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中国矫形外科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Orthopedic Journal of China 중국교형외과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 主办单位: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十八医院
  • 影响因子: 1.5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8478
  • 国内刊号: 37-1247/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24-09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社
  • 出版地区: 山东
  • 主编: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椎间盘内加压注射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作者:元虎;孙凤丹;郑光彬;陈继良;黄雄延;金明

    [目的]探讨椎间盘内加压注射疗法对有手术指征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对58例有手术指征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椎间盘造影及加压注射,造影剂和生理盐水的注入压力好不要超过3 kg/cm2(1 kg/cm2=7 350 mmHg).[结果]终随访JOA score平均改善率为73.3%,手术回避率为79.3%.有明显疗效的32例(占55.2%).[结论]椎间盘内加压注射疗法对保守疗法无效而且有手术指征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也有明显疗效.

  • 颈腰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治疗

    作者:黄玉国;申勇;丁文元;李永民

    [目的]探讨颈腰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近7年收治的临床资料完整的51例颈腰综合征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随访6~67个月,平均37个月,按照JOA评分系统评价治疗效果,颈椎术前评分平均10.6分,术后评分14.5分,腰椎术前评分平均6.4分,术后评分13.2分,手术前后JOA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根据颈腰综合征的临床特点,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临床效果满意.手术是治疗颈腰综合征的有效手段.

  • 肌腱转移手术治疗55例幼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效果随访

    作者:宋涛;黄东海;李明

    [目的]探讨幼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55例(83足)先天性马蹄内翻足,采用跟腱延长+胫前或胫后肌外移手术.[结果]55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平均6.5年,按HuangYT标准:优62足,良17足,可4足.优良率95.2%.[结论]早期手术建立动态肌力平衡是治疗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有效方法,随着年龄的增长可矫正畸形,取得外观和功能满意的疗效.

  • 超声刀在骨巨细胞瘤中的应用

    作者:张强;邹德威;马华松;海涌

    [目的]探讨超声刀在四肢骨巨细胞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观察2004年2月~2006年8月应用超声刀肿瘤刮除、局部化疗和骨移植治疗四肢骨巨细胞瘤患者6例,所有的患者均完整随访.[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2年6个月,平均1.5年,未见肿瘤局部复发和肺转移.6例超声刀肿瘤刮除自体骨或异体骨移植后骨修复完善,肢体无畸形、无塌陷及骨折,无明显功能障碍,植骨生长良好未见排斥反应.[结论]应用超声刀肿瘤刮除、局部化疗和自体骨或异体骨移植治疗四肢骨巨细胞瘤效果良好,安全有效.

  • 微创减压植骨内支撑术治疗围塌陷期成人股骨头坏死52例临床观察

    作者:李晓辉;史风雷;吕夫新;陈剑;李当科

    [目的]总结内支撑术治疗围塌陷期成人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微创减压植骨内支撑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共52例67髋,从术前、术后X线片、疼痛和关节活动度3方面对手术侧进行评价.[结果]所有病例经过了1年以上的随访,未发生塌陷或塌陷无加重的43髋,占所有病例的64.2%;11髋塌陷加重不超过2mm占16.4%,10髋塌陷加重超过4 mm占14.9%,3髋塌陷加重,占4.5%.[结论]内支撑术能够减少股骨头的应力负荷,稳定股骨头的内环境,有利于坏死修复,有效预防股骨头坏死塌陷.

  • 髌骨骨筋膜瓣在习惯性髌骨脱位矫形中的应用

    作者:周武平;郭宏亮;何纯清;吾木尔

    [目的]解决习惯性髌骨脱位行外侧副韧带松解后外侧副韧带缺失、关节囊关闭不全的问题.[方法]采用髌骨骨筋膜瓣逆行反转修复缺损的关节囊及外侧副韧带.[结果]手术治疗17例,男5例,女12例;年龄19~30岁,平均22.4岁.膝外翻4例,股骨发育不良8例,膝外翻合并股骨发育不良2例,高位髌骨5例.[结论]习惯性髌骨脱位的联合手术治疗过程中,用髌骨骨筋膜瓣修复缺损的关节囊及外侧副韧带有切取方便、血供好、易于转归、强度大、适宜代替关节囊和外侧副韧带的优点.

