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免疫学杂志

中国免疫学

中国免疫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Immunology 중국면역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免疫学会,吉林省医学期刊社
  • 影响因子: 0.9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0-484X
  • 国内刊号: 22-1126/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12-89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免疫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吉林
  • 主编: 杨贵贞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SAP基因注射干预小鼠SLE样综合征的发生

    作者:吴瑾;吴厚生;屠红;熊思东

    目的:研究SAP基因注射对SLE发病的干预作用,并进一步探讨SAP发挥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通过RT-PCR方法克隆SAP基因,构建其真核表达质粒pcDNA3-SAP,观察SAP基因注射对活化淋巴细胞免疫诱导小鼠产生的SLE样综合征的干预作用,以ELISA方法检测抗dsDNA抗体的产生情况,以免疫荧光法检测肾脏免疫复合物沉积;通过巨噬细胞吞噬实验观察SAP与DNA结合后对DNA清除的影响;用增殖实验检测巨噬细胞吞噬SAP结合的DNA后对预致敏淋巴细胞活化的影响.结果:SAP基因注射可有效干预小鼠SLE样综合征的发生,SAP与活化淋巴细胞DNA结合后可明显促进巨噬细胞对DNA的吞噬,并且巨噬细胞吞噬SAP结合的DNA后不引起预致敏淋巴细胞的增殖.结论:提示SAP通过促进DNA等自身抗原的有效清除干预SLE疾病的发生.

  • 强直性脊柱炎TH亚群激活及T细胞活化状态研究

    作者:马莉;杨洁;李虹

    目的:研究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TH1/TH2细胞激活状态及T细胞活化状况,探讨其发病机理.方法:运用流式细胞仪(CBA)法检测35例AS患者TH1(INF-γ、TNF-α、IL-2)、TH2(IL-10、IL-5、IL-4)细胞因子水平以及外周血淋巴细胞CD3+、CD4+、CD8+T细胞、B细胞(CD19+)、NK细胞(CD16+56+)和CD3+HLA-DR+、CD4+HLA-DR+、CD8+HLA-DR+T细胞百分率,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AS患者血浆TNF-a水平、IL-2水平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P<0.05),IL-10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CD3+、CD3+CD8+T细胞百分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CD8+HLA-DR+T细胞百分率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P<0.05),CD4+HLA-DR+T显著高于健康对照(P<0.05).结论:AS患者血浆低水平的TNF-a、IL-2和高水平的IL10提示其体内存在着TH1/TH2平衡的偏移;TH1激活程度低下,而TH2激活程度增强,细胞因子水平的改变尤以TH1细胞因子TNF-a改变特别明显.AS患者在多个层面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

  • B7家族新成员:ICOS-L

    作者:孙学诤;申庆祥

    B7家族的经典分子包括B7.1和B7.2,主要表达在抗原递呈细胞的表面,并通过与其配体CD28、CTLA-4的结合在T细胞的生长、分化、活化、死亡中起着重要作用.继CD28家族的ICOS-L发现以后,ICOS的配体-B7家族的一个新成员也随之确定,由于该分子是由几个实验室分别独立发现的,而现在对该分子尚无统一命名,故本文暂用ICOS-L表示.

  • 特异性转移因子的研究现状及临床应用进展

    作者:王鹤;陈心秋

    转移因子作为一种调节和增强免疫功能的制剂,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而针对某一种疾病抗原所制备的特异性转移因子(STF)的疗效更好.70年代起,肿瘤特异性转移因子应用于肿瘤的辅助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成为肿瘤辅助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除抗肿瘤外,目前STF还应用于一些细菌性、病毒性甚至寄生虫性疾病.现就STF的研究现状及临床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 肌萎缩蛋白参与淋巴细胞的活化及免疫突触的形成

    作者:张进平;苏丽萍;徐焕宾;乔滨;熊凌云;王缨;熊思东

    目的:探讨在神经肌接头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膜表面糖化蛋白-肌萎缩蛋白是否参与免疫突触的形成,进而影响淋巴细胞的活化.方法:首先通过RT-PCR和FACS分别从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观察肌萎缩蛋白在各种免疫细胞中的表达,并经过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其是否参与免疫突触的形成,应用构建的反义质粒,研究其是否影响淋巴细胞的抗原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活化.结果:肌萎缩蛋白广泛表达于T细胞、B细胞、不成熟DC、成熟DC及巨噬细胞中,且参与了免疫突触的形成.当淋巴细胞活化后其表达含量无明显上升,但其表达被下调后,不管是对特异抗原引起的淋巴细胞活化还是对非特异抗原引起的淋巴细胞活化都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结论:组成性表达于各种免疫细胞中的肌萎缩蛋白参与了免疫突触的形成,并影响了抗原特异性和抗原非特异性的淋巴细胞的活化.

