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肿瘤学 >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中华肿瘤防治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중화종류방치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齐鲁肿瘤杂志;肿瘤防治杂志;当代肿瘤学杂志
  • 主办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影响因子: 1.2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5456/R
  • 国内刊号: 左文述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zgzlx@public.jn.sd.cn
  • 曾用名: 齐鲁肿瘤杂志;肿瘤防治杂志;当代肿瘤学杂志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 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
  • 出版地区: 山东
  • 主编: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社
  • 类 别: 肿瘤学
期刊荣誉:
  • 肾癌常见病理亚型的CT表现及强化特点分析

    作者:潘泉;周建立;丁承宗

    目的 目前根治性肾切除术是治疗肾癌的金标准,但保留肾单位手术已广泛开展.本研究通过对肾癌CT表现及强化特点的分析,探讨动态增强CT对肾癌常见病理亚型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分析2013-04-10-2015-04-20德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36例肾癌患者的动态增强扫描资料,其中透明细胞癌110例,乳头状癌10例,嫌色细胞癌16例.分析不同亚型肿瘤有无钙化、坏死及囊变、边界等方面的差异以及测量增强扫描各期的CT值,计算肿瘤-皮质增强指数,并采用方差分析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透明细胞癌出现囊变坏死率(86.4%)、高于乳头状癌(60.0%)及嫌色细胞癌(12.5%).透明细胞癌、乳头状癌及嫌色细胞癌各期CT值分别为平扫期35.6±5.2、41.2±8.4、36.2±4.6;皮质期118.3±18.4、56.8±7.6、65.5±7.5;实质期106.5±17.6、76.5±9.6、86.2±8.2;排泄期85.6±12.8、75.3±7.4、82.2±6.8.增强各期肿瘤-皮质增强指数:皮质期1.23±0.26、0.38±0.12、0.46±0.14;实质期0.94±0.22、0.41±0.14、0.58±0.18;排泄期0.68±0.21、0.38±0.13、0.61±0.14.各亚型各期CT值进行方差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4.91、116.01、23.77和3.71,均P<0.05;各亚型增强各期肿瘤-皮质增强指数进行方差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15.42、44.61和10.81,均P<0.05.结论 透明细胞癌、乳头状癌及嫌色细胞癌的CT表现及强化参数有一定的特征性表现,与各自的病理特征密切相关,其中强化特征是鉴别3种常见肾癌亚型重要的参数,不同的CT表现对鉴别诊断有较大的帮助.

  • 家族性多发肿瘤遗传一例临床分析

    作者:范小庆;雷秋模;熊秋云;王忆丽;李志华

    目的 肿瘤具有遗传性,提高家族性肿瘤遗传认识的重要性,有利于对具有肿瘤家族史患者的早发现与早治疗.本文报告1例乳腺癌导管原位癌病例,同时介绍该病例肿瘤多发家系.方法 分析南昌市第三医院2015-09-15收治的1例无肿块触及的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及肿瘤家族病史.结果 患者经乳腺摄影检查片示右乳外上方呈簇状泥沙样钙化集聚,术后病理提示乳腺导管原位癌(高级别).该家系4代28人,11例(39.3%)癌症患者,其中肺癌2例,结直肠癌2例,胃癌1例,肝癌1例,膀胱癌1例,子宫内膜癌1例,乳腺癌1例,脑膜胶质瘤1例,肾母细胞瘤1例.结论 该家系肿瘤具有家族聚集现象,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 晚期乳腺癌替吉奥与卡培他滨治疗疗效及安全性对比研究

