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药学 >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Modern Applied Pharmacy 중국현대응용약학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药学会
  • 影响因子: 0.8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7-7693
  • 国内刊号: 33-1210/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32-67
  • 曾用名: 浙江药学杂志;现代应用药学杂志
  • 创刊时间: 198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浙江
  • 主编: 李连达
  • 类 别: 药学
期刊荣誉:
  • 西尼地平片晶型及溶出度研究

    作者:石云峰;王建;杨伟峰;曾红霞;许梦佳;李煜;艾婕

    目的 考察西尼地平片国内仿制药和原研药晶型和体外溶出情况.方法 制备西尼地平2种晶型,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拉曼光谱仪测定2种晶型、原研药、仿制药的拉曼图谱,确定国内仿制药和原研药的晶型情况,并建立具有区分力的溶出度方法.结果 国内A、B2家企业产品为α晶型,原研药和国内C企业产品为无定型,所建立的溶出度方法(0.5%SDS的pH 6.8磷酸盐缓冲液为溶出介质,体积为900 mL,转速为75 r·min-1)可以有效区分国内仿制药和原研药.结论 国内仿制药和原研药晶型与体外溶出存在一定差异.

  • 复方丹参片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兔PPAR-γ/LXR-α/ABCA1信号通路的影响

    作者:祝骥;许颖龄;卢德赵;唐利华;赵峻峰;朱雅敏;薛蕾

    目的 探讨复方丹参片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兔PPAR-γ/LXR-α/ABCA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高脂饲料加空气干燥法建立兔颈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并用100 mg·kg-1和300 mg·kg-1剂量的复方丹参片进行治疗后,经耳缘静脉抽血后空气栓塞处死兔,迅速剥离颈动脉,并检测各组动物血脂含量、颈动脉病理学变化及兔颈动脉中PPAR-γ、LXR-α及ABCA1的表达.结果 复方丹参片能显著降低兔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P<0.01);并能抑制内膜增生,减少脂质沉积,增加PPAR-γ、LXR-α及ABCA1 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P<0.01).结论 复方丹参片可能通过激活PPAR-γ/LXR-α/ABCA1信号通路而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 乌药醚内酯对肝损伤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

    作者:陈方亮;黄瑞平;陈青华;徐仙娥

    目的 考察不同剂量乌药醚内酯对大鼠肝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 6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乌药醚内酯低、中、高剂量组及联苯双酯组(阳性对照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5组采用CCl4腹腔注射建立肝损伤大鼠模型,造模期间各组给予相应的药物或等体积的水,造模6周后处死大鼠取血清,测定血清ALT、AST、SOD、GSH-Px活性及MDA含量,取肝脏组织染色切片观察病理变化.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对比,乌药醚内酯能剂量依赖性降低模型大鼠血清ALT、AST活性;高剂量组还能显著升高模型大鼠血清SOD、GSH-Px活性,降低MDA含量,显著降低肝脏组织的病理变化评分.结论 乌药醚内酯可能通过提高抗氧化能力抑制CCl4诱导大鼠肝损伤.

  •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快速同时检测止痒类中药制剂中添加11种化学药物成分

    作者:赵佳丽;欧贝丽;周燕

    目的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快速检测中药制剂中添加的11种化学药物成分(马来酸氯苯那敏、氯雷他定、硝酸咪康唑、盐酸特比萘芬、酮康唑、艾司唑仑、盐酸氯丙嗪、丙酸氯倍他索、醋酸地塞米松、醋酸泼尼松和吲哚美辛).方法 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 column(2.1 mm×100 mm,1.7 μm);梯度洗脱:流动相A为乙腈,流动相B为5 mmol·L-1乙酸铵(0.1%甲酸)水溶液.通过比较样品峰与对照品峰的保留时间、一级质谱和二级质谱碎片离子,确定样品中是否掺杂化学止痒药物.结果 建立的快速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方法检测上述化学药物成分不受药物辅料干扰,各色谱峰分离良好,11种待测成分低检出限为0.01~0.46 ng·mL-1.结论 该方法简便、灵敏度高,可快速有效地判断中药制剂中是否非法掺入上述化学药品.

