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循环杂志

中国循环

中国循环杂志

Chinese Circulation Journal 중국순환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中国医学科学院
  • 影响因子: 2.8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0-3614
  • 国内刊号: 11-2212/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北京市北礼士路167号(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内)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循环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胡盛寿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扩大室间隔切除术中的应用

    作者:王建德;段福建;焦盼晴;王婧金;王浩;宋云虎

    目的:总结分析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HCM)扩大室间隔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01至2012-12因梗阻性HCM行扩大室间隔切除术56例患者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术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及术后经胸超声心动图结果。
      结果:56例患者中男性36例,女性20例,年龄(46.1±11.3)13~67岁,术前室间隔厚度(26.1±6.9)15~46 mm,左心室流出道峰值压差(87.5±12.5)27~163 mmHg(1 mmHg=0.133 kPa),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外科手术,无住院死亡,无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相关并发症,其室间隔切除厚度为(10.7±2.1)6~16 mm,长度为39.1±5.5(35~55)mm。与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对比,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显示术后即刻左心室流出道峰值流速[(1.68±0.46)m/s vs(4.57±0.99)m/s]、左心室流出道峰值压差[(11.3±7.0)mmHg vs(87.5±34.4)mmHg]均明显减低,二尖瓣反流及收缩期二尖瓣前向运动现象明显较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与术后经胸超声心动图结果对比,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术后即刻左心室流出道峰值流速及峰值压差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中左心室流出道峰值流速(r=0.63)及左心室流出道峰值压差(r=0.48)与术后相关性良好。术后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发现2例患者出现新发室间隔缺损,1例予以外科修补。
      结论: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可以安全用于HCM患者改良扩大室间隔切除术中监测,术前定性二尖瓣反流病因及程度,术后即刻评估左心室流出道梗阻缓解程度、二尖瓣反流程度并及时发现外科相关并发症以指导外科医生进行相应补救。

  • 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价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患儿术后并发症的研究

    作者:李静雅;王芳韵;李晓峰;金兰中;张鑫;马桂琴;郑淋;卫海燕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监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C)患儿术后肺静脉梗阻等并发症的发生。
      方法:对我院66例TAPVC患儿术前,术后围手术期、中期超声心动图测量值进行回顾性分析,监测肺静脉梗阻等并发症的发生。
      结果:66例TAPVC患儿术后围手术期、中期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均较术前增大,右心室前后径均较术前减小,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出现肺静脉梗阻6例患儿应用超声心动图可观测到吻合口处或肺静脉回流处的高速血流信号。6例肺静脉梗阻患儿术后围手术期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较术前增大,右心室前后径缩小,肺动脉压力降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中期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较术前增大,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但右心室前后径、肺动脉压力均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超声心动图可动态监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的手术效果,通过右心室前后径及肺动脉压力等测量值可监测术后肺静脉梗阻的发生。

