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循环杂志

中国循环

中国循环杂志

Chinese Circulation Journal 중국순환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中国医学科学院
  • 影响因子: 2.8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0-3614
  • 国内刊号: 11-2212/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北京市北礼士路167号(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内)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循环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胡盛寿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主动脉瓣置换术后瓣周漏的临床及超声心动图分析

    作者:赵星;王浩;高一鸣;刘思岐;宋民;许建屏

    目的:探讨主动脉瓣人工瓣置换术后瓣周漏的临床特点及超声心动图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2-03至2017-03在我院住院诊治的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后瓣周漏患者123例,年龄12~74岁,平均(45 ± 13)岁.首次换瓣手术包括我院手术及外院手术.所有患者入院行经胸或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瓣周漏.28例(22.8%)予内科保守治疗,95例(77.2%)再次手术治疗.结果:瓣周漏患者超声心动图彩色多普勒可见舒张期源于人工瓣瓣周的反流信号,部分二维超声可见人工瓣缝合环与周围组织之间的裂隙.根据超声心动图等影像学检查、术中所见及病理结果分析瓣周漏产生的原因,包括:感染性心内膜炎45例,白塞病23例,大动脉炎4例,疑诊免疫系统疾病5例,主动脉夹层2例,疑手术技术原因所致3例,余41例原因未能确定.全组患者死亡13例,放弃治疗病重出院5例,随访到的83例患者中,仍有瓣周漏中量以上反流者27例,心功能明显减低1例,55例好转或治愈.结论:有临床意义的瓣周漏是主动脉瓣置换术后的重要并发症,再手术比例高,复发率高,预后较差.主动脉瓣瓣周漏的原因以感染性心内膜炎常见,其次为非特异性血管炎.

  • 小剂量阿司匹林对老年人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和短期安全性评估: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作者:陈夏欢;刘梅林;秦名芳;孙艳梅;田涛;李金巧;张清潭;李军;毛拥军;贾治生;方之勇;吕志平;崔连奇;高春惠;王丽娜;惠永明;单培彦;陈小平;银鹏飞

    目的:观察老年人服用不同剂型阿司匹林50 mg/d或100 mg/d治疗后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AA-Ag)的变化及短期安全性.方法:入选年龄≥ 60岁、经临床评估需服用阿司匹林治疗患者1194例,随机分至阿司匹林肠溶缓释片50 mg/d组(A组)、阿司匹林肠溶缓释片100 mg/d组(B组)和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d组(C组),每组398例.观察治疗(14±3)天后AA-Ag的变化和不良反应,以及(28±3)天的不良反应.对所有符合研究方案,研究期间未服用禁止药物,且完成所有随访内容的病例纳入符合方案集,进行疗效分析;对所有经随机化分组、至少接受一次治疗且具有用药后安全性评价数据的病例,纳入安全性分析集,就安全性指标进行分析.结果:终1127例受试者完成随访,1017例受试者进入符合方案集,1160例受试者进入安全性分析集.符合方案集中A组(n=347)、B组(n=338)和C组(n=332)治疗后AA-Ag中位数分别为6.65(4.03,10.84)%、5.89 (3.22,10.03)%和6.00(3.68,10.09)%,三组间无统计学差异.随访期间,安全性分析集A组(n=388)、B组(n=387)和C组(n=385)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轻微出血及胃肠道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87%、3.36%和7.95%, C组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5),且未发生心血管事件及严重不良反应;三组出血事件发生率分别为3.09%、2.33%和6.23%,均为轻微出血,C组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5).结论:老年患者服用阿司匹林50 mg/d及100 mg/d均可明显抑制AA-Ag,短期安全性良好,肠溶缓释剂型较肠溶剂型降低了短期轻微出血及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

  • 心电三维RR间期散点图的构建及其与临床疾病的关联

    作者:温川雪;毕志升;李洪锋

    目的:绘制和分析不同疾病的心电三维RR间期散点图,寻找图形特征与疾病的关联.方法:使用PhysioBank网站提供的心电数据,以正常窦性心律、心律失常、心房颤动、心脏性猝死、慢性心力衰竭为例,使用MATLAB平台编程和Kmeans聚类算法,绘制和分析三维RR间期散点图.结果:正常窦性心律、心律失常、心房颤动、心脏性猝死、慢性心力衰竭的三维RR间期散点图都收敛成若干个分类,均具有终极、稳定和吸引的特性.但不同的病例在聚类个数、每类的聚集程度、分布范围等方面均有显著差异.结论:不同疾病的三维RR间期散点图均呈现多分布,可以划分出多个类,有着不同的分布特点.三维RR间期散点图可以清晰地看到二维散点图重叠的部分,能更准确地区分不同的疾病,有着丰富的参数待研究.

