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内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Internal Medicine 중화내과잡지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2.0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578-1426
- 国内刊号: 11-2138/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北京地区25年来消化性溃疡及胃癌发病情况的演变
目的探讨25年来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胃溃疡、胃癌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在胃镜检查中发生的改变.方法分析1980年1月至2004年12月于我院进行胃镜检查的所有病例,共计104 987例.选择全部DU、胃溃疡、经病理证实的胃癌病例为研究对象,分为10~<20岁、20~<30岁、30~<40岁、40~<50岁、50~<60岁、60~<70岁、70~<80岁及≥80岁8个年龄组.结果 DU共13 684例,平均检出率为13.03% ,1999年以后呈下降趋势;胃溃疡共4398例,平均检出率为4.19%,1996年以后呈下降趋势;胃癌共1732例,检出率波动于1.02%~2.36%之间,平均为1.68%,无明显变化.检出DU、胃溃疡、胃癌的平均年龄1980年时分别为39.9岁、47.2岁和55.5岁,2004年分别为43.3岁、55.2岁和61.1岁,其平均年龄均呈上升趋势.Hp的平均检出率为43.54%, 1995年以后呈下降趋势.结论 DU、胃溃疡、胃癌的检出年龄呈上升趋势; DU、胃溃疡及Hp的检出率近年呈下降趋势,胃癌的检出率无明显变化.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的亚急性髓性白血病临床与细胞遗传学研究
目的从临床和细胞遗传学的角度分析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中部分病例是否可更早的诊断为白血病,并探讨亚急性髓性白血病(Sub-AML)作为白血病一种类型的可能性.方法应用骨髓细胞短期培养法和染色体G显带技术,部分病例联合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对42例细胞遗传学检查具有+8异常克隆,16例具有-7/7q-异常克隆,以及55例虽然经常规细胞遗传学检查未检出异常克隆,但是骨髓涂片原始细胞≥0.10,按照FAB或WHO标准既往诊断为MDS的病例进行了临床及血液形态学和细胞遗传学的系列研究. 结果在同期173例有异常克隆的患者中,+8患者多42.8% (74例),其次-7/7q-为15.0% (26例);42例+8患者中位原始细胞计数0.08,在18个月的中位随访时间内,40.0%(12例)的患者进展为显著的白血病(FL),总的中位生存时间为20个月;16例-7/7q-患者中位原始细胞计数0.135,在20个月的中位随访时间内,43.8%(7例)的患者进展为FL,总的中位生存时间仅10个月; 55例核型正常的患者,骨髓中位原始细胞为0.148, 52.7%(16例)的患者进展为FL,总的中位生存时间为34个月. 结论+8和-7/7q-的患者均有恶性的白血病细胞克隆存在,亚急性而进行性的疾病经过表明宜归入Sub-AML.对于细胞遗传学检查为正常核型,但骨髓中原始细胞≥0.10的患者,应严密随访,他们中的部分患者实际也可能是早期Sub-AML.
-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临床特征与诊断探讨
目的分析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的临床特征,为临床诊断GERC提供资料.方法收集我所2003年6月-2004年6月因慢性咳嗽而就诊的患者,对疑为GERC或诊断不明者行食管24 h pH值监测,记录患者反流症状与呼吸道症状,包括监测期间出现的反胃、反酸、胸骨后烧灼感、胸闷和咳嗽等,记录食管上、下电极的Demeester总积分及24 h食管pH<4的反流次数、反流时间>5 min的次数、长反流时间,计算总、立位、卧位pH<4的时间占监测时间的百分比,并与非GERC组患者(23例)进行比较.结果共评价250例慢性咳嗽,资料完整的192例,根据病情需要有50例行食管24 h pH值监测,确诊GERC 20例(GERC组),有13例存在进食相关性咳嗽,显著多于非GERC组(P<0.01),而伴反流相关症状、胃病史的发生率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进食相关性咳嗽对提示GERC诊断的特异性、阳性预计值和敏感性分别为91.3%、86.7%、65%.食管24 h pH值监测结果显示:下电极立位pH<4的时间占监测时间的百分比显著大于卧位(P<0.05),餐后反流明显大于餐时反流(P<0.01)和立位反流(P<0.05).结论进食相关性咳嗽对GERC的诊断有重要价值.食管24 h pH值监测结果显示,GERC以餐后反流及立位反流为主,与临床表现相一致.
