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World Chinese Journal of Digestology 세계화인소화잡지
- 主管单位: 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 主办单位: 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 影响因子: 0.0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4-1260/R
- 国内刊号: 李军亮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梗阻性黄疸并发糖尿病的病因及围手术期治疗
目的:探讨梗阻性黄疸并发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治疗以及病因.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诱导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方法:梗阻性黄疸并发2型糖尿病患者70例,入院时中重度糖尿病均予以胰岛素治疗,重度者给予大剂量强化治疗,并依据血糖高低调整用量,逐渐使血糖降至手术允许的范围,术后继续使用胰岛素并配合口服降糖药治疗.结果:均收到理想效果,安全度过围手术期,糖尿病也得到控制.结论:梗阻性黄疸并发糖尿病必须控制血糖,大剂量强化治疗对重症糖尿病者更有效,同时梗阻性黄疸一旦解除,糖尿病的治疗也相应奏效.
-
湘潭制槟榔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相关关系研究
目的:研究湘潭制槟榔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相关关系.方法:首先随机对1 914例工矿、城市人口进行流行学调查,了解嚼槟榔与上消化道症状的分布情况.之后,从上述1914例中随机抽取105例无临床症状的人群分成食槟榔组55例,不食组50例,做血清抗H pylori-IgG检查;另外,在内镜室对1 814例有消化道症状的患者随机分成嚼湘潭制槟榔实验组956例和不嚼者的对照组858例.然后,通过胃镜对每位患者进行镜下胃窦部取2-3块标本做尿素酶检测,并进行实验室体外Hpylori抑菌试验.在临床上快速尿素酶、病理切片、涂片方法找Hpylori,其中上述三项中两项为阳性者为Hpylori阳性,共60例,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用湘潭制槟榔每日8-50 g,对照组用传统三联(铋剂+氨苄青霉素+甲硝唑),治疗2 wk,停药后1 mo复查14C呼气试验.结果:流行学调查,1 914例中嚼槟榔1 236例,有上消化道症状的383例(占30.99%),且有上消化道症状的人中有嚼槟榔后缓解的153例(占39.34%),而不嚼槟榔者678例,有上消化道症状的215例(占31.7l%);血清学调查,嚼槟榔组55例中,抗Hpylori-IgG阴性者43例(占78.18%)、阳性12例(占21.82%),不嚼食50例抗Hpylori-IgG阴性者22例(占44%),阳性28例(占56%).另外,内镜调查,两组1 814例中,实验组Hpylori阳性率26.46%,对照组71.95%(P<0.005).体外小剂量湘潭制槟榔对幽门螺旋杆菌有明显的杀灭作用.临床60例Hpylori感染患者中,治疗组30例,其中17例Hpylori阴性(占56.67%),对照组30例中Hpylori阴性21例(占70%),两组对此无明显差异(P>0.05),证明体内试验湘潭制槟榔与传统三联疗效基本相近.结论:湘潭制槟榔对幽门螺旋杆菌有很强的抑菌作用.
-
重症肝炎并发急性胰腺炎25例
目的:分析25例重症肝炎并发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以加深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收集25例患者肝炎类型、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情况等方面的数据,并评估其预后.结果:在重症肝炎并发急性胰腺炎患者25例中水肿性胰腺炎24例,急性重症胰腺炎1例.24例为乙肝病毒型肝炎,1例为甲肝病毒型肝炎.25例患者都有腹痛,常伴有发热、呕吐、腹胀等症状.经过禁食、抑酶、抗感染等治疗,死亡7例,预后差.结论:临床医师应重视对该病的认识、诊断与治疗.
-
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研究合并肝硬化门脉高压(CPH)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LC)的可行性、优势、不足及其技术特点.方法:80例CPH患者,随机分为LC研究组(38例)、开腹胆囊切除(OC)对照组(42例),正常对照组为40例同期接受LC治疗的非肝硬化患者.对以上各组的治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LC研究组手术时间、平均术后住院时间延长,手术中转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增高,术中出血增多.与OC对照组比较,二组患者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LC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减少,术后恢复进食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缩短.结论:CPH患者的LC属于困难的手术,同时,也是可行的、相对安全的,较OC有明显的优越性.掌握手术的技术特点,注重围手术期处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原发性肝癌伴脾功能亢进的介入治疗42例
目的:探讨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TACE)联合部分性脾栓塞(LPSE)治疗原发性肝癌伴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及脾功能亢进的意义和方法.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行肝癌TACE同时行LPSE术.将导管选择性插入脾动脉,灌注无水酒精+碘化油(按1:1)混合物,再注入明胶海绵小颗粒,治疗原发性肝癌伴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及脾功能亢进42例,根据肝功能情况及脾亢程度决定脾脏栓塞范围和次数.栓塞后3,7,14 d复查血常规.术后随访6-24 mo:定期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AFP,肝脾BUS,CT,B超、胸片等了解患者治疗效果.计算累计生存率.结果:根据疗效标准分为显效,进步,无效3级;本组经累积脾栓塞面积为30-70%,脾功能亢进完全或部分缓解,无脾脓肿等严重并发症.TACE联合LPSE治疗3,7,14 d WBC和PLT有显著提高(P<0.01),并能长时间维持在较高水平,RBC无明显改变(P>0.05).12 mo内无消化道出血发生.结论:TACE联合LPSE是治疗原发性肝癌伴肝硬化、门脉高压及脾功能亢进的安全、有效方法,肝癌反复多次LPSE能防止脾脏过度栓塞,减少并发症,更能巩固疗效.
-
慢性乙肝与HBV阳性肝癌患者树突状细胞表型和功能检测
目的:探讨慢性HBV感染者与HBV阳性肝癌患者DC的表型和功能及其与免疫耐受的关系.方法:选择慢性HBV感染者25例、HBV阳性肝癌患者11例及正常人15名,从外周血中分离单个核细胞,用细胞贴壁法富集DC,流式细胞术测定DC HLAⅡ和共刺激分子的表达,同位素掺入法测定DC的抗原提呈能力,ELISA方法测定抗原提呈过程中Th1和Th2类细胞因子的水平.结果:慢性HBV感染者与HBV阳性肝癌患者HLAⅡ和共刺激分子的表达水平、抗原提呈能力和Th1类细胞因子的水平均低于正常(P<0.05)其中肝癌患者尤为明显,而Th2类细胞因子的水平与正常相似(P>0.05).结论:慢性HBV感染与HBV阳性肝癌患者免疫耐受与DC的缺陷有关.
-
中老年人缺血性结肠炎30例
目的:评价缺血性结肠炎(IC)的临床特征、内镜特点,提高对IC的认识.方法:对我院6 a来诊治IC患者3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IC好发于中老年人,主要临床表现是急性下腹痛和便血.多数患者有相关基础疾病.内镜特点为病变主要发生在左半结肠,呈节段性分布,黏膜充血、水肿、糜烂坏死及黏膜下出血.结论:中老年患者如出现急性下腹痛、便血,既往有动脉硬化病史,应警惕IC的可能,尽早行结肠镜检查是明确诊断、了解病变范围及程度、判断预后的主要手段.
-
13C-美沙西丁呼气试验对肝硬化患者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13C-美沙西丁呼气试验对肝硬化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肝硬化患者42例和正常人31名,进行13C-美沙西丁呼气试验肝功能与临床Child-Pugh分级,进行比较并随访6mo.结果:正常人、肝硬化病理性肝损害期、Child A、B及C级的Mvmax40值(0.94±0.31%,0.64±0.04%,0.36±0.07%,0.23±0.04%,0.08±0.04%)、Cum40值(0.98±0.25,0.7±0.08,0.38±0.12,0.19±0.04,0.08±0.05)及Cum120值(0.87±0.19,0.6±0.18,0.49±0.13,0.29±0.08,0.09±0.03)均呈下降趋势,各组间3类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肝硬化患者13C-美沙西丁呼气试验肝功能分级与临床Child-Pugh分级结果相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过程中,1例13C-美沙西丁呼气试验肝功能分级为ChildB级、临床分级Child-Pugh C级患者死于感染性休克;4例13C-美沙西丁呼气试验肝功能分级和临床分级均为Child C级患者死于肝昏迷和上消化道出血.结论:13C-美沙西丁呼气试验法是一种有效的肝硬化肝功能分级方法,有助于预后判断.
-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早期内镜治疗52例
目的: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早期内镜治疗的方法及其价值.方法: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52例,早期(3 d内)行ERCP及内镜治疗(ERCP组),并与同期保守治疗30例(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ERCP组全部成功实施EST,32例胆总管结石者行网篮及气囊取石,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行鼻胰管引流,4例行胆总管塑料支架置入引流,其余42例行鼻胆管引流.ERCP组平均腹痛消失时间、血清淀粉酶恢复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及平均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ERCP组重症组死亡率16.7%,对照组重症组死亡率33.3%.结论: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早期ERCP治疗是安全的,能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减少患者住院天数和费用.
-
大鼠肝部分切除术后肝窦内皮细胞对肝细胞增生的影响
目的:探讨大鼠肝部分切除术后肝窦血管内皮细胞(LSEC)对再生肝细胞增生的影响.方法:建立Wistar大鼠70%的肝切除模型和肝窦血管内皮细胞、肝细胞分离与培养方法,在术后不同的时相点分离残肝的肝细胞和肝窦血管内皮细胞,进行培养.实验分组:肝部分切除组(PO)和假手术组(SO);肝细胞培养分两组:A组(肝细胞)、B组(肝细胞+LSEC上清液),利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肝细胞DNA合成率、免疫组化方法测定肝细胞PCNA表达指数的变化.结果:在术后的6、24 h,B组的肝细胞的PCNA表达指数较A组显著升高(5.9±0.1 vs 8.9±0.1 P<0.05;38.6±2.6 vs 58.0±3.9 P<0.01).而且B组肝细胞的DNA合成量较A组显著升高(226±18 vs 8.9±0.1 P<0.05;38.6±2.6vs 58.0±3.9 P<0.01).结论:体外实验证实肝部分切除术后肝窦内皮细胞上清可以促进肝细胞的增生,促进肝细胞的DNA合成,增强再生肝细胞增生活性.
