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中国矫形外科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Orthopedic Journal of China 중국교형외과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 主办单位: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十八医院
  • 影响因子: 1.5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8478
  • 国内刊号: 37-1247/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24-09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社
  • 出版地区: 山东
  • 主编: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网袋成形术治疗骨壁破损型复杂椎体骨折的经验

    作者:姚珍松;陈康;江晓兵;梁德;张顺聪;杨志东

    [目的]观察应用新型Mesh-HoldTM骨填充网袋系统行网袋成形术(vesselplasty)治疗骨壁破损型复杂椎体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1月~ 2015年7月期间行网袋成形术的骨壁破损型椎体骨折患者,共11例13椎,其中新鲜骨折7椎,陈旧骨折不愈合6椎.均行双侧椎弓根穿刺骨填充网袋填充,观察骨水泥在椎体内的分布情况,对比手术前后患者的VAS评分、椎体高度及后凸角改善情况.[结果]术后CT显示骨水泥未渗漏7椎,轻度椎旁骨水泥渗漏6椎,未发现后壁骨水泥渗漏,未发现任何骨水泥渗漏相关并发症.全部患者均获半年随访,其术前、术后次日及半年随访VAS评分分别为(7.38±0.87)、(1.85 ±0.69)、(0.77±0.93);平均椎体前缘高度比分别为(66.86±21.91)%、(77.89±15.96)%、(75.17±14.69)%;平均后凸Cobb角分别为(19.38±13.17)°、(15.60±11.08)°、(16.23±11.26)°,以上3个指标术后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椎体高度及后凸角术后半年随访时有轻度丢失,但与术后次口结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网袋成形术能有效控制骨水泥在椎体内的分布,减少骨水泥渗漏,是治疗骨壁破损型椎体骨折的有效方法.

  • 肱骨近端骨折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后影响肩关节功能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曾周景;叶建华;谭通;刘涛

    [目的]探讨影响肱骨近端骨折经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77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均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1年随访时评价患者的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对患者年龄、性别、骨密度、骨折类型、受伤至手术时间、内固定取出时间、术后开始功能锻炼康复时间和复位质量等相关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经18~36个月的随访,影响肱骨近端骨折经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的因素有:年龄、性别、骨折分型、骨密度、复位质量、术后开始功能锻炼时间.[结论]复位质量是术中的可控因素,因此术中应尽量复位满意,必要时可扩大切口进行复位;术后应服用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对于严重的粉碎性肱骨近端骨折,或许可选择关节置换进行治疗.

  • 后路内固定联合伤椎球囊扩张植骨预防胸腰段爆裂性骨折术后矫正度丢失的远期疗效评价

    作者:张琰;刘晓东;蔡丰;刘亮;杨安礼

    [目的]比较后路内固定联合伤椎球囊扩张植骨与单纯后路内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探讨该技术预防胸腰段爆裂性骨折术后矫正度丢失的远期疗效.[方法]从2009年9月~2014年12月收治胸腰段爆裂性骨折患者67例,采取单纯内固定方法治疗35例(单纯组),采取后路内固定联合球囊扩张植骨治疗32例(联合组),对比分析67例患者不同时期椎体高度纠正率及脊柱后凸角随时间变化情况,评价单纯后路内固定与内固定联合球囊扩张植骨两种手术方式对术后矫正度丢失的影响.[结果]平均随访时间2.6年,1例出现内固定断裂,2例出现内固定松动,1例出现继发性后凸畸形,此4例均为单纯后路内固定组患者,67例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矫正度丢失,但植骨内固定组较单纯内固定组矫正度丢失率低.[结论]胸腰段骨折术后出现矫正度丢失是胸腰段骨折手术常见的并发症,后路内固定联合伤椎球囊扩张植骨可以有效减少术后矫正度的丢失,消除伤椎的“蛋壳”效应.