  • 超临界流体色谱法测定碘帕醇的对映异构体

    作者:杨杰锋;徐川龙;张洁;吴金韦

    目的 用超临界流体色谱法测定碘帕醇的对映异构体.方法 采用Chiralpak OD-H手性色谱柱,以CO2-甲醇(89:1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42 nm.结果 R-碘帕醇在0.2~1.2 m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RSD为1.2%,回收率为103.7%(RSD=0.7%),且R-碘帕醇与S-碘帕醇分离度良好.结论 本法快速、准确、可靠、专属性强,可用于碘帕醇中R-碘帕醇的控制.

  • 双黄妇乐栓的制备及含量测定

    作者:沈炜;夏晨柯;姜丹蕾;陈学奇

    目的 优化妇乐栓的制备工艺,并建立其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正交设计,以外观性状、重量差异、融变时限为指标,考察不同聚乙二醇比例、加入温度、搅拌速度、搅拌时间和注模温度等因素对栓剂制备工艺的影响;采用HPLC测定双黄妇乐栓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结果 PEG-400∶PGE-6000∶S-40=6∶3∶1,加入温度50℃,搅拌时间40 min,搅拌速度150 r·min-1,注模温度60℃为双黄妇乐栓的佳制备工艺,在该工艺下制备的3批双黄妇乐栓中盐酸小檗碱含量分别为2.10,2.14,2.15 mg.结论 优选后的处方比例合理,制备工艺稳定易行,含量测定方法可靠.

    关键词: 栓剂 制备 工艺优化
  • 复方苦参注射液在大鼠体内对伊马替尼药动学的影响

    作者:林高通;徐涛;罗俊;王戟峰;王晨明;莫菊彩;胡国新

    目的 建立HPLC测定大鼠血浆中伊马替尼及其代谢产物GCP74588的浓度,并研究不同浓度复方苦参素注射液对伊马替尼及其代谢产物的药动学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按体质量均衡原则分成复方苦参注射液低、中、高剂量[0.1,0.2,0.4 mL·(100 g)-1,i.p.]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6只,复方苦参注射液连续给药9d,第10天给予30 mg·kg-1甲磺酸伊马替尼灌胃,按时间点采集血样处理并检测.结果 低剂量诱导对伊马替尼及CGP74588均无明显影响;中剂量诱导使伊马替尼的Cmax降低39.68%、CLz/F增加了62.96%、AUC(o.∞)减少35.70%,而对其代谢产物CGP74588无明显影响;高剂量诱导使伊马替尼Cmax降低49.04%、Vz/F增加了1.04倍,CLz/F增加了48.15%、AUC(0-t)减少了33.23%、AUC(o.∞)减少了28.96%,MRT(o-∞)增加了47.31%,而其代谢产物CGP74588的Cmax降低45.15%,CLz/F增加75.29%,AUC(o-∞)降低33.95%、MRT(o-t)增加18.53%.结论 苦参诱导肝脏CYP3A与P-gp使伊马替尼血浆中浓度降低,有可能会导致治疗失败,所以临床医师在使用时应尽量避免合用这2种药物,或者在监测伊马替尼的浓度下使用.

