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中国矫形外科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Orthopedic Journal of China 중국교형외과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 主办单位: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十八医院
  • 影响因子: 1.5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8478
  • 国内刊号: 37-1247/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24-09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社
  • 出版地区: 山东
  • 主编: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椎体硬化术加内固定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并脊柱骨折(附8例报告)

    作者:陈志伸;郭延杰;练克俭;刘晖;林坤山

    目的:探讨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并脊柱多节段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8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并脊柱多节段骨折的患者均采用骨水泥椎体硬化,行脊柱长节段后路内固定,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8例患者术后脊柱疼痛明显减轻,睡眠、运动明显改善,平均随访1年2个月,无内固定并发症及脊柱再骨折发生.结论:椎体硬化术加长节段脊柱后路内固定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并脊柱多节段骨折治疗效果好,可免除保守治疗的诸多并发症.

  • Abrahm倒"V-Y"腱成形术治疗陈旧性跟腱损伤

    作者:赵强;万千;马海鱼;游之海

    目的:探讨Abraham倒"V-Y"腱成形术治疗陈旧性跟腱损伤的临床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Abraham倒"V-Y"腱成形术治疗的11例陈旧性跟腱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无1例出现皮肤坏死、切口感染、再断裂等并发症,4个半个月后10例功能完全恢复正常.结论:Abraham倒"V-Y"腱成形术是治疗陈旧性跟腱损伤的一种良好的治疗方法.

  • 脊柱手术并发隐性脑脊液漏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王德利;阮狄克;邱迪;李景云;李海峰

    目的:探讨脊柱手术并发隐性脑脊液漏的诊断和治疗,进一步预防和降低脊柱手术并发症的发病率.方法:通过22例脊柱手术合并脑脊液漏患者的观察,创伤如椎体骨折脱位致硬脊膜损伤7例,手术医源性损伤致硬脊膜损伤15例,其中隐性脑脊液漏病例5例.结果:本组病例全部治愈.治愈时间短1d,长2周,平均5d.结论:脊柱手术并发的隐性脑脊液漏诊断和治疗直接影响脊柱手术治疗结果.

  • 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介入治疗的疗效评价

    作者:徐屹立;梁善言;公艳;王树厚;王浩洲;张文斌;毕芳

    目的:评价介入治疗对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方法:对63例早期ANFH患者(一期48例,二期15例)行选择性动脉灌注治疗.结果:1期ANFH患者疼痛缓解率100%,2期ANFH患者疼痛缓解率93.3%,总有效率98.4%.结论:对于早期ANFH患者,介入治疗具有微创、并发症少、疗效高的特点,并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

  • 有限内固定结合单臂外固定器治疗胫腓骨中下1/3骨折

    作者:陶冶;张平;单永安

    目的:探讨应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单臂外固定器治疗胫腓骨中、下1/3段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32例胫腓骨中、下1/3段骨折均先置外固定器,利用其可调节特点,使骨折端复位,用1~2枚螺丝钉固定骨折端,术后根据X线片调整外固定器延长锁钮,使支架动力化.结果:按Johner-Wruh评分标准:优30例,良2例.骨折平均愈合时间16周.结论:有限内固定结合单臂外固定器是治疗胫腓骨中、下1/3段骨折的有效方法.

  • 腓骨小头骨折合并腘动静脉损伤

    作者:高峻青;陈逊文;陈浩宇;左中男

    目的:探讨腓骨小头骨折致腘动静脉损伤.方法:自1997年7月收治30余例腘动静脉损伤病人,有2例为单纯腓骨小头骨折致腘动静脉损伤.例1伤后3d入院.例2伤后4h入院.分别游离8cm和4cm伤肢小隐静脉移植修复.结果:例腘N动脉吻合后病人高热,2d后为保存生命,于股骨髁上截肢.例2腘动脉吻合后血管搏动良好,足背动脉可触及,伤肢存活.结论:单纯腓骨小头骨折可导致腘动静脉损伤,如早期诊断治疗明确,可挽救肢体保存生命,否则会造成严重后果.

  • "Y"形镍钛记忆合金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

    作者:王文己;王建民;赵爱绪

    目的:观察"Y"形镍钛记忆合金髓内钉的临床疗效.方法:用医用镍钛记忆合金材料制成由主钉(凹面钉)和副钉(凸面钉)呈轨道式嵌合在一起的组合式髓内钉,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结果:临床应用29例,骨折愈合良好.结论:"Y"形镍钛记忆合金髓内钉设计合理,材料先进,操作简单,具有良好的抗旋转能力,适用于胫骨中、下段骨折的生物材料髓内钉.

  • 关节镜监视下经皮复位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

    作者:刘长安;张卫平;步建立;钱宇航;冯志军;张壮岱

    目的:研究探讨采用膝关节镜监视下经皮复位松质骨螺钉或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新方法及疗效.方法:本组35例,横行骨折18例,纵裂骨折4例,粉碎性骨折13例.手术通过关节镜清除关节腔内血凝块和碎屑,在关节镜监视下将髌骨复位,恢复关节面平整,经皮拧入松质骨螺钉,对有移位者并以钢丝经皮下导入,绕螺钉两端行张力带固定.术后早期CPM功能锻炼.结果:术后随诊8个月~4.5年,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9周.按胥氏疗效标准:优27例,良6例,中2例.结论:关节镜监视下经皮复位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创伤小,对膝关节结构破坏少,关节面复位确切,术后恢复快,为治疗髌骨骨折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 Wolter钩形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

