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研究 >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杂志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杂志

International Medicine and Health Guidance News 국제의약위생도보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国际医药卫生导报社
  • 影响因子: 0.7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7-1245
  • 国内刊号: 44-1417/R
期刊荣誉:
  • 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腰麻超前镇痛对术后硬膜外镇痛的影响

    作者:伍淑韫;顾文彤;郑凤环

    目的 观察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腰麻超前镇痛对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行妇科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C组和S组,每组40侧.两组的麻醉镇痛方法分别为:C组0.5%罗哌卡因3 ml腰麻,硬膜外首次剂量为舒芬太尼7.5μg稀释成3ml;S组0.5%罗哌卡因3 ml+舒芬太尼2.5 μg/ml腰麻,硬膜外首次剂量为生理盐水3 ml.镇痛泵的配制均为:0.125%罗哌卡因+舒芬太尼0.5 μg/ml,背景剂量2ml/h,单次给药剂量为2ml,锁定时间为30min.观察并记录镇痛效果、镇痛药的使用量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C组与S组相比VAS评分高和BCS评级低,S组在术后4、8、12、24 h的疼痛客观评分较C组低,C组PCEA期间的硬外总进药量[( 120.47±10.58) ml vs.(104.15±7.83) ml]比S组大,C组患者D1/D2比值大于5的比例(17.5%vs.5.0%)高于S组,S组不良反应少于C组.结论 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腰麻超前镇痛能减轻术后疼痛,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减少术后硬膜外镇痛药的需求量,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前难度预测的临床研究

    作者:严晓东;李柳清;杨文浩;廖伟春;袁茂康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前难度预测的方法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5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该组患者术前均经超声检查,确定手术的难易程度的标准,按照标准分为容易组16例,困难组40例,并与实际术中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56例患者手术成功者52例,中转开腹4例.术中确定困难组40例,占71.4%与术前的7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腹部手术史、发病次数≥2次及病程≥6个月与患者的手术难易程度有相关性(P<0.05).胆囊壁增厚、胆囊颈部结石嵌顿、胆囊充满型结石是术中困难的主要构成因素.结论 超声检查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手术难易程度的判定具有预测价值,同时还要结合年龄、体重指数、腹部手术史、发病次数及病程长短等因素综合考虑.

  • 小儿手足口病456例临床分析

    作者:何秀雯;吴见恨;余洽超;张碧君

    目的 为手足口病的防治提供临床参考资料.方法 对本院2011年1-9月收治的手足口病患者做一回顾性分析.结果 456例中,男女比例为2.10∶1;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1~5岁,5岁以下408例,占89.47%;发病时间4-6月份298例,占65.35%;地区分布以农村占多,有340例,占74.6%;临床特征包括疱疹,主要分布在:手足452例(99.12%),口腔粘膜406例( 89.03%);252例伴发热(55.26%),合并肺炎有54例(11.84%),出现神经系统症状56例(7.5%),并发心肌损害的24例(5.26%);其中发现一些特殊表现:无症状性肺炎26例(5.70%),不明显原因的指(趾)甲损害7例(1.53%).重症患儿12例(2.63%),危重病例2例(0.04%).127份标本病原学检测EV71阳性70例(55.11%),CVA16阳性43例(33.86%).本组患者按照2010年手足口病防治指南治疗,患儿预后良好,有神经系统后遗症1例,死亡病例1例.结论 本次流行高峰期为4-6月份,好发于1~5岁儿童,本次流行以EV71为主要病原体.手足口病的防治关键是掌握危重症的危险因素,严格按照2010年手足口病防治指南治疗,并在疾病早期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可有效减少后遗症、降低病死率.

  • 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

    作者:杨国甫

    目的 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71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结果 术后随访9~72个月,平均15个月.优60例,占84.5%(60/71);良7例,占9.86%( 7/71);中4例,占5.63% (4/71);差无,总优良率94.36%( 67/71).结论 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疗效确实、可靠,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式.

  • 东莨菪碱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价值

    作者:张锐;韦建瑞

    目的 探讨东莨菪碱在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把入住我院重症监护室的58例诊断为ARD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接受同样治疗,但治疗组加用东莨菪碱,观察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氧合变化、胸片渗出吸收时间、上机时间、生存率等的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比较:氧分压、氧合指数两组均有明显改善;前3天两组比较,治疗组的氧分压、氧合指数改善、胸片渗出吸收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第7天两组相仿;上机时间对照组稍长于治疗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率两组相仿(P>0.05).结论 东莨菪碱对ARDS患者早期氧合改善及促进肺部渗出吸收有明显作用,但对患者上机时间及预后无明显改善作用.

  • 三种体位经皮肾镜取石术中肾盂内压变化

    作者:曾鹏;黄健;邵琳;吴小伟;莫鉴锋;曾健文;杨经文;杨曦

    目的 探讨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中体位对肾盂内压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我院行PCNL的患者91例;根据手术体位的不同,将其分为3组(仰卧位,32例;侧卧位,30例;斜仰卧位,29例).将通过逆行置入肾盂的6F输尿管导管连接测压系统,保持平均灌注流量337 ml/min,平均灌注压176 mm Hg(1 mm Hg=0.133 kPa);分别监测俯卧位、侧卧位与斜仰卧位三种不同体位PCNL术中肾盂内压的变化,每秒钟采集1次数据,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俯卧位、侧卧位与斜仰卧位PCNL术中平均肾盂内压分别为(30.53±4.79)、(31.76±3.55)、(18.33±2.71) cm H2O(1 cm H2O=0.098 kPa).俯卧位和侧卧位PCNL术中平均肾盂内压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斜仰卧位PCNL术中平均肾盂内压明显低于俯卧位与侧卧位(P<0.01).各组间结石清除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不同体位PCNL术中肾盂内压均较低,小于引起肾实质返流的压力安全值( 40 cm H2O).斜仰卧位PCNL术中肾盂内压较低,而俯卧位与侧卧位PCNL术中肾盂内压无显著差异.