  • 同种异体骨移植治疗成人瘤样病变

    作者:田敏;高加智;孙磊;宁廷民;马青元

    [目的]评价同种异体骨移植治疗成人瘤样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自1999年2月~2005年6月,采用同种异体骨移植治疗56例成人瘤样病变.[结果]术后未发生明显免疫排斥反应.54例病人均获得随访,随访8~47个月,平均20个月.术后3~5个月(平均3.5个月)全部愈合,无患肢肿胀疼痛及功能障碍,无1例复发.[结论]采用同种异体骨移植治疗成人瘤样病变,经长期随访观察,效果良好,可代替自体骨植骨.

  • 脊柱软骨肉瘤及其临床治疗

    作者:伍骥;范恒华

    近年来,恶性骨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有了很大的发展,患者治疗后的长期生存率也有了明显的提高,但软骨肉瘤的诊断和治疗依然是一个挑战,特别是脊柱软骨肉瘤[1].软骨肉瘤发病率虽然很高,但脊柱软骨肉瘤发病率很低,尤其是较大的原发于脊柱的软骨肉瘤更不多见[2~5、11].关于该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系统文献还不多,本文就国内外有关文献,从流行病学、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以供临床借鉴.

  • 术中脊髓神经电生理监测在脊柱外科中的应用

    作者:陈志军;邱勇

    脊柱矫形手术过程中有潜在的神经并发症,其中运动功能损害尤其瘫痪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严重危害.随着脊柱内固定机械的广泛应用,术后神经并发症发生率逐年增加[5].大规模调查研究[18]表明严重神经并发症在颈前路椎间盘切除中发生率为0.46%,脊柱侧弯矫形术中为0.25~3.2%.因此有效的术中脊髓监护十分有必要.一个好的监测方法应能尽早的发现神经损害(包括运动和感觉),并辅助手术医生及时采取干预措施避免或减轻术后神经损害.因此术中监测必须对神经损害很敏感,且对预测术后神经后遗症的特异性高.下面就目前的术中脊髓监测方法进行回顾.

  • 臀肌挛缩症临床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国辉;杨述华

    臀肌挛缩症(gluteal muscle contracture,GMC)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臀肌及其筋膜纤维变性、挛缩,导致髋关节内收、内旋功能障碍,从而表现出特有步态和体征的临床综合征.1969年Valderrama首次报告,国内由马承宣等在1978年首次较系统地报道.近些年来,该病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对其治疗的研究不断深入,出现了很多新的进展.

  • 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的融合原则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王乃国;费琦;王以朋

    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多发生于中老年人,被认为是新生的侧凸[1-6],主要位于胸腰段或腰段,常因疼痛(背痛或根性疼痛)或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就诊[2-7],手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除疼痛、防止侧凸进展、重建脊柱的平衡、恢复正常的功能[2、4、6~10],手术中必然涉及到融合问题,现就退变性脊柱侧凸的融合原则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综述如下.

  • 新型翼形钛网在颈椎病手术治疗中的初步临床应用

    作者:王文军;汪向东;朱一平;羊明智;王麓山;姚女兆;晏怡果

    [目的]评价一种新型翼形钛网在退行性颈椎病前路手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该椎间融合器治疗退变性颈椎病27例,男18例,女9例;颈椎间盘突出(herniation of cervical disc,CDH)19例,后纵韧带钙化(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8例;单节段病变21例,双节段病变6例.术前均经X线及MRI排除骨折、脱位.手术方式采用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新型翼形钛网内植骨及螺钉内固定.[结果]本组27例随访6~14个月,平均10个月,植骨融合时间平均10周,术后3、6及12个月复查X线未见钛网松动、脱出、塌陷.[结论]该翼形钛网内固定植入能提供颈椎次全切除后脊柱即时稳定性,术后可避免钛网移位,塌陷、脱出.手术操作简单安全,不需取髂骨,同时减轻患者经济负担.且为弹性固定,骨融合率高.