  • 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的超声参数E/A值对心房颤动导管消融复发的影响

    作者:刘冬玲;汤日波;尹先东;董建增;季汉华;马长生

    目的:探讨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的超声参数,超声心动图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大流速(E)与心房收缩期二尖瓣血流大流速(A)的比值(E/A值)对心房颤动(房颤)导管消融复发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连续入院在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首次行环肺静脉消融的患者277例。根据E/A值将研究人群分为三组:①E/A值正常组(n=203例),0.75<E/A值<2(n=21例);②E/A值轻度异常组(n=53例),E/A值≤0.75;③E/A值重度异常组(n=21例),E/A值>2,比较三组间房颤导管消融的晚期复发率。另按患者术后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n=57例)与未复发组(n=220例)进行比较分析。复发组为消融3个月后发生持续30 s以上的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
      结果:第一部分回顾性分析277例患者中,203例(73.2%)E/A值正常,53例(19.1%)轻度异常,21例(7.6%)重度异常。平均随访91~970(374±276)天,57例(20.6%)晚期复发,其中,E/A值重度异常组房颤复发率为33.3%,E/A值轻度异常组为23.5%,均显著高于E/A值正常组(18.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E/A值为1.22±0.54略高于未复发组1.19±0.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53)。单因素分析,房颤复发的预测因素包括左心室舒张末径(LVEED)、性别,而E/A值不是房颤晚期复发的预测因素(P=0.236)。但将E/A值作为分类变量, 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经校正性别、高血压、糖尿病、LVEDD、左心室收缩末径(LVESD),E/A值异常组是房颤晚期复发的预测因素(危险比2.29,95%可信区间1.01~5.19,P=0.046)。进一步校正LVEDD及E/A值之后,E/A值重度异常组仍然是房颤复发的预测因素(危险比2.27,95%可信区间1.01~5.12,P=0.047)。
      结论:E/A值是房颤导管消融晚期复发的重要预测因素。

  • 社区健康老年人的弗明汉评分与认知功能的关系研究

    作者:王微;侯宇;田志鹏;刘丽楠;周雪莹

    目的:探究社区老年人弗明汉评分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
      方法:利用弗明汉评分方程评价276名健康老年人发生冠心病的风险值。根据弗明汉评分值将研究对象分为高危组(10年内发生冠心病风险>20%),中危组(10年内发生冠心病风险10%~20%),低危组(10年内发生冠心病风险<10%)。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与中国成人智力量表(CISA)评估认知能力,比较不同危险分组间的认知功能水平差异。
      结果:随着发生冠心病的风险的递增(即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研究对象的MMSE得分下降[(26.9±1.45)分vs(24.3±1.53)分vs(22.2±1.43)分,P=0.014];Pearson相关分析的结果显示,研究对象的MMSE得分与弗明汉评分值呈负相关关系(r=-0.213,P<0.001),弗明汉评分得分对研究对象认知功能有显著相关关系的项目包括:MMSE得分、问题解答、宫格补缺、口头运算、词义分辨、分类概括(r=-0.247,-0.167,-0.132,-0.152,-0.256,P均<0.05)。
      结论:健康老年人发生冠心病的风险水平与认知功能存在负相关,弗明汉评分危险积分值越高,认知水平越低。

  • 血压变异与动态动脉硬化指数的关系探讨

    作者:张丁丁;刘芳超;姜雪;黄建凤

    目的:探讨血压变异与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的关系。
      方法:共入选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且均未服用降压药物的研究对象280例。根据24 h动态血压监测数据计算出各血压变异指标及AASI。AASI计算方法为1减去24 h舒张压对收缩压的回归系数。
      结果:280例研究对象平均年龄为(50.4±13.3)岁,其中男性161例,高血压患者138例。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 AASI与年龄(r=0.272, P<0.001)、24 h平均脉压(r=0.504, P<0.001)、夜间舒张压下降率(r=-0.334, P<0.001)和24 h舒张压波动性(r=-0.520, P<0.001)相关。反杓型血压昼夜节律患者的AASI显著高于杓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杓型与非杓型和超杓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血压晨峰者AASI显著高于非晨峰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调整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及血压后,24 h平均脉压(β=0.003, P<0.001)、夜间舒张压下降率(β=-0.001, P<0.05)、24 h收缩压波动性(β=0.032, P<0.001)、24 h舒张压波动性(β=-0.064, P<0.001)和24 h心率波动性(β=0.006, P<0.001)与AASI独立相关。
      结论:AASI与血压波动性、夜间舒张压下降率、血压昼夜节律和血压晨峰等多种血压变异指标相关,是反应动脉硬化和血压变异的综合指标。

