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中国矫形外科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Orthopedic Journal of China 중국교형외과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 主办单位: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十八医院
  • 影响因子: 1.5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8478
  • 国内刊号: 37-1247/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24-09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社
  • 出版地区: 山东
  • 主编: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负压封闭治疗慢性难愈合创面

    作者:许龙顺;陈绍宗;李学拥;李望舟;乔骋

    目的:评价负压封闭对慢性难愈合创面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8例慢性难愈合创面应用负压封闭治疗.结果:负压治疗后创面清洁迅速,5例创面经负压治疗后直接上皮化愈合,20例创面经植皮愈合,3例创面经局部皮瓣转移愈合,治愈率100%.结论:负压封闭技术是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处理慢性难愈合创面的新方法.

  • 膝关节骨关节病的关节镜诊断治疗

    作者:张春礼;王树森;李立文;颉强;李玉民

    目的:通过对79例84膝骨关节病的关节镜诊断治疗回顾性总结,探讨高效率、创伤小、疗效佳的方法.方法:采用关节镜微创技术,结合术前检查对膝骨关节病分为:软骨破坏型,滑膜炎型,游离体型及半月板型,依此施行有针对性,局限化手术治疗.结果:50膝得到1~2年9个月的随访,按膝关节综合评分表评分,优22%,良59%,可和差19%.结论:该方法具有创伤小,康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在病损严重的病例,全膝置换是进一步提高总体疗效的适宜选择.

  • 腘动脉闭合性损伤17例的临床分析

    作者:祁峰;金丽华;毛聚昌

    目的:探讨腘动脉闭合性损伤的特点、误诊原因.方法:观察血管损伤后的肢体血运变化的过程,分析误诊原因和治疗上的教训.结果:治疗成功7例.漏诊10例,其中肢体坏死7例,缺血性肌挛缩3例.结论:由于血运假象存在,本病容易漏诊,肢体坏死率高.密切观察血运变化、积极的血管探查与及时行深筋膜切开术是本病治疗的重点.

  • 滑动加压鹅头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56例报告

    作者:黄聚恩;王海景;马高峰;付耀峰;王万胜

    目的:报告应用滑动加压鹅头钉结合拉力螺钉固定小粗隆,辅以CPM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大粗隆外侧纵切口显露骨折处,先用拉力螺钉固定小粗隆,后置放滑动加压鹅头钉,术后第2d开始CPM锻炼.结果:本组56 例得到随访,骨折全部在6~8周内愈合,髋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无髋内翻发生.结论:滑动加压鹅头钉结合拉力螺钉固定小粗隆,辅以CPM锻炼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疗效可靠、骨折愈合时间短、关节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等优点;且手术简单,操作方便,便于基层医院推广.

  • 肱骨内上髁骨折致肘关节僵直的治疗

    作者:刘立峰;蔡锦方;孟庆丰

    目的:探讨Ⅲ°Ⅳ°肱骨内上髁骨折早期诊断处理失误造成的肘关节屈曲僵直的治疗.方法:利用肘后内侧切口取除骨折块并松解肘关节.术后早期持续锻炼肘关节治疗7例患者.结果:随访8月~6年,肘关节活动恢复正常.结论:本法治疗因Ⅲ°Ⅳ°肱骨内上髁骨折处理失误引起的肘关节僵直,长期随访疗效满意.

  • 摩托车驾驶员股骨远端骨折(附32例报告)

    作者:冀振亮;陈清海;李增怀;崔和平;谢红梅

    目的:研究摩托驾驶员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选择.方法:总结我院1988~1997年收治的32例摩托车驾驶员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多为酒后驾车的青年男性,25例为粉碎性骨折.26例患者有一种或数种合并伤.22例行手术内固定治疗.骨折愈合率为100%,优良率为65.6%.主要并发症为膝关节僵硬.结论:摩托车驾驶员股骨远端骨折损伤重,合并伤多,治疗效果差.手术治疗效果优于保守治疗,其中"L"形髁钢板是一种较理想内固定物.