    作者:刘志荣;李超;田纪伟;施建国;郑隆宝

    目的:观察应用Wolter钩形钢板对PostⅢ级及部分PostⅡ级肩锁关节脱位进行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01年4月~2003年6月,应用Wolter钩形钢板治疗PostⅢ级肩锁关节脱位13例,PostⅡ级肩锁关节脱位1例.结果:14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9(7~18)个月.术后3~7d所有患者均能肩关节主动功能锻炼,术后6个月肩关节活动均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随访无钢板螺钉松动、断裂及肩锁关节脱位复发.术后结果按Kar11 som A、B、C分级:A级12例,B级2例,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结论:Woler钩形钢板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

  • 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治疗进展

    作者:张建政;李亚非;孙天胜

    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Pipkin's骨折)临床少见,据文献报道约占髋关节脱位的6%到16%[1].随着交通运输和工业的发展,高速车祸所致的该类骨折有明显增多的趋势.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对该类骨折的治疗方法、手术入路、固定材料等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 距骨骨折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许晓倩;张秋林;王秋根

    距骨骨折在临床上并不多见.随着交通和建筑业的发展,距骨骨折有不断上升的趋势.由于距骨无单独的血供,易发生缺血坏死,且其治疗方法本身便带来许多并发症.本文就距骨骨折的损伤机制及分型、诊断、治疗及并发症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软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研究进展

    作者:吴俊;孙俊英

    关节软骨损伤是骨科常见疾病,现阶段在临床上比较有效的治疗手段是移植治疗.由于异体软骨易被受体吸收或排斥,而自体软骨取材受限,关节软骨的移植治疗受到很大限制.因此,以生物材料作为细胞生长的三维支架,利用组织工程技术生产用于移植治疗的软骨组织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组织工程研究内容主要有种子细胞、支架材料以及生长因子.其中,理想的支架是组织工程成功的关键.

  • 生长因子在骨折愈合中的作用

    作者:俞猛;夏仁云

    骨折愈合是极其复杂的的生物学修复过程.多年以来,国内外学者对骨折愈合的机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近年来,由于基因技术的发展应用,人们对骨折愈合的研究已从细胞生物学水平深入到分子生物学水平.

  • 调控软骨生成和软骨内骨化的转录因子及其相关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吕学敏;杨庆铭;邓廉夫

    在脊椎动物骨骼系统发生过程中,除颅盖骨、颌面骨等少数骨骼经膜内化骨,由间充质细胞直接分化为成骨细胞的方式形成外,构成肢体的大部分骨骼是经软骨内骨化的方式发生的.这种成骨方式的特征是:间充质细胞先分化为软骨细胞,软骨细胞中极少数终生保持软骨细胞特性,构成关节软骨细胞,其余部分经一系列分化演变过程,终成熟、肥大、凋亡,继之以血管侵入、骨基质代替软骨基质,逐步形成成熟的骨骼[1].源于胚胎期的这一连续性过程是在多种信号分子、生长和转录因子的密切调控下程序完成的.

  • 复合磷酸钙骨水泥的研究进展

    作者:杨建东;李家顺;贾连顺

    磷酸钙骨水泥(Calcium phosphate cement,CPC),或羟基磷灰石骨水泥(Hydroxyapatite cement,HAC),是一种非陶瓷型羟基磷灰石类(HAP)人工骨替代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和骨传导能力.由于其克服了陶瓷型HAP修整困难、不易降解等缺点,具有可自固化、随意塑形、使用方便等优点.所以,自1985年研制出来后,已广泛应用于骨科、整形外科、牙科等领域,是比较好的骨替代材料.

  • 肢体移植研究进展

    作者:莫家栋;宋建榕

    由于创伤、肿瘤切除或先天性原因所致的肢体缺失,往往使患者丧失劳动能力甚至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目前多用假体来替代,但仍难以适应生活和工作的需要.为解决肢体缺失这一临床难题,同种异体肢体移植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广阔的前景.本文从组织配型、冷冻保存、免疫抑制、免疫耐受等与肢体移植相关研究进展方面了解肢体移植现状,以期望同种异体肢体移植技术能够在临床上有更好的发展.

  • TBI与骨折愈合作用增强及异位成骨作用的关系

    作者:徐强;杨天府

    所谓TBI(Traumatic Brain Injury),是指由于机械性创伤造成的脑组织的损伤,多发生在车祸、高空坠落、暴力袭击等情况,对人体是一个严重的应激事件.它常可合并其它系统器官的损伤,若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则引起多发性器官功能衰竭(MSOF,Multiple System Organ Failure),为机械性创伤的主要致死原因之一.而TBI与骨损伤(主要指骨折)联合发生时,除了出现多发性损伤所共有的一些症状表现外,常出现一类特殊的现象:病人合并的骨折往往比普通的骨折病人提前愈合,或在骨折外的一些组织,尤其是关节周围,肌肉内,骨膜外出现异位骨化.

  • 嗅鞘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进展

    作者:魏开斌;汤继文;聂林

    脊髓损伤的治疗一直是科学家和临床医生面临的颇具挑战性问题,近百年来没有多大进展!近年来,髓内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横断损伤取得了一定疗效,为严重脊髓损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其中,移植成髓鞘的细胞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如:雪旺氏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嗅鞘细胞.所有的这些细胞中,嗅鞘细胞(olfactory ensheathing cells OECs)使轴突再生和髓鞘化的效果好,被许多学者认为是佳的移植细胞.有可能在脊髓损伤的治疗上取得突破!

  • 全膝关节置换术髌股关节并发症的国外研究进展

    作者:石学锋;布金鹏;李金松

    在过去30年中,全膝关节置换术已被证实是治疗各种膝关节炎性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随着此项治疗技术运用的日益广泛及研究的深入,各项并发症亦为人们所逐渐认识,Aaron等[1]报道全膝关节表面置换后髌股关节并发症发生率在4%~41%之间,而全膝关节置换术翻修术后髌股关节并发症发生率则高达45%.