-
炎症性肠病患者血清中自身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抗酿酒酵母抗体(ASCA)和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pANCA)在炎症性肠病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间接免疫荧光生物薄片法检测29例溃疡性结肠炎(UC)、34例克罗恩病(CD)及25例正常对照者血清中ASCA和pANCA的表达.结果 pANCA在CD组、UC组和正常对照组中的阳性率分别为 47.1%、69.0%和16.0%, UC组显著高于CD组(P<0.05)和正常对照组 (P<0.05).ASCA在上述3组中的阳性率分别为 11.8%、58.6%和8.0%,UC组亦显著高于CD组(P<0.05)和正常对照组 (P<0.05).ASCA+/ pANCA- 诊断CD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分别是0、 89.7% 和 0 ; pANCA+/ ASCA-诊断UC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分别是20.7%、 64.7% 和 33.3%.结论 ASCA和pANCA阳性有利于炎症性肠病的诊断却不能敏感地筛选患者;ASCA和pANCA联合检测不能作为汉族UC和CD鉴别诊断的指标.
-
切应力诱导人内皮细胞白细胞介素-8基因的转录活化
目的本研究检测层流低切应力诱导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IL-8基因的转录激活.方法 RT-PCR检测4.2 dyne/cm2切应力处理0.5、1、2 h 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的IL-8 mRNA表达.构建IL-8报告基因质粒pEGFP1-IL8 USCS,转染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切应力刺激3 h后,流式细胞仪分析绿色荧光蛋白表达.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观察切应力处理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 0.5、1、1.5、2 h的NF-κB p65核转移.用对照和切应力处理10、20、30、60 min的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胞质蛋白,进行IκB和磷酸化IκB的免疫印迹.结果低切应力刺激可诱导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表达IL-8 mRNA.切应力刺激后,重组质粒转染的血管内皮细胞表达IL-8 绿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切应力诱导NF-κB向胞核内转移,和IκB的磷酸化和降解.结论 NF-κB传导通路可能介导切应力诱导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IL-8 基因的转录活化,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
淋巴细胞性垂体炎三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提高临床医师对淋巴细胞性垂体炎的认识.方法分析3例淋巴细胞性垂体炎的临床特点和病理结果.结果 3例患者均为青年女性,例1产后起病,例2和例3在非妊娠或产后期间发病;影像学特点:病变广泛,不仅局限于鞍区和垂体柄,并向下丘脑扩展呈"舌状"改变侵犯海绵窦;增强后病变均匀或环状强化;主要临床表现:(1) 垂体功能受损和尿崩症;(2) 有局部受压症状,如头痛,视交叉受压;(3)病变侵犯海绵窦, 引起动眼、外展神经麻痹;2例经病理证实为淋巴细胞性垂体炎,垂体组织见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组织细胞浸润;2例大剂量甲泼尼龙治疗后,症状明显好转.结论淋巴细胞性垂体炎亦可发生在非妊娠或产后期间的年轻女性,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能有效缩小病变和改善垂体功能.
-
17α-羟化酶/17,20-裂解酶缺陷症的临床特点及长期随诊资料分析
目的提高对17α-羟化酶/17,20-裂解酶缺陷症的认识和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78年至2002年北京协和医院诊治的24例17α-羟化酶/17,20-裂解酶缺陷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长期随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了较为完善的生化检查及相关内分泌激素测定,部分患者行骨密度测定.结果 20例完全性联合缺陷症患者均存在高血压、低血钾及缺乏青春期性腺发育;测定示血、尿皮质醇水平低于正常,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反馈性增高;性激素明显低于正常,而促性腺激素增高.17例患者测定结果显示血浆肾素活性受到抑制,醛固酮水平高于正常.9例患者骨密度测定显示骨量明显低于同龄人.4例部分性联合缺陷症患者中,2例有自发月经,1例患者外生殖器呈两性畸形,1例原发闭经患者血压和血钾均正常.ACTH兴奋试验以及性激素测定的结果提示,这4例患者的肾上腺或性腺尚存在部分17α-羟化酶/17,20-裂解酶活性.多数患者应用小剂量地塞米松(0.1~0.375 mg/d)可使血压、血钾正常.经补充性激素治疗,患者均能维持成年女性外观,但无生育功能.结论临床工作中应加强对部分性联合缺陷症的认识.患者长期规律治疗可良好控制血压及纠正低血钾.