  • 高血压患者不同血压昼夜节律对心功能的影响

    作者:史平平;刘永铭;乔成栋

    目的:研究高血压患者不同血压昼夜节律对心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择昼间血压控制良好的高血压患者180例,根据血压昼夜节律不同划分为杓型组30例、非杓型组99例和反杓型组51例,测定心功能,分析心功能改变与临床相关指标及血压昼夜节律间的关系。
      结果:杓型组、非杓型组和反杓型组三组间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高血压分级及降压药物使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①脉冲多普勒二尖瓣E峰与组织多普勒二尖瓣环E'峰之比值(E/E')在杓型组、非杓型组及反杓型组依次升高(8.1±2.4,8.6±2.5,9.6±3.2,P<0.05),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左心房容积指数反杓型组和非杓型组大于杓型组[(43.8±11.8)ml/m2,(40.7±9.8)ml/m2,(36.6±8.5)ml/m2,P<0.05或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③E/E'与夜间收缩压、年龄呈正相关,而与夜间血压下降率(BPR)呈负相关,其中与年龄及夜间BPR独立相关;左心房容积指数与夜间收缩压、脉压、年龄、高血压病程呈正相关,与平均舒张压、昼间舒张压、夜间BPR呈负相关,其中与夜间BPR、脉压、高血压病程独立相关。三组间比较左心室射血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血压昼夜节律异常与高血压患者的心脏损害有关,从非杓型组到反杓型组心功能损害逐渐加重,以舒张功能损害为主。

  • 2010年~2012年中国心血管外科微创技术的开展情况分析

    作者:华琨;郑哲;王巍;孙寒松;袁昕;高华炜;胡盛寿

    目的:根据中国心血管外科注册登记研究数据,分析中国心血管外科微创技术的应用现状和未来发展。
      方法:中国心血管外科注册登记研究组包括全国19个省市45家协作医院。2010-09至2012-03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及所有协作医院共收集成人心血管外科病例16480例,分为常规手术组14503例(92.5%)和微创手术组1977例(7.5%)。通过对资料进行分析,以期了解我国的微创心血管外科的现状和未来的走向。
      结果:从纳入患者的基线资料可见,微创手术组比常规手术组年龄偏小,术前一般情况较好,病情较稳定。微创手术组中复合手术方式与另外四种微创手术相比更能够明显缩短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重症监护时间、住院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和减少术后引流量,同时(除与机器人手术比外)能够明显减少术中和术后红细胞、血浆的使用(P均<0.01)。接受微创手术患者中有12例(0.6%)出现院内死亡,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4%。
      结论:微创心血管外科技术在国内越来越多地得到应用,其短期安全性和有效性值得肯定,未来随着心血管疾病谱的改变,微创技术的方式和治疗的病种也会发生改变。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前过渡期使用沙格雷酯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作者:彭猛;蒋雄京;董徽;邹玉宝;关婷;宋雷;张慧敏;吴海英

    目的:探索外周动脉支架术后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之前的患者在过渡期使用沙格雷酯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方法:2012-05至2013-04连续入组已行外周动脉支架术并计划行CABG的患者40例。停止双联抗血小板后随机分为单纯低分子肝素组和沙格雷酯+低分子肝素组(沙格雷酯组),5~7天后进行CABG,外科术前24 h停用沙格雷酯。随机前(基线)、CABG前24 h及1 h均测量血小板抑制率(由胶原+5羟色胺诱导聚集)。
      结果:两组间血小板抑制率在基线[(87.33±6.82)%vs (86.11±6.87)%,P=0.577]及CABG术前1 h [(62.60±12.39)%vs (56.19±14.99)%,P=0.14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AGB术前24 h沙格雷酯组较单纯低分子肝素组高[(83.87±8.99)%vs (63.13±10.88)%, 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ABG术前24 h沙格雷酯组血小板抑制率较基线下降幅度低于单纯低分子肝素组[(3.46±6.18)%vs (22.98±9.43)%,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ABG术前1 h较基线下降幅度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73±14.19)%vs (29.92±14.28)%,P=0.257]。
      结论:使用沙格雷酯+低分子肝素较单纯使用低分子肝素可使血小板抑制率保持更高,停用后血小板功能可快速恢复。联用沙格雷酯可能是解决过渡期无抗血小板药物保护的有用策略。

