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肿瘤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Oncology 중화종류잡지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9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253-3766
- 国内刊号: 11-2152/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食管平滑肌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食管平滑肌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特点.方法对141例食管平滑肌瘤患者的术前影像学、内窥镜资料及外科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食管平滑肌瘤患者的主要症状为吞咽不顺(64.5%)及胸部或上腹部疼痛(20.6%),平均病史15 .7个月.11例术前误诊为食管恶性肿瘤、纵隔或腹膜后肿瘤.13例行食管部分切除术,其中 2例肿瘤巨大,3例术中仍误诊为食管恶性肿瘤,8例并存食管癌或贲门癌.128例行肿瘤摘除术,13例术中黏膜破裂并予以修补.肿瘤单发130例,多发11例.瘤体呈类圆形、马蹄形或不规则形,包绕食管周经<1/2者75例,>1/2者59例,累及全周者7例.肿瘤呈息肉状管腔内生长1例,管壁外生长2例,其余均管壁内生长.本组无手术死亡,手术并发症发生率3.6%.结论食管平滑肌瘤易误诊为食管恶性肿瘤或纵隔肿瘤,应注意鉴别诊断.术式选择应尽可能行肿瘤摘除术.食管镜检查疑为平滑肌瘤时应避免活检.食管平滑肌瘤患者食管癌发病率较高, 其原因有待探讨.
-
吉西他滨单药或与顺铂联合治疗胰腺癌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评价吉西他滨单药以及与顺铂联合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胰腺癌的疗效、临床受益反应、生存时间和毒性反应. 方法 42例患者随机分为吉西他滨单药组(A组20例)和吉西他滨+顺铂联合组(B组22例). A组:吉西他滨1 000 mg/m2,每周1次,连用7周,休息1周;随后相同剂量每周1次,连用3周,休息1周.B组:吉西他滨1 000 mg/m2,每周1次,连用3周, 顺铂60 mg/m2,第15天给药,休息1周,每4周重复,连续用药3个周期. 结果 42例患者中,可评价客观疗效者34例(A组16例,B组18例),可评价临床受益反应(CBR )者36例(A组16例,B组20例),可进行毒性反应评估者40例(A组19例,B组21例).A组:PR 1 例(6.3%),MR 4例(25.0%),SD 7例(43.8%),PD 4例(25.0%);B组:PR 2例(11.0%) ,MR 3例(16.7%),SD 8例(44.4%),PD 5例(27.8%).PR+MR+SD率A组为75.0%,B组为72.2% .CBR有效率A组为87.5%(14/16),B组为70.0%(14/20).两组3个月生存率均为100%, 6个月生存率分别为81.3%和61.6%,12个月生存率分别为31.3%和11.1%.B组Ⅲ、Ⅳ度血液学毒性反应发生率略高于A组,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结论吉西他滨单药以及与顺铂联合一线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胰腺癌有一定的客观疗效,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了生存时间,患者耐受良好.