    作者:焦洋;宁洁;王芳;顾康生

    目的 氟尿嘧啶前体药物单药治疗晚期乳腺癌患者,对于改善生活质量有优势.但卡培他滨手足综合征发生率高,替吉奥胶囊在中国乳腺癌患者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仍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本研究比较两种氟尿嘧啶前体药物,替吉奥单药对照卡培他滨单药二/三线治疗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2012-01-01-2015-06-30收治的既往一线或二线治疗失败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63例,随机分为替吉奥治疗组(32例)和卡培他滨治疗组(31例),按照患者体表面积(body surface area,BSA)设置给药剂量.替吉奥组40~60 mg(BSA<1.25m2,40 mg;1.25~1.5m2,50 mg;>1.5 m2,60mg),于早晚饭后口服.连续口服28d,休息14d,每6周为1个周期;卡培他滨组:2 500 mg/(m2·d),分2次服用,连续口服14 d,休息7d,每3周为1个周期.两组均每6周进行疗效评价,每周期评价安全性,主要研究终点为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中位随访12.0个月,替吉奥组中位PFS为5.5个月(95%CI:4.7~6.3),卡培他滨组中位PFS为4.0个月(95%CI:2.4~5.6),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38.替吉奥组客观反应率(objective reaction,ORR)为31.3%(10/32),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为65.6%(21/32);卡培他滨组ORR为32.3%(10/31),DCR为67.7%(21/31).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多为1~2度可耐受,替吉奥组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更高(40.6% vs 6.4%,P=0.006),卡培他滨组手足综合征发生率更高(45.2%vs 9.4%,P=0.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替吉奥及卡培他滨单药二/三线治疗晚期乳腺癌疗效相当,毒性谱稍有不同,但均可耐受.替吉奥化疗期间推荐检测血清胆红素水平,尤其是合并肝转移患者.其手足综合征发生率下降,对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更有优势,值得临床进一步探索.

  • 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肺癌患者临床观察

    作者:郭卫东

    目的 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应用于肺癌患者的临床治疗,其临床效果显著,预后较为理想.本研究旨在探讨肺癌患者采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的疗效及其生活质量.方法 分析2014-02-01-2015-02-20长清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肺癌患者共50例,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分为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予传统开胸手术治疗,研究组予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方案的临床效果及术后生活质量.结果 对照组手术时间为(20.57±5.46) min,高于研究组的(10.43±6.21)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为(243.57±5.46)mL,高于研究组的(150.43±3.21)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置管时间为(3.29±1.78)d,短于对照组的(6.18±1.02)d;研究组术后恢复时间为(7.57±0.15)d,短于对照组的(11.86±3.21)d;研究组住院时间(10.94±2.58)d,短于对照组的(17.94±2.51)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F-36各维度评分值研究组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癌患者应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且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 NK细胞在肿瘤过继性免疫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与研究进展

    作者:赵平森;钟志雄;翁锐强

    目的 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是固有免疫细胞,是机体抗肿瘤的第一道防线.NK细胞无需预先致敏即可杀伤肿瘤细胞,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抗肿瘤作用.NK细胞作为抗肿瘤过继免疫细胞治疗制剂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本文总结NK细胞在肿瘤过继性免疫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与研究进展.方法 应用PubMed、Elsevier、Springer、Wiley Online Library和CNKI文献检索系统,以“NK细胞,NK细胞与肿瘤生物治疗,NK细胞与肿瘤过继性免疫治疗”为关键词,检索1964-06-2015-12的有关文献.纳入标准:1)与NK细胞生物学相关的文献;2)与NK细胞体外扩增相关的文献;3)与NK细胞过继治疗血液性肿瘤及实体瘤的Ⅰ期及Ⅱ期临床研究相关的文献;4)与未来NK细胞临床应用研究方向相关的文献.根据纳入标准分析文献81篇.结果 NK细胞对肿瘤的杀伤活性主要取决于细胞表面活化性受体和抑制性受体间的动态平衡.目前,广泛认为基于NK细胞的过继性免疫治疗是具有良好潜力的肿瘤治疗方案.能否在GMP水平体外激活、扩增获得大量的NK细胞对肿瘤的过继治疗至关重要.用于体外扩增的NK细胞的来源包括外周血、脐带血以及干细胞.用于刺激NK细胞扩增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包括可溶性细胞因子、抗体以及其他分子等.目前,自体或同种异体NK细过继疗法在血液或实体肿瘤治疗中广泛应用,但国外更倾向于应用同种异体NK细胞过继治疗.结论 NK细胞在肿瘤的过继性免疫治疗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和应用潜力,同时也面临诸多技术难题有待突破.