  • NO及其调控物NOS在骨折愈合中的作用

    作者:杨海平;蔚晋斌;王东

    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极易透过生物膜,是细胞间、细胞内的信使分子,其扩散速度快、穿透细胞膜的能力强、本身不稳定.由于其合成易于调节,作为高级生物体调节第二信使和神经递质,可有效地调节细胞与细胞间信息传递,在循环、呼吸、消化及内分泌代谢等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的研究证实,NO与骨组织细胞功能关系密切.多种细胞因子、机械应激和激素等因素均可影响NO的生成.NO通过调节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的活性、调节骨代谢、影响骨组织血运、接受应力刺激、维持骨形态、参与骨折愈合.

  • 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进展

    作者:张建党;刘玉杰;卢世璧

    长期以来,关节镜下重建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CL)以自体骨-髌腱-骨移植应用较多[1].但由于自体骨-髌腱-骨供区并发症的影响,近年许多学者主张应用自体腘绳肌腱移植重建ACL,本文就自体腘绳肌腱重建ACL的有关问题予以综述.

  • 动态负荷下前列腺素E1对受压马尾神经血流量变化的影响

    作者:刘学勇;孙德利;吉士俊;玉置哲也;王欢;王海义

    目的:研究动态负荷下前列腺素E1对受压马尾神经血流量变化的影响.方法:分4组,每组6只.除对照组,其他3个实验组制成30%的双节段狭窄.施加压迫2h后,3个实验组分别施加动态负荷(高频率刺激和(或)压迫追加)6min.实验3组在施加动态负荷前给予前列腺素E1.结果:对照组马尾神经血流量在初2h无显著变化,施加高频率刺激时显著升高至(186.4±31.5)%(P<0.05).施加动态负荷时,实验1组血流无显著变化(P>0.05);实验2组降至(65.3±10.7)%(P<0.05);实验3组为(118.5±23.6)%,与实验2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双节段压迫会限制马尾神经血流量增加而造成相对缺血.若神经电活动与压迫程度同时增加,血流量显著降低,造成绝对缺血.前列腺素E1可以在动态负荷下维持马尾神经血流量,避免其进入绝对缺血状态.

  •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低强度脉冲超声波治疗骨折过程中的表达

    作者:梁伟;苟三怀;刘岩;欧阳跃平;王琪

    目的:探索低强度脉冲超声波(LIPUS)在兔桡骨骨折愈合过程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表达及分布情况,进而探讨LIPUS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0只成年新西兰兔制作成双侧桡骨骨折模型.一侧桡骨接受每天20min的LIPUS治疗,另一侧作为对照.术后2、3、4、5周分别处死动物.应用兔疫组化方法观察bFGF在骨痂标本中的分布.结果:在骨折愈合早期的骨痂中,新生基质、未分化间充质细胞和骨细胞免疫组化染色阳性;而在成熟骨化的骨基质和分化末期的肥大的软骨细胞,染色阴性.同实验组相比,对照组阳性着色的细胞数及染色程度明显减弱.结论:LIPUS可以通过增加bFGF的合成来促进骨折愈合.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成骨细胞生长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王敏;辛海霞;黄象艳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成骨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酶消化法获取兔骨膜成骨细胞,取第三代成骨细胞与0.1ng/ml、1ng/ml、10ng/ml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共同体外培养,在第1~7d观察细胞的形态、生长特点,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情况,并通过细胞计数绘制细胞生长曲线.结果:不同浓度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成骨细胞的生长增殖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各浓度之间对成骨细胞的生长增殖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成骨细胞生长增殖具有促进作用,在0.1~10ng/ml范围内此种作用与浓度呈正相关.

  • 聚乳酸凝胶预防肌腱粘连的实验研究

    作者:刘立岷;宋跃明;段宏;丁永利;卢冰

    目的:聚乳酸凝胶(PLA-G)置于肌腱吻合部,观察防粘连作用.方法:将16只兔左后肢比目鱼肌腱切断一半后吻合,鞘内涂PLA-G为实验组;兔的右后肢同样操作,不涂PLA-G为对照组.术后2、4、6、10周随 机取动物每组2只共4只的手术段肌腱和鞘管做大体、组织及超微观察.结果:(1)大体:实验组2周时PLA-G隔离好无粘连;4周开始降解,肌腱滑动良好;6、10周瘢痕小,吻合口生长及滑动良好.对照组瘢痕大、广泛粘连;(2)组织:实验组纤维排列由不规则向规则变化,成纤维细胞少.对照组腱与鞘无分界,成纤维细胞增生、胶原分泌活跃;(3)超微:实验组成纤维细胞粗面内质网较对照组明显稀疏、胶原纤维少.结论:PLA-G具防粘连作用,不影响肌腱愈合.

  • 骨折不连接过程中的血管生成

    作者:肖德常;杨庆铭;邓廉夫

    目的:研究骨折不连接及骨折愈合过程中的血管生成.方法:3个月龄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24只.制造一侧股骨干骨折不稳定固定骨折不连接模型为实验组,设骨折愈合模型作为对照组.术后第1、2、3、8周取材.用HE染色及免疫组化方法研究骨折处血管生成;用RT-PCR方法检测骨痂处的VEGF-mRNA表达.结果:实验组,骨痂中血管生成在术后第1~3周受到明显抑制,在术后第8周时与对照组对比无明显差别;实验组VEGF-mRNA表达在骨折后第2周明显减少.结论:骨折后早期血管生成明显受阻,是不稳定固定骨折不连接的关键因素之一.