-
儿童胆道横纹肌肉瘤的诊断与治疗
横纹肌肉瘤(RMS)是儿童较常见的软组织肿瘤,其好发于泌尿生殖系、四肢和头颈部, 而发生在儿童胆道则相当少见.我院自1990年以来,共收治7例儿童胆道恶性肿瘤,其中3例是胆道横纹肌肉瘤(RMS/BT),术后采用肝内置引流管,并结合化、放疗,肿瘤缩小明显.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子宫颈小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
目的研究子宫颈小细胞癌(SCCC)的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影响因素、化疗疗效及其对生存期的影响.方法分析12例SCC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全部标本均行上皮性细胞免疫标记物和与神经内分泌细胞相关的免疫标记物的检测,呈阳性反应.临床分期Ⅰb1期2例,Ⅰb2期4例,Ⅱa期3例 ,Ⅱb期1例,Ⅲb期1例,Ⅳb期1例.9例早期SCCC患者中,5例患者术前接受新辅助化疗,3 例接受术后辅助化疗;3例晚期患者接受同步放化疗. 结果早期SCCC患者术后病理证实盆腔淋巴结阳性者占44.4%,淋巴结阳性与阴性的平均无瘤生存期为16.1∶25.7个月,总生存期为19∶32个月.5例接受新辅助化疗者手术成功率为100%,其中1例完全缓解,3例肿瘤缩小>50%,总有效率为80%,术后病理提示化疗反应者 60%,平均无瘤生存期为23.4个月,总生存期为25.5个月,2年生存率为80%.3例术后辅助化疗者平均无瘤生存期为17.3个月,总生存期为28个月,2年生存率为66.2%.3例中晚期患者平均无瘤生存期为18个月,总生存期为27.2个月,2年生存率为66.2%.结论同时检测与神经内分泌细胞相关的几种免疫标记,可以提高诊断SCCC的准确率. 早期SCCC患者死亡率高与淋巴道转移和高危因素的发生率高有关.SCC C是对化疗敏感的肿瘤,但化疗对SCCC患者长期生存的影响有待于进一步证实.
-
原发性脊柱硬膜外非霍奇金淋巴瘤的诊断和治疗
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是淋巴系统的恶性增殖性疾病.原发性脊柱硬膜外NHL十分罕见,累及中枢神经系统造成脊髓压迫者约占该病的0.1%~6.5%[1].我院骨科1985~199 9年间共收治了14例患者,其中9例得到随访,现将其诊断和治疗报告如下.
-
CHOP-PVP与CHOP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CHOP-PVP与CHOP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疗效.方法 79例NHL患者采用CHOP-PVP方案治疗40例,采用CHOP方案治疗39例.采用Kaplan-Meier方法分析患者治疗后的生存期,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 结果 CHOP-PVP方案组完全缓解率57.5%(23/40),总有效率87.5%(35/40);CHOP方案组完全缓解率33.3%(13/39),总有效率69.2%(27/39).两组完全缓解率差异有显著性( P< 0.05),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 0.05).两组患者的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 白细胞下降CHOP-PVP组为82.5%,CHOP组为71.8%(P> 0.05),但均无Ⅳ度下降发生,亦无与毒性有关的死亡发生.结论 CHOP-PVP方案具有有效率高、副反应无明显加重的优点,可替代经典的CHOP方案治疗NHL.
-
岩舒注射液加PF方案治疗有癌穿孔征象食管癌的临床观察
晚期溃疡型食管癌放疗或化疗均有发生癌穿孔的危险,临床治疗困难.我们于1996年3月~1 998年9月,用岩舒注射液加或不加PF方案对照治疗57例患者,并观察其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经导管肝动脉和B超引导下经细针门静脉双重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
目的研究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B超引导下经细针门静脉化疗栓塞(PV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 方法原发性肝癌209例,其中TACE 104例,TACE+PVE 105例.结果 TACE组和TACE+PVE组总有效率(CR+PR)分别为37.5%和57.2%,差异有显著性(P<0.0 1).门静脉癌栓消失+缩小率分别为22.2%和68.8%,差异有显著性(P<0.01).1,2 , 3年生存率TACE组分别为65.1%、36.3%和20.5%;TACE+PVE组分别为95.6%、59.6%和39.1%, 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经导管肝动脉和B超引导下经细针门静脉双重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优于单纯TACE.B 超引导下经细针PVE操作简便,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Sorcin基因和mdr1基因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急性髓细胞系白血病(AML)患者可溶性耐药相关钙结合蛋白基因(sorcin)和多药耐药基因(mdr1)的相关性表达及其与临床耐药和疗效的关系. 方法 Northern blot检测K562/A02细胞株sorcin和mdr1基因的表达,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65例AML患者、27例非白血病患者和健康人的sorcin基因和mdr1基因表达 ,并分析sorcin基因和mdr1基因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 结果 AML患者中,sorcin和mdr1基因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 );在AML和对照组中,sorcin和mdr1基因的表达有较好的相关性;sorcin和mdr1基因的共表达与AML患者的临床耐药和预后具有较高的符合率.Sorcin+和mdr1+组患者临床耐药发生率为92.9%,完全缓解(CR)率为7.1%;sorcin-和mdr1-组患者临床耐药发生率为8.6%, CR率为91.4%. 结论白血病患者的sorcin和mdr1基因共表达与其临床耐药和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检测临床耐药和判断预后的有效手段之一.