  • 已婚育龄妇女生殖系统炎症性疾病调查

    作者:魏美霞;莫颖茵;张艺;卢巧毅;关丽萍;曾岚;陈谊明;杨洪伟

    目的 了解社区育龄妇女生殖系统炎症性疾病的患病率及相关的致病因素,以便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及预防措施.方法 应用流行病学整体随机抽样的方法,从2500名受检妇女中抽取588名进行问卷调查和做相应的妇科检查及辅助检查,数据应用SPSS10.0for windows 软件进行x 2检验、频数统计分析.结果已婚育龄妇女生殖系统炎症性疾病总患病率为42.7%;性生活前有清洗者阴道涂片清洁度>Ⅲ°的占33.8%,无清洗者清洁度>Ⅲ°的占66.1%(P<0.01);高文化与低文化和人流0次、≤2次、≥3次者生殖系统炎症性疾病发病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 通过调查分析,以宫颈炎为首的妇女生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其致病原因与文化程度、人流次数、卫生习惯等有关.

  • 小切口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高龄股骨颈骨折中的应用

    作者:郑永华;李保林;杨冰;潘乘龙;梁笃;阙敏强

    目的 探讨采用髋关节后外侧小切口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09年1-6月高龄(平均83.8岁)股骨颈骨折患者36例,采用髋关节后外侧小切口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观察术后并发症,行X线检查并且进行Harris评分.结果 36例患者Harris评分发现:优20例,良13例,可3例,优良率91.7%.结论 髋关节后外侧小切口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一种理想的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术式,卧床时间短,可早期下床功能锻炼,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有效地提高了老年人术后生活质量.

  •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的手术治疗分析

    作者:李林;徐建广;张长青

    目的 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的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59例行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病因采用3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术后应用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影像学检查对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3种手术治疗方法均取得了满意的优良率:椎间盘摘除术组为78.26%,PLF组为85.00%,PLIF组为81.25%;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ODI评分较术前ODI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根据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患者的情况合理选择手术治疗方法均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 我院注射中心2011年104例药品不良反应分析

    作者:陈丽

    目的 分析我院门诊注射中心药品不良反应( ADR)发生的特点与一般规律,为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医院2011年门诊注射中心发生的104例药品ADR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 ~ 40岁患者发生ADR比例大(63例,占60.58%);104例药品ADR中,静脉滴注较其它给药途经更易引起ADR(101例,占97.12%);抗微生物药物引起的ADR多(70例,占67.31%),氟喹诺酮类是引发ADR的主要抗微生物药(28例,占40.00%);中药注药剂ADR发生率为26.93%(28例);ADR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67例,占64.42%)为常见.结论 应慎用静脉用药,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和辨证使用中药针剂以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 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儿童哮喘388例临床分析

    作者:曹辉

    目的 探究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儿童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07年3月-2010年9月收治的388例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口服盐酸班布特罗治疗,实验组在这基础上雾化吸入丙酸氟替卡松,对两组患儿的症状改善情况以及肺功能进行评价.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治疗3个月和6个月后其临床症状评分分别为( 1.33±0.21)、(0.23±0.11)分,对照组分别为(2.62±0.45)、(0.99±0.13)分,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其呼气峰流速值占预计值百分比分别为(86.4±8.3)%、(94.5±3.5)%,对照组分别为(79.6±9.3)%,( 87.5±4.6)%,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哮喘患儿采用丙酸氟替卡松雾化吸入治疗可以明显增强疗效,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 BIS用于老年介入手术麻醉的临床研究

    作者:蔡政杰;梁杰;徐海燕;杨晓峰

    目的 探讨BIS监测应用于老年介入手术麻醉中的价值.方法 将我院脑动脉瘤病人中行介入支架植入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术中根据监测BIS值调整丙泊酚靶浓度;B组凭临床经验及血流动力学变化调整丙泊酚靶浓度.记录两组的手术时间、术毕丙泊酚总用量、呼之睁眼时间及术中知晓情况.结果 A组平均丙泊酚总用量[( 365.2±18.5) mg较B组[( 428.6±16.8) mg]少,A组呼之睁眼时间[(6.6±1.8) min]较B组[(13.7±2.2) min]快,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BIS监测用于老年介入手术麻醉能起到精确用药、精准麻醉的作用,是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

  • 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

    作者:简旭华;曾建红;刘立华;赖坤聪

    目的 探讨有限切开复位交叉克什针内固定治疗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GartlandⅢ型)的应用与疗效.方法 采用有限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65例,术后结合短期石膏托外固定.结果 65例患者随访时间6个月~1年,骨折均愈合.按Cassebatum方法评价肘关节功能,65例患儿中优49例,良13例,可3例;均末出现明显的肘内翻畸形及骨化性肌炎,优良率为95.4%.结论 早期采用积极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术中轻柔解剖复位和术后早期正确的患肢功能锻炼可有效提高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效果及有效防治并发症.