  • 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作者:王海波;黄宜杰;吴强;路雯;刘奕

    目的:观察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新药替格瑞洛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临床疗效,并将其与氯吡格雷的疗效进行对比,以获取关于替格瑞洛在国内临床应用方面的前瞻性临床数据。
      方法:接受替格瑞洛治疗的157例STEMI患者为研究组,给予替格瑞洛+阿司匹林治疗;150例氯吡格雷治疗的STEMI患者为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治疗。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时,对两组患者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血栓再形成发生率以及血常规等疗效相关的指标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研究组1、3、6个月时的MACE事件累积发生率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半径、左心室射血分数、血小板水平、ST段回落情况等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在不良反应方面,研究组患者的呼吸困难、出血事件发生率稍高,但并不影响治疗且不需采取特殊处理。
      结论:替格瑞洛在改善STEMI患者的血小板水平、心功能等方面的疗效与氯吡格雷基本相近,关于其国外所报道的临床疗效优势需进一步验证。

  • 冠状动脉造影患者围术期焦虑情况分析

    作者:尤宏钊;刘德祥;丁润宇;申彦雅;孙爽;王虹剑;伏蕊

    目的:分析患者在冠状动脉造影(CAG)前后是否存在焦虑及其变化情况,并探讨多种因素对围术期焦虑的影响,为CAG患者围术期的心理干预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入选于2012-12至2013-12在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行CAG的住院患者379例。术前采集患者基本信息,同时采用中国A型行为问卷(TABQ)及焦虑自评量表(SAS)了解患者的人格特征和焦虑水平;造影次日再次评价焦虑水平。分析性别、年龄、病程、文化程度、A型人格、造影结果及血运重建治疗方案对围术期焦虑水平的影响。
      结果:CAG前及术后SAS评分高于中国常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AG术前,女性SAS评分高于男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AG术后女性、年龄>50岁、病程>1年、初中及以下学历者SAS评分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SAS评分较术前明显下降,但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SAS评分下降不明显。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造影术后与术前SAS评分的差值与文化程度负相关(P<0.05),与病程正相关(P<0.05)。
      结论:CAG检查可改善患者焦虑情绪,减轻患者心理负担,可有针对性的进行围术期心理干预。

    关键词: 冠状动脉造影 焦虑
  • 氯吡格雷与质子泵抑制剂联合应用于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安全性与疗效的Meta分析

    作者:庞军;张钲;白明;张宏玲;李娜;彭瑜;李强;张博

    目的:应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氯吡格雷联用质子泵抑制剂(PPI)与单用质子泵抑制剂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冠心病患者中的安全性与疗效。
      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CNKI、VIPH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间截至2014-03。根据纳入、排除标准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并提取资料。对符合标准的研究采用RevMan 5.2进行异质性检验及Meta分析。根据纳入标准终纳入14篇文献,共入选病例52274例。氯比格雷联用PPI者为试验组(n=8465),单用氯比格雷者为对照组(n=43809),比较两组的安全性及疗效。
      结果:试验组患者较对照组的全因死亡率(OR=1.20,95%CI:1.05~1.37)、再次心肌梗死发生率(OR=1.19,95%CI:1.07~1.33)、血运重建率(OR=1.22,95%CI:1.08~1.39)的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试验组患者较对照组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OR=1.29,95%CI:0.98~1.69)、支架内血栓(OR=1.22,95%CI:0.97~1.54)、消化道出血(OR=0.95,95%CI:0.55~1.67)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与氯吡格雷竞争CYP2C19酶位点的PPI(如奥美拉唑、埃索美拉唑)会增加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同时导致PPI的胃肠道保护作用降低。
      结论:PCI术后患者应用氯吡格雷联合PPI可增加全因死亡率、再次心肌梗死发生率,血运重建率,同时胃肠道保护作用降低。上述情况尤其发生在与氯比格雷联用竞争CYP2C19位点的PPI(奥美拉唑、埃索美拉唑)的患者中。