-
小柴胡汤及药群配方含药血清对CCl4损伤肝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察小柴胡汤含药血清对体外CCl4诱导的肝细胞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制备小柴胡汤及药群配方的大鼠含药血清,体外10 mmoL/L CCl4诱导肝细胞损伤模型,观察10%药物血清对损伤肝细胞增生率、ALT、细胞形态学以及凋亡率的影响.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肝细胞增生率显著降低(1.22±1.00,1.11±0.09,1.12±0.18,1.10±0.08,vs0.78±0.07,P<0.01),细胞培养上清液中ALT含量显著升高(948±162,748±278,1 081±226,1 148±163,vs 2110±377,P<0.01);与模型组比较,小柴胡汤及其药群配方组的肝细胞增生率显著增高(P<0.01),细胞培养上清液中ALT含量显著降低(P<0.01).倒置显微镜、Giemsa及TUNEL染色观察到,模型组肝细胞存在着明显的坏死和凋亡,小柴胡汤及药群配方的凋亡细胞明显减少.与正常组比较,CCl4模型组细胞凋亡显著增高(2.9 467±1.0 007 vs16.3 175±4.5 358,P<0.01);与模型组比较,小柴胡汤及药群配方组的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4.2 117±2.3 733,6.4800±2.4052,5.6 200±2.0 573,4.6440±0.8825,vs 16.3 175±4.5 358,P<0.01).结论:CCl4引起的肝损伤同时存在着明显的凋亡和坏死,小柴胡汤及药群配方含药血清对体外CCl4诱导的肝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
-
人胎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类肝细胞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目的:对MMSCs来源类肝细胞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从人胎儿骨髓中分离MMSCs,在10 g/L Matrigel作基质,2.5 mmoL/L AZA预处理10-12 h,HGF 10 μg/L+FGF4 10μg/L+HGM培养基中培养和诱导.收集诱导培养4,7,14,21,28 d时的细胞爬片,SABC免疫组化法DAB显色检测肝细胞早期标志AFP,CK19及早期转录因子GATA4,成熟肝细胞标志ALB,CK18,GST-π,肝细胞转录因子HNF1α;提取诱导分化10 d和第28 d细胞RNA及蛋白质,设计AFP,CK19,ALB,CK18,CYP1B1,CYP2B6引物,进行RT-PCR,观察在mRNA水平肝细胞标志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检测CK18,AFP,ALB的表达量.结果:未诱导培养的MMSCs中,有较少的细胞表达AFP,未见其他肝脏特有的转录因子或者胞质蛋白标志.免疫组化显示在诱导早期可见较多细胞呈GATA4,AFP和CK19阳性表达,至诱导后期表达下降,而ALB,CK18,GST-π和肝细胞转录因子HNF1α阳性细胞比例逐渐上升.RT-PCR显示,未诱导的MMSCs仅可表达微弱的AFP mRNA,诱导早期可见AFPmRNA和CK19mRNA表达,诱导后期未见扩增,而ALB,CK18,CYP1B1 mRNA早期和后期均可见表达,在诱导后期可见CYP2B6 mRNA表达,但很弱.Western blot检测显示诱导细胞中AFP,ALB和CK18蛋白的表达趋势同基因表达类似.在65 ku和68ku处诱导细胞组可见AFP和ALB目的条带,在45 ku处诱导细胞组可见CK18目的条带.未诱导的细胞和诱导早期细胞中AFP有表达,后期未见.诱导早期和后期CK18和ALB均有表达,且后期增强.结论:MMSCs向类肝细胞的横向分化是先分化为肝前体细胞,再分化为成熟肝细胞,在本实验诱导条件下可获得在复制及翻译各环节肝细胞标志阳性的类肝细胞.
-
抑制NO诱生对BCG免疫性肝损伤中CYP1A2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卡介苗(BCG)所致小鼠免疫性肝损伤中,一氧化氮(NO)诱生对肝脏细胞色素P450药物代谢酶系CYP1A2亚型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尾静脉注射BCG诱发小鼠产生免疫性肝损伤,HE染色法观察肝脏病理组织学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肝组织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及其CYP1A2的蛋白表达,采用图像梯度灰度扫描法对肝脏病理损伤与iNOS形成进行半定量相关性分析.结果:尾静脉注射BCG14d后,可致小鼠肝脏形成大量肉芽肿,iNOS蛋白呈团块状棕色强阳性表达,表达部位与肉芽肿部位相一致,CYP1A2蛋白表达减少;应用选择性iNOS抑制剂氨基胍抑制NO合成,可逆转BCG所致CYP1A2蛋白表达的下调.结论:BCG免疫刺激条件下,iNOS诱生参与了CYP450药物代谢酶系1A2亚型表达下调机制.
-
异种胰岛移植联合应副免疫抑制剂FK506和LEF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亚治疗剂量免疫抑制剂他克莫司(FK506)和来氟米特(leflunomide,LEF)联和应用预防猪对鼠异种胰岛移植排斥反应的效果.方法:实验分对照组、FK506组、LEF组、FK506+LEF组,每组7只糖尿病大鼠,将分离纯化获得的新鲜成年猪胰岛(adult pigislets,APIs)立即植入四氧嘧啶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肾被膜下(20 000IEQ/kg),通过血糖测定、病理组织学观察和免疫组化分析,研究胰岛有功能存活及排斥反应的情况.结果:移植术后四组胰岛有功能存活时间分别为(5.4±1.3d)、(13.7±2.5 d)、(17.3±2.5 d)、(31.7±4.2 d),FK506(2 mg/(kg/d))和LEF(10 mg/(kg/d))组胰岛移植物有功能存活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1).FK506+LEF组较单纯用药组效果更好(P<0.01).术后第5 d移植肾脏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检查显示FK506+LEF组有更多的大量结构完整APIs存活,少有CD4+、CD8+T细胞及ED1+、ED2+巨噬细胞浸润,内分泌组织完整.结论:在猪对鼠异种胰岛移植模型中,亚治疗剂量的FK506和LEF单独和联合应用均明显有效地抑制异种胰岛细胞移植的排斥反应,联合应用效果更佳,表现出良好的协同作用.
-
Survivin mRNA反义寡核苷酸诱导胰腺癌细胞凋亡
目的:用反义寡核苷酸(ASODN)封闭胰腺癌细胞中Survivin基因的表达,研究其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脂质体介导SurvivinASODN转染人胰腺癌细胞株SW1990细胞,用Annexin V-FITC/PI复染、流式细胞术检测及电镜术观察凋亡,激酶活性检测法测定细胞内caspase-3活性变化,免疫沉淀法测定细胞内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p38MAPK)活性的变化早期细胞变化情况.结果:脂质体介导SurvivinASODN转染胰腺癌细胞后细胞内p38MAPK及caspase-3活性较对照组明显升高(55.3% vs2.9%,3.2%,4.5%,4.8%respectively,P<0.05).细胞出现典型的凋亡形态学特征,细胞凋亡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8.81±1.33vs47.87±2.91,and 14.73±1.36 vs 23.47±3.61,P<0.05).结论:脂质体介导转染Survivin ASODN可以诱导细胞激活,诱导活化进而诱导细胞发生凋亡.
-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2对胰腺癌细胞浸润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TFPI-2表达与胰腺癌细胞体外和体内浸润能力之间的关系.方法:脂质体介导人类TFPI-2真核表达载体pBos-Citeneo/TFPI-2转染胰腺癌细胞系Panc-1,G418筛选阳性细胞,RT-PCR,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转染前后胰腺癌细胞中TFPI-2 mRNA以及相应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利用Boyden小室检测转染前后胰腺癌细胞穿膜的细胞数,比较转染前后胰腺癌细胞的裸鼠成瘤大小,以此作为评价胰腺癌细胞体外和体内浸润能力的指标.结果:转染成功的胰腺癌细胞证实有TFPI-2 mRNA和相应蛋白质的表达;与未转染的细胞相比,转染TFPI-2的细胞体外浸润能力显著下降(穿膜细胞数为60.7±7.6,109.7±5.5和110.7±9.0,P<0.001);3 wk后裸鼠成瘤明显缩小(0.39 cm×0.36 cm,0.56 cm×0.50 cm和0.60 cm×0.52 cm,P<0.001),病理切片亦证实没有肌层浸润现象.结论:TFPI-2表达可显著抑制胰腺癌细胞的体外和体内浸润能力,为进一步开展胰腺癌的基因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
尾吊模拟失重大鼠胃肠道白介素2和生长抑素的表达
目的:研究尾吊模拟失重状态下大鼠胃窦和空肠黏膜白介素2(interleukin-2,IL-2)及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免疫反应细胞的变化.方法:采用尾部悬吊模拟失重,将大鼠分为悬吊14 d组和28 d组及相应同步对照组.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大鼠胃窦和空肠黏膜IL-2及SS免疫反应细胞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在胃窦部黏膜14 d尾部悬吊大鼠IL-2免疫反应细胞有下降趋势,但统计学分析无明显差异,28 d悬吊组则明显减少(P<0.01);14 d和28 d悬吊组SS免疫反应细胞均明显减少(P<0.01).与正常对照相比,在空肠黏膜14 d及28 d悬吊组IL-2免疫反应细胞无明显变化(P>0.05);14 d及28 d悬吊组SS免疫反应细胞减少(P<0.05及P<0.01).结论:模拟失重状态下,IL-2在大鼠胃窦部的表达下降,在空肠变化不明显;而SS在大鼠胃窦及空肠的表达均下降.提示其免疫及内分泌功能发生了改变.
-
氨对肝硬化大鼠模型脑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应用肝硬化模型研究氨对大鼠脑细胞凋亡的影响,以探讨氨在慢性肝性脑病时脑组织病理改变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四氯化碳制备肝硬化动物模型,给予模型乙酸胺负荷,检测氨负荷前后血氨、肝功能水平;同时应用TUNEL方法检测氨负荷前后脑细胞凋亡情况.结果:肝硬化动物模型肝功改变明显,血氨增高155.74±12.70;氨负荷后肝硬化血氨增高1699.17±181.34;肝硬化氨负荷后脑细胞凋亡明显增多.结论:氨可能诱发肝硬化大鼠脑细胞发生凋亡.