  • 不同种类mPEG修饰HLA抗原的机理研究

    作者:张印则;李伟;周华友;兰炯采;章扬培;张志欣

    目的:研究使用不同mPEG修饰HLA抗原产生效果差异的机制.方法:采用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评价HLA抗原修饰的效果;采用SDS-PAGE评价不同mPEG对抗原的修饰能力;用模建的HLA抗原三维结构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结果:mPEG-BTC可完全阻断HLA抗原与其相应抗体的特异性结合,mPEG-SPA也可有效地阻断HLA抗原与其相应抗体的结合,mPEG-MAL无阻断作用.不同mPEG对HLA抗原修饰效果的差异与暴露在HLA抗原表面的氨基酸有关.结论:mPEG只能与暴露在HLA抗原表面的相应氨基酸结合,HLA抗原表面的氨基酸类型决定不同种类mPEG的修饰效果.

    关键词: mkPEG HLA 修饰 三维结构
  • Th1细胞亚群和Th1记忆细胞在体内的功能和组织分布

    作者:吴长有;杨滨燕;朱兆玲

    目的:检测抗原特异性Th1细胞亚群和记忆性Th1细胞在体内的功能和分布.方法:抗原特异性Th1细胞在体外分化的不同时期,在单个细胞水平上同时检测细胞因子IL-2、IFN-γ和IL-4的表达和细胞膜表面分子表达.将标记的初始CD4+T细胞和Th1细胞被动输给小鼠后,观察Th1记忆细胞在体内组织器官的分布和IFN-γ的产生.结果:根据细胞因子产生的不同,可将Th1细胞分为不同的亚群.随着Th1细胞分化次数的增加,IFN-γ产生细胞的百分率也随之增加,但IL-2阳性细胞的百分率下降.CD62L随着Th1细胞分化次数的增加而减少.当细胞被动输给小鼠2周后,初始CD4+T细胞几乎等数量地分布于淋巴结、脾和肺组织,随着Th1细胞分化次数的增加,效应/记忆T细胞优先地分布于非淋巴器官肺组织.当再次受到抗原刺激后,迅速产生IFN-γ.结论:Th1细胞是一群非均一细胞,效应/记忆性Th1细胞在细胞膜分子标记、组织器官的分布和功能等方面均与初始CD4+T细胞不同.

  • 点突变SEA(D227A)的基因构建、原核表达与鉴定

    作者:叶菁;隋延仿;陈广生;李增山;张秀敏;曹云新

    目的:进行点突变的SEA(D227A)基因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并进行表达、分离纯化与鉴定.方法:采用PCR技术从产SEA的葡萄球菌标准株中克隆SEA基因,通过下游引物上的点突变,使得到的SEA基因752位碱基突变由A突变为C,致使SEA成熟蛋白的第227位氨基酸残基由D(GAT)突变为A(GCT),构建pRSET-SEA(D227A)重组表达质粒,在大肠杆菌BL21(DE3)pLysS中进行原核表达,再通过Westem blot进行鉴定.结果:构建的SEA(S227A)基因经测序证实与设计的序列一致.成功地构建pRSET-SEA(D227A)重组表达质粒,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BL21(DE3)pLysS,通过IPTG诱导得到分子量约为32kD的蛋白,Western blot显示其能够与抗SEA的单克隆抗体特异性结合,后采用Ni2+-NTA柱进行分离纯化.结论:成功地构建SEA(D227A)基因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中得到高效表达,为寻找有效低毒副作用的超抗原提供了线索.

