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中国矫形外科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Orthopedic Journal of China 중국교형외과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 主办单位: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十八医院
  • 影响因子: 1.5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8478
  • 国内刊号: 37-1247/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24-09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社
  • 出版地区: 山东
  • 主编: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骨折片间钢丝缝合固定结合其他内外固定治疗胫骨严重粉碎骨折

    作者:吕冠男;孟凡军;周恩亮;阚金庆;栗向明

    目的:探讨胫骨严重粉碎骨折后重建骨的连续性的有效手术治疗方法.方法:以骨折为中心,胫前外侧入路,显露骨折端,清理血肿,尽量不破坏骨片上的骨膜及韧带、肌止点;自近端或远端开始,逐一骨片复位,于骨折片边缘1~2mm处钻直径2mm骨洞,于骨片对应的远近端骨折或对应的另一骨片上,与垂直骨折线的位置钻同样的骨洞,骨洞内穿长约6~8,直径0.6~0.8mm的钢丝作骨折片之间的缝合固定,直至骨折片都达到满意的复位及固定,结合其他内外固定.结果:本组病例采用此方法愈合率98%,无骨髓炎及再骨折发生.

  • 应用髋臼旋转截骨术治疗髋臼发育不良32例分析

    作者:杨鹤林;杨述华;杜靖远;郭晓东;刘勇

    目的:探讨髋臼旋转截骨术治疗髋臼发育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髋臼旋转截骨术治疗髋臼发育不良32例(年龄组14~21岁,平均年龄17岁),从解剖结构上矫正髋臼发育不良.结果:全部病例术后可使髋关节疼痛消失,功能改善,X线复查显示髋关节正常的解剖关系得以重建,恢复了髋臼和股骨头之间正常的匹配关系.结论:髋臼旋转截骨术是从根本上治疗髋臼发育不良的有效方法.

  • 五角网缝合术治疗髌骨骨折

    作者:汤晓正

    目的:探讨一种操作简单、疗效可靠的手术方法.方法:用2根0号可吸收缝线编织一个五角星,置于髌骨前,用双股10号丝线穿过五角星之5个角,做双半环髌骨周围缝合,固定髌骨.结果:本组病例均有6个月以上随访期,骨折均愈合.优11例,良1例.结论:五角网缝合术治疗髌骨骨折,具有操作简单、术后可早期活动、病人康复快、疗效确切、勿需二次手术取内固定等优点.

    关键词: 髌骨骨折 手术方法
  • 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作者:王迎松;胡侦明;劳汉昌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Congeni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CHD)是一种多见的运动系统遗传性疾病,又因其一定的迟发性及表型异质性被称为"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isplacement of the Hip,DDH)"和"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

  • 上颈椎不稳的内固定技术及其进展

    作者:连小峰;侯铁胜

    上颈椎不稳常由于上颈椎的畸形、外伤、退变、肿瘤及感染所诱发,治疗上往往以减压及重建其稳定性为主要目的.

  • NGF与CNTF促周围神经再生作用的差异性及协同性研究进展

    作者:李强;李民;伍亚民

    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和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iliary Neurotrophic Factor,CNTF)是两种研究为广泛和深入的神经营养因子,NGF和CNTF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作用机制和作用特点不仅具有差异性,而且存在有协同作用.本文就近年来该方面的文献报道综述如下.

  • 透明质酸对骨关节炎治疗作用的影响

    作者:梁茂华;张辉;孙磊;王俊勤;田学忠

    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初次用于临床是上世纪60年代,当时仅用于眼科手术,第一次用于治疗关节炎是1970年[1],自上世纪80年代起,HA开始投入商业生产并被应用于关节内注射(intraarticulur injectinon IA)治疗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所致的膝关节疼痛,近年来对于HA的临床疗效及药理学作用研究逐渐受到重视.

  • 双侧椎动脉颈段完全栓塞早期对兔颈髓血流的影响

    作者:邓天琼;任先军;蒲渝;赵伟峰;周飞舟

    目的:研究椎动脉颈段栓塞对颈髓血流量的影响.方法:结扎兔双侧C6、C7处椎动脉,在术后4、8、24h观察行为学、细胞形态学,并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测定仪测定颈髓血流.结果:术后4、8、24h组颈髓血流量明显下降,8、24h组呈急性缺血性改变.结论:椎动脉供血区血流量减少可导致颈髓相应区域急性缺血损伤.