  • 复合抗生素对磷酸钙骨水泥理化性质影响作用的研究

    作者:苗军;刘春蓉;王继芳;王岩;郝利波;毛科亚;唐佩福;刘志新

    目的:研究复合抗生素对磷酸钙骨水泥理化性质的影响.方法:将不同剂量的头孢他啶和去甲万古霉素与磷酸钙骨水泥复合,检测固化时间、抗压强度及固化产物.结果:在加入量<5%的情况下,随加入抗生素量的增加,水泥固化时间缩短,抗压强度降低,但仍高于正常松质骨抗压强度,固化产物仍为碳酸化羟基磷灰石.结论:磷酸钙水泥固化反应温和,不影响药物活性,复合一定量抗生素对其理化性质影响不大,是理想的抗生素载体.

  • 局部及转移骨肉瘤中VEGF、p53表达及微血管生成的对照研究

    作者:李军;范清宇;俞兰;张伟;张金山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p53在骨肉瘤微血管新生中的作用及对骨肉瘤侵袭性转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7例局部原发性骨肉瘤和27例转移骨肉瘤原发灶标本中VEGF、p53的表达,计算MVD值.对比两骨肉瘤组中VEGF、p53表达、MVD值以及其它临床病理因子的差别.结果:转移骨肉瘤组VEGF阳性表达率和MVD高于局部骨肉瘤组(P=0.049 4,P=0.030 2);p53蛋白表达在两组肿瘤中无显著差别(P>0.05);转移骨肉瘤组中肿瘤平均直径大于局部骨肉瘤组的平均直径(P=0.035 0;VEGF和p53表达阳性组与阴性组相比,MVD值高(P=0.012 5,P=0.003 6);VEGF与p53表达阴阳性一致率为51.2%.VEGF和p53共同阳性表达组MVD值高(42.7±22.4),而VEGF和p53共同阴性表达组MVD值为低(23.3±20.1),差别显著(P=0.007 7).结论:p53和VEGF共同参与骨肉瘤血管生成并有协同作用.多血管质骨肉瘤侵袭性强并易发早期转移.

  • 新型串孔型髓内钉的研发与静态力学研究

    作者:宫福良;王坤正;王立新;党晓谦

    目的:研究开发新型串孔型胫骨髓内钉,并对其进行静态力学测试.方法:分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实验组利用新型钛合金TAMZ为原料,制造9mm胫骨串孔型髓内钉9根,对照组选用9mm国产不锈钢胫骨髓内针9根,分别将髓内钉安装在自行设计的模型中,测试其压缩、弯曲和扭转力学特性.结果:两组抗压缩能力上无统计学差异,实验组有更好的扭转刚度,实验组的主钉弯曲强度高于对照组,但缩孔处强度低于对照组.结论:新型髓内钉不但在结构上有所改进,将大大方便临床使用,而且在力学上完全能够满足临床要求.

  • 脊髓损伤后凋亡调控基因Bcl-2、Bax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李增春;贾连顺;史建刚;魏光伟

    目的:观察探讨大白鼠脊髓损伤后细胞凋亡及调控基因Bcl-2、-Bax的表达及意义.方法:28只SD大鼠随机分为7组,Allen's法致伤脊髓,于术后4、8、24、48、72、168h采集脊髓标本,1组作为对照组,分别行HE染色、TUNEL染色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Bcl-2、Bax的表达.结果:TUNEL染色显示有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凋亡.Bcl-2在术后4h开始出现阳性表达,24h达高峰.Bax术后4h出现阳性表达,8h时达高峰.结论:脊髓损伤后存在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的凋亡,Bcl-2、Bax基因对调控细胞凋亡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 硬膜外移植自体髓核对大鼠神经根功能和组织学的影响

    作者:陆志东;金群华;陈志荣

    目的:探讨无机械压迫时,腰椎间盘髓核突出引起腰腿痛的发病机制.方法:用硬膜外穿刺的方法给大鼠注射生理盐水及自体髓核混悬液,并对机械刺激缩爪阈值、马尾神经传导速度,神经根组织形态、疼痛行为进行了测定和观察.结果:大鼠硬膜外移植自体髓核能产生明显的痛觉过敏反应,马尾神经传导速度和神经根组织形态产生明显改变.结论:髓核所致的炎症反应是引起坐骨神经痛的重要原因之一.

  • 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骨代谢改变的观察

    作者:白孟海;葛宝丰;高梅;陈克明

    目的:股骨颈骨折患者骨代谢指标观察,与正常人比较,以了解股骨颈骨折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方法:用亲和渗透和全血干化学技术和酶联免疫化学发光法测定18例股骨颈骨折(男8例,女10例)患者骨源性碱性磷酸酶(ABLP)和尿脱氧吡啶酚(DPD).浓度并与正常人进行比较.结果:男、女组股骨颈骨折患者骨源性碱性磷酸酶分别为(183.33±23.00)和(188.89±35.33),尿DPD分别为(281.11±84.15)和(294.31±76.94).男女股骨颈骨折组BALP和DPD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DPD浓度男女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结论: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发生与骨质丢失有一定的关系,提示预防老年人股骨颈骨折首先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 小切口加拔甲放血治疗末节指离断再植

    作者:汉吉健;杨自兵;姜雷

    末节指离断再植,由于血管较细,吻合难度大,特别是远断端静脉不易找到,很难建立静脉血液循环.作者通过只吻合一侧动脉,对侧应用小切口加拔甲方法,解决了静脉回流问题,使以前不能再植的断指再植成活,并达到了满意效果.

  • 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

    作者:叶繁茂

    本院自1992年2月~2002年2月共收治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25例,取得较好的疗效.