  • 全外显子组测序证实家族性肺动脉高压骨形成蛋白受体2基因新突变的研究

    作者:郑亚国;林松;张航;谢渡江;周陵;陈绍良

    目的:探讨一个中国汉族肺动脉高压(PAH)家系的致病基因及其位点.方法:对该PAH家系中的2例PAH患者与2名正常者作对照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和组间比较,筛选出患者特有的变异,并对筛选出的变异使用Sanger测序法验证,同时在100名健康志愿者中进行测序验证.结果:共纳入该家系成员8例,有2位已确诊为PAH,其中男性1例(先证者),女性1例,为母子关系.先证者表现为活动后胸闷、气喘,右心导管测量肺动脉平均压77 mmHg(1 mmHg=0.133 kPa),心输出量4.92 L/min,肺小动脉阻力13.4 Wood units.本家系中母子患病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特征.经外显子组测序、数据分析和Sanger测序验证后发现骨形成蛋白受体2(BMPR2)基因6号外显子747位点发生插入杂合突变(c.747_748insCCTTTG ATGGAACATGA:p.V250fs).另外,在100名健康志愿者中,Sanger测序没有发现该位点杂合突变.结论:发现了BMPR2基因的一个新的突变位点,扩大了BMPR2致病基因位点谱.

  • 绝经后女性高血压患者血清炎症因子与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渠莉;刘享亨;闫作惠;韦涌涛;王志辉

    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高血压患者血清炎症因子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脂肪细胞性脂肪酸结合蛋白(A-FABP)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绝经后女性高血压患者195例,另选择年龄相匹配的40例绝经后女性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用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检测受试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评估双侧颈动脉有无粥样斑块形成;根据检查结果将195例绝经后女性高血压患者分为高血压非斑块组、高血压稳定斑块组和高血压不稳定斑块组.测定受试者血清Lp-PLA2和A-FABP水平,分析上述四组间Lp-PLA2和A-FABP水平的差异,并分别对Lp-PLA2和A-FABP水平与颈动脉斑块之间的关系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和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高血压非斑块组72例,高血压稳定斑块组94例,高血压不稳定斑块组29例.高血压不稳定斑块组患者血清A-FABP水平高于高血压非斑块组[(172.60±33.70)ng/L vs(133.04±29.49)ng/L,P<0.05];四组受试者血清Lp-PLA2水平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A-FABP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相关(r=0.3446,P=0.0049),Lp-PLA2水平与颈动脉斑块无显著相关(r=0.2058,P=0.0996).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A-FABP水平既与绝经后女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稳定斑块发生有关(OR=1.017,95%CI:1.001~1.033, P=0.040),又与该人群颈动脉不稳定斑块发生相关(OR=1.031,95%CI:1.010~1.052,P=0.003).结论:绝经后女性高血压患者血清A-FABP水平是颈动脉斑块发生及其稳定性的影响因素,血清Lp-PLA2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无明显关联.

  • 三维标测下主动脉无冠窦起源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效果

    作者:田野;殷跃辉;杨龙;李安洁

    目的:分析主动脉无冠窦起源房性心动过速(房速)的心内电生理标测特点及射频消融疗效.方法:对11例主动脉无冠窦起源房速在三维标测系统引导下行心内电生理标测及射频消融治疗.术中构建右心房、希氏束及主动脉根部电解剖模型,测量早激动点与希氏束的距离,在房速早激动部位行射频消融治疗.结果:心内电生理检查11例房速皆为局灶起源,右心房激动标测早激动部位均在希氏束左侧或左后上方,领先冠状窦近端参照A波(21.0±7.9)ms,距希氏束(6.9±3.4)mm.主动脉根部标测房速早激动部位皆位于无冠窦内,领先冠状窦近端参照A波(35.0±8.6)ms,距希氏束(7.3±4.6)mm;消融终止房速,巩固消融后重复术前诱发条件刺激不能诱发出房速.术中及术后无房室阻滞发生.术后随访6个月,房速无复发.结论:无冠窦起源房速消融安全性和成功率高,标测要点为右心房房速早激动位于希氏束左侧或左后上方时应常规于主动脉根部标测明确是否无冠窦激动为领先.