  • 全髋置换术与半髋置换术治疗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Meta分析

    作者:乔永杰;花晨朝;王锐;李康;甄平

    [目的]通过Meta分析系统评价全髋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与半髋置换术(hemiarthroplasty,HA)治疗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1970~2015年11月),Web of science(1980~2015年10月),Medline(1988 ~2015年10月),Cochrane library(截止2015年10月),中国知网(1980 ~2015年10月),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1980 ~2015年10月),手工检索中华系列杂志近5年的相关文献,收集所有全髋置换术及半髋置换术治疗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随机对照试验,筛选出符合的文章,并严格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统计学软件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3.[结果]后纳入12篇符合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共包含1 388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全髋置换术与半髋置换术相比,前者合并分析关节功能Harris评分高(WMD =3.72,95%CI =0.94 ~6.51,P=0.009),随访>4年翻修率低(RR=0.28,95%CI =0.14 ~0.57,P=0.000 4),合并分析髋臼磨损率低(RR=0.05,95% CI=0.02 ~0.15,P<0.00001),但脱位率高(RR=2.33,95% CI=1.27~4.29,P=0.0004).两种术式在术后1年死亡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THA在髋关节功能Hariss评分、翻修率、髋臼磨损率方面优于HA,但术后脱位率较高.

  • 弹性髓内钉在儿童长骨干骺交界区骨折中的治疗体会

    作者:徐蕴岚;沈恺颖;王志刚

    [目的]介绍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长骨干与干骺端交界部位的骨折,并对手术疗效进行初步评价.[方法]回顾2008年7月~2014年6月,61例儿童长骨干与干骺端交界区移位骨折(根据AO关于儿童长骨骨折定位和分型系统),采用闭合复位(手法复位或钢针撬拨复位),弹性髓内钉内固定,辅以石膏外固定治疗.病例纳入标准:骨折线横形或小斜形,保守治疗失败,X线片上至少一个方位骨折移位大于该处骨骼横径的60%.[结果]平均手术年龄6.6岁,平均体重28.5 kg.骨折部位:肱骨近端14例,尺桡骨远端23例,股骨近端8例,胫腓骨远端16例,骨折线中点至骺板距离平均为3.6cm (2.2~5.9 cm).弹性钉直径2~3.5 mm,1例股骨近端骨折和2例胫骨远端骨折由于内固定稳定性需要,使用3枚弹性钉固定.平均手术时间(42.9±18) min,术中失血量(21±16)ml,住院时间为(3.2±2.1)d.术后X线片显示骨折平均成角(2.9±2.5)°,平均对位(92±7.4)%.术后平均随访23个月(12 ~45)个月.平均临床愈合时间上肢骨折为3.9周,下肢骨折为7.6周.平均术后5.6个月(3~18个月)取出弹性钉,所有病例骨折临近关节达到满幅活动.7例(11%)出现并发症,包括2例钉尾激惹;2例骨折复位不完全,分别残留8°、9°成角;2例下肢过度生长0.7、1.0 cm;1例骨折慢连接.[结论]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儿童长骨干骺交界区横行或小斜形骨折,微创,安全有效,无伤口及深部组织感染,骨折愈合快,再骨折率低,并发症少.

  • 经皮撬拨复位空心螺钉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的比较

    作者:李景光;陈先进;吕维宝;杨学明;黄爱民;傅智平;章平治

    [目的]比较经皮撬拨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4年5月符合入选标准的121例闭合性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2例66足(男61例,女1例;平均年龄45.5岁)采用经皮撬拨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经皮组),59例64足(男54例,女5例;平均年龄43.5岁)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切开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切口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与影像学结果;功能评估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系统评价治疗效果.[结果]经皮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少于切开组(P<0.05).两组术后无骨髓炎发生,切开组出现切口裂开5例,皮缘坏死4例,切口感染2例,经皮组无伤口并发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经皮组随访时间16 ~46个月,平均21.6个月;切开组随访时间15 ~43个月,平均23.1个月.两组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至末次随访,影像学评估两组在跟骨宽度、B(o)hler与Gissane角方面均较术前明显改善,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OFAS评分经皮组平均87.4分,切开组86.6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撬拨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疗效近似,但个体化方案治疗是前者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具有创伤小、住院时间短、伤口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术式.