  • 瑞舒伐他汀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刘阳春(综述);李浪(审校)

    研究表明,瑞舒伐他汀不仅具有强效降脂这一调脂效益,尚具有逆转斑块、抗炎、抗氧化、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及免疫调节等多方面作用。作为一个强有力的他汀类药物,瑞舒伐他汀在防治心血管疾病方面体现了巨大潜力。本文就瑞舒伐他汀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 骨硬化蛋白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何方(综述);张文斌;傅国胜(审校)

    骨硬化蛋白是WNT/β-链蛋白信号通路的阻滞剂,由SOST基因编码,在矿化组织包埋的细胞中特异性表达。近,有相关研究陆续提示了循环骨硬化蛋白水平与糖尿病、高血脂、肥胖、高尿酸血症等一系列冠心病危险因素密切相关。此外,一些研究表明,骨硬化蛋白存在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可能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和血管钙化。本文在回顾骨硬化蛋白的结构功能、表达调控的基础上,对其与冠心病相关危险因素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做一综述。

  • 硫化氢与糖脂代谢研究进展

    作者:张松;孙丽(综述);李悦(审校)

    硫化氢(H2S)是继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碳(CO)之后的第三类气体信号分子,在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中作为一种内生性生理调节剂发挥重要作用。近年研究发现H2S参与胰岛素分泌调节、能够改善胰岛素敏感性,还可降低人体血浆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H2S供体在糖、脂代谢异常中的临床应用前景值得期待。

  • 间充质干细胞在腹主动脉瘤治疗应用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裴华伟(综述);常谦(审校)

    腹主动脉瘤是腹主动脉局部永久性扩张,常见于65岁左右老年患者,发病时多无症状,直至破裂死亡,有效的早期干预是改善腹主动脉瘤患者预后的主要措施。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种能多向分化的祖细胞,能够促进病变血管的重构,改善血管功能。目前研究发现间充质干细胞注射能够抑制腹主动脉瘤壁中的病理改变,延缓腹主动脉瘤的进展。本文将对近年来间充质干细胞在腹主动脉瘤重构过程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 心肌缺血预适应作用对老年大鼠心肌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

    作者:韩劲松;王辉山;韩宏光;尹宗涛;汪曾炜

    目的:本研究探索心肌缺血预适应(IPC)对老年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后的影响及机制。
      方法:取21~23月龄老年Wistar大鼠32只,建立离体心脏Langendorff灌注模型,分为4组(每组8只):对照组、I/R组、IPC组、强化IPC组。对照组采用全心灌流180 min,不做任何处理。I/R组采用心脏平衡灌流30 min后,缺血30 min,再复灌120 min。IPC组采用心脏平衡灌流10 min,经两次缺血5 min再灌注5 min后,缺血30 min,再复灌120 min。强化IPC组采用心脏平衡灌流10 min,经四次缺血5 min再灌注5 min后,缺血30 min ,再复灌120 min。比较各组复灌30 min、60 min、90 min、120 min后心排血量的恢复率以及左心室发展压、左心室内压大上升和下降速率(±dp/dtmax)的恢复率;检测缺血前及复灌120 min后冠状动脉流出液中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和乳酸脱氢酶活性,心肌组织中丙二醛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各组取心尖肌做冰冻切片行过氧化物酶体增生激活受体γ协同刺激因子1α(PGC-1α)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计算出平均积分吸光度。
      结果:IPC组与I/R组丙二醛含量、CK-MB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左心室发展压、±dp/dtmax恢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强化IPC组与I/R组比较,CK-MB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明显减少(P<0.01),丙二醛含量明显降低(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明显增加(P<0.01),心排血量、左心室发展压、±dp/dtmax恢复率明显增加(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GC-1α的表达:IPC组与I/R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强化IPC组表达明显增加,与I/R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老年大鼠心肌IPC的保护作用减弱,可能机制是老年心肌PGC-1α蛋白表达降低,使老年心肌调节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作用下降,进而影响老年心肌对应激反应的防护能力,使IPC对老年心肌不能发挥保护作用。而强化IPC使PGC-1α表达增加,恢复了对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调节能力,进而恢复了IPC对老年心肌的保护作用。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和肝细胞生长因子促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增生机制的研究