  • 白术醇提物的抗炎镇痛活性研究

    作者:赵桂芝;浦锦宝;周洁;梁卫青;胡轶娟;张宏建;徐攀

    目的 探讨白术醇提物的抗炎镇痛活性.方法 采用热板法测定白术不同剂量组小鼠的痛阈值,腹腔注射0.6%醋酸刺激致痛模型(扭体法)观察白术3个不同剂量的镇痛作用;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实验和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实验观察3个不同剂量白术的抗炎作用.结果 高、中剂量的白术醇提物可显著增加小鼠的热板痛阈值(P<0.01),减少腹腔注射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次数(P<0.01),而白术低剂量组不能有效的提高小鼠的痛阈值和减少扭体反应次数.在抗炎试验中,高、中剂量的白术醇提物可显著抑制小鼠耳廓肿胀度(P<0.01),而低剂量组对小鼠耳廓肿胀抑制效果不明显;高剂量组在2h后能显著抑制大鼠足跖肿胀,中剂量组(除6h时间点)与白术醇提物低剂量组(除3h时间点)在药后0.5~6 h之间与模型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白术醇提物具有较好的抗炎、镇痛作用,并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性.

    关键词: 白术 醇提物 抗炎 镇痛
  • 热熔法制备曲普瑞林长效生物可降解微粒处方工艺的研究

    作者:赵转霞;符雯;刘哲鹏;周逸明;徐强强

    目的 研究热熔法制备曲普瑞林长效生物可降解微粒的处方工艺,并对其质量进行考察.方法 首先进行单因素实验,对骨架材料PLGA的种类、PLGA与曲普瑞林重量比值、热熔挤出温度和时间、粉碎温度等参数进行筛选.在此基础上,对热熔挤出时间、热熔挤出温度、挤出后粉碎冷却温度3个因素进行正交试验,优化处方工艺,将制得的样品进行湿、热、光照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考察.结果 热熔法制备的曲普瑞林微粒外观形态良好,且经加速试验考察,有关物质含量符合要求,微粒释放情况良好.结论 热熔法制备出的曲普瑞林质量稳定,该研究为制备出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微粒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适合进一步开发.

  • 丁苯酞对卵白蛋白所致支气管哮喘豚鼠的影响

    作者:王志旺;程小丽;郭玫;任远;王瑞琼;段海婧;刘雪枫

    目的 探讨丁苯酞对卵白蛋白所致支气管哮喘豚鼠模型的影响.方法 采用卵白蛋白经致敏与激发两步来复制支气管哮喘豚鼠模型,通过药物干预,观测丁苯酞对哮喘豚鼠的行为学、肺功能、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炎性细胞、肺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球蛋白E(IgE)的影响.结果 30,60,120 mg·kg-1丁苯酞能降低哮喘豚鼠的哮喘行为学评分、肺组织湿干重比值、BALF中炎性细胞及血清IgE水平,改善肺功能,缓解肺组织病理学变化.结论 丁苯酞具有抑制豚鼠肺部炎症而缓解支气管哮喘的作用.

    关键词: 丁苯酞 哮喘 豚鼠 炎症
  • 中空纤维离心超滤法测定人血浆中双氯西林的游离浓度

    作者:巩文艺;张旭东

    目的 采用新型中空纤维离心超滤联合HPLC测定人血浆中双氯西林的游离浓度.方法 采用中空纤维离心超滤法对血浆样品进行预处理.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进行HPLC测定,流动相为乙腈-25 mmol·L-1磷酸盐缓冲溶液(pH4.5)=40:60,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25 nm,柱温20℃.结果 双氯西林在64.0~4 096.0 n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定量限为32.0 ng·mL-1,回收率为98.8%~100.3%,RSD<1.3%.结论 本方法简便、快速、专属性强、灵敏度高,为双氯西林的游离浓度测定提供了一种新的、可靠的分析手段.

  • 多指标综合评分优选麻油微乳提取紫草的工艺

    作者:雷群芳;曾嵘;许敏;闵肖丽;林小茸

    目的 探求麻油微乳提取紫草的佳工艺.方法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麻油微乳提取紫草中羟基萘醌总色素的含量,HPLC测定其左旋紫草素的含量,考察其萘醌类色素成分含量变化;随后进行单因素试验考察麻油不同含量的微乳、提取时间、料液比等因素对提取的影响,再用正交试验优化其提取工艺,并进行验证.结果 麻油微乳提取紫草的优化工艺条件:微乳组成比例是麻油∶水∶聚山梨酯80∶丙三醇=1.7∶68.0∶10.2∶5.1;料液比25(15+10)倍;超声提取2次,提取时间分别为70 min和40 min;紫草羟基萘醌总色素和左旋紫草素提取率分别为74.77%,93.17%.结论 麻油微乳可用于紫草有效成分的提取.