  • 全脊椎截骨USS内固定术护理特点

    作者:高辉;高吉昌;贾全章;王正雷;王芳

    本院自2001年1月~2002年10月对59例脊柱后凸畸形病人采用全脊椎截骨通用脊柱内固定系统(USS),疗效满意.将有关护理特点供同道参考.

  • 可脱性微球囊栓塞治疗外伤性颈总动脉假性动脉瘤伴动静脉瘘1例报告

    作者:张卫平;钱宇航;刘长安;步建立;冯志军;张壮岱;康强军

    外伤性颈总动脉假性动脉瘤伴动静脉瘘十分罕见.常因病程较长,瘘口周围组织粘连,难以分离解剖两端的动、静脉,手术易出血,使治疗较为棘手.本院1997年应用可脱性微球囊栓塞治疗1例此种病患者,取得良好效果.

  • 小切口加压螺纹钉治疗股骨颈骨折(附21例报告)

    作者:郑寿长;程镇

    1999~2002年作者在电视X线透视下采用小切口经套管拧入加压螺纹钉治疗股骨颈骨折21例,获得满意效果.

  • 逆行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19例

    作者:朱喆;彭光军;张印峰;李国建;许屾;李伟元

    手指中、远端皮肤缺损致肌腱、骨骼外露是手外科较为常见的问题,单纯游离植皮难以成活,正确妥当的处理对保留患指长度及恢复患指功能尤为重要.目前修复损伤的方法很多,如邻指皮瓣、鱼际皮瓣、腹部皮瓣等,但需要二次手术断蒂以及长时间强迫固定体位病人感觉极为不舒适:矩形皮瓣推进手术创伤较大,术后易造成手指伸直受限等.因此于2000年1月~2002年8月应用逆行指动脉岛状皮瓣治疗手指皮肤缺损19例,取得较为满意疗效.

  • 急性与慢性前交叉韧带合并膝关节后外侧角损伤

    作者:孙康;徐强;王杰峰

    虽然前交叉韧带/后交叉韧带(ACL/PLC)联合损伤相对少见,但PLC损伤所造成的膝关节后外侧旋转不稳定(PLRI)是ACL重建失败常见的原因之一[1].实验证实:Ⅲ度ACL损伤合并PLC撕裂,膝关节在伸直状态下胫骨前移、膝关节内收和外旋增加[2],说明PLC是保护ACL的重要的辅助限制结构.因此,ACL合并PLRI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 椎体间融合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秉胜;张强

    脊柱创伤及疾病经常会造成脊柱稳定性的丢失,外科手术的干预多数需椎板切除或椎体侧前方减压,进一步降低了脊柱的稳定性.随着脊柱内固定器械不断涌现,使脊柱外科的矫形、即刻稳定及融合率得到很大提高,使术后早期康复成为可能,但后仍要靠骨性融合来完成良好的矫正及生理力线与稳定性的重建.椎体间融合是减少脊柱骨折内固定后产生迟发性腰背疼、神经症状出现、矫正度丢失、畸形加大、内固定折断或松脱等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 国际骨折内固定学会校友会

    作者:陈鸿辉

    国际骨折内固定学会校友会(AO Alumni Association,AOAA)是AO国际部的机构之一,总部设在瑞士达沃斯(Davos).AOAA是由"崇尚‘AO理念'和‘AO精神'满腔热情的年轻一代创伤外科医生"组成,其目的是吸引和帮助有志于AO事业的年轻创伤外科医生,为他们提供进一步加深了解和交流的机会与空间,更新他们在研究、发展、教育和文献等领域的AO观念.AOAA通过世界各地会员之间理论与经验的交流,促进骨折治疗的进步和提高;还将对所有会员提供进入AO网上论坛、AO电子图像数据库、网上AO影像点播及临床研究支援项目的机会.

  • 前路钛金属圆棒系统在治疗胸腰椎结核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金毅;郑稼;赵炬才

    目的:探讨钛金属圆棒系统一期前路重建脊柱稳定的效果及意义.方法:总结2000年1月~2002年5月期间收治14例胸腰椎结核患者,采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自体植骨并前路钛金属圆棒系统内固定治疗.结果:经平均16个月的随访,14例患者脊柱结核均治愈,无局部结核复发,植骨全部骨性融合,融合时间平均为3.7个月,后凸矫正角度16°,无手术并发症.结论:前路钛金属圆棒系统治疗胸腰椎结核是安全和有效的.

  • 颈椎侧块钢板在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后路减压中应用的探讨

    作者:周忠;徐皓;林建华

    目的:探讨在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实施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后,应用颈椎侧块钢板内固定的方式、疗效.方法:1999年6月~2002年3月,在颈后路减压中采用颈椎侧块钢板内固定加植骨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13例.后正中切口,显露至两侧关节突外缘,根据脊髓受压节段行全椎板切除后,采用Magerl方法(即螺钉的进入点位于侧块中心内上侧2mm,钉的走行方向约向外侧倾斜20~25°,向头侧倾斜30~40°),行颈椎侧块钢板内固定加植骨术.结果:随访8个月~2年6个月,平均19个月.根据JOA评分标准,平均改善率为64.5%,优6例,良4例,中2例,差1例.未发生椎动脉或神经根损伤、脊髓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OPLL行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能有效改善颈椎管狭窄,同时予以颈椎侧块钢板内固定,能避免全椎板切除对颈椎稳定性的影响,有效地保护颈椎的稳定性,从而取得满意疗效.