    作者:钱雪松;安丰慧;刘普;陈波;李春坚;王连生;杨志健;陶正贤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VEGF165)和肝细胞生长因子(HGF)促进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增生机制的异同。
      方法:将15头雄性中华小型猪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构建心肌梗死模型。实验动物分成三组:对照组、VEGF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组(Ad-VEGF组)、HGF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组(Ad-HGF组),每组5只。将1×1010pfu的Ad-VEGF和Ad-HGF分别局部注射到Ad-VEGF组和Ad-HGF组猪的心肌梗死周围区,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注射到对照组。通过门控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成像仪检测心肌灌注和心脏功能,通过免疫印迹法检测VEGF165和HGF在心肌的表达,采用免疫荧光双染和免疫共沉淀分析心肌细胞增生。
      结果:①在Ad-VEGF组,心肌梗死区和梗死周围区的VEGF165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心肌(P<0.01);在Ad-HGF组,心肌梗死区和梗死周围区的HGF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心肌(P<0.01)。②高表达的VEGF165和HGF改善梗死后心肌灌注和心脏功能。③VEGF165和HGF可促进梗死区和梗死周围区心肌细胞增生。④VEGF165通过p27促心肌细胞增生。⑤HGF通过p21和p27促心肌细胞增生。
      结论:VEGF165和HGF改善梗死后心肌灌注和心脏功能,促心肌细胞增生,但VEGF165和HGF促心肌细胞增生途径不同。

  • 应用微电极芯片技术评价抗心房颤动药物对兔右心房快速起搏模型的影响

    作者:孙娟;黄焰;张玲;马嵋;郭新贵;焦昌安;郭玉君;刘海利;李天奇;徐文莉;马依彤

    目的:应用微电极芯片技术筛选和评价抗心房颤动(房颤)药物对兔右心房快速起搏模型的影响。
      方法:兔32只随机分为4组:钾离子通道阻断剂Tetraethylammonium组(TEA组,n=8),钾离子通道阻断剂氯化钡组(BaCl2组,n=8),钾离子通道阻断剂氯化镉组(CdCl2组,n=8),胺碘酮组(n=8)。经颈内静脉将电极置入右心房,以600次/分行心房快速起搏(RAP),给予TEA、BaCl2、CdCl2和胺碘酮观察抗房颤药物作用的离子通道对电生理指标场电位时程(fAPD)的影响。
      结果:24小时快速起搏后,20 mmol/L TEA 使场电位时程由(176.67±8.66)ms延长到(196.11±10.76)ms (P=0.012)。1×10-4mol/L BaCl2使场电位时程由(182.22±12.87)ms延长到(191.11±13.09)ms(P=0.039)。CdCl2使场电位时程由(178.33±7.85)ms延长到(206.67±9.70)ms(P=0.0015)。2×10-6 mmol/L胺碘酮灌流心脏组织,场电位时程由(167.38±13.67)ms延长到(185±15.14)ms(P=0.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快速起搏兔右心房致房颤模型是一种简单可行的抗房颤药物筛选模型,结合微电极芯片技术有可能用于抗房颤药物开发的早期快速筛选。