  • USS治疗胸腰椎脊柱骨折

    作者:汤欣;孙康;黄辽江;姜长明

    目的:观察USS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15例病人平均随访12个月,通过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并与传统后路及前路手术进行比较.结果:USS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率为86%;脊柱后凸角、椎体压缩和椎管矢状径复原率分别为81%、95%和83%,其中后二者与传统后路手术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手术耗时及输血量亦明显低于传统前、后路手术(P<0.01).结论:模式化的USS操作简便,复位满意,三维固定牢固,是脊柱后路固定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关键词: 胸腰椎 骨折 USS
  • 小切口有限内固定加外固定器治疗胫腓骨骨折

    作者:肖元洪;胡四生

    目的:介绍小切口有限内固定加外固定器治疗复杂胫腓骨骨折的方法并对治疗结果进行评估.方法:255例中89例复杂胫腓骨骨折,采用小切口有限内固定(螺钉、钢丝、克氏针或丝线)后加外固定器固定.术后早期酌情纵向加压,外固定器动力化锻炼.结果:术后随访12~84个月,平均愈合时间4~5个月,再移位数5例(5.88%).结论:小切口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器治疗复杂胫腓骨骨折可以避免伤口并发症,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减少骨折延迟愈合、骨不连的出现,是治疗胫腓骨骨折的有效方法.

  • 新发骨关节结核248例临床分析

    作者:钱继杭;刘洪贵;黄培臣;于延兴

    目的:探讨近年骨关节结核的发病特点,总结诊断治疗经验教训.方法:分析248例近8年骨关节结核病人临床资料.结果:发病年龄<30岁组占40.7%,30~60岁组占50%,合并肺结核者占35.9%,83.4%的病例存在诊断延迟,93.5%的病例临床治愈,结论:骨关节结核发病人群呈现成年化发展趋势,合并肺结核者减少;重视早诊早治;化疗和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

  • 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开放粉碎骨折

    作者:曹前来;陈云丰;何志敏;徐龙江;杨海涛;王良意

    目的:介绍应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开放粉碎骨折38例的经验.方法:胫骨骨折部行简单的内固定,骨折远近端垂直胫骨内侧或外侧骨面分别拧入2枚螺丝钉,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固定.视伤口情况分别行Ⅰ期、延期或引流、冲洗全层缝合.结果:骨折位置功能良好.骨折愈合14~23周,2例骨不连.伤口甲级愈合20例;乙级17例;丙级1例.结论: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是治疗胫腓骨开放粉碎骨折的有效方法.

  •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髋臼骨折17例报告

    作者:杜敦进;张鹏程;王世松;朱鹤声;宋世堂;杜传林

    目的:探讨髋臼骨折切开复位的必要性、适应证、X线和CT价值及手术入路问题.方法:我院自1995年对17例髋臼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对其手术方法及治疗结果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按Matta复位标准和评分法,其复位满意率为76.5%,评分优良占81.8%.结论:根据X线、CT检查,确定手术指征、手术入路及内固定方式,严格手术操作,切开复位效果良好.

  • MRI在诊断颈椎损伤中的一项不足

    作者:程显堂;王玉斌

    目的:探讨用MRI诊断颈椎损伤,发现其不能反映出Hangman骨折.方法:对三年来116例颈椎损伤病例进行了X线平片和MRI对比分析、部分病例MRIC2区局部轴位薄层无间隔扫描.结果:116例颈椎损伤病例,X线平片全部明确诊断,MRI在检查12例Hangman骨折中,不能获得直接征象,占10.34%.结论:Hangman骨折的诊断确立与否,不能仅依赖MRI来完成.

  • 基因治疗在骨科疾病治疗中的探索性应用

    作者:孟国林;胡蕴玉

    基因治疗是随着对遗传性疾病认识的深入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而诞生的.基因治疗概念的提出是在80年代初期,随后获得了飞快的发展.90年代初期,随着世界首例腺苷脱氨酶(ADA)缺乏性重症免疫缺陷病的治疗获得了成功[1],基因治疗获得了临床治疗的批准,并进而推动了其他一些疾病的基因治疗的发展.