-
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原癌基因c-fos的低表达
甲状腺乳头状癌是临床常见的肿瘤,约占各种甲状腺癌的80%.目前认为,原癌基因在肿瘤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中c-fos是核蛋白癌基因,它的激活是基因表达早的变化之一.因此,它与细胞癌变之间的关系就更加受到人们的关注.因样品中细胞数量的不同会影响检测结果,我们在国内首次引入细胞管家基因β-actin作为多重扩增的内参照物,达到资料比较的标准化,用于研究c-fos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
-
乳腺癌中ERK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以及术前化疗对其表达的影响. 方法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48例乳腺癌组织及正常乳腺组织中ERK-1、ERK-2蛋白表达情况 ,其中8例患者术前接受脱氧氟尿苷(5′-DFUR)化疗.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ERK蛋白进行定位检测. 结果乳腺癌组织中,ERK-1 与ERK-2的蛋白表达水平高于正常乳腺组织(P<0.01),二者呈正线性相关(r=0.457,P<0.01).Ⅲ期乳腺癌组织中的ERK-1与ERK-2蛋白表达水平高于Ⅱ期与Ⅰ期乳腺癌(P<0.05).术前行 5′-DFUR化疗的乳腺癌组织中,ERK-1与ERK-2蛋白表达水平有所降低.ERK蛋白主要分布于细胞浆中. 结论 ERK蛋白的过表达在乳腺癌患者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促进作用;术前应用5′-DFUR化疗可部分抑制乳腺癌组织中ERK蛋白的表达.
-
双色双融合荧光原位杂交检测bcr/abl融合基因的临床意义
目的检测bcr/abl融合基因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和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中的表达,以了解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色标记双融合bcr/abl探针进行荧光原位杂交(D-FISH),检测了67例患者骨髓中期和(或)间期细胞.结果 38例CML患者中,bcr/abl阳性为34例,占89.5%,其中1例患者发病时,细胞遗传学显示典型的t(9;22),应用干扰素治疗38个月后,bcr/abl基因转为阴性;1例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60 d的患者,细胞形态学及细胞遗传学均显示完全缓解,但FISH检测仍有3. 0%的细胞为bcr/abl基因阳性.24例ALL患者中,6例bcr/abl阳性,占25.0%.2 例PV患者bcr/abl阴性.3例CML待排的患者bcr/abl均阴性,其中1例确诊为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1例进一步检测ETO/AML1基因后诊断为M2a;1例仍未能明确诊断.3例 bcr/abl阴性的CML中,难治性白血病2例;6例bcr/abl阳性的ALL中,难治性白血病5例. 结论用双色双融合bcr/abl探针进行FISH杂交,可准确地检测出bcr/abl融合基因,是临床诊断、判定预后及微小残留病的有效监测指标.
-
组织因子表达与直肠癌肝转移及其预后
目的探讨组织因子(TF)与直肠癌肝转移的关系及其在原发直肠癌中的预后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40例原发直肠癌组织、3例直肠癌肝转移灶组织和6例直肠良性腺瘤TF的表达特点,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1)40例原发直肠癌中,20例TF表达阳性,正常黏膜和6例良性腺瘤均无TF表达.(2)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和异时性肝转移TF的表达均与肝转移的发生密切相关(P=0.002和P= 0.001).(3)TF是影响原发直肠癌预后的因素之一(P=0.024).结论 TF可能参与原发直肠癌肝转移的生物学过程,其阳性表达可能作为高危患者术后肝转移的预测指标应用于临床.
