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循环杂志

中国循环

中国循环杂志

Chinese Circulation Journal 중국순환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中国医学科学院
  • 影响因子: 2.8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0-3614
  • 国内刊号: 11-2212/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北京市北礼士路167号(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内)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循环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胡盛寿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在非活产缺陷儿中的发生状况

    作者:欧艳秋;刘小清;麦劲壮;韩凤珍;陈寄梅;潘微;庄建

    目的:了解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CCHD)在非活产缺陷儿中的检出和诊断情况.方法:通过病历回顾的方法选取我院2005-01-01 至2010-12-31胎儿及新生儿14 342例,非活产缺陷儿249例.主要诊断手段为胎儿超声心动图.分析CCHD在非活产缺陷儿中的检出率及构成比例.结果:14 342例胎儿及新生儿的先天性心脏病总检出率为10.95‰(157例),非活产缺陷儿的249例(1.74%),CCHD 43例占非活产缺陷儿的17.27%.43例中CCHD的亚型比例分布依次是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52‰(13例);右心室双出口36‰(9例)、单心室32‰(8例)、大动脉转位24‰(6例)、左心室发育不良综合征等16‰(12例).95.35%(41/43)的CCHD胎儿孕母选择性终止妊娠.249例非活产缺陷儿中CCHD的检出率女性高于男性(30.38% vs 1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6),胎儿CCHD平均诊断孕周为(26.9±4.9)周,20~30周诊断病例占67.44%.结论:非活产缺陷儿的CCHD检出率高.胎儿超声心动图技术的提高有助于胎儿时期检测出CCHD.

  • 应用99mTc-DTPA肾动态显像评价心脏移植术后1个月及1年肾功能的变化

    作者:李建强;宋云虎;黄洁;孙晓昕

    目的:应用99mTc-DTPA肾动态显像评价心脏移植患者术后1个月及1年肾功能的变化.方法:分析81例经99mTc-DTPA肾动态显像评价肾功能的心脏移植患者术后1个月、术后1年肾功能的变化,另定义肾小球滤过率(GFR)<60 ml/min为肾功能不全,将患者分为术前肾功能不全组(n=25)和术前非肾功能不全组(n=56)进行分析.分析术后应用免疫抑制剂环孢素者或他克莫司者术后1个月、术后1年肾功能不全发生率的变化.结果:心脏移植术前、术后1个月及术后1年肾功能不全发生率分别为30.9%、43.2%和60.5%,术后1年严重肾功能不全发生率6.2%.全组患者心脏移植术后1年GFR(56.72±19.08)ml/min较术前GFR(70.81±20.80)ml/min显著降低(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血肌酐术后1年与术前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术前肾功能不全组,心脏移植术后1个月GFR(56.08±17.62)ml/min与术前GFR(47.71±9.98)ml/min相比显著升高(P<0.05),术后1年GFR(50.02±17.45)ml/min较术前增高,但无显著差异;术前非肾功能不全组,心脏移植术后1个月GFR(68.80±18.39)ml/min、术后1年GFR(59.71±19.17)ml/min较之术前GFR(81.21±15.27)ml/min均显著降低(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应用免疫抑制剂环孢素者肾功能不全发生率术后1年(68.2%)与术前(28.3%)相比显著升高(P<0.01),而应用他克莫司者无显著差异,且两者术后1年时Ⅱ级以上排异反应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心脏移植术后1年GFR显著降低,但血肌酐升高不明显,应用99mTc-DTPA肾动态显像较之血肌酐评价肾功能有优势.