  • 可溶性CD40酶联检测试剂盒的研制及其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庄羽美;黄建安;朱华亭;周璇;马泓冰;王凤鸣;Elisabeth Monchatre;Léna Edelman;张学光

    目的:建立灵敏、特异和稳定的人可溶性CD40(sCD40)酶标检测试剂盒及探讨其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该室制备的鼠抗人CD40单抗5C11作为包被抗体,另一株识别不同抗原位点的单抗3G3经生物素(biotin)标记后作为检测抗体,建立双单抗夹心的人sCD40酶标检测方法和对各种质控参数进行优化.在此基础上测定了健康供血员、甲亢、慢性肾炎、白血病、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血清、肺癌患者血清和胸水及多种多发性骨髓瘤(MM)、淋巴瘤细胞株培养上清中sCD40的含量.结果:成功地研制了人sCD40酶联检测试剂盒,其灵敏度为15.6 pg/ml.该试剂盒4℃放置3个月,离散度(CV)<±7.9%,回收率为95%~114%,提示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灵敏度、稳定性和准确性.用该试剂盒测得血清中sCD40含量的95%正常值范围(x±s)为105.00±18.88 pg/ml,甲亢、慢性肾炎、白血病、类风湿患者的血清、肺癌患者血清和胸水中sCD40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成功地研制了检测人sCD40酶标检测试剂盒,对一些与CD40分子表达或信号异常的疾病患者外周血检测结果显示,该试剂盒在临床检测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榄香烯复合瘤苗HSP70与HSP70BCG对巨噬细胞功能影响的比较

    作者:邢嵘;康晓楠;高志红;郭连英;沈洁;施广霞;钱振超

    目的:比较Hca-F榄香烯复合瘤苗HSP70(HSP70HTCV)和卡介苗HSP70(HSP70BCG)对小鼠腹腔或脾脏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分析HSP70HTCV诱导抗瘤免疫作用的机制.方法:给正常BALB/C小鼠腹腔注射HSP70HTCV或HSP70BCG,共3次,并用多聚甲醛固定的Hca-F细胞体内冲击.收集腹腔和脾脏的巨噬细胞,并用HSP70HPCV或HSP70BCG体外再致敏,用MTT法测细胞毒活性、细胞的增殖和分泌TNF的能力,用中性红吞噬试验测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结果:用HSP70HTCV免疫小鼠的腹腔巨噬细胞对Hca-F的细胞毒活性强于用HSP70BCG免疫小鼠的腹腔巨噬细胞(42.7%VS 31.0%,P<0.05);用HPS70HTCV免疫小鼠的脾脏巨噬细胞分泌TNF的能力高于用HSP70BCG免疫小鼠的脾脏巨噬细胞,细胞培养上清对L929的细胞毒活性分别为57.4%和35.9%(P<0.05),脾脏巨噬细胞吞噬中性红的能力的变化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别;免疫巨噬细胞的上述功能均高于未经免疫的对照小鼠的巨噬细胞(P<0.01),而三组巨噬细胞的增殖改变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HSP70HTCV或HSP70BCG免疫都能增强巨噬细胞功能,但HSP70HTCV免疫诱导的巨噬细胞对肿瘤细胞有更强的杀伤活性.

  • 肠癌RNA转染小鼠骨髓来源单核细胞的抗肿瘤效应

    作者:褚晓源;陈龙邦;臧静;王靖华;耿怀成;张群

    目的:以提取的CT-26小鼠结肠癌细胞RNA作为抗原物质,体外转染骨髓来源的单核细胞,回输小鼠体内,观察其抗肿瘤效应;同时平行比较传统肿瘤冻融抗原体外冲击单核细胞的抗肿瘤效应.方法:小鼠骨髓细胞体外以GM-CSF诱导培养获取单核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纯度;Trizol法提取获得CT-26细胞总RNA,应用TransMessenger体外转染单核细胞,对照组单核细胞以肿瘤冻融抗原冲击;LDH释放法检测小鼠体内CTL杀伤活性,观察各组小鼠成瘤情况及生存期.结果:小鼠骨髓细胞经诱导培养后,获得大量高纯度的单核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CD11b+>95%;提取的CT-26细胞总RNA体外经TransMessenger介导转染单核细胞后,回输小鼠,可以诱导体内生成高水平的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活性,使小鼠获得抵抗后继CT26细胞攻击的免疫保护能力,并显著高于肿瘤冻融抗原冲击的单核细胞回输组.结论:抗原提呈细胞经肿瘤总RNA转染后,可以诱导机体产生CTL,有效地诱发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功能.