-
胚胎干细胞诱生的胰岛素分泌细胞分泌胰岛素的研究
目的:研究小鼠胚胎干细胞ES-D3诱生的胰岛素分泌细胞(IPCs)分泌胰岛素的能力及其所分泌的胰岛素的活性.方法:将ES-D3细胞培养于经处理的鼠胚成纤维细胞滋养层上保持未分化状态扩增,对数生长期时转入无血清含bFGF的DMEM液进行诱导,隔天换液,21 d后,采用DTZ染色、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ELISA等方法检测胰岛素的生成与分泌情况;用RT-PCR法检测PDX-1、Insulinl、Insulin2和Glut2等胰岛素分泌细胞相关基因mRNA的表达,并通过动物实验研究生成的IPCs所分泌的胰岛素的降糖活性.结果:在诱导21 d,DTZ染色法观察到被DTZ染成洋红色的IPCs;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显示诱导体系中有胰岛素特异性免疫反应阳性的细胞群;ELISA法测定结果表明IPCs受高糖刺激后分泌胰岛素,动物实验证明所分泌的胰岛素具有降糖活性;RT-PCR法检测到有Insulin2和PDX-1 mRNA的表达,Insulinl呈弱表达,Glut2不表达.结论:小鼠胚胎干细胞ES-D3诱生的IPCs能够合成并分泌胰岛素,而且分泌的胰岛素具有降糖活性.
-
四氯化碳和猪血清肝纤维化模型组织病理比较
目的:比较四氯化碳和猪血清染毒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肝组织病理表现的异同.方法:四氯化碳组、猪血清组大鼠分别于每周一、四腹腔注射400 mL/L CCl4(2 mL/kg)、猪血清0.5 mL/鼠,连续7 wk.实验末取肝组织,常规切片,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肝组织病理改变;Masson三重染色、James染色后光镜下分别观察胶原纤维、网状纤维的增生情况,并采用病理图像系统进行半定量分析;另取部分肝组织,常规处理后电镜下观察超微结构变化.结果:猪血清组肝组织纤维间隔纤细,包含明显的胶原沉积,间质细胞成分多,胶原沉积并不弥散,仅限于纤维间隔,偶见细胞损伤.四氯化碳组纤维间隔粗大,弥散分布,纤维间隔内细胞成分多;肝细胞损伤严重且广泛,脂肪变性明显.病理图像分析系统半定量分析显示四氯化碳组胶原纤维和网状纤维面密度、数密度、周密度均显著高于猪血清组(P<0.05或P<0.001).结论:四氯化碳诱导的肝纤维化程度较猪血清严重.
-
5-脂氧合酶与肝脏疾病
5-脂氧合酶(5-lipoxygenase,5-LO)催化花生四烯酸生成5-羟基廿碳四烯酸(5-HETE)、白三烯(LTs)等类花生酸类物质,后者在免疫性疾病、炎症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近年研究发现5-LO途径衍生物在肝脏疾病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及运用5-LO抑制剂治疗肝脏疾病具有深远意义.
-
TGFβ1基因转录调控研究
转化生长因子β1是一种多功能的细胞活性调节因子,TGF-β1失调在多种疾病的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在不同的组织器官和不同的疾病进程中其作用不同,调节不同组织中TGF-β1蛋白的表达对于疾病的治疗有重要意义,TGF-β1基因启动子序列的成功克隆为在分子水平了解这种蛋白的调节机制提供了基础.现就TGF-β1基因启动子的结构、顺反式作用因子、细胞因子反应元件以及其基因多态性对其活性影响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
-
死亡受体DR5与肿瘤细胞凋亡
死亡受体DR5(TRAILR2)是TRAILR中的一员,属于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当他与相关配体结合时,能选择性地杀伤多种肿瘤细胞而对正常细胞没有毒性.他的作用机制是通过DR5受体上的FADD形成DISC和caspase-8,然后启动非线粒体依赖途径和线粒体依赖途径来介导细胞的凋亡信号.TRAIL是先发现的DR5配体,曾被誉为有发展前途的抗肿瘤药物.然而随后发现不同形式的TRAIL对于正常人的不同的细胞有毒性,尤其是肝细胞.于是,人们研制出TRA-8-针对人DR5受体的特异性mAb.发现他不仅杀瘤效应比TRAIL强出数倍,而且对正常人的肝细胞及其他细胞均没有毒副作用.目前正被考虑为安全有效的抗癌药物.人们对DR5受体和配体的不断探索,为进一步了解肿瘤细胞的凋亡和抗癌药物的研制,开创了新的途径.
-
Th1/Th2细胞亚群与炎症性肠病的关系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指原因不明的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和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其发病多与遗传、环境及免疫反应异常有关,是一种多基因参与的作用于免疫系统和靶器官的疾病.但是其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尚未被完全阐明,在治疗上仍存在较多问题,例如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对氨基水杨酸类、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治疗药物不敏感以及药物的毒副作用等.所以重视对IBD的研究,深入研究其发病机制将是十分有意义的.目前,免疫因素在IBD的发病学中为肯定,也是IBD的发病机制研究中与治疗目标接近者.很多证据提示,作为免疫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的CD4+T细胞在IBD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Th1/Th2亚群的平衡失调可能是IBD发病的重要机制之一.包括细胞因子、STAT4和STAT6等转录因子在内的许多因素参与了对Th1和Th2亚群分化过程的调节.
-
凋亡素在人体消化道肿瘤中的作用
细胞凋亡是细胞在其基因的调控下有序的死亡方式,是生物细胞的一种生理性死亡过程,对于维持整个机体的正常生理过程、保证个体正常发育起着重要作用.一旦细胞的增生和/或凋亡异常,均可导致细胞的恶性转化.凋亡素(VP3)来源于鸡贫血病毒,由366 bp组成,编码121个氨基酸序列的小分子物质,能够特异性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不依赖于p53,同时Bcl-2不仅不能抑制其活性,而且具有加速VP3诱导凋亡的作用,令人兴奋的是VP3对正常的人和鼠的二倍体细胞无任何毒副作用,其原因在于VP3特异性的核定位及其磷酸化所致.多种载体(细菌或质粒)具有独特的安全性能和/或免疫佐剂作用,经过分子生物学改造以后,能够表达外源基因并具有生物学活性,可以作为VP3释放系统,利用VP3在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以及转化细胞中定位的不同以及VP3激酶在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中表达的差异,对癌前病变或易于癌变的细胞进行检测,对预测肿瘤发生的倾向性和肿瘤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VP3在抗肿瘤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在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对VP3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可能为恶性肿瘤的治疗开辟一条新的、有效的、安全的途径.
-
肝干细胞与肝再生、肝癌的关系
肝干细胞是存在于肝脏组织中的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向前分化为成熟肝细胞、胆管细胞等的不成熟细胞,这类细胞是生理性肝细胞更新和病理性肝损伤修复的起源细胞.肝癌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传统认为肝癌起源于肝细胞突变和异常增生,新近研究提示,肝癌起源于肝干细胞的异常分化和增生.肝癌干细胞学说为肝癌发生机制研究和肝癌防治开辟了全新的思路.
-
激光光动力治疗胃肠肿瘤
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已经成为一种治疗胃肠肿瘤有效的方法之一,近年来获得了较大发展,本文就光动力治疗胃肠肿瘤有关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及发展等进行综述.本文论述以下问题:(1)激光光动力治疗胃肠肿瘤的发展;(2)光动力治疗胃肠肿瘤的优点与不足;(3)光动力治疗胃肠肿瘤主要发展、研究方向和前景.
-
门静脉栓塞术的操作技术、栓塞材料及临床应用
门静脉栓塞术有经皮经肝和经回结肠静脉两种途径.临床中以经皮经肝途径常用,该途径可通过插入导管或细针穿刺的方法进行栓塞,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操作有关的严重并发症少见.用于门静脉栓塞的材料较多,均可达满意栓塞效果,应根据情况选用.门静脉栓塞后2-4 wk,多数患者未栓塞叶体积增大30-50%.门静脉栓塞术主要用于治疗性肝肿瘤切除术前,并扩大了手术适应证,改善了预后;也可与肝动脉化学药物栓塞术联合使用,以提高肝癌的治疗效果.
-
FHIT基因蛋白表达与结直肠癌及癌前期病变的临床关系
目的:探讨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ragile histidine trail,FHIT)蛋白在45例结直肠癌、36例结直肠腺瘤和23例正常对照组中的表达情况.方法:标本经40 g/L甲醛固定,常规石蜡包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FHIT在结直肠癌、结直肠腺瘤和正常对照组中的表达.结果:在45例结直肠癌中28例FHIT蛋白表达显著减少或缺失,5例表达减弱,12例表达阳性;其中结直肠癌DukesA,B和C期FHIT蛋白表达阴性比例分别为6/1l,5/12和17/22.在36例结直肠腺瘤中7例FHIT蛋白表达显著减少或缺失,4例表达减弱,25例表达阳性;其中结直肠腺瘤伴轻、中和重度不典型增生FHIT蛋白表达阴性比例分别为2/16,1/7和4/13.FHIT蛋白阴性表达在结直肠癌和正常对照组(62.2% vs 4.4%,x2=25.33,P<0.01)、结直肠癌和结直肠腺瘤(62.2% vs 19.4%,x2=14.19,P<0.01)、结直肠癌未伴淋巴转移的Dukes A+B期和已伴淋巴转移的C期(47.8% vs 77.3%,x2=4.28,P<0.05)间均有显著性差异,而在结直肠腺瘤伴轻度不典型增生和中、重度不典型增生(12.5% vs 25.0%,X2=0.84,P>0.25),结直肠腺瘤和正常对照组(19.4%ys 44%,x2=3.51,P>0.05)中无显著性差异.结论:FHIT蛋白在结直肠癌中呈低表达或缺失,且FHIT低表达与转移状况有相关关系,提示该基因可能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
正常人结肠上皮细胞体外培养和鉴定
目的:探讨正常人肠上皮细胞(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s,IEC)的分离、体外培养方法,为研究IEC以及与IEC相关疾病建立合适的细胞模型.方法:正常结肠黏膜取自外科手术的大肠恶性肿瘤患者距肿瘤10 cm的结肠组织,联合运用Ⅰ型胶原酶和嗜热菌蛋白酶消化分离IEC,接种于含多种促IEC生长的营养成分的DMEM培养液内,根据IEC和成纤维细胞贴壁时间的差异并运用胶原酶来纯化IEC,通过观察IEC生长状态、形态特征、超微结构及检测上皮细胞膜抗原对IEC进行鉴定.结果:联合运用Ⅰ型胶原酶和嗜热菌蛋白酶消化1 h可分离出健全绒毛隐窝单位,2 wk左右细胞可铺满整个玻片.免疫细胞化学检测该细胞为阳性细胞,纯度高.结论:联合运用Ⅰ型胶原酶和嗜热菌蛋白酶,可分离培养出高纯度未凋亡的ICE.
