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中国矫形外科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Orthopedic Journal of China 중국교형외과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 主办单位: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十八医院
  • 影响因子: 1.5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8478
  • 国内刊号: 37-1247/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24-09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社
  • 出版地区: 山东
  • 主编: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颈椎挥鞭样损伤的MRI特征与临床意义

    作者:李开成;谢幼专;林涛;韩永顺;余强

    [目的]探讨颈椎挥鞭样损伤的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30例手术治疗的急性颈椎挥鞭样损伤纳入研究,以手术结果为参照,从椎前筋膜、前纵韧带、椎间盘、椎骨、后纵韧带、颈髓、颈后韧带复合体、颈椎稳定性方面回顾性分析其MR表现.[结果]椎前筋膜出血水肿(27例,90%),MRI上表现为椎前筋膜增厚肿胀伴信号改变,于T1WI序列上呈稍低信号、等信号或稍高信号,于T2WI及STIR序列上呈高信号;颈椎前纵韧带断裂(27例,90%),手术显示47个断裂平面,MRI上27例显示33个断裂平面(70.2%),表现为线状或斑点状异常信号改变,T1WI序列上等信号、T2WI及STIR序列上高信号;椎间盘损伤(30例,100%),MRI显示形态信号改变;颈椎骨折(6例,20%),MRI全部显示;颈椎后纵韧带断裂(12例,40%),手术显示15个断裂层面,MRI上显示8例11个断裂层面(73.3%),表现为线状或斑点状异常信号改变,T1WI序列上等信号、T2WI及STIR序列上高信号;MRI上还显示颈椎骨挫伤(4例,13.3%);颈椎不稳(25例,83.3%);颈髓损伤(25例,83.3%);颈后韧带复合体损伤(25例,83.3%).[结论]颈椎挥鞭样损伤的MRI表现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与临床表现相结合可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

  • 后路单间隙融合双节段固定治疗Denis B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作者:赵正琦;孙先泽;任亮;张利民;刘艳兵;侯树兵;李锋

    [目的]总结采用后路单间隙融合双节段固定治疗伴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的Denis B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1月~2009年3月,采用后路单间隙融合双节段固定治疗Denis B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31例.其中男21例,女10例;年龄17 ~61岁,平均35.5岁.均伴有不同程度脊髓压迫症状.31例均为单节段椎体骨折,其中Tu4例,T129例,L114例,L24例.伤后距手术时间6h~3d,平均2.4d.观察手术前后及随访阶段均以骨折椎体为中心摄正、侧位X线片.了解术后及随访期间骨折复位丢失情况,有无内固定折断,椎弓根钉松动、拔出,椎弓根钉或内固定圆棒折断等.按美国脊髓损伤协会标准评价神经功能.比较术后1周、术后12个月椎体成角、上下终板成角有无差异,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切口均Ⅰ期愈合.31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4~48个月,平均26个月.术后1周及术后12个月椎体成角、上下终板成角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与术后1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术后随访期间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发生,植骨融合良好,无植骨不融合、骨吸收、椎体塌陷等情况.[结论]后路单间隙融合双节段固定是治疗Denis B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有效方法.

  •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配合中医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40例

    作者:党兴;易洪城;熊屹;唐良华;周长林;郭朝堂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技术配合中医辨证分期内外用药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IF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0例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20)和对照组(n=20).治疗组采用PFNA内固定术与中医辨证分期内外用药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PFNA内固定术进行治疗,从总体疗效观察结果对患者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在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评价结果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治疗组疗效较对照组优越.[结论]采用PFNA内固定术与中医辨证分期内外用药相结合的方法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促进骨折愈合、改善患肢活动功能的积极作用.