-
成人急性双表型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急性双表型白血病(BAL)的临床生物学特征和预后.方法 63例BAL患者骨髓标本分别进行细胞形态学及细胞化学染色,确定其FAB类型,运用一组系列相关单抗和流式细胞仪及直接免疫荧光标记技术进行免疫分型,同时采用反转热变性姬姆萨 (RHG)显带技术进行核型分析.运用针对急性髓性白血病(AML)、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或二者兼顾的方案治疗.结果BAL患者的临床表现与AML和ALL患者差异无显著性.形态学上AML以M5、M1、M2亚型, ALL以L2、L1亚型居多.免疫分型显示,BAL患者中以髓系与B系抗原共表达为主,另外 ,CD34在BAL中高表达,提示BAL可能起源于较早期的造血干或(和)祖细胞.核型分析显示,BAL中Ph染色体较多见,占25.5%(13/51).BAL患者对治疗反应差,生存期较短.结论 BAL具有独特的临床、生物学和预后特征.
-
提高EB病毒血清学在诊断鼻咽癌中的效益
目的探讨同时应用VCA-IgA、EA-IgA 和EA-IgG三项检测在血清学诊断鼻咽癌中的效益.方法收集266例未经治疗的鼻咽癌患者和347例健康成人的血清.用免疫酶法检测VCA-IgA,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替代免疫酶法检测EA-IgA 和EA-IgG抗体.应用新的统计学方法来评估这三项检测的不同优势比. 结果同时应用VCA-IgA、EA-IgG和 EA-IgA三项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5.11%和97.41%, 高于这三项检测的单独应用 (VCA-IgA为90.60%和94.52%, EA-IgG为93.98%和93.66,EA -IgA为89.84%和88.18%).再者,VCA-IgA、EA-IgG和 EA-IgA三项检测均呈阳性者的优势比(1 912.5) 远远高于其中两项检测呈阳性者(VCA-IgA和EA-IgG为27.903 2;EA-IgG 和EA-IgA为11.169 0;VCA-IgA和EA-IgA为8.032 8),而两项检测阳性的优势比又高于单个检测阳性者(VCA-IgA为0.121 4;EA-IgG为0.170 5;EA-IgA为0.048 8). 结论 ELISA法较免疫酶法更能确切反映血清中EB病毒早期抗原的抗体水平.VCA-IgA、EA-IgG 和EA-IgA的联合应用能显著提高灵敏度和特异度,明显增高检测阳性的优势比,因此,能有效地提高EB病毒血清学在诊断鼻咽癌时的效益.
-
贲门癌高发位点的内镜研究
目的观察和研究贲门癌的高发位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析417例早期贲门癌和451例中晚期贲门癌,发现贲门癌有高发位点存在后,在高发现场重复内镜普查205例,验证该高发位点的真实性. 结果 417例早期贲门癌中的327例(78.4%)和451例中晚期贲门癌中的336例(74.5%),始发部位均在贲门黏膜脊根部,在验证性普查的205例中,发现11例贲门癌,其中9例(81.8%)始发部位也在贲门黏膜脊根部.结论贲门癌的高发位点在贲门黏膜脊根部,它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周期蛋白A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周期蛋白A(cyclin A)在原发性肝癌(HCC)中的表达、临床意义及其与乙型肝炎病毒 x基因整合之间的关系. 方法分别采用PCR、RT-PCR、Western blot检测HCC 及其相邻非肿瘤组织中的cyclin A基因、mR NA和蛋白的表达;采用PCR和Southern blot检测HCC标本中HBx基因的整合. 结果 35例HCC标本中,cyclin A基因扩增率为2.8%(1/35),mRNA过表达率为45.7%(16/35), 蛋白过表达率为60.0%(21/35).cyclin A蛋白过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以及 HBx基因整合之间存在统计学联系.结论 cyclin A的表达失控在肝细胞癌变的早期发生,可能是乙型肝炎病毒(HBV)影响肝细胞正常细胞周期的重要途径之一.