-
胃癌组织gp96表达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gp96在人胃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技术和SABC免疫组化法,在核酸和蛋白水平检测胃癌组织(n=50)及癌旁正常组织(n=50)gp96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均可检测到gp96的表达,胃癌组织gp96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其癌旁正常组织(强阳性:18/50 vs 0/50,P<0.01).gp96的表达与组织学类型显著相关(r=0.387,P<0.05),不同分化程度的胃癌组织之间,gp96的表达存在显著差异(P<0.05);与肿瘤分期显著相关(r=0.203,P<0.05),临床Ⅲ,Ⅳ期显著高于Ⅰ,Ⅱ期(强阳性:13/50 vs 5/50,P<0.05);与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r=0.391,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强阳性:14/50 vs 4/50,P<0.05);而gp96表达与性别、年龄及肿瘤部位无显著相关.结论:gp96的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表达水平可以作为判断胃癌预后的参考指标之一.
-
环氧合酶-2对酒精性肝损伤大鼠氧化/抗氧化的作用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COX)-2抑制剂对酒精诱导的肝损伤大鼠氧化/抗氧化系统的作用.方法:应用酒精灌胃法制作酒精性肝损伤大鼠模型,对照组(n=10)玉米油+葡萄糖;损伤组(n=24)酒精+玉米油;处理组(n=24)在损伤组基础上予选择性COX-2抑制剂塞莱昔布(celecoxib).23 d后处死大鼠,测定血浆和肝组织匀浆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超氧化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水平,血清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中COX-2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损伤组中血清AST、ALT、血浆GST活性和肝组织MDA水平明显升高(196.00±29.52 vs139.78±26.27,59.43±6.00 vs 46.67±10.09,17.56±1.26vs 13.29±4.31,0.562±0.054 vs 0.465±0.062,P<0.01或P<0.05),血浆及肝组织SOD活性、肝组织GST活性明显下降(43.969±8.863 vs 57.788±7.587,2.083±0.394 vs2.943±0.321,1.63±0.64 vs 3.54±0.33,P<0.01).与对损伤相比,处理组血清AST明显下降、血浆及肝组织SOD活性、肝组织GST活性均明显升高(144.00±18.45 vs196.00±29.52,55.547±5.937 vs 43.969±8.863,2.833±0.176 vs 2.083±0.394,3.77±0.32 vs 1.63±0.64,P<0.01).Western blot显示,肝组织中COX-2表达损伤组较对照组明显升高(0.5 239±0.1 399 vs 0.2 255±0.0 916,P<0.01),处理组较损伤组降低,而较对照组升高(0.3 769±0.1 798vs 0.5 239±0.1 399,0.3 769±0.1 798 vs 0.2 255±0.0 916,P<0.05).结论:COX-2的表达与酒精性肝损伤大鼠肝组织抗氧化酶系呈负相关而与脂质过氧化(lipid peroxides,LPO)产物正相关,其抑制剂则可以使酒精性肝损伤大鼠肝组织抗氧化酶系活性升高和LPO减轻,从而对大鼠酒精诱导的肝损伤起保护作用.
-
食管癌发生发展过程中RAR-βmRNA的原位表达
目的:研究RAR-β mRNA在食管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探讨维A酸(RA,retinoid acid)在食管癌高危人群中化学预防和化学治疗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应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了食管癌70例(原位癌30例,鳞状细胞癌20例,腺癌20例)及增生性病变97例(单纯增生19例,不典型增生Ⅰ-Ⅲ分别为20例,39例,38例)和正常食管黏膜鳞状上皮组织19例中RAR-β mRNA表达情况.结果:在正常食管黏膜上皮、单纯增生、不典型增生上皮总体及其Ⅰ-Ⅲ、原位癌、侵袭性鳞状细胞癌及腺癌中RAR-β mRNA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100%(19/19),94.7%(18/19),90%(18/20),69.2%(27/39),68.4%(26/38),63.3%(19/30),60%(12/20),60%(12/20).正常食管黏膜上皮较不典型增生总体、原位癌和侵袭癌组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RAR-β mRNA达的丢失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有关,用RA对表达RAR-β高危人群进行化学干预可能会得到预期效果.
-
PET和CT在复发转移性结直肠癌诊治中应用
目的:评价PET和CT诊断复发转移性大肠癌的价值.方法:大肠癌术后疑有复发转移的患者62例,行PET检查,其中40例同时行CT检查.术前4例,术后58例.男46例,女16例.随访时间4-36 mo.18氟-FDG-PET的诊断结果基于医师的肉眼判断、SUV值(the standard uptake value)和CT图像三者结果而得出的.结果:PET和CT检查阳性是34例和21例,真阴性15例和7例,假阳性5例和5例,假阴性1例和7例.PET和CT的符合率89.1%和70.0%、灵敏度97.1%和80.8%,特异性75.0%和50.0%,阳性预测值87.2%和75.0%,阴性预测值93.8%和58.3%.二者诊断符合率比较P=0.025.PET阳性病灶的SUV值为4.03±1.60.PET对临床处理的影响率为12.7%(n=7).结论:PET结合常规诊断方法可有效地提高结直肠癌复发转移病灶诊断的正确性.
-
IκB激酶在肝脏缺血再灌注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IκB激酶(IKK)在肝脏缺血再灌注(HIR)中的作用.方法:Wiste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HIR组)、PDTC保护组(HIR+PDT组).HIR组将肝左叶及肝中叶入肝血流阻断60min后再灌注.保护组先经阴茎背静脉注射PDTC 120 mg/kg-1后立即依HIR组致伤,对照组仅显露肝中叶及肝左叶肝蒂,不阻断,自阴茎背静脉注射无菌生理盐水1 mL.分别采用原位杂交、EMSA、免疫组化及赖氏法检测再灌注后1、6、12 h IκB激酶表达、NF-κB活性、TNF-α的表达及血浆中ALT含量.结果:损伤后IκB激酶表达水平、NF-κB结合活性、TNF-α表达水平、血浆中ALT含量升高;HIR+PDTC组与HIR组相比较,IκB激酶表达水平、NF-κB活性、TNF-α表达水平、血浆ALT水平降低.结论:HIR后肝内IκB激酶可促进NF-κB的高水平激活引起肝内TNF-α等炎症相关细胞因子表达增强,从而导致肝脏损伤.干预IKK-NF-κB通路可能是防止HIR后急性肝脏损伤发生、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
-
细胞黏附对结肠癌细胞凋亡及化疗敏感性的影响
目的:研究结肠癌细胞株与基质黏附对肿瘤细胞凋亡及药物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应用MTT法研究细胞与基质成分纤维粘连蛋白(FN)结合对药物敏感性的影响;采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采用流式细胞术观察Bcl-2和Bax基因表达.结果:HT29细胞与FN结合后,其耐药性明显增加(抑制率为12.2%,对照组为53.0%,P<0.01),用抗β-1整合素抗体阻断其与FN结合,其对药物的敏感性又恢复至对照水平(抑制率为50.6%,与对照组比P<0.05);HT29细胞与FN结合后,Bcl-2基因蛋白表达上升(62.1%),Bax表达降低(12.86%),凋亡率(8.75±1.08%)显著降低,对照组为(19.46±1.08%);阻断其与FN结合,Bcl-2表达明显下降(22.68%),而Bax表达上升(73.8%),凋亡率也升至(18.9±1.4%)(与对照组比P<0.05).结论:肿瘤细胞与基质成分结合可上调Bax和下调Bcl-2基因表达,增强肿瘤细胞的抗凋亡能力,从而增加肿瘤耐药性.
-
胃癌与癌前病变CdX2基因蛋白表达的意义
目的:研究胃癌、胃黏膜异性增生组织中肠道特异性分化基因CdX2蛋白的表达及意义,探讨胃黏膜癌前病变癌变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多克隆抗体ABC免疫组化检测胃黏膜异性型增生36例、慢性浅表性胃炎35例、肠型胃癌30例及未分化型胃癌28例CdX2基因蛋白的表达.结果:CdX2基因蛋白在慢性胃炎中表达均为阴性;重度异型增生(68%)及肠型胃癌组(71%)CdX2蛋白表达阳性率较轻、中度异型增生组(13%,22%)、及未分化型胃癌组(35%)增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但是,CdX2基因表达与胃癌的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无关(P<.05).结论:CdX2基因过度表达与胃黏膜上皮细胞异型增生的形成及癌变有关,可能是胃癌发生的早期事件,特别是与肠型胃癌的形成关系密切.
-
三七总皂甙对大鼠肝纤维化防治机制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甙对实验性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以CCl4、乙醇及胆固醇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同时给予三七总皂甙干预组三七总皂甙腹腔注射.设立模型对照组和正常组.于造模6 wk后大鼠全部处死,取血清及肝组织标本.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PCⅢ、LN含量,HE染色观察肝组织形态学改变,VG染色测定肝组织纤维表达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测定肝组织desmin、α-SMA、ICAM-1、LN、Ⅰ和Ⅲ型胶原.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三七总皂甙组大鼠血清PCⅢ、LN含量均明显降低;形态学改变明显轻于模型组;肝组织desmin、α-SMA、ICAM-1染色强度均明显减弱;三七总皂甙组肝组织LN、Ⅰ和Ⅲ型胶原染色轻于模型组,但差异性不显著.结论:三七总皂甙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形成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HSC活化,诱导活化的HSC凋亡,减少Ⅰ、Ⅲ型胶原和LN表达,并减轻肝窦毛细血管化有关.
-
河南抗-HBe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毒前C区1896位点的突变及临床意义
目的:了解抗-HBe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前C区1896位点的突变状况.方法:应用3'碱基特异聚合酶链反应(3'BS-PCR)结合PCR产物直接测序法检测前C区热点突变.结果:72例抗-HBe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前C区1896位点突变检出率为34.7%;慢性肝炎重度患者19例检出8例单纯突变株感染,其检出率显著高于慢性肝炎轻度组(P<0.05);慢性肝炎重度组总突变率(47.4%)亦显著高于慢性肝炎轻度组(17.4%)(P<0.05);16例患者经测序发现有1例存在前C 1899位点G→A点突变.结论:河南地区抗-HBe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存在一定比例的病毒变异株;HBV前C区1896位点的变异与慢性肝炎进展程度相关.