  • 干法制粒中黏合剂的比较

    作者:王如意;刘怡;Thomas Durig

    目的 比较干法制粒压片工艺中黏合剂的表现.方法 以盐酸二甲双胍和扑热息痛为模型药,分别以羟丙纤维素、共聚维酮、羟丙甲纤维素、聚维酮和乙基纤维素为黏合剂干法制粒并压片,测定颗粒密度、流动性、粒径分布、片剂硬度、脆碎度和体外溶出度等.结果 对于盐酸二甲双胍和扑热息痛这2种药物,羟丙纤维素均能制得机械性能佳的片剂,共聚维酮也表现较好.结论 羟丙纤维素是较适合干法制粒压片工艺的优异黏合剂.

  • 正交设计石榴鞣花酸凝胶剂处方配比的研究

    作者:范高福;刘修树;汤洁;龚菊梅;蔡玉华

    目的 采用正交设计法对石榴中鞣花酸凝胶处方配比进行优化.方法 采用正交分析法,以丙二醇、卡波姆-940以及凝胶pH水平作为影响因素,以凝胶剂的外观形状、涂展性、均匀性以及离心性作为考察指标,筛选出优处方配比.结果 1.5%卡波姆-940、15%丙二醇以及控制凝胶pH在4.0~5.0内其各项指标达到优.结论 经过正交设计优化后的凝胶剂其工艺方法简单且稳定可靠,具有生产可行性.

  • 基于多指标综合评分法优化参黄散提取工艺

    作者:丁美红;封玲;孙秋华;石森林

    目的 优选参黄散的提取工艺.方法 以层次分析法对大黄素、大黄酸、大黄酚、厚朴酚、丹参酮ⅡA的提取率、浸膏得率等6个指标进行权重分配计算综合评分,采用正交设计试验法考察乙醇浓度、药液比、提取次数对提取效果的影响,并对优化的提取工艺进行验证试验.结果 较优的提取工艺为采用6倍体积60%乙醇,80℃水浴加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1h.验证试验显示大黄素、大黄酸、大黄酚、厚朴酚、丹参酮ⅡA的提取率分别为70.48%,57.36%,83.87%,49.18%,83.87%;浸膏得率为37.27%.结论 优选的提取工艺简便、稳定、成本低,可用于参黄散的提取,有助于促进参黄散复方制剂的研究.

  • 苯扎贝特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制备及质量评价

    作者:金银秀;王玉新;石雷;潘万贵;游锦晨;李姿生

    目的 制备苯扎贝特纳米结构脂质载体(bezafibrate nanostructured lipid carriers,BZF-NLC),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 采用熔融-乳化法制备BZF-NLC,正交试验筛选优处方.使用扫描电镜观察BZF-NLC形态,激光粒径测定仪测定Zeta电位、粒径及分布,葡聚糖柱层析法测定包封率.结果 按优化条件制备的BZF-NLC为类球形粒子,平均粒径为(127.6±3.16)nm,多分散系数为0.191±0.02,粒度分布均匀,Zeta电位为(-28.4±0.7)mV,包封率为(94.28±1.09)%,体外释药具有缓释特征.结论 熔融-乳化法制备的BZF-NLC具有较好的理化性质,有一定的缓释作用.