  • 氯沙坦影响大鼠心肌梗死后心室重塑的机制研究

    作者:崔贞玉;韩素霞;冯磊;董晓光;郭李平;常建梅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2对大鼠心肌梗死(MI)后心肌组织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表达与心肌重塑的影响,进一步阐明氯沙坦对大鼠MI后心肌重塑的作用机制。
      方法:将32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MI组、MI+氯沙坦小剂量组[MI+10 mg/(kg·d)]和MI+氯沙坦大剂量组[MI+20 mg/(kg·d)],各组均8只,随后将MI组和氯沙坦组大鼠建立心尖部MI模型。术中检测梗死前后心电图变化情况。术后24 h开始灌胃给药,给药期1个月,给药结束后测大鼠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并取大鼠心尖部心室肌组织,测其重量,随后组织固定切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改变情况,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和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ACE2和AngⅡ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
      结果:MI组左心室重量及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氯沙坦各组的上述指标均有所改善,呈剂量依赖性。病理结果显示, MI组大鼠梗死区域可见心肌细胞肿胀、破裂,间质增生,炎症细胞浸润明显;MI+氯沙坦大剂量组心肌细胞坏死少见,肿胀减轻;MI+氯沙坦小剂量组居中;假手术组心肌纤维排列规则,无病理改变。MI组心肌内AngⅡ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给予氯沙坦后,表达量呈剂量依赖性下降。MI组心肌内ACE2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均略高于假手术组(P<0.05),氯沙坦各组继续升高,呈剂量依赖性。
      结论:氯沙坦可增加大鼠ACE2表达量,进而通过抑制心肌组织内AngⅡ表达来改善MI后的心室重塑。

  • 白藜三醇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血管生成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

    作者:史彤彤;程明月;张超群;张卓琦;王志荣

    目的:探究白藜三醇(Res)对正常状态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血管生成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
      方法:体外培养HUVEC,实验分为:DMEM高糖(<4500 mg/L)培养基培养组(正常组)、白藜三醇组(药物组)、白藜三醇+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阻断剂组(LY294002,药物阻断剂组1)、LY294002组(阻断剂组1)、白藜三醇+NG-硝基-L-精氨酸甲酯盐酸盐组(一氧化氮合酶阻断剂L-NAME,药物阻断剂组2)、L-NAME组(阻断剂组2),其中LY294002为磷脂酰肌醇3-激酶阻断剂。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磷酸化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p-eNOS)蛋白的表达;亚硝酸还原酶法检测一氧化氮(NO)的水平;迁移小室(transwell chamber)检测内皮细胞的迁移能力;小管形成实验检测内皮细胞的体外小管形成能力。
      结果:①药物组(1、5μmol/L)与正常组相比细胞增殖增加(P<0.01);药物组(5μmol/L)与药物组(0.2、10、20μmol/L)相比细胞增殖增加(P<0.01);药物组(20μmol/L)对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②药物组(5μmol/L )较正常组p-Akt、p-eNOS蛋白表达增加(P<0.05~0.01),NO水平增加(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药物阻断剂组1 p-Akt、p-eNOS蛋白表达与药物组比较均减低(P均<0.01),NO水平减低(P<0.05);药物阻断剂组1(5μmol/L)较阻断剂组1 p-Akt蛋白、p-eNOS蛋白及NO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③细胞迁移及小管形成实验:药物组(5μmol/L)内皮细胞迁移率及体外小管形成数量大于正常组(P<0.01),药物阻断剂组2内皮细胞迁移率及体外小管形成数量小于药物组(P<0.01)。
      结论:白藜三醇可能通过激活PI3K/Akt/eNOS信号通路诱导正常状态下内皮细胞NO水平的增加,从而促进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及体外小管形成。

  • 生物可吸收支架的循证医学证据和展望

    作者:陈纪言;董豪坚

    生物可吸收支架的研发历史可追溯到大约20年前,尽管根据目前的试验结果,还不能肯定生物可吸收支架一定优于目前正应用于临床的药物洗脱支架(DES),需要解决降解时间及支架内血栓、支架通过病变的能力以及支架释放后内皮化速度和炎症对损伤的反应机制等问题,但生物可吸收支架的降低靶部位的再狭窄率,中长期内支架被局部组织吸收从而降低该部位受到的药物及炎症刺激等多种优势已逐渐显现,很可能成为未来的重要发展研究方向。

