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中国矫形外科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Orthopedic Journal of China 중국교형외과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 主办单位: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十八医院
  • 影响因子: 1.5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8478
  • 国内刊号: 37-1247/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24-09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社
  • 出版地区: 山东
  • 主编: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应用Corail柄行全髋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中期随访

    作者:瞿玉兴;王斌;高益;赵洪;蒋涛;彭立波;侯为林

    [目的]评价应用Corail羟基磷灰石全涂层股骨柄假体行全髋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中期疗效,并初步观察Corail假体在国人股骨髓腔中的下沉规律.[方法]对本院于2006年5月~2008年2月采用Corail假体行全髋置换术治疗的64例(64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骨折Garden分型:Ⅲ型37例,Ⅳ型27例.所有患者于术前、术后行X线片,观察假体初始位置及下沉、应力遮挡性骨吸收、透亮区、骨溶解、异位骨化,按Engh标准评定假体的生物学固定,按Gruen法描述股骨柄分区,按Brooker标准对异位骨化进行分级.[结果]本组64例患者中,6例于术后3个月内失访,其余58例均获得5年以上(5.5 ~7.5)年随访,平均6.7年.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及血管、神经损伤并发症.其中,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及1例术后髋关节脱位均经保守治疗后痊愈,3例出现Brooker Ⅰ级异位骨化,无特殊不适.随访末按Engh标准评定,58例假体均稳定,其中骨性固定53例(91.4%),纤维性固定5例(8.6%).以Corail假体的无菌性松动和任何原因导致的翻修作为终点事件进行评估,随访末假体生存率为100%.患者髋关节功能从术前Harris评分平均47.5分改善至术后1年的平均89.1分及末次随访的平均90.4分,术后1年及末次随访时评分均优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末患者SF-36评分结果仅生理职能、活力得分较参考值低外,其余各项得分与参考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Corail羟基磷灰石全涂层股骨柄假体行全髋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能获得良好的假体稳定性,显著改善患者关节功能,并能获得较好的生存质量,且并发症较少,中期疗效满意.同时,Corail柄在国人股骨髓腔中的下沉主要发生于术后6个月内.

  • 胸腰椎骨折后纵韧带损伤的MR影像特点

    作者:孙兆云;李士光;陈伯华;李莹;高圣龙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后纵韧带损伤的MR影像学特点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0年6月~2014年6月107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前行CT及MR检查,对后纵韧带损伤的MR图像特征分析并对损伤程度分级,对有椎板减压指征者后路手术探查后纵韧带损伤情况,并将不同MR分级与术中探查进行比较验证,采用KaPPa检验统计分析两者间的一致性.[结果] MR检查可显示后纵韧带损伤及程度,将损伤程度分为三级,MR分级与手术探查情况有极好的一致性.[结论] MR检查是明确后纵韧带损伤程度的敏感检查技术,后纵韧带损伤的MR分级将有助全面评价胸腰椎损伤特别是中柱损伤情况,对胸腰椎损伤的治疗有指导意义.

  • 膝关节多韧带损伤的手术治疗

    作者:郭其勇;李华德;李明;贾庆卫

    [目的]评估膝关节多韧带损伤手术治疗的技术方法与疗效.[方法] 23例膝关节多韧带损伤的患者,男17例,女6例,年龄22~57岁,其中四条韧带均损伤者2例,ACL、PCL和MCL损伤者16例,ACL、PCL和LCL损伤者5例.根据患者受伤情况分期手术治疗与一期手术治疗相结合,2例四条韧带均损伤者,手术分两期进行,一期先行内外侧副韧带修复,术后行功能锻炼8~12周膝关节屈曲> 90°后,二期行前后交叉韧带重建.其余3条韧带损伤者一期行韧带修复和重建,术中先在关节镜下重建前后交叉韧带,然后修复内侧或外侧副韧带.前后交叉韧带损伤于关节镜下行自体或同种异体肌腱重建,内外侧副韧带损伤行带线铆钉修补.手术前后行Lachman试验、IKDC和Lysholm评分,以评估手术疗效.[结果]23例患者术后随访8~ 24个月,术后6个月及12个月分别行lach-man试验、Lysholm评分及IKDC 2000评分,重建后患者膝关节疼痛、肿胀、屈伸活动受限等症状明显改善,Lach-man试验均为阴性,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IKDC分级评分较重建前明显提高(P<0.05).[结论]重建前后交叉韧带、带线铆钉修补内外侧副韧带手术治疗膝关节多韧带损伤,能有效恢复膝关节的稳定性,改善膝关节功能,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微创INTERTAN髓内钉与PFNA-Ⅱ髓内钉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杨飞;韩启明;杨凤明;张晓光;王玮;武永刚