  • 腔镜下内环口结扎加脐正中襞覆盖治疗儿童腹股沟疝

    作者:王宏新;黎启福;赵金平;高士兵;宋团结

    目的 探讨腹腔镜内环口结扎加脐正中襞覆盖在儿童腹股沟疝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搜集140例腹股沟斜疝患儿,将其随机分为两组:60例采用腹腔镜内环口高位结扎加脐正中襞覆盖疝环口治疗的患儿为腹腔镜组,80例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治疗的患儿为传统手术组;比较两组手术后恢复情况及随访结果.结果 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为( 20.8±6.5) min,传统手术组的为(33.5±10.6) min,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术后住院时间腹腔镜组为(2.4±1.5)d,传统手术组为(4.2±1.3)d,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腹腔镜组阴囊水肿、疝复发、异时疝发生率均明显少于传统手术组(P<0.05).结论 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加脐正中襞内环口覆盖加强腹壁治疗小儿腹股沟疝安全可行,恢复快,不易复发.

  • 鼻咽癌常规放疗与三维适形放疗摆位误差的对比分析

    作者:林剑毅;李坊铭;陈国健

    目的 通过鼻咽癌常规放疗与适形放疗摆位误差的比较,找出摆位时存在的问题,并找出解决方法.方法 以进行放射治疗的40例鼻咽癌患者为对象,20例患者接受常规外照射,另外20例行适形放疗,对其摆位误差进行分析.结果 40例患者共拍摄120张射野验证片.常规放疗组摆位误差X轴(3.95±2.10) mm、Y轴(3.50±2.03) mm和Z轴(3.02±2.10) mm大于适形放疗组的X轴(1.78±1.03) mm、Y轴(1.53±0.92) mm和Z轴(1.60±1.11) mm.结论 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和采用适形放疗可以减少摆位误差,有效地提高摆位的重复性.

  • 恶性肿瘤伴发泛发性带状疱疹的治疗

    作者:付艳;毕益明;陈秀芳;陈兴秀;江志勇;郑东星;王淑燕

    目的 对恶性肿瘤伴发的泛发性带状疱疹的治疗进行探讨,并与恶性肿瘤伴发的局限于单侧的带状疱疹进行统计学分析.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11年7月住院期间共收治9例泛发性带状疱疹病人,同期收治恶性肿瘤伴发局限性带状疱疹28例,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恶性肿瘤伴发泛发性带状疱疹患者CD4/CD8降低比例为44.44%(4/9),恶性肿瘤伴有单纯性带状疱疹患者CD4/CD8降低比例为10.71%(3/28);二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肿瘤伴发泛发性带状疱疹患者结痂时间平均为(7.44±1.92)天,恶性肿瘤伴发单纯性带状疱疹患者结痂时间平均为(3.89±0.598)天,二者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恶性肿瘤伴发泛发性带状疱疹患者免疫功能低于恶性肿瘤伴发单纯性带状疱疹患者,且治疗后结痂时间长于后者.

  • CR钼靶X线摄影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国梅

    目的 探讨CR钼靶X线摄影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经病理证实为乳腺癌患者的CR钼钯X线表现.结果 48例乳腺癌中,X线表现为结节或肿块26例,肿块合并微细钙化13例,微细钙化8例,结构扭曲1例,13例伴有间接征象.结论 CR钼靶X线摄影在乳腺癌诊断中有重要价值,尤其是早期乳腺癌及触诊阴性者,钼靶摄影检查更是必不可少的手段.

  • 髓质海绵肾的X线和CT诊断

    作者:吴爱民;汤志勇;庞惠荧;黄晓霞

    目的 探讨X线和CT检查对髓质海绵肾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从2000-2010年在我院诊治的9例髓质海绵肾病例,9例均行X线平片检查,6例静脉尿路造影检查,7例行CT平扫及增强检查,所有病例资料齐全,其中2例经手术证实.对9例髓质海绵肾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讨论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结果 X线尿路平片肾髓质区散发或簇状排列结石影像.6例静脉尿路造影病例,5例成功诊断,1例失败,造影显示肾集合管呈条纹状或囊状扩张,结石在收集管内.CT平扫显示环肾小盏扇形分布结石影,髓质密度减低并可见多发囊状或柱状低密度影.增强表现为肾多发囊状影,囊内充填造影剂,可见造影剂尿液分层征象;或表现为扩张之集合管内充填造影剂.结论 X线和CT检查都能准确诊断髓质海绵肾,如果X线检查失败,CT检查能补充,CT增强延迟扫描见造影剂尿液分层征象比较独特.

  • 彩超评价甲状腺动脉栓塞治疗甲亢前后外周动脉的变化

    作者:吴云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甲状腺动脉栓塞治疗甲亢后外周动脉变化的价值.方法 43例甲亢患者行甲状腺动脉栓塞治疗,于术前及术后1、3个月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测量颈总动脉(CCA)、颈内动脉(ICA)、颈外动脉(ECA)、肾动脉(RA)搏动指数(PI)与阻力指数(RI)以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IMT).结果 甲亢组治疗前外周动脉搏动指数、ICA和RA阻力指数以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0.01),ECA阻力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搏动指数、ICA和RA阻力指数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 0.01),CCA阻力指数与对照组及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动脉栓塞治疗甲亢的疗效评价具有重要价值.