  • 糖皮质激素对关节软骨影响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昆鹏;陈百成

    在临床上,类风湿性关节炎及骨性关节炎是较常见的疾患.长期以来,在此类疾病的治疗上有很多方法,其中全身或关节内使用糖皮质激素是主要治疗方法之一,使用后能迅速缓解疼痛症状并改善功能.但是功能的改善常伴随着进行性的关节损害,因此多年来许多学者对糖皮质激素对关节软骨究竟能产生什么影响进行了大量有益的研究和探索.

  • 髌骨骨折内固定治疗的评价

    作者:修玉才;任先军

    髌骨骨折是关节内骨折,占全身各部骨折的1.65%[1],治疗上既要求达到骨折解剖复位,又要能抵抗影响骨折固定的应力,以利膝关节术后能够早期功能锻炼.因此,治疗方法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膝关节功能恢复.目前治疗方法有多种,尚未取得完全一致意见,本文就膝关节的解剖与生物力学特点以及国内外对髌骨骨折内固定治疗现状作一综述.

  • 氧自由基对软骨代谢的影响

    作者:许鹏;蔡乾坤;郭雄

    关节软骨是构成可动关节的重要结构,多种骨关节疾病都不同程度的存在有关节软骨损伤,尤其是类风湿关节炎和骨关节病.关节软骨自身修复能力很差,损伤后往往很难自愈,可引起长期的疼痛及关节功能障碍,给人们生活带来极大的痛苦和不便.由于骨关节疾病中软骨损伤的分子机理,尚未完全清楚,使得治疗和预防这些疾病比较困难.近有研究表明,减低关节内氧自由基的水平,可减轻关节软骨的损伤.本文就氧自由基与软骨代谢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神经生长因子对骨折愈合影响的研究进展

    作者:姚建华;时述山;李亚非

    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是由Levi-Montalcini R 在50年代初发现的第一个神经营养因子.NGF对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的生物效应,是维持和促进发生中的交感神经及来自神经嵴的感觉神经细胞的存活、分化和成熟以及执行功能.NGF在机体组织器官(包括脑)有广泛的分布,它在靶组织中的浓度与交感神经、感觉神经在靶区分支的密度和mRNA含量有关;而靶器官产生的NGF可诱使轴突朝特定靶器官方向生长.近年来随着对骨痂中肽能神经分布研究的深入,发现骨痂中有交感神经成份的神经肽Y(NPY)、小肠血管活性肽(VIP)和感觉神经成份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P物质(SP)等肽能神经长入[1,2].这引起人们的思考,骨痂中是否有诱使轴突长入的NGF,其在骨折愈合中有何作用?

  • 兔半月板纤维软骨细胞的培养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作者:潘险峰;林月秋;汤逊;周中英;赵稳兴

    目的:通过半月板纤维软骨细胞的分离、培养、鉴定,观察其生长特点,研究半月板生物学特性及其损伤修复的细胞学基础.方法:机械分离兔半月板软骨,胰蛋白酶、胶原酶联合消化,10%FBS的DMEM中原代和传代培养,倒置显微镜动态观察细胞形态及生长情况,GAG、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结果:培养细胞呈多角形,有突起,富含分泌颗粒,GAG、Ⅱ型胶原染色阳性,细胞线粒体和内质网发达.结论:培养的细胞保持了体内纤维软骨细胞的基本特性.

  • 骨髓基质细胞体外增殖后移植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作者:董启榕;戴涟生;郑祖根

    目的:用组织工程的方法将骨髓基质细胞体外培养增殖后植入软骨缺损,观察关节软骨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抽取兔骨髓基质细胞体外培养增殖后,将其与Ⅱ型胶原凝胶相结合,植入到兔膝关节实验性关节软骨缺损中,对照组的缺损分别置入与髓腔血混合的Ⅱ型胶原凝胶、单纯Ⅱ型胶原凝胶或不作任何处理,术后4、8、12周取材观察及组织学检查.结果:术后4周,实验组的缺损由透明样软骨样组织充填,术后12周,软骨及软骨下骨组织基本修复;在对照组缺损,软骨下骨在术后12周亦基本修复,但表层软骨主要由纤维组织修复.结论:骨髓基质细胞来源丰富,采集方便,经体外培养增殖后,足量的未分化细胞与Ⅱ型胶原凝胶载体相结合,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效果较好.