  • PKP术后患者再骨折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朱书涛;刘洋;张明辉;李国军;姜峰;张鹏;武豪杰;王晓

    [目的]探讨压缩性骨折患者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后发生再骨折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 2014年6月在本院行PKP术治疗的248例压缩性骨折患者病历资料.根据再骨折情况,分为再骨折组(29例)、未骨折组(217例).对两组临床资料、手术情况、影像学资料等进行统计,对患者术后再骨折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29例(11.7%)患者PKP术后发生了再骨折.单因素和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伤椎数、手术椎体数、骨密度、后凸角变化、前高变化、骨水泥渗漏是PKP术后再骨折的危险因素.[结论]压缩性骨折患者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后易发生再骨折,年龄、伤椎数、手术椎体数、骨密度、后凸角变化、前高变化、骨水泥渗漏是PKP术后发生再骨折的危险因素.

  • 颅骨牵引辅助复位单纯前路手术治疗新鲜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小关节突绞锁

    作者:陈华燕;李威;肖易;周道政

    [目的]探讨颅骨牵引术中辅助复位单纯前路内固定治疗新鲜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小关节突绞锁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通过术中颅骨牵引辅助复位单纯前路内固定治疗的11例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小关节突绞锁患者资料,男8例,女3例;年龄29 ~65岁,平均43岁;C4~5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3例,C5~6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7例,C6~7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1例.ASIA脊髓损伤分级:A级3例,B级2例,C级1例,D级3例,E级2例.[结果]术后X线片显示11例颈椎骨折脱位均恢复了正常序列,无神经功能恶化.术后随访3~36个月,平均16个月.术后6个月见植骨全部融合,无钛板、椎间融合器、钛网、螺钉松动及脱落.术后ASIA脊髓损伤分级,3例仍为A级,但截瘫平面有所下降,运动、感觉较术前好转;2例B级恢复至C级;其余6例患者脊髓功能均已恢复至E级.[结论]对新鲜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小关节突绞锁患者通过术中颅骨牵引辅助复位单纯前路内固定是可行的,具有减压彻底、颈椎固定牢靠、利于脊髓功能恢复和早期康复的优点.

  • 骨填充网袋治疗新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作者:孔庆华;秦祥德;徐媛媛;王峰

    [目的]探讨骨填充网袋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2月~2016年2月,应用骨填充网袋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36例,共45个椎体.均为新鲜骨折,病程1~20d.患者腰背部疼痛明显.术前所有患者胸腰段CT示椎体后壁平整,无骨块凸向椎管内,无下肢运动障碍及感觉障碍等神经症状.[结果]手术时间(40~60)min,平均50 min,所有椎体X线片上均无明显骨水泥渗漏,患者术后6h可站立及行走.VAS评分由术前平均8.5分降至术后平均2.2分.36例中28例随访超过1年,伤椎前缘高度由术前的(1.5±0.3) cm矫正至术后的(2.4±0.2) cm,末次随访的(2.3±0.3) cm,后突Cobb角由术前(28.5.±5.0°)矫正至术后的(15.6°±3.8°),末次随访的(16.7°±4.2°).[结论]应用骨填充网袋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较PKP、PVP明显减少骨水泥渗漏发生,骨水泥得到有效弥散.