  • 微生态制剂治疗小儿腹泻疗效观察

    作者:李玲

    目的 观察微生态制剂(金双岐)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6个月~4岁确诊为腹泻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双岐杆菌片(金双岐);治疗1~2 d后观察患儿临床症状好转情况及大便性状的改变,计算两组的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5.0%)高于对照组(80.0%),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微生态制剂(金双岐)治疗小儿腹泻疗效显著.

  • 平板运动试验恢复期收缩压异常升高的临床观察

    作者:植爱容;张小云;黄露;池莲花

    目的 探讨平板运动试验恢复期收缩压异常升高对冠心病诊断的临床意义和影响.方法 对192例平板运动试验阳性者作冠状动脉造影.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以及运动后收缩压有无异常升高进行分组,以运动后(恢复期)6min内,收缩压后期比前期升高≥10 mmHg(1 mmHg=0.133 Kpa)为收缩压异常升高的阳性判断标准.结果 运动后收缩压异常升高和ST段压低两者联用对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均高于单纯性ST段压低标准.两指标(收缩压异常升高和ST段压低)联用可显著提高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和阳性率.结论 平板运动试验恢复期收缩压异常升高可作为诊断冠心病的重要参考指标.

  • 脑分水岭梗死与脑血管狭窄类型相关性研究

    作者:刘淑琴

    目的 针对脑分水岭梗死(CWI)与脑血管狭窄类型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方法 对我院从2005年3月至2010年9月收治的128例脑分水岭梗死病患与同期收治的128例非脑分水岭梗死病患行头颅CT和核磁共振MRI检查,并应用头颅多普勒(TCD)检测颅内血管与脑血管造影DSA显示脑血管,统计分析影像结果.结果 128例脑分水岭梗死病患与颈内动脉与脑内动脉狭窄有一定的相关性(P<0.05),其中大脑前动脉狭窄42例(32.8%),大脑中动脉狭窄78例(60.9%),大脑后动脉狭窄36例(28.1%),大脑基底动脉狭窄49例(38.3%),颈内动脉狭窄85例(6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分水岭梗死与颈内动脉和脑内动脉狭窄有一定的相关性,其中,与颈内动脉和大脑中动脉狭窄关系密切,值得深入研究和讨论.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疗效观察

    作者:程志祥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急性胆囊炎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8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LC组)和287例传统开放性手术患者(OC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术后排气时间、置引流管、腹腔引流量、手术前后CRP和PA水平变化.结果 LC组相比OC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均较明显缩短或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放置引流管例数、腹腔引流量无差异(P>0.05);手术后两组CRP水平均高于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OC组CRP水平明显高于L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术后PA两组均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OC组降低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腹腔镜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是对机体损伤小,可显著减轻患者痛苦,节约医疗资源,是一种可行、安全且有效的治疗方法.

  • 参附汤联合西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CRP水平的影响

    作者:骆明光;林秋波

    目的 探讨参附汤联合西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临床疗效及对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AMI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1例,用参附汤联合西药治疗AMI;对照组49例,安慰剂联合西药治疗AMI,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和对CRP水平的影响.结果 在改善患者症状和CRP水平的下降指标上,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94.12%,总有变化率98.03%,对照组总有效率83.67%,总有变化率91.84%;两组在疗效及CRP水平的影响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附汤联合西药治疗AMI起效快、作用强、效果好,对CRP水平的影响显著.

  • 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对胰岛素抵抗及胰岛功能的影响

    作者:黄宁;王少波;周善存

    目的 探讨初发2型糖尿病( T2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胰岛功能的关系,为合理选择降糖药物和有效控制血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新诊断的126例2型糖尿病患者(男76例,女50例)分别测量身高、体重、血脂、空腹血糖( FP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 HbA1C).按HbA1C水平分为A组(HbA1C<7.0%)、B组(7.0%≤HbA1C<9.0%)及C组( HbA1C≥9.0%)3组,并分别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HOMA-β)及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结果 3组平均年龄和体重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HbA1C的增加,TG依次递增,HDL-C则依次递减.C组的FPG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B组表现为HOMA-IR明显增高,ISI下降.C组HOMA-β较其他两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随着糖化血红蛋白的增高胰岛素敏感性下降,β细胞分泌能力减弱.

  • 外源性补充白蛋白恢复胃肠术后胃肠功能的疗效分析

    作者:彭良旭

    目的 外源性补充白蛋白恢复胃肠术后胃肠功能的疗效分析.方法 将我院114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7例;两组术后均采用常规肠外营养,实验组加入白蛋白,比较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实验组术后出现胃肠道症状(包括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6例,平均肠鸣音恢复时间为(2.5±1.7)d,平均肛门排气时间为(3.4±1.5)d,平均术后住院时间( 10.3±3.1)d.对照组术后出现胃肠道症状(包括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10例,平均肠鸣音恢复时间为(3.5±1.4)d,平均肛门排气时间为(3.8±2.1)d,平均术后住院时间( 12.6±4.3)d.两组患者除胃肠道症状发生率外,平均肠鸡音恢复时间、平均肛门排气时间、平均术后住院时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肠外营养补充白蛋白有助于恢复胃肠术后胃肠功能,值得临床使用.