    [目的]回顾性分析INTERTAN髓内钉与PFNA-Ⅱ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方法]自2011年1月~2014年1月,回顾性分析本科收治的102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照AO/OTA分型标准进行分类,A1型51例、A2型44例及A3型7例.其中55例采用Smith&Nephew公司INTERTAN髓内钉固定,47例采用Synthes公司PFNA-Ⅱ髓内钉固定.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输血例数及输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早期负重时间、内固定失效例数、大腿疼痛例数及末次随访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所有患者获得6 ~15个月随访,平均(9.50±3.02)个月.PFNA-Ⅱ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输血量较INTER-TAN组少(P<0.05),两组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术后输血例数、内固定失败例数、早起负重时间、大腿疼痛程度和末次随访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NA-Ⅱ和INTERTAN均为髓内固定,各具优势.PFNA-Ⅱ操作简单,适用于内科合并症多,不易长时间手术者;INTERTAN理论上具有更高生物力学优势及稳定性,可减少患者术后股部疼痛.对于反粗隆问骨折,建议采用加长髓内钉固定,减少局部应力集中及再骨折风险.

  • 髋部骨折内固定术后继发创伤性髋关节骨性融合的全髋关节置换

    作者:甄平;李旭升;田琦;周胜虎

    [目的]探讨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创伤性骨性融合的临床疗效及异位骨化处理与防治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8月~ 2013年10月采用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髋部复杂性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继发创伤性髋关节骨性融合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8例均为男性;年龄(23 ~49)岁,平均35.8岁.采用股骨颈楔形截骨解除髋关节骨性融合状态,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定位髋臼旋转中心,髋臼锉进行髋臼研磨后采用合适的髋臼前倾角置入髋臼假体.以髋关节Harris评分评价术前及术后末次随访时的髋关节功能.[结果]术后随访时间15 ~48个月,平均28.5个月.术前髋关节Harris评分平均(22.7±3.7)分,术后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平均(93.8±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32,P=0.00).术中未发生骨折及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臼骨折术后继发创伤性髋关节骨性融合可获满意近期疗效.采用股骨颈楔形截骨可安全、有效地解除髋关节骨性融合状态.选择适配的生物型人工髋关节假体并以合理的角度安装,终获得一个稳定的、具有正常解剖位置的人工全髋关节.

  • 骨质疏松患者PVP/PKP术后新发椎体压缩性骨折相关危险因素

    作者:陈建常;王鑫;马在松;陈文红;张春浩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PVP或PKP治疗术后新发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发生概率与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PVP和PKP治疗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362例.将患者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骨密度、椎体骨折部位、治疗方式、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椎体内分布类型、骨折椎体前后缘高度比、骨水泥漏等纳入新发椎体骨折的危险因素,进行新发椎体骨折组与对照组之间的比较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有30例患者出现了新的椎体骨折,占总人数的8.28%.其中26例为邻近椎体骨折,占新发椎体骨折总人数的86.67%.术后出现新发椎体骨折的平均天数为600 d.新发椎体骨折组与对照组间比较患者年龄、治疗方式、骨密度和骨水泥漏比例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年龄大、骨密度低和骨水泥漏是影响邻近椎体再骨折发生确定的因素.[结论]患者年龄、骨质疏松和骨水泥漏是影响椎体成形术后新发椎体骨折重要的危险因素.