  • 肾癌患者血清微小RNA-21手术前后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分析

    作者:管金;哈木拉提·吐送;王玉杰;王文光;拜合提亚·阿扎提;木拉提·热夏提

    目的 微小RNA(micro RNA,miRNA)-21在肾癌组织中高表达,充当癌基因,而大量研究发现血清中特异miRNA与相应的癌组织中表达量趋向一致,而血清标本安全易取.本研究旨在验证血清中miR-21在肾透明细胞癌(renalclear cell carcinoma,cRCC)血清中的表达,术后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02-01-2014-07-30收集30例cRCC患者术前血清作为肾癌术前组,平均年龄(52±11)岁.肿瘤直径≤4 cm17例,>4 cm 13例.Fuhrman分级:Ⅰ~Ⅱ级18例,Ⅲ级12例.对应术后1个月血清作为肾癌术后组.另收集同期该院3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作为对照组,平均年龄(47±9)岁.利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miR-21在肾癌术前组、术后组、对照组血清中的表达量,并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对照组血清中miR-21相对表达量为0.70(0.52~3.60),肾癌术前组表达量为8.34(3.66~17.27),肾癌术后组表达量为0.68(0.47~1.07).与对照组比较,肾癌术前组miR-21表达量显著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778,P=0.001;肾癌术后组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135,P=0.256.与术前组比较,术后组表达量明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124,P=0.002.依据miR-21在cRCC患者与健康人血清中表达量不同,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法分析,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0.865 (95% CI:0.766~0.965,P=0.001),敏感性为77.3%,特异性为96.4%.结论 在cRCC患者血清中miR-21呈现高表达,根据ROC分析结果已达到临床应用价值,是cRCC可选的诊断分子标志物.miR-21在切除肿瘤组织后表达量下降,有望用于疗效评估.

  • 乳腺癌组织核蛋白1/p8表达临床意义及其与分子分型的关系

    作者:王维娜;赵春兰;梁月勉;张文清;王晔兴

    目的 核蛋白1/p8(nuclear protein 1/p8,nupr1/p8)作为转录调节因子,在多种肿瘤中的表达发生了变化.本研究旨在研究乳腺癌组织中nupr1/p8的表达情况,及nupr1/p8的表达与乳腺癌分子分型、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河北大学附属医院乳腺科2008-01-01-2012-12-01收治的93例乳腺癌组织中nupr1/p8的表达情况,收集同期该院30例非典型导管增生组织和20例良性乳腺病变为对照组,并分析其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学特征(包括肿瘤分级、病理学分期、淋巴结转移、分子分型等)的关系.结果 乳腺癌组织中nupr1/p8表达率为63.4%(59/93),显著高于对照组20.0%(1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4.57,P<0.001;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nupr1/p8表达与淋巴结转移(x2=7.75,P=0.005)及分期(x2=33.08,P<0.001)有关.淋巴结转移阳性组nupr1/p8高表达率为75.6%(34/45),显著高于淋巴结阴性组43.2%(16/37);Ⅲ期乳腺癌nupr1/p8高表达率为82.6%(19/23),显著高于Ⅰ期55.6%(10/18,x2 =4.24,P=0.039)及Ⅱ期51.2%(21/41),x2 =6.19,P=0.013.不同分子分型的浸润性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率不同,x2 =13.59,P=0.004.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型淋巴结转移率为70.6%(12/17),显著高于Luminal A型41.7%(15/36),x2=3.86,P=0.049;不同分子分型的乳腺癌nupr1/p8高表达率不同,x2=10.09,P=0.018.三阴性型nupr1/p8高表达率为83.3%(15/18),显著高于Luminal A型47.2%(17/36,x2=6.29,P=0.012)及Luminal B型45.5%(5/11,x2=4.58,P=0.032),HER2型nupr1/p8高表达率为76.5%(13/17),显著高于Luminal A型,x2=4.02,P=0.044.Nupr1/p8的表达与不同月经状态、组织学类型、组织学分级及肿瘤大小无关,均P>0.05.结论 nupr1/p8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率升高,提示它在乳腺癌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在肿瘤进展期,nupr1/p8高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分期呈正相关,且与分子分型及预后不良相关,推测nupr1/p8在肿瘤的预后判断中可能为独立因素,检测nupr1/p8的表达水平可能作为乳腺癌预后判断的有用指标.