  • 保留残束重建前交叉韧带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王韶峰;焦学军;戴志刚;朱兵;刘儒森

    [目的]探讨保留前交叉韧带残束在重建前交叉韧带中的近期临床疗效及意义.[方法]2006年10月~ 2009年10月保留残束重建前交叉韧带39例,其中运动伤3例,交通事故伤24例,生活扭伤12例.男27例,女12例,年龄18 ~52岁,平均31岁.关节镜下发现前内侧束断裂13例,后外侧束断裂26例;在股骨髁间窝处ACL上止点断裂29例,在胫骨止点断裂10例.采用半腱肌、股薄肌肌腱重建单束前交叉韧带,均保留原前交叉韧带残束,胫骨端、股骨端采用可吸收挤压螺钉固定.[结果]本组39例患者术后均得到随访13 ~28个月,平均24个月,膝关节功能均得到明显改善,稳定性增强.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术前平均70.5分,终末随访平均93.8分,术后提高23.3分.前抽屉试验阴性39例;Lachman试验阴性37例,弱阳性2例.按BRISTOL膝关节评分系统对术后疗效评分,优35例,良4例.[结论]对于前交叉韧带部分纤维束断裂患者行关节镜下保留残束的重建,能够促进移植韧带的再血管化及本体神经感受器的建立,有利于术后膝关节早期的康复训练.

  • 肩锁固定和喙锁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比较

    作者:张伟伟;王诗波;冯彦华;骆宇春;许斌;季航宇;樊嵘

    [目的]比较肩锁固定与喙锁固定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为临床上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年1月~2011年6月本院收治的138例符合研究标准的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82例采用肩锁固定(Link Wolter钩钢板固定28例,AO钩钢板固定54例),男53例,女29例,年龄(32.7±7.1)岁,左侧44例,右侧38例.56例采用喙锁固定(喙锁螺钉固定2例,双Endobutton 固定18例,钛缆22例,可吸收人工韧带固定14例),男37例,女19例,年龄(34.2±8.4)岁,左侧29例,右侧27例.术前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分别对两组患者术后X线片、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38例患者的随访时间8~39个月,平均22个月.根据术后的影像学结果、临床疗效结果及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两组在影像学表现、上肢肌力、肩部疼痛、肩关节活动度及术后并发症方面均无明显差异.肩关节功能评定参照Karlsson标准,肩锁固定组:优57例,良21例,差4例,优良率为95.12%;喙锁固定组:优43例、良11例、差2例,优良率为96.43%.[结论]肩锁固定与喙锁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疗效无明显差异.因此临床上肩锁关节脱位的治疗不强求采用肩锁固定或是喙锁固定,可根据患者病情、所在医院的条件及术者对不同手术方法的熟悉程度等条件来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 椎弓根钉内固定并不同植骨方法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临床分析

    作者:张鹏;王丽雅;魏开斌

    [目的]通过对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不同植骨方法治疗不同程度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探讨椎体植骨的适应证和必要性.[方法]通过104例病例回顾分析,根据影像学结果,比较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椎板间植骨和单纯内固定无植骨的术后即时及随访时的临床效果.[结果]椎体压缩≤Ⅱ度时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组椎体前、后缘高度,后凸成角较术前矫正良好,但与椎板间植骨组和单纯内固定无植骨组比较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椎体压缩≥Ⅲ度时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组椎体前、后缘高度,后凸成角较术前矫正良好,并且与椎板间植骨组和单纯内固定无植骨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与其他植骨方法比较能即时增加椎体骨容量和脊柱前中柱的抗压稳定性,有效填充严重压缩导致的椎体内骨缺损,防止远期矫形丢失及内固定失效.

  • 前交叉韧带单束重建中两种股骨隧道制备方法的疗效比较

    作者:张强;张抒;李瑞;刘亚

    [目的]比较前交叉韧带单束重建中不同的股骨隧道制备方法对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自2005年6月~2010年10月,采用自体半腱肌、股薄肌肌腱单束单隧道重建前交叉韧带140例,其中85例采用经胫骨隧道建立股骨隧道,55例采用经前内侧切口建立股骨隧道.通过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和屈膝30°位KT-1000前向松弛度对手术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至少12个月.术后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和KT-1000前向松弛度均较术前有改善.而术后经胫骨隧道组和经前内侧切口组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和KT-1000前向松弛度方面比较无踢显差异.[结论]前交叉韧带单束重建术中经胫骨隧道建立股骨隧道与经前内侧切口建立股骨隧道两种方法可达到相同的治疗结果.

