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中国输血杂志

中国输血

中国输血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Blood Transfusion 중국수혈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中国输血协会 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2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4-549X
  • 国内刊号: 51-1394/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62-18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输血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四川
  • 主编: 王憬惺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嘉兴市输血科规范化建设评审结果分析

    作者:周忠英;钱晔

    医疗机构输血是由医疗、护理和输血科共同完成的医疗行为,而输血科在整个输血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部分省市结合各自实际制定了输血科标准化建设相关标准、规范及评审细则[2-4],浙江省卫生厅于2009年对33家三级以上综合医院的输血科进行了调查和分析[5].嘉兴市卫生行政部门为进一步推动各医院输血科(血库)的规范化建设,根据《浙江省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考核细则》、《嘉兴市临床用血管理规范》和《嘉兴市医疗机构输血科(血库)规范化建设指导意见》,并结合本市实际制定了《嘉兴市医疗机构输血科(血库)规范化建设及临床用血管理考评细则》(以下简称《考评细则》),并于2011年开展了首次评审,现报道如下.

  • 利用服务对象满意度促使血站服务质量提升

    作者:张兴明;赵艳;李梅

    我国于1998年10月1日正式实施《献血法》,标志着我国公民献血正式进入无偿献血时代.10余年来,文山州无偿献血事业蓬勃发展,血液的供应实现了有偿献血向无偿献血的平稳过渡.但是,近几年随着经济、医疗水平的迅速发展以及全民医疗保障体系的实施,文山州临床用血需求量每年平均以15%~20%的速度快速增长.特别是2010年以来,全国各省市相继出现多发性血液采供失衡状况.只有建立和扩展稳定的无偿献血队伍才是满足快速增长的临床用血需求的唯一办法.当前,我国献血率仅为0.84%,文山州献血率仅为0.54%,远远低于世界高收入国家的4.54%和中等收入国家的1.01%.如何调动公民的献血积极性,进一步巩固固定献血者队伍,完善服务体系,提高服务质量是血站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我们对2009~2011年度献血者和54家医疗用血单位对血站的满意度进行了研究,为血站无偿献血工作的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 1种全自动血型分析仪的临床应用与评价

    作者:孙晓琳;关晓珍;张晓娟;马春娅;付丽辉;王可;陈麟凤;于洋;汪德清

    准确鉴定献血者及患者ABO、RhD血型是临床安全输血的根本保证.献血者血液的ABO、RhD血型鉴定,及患者输血前3项检查(包括ABO及RhD血型鉴定、意外抗体筛查、交叉配血试验)均为保障其安全输血的前提.传统的试管法鉴定血型,因操作无统一规范、结果难以保存及溯源、容易受到环境因素干扰、手工判读可能存在人为误差等原因,不适用于标本的批量检测.为避免血型鉴定失误对安全输血造成威胁[1,2],近年来全自动血型检测系统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医院和输血服务机构.根据《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要求,外来血液成分入库的同时,须完成血型复检才可进一步使用.目前对于从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外购的悬浮红细胞,本科室采用GALILEO全自动血型分析仪来完成ABO、RhD血型复检.血型分析仪于2011年4月在本科投入使用,现对其运行以来的检测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进行性能评价,报道如下.

  • 嘉峪关市无偿献血者乳糜血报废原因分析

    作者:李改军;王英

    乳糜血是指血浆中含有过高的脂类物质,主要是指胆固醇、甘油三脂、磷脂和游离脂肪酸等,血浆呈乳白色.在血液捐献中,乳糜血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献血者在献血前进食高脂肪、高蛋白食物,如肥肉、牛奶、鸡蛋、豆类制品等造成.为有效降低乳糜血的报废率,合理利用血液资源,我们对本市2011年6月~2012年5月报废的1 014份脂肪血按性别、年龄、体重、季节、献血次数进行统计分析,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2011年6月~2012年5月,本中心符合《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的3 385人次献血者中的乳糜血1014份,3 385人次献血者中男性2 392人次,女性993人次.1.2判断依据采集的全血经低温离心分离后,工作人员肉眼进行乳糜血的判断,乳糜血浆报废处理,红细胞用于临床,如重度乳糜,对红细胞进行洗涤,因洗涤红细胞几乎去除所有的血浆成分,不影响临床输注[1].

  • 平顶山市综合医院输血科建设与管理现状调查

    作者:赵民霞;兰炯采;杜红梅

    目的 了解平顶山市医疗机构输血科(供血库)的现状,以加强对其建设的指导和临床用血管理.方法 通过查资料和现场检查,对本市10家医疗机构输血科的机构设置和人力资源、房屋面积和仪器设备、临床输血管理和科学合理用血等方面进行调研.结果 10家医疗机构中有9家成立了独立的输血科,共有专业技术人员60人,其中高级职称占6.7% (4/60);中级职称占41.7% (25/60);初级职称占51.7% (31/60);10个输血科(供血库)的房屋面积有7家达标,布局符合卫生学要求者6家;输血科基本设备齐全,均未配置血小板恒温震荡箱;临床输血管理和合理输血合格率80%(8/10).结论 本市医疗机构输血科(供血库)建设和临床输血管理逐步走向正规,但房屋建设相对薄弱,临床输血有效性评估有待加强.