  • 低剂量X射线照射对K562细胞周期及凋亡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张海兵;辛勇;黄倩;郭雯雯;章龙珍

    目的 低剂量照射(low-dose radiation,LDR)可调节细胞信号传导,通过各种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改变其分子生物学效应,由此产生了多样复杂且不同于大剂量照射的生物效应.用LDR及LDR联合大剂量照射(high-dose radiation,HDR)人红白血病细胞系K562(CML),探讨LDR对K562细胞周期进程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按照K562细胞照射剂量不同分为4组,对照组(0 Gy)、LDR组(0.08、0.50 Gy)、HDR组(6 Gy)及LDR联合HDR组(0.08/6 Gy、0.50/6 Gy,LDR/HDR组).采用6 MVX射线照射,LDR与HDR间隔8 h;照射后按不同时间点收集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与凋亡并分析细胞DNA倍体变化.结果 LDR后6h各组S期比例增加,对照组与LDR各组分别为55.38±2.22 vs 71.91±7.30、73.13±4.09(Z=-2.428,P=0.022;Z=-3.987,P<0.001);12 h G2/M期细胞比例增加,出现G2/M阻滞,24 h达峰值,对照组与LDR各组分别为17.81±1.27 vs 26.61±7.82、29.02±2.76(Z=-3.684,P<0.001;Z=-2.928,P<0.001);48 h各组G0/G1细胞增多,72 h达峰值,对照组与LDR各组分别为27.07±1.19 vs 52.32±2.42、44.06±1.90(Z=-2.351,P=0.020;Z=-2.172,P=0.032).LDR/HDR后6hS期细胞比例增多,且G2/M期比例增加,即G2/M期阻滞,12 h达峰值并持续至24 h,12 h HDR组与LDR/HDR各组G2/M期分别为26.98±2.15 vs 56.27±1.57、69.31±2.51(Z=-2.564,P=0.021;Z=-7.759,P<0.001).LDR后48 h凋亡率增加,96 h达峰值,对照组与LDR各组分别为1.82±0.12 vs3.21±0.20、6.28±0.30(Z=-3.959,P=0.003;Z=-9.705,P<0.001);LDR/HDR照射后24 h凋亡率增加,120 h达峰值,HDR组与LDR/HDR各组分别为14.21±0.61 vs 17.38±0.92、27.91±1.07(Z=-2.986,P=0.027;Z=-6.973,P<0.001).LDR后6h各组四倍体及八倍体细胞增加,且随照射剂量增大而增多,对照组与LDR各组八倍体细胞分别为2.41±0.15 vs 4.84±0.46、7.83±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值分别为5.956和7.200,P值分别为0.025和0.001;LDR/HDR后6h各组四倍体及八倍体细胞增加,亦随LDR剂量增大而增多,HDR组与LDR/HDR各组八倍体细胞分别为6.49±1.05 vs 10.80±1.23、13.77±0.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值分别为5.600和7.200,P值分别为0.05和0.001.结论 LDR能诱导K562凋亡,并能增强随后HDR对K562凋亡作用;LDR能诱导S/M期解偶联及G2/M期阻滞等细胞周期进程改变;LDR诱导K562凋亡可能与S/M期解偶联及G2/M期阻滞等改变细胞周期进程有关.

  • 姜黄素对MDA-MB-361乳腺癌细胞DLC1基因表达影响及其机制探讨

    作者:刘宇飞;王飞;罗代珍;蔡玲玲;陈洪雷;何钒;王晓璐

    目的 DLC1下调与多种肿瘤的发生相关,DLC1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可能是其基因表达下调或缺失的重要机制.本研究探讨姜黄素对MDA-MB-361人乳腺癌细胞株DLC1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应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ethylation 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MSP)、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及量子点免疫荧光细胞化学(quantum dots immunofluorescence cytochemistry,QDICC)检测不同浓度姜黄素(10、20、40 μmol/L)处理乳腺癌细胞株MDA-MB-361前后DLC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DLC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变化.结果 MDA-MB-361细胞DLC1基因启动子区CpG岛呈甲基化状态,10 μmol/L姜黄素无去甲基化作用,无DLC1 mRNA和蛋白表达.经过20和40 μmol/L姜黄素处理后,DLC1基因启动予区呈现一定程度的去甲基化,其mRNA和蛋白表达增加,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88±0.14和1.31±0.11,DLC1蛋白均(++).不同浓度姜黄素处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7.344,P<0.001.40 μmol/L姜黄素较20 μmol/L姜黄素处理细胞后mRNA和蛋白表达稍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6.325,P=0.016.结论 MDA-MB-361乳腺癌细胞中DLC1基因表达沉默与启动子甲基化有关,20和40μmol/L姜黄素能部分逆转该细胞的DLC1基因甲基化状态,恢复该基因表达.