  • Gustilo Ⅲ型胫骨开放骨折创面覆盖时机的探讨

    作者:郑晓勇;赵东升;马远征;张智;黄爱文

    [目的]探讨GustiloⅢ型胫骨开放骨折创面覆盖的佳时机和方法.[方法]对2005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GustiloⅢ型胫骨开放骨折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其创面覆盖的时机、方法及愈合情况、并发症及下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31例患者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4.5个月(12 ~ 34个月).平均33.5岁(15 ~ 52岁).伤后就诊时间平均为3.5 h(1~12 h).骨折部位:近端1/3 6例,中段15例,远端1/3 10例.Gustilo分型:ⅢA型8例,ⅢB型13例,ⅢC型10例.AO分类:A1型3例,B2型6例,B3型5例,C1型6例,C2型7例,C3型4例.创面—期闭合11例,VSD治疗后再次清创延期闭合20例.局部旋转皮瓣6例,腓肠肌皮瓣7例,腓肠神经营养皮瓣2例,游离皮瓣4例,游离植皮12例.外固定架固定5例,钢板螺钉内固定21例,不扩髓髓内针内固定5例.一期植骨4例,骨不连、骨缺损植骨2例.并发症方面:局部浅层感染2例(一期闭合组、延期闭合组各1例),经VSD治疗后感染控制,创面及骨折愈合,慢性骨髓炎1例(延期闭合组),经冲洗引流并清除局部死骨后窦道闭合,二期行局部植骨,骨折愈合.[结论]对于GustiloⅢ型胫骨开放骨折,一期闭合创面不会增加创面的感染率,还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了手术次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压力,但适用于有相当临床经验及有显微外科技术基础的单位开展.延期闭合创面可以减少游离皮瓣等技术的应用,降低了手术难度,相对也减少了皮瓣切取所带来的副损伤.术后早期积极的康复功能锻炼能够帮助取得满意的疗效.

  • 胸椎骨折内固定术后亚急性上行性脊髓损伤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作者:袁凯;王吉兴;徐波;任海龙;陈建庭

    [目的]探讨胸椎骨折内固定后亚急性上行性脊髓损伤的临床特点与发病机制.[方法]通过观察本院1例T5骨折内固定术后亚急性上行性脊髓损伤病例,结合国内外相关新文献,分析胸椎骨折后亚急性上行性脊髓损伤的可能发病机制、临床症状及影像学特点.[结果]该例患者在术后第9d出现截瘫平面上升症状,上升达12个节段,术后第22d患者因呼吸衰竭死亡.[结论]亚急性上行性脊髓损伤为胸椎骨折后一种罕见而预后极差的并发症,全脊髓MR检查有助于评价脊髓变化的水平.

  • 胸腰椎骨折伤椎固定技术的临床应用及疗效分析

    作者:李军民;张仲子;查天文;任云峰;贾福;吴中雄

    [目的]探讨采用附加伤椎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方法,分析其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8月~ 2010年8月采用附加伤椎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57例,术后在侧位X线片上测量术前、术后伤椎前缘高度,伤椎后凸角度.定期随访,了解神经功能恢复、骨折愈合及内固定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满意的复位,术前本组后凸Cobb角3°~40°(22.5°±3.6°),术后-3°~-5°(-3.1°±0.4°);术前椎体前缘高度为正常的50.0% ~78.7% (55.2% ±10.7%),术后高度恢复至正常的90.5% ~ 100% (95.3%±5.0%);术后半年49例神经功能B~D患者中,46例有1~2级的恢复,3例无恢复,术后1年以上复查X线片椎体高度无丢失,内固定无松动.[结论]采用附加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满意.