  • 改良缝合法治疗手指近侧指间关节侧副韧带损伤

    作者:张云鹏;张净宇;高顺红;于志亮;张文龙;平凡

    [目的]探讨改良缝合法修复手指侧副韧带损伤的疗效.[方法]切开显露韧带断端,于韧带起点或止点处钻取骨隧道,2根3-0肌腱套线于侧副韧带断端以近5 mm分别套圈缝合,纵行穿至肌腱断端处,分别穿骨隧道至对侧,再次穿肌腱后,缝合固定.[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皮肤坏死等并发症.9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 ~21个月,平均16.5个月.根据TAM系统评定方法[3]:优7例,良1例,可1例,优良率88.9%.[结论]双套圈加压法重建侧副韧带起止点,操作较简单,术后并发症少,疗效满意,是修复手指侧副韧带损伤可靠的手术方法.

  • 经皮克氏针辅助小切口复位固定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

    作者:王俊;邵为;王春秋;金钢;程慧;陈步俊

    [目的]评价经皮克氏针辅助小切口复位固定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疗效.[方法]2012年7月~2014年7月采用经皮克氏针辅助小切口复位固定治疗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63例72足,平均年龄(34.2±6.3)岁(21~ 55岁),采用跟骨结节角、Gissane角、美国踝足外科学会踝-后足评分标准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价,记录并发症.[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2.4±4.8)个月(6~20个月).跟骨结节角由术前的7.4°±6.3°恢复到31.8°±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issane角由术前的91.4°±4.3°度恢复至121°±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按照美国踝足外科学会踝-后足评分标准进行评价,优47足(78.3%),良9足(15%),差4足(6.7%),平均90.3分,优良率93.3%.术后切口浅表感染2例,切口周围皮肤坏死6例,植骨材料排斥反应1例.末次随访时无1例出现关节面塌陷,4足于术后1年出现创伤性关节炎,行距下关节融合术后患足疼痛得到改善.[结论]经皮克氏针辅助小切口复位固定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疗效满意,具有操作简单、复位好、创伤小、并发症少、费用少、恢复快等优点.

  • 微球在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现状

    作者:张岩;郑欣;朱彦丞;周正楠;张子韬;陈一心

    自骨组织工程概念被提出以来,微球材料在骨组织工程技术研究中应用广泛,目前主要在3个方面,分别用于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扩增;构建支架材料将细胞传递至骨缺损部位;装载生长因子以诱导骨形成.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对微球在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骨外固定支架的应用现状

    作者:杨阳;王亚薇;马信龙

    外固定支架在临床中经过不断地改进,成为骨科的一门基本技术.近几十年来,外固定理论的发展及各式外固定器的研制,使其用途呈现多样化.在肢体延长和畸形矫正方面的成绩,更显示其重要性,某些方面是内固定不可替代的.当然,该技术也有一定的并发症发生率,若应用不当会发生严重并发症甚至后遗症.本文从外固定支架的分类,在四肢骨折、胸腰椎骨折、肢体延长中的应用及在延长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综述.

  • 经皮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

    作者:吴敏;官建中;肖玉周;王照东;陈笑天;王晓盼;高许斌

    [目的]评估经皮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及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2月~2015年2月收治并获得随访的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23例(23足),其中男20例(20足),女3例(3足);年龄18 ~70岁,平均38.4岁.左侧14足,右侧9足;开放性骨折2例(2足),闭合性骨折21例(21足).根据跟骨骨折Sanders分型:Ⅱ型13例,Ⅲ型10例.手术均采用经皮斯氏针撬拨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术后定期拍摄X线片明确骨折愈合情况,测量B(o)hler角和Gissane角.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与后足评分标准评价患足功能.[结果]2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47个月,平均22.8个月.术后无针道感染和骨髓炎发生.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8~14周,平均10.4周.末次随访时患者B(o)hler角和Gissane角分别为(29.35±1.67)°和(121.83±4.45)°,与术前的(15.17±4.39)°和(100.57 ±6.9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8.810,P<0.001;t=12.396,P<0.001).末次随访时AOFAS踝与后足评分为58~100分,平均86.4分,其中优12例、良8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6.96%(20/23).1例SandersⅢ型骨折术后6周复位丢失,6个月后并发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结论]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适宜闭合撬拨复位空心螺钉固定,SandersⅢ型骨折若移位的骨折块比较大,且术者能充分领悟骨折的移位机制和三维空间位置,通过撬拨也能够较好的实现复位,方法微创,固定可靠,并发症少.

