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中国矫形外科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Orthopedic Journal of China 중국교형외과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 主办单位: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十八医院
  • 影响因子: 1.5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8478
  • 国内刊号: 37-1247/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24-09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社
  • 出版地区: 山东
  • 主编: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老年髋部骨折术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范吉星;李宁;龚晓峰;杨明辉;朱仕文;吴新宝;贺良

    [目的]初步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前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概率及其患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2016年12月收入我院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323例,按其是否发生下肢DVT分为DVT组和无DVT组.分别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受伤至接受检查的时间、骨折类型、体重指数(BMI)、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肺部疾病、脑血管病、肿瘤、老年痴呆、肝肾疾病、周围血管疾病以及高脂血症等一般临床资料,所有入组患者均采用Charlson合并症指数(CCI)评分评估患者的内科基础状况.[结果]本研究中老年髋部骨折术前发生DVT的概率为10.84%.经单因素对比分析显示DVT组患者受伤至接受检查的时间和CCI评分明显高于无DVT组,并且具有更高的糖尿病、肺部疾病、脑血管病、肝肾疾病、周围血管疾病及高脂血症患病率(P<0.05).进一步对差异显著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受伤至接受检查的时间、脑血管病、周围血管病、高脂血症以及CCI是发生DVT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在术前具有较高的下肢DVT发生率,因此在术前均需对下肢DVT进行筛查;并且对术前等待时间较长、合并脑血管病、周围血管疾病、高脂血症及CCI较高的患者应特别警惕下肢DVT的发生.

  • 空心螺钉与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比较

    作者:蔡春水;刘燕洁;林超文

    [目的]比较多枚空心螺钉与动力髋螺钉(DHS,Dynamic Hip screw)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2013年2月~2016年3月共收治67例股骨颈新鲜骨折患者,58例获得随访.其中男24例,女34例;年龄22~65岁,平均43.2岁.多枚空心螺钉固定35例,DHS固定23例.根据骨折Garden分型,其中空心钉组Garden Ⅰ型9例,Ⅱ型12例,Ⅲ型10例,Ⅳ型4例;DHS组Ⅰ型2例,Ⅱ型4例,Ⅲ型11例,Ⅳ型6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情况,二次手术,并发症发生率,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平均随访25.6个月,两组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手术时间空心钉组平均(39.57±12.96) min,DHS组平均(48.06±13.04) min,出血量空心钉组平均(20.86±25.2) ml,DHS组平均(65.43±37.9) 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例数空心钉组5例,DHS组3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心钉组骨折愈合时间平均(14.11±6.34)周,DHS组(9.39±1.95)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空心钉组和DHS组Harris评分分别为(91.2±11.16)分和(95.39±3.07)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空心钉组有3例(8.57%)股骨头缺血坏死,1例(2.86%)进行髋关节置换.DHS未发现股骨头缺血坏死病例.空心钉组18例(51.43%)存在股骨颈短缩,其中14例(40%)因螺钉突出不适要求行内固定取出;DHS组6例(26.09%)存在轻度股骨颈短缩,无因内固定物突出原因要求取出内固定者.[结论]空心钉和DHS治疗股骨颈骨折都可获得较高的骨折愈合率,DHS固定具有骨折愈合快,股骨颈短缩发生率低,再次手术率低的优点.

  • 非超踝Taylor空间支架治疗胫骨Pilon骨折

    作者:马继海;万春友;张涛;方敏;海碧霞;葛启航

    [目的]探讨非超踝Taylor空间支架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2-2017.2手术治疗胫骨Pilon骨折患者共30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联合固定组与内固定组.联合固定组采用闭合复位Taylor空间支架联合有限内固定进行治疗,内固定组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以及骨折愈合拆除外固定支架随访2个月后使用AOFAS踝-后足评分标准(AOFAS ankle hindfoot scale)评估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愈合时间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固定组优于内固定组,并发症发生率内固定组高于联合固定组.全部患者均得到完整随访,骨折愈合拆除外固定支架随访2个月后根据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AOFAS ankle hindfoot scale)评估患者躁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其中联合固定组优良率86.67%,内固定组优良率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非超踝Taylor空间支架联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可以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骨折愈合时间.是一种易于掌握的、具有较低并发症和临床疗效满意的技术,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 老年髋部骨折手术前后血清B型尿钠肽和心肌肌钙蛋白的变化