  • 青年性腰椎弓根崩裂直接修复后TSRH钩钉系统固定12例初步报告

    作者:樊健;赵剑;刘璠;施红光

    [目的]评价TSRH钩钉系统对青年患者腰椎弓崩裂直接修复后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1年7月~2003年10月,对12例男性单纯腰椎弓崩裂患者(16~31周岁)行腰椎弓崩裂自体骨直接修复峡部裂后TSRH椎板钩、椎弓根钉固定术.术后随访,根据术后X线、CT结果评价修复效果,并根据MacNab's标准进行临床评价.[结果]经过6~19个月随访,所有患者腰椎弓崩裂影像学全部融合;临床下腰痛显著缓解,按MacNab's标准,优8例,良3例,一般1例;无手术及内固定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直接修复后TSRH钩钉系统固定治疗青年性腰椎弓崩裂能充分保留腰椎运动节段,在减少融合节段的同时能有效恢复腰椎稳定,操作简便、安全,固定可靠,是一种合乎逻辑的治疗青年性腰椎弓崩裂方法.

  •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手术并发症探讨

    作者:田纪伟;王雷;董双海;赵庆华;夏天

    [目的]探讨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手术主要并发症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对2002年3月~2006年5月85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手术治疗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连续长节段骨化行颈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内固定68例,发生并发症13例;孤立型或短节段骨化行颈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植骨内固定17例,发生并发症3例.[结果]术后获得随访66例,随访期3~25个月,平均13个月.颈后路并发症:颈肩痛8例,给予消炎止痛药、脱水、理疗等保守治疗,术后2~20周患者疼痛缓解,恢复基本满意,其主要原因与减压后脊髓漂移神经根受牵拉或手术操作导致神经根受刺激或损伤有关.2周内缓解者可能与手术创伤局部组织水肿肌肉痉挛所致.术后不全瘫或症状加重4例,经药物及高压氧等治疗,3例恢复理想,1例恢复欠佳,不全瘫发生主要与手术减压后脊髓再灌注损伤有关.术后血肿2例,均经及时发现即刻手术探查血肿清除、激素冲击治疗而获得恢复,术中止血不彻底或手术创面渗血、引流管引流失败是其主要原因.脑脊液漏1例,经脱水、局部适当包扎及颈部制动,于术后3 d脑脊液漏停止,切口愈合良好.手术切口感染2例,经抗感染、局部清创缝合等治疗术后20 d左右获得愈合.前路并发症:术后不全瘫2例,经甲强龙冲击,神经营养药(弥可保)、高压氧治疗,术后20~30 d完全恢复;脑脊液漏1例.内置物相关并发症:前路钛网下沉1例,后路内固定螺钉脱落1例(单枚).[结论]颈椎后纵韧带骨化无论行后路或前路手术可发生多种并发症,有些是难以避免的,而有些则是可以经过努力预防或杜绝的,术前准备充分,术中小心操作,术后加强管理,是减少后纵韧带骨化手术并发症的关键.

  •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前路矫形策略回顾分析

    作者:刘洋;李明;朱晓东;施鹏;陈华江;王新伟;袁文

    [目的]分析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前路矫形中末端融合椎(LIV)的选择策略,并探讨末端融合椎与躯干平衡的关系.[方法]对获得完整随访资料的28例青少年特发性胸腰椎/腰椎侧凸患者(Lenke 5型)进行回顾性研究,这些患者均接受前路硬棒系统矫形手术,平均随访1.5年(1~3年),统计分析LIV与融合椎体节段数、椎间盘楔形变、LIV倾斜度、躯干平衡指标等影像学资料之间的关系,分析椎间盘楔形变与躯干平衡之间的关系.[结果]术前末端椎椎间盘角度(2.96°±1.43°),术后(-3.60°±1.75°),术后椎间盘楔形变程度与LIV倾斜度关系为密切(P<0.01),躯干总体平衡与LIV-CSVL(骶中线)、融合节段数及LIV倾斜显著相关.[结论]LIV的选择与多个影像学指标相关,对于下端椎与上一椎体椎间盘角度较大,该椎体与顶椎之间椎体少,距离CSVL较远,倾斜角度较大的患者,不适于选择短节段融合.若手术未融合平行的椎间盘,则术后椎间盘楔形变发生的几率较高.