  • 血清Irisin水平与肱-踝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踝臂指数相关性分析

    作者:宋昌鹏;伍熙;郭颖;郑欣馨;鲁洁;房晓楠;黄晓红

    目的:研究血清Irisin水平与肱-踝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踝臂指数的相关性.方法:入选阜外医院147例住院患者.应用自动分析仪测定Ba-PWV及肱动脉和踝动脉收缩压,计算踝臂指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检测患者血清Irisin水平.依据Ba-PWV将入组患者分为Ba-PWV较高组(n=93, Ba-PWV≥1400 cm/s)和Ba-PWV较低组(n=54,Ba-PWV<1400 cm/s);依据踝臂指数将入组患者分为踝臂指数较低组(n=31,踝臂指数<0.9)和踝臂指数较高组(n=116,踝臂指数≥0.9).结果:与Ba-PWV较低组比较,Ba-PWV较高组患者年龄较大(P=0.035)、高血压比例较高(P=0.006)、血沉较快(P=0.020)、空腹血糖较高(P=0.002)、血清Irisin水平较低(P=0.007).将上述变量纳入多因素向后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结果显示:血清Irisin水平与高Ba-PWV呈负相关(偏相关系数:-0.559,P=0.003,OR=0.572,95%CI:0.394~0.831).与踝臂指数较低组比较,踝臂指数较高组患者年龄较小(P=0.005)、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低(P=0.004)、血清总胆固醇较低(P=0.002)、空腹血糖较低(P=0.007)、载脂蛋白B较低(P=0.030)、吸烟人数较多(P=0.045)、血清Irisin水平较高(P=0.014).将上述变量纳入多因素向后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结果显示:血清Irisin水平与低踝臂指数呈负相关(偏相关系数-0.734,P=0.035,OR=0.480,95%CI:0.243~0.949).结论:Irisin与大动脉硬化及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相关.

  • 职业人群理想心血管健康状况及其与社会经济地位的关联研究

    作者:王馨;申洋;王增武;陈祚;朱曼路;高润霖

    目的:了解企业职工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的流行情况,并探讨其与社会经济地位的关联.方法:采用整群抽样,在全国45家企业共抽取27607人18~60岁的职工进行调查.参考美国心脏协会定义的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以文化程度和职业阶层衡量职工的社会经济地位,采用多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社会经济地位与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的关联.结果:在可改变的心血管健康行为(吸烟、体重指数、低盐饮食、体育锻炼)中处于理想状态的分别占51.3%、67.9%、14.0%、31.2%;可定量评估的心血管健康因素(空腹血糖、总胆固醇、血压)中处于理想状态的分别占72.9%、81.6%、27.3%.研究人群中,有全部7项理想健康行为和因素者仅占0.6%.调整个体和企业水平因素后,与初中及以下学历相比,高中(OR=1.18, 95%CI: 1.08~1.29)、大学及以上学历者(OR=1.52, 95%CI: 1.37~1.69)更易具备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与蓝领相比,白领职工(OR=1.18; 95%CI: 1.08~1.29)更易具备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结论: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在企业职工中的流行情况不容乐观,且与社会经济地位存在正向关联.