    作者:高长虹;李震花;张涛

    [目的]探讨血清B型尿钠肽(BNP)、心肌肌钙蛋白T(cTnT)检测在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心脏评估的意义.[方法] 2010年1月~2015年1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142例髋部骨折患者分为低龄组和高龄组,将两组患者术前24h及术后1、3d血清BNP、cTnT水平进行检测及比较.[结果]两组BNP检测结果显示:低年龄组及高年龄组术后1、3d均较术前1d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年龄组在相同时间点明显高于低年龄组,尤其是术后变化更加明显,相同时间点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TnT测量结果显示:低年龄组及高年龄组术后1、3d均较术前1d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高年龄组在相同时间点明显高于低年龄组,术后3d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1d、术后1d高年龄组有升高趋势,但相同时间点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年龄与血清BNP、cTnT检测值的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具有一定相关性.[结论]血清BNP、cTnT是敏感的心肌梗死及心力衰竭标志物,二者在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心脏评估中动态变化价值较高,骨折患者随其年龄及手术升高变化,具有一定规律性.

  • 顺行锁定髓内钉和动力加压钢板治疗肱骨干骨折的系统评价

    作者:薛镜;黄富国;项舟;岑石强;钟刚

    [目的]对比顺行锁定髓内钉和动力加压钢板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结果,并为以后此类骨折的治疗提供更可信的证据.[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Medline、Embase、CNKI等数据库网站,检索2016年12月以前有关顺行锁定髓内钉和动力加压钢板治疗肱骨干骨折的文献,筛选文献后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分析,获得两种方法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结果.[结果]初搜索文献472篇,经过筛选后终有8篇纳入研究,共计完成随访患者373例,其中顺行髓内钉治疗者187例,动力加压钢板治疗者186例.Meta分析表明,顺行锁定髓内钉组患者术后感染率明显低于动力加压钢板组[OR=0.34,95% CI (0.12,0.98),P=-0.05],但前者肩部撞击征与再次手术率明显高于后者[OR=7.81,95% CI (2.51,24.33),P<0.001;OR=2.61,95%CI (1.19,5.72),P=0.02],术后桡神经损伤与骨折不愈合率,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顺行锁定髓内钉相比,动力加压钢板治疗肱骨干骨折可以降低肩部撞击征与再次手术发生率,但却增加了术后感染的发生率;术后桡神经损伤及骨折不愈合方面,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可吸收人工骨在跟骨粉碎性骨折复位内固定的应用

    作者:侯煜;孙博;梁志兴;胡海静;宋静;孙少松;焦建宝;王林杰

    [目的]探讨可吸收人工骨粉修复跟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及生物相容性.[方法]纳入27例跟骨粉碎性骨折患者,均实施外侧“L”形入路骨折复位,复位后予以Genex人工骨粉进行骨缺损修复联合锁定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观察手术相关情况,对患者进行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并测量B(o)hler角、Gissane角.[结果]2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手术时间55~90 min,平均70 min.术后所有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未出现切口感染或者皮瓣坏死等并发症.3例患者出现轻度切口皮缘坏死,均经积极对症处理后痊愈.全部病例随访10~18个月,平均12个月.末次随访时患者均达到骨性愈合.人工骨粉在术后6个月左右发生降解,12年个月后全部被吸收.术后12个月对患者进行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经评分和比较可以发现,较之术前,患者疼痛和功能以及对线、总分均显著提高.术后12个月,较之术前,患者的B(o)hler角显著增大,Gissane角显著缩小,较治疗前均得到显著的改善(P<0.05).患者均未出现炎性或排异反应.[结论]利用可吸收人工骨粉对跟骨粉碎性骨折患者进行治疗可以获得理想的修复效果,促进骨折愈合,有效改善关节功能,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 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保守治疗与四种手术治疗比较