-
人结肠癌细胞胃泌素-黏着斑激酶通路的研究
目的研究胃泌素对人结肠癌细胞信号分子黏着斑激酶(FAK)酪氨酸磷酸化和蛋白质表达的影响.方法使用胆囊收缩素2受体(CCK2R)的真核表达载体pCR3.1/CCK2R,转染人结肠癌细胞株Colo320,上调胃泌素作用;使用胃泌素拮抗剂下调胃泌素作用.使用胃泌素按浓度和时间梯度刺激细胞,以免疫沉淀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FAK酪氨酸磷酸化和蛋白质表达情况.结果胃泌素能够引起FAK 酪氨酸磷酸化,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CCK2R表达上调可以增强此作用;胃泌素拮抗剂具有相反作用.结论 FAK是胃泌素发挥效应的下游信号分子,以酪氨酸磷酸化的形式发挥作用.胃泌素-CCK2R-FAK信号通路在胃泌素引起的肿瘤细胞增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
血清及血浆标本IgH基因重排对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以血清、血浆为标本,免疫球蛋白重链(IgH)基因重排对B细胞淋巴瘤(B-NHL)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收集病理活检确诊的B-NHL患者的血清、血浆,提取肿瘤细胞释放的可溶性DNA.针对IgH基因第三互补决定簇(CDR-Ⅲ)序列,设计引物扩增Fr3和JH区,PCR检测IgH基因重排的比率.结果以B-NHL细胞系Raji细胞作为阳性对照,30例确诊的B-NHL患者中25例阳性,阳性率83.3%.健康成人及慢性淋巴结炎患者呈阴性结果.IgH基因重排的检出率与患者临床表现、临床分期及肿瘤负荷不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以血清、血浆为标本,检测IgH CDR-Ⅲ基因重排在临床具有较高的阳性率.标本取材方便,不受淋巴结肿大部位的限制,对B-NHL患者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
缺血性心脏病患者血浆凝血因子Ⅶ与血脂的关系
目的研究各种类型缺血性心脏病(IHD)患者血浆凝血因子Ⅶ(FⅦ)水平的改变并探讨其与血浆脂质的关系. 方法活化凝血因子Ⅶ(FⅦa)测定采用重组可溶性组织因子一期法,凝血因子Ⅶ活性(FⅦc)测定采用凝血一期法, 凝血因子Ⅶ总抗原(FⅦag)采用ELISA法.结果稳定型心绞痛(SA)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陈旧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OMI)组、急性心肌梗死(AMI)组的FⅦa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A、OMI、AMI组的FⅦag与正常组和SA组的FⅦag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Ⅶa与血浆甘油三酯(TG)水平、FⅦa与FⅦc、FⅦc与FⅦag均呈正相关.结论各种不同类型IHD均可出现程度不等的外源性凝血途径的激活.FⅦa是IHD发病的危险因素,可能较FⅦc或FⅦag更敏感.OMI组的FⅦa水平增高,可能是再梗死发作的危险因素之一.TG可能通过引起FⅦa增高间接影响IHD的病理过程.
-
卡托普利、缬沙坦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干预作用
目的观察高胆固醇饮食造成兔大动脉粥样斑块形成过程中卡托普利和缬沙坦对大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干预作用.方法 30只健康雄性新西兰兔随机分为高脂饮食组(A组),高脂饮食加卡托普利组(B 组),高脂饮食加缬沙坦组(C 组)和对照组(D 组)喂养10周后,行超声检测腹主动脉内膜-中膜的厚度.并行病理观察血管内膜以及血管内皮细胞情况.结果 A组腹主动脉壁粥样斑块形成,血管内膜增厚;B组和C组血管壁有少量粥样斑块形成,血管内膜增厚均较A组明显减轻(P<0.01).结论卡托普利和缬沙坦具有抗高胆固醇血症致动脉壁粥样斑块形成的确切效果.