  • 我国队列人群1998~2015年血清总胆固醇水平的变化趋势

    作者:何伟林;陈纪春;李莹;黄建凤;李建新;赵连成;曹杰;刘小清;杨学礼;邓颖;俞玲;杨睿海;顾东风

    目的:探讨我国队列人群1998~2015年血清总胆固醇(TC)水平的变化趋势.方法:研究对象来自中国心血管病流行病学多中心协作研究(ChinaMUCA)和心血管健康多中心合作研究(InterASIA)的队列人群.两项研究的队列人群以1998~2001年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调查为基线,此后在2007~2008年和2013~2015年又进行了两次随访.本次分析纳入了三次调查中血清TC信息完整的35~74岁的9477例研究对象.采用重复测量设计资料方差分析法比较不同人群血清TC的变化,人群血清TC水平采用均数(标准误)表示.结果:本研究队列人群三次调查的血清TC水平呈升高趋势:基线水平为4.81(0.01) mmol/L,后两次调查分别为4.91(0.01) mmol/L和4.98(0.01) mmol/L,增长率依次为2.08%和3.53%(Ptrend<0.001).女性人群血清TC水平上升,且35~45岁青年女性增长幅度大(11.43%),男性人群血清TC水平变化不显著.城市人群血清TC水平始终高于农村人群且增速更快.结论:1998~2015年我国队列人群血清TC水平增高,其中青年女性和城市人群增幅较大,是心血管病防治的重点关注人群.

  • 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对稳定性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影响

    作者:侯晓沛;田艳蒙;许亮;徐波;吴永健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对稳定性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07至2015-06期间住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稳定性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共306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SYNTAX积分系统[SYNTAX积分分为三个等级(组):SYNTAX评分0~22分(n=2661)的病变定义为轻度,称SYNTAX积分≤22组;评分23~32分(n=342)的病变定义为中度,称SYNTAX积分23~32组;评分>32分(n=65)的病变定义为重度,称SYNTAX积分>32组]对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进行评价.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HbA1c水平与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SYNTAX积分>22分者(SYNTAX积分23~32组342例, SYNTAX积分>32组65例)有407例(13.3%);SYNTAX积分>32者(组)65例(2.1%),其中,患者多为高龄,高脂血症病程、冠心病病程较长,既往合并陈旧性心肌梗死病史以及冠心病家族史者比例也较高.随着SYNTAX积分的升高,血糖水平以及HbA1c水平升高,左心室射血分数下降.SYNTAX积分23~32组的患者受累冠状动脉以左前降支和右冠状动脉高,其次为左回旋支和左主干,但在SYNTAX积分>32组患者,右冠状动脉病变更加多见.随着SYNTAX积分的升高,弥漫病变发生率明显升高,平均病变支数以及平均置入支架个数也逐渐升高(P<0.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稳定性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HbA1c水平是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独立影响因素(OR:3.51,95%CI:2.90~4.25,P<0.001).结论:稳定性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累及范围广且程度重,HbA1c水平是影响病变复杂程度的重要危险因素.

  • 一站式复合再血管化技术治疗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患者的30天预后评估

    作者:沈刘忠;胡盛寿;徐波;吴永健;吕锋;熊辉;李立环

    目的:比较一站式复合再血管化技术与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治疗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术后30天预后结果,探讨一站式复合再血管化技术临床应用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2009-01至2017-01,在阜外医院接受一站式复合再血管化治疗的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患者共533例(一站式复合技术组).应用倾向性评分法,筛选同期533例OPCABG患者(OPCABG组)与一站式复合技术组患者进行1:1配对.主要终点事件为术后30天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次要终点为术后住院结果,包括术后胸管总引流量,血制品使用率,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重症监护室(ICU)停留时间等.结果:与OPCABG组相比,一站式复合技术组术后胸管总引流量[714 (523,971) ml vs 965 (716,1220) ml, P<0.001]显著减少,降低了血制品使用率(19.7% vs 34.0%,P=0.024),缩短了呼吸机使用时间[12.6(9.3,15.7)h vs 16.0(12.8,18.7) h,P<0.001]和ICU停留时间[21.7 (19.8,42.4) h vs 41.6(23.6,70.0) h,P<0.001];术后30天全因死亡率、心肌梗死、脑血管事件、再血管化事件及总体MACCE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患者,一站式复合再血管化技术提供了另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与OPCABG相比,创伤减少,早期治疗效果相似.

  • 应用双侧乳内动脉实施"分站式"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治疗多支血管病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