  • 特发性脊柱侧凸分型及后路三维矫形融合节段选择策略

    作者:李明;倪春鸿;侯铁胜;刘洋;朱晓东;陈语;白玉树

    目的:探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有效的分型及三维矫形融合节段选择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2001年行后路三维矫形术的82例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平均年龄14.4岁,术后平均随访时间35(12~57)个月.根据侧凸的结构性特点,将脊柱侧凸分为10型,并根据各型特点选择适当的融合节段,进行CD、TSRH及CD Horizon系统后路矫形内固定脊柱融合术.结果:1例King Ⅲ型患者发生曲轴现象,随访时畸形加重,躯干失平衡.1例KingⅡA型患者选择性融合胸椎后远端腰椎侧凸加重,躯干失平衡.其余患者均获得较好的躯干平衡和矫形效果.结论:本文所提出的侧凸分型方法可较完整地区分特发性脊柱侧凸的各种类型,根据该侧凸分型所提出的融合节段选择原则有效可行.

  • 髋臼周围加股骨近端减压截骨术治疗儿童中晚期Perthes病

    作者:曲敬;巴智文;任思东;周冬枫

    目的:介绍一种治疗Perthes病新术式-髋臼周围加股骨近端减压截骨.方法:1997年8月~2000年8月,21例中晚期儿童接受此术式治疗,共21髋,随访时间24~36个月,X线分期,Ⅲ期17例,Ⅳ期4例,均合并有半脱位和扁平髋畸形.结果:术前髋臼指数平均22.45°,骺核高度5.46mm,CE角6.38°,术后髋臼指数6.67°,骺核高度6.56mm,CE角19.95°.功能评价:优19例,良2例.结论:新术式优于原始术式,并同时解决了压力、肢短、头臼覆盖及预防远期骨性关节炎的目的.另外,强调合理和准确的适应证选择是治疗中晚期Perthes病和降低病残率的关键.

  • 颈肋畸形的外科治疗

    作者:皮国富;王义生;王利民;徐玉生;左铁臣

    目的:探讨颈肋的手术治疗方法与技巧,以提高颈肋的诊疗水平.方法:颈肋切除术12例,主要症状为臂丛和周围血管卡压症状,Adson试验阳性.术中用尖嘴咬骨钳直视下逐段咬除颈肋,并切除颈肋的骨膜和周围纤维束带,切除范围以使颈肋残端距离受压组织1cm以上.结果:全部病例于术后即获得上肢疼痛症状解除,麻木症状改善.随访1.5~4年,平均随访2.5年,无1例复发.结论:颈肋畸形并臂丛和周围血管卡压症状者,需手术治疗.手术可获良好疗效.

    关键词: 颈肋 畸形 外科治疗
  • 筋骨伤胶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作者:许建文;李桂文;李寿斌;陈锋;黄民锋

    目的:评价筋骨伤胶囊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安全性及运用注意事项.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辨证为血瘀型患者120例,用筋骨伤胶囊、复方丹参滴丸及非药物进行比较治疗.结果:筋骨伤胶囊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在自觉症状、日常生活动作及临床检查分值变化方面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筋骨伤胶囊无毒副作用,对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重组异种骨临床应用研究的初步报告

    作者:吴欣乐;任德胜;王保利;熊斌;易申德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重组异种骨(RBX)复合(bFGF/RBX)后的临床应用.方法:将bFGF/RBX用于脊柱后路融合2例、股骨骨不连2例、骨缺损修复5例、成骨不全弯曲畸形截骨矫形1例;于术前和术后10d、4、8、12周查静脉血Ca2+、P3-、AKP及摄片.结果:(1)除2例AKP值于术前、后变化显著外,其余8例病例的AKP值及全部病例的Ca2+、p3-值均正常;(2)X线平片显示:骨痂生长丰富、愈合时间提前;(3)无排异反应、感染,术后热均于术后4~5d至正常.结论:bFGF/RBX的成骨能力强,能缩短愈合时间,是组织相容性好、骨源丰富且安全的生物复合材料.

  • 拉力螺丝钉配合髁支持钢板治疗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作者:孙永建;黄潮桐;裴国献;陈滨;陈冬生

    目的:总结拉力螺丝钉配合髁支持钢板治疗股骨远端粉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14例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采用髁支持钢板及拉力螺丝钉内固定,股骨髁间用2~3枚松质骨螺丝做拉力固定,较小骨折块用拉力螺丝钉固定在较大的骨折块上.骨折按AO/ASIF分类:A3型1例,C1型3例,C2型7例,C3型3例.结果:平均随访14个月,13例骨折正常愈合,1例延迟愈合,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4个月;按Kolmenrt评定标准:本组优7例,良5例,一般1例,差1例,优良率85.7%.膝关节活动度55~120°,平均膝关节活动度98°.结论:拉力螺丝钉配合髁支持钢板可有效治疗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具有固定牢固、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

  • 假体松动致股骨骨折的病因分析及治疗

    作者:董彦;刘英杰

    目的:探讨假体松动致股骨骨折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1998~2001年运用个体化假体治疗假体松动致股骨骨折7例.结果:随访2~5年.按Jacobs临床评价法评估.本组近期治疗疗效:优5例,良2例.结论:界膜中的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引起股骨假体柄微动,终假体周围扩张性骨溶解导致假体松动股骨骨折.个体化假体避免了翻修术中处理股骨部骨折、骨缺损的难题,且与髓腔良好匹配,患者能早期下地,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 副神经移位修复臂丛损伤受区神经选择的探讨

    作者:官士兵;陈德松;方有生;林浩东;顾玉东

    目的:探讨副神经移位恢复肩关节功能的佳受区神经选择.方法:随访副神经移位治疗臂丛神经损伤54例,观察、比较肩关节功能的恢复.结果:随访9~34个月(平均16.6个月),副神经移位到肩胛上神经肩外展≥30°恢复率75%,移位到腋神经肩外展≥30°恢复率33.3%,移位到上干后股肩外展≥30°恢复率30.8%.结论:副神经移位到肩胛上神经效果优于移位到腋神经或上干后股,应把移位修复肩胛上神经作为首选.