  • TGF-β对胎兔颅骨成骨样细胞体外成骨作用

    作者:唐康来;杨柳;吴梅英;许建中;卢卫忠

    目的:探讨TGF-β对胎兔颅骨成骨样细胞体外成骨作用.方法:显微相差动态观察、细胞增殖计数、ALP活性测定及骨结节计数观察TGF-β体外成骨作用.结果:TGF-β对该细胞的增殖,低剂量有促进作用,高剂量有抑制作用.TGF-β(在3~7d)对ALP活性有促进作用,并呈一定的时效和量效关系.TGF-β低剂量对骨结节形成有促进作用,高剂量时为强有力的抑制作用,与剂量有相关关系.结论:TGF-β对胎兔颅骨成骨样细胞体外成骨表现为双相作用.

  • 脊髓损伤后一氧化氮含量及一氧化氮合酶活性的变化与脊髓水肿的关系

    作者:邵擎东;肖建如;包聚良;贾连顺

    目的:为了探讨脊髓损伤后一氧化氮(NO)含量及其合酶(NOS)活性与脊髓水肿的关系.方法:测定不同程度脊髓损伤后NO含量及NOS活性的变化,同时测定脊髓组织含水量.结果:随着损伤程度的增加,NO含量及NOS活性均增加,脊髓组织水肿增加.结论:脊髓损伤后NO含量及NOS活性增加,与脊髓组织的水肿密切相关,提示NO参与了脊髓伤后的病理生理改变.

  • 干骺端骨膜环切对长骨生长的影响

    作者:镇万新;王巨;苏晓琳;马乐群;朱杰诚;代成甫;杨大志

    目的:通过实验研究观察干骺端骨膜环切对新西兰兔长骨生长的影响.方法:兔龄7~8周幼兔右侧股骨及胫骨为实验侧,施行骨膜环切术,左侧为对照组.应用实体骨标本测量、组织学、ECT及X线照片等方法观察本方法对骨骺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环切侧股骨与胫骨长度分别比对侧平均增长4.3mm与4.0mm,有显著性差异,两侧骨横径测量无显著性差异.环切处骨膜8~16周再生愈合.实验侧与对照侧骨骺闭合时间无差别.组织学及ECT观察实验侧骨骺生长代谢明显增强.结论:骨膜环切能促进兔长骨生长,不刺激骨骺提前愈合.

  • 急性颈髓损伤围手术期处理探讨

    作者:张国亮;蔡启卿;于耀宇;郭宁国;强晓军;冯明录

    目的:探讨急性颈髓损伤围手术期处理,为降低手术危险性、促进功能康复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1989~1999年收治50例手术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6.4%.术中,院内无死亡病人.按Frenkle标准优良率为86.95%.结论:急性颈髓损伤病人病情复杂.术前对病人并发症、并发病积极处理,严格掌握手术时机.

  • 锁骨外端移位骨折的生物性内固定

    作者:王明华;顾晓晖

    目的:研究新型生物性内固定手术方法治疗锁骨外端移位骨折.方法:根据肩部的解剖生理和生物力学设计锁骨外端移位骨折的内固定手术新方法.先切开复位,然后采用生物可吸收缝合线或粗丝线经锁骨近折段和喙突穿孔,顺喙锁韧带纤维走向修复韧带以重建锁骨在垂直方向的稳定,后在锁骨远折段钻骨孔,经孔缝合结扎固定,保证锁骨骨折有良好对位并恢复在水平方向的稳定.结果:14例病人术后随访6~24个月,骨折愈合良好,内固定稳定,不影响肩锁关节的活动,无明显并发症,避免了金属内固定的二次拆除手术,全部病例肩关节活动度恢复正常,疗效优良.结论:应用生物可吸收缝线或丝线,按解剖结构和生物力学原理重建喙锁韧带治疗锁骨外端移位骨折,固定确切,疗效满意,不需二次手术.