    作者:吴松;凌云鹏;傅元豪;张鲁锋;郭丽君;高炜;万峰

    目的:探讨应用双侧乳内动脉(BITA)经左前外侧小切口实施"分站式"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HCR)治疗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14-05至2017-05期间在我院应用BITA经左前外侧小切口实施"分站式"HCR治疗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的65例患者,为BITA-HCR组;选取同一术者同期应用单侧乳内动脉(SITA)经左前外侧小切口实施HCR治疗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的96例患者,作为SITA-HCR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BITA-HCR组和SITA-HCR组的冠状动脉搭桥数[(2.2±0.5)支 vs (1.0±0.0)支,P<0.0001]、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MIDCAB)手术时间[(204.6±28.7)min vs (147.9±31.6)min,P=0.004]、置入支架数[(1.90±0.67)枚 vs (2.40±0.49)枚,P=0.0472 ]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的外科手术后总引流量[(520.1±120.3)ml vs (532.2±350.3) ml,P=0.703]、输注红细胞例数[5(7.7%) vs 8(8.3%),P=0.484]、机械通气时间[(7.7±3.2) h vs (6.9±2.3)h, P=0.1373]、总住院时间[(12.7±3.2)d vs(13.7±3.6)d,P=0.5976]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冠状动脉造影证明,两组均未见桥血管吻合口狭窄、闭塞情况.术后平均随访1个月,两组患者无死亡、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发生.结论:BITA用于经左前外侧小切口实施"分站式"HCR治疗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即可对左冠状动脉系统再血管化中实现全动脉化,也相应减少支架的应用,避免了大隐静脉桥的使用,其早期的临床结果显示安全性和可行性满意.

  • 无心肌梗死的严重三支血管病变患者心功能不全与其心电图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韩霏;禹子清;秦胜梅;方凌燕;李明辉;宿燕岗;葛均波

    目的:分析无心肌梗死的严重三支血管病变(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狭窄均≥70%)患者心功能不全与其心电图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入选2017-03-01至2017-07-05期间入我院且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无心肌梗死的严重三支血管病变患者96例,根据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分为心功能正常组(LVEF≥50%)78例及心功能不全组(LVEF<50%)18例.比较两组患者心电图指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界值,并通过Logistics回归分析心功能不全与各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在96例无心肌梗死的严重三支血管病变患者中,心功能不全组18例(18.8%).与心功能正常组比,心功能不全组患者心率、QRS波时限、校正的QT间期(QTc)均有明显增加,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ROC曲线分析提示:心率>70.5次/min(敏感度81.3%,特异度58.9%),QRS波时限>97.5 ms(敏感度82.4%,特异度67.5%),QTc>425 ms(敏感度93.8%,特异度41.1%),对心功能不全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在无心肌梗死的严重三支血管病变患者中,心电图指标仅QRS波时限>97.5 ms (OR=7.577,95%CI:1.094~52.490, P=0.030)与心功能不全呈正相关.结论:在未发生心肌梗死的冠状动脉严重三支血管病变的患者中,静息心电图QRS波时限延长提示这些患者存在心功能不全.

  • 预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新发心房颤动的生物标记物研究进展

    作者:郑思强

    术后新发心房颤动(POAF)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为冠心病的预后带来了诸多不良的影响.然而,CABG-POAF的发病机制仍未明了.预测CABG-POAF发生并做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将成为降低其发生率的重要手段.本文结合新的临床研究,对目前热门预测CABG-POAF的生物标记物进行临床综述,旨在为预测CABG-POAF及临床诊疗提供借鉴.

  • DNA甲基化在高血压病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白丛霞

    高血压病是由多个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疾病,是全球大的公共卫生健康问题之一.DNA甲基化是早发现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在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与血压调节相关的基因启动子区域发生甲基化或去甲基化会影响相关酶和受体的表达,从而引起血压升高.深入探讨DNA甲基化在高血压病中的分子机制将为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寻找新的科学依据.本文主要就DNA甲基化在高血压病发展中的表观遗传学机制进行综述.

    关键词: DNA甲基化 高血压
  • 伊伐布雷定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黎土娣;张仁丹

    心率过快缩短心肌血流灌注时间,加剧心肌供氧不足和耗氧过多的不平衡,不利于冠心病患者的病情控制.伊伐布雷定可特异性减慢窦性心率,且对心肌收缩、房室传导、支气管平滑肌无影响,相比于β受体阻滞剂,在冠心病的应用具备一定的优势.现阶段临床研究表明,伊伐布雷定可降低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心率,具有一定的抗心肌缺血、缓解胸痛的作用;对于合并慢性心力衰竭者,还可改善心室重构和远期临床转归;伊伐布雷定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可能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但其长期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仍待观察和验证.