  • 手术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10例临床观察

    作者:王国伟;于永杰;窦洪磊

    [目的]探讨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手术方式和术后疗效.[方法]自2007年1月~2011年1月手术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10例,术后随访9个月~4年,平均26个月.[结果]10例患者均骨折愈合,肘关节稳定,无疼痛.肘关节屈伸幅度平均120°,前臂旋转幅度平均110°.[结论]肘关节恐怖三联征虽然治疗困难,预后差,但是及早诊断,尽可能恢复骨性及软组织解剖结构,早期功能锻炼,仍可达到满意效果.

  • 三点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

    作者:范锡海;韩瑛光;范克伟;蔡国栋

    [目的]探讨三点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17例18足SandersⅡ、Ⅲ、Ⅳ型跟骨骨折均采用外侧切口,钢板外侧固定,术后测量B(o)hler角和Gissane角,评价骨折复位效果.[结果]全部病例均获随访,1足皮肤切口边缘坏死换药愈合,骨折全部愈合,根据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优7足,良8足,可2足,差1足,优良率83%.[结论]三点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方法简单,疗效满意.

  • 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

    作者:林辉;张岩

    [目的]探讨应用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本科2009年2月~ 2011年10月60例应用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的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观察其术中时间、出血量、临床愈合及髋关节恢复情况.[结果]手术用时40 ~ 150 min,平均75 min,术中出血60 ~ 160 ml,平均100 ml,均获得随访,其中1例术后3个月死于心肌梗塞,1例9个月后死于脑出血,余均获得骨性愈合,髋关节术后恢复情况优52例,良4例,差2例,优良率96.6%.[结论]PFNA治疗老年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固定牢稳、微创、并发症少的特点,疗效满意.

  • 髋关节置换与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观察

    作者:武斌;梁杰;杜远立;茹能

    [目的]观察人工髋关节置换术(artificial hip replacement)与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07年6月~2011年2月收治的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0例,依据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关节置换组(30例)与DHS内固定组(30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术后卧床时间、术后关节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6 ~ 29个月,平均24.1个月.关节置换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卧床时间低于内固定组,其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置换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6.7% (5/30),内固定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3.3% (13/30),关于置换组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内固定组,其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置换组Harris评分差值高于内固定组,其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较动力髋螺钉治疗疗效更为可靠.

  • 微创动力内固定架治疗老年髋部骨折的疗效观察

    作者:江水华;郭开今;陈树祥;李香业;吕福庆;汤重喜;周景福;赵华;刘鹏

    [目的]探讨初步应用微创动力内固定架治疗老年髋部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8年12月~ 2010年2月,本院对18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采用微创动力内固定架治疗.其中男11例,女7例.年龄55 ~ 88岁,平均71.2岁.股骨颈骨折3例,股骨粗隆间骨折12例,股骨粗隆下骨折3例.[结果]手术切口4.5~6.1 cm,平均5.2cm.术中出血量平均200 ml.手术时间平均68 min.术后肿胀消退时间平均2.5d.切口均一期愈合.随访18~ 32个月,平均24个月,均临床痊愈,无骨折不愈合或感染,骨折愈合时间平均3.5个月.髋关节功能根据Harris评价,优、良17例,优良率94.4%.[结论]微创动力内固定架治疗老年髋部骨折软组织损伤轻、创伤反应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符合生物学要求,是一种理想的新型钢板内固定技术.

  • 生物支架材料在骨-肌腱结点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闫军伟;李爱国;陈鸿辉

    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创伤、运动损伤以及过度负重导致的关节周围各种急慢性损伤越来越多见.膝部韧带的损伤及网球肘、跳跃膝等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据统计,全球每年约有3 000万例的肌腱韧带损伤的病例[1],这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并加重了社会的负担.过去的治疗方法,主要为手术解剖重建修复,即通过自体或异体肌腱的移植来治疗和修复肌腱,但在治疗过程中必须面对这样一个问题,即骨-肌腱结点的愈合缓慢而困难,而且在愈合过程中往往不伴随其特征性结构纤维软骨带的重建.纤维软骨带是骨组织向肌腱组织的过度部位,具有应力分散及有效的防止结点撕脱的作用,其愈合的缓慢或者不愈合严重影响术后肌肉-肌腱-骨关节整体运动功能的恢复.因此,这个问题一直是困扰临床骨科医师的一个难题.