  • 脑瘫多种手术治疗研究

    作者:李贵涛;陈锡然;陈造宏;罗狄鑫;陈为坚;徐汪洋

    [目的]通过分析痉挛性脑瘫病人采用肌腱延长、畸形骨矫形和神经选择性部分切断等不同手术的治疗效果,探讨单一或多种手术组合治疗痉挛性脑瘫病人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提高脑瘫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应用传统的软组织松解延长手术、截骨手术、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脊神经后根选择性切断逆向吻合术,以及选择性周围神经切断等手术,对642例年龄在10个月~37岁的脑瘫病人采用不同的手术组合治疗,随访6个月~4年,平均18个月.[结果]传统的软组织松解延长手术仍然是痉挛性脑瘫病人肢体矫形的主要手术,传统的软组织手术虽然不能降低高肌张力,但可矫正固定性挛缩和畸形.能降低肌张力的决定性手术是在神经部位手术,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和选择性周围神经切断术早期有部分的肌张力下降,由于降低了肌张力,使关节活动度和肢体控制能力增强,功能明显好转.[结论]手术前仔细分类,严格掌握各种术式的适应证,充分了解不同手术的潜在并发症,采用各种术式互补可提高手术治疗的综合效果,减少痉挛和畸形复发以及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术后加强功能训练也是治疗的基本方法.

  • 股骨偏心距和髋臼旋转中心对人工全髋置换术后关节功能影响的回顾性研究

    作者:徐广辉;郭开今;辛兵

    [目的]通过股骨偏心距及髋臼旋转中心手术后测量,探讨其变化对人工全髋置换术后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临床随访本院人工全髋置换术后患者87例(92髋),均为首次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平均随访时间2年1个月,测量手术后双髋关节X线片,比较术后假体股骨偏心距、旋转中心与解剖股骨偏心距、旋转中心符合率,对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进行Harris评分并分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股骨偏心距及髋臼旋转中心均恢复(A组)27例(29.35%),(B组)仅FO恢复23例(25.00%),(C组)仅HJC恢复31例(33.70%),(D组)FO及HJC均未恢复11例(11.96%),Harris评分优良率A组96.30%,B组为73.19%,C组为74.19%,D组为27.27%,Harris评分优良率A组与B组(P=0.039),A组与C组(P=0.029),A组与D组(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股骨偏心距及旋转中心的恢复对人工全髋置换术后关节功能有直接影响.

  • 内固定结合骨诱导活性材料颈后路融合术治疗寰枢椎失稳

    作者:吕琦;陈学明;周忠;王万明

    [目的]探讨不同内固定器材结合骨诱导材料行颈后路融合术治疗寰枢椎失稳的手术效果.[方法]对24例寰枢椎失稳的患者采用不同内固定器材结合骨诱导材料金世植骨灵行颈后路内固定植骨融合术,其中应用Apofix椎板钩融合19例,AOSYS融合5例,均植入骨诱导活性材料金世植骨灵.观察病人的植骨融合率、颈椎生理曲度、内植物的并发症及进行功能评定.[结果]经12~36个月(平均16个月)随访,所有患者均在3~6个月获得骨性融合,未发生内植物并发症,术前合并神经系统症状,术后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18例,明显改善5例,轻度改善1例.功能评定优20例,良2例,可2例;优良率为91.7%.[结论]采用Apofix,AOSYS内固定结合骨诱导活性材料治疗寰枢椎失稳,既可使寰枢椎立即获得稳定,又可获得长期的骨性融合稳定,是重新建立上颈椎稳定性和治疗寰枢椎失稳的有效方法.