  • 山东省血液中心机采献血者队伍调查

    作者:于媛;朱永宝;梁文华;王淑荣;周娟;林明

    目的 对山东省血液中心2009 ~2011年机采献血者队伍状况进行分析,为机采献血者招募与保留提供指导与参考.方法 用唐山计算机软件统计模块和EXCEL表格汇总统计机采献血者资料,用SPSS17.0进行数据分析,构成比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 2009 ~ 2011年共有机采献血者3 481人.与上1年相比,2010年新加入献血者716人,保留908人,2011年新入545人,保留819人;献血者男女性别比为3∶1;献血者的出生年份主要分布在1984 ~ 1991年;学生在献血者职业分布中所占比例高为29.33%,国家工作人员及专业技术人员所占比例只有15.83%;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献血者是献血的主要人群,占总数的50.68%;RhD(+)献血者中A型献血者与B、O型献血者相比分别减少15.03%、14.80%;献血者每年多次(≥3次)捐献机采成分血的比例逐年升高,分别占当年献血人数的31.75%、46.06%、55.94%,各年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献血者单次捐献双份成分血的比例逐年升高,各年所占比例分别为52.96%、61.20%和72.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今后应加大新入献血者、男性献血者、A型献血者和国家工作人员及专业技术人员的招募,巩固与保留现有献血者,控制单次捐献双份成分血的比例.

  • 街头献血人群与集体献血人群HIV感染状况分析

    作者:温秀明;刘永梅;叶有玩;邬旭群;沈磁石;范小伊;杨转笑;容莹

    目的 通过分析街头献血人群与集体献血人群HIV的感染状况,探讨新形势下保证血液安全的招募对策.方法 收集深圳市龙岗区和宝安区采供血机构2007 ~ 2011年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共195 890人份.抗-HIV采用ELISA初筛检测,反应性标本用免疫印迹法(WB)确认.结果 街头献血者的HIV感染率为29.34/10万,集体献血者的HIV感染率为8.41/10万,街头献血人群与集体献血人群HIV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街头献血人群HIV感染率分别为22.23/10万、15.46/10万、16.15/10万、36.37/10万、55.50/10万,2008年以来街头献血人群的HIV感染率呈逐年快速增长趋势;集体献血人群HIV感染率均为0.00/10万,2011年集体献血人群HIV感染率31.61/10万,呈现明显增长;2011年集体与街头献血人群HIV感染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街头人群比集体献血人群具有更高的HIV感染率,加强集体献血人群招募可以有效保障血液安全.但2011年集体献血人群HIV感染率同样呈现明显增长,未来集体献血人群的安全性有待进一步的观察研究.

  • 如何增加农村固定献血者的思路探讨

    作者:陈玉佳

    目的 了解和掌握农村居民献血基本情况,制订针对性的政策,提高农村居民固定献血者的比例,推动无偿献血工作良性持续发展.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的方式,对2011年2~7月余杭区各镇团体预约献血队伍中的再次献血者共计3 070人次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3 070名次农村固定献血者中,男性多于女性;年龄以18 ~30周岁为主;文化程度以中专、高中、初中为主;献血次数以2次为主;献血动机里以献血对身体有好处和挽救他人生命为主.结论 农村固定献血者结构呈明显的年轻化,教育程度以中、低文化程度为特征;献血动机主要是献血对身体有好处和为挽救别人生命.

  • 兰州市2008~2010年机采献血者传染性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薛双林;秦龚丽;李娟

    目的 分析兰州市机采献血者检测情况,为建立1支高质量的固定机采献血者队伍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8 ~2010年本市机采无偿献血者ALT、HBsAg、抗-HCV、梅毒抗体、抗-HIV5项传染性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机采献血者ALT、HBsAg、抗-HCV、梅毒抗体、抗-HIV不合格率分别为:4.02%、0.83%、0.54%、0.27%、0.20%;性别:男性为233例(6.81%)、女性为254例(4.61%)及职业、学历、献血次数之间传染性指标不合格率比较,均为P<0.05.结论 加强宣传,建立机采固定献血者队伍和应急献血者队伍,提高招募成功率,保证输血安全.

  • 无偿机采献血者皮下瘀血原因分析与护理

    作者:柏则蓉;王小芹;宋海彬

    目的 调查无偿机采献血者皮下瘀血的原因并采取相应护理.方法 统计分析2010年2月~2012年2月在本站机采的4 599人次献血者中发生皮下瘀血的状况.结果 无偿机采献血者献血后皮下瘀血发生率为0.56%,其中女性瘀血发生率1.06%,男性瘀血发生率0.4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9,P<0.05).结论 献血者血管原因是导致皮下瘀血的主要原因.需进一步加强无偿机采献血者献血前的血管选择,同时提高工作人员的穿刺技术水平,对发生皮下瘀血的献血者要给予正确的护理和做好回访,并积极采取护理措施预防发生以促进固定成分献血者队伍的不断壮大.

  • 临床供血护士输血相关知识调查情况分析

    作者:谭延伟;张亚平;王毅;张俊平;宋俊荣

    目的 了解本中心供血范围内临床护士对输血相关法律法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掌握情况,为开展临床护理人员输血知识继续教育必要性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10家不同级别医院中随机抽查了66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三级医院(省级医院)的平均秩次为362.47,大于二级医院(市、县级医院和民营医院)的257.07,故可以认为三级医院的护理人员对输血相关知识的掌握及运用优于二级医院.结论 应加强临床护理人员的输血相关知识的培训,优化临床输血操作流程,规范临床输血护理管理.

  • 某山区县医改后临床用血情况调查分析

    作者:吴胜云;刘志军

    目的 了解医改过程中二级以下医疗机构临床用血需求变化,以更好地安排血液供应和科学合理用血的管理.方法 2004 ~2011年,按新农合前、新农合期及目录用药期3个阶段统计本县开展输血治疗的医疗机构数和用血量,分析在新医改实施过程中各级医疗机构用血需求的变化.结果 3个阶段医疗机构数分别为6、14、6家.临床用血总量年均增长率22.4%;其中红细胞类和血浆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8.2%、28.3%,新农合实施后各级医疗机构用血均快速增长;实行目录用药后一级医疗机构数及用血量下降,红细胞用量为215 U.结论 二级以下医疗机构临床用血量呈快速增长趋势,但在医改过程中,随着基层医疗机构职能的转变,不同级医疗机构临床用血量分布的发生变化.

