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中国矫形外科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Orthopedic Journal of China 중국교형외과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 主办单位: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十八医院
  • 影响因子: 1.5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8478
  • 国内刊号: 37-1247/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24-09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社
  • 出版地区: 山东
  • 主编: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侧前与后侧手术矫正创伤性单节段胸腰段后凸畸形

    作者:张兆川;王春增;姜效韦;戴维享;马超;吴德慧

    [目的]探讨侧前入路及后侧入路截骨矫正创伤性单节段胸腰段后凸畸形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月,37例单节段胸腰段后凸畸形患者资料,其中20例采用侧前入路行手术矫正(侧前入路组),17例采用后侧入路矫正固定(后侧入路组).比较两组相关围手术期与随访资料.[结果]侧前入路组较后侧入路组手术时间短,手术费用及出血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至少随访1年,采用Stauffer-Coventry (SC)评价标准,大部分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按ASIA神经功能评级,所有神经功能得到明显恢复,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术后1个月、术后1年时VAS评分、ODI指数、JOA评分、SF-36均有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相同时间点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比较,所有患者术后1个月、术后1年伤椎Cobb角明显减小,时间点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相同时间点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骨性愈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入路方式均为治疗胸腰段创伤性后凸畸形的有效方式,临床疗效无显著差异.但侧前方入路手术时间短、花费少.

  • 单侧与双侧经皮椎弓根固定微创TLIF的比较

    作者:张征石;陈勇;钱红兵;陈吉;汤国庆

    [目的]比较微创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MIS-TLIF)单侧与双侧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7月~ 2015年1月收治的72例应用MIS-TLIF治疗的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其中经皮单侧固定34例,双侧固定38例.观察两种固定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地活动时间、临床疗效(ODI评分、V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术后2年的椎体间融合情况.[结果]手术时间单侧组少于双侧组[(116.34±34.53) minvs (148.65±42.92) min,P<0.05],术中出血量单侧组少于双侧组[(126.54±21.67) ml vs(153.36±38.24) ml,P<0.05];但术后下地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间25~ 30个月,平均28.5个月.两组的VAS、ODI评分术后2年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但相同时间点,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双侧组术后2年融合率(94.73%)优于单纯固定组(76.57%)(P<0.05).单侧组出现6例继发性脊柱侧弯,而双侧组仅1例发生脊柱侧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和双侧固定的微创TLIF都有着满意的临床疗效,单侧固定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但从长期疗效看双侧固定要优于单侧固定.

  • BacFuse固定融合术治疗老年腰椎退行性滑脱

    作者:李锦军;张体栋;陈浩;贾璞;包利;冯飞;唐海

    [目的]探讨BacFuse固定融合术治疗老年腰椎退行性滑脱的中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6月应用BacFuse固定融合术治疗的老年腰椎退行性滑脱症患者临床资料.共32例患者纳入研究,平均年龄(67.3±5.1)岁,平均随访(15.6±5.0)个月.Ⅰ度滑脱29个节段,Ⅱ度滑脱11个节段.临床疗效评估包括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疼痛情况,功能障碍指数(ODI)和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OA)评估功能情况;在X线片中测量椎间盘后缘高度(PDH)、椎间孔高度(FH)、手术节段活动范围(ROM)和上下椎体间的相对位移.[结果]本组平均手术时间(55.0±12.4) min.VAS评分由术前的(6.75±1.39)分降至末次随访的(2.41±1.78)分、ODI评分由术前的(35.47±11.15)分降至(13.22±7.66)分,JOA评分从(12.25±1.52)分增至(24.16±3.46)分;PDH由(6.75±2.43) mm增至末次随访的(8.44±2.56) mm、FH由(19.98±3.34) mm增至末次随访的(21.72±2.74)mm、手术节段活动范围(ROM)由(15.95±4.31)°降至末次随访的(3.75±1.36)o、上下椎体间的相对位移由(5.02±0.93) mm降至末次随访的(0.35±0.27) mm.[结论]BacFuse棘突间固定融合术治疗老年腰椎退行性滑脱症,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疗效好、并发症少等优点,对高龄患者是一个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 影像学评估生长棒技术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凸对胸廓发育的影响