  • 椎弓根钉治疗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

    作者:谢文龙;周国顺;贾连顺

    目的:评价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76例应用椎弓根内固定系统(Dick、RF或AF,治疗的胸腰段骨折患者术前、术后和随诊时的临床表现、X线片和CT.平均随访16个月.结果:76例患者伤椎椎体高度比和Cobb′s角分别是术前0.48,28.5,术后0.91,6.5,随诊0.71,14.5.在随访时有不同程度的丧失.结论: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是治疗胸腰段骨折的有效方法,但后期仍存在一些问题.

  • 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骨折的并发症及防治

    作者:张余;尹庆水;权日;昌耘冰;夏虹

    目的:探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ADF)治疗四肢骨折的并发症及防治措施.方法:对1995年7月~1997年7月,我院以ADF治疗112例四肢骨折患者,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发生钉口疼痛7例,骨折错位4例,钉道感染2例,关节僵硬3例,假关节1例,神经损伤2例.结论:主要原因是对手术适应证,该器械的设计特点及要领的掌握不好;在手术操作中不规范;术后护理和功能锻炼的指导失误.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 前内侧钢板固定治疗胫骨骨折

    作者:张根福;赵钢生;鲍丰;冯晓东

    目的:探讨胫骨骨折的张力侧.方法:对用钢板螺钉固定于胫骨内侧面的胫骨骨折3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22例、女9例,年龄17~63岁,左侧20例、右侧11例.车祸伤24例,跌伤7例.横形骨折10例,粉碎性骨折21例.用普通钢板固定18例,加压钢板固定13例.切除小腿前内侧被胫骨骨端顶压而缺血失活的皮肤,并作减张缝合.结果:所有骨折固定术后骨折端紧密接触,未见骨折端张开.随访10个月~2年,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8周.膝踝关节功能完全恢复,小腿皮肤无坏死感染.结论:胫骨骨折的张力侧位于胫骨的前内侧,钢板螺钉应安放在胫骨的内侧面,并不会引起皮肤坏死,且具有生物力学和生物学的优势.

  •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影像学诊断与分类

    作者:宋海涛;贾连顺;袁文;仉斌

    目的:进一步讨论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影像学诊断和分类.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26例139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依据Atlas标准进行分类并比较其稳定性,对照了三种影像学诊断方法的优势及不足.结果:Atlas分类A型14例次,B型79例次,C型11例次,D型19例次,E型16例次.X线平片能发现大多数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但易漏诊、误诊;CT可准确显示椎体后缘、游离骨折片或椎间盘凸入椎管的程度;MRI能清晰显示韧带、椎间盘和脊髓变化.结论:对怀疑或X线已诊断的胸腰椎骨折应常规作CT检查,MRI可作为判定脊髓损伤程度的补充.

  • SLSEP对31例肋间血管神经转位术治疗截瘫疗效的评估

    作者:王志伟;张少成;崔义;禹宝庆

    目的:探讨陈旧性脊髓损伤截瘫患者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Short Latency 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LSEP)的变化及其与手术疗效的关系.方法:对施行肋间血管神经转位手术的31例患者于手术前后进行SLSEP检查,分析其变化.结果:31例均得到术后平均2.5年以上的随访.患者术前SLSEP检查结果均异常或消失,术后SLSEP改善者12例,9例功能恢复良好(Franckel D级),另3例恢复较好(C级);术后SLSEP无明显变化者19例,其中3例恢复较好(C级),15例恢复不佳(B级),1例无效(A级).但26例患者的排尿功能均恢复或部分恢复.结论:患者手术前后SLSEP的变化同该手术的临床疗效相关,但不能完全反映其排尿功能的恢复程度.

  • GSH髁上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粉碎骨折

    作者:尹峰;黄洪月;印心奇;徐根宝;孙万驹

    目的:总结GSH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粉碎骨折的效果.方法:18例股骨远端骨折采用GSH钉固定,骨折按AO/ASIF分类:A型11例,C型7例.A型骨折采用闭合复位,C型骨折采用开放复位,髁间用2枚6.5mm螺丝钉固定.结果:平均手术时间为246min,平均手术出血量为27.4ml;平均随访10.5个月,16例骨折正常愈合,1例骨折不愈合,1例延迟愈合,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4.5个月;平均膝关节活动度为98°,A型骨折101°,C型骨折93°;2例钉尾外留过长,膝关节屈曲时撞击髌骨产生疼痛;1例骨折端内翻8°.结论:GSH交锁髓内钉可有效治疗股骨远端髁上或髁间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固定牢靠、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