-
国人P53基因CD72 Arg/Pro多态性与贲门腺癌发病相关
目的:探讨P53基因CD72 Arg/Pro多态性与潍坊地区汉族人贲门腺癌发病的关系.方法:应用PCR-RFLP法对67例贲门腺癌患者和138名正常对照组人群P53基因CD72 Arg/Pro多态性进行检测.结果:病例组P53基因Pro等位基因频率(0.672)和Pro/Pro基因型频率(47.8%)都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0.413和13.0%,x2=24.1,P<0.01和x2=29.48,P<0.01);携带Pro/Pro基因型者患贲门腺癌的风险比携带Arg/Arg基因型者显著升高,P为8.30,95%CI:3.49-19.77(x2=22.49,P<0.01).结论:P53基因Pro/Pro基因型是贲门腺癌的遗传易患因素.
-
负载食管癌酸洗抗原树突状细胞诱导高效特异的抗肿瘤免疫
目的:研究负载食管癌酸洗抗原树突状细胞(DC)诱导的特异性CTL对食管癌细胞的杀伤效应.方法:酸洗涤法获得T.Tn细胞膜抗原多肽,GM-CSF,IL-4和TNF-α体外诱导扩增DC并负载酸洗抗原,制备食管癌抗原特异性CTL;用CytoTox 96TM检测其对T.Tn体外杀伤效应.结果:负载食管癌抗原肽的DC诱导的特异性CTL对T.Tn的杀伤率达89.4%,显著高于LAK细胞的杀伤率43.9%(P<0.05).而对MCC803及Hep2肿瘤细胞株无显著杀伤作用(P<0.05).结论:负载食管癌抗原的DC体外可诱导出高效而特异的抗食管癌效应,提示以DC为中心的肿瘤生物治疗可望提高食管癌综合治疗水平.
-
急性胰腺炎肝损害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的水平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与急性胰腺炎肝损害的关系.方法:急性胰腺炎组63(男44例,女19例),正常对照组30(男20名,女10名),应用7600-020型自动分析仪(日本日立)测定治疗前后血清白蛋白、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STB)水平,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INF-α)水平.结果:在63例急性胰腺炎中,合并肝损害38例(60.3%);45例轻症急性胰腺炎(MAP)有21例发生肝损害(发生率46.7%),1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有17例发生肝损害(94.4%).肝损害的表现:AST升高31例(MAP 14例,SAP17例),ALT升高31例(MAP14例,SAP17例),ALP升高18例(MAP5例,SAP13例),STB升高29例(MAP13例,SAP16例).与MAP患者比较,治疗前SAP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明显降低(P<0.01),血清AST,ALT,ALP,STB,TNF-α水平显著增高(P<0.01).治疗后SAP患者血清白蛋白升高(P<0.05),MAP和SAP血清AST,ALT,ALP,STB,TNF-α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SAP组的AST,ALT,TNF-α仍明显高于MAP组(P<0.01).急性胰腺炎肝损伤组和非肝损伤组的TNF-α水平在治疗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且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前肝损伤组的TNF-α明显高于非肝损伤组(P<0.01),治疗后二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MAP肝损伤患者和SAP肝损伤患者的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1),但SAP患者仍高于对照组(P<0.01),而MAP组已接近正常.急性胰腺炎肝损伤患者的血清TNF-α水平与血清AST、ALT正相关(r=0.68,P<0.01;r=0.64,P<0.01),与碱性磷酸酶、总胆红素无相关性.结论:急性胰腺炎的肝脏损害发生率较高,SAP肝损伤的发生率明显高于MAP,急性胰腺炎肝损伤患者血清TNF-α水平明显升高,且升高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正相关.
-
基因芯片筛选肝硬化相关基因
目的: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肝硬化相关基因的基因表达谱.方法:乙肝肝硬化组织为实验组,以正常肝组织为对照.按一步法抽提实验组和对照组标本的总RNA并纯化mRNA;将等量的实验组和对照组标本mRNA分别逆转录合成荧光分子掺入的cDNA做探针,混合后杂交1 568点BioDoorChipLiver-16S芯片.经严格洗片后用ScanArray3000扫描仪扫描芯片获取荧光信号图像,计算机分析后比较两种组织中差异表达的基因.结果:在1 568种基因中,肝硬化组织与正常肝组织间存在差异表达的基因.所检测的3例临床标本中,2例共有的差异表达基因66-76条(4.2-4.8%),3例共有的差异表达基因28条(1.8%).其中包含有与细胞外基质降解相关的基因,与细胞生长因子有关的基因,与信号传导有关的基因等.结论: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肝硬化相关基因有助于阐明肝硬化发展机制.
-
反义IGF-Ⅰ寡核苷酸转染对人肝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目的:利用反义核酸技术,研究体外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反义寡核苷酸转染对肝癌细胞增生、分化及凋亡的影响,探讨寡核苷酸转染治疗肝癌的可行性.方法:合成针对IGF-Ⅰ的寡核苷酸片段,利用脂质体包裹反义IGF-Ⅰ寡核苷酸片段瞬时转染人肝癌细胞系BEL-7402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增生;放免法检测培养细胞上清中AFP,CEA的分泌量;免疫组化法检测转染细胞AFP,PCNA表达的变化;采用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MTF法检测转染反义IGF-Ⅰ寡核苷酸的人肝癌细胞系BEL-7402A值由0.44±0.09下降为0.30±0.07(P<0.01),上清液AFP和CEA水平分别由12.5±2.2 μg/L和6.8±2.3μg/L下降为2.5±0.3μg/L和2.2±1.5μg/L(P<0.01,P<0.05),凋亡阳性细胞数由16.4±2.3%增加至23.1±3.7%(P<0.05).结论:反义IGF-Ⅰ寡核苷酸转染人肝癌细胞系BEL-7402细胞可以降低细胞增生,减少细胞去分化并诱导肝癌细胞凋亡.
-
胃癌的CT征象与PCNA、CD44V6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PCNA与CD44V6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CT征象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48例胃癌标本中PCNA,CD44V6表达情况,并就其结果与CT表现、手术结果进行对照以探讨其相关性.结果:胃癌中PCNA及CD44V6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9.2%(38/48)和72.9%(35/48);PCNA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相关性(P<0.05),而与分化程度、Borrman分型无关(P>0.05);CD44V6阳性表达率与胃癌大体分型、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均相关(P<0.05),而与肿瘤分化程度无关(P>0.05);在显示病变进展程度以及TNM分期方面CT有其独到的优势,PCNA与CD44V6强阳性表达与CT征象中病变胃壁的厚度,胃周脂肪线的消失,周围淋巴结肿大,CT分期,远处脏器转移均有明显相关(P<0.05),而与病变范围无关(P>0.05).结论:CT征象与PCNA、CD44V6表达有相关性;CT作为胃癌术前诊断及术后随访的重要手段,与相关的分子生物学指标相结合,在胃癌的早期诊断,预测肿瘤转移及治疗等方面将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
-
IL-2联合IL-12激活A-NK细胞治疗人肝癌HepG-2
目的:研究A-NK细胞体外抗肿瘤作用及小鼠体内抗肿瘤作用.方法: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健康人外周血中的血单个核细胞,PME(5 mmoL/L)室温处理40 min,PME处理后的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重悬于AIMV中.分为四组分别为:IL-2(6 MU/L)组,IL-2(1MU/L)组,IL-12(5 ug/L)组,IL-2(1 MU/L)+IL-12(5 ug/L)组;每瓶细胞浓度为5×109/L,于37℃,50 mL/L CO2饱和湿化空气的培养箱中水平培养4-5 h,移去含未黏附于塑料表面的细胞悬液,收集黏附于塑料表面的细胞(即A-NK细胞),MTT比色法检测A-NK细胞体外细胞毒作用;然后建立肝癌细胞株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以肿瘤体积、抑瘤率、生存期等指标观察A-NK对移植瘤的抑制作用.结果:A-NK+IL-2+IL-12组细胞毒活性明显高于其他三组(aP<0.05),体内实验表明A-NK+IL-2+EL-4/IL-12治疗组的移植瘤生长速度缓慢,体积明显小于生理盐水对照组(bP<0.05),生存期显著延长(cP<0.05).结论:IL-12辅助IL-2激活的A-NK细胞的体外杀伤活性较单独用IL-2或IL-12强,体内实验显示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
-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原代培养换液频度与细胞增生的关系
目的:探索成体大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分离、体外培养方法,观察采用不同的换液频度与细胞增生和生长的关系,为其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从大鼠股骨获取骨髓,采用梯度离心的方法进行分离,在含10 mL/L胎牛血清的DMEM中常规培养,以MTT法检测不同的时间换液时细胞的生长曲线,并用碱性磷酸酶(AKP)检测的方法对分离的细胞进行鉴定.结果:采用梯度离心方法分离的骨髓间质干细胞的纯度较高,细胞活性佳,AKP染色为强阴性.首次换液后,每天更换培养液比每隔3-4 d换液一次更有利于MSCs的增生,原代长满培养瓶底比每隔2-3 d换液一次平均提前2 d.结论采用梯度离心的方法分离可获得纯度较高的骨髓间质干细胞,是简单易行的分离方法,每天更换培养液比每隔3-4 d换液一次更有利于MSCs的增生和形成形态均一的细胞集落.
-
肝病患者血清酸性α-醋酸萘酯酶及其同工酶的变化
目的:探讨肝病患者血清酸性α-醋酸萘酯酶(acid alphanaphthyl aetate esterase,α-ANAE)及其同工酶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比色法测定血清ANAE总活性.ANAE同工酶的检测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及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结果:肝病患者包括肝炎、肝硬化及肝癌血清ANAE含量均低于对照组,肝硬化组及肝癌组明显低于肝炎组.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可以在肝病患者血清中检出两种ANAE同工酶异常谱形.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可分离出更多ANAE同工酶谱带.结论:血清ANAE含量测定可作为评价肝细胞变性坏死、肝脏合成功能异常的一项血清学指标.肝病患者血清中检出的异常ANAE同工酶谱带性质、组成及在临床应用上的价值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
中国Helicobacter pylori感染者血清抗Helicobacter pylori IgG亚型的变化
目的:探讨中国Hpylori感染者血清抗HpyloriIgG亚型的变化及其与Hpylori相关疾病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中国广西和上海地区证实为Hpylori感染者血清抗HpyloriIgG亚型的水平.其中上海患者55例,广西患者74例.结果:中国广西和上海感染Hpylori的患者血清中IgG亚型IgG1和IgG2,IgG3和IgG4的水平非常低,上海和广西感染Hpylori的患者IgG各亚型之间无显著差异.在上海和广西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血清中IgG2水平显著高于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患者(P<0.05);IgG1、IgG3和IgG4水平在消化性溃疡患者和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患者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抗H pylori IgG2水平可能是Hpylori感染致十二指肠溃疡的预测因子.