  • HPLC测定替卡西林钠及注射用替卡西林钠克拉维酸钾中的有关物质

    作者:王茉莉;张兰桐;张菁;陈汝红

    目的 建立测定替卡西林钠及注射用替卡西林钠克拉维酸钾中有关物质的高效液相色谱梯度洗脱法.方法 采用HPLC梯度洗脱法,色谱柱为Waters XBridgeTM C18柱(4.6 mm×250 mm,5 μm);以0.01 mol·L-1磷酸氢二铵溶液(pH 7.0)为流动相A,0.01 mol·L-1磷酸氢二铵溶液(pH 7.0)-甲醇(50:50)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20 nm;柱温为30℃.结果 与等度洗脱法比较,梯度洗脱法具有更强的分析杂质的能力,样品中各成分的分离度及检出灵敏度均满足有关物质测定要求.替卡西林杂质A与破坏条件下产生的降解杂质与主成分峰分离较好;替卡西林的低检出限为4.8 ng,克拉维酸的低检出限为7.3 ng;原料药与制剂样品中替卡西林杂质A均<1.5%,大单个杂质均<2.0%,总杂质均<4.0%.结论 本方法专属性好,灵敏度高,可用于替卡西林钠原料药和注射用替卡西林钠克拉维酸钾中有关物质的测定.

  • 糖肾颗粒流化床制粒过程监测与控制

    作者:汤建成;潘建明;王溶溶

    目的 解决糖肾颗粒流化床制粒过程中“塌床”问题.方法 通过对制粒过程中进风温度、物料温度、供液速度、风机频率、颗粒粒度分布、水份含量的监测,找出“塌床”时颗粒特征,为解决“塌床”问题提供依据.结果 当颗粒水份含量>3%和粒度分布Dx(90)>400μm时,容易出现“塌床”,通过降低供液速度和提高风机频率可有效解决.结论 通过对颗粒质量的监测和控制,可以有效预判流化床制粒中遇到的工艺问题.

  • 酒制山茱萸炮制研究进展

    作者:张嘉妮;戴冰;李玉星;杨梦琳;肖子曾;石继连

    目的 探讨酒制山茱萸的炮制历史沿革、酒制工艺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方法 通过查阅和整理酒制山茱萸的相关历史资料,归纳总结酒制山茱萸的炮制历史沿革、炮制规范收载情况、临床功效及复方应用;并对酒制山茱萸的化学成分、质量控制以及药理学等方面的内容进行概括.结果 山茱萸酒制早在隋唐时期就有记载,且在全国许多省市的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中也有收载,但目前尚无酒制山茱萸的质量控制标准,且对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还不够全面.结论 有必要对酒制山茱萸进行系统的现代化学和药理学研究,为揭示其炮制原理和科学内涵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 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患儿的出院用药指导对提高用药依从性的作用分析

    作者:林兴喆;李云送;吴雯;陈瑶

    目的 探讨出院用药指导实践对患儿出院后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265)和对照组(n=265),其中对照组患儿仅给予常规出院的住院医师指导;观察组患儿出院时在对照组基础上临床药师给予出院用药指导,对比2组患儿出院后用药依从率以及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出院后用药依从率为97.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4%(P<0.01).观察组出院后药物治疗有效率为90.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出院用药指导是药学服务的内容之一,针对患儿及家长对疾病及出院后药物治疗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认识欠缺,对指导患者特别是患儿安全、有效、经济地用药具有重要意义,能有效提高患儿出院后的用药依从率,从而获得更好的疾病治疗效率.

  • 五藤冲剂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育林;赵恒立;司文涛;李晓玲;汪海玥

    目的 观察自拟五藤冲剂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02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观察组50例,观察组口服甲氨蝶呤片,治疗组在观察组基础上加口服自拟五藤冲剂,疗程12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体征及实验室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6.00%,观察组总有效率81.63%,二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在压痛关节数、压痛指数、肿胀指数、肿胀关节数、DAS28评分、CRP、晨僵时间、握力、HAQ评分方面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在VAS评分、ESR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自拟五藤冲剂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可显著改善患者症状、体征及炎性指标,显著优于单用甲氨堞呤.