  • 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评价

    作者:区国集;陈友明;龙朝仪

    目的:分析应用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 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我院从1997年4月~1999年8月用DHS内固定治疗29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分类、手术方法、术后处理及疗效进行评价,平均随访1年3个月.结果:所有病例术后完全随访,骨折愈合,无髋内翻、下肢外旋及短缩畸形,患髋关节功能优良率达89.6%,疗效肯定.结论:DHS内固定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理想方法.

  • 颈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在颈椎的应用

    作者:吴战勇;孙先泽;孔建军;赵贵群;曹在民

    目的:介绍颈椎弓根螺钉的应用方法和适应证,为临床提供应用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7例应用颈椎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的患者手术前后的临床表现及X线.结果:17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平均12个月,固定节段均达骨性愈合,神经功能不同程度恢复,临床效果满意.结论:颈椎弓根内固定能达到固定坚固及有效的椎管减压,有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是一种良好颈椎内固定方法.

    关键词: 颈椎 椎弓根 固定
  • 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的治疗探讨

    作者:邵顺建;宋展昭;李春霞

    目的:通过治疗19例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就其治疗方法、手术入路及并发症进行探讨.方法:1985~1988年,共收治此类损伤19例,将其分为4型,Ⅰ型3例,Ⅱ型6例,Ⅲ型1例,Ⅳ型9例,根据各类分型的不同创伤病理改变,对其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结果:经短1年,长14年随访,19例中,疗效优12例,良2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为74%.结论:治疗效果的关键是对此类病的正确认识和处理,髋关节后侧切口是手术治疗的主要手术途径.并发症的出现与创伤的严重程度有关.

  • 单侧成角度外固定器治疗老年性股骨转子间骨折

    作者:刘树民

    目的:探讨单侧成角外固定器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中的影响因素及操作技术.方法:临床应用56例,男26例,女30例,平均年龄63岁.随访6~36个月,平均14个月.结果:本组骨折全部愈合.髋关节功能根据Merle D'Aubigne评分方法,优38例,良15例,优良率94.6%.结论:本外固定器优点在于:手术创伤小,固定效果可靠,能早期下床活动,且近端固定针之间呈一定角度,充分防止了固定针的松动脱出及穿入髋臼.

  • 儿童套状髌骨骨折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易志坚;陆锡平;鲁胜武;孙传友;曹家树;侯铁胜;张春才;许硕贵;王家林

    目的:回顾性地研究了6例儿童套状髌骨骨折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6例儿童套状髌骨骨折的诊断和三种手术方法进行总结和讨论.结果:6例病人术后随访6个月~4年,骨折均骨性愈合,仅一例陈旧性骨折遗留膝关节屈曲受限.结论:早期诊断和术中解剖复位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 防旋加压髓内针在股骨干中下段骨折中的应用

    作者:王巨;肖德明;谢伟平

    目的:测试作者研制的防旋加压髓内针(antirotated compressive intramedullary nail,ACIN)的生物力学性能及探讨其在股骨干中下段骨折的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14根成人股骨标本分成两组,制成中下1/3骨折模型,一组置入ACIN及梅花针,另一组置入双Ender钉,在SWD-10实验机上进行非破坏性的三点弯曲实验,在MTS实验机上进行破坏性的扭转实验.临床应用18例,包括股骨干中下段的横形、斜形、螺旋形及粉碎性骨折.结果:ACIN组的大扭距和弯曲刚度明显优于梅花针组和Ender钉组(P<0.01).全部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9~27个月(平均14.5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按照Klemm功能恢复分级标准,总优良率100%.结论:(1)ACIN设计合理,其防止远侧骨折段旋转及抗弯曲的能力能够满足临床需要,可以用于治疗股骨干中下段骨折.(2)手术操作简单,术中不需要X线机监视,便于推广.(3)ACIN有一定的加压作用,有利于骨折的愈合.