  • 大连市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刘颖;王雅卿;王黎;邓雪莲

    自愿无偿献血是保证血液安全的重要途径.为了确保临床用血安全,本市从2006年起开展取消计划献血,外调血,全部实行自愿无偿献血模式.为了解本地区无偿献血者输血相关传染病的流行趋势,保证血液安全,我们对近5年本市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标本来源 2006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大连市无偿献血者总计251 928人次.献血前按照卫生部《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对所有的献血者进行健康征询和体检,并进行ALT、HBsAg和Hb的快速血液筛查,检测结果合格后采集血液.

  • 浙江丽水地区畲族献血人群ABO及Rh血型分布调查

    作者:赵龙友;纪勇平;庄杰;周斌

    目的 了解丽水地区畲族献血人群ABO及Rh血型分布及基因频率,为该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地的采供血工作及临床合理用血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1 437例非血缘关系的丽水地区畲族献血者标本进行ABO血型及Rh血型D、C、c、E、e抗原鉴定和分析.结果 1 437例标本ABO血型分布特征为O(41.89%)>A(27.42%)>B(23.45%)>AB(7.24%);Rh(D)阴性5例,频率为0.348%;1 437例标本Rh分布特征为DCCee (0.4203)>DCcEe(0.3466)> DccEE(0.0821)>DCcee(0.0779)> DCCEe(0.0334)> DccEe(0.0244)> DCcEE(0.0104)> dccee(0.0035)> Dccee(0.0007)=DCCEE(0.0007).筛选出1例稀有的DCCEE表型标本.结论 浙江丽水地区畲族献血人群ABO、Rh血型分布符合国内南方少数民族的分布特征.同时,稀有的DCCEE表型出现频率高于英国人群中<0.01的频率,以及我国其他地区人群中相应表型的出现频率.

    关键词: 畲族 血型 基因频率
  • 呼和浩特市无偿献血人群血液传播标志物的调查分析

    作者:方根;张敏

    目的 了解无偿献血人群血液传播标志物的分布情况,分析不合格分布趋势,提出预防措施,减少不必要不合格血液的报废.方法 对2003~2012年血液传播标志物的检测结果迸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ALT、HBsAg呈下降趋势,抗-HCV前6年忽高忽低,呈不稳定趋势,近4年呈稳中有降的趋势;抗-HIV和抗-TP(前8年)呈稳中有降的趋势,抗-TP后2年成倍增加,不合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加强对献血人群献血前的健康评估、咨询,排除高危人群,降低ALT和抗-HIV、抗-TP的不合格率;加强对献血人群献血前的初筛工作,降低ALT、HBsAg的不合格率.

  • PCR-SSP技术对羊水细胞ABO血型的基因鉴定

    作者:马欣;陈江

    目的 通过PCR-SSP基因技术检测胎儿羊水细胞ABO血型基因型,产前诊断胎儿ABO血型.方法 选取了6名孕16 W以上的孕妇,抽取羊水细胞并进行分离,提取羊水细胞DNA,运用PCR-SSP技术分析其ABO血型基因型,并通过出生后的脐带血的血型鉴定进行确认.结果 6例羊水标本均通过PCR-SSP方法检测出了ABO血型的基因型;该6名胎儿的脐带血的ABO血型与羊水细胞的血型一致.结论 PCR-SSP技术可以准确地检测胎儿羊水细胞的ABO血型.

  • 番禺地区RHD变异体基因分型研究

    作者:谢敬文;邓诗桢;严康峰;蓝文莉;莫锦政;马伟文

    目的 研究分析番禺地区RHD变异体基因分型特征.方法 采用微量板法对2010年11月~2011年8月到本站参加献血的26 172名次献血者进行RhD阴性筛查;采用抗球蛋白法对初筛RhD阴性的标本进行确认,采用吸收放散试验对经抗球蛋白法确认为RhD阴性的标本进行Del表型筛选;采用RH基因变异体基因分型检测试剂盒(PCR-SSP法)对献血者模板DNA进行扩增,对扩增产物进行电泳分析,根据电泳图谱判断RHD基因分型.对血清学与基因分型结果不符的标本进行测序分析.结果 初筛检出60名RhD阴性,经抗球蛋白法确认59例为RhD阴性,阴性频率为0.23%;吸收放散试验检出10例Del表型.60例初筛阴性的基因分型检测发现40例RHDEXONl~ 10全缺失基因型,发生频率约为67.8%;10例RHD 1227A DEL基因型,发生频率约为16.9%;7例部分D,发生频率约为11.9%;1例RHD弱D15基因型,发生频率约为1.2%;2例RHD基因分型阳性需作进一步碱基测序分析.结论 本地区血清学RhD阴性献血者中,存在RHD 1227A DEL、RHD-CE(2-9)-D,RHD-CE(5)-D、RHD-CE(6-9)-D和RHD弱D15等基因型,血清学结合基因分型能更准确鉴定RhD血型.

  • 中国北方汉族人群A204等位基因的发现及家系调查

    作者:杜振军;牟曦光;魏莉;赵秀丽;穆兵

    目的 了解中国北方汉族人群ABO血型系统A2亚型的基因型分布特点及A204的家系遗传规律.方法 应用血清学试验筛选出A亚型标本,采用PCR-SSP法对ABO血型A2亚型作基因分型检测,随后直接DNA测序;对A204先证者作家系调查.结果 从3 395名献血者中筛选出23例A亚型:13例为A205、8例为A201、1例为A204、1例不能确定;A205、A201、A204基因测序结果均与genebank的参考序列相同,1例基因分型不能确定者,基因测序结果与genebank的参考序列比对,确定其基因型为A102;A204先证者的A204是由其母亲遗传而来.结论 A2等位基因在所调查的人群(中国北方汉族)中以A205为主,其次为A201,存在A204,且A204可以在家系内遗传.