  • E-钙黏蛋白和波形蛋白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铂类药物疗效相关性研究

    作者:邵吕;高东萍;邵燕燕;郑旦

    目的 探索上皮间质化因子E-钙黏蛋白和波形蛋白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铂类药物疗效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2008年1月-2012年12月浙江省余姚市人民医院诊断为非小细胞肺癌、采用含铂方案治疗的患者资料及病理组织标本,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E-钙黏蛋白和波形蛋白表达,评价E-钙黏蛋白和波形蛋白表达与NSCLC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并以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COX回归风险比例模型评价E-钙黏蛋白和波形蛋白表达与NSCLC含铂方案治疗效果的相关性.结果 共99例NSCLC患者纳入研究,肿瘤组织中E-钙黏蛋白和波形蛋白表达存显著负相关(P<0.001,r=-0.410).中晚期、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的肺癌组织E-钙黏蛋白的阳性率降低,波形蛋白阳性率增高.E-钙黏蛋白表达阳性患者OS显著高于阴性患者(中位OS 31 vs 21月,HR 0.533,95%CI:0.322~0.882,P=0.014),波形蛋白与OS无相关性.E-钙黏蛋白和波形蛋白表达与疾病进展时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E-钙黏蛋白是一个有潜力的NSCLC铂类药物疗效的预测因子,这仍需进一步前瞻性研究验证.

  • 1例临床药师参与美罗培南联用丙戊酸钠的临床实践

    作者:蒋正立;张慧敏;胡小铭;杨建苗;许东航

    目的 总结临床药师参与1例颅脑术后患者美罗培南联用丙戊酸钠的临床实践,为患者合理用药提供参考建议.方法 临床药师通过分析1例颅脑术后美罗培南联用丙戊酸钠引起丙戊酸钠血药浓度明显下降的案例,提出血药浓度监测和给药方案建议,并通过文献复习为后续相似的案例提供用药参考.结果与结论 碳青霉烯类药物联用丙戊酸钠可导致丙戊酸钠血药浓度明显下降,临床可通过调整抗癫痫药物、抗感染药物或加强患者的监测,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硫酸镁漱口和复方利多卡因涂抹预防气管插管拔管后咽喉痛的比较

    作者:林素凤;金晓琴;沈社良

    目的 比较术前硫酸镁注射液漱口和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涂抹预防气管插管拔管后咽喉痛的效果.方法 120例择期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硫酸镁组和复方利多卡因组,每组各40例.硫酸镁组麻醉诱导前予含硫酸镁注射液(20 mg·kg-1漱口液30 mL)漱口1 min,复方利多卡因组气管导管的前1/3涂抹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观察手术结束后拔除气管导管时即刻(T1)、拔除气管导管后6 h(T2)、24 h(T3)及48 h(T4)患者咽喉部疼痛、声音嘶哑及吞咽困难发生情况;采用间接喉镜观察T2时患者声门充血和(或)水肿发生情况;检测患者术前(To)及 T1、T2、T3及T45个时间点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及白介素-10(IL-10)浓度.结果 T1、T2及T3时,硫酸镁组咽喉部疼痛、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发生率及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及复方利多卡因组(P<0.05).T2时,硫酸镁组声门充血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及复方利多卡因组(P<0.05).T1和T2时,硫酸镁组TNF-oL及IL-6均低于同时点对照组及复方利多卡因组(P<0.05),IL-10均高于同时点对照组及复方利多卡因组(P<0.05);同时,复方利多卡因组TNF-α及 IL-6均低于同时点对照组,IL-10均高于同时点对照组,但除拔管后6 h IL-6(P<0.05)外,其余各时点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无差异.结论 硫酸镁漱口可通过其抗炎作用有效预防气管插管拔管后咽喉痛的发生;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涂抹虽有一定抗炎作用,但不能有效预防气管插管拔管后咽喉痛的发生.