-
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多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结直肠癌病例1 312例,建立数据库.选择性别、年龄、血型、病程、首发症状、肿瘤大小、组织类型、肠壁侵袭、淋巴结转移等临床因素, 用Logistic回归(spss10.0统计软件 )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并对有意义的指标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病程、肿瘤大体类型、组织类型、病理分级、肠壁侵袭和淋巴结转移与肝转移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仅性别、肠壁侵袭和淋巴结转移与肝转移有关.结直肠癌肝转移男女性别比为1.9∶1.肝转移发生与肿瘤侵袭肠壁的层次呈正相关(r=0.926, P=0.024).肝转移发生与淋巴结转移距离的远近无关(r=0.748,P=0.252 ).结论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相关因素主要有性别、肿瘤侵袭深度和淋巴结转移.男性结直肠癌患者更易发生肝转移.肿瘤侵袭肠壁越深,发生肝转移的危险越大.年龄、血型、病程、首发症状、肿瘤部位、肿瘤大小、术前合并症、并发病与肝转移无关.
-
三氧化二砷逆转人乳腺癌MCF-7/ADM细胞耐药的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对人乳腺癌MCF-7/ADM细胞耐药性的逆转作用及其相关机制 .方法采用MTT 法检测As2O3的细胞毒性及非细胞毒性剂量,对MCF-7/ADM细胞药敏性的影响 .以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细胞内药物浓度的改变,明确As2O3对MCF-7/ADM的逆转作用 .同时,于逆转前后分别采用生化方法测定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酶活性,RT-PCR方法检测GST-π mRNA表达水平的改变. 结果 As2O3的非细胞毒性剂量为0.2 μmol/L,低毒剂量为0.8 μmol/L.0.2 μmol/L As2 O3可增加MCF-7/ADM细胞内阿霉素(ADM)浓度,使细胞MCF-7/ADM的IC50由原来的53.74 μmol/L降低至25.0 μmol/L,其逆转倍数为2.1倍.在0.2 μmol/L 、0.8 μmol/L As2 O3作用前后,GSTs酶活性有显著性改变,由29.68±0.29 (U/ml)分别降低为19.29±2.1 0(U/ml)、12.66±2.78(U/ml),P< 0.05,而GST-π mRNA的表达水平也呈不同程度的下调. 结论 As2O3可部分逆转人乳腺癌MCF-7/ADM细胞对ADM的耐药性,其逆转机制可能与细胞内GS T-π的改变有关.
-
IL-2和IL-12基因联合治疗小鼠头颈鳞癌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2(IL-2)基因与白细胞介素-12(IL-12)基因联合治疗小鼠头颈鳞癌的疗效. 方法建立小鼠头颈鳞癌动物模型,在荷瘤部位将脂质体包裹的IL-2基因和IL-12基因直接注入肿瘤中,观察肿瘤大小变化,并检测此两种基因在肿瘤细胞中的蛋白表达情况、小鼠脾脏自然杀伤细胞(NK)和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活性. 结果 IL-2基因和IL-12基因联合治疗组,肿瘤生长明显受抑制,疗效显著优于单独治疗组和对照组(P<0.01).在注射有IL-2、IL-12基因的肿瘤组织中,其相对应的IL-2、IL- 12蛋白水平明显升高,小鼠脾细胞NK活性和CTL杀伤活性增强. 结论 IL-2、IL-12基因治疗可抑制小鼠头颈鳞癌生长,提高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应答.二者联合应用,可产生协同效应并加强其抗肿瘤效果.