  • 手指瘢痕挛缩屈曲严重畸形的矫形治疗研究

    作者:路训平

    [目的]探讨手指瘢痕挛缩屈曲严重畸形的矫形治疗方法.[方法]将本院2013年8月~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46例手指瘢痕挛缩屈曲严重畸形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共对46例患者(54只患手)实施手指瘢痕挛缩松解,并根据皮损情况采用不同厚度的皮片进行植皮,观察移植皮片成活情况.术后随访6个月,评价手指功能.[结果] 46例患者54只患手移植皮片完全成活率为16.7%,成活良好率为57.4%,基本成活率为24.1%.54只患手中,1只患手移植皮片发生部分坏死,经再次植皮手术治疗后愈合.术后6个月末次随访54只患手的手指功能优良率为66.7%.[结论]掌握手指瘢痕挛缩松解技巧,选择合适的皮片进行植皮,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手指外表美观度,促进手指功能恢复.

  • 三维重建辅助椎体成形术治疗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凡;杨晓东;杜瑞;孙杨;王强

    [目的]应用三维重建技术模拟,辅助经皮椎体成形术手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T)过程,并评估其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4年3月于本院行三维重建辅助下经皮骨水泥注射椎体成形术的患者23例,共27椎,对其进行术前脊柱三维重建,手术模拟评估及术后CT复查,再次三维重建评估,并统计手术过程及手术成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7例椎体成形均获得成功,l例出现椎体前缘骨水泥外漏,术后随访均恢复良好.[结论]三维重建辅助有助于提升经皮椎体成形术的有效率及安全性.

  • 肩锁钩钢板与锁骨远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分析

    作者:韩建福;张建乔;裴斐;曾忠友

    [目的]对比应用肩锁钩钢板及锁骨远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7例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患者分别行肩锁钩钢板及锁骨远端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应用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系统进行疗效分析.[结果]手术时间:肩锁钩钢板组长于锁骨远端解剖锁定钢板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出血量:肩锁钩钢板组大于锁骨远端解剖锁定钢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7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 ~15个月,术后3、6个月、内固定取出后2周、末次随访时Constant-Murley评分分值肩锁钩钢板组分别为:(66.6±4.05)、(70.4±4.26)、(76.7±3.71)、(83.4±4.12)分;锁骨远端锁定钢板组分别为:(74.1±6.18)、(77.3±4.95)、(84.6±3.12)、(90.1±3.43)分.在统计的各时点,锁骨远端解剖锁定钢板组的肩关节评分均高于肩锁钩钢板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肩锁钩钢板组有12例肩峰下骨溶解、5例肩峰下撞击、1例术后肩部疼痛;锁定钢板组有1例螺钉松动;两组均无骨折不愈合.[结论]两组患者均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锁骨远端解剖钢板组肩关节功能优于肩锁钩钢板组;肩锁钩钢板组的并发症明显多于锁骨远端解剖锁定钢板组.

  • 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张广平;陈龙;段伟晓

    [目的]分析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并与传统术式进行对比.[方法]选取本科近2年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符合研究需求者78例,随机均分为两组,研究组为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的患者,对照组为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对两组患者采用术后髋关节功能优良率的对比、术中观察指标的对比、远期髋关节功能的对比、术后不同时间等方面进行手术方法效果的评价.[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髓关节功能的优良率为84.62%,对照组为61.54%,研究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评分明显优于术后3个月;研究组术后随访3、6个月髋关节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研究组之间的不良反应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使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有利于提高术后远期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 微载体/水凝胶复合支架修复大鼠膝关节骨软骨缺损