  • 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的心电图特点及术后转归

    作者:冯雪;李晓峰;袁越;张励兵;宋振江

    目的:探讨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的心电图诊断特点和术后异常Q波变化.方法:收集我院心脏外科2006-01至2011-12实施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手术患儿12例,分为婴儿组(≤1岁,n=6)和儿童组(>1岁且≤5岁,n=6),对术前12例心电图和术后存活9例异常Q波的12个月随访结果进行分析.心电图主要分析:①Ⅰ、aVL导联异常Q波和T波倒置;②V4~6导联异常Q波和ST-T改变;③左心室肥厚;④术后Ⅰ、aVL、V4~6导联异常Q波变化.超声心动图观察左心室收缩功能变化.结果:两组在Ⅰ、aVL导联异常Q波和T波倒置、V4~6导联ST-T改变出现率均很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婴儿组V4~6导联异常Q波出现率明显高于儿童组(P<0.05);术后1、6、12个月随访,儿童组异常Q波缓解程度明显高于婴儿组(P<0.05),婴儿组左心室收缩功能改善明显.结论:小儿心电图Ⅰ、aVL导联异常Q波和T波倒置是诊断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的重要依据,V4~6导联异常Q波是婴儿型与儿童型鉴别的重要依据.对小婴儿早期实施外科手术,有利于异常Q波得到缓解、终消失及左心功能改善.

  • 超声心动图评价急、慢性肺栓塞患者右心室重构的研究

    作者:解东兴;邓晓蕴;刘慧林;张志勇;郑琨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技术评价急、慢性肺栓塞患者右心室功能及重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急性肺栓塞患者30例(急性肺栓塞组)和慢性肺栓塞患者30例(慢性肺栓塞组),另选30例健康者为正常对照组.二维超声测量右心室前壁厚度(RVAWTd);多普勒超声测量三尖瓣反流压力阶差(TRPG)及肺动脉压力(SPAP);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技术测量各组患者的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RVEDV)、右心室收缩末期容积(RVESV)及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TDI)测量三尖瓣环心肌运动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m)、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m)及Em/Am.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急性肺栓塞组及慢性肺栓塞组RVAWTd、TRPG、SPAP、RVEDV、RVESV、Am值增大(P<0.01~0.05),Em、Em/Am、RVEF值减小(P<0.01);与急性肺栓塞组比较,慢性肺栓塞组TRPG、SPAP、RVAWTd、RVEDV值均增大(P<0.01~0.05).结论:急、慢性肺栓塞患者可发生右心室功能变化及形成右心室重构,慢性肺栓塞患者较急性肺栓塞患者更为严重,超声心动图评价肺栓塞患者右心室重构简便、客观、有效.

  •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血栓形成危险因素的分析

    作者:傅德建;何剑;张向阳

    目的:研究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左心房(LA)或左心耳(LAA)内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非瓣膜性房颤左心房或左心耳附壁血栓形成61例为血栓组(其中男性35例,女性26例)和无附壁血栓形成278例为非血栓组(其中男性189例,女性89例),对两组的既往史、烟酒史、临床生化指标和超声心动图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血栓组和非血栓组左心房内径[(47.0±6.8)mm比(39.1±6.7)mm,P=0.000],左心室射血分数[(53.8±14.8)%比(60.6±9.9)%,P=0.001];服用阿司匹林[23.0%比48.9%,P=0.000],非阵发性房颤[41.0%比22.7%,P=0.0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左心房内径(OR=1.191,95%CI 1.126~1.261),左心室射血分数(OR=0.969,95%CI 0.941~0.997),服用阿司匹林(OR=0.308,95%CI 0.141~0.674),非阵发性房颤(OR=2.412,95%CI 1.097~5.304)是左心房和左心耳内血栓形成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左心房直径扩大、左心室射血分数减低是非瓣膜性房颤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服用阿司匹林对预防房颤血栓形成可能有一定作用.

