾病患者(35个动脉瘤),其中颅内出血组22例(64.7%),非颅内出血组12例(35.3%)。在35个动脉瘤中,颅内出血组23个(主要动脉型11个,周围动脉型12个),非颅内出血组12个(主要动脉型11个,周围动脉型1个);小型动脉瘤29个,中型动脉瘤6个(均为出血型烟雾病患者)。颅内出血组动脉瘤以周围动脉型为主,而非颅内出血组以主要动脉型为主,动脉瘤分型存在统计学差异( P=0.013)。颅内出血组除2例未行脑硬膜颞浅动脉血管融合术( encephalo-duro-arterio-synangiosis, EDAS )外,其余患者以及非颅内出血组患者均行EDAS。3例周围动脉型动脉瘤造影复查时消失,1例动脉瘤行栓塞术后复发,其余动脉瘤均无变化。长期随访显示,颅内出血组有1例患者在术后1年突发脑出血死亡,其余患者均未出现缺血性或出血性卒中;21例患者的改良Rankin量表评分改善。结论不同临床表现的烟雾病患者合并的颅内动脉瘤分型存在差异。烟雾病患者合并的颅内动脉瘤多为小型动脉瘤,可暂不直接处理,而直接行ED AS。术后颅内动脉瘤可长期稳定,部分周围型动脉瘤可消失。

  • 颈动脉盗血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李艳艳;石际俊;姜春黎;余小艳;徐加平;肖国栋;章春园;曹勇军

    目的:分析颈动脉盗血综合征(carotidstealsyndrome,CSS)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探讨其代偿方式、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收集CS S 患者的病史和影像学资料,对血管病变情况、侧支循环、治疗和预后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11例CSS 患者,男性8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66.7±5.1)岁。临床表现为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TIA)9例(81.8%),后循环梗死1例(9.1%),前循环TIA 1例(9.1%)。总共发现19条病变血管,12条(63.1%)闭塞,2条(10.5%)次全闭塞,4条(21%)重度狭窄,1条(5.2%)动脉夹层分离。7例(63.6%)为双侧颈内动脉病变,3例(27.2%)为单侧颈内动脉病变,1例(9.1%)为双侧颈总动脉闭塞。11例患者均出现一级侧支循环,其中后交通动脉开放10例(90.9%),前交通动脉开放1例(9.1%);出现二级侧支循环4例(36.3%),三级侧支循环1例(9.1%)。所有患者在危险因素管理基础上进行药物治疗,3例行支架置入术,2例行动脉内膜切除术,所有患者随访至2014年9月未发生卒中。结论 CSS患者的血管病变多发生在颈内动脉颅外段,一般通过Wil is环进行代偿供血,表现为被盗血动脉的缺血表现,确诊需依靠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在药物治疗基础上,部分患者可行手术或血管内介入治疗。

  • 阿司匹林抵抗、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 HP A-3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卒中复发的相关性

    作者:刘杰;李新;王林;王栋梁;路蔚;韩瑞发;邱丽娜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抵抗(aspirinresistance,AR)和血小板膜糖蛋白(glycoprotein,GP)Ⅱb HPA-3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卒中复发的相关性。方法纳入连续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以及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以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 ADP)和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 AA)作为诱导剂,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聚集率( platelet aggregation rate, PAgT )。 AR定义为PAgT ADP≥39.27%且PAgT AA≥34.27%。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GPⅡbHPA-3基因型。结果共纳入224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病例组)和98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病例组中,首发缺血性卒中162例(首发组),复发性缺血性卒中62例(复发组)。病例组AR发生率为15.18%,其中复发组AR发生率显著高于首发组(27.42%对10.49%;χ2=9.977, P=0.002)。病例组bb基因型和b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 P<0.001),复发组bb基因型( P=0.004)和b等位基因( P=0.001)频率显著高于首发组。在病例组中, AR组bb基因型( P=0.028)和b等位基因(P=0.004)频率均显著高于非AR组。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R[优势比(odds ratio, OR)2.933,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1.326~6.486;P=0.008]和bb基因型( OR 2.198,95%CI 1.164~4.149;P=0.015)是缺血性卒中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AR和GP Ⅱb HPA-3 bb基因型与缺血性卒中复发有关。