  • 局部应用抗生素缓释系统治疗创伤后及内固定相关骨感染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赵宝成;袁天祥;马宝通;张金利;杨建华;孙杰;李恩琪

    [目的]探讨局部应用抗生素缓释系统治疗创伤后及内固定术后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9年5月~ 2013年9月采用抗生素缓释系统局部应用治疗创伤后骨感染32例,男14例,女18例,平均年龄46岁(15 ~61岁).骨折内固定术后骨感染20例,胫骨开放骨折继发感染4例,外伤性骨髓炎8例.解剖部位:股骨4例,胫骨16例,肱骨2例,跟骨8例,跖骨2例.左16例,右16例.手术方法:首先彻底清创病灶,然后将自行制备负载抗生素PMMA骨水泥链珠或硫酸钙人工骨置入感染灶,常规放置引流,术后48 ~ 72 h内拔除.以感染清除率、骨愈合率、愈合时间和再手术率作为疗效评价指标.[结果]平均随访28个月(12 ~ 47个月).25例骨感染Ⅰ期痊愈,Ⅰ期感染清除率(25/32) 78.1%,剩余7例中5例再手术后愈合,再手术率21.9%,Ⅱ期感染清除率(30/32) 93.7%.30例骨折/骨腔愈合,2例骨折骨腔未完全愈合,愈合率93.7%.骨折平均愈合时间4.2个月(3~6个月),骨腔平均愈合时间5.2个月(2~8个月).硫酸钙人工骨吸收平均8周(4周~7个月).[结论]清创后局部应用载抗生素缓释系统治疗创伤后及骨折内固定术后骨感染治愈率和骨折/骨腔愈合率高,而负载抗生素的硫酸钙人工骨具有抗感染和骨修复作用等,是用于治疗上述骨感染的理想方法.

  • 创伤性和神经源性肘关节异位骨化手术疗效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崔志刚;刘克敏;刘四海;王飞;王安庆

    [目的]评价创伤性肘关节异位骨化(traumatic heterotopic ossification of elbow,THOE)和神经源性肘关节异位骨化(neurologic heterotopic ossification of elbow,NHOE)的手术效果,探讨影响肘关节异位骨化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7月~ 2011年9月间行肘关节异位骨化切除术的58例(66肘)患者资料.38肘为THOE组,20肘为NHOE组,8肘为混合组.测量患者术前、术后的肘关节活动角度,并进行Mayo评分.以术后2年肘关节僵硬情况和DASH上肢评分功能作为评定手术疗效的指标,分析可能对疗效产生影响的因素.[结果]屈伸活动度、旋转活动度和MEPS评分,THOE组、NHOE组、混合组各组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THOE组有1例出现异位骨化复发,而NHOE组有3例出现异位骨化复发.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骨折数量(OR=16.158,P=0.005)、受伤距松解手术时间(OR=20.408,P=0.004)、术前旋转活动度(OR=12.824,P=0.005)是肘关节异位骨化切除术后2年关节僵硬的独立危险因素;而病因(OR=48.914,P=0.006)、运动控制(OR=72.019,P=0.000)是肘关节异位骨化切除术后2年上肢功能差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手术治疗NHOE和THOE的疗效均满意,但NHOE术后可能更易复发.多处骨折、合并前臂旋转受限、伤后>12个月手术影响肘关节异位骨化手术效果.运动控制异常的NHOE不利于术后上肢功能恢复.

  • 克氏针辅助复位弹性钉治疗儿童严重移位尺桡骨骨折

    作者:马一平;胡成挺;陈林;傅国海

    [目的]探讨克氏针辅助复位弹性钉治疗儿童严重移位尺桡骨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 2014年8月对21例收治的有完整随访资料的移位严重的儿童尺桡骨骨折,所有骨折均为闭合性,男15例,女6例,年龄3 ~ 14岁,平均7.6岁,采用克氏针辅助复位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结果]经3个月~1年随访,所有病例骨折完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8周.患肢各关节功能及前臂旋转功能均恢复正常.[结论]弹性髓内钉符合儿童骨折治疗的生物力学特点,治疗儿童尺桡骨骨折具有创伤小、操作相对简单、骨折愈合快、并发症少的优点,利用克氏针辅助复位,有助于移位严重的尺桡骨骨折的闭合复位.

  •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联合拉力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分析

    作者:杨志全;张永青;苏山林;李海生;马象武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联合拉力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过程中,配合以拉力螺钉辅助断端加压复位.[结果]配合拉力螺钉组的手术时间长于普通组,但复位优良率优于普通组.[结论]PFNA配合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方法可行,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思路.