  • ACC评分对动脉调转术后患儿早期预后的评估效果

    作者:曾敏;李守军;王旭;晏馥霞;闫军

    目的:ACC(Aristotle comprehensive complexity score)评分系统是近年来开始应用于先天性心脏病手术难度评估的工具,能够预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早期死亡率和病残率.本文目的在于探讨ACC评分对动脉调转术(ASO)后患儿早期预后的评估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2008-01至2010-01小儿外科中心ASO手术患儿171 例.计算所有患儿ACC分值,分析ACC评分对ASO术后患儿死亡率及快速康复治疗的影响,以线性回归分析ACC评分与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的关系.结果:171例患儿ACC评分结果为12.44±2.33(10~21.5,中位数13),死亡人数7例.171 例患儿中,6例ACC评分大于20,死亡5例.23例快速康复治疗患儿ACC评分<13,快速康复患儿与非快速康复患儿ACC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ACC评分与机械通气时间呈明显正相关(相关系数8.03,R2=0.921,P=0.000).结论:ACC评分与ASO患儿术后早期死亡率以及机械通气时间呈明显正相关,ACC评分大于20的患儿死亡率高,应积极降低其非手术依赖风险.

  •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窦性心率震荡的变化

    作者:佟光明;王翎;乔青;李洁;徐海祥;潘旭东

    目的:了解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HS)患者窦性心率震荡的变化.方法:对75例患者进行整夜(>7 h)多导睡眠仪监测,同时同步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根据多导睡眠仪监测结果得出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分别作出有无SAHS的诊断,将研究对象分为SAHS组(AHI≥5,n=52)与对照组(AHI<5,n=23),比较两组患者窦性心率震荡参数-震荡初始值(TO)、震荡斜率值(TS)的变化.结果:SAHS组较对照组震荡斜率值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震荡初始均值均<0,SAHS组>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AHS组24 h室性早搏的数量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AHS组与对照组相比存在窦性心率震荡减弱现象,表明SAHS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受损,震荡斜率降低可能作为预测SAHS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一项指标.

  • 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围术期炎症反应的影响

    作者:石佳;李军;张喆;袁素;陈芳;何爱霞;王古岩;薛庆华;肖文静;李立环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胰蛋白酶抑制剂乌司他丁对围术期体温、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评分、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的影响.方法:300例择期体外循环冠状动脉(冠脉)旁路移植术或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50例.实验组于麻醉诱导后、肝素化后以及鱼精蛋白中和后,分别给予乌司他丁各100万单位,对照组则给予等量生理盐水.2组分别于手术开始前、手术结束即刻、术后8 h、16 h、24 h、48 h和72 h记录体温(膀胱温)、评估SIRS评分、采集静脉血行血常规检查.结果:两组体温、SIRS评分和白细胞计数均在术后8小时达到高峰,随后逐渐下降,但至术后72 h仍显著高于手术前水平(P<0.01);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自手术结束即刻显著上升,至术后72小时仍未有下降趋势,显著高于手术前水平(P<0.01).在术后8 h、16 h、24 h、72 h四个时间点,实验组体温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在术后8 h、16 h、24 h、48 h四个时间点,实验组SIRS评分、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发症发生率与死亡率在两组间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显著降低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围术期体温、SIRS评分、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 活化T细胞核因子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及该蛋白2518G/A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

    作者:杨丽霞;郭瑞威;齐峰;石燕昆;王先梅;任丽;徐安妨

    目的:研究活化T细胞核因子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及该蛋白2518G/A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300例,根据冠状动脉(冠脉)造影结果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180例,稳定型心绞痛组120例.另选冠脉造影正常者为对照组60例.应用Gensini评分评定狭窄程度,酶联免疫法测定活化T细胞核因子(NFAT)、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浓度,多聚酶链反应--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样性(PCR-RFLP)方法检测MCP-1 2518G/A基因多态性.结果:①急性冠脉综合征组的NFAT、MCP-1浓度显著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CP-1浓度与NFAT呈正相关(r=0.65,P<0.05).②冠脉病变Gensini评分与NFAT、MCP-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糖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③MCP-1 2518G/A基因有三个基因型,GG型的MCP-1浓度较AG型及AA型升高(P<0.05),ACS组GG型基因和G等位基因频率较稳定型心绞痛组及对照组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浆NFAT与MCP-1水平的升高及MCP-1 2518G/A基因多态性与冠脉病变程度相关.