  • 免疫炎症反应在颅内动脉瘤形成中的作用

    作者:何安邦;周奋;潘德岳;云望;乔卫东;江振忠;曾坚锋

    目的:探讨免疫炎症反应在颅内动脉瘤形成中的作用。方法收集40例开颅手术患者颅内动脉瘤(颅内动脉瘤组)和20例开颅手术颅脑外伤患者(对照组)血管标本。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动脉壁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17受体表达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h17细胞,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外周血IL-17以及动脉壁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水平。结果颅内动脉瘤组年龄[(62.6±8.7)岁对(61.4±7.9)岁;t=0.342,P=0.681]、男性(60.0%对65.0%;χ2=0.246, P=0.434)以及高血压(12.5%对10.0%;χ2=0.315, P=0.492)、糖尿病(7.5%对10.0%;χ2=0.284, P=0.482)和吸烟(35.5%对30.0%;χ2=0.224, P=0.413)患者构成比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动脉壁IL-17受体表达(0.106±0.032对0.264±0.071;t=5.115,P=0.001)以及外周血T h17细胞比例[(2.75±0.53)%对(7.18±1.54)%;t=8.436, P<0.001]和IL-17水平[(7.32±1.82)μg/L对(22.64±4.51)μg/L;t=8.357,P<0.001]均显著低于颅内动脉瘤组。此外,对照组动脉壁 IL-6[(1.15±0.24)μg/L对(19.64±4.16)μg/L;t=9.527,P<0.001]和TNF-α[(1.43±0.31)μg/L对(26.17±4.32)μg/L;t=9.816,P<0.001]水平均显著低于颅内动脉瘤组。结论颅内动脉瘤患者动脉壁IL-17受体表达以及外周血T h17细胞比例和IL-17水平增高。免疫炎症反应可能与颅内动脉瘤的形成有关。

  • 老年人群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无症状脑梗死的相关性

    作者:曹毅;唐海红;何疆春;殷忠;马健;杨晔

    目的:探讨老年人群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sleepapneasyndrome, OSAS)与无症状脑梗死(silent brain infarction, SBI )的相关性。方法筛查1658名60岁以上北京和青岛老年受试者,利用多导睡眠监测仪(polysomnography, PSG )进行OSAS诊断和分级,利用MRI检查诊断SBI。结果在所有老年受试者中,OSAS 患病率为32.1%,SBI患病率为22.4%。不同严重程度的O S AS患者与对照组合并高血压及糖尿病的患者构成比以及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hypopnea index, AHI )、氧减指数(oxygen desaturation index, ODI )、平均血氧饱和度和低血氧饱和度存在显著性统计学差异。随着OSAS严重程度的增高,SBI发生率显著增高,非OSAS 患者以及轻度、中度和重度OSAS患者的SBI发生率分别为13.2%、30.5%、43.5%和68.8%,组间存在显著性统计学差异(χ2=13.365,P=0.004)。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优势比(odds ratio, OR)2.254,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1.325~8.347;P=0.002]、糖尿病(OR 1.893,95%CI 1.471~8.432;P=0.003)和AHI≥15次/h ( OR 3.106,95%CI 1.583~12.571;P<0.001)为老年人群存在SB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60岁以上老年人群的OSAS发生率较高,OSAS 患者的SBI发生率显著高于非OSAS患者,而且随着OSAS 的加重呈递增趋势。中到重度OSAS为老年人群S BI的独立危险因素。

  • 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高血压性脑出血风险

    作者:许冉;陈静;李洁;杜华平;刘慧慧;尤寿江;刘春风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tatinC,CysC)水平与高血压性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HICH)的关系。方法纳入HICH患者和健康对照者,收集人口统计学和临床资料,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CysC水平。结果共纳入连续的94例HICH患者和131名健康对照者。 HICH组基线收缩压[(168.57±28.64)mmHg对(128.13±16.23)mmHg;t=-13.442,P<0.001;1 mmHg=0.133 kPa]、舒张压[(95.56±14.68)mmHg对(76.80±8.76)mmHg;t=-11.965, P<0.001]、空腹血糖[(6.24±1.83)mmol/L对(5.22±1.13)mmol/L;t=-5.169,P<0.001]和血清CysC水平[(1.02±0.26)mg/L对(0.91±0.13)mg/L;t=-4.234,P<0.001]显著高于对照组。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线收缩压≥140 mmHg [优势比(odds ratio, OR)12.523,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5.353~29.299;P<0.01]、舒张压≥90 mmHg(OR 3.968,95%CI 1.792~8.784;P<0.01)、血清CysC水平≥1.09 mg/L(OR 3.279,95%CI 1.336~8.050;P<0.05)是HICH的独立危险因素。在HICH患者中,出血量≥30 ml组血清CysC水平[(1.13±0.26)mg/L]高于出血量<30 ml组[(0.99±0.25)mg/L;P<0.001]和对照组[(0.91±0.13)mg/L;P<0.001],出血量<30 ml组血清Cys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04)。血清CysC与年龄、肌酐、尿素、尿酸之间呈正相关(P均<0.01),与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之间呈负相关(P<0.01)。多变量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肌酐、尿素和尿酸与血清CysC水平独立相关(P均<0.05)。结论 HICH患者血清CysC水平升高与出血量有关,血清CysC水平增高是HICH的独立危险因素。

  • 有症状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动脉内膜切除术与血管成形术比较的长期随访研究

    作者:李宏建

    法国巴黎大学圣安妮医院的Mas等进行了一项研究,旨在对颈动脉支架置入术( carotid artery stenting, CAS)与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 CEA)治疗有症状颈动脉狭窄的长期利益风险平衡进行比较。
      这项长期随访研究利用了有症状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动脉内膜切除术与血管成形术比较试验(Endarterectomy Versus Angioplasty in Patients With Symptomatic Severe Carotid Stenosis, EVA-3S)的数据,这是在法国的30个医疗中心进行的一项随机对照试验,总共包括527例新近有症状严重颈动脉狭窄患者,对C AS与C EA进行比较。主要终点是随机分组后任何同侧卒中以及任何围手术期卒中或死亡组成的复合事件。