    作者:马志刚;王冰;吕国华;李亚伟;李磊

    [目的]通过影像学测量脊柱高度和胸廓容积变化,评估生长棒技术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凸对胸廓发育的影响.[方法]分析2010年7月~2016年7月本院23例应用生长棒技术治疗的先天性脊柱侧凸患儿的完整资料,测量术前、初次及各次撑开术后和末次随访时脊柱全长正侧位X线片脊柱和胸廓发育相关参数指标,包括主胸弯Cobb角、T1~T12高度、胸椎后凸角度、胸廓前后径和矢状纵径、胸廓大宽度、坎贝尔空间供肺比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初次及各次撑开术后和末次随访时,主胸弯Cobb角、TK、T1~T12高度、胸廓大宽度、胸廓前后径和矢状纵径以及SAL均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到末次随访主胸弯Cobb角变化值与T1~T12高度(F0.584,P<0.05)、胸廓矢状高度(r=.0594,P<0.05)及SAL的变化值间(r=0.693,P<0.05)呈正相关;随撑开次数增加,各项胸廓发育参数变化曲线先显著增加后逐渐趋于平缓.[结论]利用生长棒技术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凸,不仅能够矫正脊柱畸形、保留脊柱生长潜能,还可以调整左右胸廓的高度差和不对称性,增加胸廓容积容量,但随着撑开次数增加,这种效应逐渐趋于减弱.

  •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三维椎管占比对前路手术预后的评估

    作者:周文超;张浩;陈元元;沈晓龙;刘洋;袁文

    [目的]探讨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前路手术患者的骨化物椎管容积占比(3D)对预后的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39例颈椎OPLL行前路手术患者.术前、术后2个月、术后半年及末次随访均进行颈椎JOA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Scores,JOA) 17分法.将患者术前原始DICOM格式颈椎三维CT数据导入三维重建软件(MIMICS 17.0;Materi-alise,Leuven,Belgium),对骨化物和相应累及范围的椎管进行三维重建,测量并记录患者骨化物体积及其椎管占有率(3D)、骨化物椎管占位率(2D).[结果]根据末次随访时JOA评分的改善率(improvement rate,IR)将患者分为2组:优组(IR≥75%,19例)和非优组(IR<75%,20例).优组骨化物椎管容积占比(3D)为(6.85±1.55)%,非优组为(10.97±3.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47,P<0.001);优组椎管占位率(2D)为(40.80±9.78)%;非优组为(52.77±14.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99,P=0.005).骨化物椎管容积占比(3D)与JOA评分改善率具有明显负相关性(r=-0.789,P<0.001);而椎管占位率(2D)则与JOA评分改善率无相关性(r=-0.030,P=0.800).[结论]前路治疗后纵韧带骨化症的疗效确切,骨化物椎管容积占比(3D)可以用于评估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前路手术患者的预后,比传统的椎管占位率(2D)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 局麻下关节镜术治疗膝关节滑膜软骨瘤

    作者:李冀;李众利;苏祥正;刘春晖;张浩;王克涛;杨以萌

    [目的]观察局麻下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滑膜软骨瘤的疗效.[方法]对2010年8月~2015年2月共67例膝关节滑膜软骨瘤的患者在关节镜监视行清除手术,其中男41例,女26例;平均年龄45.2岁(26~67岁);右膝36例,左膝3 1例;67例患者均在术前明确诊断为膝关节滑膜软骨瘤病;术前主要临床表现为膝关节疼痛、肿胀、关节绞锁等症状.术后立即拍摄X线片,术后4、8和24周,及之后的每6个月均在门诊进行复查随访,末次随访时,对患者进行活动度的测量,以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Lysholm评分和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KDC 2000评分.[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切口均I期愈合,无相关并发症.6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9.6个月(22~47个月).末次随访时,术前术后比较,VAS评分由(5.13±1.42)分提高到(1.26±0.54)分(t=5.761,P=0.021),活动度由(68.83±9.23)°提高到(96.62±8.71)°(t=10.283,P=0.008),Lysholm评分由(50.22±6.23)分提高到(78.19±7.15)分(t=-12.372,P<0.001),IKDC 2000评分由(61.36±6.14)分提高到中期(80.07±5.32)分(t=-15.172,P< 0.001).[结论]关节镜下治疗膝关节滑膜软骨瘤创伤小、清理彻底、术后恢复快、中期随访效果确切.