    关键词: 椎动脉 栓塞 颈髓 缺血
  • GDF-5在小鼠肢体骨骼发育中的表达及对肢芽细胞影响的研究

    作者:吕学敏;邓廉夫;杨庆铭;冯伟

    目的:初步观察并探讨生长分化因子-5(GDF-5)在小鼠肢体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及对肢芽细胞软骨分化的影响.方法:RT-PCR法检测小鼠肢体发育过程中GDF-5表达的变化情况;MTT法测定不同浓度GDF-5对体外微团培养肢芽细胞增殖率的影响;Alcian染色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不同浓度GDF-5对肢芽细胞软骨分化的影响,探讨GDF-5影响骨骼系统发育的机理.结果:RT-PCR结果提示GDF-5在胚胎发育的第12、13d高表达,骨骼系统基本形成之后在孕14、15d表达渐下降稳定于一较低水平;不同浓度GDF-5对肢芽细胞增殖率影响不同,50ng/ml浓度组促肢芽细胞增殖作用强;Alcian染色结果显示GDF-5促进肢芽细胞软骨分化的作用呈剂量依赖效应,以120ng/ml组软骨分化快,软骨结节体积大,100ng/ml组软骨结节的数量多.结论:GDF-5在肢体发育的不同阶段表达水平不同,在骨骼系统形成早期及关节系统形成阶段表达强,主要通过影响肢芽细胞增殖及软骨分化而发挥作用.

    关键词: GDF-5 肢芽 骨骼发育
  • 椎间失稳致兔椎间盘退变磁共振影像计量分析

    作者:王非;瞿东滨;金大地

    目的:探讨由于椎间失稳诱发的椎间盘退变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中的表现.方法:选用新西兰兔15只,随机分为手术组9只、对照组6只,手术组沿L3~6棘突作后正中切口,剥离骶棘肌和关节突附丽肌肉,切除棘上、棘间韧带和关节突关节外后1/2;对照组作相同皮肤切口即缝合.所有动物在标准条件下饲养,分别于术后2、4、8个月行腰椎MRI检查及髓核信号值测量.结果:术后2~8个月,对照组腰椎未见异常,而手术组L3~6椎间盘则相继出现T2加权像低信号、腰椎后凸畸形、T1加权像低信号、椎间盘后突和硬膜囊受压等改变.对手术组手术节段及其邻近节段椎间盘髓核信号值的定量分析显示,T2加权像信号值减低在术后2、4、8个月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而T1加权像信号值减低在术后8个月具有统计学意义;T2信号值减低主要发生于术后2个月,T1信号值减低发生于术后8个月.结论:脊柱失稳可诱发椎间盘退变.髓核T2加权像低信号是椎间盘退变的早期和先发征象,T1加权像显示形态改变较好,但T1信号值在退变早期变化不明显.

  • 藻酸钙复合材料构建组织工程化骨软骨的实验研究

    作者:李文辉;侯筱魁;汤亭亭;王友

    目的:对经体外培养的骨髓基质干细胞与藻酸钙及生长因子复合形成的组织工程性骨软骨进行形态学观察.方法:以可注射性藻酸钙凝胶作为细胞载体,将体外扩增的BMSCs和生长因子IGF-Ⅰ、TGF-β分为5种组合,注射于自体新西兰白兔皮下,分期取材观察.结果:藻酸钙凝胶复合BMSCs及IGF-Ⅰ和TGF-β能在皮下形成软骨组织,逐渐转化为骨组织并终被吸收,无免疫排斥及毒性反应.结论:BMSCs-藻酸钙-生长因子复合材料能形成软骨及骨组织.藻酸钙适合BMSCs生长,是一种良好的软骨组织工程载体.

  • 威灵仙注射液对骨关节炎关节液与软骨白介素-1水平的影响

    作者:陈飞雁;顾湘杰;钟明康;鲍根喜;华英汇;王旭

    目的:探讨威灵仙注射液对骨关节炎模型动物的关节液和体外培养软骨细胞上清液白介素-1(IL-1β)水平的影响.方法:体内实验:建立骨关节炎动物模型,随机分为3组,A 威灵仙(WLX)组,B 盐水组,C 空白对照组,A、B组分别注射威灵仙和生理盐水,C组不用药,另取同龄正常兔为正常对照D组,按设计分批处死动物,检测关节液中IL-1β的水平;体外实验:分离培养软骨细胞,传代细胞分Ⅰ、Ⅱ组,Ⅰ组给予不同浓度威灵仙液刺激,Ⅱa组予不同浓度威灵仙液干预24h再予脂多糖(LPS)刺激,Ⅱb组先予LPS刺激24h再予不同浓度威灵仙液干预,72h后收集上清液检测IL-1β水平.结果:威灵仙注射液能够降低骨关节炎模型动物关节液与体外培养软骨细胞分泌IL-1β的水平.结论:威灵仙注射液可以通过抑制白介素-1的水平对骨关节炎起防治作用.