-
免疫性肝损伤中一氧化氮诱生对CYP2E1表达及代谢活性的影响
目的:研究BCG诱发啮齿类免疫性肝损伤过程中NO诱生对CYP2E1表达及代谢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尾静脉注射BCG诱发小鼠及大鼠产生免疫性肝损伤,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肝微粒体中CYP450全酶含量,免疫组化法测定肝组织CYP2E1蛋白表达,HPLC法测定经CYP2E1代谢的探针药物氯唑沙宗血药浓度经时变化.结果:BCG刺激可致肝组织炎性细胞浸润形成大量肉芽肿,肝微粒体CYP450全酶含量降低,肝脏CYP2E1蛋白表达下调,CYP2E1代谢底物氯唑沙宗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右移.选择性iNOS抑制剂氨基胍可逆转BCG所致肝脏CYP450全酶含量降低,增加CYP2E1蛋白表达,增强CYP2E1对探针药物氯唑沙宗的代谢活性.结论:NO诱生机制参与了BCG免疫性肝损伤中CYP450全酶含量降低,CYP2E1表达下调及代谢活性的下降.
-
白介素-1O对大鼠肝星状细胞核因子-κB、细胞因子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白介素-10对大鼠肝星状细胞的干预作用和作用机制.方法:分离大鼠肝星状细胞(HSC),采用不同浓度的白介素-10处理后,分别应用ELISA法和Northern blot检测大鼠HSC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1β蛋白和mRNA的表达,采用凝胶迁移率法检测核因子κB(NF-κB)活性.结果:白介素-10可明显下调大鼠HSCICAM-1、TNF-α及IL-1β表达,并且抑制NF-κB活性,其效应呈浓度依赖性.结论:白介素-10可能通过下调HSCICAM-1、TNF-α及IL-1β表达和抑制NF-κB活性来发挥其抗炎和抗纤维化作用的.
-
食管癌细胞RNA致敏树突状细胞诱导特异性抗肿瘤免疫
目的:观察人食管癌细胞株RNA致敏的树突状细胞(DC)所诱导的特异性抗肿瘤免疫效应,探讨肿瘤细胞RNA直接致敏DC进行食管癌生物治疗的可能性.方法:食管癌细胞株T.Tn体外培养,提取RNA;正常人外周血,进行体外DC的培养扩增;食管癌RNA直接致敏DC,MTT法检测食管癌RNA活化DC所诱生的淋巴细胞对食管癌T.Tn、视网膜母细胞瘤SoRb-70的体外杀伤效应.结果:正常人外周血来源的DC,经食管癌T.Tn细胞株RNA直接致敏后,成功诱导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反应,T.Tn RNA组CTL在靶效比为20:1时对T.Tn,SoRb-70的杀伤率分别为85.8%、1.9%,而对照组对这两种细胞的杀伤率分别为1.0%和0.5%.结论:肿瘤RNA致敏DC可以诱导特异性抗肿瘤免疫,是一种有前景的食管癌治疗手段,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
彩色多普勒超声预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目的: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探讨肝硬化门脉高压时门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变化与食管静脉曲张出血(EVB)的关系,寻找预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敏感的多普勒指标.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76例肝硬化患者(出血组39例和未出血组37例)的门静脉、脾静脉和胃左静脉的内径、平均血流速度、血流量和血流方向,对EVB史阳性和阴性两组间的血流动力学差异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门静脉的上述参数在两组间无明显统计学意义,但出血组的脾静脉内径、血流量、胃左静脉内径、明显高于未出血组(P<0.05),出血组中胃左静脉血流方向为离肝者较未出血组明显增多,且离肝血流速度增高(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离肝血流速度≥16 cm/s可预测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有价值的指标.
-
瘦素和雌激素在成年男性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发病中的作用
目的:研究瘦素和雌激素在成年男性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体检人群中肥胖合并NAFLD患者(n=29)、单纯性肥胖者(n=29)和正常对照者(n=29)血清胰岛素、雌激素和瘦素水平,同时采用稳态模型法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HRI).结果:空腹胰岛素水平和HOMA-IRI在对照组、肥胖组和NAFLD三组,依次升高,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NAFLD组瘦素水平为9.55±3.56 mg/L与肥胖组的8.07±2.92 mg/L相比较,有升高的倾向(P=0.124),这两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5.17±3.29mg/L(P<0.05);NAFLD组雌二醇为61.84±16.21 pg/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1.45±12.31 pg/L(P<0.05).HOMA-IRI与瘦素显著正相关(r=0.604,P<0.001);与雌二醇也呈显著正相关(r=0.241,P=0.02).结论:NAFLD组的HOMA-IRI和空腹胰岛素水平高于肥胖组,肥胖组高于对照组,说明胰岛素抵抗是NAFLD患者基本特征;NAFLD患者瘦素和雌二醇水平升高,提示瘦素和雌激素可能参与了其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发展.
-
核心期刊
0 引言对中国出版的期刊中核心期刊的认定,目前国内比较权威的有两种版本.一种是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每年出版一次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另一种是北京大学图书馆与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联合编辑每4 a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
毛细管电泳法检测肝细胞癌微卫星不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目的:探索适用于肝癌大规模基因组扫描的自动化微卫星不稳定性基因分型实验方法.方法:应用6对高度多态性微卫星标记物对56例肝细胞癌基因组进行PCR扩增,产物通过MegaBACE 500毛细管电泳测序仪进行电泳,采用Genetic Profiler软件进行基因分型,摸索不同PCR条件以及PCR体系残留混合物对分型结果的影响.结果:通过1次PCR和电泳能得到48个样品的分型结果,常见的等位基因表型包括杂合子、纯合子、杂合子丢失、微卫星不稳定性和等位基因失衡等几种模式,其中微卫星不稳定性基因表型呈多种特征;MSI的频率为32.1%(18/56),10例(18.2%)出现高频MSI;PCR反应体系残留混合物(dNTP、引物和盐离子的浓度等)对基因分型的结果有明显不利影响,可使等位基因片段大小分析结分错误导致结论错误;样品浓度对分析结分影响较小,在50 mg/L时比较合适.结论:少数肝细胞癌存在MSI,表明其在HCC发生中作用较小.应用MegaBACE 500毛细管电泳测序仪和GeneticProfiler分析软件进行微卫星基因组扫描效率高,结果可靠,但测序体系中必须维持佳盐离子的浓度和样品浓度.
-
肝细胞癌组织中细胞间隙连接蛋白Cx32的表达改变
目的:探讨细胞间隙连接蛋白Cx32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及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定位及其在HCC发生中的意义和机制.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x32蛋白在34例HCC组织和10例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和定位.结果:Cx32蛋白在HCC及正常肝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38.2%和90%,经X2检验,Cx32蛋白在HCC中的表达低于正常肝组织(P<0.01).HCC各级(Ⅰ、Ⅱ、Ⅲ)的阳性率分别为57.1%、40%和29.4%,其中HCCⅡ和HCCⅢ与正常肝组织相比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并且随着HCC分化程度的降低,其阳性率也随之下降,但HCC各级之间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Cx32蛋白在正常肝细胞中定位于相邻细胞间相互接触的细胞膜上;而在HCC中既定位于细胞质,又定位于细胞膜不与邻近细胞接触的游离缘上.结论:间隙连接蛋白Cx32在HCC中的表达下调及定位异常可能是HCC发生的重要环节.
-
CD95配体分子诱导人肝癌细胞凋亡的作用
目的:探讨CD95 L在肝癌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作用.方法:ELISA法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炎肝硬化与肝癌患者血清可溶性CD95 L(sCD95L)水平进行了初步检测,构建了人CD95 L的重组真核表达体pcDNA3.1hisB-CD95 L,将pcDNA3.1hisB-CD95 L转染至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采用Annexin V/PI双染后双变量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sCD95L在肝癌患者明显低于肝炎及肝硬患者,构建的表达重组体pcDNA3.1hisB-CD95 L经菌落PCR和限制性酶切消化有预期的目的片段出现,DNA序列分析证实CD95 L完整、正确插入,转染后的HepG2细胞细胞凋亡率为36.30%;未转染CD95L的对照组细胞凋亡率11.53%.结论:CD95L可使肝癌细胞凋亡.
-
肝癌相关cDNA片段的快速克隆和表达
目的:克隆原发性肝癌相关新基因.方法:利用抑制消减杂交法(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SSH)已经发现了1条新的肝癌相关基因片断表达序列标签(EST),长447 bp,经Genebank检索,90%无同源性.在其保守序列区设计了2条用于3'Race扩增的寡聚核苷酸引物(3'GSP2:5'-CGCATAGTACCAGTATCGAC AAAGG-3',3'NGSP2:5'-TCCACATTACGGACC CGACGGATT-3'),利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法(RACE)进一步克隆该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人原发性肝癌细胞株HepG2,体外传代培养,培养基为RPMI1640培养基.提取HepG2总RNA,方法参照SV Total RNAIsolation System 的说明进行.RACE法扩增采用Clontech公司的Smart TM Race cDNA Amplification Kit.将3'RACE-PCR扩增的目的片段以Race自带的产物纯化试剂盒进行纯化、回收,然后将其克隆到PMD18-T Vector中,提纯质粒后进行酶切鉴定,确认质粒内有插入片段,由宝生物工程(大连)有限公司协助完成测序,将克隆所得cDNA片段用NCBI提供的BLASTN与GeneBank与dbEST、 nr数据库进行同源性比较,确认代表新基因的EST并且登录GeneBank(http://www.ncbi.nlm.nih.GOV/submission).3便病理标本取自西南医院肝胆科,病理证实均为原发性肝细胞肝癌,分别提取肝癌及远端正常肝组织总RNA.将酶切回收的克隆插入片段分别进行同位素标记获得cDNA探针,利用Clontech公司的 ExpressHYBTM杂交液通过RNA印记法检测克隆片段在肝癌及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参照ExpressHYBTM Hybridization Solution user manual说明进行.同时,利用一联网的基因表达分析序列数据库(http://www.ncbi.nlm.nih.gov/SAGE(series analysis of gene expression,SAGE)对基因的表达及其表达水平进行分析,从而确定其组织分布.结果:得到5条3'EST(694 447-3,724 447-3,697 447-3,711 447-3 692 447-3;大小500-550bp),5条3'EST均为登录GenBank(登录号:CK730344,CK730345,CK730346,CK730347,CK730348).对其中2条带有poly-A尾的3'EST(694 447-3 724 447-3)进行序列分析后,发现他们是代表新基因或不同剪接体的EST,且具有共同的保守序列.RNA印记分析显示694 447-3,724 447-3在3例肝癌组织中的表害强度时显高于对应的正常组织.通过SAGE文库分析基因的表达谱,发现694 447-3和724 447-3在神经系统肿瘤、结肠癌、胃癌、乳腺癌肿瘤文库的表达高于对应的政党组织文库.结论:克隆所得的2条带有poly-A尾的3'EST可能是新的肝癌多期因家庭成员.利用RACE技术可以快速、高效的克隆疾病相关基因.