  • 端粒长度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作者:赵连泽

    端粒位于真核生物染色体末端,像"帽子"一样保护着染色体结构稳定和遗传完整.近些年研究发现,端粒长度在冠心病发病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就端粒长度的影响因素以及吸烟、肥胖、高血压与糖尿病等冠心病常见危险因素对端粒长度的影响作一综述.

    关键词: 端粒长度 危险因素
  • 药物和器械治疗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峰值摄氧量预测预后节点的改变

    作者:刘冰洋

    峰值摄氧量(PVO2)是评估可活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预后的有效的量化指标.既往PVO2评估CHF患者预后的节点是β受体阻滞剂的广泛应用之前经临床验证的.药物和器械治疗等新近治疗方法明显提高CHF患者的生存率.本文就现代药物和器械治疗CHF后PVO2等预测预后节点的变化情况进行综述,以满足临床的CHF患者预后评估和治疗策略选择的需要.多项临床数据表明,不能耐受β受体阻滞剂的CHF患者预测不良预后的节点PVO2=14 ml/(kg·min)不变;而对于服用β受体阻滞剂的CHF患者,PVO2预测其不良预后的节点变为12 ml/(kg·min).心脏再同步治疗(CRT) 对PVO2评估CHF患者预后的节点无影响.根据12 ml/(kg·min)

  • 环状RNA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围围

    非编码RNA(ncRNA)是一种基因组转录产生的且不编码蛋白质的RNA,它包括环状RNA(circRNA)、微小RNA(miRNA)、长链ncRNA(lncRNA)和小干扰RNA(siRNA)等多种RNA,它们之间网状结构的动力平衡是调节内稳态所需要的,其中一种的异常调节就可能导致疾病的发生.circRNA是天然生成的内源性ncRNA家族中的一员,具有特殊的环状结构,不易被核酸酶降解、分布广泛、多样化、稳定和高度保守等特点使其逐渐成为ncRNA研究的热点.已有研究表明circRNA与人类疾病密切相关,其中就包括心血管疾病,并在疾病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旨在对circRNA在心血管某些疾病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及面临的问题进行综述.

    关键词: 环状RNA 心血管疾病
  • 创伤性慢性缩窄性心包炎一例

    作者:姜晓晓;卞晓明

    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46岁,以活动后胸闷气短3个月于2016-05入院.既往史:1年前车祸致胸部外伤.入院查体:体温36.5℃ ,心率102次/min, 呼吸20次/min, 血压112/70 mmHg (1mmHg=0.133 kPa) ,神志清楚 ,颈静脉怒张,双肺呼吸音清,律齐,双下肢轻度水肿.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经胸超声心动图提示:右心室外侧壁见一无回声区,边界完整,壁较厚,局部见强回声,右心室变形缩小,下腔静脉内径增宽.心脏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CTA):右侧心包增厚钙化,右侧心包低密度影(考虑大量包裹性积液或囊肿可能),大截面约8.1 cm × 4.4 cm ,右心房和右心室受压变形.双侧胸腔少量积液(图1).手术:术中见右心室前壁心包增厚钙化,内包裹暗血性液,压迫右心室、右心房,主动脉、肺动脉及心尖部略增厚,麻醉后中心静脉压(CVP) 18 cmH20,术后CVP 9 cmH20.手术顺利,术后症状消失,痊愈出院.术后病理:纤维组织增生伴透明变性,内见血管扩张充血,淋巴细胞浸润及钙化灶.

    关键词:
  • p53-miR-34a-SIRT1反馈环在血管内皮祖细胞复制性衰老过程中的调控作用及机制

    作者:宋云林;谭秋婵;马燕;白林林;柴瑞峰;王毅;于湘友

    目的:研究p53-miR-34a-SIRT1反馈环在血管内皮祖细胞(EPC)复制性衰老过程中的调控作用及机制.方法:培养并鉴定由脐带血来源的EPC;观察第三代和第六代EPC在衰老、凋亡、周期和血管形成等方面的差异;检测第三代和第六代EPC中p53、乙酰化的p53(Ac-p53)、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的表达情况;构建携带微小核糖核酸(miR)-34a 抑制因子的慢病毒载体,明确外源性miR-34a抑制因子能否延缓第六代EPC的凋亡.结果:成功培养了脐带血来源的EPC.第六代EPC的衰老率和凋亡率明显高于第三代EPC,细胞周期主要停留在G0/G1期;第六代EPC的p53表达量高于第三代EPC,Ac-p53和SIRT1表达则相对较低,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转染携带miR-34a抑制因子的慢病毒载体后,第六代EPC衰老情况有所改善,血管形成能力也增强,晚期凋亡率明显减少.结论:p53-miR-34a-SIRT1是EPC复制性衰老过程中的重要反馈调节机制,miR-34a抑制因子可能是延缓EPC衰老的靶点.