-
黄热病疫苗相关性严重毒副反应一例并文献复习
黄热病是由黄病毒科黄热病毒引起的发热性急重症,黄热病减毒活疫苗能有效预防该症的发生,且相对安全.但该疫苗可引起严重的毒副反应,部分引起死亡.国外有散在报道,国内尚未见相关报道,现报道我院收治的首例病例.
-
抗α-fodrin抗体在干燥综合征诊断中的意义
干燥综合征(SS)是以外分泌腺体淋巴细胞浸润为特征,以口干燥征和干燥性角结膜炎为常见表现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系统性自身免疫病.分为原发性(PSS)和继发性(SSS)两种.特异性血清抗体检查是SS诊断的重要指标.相对分子质量为120 000 的α-fodrin(简称α-fodrin)是近来发现的一种蛋白抗原,主要存在于腮腺组织,有人认为抗α-fodrin抗体可能为SS患者的标志性抗体[1].我们通过检测结缔组织病患者血清中抗α-fodrin抗体,并与其他检查指标相比较,来探讨抗α-fodrin抗体在SS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
红霉素干预对烟雾暴露大鼠肺部炎症的影响
长期小剂量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治疗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等慢性肺部炎症性疾病中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是抑制吞噬细胞(如中性粒细胞)的氧化爆发,抑制炎性细胞炎性介质、细胞因子的释放,从而削弱肺部炎症反应[1].长期吸烟会导致气道、肺部一系列的炎症反应,本实验观察了红霉素干预对暴露于香烟烟雾中大鼠肺部炎症的影响.
-
肟类化合物对有机磷农药抑制红细胞乙酰胆碱酯酶功能的研究
肟类化合物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红细胞的乙酰胆碱酯酶(AChE)功能有何影响,开展以下研究,以探讨肟类复能剂在治疗AOPP中的作用.
-
CD28在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免疫表型的检测及意义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免疫学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近年关于HFRS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表型变化的研究受到关注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1,2].本研究应用双色荧光单克隆抗体及流式细胞仪技术对HFRS患者外周血CD+8细胞毒性T细胞及CD28在该亚群表达的动态变化进行检测.探讨细胞免疫在HFR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α治疗前后肝组织病理变化与抗病毒效果的关系
干扰素α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主要药物之一,但其有效率仅为30%~40%,需长疗程治疗,价格昂贵,且存在病毒变异、耐药等问题,副作用较多.我们发现,治疗前后肝组织损伤严重程度与抗病毒应答效果有关系.
-
B超及总T3、总T3/总T4在鉴别Graves病和桥本病甲状腺功能亢进中的应用
Graves病(GD)是引起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的主要病因.典型GD诊断不难,不典型者需和桥本病(HD)引起的一过性甲亢鉴别.吸131I率是鉴别两者的"金指标".由于吸131I率检查耗时长,一般需要24 h,且需专门设备和场地,此外,病人在妊娠、哺乳、碘致甲亢等情况下,不宜做此检查, 在这些方面, B超独具优点.近年人们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观察到GD患者的甲状腺血流丰富;HD的非甲亢期甲状腺血流不增加[1-3], 甲亢期则血流丰富[4].但上述研究没有将处于甲亢阶段的两者的吸131I率和甲状腺血流一起观察并加以比较 .处于甲亢阶段的GD和HD的吸131I率和甲状腺血流的关系如何?能否利用B超的指标及T3 、T4区别两类不同的甲亢?在此,我们做了初步探索.
-
外周血干细胞采集时机及其相关因素的探讨
随着血液恶性肿瘤治疗学的进展,除了放疗、化疗、手术等治疗外,细胞移植技术治疗恶性肿瘤飞速发展.自体或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已成为治疗恶性血液肿瘤、实体瘤等疾病的根治性治疗方法之一.该方法具有HSC采集方便等优点.移植后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恢复快,持久稳定,移植相关死亡率低,受感染威胁小等诸多优点[1].但对HSC的量要求严格,为此,本研究探讨HSC采集过程中,日内以及连续5日内的变化状况,性别之间的差异以及干细胞体外扩增中细胞因子对细胞集落形成的影响.为临床上采集更多HSC提供依据.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单核细胞HLA-DR表达的研究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常常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由于其起病急、病因复杂,进展快、治疗困难,死亡率高,已引起学者们的关注.但其病理生理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清楚.明确AOPP后MODS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发病机制无疑具有重要意义.而单个核细胞(MNC)表面人类白细胞抗原DR位点(HLA-DR)抗原是否参与了AOPP后MODS的发生、发展国内外未见报道.我们应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AOPP并发MODS患者外周血MNC表面HLA-DR抗原的表达,旨在探讨外周血MNC表面HLA-DR抗原的表达与AOPP后MODS的关系及临床价值,并就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
中国医师血脂异常防治知识调查
目前在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居高不下,冠心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大规模临床试验证实降低血清胆固醇可以有效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1,2].近年来,我国人群血清胆固醇水平也有升高趋势,是引起我国冠心病流行的重要因素.