-
格尔德霉素对肝癌细胞Akt磷酸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目的:研究热休克蛋白90抑制剂格尔德霉素(geldanamycin,GA)对肝癌细胞生长的影响并探讨相关机制.方法:用MTT法检测药物对肝癌HepG2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并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与凋亡状况.Western印记杂交法检测细胞内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状态的变化.结果:400μmoL/L浓度的GA处理细胞后,HepG2细胞胞内磷酸化AKT的水平明显下降(24 h为对照组66.03%,48h为对照组34.02%);GA作用后细胞呈现G2/M期阻滞并伴有凋亡率增加;同时MTT法显示GA对HepG2细胞有生长抑制作用,用药时间越长抑制率越高,24h和48h的抑制率分别为4.09%和21.74%.结论:通过GA抑制Hsp90的功能能够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并促进其凋亡,这一效应与信号传导系统活化状态的改变有关.
-
IL-1B及IL-1RN基因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的关系
目的:获取白介素1B(IL-1B)基因启动子区域C-31T,C-511T,C+3954T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和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N)基因串联重复多态性在江苏高发区人群胃癌患者与健康对照中的频率分布资料,初步探讨其各基因型与胃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人群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共收集285例胃癌患者与265例性别、年龄和地区频数匹配的对照外周血标本,同时调查流行病学资料.从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以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各位点进行基因分型.结果:IL-1B基因-31位点3种基因型CC,CT,TT在胃癌病例组中频率分别为21.8%,48.6%和29.6%;在对照组中为27.9%,48.8%和23.3%(P=0.203).相似的,-511位点TT,CT,CC基因型在病例与对照组中频率分别为18.2%,56.5%,25.3%和24.9%,52.5%,22.3%(P=0.184).在调整年龄、性别等因素后,携带-31TT基因型者比CC型胃癌发生的危险性增加75%(P=1.75,95%CI=1.08-2.85);携带-511CC基因型者比TT型危险性增加63%(P=1.63,95%CI=0.98-2.73).分层分析表明,这一危险性在H pylori 感染阳性人群中更为显著.IL-1RN和IL-1B+3954位点各基因型在病例与对照组中的分布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IL-1B基因启动子区域-31,-511位点多态性可能与中国人群胃癌易感性相关,尤其在H pylori感染人群中.
-
胃癌微卫星不稳定与错配修复蛋白表达的缺失
目的:分析胃癌组织微卫星不稳定性、错配修复蛋白表达以及二者的关系,探讨胃癌发生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胃腺癌及癌旁组织标本56例,高分化癌22例,中低分化癌34例,早期癌20例,中晚期癌36例,常规酚-氯仿法提取DNA,选取基因组上的五个微卫星位点BAT-26、D17S261、D3S1283、D2S123和D3S1611,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加入GeneScan 500size standard共同热变性后,用60 g/L的SLPA添加8m0l/L尿素做筛分递质的毛细管电泳进行分析.被检测的五个微卫星位点如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位点的不稳定,定为微卫星的高度不稳定(MSI-H),一个位点出现不稳定、定为微卫星的低度不稳定(MSI-L),没有位点出现不稳定、定为微卫星稳定(MSS).石蜡切片常规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hMLH1和hMSH2蛋白的表达,肿瘤组织上皮细胞核不着色,而周围组织上皮细胞核着色判定为hMLH1或hMSH2蛋白表达的缺失.结果:在56例胃腺癌中,有14例(25%)表现为MSI-H,14例(25%)有错配修复蛋白表达的缺失.在14例MSI-H的胃癌组织中,11例(79%)有hMLH1或hMSH2表达的缺失,42例MSI-L/MSS的胃癌组织仅3例(7%)有hMLH1或hMSH2表达的缺失.胃癌的MSI-H与错配修复蛋白表达的缺失高度相关(P<0.01).其中的22例高分化腺癌有7例(32%)表现为MSI-H、6例(27%)有错配修复蛋白表达的缺失,34例中低分化腺癌7例(21%)表现为MSI-H、8例(24%)有错配修复蛋白表达的缺失,20例早期腺癌有1例(5%)表现为MSI-H、3例(15%)有错配修复蛋白表达的缺失,36例中晚期腺癌13例(36%)表现为MSI-H、11例(31%)有错配修复蛋白表达的缺失.微卫星不稳定性在中晚期胃癌明显高于早期胃癌(P<0.05),但在不同分化程度的胃癌差异不明显;MMR蛋白表达缺失在高分化与低分化以及早期与中晚期的胃癌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细胞错配修复功能缺陷与部分胃癌的发生有关,而与胃癌的生物学行为无关;胃癌的微卫星不稳定性随着肿瘤的演进而增加.
-
抗胃癌抗体轻链可变区序列测定和三维结构模建
目的:确定抗胃癌抗体轻链可变区(VL)的一级结构,并模建其三级结构.方法:从抗人胃癌噬菌体抗体库中筛选出VL基因,并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利用同源蛋白结构模建技术,采用计算机辅助分子设计系统模建VL的三维空间结构.结果:所获得的VL序列符合鼠抗体可变区特征,并成功构建了其三维空间结构.结论:所测得的VL一级结构和构建的三维空间结构均有较高的可靠性.
-
人大肠癌转移相关基因片段的筛选和鉴定
目的:初步筛选和鉴定大肠癌转移相关基因,阐述大肠癌转移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抑制消减杂交技术(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SSH),在一对来自同一亲本、转移能力不同的人大肠癌细胞株SW620和SW480间,已成功构建了人大肠癌转移促进基因和转移抑制基因的两个cDNA消减文库.从以上两个文库中随机挑取约200个菌液PCR片段,利用Differential screening(DS)方法筛选真正差异表达的cDNA片段,之后通过Northern blot对部分差异cDNA片段的DS筛选结果进行验证.后对筛选出的差异cDNA片段进行测序和同源检索,分析其性质并初步探讨其在大肠癌中转移中的可能机制.结果:约200个菌液PCR片段经过DS筛选后,共获得29个真正差异表达cDNA片段,利用Northern blot对其中4种cDNA片段的表达情况进行验证,结果与DS筛选一致.然后对29个差异cDNA片段进行测序和同源性分析,得到25个差异表达基因,10个为已知基因,其中5个基因在高转移细胞株SW620中差异表达,可能有促进转移的作用,包括热休克蛋白10(heat shock protein10,HSP10)、细胞色素氧化酶Ⅱ(cytochrome C oxidaseⅡ,COXⅡ)、有丝分裂调控蛋白dis3人同源物(mitotic control protein dis3 homolog,DIS3)、骨骼肌αl-肌动蛋白(skeletal muscle actin alpha1,ACTAl)及血浆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SAA);另外5个基因的表达仅见于在SW480低转移细胞株,具有潜在的转移抑制作用,包括egl nine homolog 2(EGLN2)、真核翻译起始因子4A(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4A,EIF4A)、人细胞色素氧化酶Ⅲ的类似物(similar to cytochrome c oxidase Ⅲ,COXⅢ)、谷胱甘肽S转移酶3(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mu 3,GSTM3)及线粒体DNA(mitochondrion DNA,mtDNA).10个已知基因基本上是一些与细胞生长分化、代谢合成、转录、凋亡及信号转导等相关的基因.除DIS3和SAA外,其余基因与大肠癌转移的关系在本研究中首次被报道.此外,还筛选到15个未知基因片段,通过与人基因组序列进行比对,发现其中6个基因定位于5号染色体上,包括4个可能促进大肠癌转移的基因和2个抑制基因.目前这15个未知基因片段已经被GeneBank dbEST库收录,GeneBank登陆号为CD485499-CD485513.结论:DS技术是一种筛查表达文库的有效途径;细胞的生长分化、转录、凋亡、信号转导等变化可能在大肠癌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5号染色体上可能存在多个与大肠癌转移相关的新基因位点.
-
散发性大肠腺癌易感性与吸烟和GSTT1空白基因型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T1空白基因型和吸烟与散发性大肠腺癌(SCRAC)遗传易感性关联.方法:应用多重PCR技术,检测GSTT1基因多态性.结果:GSTT1空白基因型在吸烟大于10支/d的对照组和SCRAC组中的频率差异有显著性(x2=5.35,P=0.021),在重度吸烟的远端SCRAC(x2=6.48,P=0.011)、非老年人SCRAC(x2=4.53,P=0.033)及低分化肿瘤(x2=4.02,P=0.045)与重度吸烟的对照组之间的频率差异均有显著性,不同Dukes分期重度吸烟的SCRAC分别与重度吸烟的对照组比较,GSTT1空白基因型频率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GSTT1空白基因型提高了重度吸烟的个体患SCRAC的危险性,GSTT1空白基因型与重度吸烟的远端SCRAC的易感性之间存在关联,肿瘤多见于非老年患者,多呈低分化性腺癌.