  • 骨科创伤性损伤病人低体温的预防与护理进展

    作者:郑光峰;赵汉平

    低体温是指病人的中心温度(care temper,TC)低于35>[1],创伤性损伤者极易出现低体温.低体温对机体的影响和损害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和重视.有资料报道:严重创伤病人,常相继或同时出现低体温(<35℃)、酸中毒、凝血功能障碍而救治困难,并将其称为"致命"或死"三联征".Morris等认为,引起凝血功能障碍的关键指标是体温<35℃.Cosgrin等认为,进行性凝血功能紊乱,主要的原因有:体温< 34℃,大量输血(>10单位RBC),创伤严重程度>25分[2].低温致创伤病人死亡率增加[3].严重创伤者低体温病人病死率高于体温正常者[4].因此,创伤性损伤者低体温要引起高度重视,现将预防和护理进展作如下综述.

  • 机器人在脊柱外科手术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韩应超

    如今,医用机器人越来越多的应用到了外科手术中,机器人手术操作的精确性、稳定性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可,特别是在泌尿外科、心胸外科以及神经外科等领域进行了一定的临床应用.脊柱外科也是机器人辅助手术的理想区域,虽然在近10年,脊柱外科手术机器人有了很大的发展,在临床手术中取得了初步成功,但脊柱外科手术机器人还处在起步阶段,对脊柱外科手术机器人的优势和不足应做出适当的评估.现对目前脊柱外科手术机器人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综述.

  • 种子细胞-支架复合体在骨组织修复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吉鹏;邓国英

    针对人体由于创伤、感染、肿瘤、先天畸形等各种原因引起的骨缺损,传统治疗方法多采取自体骨、异体骨移植等手段.虽然自体骨移植作为骨缺损修复的"金标准",但是自体骨取材具有局限性,而异体骨存在的排斥反应、感染等弊端,均成为骨组织修复中无法回避的难题.因此,研究一种理想的人骨代替物已成为骨组织工程的重大课题.良好的人骨替代物通常要符合以下标准:(1)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降解产物无毒,不引起炎症反应;(2)具有合适的空隙尺寸以便于新骨的长入,骨支架材料的平均孔径需在200~400 μm之间[1];(3)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能为新生组织提供支持,同时材料力学特性可与体内骨力学特性相匹配,人体松质骨的弹性模量在0.1~0.5 GPa,抗压强度在4~12MPa,密质骨的弹性模量在12~18 Gpa.

  • 股骨取内固定物术后感染治疗分析

    作者:杨佐明;刘昆鹏;魏亚恒

    [目的]总结股骨取内固定物术后感染的诊疗经验,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和治疗效果.[方法] 2003年3月-2010年10月收治股骨骨折取内固定物术后感染病例10例,发病部位及原始内固定材料:股骨干7例,原始内固定材料髓内钉6例,钢板1例;股骨粗隆间2例,原始内固定材料髓内钉1例,钛板1例;股骨髁上1例,原始内固定材料为普通解剖钛板.原始损伤均为闭合骨折.原始内固定手术方式均为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取内固定物手术之前均无感染迹象.在彻底清创、扩髓、开槽刮除病灶和高压脉冲冲洗的基础上,采用自行研制的双阀门侧孔式灌洗管灌洗术进行治疗.[结果]经术后13 ~34个月,平均16个月随访,10例患者术后伤口均Ⅰ期愈合,未出现关节功能障碍,感染无复发.[结论]切开复位术式和取内固定术中清创不彻底可能是感染的主要原因;通过彻底清创和术后置管持续灌洗是治愈股骨取内固定物术后感染的关键.