  • 中西药联合治疗早期先兆流产62例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于清玲;刘红秀;夏水银;刘云娣;雷文霞;林学群

    目的 观察中药加味寿胎丸联合黄体酮胶丸,维生素E胶丸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临床诊断为早期先兆流产的62例孕妇随机分为西药组、中西药联合治疗组.西药组采用黄体酮胶丸、维生素E胶丸治疗,中西药联合组采用加味寿胎丸配合黄体酮胶丸,维生素E胶丸治疗.结果 治疗后西药组总有效率75.8%,中西药联合治疗组93.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加味寿胶丸联合黄体酮胶丸、维生素E胶丸治疗早期先兆流产效果显著.

  •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陈荣海;李富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8年4月至2010年7月我院采用腹腔镜下行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治疗的32例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治疗组,选择同期进行开腹手术治疗的40例胆结石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100~ 210 min,平均(139.2±31.5) min,术后第2天即能进食.住院天数3~6天,平均(4.1±0.6)天.治疗组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治疗组32例患者术后胆道残留结石2例,经T管纤维胆道镜再取石后痊愈.对照组1例发生术后胆道大出血,经缝扎后得以止血.结论 腹腔镜胆总管切口取石T管引流术手术切口较小,对胆道的创伤较小,术后恢复较快.

  • 胃大部分切除后并大出血再手术治疗分析

    作者:潘清文;叶永生;袁远程;梁志伟;陈哲

    目的 分析胃大部分切除后并大出血再手术治疗的疗效,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我院2006年2月-2011年1月收治的胃大部分切除后并大出血患者50例,均进行再次手术治疗,包括原吻合口切除后再吻合23例,残胃切除后食道空肠吻合15例,十二指肠溃疡血管缝扎后残端造瘘7例,十二指肠溃疡腔外置后残端造瘘5例.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并分析患者再次手术的效果和预后情况.结果 全部患者再次手术后出血均停止,术后发生切口感染2例,肠梗阻1例,近期并发症发生率为6.00%,经对症治疗后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6个月,1例患者死于癌细胞广泛转移,1例患者死于心肌梗死,死亡率为4.00%;其余患者预后良好,未出现再次出血现象.结论 再次手术是治疗胃大部分切除后并大出血的有效方法,在临床工作中可根据具体情况考虑使用.

  • 复方沙棘籽油栓治疗宫颈HPV感染的疗效观察

    作者:周竞旭;关娜;余舒恩

    目的 观察复方沙棘籽油栓对宫颈HPV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166例经薄层液基细胞学( TCT)或电子阴道镜活检已除外CINⅢ、原位癌、浸润癌的HPV检测阳性患者,均按美国阴道镜和宫颈病理学会( ASCCP)指南处理,其中34例CIN Ⅰ~Ⅱ采取LEEP治疗,22例TCT结果为未明确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而阴道镜阴性结果者行微波治疗.在患者知情同意前提下,遵从自愿原则,将100例配合使用复方沙棘籽油栓治疗60~ 90天的患者作为治疗组,66例未使用该药物治疗者作为对照组(两组资料分布具有可比性),分别于第6、12、18月复查HPV及TCT.比较两组间HPV转阴率和TCT情况.结果 第6、12、18月治疗组HPV转阴率分别为85%、92%、92%,对照组分别为30%、51%、57%,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TCT结果均正常,对照组2例异常,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复方沙棘籽油栓对HPV感染有显著治疗作用.

  • 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分析

    作者:饶春浓

    目的 了解门诊用药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抽查医院2011年度门诊处方3627张,对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不合理用药处方共101张,占调查处方的2.78%.结论 我院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合理用药现象,医院应加强对合理用药知识的培训,提高医师和药师的用药水平.

  • 肝硬化并发腹膜炎危险因素研究

    作者:罗亮;郭宏兴;邓庆文

    目的 探讨肝硬化并发自发细菌性腹膜炎(SBP)的危险因素.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350例肝硬化患者分为SBP组和非SBP组,分别含145例和205例.入院治疗后收集数据并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既往SBP史与糖尿病史、上消化道出血、腹水总蛋白、腹水时间、血小板、C-反应蛋白、血清总胆红素、重要生化及凝血指标等因素.结果 经统计学检验,两组患者在腹水总蛋白、既往SBP史(38vs.12)、血清总胆红素[(45.2±16.1)μmol/Lvs.(33.6±11.5)μmol/L]、消化道出血(56vs.31)、糖尿病史、腹水时间等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腹水总蛋白等因素与肝硬化并发腹膜炎有很高的相关性,临床上应重视,做好防治工作.

  • 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的尝试与成效

    作者:谢爱群

    目的 探讨护士分层级管理对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效果.方法 建立护士分层级管理制度,依据护士学历、工龄、职称、能力及科室工作情况,人员特点将护士分为5个层级,重组各班各级人员职责与工作标准,实行APN连续性排班.结果 经过6个月的管理运行,护理质量检查指标明显提高,基础护理到位,患者满意度增加,护士的工作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人,护患纠纷次数减少,护长的凝聚力日益增强.结论 加强护士分层级管理,建立一套完整的护理管理新模式,是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关键.

  • 人性化管理在综合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王红霞;吴玉玲;何丽君

    目的 探讨护理管理中的人性化管理.方法 作为护理管理者要为护理人员创造宽松健康的工作环境,缓解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激发护士的潜能和工作热情,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对护士实行人性化的管理.结果 患者、护士满意度提高(分别占99.2%、99.3%),人性化服务意识增强,护理质量提高,科室的整体形象改善,工作效率、社会效益明显提高.结论 人性化管理促进了护理服务质量的全面提高,值得广泛开展.