-
原发性结直肠癌594例的临床病理与遗传易感性
目的:了解原发性结直肠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和患者的遗传易感性.方法:调查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结直肠癌患者594例,统计性别、年龄、家族恶性肿瘤史、个人恶性肿瘤史、肿瘤发生部位和数目、组织学类型等情况.肿瘤发生部位分为脾曲近侧结肠、脾曲远侧结肠和全结直肠.家族内有两个或更多个一级和/或二级亲属患有结直肠癌者,定义为具有结直肠癌遗传易感性;家族内有两个或更多个一级和/或二级亲属患有恶性肿瘤者,定义为具有恶性肿瘤遗传易感性.家族符合Amsterdam标准、Amsterdam标准Ⅱ和日本标准等中任何一个者均可诊断为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根据诊断肿瘤时的年龄大小将患者分为7组.结果:结直肠癌患者的诊断年龄呈偏态分布,中位诊断年龄为65.1岁.-70岁组患者多,在70岁以前(含70岁),各年龄组患者的构成比随年龄增加而增大,发病呈高龄化趋势;但70岁以后即-80岁组和大于80岁组患者的构成比随年龄增加而降低.肿瘤发生部位以脾曲远侧结肠为主(73.6%),脾曲近侧结肠占25.9%,直肠占45.3%;肿瘤发生部位与患者的诊断年龄没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组织学类型以腺癌为主(87.5%),黏液腺癌占8.2%,印戒细胞癌占2.5%;印戒细胞癌的构成比随年龄增大而增加(P<0.05).多原发癌患者占13.1%,其中多原发结直肠癌占10.1%.17.2%的患者具有恶性肿瘤遗传易感性,5.2%的患者具有结直肠癌遗传易感性;符合Amsterdam标准、Amsterdam标准Ⅱ和日本标准的HNPCC的发生率分别为0.5%,2.9%和2.4%.多原发癌、多原发结直肠癌均与患者的恶性肿瘤家族史相关(P<0.01),有恶性肿瘤家族史的结直肠癌患者,更易发生多原发癌和多原发结直肠癌.但多原发癌及多原发结直肠癌均与患者的结直肠癌家族史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诊断年龄呈非正态分布曲线,发病呈老龄化趋势,部位以脾曲远侧结肠为主,组织学类型以腺癌为主;17.2%的患者具有恶性肿瘤遗传易感性;多原发癌及多原发结直肠癌的发生均与患者的恶性肿瘤家族史相关.
-
血清胃蛋白酶原含量作为幽门螺杆菌除菌疗效判定指标的研究
目的: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含量作为幽门螺杆菌根除疗效判定指标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59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疾病患者采取常规三联疗法进行除菌治疗,利用免疫量度放射分析法(IRMA)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5、18 mo时测定其血清胃蛋白酶原含量,同时利用胃黏膜HE染色、H pylori抗体ELISA检测及Hpylori-DNA PCR检测三种方法联合判定H pylori除菌治疗效果.结果:与治疗前相比,除菌组血清PGⅠ、PGⅡ值显著降低(64.52±31.74 vs 48.02±25.69 μg/L,P<0.01;11.22±6.12 vs 7.58±5.41 μg/L,P<0.01),PGⅠ/Ⅱ比值显著升高(6.54±3.57 vs 7.96±4.39,P<0.01).各胃疾病组成功除菌后血清PGⅠ、PGⅡ值均低于治疗前水平.治疗后1、5 mo时,除菌组血清PGⅠ、PGⅡ均显著低于治疗前水平(PGI:66.83±28.04 vs 52.54±27.96 μg/L,P<0.01;11.85±4.91 vs 6.55±3.59 μg/L,P<0.01;PGⅡ:60.19±29.30 vs 43.94±26.27 μg/L;10.93±6.12 vs 6.66±5.30 μg/L,P<0.01;),PGⅠ/Ⅱ比值则显著升高(5.84±2.38 vs 8.95±4.61,P<0.01;6.60±4.21 vs 8.35±4.82,P<0.01);18 mo时仅PGI值显著降低(68.12±36.05vs 50.11±23.50 μg/L,P<0.01).未除菌组血清PG水平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血清胃蛋白酶原含量检测适用于幽门螺杆菌除菌疗效的判定,PGI/Ⅱ比值可作为早期除菌疗效的判定指标.
-
慢性胆囊炎患者胆囊内Helicobacter pylori的细菌学特征
目的:探讨慢性胆囊炎患者胆囊内幽门螺杆菌(H pylori)的细菌学特征.方法:采集手术切除的病理确诊为慢性胆囊炎的新鲜胆囊标本黏膜刮片,接种于H pylori培养板,培养及鉴定后与胃中分离的菌株进行形态学、生化反应、免疫组化、PCR扩增、电镜观察等方面比较.结果:分离出3株细菌,经形态学观察、生化反应、抗Hpylori抗体免疫组化染色,Hpylori尿素酶A、B基因扩增及电镜观察证明他们是H pylori,与同一患者胃内Hpylori比较,除胆囊内H pylori尿素酶活性低于胃内Hpylori外,其他性质均相同.结论:推测胆囊内H pylori可能主要是通过胆道逆行感染进入胆囊.
-
广西人上消化道疾病患者幽门螺杆菌cagA基因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广西人上消化道疾病患者幽门螺杆菌(H pylori)细胞毒素相关蛋白(cagA)基因的阳性率,从而明确广西人群感染H pylori菌株的毒力状况.方法:在广西南宁市几家大医院的慢性胃炎(CG)、消化性溃疡(PU)患者胃黏膜中分离出45株Hpylori,用特异性引物扩增H pylori cagA基因的297 bp片段,经聚合酶链反应(PCR)进行检测.同时收集患者临床和胃镜诊断资料,分析Hpylori cagA基因与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关系.结果:在45株Hpylori中有84.4%(38/45)的菌株含有cagA基因,其中PU患者感染菌株cagA基因阳性率为76.0%(19/25),CG患者cagA基因阳性率为95.0%(19/20),二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X2=3.054,P>0.05),各年龄组患者感染H pylori菌株cagA基因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女性患者阳性率(100.0%)显著高于男性(73.1%,P<0.01).结论:广西人上消化道疾病患者Hpylori cagA基因阳性菌株感染率较高;PU患者感染菌株cagA基因阳性率低于CG患者;女性患者感染Hpylori菌株cagA基因阳性率明显高于男性;但各年龄组患者阳性率无差异.
-
人胆囊炎标本中幽门螺杆菌的检出及意义
目的:探讨慢性胆囊炎患者胆囊内是否存在幽门螺杆菌(Hpylori).方法:对手术切除的病理确诊为慢性胆囊炎的胆囊石蜡标本用W-S银染色法筛选和抗H pylori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对手术切除标本胆囊黏膜DNA用Hpylori尿素酶A,B基因引物行PCR扩增,研究慢性胆囊炎胆囊中Hpylori感染的情况.结果:524例胆囊炎手术标本蜡块中有71例(13.55%)镜下观察到类似Hpylori的细菌,其中37例(7.1%)有H pylori抗体染色阳性细菌,81例慢性胆囊炎手术后新鲜标本胆囊黏膜DNA PCR扩增,11例(13.6%)尿素酶A、B基因皆阳性,4例仅有尿素酶A基因阳性,7例仅有尿素酶B基因阳性.结论:部分慢性胆囊炎患者胆囊内确有Hpylori存在.
-
幽门螺杆菌融合蛋白HspA-UreB的表达和免疫学活性
目的:构建表达幽门螺杆菌(H pylori)融合蛋白HspA-UreB的重组表达质粒,并研究其免疫学活性.方法:定向克隆方法将郑州分离Hp菌株MEL-HP27的hspA和ureB基因融合连接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0(a),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HU27.该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后经IPTG诱导,SDS-PAGE分析融合蛋白HspA-UreB表达情况.Ni2+柱亲和层析纯化融合蛋白,与小鼠免疫血清进行Western blot分析,检测融合蛋白的免疫反应性.结果:特异PCR法与质粒酶切鉴定证实重组表达质粒pETHU27构建成功.SDS-PAGE分析显示在82.1 KDa处出现特异蛋白带,占菌体总蛋白的21%,亲和层析法获得纯度为91%的纯化融合蛋白,经免疫小鼠制备的血清可以识别该融合蛋白.结论:成功构建表达H pylori HspA-UreB融合蛋白的重组表达质粒,表达的融合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反应性.
-
幽门螺杆菌对体外原代培养的人胆囊上皮细胞损伤作用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ylori)在体外对人胆囊上皮细胞(HGBEC)的损伤作用.方法:采用液体增菌及人胆囊上皮细胞原代培养研究Hpylori对HGBEC的损伤作用.结果:从Hpylori的生长曲线可知观察其他因素对HGBEC的影响在细胞生长旺盛期即培养的2-6 d为合适,Hpylori增菌上清液及菌体破碎液对培养的HGBEC形态学及上清酶学指标ALP(33.84±6.00 vs 27.01±4.67,P<0.05),LDH(168.37±20.84 vs 55.51±17.17,P<0.01),GGT(42.01±6.18 vs 25.34±4.33 P<0.01)有明显影响.结论:Hpylori增菌上清液及菌体破碎液对培养的HGBEC有明显损伤作用.
-
胆囊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胆囊炎的关系
目的:探讨胆囊内幽门螺杆菌(H pylori)感染与胆囊炎发生的关系.方法:对手术切除的病理确诊为慢性胆囊炎的胆囊分为Hpylori阳性组及Hpylori阴性组,因胆囊息肉行胆囊切除的病理证实无炎症的胆囊为对照组,光镜观察H pylori定植处黏膜上皮的变化及炎症情况、电镜观察胆囊上皮细胞超微结构变化、并检测组织炎症递质水平.结果:胆囊内有H pylori感染的患者胆囊黏膜胃化生显著高于胆囊内无Hpylori感染组,胆囊内Hpylori阴性组IL-1、IL-6、IL-8显著高于对照组,胆囊内Hpylori阳性组三项指标显著高于Hpylori阴性组及对照组.结论:胆囊内Hpylori感染可能是某些慢性胆囊炎的病因之一.
-
致谢世界华人消化杂志审稿人
-
食管癌组织TGIF表达的意义
目的:探讨TGIF(TG interacting factor)蛋白在食管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32例食管癌的活检和手术切除标本进行抗人TGIF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癌组织和癌旁组织TGIF的表达,并分析TGIF的表达与食管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TGIF在食管黏膜鳞状上皮和食管癌组织中阳性率分别为60.0%和71.2%,但后者以中度-强阳性为主.TGIF蛋白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食管黏膜鳞状上皮(P=0.036),但与性别、肿瘤的分化、浸润深度及淋巴结的转移无关.结论:TGIF通过抑制TGF-β和视黄醛促进食管癌的发生与发展.
-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4年版核心期刊医药卫生222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