  • 心肌梗死后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发展进程

    作者:赵慧强;陈晖;李东宝;张鹤萍;姚道阔;梁思文;丁晓松;王雷;李虹伟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后侧支循环出现的规律与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5-06至2011-06在我科住院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心肌梗死患者1 524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时间和心肌梗死类型分为四组:24 h内急诊冠状动脉造影的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785例(24 h之内组);7天至2周内行择期冠状动脉造影的STEMI患者328例(7天至2周内组);STEMI 1个月以后行冠状动脉造影的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172例(1个月以上组);3天内行冠状动脉造影的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NSTEMI)患者239例(NSTEMI组).通过分析各组的影像资料,观察梗死相关动脉出现侧支循环的发生率;分别采用Rentrop's分级和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分级对逆向侧支循环和同侧桥侧支循环水平进行评价.结果:各组总侧支循环的发生率依次为:24 h之内组20.5%、7天至2周内组42.7%、1个月以上组71.5%、NSTEMI组57.5%;其中逆向侧支发生率为:24 h之内组20.5%、7天至2周内组41.5%、1个月以上组60.5%、NSTEMI组48.5%;同侧桥侧支的发生率依次为:24 h之内组1.1%、7天至2周内组6.4%、1个月以上组36.0%、NSTEMI组18.4%.24 h之内组内有侧支循环亚组与无侧支循环亚组比射血分数增高、死亡率降低(P<0.05);7天至2周内组、1个月以上组、NSTEMI组有侧支循环亚组与无侧支循环亚组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TEMI患者在12 h内就可以出现逆向侧支循环,随时间延长侧支循环发生率和水平增加.而同侧桥侧支循环多在心肌梗死1个月后出现,而且只见于病变完全闭塞或次全闭塞时.

  •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冠心病室壁运动幅度及舒张功能

    作者:张学洪;叶雪存;葛郁芝;崔亮;冯莉莉;王卫真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价冠心病左心室室壁运动异常节段的位移及舒张功能.方法:35例健康查体者为正常对照组;75例冠心病患者为冠心病组,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前降支、右冠状动脉、回旋支病变,分为50%<狭窄≤70%亚组(n=62)和狭窄>70%亚组(n=73).所有研究对象均行RT-3DE检查,应用QLAB定量分析软件,测算动脉相对应区域左心室壁运动异常节段的平均位移(平均位移)、平均充盈率,评价动脉狭窄相对应区域平均位移、平均充盈率与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结果:①冠心病组两亚组前降支、右冠状动脉、回旋支所支配区平均位移、平均充盈率均比正常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狭窄>70%亚组平均位移及平均充盈率均比50%<狭窄≤70%亚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冠心病患者动脉狭窄所支配区域室壁运动幅度改变与动脉狭窄程度呈负相关(r=-0.816,P<0.01);冠心病患者动脉狭窄所支配区域平均充盈率改变与动脉狭窄程度呈负相关(r=-0.708,P<0.01);冠心病组左室壁运动幅度改变与平均充盈率变化呈正相关(r=0.678,P<0.01).结论:冠心病组动脉狭窄相应支配区域平均位移及平均充盈率明显减低,与动脉狭窄程度呈负相关.冠心病患者室壁运动幅度减弱与平均充盈率下降改变呈正相关.