  • 核黄素光化学法灭活Sindbis病毒的研究

    作者:莫琴;黄宇闻;张博;钱开诚

    目的 探究核黄素光化学反应对Sindbis病毒的灭活效果.方法 将10 mmol/L的核黄素0.050 mL加入到4.95 mL的Sindbis病毒(XJ-160株)悬液中,经440 nm波段的可见光(40 J/cm2)双侧照射后,接种至幼仓鼠肾细胞(BHK-21)中培养,观察细胞病变情况(CPE),检测病毒滴庋,用PCR检测病毒核酸的变化,并在透射电镜下观察病毒形态.结果 经终浓度为100 μmol/L核黄素结合440 nm可见光作用,可将滴度为6.5 log TCID50 Sindbis病毒灭活至≤0.5 logTCID50;PCR法未能扩增出病毒核酸片段;透射电镜显示病毒颗粒塌陷.结论 核黄素光化学法能有效灭活Sindbis病毒,其主要作用靶点为核酸.

  • “血库指数”血液预警系统在采供血调节工作中的应用

    作者:杨勇毅;郭豫学;张支凤;李华领

    "血库指数"血液预警系统是在目前"血液短缺"的背景下,由甘肃省卫生厅和甘肃省血液中心于2011年9月联合创建和实施的,其在调节血液的采集和供给2大方面发挥着很大作用,在血液供给方面尤具价值.如何进一步发挥其作用,保障兰州地区90多家医院的供血,我们对该预警系统从统计、划区、分析和措施这4方面进行了摸索,现报道如下.1"血库指数"图的含义随机抽取2013年某天的(2013-01-06)指数图示例.整个指数图分为3区.图1左边第1区:显示全省各市州血液库存总数,如兰州市为1 915 U等.图l右边第2区:显示各市州血液需求情况,用柱状图、3种颜色描述血库状态,绿色为充足,黄色为预警,红色为告急.但每家血站达到"充足"、"预警"或"告急"的血液库存量是不尽相同的,其用柱状图来描述,主要依据满足某地区临床用血天数为单位来自动计算,如满足1d供血量,血库指数就为l,满足2d供量;血库指数就为2,以此类推.所以柱状图横坐标0、2、4、6、8、10所代表的是满足供血的天数.如果达到区间8表示为"充足"、在4~8之间为"预警"、区间4之内为"告急".如图1中兰州、平凉、陇南、金昌等地血站血液库存处于"正常"状态,柱状图的颜色为绿色;天水、定西等地血站血液处于"预警"状态,柱状图的颜色为黄色.图1左下边为第3区:按血型分类显示各市州血库血液的具体情况,如当前显示状态为甘肃省血液中心的库存中各血型的分布状态,B型、AB型显示"正常"状态;A型、0型显示"预警"状态.

  • 血液接触与献血者日常生活中相关风险行为的识别和规避

    作者:柳青;钟利;何毅

    确保血液安全首先是从低危献血者中采集较安全的血液[1].献血者属于经血传播疾病的低危人群,但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对危险行为抵制的意识却并不强[2,3].有文献报道,大部分被调查者对"经血传播"这一概念尚不清楚,另外日常的一些行为习惯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其潜在的危险性易被忽略[2~7].他们一旦正确理解了相关知识,认识到这些行为习惯的危险性,就能够马上改变自己的行为[6,7].为此,我们提出"血液接触"这一概念,使献血者以及所有公民能正确识别这些危险行为,充分认识血液接触与经血传播疾病二者的关系,增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拒绝所有可能造成血液接触的风险行为意识,从源头上更为有效地控制血液质量.血液接触这一用语虽然有过使用[6,7],但未见对该用语有明确定义,且一般认为血液接触是指采供血员工或血液制品单位员工职业防护的用语.在此,我们将血液接触与风险行为的识别和规避的有关情况综述如下.

  • IgM、IgG抗-E引起血型正反定型不一致1例

    作者:徐弘;李翠莹;黄菲;何花

    在临床输血工作中,血型正反定型不一致经常会出现,而因血清中存在抗-E引起血型正反不一致的情况较少见,现将本院发现的1例病例报道如下.1 病例简介患者,男,71岁,2010年7月到本院就诊,入院诊断:肝外胆管结石.在外院有输血史,无输血不良反应,但患者本人及家属均不清楚其血型、输血量及血液成分种类.人院后因病情需要申请再次输血,本科血型室初步鉴定其血型正定型为A型,反定型为O型,抗体筛查为:阳性,为进一步确定其血型及抗体,遂继续鉴定,经血型参比室反复实验,发现血清中存在IgM和IgG抗-E,反定型亦因IgM抗-E引起不符.

    关键词: IgM IgG 抗-E 血型
  • 1名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的输血及护理

    作者:马晓璐;魏莉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AIHA)是指由各种原因刺激人体产生抗自身红细胞抗体,致红细胞破坏溶血的贫血[1].AIHA根据有无病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根据抗体作用于红细胞的佳温度分为温抗体型、冷抗体型和兼有温冷双抗体型[2].Sokol等[3.4]定义温冷双抗体型为血清中既有温型抗体(主要为IgG、C3,极少数为lgM、lgA),又有冷凝集素,约占全部AIHA的7%.常继发于淋巴系恶性肿瘤、感染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5].发病时因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抗体,溶血较重[4,5],往往需要输血治疗.该型患者红细胞自凝集现象强阳性[6],输血可能存在血型鉴定困难、交叉配血困难以及加重溶血的情况.近日我们收治了1例继发于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和肺部感染的温冷双抗体型AIHA患者,血型为A型,RhD阴性.经过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病情趋于稳定,现报告如下.