  • 肘部尺神经卡压症

    作者:许立新;刘烈东;薛春堂;刘岗

    目的:探讨肘部尺神经卡压症的术式及并发症.方法:8例采用单纯松解术,30例采用前置术,对所有病人从struths弓到屈指深肌腱膜进行探查松解,术中保护尺神经血供.结果:尺神经在肘部多处可受到卡压(平均2.4处).随访平均22个月,按2000年手外科学会周围神经功能评价标准评价,优良率86.8%.神经卡压症状在1年内手术术后疗效好.结论:手术对尺神经卡压的5个部位都应进行探查、松解.根据不同的病例选择前置或单纯的松解术.

  • 牵拉骺分离关节镜下切除骨桥治疗骺板部分早闭

    作者:李杰;林振福;华筑信

    目的:探讨治疗儿童骺板部分早闭的手术及评价其疗效.方法:对8例骺板部分早闭患者采用牵拉骺分离、关节镜下切除骨桥、自体骺软骨填充、早期纠正成角及短缩畸形.结果:随访1~4年,1例患者骺板已生理闭合,7例患者骺板无早闭现象,无成角畸形,其中2例患者有肢体缩短,1例0.6,1例1.结论:采用牵拉骺分离、关节镜下切除骨桥、填充自体骺软骨,可以防止骨桥形成.

    关键词: 儿童 骺板 骨桥
  • 椎板间撑开椎管潜行扩大减压治疗腰椎侧隐窝狭窄三联症

    作者:郭其勇;燕好军;张辉;蔡国栋;董军

    目的:探讨椎板间撑开腰椎管潜行扩大减压的手术方法.方法:对79例腰椎管狭窄三联症行椎板间撑开突出椎间盘髓核摘除、椎管潜行扩大减压.结果:依据临床症状,随访6个月~4年,疗效:优68例(93.75%),良4例(5.47%),差1例(0.78%).结论:椎板间撑开潜行扩大椎管、摘除突出椎间盘髓核治疗腰椎侧隐窝狭窄三联症,操作简便,疗效好,并发症少,能大限度的保持脊柱的稳定性.

  • 人工椎体置换行脊柱重建术

    作者:王新伟;陈德玉;赵定麟;袁文;赵杰

    目的:分析人工椎体行脊柱重建术的手术方法选择和临床效果.方法:1997年8月~2002年12月,应用人工椎体行颈、胸、腰、骶椎椎体重建术31例.观察患者神经症状恢复及椎节高度、椎间角、人工椎体植入位置变化等.结果:平均随访16个月,所有患者疼痛缓解或消失,24例神经功能较术前改善.术后早期椎节高度较术前平均增加3mm,术后3个月椎节有不同程度塌陷;术后椎间角较术前平均减少6.6°.人工椎体在椎体中部者14例,中部偏后4例,中部偏前1例,其余12例(39%)人工椎体在椎体侧方或倾斜放置.无人工椎体脱落或滑出.结论:人工椎体置换可满意恢复椎节高度及生理曲度,有效重建脊柱稳定性,但应尽量避免其斜放或偏向一侧放置.人工椎体是否附加内固定取决于病变的部位、切除范围、患者的年龄、职业、人工椎体种类等.

  • 瘤腔内化疗治疗骨巨细胞瘤的长期随访观察

    作者:于秀淳;刘晓平;周银;李开华;宋若先

    目的:探讨瘤腔内化疗对骨巨细胞瘤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随访时间5年以上的13例患者,男6例,女7例.中位年龄为27岁(20~61岁).胫骨上端6例,股骨下端3例,股骨上端2例,跟骨和尺骨近端各1例.Jaffe分级:Ⅰ级2例,Ⅱ级8例,Ⅲ级3例;Campanacci分期:Ⅰ期4例,Ⅱ期7例,Ⅲ期2例.均采用肿瘤刮除、瘤腔灭活、植骨、瘤腔内化疗的方法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5~11年的随访.2例复发,其中1例因肺转移而死亡.肢体功能评分30分10例,26分1例,24分1例.结论:瘤腔内化疗是一种治疗骨巨细胞瘤可行的方法,主要适应于瘤腔完整的骨巨细胞瘤.

  • 脊柱后路显微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作者:彭昊;刘世清;陶海鹰;周月容;范里

    目的:通过后路显微内窥镜椎间盘摘除术(MED)的临床应用,探讨其技术要点和临床效果.方法:对116例(143个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施行后路显微内窥镜椎间盘摘除术(MED),对其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人均在术后7d内出院;全组病人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5.5个月,术后按Macnnab标准行功能评级:优68例,良39例,可9例,优良率92.2%.结论:后路显微内窥镜椎间盘摘除术具有手术创伤小、脊柱稳定性影响小、患者术后恢复快且疗效肯定的特点,是脊柱微创外科的发展方向之一.