-
乳腺癌细胞表面MHCⅡ类抗原和共刺激分子表达的研究
目的研究乳腺癌细胞表面MHCⅡ类抗原与共刺激分子CD40、CD80(B7-1)和CD86(B7-2)的表达.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5株乳腺癌细胞MCF-7、SK-BR-3、T47D、MDA-MB-435s和ZR-75 -30表面MHCⅡ类抗原与共刺激分子CD40、CD80(B7-1)和CD86(B7-2)的表达,并与正常乳腺细胞HBL-100作比较. 结果 5株乳腺癌细胞MHCⅡ类分子表达均与正常乳腺细胞HBL-100差异有显著性(P<0.05), MCF-7细胞表达水平低,约为HBL-100的1/5.MDA-MB-435s与ZR-75-30细胞表达水平为HBL-100的2倍,MDA-MB-435s荧光强度也比HBL-100及其他乳腺癌细胞高,但MDA-MB -435s细胞表面CD40分子表达水平低,约为MCF-7与HBL-100 CD40分子表达水平的10%. MDA-MB-435s细胞的CD80和CD86分子表达水平与HBL-100相当(P>0.05),另4株乳腺癌细胞的CD80和CD86分子表达均比HBL-100低(P<0.05). 结论乳腺癌细胞表面MHCⅡ与共刺激分子表达异常,不同细胞表面分子的表达有所差异.乳腺癌细胞可通过这些分子表达异常而发生免疫逃逸.
-
肿瘤血管活性肠肽受体显像剂的研究
目的研究肿瘤血管活性肠肽受体(VPA C受体)显像剂的生物活性和药物动力学特性.方法在血管活性肠肽(VIP)C-末端加上His-tag,作为水合羰基锝螯合位点和金属离子螯合层析纯化标签,进行[99mTc(H2O)3 (CO)3]+标记.利用家兔肛门内括约肌舒张实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及竞争性受体结合实验鉴定VIP类似物MY34的生理活性.标记产物注入C57小鼠体内,行药物动力学特性分析. 结果 MY34可舒张家兔肛门内括约肌,且能与肿瘤细胞膜上VPAC受体结合.标记化合物[99 mTc(H2O)3(CO)3]-MY34极其稳定,产率约为90%.MY34或VIP28均能竞争性抑制锝标小肽与肿瘤细胞膜上VPAC受体结合.锝标小肽在小鼠体内代谢符合两室开放模型( Wi=1/C2),T1/2α为16.35 min,T1/2β为1013.56 min. 结论 MY34具有与天然VIP28相似的生理活性及特异的受体结合特性.
-
热休克蛋白70与IL-2抗肿瘤作用的对比研究
恶性肿瘤的免疫疗法已经成为继手术、放化疗之后的又一重要综合治疗手段,随着特异性肿瘤抗原的发现和研究的发展,应用肿瘤特异性抗原进行人类恶性肿瘤的治疗已成为一个重要方向.大量研究证明,肿瘤来源的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 HSP 70)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而IL-2经过多年的实验与临床研究证实,其肿瘤治疗有效率为20%左右. 为进一步研究HSP 70的抗肿瘤作用,我们以近交系615小鼠及其同种的HcaF细胞,对比研究了HSP 70及IL-2的治疗作用,以此为肿瘤HSP 70的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
炎症诱导酶在大鼠肺鳞癌发生发展中的表达
目的研究参与炎症的重要诱导酶--环氧化酶-2(COX-2)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在大鼠肺鳞癌癌变及进展各阶段的表达情况,探讨非甾体类抗炎药(COX-2表达抑制剂)和iNOS 抑制剂防治肺鳞癌的可能性.方法 Wistar大鼠80只,左肺下叶支气管灌注致癌质碘油,分批处死获取肺鳞癌发生发展各阶段标本 .免疫组化检测各阶段病变组织COX-2、iNOS的表达并计算免疫组化评分(IHS),各阶段IH S与前一阶段比较. 结果获取支气管黏膜上皮增生14例,鳞状化生25例,不典型增生33例,原位癌12例,侵袭癌54例 ,转移癌17例.支气管黏膜增生、鳞状化生、不典型增生等癌前病变有炎症发生及 COX-2 、iNOS表达上调.不典型增生、原位癌及转移癌阶段COX-2的IHS增高有显著性(P<0.01 ,P<0.05,P<0.01),支气管黏膜上皮增生及转移癌阶段iNOS的IHS增高有显著性(P<0.05,P<0.01).COX-2与iNOS表达呈正相关( r=0.601 6,P<0.001).结论COX-2、iNOS在肺鳞癌发生及发展中有一定作用,可能是联系炎症与肿瘤发生的分子机制之一,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和iNOS抑制剂化学预防支气管不典型增生、肺鳞癌的发生及肺鳞癌的转移,将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