    作者:叶茂;邹毅;王明辉;王奎;冷华伟;张均泉;桂鹏;周跃海

    [目的]比较保守治疗、锁定板、PFNA、半髋关节置换和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2月~2016年2月在本院治疗且符合标准的195例高龄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保守治疗组(甲组)、锁定板组(乙组)、PFNA组(丙组)、半髋关节置换组(丁组)和全髋关节置换组(戊组),比较五组患者总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术后总并发症率.[结果]甲组的总住院时间高于其他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和丙组患者总住院时间高于丁组和戊组(P<0.05),乙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显著高于其余三组(P<0.05);丁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其余三组(P<0.05),丙组和丁组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其余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12个月丁组和戊组患者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其余三组(P<0.05),甲组患者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显著低于其余四组(P<0.05);甲组、乙组、丙组、丁组、戊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1.67%、24.39%、23.26%、21.05%、21.62%,其中甲组总并发症率显著高于其余四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采用保守治疗效果差.选用内固定或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均能获得较好临床疗效,但关节置换可早期下床及减少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

  •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多椎体压缩骨折

    作者:孙育良;熊小明;邓轩赓;万趸;石华刚;宋偲茂

    [目的]分析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多椎体(≥3)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2月~2016年2月收治的45例(147个椎体)骨质疏松性多椎体压缩骨折的患者.均在全麻下行PKP治疗,术中应用多模式神经电生理监测,均顺利完成.术前、术后和末次随访时采用VAS评分评估疼痛程度和ODI评分评估患者日常生活功能;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测量伤椎前缘高度、伤椎中央高度和Cobb角及随访时的并发症.[结果]11例(15椎)发生骨水泥渗漏,但均无相关神经或脊髓症状.术后平均随访(16.80±3.51)个月(12~23个月).患者的VAS评分由术前的(6.73±1.03)分降低到术后的(3.58±0.89)分,末次随访时为(1.16±0.85)分(P<0.05).ODI评分由术前的(69.62±5.07)%降低到术后的(34.44±3.10)%,末次随访时为(16.27±2.79)%(P<0.05).影像测量方面,伤椎前缘高度由术前的(16.24±1.46) mm恢复到术后的(19.38±1.37) mm,末次随访时为(19.36±1.36) mm;伤椎中央高度由术前的(18.01±1.67)mm恢复到术后的(21.10±1.41) mm,末次随访时为(21.09±1.67) mm;椎体后凸Cobb角由术前的(15.76±5.21)°矫正为术后的(9.23±3.95)°,末次随访时为(9.20±3.87)°;术前与术后影像测量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与末次随访时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过程中有4例非手术椎体再发骨折.[结论]PKP治疗骨质疏松性多椎体压缩骨折,疗效可靠,可迅速缓解疼痛,部分恢复椎体高度.

  • DVR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陈旧性桡骨远端骨折的评价

    作者:刘兆杰;胡永成

    [目的]评估解剖型桡骨远端掌侧锁定接骨板系统(DVR system)在陈旧性桡骨远端骨折中的应用及其治疗效果.[方法]自2012年6月至2015年2月收治陈旧性桡骨远端骨折38例,其中男27例,女11例,年龄29~68岁,平均51.21岁.所有病例术前均行三维CT重建评估骨折情况.原始骨折根据AO分型标准,A2型3例;A3型6例;B1型6例;B2型8例;B3型5例;C1型4例;C2型4例;C3型2例.所有桡骨远端骨折均寻原骨折线复位或截骨矫正畸形,其中单纯掌侧入路DVR固定31例;掌、背联合入路掌侧DVR固定7例;尺骨远端骨折钢板固定2例,克氏针固定3例;桡尺远侧关节克氏针固定3例.18例骨缺损采用自体骨移植.[结果]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无伤口感染发生.术后随访18~36个月,平均27.83个月,所有骨折均在6个月内愈合,其中解剖复位30例.本组患者术后第6个月和第18个月时的PRWE平均分数分别为22.9和18.6.手术合并症主要包括:螺钉过长穿入伸肌间隔2例;骨折复位丢失2例;创伤性关节炎4例;尺骨撞击综合征1例.[结论]采用DVR系统手术治疗是矫正移位明显、畸形严重的陈旧性桡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方法.

  • 伤椎置钉治疗单节段胸腰段椎体骨折的临床疗效

    作者:沈昆;王守国;费昊东;葛运如

    [目的]探讨经伤椎置钉内固定技术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94例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伤椎椎弓根置钉内固定组49例,跨伤椎椎弓根置钉内固定组45例.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椎体前缘高度比、Cobb角及内固定失败率等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及内固定失败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椎体前缘高度比及Cobb角无明显差异;术后随访18个月,末次随访伤椎置钉组椎体前缘高度比、Cobb角均优于跨椎置钉组(P<O.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内固定失败病例.[结论]对于单节段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两组术后伤椎椎体高度及Cobb角的矫正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伤椎置钉内固定治疗远期临床疗效优于跨伤椎椎弓根置钉治疗.