  • 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与悬浮红细胞储存期内溶血率的比较

    作者:龚裕春;邱颖婕;金魏名;陆赟;谢云峥

    目的 观察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和常规制备悬浮红细胞在储存期内的溶血率变化,评价储存前白细胞过滤对于红细胞溶血率的的影响.方法 随机采集80袋200 mL全血,将其分为白细胞过滤组和未过滤组,其中过滤组分别用上海输血技术公司、威高和南格尔3家公司的血袋各采20袋,过滤并制成悬浮红细胞;未过滤组用上海输血技术公司普通血袋采20袋,制成悬浮红细胞.2组置于(4±2)℃条件下储存35 d,在储存期14、21、28、35 d取样检测红细胞溶血率.结果 60袋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储存期内平均红细胞溶血率分别为14 d(0.11±0.06)%、21 d(0.20±0.10)%、28 d(0.31±0.13)%、35 d(0.42±0.15)%,20袋未过滤组平均红细胞溶血率分别为14 d(0.07±0.08)%、21 d(0.10±0.06)%、28 d(0.15±0.09)%、35 d(0.22±0.11)%,过滤保存21 d后溶血率有显著升高(P<0.05),但2组结果均符合欧盟和AABB标准中对于储存期末红细胞溶血率的要求.3家公司血袋制备的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保存期末溶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储存前白细胞滤除过程未对35 d储存期的红细胞溶血率产生明显影响,35 d储存期的红细胞符合欧盟标准和AABB标准.

  • 高原高寒条件下野战运血箱储血效果的研究

    作者:杨卫华;卢媛;曹明玉;苏月;张建民;高明

    目的 探讨高原高寒野战条件下运血箱用于血液储存的温控方式及效果.方法 采用预充电制冷、低温冻结和自然温度冻结的蓄冷剂制冷、预充电加蓄冷剂制冷4种方式控温,监测自然环境及恒温条件下储血箱内温度及控温时间,检查血液外观和输血效果观察.结果 自然环境下(-5~17℃),预充电制冷方式运血箱控温时间41 h,环境低温时,箱内温度低于2℃;2种蓄冷剂制冷及预充电加蓄冷剂组合制冷方式温控时间分别为68、13和89 h.恒温条件(14~18℃)下,4种方式控温时间分别为13 h(预充电)、16 h(低温冻结蓄冷剂)、10 h(自然冻结蓄冷剂)、22 h(预充电+蓄冷剂).结论 高海拔地区野外作业时,大量冻结高效蓄冷剂用于野战运血箱储存血液,具有较好的控温效果.

  • 乌鲁木齐地区无偿献血者HBV核酸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周丽君;李旭;姚华;文国新;郭伟鹏;马红

    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状况和无偿献血者的血液经酶免疫检测法(ELISA)筛查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的感染状况,探讨采用核酸扩增技术(NAT)对血液进行筛查的可行性,以进一步改进献血者筛查方法,降低输血传播疾病残余风险.方法 采用2种不同试剂厂家的ELISA试剂对无偿献血者血液进行HBsAg筛查,采用核酸扩增检测(NAT)血筛系统检测无偿献血者血的HBV DNA;并对ELISA检测阴性,HBV DNA阳性标本进行确认和追踪分析,以确定血清学感染状况.结果 共筛查2011年3~10月乌鲁木齐地区无偿献血者14 696名,HBsAg阳性率为0.52% (76/14 696);HBV DNA阳性率0.22% (32/14696);检出2例HBV DNA阳性标本,经过追踪分析,第1例发生了血清学转换,为“窗口期”感染,第2例无血清学转换,但乙肝核心抗体持续阳性,为隐匿性乙型肝炎.结论 ELISA检测后血液安全性有了很好的保障,但是依然存在输血传播疾病残余风险,NAT检测可降低输血残余风险,从而提高输血安全.

  • 核酸检测在筛查献血者乙型肝炎病毒中的应用

    作者:何亚琴;徐立;杨爱龙

    目的 探讨核酸检测在献血筛查乙型肝炎病毒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2种酶联免疫吸附(ELISA)试剂对2011年1 ~12月在常州地区采集的无偿献血标本进行HBsAg检测,对酶免阴性、单试剂阳性标本做核酸检测.在核酸筛查阳性标本中,对核酸确认阳性但乙肝“二对半”检测均为阴性及核酸确认阴性的献血者进行追踪随访.结果 2011年共收集血液标本46 216份.核酸检测标本共17 220份,其中HBsAg酶免检测阴性标本17 215份,单试剂阳性标本5份;经核酸筛查HBV阳性26份,确认阳性20份,阳性检出率和确认阳性率分别为15.1/万和11.6/万,HBVELISA漏检率为8.7/万.对符合条件的13份标本进行追踪检测,4例标本HBsAg阴性转阳性,2例标本HBV DNA追踪检测转阳性而HBsAg始终为阴性.结论 血液筛查HBV,应用核酸检测可以提高检出灵敏度、缩短“窗口期”,进一步提高血液安全.