  • 冠心病患者血小板平均体积的变化及相关因素研究

    作者:许文亮;武越;惠波;张纯全;邵一兵;王旭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的变化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冠状动脉(冠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487例,包括慢性稳定型心绞痛亚组(稳定型心绞痛亚组)73例,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亚组(NSTEACS亚组)249例及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亚组(STEMI亚组)165例.162例冠状动脉造影已排除冠心病的住院患者作为对照(对照组).649例患者接受血常规、血生化和高敏C反应蛋白等检查,冠心病组患者Gensini法计算冠脉病变积分.结果:MPV于冠心病组[(10.16±1.15) fL]及其NSTEACS亚组[(10.15±1.21) fL]和STEMI亚组[10.34±1.03) fL]高于对照组[(9.75±1.10) fL];NSTEACS亚组和STEMI亚组高于稳定型心绞痛亚组[(9.81±1.11) fL];血小板压积于冠心病组[(0.30±0.32) %]及其NSTEACS亚组[(0.32±0.35) %]和STEMI 亚组[(0.25±0.20) %]低于对照组[(0.33±0.37) %],NSTEACS亚组和STEMI亚组低于稳定型心绞痛亚组[(0.33±0.3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双变量相关分析显示,冠心病患者白细胞、肌酐、高敏C反应蛋白和冠脉病变积分与MPV呈显著正相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MPV呈显著负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与MPV相关的是高敏C反应蛋白、冠脉病变积分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结论:冠心病及NSTEACS和STEMI患者MPV显著升高,血小板压积显著降低,高敏C反应蛋白、冠脉病变积分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MPV的升高有密切关系.

  • 冠状动脉旋磨术联合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冠状动脉严重钙化病变的临床研究

    作者:叶慧明;卢明瑜;王伟民;刘健;赵红;马玉良;李琪;刘传芬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旋磨术(rotational atherectomy,ROTA)联合药物洗脱支架(drug eluting stent,DES)治疗冠状动脉严重钙化病变的疗效及中期随访结果.方法:对2009-01至2011-02连续的24例冠心病患者严重钙化病变行ROTA加DES治疗,其中经股动脉路径14例,经桡动脉路径10例,观察其旋磨特点、即刻造影成功率、临床成功率、院内事件发生率和平均随访12个月(6~24个月)的结果.结果:行ROTA的患者均为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病协会(AHA/ACC)B2/C型严重钙化病变.旋磨头均成功通过狭窄病变,并完成DES置入术,91.7%(22/24)的病例后使用≤1.5 mm旋磨头通过钙化病变,总成功率为100%,术中仅1例发生慢血流和心动过缓,院内无非Q波心肌梗死发生,无冠状动脉穿孔、急诊冠脉旁路移植术及死亡发生.随访期间无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结论:选用直径较小的旋磨头改变钙化病变的血管的顺应性后,可以顺利完成DES植入术,中期效果满意.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与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1、3及组织型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2关系的临床研究

    作者:唐其东;吴平生;李瑜辉;侯玉清;谢佳佳;余天浩;陈武奇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3及组织型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2(TIMP2)水平改变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及非ACS之间的关系,为临床早期诊治ACS提供客观指标.方法:230例于2008-01至2011-06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的心内科住院患者,依临床及冠脉造影分组:ACS组98例,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亚组61例、急性心肌梗死亚组37例;非ACS组81例,包括稳定型心绞痛亚组49例、冠脉慢性完全闭塞亚组32例;对照组51例(正常冠脉).于冠脉造影后抽动脉血检测血浆MMP1、MMP3、TIMP2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MMP1在ACS组及非ACS组均明显增高(P均<0.001);MMP3在ACS组显著增高(P<0.01),非ACS组无明显增高(P>0.05);TIMP2在非ACS组中显著增高(P均<0.01).与非ACS组比较,ACS组MMP1、MMP3增高及TIMP2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亚组分析中,与对照组相比,各亚组MMP1水平增高(P<0.05~0.001); MMP3在不稳定型心绞痛亚组及急性心肌梗死亚组均显著增高,TIMP2在稳定型心绞痛亚组及冠脉慢性完全闭塞亚组均显著性增高(P均<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CS及非ACS患者血浆MMP1水平增高提示MMP1可能与冠心病发生有关;MMP3水平仅于ACS患者中增高提示MMP3可能为ACS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TIMP2水平增高只出现于非ACS患者提示TIMP2增高可能有益于斑块的稳定性.