  • 钢丝环扎+双重髌前“8"字张力带治疗髌骨下极粉碎骨折

    作者:吴卫东;朱立帆;曾金才;周建新;徐良

    [目的]探讨钢丝环扎+双重髌前“8”字张力带治疗髌骨下极粉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本院2013年3月~2015年11月收治的22例髌骨下极粉碎骨折患者,采用钢丝环扎+双重髌前“8”字张力带的手术方式,术后观察膝关节大屈曲度、髌骨长度、骨折愈合情况、内固定情况,评价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22例患者术后至取出内固定物均获得随访,时间9~22个月,平均(13.59±2.56)个月.术后即刻髌骨长度分别与术后3、6个月及取内固定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骨折均愈合,骨折愈合时间3~6个月,平均(3.95±1.00)个月,膝关节大屈曲度:术后3个月(126.27±8.58)o、术后6个月(127.00±8.04)°、取内固定物时(127.73±6.57)°.Bostman髌骨功能评分(27.23±2.16)分,其中优13例,良好9例,优良率100%.[结论]钢丝环扎+双重髌前“8”字张力带钢丝固定的手术方式操作简单,扩大了传统钢丝环扎+张力带固定的适用范围,是治疗髌骨下极粉碎骨折值得推荐的手术方法.

  • 游离足背三叶皮瓣修复多指皮肤缺损5例分析

    作者:张智

    [目的]探讨游离足背三叶皮瓣修复多指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行游离足背三叶皮瓣修复治疗的5例多指皮肤缺损病例.胫前-足背血管做为主干,以足内侧、第1跖背、足外侧血管做为分支,设计、游离三叶皮瓣,对多指皮肤缺损进行修复.[结果]5例患者术后皮瓣全部成活.随访2~3年,患者皮瓣外观、手指外形、手指功能恢复较好.两点辨别觉为4~6 mm,感觉功能在S3以上.功能评定:优3例、良1例、中1例.[结论]游离足背三叶皮瓣可作为修复多指皮肤缺损的有效术式,治疗效果满意.

  • 神经痛性肌萎缩4例报道

    作者:周翠玲;蔡荣荣;赵明娟;赵延贤;陈泽

    [目的]通过对4例神经痛性肌萎缩的病例报道,分析该病的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情况,提高对本病的确诊率,减少误诊误治.[方法]收集4例神经痛性肌萎缩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症状、检验、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临床表现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进行性加重,多为单侧肩背部和(或)上肢的剧烈疼痛,随后出现肌无力、肌萎缩,常累及冈上肌和冈下肌,其次是三角肌;肌电图呈神经源性损害的表现;疼痛程度、持续时间与肌无力、肌萎缩程度呈正比;肌电图与临床严重程度呈正比;激素、维生素、理疗虽不能改变自然病程,但可以缓解症状,并且治疗越早效果越好.[结论]神经痛性肌萎缩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肌电图有助于本病的诊断,该病通常是自限性的,预后良好.

  • 下颈椎前路经椎弓根螺钉技术的现状

    作者:吴晓宇

    下颈椎前路经椎弓根螺钉(cervical anterior transpedicular screw,ATPS)技术是下颈椎重建领域的重要发现,尤其是在多节段减压重建时优势明显.本文综述该技术的基础研究、专用固定器械及临床应用新进展,并指出了目前临床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伸膝装置断裂的治疗现状

    作者:文鹏飞;郭万首;张启栋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伸膝装置断裂的发病率很低,断裂部位主要发生在髌腱、髌骨和股四头肌肌腱.其中任何部位一旦发生断裂,将给患者带来灾难性的创伤.目前关于治疗技术和治疗中存在的挑战的报道很多,但仍缺少可靠的可获得满意结果的方法.本篇文章主要对髌腱、髌骨、股四头肌腱损伤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 股骨近端骨折PFNA内固定的治疗体会