  • 激活的人外周血及脐血树突状细胞对肿瘤细胞直接杀伤作用的比较

    作者:石军;池田和真;藤井伸治;金田衣代;李晓;浦权

    目的:探索人外周血或脐带血树突状细胞在干扰素-γ(IFN-γ)或细菌脂多糖(LPS)激活前后对肿瘤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方法:分离健康供者外周血或脐血单核细胞,用重组粒单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介素-4(IL-4)或联合肿瘤坏死因子(TNF-α)将其分别诱导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PbDC)及脐血树突状细胞(CbDC),二者分别于诱导第7天或第11天在合成培养基中加入LPS或IFN-γ继续培养12小时,将其激活.用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面共刺激分子的改变;同时,以Jurkat、HL60及Daudi为靶细胞,以不同效靶比与DC共同培养18小时,采用51Cr释放实验检测DC激活前后抗肿瘤活性的差异.结果:①LPS及IFN-γ可上调外周血及脐带血DC表面CD86、CD83的表达,以LPS刺激组更明显,但对CD1a的表达影响较小.②以PbDC为效应细胞,LPS或IFN-γ可分别增强DC对Daudi或HL60的杀伤活性,在效靶比为20:1时与未加刺激因子对照组(Medium-DC)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然而,LPS-DC对Hk60、IFN-DC对Daudi则无明显杀伤活性;但二者对Jurkat却均有杀伤作用.③以CbDC为效应细胞,LPS及IFN-γ对其杀伤活性的调节作用与对PbDC的相似.但在未加刺激因子前,CbDC可有效杀伤Jurkat细胞,而Medium-PbDC对Jurkat细胞未见杀伤作用.结论:LPS或IFN-γ激活的外周血及脐血DC具有相似的肿瘤相对特异性杀伤活性,但有不同的组织特异性.该结果为不同组织的肿瘤治疗选择合适的DC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 黄芪多糖对红斑狼疮小鼠6种抗磷脂抗体的影响

    作者:王晓琴;赵玉铭;王雅坤;陈洪铎

    目的:观察黄芪多糖(PG2)对红斑狼疮小鼠抗心磷脂(anticardiolipin,aCL)、抗磷脂酰胆碱(antiphosphatidvl cho1ine,aPC)、抗磷脂酰丝氨酸(antiphosphatidyl serine,aPS)、抗磷脂酰肌醇(antiphosphatidyl inositol,aPI)、抗磷脂酸(antiphosphatidic acid,aPA)和抗磷脂酰乙醇胺(antiphosphatidyl ethanolanine,aPE)6种自身抗体的影响.方法:19只雌性NZB×NZW F1小鼠随机分为黄芪Ⅰ组(25 mg/kg)7只,黄芪Ⅱ组(50 mg/kg)6只及生理盐水组(0.2 ml/d)6只,日一次腹腔注射;雌性BXSB及C57BL/6小鼠作对照,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各组小鼠的6种抗磷脂抗体A值进行比较.结果:NZB×NZW F1小鼠黄芪Ⅱ组各种抗磷脂抗体A均值比生理盐水组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与BXSB,C57BL/6小鼠比无统计学差异;黄芪Ⅰ组与生理盐水组比有所升高;黄芪Ⅰ组及生理盐水组与BXSB、C57BL/6比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结论:黄芪多糖低剂量有使抗磷脂抗体升高的趋势,高剂量可明显抑制抗磷脂抗体的产生.

  •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血浆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水平变化的研究

    作者:余文辉;周小梅;温文川;林章礼;姜波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血浆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水平变化的特征.方法:征集完全符合诊断标准的AMI病人3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病人26例,稳定型心绞痛(SA)病人39例,接受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病人26例,有非典型胸痛而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对照组31例.这几组病人分别在发病第1,2,3天抽取血样,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MIF水平,用贝克曼生化仪检测心肌酶的水平.结果:在发病第1~3天,AMI病组与SA组、UA组、PTCA组、对照组等比较,AMI病组血浆MIF水平明显高于其它病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在发病第1,2天,其MIF水平变化量的差异也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浆MIF升高不仅可反映AMI病人病情的严重性,而且在预测AMI早期的潜在危险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 孕早期干预CD80/CD86协同刺激信号对自然流产模型免疫活性细胞协同刺激分子表达的影响