  • "M"形克氏针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

    作者:玉素甫;海热提;买苏木;甫拉提;孙吉英

    我科在广泛应用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的基础上,自1995年3月~1998年10月使用自制"M"形克氏针治疗髌骨骨折32例,取得较好效果.

  • 人工腱修复髌韧带效果观察

    作者:李祥明;段朝周;李其训;王铁丹;肖应庆;杨润杰;农国祥

    髌韧带断裂后膝关节的功能将受到很大影响,而对断裂的髌韧带尤其是陈旧性髌韧带断裂修复较困难,修复后拉力降低,对伸屈膝关节功能也有不同程度的限制.

  • 鹰嘴部孟氏骨折的诊断与治疗(附36例报告)

    作者:黄国忠;莱浙军;韦敢;尤瑞金

    我院自1985~1998年收治120例孟氏骨折,其中鹰嘴部孟氏骨折36例经手术治疗,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小型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

    作者:孔庆迎;王卫东;宋宏亮;孙义峰;马巧霞

    自1996年8月~1999年12月,采用小型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86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 胸腰椎脊柱骨折治疗的进展与问题

    作者:叶启彬

    自从1975年CT引入用于脊柱外科后,对脊柱外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也使脊柱骨折的形态学诊断成为可能,使脊柱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更为科学.

  • 四肢开放骨折治疗新进展

    作者:邓昌;郭炜

    开放骨折的治疗仍是目前创伤骨科中极为棘手的问题.迄今,经历了以下4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指20世纪初,治疗的目的主要是挽救病人的生命;第二阶段是二次大战期间,治疗的重点是保存肢体;第三阶段是60年代中期,治疗的重点是防治感染;第四阶段是指是70年代以来,治疗的目的是如何大限度地保留肢体的各种功能.

  • 老年髋部骨折综合锻炼方法的临床设计与应用

    作者:郑光峰;徐厅梅;李晓彤;朱云杰;叶梅;徐洁;周慧

    我科自1995年以来,对年龄在60岁以上40例髋部骨折患者运用了综合功能锻炼的方法,维持了患肢的良好肌力,促进了骨折的愈合,同时增强了老年患者的体质,减少了老年患者卧床牵引过程中的并发症,收到较好的临床效果.

  • 经口咽治疗环枢椎脱位伴截瘫护理配合

    作者:何志晶;赵丽岩;李晓光

    1 病例报告患者,女,16岁,缘于1年前晨起时自觉颈部疼痛,活动受限,自以为"落枕"故未介意,以后疼痛逐渐加重,颈部出现畸形,伴右侧肢体活动受限,左侧肢体麻木,并在他院以"环枢椎脱位"行"环椎后弓切除,术中C型臂X线机监视下复位术".因未能复位,术后颈部疼痛,畸形无变化,四肢及躯干麻木无变化,瘫痪渐加重,偶觉呼吸因难,为进一步求治而来我院.病史中无视物模糊,二便尚能控制.诊断:(1)齿状突骨折畸形愈合,(2)环枢椎脱位,(3)四肢不全瘫痪.

  • 可重建的松质骨骨水泥修复跟骨骨折的抗压强度研究

    作者:丁小谋

    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是一种复合型骨折,发病率高,病程长,术后足部长时间不能负重.目前的治疗方法因骨质和软组织损伤较重而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许多病人因骨折粉碎严重使治疗非常棘手.

  • 中国人民解放军骨科中心--第三○四医院骨科

    作者:侯树勋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4医院骨科创建于七十年代,近十年来得到迅速发展.1995年,经总后勤部卫生部批准成立全军骨科中心,已成为拥有103张床位、近500m2实验室的临床教学科研基地,在军内外有较大影响.