    作者:陈坚锋;冯宗权;邹勇根;潘耀成;杨植栋

    [目的]探讨应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近端(股骨粗隆间、股骨粗隆下)骨折的临床效果及治疗体会.[方法]对90例在本院治疗的股骨近端骨折患者,C臂机透视下行骨折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微创治疗.观察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手术时间20~90 min,平均40 min;术中出血量50 ~300 ml,平均80 ml.骨折全部愈合,无髋内翻、螺钉退出、螺旋刀切出、感染、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髋关节功能采用Harris评分,优62例,良25例,可3例,优良率达97%.[结论]PFNA内固定微创治疗股骨近端骨折操作简单、损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少,是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理想的治疗方法.熟练掌握骨折复位技巧及PFNA内固定手术技术,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出血量,减少X线暴露次数,对患者快速康复有重要意义.

  • 关节镜下Fast-Fix半月板缝合术治疗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

    作者:顾军;王睿;孔晓海;周飞

    [目的]探究关节镜下Fast-Fix半月板缝合系统在治疗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时的应用情况.[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2月~2015年8月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52例,分成传统组和半月板缝合术组,其中传统组的26例患者采用传统的“外-内”缝合法治疗,半月板缝合术组的26例患者采用Fast-Fix半月板缝合术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膝关节功能、疼痛评分以及治疗效果.[结果]半月板缝合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54,P>0.05).[结论]Fast-Fix缝合术与传统“外-内”缝合法治疗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均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前者具有操作简易,手术时间短的优点.

  • 跟随载荷对人颈椎的生物力学性能影响

    作者:晏怡果;王文军;KevinMBell

    [目的]探索跟随载荷对多节段颈椎弯矩-转角参数及椎间盘内压的影响.[方法]用六轴机器人完成15具新鲜冷冻人颈椎标本(C3-7)的前屈、后伸运动,目标纯扭矩为2.0 Nm,分为无压缩载荷组和跟随载荷组.记录ROM与IDP,中性区参数由基于弯矩-转角曲线的双“S”拟合函数计算获得.[结果]跟随载荷的应用显著减少C3/7的ROM,增加中性区的刚度,但对中性区的宽度和屈曲与后伸方向的弹性区刚度没有影响.标本在中立位加载跟随载荷时C3/4与C6/7椎间隙的IDP值均在应用跟随载荷后显著增加,且与跟随载荷值显著相关.跟随载荷显著增加前屈运动过程中C3/4和C6/7IDP的增加幅度,降低后伸运动过程中C3/4IDP的增加幅度及C6/7的IDP值.[结论]跟随载荷的应用能增加中性区的刚度,减少标本的ROM,增加颈椎的稳定性.

  • 髋臼前柱解剖学测量及解剖锁定钢板的设计

    作者:孙永建;孔圳;左睿;黄丰;周震正;陈辉文;常思灵

    [目的]通过CT断层扫描数据的三维重建模型构建髋臼前柱表面信息数据库,设计符合髋臼前柱表面形态、具有成角稳定性的解剖锁定钢板.[方法]采集146例全骨盆,男94例,女52例,年龄18~78岁,平均43.6岁.将所获取骨盆.dicom格式数据导入Mimics 17.0软件中进行三维重建,测量髋臼直径大小.再将三维重建数据转入3-matic 9.0软件中,设立截取平面,测量髋臼危险区大小、四方区-髂窝夹角,并根据测量数据,设计两款髋臼前柱解剖锁定钢板.后将设计好钢板模型导入数码铣床制作成实体.[结果]男女髋臼直径分别为(57.37±3.10)mm、(53.28±3.37) mm,髋臼危险区大小分别为(51.76±2.94) mm、(48.18±2.71) 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四方区-髂窝夹角比较中,男性(116.07±2.88°)和女性(114.67±2.69°)夹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设计的各型号的解剖锁定钢板与髋臼前柱表面吻合良好,抽取不同大小髋臼三维图像进行匹配,匹配程度高.所有预设螺钉打入方向均可完全避开髋臼.[结论]髋臼前柱解剖结构存在着个体差异,但这种差异与髋臼大小、性别无明显相关性.设计的解剖锁定钢板与髋臼前柱形态匹配度高,锁定螺钉方向可完全避开髋臼,为复杂髋臼前柱骨折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 聚乙烯桩柱磨损致假体周围骨质广泛溶解1例