  • 心血管植入性电子器械围手术期的抗栓治疗现状分析

    作者:樊晓寒

    随着需要植入心血管植入性电子器械(CIED)人群的增长和心血管病抗栓治疗的普遍应用,CIED围手术期抗栓治疗策略受到关注.血栓栓塞高危患者,将同时面临CIED围手术期出血并发症和血栓栓塞事件两方面的危险.抗栓治疗策略的选择还影响到患者住院时间的长短和经济费用.目前指南推荐血栓栓塞高危患者手术期间应用肝素替代治疗,但临床目前证据认为肝素桥接治疗和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增加囊袋血肿危险,继续应用抗凝药物及短期停用氯吡格雷继续阿司匹林是较为安全的措施.需要进一步大样本随机化研究来探索及验证理想抗栓策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同时需评估患者的基本临床情况及合并疾病,发展个体化治疗策略.

  • 急性支架内血栓造成心肌梗死一例

    作者:朱成刚;乔树宾;杨跃进;刘海波;杨伟宪;胡奉环;袁建松;刘蓉

    1 临床资料男性患者,48岁.因"胸痛10天"入院.患者入院前10天突发胸痛,伴出汗、恶心、呕吐,持续不缓解,10小时后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给予药物保守治疗症状缓解,为行介入治疗入我院.既往史:高血压10年;吸烟史19年;10年前曾患上消化道出血,已愈.入院查体无异常.心电图:Ⅱ、Ⅲ、aVF、V3R-5R导联QS型.超声心动图示: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下后壁).X线胸片检查无异常.入院诊断:冠心病、急性下后壁心肌梗死,高血压病.

  • 急性左主干闭塞并双束支传导阻滞伴间歇性Ⅱ度房室传导阻滞一例

    作者:罗晓亮;张峻;吴元;乔树宾;杨跃进;陈在嘉

    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68岁.因间断活动时胸痛8年,加重30天,再发4 h于2011-06-20急诊入我院.患者8年前始出现活动时胸痛,位于心前区,巴掌大小,向后背部放射,休息2~3 min可缓解,未系统诊治.30天前无诱因出现胸部持续疼痛,伴微汗,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予药物治疗(阿司匹林、消心痛、倍他乐克、舒降之等,未予溶栓治疗).出院后仍有胸痛间断发作,4 h前再发持续胸痛,伴大汗、恶心,就诊于我院急诊科,行急诊冠状动脉(冠脉)造影示(见图1):左主干近段100%急性血栓性闭塞,右冠脉近段不规则斑块,后降支85%狭窄,远段可见侧支循环.

  • Wistar大鼠长期高盐摄入对心脏功能的影响及机制探讨

    作者:罗碧辉;曾昭华;苏诚坚;潘秀娣;潘洁贞

    目的:研究Wistar大鼠长期高盐摄入对心脏功能的影响特点及机制.方法:购Wistar大鼠27只(3周龄),随机分成高盐饲养组14只和正常饲养组13只,饲以含盐量不同饲料.两组持续喂养18周(即21周龄)后,均进行血压、血浆醛固酮浓度、血浆血管紧张素Ⅱ浓度、左心室重量指数、心脏形态学检查以及心功能测定.结果:在实验前(3周龄),两组实验动物鼠尾收缩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满8周(11周龄)起,高盐饲养组大鼠收缩压明显比正常饲养组高(P<0.05),并持续至实验满16周(19周龄),且随饲养时间延长,收缩压差值进一步加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满18周时(21周龄),高盐饲养组的左心室重量指数、平均心室舒张末期压、平均心率均比正常饲养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高盐饲养组的血浆醛固酮浓度、血浆血管紧张素Ⅱ浓度、平均收缩间期均比正常饲养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两组的体重、平均舒张间期、左心室压力大上升速率及下降大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心肌Masson染色后的形态学检查提示高盐饲养组大鼠心肌间隙较正常饲养组减少,心肌间质内可见散在蓝色条索状胶原纤维.应用双变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左心室重量指数与心率呈正相关(r=0.729,P<0.05);血管紧张素浓度与平均舒张间期呈负相关(r=-0.736,P<0.05).结论:本实验提示,在长期高盐饮食下,机体血压持续升高,心率增快,血管循环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受到抑制,但心室仍然出现心肌重构,心功能表现为心率增快,心脏收缩间期缩短,心室舒张末期压升高.