  •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与传统后正中入路在爆裂性腰椎骨折中的应用

    作者:薛理新;季宝兵;戴桂龙;肇启康;郭震;尤嘉

    [目的]探讨两种入路在爆裂性腰椎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2例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传统组(后正中入路)和改良组(经椎旁肌间隙人路).分析两组的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留置时间、置钉准确率、术后引流量、镇痛药使用、术后下地时间和术后出院时间);术前、术后即刻和12个月的伤椎前后缘高度比值、Cobb角、矢状位指数、椎管占位及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术前、术后1、3d和1周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和血浆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CK-MB).[结果](1)除置钉准确率外,改良组的其余围术期指标均小于传统组;(2)两组在术后恢复指标上无差异;(3)改良组术后的VAS评分均低于传统组,CK-MB水平均高于改良组.[结论]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爆裂性腰椎骨折对机体的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可获得与传统入路同样的效果.

  • 跖趾关节成形加趾长伸肌腱延长术治疗Freiberg病

    作者:郭建斌;闫金洪;郭海涛;侯巍;韩一生;王树森

    [目的]总结跖趾关节成形加趾长伸肌腱延长术治疗Freiberg病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2007年2月~2010年12月治疗患者31例,男8例,女23例;年龄19 ~54岁,平均24岁.根据Smillie分期:Ⅱ期11例,Ⅲ期17例,Ⅳ期3例.按美国足踝骨科协会(AOFAS)评分为64分.经手术清除脱落的软骨碎片及死骨,将跖骨头修整成类球形,解剖游离并延长第2趾长伸肌腱.[结果]术后切口均Ⅰ/甲愈合.30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8 ~40个月,平均26个月.术后3个月所有患者疼痛均明显缓解,畸形改善.跖趾关节背伸改善0°~45°,平均20°;跖屈改善0°~10°,平均5°.术后1年除3例患者出现第2跖趾关节背伸无力及活动后轻微疼痛外无其他并发症.术后2年除2例患者有运动后疼痛外其余患者均无其他不适.按美国足踝骨科协会(AOFAS)评分为88分,优和良为25例,占83.3%.[结论]跖趾关节成形加趾长伸肌腱延长术治疗Freiberg病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费用低廉,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等优点.并且在治疗中不需要放置内固定及关节假体,避免了因运动造成的内固定及假体松动,以及二次手术取内固定和关节假体寿命对手术效果的影响.是治疗Freiberg病Ⅱ、Ⅲ期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 应用自制清创手术系统提高清创手术效率的研究

    作者:孙景海;贾全章;许建中;陈庆贺;陈伟民;陈阳;艾纯华;徐爽;刘博;李建哲

    [目的]研制一种清创手术系统,并研究其应用与手术间污染之间的关系.[方法]设计制备一种清创手术系统,通过该系统实现其功能.将11 246例开放伤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通过连续6个月的空气培养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组间细菌培养计数的统计学分析结果证明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清创手术系统是一种对四肢及头部开放伤进行清创手术的可拆装组合系统,质轻体小、使用灵活、操作方便、可拆组携带和保护手术间的无菌环境.

  • 双螺纹接骨空心螺钉治疗桡骨极远端骨折

    作者:徐海栋;陈勇;卢俊浩;赵建宁

    [目的]探讨采用双螺纹接骨空心螺钉固定治疗桡骨极远端骨折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对24例桡骨极远端骨折进行保守石膏外固定及双螺纹接骨空心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进行临床疗效比较.手术患者采用双螺纹接骨空心螺钉固定桡骨极远端骨折,术后早期功能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术后均进行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8.5个月,采用双螺接骨空心螺钉手术固定患者骨折愈合时间、腕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及腕关节功能评分均优于保守石膏外固定组.[结论]采用双螺纹接骨空心螺钉治疗桡骨极远端骨折手术方法简单,临床疗效肯定,有利于保护患者腕关节功能.