    作者:尹合勇;孙振;李盼;孙逊;余晓明;徐亦驰;肖波;孟浩业;王玉

    [目的]探索以负载软骨细胞的Cytodex-3微载体和藻酸钠水凝胶为材料,制备微载体/水凝胶复合支架,并观察以此修复大鼠膝关节骨软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将大鼠软骨细胞与Cytodex-3微载体置于旋转式三维生物反应器(rotary cell culture systems,RCCS)中,软骨细胞在微载体表面快速大量扩增后,将负载有软骨细胞的微载体均匀的与藻酸钠水凝胶混合,制备微载体/水凝胶复合支架,并以此修复大鼠股骨滑车骨软骨缺损.实验分3组,A组:负载有软骨细胞的Cytodex-3微载体/藻酸钠水凝胶复合支架修复组;B组:单纯Cytodex-3微载体/藻酸钠水凝胶复合支架修复组;C组:空白对照组.术后6、12周取材,据大体、组织学、Micro-CT等检测结果对骨软骨修复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大体观显示A组的软骨修复效果明显优于B组和C组.组织学分析示A组的修复组织主要以透明软骨为主,而B组和C组主要以纤维组织为主.Micro-CT扫描结果表明各种软骨下骨均得到不同程度的重建,A组效果优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负载软骨细胞的微载体/藻酸钠水凝胶复合支架能够高效的修复大鼠股骨滑车骨软骨缺损,这种将微载体与水凝胶结合构建复合支架的方法,为组织工程软骨的制备提供了新的途径.

  • 胸腰椎体压缩性骨折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和分析

    作者:王健;李凯;陈博;王明飞;王安;王立东;谭芳;王海洋

    [目的]建立胸腰椎体压缩性骨折三维有限元模型,探索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模方法和有限元方法在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前景.[方法]在正常胸腰椎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的基础上结合临床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实际病例,运用有限元软件,建立胸腰椎椎体骨折压缩1/3、1/2有限元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测量并比较正常胸腰椎模型及胸腰椎椎体骨折压缩1/3、1/2模型在屈、伸、侧屈、旋转等工况下的活动度(ROM).[结果]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有限元模型外观逼真,几何相似性好,各个工况下的活动度较正常胸腰椎模型明显增大,并且随着椎体压缩程度的增加,活动度相应增大,尤其是前屈分别增加了1.13°(椎体骨折压缩1/3)、2.14°(椎体骨折压缩1/2);后伸增加了0.66°(椎体骨折压缩1/3)、0.94°(椎体骨折压缩1/2).[结论]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三维有限元模型能够较好的模拟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实际病例,可用于临床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生物力学分析,其结果可以指导制定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治疗策略.

  • IL-17对小鼠脊髓星形胶质细胞相关炎性因子及A20、NF-κB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李柯柯;宗少晖;曾高峰;方晔

    [目的]探讨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对小鼠脊髓星形胶质细胞相关炎性因子产生及A20(tumor necrosis factor α inducible protein 3,TNFAIP3)、NF-κB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使用不同浓度的IL-17刺激体外培养小鼠脊髓星形胶质细胞,并于不同时间点(3、6、12、24和48h)行酶联免疫吸附检测(ELISA)法和qRT-PCR检测IL-6、TNF-α、MIP-2、MCP-1/5的表达,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B)和qRT-PCR检测A20、NF-kB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小鼠脊髓星形胶质细胞在IL-17刺激6、12 h时,IL-6、TNF-α、MCP-1/5和MIP-2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分别显著升高(P<0.05);NF-κB mRNA和蛋白的表达分别在6h和12h时显著升高,A20蛋白在12 h时表达量显著减少与NF-κB呈相反趋势,但其mRNA的表达呈逐渐减少趋势.[结论]A20和NF-κB可能在小鼠脊髓星形胶质细胞相关炎性因子产生过程中起调节作用.

中国矫形外科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