  • 植骨与骨水泥椎弓钉强化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段骨折的比较

    作者:苗红战;王祥善

    [目的]探讨钉道内植骨强化、增大椎弓根螺钉外展角和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胸腰段骨折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9年4月~2015年7月本院采用椎弓钉-棒内固定治疗AS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52例.其中,30例采用增大椎弓根螺钉外展角和椎弓根钉道内植骨增加椎弓钉的把持力(植骨组),而其余22例采用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骨水泥组).对术中情况(手术时间、失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卧床时间、术后并发症(伤口感染,脂肪液化,肺部、泌尿系感染,深静脉血栓,褥疮,内固定松动)、术后VAS及ODI和JOA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失血量、引流量、住院时间、卧床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伤口感染、脂肪液化、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深静脉血栓、褥疮、内固定松动例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0~18个月,平均14.2个月,术后两组VAS、ODI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JOA评分较术前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相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弓根钉道内植骨、增大椎弓根螺钉外展角的增强方法和骨水泥增强椎弓根螺钉方法均可有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段骨折,两种方法的临床效果无差异.

  • 单次地塞米松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的作用

    作者:雷一霆;徐彬;张少云;曹国瑞;陈果;黄强;裴福兴

    [目的]评价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后单次小剂量应用地塞米松对缓解术后疼痛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将2016年5月~2016年8月收治的拟行初次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110例随机分为两组,地米组术后1~2 h静脉注射10 mg地塞米松;安慰组围术期不应用地塞米松.搜集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静息及活动状态下的VAS评分、术后应用镇痛药物的例数及应用剂量、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 (IL-6)]水平、住院时间、关节活动度、感染及胃肠道出血事件的发生率.[结果]地米组术后24、48 h活动状态下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安慰组,且在镇痛药物的使用方面也有了一定的减少,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米组术后24、48及72 h的IL-6水平均低于安慰组(P<0.001),而术后48、72 h的CRP水平亦低于安慰组(P<0.001).地米组的住院时间相比于安慰组有了明显的缩短(P=0.003),并在出院前拥有较好的关节活动度(P<0.001).整个住院及随访期间没有发生感染及胃肠道出血事件.[结论]术后单次静脉应用10 mg地塞米松能够有效缓解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减少对镇痛药物的使用,降低术后炎性因子水平,缩短住院时间,增加关节活动度,且不增加感染及胃肠道出血的风险.

  • 手法与树脂夹板治疗婴儿先天性膝关节脱位

    作者:崔硬铁;冯彦华;谢冬晓;甄磊;郝建宗;王康;张放

    [目的]探讨采用手法矫正后高分子树脂石膏固定治疗婴儿先天性膝关节脱位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009年12月~2016年11月共收治先天性膝关节脱位患儿26例(32膝),其中女22例,男4例,首诊年龄1h~1个月27d,单纯脱位9例9膝,复合畸形14例18膝,综合征3例5膝.每日白天手法矫正逐渐增加膝关节屈曲角度,夜间采用可重复利用高分子夹板固定,达到复位后以石膏或支具维持至膝关节稳定,治疗后定期随访.[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6个月~7年的随访.单纯性脱位与复合畸形患儿27膝关节过伸消失,膝关节屈曲功能完全恢复(100%);合并多发性关节挛缩症患儿中3膝主动屈曲角度达140°以上,关节屈曲功能恢复,1膝主动屈曲角度达120°左右,关节屈曲功能基本恢复,能达到正常生活需要,1例合并Crouzon综合征患儿,1膝屈曲有改善但未达到正常生活需要,需要手术治疗;三组间治疗前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综合征患者与单纯脱位患者、复合畸形患者的屈膝位RO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全脱位10膝,半脱位22膝.末次随访时整体优良率为96.88%,而且无论全脱位还是半脱位,膝关节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半脱位22膝、全脱位8膝关节功能评估“优”(93.75%);1膝综合征患儿为“良”(3.12%),1膝合并Crouzon综合征患儿为“差”(3.12%).[结论]患有先天性膝关节全脱位及半脱位的婴儿,无论是否合并畸形,可以采用每日白天手法矫正,夜间高分子树脂石膏固定进行治疗,避免手术治疗的创伤.

  • 颈前路杂合与多节段融合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比较

    作者:史吉胜;吕明波;林斌;郭峰;徐小会;崔风国

    [目的]比较颈前路杂合术式和颈前多节段椎间盘切除融合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2014年10月,62例连续累及3个节段的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6例患者接受上、下节段人工椎间盘置换联合中间融合术(杂合组),36例患者行前路连续3个病变节段椎间盘切除融合术(融合组).临床功能评估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评分.此外,影像学测量C2-7的活动范围(ROM).[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变节段、病变类型及随访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术后JOA、NDI、VAS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两组患者C2-7节段的ROM在术后第1、6个月与术前相比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杂合组在第12个月和末次随时均恢复到术前水平,融合组直到末次随访时未能恢复至术前水平,术后l、6、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杂合组手术节段活动度均显著优于融合组,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多节段颈椎病的患者,杂合术式可能是一种安全、有效、可以替代颈前多节段融合术的手术方式,不但可以有效改善神经症状,而且可保持颈椎的术前运动范围和稳定性,中期随访结果令人满意.