  • 湛江地区献血人群HIV的基因分型及ELISA单试剂阳性者追踪检测的研究

    作者:蔡澍;邓锦屏;陈雅雯;罗均;周平;钟土泉;皇美羚

    目的 了解湛江市无偿献血人群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基因分型,推测湛江市HIV病毒来源,为湛江市防控艾滋病和临床用血安全提供依据.方法 从23例经湛江市CDC WB法确认的HIV无偿献血者血液中提取RNA,用RT-PCR进行gag基因扩增,并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和序列分析.对68例ELISA单试剂阳性者献血后每2周采血1次再次检测,检测呈双试剂阳性者通过WB法确认.结果 23例阳性感染者均为HIV-1,其中12例(52.2%)为CRF01_AE重组亚型;10例(43.5%)为CRF07_BC重组亚型;1例(4.3%)为01B型.68例ELISA单试剂检测阳性者中有1例8周后确认为HIV-1 CRF01_AE重组亚型,1例10周后确认为HIV-1 CRF07_BC重组亚型,35例连续追踪6个月后依然为单试剂检测阳性,31例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无法追踪,后放弃.结论 湛江地区献血人群中HIV-1亚型以CRF01_AE和CRF07_BC为主.35例单试剂阳性者可能与感染了弱病毒株或其体内病毒受体或其他病毒感染相关的基因存在变异有关,需要进一步追踪研究.

  • 2009~2011年洛阳市5家医疗机构294例输血不良反应分析

    作者:马红丽

    目的 通过对294例输血不良反应情况分析,针对相关影响因素和特点提出对应的预防措施,为输血不良反应的有效预防和处理提供参考.方法 对2009年1月~2011年12月医疗机构上报的输血不良反应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期研究数据统计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0.40%;其中过敏反应发生率高占82.31%,其次为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占12.93%,急性溶血反应占2.04%,含铁血黄素沉着症占1.70%,迟发型溶血反应占1.02%;不同血液成分中,病毒灭活冰冻血浆引起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占51.70%,其次为单采血小板占39.80%,去白细胞红细胞占7.82%,冷沉淀占0.68%;输血不良反应严重程度分级比较,1级比例高占82.99%,其次为0级占12.25%,2级占2.72%,3级占1.70%,4级占0.34%.结论 随着输血新技术白细胞滤除业务的开展,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发生率远低于过敏反应发生率;随着血型鉴定技术、配血技术的快速发展,溶血性输血反应几乎成为个例;输血不良反应是血液安全预警监控的主要内容之一;输血安全零风险目标任重而道远.

  • 儿科医院血库合理库存量探讨及应用

    作者:章文;吴跃平;蒋一红;刘新刚;杨静;陈月生

    目的 探讨我院红细胞合理库存量.方法 根据2007 ~2011年医院用血量数据统计,计算出A、B、O、AB各型血液年、月、用血量.根据医院用血量数据统计,计算出A、B、O、AB各型血液月、日均用血量、结果 每年用血量递增20%左右,用血比例和血型分布A∶B∶O∶AB为3∶2∶4∶1.结论 将本地区的血型分布和用血比例,作为血库备血比例、2011年用血为参考的依据,我们将2011年日均用血量的3、5、7乘以用血比例设置为低、佳、高库存.

  • 综合措施对全膝关节置换患者围手术期用血量的影响

    作者:薛彩霞;常世卿;刘鲜茹;曹佳佳

    目的 调查综合措施对全膝关节置换患者围手术期用血的影响,为临床合理用血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1年1~9月及2012年1~9月行全膝关节置换的539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术前和出院时的Hb、Hct以及围手术期的输血量等,接年份分组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2年和2011年相比行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增多,用自体血量增加(15 320 mL),用异体血量下降(8 836 mL),2012年患者出院时Hb Hct检测结果分别为(119.25±13.21) g/L; (35.02±6.32)%,与2011年相比较,均P>0.05.结论 综合措施可以减少全膝关节置换患者围手术期用血量,开展的自体血回输技术可以减少异体血量,保证患者用血安全的同时可以节省宝贵的血液资源.

  • Miltenberger血型系列和Mia、Mur抗原

    作者:王颖;刘长利;苗天红

    Miltenberger (Mi)血型系列是与MNS系统有关相对较稀有的一系列血型,相互间通过一些特异性重叠的低频同种抗原联系在一起,所识别的位点相互覆盖,有交叉反应,类似复合抗体,很难被分离.Mi血型系列的命名,目的是让不同抗体对低频抗原复杂的反应格局条理化,该血型系列是以人血清免疫抗体所鉴定的一系列低频率抗原组合的红细胞表型,其中的Mia和Mur血型抗原是临床意义较大的2种同种异体抗原.

    关键词: Milternlerger 血型 Mia Mur
  • 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输血相关问题

    作者:张曦;张诚

    在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后到造血重建这一段时间内,由于移植患者的骨髓重度抑制,引起全血细胞极度低下,因而可导致贫血、出血和严重感染,输血液制品便成为此时间段帮助患者度过造血抑制期的重要支持治疗措施.随着血液成分分离技术的进步,成分输血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已被普遍应用,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ABO血型不合、输血相关的GVHD以及输血后CMV感染等诸多问题,亦会增加患者的移植风险;因此必须重视造血干细胞移植中输血相关问题.

  • 中英血液筛查试剂质量保证体系的比较

    作者:郭永建;林洪铿;江伟梅

    血液筛查试剂质量是保障血液安全的关键要素之一.保证血液筛查试剂质量是法规监管部门、试剂生产和供应方以及试剂使用方的共同目标.血液筛查试剂的质量保证贯穿整个试剂的生命周期——从试剂的研发、准入、生产到使用——的各个环节.我们通过对英国与我国的血液筛查试剂质量保证体系的比较,分析了我国血液筛查试剂质量保证体系目前存在的主要差距,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我国血液筛查试剂质量的一些建议供各方参考.