  • 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1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心肌细胞肥大的影响及其机制

    作者:裴慧;王立启;王磊;王维;毕秀萍;才晓君;苏国海;赵卓

    目的:观察激活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1(GPER1)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心肌细胞肥大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2~3日龄乳鼠心肌细胞体外原代培养.利用串联质谱标签(TMT)蛋白质谱技术检测蛋白表达差异,并作相关生物信息学分析,筛查其可能的调节机制.机制研究分6组,空白对照组、AngⅡ组、AngⅡ+GPER1激活剂(G1)组、AngⅡ+G1+GPER1抑制剂(G15)组、AngⅡ+G1+ 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抑制剂(U0126)组和AngⅡ+G1+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KT)抑制剂 (MK2206)组,各组n=3.检测各组心肌细胞GPER1的表达,心房钠尿肽(ANP)和B型利钠肽(BNP)的mRNA水平,ERK、AKT蛋白的表达及其相互作用,以及对自噬相关蛋白胞浆型自噬标记轻链3(LC3II)和膜型自噬标记轻链3(LC3I) 的调控.流式细胞技术检测GPER1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AngⅡ诱导心肌细胞肥大呈浓度依赖性,ANP和BNP mRNA水平梯度升高(P<0.05).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显示,心肌细胞上存在GPER1蛋白表达.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结果显示,激活剂G1激活GPER1,并以浓度依赖方式抑制心肌细胞ANP和BNP mRNA水平(P<0.05);在AngⅡ+G1+G15组,心肌细胞ANP和BNP mRNA水平重新升高(P<0.05).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或AngⅡ组相比, AngⅡ+G1组p-ERK、p-AKT蛋白表达增强(P<0.05);与AngⅡ+G1组相比,AngⅡ+G1+G15组p-ERK和p-AKT蛋白表达降低(P<0.05),AngⅡ+G1+MK2206组p-ERK、p-AKT蛋白表达水平和ANP、BNP mRNA水平降低(P<0.05);AngⅡ+G1+U0126组对G1诱导的p-AKT蛋白的表达无影响.流式细胞技术显示,AngⅡ+G1组与AngⅡ组心肌细胞凋亡水平无差异(P>0.05).AngⅡ组较空白对照组LC3II/LC3I比值增大,其自噬水平显著升高(P<0.01).而AngⅡ+G1组较AngⅡ组LC3II/LC3I比值降低,其心肌细胞自噬水平降低(P<0.01).结论:GPER1的激活抑制心肌细胞肥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AKT和ERK信号通路以及细胞自噬相关.

  • 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抗血小板策略新证据——CREATIVE研究解读

    作者:高立建;陈纪林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使用双联抗血小板(DAPT)药物是当前所有指南推荐用于预防血栓事件的标准治疗方案 [1-3].在稳定性和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人群中,使用氯吡格雷有着更多的临床证据,在临床实践中是国人主要使用的P2Y12受体拮抗剂.但氯吡格雷低反应性又是临床实践中需要面临的棘手问题,加倍剂量的氯吡格雷或新一代抗血小板药物中的P2Y12受体拮抗剂包括替格瑞洛﹑普拉格雷以及静脉制剂坎格雷洛,均可能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虽然TRITON-TIMI 38和PLATO两项研究中,普拉格雷﹑替格瑞洛预防血栓事件明显优于氯吡格雷,但出血事件也分别增加32%和25%.当前中国经桡动脉路径行PCI所占比例越来越高,与股动脉路径相比即增加了患者的依从性和舒适感,又能明显减少出血与穿刺并发症发生率 [4].解决氯吡格雷低反应性的理想方式是在能降低血小板低反应的同时,出血风险又无明显增加[5,6].CREATIVE研究结果的公布提供了国人氯吡格雷低反应性的抗血小板证据的治疗方案.

    关键词:
中国循环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z1
2012 01 02 03 04 05 06 z1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Z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