  • 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及治疗

    作者:蔡晓冰;侯铁胜;谭军;贾连顺

    目的:探讨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和治疗.方法:12例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均手术治疗,开窗术9例,扩大开窗3例,分析其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结果:随访全部病例,平均随访时间1.5年,优良率达92.3%.结论:外伤和畸形是造成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原因;X线检查不易诊断和定位,体征明显是其临床特征.治疗上在严格保守治疗无效的情况下,手术治疗也是重要的治疗方法.

  • 下腰痛和腹主动脉钙化(附19例报告)

    作者:邱一华;谭俊铭;叶晓健;骆合德;何海龙;冯金忠

    目的:动脉粥样硬化可能是一些下腰痛患者的病因,腰骶区的血供不足可能导致下腰痛.方法:对100例年龄大于50岁的严重下腰痛患者行前瞻性研究,通过影像学检查发现19例患者存在腹主动脉钙化.这19例患者经多学科会诊后行抗动脉粥样硬化治疗在内的综合治疗.结果:19例患者随访了1~2年,根据主观症状评估示13例疗效满意,随访检查示患者的腹主动脉钙化无明显变化.结论:动脉粥样硬化是引起下腰痛的可能病因之一,但下腰痛史可能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

  •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作者:张正廉;孙俊英;唐天驷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伴骨性关节炎的经验.方法:从1996年9月~2003年2月,对14例(20髋)成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伴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了全髋关节置换.其中双侧10例,单侧4例.病人全是女性,平均年龄45岁(35~67岁).双侧全髋置换6例,单侧8例.结果: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随访6个月~6年,平均4年8个月;平均Harris评分由术前的32.43分恢复到术后1年的90.15分.截止目前无1例翻修.术后6个月,患者均能下地行走,生活自理且恢复日常工作.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成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伴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但手术难度较大.对于此类病人,充分理解全髋置换的复杂性和细致周密的治疗方案是成功的关键.

  • 肢体不等长和肢体延长术(三)

    作者:李承鑫;潘少川;于凤章

    2)牵开速度和频率的影响对延长过程中影响骨形成的质量和数量因素进行的研究表明,牵开的速度和频率对骨形成都重要.

  •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进展

    作者:郑光峰

    1856年,Virchow提出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是:血流滞缓,血管内膜损伤,高凝状态.直到现在仍被各国学者所公认[1].

  • 植入式电刺激膈肌起搏器恢复高位颈髓损伤的呼吸功能

    作者:张世民;宁志杰

    据统计美国约有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患者30万,2001年SCI新发病例约为1万1千人,52%发生在颈髓,其中20%在急性期需行气管切开机械通气,且终仍有约5%(200~400人)呼吸机不能撤除.我国估计SCI患者约有100万,每年新发病例约5万.

  • 椎间融合器植入颈椎即刻稳定性的生物力学评价

    作者:吴德升;林研;李增春;赵卫东;祝建光;李国风;席秉勇;徐根宝;王以进

    目的:①探讨不同直径螺纹状椎间融合器对颈椎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影响.②椎间融合器植入法改进,佳融合器直径的选择,为临床手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成人新鲜颈椎标本12具,实验应力分析,对颈椎的稳定性与不同程度切除终板、植入不同直径融合器后的生物力学关系进行系统分析和比较.结果:①椎间融合器植入后,颈椎强度增加22%,椎体应变下降15%,而刚度增加43%,位移减小20%,与植入前颈椎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颈椎稳定性得到增强.②在改进植入法中,选用直径11~12mm融合器,其覆盖椎体终板超过30%以上,接触面积达65%以上,颈椎稳定,其椎体应变、融合器位移及沉降率小.结论:颈椎前路螺纹状椎间融合器植入是一种有效的初始稳定手段;改进植入法应选用直径11~12mm之椎间融合器.

  • 一种新型记忆合金椎间融合器的拔出强度研究

    作者:昌耘冰;徐达传;尹庆水;鲍侃;夏虹;赵卫东;黄文华

    目的:测试并评价记忆合金椎间融合器的拔出强度.方法:12具新鲜尸体腰椎标本,分为记忆合金椎间融合器组(SMAcage)、螺纹状椎间融合器组(Interfix)、方形融合器组(Prospace).每组测试4个L3、4节段的双侧共8枚融合器的拔出强度.结果:SAMcage、Interfix和Prospace的大拔出强度为(750±205)N、(695±175)N和(258±65)N.SMAcage的拔出强度与Interfix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24);但明显高于Prospace(P=0.017).根据不同拔出曲线求得的拔出斜率分别为(219.7±49)N/mm(SMAcage)、(195.6±75)N/mm(Interfix)、(50.4±24)N/mm(Prospace).SMAcage和Interfix之间差别不显著(P=0.59);与Prospace则有统计学差异(P=0.025).结论:SMAcage在用于测试的3种融合器中具有佳的抗拔出性能.

中国矫形外科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