  • RFID在血液信息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孔长虹;孟忠华;吕杭军;徐焯彪;裘君娜

    条形码技术在血液信息系统中主要用于血液信息的快速读取和录入,虽然它技术成熟、成本较低、应用非常普遍,但是也存在一些缺点,如对数据传输需要通过光学清楚的线性扫描才能完成,可编码的数据有限且不能被改变,1次只能读取1个条码,阅读能力会受到灰尘、水和划伤的影响等等[1].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是1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RFID系统一般包括电子标签和读写器2部分,两者之间使用无线电磁波通信,可在不同的频率、波段下工作,常见的有低频(125或134 kHz)、高频(13.56 MHz)、超高频(860~960 MHz)以及微波(2.45 GHz)等.正是因RFID具有比条形码更快的阅读速度、更大的存储容量,以及可读写信息、不要求线性读取并能够工作在更远的距离等特点,近年来,它已被广泛应用于物体识别、安全防护、仓储管理、交通运输等众多领域[2~4].为推动RFID在输血医学领域的应用,国际输血协会(ISBT)于2006年成立了RFID特别工作组,研究RFID发展现状,并于2010年发布了RFID在输血医学中的应用指南[5](以下简称"指南").依据《指南》,ISBT推荐在输血医学领域中使用被动型高频(HF,13.56 MHz) RFID技术,电子标签和阅读器的通信应符合ISO/IEC 18000-3标准.我们对将RFID应用于血液信息系统作了初步应用研究,报道如下.

  • 胚胎干细胞和诱导多能性干细胞在输血医学上的应用潜能

    作者:林凤秋;李剑平

    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ESC)是由早期胚胎内细胞团或原始生殖细胞经体外抑制培养而筛选出的细胞,它具有体外培养无限增殖、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特性.无论在体外、还是体内环境,ESC都能被诱导分化为机体几乎所有的细胞类型.人类ESC的研究工作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具有很大争议,支持者从科学的角度,认为它在器官再生、修复和疾病治疗方面"极具应用价值";而反对者则着眼于伦理,认为ESC研究势必破坏胚胎,与"尊重生命"的理念不符.值得庆幸的是,2007年日本和美国科学家分别用转录因子Oct4/Sox2/Klf4/c-Myc或Oct4/Sox2/Nanog/ Lin28将人成纤维细胞重新编程,并得到了具有与ESC功能类似的多能性干细胞,命名为"诱导多能性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iPSC)"[1,2],这就不仅解决了ESC在伦理方面的争议,而且还可以弥补ESC在组织相容性问题上的缺陷.近年关于iPSC的研究迅猛发展,研究成果层出不穷[3~7].除了成纤维细胞之外,人的很多其他成熟体细胞都可被重新编程诱导成iPSC,因此来源也不受限制.

  • 白细胞介素-2对allo-HSCT后白血病早期复发患者治疗效果的临床研究

    作者:向茜茜;刘耀;孔佩艳;张曦;陈幸华;李佳丽;何刚;李杰平;刘红

    目的 观察白细胞介素-2(IL-2)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allo-HSCT)后白血病早期复发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2010年6月~2011年6月,本科共对14例allo-HSCT后复发的患者给予IL-2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13名患者随访13 ~24月(中位时间18月),未出现本病全面复发,无病生存率为92.85%.GVHD的表现均为Ⅰ度,发生率为35.7%.结论 IL-2是治疗allo-HSCT后早期复发的有效且重要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且治疗后GVHD的发生率低、表现较轻.

  • 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全程营养筛查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云龙;高蕾;孙爱华;张诚;曾韫璟;文钦;刘嘉;刘俊;张曦

    目的 调查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营养风险发生情况,为临床进行营养支持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营养风险评价工具NRS2002对71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进行全程营养筛查.结果 在不同阶段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发生的移植相关风险不同,其中:移植+7~+21 d有营养风险患者感染的几率较高,分别为91.0%~93.6%,50% ~75%;移植0~+7d消化道反应较重分别为67.1% ~92.5%,50.0%~83.3%.而全程有营养风险者,造血重建时间延长.结论 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进行全程营养筛查,及时而有效的进行营养干预,特别是早期干预,会促进造血重建和免疫功能,增强疗效,减少治疗风险.

  • 获得性凝血因子Ⅷ抑制物1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马影影;李杰平;曾东风;朱丽丹;孔佩艳;张曦;刘红;刘耀

    获得性凝血因子Ⅷ抑制物,又叫做获得性血友病A(acquired haemophilia A,AH-A),极其罕见,该病多发生于非血友病健康人群,目前发病机制不明,主要见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药物变态反应等.获得性凝血因子Ⅷ抑制物导致患者止血、凝血及纤维蛋白溶解等机制的缺陷或异常而引起患者自发性出血或轻微损伤后出血不止,治疗需针对病因并补充足够的凝血因子Ⅷ.日前本科收治1例患者,并取得较好疗效,本文结合文献,进一步探讨其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案.

  • 人脐血源基质细胞与骨髓基质细胞对造血功能损伤修复作用的比较研究

    作者:樊智敏;张曦;刘耀;彭贤贵;高力

    目的 比较人脐血源基质细胞(hUCBDSCs)与骨髓基质细胞(hBMSCs)对造血功能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 取63只BALB/c小鼠均给予6.O Gy60Co射线全身照射,随机分为hUCBDSCs组(n=21)、hBMSCs组(n=21)和对照组(生理盐水组)(n=21),分别于移植后1、3、5、7、10、14、21 d检测1次外周血细胞,于照射后7和21 d分别制备股骨骨髓涂片观察骨髓细胞形态学改变,收集小鼠骨髓细胞并作集落培养.结果 3组小鼠移植后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在3~5d降至低,hUCBDSCs组白细胞和血小板均从7d开始回升,10 d后回升速度与程度提高,21 d时回升接近未照射水平,hBMSCs组从7d开始回升,回升趋势与hUCBDSCs组相似,21 d后回升程度低于未照射水平,对照组从7d后开始回升,回升较慢,21 d回升程度低于实验组(P<0.05);hUCBDSCs组,hBMSCs组及对照组红细胞均在3d时降至低,21 d后恢复,但实验组较对照组回升更快,(P<0.05),hUCBDSCs组与hBMSCs无甚差异(P>0.05).集落培养CFU-E、BFU-E、CFU-GM、CFU-GMEM,hUCBDSCs组21 d为(113±6)、(167±6)、(131±6)、(14±4)个,hBMSCs组(46±6)、(141±11)、(118±18)、(lO±1)个,对照组为(87±3)、(122±4)、(84±7)、(5±1)个(P<0.05).hUCBDSCs组所有小鼠均存活.结论 hUCBDSCs较hBMSCs修复造血功能损伤和血小板恢复的作用更佳,hUCBDSCs移植是1种安全有效的促进造血损伤修复的方法.