  • 肘内侧进路切开复位治疗Gartland Ⅲ肱骨髁上骨折

    作者:李玉婵;陈博昌;徐蕴岚;杨杰;蔡海清;王志刚;杨根兴

    目的:介绍采用肘内侧进路切开复位治疗GartlandⅢ肱骨髁上骨折的体会.方法:本组共36例,均为Gartland Ⅲ骨折.所有病例均经过急诊手法复位,因对位不理想或骨折不稳定而接受手术治疗.采用肘关节内侧进路,直视下对合骨折并用2枚克氏针交叉固定,石膏固定4周.结果:27例获得半年以上随访.除1例提携角较对侧有10°以上改变,1例肘关节伸屈受限范围>15°外,其他肘关节活动恢复优良.无血管神经并发症.结论:肘内侧进路切开复位治疗GartlandⅢ肱骨髁上骨折,方便了直视下内侧髁的准确对位,避免误伤尺神经,降低了肘内翻的发生率,隐藏了切口,达到美观作用.

    关键词: 肱骨 骨折 手术 并发症
  • 前后联合入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附46例报告)

    作者:周东生;王先泉;王伯珉;王鲁博

    目的:探讨复杂髋臼骨折的佳手术入路.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复杂髋臼骨折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结果.结果:38例获得随访,优25例,良8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为86.84%.结论:前后联合入路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的佳选择.

  • 影像学检查在胫骨三平面骨折诊断与治疗中的价值分析

    作者:王恩波;郑振耀;吴健华;林子平;谢永廉

    目的:探讨各项影像学检查在胫骨三平面骨折的诊断与治疗中的作用与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7例三平面骨折的影像学资料.通过影像学观察计算出该项影像学检查的真阳性率;根据各项影像学检查提供的有价值信息累计评分,推算出该项影像学检查所提供信息占所需总信息量的百分比.结果:正侧位、正侧及斜位X线片,CT平扫及3D-CT作为影像学诊断工具的真阳性率分别为41.2%,77.8%,0,100%;正侧位、正侧及斜位X线片,CT平扫结合X线片及3D-CT为治疗提供的信息占总信息量的百分比约为52.8%,51.4%,83.8%,100%.结论:(1)正侧及斜位X线平片应作为诊断三平面骨折常规首选的影像学检查;单纯CT平扫不能作为诊断工具;(2)3D-CT不仅可以确定诊断,而且还可为治疗提供全部有价值信息;(3)提出针对三平面骨折诊断与治疗合理的影像学检查方案.

  • 桥式接骨板的设计及在股骨下段骨折的应用

    作者:鲁木;刘立伟;燕好军

    目的:探讨一种股骨中下段骨折接骨板治疗的新方法.方法:根据桥梁力学原理及结构形式设计一种接骨板并用于38例41肢股骨中下段骨折的治疗,在8、12、16、20、24周随访复查骨愈合情况.结果:38例41肢在12周临床愈合39肢,牢固愈合22肢;16周临床愈合41肢,牢固愈合37肢;20周有40肢牢固愈合;24周全部牢固愈合.结论:桥式接骨板是治疗股骨中下段骨折一种较好的内固定方法.

  • 颈椎侧块钢板内固定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

    作者:刘峰;张佐伦;秦德安;崔新刚

    目的:探讨用颈椎侧块钢板内固定术治疗下颈椎骨折.方法:后正中切口,病变节段行双开门椎管扩大减压成形术,钢板螺钉固定于侧块,进钉点在侧块后壁中点内侧2mm处,方向为外倾25°,头倾45°(与上关节突关节面平行),同时关节突间植骨融合,术后带颈围,外固定至融合.结果:随访10个月~2年5个月,平均19个月,术后X线摄片,颈椎均完全复位.术后16个月均获得良好骨性愈合.16例脊髓损伤患者按ASIA分级均有不同程度恢复.未发生椎动脉、神经根、脊髓损伤或脊髓损伤加重的并发症.结论:颈椎侧块钢板内固定为下颈椎骨折脱位提供了一种有效、可靠的方法.

  • 关节镜诊断与治疗膝盘状软骨损伤

    作者:张抒;蔡锦方;王平山;刘亚;王为国;郑吉波

    目的:探讨关节镜诊断和治疗膝盘状软骨的作用.方法:1999~2002年26例盘状软骨损伤患者接受了关节镜治疗.在镜下按照Watanabe分型:完全型9例,不完全型17例,未发现Wrisberg型.按照盘状软骨损伤范围:一度损伤19例.二度损伤7例.其中部分切除13例,次全切除6例,全切除术7例.结果:22例获半年以上的随访,采用Ikeuch膝关节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15例,良5例,一般2例,无术后功能差的病例.结论:盘状软骨镜下切除的方式取决于盘状软骨的类型以及损伤的范围.一度损伤者可选择成形术,特厚型盘状软骨损伤可选择次全切除术,二度损伤及Wrisberg型者宜行全切除术.

    关键词: 盘状软骨 关节镜
  • 距骨外侧突骨折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李荣文;王建新;苏涛;郭炜;徐光辉

    目的:分析总结距骨外侧突骨折的诊断治疗经验及临床效果.方法:1983年1月~2002年9月收治距骨外侧突骨折病例23例.其中螺钉固定17例,可吸收螺钉固定4例,骨片切除2例.2例伴有距腓前韧带损伤者行韧带修复术.结果:11例术后随访12个月~7年.骨折愈合好,踝关节稳定,无疼痛感,均恢复正常生活及工作.结论:对骨片较大、移位明显、影响距腓关节或距跟关节,或合并有内踝骨折时,及时手术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可避免踝关节不稳定及创伤性关节炎发生.