-
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观察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临床常见的出血性疾病,泼尼松常作为治疗ITP的首选药物,约三分之二的患者有效,在减量或停药时易复发,长期维持治疗副反应发生率高.本研究应用大剂量地塞米松(Dex)治疗47例初诊ITP患者,观察Dex治疗慢性ITP的疗效和安全性.
-
原因不明发热142例病因分析
发热期限超过2~3周,体温≥38.5℃,经完整的病史询问、体检及常规实验室检查后仍不能明确诊断者,称之为原因不明发热(FUO)[1].FUO是内科常见的疑难杂症.我们对在2002年1月-2003年12月间收住我科的142例FUO病例进行了病因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面(鼻)罩压力支持加呼气末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的生理效应
临床研究显示,无创正压通气(NIPPV)能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慢性呼吸衰竭(以下简称呼衰)加重期的换气功能及呼吸方式.本研究通过观察面(鼻)罩压力支持通气(PSV)加呼气末正压(PEEP)通气治疗COPD患者慢性呼衰加重期的临床效应及生理效应,探讨如何选择适当的面(鼻)罩PSV水平,为临床合理应用NIPPV提供试验及理论依据.
-
侵袭型自然杀伤细胞白血病一例
患者男,14岁.因浅表淋巴结肿大1月余,发热、鼻出血、皮肤淤斑半个月入院.入院体检:体温37.4℃.重度贫血貌,手臂、腰部可见片状淤斑,双侧颈部、右侧腋窝和侧腹股沟区触及多个直径1~2.5 cm的淋巴结,胸骨下段压痛,心、肺无异常,肝肋下3 cm,脾肋下3 cm.实验室检查:血象Hb 58 g/L,WBC 3.9×109/L,中性杆状核粒0.03,中性分叶核粒0.65,淋巴0.32,未见幼稚细胞;PLT 23×109/L.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78.4 s,凝血酶原时间19.1 s,凝血酶时间24.7 s,纤维蛋白原1.64 g/L,D-二聚体和3P试验均阳性;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原始细胞占0.95,胞体较大,圆形,直径20~35 μm,胞核多为圆形或不规则,居中或稍偏,染色质细颗粒状,核仁1~4个,细胞质丰富,蓝色,部分有蜂窝样空泡,少数细胞有嗜苯胺蓝颗粒,POX、PAS阴性.
-
Askin瘤一例
患者男,33岁,因左胸痛8个月,胸闷、呼吸困难7个月入院. 自2003年6月始,患者无诱因突发左胸痛,呈持续性锐痛,无放射痛;1个月后渐感胸闷,呼吸困难,无发热、盗汗、消瘦、咳痰,无恶心、呕吐、咯血,无咳粉红色痰,无尿频、尿急等症状,于2004年2月28日入我院.
-
再生障碍性贫血并发卵巢黄体破裂大出血一例
患者女,30岁,已婚.因进行性面色苍白、头晕乏力,牙龈出血20余日,于2003年10月18日入院.入院体检:T 37.1℃,P 94次/min,R 20次/min,BP 115/60 mm Hg(1 mm Hg=0.133 kPa).神清,慢性病容,重度贫血,皮肤未见出血点.睑结膜苍白,巩膜无黄染,心肺(-).
-
以神经淋巴瘤为主要表现的皮下脂膜炎性T细胞淋巴瘤一例
患者女,49岁.2004年3月15日入院.患者于2003年9月出现四肢麻木、无力,11月出现左侧面瘫,2004年1月出现右侧面瘫,2月出现发热,盗汗,并出现双前臂、双下肢肿胀,腹部及上臂、大腿内侧皮下出现大小不等结节样硬块,外院诊断为"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给予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皮下结节减少,仍感四肢麻木、无力、疼痛,远端较近端重,左下肢水肿明显,右下肢疼痛明显,体重减轻>5 kg,过敏体质.