  • 蛋白芯片用于筛选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血清标志物的初步研究

    作者:朱丽丹;孔佩艳;张曦;彭贤贵;李杰平;曾东风;墙星;邓小娟

    目的 利用生物素标记蛋白芯片筛选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血清中可用于AML早期诊断、预后判断的血清标志物.方法 采用生物素标记抗体芯片技术,对11名不同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的AML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5名),预后不良组(6名)]和5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血清检测,采用芯片分析软件提取数据,获得的数据采用AAH-BLG-1数据分析软件作统计分析.结果 2个AML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生长因子MFG-E8、osteoactivin、Hepassocin、M-CSF、M-CSF R、Insulin R,白细胞介素家族的IL-20、IL-3、IL-1 F8、IL-2 R alpha、IL-2 R beta、IL-1 R6凋亡因子(Fas)、粘附因子(ICAM-3)、趋化因子(CCL21)、载脂蛋白(Lipocalin-1)、跨膜蛋白(TMEFF1)、基质金属蛋白酶(MMP-3)和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的GFR alpha-4、TNF-alpha、TNFRF18、TNFRSF21 等22个标志因子水平明显上调(P<0.05);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相比,IL-17RD、VEGF-D、IGFBP1、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MP-2、血管生成抑制剂Endostatin、蛋白水解酶uPA、趋化因子MIP-2、FGF-19、结合蛋白LBP、粘附分子L-selectin、载脂蛋白SAA等11个标志因子水平明显上调(P<0.05).结论 生物素蛋白质芯片共检测出33个AML血清标志物,证实这些标志物参与了AML细胞趋化、黏附、迁移、降解基质、恶性增殖、抗凋亡等过程.蛋白芯片有助于早期正确判断AML患者的预后,指导不同强度的个体化治疗.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白血病28例临床分析

    作者:王先选;王利;肖青;王建渝;张红宾;唐晓琼;王欣;杨泽松;陈建斌

    目的 评价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急性白血病的疗效.方法 收集2005年1月~2011年8月本院行allo-HSCT的急性白血病28例,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7例,急性髓系白血病21例.26例为同胞全相合,2例同胞5/6相合.预处理方案22例为马利兰/环磷酰胺,3例为改良马利兰/环磷酰胺,3例为马利兰/环磷酰胺/氟达拉滨.常规采用环孢素联合短程甲氨喋呤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结果 所有患者移植后造血功能均快速重建.中位随访时间22个月,至随访结束,总生存率71.4%,其中,16例患者(57.1%)已无病生存11 ~79个月.未出现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6例发生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8例于移植后死于cGVHD、感染或疾病复发.移植前首次化疗即达完全缓解者(即CR1)移植后总生存率及无病生存率均比CR2或NR患者同期增高.结论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急性白血病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CR1后应尽早选择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 HLA不全相合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回输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作者:伍满群;曾韫璟;孙爱华;刘学;张诚;张曦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是目前治疗恶性血液病有效的方法.外周血干细胞输注是将采集的供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富含干细胞)经受着的静脉通道直接输给受者,通过干细胞的游走、归巢等运动,进入受者的造血微环境,进而定居、分化和成长发育[1].而在AHSCT过程中造血干细胞回输是确保AHSCT成功的关键[2-4],造血干细胞能顺利回输,避免或减少并发症,它直接关系到移植的成败.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2010年8月进行71例HLA不全相合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回输均获成功,现将其移植过程中造血干细胞回输的方法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白血病成骨细胞屏蔽共培养AML细胞化疗杀伤作用的研究

    作者:曾东风;张勇;孔佩艳;张曦;李佳丽;彭贤贵

    目的 探讨白血病成骨细胞对急性髓性白血病(AML)细胞屏蔽化疗杀伤的作用,及其与促血小板生成素/血小板生成素受体(TPO/c-MPL)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 分离培养白血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行成骨诱导,ELISA法检测成骨细胞分泌血小板生成素(TPO)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人红白血病细胞株(HEL) c-MPL表达.成骨细胞与HEL细胞共培养,观察在化疗药物柔红霉素干预下HEL细胞存活率.结果 白血病骨髓成骨细胞培养d7、d14 TPO表达分别为(176.84±15.32) ng/mL和(198.24±13.49) n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的TPO水平,分别为d7 (140.13±20.12)和d14(157.66±18.82) ng/mL.应用柔红霉素干预后,AML成骨细胞与HEL细胞共培养组半抑制浓度(IC50)为(3.320±0.218) μg/mL,高于HEL+正常来源成骨细胞组(2.236±0.167) μg/mL和HEL+ hFOBl.19组(2.254±0.111) μg/mL.生长曲线研究发现,在不同浓度DNR干预下,AML成骨细胞与HEL细胞共培养组中HEL细胞的细胞存活率大,均高于其他HEL共培养组.结论 白血病成骨细胞能有效屏蔽化疗药物对白血病细胞的杀伤作用,这种作用可能与白血病骨髓微环境内TPO/c-MPL信号通路相关.

中国输血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