  • L4-5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回顾性分析

    作者:曹华;陈步俊;祁伟;王铮

    [目的]探讨L4-5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发生率及风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了十年间本院因腰椎退变经PLIF或TLIF手术行L4-5融合的患者资料(随访时间≥1年).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后路腰椎融合术(PLIF)组和经椎间孔入路腰椎融合术(TLIF)组.邻近节段退变(ASD)在本文中指的是L4-5上下邻近节段发生的有临床症状或影像学表现,且需要接受再次手术治疗的患者.[结果]所有接受L4-5融合的355例病例中,需要再手术的ASD共42例54节段,其中L卜23例(5%),L2-13例(24%),L-3-429例(54%),L5S19例(17%),整体ASD发生率为11.8%.L13-4节段易发生ASD (P<0.001).虽然PLIF组的ASD发生率高于TLIF组,但两种术式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 vs 9.5%,P=0.189).PLIF组与TLIF组的头侧ASD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尾侧(P<0.001).根据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PLIF和TLIF手术组ASD的发病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59).[结论]355例患者中,ASD发病率为12%,平均发病时间为术后2年.L13-4节段是L4-5后路融合术后ASD易发生的节段.PLIF与TLIF手术组在ASD发生时间和发生率方面没有差异.

  • 2291例腰椎间盘内窥镜手术的院外追踪和干预

    作者:卢昕;王红梅;丁菁;刘香玲;张婉玉;关家文

    [目的]通过对腰椎间盘内窥镜术后患者的跟踪随访,了解其病情变化并给予适时康复指导,达到提高疗效的目的.[方法]对2 291例腰椎间盘内窥镜手术后患者建立专病随访制度,包括采用Visual Studio软件自行设计的随访提醒系统,按照“标本兼顾、据情施策”的原则,采取“基础干预”及“对症干预”的个性化指导措施.[结果] 2291例患者术后无症状类共1 873例,占82%;带症状出院类共418例,占18%,其中院外康复症状逐渐消失者301例.本组患者术前JOA评分(7.9±3.3)分;术后1周(出院时)JOA评分(25.2±1.9)分;经6~78个月,平均(51.2±19.7)个月随访,末次随访时JOA评分(27.3±3.8)分.[结论]对腰椎间盘内窥镜术后患者进行及时的跟踪随访,能够随时掌握病情变化和采取应对措施,将随访结果和应对措施的经验反馈应用于整个医疗过程中,能够提高整体医护水平.

  • 右美托咪定对老年人工关节置换术后谵妄的影响

    作者:谭鑫;高玉镭;王东辰;孟凡山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老年人工关节置换术后谵妄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在本院行人工关节置换术后进入ICU病房的6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30例)和右美托咪定组(30例),术后进入ICU病房,右美托咪定组以右美托咪定静脉持续泵入,生理盐水组给予同等量生理盐水,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3 d谵妄发生情况,以意识状态评定方法评估.[结果]右美托咪定组谵妄发生率(2/30,6.67%)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8/30,26.67%).[结论]右美托咪定可以降低老年人工关节置换术后谵妄发生率.

  • 普瑞巴林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作者:谢小伟;康鹏德;沈彬;裴福兴

    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越来越受关节外科医师重视,通过各种围术期措施减少手术应激,降低疼痛与并发症的发生率,加快功能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其中优化疼痛管理是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加速康复的基石.近年来,研究发现普瑞巴林通过降低中枢和外周痛觉敏化,可以有效缓解TKA术后疼痛,减少阿片类药物的使用量,加速患者康复.因此,应用普瑞巴林可能是加速康复TKA围手术期多模式镇痛中的一种有效措施.