-
急性重度甲硝唑中毒致药物性肝炎救治成功一例
患者女,28岁.自服甲硝唑200片,0.2 g/片,共40 g.被家人发现后立即送入当地医院.患者诉头晕、乏力、恶心,伴呕吐.给予肌注纳洛酮0.4 mg,止吐、保肝及对症治疗,患者症状无改善,恶心、呕吐明显、伴有腹泻,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入院体检:T 37.2℃,P 80次/min,R 20次/min,BP 142/80 mm Hg (1 mm Hg=0.133 kPa).神清,双肺(-),心率80次/min,律齐.腹平软,右上腹压痛,墨菲征(-),肝脾肋下未及,肝区叩击痛(+).
-
以急性胰腺炎为首发表现的原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一例
原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常见临床表现为骨病、泌尿系结石、高钙血症及低磷血症的相关症状等,以急性胰腺炎(AP)为首发表现者少见,现将我院1例报告如下.
-
抑制性消减杂交筛选疾病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随着人类基因组测序的完成,疾病相关基因的鉴定和克隆将会变得更加快捷和方便.一旦疾病基因的功能被揭示,将会对疾病发病机制产生新的认识.由于基因表达在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呈现出差异性,这就为我们寻找、鉴定和克隆致病基因提供了一个重要线索.抑制性消减杂交(SSH)就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有效的分离差异表达基因的方法.
-
应重视血液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治
传统意义上,真菌感染属于皮肤科大夫的诊治范围,但近年来我们深切体会到深部真菌感染已成为血液科工作者面临的重大问题,而这方面的研究比较薄弱,值得高度重视.随着血液恶性疾病如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的化疗、放疗和骨髓移植治疗(BMT)的研究开展,使恶性血液病患者的预后和生存期得到明显改善.
-
DNA甲基化与肿瘤
肿瘤发生、发展的分子生物学本质是细胞内遗传调控和表观遗传调控(epigenetic regulation)的紊乱[1].国内外对基因组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与疾病的关系已有深入的研究.相对而言,染色质所携带的表观遗传信息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才刚刚开始被认识.
-
要做一名合格的医生
我做临床工作近六十年,对怎么做个合格的医生略有体会,写出来供大家参考.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自然科学,因为它的服务对象是人,所以也是一门人文科学.一名合格的医生原则上讲应是医德高、医术精的医生.
-
谈谈内科医师与基本功
从进入内科实习到现在,已整整过了半个世纪.至今我仍热爱内科专业,我喜欢内科医师侦察兵样的探索过程,从病人的主诉、病程、体检、常规化验等的基本调查研究手段中去发现疾病的蛛丝马迹,逐步深入,挖掘出主要的疾病以及其相关的问题.然后抓住主要矛盾,兼顾次要问题,逐个予以解决,后取得整体的胜利,使病人得以康复,甚至重返工作岗位.这就是对我辛勤劳动的高奖赏和激励.
-
第46届美国血液学年会纪要
第46届美国血液学年会于2004年12月5至10日在美国圣地亚哥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2万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现将本届年会的部分内容简介如下.
-
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血液学学术会议纪要
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血液学学术会议于2004年10月17-21日在北京召开,大会收到论文1000余篇.约有100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本次大会分为教育讲座、大会发言、专题报告三个部分.
-
第322例--外生殖器及全身皮肤广泛坏死、高热
病历摘要患者男,19岁.因外生殖器皮肤坏死,高热1个月,于2003年5月13日入院.患者于2003年4月初,阴茎腹侧出现一绿豆大小红色肿物,轻度压痛,针挑后挤出血,未给予其他处理.
-
吸毒误诊的临床分析
近年来,吸毒泛起不仅给社会造成巨大危害也给医学带来许多问题,患者多隐瞒其吸毒史导致临床医师误诊误治,误诊为外科急腹症而手术的病例已有报道[1].现将我院收治5例的临床特征,诊治结果分析如下.
年 | 期数 |
2019 | 01 02 03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1999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199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