  • PICC标准化护理模式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作者:李妙青

    目的 建立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PICC)标准化护理模式,并对其实施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在PICC置管操作者资格认定的基础上,建立一套完整的PICC安全管理模式,并进行质量管理.结果 42例置管患者中,全部符合置管适应征,一次置管成功40例,置管失败2例,发生并发症3例.结论 PICC标准化护理模式的建立与实施,能提高置管成功率,降低并发症,有效地保证了PICC置管患者置管过程中及使用期间的安全.

  • 带气囊胃管在手术患者中应用研究分析

    作者:吴群英

    目的 探讨带气囊胃管在手术病人中应用效果、安全性与不良反应.方法 随机抽取择期与急诊手术病人2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手术病例术前全部插入带气囊胃管,对照组手术病例全部都不插带气囊胃管直接进入手术过程及完成手术.结果 实验组手术病例术中发生恶心23例、呕吐20例、寒颤13例、发烧3例.对照组术中出现恶心48例、呕吐38例、寒颤27例、发烧13例.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术发生呼吸道误吸1例,呼吸道堵塞1例.对照组发生呼吸道误吸16例,呼吸道堵塞10例,引起窒息3例.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手术前手术患者插上带气囊胃管,气囊充气封闭食道并且进行胃肠减压持续引流胃内容物,对防止术中病人呕吐和呕吐物误吸呼吸道引起呼吸道梗阻窒息,效果良好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肺癌切除术患者心理状况及护理干预措施分析

    作者:李瑞芳;龚兰娟;秦小友

    目的 探讨肺部切除术患者心理状态和和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由肺切除手术指证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对患者进行沟通做详细准确的心理分析并进行加强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分别对患者手术前、手术后、手术后3个月进行自评量表(SAS)以及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分.结果 手术后和3个月后实验组的SAS评分分别为(40.53±4.31)分,(32.31±4.17)分,对照组分别为(51.19±4.81)分,(44.45±5.68)分,两组患者其SAS评分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其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围手术期对肺切除术患者的进行心理分析并实施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 白内障手术中两种降压药的疗效观察

    作者:刘艳;李敏超;刘虹

    目的 探讨高血压急症患者在白内障手术中选择合适降压药物及其用药护理,让患者顺利度过手术关.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5-8月60例择期行白内障手术的高血压急症患者,随机平分为2组,术中分别舌下含服硝苯地平片及静脉注射乌拉地尔注射液,监测并记录给药前及给药后2、5、10、20、30 min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的变化.结果 两组药物均有明显降压效果,但乌拉地尔组较硝苯地平组降压更为迅速,用药30 min后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两种药物均有满意的降压效果,术中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作出用药选择,护士应做好降压药的用药护理.

  • 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的手术配合

    作者:冯正华;李献超;杜惠梅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行直肠癌根治术的配合方法和经验.方法 通过对55例腹腔镜下行直肠癌根治术的配合过程的回顾.结果 55例腹腔镜下行直肠癌根治术的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手术及术后并发症.结论 完善的器械、物品准备,熟练掌握腹腔镜器械的使用方法,术中器械正确的传递、配合和严密的病情观察是确保手术顺利完成,减少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 腹腔镜 直肠癌 配合
  • VitalStim吞咽治疗仪联合咽部冷刺激治疗吞咽障碍效果观察

    作者:陈雪真;黄少娅;陈文妮;张耿红

    目的 探讨VitalStim吞咽治疗仪联合咽部冷刺激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后并发吞咽障碍的效果.方法 将120例高血压脑出血并发吞咽障碍的患者按入院单双日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VitalStim吞咽治疗仪联合咽部冷刺激治疗,对照组采用冷刺激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70.0%)显著高于对照组(43.3%)(P<0.01).结论 VitalStim吞咽治疗仪联合咽部冷刺激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后并发吞咽障碍效果显著,可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 温馨护理缓解自然分娩疼痛的效果观察

    作者:毛亚平

    目的 探讨温馨护理对产妇自然分娩时疼痛和舒适度的影响,提高产科护理质量.方法 将300例产妇随机分为2组.对实验组150例进行生理、心理、社会、精神、体力等全方面温馨护理,对照组150例按常规进行产程观察.结果 两组产妇在分娩时的疼痛程度和舒适感两方面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对产妇实施温馨护理,能有效降低分娩时的疼痛程度,增强舒适感.

    关键词: 温馨护理 分娩 疼痛
  • 产褥期盆底肌肉功能锻炼的效果观察

    作者:黄雪玉;杞昱梅;钟惠章;吴玲艳;胡慧君

    目的 探讨阴道分娩后盆底肌肉功能锻炼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11月-2011年11月在我院行会阴侧切、顺产的初产妇297例,根据产妇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52例,产褥期接受并配合指导,坚持进行盆底肌肉功能锻炼;对照组145例,产褥期未配合指导进行盆底肌肉功能锻炼.观察比较两组产妇盆底肌肉收缩力情况和尿失禁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妇盆底肌肉收缩力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产后及早进行盆底功能康复训练,有助于盆底组织功能恢复,预防或降低因产伤引起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提高妇女生活质量.