  • 骨旁脂肪瘤临床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分析(文献综述附14例报告)

    作者:杨新明;石蔚;杜雅坤;孟宪勇;邹宇纬;刘肃;李化光

    [目的]结合文献探讨骨旁脂肪瘤的命名、病因、临床病理表现和影像学特点.[方法]将国内文献的20例一起列入临床资料分析,包括作者14例共34例术前均行X线摄片,18例行CT检查,4例行MRI检查.[结果]本病发生于任何年龄,成人多见,以四肢长管状骨为好发,其次发生于扁平骨(骨盆、肩岬骨、髌骨、肋骨)、不规则骨(胸椎、腰椎、骶尾椎)、短管状骨和跗骨;本病临床误诊率为41.17%,X线误诊率26.47%,CT及MRI诊断率100%;34例均手术切除,病理报告为脂肪瘤,3例低度恶变;随访2~10年,仅1例复发并恶变.[结论]骨旁脂肪瘤是佳的命名,病因未明,但与遗传和先天因素及创伤和炎症因素有关;病理表现为带骨蒂的脂肪瘤,细胞学形态为脂肪组织;影像学具有特征性表现.

  • 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加植骨术治疗腰椎峡部裂症

    作者:侯海涛;邵诗泽;谭远超;张恩忠

    [目的]观察应用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加植骨术治疗腰椎峡部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3年2月以来,使用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加植骨术治疗腰椎峡部裂症16例,男10例,女6例;年龄18~54岁,平均32岁.L4椎弓崩裂5例,L5椎弓崩裂11例,均为双侧病变.所有患者均明确主诉腰痛.采用后正中入路,暴露双侧病灶,将峡部裂中的纤维瘢痕组织彻底清除,咬除残端硬化部分至出血为止,髂后上棘取骨行峡部裂处局部植骨.安放空心加压螺钉固定.[结果]术后随访14~26个月,疼痛症状明显缓解,峡部裂处植骨骨性愈合,未见骨不连及内固定断裂.[结论]对于腰椎峡部裂症患者可以采用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加植骨进行峡部修复,避免脊柱多元节段融合术;空心加压螺钉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内固定装置.

  • 复合人工骨修复犬股骨头缺损坏死中再血管化与钙含量的关系

    作者:刘钢;彭吾训;邓进;龚跃昆;李世和

    [目的]观察骨形成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与异体脱抗原松质骨(allogeneic antigen-extracted cancellous bone,AACB)复合后修复股骨头坏死(femoral head necrosis,FHN)病灶清除区缺损,评价bFGF对FHN的再血管化作用及其与钙含量的关系.[方法]取18只杂种犬共36侧股骨头,建立液氮冷冻诱导性犬股骨头缺损坏死模型,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12侧.A组为空白对照,B组植入AACB/BMP,C组植入AACB/BMP/bFGF.每个股骨头内植入AACB约O.33 g,BMP约12.5 mg,bFGF约2 000 U.术后3、6和12周分批处死动物,每组每次处死2只.行组织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进行血管计数和血管面积图像分析、钙含量测定、并分析再血管化作用与钙含量间的关系.[结果]组织学观察,12周时A组以纤维结缔组织为主,B组多量新生骨组织形成,密度不均,C组股骨头骨缺损完全修复.血管计数和血管面积,C组术后3周移植物孔隙内大量血管增生,6和12周时血管数量和血管面积进一步增加,各时间点都大于A、B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钙含量,C组术后3周钙含量小于B组,12周时大于B组(P<0.05).再血管化作用与钙含量的关系,C组与B组比较,术后3周时再血管化与钙含量呈负相关,12周时呈正相关.[结论]AACB是生长因子的良好吸附载体,适宜新生血管长入.吸附有bFGF及BMP的AACB具有较强的再血管化能力,bFGF促进植骨材料吸收,加速新骨形成.这一疗法有望成为FHN治疗的一种手段.