  • 经皮椎间孔内窥镜下靶向穿刺椎间盘切除术后患者腰部功能及疼痛情况分析

    作者:刘念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内窥镜下靶向穿刺椎间盘切除术后患者腰部功能及疼痛情况.[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9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给予经皮椎间孔内窥镜下靶向穿刺椎间盘切除术治疗.术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对患者腰痛、腿痛进行评价,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对腰部功能进行评价,采用Macnab标准评估临床总优良率,并且统计并发症(局部麻木感、脑脊液漏、硬脑膜微小撕裂、神经受损)的发生情况,并通过X线片、MRI观察术后腰椎间盘情况.[结果]手术用时42~116 min,平均74 min;术中出血量25~55ml,平均40ml.术后无局部麻木感、脑脊液漏、硬脑膜微小撕裂、神经受损等并发症出现.术后半年、末次随访,患者腰痛VAS、腿痛VAS、ODI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术后半年总优良率88.30%,术后1年总优良率92.55%.术后半年椎体间隙较前变窄2例、成角>10°1例,术后1年椎体间隙变窄1例,所有患者在术后半年和末次随访均无椎间盘再次移位者.[结论]经皮椎间孔内窥镜下靶向穿刺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对患者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有效恢复脊柱的稳定性、椎间盘恢复好,治疗效果满意,是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的方法.

  • 经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寰枢椎失稳

    作者:吴继彬;吴东迎;孙玛骥;张星晨;郭开今;袁峰;周冰

    [目的]探讨经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术治疗寰枢椎失稳的临床疗效.[方法]搜集2010年6月~2016年3月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寰枢椎不稳患者31例,其中,男23例,女8例;年龄21~70岁,平均45.4岁.寰枢椎不稳的原因:陈旧性齿状突骨折17例,游离性齿状突7例,陈旧性寰枢关节脱位3例,横韧带断裂1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例,Jefferson骨折合并齿状突骨折2例.所有患者均伴有枕颈痛症状,均行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术前JOA评分6~13分,平均9.4分.[结果]31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2h,平均出血量250ml.术中均未发生脊髓、神经根损伤,有3例出现静脉丛出血.术后1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后经抗感染治疗后得到控制.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6.8个月(12~ 48个月).术后JOA评分12~ 17分,平均15.9分,平均改善率为85.5%.无内固定松动及断裂,植骨均融合.[结论]经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术是治疗寰枢椎失稳的有效方法,具有固定牢靠、操作安全等优点.

  • 兔胫骨延长中MGF和TGF-β1对腓肠肌适应性改建的影响

    作者:程欢;姚金艳;张海丽;邵正弋;石博文;邵珩;舒衡生

    [目的]研究兔缓慢胫骨延长过程中力生长因子(MGF)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腓肠肌适应性变化中的表达规律,并分析作用机制.[方法]成年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3组,各组胫骨分别延长1、2、3 cm)与对照组(只截骨,不延长),各组于0、7、14、28、56d5个矿化时间点取材手术侧腓肠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MGF和TGF-β1的在不同矿化时间点的表达变化.[结果]骨延长不同幅度和不同矿化时间点,MGF和TGF-β1表达量不同并有规律性变化.矿化期0d各实验组腓肠肌MGF水平高,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时间延长逐渐降低,至56 d时与对照组水平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矿化期0d,TGF-β1染色阴性,低于对照组,随后其水平迅速增加,到14d时达峰值,明显高于对照组,随后水平减低,至56d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兔胫骨延长终结后,MGF水平高,并随时间延长降低,而TGF-31在骨延长停止时水平低,随后增加,至56 d时回落至基线.这种变化可能对被动延长腓肠肌损伤后的再生修复起到重要作用.

  • 关节液YKL-40水平与骨关节炎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关健;李锋;宋永周;丁罗宾;谢磊;王华军

    [目的]探讨膝骨关节炎患者关节液中YKL-40水平与膝关节病变程度的相关性,为关节炎的早期诊断提供新的思路和临床依据.[方法] 114例骨关节炎患者,WOMAC评分系统评估患者临床症状程度,X线K-L分级方法评估影像改变程度.抽取患膝关节滑液,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关节滑液中YKL-40的水平.采用秩相关分析的多元相关分析YKL-40水平与骨性关节炎程度的相关性.[结果]不同K-L分期组滑液YKL-40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ⅣV级患者高于Ⅲ级患者,Ⅲ高于Ⅱ级患者(P<0.05),秩相关分析显示,滑液SYKL-40水平与患者X线K-L分级呈正相关(r=0.542,P<0.001).此外,秩相关分析显示,滑液YKL-40水平与WOMAC疼痛(r=0.517,P=0.001)、肢体功能(r=0.380,P=0.025)以及总分(r=0.407,P=0.010)呈正相关,但与WOMAC关节僵硬评分无明显相关性(r=0.093,P=0.133).多元相关分析进一步证实,滑液YKL-40水平与WOMAC疼痛、肢体功能评分评分及总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膝骨关节炎患者关节液YKL-40水平与骨关节炎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可作为一种潜在的评估膝骨关节炎症状严重性的生物标记物.