  • 血必净注射液对人鼻咽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作者:林鑫山;胡漫;徐恒卫;谢丽;孔莉

    目的 目前临床应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急性放射性炎症反应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但血必净注射液是否会影响肿瘤的生长和发展,此问题目前罕见报道.本实验探讨了血必净注射液对人鼻咽癌HNE-2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为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方法 应用不同浓度(0、0.25、0.50、0.75、1.00、1.25 mg/mL)血必净注射液刺激鼻咽癌细胞HNE-2,四甲基偶氮唑蓝[3-(4,5-dimethylthiazol-yl)-2,5-diphenyl tetrazolium bromide,MTT]实验检测鼻咽癌细胞的生长增殖;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应用Transwell实验及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检测血必净注射液对鼻咽癌细胞侵袭、转移的影响及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相关蛋白的表达.在裸鼠移植瘤模型中观察对照组、血必净组、放疗组、放疗+血必净组荷瘤鼠肿瘤生长曲线.结果 MTT实验显示,小剂量血必净刺激鼻咽癌细胞生长,但随浓度的增加,血必净注射液对鼻咽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空白对照组吸光度值为1.012±0.069,血必净0.25 mg/mL组为1.034±0.061,0.50 mg/mL组为0.974±0.077,0.75 mg/mL组为0.806±0.103,1.00 mg/mL组为0.656±0.098,1.25 mg/mL组为0.626±0.017,F=28.353,P<0.001.凋亡实验显示,血必净处理20 h,空白对照组细胞凋亡率为(3.97±0.13)%,血必净0.25 mg/mL组为(8.79±0.36)%,0.50 mg/mL组为(16.07±0.52)%,0.75 mg/mL组为(25.60±0.57)%,1.0 mg/mL组为(26.93±0.74)%,1.25 mg/mL组为(30.84±0.69)%,F=1 167.35,P<0.001;血必净处理40 h,空白对照组细胞凋亡率为(5.58±0.31)%,血必净0.25 mg/mL组为(7.42±0.23)%,0.50 mg/mL组为(9.30±0.08)%,0.75 mg/mL组为(10.02±0.39)%,1.00 mg/mL组为(12.6±0.31)%,1.25 mg/mL组为(13.65±0.35)%,F=311.28,P<0.001.随着血必净浓度增大,细胞凋亡率增加.鼻咽癌荷瘤动物模型实验显示,血必净注射液可以抑制鼻咽癌移植瘤的生长,与放疗有协同作用.单独应用血必净注射液对鼻咽癌细胞的细胞周期无明显影响,可抑制EMT相关蛋白的表达和细胞的运动.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细胞穿孔数为120.50±8.35,血必净0.25 mg/mL组为94.5±2.08,0.50 mg/mL组为85.00±2.58,0.75 mg/mL组为77.25±2.21,1.00 mg/mL组为74.00±4.83,1.25 mg/mL组为61.75±1.71,F=88.873,P<0.001.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对人鼻咽癌细胞的细胞周期无明显影响,但对细胞增殖和移植瘤生长,以及细胞运动有一定抑制作用,具有潜在的放疗增敏作用.

  • 透明细胞乳头状肾细胞癌二例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作者:许璇;曹俭;仇玮;许伟伟

    透明细胞乳头状肾细胞癌(clear cell papillary renal cell carcinoma,CCPRCC)是国际泌尿病理协会于2012年在加拿大温哥华对2004年世界卫生组织肾肿瘤的分类进行更新后增加的一类较少见的新病种.该肿瘤无明显性别倾向,患者一般无临床症状,多是体检或偶然发现[1-3].CCPRCC初在终末期肾病患者中报道,并认为其与终末期肾病有关,但此后越来越多的文献证实CCPRCC与终末期肾病无关[4-6].总结2例CCPRCC的临床病理特征报道如下.