  • 医用硫酸钙在家兔腰椎融合模型中的成骨能力

    作者:张健;吕厚山;刘海鹰;王会民;张森

    [目的]通过与自体髂骨进行比较,评价医用硫酸钙单独应用的成骨能力,并探讨其可能的成骨机理.[方法]建立家兔腰椎后外侧融合模型,以自身作为对照,双侧横突间植骨,左侧植入硫酸钙颗粒,右侧植入自体髂骨.于术后3、6、12周行X线、CT及组织学检查.[结果]术后3周,硫酸钙尚可见残留颗粒,自体骨完全降解;植骨区域内均可见到大量的破骨细胞,并有血管纤维组织长入.术后6周,硫酸钙完全降解,影像学检查两者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表现为局部骨密度增高,新骨成形;组织学检查两侧植骨区内均为大量的透明软骨形成,自体髂骨植骨区内可见散在的骨小梁结构.术后12周,组织学及影像学上二者没有任何的差别,两侧形成的骨组织与家兔的椎体骨组织结构相同.[结论]医用硫酸钙作为骨移植替代材料,除了具有良好的骨传导性外,硫酸钙可能还具有骨诱导性,其成骨能力与自体髂骨相当,医用硫酸钙单独应用可以取得良好的融合效果.

  • 双侧关节突关节切除诱发椎间盘退变的磁共振计量分析

    作者:黄宗强;刘尚礼;郑召民

    [目的]探讨新西兰大白兔腰椎关节突关节破坏诱发出椎间盘退变的核磁共振改变.[方法]30只新西兰大白兔,体重2.25~2.95 kg,雄性.随机分为骨性手术组和软组织手术组.软组织手术组仅骨膜下剥离L3~7的椎旁肌肉;骨性手术组完整切除L4、5双侧下关节突和L5棘突,保留L5、L6上关节突.骨性手术组L4、5、L5、6椎间盘为实验组椎间盘,上下相邻的L3、4、L6、7为自身对照组椎间盘.软组织手术组L4、5、L5、6椎间盘为实验对照组椎间盘.术后1、2、4及8个月行核磁共振检查.将实验所得的L3、4、L4、5、L5、6、L6、7 T2WI轴位像输入电脑,用KONTRON IBAS 2.0全自动图像分析系统分析图像中高信号区域面积占整个椎间盘面积的百分比(面积分数)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新西兰大白兔T2WI矢状位像上,髓核呈均一高信号.T2WI轴位像上,髓核高信号区域位于椎间盘中央,占椎间盘横截面积50%左右.养殖1个月与8个月面积分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随着术后时间延长,实验组椎间盘轴位像上面积分数变化显著,自身对照组次之,实验对照组小,相同时间3组之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相同组别术后不同时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脊柱失稳可以诱发椎间盘退变.髓核T2WI轴位像上面积分数减小能够较早反映出椎间盘退变.

  • 骨盆相关数据测量对髋臼发育不良髋臼定位的临床意义

    作者:杭柏亚;曲广运

    [目的]通过对中国南方50例单侧髋关节置换患者的全骨盆X线片相关数据的测量与分析,来验证JF Crowe在"Total hip replacement in congenital dislocation and dysplasia of the hip"(J.Bone Joint Surg.Am,1979,61:15-23)一文中提到的"股骨头颈交点与股骨头上缘的垂直距离跟坐骨结节下缘与髂骨高点的垂直距离的比率是20%"的准确性,进而提出国人髋臼发育不良真臼的正确定位.目前国内外尚无新的报道.[方法]测量股骨头颈交点与股骨头上缘的垂直距离(BC),测量坐骨结节下缘与髂骨高点的垂直距离(AD),计算BC与AD的比率.[结果]50例样本平均值为20.2%,与Crowe观察的结果吻合,其中女性为19.5%,男性为21.3%.[结论]对于髋臼发育不良或者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患者,对于真臼的定位可以按照这个比率进行正确的定位.