  • 抗凝治疗新进展

    作者:郭静萱;刘健

    抗凝治疗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心房颤动和静脉血栓栓塞等领域治疗的重要内容.新近发表的重要的临床研究,从不同角度和不同层面上证实了低分子肝素,Ⅹa因子抑制剂以及直接凝血酶抑制剂等药物在上述疾病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同时,在临床实践中,提倡平衡患者的缺血和出血风险,根据个体化原则进行治疗.

  • 高血压(5)顽固性高血压的评估及治疗进展(续完)

    作者:孙宁玲;姚丹

    顽固性高血压是危及心、脑、肾脏健康的一种血压状态,需要积极的治疗.但应通过动态血压监测检出那些假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中应强调生活方式干预仍是较为有效的效益经济好的血压控制方法,另在治疗中应评估患者服药的依从性以及个体的风险并选择合理的联合方案进行血压控制,在佳的药物组合治疗后血压仍控制欠佳时,可采用经皮导管肾脏交感神经去除术和安装"高血压系统"对颈动脉窦压力反射功能进行刺激,不妨是血压控制的另一选择,但鉴于此方法还处于研究阶段,临床证据还不够充分,应需谨慎选择.

  • 口服抗血小板药物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刘健

    近年来,随着经皮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治疗(PCI)的广泛开展,口服抗血小板治疗已经成为降低主要心血管事件,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治疗手段.目前,用于临床治疗的抑制血小板活性的噻吩并吡啶类药物主要包括两类,一类不可逆抑制腺苷二磷酸(ADP)P2Y12受体活性,如氯吡格雷、普拉格雷.噻吩吡啶前体药物--氯吡格雷和普拉格雷经过生物转化,转变为与P2Y12受体不可逆结合的分子,来发挥抗血小板作用.另一类则为可逆结合的ADP P2Y12受体阻断剂,如替格瑞洛、坎格瑞洛,停药后血小板活性可以恢复.(表1)

  • 谈医学生涯中部分难忘的病例(十八)

    作者:陈在嘉

    例49 慢性升主动脉夹层瘤,术前当日晨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家庭主妇,52岁,前胸及背肩部酸沉痛已半年余,于1985-08-26入本院外科.患者于当年2月突觉胸背刺痛难忍,不能深呼吸和移动身体,历时2~3小时,至当地医院,刺痛变为沉闷,两肩发沉发酸,重时不能仰卧,活动觉心慌气短,按"胃病"治疗无效,请我院会诊,初步印象为升主动脉夹层瘤,遂转来我院.否认过去性病、结核、肝炎、高血压病和外伤史.患者20岁结婚、妊娠4次、顺产3次,尚未绝经,家族史无特殊.

  • 第二期心血管病基础研究相关知识及实验技术培训班成功举办

    作者:叶珏;孟宪敏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中心实验室于2012-05-07至2012 -05-11举办了第二期心血管基础研究相关知识及实验技术培训班.本期继续教育项目根据科研工作的实际需求,针对心血管病基础研究的相关知识由浅入深,从理论到实验技术,进行了多层次的讲解.本期讲座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

  • 新型口服抗凝剂临床应用的进展

    作者:钱方毅

    血栓栓塞症是临床上常见的致残及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治疗上应用口服抗凝剂(VKA,现主要为华法林)已有半个多世纪,疗效显著,但缺点也多.其后相继推出肝素、低分子肝素、磺达肝癸钠、水蛭素及比伐卢定等抗凝药,但均须注射,长期使用不便.近研制出三种新型口服抗凝剂(达比加群,利伐沙班,阿哌沙班)具有许多优点,已发表了多项重要的临床试验,取得了令人鼓舞的临床效益,在许多情况下可以作为第一线抗凝药替代华法林或低分子肝素应用,是心血管病治疗学上的重要进展.

中国循环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z1
2012 01 02 03 04 05 06 z1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Z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