姜黄素对人类Burkitt淋巴瘤抗癌作用的研究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人类Burkitt淋巴瘤体外抗癌作用,探讨其抗癌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台盼蓝拒染法、MTT法、细胞周期分析法、TUNEL法及DNA片段化分析等方法,检测姜黄素对CA46细胞生长及凋亡的影响,并通过流式细胞术、RT-PCR检测姜黄素对CA46细胞 c-myc、bcl-2、突变型p53、Fas蛋白和mRNA表达的影响. 结果 (1)姜黄素抑制CA46细胞增殖呈时效及量效关系.(2)姜黄素处理组CA46细胞周期发生变化, G0/G1或 G2/M期细胞比例增多,S期细胞比例减少.(3)姜黄素处理组CA46细胞发生凋亡,表现为TUNEL法可检测到细胞内呈棕色颗粒的凋亡细胞,DNA片段化分析可出现典型的梯状DNA条带.(4)姜黄素处理组CA46细胞c-myc、bcl-2、突变型p53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降,而Fas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则上升. 结论姜黄素能够抑制CA46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推测可能是通过下调c-myc、bcl-2、突变型p53,上调Fas mRNA及蛋白的表达而起作用.
-
动脉及静脉注射化疗药物的血浆及组织药物浓度变化特征
目的探讨不同化疗药物经动脉及静脉途径注射后血浆及组织内药物浓度的变化规律.方法 10只成年新西兰雌兔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动脉组和静脉组).一组经髂内动脉、另一组经耳缘静脉注射顺铂(DDP)、5-氟脲嘧啶(5-Fu)和依托泊甙(Vp-16).注射后于不同时间采血样及子宫组织标本,以HPLC法测定血浆及子宫组织中药物浓度.所得数据用3P97软件处理,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 结果动脉及静脉注射3种药物后,在血浆及靶组织中的浓度均呈现了规律性的变化,其变化过程均可以两室模型来描述.动脉注射3种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参数与静脉注射的药代动力学参数不同,动脉组注射药物后,血浆药物峰浓度均低于静脉组,而靶组织内药物峰浓度均高于静脉组,靶组织内药物AUC(药时曲线下面积)值均明显高于静脉组. 结论动脉注射DDP、5-Fu和Vp-16较静脉注射有不同程度的优势,这种优势与药物的药理特性有关.
-
Bax基因的过表达上调HCC-9204细胞系对阿霉素的敏感性
目的探讨Bax基因的过表达是否能够调节HCC-9204细胞系对阿霉素的敏感性.方法采用一种可诱导性表达系统、MT-Ⅱ调节系统,在外加锌离子(ZnSO4,100 μmol/L)的条件下,诱导Bax基因过表达.以克隆形成实验来判断Bax是否能够降低阿霉素处理后肿瘤细胞的克隆存活率.以MTT实验来反映细胞活力的改变.凋亡性细胞死亡的鉴定是通过形态学标准并结合TUNEL和细胞周期的分析加以证实. 结果阿霉素能够显著诱导HCC-9204细胞发生凋亡.TUNEL染色显示典型的凋亡特征如新月体样或环状染色体边集于核膜,胞浆皱缩并且"发泡".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在处理后24 h出现显著的亚二倍体峰.Bax能够显著降低阿霉素处理组的克隆存活率,Bax也能够降低药物处理后的细胞活力,呈时间依赖性. 结论 Bax基因的过表达能够增加HCC-9204对阿霉素杀伤作用的敏感性.