  • 颈椎后纵韧带胶原、蛋白多糖、钙含量变化的研究

    作者:吴小涛;许勇;陈晓钢

    [目的]通过定量测定颈椎后纵韧带总胶原、Ⅰ型胶原、Ⅱ型胶原、蛋白多糖和钙含量改变,探讨颈椎后纵韧带在颈椎病发病机理中的意义.[方法]收集脊髓型颈椎病下位颈椎后纵韧带15例作试验组,同年龄段正常下位颈椎后纵韧带10例作对照,Weossner法测定两组总胶原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Ⅰ型、Ⅱ型胶原含量;间苯三酚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多糖含量;甲基百里香酚蓝比色法测定钙含量;进行HE染色和Masson染色,对比观察后纵韧带的显微结构变化特点.[结果]试验组总胶原、Ⅰ型胶原和蛋白多糖含量低于对照组;试验组Ⅱ型胶原含量较对照组高;试验组Ⅰ型/Ⅱ型胶原比值低于对照组;试验组钙含量较对照组高,组间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结构显示试验组弹力纤维、胶原纤维肿胀,排列紊乱.[结论]颈椎病患者颈椎后纵韧带退变,总胶原、Ⅰ型胶原、Ⅱ型胶原、蛋白多糖和钙代谢发生紊乱,颈椎后纵韧带分子水平的生物化学变化与颈椎病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 痛点封闭注射治疗腰腿痛

    作者:牟雯雯;罗斌

    腰腿痛是脊柱疾患中复杂的临床综合征中为常见的症状,正日益成为严重影响人体健康的一类疾病,60%~80%的成年人均经历过不同程度的下腰痛.自2005年10月~2007年1月本门诊共诊治482例腰腿痛患者,对其中292例排除内脏源性及感染、肿瘤性腰腿痛,有明确腰背部压痛点者施行痛点封闭注射治疗,现将治疗方法与结果报道如下.

  • 截骨延长治疗超大胫骨纤维异样增殖症(1例报告)

    作者:曾祥伟;韦钢;黄绍欢;李红辉;张书先;蒙丰杰;陆炳德

    1 病例报告患者,男,8岁.5岁时左小腿疼痛,活动障碍,在当地医院照片检查诊断为左胫骨纤维异样增殖症,并做了刮除植骨术.2年后(7岁)又发现原手术区肿大,且较前明显增大,行走活动时疼痛,到当地上级医院检查,照片仍诊断左胫骨纤维异样增殖症,又做了一次病灶清除,植骨手术.术后1年余又发现手术区肿大,而且向外弯曲呈弧形,行走活动较前更差,要拄单拐才能行走,于2004年4月14日到本院住院治疗.查见小孩生长发育欠佳.左膝、踝关节屈伸功能尚好,小腿中段较膨大,向前外明显隆起呈弧形,X线片见左胫骨中段巨大弧形纤维异样增殖症改变,向胫骨两端延伸,长14 cm,中间大直径7 cm,经研究决定全肿瘤切除、上下端同时截骨延长会师中央的手术方法.入院第4 d在硬膜外麻醉下做了全肿瘤切除,切除肿物长14 cm,肿瘤大直径7 cm,大周长23 cm.

  • 峡部裂性腰椎滑脱椎间盘炎后自发性融合1例报道

    作者:吴华荣

    青少年峡部裂性腰椎滑脱患者发生脊柱炎或椎间盘炎的报道十分少见[1、2].腰椎滑脱患者在不稳定节段发生椎间盘炎后出现自发性融合现象,目前尚未见报道.

  • 脊柱感染诊断与治疗进展

    作者:陈新

    在我国,脊柱感染性疾病一直是影响人们身体健康的一个重要原因.随着影像诊断技术的发展和新一代抗生素的应用,其发病率有所下降.尽管如此,脊柱感染性疾病的处理还存在着许多缺陷.早期诊断、使用适当的抗生素、及时正确的手术仍然是治疗的关键.

  • 正确把握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后椎间融合问题

    作者:毛宾尧

    传统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压迫腰神经,出现马尾神经支的麻痹症状体征,可累及1个节段、2个节段甚至3个节段,少数还有累及更多节段;还有一侧与两侧神经根受压,其神经受压的症状体征更多而广泛.现代影像学能显示这种单节段和多节段发病.但真正有神经压迫症状、体征者,常见只有1个或2个节段.腰椎的影像学无论是X线或CT、MRI,其椎体的前后序列尚好,小关节对合正常,表明该段脊柱的稳定性良好,单纯摘除突出髓核能获得满意疗效,毋需采用椎间融合术.

中国矫形外科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