  • 不同参松养心胶囊用药方案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网状Meta分析

    作者:董艾艾;于海柱;邱丹丹;陈昌勤;吕欣

    目的 采用网状Meta分析评价不同参松养心胶囊(SSYX)用药方案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BM、CNKI、VIP、Wanfang数据库,时间从建库至2016年5月.结果 共纳入29个研究,包括2 726例患者.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SSYX联合胺碘酮组的有效性高于胺碘酮组、β受体阻滞剂组、常规治疗组、SSYX组(P<0.05),与普罗帕酮组、SSYX联合普罗帕酮组、SSYX联合p受体阻滞剂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SSYX治疗方案与对照组之间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SSYX治疗方案有效性的排序概率图显示参松养心胶囊联合胺碘酮的临床疗效好(55%).结论 参松养心胶囊联合胺碘酮治疗阵发性房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参考.

  • 肾康注射液致皮肤水疱伴糜烂1例

    作者:宋浩静;杜亚斌;白万军;董占军

    1 病例资料患者于1年前查体行超声检查显示右肾上级囊性病变,直径约2 cm,未曾诊治,无尿频、尿急、尿痛,偶有右腰部酸胀不适,无发热、咳嗽,无恶心、呕吐,1周前查体超声见右肾上极囊性病变,部分突出肾外,大小约5.2 cm×6.4 cm,为求进一步诊治,于2014年6月16日入院,入院诊断:肾囊肿(右).患者平素体健,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史,有磺胺类药物过敏史.

    关键词:
  • 坎地沙坦酯片致气喘、胸闷1例

    作者:郑造乾;骆瑾瑜;袁雍;王小军;陈燕华

    1 病例资料患者,女,44岁,有高血压病2级病史4余年,近年来先后服用缬沙坦氢氯噻嗪片(复代文)80 mg/12.5 mg,po,qd、氯沙坦钾片(科素亚)100 mg,po,qd和氯沙坦钾/氢氯噻嗪片(海捷亚)50 mg/12.5 mg,po,qd降压治疗,血压控制尚可,用药期间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患者间断服用血脂康胶囊0.6 g,bid,po和非诺贝特片(Ⅲ)(力平之)160 mg,qn,po降血脂治疗,血脂控制在正常范围.

    关键词:
  • 药物准备过程中断的次数和持续时间及其导致中断的因素研究

    作者:张晔;石海英

    目的 探究药物准备过程中断的次数和持续时间及其导致中断的因素,从而为护理工作人员因药物准备过程中断而造成的医疗失误作出指导.方法 连续性观察2015年6月-12月期间护理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记录所有护士期间发生药物准备过程中断的次数和持续时间,并分析导致其中断的因素,对结果进行统计学的处理.结果 共收集832个药物准备过程,其中发生中断有751个,平均中断次数为(6.1±0.7)次,平均持续时间为(6.5±2.4)min,导致中断的因素包括医师传唤、患者呼叫、接听电话、家属答疑以及同事交流等人为因素和材料处理、信息录入以及药品发放等非人为因素.结论 护理工作人员在进行药物准备的过程中,发生中断的次数频繁,持续的时间长,导致的因素多.因此,护理工作人员应注意分析药物准备过程中断的因素,减少不必要的中断次数,从而降低因药物准备过程中断而造成的医疗失误的发生率.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8 10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z1 z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z1 z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z1 z2 z3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1 02 03 04 05 06 z1
1997 01 02 03
1996 01 02 03 04 05 06
1995 01 02 03 04 05 06 z1
1994 01 02 03 04 05 06
1993 01 02 03 04 05 06
1992 01 02 03 04 05 06
1991 01 02 03 04 05 06
1990 01 02 03 04 05 06
1989 01 02 03 04 05 06
1988 01 02 03 04 05 06
1987 02 03 04 05 06
1986 01 02 03 04 05 06
1985 01 02 03 04 05 06
1984 01 0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