  • 辐照和绿茶多酚处理同种异体神经移植体的实验研究

    作者:周胜虎;甄平;高明暄;田琦;李旭升

    [目的]比较经绿茶多酚溶液及辐照预处理的同种异体神经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效果.[方法] 48只成年雄性Wista大鼠,将坐骨神经在梨状肌孔下5 mm处切除1.0 cm,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神经缺损分别用4种移植物桥接.A组:自体神经移植;B组:新鲜异体神经移植;C组:经辐照处理的异体神经移植;D组:绿茶多酚溶液保存的异体神经移植.术后6、12周通过大体、电生理学、组织学、透射电镜观察评价各组修复神经缺损的效果.[结果]A、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D组的各项指标均优于B、C组.[结论]大鼠坐骨神经缺损模型中,绿茶多酚溶液保存的同种异体神经是良好的神经移植替代材料,移植后神经再生情况优于辐照预处理的异体神经.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去细胞肌肉生物支架体外相容性研究

    作者:魏祥科;文益民;李含;张涛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去细胞肌肉生物支架体外相容性,进一步探讨联合二者移植修复脊髓损伤可能性.[方法]采用改良化学方法制备去细胞肌肉生物支架并复合冷灭菌方法灭菌,密度梯度离心法体外分离、贴壁法培养BMSCs,注射法接种第3代细胞于支架.[结果]H-E常规染色观察支架内部呈平行走行,Masson染色示支架内平行结构主要为胶原纤维,几乎没有肌纤维.接种BMSCs于支架并孵育14 d后,Hoechest 33342荧光标记计数显示大量存活细胞,扫描电镜可见细胞贴附于支架内表面生长.[结论]去细胞肌肉生物支架具有规则的内部结构是细胞移植理想载体.BMSCs能与去细胞肌肉生物支架体外相容并存活至少2周,为进一步体内联合移植修复脊髓损伤提供实验支持.

  • 维生素B1介导的Akt/mTOR/STAT3信号通路在谷氨酸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中的作用

    作者:李含;文益民;魏祥科;张涛

    [目的]研究维生素B1(thiamine,VitB1)介导的Akt/mTOR/STAT3信号通路在谷氨酸(glutamate,Glu)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应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谷氨酸对PC12细胞作用不同时间的细胞生长抑制率,筛选出合适的作用浓度与作用时间后,将细胞分为4组,分别为A组:正常对照组;B组:20 mmoL/L谷氨酸处理组;C组:20 mmol/L谷氨酸+300 μmol/L维生素B1处理组;D组:20 mmol/L谷氨酸+300 μmol/L维生素B1+ 800 nmol/L雷帕霉素(rapamycin,RAPA)处理组.应用流式细胞术观察各组作用12 h后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观察各组处理1、4、8、12 h后,p-Akt,p-mTOR,p-STAT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1)谷氨酸对PC12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随作用时间和作用浓度的增加而增强;(2)A组的凋亡率为(3.42±0.79)%;C组凋亡率为(23.85±1.58)%,明显低于B组(40.20±2.54)%和D组(53.49±2.83)%(P<0.01);(3) Western blot 检测结果表明C组各时间点p-Akt,p-mTOR,p-STAT3表达均高于A、B、D组,并且p-Akt表达量在1h时高,p-mTOR和p-STAT3在4h时达到高峰.[结论]维生素B1激活了细胞Akt/mTOR/STAT3信号通路,该通路对谷氨酸诱导的神经细胞损伤起到了保护作用.

  • 跟骨前部的解剖测量与多层螺旋CT测量的比较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王冰;杨春;王德广;朱裕成;马军;李涛;许兴柏;郑红兵;郭开今

    [目的]比较跟骨前部解剖测量和多层螺旋CT测量结果之间的关系,探讨多层螺旋CT在跟骨骨折个案化内固定置钉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解剖测量法和多层螺旋CT法,测量40只成人跟骨前部湿性标本的数据,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分析比较.[结果]解剖测量法测得的跟骨前部大长度(28.32±2.76) mm,小长度(9.01±1.88) mm,大宽度(27.60±2.91) mm,小宽度(20.35±1.78) mm,大高度(28.75±2.33) mm,小高度(19.64±1.93) mm.螺旋CT法测得的跟骨前部大长度(28.11±3.03) mm,小长度(9.32±1.32)mm,大宽度(27.69±2.19) mm,小宽度(21.10±1.56) mm,大高度(27.99±2.77) mm,小高度(18.98±2.34) mm.两种测量方法获得的数据具有一致性(P>0.05).[结论]多层螺旋CT测量的数据反映了跟骨前部的实际大小.术前使用多层螺旋CT扫描测量并给予三维重建,可以客观地获得跟骨前部的基本数据,直观显示了跟骨前部的立体形态.根据测量的数据制定个案化置钉方案,提高跟骨骨折内固定效果.