  • 关节周围骨折手术后汉防己甲素片镇痛效果评价

    作者:王飞

    [目的]观察汉防己甲素片关节周围骨折手术后镇痛的疗效.[方法]选择96例关节周围骨折手术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分观察组(汉防己甲素片)及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常规镇痛方法基础上予汉防己甲素片40 mg,3次/d,共7d;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镇痛.观察患者疼痛VAS评分、相关并发症与其他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两组术后6、12、18 h及术后24h的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h、7d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阿片类药物使用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汉防己甲素可用于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减少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 儿童桡骨颈骨折的治疗策略及研究进展

    作者:谢志勇;谭为

    桡骨颈骨折是儿童桡骨近端骨折中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常伴发桡骨头骨折.目前对不同分型的儿童桡骨颈骨折治疗方案仍存在争议.如何早期选择合适有效的治疗方案,减少骨折治疗不当引发的后遗症,并提高治疗效果,对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桡骨颈骨折的发生机制、局部解剖及不同分型,总结相应的治疗方案和新研究进展,以期为儿童桡骨颈骨折的治疗提供帮助.

  • 3D打印导板在脊柱置钉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姜良海;谭明生;董亮

    作为3D打印技术在脊柱外科应用的一部分,3D打印导板辅助脊柱外科置钉内固定技术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与应用.多项研究已经证实在颈椎、胸椎、腰椎以及复杂的寰枢椎和脊柱侧弯置钉时,3D打印导板辅助置钉均能够取得较高的准确率,降低螺钉穿破骨皮质的风险.与传统徒手置钉方法相比,应用导板辅助置钉更加准确.与新的计算机导航置钉技术相比,导板技术在取得相似置钉精确度的同时,更加简单易操作,学习曲线短,不需要昂贵的计算机导航设备,应用更加广泛.现就3D打印导板在脊柱外科置钉内固定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关键词: 3D打印 导板 脊柱 螺钉
  • 30例Pipkin骨折手术治疗体会

    作者:陈坚锋;冯宗权;吴栩;潘耀成;王戟森

    [目的]探究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Pipkin骨折)手术治疗的近期效果及体会.[方法]分析30例Pipkin骨折的临床资料.根据影像学资料,按Pipkin骨折分型,Ⅰ型10例,Ⅱ型9例,Ⅲ型4例,Ⅳ型7例.Ⅰ、Ⅱ型患者急诊在麻醉下行手法复位,Ⅲ、Ⅳ型及复位失败者行股骨髁上牵引术;病情稳定后,29例患者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股骨头骨折采用Herbert螺钉或可吸收螺钉内固定,股骨颈骨折者采用3枚空心螺钉固定,髋臼骨折重建钢板固定;1例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根据黄建国等疗效评定标准评估疗效.[结果] 29例切开复位内固定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27个月,疗效优15例(51.7%),良8例(27.6%),可4例(13.8%),差2例(6.9%).[结论]正确诊断,尽早行手法复位,根据Pipkin骨折分型采取适当的手术入路及固定方式,是治疗成功关键.

  • 应用组合式外固定架治疗儿童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研究

    作者:申守仁;明新武;明新月;董海亮;宋振峰;冯欢欢;李扬

    [目的]探讨应用组合式外固定架治疗儿童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8月~2012年10月应用组合式外固定架治疗13例儿童股骨颈骨折,于大转子低位以3枚直径2 mm克氏针呈“品”字型立体固定,于股骨下1/3外侧垂直股骨长轴置入1枚直径3~3.5 mm螺纹针固定,连接外固定架.[结果]术后13例患儿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3 ~41个月,平均22个月;应用Ratliff评分标准进行功能评价:优11例,良2例;所有患儿均无行走疼痛、股骨头坏死、骨骺早闭发生.[结论]应用组合式外固定架治疗儿童股骨颈骨折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内固定牢固、不介入骨折端血肿、不损伤骨骺等特点,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和推广.