  • 四种颈椎前路钢板在颈椎融合手术中应用和比较

    作者:徐林;俞兴;郑大滨;易斌;洪毅;曹旭;曲弋;毕连涌

    目的:观察和比较4种颈椎前路钢板在颈椎前路融合手术中的优点和不足.方法:101例颈椎病、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患者进行前路椎间盘减压、植骨融合同时分别采用AO、Caspar、Orion和Zephire颈椎前路固定系统固定.与单纯植骨融合组比较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症状体征缓解程度和融合情况.结果:患者症状特征术后明显改善;未发现手术并发症,颈椎前路钢板固定组融合率明显优于单纯植骨融合组.结论:4类钢板均能提供充分的颈椎稳定性,使用安全,Zephire钢板较其余钢板系统使用更为简便.

  • 经喙突和肩峰行肩关节外固定术的应用解剖

    作者:王兆杰;裴福兴;安荣泽;杨效宁;肖玉华;张辉;邵世坤

    目的:通过对喙突和肩峰的解剖学观测探讨经喙突和肩峰行肩关节外固定术的可行性和可靠性,为临床治疗肩关节疾病提供一种新的手术方法.方法:利用18具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上肢标本,对喙突和肩峰的宽度、厚度、长度、轴线的倾斜角度及进钉深度等做了解剖学观测.结果:喙突宽(17.65±1.82)mm,厚(13.11±2.11)mm,长(45.43±4.52)mm,外倾角(30.2±8.545)°,下倾角(22.9±4.229)°.肩峰宽(24.71±3.75)mm,厚:外侧(8.67±1.34)mm,内侧(11.81±1.33)mm,长(48.21±4.68)mm,外倾角(10.81±4.336)°,上倾角(16.316±6.395)°.结论:肩关节外固定术效果可靠,喙突和肩峰可以接受直径5mm的螺钉,其形态学资料有助于合理选择外固定器、准确确定进钉点的位置和方向、保证肩关节外固定术的成功.

  • 撬拨复位外固定治疗股骨颈头颈型骨折(附105例报告)

    作者:金军;徐海涛;杨顺;苏纪权;刘志升

    目的:探讨钢针撬拨复位在治疗股骨颈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5例股骨颈头颈型骨折施行钢针撬拨复位结合三针锁针加压器治疗,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优良率及后期股骨头坏死率.结果:105例病人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5~6年,平均3.5年,其中:功能接近正常者共91例,占86.6%.骨折愈合94例,占89.5%.其中并发股骨头坏死6例.骨折不愈合10例,占9.5%.死亡1例,占0.9%.无1例院内感染.结论:钢针撬拨复位可使骨折断端紧密对合,达到解剖复位,只要掌握手术适应证,遵循手术操作原则,术后针道常规处置,半介入式外固定器的并发症一般是可以避免的,因此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 国人正常肱骨头形态学与假体设计的相关研究

    作者:段满生;蒋电明;舒勇;黄山虎

    目的:测量国人肱骨头相关解剖数据,为设计适合中国人的肱骨头假体提供参考值.方法:100根成对防腐肱骨(男28对,女22对),用CT软件测量头心-干轴距、头干角、头-结节高度差、头半径、关节面张角等共13项参数.结果:所得数据行统计学处理,得出各参数分布规律及其间的相关性,性别间比较有显著差异,而左右间差异不显著,除头干角比西方人稍大外,其余参数均较西方人小,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有必要设计符合国人肱骨解剖特点的假体.

  • Ilizarov生平、生物学理论与技术简要回顾

    作者:秦泗河

    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南部的小城(Kurgan)库尔干市(向西距莫斯科约3000公里),曾经有一位能控制骨骼生长,使驼背、跛足以及四肢畸形者恢复健康的医生,他名叫加夫里尔·阿布拉莫维奇·伊里扎洛夫(G A Ilizarov).

  • 鞘内注射吗啡治疗脊髓损伤患者痉挛

    作者:闫承杰

  • 多用途组合套简式钢针折弯器的研制与应用

    作者:王斌;朱忠

    1套筒式钢针折弯器结构长20cm,内径有1.5、2.5、3.5mm 3种,壁厚分别为0.5、0.5、2mm(与普通吸引器的钢材不同,坚硬不易弯),平时套在一起形成组合式套简,内径1.5mm的套筒可折弯0.8、1.0、1.2mm的钢针,2.5mm的套筒折弯2.0、2.5mm的钢针,3.5mm的套筒折弯3.0、3.5mm的钢针.头端设计成如注射器针头般斜面,尖端变钝,略有凹弧,利于与钢针有更大的接触,提供一个折弯的支点及一个弯曲的空间,无需另行设计夹持器械,并解决夹持器械头端偏大,无法在钢针根部折弯的问题.套筒斜端为折弯支点、能提供大的杠杆力臂,折出很大的角度,而且可以在克氏针根部直接折弯,克服了临床上克氏针在固定后要先后退少许,折弯后再锤击回去而使克氏针变松动的缺陷(见图1).

  • 胸腰椎骨折康复器的研制与应用

    作者:孙进和;曲美琴;窦泽燕

    本院从1992~2002年应用胸腰椎骨折康复器,康复治疗胸腰椎单纯压缩性骨折22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

    作者:

    关键词: 中国 残疾人 康复
中国矫形外科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