  • 颈椎后路经皮内镜椎间孔减压解剖学与3D-CT分析

    作者:刘鑫;孙兆忠;王红艳;李瑞;任佳彬;孙宁

    [目的]通过应用解剖学与3D-CT方法探讨颈椎后路经皮内镜颈椎间盘切除术(PPECD)行颈椎间孑孔减压安全有效范围.[方法]5具成人颈部标本,肉眼及显微镜观察C3-C7侧块内下端与椎板外下缘交点(O点)及术区毗邻解剖结构.此外,8例颈椎病患者行颈椎CTM,Mimics16.0软件重建颈椎3D-CT图像.经各点建立矢状面:O点、硬脊膜外侧缘、下位椎弓根峡部内侧缘M(内)及外侧缘M(外).横断面测量距离及角度:侧块横径(a),V点与硬脊膜外侧缘(b),O点与M(内)(c),O点与M(外)(d),O点与V点(e),O点与硬脊膜外侧缘(f),经O点横断面上、下关节突重叠厚度(i),椎弓根峡部外径(k),椎弓根外倾角(m).矢状面测量距离:O点与相邻上位M(下)(g)及与下位M(上)(h).数据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3-C4~C7-T1f[(4.17±1.33) mm~(4.64±1.70) mm]、i[(6.06±2.07) mm~(7.20±1.93) mm]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0.17±1.74)nn~ (2.42±1.41) mm]C3-C4~C5-C6与C7-T1(P<0.001);d[(-0.75±1.27) mm~(2.85±1.69) mm]C3-C4~C5-C6与C7-T1、C3-C4与C6-C7 (P<0.001);g[(6.79±1.04) mm~(9.57±1.27) mm] C:C4~C5-C6与C7-T1 (P<0.001);h[(6.79±1.04)mm~ (9.57±1.27) mm] C3-C4C6-C7与C7-T1(P<0.01).[结论]O点与颈椎间孔关系密切,多贴近下位椎弓根峡部外上缘,与硬脊膜外侧缘距离恒定;C7-T1节段形态结构变化大.熟悉该特点,可准确界定减压安全、有效范围,避免或减少重要结构损伤.

  • 成人双侧股骨头骨骺滑脱1例

    作者:覃宇宙;林开胜;蔡贤华;王威;壬智祥

    股骨头骨骺滑脱(slipped capital femoral epiphysis,SCFE)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疾病,好发于骨骼生长快的年龄段,在有或无明显外伤的情况下,股骨头骨骺在干骺端滑移,导致髋部疼痛、活动受限及下肢跛行等症状n].目前国内外文献报道多为儿童或青少年的单侧股骨头骨骺滑脱,而成人双侧股骨头骨骺滑脱的报道十分罕见.现就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1例成人双侧股骨头骨骺滑脱症病例进行报道.

  • 一期清创治疗腰椎内固定术后早期感染

    作者:刘明;青祖宏;高巍;王慧娣;刘杨;牛二龙

    [目的]介绍腰椎内固定术后早期感染保留内置物的彻底清创技术.[方法] 2010年1月~2017年1月腰椎内固定术患者692例,术后早期感染患者14例,其中男3例,女11例,平均年龄65岁(58~80岁).引流管或伤口引流液培养均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4例,其中MRSA 2例,表皮葡萄球菌8例,肠杆菌1例,肠球菌1例.获得细菌学证据后,采用亚甲蓝标记后彻底清创、内置物取出高压灭菌回植、伤口放置敏感抗生素、单纯负压引流和抗感染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全部14例患者清创后切口引流液培养均阴性,切口均Ⅰ期愈合,14d拆除切口缝线.清创术后3dCRP明显下降,术后1个月ESR及CRP均持续下降,术后3个月ESR及CRP均降至正常范围,所有患者均无感染复发征象.[结论]采用亚甲蓝标记清创、内置物取出高压灭菌回植、伤口放置敏感抗生素、单纯负压引流和抗感染治疗,腰椎内固定术后早期感染可获得Ⅰ期治愈.

中国矫形外科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