  • 2000年海峡两岸矫形外科学术研讨会纪要

    作者:赵汉平;骆刚

    2000年海峡两岸矫形外科学术研讨会于2000年6月5~9日在山东泰安召开,会议由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编辑部、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肢体残疾专业委员会、台湾高雄博正骨科医院联合主办.大会收到论文150余篇,论文质量和学术水平较高,部分论文达到国内和国际先进水平.来自大陆、台湾和香港的200余名代表就近年来矫形外科新技术、新方法、新经验作了发言和交流,对以下问题作了重点讨论:

  • 桡侧副血管蒂前臂外侧皮瓣的解剖学基础

    作者:杨运平;徐达传;许本柯

    目的:为桡侧副血管蒂前臂外侧皮瓣移植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45侧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上肢标本上观察了桡侧副动脉的来源、走行及其在肘关节部位的分支、分布和吻合.结果:桡侧副动脉在距肱骨外上髁(7.7±1.0)cm处分为掌侧支和背侧支,背侧支在肱骨外上髁上方(1.4±0.3)cm处分为前支和后支,前支跨越肘关节到达前臂,以2~4个皮支分布于前臂外侧的皮肤,其分支点外径为(0.8±0.2)mm,前支在桡骨颈平面和桡侧返动脉相吻合的占72%,可切取的皮瓣面积约15cm×5cm.结论:以桡侧副动脉为蒂的前臂外侧皮瓣转位可修复肘部、上臂和颈部的软组织缺损,亦可吻合血管游离移植修复手、足部和面颈部的软组织缺损,还可形成臂外侧下部、前臂外侧大型皮瓣或复合组织瓣,修复大面积的软组织缺损.

  • 跟骨骨折复位器的设计和临床应用

    作者:王汝武;衣英豪;冯承泉;刘汝玉;王相如

    目的:研究跟骨骨折复位器的有效性和适应证.方法:自1997年1月采用自行设计的复位器治疗复杂跟骨骨折16例.结果:经12.5个月随访,优良率87.5%.结论:该复位器符合力学原理,对骨折复位确切,经皮穿针创伤小,治疗后不影响踝关节活动,使用方便;适用于舌状骨折及骨碎块较大的压缩性骨折中Bohler角明显减少者;跟骨轴位增宽者辅以双手掌对扣挤压复位.

  • 双臂桥式胫腓骨骨折复位外固定架的设计应用

    作者:李新军

    目的:探讨创伤小的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骨折.方法:在胫骨结节,胫骨下端或跟骨上各横行穿1根钢针,安装固定架通过旋转螺杆、旋转足托、布带或小夹板压垫法矫正骨折端的重叠、旋转、成角及侧向移位.结果:骨折愈合率100%,病人膝、踝功能正常.结论:本外固定架创伤小,适用于各段胫腓骨骨折或合并小腿筋膜间隔综合征的患者.

  • 病历摘要(六)

    作者:毛宾尧

    患者女性,73岁,家务.跌倒致右髋部疼痛、活动受限3h入院,患者做家务时向后跌倒,右臀着地,即出现右髋部疼痛,不能站立及行走.神志清楚,右髋拒按,活动障碍.X线片显示右股骨颈骨折(头下型).既往无咳嗽、咳痰病史,无肺结核、肝炎病史,无高血压心脏病及糖尿病史.

  • 盐酸乙哌立松治疗颈肩痛腰背痛临床疗效评价

    作者:谢宁;曹师锋;王诗波;宋滇文;何海龙;贾连顺

    目的:评价盐酸乙哌立松对骨科常见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由7家医院同时收集了采用单独口服盐酸乙哌立松和加用其他药物两种方法治疗的138例患者,记录两组的治疗效果和副作用.结果:对于颈肩痛和腰背痛等疾病的常见症状,单一组和联合组均可取得80%以上的有效率.病情轻者单一组即可取得良好疗效,病情重者联合组效果更好,但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副作用发生率为1.45%.结论:单独应用盐酸乙哌立松就可获得很高的有效率,与其他药物联合服用,可使其有效率进一步提高.盐酸乙哌立松的安全性很好,副作用发生率低.

  • 小腿截肢术后残肢与假肢接受腔适配问题的探讨

    作者:高伟;高铭洙;朱力波;张明贵;曹云

    目的:探讨截肢手术后的残肢与现代假肢接受腔相适配因素.方法:对本院近五年收治的46例(截肢29例、残肢修整17例)患者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从病例分析中发现需行残端修整者达36.9%,其中小腿残肢修整又占全部残肢修整中的大多数58.8%.结论:目前仍有较大比例的截肢手术方法欠妥,应重视截肢平面选择和残端处理.

中国矫形外科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