  • 分段保健护理措施对糖代谢异常孕妇的影响分析

    作者:卢小玲

    目的 探讨分段保健护理对糖代谢异常孕妇的血糖改善情况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一般健康教育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分段保健护理,观察两组孕妇糖代谢异常的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孕妇在治疗后空腹和餐后3h的血糖控制效果、OGTT各点血糖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早期、中期、晚期的分段保健护理辅助妊娠期糖代谢异常患者的治疗,对患者血糖的控制有较好的效果.

  • 护理干预对农村维持性血透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龙伟玲;伦五姝;伍秀梅;王玉玲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农村维持性血透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以80例在我院进行维持性血透的农村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按维持性血液透析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定期电话回访及实施心理干预、人性化护理服务、饮食指导、有效利用家庭支持系统等一系列护理干预,半年后进行生活质量测评及问卷调查.结果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患者在参与卫生保健活动、遵医行为及家属熟练掌握护理知识等方面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需急诊透析人数干预组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实施系统、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提高农村维持性血透患者的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

  • 82例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的护理配合

    作者:黄玉霞

    目的 探讨临床使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患者的护理方法,并观察其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2例子宫切除患者的一般资料,按照自愿、对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为41例.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在手术过程中,给予心理护理、术前准备、预防感染、会阴部护理、管道护理、出院宣教的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腹式子宫切除术,术后进行常规的护理.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平均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天数及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无一例并发症发生,对照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有6例,发生率为14.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下床活动时间[(0.9±0.6)d]、平均住院天数[(4.6±0.2)d]明显短于对照组[分别为(1.9±0.8)d,(7.2±0.7)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临床使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效果较好,手术创伤小,同时精心、全面的护理配合能够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手术成功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现代网络院前急救模式对重型颅脑损伤预后影响

    作者:张守祥;王诚;戴利强;吴涛;刘胜

    目的 探讨现代网络院前急救模式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院前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分成两组;现代网络院前急救模式(A组,162例)由经过专业培训的急救队伍组成,能够进行基础、高级生命支持,配备先进急救设备和现代交通工具等,利用现代网络连接快捷的特点,在深圳市急救中心调度下开展院前现场急救工作;传统模式组(B组,124例)患者自行到达医院,无医务人员现场抢救及陪同.统计调度时间、到达时间、现场时间、返回时间、总时间,同时对受伤类型、颅内损伤程度、格拉斯哥预后分级( GOS)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组和B组的受伤类型、颅内损伤程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预后伤残程度评级:良好72.22%,中残19.14%,重残1.85%,植物状态0.62%,死亡6.17%;B组预后伤残程度评级:良好47.58%,中残24.19%,重残12.10%,植物状态2.23%,死亡14.51%;A组预后优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现代网络院前急救模式能提升重型颅脑损伤急救速度,降低死亡率和改善预后.

  • 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脑梗死发病关系的探讨

    作者:田作军;廖海星;杨碧萍;郑琤;沈柏儒;吴琦;吴向红;陆亚琴

    目的 探讨血压变异性( BPV)与高血压患者脑梗死发病的关系.方法 收集2008年1月-2010年5月因头颅DWI诊断为新发脑梗死而住院的高血压患者797例,其中半年内规范降压且检查过24 h动态血压的共31例,将其与同期半年内接受过相同降压治疗和检查的无新发脑梗死的高血压患者共42例进行比较.将资料分为钙拮抗剂组(CCB,43例)及非钙拮抗剂组(nCCB,30例),其中CCB组又分为拜心同(Procardin,26例)和络活喜(Norvasc,17例)2亚组.以单因素分析比较各分组或亚组间血压的变异性,以二项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高血压患者发生脑梗死的因素.结果 CCB组高血压患者脑梗死的发生率低于nCCB组(x 2=12.378,P=0.002);高血压伴有脑梗死组BPVSBP及BPVDBP高于不伴脑梗死组(t=6.324,P=0.000; t=2.822,P=0.006),但2组间24 h平均收缩压(SBP)及平均舒张压(DBP)差异无显著性(P>0.05);BPVSBP在Procardin、Norvasc及nCCB 3组中呈渐增高趋势且差异有显著性(P<0.01);BPVSBP是脑梗死发病的危险因素(OR=9.94E+40,P=0.000),CCB类药物是脑梗死发病的保护性因素(OR=0.049,P=0.015).结论 血压的变异性是高血压患者发生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CCB类降压药,特别是拜心同,可以通过降低血压的变异性来降低高血压患者脑梗死的发生率,使患者获得更大的收益.

  • 有慢性肝炎病史肝癌高危人群监查依从性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作者:邱惠玉;方映娜

    目的 调查有肝炎病史肝癌高危人群监查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探讨如何对有肝炎病史的肝癌高危人群进行健康教育.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调查患者的一般资料、认知情况、发病前病程、治疗情况及监查依从率,研究对象为97名有肝炎病史的肝癌患者.结果 有肝炎病史的肝癌高危人群监查依从性为26.80%,患者的职业、经济状况、文化程度、监查的认知途径与监查依从率差异有显著性.而性别、年龄与监查依从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有肝炎病史的肝癌高危人群健康教育知识缺乏,监查的依从率低是影响原发性肝癌早期发现的重要因素.加强医、护、患的沟通,建立和完善健康教育体系是提高肝癌高危人群监查依从率的重要措施.