  • 心血管急症救治(10)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合理应用(续9)

    作者:张海澄

    要严格把握抗心律失常药物的适应证及其不良反应,正确应用,以减少其致心律失常作用,必须避免滥用药物。应尽量选用疗效高而副作用小的药物。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重点在于熟练把握每种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机制、疗效、副作用和治疗原则,根据患者的情况个体化使用。随着各种新型抗心律失常药物问世,其临床应用价值仍需验证,用好经典的抗心律失常药仍是临床亟需。只要对患者进行认真评估、危险分层,个性化给药,加强监测,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还是安全有效的。

  • 本刊已启用稿件管理系统

    作者:《中国循环杂志》编辑部

    为顺应当今期刊网络化、数字化的发展趋势,更好地为广大作者、读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中国循环杂志》社于2014年1月正式启用稿件管理系统。该系统采用先进的数据库及网络技术,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稿件管理系统将协助作者、编辑、审稿专家、编委、总编等相关人员多位一体地进行稿件业务处理,解决编辑部对稿件网络化流程管理的需要,并实现各类查询功能,方便作者及时了解稿件进程、缩短稿件处理周期。

  • 欢迎关注《中国循环杂志》微信和微博

    作者:《中国循环杂志》编辑部

    《中国循环杂志》是一本有着近30年历史的,以专业、严谨、务实态度,刊登高质量、高水准学术论文的学术期刊。

  • 《中国循环杂志》在《2012年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的期刊评价指标

    作者:

    1《中国循环杂志》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3版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中2012年主要计量指标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3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2012年期刊引用计量指标:本刊核心影响因子0.700,核心总被引频次824次,在19种心血管病学类期刊中核心影响因子排名第5位,核心总被引频次排名第8位。

  • 谈医学生涯中部分难忘的病例(三十六)

    作者:陈在嘉

    病例75陈旧性心肌梗死室壁瘤主肺动脉栓塞导致猝死
      男性,63岁,退休干部。患者于1964-04-15上阳台看焰火突觉心窝部闷胀不适,伴左上肢酸胀和全身出大汗,无明显心慌、气短,随即下楼休息,闷胀持续约40分钟,当晚尚能入睡。次日午间又发作一次,伴大汗。嗣后常有短暂发作,含硝酸甘油可缓解,频繁一天发作5次。心慌、气短、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已一周,加重一天,于1964-05-07住入本院。

  • 中国微创心血管外科:现状和展望

    作者:华琨;郑哲

    微创技术是心血管外科发展的方向之一。微创心血管外科相关技术包括小切口技术、胸腔镜、机器人和复合技术等。近年来,微创心血管外科发展迅速,随着一些新的微创技术的出现,相关研究结果陆续发表,并在某些领域达成一定的专家共识和指南推荐。

    关键词: 微创 心血管外科
  • 2014年中国心脏大会会议纪要

    作者:许菁

    8月7~10日,2014年中国心脏大会在北京召开。本届大会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与《中国循环杂志》社联合主办,中华医学会协办。

  • 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成立

    作者:许菁

    随着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的正式挂牌运行,作为中心的智库组织--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经过积极筹备,于2014-08-07在中国心脏大会期间正式成立。成立大会上,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常务副主任胡盛寿院士指出,成立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的目的是搭建专家工作平台,为我国心血管病防治事业献计献策,帮助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做好顶层设计和长远规划。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聘任高润霖为主任委员,李立明、肖瑞平、吴以岭、张运、胡盛寿、黄从新、葛均波、韩雅玲和霍勇等为副主任委员。

中国循环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z1
2012 01 02 03 04 05 06 z1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Z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