  • 9例脊柱侧弯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栓塞的临床分析及预防对策探讨

    作者:李洁;李斌;朱大成

    1临床资料本科自1997年6月~2011年12月,共收治脊柱侧弯76例.男31例,女45例,年龄大52岁,小14岁,平均21.8岁.住院时间15~30 d,平均22.6 d.其中有9例手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栓塞(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8例有典型症状,分别在术后7~10 d内出现患肢肿胀、疼痛及腓肠肌压痛等症状;多普勒彩超检查提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经及时治疗,痊愈出院.1例手术后18d,突然发生血压下降,心跳呼吸骤停,经抢救无效死亡,尸检证实肺动脉栓塞.

  • 同侧髋膝关节脱位合并股动脉损伤1例报告

    作者:张擎柱;李永犇;任栋;潘进社

    单纯髋关节脱位、膝关节脱位、股动脉损伤患者临床中常见,但是一侧肢体同时发生髋膝关节脱位以及股动脉损伤临床中罕见.本科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患者,女,24岁.外伤致左髋疼痛、左膝畸形、左股部疼痛出血2h就诊.患者缘于2h前机动车撞击左下肢,随即左髋疼痛、左膝畸形、左股部疼痛出血,急就诊于当地医院,行左股部伤口简单包扎后转至本院.当时P 158次/分,BP 76/57 mmHg(1 mmHg =0.133 kPa).急给予补液、输血等治疗后生命体征逐渐平稳.

  • 参加日本骨关节感染症学会见闻

    作者:王兴义

    第35届日本骨关节感染症学会于2012年4月27~28日在鹿儿岛城山观光宾馆召开.帝京大学医学部骨科主任教授松下隆任会长.应松下隆会长及川岛真人理事长的邀请,我和本院医师王靖参加了这次会议.城山观光宾馆坐落在鹿几岛市中心的山顶,可环视鹿儿岛市的四周,隔江面对活火山,可以清楚的观看活火山的喷发.报到的4月26日晚,历届会长,学会干事,名誉会员举行盛大的招待会,我有幸也参加了招待宴会.学会没有冗长的开幕式,也没有集体照相,会长5分钟的发言后正式报告论文.这次会议的主题是:骨关节感染症的早期发现和根治.会议安排5个专题讲演及教育研修题目.

    关键词:
  • 限深植骨器的研制与临床应用

    作者:黄峰;毛瑞君;关家文

    植骨在骨科手术中应用广泛,包括自体骨、异体骨、人工骨等,各家使用的工具亦样式繁多,作者依据实际需求设计了一套限深植骨器,用于股骨头坏死病灶清除后的植骨,取得较好临床效果,现介绍如下.1 器械构成及使用方法(图1~4)器械主要包括中空套管和与之匹配的铳子.套管尾端带有开放的凹槽,用于放置碎骨粒,套管杆体上设置有刻度并带有螺母,可据此限定植骨深度;铳子尾端手柄粗大,兼具滑锤作用,置入套管后顶端长于套管2~3 mm,以利于碎骨粒植入.

  •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Ilizarov)消得人憔悴——师从秦泗河学习矫形外科心得

    作者:臧建成

    2011~ 2012年,从北京垂杨柳医院一直到国家康复医院,我跟随秦泗河教授进修学习矫形外科,现在想起来真是荣幸之至.事情是这样的,去年11月的一天,秦泗河老师让我陪他去王府井书店,在拥挤的地铁站里迷路了,他说"根据标识我们可以找到正确的出口……",不由得让我想到了正在学习的Ilizarov技术,刹那间,我惊奇地发现地铁路标和Ilizarov外固定架有相似之处,终于摸到头绪了,回到家我马上进行了相关文献的检索.

    关键词:
中国矫形外科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