  • 果蔬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中的应用

    作者:李树妹;吴伟健;李良础;金广北;黄燕;黄源高;谢丽明

    目的 探讨应用中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过程中果蔬的作用.方法 将326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中药治疗,治疗组在中药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果蔬作为辅助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血压下降水平,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LDL-C的下降水平,HDL-C的升高水平以及患者的疗效满意程度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1.41%,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3.01%,两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x2=21.47,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血压下降明显,LDL-C的下降较对照组明显,HDL-C的升高较对照组明显,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疗效的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x2=8.31,P<0.05).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病在应用中药治疗的基础上合理应用果蔬,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和进一步研究.

  • 糖尿病患者谷氨酸脱羧酶抗体测定的价值

    作者:刘秀娟;陈江平;梁淑英;陈江谊;吴笑环;蓝有金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谷氨酸脱羧酶抗体( GAD-Ab)的检出率及其对糖尿病分型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98例糖尿病患者、20例正常对照者血谷氨酸脱羧酶的抗体水平,统计T1DM组、T2DM非肥胖组、T2DM肥胖组、正常对照组共4组研究对象的谷氨酸脱羧酶抗体的检出率,比较每种抗体各组间的阳性率,另外比较两种抗体同时阳性的比率.结果 ①T1DM组、T2DM非肥胖组、T2DM肥胖组GAD-Ab检出率分别为70.0%、6.3%和5.6%;ICA检出率分别为68%、8.8%、7.2%; GAD-Ab和ICA同时阳性的几率为68%.②糖尿病各组的检出率分别与正常组比较,P<0.01,差异有显著性.③T1DM组的检出率分别与T2DM两组比较,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④T2DM两组间检出率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GAD-Ab是1型糖尿病自然病程中β细胞功能损伤的一个指标,对糖尿病预测、分型、指导治疗、判断预后等具有一定的意义.

  • 感染性疾病中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名南;吴小帆;郭凯鹏

    目的 分析感染性疾病中血清降钙素原( PCT)和C反应蛋白(CRP)的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200例感染性疾病及80例非感染性疾病患者血清中的PCT和CRP含量.结果 治疗前细菌感染组120例患者PCT测定值为(23.3±7.8)μg/L,CRP为(26.7±17.1)mg/L;治疗后PCT为(2.1±0.7)μg/L,CRP为(4.9±0.9) mg/L,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1).细菌感染组和病毒感染组、非感染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在感染时,PCT和CRP检测对于疾病的鉴别与诊断有很大的作用,对其进行动态检测对于疗效判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与价值.

  • 化学发光法检测2690例肝病患者肝纤四项指标临床分析

    作者:黄多娣;李宏真;姜清明

    目的 探讨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肝病患者肝纤四项指标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2690例肝病患者的肝纤四项指标,并与1000例健康体检者的肝纤四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检测结果显示,肝硬化、重度慢性肝炎以及原发性肝癌的肝纤四项监测指标明显升高,但在轻度和中度慢性肝炎病例中升高程度不明显,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t值分别为3.324、3.297、2.941、2.411、2.345,P值均小于0.05).结论 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肝病患者肝纤四项指标(HA、PCⅢ、LN与Ⅳ-C)的变化可反映肝纤维化的轻重程度;此检测结果具有高度灵敏性、稳定性以及准确性,没有实验废物污染环境,且操作步骤简化,检测时间短,从根本上解决了现在临床医学发展对检验结果快速、准确、可靠的要求,为患者的诊疗赢得宝贵的时间,对于临床诊断、治疗以及预后判断具有很高的价值.

  • 广州市海珠区2006-2010年围产儿死亡原因分析及干预对策探讨

    作者:周宁;刘传勇;曹梅馨;何玉英

    目的 分析广州市海珠区2006-2010年5年间围产儿死亡原因,为婚前、孕前和孕早期保健的遗传优生咨询与指导提供科学依据,为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提出干预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辖区内各产科医院的的围产儿死亡情况及孕妇基本情况.结果 5年间共有围产儿出生63 596人,死亡围产儿共614例,死亡率为9.7‰;其中,死胎448例(72.96%),早期新生儿死亡129例(21.00%),死产37例(6.00%);围产儿死亡的前3位死因是出生缺陷225例(36.6%)、胎盘脐带因素131例(21.3%)、母亲孕期疾病59例(9.7%).结论 围产儿死亡中以死胎为主,而导致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出生缺陷.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必须采取综合措施,从加强围产保健意识的宣教、扩大保健的覆盖率,加强和完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进一步提高产儿科医护人员专业水平和B超影像的诊断率等方面着手,尽可能地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 惠州市儿童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及病原学分析

    作者:梁立环;丘文清;琚雄飞

    目的 了解惠州市手足口病流行期间(2009-2010年4-10月)的病原学特征及流行病学规律,为科学制定手足口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2009-2010年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共收集578份疑似手足口病标本,用荧光定量RT-PCR法进行肠道病毒通用型、肠道病毒71型( 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 16)定量分型.结果 578例被检测患儿中406例为肠道病毒阳性,阳性率为70.24%; EV71阳性208份,检出率为35.99%; CoxA16阳性145份,检出率为25.09%;手足口病2009年以CoxA 16流行为主,2010年以EV71流行为主.手足口病重症病例EV71阳性率为81.55%.手足口病发病以幼儿为主,主要集中在4岁以下儿童,占83.91%.结论 手足口病在不同时期的肠道病毒感染往往呈现不同的流行特点,年龄小于3岁的EV71阳性手足口病患儿已成为重症病例的危险因子.及时、持续地开展手足口病病原学调查,预测其流行规律,有助于更好的制定其防控措施.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