  • 湖北省2008-2012年恶性肿瘤死因谱构成及变化趋势

    作者:杨家钰;张庆军;张岚;潘敬菊;李俊琳;王丽君

    目的 近年来,我国因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所致的疾病负担已经成为一个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本研究分析湖北省居民2008-2012年恶性肿瘤死因谱构成及变化趋势,为制定恶性肿瘤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湖北省2008-2012年死亡监测数据,采用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年度变化率进行描述,并进行Poisson回归分析.结果 湖北省2008-2012年恶性肿瘤粗死亡率为141.67/10万.男性恶性肿瘤死因顺位为肺癌(中国人口标化死亡率为69.04/10万)、肝癌(52.15/10万)、胃癌(36.92/10万)、食管癌(18.40/10万)、结直肠癌和肛门癌(14.32/10万).女性恶性肿瘤死因顺位为肺癌(21.29/10万)、肝癌(17.28/10万)、胃癌(16.21/10万)、结直肠癌和肛门癌(9.27/10万)、乳腺癌(8.05/10万).其中肺癌、结直肠癌和肛门癌的死亡风险,农村男性低于城市男性(OR值分别为0.93和0.83);男性肝癌、胃癌和食管癌死亡风险表现为农村高于城市(OR值分别为1.74、1.96和1.39).女性肺癌和乳腺癌的死亡风险城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肝癌、结直肠癌和肛门癌的死亡风险表现为农村女性低于城市(OR值分别为0.51和0.68),而胃癌是农村女性的死亡风险高于城市(OR值为2.48).2008-2012年,男性鼻咽癌、结直肠和肛门癌与女性鼻咽癌死亡率分别增加2.03%、4.07%和21.99%,男女其他主要恶性肿瘤死亡率均呈现下降趋势.结论 肺癌、肝癌和胃癌是湖北省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的主要原因,男性前五位恶性肿瘤的死亡风险存在城乡差异,女性肺癌和乳腺癌的死亡风险无显著城乡差异,主要恶性肿瘤死亡率呈现下降趋势.今后应当结合城乡实际情况有重点地开展肿瘤防治工作.

  • MAP3K1基因rs16886165位点多态性与乳腺癌分子亚型遗传易感性的关系

    作者:李红;杨学习;孙敏英;陈路嘉;姚广裕;梁会营;叶长生;李明

    目的 作为一种高度异质性的恶性肿瘤,乳腺癌不同分子亚型临床特征、形态学表现和复发转移机制各异,但尚无MAP3K1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亚型遗传易感性的研究报道.本研究拟深入探讨MAP3K1基因rs16886165位点T→G多态性与中国南方汉族女性散发性乳腺癌及其4种分子亚型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应用MassARRAY(R)-IPLEX 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分型技术对2009-04-20-2014-07-20来自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149例)、广州军区总医院(190例)、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00例)、重庆市肿瘤医院(170例)的609例南方汉族女性乳腺癌患者和635名(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333名,广州军区总医院55名,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90名,重庆市肿瘤医院157名)同期健康女性MAP3K1基因rs16886165位点进行基因分型;SNPStats在线分析软件比较两组在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分布频率上的差异,非条件Logistic回归评价多态性位点与乳腺癌易感性的相关性;根据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的免疫组化结果,将病例分为Luminal A、Luminal B、HER2富集型和三阴型,并进行分层分析.结果 Recessive 模型(与T/T+T/G相比)结果提示,MAP3K1基因rs16886165位点G/G基因型与乳腺癌的易感性升高存在统计学关联(OR=1.45,95%CI:1.01~2.08);但分层分析结果显示,rs16886165位点多态性仅与Luminal B型乳腺癌的易感性存在统计学关联,无论是Co-dominant模型中与T/T基因型相比(ORG/G=2.10,95%CI:1.18~3.73),还是Recessive 模型中与T/T+T/G相比(ORG/G=1.98,95%CI:1.14~3.46),携带G/G基因型患者发生Luminal-B型乳腺癌的风险均显著增加.结论 MAP3K1基因rs16886165位点纯合基因型(G/G)与南方汉族女性散发性乳腺癌中的Luminal-B亚型易感性相关.

中华肿瘤防治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