  • 乳房动脉钙化与卒中风险增加有关

    作者:李宏建

    在北美更年期学会(North American Menopause Society, NAMS )第25届年会上,一项为期10年的前瞻性研究初步结果显示,在常规乳房X光检查时发现的乳房动脉钙化(breast arterial calcifications, BAC )(通常认为是良性的)与卒中风险增高之间存在显著关联。
      不像与心血管病及其相关残疾和死亡存在强烈联系的内膜钙化,有人认为BAC具有更加良性的潜在病理生理学机制。然而,尚未对这种钙化的临床意义进行过研究。在先前无心血管病的妇女中,为了更好地理解BAC是否代表着心血管病(包括卒中和冠心病)的一种早期标记物,美国宾夕法尼亚州雷丁医院的Asmaro等前瞻性评估了在2004年6—8月期间接受常规乳房X光检查的妇女的资料。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为期半年双重抗血小板治疗的效果不逊于2年治疗

    作者:李宏建

    一项研究在应用药物洗脱支架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 )的患者中对为期6个月与24个月的双重抗血小板治疗( dual antiplatelet therapy, DAPT )的效果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短期治疗的效果不逊于长期治疗。
      ITALIC Plus试验结果显示,在应用药物洗脱支架进行PCI后随机分配至DAPT 24个月(然后应用阿司匹林单药治疗)与DAPT 6个月(然后应用阿司匹林单药治疗)的患者临床转归是相似的。法国布雷斯特大学的Gilard在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AHA)2014年年会上交流了这些研究结果。

  • 德国一项队列研究未发现食用坚果与总体卒中及缺血性卒中风险相关

    作者:李宏建

    食用坚果对冠心病和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具有有益的作用,但其对卒中的影响尚不确定,而且在北欧和中欧人群中没有针对该课题进行过研究。因此,di Giuseppe等在一个德国人群中对食用坚果与卒中风险之间的联系进行了探讨。

  • 地中海式饮食和控制高血压饮食可降低首次卒中风险

    作者:李宏建

    根据美国心脏协会(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AHA )和美国卒中协会( 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 ASA)发布的新指南,地中海式饮食或控制高血压饮食( Dietary Approaches to Stop Hypertension, DASH )、定期进行体力活动并控制好血压可降低首次卒中风险。
      指南撰写委员会对现有的一些指南、随机临床试验以及一些观察性研究进行了回顾以制定出新指南。该指南的一位主要作者,美国Mayo医院的Meschia指出,我们有一个巨大的机会来改善首次卒中的预防,因为可改变或可控制的危险因素(尤其是高血压)能解释90%的卒中风险。

  • 动脉闭塞对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后转归的影响

    作者:李宏建

    瑞士洛桑大学中心医院的Medlin等进行了一项研究,旨在探讨静脉溶栓治疗(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IVT )与急性头颈部CT血管造影显示的动脉闭塞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临床转归影响的相互作用。
      作者从洛桑急性卒中注册和分析系统(Acute Stroke Registry and Analysis of Lausanne, ASTRAL )中选择患者,纳入标准为发病到入院时间≤4 h、接受急性头颈部 CT 血管造影检查、发病前改良 Rankin 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 mRS )评分≤2分以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 )评分>4分,并且排除存在显著颅内动脉狭窄(≥50%~99%)和进行急性血管内治疗的患者。在校正潜在的混杂因素后,分析IVT 和初始动脉闭塞对3个月转归良好( mRS 评分<3分)的相互作用。

  • 脑出血后应继续抗血小板治疗吗?

    作者:祖国友;苏克江

    由于脑出血患者通常存在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故脑出血后幸存者往往同时面临脑出血复发和缺血性卒中的高危风险。这些患者是否应进行抗血小板治疗始终存在着争论。文章介绍了不同学者的观点。

  •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合并脑静脉窦血栓形成1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鲁文先;董晓梦;胡耀芝;陈金波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aroxysmalnocturnalhemoglobinuria,PNH)是一种后天获得性造血干细胞克隆缺陷性疾病,可表现为溶血性贫血、血红蛋白尿和静脉血栓形成。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 CVST )是PNH的一种少见但较严重的并发症。文章报道1例PNH合并CVST患者,并对相关文献进行了复习。对于伴有CVST 危险因素且表现为头痛、颅内压升高等神经系统症状的患者,应及早行颅脑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积极给予抗凝、脱水、祛除病因、控制并发症等方面的治疗。

  • 第十一届国际脑血管病高峰论坛征文通知

    作者:国际脑血管病高峰论坛组委会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南京大学医学院、Interventional Neurology杂志、世界卒中组织(WSO)联合主办的第十一届国际脑血管病高峰论坛定于2015年6月12—14日在南京召开。会议将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就脑血管病及神经血管介入的热点问题进行研讨。注册代表将获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Ⅰ类学分8分。

国际脑血管病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