  • 钢板联合植骨治疗肱骨干骨折术后再次或多次手术仍不愈合

    作者:吴敏;官建中;肖玉周;周建生;代秀松;王晓盼;王照东

    [目的]评价锁定加压钢板联合髓内髓外自体髂骨植骨治疗肱骨干骨折术后再次或多次手术仍不愈合的疗效.[方法] 2007年10月~ 2013年11月,采用锁定加压钢板联合髓内髓外自体髂骨植骨治疗肱骨干骨折术后再次或多次手术仍不愈合患者13例.其中男8例,女5例;年龄27~60岁,平均40.6岁.左侧6例,右侧7例.肱骨干骨折后已经历2次内固定手术8例,3次手术4例,4次手术1例.术后随访行临床检查和影像学评估,末次随访时,根据Neer肩关节评定标准和Mayo肘关节评定标准评价肩、肘关节功能.[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1例出现桡神经损伤症状.13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 ~48个月,平均23.2个月.13例患者骨不连均愈合,无畸形愈合,愈合时间3 ~ 10个月,平均5.3个月.末次随访时,肩、肘关节功能优良率分别为92.3% (12/13)和84.6% (11/13).[结论]对于肱骨干骨折术后再次或多次手术仍不愈合患者,采取锁定加压钢板联合髓内髓外植骨,可取得较好疗效.

  • 髋臼边缘压缩骨折的手术治疗

    作者:张育锋;钟志刚;沈晖扬;邱雪立;林本丹

    [目的]认识并掌握髋臼边缘压缩骨折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技巧.[方法]对2008年8月~2013年10月本院收治的髋臼骨折患者中发现并手术治疗的16例合并髋臼边缘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6例髋臼边缘骨折中14例经术前CT检查确诊,2例在髋臼骨折手术中发现.所有患者均通过Kocher-Langenbeck入路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对压缩骨折进行撬起和植骨,重建钢板内固定术.[结果]所有患者平均随访29个月(12 ~ 46个月),根据改良的Merle d'Aubigne和Postel的髋臼骨折临床结果评分标准:优7例,良5例,可2例,差2例.优良率75%.手术并发症:创伤性关节炎3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1例,无死亡、感染和骨折不愈合病例.[结论]髋臼后方边缘压缩骨折比较隐蔽,术前CT扫描可对这种骨折进行确诊.手术获得解剖复位的关键在于术中对压缩骨折进行精确撬起植骨.

  • 循环载荷对腓骨长肌腱重建下胫腓联合损伤的生物力学性能分析

    作者:宣勇;骆宇春;张焱;吴伟峰

    [目的]探讨循环载荷对腓骨长肌腱重建下胫腓联合损伤的生物力学性能,为临床选择有效的弹性固定提供基础理论依据.[方法]采集8具新鲜成人下肢尸体标本,制成正常组、失稳组与腓骨长肌腱重建组,行生物力学动态应力分析,模拟人体下肢正常行走状态循环载荷作用下胫腓骨的生物力学性能.[结果]下胫腓联合损伤后,胫腓骨的动态位移性能发生异常变化,与正常标本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腓骨长肌腱重建下胫腓联合损伤能达到弹性固定的目的,其动态分离位移能达到或接近正常(P>0.05);在不同预张力下用腓骨长肌腱重建对踝关节稳定性有明显影响,以60N预张力重建为宜.[结论]腓骨长肌腱重建下胫腓联合损伤的循环载荷试验证明腓骨长肌腱重建动态力学性能十分优越,大大改善踝关节的活动度,能适应距骨运动顺应性调节,达到并恢复踝关节的正常生理功能,避免了常规螺钉固定易松动或发生疲劳断裂的弊端.