-
肝门部胆管恶性间质瘤一例
患者女,37岁.因进行性尿黄伴巩膜黄染、皮肤瘙痒半月余于2001年12月17日入院.体检: 皮肤、巩膜明显黄染,血清总胆红素219 μmol/L,直接胆红素172 μmol/L,AFP、CEA正常 ,CA19-9 334 U/ml,乙肝病毒标志物均为阴性.
-
乳腺癌肉瘤二例
乳腺癌肉瘤(carcinosarcoma of the breast)是乳腺的上皮成分及间质成分均具有的一种恶性肿瘤,临床甚少见.我们遇见2例,现报告如下.
-
甲状腺微小癌髂骨转移一例
患者女,61岁.发现右髂部肿物1年入院,曾有甲状腺肿瘤史.查体:右髂骨部有一 8 cm×6 cm大小的质硬无移动肿物.X线示右髂骨骨囊肿.手术所见:右髂前上棘有一10 cm×8 cm×8 cm的肿块,与骨膜黏连,完整切除后送病理.
-
三系病态造血-原发性AML伴嗜碱性粒细胞增多一例
患者男,61岁.1个半月前无诱因出现乏力、面色苍白、心悸,活动后加重.患者以贫血于1 999年1 0月26日收入院.既往无MDS、放化疗及其他血液病史.查体:T 37.3℃,心律90次/min, 血压130/80 mm Hg,重度贫血貌,结膜苍白,无皮肤黏膜出血倾向,浅表淋巴结(-), 心肺(-),腹软,肝脾(-).
-
膀胱混合型癌一例
患者男,70岁.因右腰腹部疼痛2个月,于2000年11月28日入院.查体:患者一般情况好,血压170/75 mm Hg.肾区未触及包块,右输尿管走行区轻压痛.耻骨上区无隆起 ,未扪及包块.直肠指诊前列腺稍增大,质地中等.尿常规阴性.B超检查:右肾集合系统内可探及形态不规则无回声区,范围7.8 cm×3.6 cm,其内有条样强回声光带.
-
上皮样肉瘤三例
上皮样肉瘤是一种罕见的、好发于四肢的软组织肿瘤,属低度恶性,但易被误诊.自1980年以来,我国仅报道48例,近年来我科收治3例上皮样肉瘤患者,现报道如下.
-
基因治疗的研究现状与评价
从1990年美国FDA批准第1项人类基因治疗的临床试验方案至今,基因治疗的研究已经走过了 10年余的历程,其研究迅速发展,但仍处于比较幼稚的阶段,还不能成为临床常规的治疗手段.目前已有少数有确切疗效的临床试验,现报告如下.
-
评价生活质量在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中的作用
目前治疗癌症的水平可以从一首在欧洲流传400多年的顺口溜中得到反映:仅有部分患者能够治愈,大多数患者为症状缓解,而全部患者均需要关怀和照顾.由于在许多国家,尤其发展中国家大多数癌症患者在诊断时,已超越了根治性治疗的范围,因此,姑息性治疗(又称缓解性、舒缓性治疗)在多数常见肿瘤患者中均占比较重要的地位,尤其在我国更加具有重要而现实的意义.
-
测定肿瘤细胞DNA含量和倍体中需斟酌的两个问题
随着图像分析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在化学成分定量分析中越来越多地使用图像分析仪.我们在实际应用图像分析仪测定肿瘤细胞DNA含量和倍体时,发现有某些需斟酌的问题,现举其中两个与同道讨论,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之效.
年 | 期数 |
2019 | 01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
2001 | 01 02 03 04 05 06 |
2000 | 01 02 03 04 05 06 |
1999 | 01 02 03 04 06 |
1998 | 01 02 03 04 05 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