    作者:罗贤海;解自镇;高晓鹏;于庆巍

    患者,女,64岁,2010年因类风湿性关节炎行双侧膝关节置换术,术后恢复良好.半年前出现左膝关节疼痛伴活动受限,未诊治.现患者为求系统诊治就诊于我科.专科查体:左膝关节内侧肿胀,局部皮温不高,皮肤颜色正常,左膝关节主动活动度0°~80°.左膝关节正侧位X线片示: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松动、周围骨质溶解(图1a),实验室检查:血沉:30 mm,C-反应蛋白:15.47 mg/L,降钙素原:0.02 μg/L.

  • 关节镜在外踝钢板螺钉取出术中的应用

    作者:周预;慕童;刘玉杰;藏磊;洪钢;张乐

    [目的]探讨关节镜技术在外踝钢板螺钉取出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4年12月~2016年11月,对29例外踝骨折术后的患者行关节镜下钢板螺钉取出术.内固定取出术前后行手术瘢痕长度测量及踝关节AOFAS评分.[结果]所有病例均在关节镜下完整取出了钢板螺钉.内固定取出术后3个月手术瘢痕长度为(2.75±0.49) cm(t=25.154),与初次骨折内固定手术后3个月的手术瘢痕长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内固定取出术后3个月踝关节AOFAS评分为:疼痛评分(30.83±3.24)分(t=12.535),功能评分(40.48±3.50)分(t=3.889),与内固定取出术前踝关节AOF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线评分(9.48±1.55分)(t=0.573),与内固定取出术前踝关节AOF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关节镜技术作为一项重要的骨科微创技术,可应用于外踝钢板螺钉取出术.

  • 3D打印手术导板结合桥接内固定系统异型块治疗股骨复杂骨折

    作者:王文;左贵来;王凡;仲伟波;张谦

    [目的]评估3D打印手术导板结合桥接内固定系统异型块技术治疗股骨复杂骨折.[方法]采用此技术治疗股骨粉碎性闭合性复杂骨折患者7例,年龄26~45岁,平均35岁.患肢进行螺旋CT扫描后,采用Mimics软件处理DICOM数据.骨折虚拟复位后,将股骨桥接棒远近段异型块STL文件导入,设计并打印远近段手术导板.术中暴露出股骨远近端皮质,在导板引导下置放桥接棒异型块,连接桥接棒完成间接复位骨折.同时异型块的螺钉也能固定髁部或粗隆间骨折.采用Warden的4-point radiographic scoring system对术后1个月的X线片骨折愈合骨痂评分程度进行评分.[结果]7例完全采用了计划固定方法,患者术中采用的异型块位置与桥接棒长度均与术前计划一致.术中C型臂X线机透视及术后随访X线片及CT显示7例均达到了生物学复位.无明显短缩及旋转移位.术后1个月随访见股骨骨折部均出现明显骨痂生长.Warden评分均为2分.[结论]该方法能够顺利完成股骨全长骨折固定,同时缩短手术时间,骨折段达到生物学固定,术后1个月骨痂生长明显.

  • 关节镜治疗肩关节前脱位的术式选择

    作者:杨杰;杨砥;刘炯;陈春;肖坤;吴凯峰

    [目的]探讨分析关节镜治疗肩关节前脱位的术式选择.[方法]收集本院2015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12例肩关节前脱位合并Bankart损伤、Hill-Sachs损伤的病例,参照肩关节“肩胛盂轨迹”(On Track/Off Track)概念的术式推荐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行关节镜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获得5~31个月随访,平均(17.17±8.92)个月.Rowe评分由术前的平均(32.92±7.75)分提高为末次随访时的(89.42±4.44)分,末次随访Rowe评分显著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546,P<0.001).ASES评分由术前的(72.42±5.99)分提高至末次随访时的(91.50±4.12)分.末次随访ASES评分显著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597,P< 0.001).所有随访患者均无肩关节前脱位复发,恐惧试验全部阴性,术后患者均恢复日常生活、工作及学习.[结论]参照“肩胛盂轨迹”概念进行肩关节前脱位术前评估,分析肩胛盂及肱骨头后外侧骨性缺损大小,通过获得有效的数据,推荐合适的手术方式,取得良好效果.

中国矫形外科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