  • CXCL12/CXCR4对大鼠少突胶质前体细胞迁移的影响及调控

    作者:田永阳;蒋涛;阴洪;唐北川;任先军

    [目的]研究CXCL12/CXCR4对大鼠少突胶质前体细胞(oligodendrocyte precursor cells,OPCs)迁移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方法]通过boyden chamber小室检测不同浓度CXCL12 (0 ng/ml、5 ng/ml、10 ng/ml、20 ng/ml)对大鼠OPCs迁移能力的影响,利用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相应条件下MEK1/2通路中ERK和p-ERK表达的变化;然后利用CXCR4 shRNA抑制CXCR4蛋白表达、U0126阻断MEK1/2通路,利用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相应条件下MEK1/2通路中ERK和p-ERK表达的变化,通过boyden chamber小室检测大鼠OPCs迁移能力的变化.[结果] CXCL12能够明显促进大鼠OPCs的迁移,随着胞外CXCL12浓度提高,OPCs内其特异性受体CXCR4表达逐渐增高,与0 ng/ml相比,CXCL12浓度为10 ng/ml和20 ng/ml时CXCR4蛋白相对表达明显增加,差异显著.并且明显促进MEK1/2通路蛋白ERK磷酸水平升高;抑制CXCR4蛋白表达后,CXCL12对少突胶质前体细胞迁移的促进作用受到明显抑制,并且MEK1/2通路蛋白ERK磷酸水平也受到明显抑制;用U0126阻断MEK1/2通路后,CX-CL12对大鼠OPCs迁移的促进作用受到明显抑制.[结论]CXCL12/CXCR4能够通过MEK1/2通路调控大鼠OPCs的迁移,为后续深入探讨脊髓损伤治疗方法提供实验基础.

  • 双带线锚钉重建喙锁韧带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生物力学研究与临床

    作者:张传开;韩冰;冯晖;王德广;赵日光;陈烁

    [目的]为双锚钉固定修复新鲜肩锁关节脱位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 10具成人肩部标本,将周围软组织剔除仅保留喙锁韧带连接喙突与锁骨,分别进行韧带破坏荷载、单枚带线锚钉固定力学测试及双枚带线锚钉固定力学测试.[结果]喙锁韧带断裂载荷(413.0±123.48)N,1枚锚钉组失效载荷(345.1±111.23)N,2枚锚钉组失效载荷(465.3±100.64)N.[结论]双枚带线锚钉固定修复肩锁关节脱位的力学强度与原喙锁韧带的力学强度相当.临床应用12例,均获满意效果.

  •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短节段伤椎固定三维有限元模型构建及生物力学比较研究

    作者:朱海明;丁亮;张东;吴鸣;倪伟峰;薛锋;何志敏

    [目的]建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后路不同固定方式的尸体标本和三维有限元模型,比较不同固定方式的生物力学特点,优化手术方式选择.[方法]6具20 ~ 40岁青壮年胸腰椎(T11~L3)标本,压缩法制作L1椎体爆裂性骨折模型.平均分成3组,分别行后路长节段固定、常规短节段固定和伤椎短节段固定的手术固定方式,三维运动试验机检测标本在10 N·m力矩下前屈、后伸、侧屈和旋转4个方位的运动范围(ROM),材料机评估标本在500 N压力下的轴向压缩刚度.另取1具尸体为正常胸腰椎模型,借助CT扫描和有限元软件,模拟L1节段爆裂性骨折生成三种不同手术固定方式的有限元模型,施加相应载荷,分析各模型的应力分布,比较并进一步验证力学分析结果.[结果]生物力学证明,后路长节段固定、短节段固定和伤椎短节段固定后的胸腰段爆裂性骨折模型的ROM值和轴向压缩刚度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维有限元应力分布显示,常规短节段和经伤椎短节段固定在T12平面的应力显著小于后路长节段固定方式.[结论]三种手术固定方式均能达到T11 ~ L3节段的稳定,但后路常规短节段固定和经伤椎短节段固定更易于对伤椎的保护,经伤椎短节段固定具有更高的稳定性.

  • 第三种骨折愈合方式:历史的逻辑演变

    作者:刘振东;刘建国

    生命规律反应的是某种逻辑.徐莘香教授于1989年提出了第三种骨折愈合方式[1],反应了骨折愈合理论研究的逻辑演变,是一个标志性的历史事件.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处于百废待兴的特殊历史时期.尽管早在1956年Bagby和Janes已经设计发明了动力加压钢板(DCP)[2-3],但到了80年代,世界上所使用的加压钢板在厚度、宽度以及材质上与现今的LC-DCP仍有较大的区别.当时在中国的基层医院,普通的不锈钢葫芦钢板仍在普遍使用.AO学派的骨折一期愈合理论在中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994年4月在广东韶关的创伤会议上,国内一位知名学者的发言就试图论证:骨折Ⅰ期愈合是佳的骨折愈合方式.当时徐莘香教授任中华骨科学会内固定学组组长.

    关键词:
中国矫形外科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