    作者:周跃华;朱晓勇;李大金;朱影;王明雁;袁敏敏;孟毅

    目的:探讨孕早期干预协同刺激信号对自然流产模型孕鼠免疫活性细胞MHC-Ⅱ类抗原和协同刺激分子的调控作用.方法:建立自然流产模型组CBA×DBA/2和协同刺激信号干预组CBA×DB/A2(CBA小鼠在孕4天腹腔注射CD80及CD86 mAb各0.1 mg).分别于孕第14天计数两组的胚胎吸收率,于孕第9天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分析孕鼠脾细胞MHC-Ⅱ类抗原与协同刺激分子CD80(B7-1)、CD86(B7-2)、CD28和CD152(CLA-4)的表达.结果:孕早期干预协同刺激信号后,孕第14天的胚胎吸收率显著下降(P<0.05);孕第9天免疫活性细胞CD80、CD86和CD28的表达显著下降(P<0.01);CTLA-4的表达则显著升高(P<0.05);而MHC-Ⅱ类抗原的表达无显著改变(P>0.05).结论:孕早期体内干预协同刺激信号使免疫活性细胞协同刺激分子CD80、CD86、CD28表达下调和CTLA-4表达上调,及母胎界面Th2型免疫偏离,从而诱导系统性母-胎免疫耐受.

  • 重症肌无力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0水平变化的研究

    作者:李罗清;徐金枝;孙圣刚;杨明山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MG)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10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36例未经免疫抑制治疗和30例已使用糖皮质激素(GC)系统治疗的MG患者及20例健康献血者的血清IL-10水平.结果:血清IL-10水平在MG患者高于健康者(P<0.01),经GC治疗后,其水平明显降低(P<0.05),但仍高于健康者(P<0.05);在AchRab阳性患者高于AchRab阴性患者(P<0.05)和正常对照者(P<0.01),且与AchRab滴度呈正相关(P<0.01).IL-10分别在MG未治组和GC治疗组中,全身型均高于眼肌型(P<0.05);病情重者均高于病情轻者(P<0.01);急性期均高于慢性期(P<0.05);伴胸腺异常者均高于胸腺正常者(P<0.05).结论:MG患者血清IL-10水平显著增高;IL-10与MG临床特点和AchRab的产生有关,在MG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 云南昆明彝族和汉族儿童HLA-DQB1等位基因的多态性研究

    作者:黄永坤;文革生;戚勤;郝萍;李海林;周丽芳

    研究不同人群HLA的多态性,对于探讨相关疾病的致病机制及器官移植配型都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应用意义[1,2].本文采用了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equence specific primers,PCR-SSP)技术对云南昆明地区70名彝族和72名汉族健康儿童进行了HLA-DQB1基因分型,旨在探讨昆明彝族和汉族人群HLA-Ⅱ类基因频率分布特征,从而提供一些遗传学方面的数据.

  • 胸腺应急修饰诱导大鼠同种心脏移植免疫耐受

    作者:叶文学;沈振亚;于曙东;郑世营;余云生

    目的:与以往术前21天进行胸腺修饰常规方法不同,在手术当天进行胸腺内注射抗原,诱导大鼠同种心脏移植免疫耐受.方法:在大鼠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模型中,实验组在手术当天将供体SD大鼠脾细胞注射到受体Wistar大鼠胸腺,并以FK506短程处理受体鼠.单纯药物对照组在围手术期使用FK506但不进行胸腺内注射供体脾细胞;经典方法诱导组,腹腔注射抗淋巴细胞血清ALS(-1天)+胸腺内注射供体脾细胞(-21天);无处理组,单纯将SD大鼠心脏移植到Wistar大鼠腹腔.观察供心存活天数、病理改变及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等指标的变化.结果:实验组供心存活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而与经典诱导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实验组和经典诱导组的供受体脾细胞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各组增殖反应均较无处理组降低,而两者之间无差异.结论:心脏移植手术当日胸腺内注射供体同种抗原,同时给予短程免疫抑制剂与术前21天胸腺注射的经典诱导组同样能诱导宿主对移植物的低反应状态(免疫耐受或免疫抑制).

中国免疫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3 04 05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